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禁毒教案

高中禁毒教案
高中禁毒教案

印江民族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班级:高一(13)班

班主任:吴运江

时间:2015年6月23日

一、禁毒工作方针:我国的禁毒工作方针:“四禁并举、预防为本、严格执法、综合治理”

二、禁毒工作的任务

禁毒工作的任务就是要坚持“四禁并举、预防为本、严格执法、综合治理”的禁毒方针,贯彻“有毒必肃,贩毒必惩、种毒必究、吸毒必戒”的原则,既要看到根除毒品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作持久不懈的努力,又要有紧迫感,真抓实干,全面实行打击、防治、宣传、教育多管齐下,发动社会各个方面,广泛组织群众参与,大张旗鼓地开展禁毒人民战争,力争尽快把毒品蔓延势头压下去。

三、禁毒的法律法规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吸食、注射毒品的,由公安机关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单处或者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

吸食、注射毒品成瘾的人员,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决定,送强制戒毒所集中戒毒,期限为三个月至一年;毒瘾较轻的,由公安机关责令限期戒毒。吸食、注射毒品经强制戒毒后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实行劳动教养,劳动教养期限为一年至三年。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不论数量多少,一律追究刑事责任,根据犯罪情节和危害后果的不同,可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直至死刑。禁毒的法律法规主要有: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我国《刑法》规定了有关毒品犯罪的十条罪名: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非法持有毒品罪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走私制毒物品罪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

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

强迫他人吸毒罪

容留他人吸毒罪

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

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

三、《四川省禁毒条例》

四、《四川省戒毒管理办法》

五、《四川省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资料:6.26国际禁毒日的由来:1987年6月根据联合国秘书长的建议,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了“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的问题国际会议”,这是部长级禁

毒国际会议,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讨论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这是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禁毒国际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禁毒活动的《综合性多学科纲要》,向各国政府和组织提出了今后的禁毒活动中开展综合治理的建议。会议提出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Yes to life,Not to drugs)的口号。6月26日大会结束时,与会代表一致通过决议,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号召全世界人民共同来抵御毒品危害。学生如何教育预防毒品

一、要让大家学会识别吸毒人员

1、外在表现:

黑白颠倒,行动诡秘。吸毒者为遮掩自己的行为,常常是半夜吸毒,白天睡觉,下午或晚上活动。、

心神不定,坐立不安。吸毒者很难持续地干一件事情。当毒瘾发作时,他们会神魂颠倒,四处寻找吸毒场所。

不讲人格,不知廉耻。吸毒者为了弄到钱或毒品,生活放荡,言语荒唐,经常撒谎,对自己、家人、社会极不负责任。

夫妻淡漠,交往稀少。吸毒破坏了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完全依赖毒品刺激神经兴奋,思想颓废,感情麻木,时常闭门不出。吸毒者既不关心他人,也不愿意帮助别人,交往的人往往都与毒品有关。不思饮酒,喜食水果。饮酒能使心跳加快,吸毒者会感到难受,甚至导致死亡,故一般不再饮酒。吸毒破坏食欲,即使是山珍海味也会变得平淡无味,故吸毒者往往身体消瘦,脸色青黄,双眼无神。吸毒后口渴鼻干,故常常手不离水,口不离水果。2、内在心理:性格内向,感情脆弱,心胸狭窄,敏感多疑。缺乏自信、自尊,经常自我蔑视,自暴自弃,甚至还会产生绝望、自杀等念头。情绪忧郁,喜怒无常,时而狂妄自负,时而惶然不知所措。愤世嫉俗,藐视国家的法律法规。3、毒瘾发作时的典型症状:

肌肉抽搐、僵硬、浑身发痒、关节疼痛。哈欠不止,脸色苍白,浑身出汗,流泪,流鼻涕,恶心呕吐,肚疼腹泻。

无论如何都感到全身不舒服,翻来覆去,痛苦万分。身上感觉忽冷忽热,起鸡皮疙瘩。

二、正确分析吸毒的原因

吸毒的原因很复杂,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只有在正确分析吸毒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能有效预防青少年吸食毒品。这里主要讲一讲青少年吸毒的主观原因。

一是好奇心的驱使。对任何事物都有好奇心是青少年的特点之一,在许多情况下,好奇心能够激励青少年发现、思考、创造,像牛顿、爱迪生等大科学家、发明家的成功都缘于青少年时代的强烈好奇心。然而,同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一样,如

果不能正确地把握好奇心,一旦它与罪恶的事物结缘,就会误入歧途。毒品是万恶之源,如果因“好奇”而去尝试,所带来的不只是误入歧途的问题,甚至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们要教育青少年控制住好奇心。一定要把握住自己,抵制住毒品的诱惑,千万不能相信“吸一口没事”,“吸一、二次不会上瘾”,“吸毒好玩”等说法。

二是受同伴或朋友的诱惑。青少年重感情、讲义气,在交往中容易形成亲密的伙伴关系,有时易产生盲目的“从众心理”,不能正确把握自己的行为,容易受

到同伴和朋友诱惑。在对青少年吸毒原因的调查中发现,有一部分就是受同伴或朋友的诱惑而吸毒成隐的。我们要让青少年认识到:如果有朋友或同伴拿出毒品请你吸,那决不是在关心你,相反是在害你。

三是对毒品的无知。青少年社会经验少,自我控制力差。在这个特殊时期,有的青少年一旦遇到父母离异、家人失业、亲人去世、人际冲突、升学受阻等变故或挫折时,往往不能正确对待,从而导致情绪低落,精神空虚,意志消沉等。为了摆脱心理压力,有的青少年竟然相信“毒品可以消愁、解闷和减轻压力”的害人鬼话,成为吸毒者。

四是寻求不正当的刺激。青少年喜欢冒险,寻求刺激,他们对带有挑战和刺激的行为有一种特殊的偏爱。在通常情况下,一些青少年往往为了满足自己短暂的心理需要,不计后果,尝试危险性较强的活动,以获得感官和心理刺激的方式,付出惨重的代价,给自己带来终生无法挽回的后果。我们要让青少年牢固树立吸毒绝对不是享受和刺激的思想观念。

五是被他人蒙骗。青少年心地善良,容易轻信他人,有些毒贩利用青少年这一特点,或将毒品掺入饮料、糖果等食物中,或将毒品制作成青少年喜欢的各种卡通形象,或把毒品冒充药品哄骗青少年服用。在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青少年就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坏人蒙骗沾染上毒品的。我们要告戒青少年,不要相信“毒品能够解除病痛”的说法。

资料:在年轻人中,五分之一的人群有机会接触毒品。本次调查85%的人集中在21-35岁年龄段,在1539份有效问卷中,五分之一的人表示有机会接触毒品,二十人中即有一人表示对毒品有兴趣。此次调查表明,有两成的被调查者有机会接触毒品或者自己身边就有吸毒者存在。男性接触毒品的机会(22.9%)高于女性(15.6%);自由职业者和普通体力劳动者(分别为30%和28.1%)高于其他职业群体(中高层管理人员14.8%,普通职员15.2%,服务人员17.3%,在校学生17.6%);初中文化程度者(25.8%)高于拥有硕士、博士学历者(11.9%)。如果有机会接触毒品,绝大多数人会坚决抵制(82.2%),3.4%者会因好奇而想试一试。在对毒品怀有“好奇”或“强烈兴趣”的两个群体中,分别有39.6%和61.5%者有机会接触毒品,堪称毒品高危人群。

资料:青少年已成为我国吸毒的主要高危人群。目前,全国登记在册的105

万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到了总数的72.2%。一毒品泛滥给国家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以每个吸毒者每天吸食0.3克海洛因计算,仅全国登计在册的海洛因滥用者每年就至少消耗270亿元人民币。

男性吸毒人员80%有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女性吸毒人员80%从事卖淫活动。一些地区的抢劫、抢夺和盗窃案件中有60%甚至80%是吸毒人员所为。毒品问题已经严重危害了社会治安的稳定。

据卫生部测算,目前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约为84万;检测确认的8万多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有63.7%因静脉注射毒品而感染。

禁毒教育教学设计

禁毒教育教学设计

同学们,请看这幅图片,多么绿的叶、多么美的花!简直是娇艳欲滴、玉洁冰清、摇曳生姿,这么美的花,你一定想拥有它!可是如果你真的拥有它,并且为它精灵”所陶醉的话,那么你一定会痛不欲生,悔恨终身。因为这美丽的花开过后,就结出罪恶之果——罂粟果,这致人万劫不复的毒品,洁白的海洛因就是它的幽灵,那玉洁冰清的外表掩盖不了它肮脏罪恶、魔鬼的灵魂。 什么是毒品?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 极易成瘾并难以戒断。 (3)大麻——大麻为桑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种子及茎中含有一种树脂样物质,主要毒性成分为四氢大麻酚,具有致幻作用。

行为失控表现。 、交流课前社会调查的结果 (二)了解毒品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的危害 、对个人的危害: )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 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 )戒断反应: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 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身亡。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

一个女人吸毒前后的对比 、对家庭的危害: 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 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阅读《一个吸毒者的自白书》 、对社会的危害: )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

(三)讨论如何拒绝毒品 1、情境剧表演《拒绝毒品》 2、讨论总结拒绝毒品的方法: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中学生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中学生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中学班会教案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禁毒防艾”教育工作,增强广大师生的“禁毒防艾”意识,自觉抵制毒品侵袭与预防艾滋病的能力,我班于6月14日下午第三节课组织各班召开“禁毒防艾”主题教育班会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 3、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 【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如何预防艾滋病。 【教学方法】 观看VCD 谈观后感查资料观看图片讨论及总结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观看VCD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一步了解毒品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

B、毒品的危害 C、如何预防艾滋病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交流收集的资料 2、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四)、讨论青少年如何预防艾滋病 1、引导学生看宣传图片,组织学生讨论。 2、全班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青少年如何预防艾滋病? (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 [1][2]下一页 中学班会教案 试吸毒。 (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灸,手术。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纹身,美容。 (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 八年级2班刘凯 一、教学目标: 1、对常见毒品的认识,增强青少年学生的禁毒意识,普及青少年禁毒知识,提高青少年自觉抵御毒品的能力; 2、毒品对身心的危害、吸毒对社会的危害,青少年如何学会自我保护,自觉抵制毒品的诱惑; 3、我国取得的一些禁毒成果; 4、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他们要勇于面对人生可能会遇到的升学、家庭等方面的挫折和不幸,并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解决,切勿靠吸食毒品来逃避现实。 二、活动方式:通过案例分析;联系自己周围的耳闻目睹的人和事;学生分组辩论;老师小结归纳。 三、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了解毒品,认清危害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从自然属性讲,严格管理下合理使用,具有临床治疗价值,那就是药品;从社会属性讲,如果非正常需要而强迫性觅求,是这类物质失去了药品的本性,这类物质就成了毒品。 、毒品种类的介绍: (1)鸦片俗称“阿片”“大烟”“烟土”“阿芙蓉”等。它是一种棕色的粘稠液体,属于初级毒品,主要含有鸦片

生物碱,已知的有25种以上,其中最主要的是吗啡、可待因等。 (2)吗啡是从鸦片中经过提炼出来的主要生物碱,呈白色结晶粉状,闻上去有点酸味。过量吸食吗啡后会出现昏迷、瞳孔极度缩小、呼吸受到抑制,甚至出现呼吸麻痹、停止而死亡。 (3)海洛因英文名Heroin,是鸦片经特殊化学处理后所的的产物,属于合成类麻醉品。毒品市场上的海洛因有多种形状,是带有白色、米色、褐色、黑色等色泽的粉末、粒状或凝聚状物品,俗称“白粉”。 (4)大麻是种草本植物,通常被制成大麻烟吸食或用做麻醉剂注射,有毒性。 (5)可卡因英文名Cocaine,是一种无味白色薄片状的结晶体。服用方式是鼻吸,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高度毒性,让人产生兴奋感。及视听触等幻觉。 总结毒品对人体生理的危害 A 毒品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抑制,镇痛等作用,有成瘾性,吸食后往往使人产生高度的幻觉。但同时,也使人神志混乱,行为迟缓,甚至情绪失控,精神错乱,易爆发暴力行为。 B 毒品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生殖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如:海洛因会减弱呼吸和心血管的活动,抑制咳嗽反射,降低视力,减少肠活动。而静脉注射海洛因的并发症有肺炎和其他并发性感染,包括艾滋病,营养不良,消瘦,剂量过度和呼吸抑制引起的死亡。 C当对某一药物上瘾后无法服用该药物时,会淌眼水,流鼻涕,腰酸背痛,打呵欠,严重者失眠、恶心、四肢震颤、呕吐、

禁毒教育教案97904

禁毒教育教案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的故事,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 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活动方式: 通过案例分析;联系自己周围的耳闻目睹的人和事;学生分组辩论; 老师小结归纳。 课时:四课时 实施过程: 第一课时对毒品的认识 一、班主任发言 今天我们在蓝天白云下成长,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我们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们的生命是灿烂的。但却有一个生命幽灵时时刻刻地徘徊在我们的身边。它令许多人痛不欲生,它令许多人丢掉

了宝贵的生命,它令无数的家庭支离破碎,它令人们谈之色变,它已成为全人类最严重的公害,它,就是毒品。毒品是人类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 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有些地方,贩毒、恐怖、黑社会三位一体,已构成破坏国家稳定的因素。 这是一种娇艳的花,有一个美丽的名字——罂粟花; 但它却跟另外一个罪恶的名字联系在一起——毒品。 二、播放禁毒宣传片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吸毒在全世界日趋泛滥,毒品走私日益严重。毒品的泛滥直接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并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巨大威胁。日趋严重的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灾难,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够摆脱毒品之害。由贩毒、吸毒诱发的盗窃、抢劫、诈骗和各种恶性暴力犯罪严重危害着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治安秩序。 看完宣传片,想必大家对毒品有了新的了解,请同学们来谈一谈自己对毒品的了解。(请同学们谈)看来,同学们对毒品的了解并不是很深刻,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更全面的了解一下毒品。

高中禁毒主题班会教案2篇

高中禁毒主题班会教案(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通过组织观看禁毒教育电影及青少年禁毒宣传片,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手段: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形式: 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青少年禁毒的问题 出示课题: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教师:毒品损害健康,残害生命,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是巨大的。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防线薄弱,好奇心强、判断是非能力差,容易成为毒品侵袭的人群。 据调查,在我国的吸毒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80%以上。而且,近年来中小学生群体吸毒现象有所增加。特别是随着“摇头丸”的出现,青少年吸毒人数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吸毒年龄也更加“年轻化”。如果把毒品比做猛兽,那么它最容易下口的对象就是青少年;如果把毒品比做瘟疫,最容易感染的也是青少年。青少年一旦“染毒”,其身心健康受到的损害,远大于成人。 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 2.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让学生看图片)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组织观看禁毒教育电影及青少年禁毒宣传片,问: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谈话。) 三、介绍毒品的危害(结合图片) 问:毒品有那些危害呢? 1.毒品毁人毁健康。 (1)毒品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4)传染性病及“爱滋病(AIDS)”。 2.毒品令家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1)丧失工作能力。 (2)倾家荡产。 (3)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禁毒宣传教育课教案

禁毒宣传教育课教案

禁毒宣传教育课教案 第一课了解毒品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了解毒品的概念,常见毒品的种类; 2、通过教学知道毒品的来源; 【教学重点】常见毒品的种类、来源。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一组罂粟花的图片(课件展示)我们很难把毒品和眼前这么美丽的花联系起来,事实上,鸦片正是由它提炼而成的。(播放相关毒品的影视资料)全世界每年的毒品交易额已经达到8000亿至10000亿美元。相当于世界经济贸易总额的13%;超出了全球钢铁工业或石油工业的年产值。 师提问: 你知道什么是毒品吗? 师:(在学生讨论后小结) (一)毒品的概念(课件展示各种毒品的图片) 我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规定: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毒品的来源(课件展示) 毒品有两大来源,一是从毒品原植物如

吸食吗啡,可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比如,嗜睡、性格改变、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衰竭等,长期大剂量地使用吗啡,会引发精神失常,出现幻觉。 3、海洛因,与吗啡、杜冷丁同属于鸦片系列,但它的成瘾性和对人心理、生理的伤害大大超过鸦片和吗啡,戒断难度也更大。目前,海洛因被世界各国列为头号毒品,人们称之为“白色恶魔”或“白色瘟疫”。在药理上,海洛因的镇痛效力是吗啡的4—8倍,依赖性是吗啡的2.5倍。 4、摇头丸,英文缩写为MDMA,俗称“摇头丸”、“甩头丸”、“快乐丸”、“亚当”、“疯药”等等,根据其颜色、图案,又被称为“蓝精灵”、“白天使”、“鸽子”、“小鸟”、“恐龙”等等。摇头丸的片剂形状和图案达100多种,药片上刻有鸟形、五角形、菱形和LOVE等标志,也有无任何标志。摇头丸具有强烈的对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诱发治安和刑事案件。据了解,人在服用摇头丸经历了长时间兴奋期以后,往往长时间浑身瘫软无力,极度虚弱,大脑一片空白,并产生消沉、绝望等精神上的痛苦。 总结:今天,我们从概念、来源、分类这三个方面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其实,相关的知识还有很多,请大家回去后搜集某一种毒品的知识、危害以及有关的案例。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借助本次活动,了解毒品知识。 2、深刻认识、理解毒品、性病等社会问题对个自身乃至社会发展带来的危害。 3、学习一些预防和抵制的措施和方法,从生理和心理上建立和巩固对毒品等恶习的防线,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完善人格,促进自我的健康成长。 二、活动设想 课前组织学生利用网络媒体,广泛搜集相关信息,进行提炼、整理,分门类别形成卡片样式。课上,采取一人主持,人人参与,合作探究形式。全过程可分为四大板块:1.认识——毒品真面目,2.构建—— 自身防毒墙,3.警戒——毒品潜侵袭;进行逐个展示。课后,组织学生设计专题宣传班级报刊,写倡议书张贴在村委会和社区的宣传栏内。 三、活动过程: (一)、认识——毒品真面目 主持人:几斤烟土可使一个民族沦为亡国奴,真可谓触目惊心,悚人毛发。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人们竟会被它所支配,驱使左右,乃至俯首称臣。下面我们就一睹它的容貌。 :采取由一个小组所有成员根据图片或实例逐一进行解〖活动〗

说。 1.展示:鸦片、海洛因、罂粟、冰毒等毒品的图片,感性认识,直接观察,并兼有某小组人员进行介绍;如:毒品种类的介绍: (1)鸦片 俗称“阿片”“大烟”“烟土”“阿芙蓉”等。它是一种棕色的粘稠液体,属于初级毒品,主要含有鸦片生物碱,已知的有25种以上,其中最主要的是吗啡、可待因等。 (2)吗啡 是从鸦片中经过提炼出来的主要生物碱,呈白色结晶粉状,闻上去有点酸味。过量吸食吗啡后会出现昏迷、瞳孔极度缩小、呼吸受到抑制,甚至出现呼吸麻痹、停止而死亡。 (3)海洛因 英文名Heroin,是鸦片经特殊化学处理后所的的产物,属于合成类麻醉品。毒品市场上的海洛因有多种形状,是带有白色、米色、褐色、黑色等色泽的粉末、粒状或凝聚状物品,俗称“白粉”。 (4)大麻是种草本植物,通常被制成大麻烟吸食或用做麻醉剂注射,有毒性。 (5)可卡因英文名Cocaine,是一种无味白色薄片状的结晶体。服用方式是鼻吸,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高度毒性,让人产生兴奋感。及视听触等幻觉。 2.介绍毒性危害。 毒品是指鸦片、条规定:357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主持人:

高中禁毒主题班会教案【最新版】

高中禁毒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毒品的种类以及对人类的危害,远离毒品。 2、学会运用有效途径自觉抵制毒品影响,并做好力所能及的宣传工作。 【教学重点】对毒品的认识不在于其种类或分类,关键在于要让学生认识到毒品的“瘾癖”性,毒品使人成瘾,所形成的精神麻醉与精神依赖,毒品的最可怕所在。了解戒毒的艰辛。帮助学生分析染上毒瘾的心理。 【教学难点】既然毒品危害巨大,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吸毒?探究吸毒的原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缭绕山间的云雾向初升的太阳徐徐爬升,漫山雪白、淡紫、嫣红的花朵摇曳在亚热带的熏风中,奔放而妖冶,一股微甜苦香的气息迷漫在空气里。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放映图片,师配音介绍) 生:美…… 师:刚才同学们对这成片成片美艳的花赞叹不已,可是它却被人们称为——“罪恶之花”(课件)。说起它的学名,你一定不会陌生——充满诱惑却饱含毒汁,可以令人致命的罂粟花。 2、对于罂粟花,你了解多少?(学生交流) 罂粟花秋播春开,花并没毒,真正有毒的是低垂蒴果中的白色汁液,它是成为罪恶的白色粉末的源头。(课件)美丽的花朵下蕴藏着对人类的巨大灾难,这也让花朵成为了“罪恶之花”。 3、揭示课题 这白色的粉末让我们的生活中,隐藏了一个比吸烟、酗酒、沉溺网吧更可怕的恶魔,那就是——吸毒。当前,世界性毒品泛滥日益猖

獗,给社会、经济和治安带来严重危害。遏制毒品泛滥,开展反毒斗争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共同任务。让我们行动起来,向“白色恶魔”挑战吧! 二、初知毒品 1、什么是毒品 那么,你知道什么是毒品吗?(指生说,配以图片) 是啊,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播放VCD:《青少年教育》剪辑5’35”—7’35”) 你知道这些毒品有什么危害吗? 指生说,教师相机结合课件补充: 鸦片又称烟土,属天然罂粟类植物硕果的浆汁干燥后形成棕褐色胶状固体。这种毒品具有致成瘾性,长期滥用可产生药物依赖及导致其他身心疾病,过量使用可引发呼吸抑制。

禁毒教案13篇

禁毒教案15篇 禁毒教育(教案选编) 禁毒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毒品是什么?它对人类有什么危害? 2.让学生知道对于毒品我们的态度就是“远离”。针对非法运输、买卖、存放、使用毒品和违反政府规定种植罂粟等毒品原植物行为我们可以依靠强有力的法律武器坚决加以打击。 3.当今时代,贩毒、吸毒依然是我国执法打击的重点对象。为了祖国、人民利益请青少年从自己做起,远离毒品并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课的将解释每个学生能清楚认识到“远离毒品”“增强法律意识”的重要性。这样,未成年人依靠法律武器坚决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为社会安定团结局面贡献一份力量。 三.设计思想 追溯过去,导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原因主要是清政府的腐败,少数官员掌握国家大权之后为牟取暴利,不惜一切代价出卖祖国,使帝国主义强盗能轻而易举的打通国门,倾销大量鸦片,是军队纪律涣散,失去战斗力;百姓也是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民不聊生。但中华民族是压不垮的:曾以“苟利国家生死以,起因祸福避趋之。”及其民众爱国热情的林则徐发起虎门硝烟历史壮举。 随着时代推移,毒品危害并没有消失,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隙缝采取卑劣的手段还在侵蚀人们的心灵,他们无孔不入,甚至对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的未成年人下毒手。这又一次激起全社会强烈地愤慨,每个中国人民深知“誓以抵制毒品危害”的重要性,让不法分子的阴谋不能得逞。 十五大时,江泽民总书记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首次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对违法犯罪行为作严厉的惩治,从而建设一个幸福的美好的家园净土。

2020中学生禁毒主题班会教案大全

2020中学生禁毒主题 班会教案大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20中学生禁毒主题班会教案大全导读:本文是关于2020中学生禁毒主题班会教案大全,希望能帮助到您! 中学生禁毒主题班会教案1 教学目标: 认识常见的毒品,知道其危害,并能自觉预防。了解戒毒难的问题所在,了解毒品对人的影响不仅是生理而且是心理的。 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毒品,了解危害,了解陷入毒品的心理因素。认识毒品与艾滋病的关系。 教学难点: 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觉抵制。 教学准备: 宣传短片及图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用关于禁毒的电视广告引入] 讨论:分组讨论,并派代表谈谈看了宣传短片之后的感受。 二、什么是毒品?

毒品——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三、几种毒品介绍 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上网找有关毒品的资料,包括属性及危害等,然后为其他同学介绍。教师只作补充。(让学生动手,能使学生更积极的去关注这个问题。而同时,在找资料的过程当中,学生会看到很多关于毒品的其他介绍,类似毒品让人自残的相片,或是毒品令人家破人亡的照片等等。这样能更加震撼他们的心灵。) 四、吸毒的原因分析 讨论:吸毒的原因有哪些? 总结:根据调查,吸毒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 好奇心驱使在调查报告中占第一位的原因就是“体会感觉”、“抽着玩玩”、“试一试”、“尝新鲜”。这种“试一试”的念头往往就是走吸毒不归路的开端。 (2) 寻找刺激吸毒时髦、气派、富有,特别是一些先富起来的个体老板,认为该享受的全体验过了,抽一口,不枉来一世。可这一抽上,富有很快变成贫穷,百万富翁沦为乞丐多不胜数。 (3) 逆反心理有人为吸毒者作戒毒榜样,导致吸毒后戒不了;有的被激将而吸毒,特别是个性极强的人往往被自信心所蒙蔽。 (4) 被欺骗、引诱不少吸毒者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欺骗吸毒,几次后找到了欣快感而无法自拔。不少毒贩为扩大毒网,经常利用青年学生的无知多方引诱。 (5) 环境影响多见于家庭亲友,所谓近墨者黑。

禁毒安全教案

禁毒安全教育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 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3、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4、自觉远离毒品,增强他们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 5、认识毒品的种类;认识毒品的危害;认识吸毒成瘾的途径;认识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 6、结合社会现象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三、教学方法 观看视频谈观后感上网查找资料及讨论总结 四、教具 禁毒教育宣传片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学生的观看V视频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 自伤、自杀、自残 加速死亡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 败坏社会风气 一、进一步了解毒品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B毒品的危害; C吸毒成瘾的途径;D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 E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在上网进一步认识毒品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2、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3、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知道什么是毒品; 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6)、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决不再吸第二次。 四、教师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时刻记住,一旦 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毒品这东西一碰都不能碰。 五、作业: 1、课后学生搜集身边的有关毒品危害人类的案例。 2、写一篇禁毒宣传观后感。

初中禁毒主题班会教案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毒品的种类以及对人类的危害,远离毒品。 2、学会运用有效途径自觉抵制毒品影响,并做好力所能及的宣传工作。 二、教学重点: 对毒品的认识不在于其种类或分类,关键在于要让学生认识到毒品的“瘾癖”性,毒品使人成瘾,所形成的精神麻醉与精神依赖,毒品的最可怕所在。了解戒毒的艰辛。帮助学生分析染上毒瘾的心理。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缭绕山间的云雾向初升的太阳徐徐爬升,漫山雪白、淡紫、嫣红的花朵摇曳在亚热带的熏风中,奔放而妖冶,一股微甜苦香的气息迷漫在空气里。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放映图片,师配音介绍) 生:美…… 师:刚才同学们对这成片成片美艳的花赞叹不已,可是它却被人们称为——“罪恶之花”(课件)。说起它的学名,你一定不会陌生——充满诱惑却饱含毒汁,可以令人致命的罂粟花。 (二)初知毒品 1、什么是毒品 师:那么,你知道什么是毒品吗?(指生说,配以图片) 生:(略) 师:是啊,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播放VCD:《青少年教育》剪辑5’35”—7’35”) 师:你知道这些毒品有什么危害吗? 生:(略) 师:(1)鸦片又称烟土,属天然罂粟类植物硕果的浆汁干燥后形成棕褐色胶状固体。这种毒品具有致成瘾性,长期滥用可产生药物依赖及导致其他身心疾病,过量使用可引发呼吸抑制。 (2)海洛因因俗称“白粉”,是一种高毒性的鸦片类化合物。其成瘾性和毒性比吗啡强4—5倍。吸食、注射海洛因比吸食鸦片更容易上瘾,随着使用毒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二年级禁毒教育主题班会 一、班会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教育他们怎样自觉防范,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二、班会内容设计 1.什么是毒品?常见的和最主要的毒品有哪些? 毒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摇头丸、可卡因、大麻。 2.毒品的危害是什么? (1)毒品毁人毁健康。(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3.班主任介绍案例“吸毒者的自述” 4.防毒的五种措施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5.介绍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

6.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为什么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7.教师总结: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安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中小学生从小要有防范毒品的意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三、活动方法 1.展示有关毒品和吸毒者的悲惨图片,帮助学生更加真实地了解毒品的危害,受到心灵的震撼,从而自觉地树立“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 2.利用多媒体和网上查询资料的方法让学生多渠道了解毒品的危害,积极呼吁远离毒品珍惜生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主题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你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你们的生命灿烂,前途广阔,但是你们知道吗,在这个世界上却有一种东西令许多人痛不欲生,它令许多人丢掉了宝贵的生命,使无数家庭支离破碎,令人谈之色变,现如今,它也成为人类最严重的公害,它就是毒品,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许在座的有些同学会不以为然,认为此事与我无关,殊不知,近几年来,毒品已进入到了中小学生中间,并且每年都有大幅度上升的趋势。为了增强你们抵御毒品的自制能力,今天,老师特意开展“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主题班会。 二、了解毒品,认清危害 (一)什么是毒品

《禁毒知识教育》教学设计

《禁毒知识教育》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毒品的危害。 2、让学生初步了解毒贩们的狡猾手段。 3、使学生明确了解我国政府禁毒的立场,并教育学生坚决拥护我国政府的禁毒立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五年级课本有一篇关于毒品的课文,老师回顾课文内容,学生认真听讲。(五、六年级的学生自己回忆课文内容,回答有关老师提出的简单问题。)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有关毒品危害性的知识。 二、学习新课

1. 师:(出示一幅图片)让我们先来看看联合国公布的两个数字,对这两个数字,你们是怎么看的? (学生讨论,回答) 2. 师:这两个数字对于全世界的总人数来说,还只是一个小部分。但竟有这么多人遭受毒品的危害,已经是触目惊心了。为什么这两个数字会引起如此的震惊呢?让我们来进一步了解毒品的危害。 请大家先通读课文中论述毒品危害的三个部分,边读边想为什么毒品会“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学生阅读,讨论) 3. 师:为什么毒品会“毁灭自己”?你有没有这方面的材料,介绍给大家听听。 (学生举例,介绍)

4.师:我这里也有一些例子介绍给大家。(介绍毒品危害家庭的案例)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吸毒者完全不能自拔,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他们什么都能做得出来,为了毒品,他们可以不顾一切。因此说毒品会害一个家庭,根本不足为奇。 5.师:可以说毒品一旦进人人体,就会对人体的每一个系统,每一个部分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当然这种打击不是在瞬间完成的,而是有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 为什么又说毒品“祸及家庭”呢? (学生举例,介绍) 这样一讨论,大家对于毒品“危害社会”的说法应该就不难理解了吧? (学生举例,介绍)

初中禁毒教案十篇初中生禁毒主题班会教案

初中禁毒教案十篇初中生禁毒主题班会教案认识常见的毒品,知道其危害,并能自觉预防。了解戒毒难的问题所在,了解毒品对人的影响不仅是生理而且是心理的。 认识常见毒品,了解危害,了解陷入毒品的心理因素。认识毒品与艾滋病的关系。 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觉抵制。 宣传短片及图片。 教学时间:1课时 [用关于禁毒的电视广告引入] 讨论:分组讨论,并派代表谈谈看了宣传短片之后的感受。 毒品--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上网找有关毒品的,包括属性及危害等,然后为其他同学介绍。教师只作补充。(让学生动手,能使学生更积极的去关注这个问题。而同时,在找资料的过程当中,学生会看到很多关于毒品的其他介绍,类似毒品让人自残的相片,或是毒品令人家破人亡的照片等等。这样能更加震撼他们的心灵。) 讨论:吸毒的原因有哪些? :根据调查,吸毒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 好奇心驱使在调查报告中占第一位的原因就是“体会感觉”、“抽着玩玩”、“试一试”、“尝新鲜”。这种“试一试”的念头往往就是走吸毒不归路的开端。 (2) 寻找刺激吸毒时髦、气派、富有,特别是一些先富起来的个体老板,认为该享受的全体验过了,抽一口,不枉来一世。可这一抽上,富有很快变成贫穷,百万富翁沦为乞丐多不胜数。 (3) 逆反心理有人为吸毒者作戒毒榜样,导致吸毒后戒不了;有的被激将而吸毒,特别是个性极强的人往往被自信心所蒙蔽。

(4) 被欺骗、引诱不少吸毒者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欺骗吸毒,几次后找到了欣快感而无法自拔。不少毒贩为扩大毒网,经常利用青年学生的无知多方引诱。 (5) 环境影响多见于家庭亲友,所谓近墨者黑。 (6) 负面生活事件影响对于感情脆弱、意志薄弱的人更容易发生。夫妻感情不和、失恋、父母离异、事业受挫、经营破产、失业待业等引起的苦闷、情绪低落,以毒麻醉,解脱苦恼。 (7) 医源性成瘾由于国家对于麻醉品控制较多,现在医源性阿片类药物成瘾已不多见。 可以看出,许多人开始吸毒都不是因为身体的需要,而是因为心 理好奇的驱使。每个人对毒品大概都有好奇心,但是,每个人也都潜在的存在能自我控制的力量。我们学习毒品的危害,是为了让大家能在遇到类似的事情或是类似的好奇心时,运用好自己那种控制自己的力量,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 [讨论]找身边人的例子,来分析其危害。 [案例]儿女染毒瘾亲人泪满襟

一年级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一年级禁毒教育主题班会 时间:2018.6.4 地点:一年级教室 授课人: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你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你们的生命灿烂,前途广阔,但是你们知道吗,在这个世界上却有一种东西令许多人痛不欲生,它令许多人丢掉了宝贵的生命,使无数家庭支离破碎,令人谈之色变,现如今,它也成为人类最严重的公害,它就是毒品,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许在座的有些同学会不以为然,认为此事与我无关,殊不知,近几年来,毒品已进入到了中小学生中间,并且每年都有大幅度上升的趋势。为了增强你们抵御毒品的自制能力,今天,老师特意开展“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主题班会。 二、了解毒品,认清危害 (一)什么是毒品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二) 认识毒品 常见的毒品有: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摇头丸、止咳水,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容易感染疾病,服用过量,还会导致夭折。 . (二)认清毒品的危害 1.毒品会毁人健康, 一些中小学生,对毒品的危害一无所知,通过一些“有经验”的人的介绍对毒品产生好奇心理,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吸食毒品,从而走上不归路。有一名初三年级的学生,身体很健康,学习也很好,为了能够考上一所好的高中,每天学习、复习到很晚,身体感觉很疲倦,就在这时,有人给他拿来了一点“白粉”,告诉他说,这是一种灵丹妙药,只要稍稍吸一点,就会精神百倍,让他试试,过后他的愿望会实现的。这个学生信以为真就吸了,结果,染上了毒瘾,学习一落千丈,身体也垮了,最终他没有走进理想的高中,而是进了戒毒所。 有一名年轻的医生,接触了很多的吸毒者,他对吸毒的人又憎恨又不解,在他看来,凡事都能戒掉,关键是有没有毅力。他决定以身试毒,为吸毒人作出“榜样”。没想到,他吸食毒品后,和他见到的那些吸毒人一样对毒品戒断不了,成了毒品的俘虏。最后,他自杀了,留下一句话:“别学我!的确,好奇心往往为了“试一试”,这样的念头就是走吸毒不归路的开端。 2.毒品会让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课教案定稿版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课教案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课教案? ————远离白色粉拥抱美好人生?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1)从心理层面看,青少年学生心智开始成熟,但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容易受到来自社会、网络等不良思想的影响。 (2)从学生自制力与生活经验层面看,初中生的求知欲强,但是年龄小,阅历浅,处理问题的经验少,导致自我管理的能力还不够强,对毒品的危害认识不深,有时面对毒品诱惑会显得不知所措,甚至深陷其中。因此,通过案例、视频展示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地观察、分析、思考,了解毒品的危害性,自觉抵制毒品诱惑,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认识毒品的种类与危害,明白抵制毒品诱惑对青少年的重要性;学会对毒品说“不”的方法,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在实际体验中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的展示材料,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表演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开展系列活动,真真切切认识毒品的危害,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抵制毒品诱惑,珍爱生命,追求健康、充实的生活,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教学建议】 课前组织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社会上出现的常见毒品,准备课堂发言材料 1、课前教师要收集典型吸毒案例,国家禁毒法律条文,常见毒品的图片等。 2、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2、使青少年学会如何自我保护,抵制毒品的诱惑。【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采用讲授法、创设情景,并借助网络,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探究,研讨,活动,知道毒品危害,懂得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和远离毒品的方法,树立从自己做起,远离毒品的健康意识。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教师: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青少年禁毒的问题 出示课题: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教师:毒品损害健康,残害生命,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是巨大的。青少年 正处于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防线薄弱,好奇心强、判断是非能 力差,容易成为毒品侵袭的人群。 据调查,在我国的吸毒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80%以上。而且,近年来

关于禁毒主题班会教案范文大全

关于禁毒主题班会教案范文大全 关于禁毒主题班会教案范文大全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通过组织观看禁毒教育_及青少年禁毒宣传片,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手段: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形式: 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青少年禁毒的问题 出示课题: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教师:毒品损害健康,残害生命,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是巨大的。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防线薄弱,好奇心强、判断是非能力差,容易成为毒品侵袭的人群。 据调查,在我国的吸毒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80%以上。而且,近年来中小学生群体吸毒现象有所增加。特别是随着“_”的出现,青少年吸毒人数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吸毒年龄也更加“年轻化”。如果把毒品比做猛兽,那么它最容易下口的对象就是青少年;如果把毒品比做瘟疫,最容易感染的也是青少年。青少年一旦“染毒”,其身心健康受到的损害,远大于成人。 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 2.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

片、_、_苯丙_(_)、吗啡、_、_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_品和精神药品。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让学生看图片)鸦片、吗啡、_、_、_、_、止咳水、_等。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组织观看禁毒教育_及青少年禁毒宣传片 问: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谈话) 三、介绍毒品的危害(结合图片) 问:毒品有那些危害呢? 1.毒品毁人毁健康。 (1)毒品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免费下载】 小学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安宁市和平学校2012学年上学期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远离毒品 珍爱生命》 一、活动目的: 1、了解毒品对社会、家庭、个人的危害。,拒绝毒品远离毒品。2、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而珍惜宝贵的生命。 二、教学准备: 学查找毒品相关历史资料(鸦片战争等)、毒品危害的资料以及禁毒法的相关资料。 三、活动过程: (一)谈 话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6月26日) (二)师导读:毒品是人类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身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 会进步。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三)毒品的种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1、鸦片:鸦片取自罂粟花落之后结出的果,割开罂粟果,从中流出的白色浆液在空气中氧化分干,就是鸦片,鸦片中有20种生物、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保护装置。

禁毒宣传教育课教案

禁毒宣传教育课教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禁毒宣传教育课教案 第一课了解毒品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了解毒品的概念,常见毒品的种类; 2、通过教学知道毒品的来源; 【教学重点】常见毒品的种类、来源。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一组罂粟花的图片(课件展示)我们很难把毒品和眼前这么美丽的花联系起来,事实上,鸦片正是由它提炼而成的。(播放相关毒品的影视资料)全世界每年的毒品交易额已经达到8000亿至10000亿美元。相当于世界经济贸易总额的13%;超出了全球钢铁工业或石油工业的年产值。 师提问: 你知道什么是毒品吗 师:(在学生讨论后小结) (一)毒品的概念(课件展示各种毒品的图片) 我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规定: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 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毒品的来源(课件展示) 毒品有两大来源,一是从毒品原植物如罂粟、大麻和古柯叶中提炼的;二是采用有关的化学药品合成的。目前,世界上的毒品主要还是来自于毒品原植物。当今世界上的三大主要毒品产地是“金三角”、“银三角”和“金新月”,这三个地区生产的毒品占世界总量的90%以上。 (三)毒品的种类(课件展示)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毒品数量已达600 余种,并且,随着毒品滥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新型毒品的不断出现, 毒品的种类还将进一步增多。我国法律规定列入毒品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共有237种。 师提问:你知道有哪些吗 鸦片、吗啡、海洛因、杜冷丁、美沙酮、K粉、大麻、冰毒、摇头丸等。(图片展示) (在学生讨论、分辨的基础上给出正确答案) 1,鸦片,是从罂粟中提炼出来的。医学上它被称为“阿片”,俗名“大烟”。罂粟是一种两年生草本植物,一般株高米左右。罂粟花开在绿色茎杆顶端,色彩鲜艳、美丽。当罂粟花瓣慢慢脱落后十余天,蒴果长成,其大小和形状与鸡蛋相似,在蒴果表面割开口子,就会流出一种乳白色的汁液,经过自然风化,汁液变成深褐色,这就是生鸦片。生鸦片经过加工成为熟鸦片,俗称“大烟”,这也就是曾危害旧中国近百年的鸦片烟。鸦片经过加工,可得到吗啡,在经过复杂的转化过程,可以获得海洛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