工艺管理导则 第5部分:工艺规程设计(GBT 24737.5-2009)

工艺管理导则 第5部分:工艺规程设计(GBT 24737.5-2009)
工艺管理导则 第5部分:工艺规程设计(GBT 24737.5-2009)

工艺管理导则第5部分:工艺规程设计(GB/T 24737.5-2009)

1 范围

GB/T 24737 的本部分规定了工艺规程的类型、文件形式,设计工艺规程的基本要求、依据和程序。

本部分适用于一般机械产品工艺规程的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24737 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24735 机械制造工艺文件编号方法

GB/T 24737.7 工艺管理导则第7 部分:工艺定额编制

JB/T 9165.2 工艺规程格式

3 工艺规程的类型

4 工艺规程的文件形式及其使用范围

5 设计工艺规程的基本要求

6 设计工艺规程的主要依据

7 工艺规程的设计程序

8 工艺规程的审批程序

6试题库之第六章 工艺规程设计要点

第六章工艺规程设计 一、单项选择 1.选择精基准时,有时可设法在零件上专门加工一组供工艺定位用的辅助基准是: ()C A.符合基准重合加工;B.便于互为基准加工;C.便于统一基准加工;D.使定位准确夹紧可靠,夹具结构简单,工件安装方便。 2.一个部件可以有()基准零件。A A.一个;B.两个;C.三个;D.多个。 3.()是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又是生产计划和成本核算的基本单元。A A.工序;B.工位;C.走刀;D.工步 4.轴类零件定位用的顶尖孔是属于( ):A A.精基准;B.粗基准;C.辅助基准;D.自为基准。 5.不能提高零件被加工表面的定位基准的位置精度的定位方法是()。c A.基准重合;B.基准统一;C.自为基准加工;D.基准不变。 6.经济加工精度是在()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D A .最不利;B.最佳状态; C .最小成本;D.正常加工。 7.在机械加工中直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性能使之变成所需零件的过程称 为()。B A.生产过程;B.工艺过程;C.工艺规程 8.直线尺寸链采用极值算法时,其封闭环的下偏差等于()。C A.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 B.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 C.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 D.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 9.装配系统图表示了()。① ①装配过程②装配系统组成③装配系统布局④机器装配结构 10.装配尺寸链组成的最短路线原则又称()原则。③ ①尺寸链封闭②大数互换③一件一环④平均尺寸最小 工序余量公差等于( )。① ①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 ②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 ③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的二分之一 ④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的二分之一 11.构成工序的要素之一是()。A A.同一台机床;B.同一套夹具;C.同一把刀具;D.同一个加工表面 12.工时定额由下列几种时间组成的,其中改变工件的尺寸、形状相对位置所花的时 间属于( A ) A.基本时间B.辅助时间C.生理与休息时间D.布置工作地 13.确定最小加工余量依据之一是(C ) A.上工序的工序尺寸B.本工序的工序尺寸 C.上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D.本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第六章课后题答案

6-1什么是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和工艺规程? (1)生产过程——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过程。 (2)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是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3)工艺规程——把合理工艺过程的有关内容写成工艺文件的形式,用以指导生产,这些工艺文件称为工艺规程。 6-2何谓工序、工步、走刀? (1)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上(或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2)工步是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工具不变,切削用量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 (3)走刀又叫工作行程,是加工工具在加工表面上加工一次所完成的工步。 6-3零件获得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的方法有哪些? (1)零件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试切法、定尺寸刀具法、调整法、自动控制法。 (2)零件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轨迹法、成形法、展成法。 (3)零件获得位置精度的方法:找正法、装夹法。 6-4不同生产类型的工艺过程的特点:p222-223表6-4. 6-5试述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设计内容、设计步骤。 (1)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1所设计的工艺规程应能保证机器零件的加工质量(或机器的装配质量),达到设计图样上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2应使工艺过程具有较高的生产率,使产品尽快投放市场。3设法降低制造成本。4注意减轻劳动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生产安全。 (2)工艺规程的设计内容及步骤:1分析研究产品的零件图及装配图。2确定毛坯。3拟定工艺路线,选择定位基准。4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设备。5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刀具、夹具、量具和辅助工具。6确定各主要工序的技术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7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8确定切削用量。9确定工时定额。10技术经济分析。11填写工艺文件。 6-6拟定工艺路线需完成那些工作? 拟定工艺路线须完成的工作:1确定加工方法。2安排加工顺序。3确定夹紧方法。4安排热处理。5检验及其它辅助工序(去毛刺、倒角等)。 6-7试简述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为什么在同一尺寸方向上粗基准通常只允许使用一次? (1)粗基准的选择原则:1选重要表面做粗基准。2选不加工面做粗基准。3粗基准一个方向只用一次。4选定位夹紧可靠的平面做粗基准。 (2)精基准的选择原则:1基准重合。2基准统一。3自为基准。4互为基准。 (3)由于粗基面的定位基准很低,所以粗基准在同一尺寸方向上通常只允许使用一次,否则定位误差太大。6-8 a)1以外圆为粗基准加工内孔和一端面;2以内孔和已加工端面为定位基准加工外圆和另一端面。 b)以不加工外圆为粗基准加工内孔、大外圆和小孔、端面。 C)1以外圆为粗基准加工内孔、大外圆和大端面;2以内孔和大端面为精基准加工外圆和小孔。 d)1以两孔为粗基准加工上下两端面;2以一端面为精基准加工两孔。 6-9一般情况下机械加工过程要划分为那几个阶段为什么? (1)机械加工过程的划分:1粗加工阶段。2半精加工阶段。3精加工阶段。4光整加工阶段。 (2)划分原因:1合理的划分加工阶段可以合理的使用机床。2对保证加工质量有利。3妥善安排热处理。4及时发现缺陷。 6-10简述按工序集中原则、工序分散原则组织工艺过程的工艺特征,适用于什么场合? (1)工序集中:特点:1生产率高2减少了操作工人和生产面积3缩短了工艺路线4缩短了加工周期5位置精度高6维修费时,生产准备量大。适用场合:多工位组合机床,加工中心,柔性生产线等单件小批生产。

制造工程基础-第5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

第五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生产规模的大小、工艺水平的高低以及解决各种工艺问题的方法和手段都要通过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来体现。因此,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是一项重酬而又严肃的工作。它要求设计者必须具备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和广博的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理论知识。

本章内容: v工艺规程设计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v工件的定位原理 v定位基准及选择 v定位基准及选择 v工艺路线的制订 v工艺方案的比较与技术经济分析

第一节工艺规程设计的内容和基本要求1. 机械产品生产过程与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机械产品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到该机械产品出厂的全部劳动过程。它既既包括毛坯的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检验、试车、油漆等主要劳动过程,还包括包装、储存和运输等辅助劳动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机械产品生产过程的一部分。是对 机械产品中的零件采用各种加工方法(例如:切削加工、磨削加工、电加工、超声加工、电子束及离子束加工等)直接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及力学物理性能。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全部劳动过程。

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为能具体确切地说明工艺过程,一般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为工序、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 a. 工序 机械加工工艺中的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加工过程。根据这一定义,只要工人、工作地点、工作对象(工件)之一发生变化或不是连续完成,应成为另一个工序。因此,同一个零件,同样的加工内容可以有不同的工序安排。

如图所示阶梯轴零件的加工内容为:v加工小端面 v对小端面钻中心孔 v加工大端面 v对大端面钻中心孔 v车大端外圆 v对大端倒圆 v车小端外圆 v对小端倒圆 v铣键槽 v去毛刺

6试题库之第六章-工艺规程设计

6试题库之第六章-工艺规程设计

第六章工艺规程设计 一、单项选择 1.选择精基准时,有时可设法在零件上专门加工一组供工艺定位用的辅助基准 是:()C A.符合基准重合加工; B.便于互为基准加工;C.便于统一基准加工; D.使定位准确夹紧可靠,夹具结构简单,工件安装方便。 2.一个部件可以有()基准零件。A A.一个;B.两个;C.三个;D.多个。 3.()是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又是生产计划和成本核算的基本单元。A A.工序; B.工位; C.走刀; D.工步 4.轴类零件定位用的顶尖孔是属于( ):A A.精基准;B.粗基准;C.辅助基准;D.自为基准。 5.不能提高零件被加工表面的定位基准的位置精度的定位方法是()。c A.基准重合;B.基准统一;C.自为基准加工;D.基准不变。 6.经济加工精度是在()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D A .最不利; B.最佳状态; C .最小成本; D.正常加工。 7.在机械加工中直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性能使之变成所需零件的过程 称为()。B A.生产过程;B.工艺过程;C.工艺规程 8.直线尺寸链采用极值算法时,其封闭环的下偏差等于()。C A.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 B.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 C.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 D.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 9.装配系统图表示了()。① ①装配过程②装配系统组成③装配系统布局④机器装配结构 10.装配尺寸链组成的最短路线原则又称()原则。③ ①尺寸链封闭②大数互换③一件一环④平均尺寸最小 工序余量公差等于 ( )。① ①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 ②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 ③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的二分之一 ④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的二分之一 11.构成工序的要素之一是()。 A A.同一台机床; B.同一套夹具; C.同一把刀具; D.同一个加工表面 12.工时定额由下列几种时间组成的,其中改变工件的尺寸、形状相对位置所 花的时间属于( A ) A.基本时间 B.辅助时间 C.生理与休息时间 D.布置工作地 13.确定最小加工余量依据之一是( C ) A.上工序的工序尺寸 B.本工序的工序尺寸 C.上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 D.本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5_1

第五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典型案例 在机械加工中,常会遇到诸如轴类、套类、盘类、杆类、箱体类等各种各样零件。虽然它们形状各异,但在考虑它们的加工工艺时却存在许多共性。如图5-1所示套类零件,当安排其加工工艺时,必然要考虑这样一些问题,如该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有哪些? 哪些表面是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这些表面用什么方法加工、分几次加工?各表面的加工顺序如何?每个工序(工步)的加工余量多大?如何确定各道工序的工序尺寸及其公差?另外还要考虑零件的材料、毛坯形式、工件如何定位和夹紧等问题。上述这些问题均要在本章中进行讨论。 图5-1 轴套零件 5.1 概述 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其作用 将产品或零部件的制造工艺过程的所有容用图、表、文字的形式规定下来的工艺文件汇编称为工艺规程。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可概括为: ⑴组织、管理和指导生产。生产的计划、调度,工人的操作,质量的检查等都是以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为依据,一切生产人员都不得随意违反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工艺规程是产品质量保证的根本所在。 ⑵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各项生产准备工作的技术依据。在产品投入大批量生产以前,需要做大量的生产准备和技术准备工作,例如:厂房的改造或规划建设;设备的改造或新设备的购置和订做;关键技术的分析与研究;工装的设计制造或选购等。这些工作都必须根据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来展开。 ⑶技术的储备和交流。工艺规程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工艺技术水平,它是一个企业技术得以不断发展的基石,也是先进技术得以推广、交流的技术文件,所有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几乎都要经过不

断的修改与补充才能不断吸收先进经验,以适应技术的发展。 二、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 ⑴必须可靠的保证零件图纸上所有技术要求的实现。在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如果发现图纸某一技术要求规定的不适当,只能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不得擅自修改图纸或不按图纸要求去做。 ⑵在规定的生产纲领和生产批量下,一般要求工艺成本最低。 ⑶充分利用现有生产条件,少花钱,多办事。 ⑷尽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障生产安全,创造良好、文明的劳动条件。 三、工艺规程设计所需的原始资料 在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必须具备下列原始资料: ⑴零件图和产品整套装配图; ⑵产品的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 ⑶产品的质量验收标准; ⑷毛坯情况; ⑸本厂的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 ⑹国外生产技术发展情况。 四、工艺规程设计的步骤 制订工艺规程的主要步骤大致如下: ⑴零件的工艺性分析。主要分析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技术要求、生产类型等容。 ⑵确定毛坯。依据零件在产品中的作用和生产纲领以及零件本身的结构特点,确定毛坯的种类、制造方法、精度等容。工艺人员在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之前,首先要熟悉毛坯的特点。例如,其分型面,浇口和铸钢件冒口的位置以及铸件公差和拔模斜度等。这些容均与工艺路线的制订密切相关。 ⑶拟定工艺路线,选择定位基准。这是工艺规程设计的核心容。 ⑷确定各工序的设备和工装。设备和工装的选择需要与零件的生产类型、加工质量、结构特点相匹配,对需要改装和重新设计的专用设备和工艺装备应提出具体设计任务书。 ⑸确定主要工序的生产技术要求和质量验收标准。 ⑹确定各工序的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 ⑺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在单件、小批生产中,切削用量多由操作者自行决定,机械加工工艺卡中一般不作明确规定。在中批,特别是在大批大量生产时,为了保证生产的合理性和节奏均衡,在工艺规程中对切削用量有详尽的规定,并不得随意改动。

第五章工艺规程设计

第五章工艺规程设计(2 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主讲:王平 第三节成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一、概述 ●成组技术是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将许多具有相似信息 的研究对象归并成组,并用大致相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一组研究对象的设计和制造问题;应用成组技术组织生产,可以扩大同类零件的生产数量,故能用大批量生产方式组织中小批量产品的生产。 ●成组技术起源与20世纪50年代,现在其应用已遍及产品 设计、制造加工和生产管理等诸多领域。 二、零件的分类编码 ●零件编码就是用数字表示零件的特征,代表零件特征的每 一个数字成为特征码。 ●目前世界上已有几十种分类编码系统。 ●我国1984年制定了“机械零件编码系统(简称JLBM-1系 统”。 ●该系统由名称类别码、形状及加工码和辅助码共15个码位 组成。

●如图5-32和表5-8、表5-9、表5-10、表5-11、表5-12.

三、成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1.为产品零件划分零件 组 (1特征码位法 (2码域法 (3特征位码域法 2.为零件组编制成组加工 工艺规程 (1综合零件法 (2综合工艺路线法

第四节计算机辅助机械加工 工艺规程设计 一、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方法 1. 派生法 在成组工艺基础上,将编码相同或相近的零件组成成零件组,然后使用综合零件法,为每一组零件制定成组工艺规程,存储在数据库中;具体应用时,调出该工艺规程进行编辑修改即可。 如图5-36所示。

2. 创成法 它根据输入零件的图形和信息,按存储在计算机内的工艺决策算法和逻辑推理方法,从无到有地生成零件的工艺规程。 3.综合法 是一种以派生法为主、创成法为辅的工艺规程设计方法,兼取两者之长。 二、派生法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原理 1.工艺信息数字化 (1零件编码矩阵化 (2零件组特征矩阵化 (3综合零件的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习题参考解答 第五章工艺规程设计 5-1 什么是工艺过程?什么是工艺规程? 答:工艺过程——零件进行加工的过程叫工艺过程; 工艺规程——记录合理工艺过程有关容的文件叫工艺规程,工艺规程是依据科学理论、总结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制定出来的。 5-2 试简述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设计容及设计步骤。 5-3 拟定工艺路线需完成哪些工作? 5-4试简述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为什么同一尺长方向上粗基准通常只允许用一次? 答: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详见教材P212-214。 粗基准通常只允许用一次的原因是:粗基准一般是毛面,第一次作为基准加工的表面,第二次再作基准势必会产生不必要的误差。 5-5加工习题5-5图所示零件,其粗、精基准应如何选择(标有 符号的为加工面,其余为非加工面)?习题5-5图a)、b)、c)所示零件要求外圆同轴,端面与孔轴线垂直,非加工面与加工面间尽可能保持壁厚均匀;习题5-5图d)所示零件毛坯孔已铸出,要求孔加工余量尽可能均匀。 习题5-5图

解:按题目要求,粗、精基准选择如下图所示。 5-6为什么机械加工过程一般都要划分为若干阶段进行? 答:机械加工过程一般要划分为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和光整加工阶段。其目的是保证零件加工质量,有利于及早发现毛坯缺陷并得到及时处理,有利于合理使用机床设备。 5-7 试简述按工序集中原则、工序分散原则组织工艺过程的工艺特征,各用于什么场合? 5-8什么是加工余量、工序余量和总余量? 答:加工余量——毛坯上留作加工用的材料层; 工序余量——上道工序和本工序尺寸的差值; 总余量——某一表面毛坯与零件设计尺寸之间的差值。 5-9 试分析影响工序余量的因素,为什么在计算本工序加工余量时必须考虑本工序装夹误差和上工序制造公差的影响? 5-10习题5-10图所示尺寸链中(图中A0、B0、C0、D0是封闭环),哪些组成环是增环?那些组成环是减环?

《机械制造基础》第5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河南科技大学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基础任课教师邓效忠 第五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计划学时14 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定位基准和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原则,能够拟定工艺路线,会运用工艺尺寸链确定工序尺寸及其公差,使学生具有编制中等复杂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 重点: 工件定位基准的选择;工序顺序的确定;工艺尺寸链及其应用。 难点: 工艺尺寸链及其应用。 思考题: 1.什么叫基准?基准分哪儿种? 2.精、粗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各有哪些?如何分析这些原则之间出现的矛盾? 3.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4.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为什么要划分加工阶段? 5.切削加工顺序安排的原则是什么? 6.什么叫工序集中?什么叫工序分散?各用于什么场合? 7.什么叫工序余量?影响工序余量的因素是什么? 8.什么叫尺寸链?它具有哪些特征? 9.什么叫工艺规程?它有什么作用? 10.如何确定尺寸链中的增环、减环和封闭环? 第5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5.1 概述 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其作用 将产品或零部件的制造工艺过程的所有内容用图、表、文字的形式规定下来的工艺文件 汇编称为工艺规程。 二、工艺规程设计所需的原始资料 ⑴零件图和产品整套装配图;⑵产品的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⑶产品的质量验收标准; ⑷毛坯情况;⑸本厂的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⑹国内外生产技术发展情况。 三、工艺规程设计的步骤 ⑴零件的工艺性分析。⑵确定毛坯。⑶拟定工艺路线,选择定位基准。⑷确定各工序的设备和工装。⑸确定主要工序的生产技术要求和质量验收标准。⑹确定各工序的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⑺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⑻确定工时定额。⑼填写工艺卡。 5.2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一、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结构工艺性是指产品的结构是否满足优质、高产、低成本制造的一种性质。零件结构工艺性举见教材表5-4。 二、确定毛坯 三、定位基准的选择 粗基准是指未经机械加工的定位基准,而精基准则是经过机械加工的定位基准。 1.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粗基准选择的主要目的是:保证非加工面与加工面的位置关系;保证各加工表面余量的合理分配。因此,选择粗基准时应考虑下列一些问题: ⑴余量分配原则粗基准的选择应保证工件各表面加工时余量足够或均匀的要求。 图5-2所示零件的毛坯大小头的余量分别为8mm、5mm,其同轴度误差为0~3mm,若以φ108mm大头外圆为粗基准,先车小头,此时当毛坯大小头同轴度误差大于2.5mm时,则小头的加工余量不足而导致废品;反之若以φ55mm小头为粗基准,先车大头,则可避免出现废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