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三一轮复习雾专题解析

合集下载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文阅读翻译)第03课解题锦囊(含解析)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文阅读翻译)第03课解题锦囊(含解析)

第03课解题锦囊【解题锦囊】高考文言文翻译易错点分析严复在《天演论》中的“译例言”讲到:“译事三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信”指意义不悖原文,即是译文要准确,不偏离,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则指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优雅。

直译和意译是文言文翻译的两种基本形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只有在不能直译的情况下才能意译。

高考设题大都是要求直译,做到逐字落实,意译容易失分。

通常有十种简易的方法:(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地名、人名、物名、职称、器皿等,可照录不翻译。

(2)删:删去不需要翻译的不表意的虚词。

(3)补:翻译时应补出省略的成分。

(4)换:翻译时应把古代词语换成现代词。

(5)调:翻译时,有些句子(谓语前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的词序需要调整。

(6)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

(7)译:一字不漏地译出实词(含活用的词、通假字)和有表意的虚词。

(8)意:意译。

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等内容,无法直译的就要意译。

(9)缩:文言文中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以将其凝缩。

(10)扩:一是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词或多音词,二是对一些言简意丰的句子,翻译时,要扩展其内容,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

高考文言文翻译有九大易错点,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要特别注意,以减少失误:一、误译文言实词例1. 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鱿等盛兵据洛阳。

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后汉书·邓寇列传》)[误译]光武责难那位太守,并向邓禹问道:“将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守河内的人?”[解析]“难”在古代汉语中有两个基本用法:①读“nán”,困难,与易相对;②“nàn”,责难,责备。

这里的“难”字取第一个意项的意动用法,译为“认为……很难”。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写作+作文专项突破(一)+审题)第01课考纲解读(含解析)(2021年整理)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写作+作文专项突破(一)+审题)第01课考纲解读(含解析)(2021年整理)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写作+作文专项突破(一)+审题)第01课考纲解读(含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写作+作文专项突破(一)+审题)第01课考纲解读(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写作+作文专项突破(一)+审题)第01课考纲解读(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第01课考纲解读考纲解读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1.基础等级:⑴符合题意;⑵符合文体要求;⑶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⑷结构完整,语言通顺;⑸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2.发展等级:⑴深刻透彻(如: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⑵生动形象(如:善于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形象丰满,细节生动,意境深远);⑶有文采(如:);⑷有创新(如: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材料新鲜,见解新颖,有个性特征).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材料,理解其含义,确立写作中心(明确立意),确定感情抒发的基调或确立自己的观点态度,明确写作文体和方法的过程.它包括理解试题所要求的作文的角度、内容、中心、文体和字数等.在高考作文评分中,“审题”分为四个等级:一等为“切合题意”,指审题准确、深刻、独到;二等为“符合题意”,指审题准确,在命题要求范围内,但个性色彩不鲜明;三等为“基本符合题意”,指审题大体准确,中心基本明确,但论述或叙述时有游离中心的现象;四等为“偏离题意”,指完全脱离题意、指向、范围和要求.新材料作文特点及分类新材料作文的特点是给出一则材料(一首小诗、或一则寓言、或名人名言、或时事新闻等),不指定标题或话题,要求考生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新材料作文根据所给材料内容大致上可分为感悟类材料作文、叙事类材料作文、寓言类材料作文和哲理类材料作文四大类。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第03课 解题锦囊(含解析)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第03课 解题锦囊(含解析)

第03课解题锦囊【解题锦囊】一、分析论点。

论述文在提出论点(即中心论点)之后,还要恰当地将中心论点分解成二至三个分论点。

如果说中心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脊柱的话,那么,分论点则是议论文的骨架、躯体。

它直接影响到文章的思路是否清晰,内容是否深刻,说理是否透彻,结构是否合理,是决定文章最终成败的关键。

分解中心论点的方法大致有:(1)层面剖析法。

层面剖析是指从各个角度或层面对中心论点加以剖析,形成二至三个并列关系的分论点。

如“应当做好小事情”这个中心论点,用层面剖析法就可分解出三个分论点:①小事情也很重要;②做好小事情是做好大事情的基础;③做好小事情是社会的需要。

(2)一分为二法。

这里的“一分为二”指的是辩证地看问题,既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看到事物的另一面。

如“小并不小”这个论点可以这样分解:①“小”堆积起来就会成“大”;②“大”离开了“小”也不存在;③“小”与“大”是相对而言的;④“小”与“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3)正反对照法。

“正”指的是从正面说理,“反”指的是假如不能“正”而产生的一种情景或结果。

如“人人都应遵守交通规则”这个中心论点,可分解为“遵守交通规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面)和“不遵守交通规则将会带来巨大的危害”(反面)这样两个分论点。

(4)纵深开掘法。

这里的“纵深”是指分解中心论点时,不停留在一个层面上,而是层层推进,一层深似一层。

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个中心论点,就可以分解成:①没有规矩,个人不能成才;②没有规矩,社会不成社会;③没有规矩,国将不国。

(5)先分后总法。

有的中心论点由两部分构成,而且它们之间还存在着递进关系。

对这种中心论点的分解,既应该注意到兼顾二者,即“先分”,更必须注意到它们的递进关系,即“后总”,否则,论述将会造成顾此失彼的尴尬。

如“既重知识,更重能力”这个中心论点,可分解成:①知识是能力产生的温床,要重视;②能力是知识融汇贯通的升华,更应重视;③知识和能力是互相作用的。

高三物理一轮总复习 专题2.1 重力 弹力(含解析)(2021年整理)

高三物理一轮总复习 专题2.1 重力 弹力(含解析)(2021年整理)

2018年高三物理一轮总复习专题2.1 重力弹力(含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高三物理一轮总复习专题2.1 重力弹力(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高三物理一轮总复习专题2.1 重力弹力(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专题2.1 重力弹力1.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自由下落的物体所受重力为零(×)(2)重力的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3)地球上物体所受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4)物体的重力总等于它对竖直测力计的拉力(×)(5)物体的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所以物体的重心不可能不在这个物体上(×)(6)同一物体从赤道移到北极,其重力不仅大小变大,而且方向也变了(√)(7)弹力一定产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8)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9)F=kx中“x”表示弹簧形变后的长度(×)(10)弹簧的形变量越大,劲度系数越大(×)(11)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12)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作用.(×)(13)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自身形变的方向相同.(×)(14)轻绳、轻杆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绳、杆.(×)2。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的力有施力物体,有的力没有施力物体B.任何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形状都发生改变C.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D.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答案】D3. (多选)下列四个图中,所有的球都是相同的,且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第04课新题(含解析)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第04课新题(含解析)

第04课新题一、(陕西省咸阳市2017年高三年级三模试题)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4〜15题。

己亥①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曹松苴一丿、泽国②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③。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苴一K丿、传闻④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注】①己亥:公元879年(乾符六年)的干支。

②泽国:泛指江南各地,因湖泽星罗棋布,故称。

③樵苏:打柴为“樵”,割草为“苏”。

④传闻:一作“波间”。

14.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第一首开篇轻描淡写,让读者从那“战图”中去想象兵荒马乱、血流成河的现实。

B.“生民”一句借人民流离失所、不堪其苦的现状反衬樵苏生活之乐,凸显乐观精神。

C.“凭君” 一句直写作者对将领讲封侯事的厌弃态度,表达出心中对战争的痛恨之情。

D.第二首以“百神愁”之语痛斥战争的罪恶,用“谁道沧江总无食”反讽战事的频繁。

E两首诗风格迥异:其一用意曲折,语言委婉含蓄;其二着力用笔,表达直白显豁。

15•其一和其二两首诗集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其一)的最后一句加以欣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4.BE15•①两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和浩劫),以及对百姓的同情的思想情感。

②“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句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以“一”与“万”、“荣”与“枯”的对照),突出枯骨意象,揭示出了“一将封侯,万人丧生”的现实本质。

③表达了作者感叹战争无情,并讽刺那些功成名就、黩武好战的将军的感情。

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和浩劫)和对百姓的同情的思想情感。

【解析】项,疔性民,一句借人民流离失所、不堪其苦的现状反衬樵苏生活之乐,凸显乐观精神"不正确,应为…生民'一句写只可惜这种樵苏之乐今亦不可真得,用"■乐"字反衬性民”的不堪其苦。

2018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考情解读知识通关题型突破能力提升)专题8氯及其化合物课件

2018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考情解读知识通关题型突破能力提升)专题8氯及其化合物课件

考试大纲
考点
1.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
(Cl)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
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性质及其应用。
和应用【40%】
2.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
(Cl)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
对环境的影响。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 溴、碘及其化合物的
应用。
性质及应用【15%】
2014全国
自主命题地区
·2016上海,9,3分 ·2015北京,11,6分 ·2015江苏,2,2分 ·2014江苏,5,2分 ·2014江苏,13,4分 ·2014浙江,12,6分
2HCl(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白雾) 2HCl(见光易爆炸,有白雾产生)
HCl+HClO
继续学习
化学
知识全通关 3
考点 一
2.氯气的性质和用途 分子结构
氯气
专题八 氯及其化合物
与碱反应
与盐溶液反应 Cl2+2FeCl2
化学性质
Cl2+Na2S
2FeCl3 2NaCl+S↓
与其他卤化物 Cl2+2NaBr
继续学习
化学
题型全突破 2
考法 一
专题八 氯及其化合物 氯气的制备与性质
(3)尾气吸收时,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吸收Cl2,因为澄清石灰水中Ca(OH)2浓度小,吸收不 完全。工业上常采用石灰乳来吸收Cl2。 3.氯气实验室制法的本质
(1)若无浓盐酸,可用NaCl和浓H2SO4代替:
MnO2+2NaCl+2H2SO4(浓)
2.氯气的性质和用途
分子结

物理性质 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能溶于水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7课记念刘和珍君(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7课记念刘和珍君(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第07课记念刘和珍君·知识概览·【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主要著作有《鲁迅全集》。

【重点理解】这篇课文的中心内容,主要是评述“三一八”惨案。

读这篇课文,只要分析一下描述的几个方面,概括一下鲁迅对每一方面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就不难把握全文内容了。

作者对反动势力、爱国青年和处于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分析得非常透彻。

反动势力包括段祺瑞执政府(或称“当局者”)和“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或称“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当然也包括“惩创学生”的“八国联军”,还有“中外的杀人者”,但本文锋芒所向主要是段政府和流言家。

对爱国青年,鲁迅突出地描写了刘和珍,还提到杨德群、张静淑和“四十余被害的青年”,再扩大一些是数百死伤者,再扩大一些是请愿的群众。

处于中间状态的“庸人”,鲁迅又称他们是“无恶意的闲人”。

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是非常鲜明的。

他愤怒地控诉段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流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方式,另一方面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而前行”。

“奋然而前行”的方向、目标是哪里?作者在本文中没有直述,可以从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批判、控诉中领悟得到。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考点一锋面与天气1. 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的空气。

根据气团的性质可分为气团和气团。

2. 锋面特征(1) 锋面是一个狭窄倾斜的过渡地带,锋面上侧一定是团,下侧为团。

(2) 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差异很大。

(3) 锋面附近天气变化剧烈。

3. 锋面与天气(1) 冷锋与天气过境后气压,气温降低,天气过境时常出现天气,雨区:为主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温暖(2) 暖锋与天气过境后气温,气压,天气过境时可能形成降水或天气,雨区:主要在锋前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低温(3) 准静止锋与天气①特点: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移动幅度。

②天气:降水强度小,多形成降水。

1.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对比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主气冷气团强,暖气暖气团强,冷气势均力敌要区别团势力团弱团弱移动方向冷气团的移动方向暖气团的移动方向来回摆动雨区位置大部分在锋后锋前延伸到锋后很大范围雨区范围小中大图示锋图简图雨区天气特征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晴朗、温暖、气压低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气压高暖气团平衡抬升或爬升,形成持续性降水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雨雪、降温等天气现象连续性降水和雾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冷气团控制)天气转晴、气温上升、气压下降(暖气团控制)天气实例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北方夏在我国出现得较少,大多伴随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贵阳冬半年“天无三日晴”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寒潮着气旋出现。

春秋季一般出现在江淮流域和东北地区,夏季多出现在黄河流域(1) 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和该气团到达地区的温度相比而言的,所以不要认为冷气团温度一定低,而暖气团温度一定高。

(2) 锋面处冷暖气团交会,暖气团上升而容易产生降水,但不一定所有的锋面处都产生降水。

当锋面上的暖气团比较干燥时,就不能形成降水。

如我国北方春季的沙尘暴天气。

2. 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1) 锋面类型①北进过程主要是暖锋,②南退过程主要是冷锋,③6月江淮流域主要是准静止锋。

【推荐精选】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言文字应用+虚词)第04课 新题(含解析)

【推荐精选】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言文字应用+虚词)第04课 新题(含解析)

第04课新题一、(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调研性检测试题)19. 填人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在黑暗中长时间近距离看手机与黄斑变性没有直接关联,②并不是说这种行为对眼睛没有损害。

③在黑暗中长时问近距离看手机,睫状肌④会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使晶状体过度屈曲,⑤导致视力下降。

⑥,黑暗中过于专注地盯着太亮的屏幕,会使眼角膜干涩。

【答案】A副词。

表示对某一行为的确认或肯定;应当这样。

那么:用来形容事物性质、程度;泛指行为和动作。

常和这么配合使用;表示顺着上文的意思,引出应有的结果。

可能:也许,不肯定,估量;能够,可以;可能性。

据说:作为一般的意见或信念陈述;断言;根据别人说;依据他人所说;人们说,人家说。

因此:因为这个。

所以:表示因果关系,常与因为连用;指实在的情由或适当举动;所用;用来;原因,缘故。

另外:在说过或写出的之外;除此之外。

这段文字主要讲在黑暗中长时间近距离看手机对视力的危害。

依据第①处和第②处的语境意,这两处分别填写“虽然”“但是”;依据第③处和第④处的语境意,第③处应填写“如果”,第④句不用关联词语,无须填写;依据第⑤处和第⑥处的语境意,这两处分别填写“进而”“此外”。

二、(安徽省芜湖市2017年高三年级质检试题)19. 填人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传统的通信加密需要使用一连串数字组成的密钥,但传输过程① 被窃听,可能② 会被破译。

③ 量子密钥具有不可克隆的特质,基于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如果密钥在传输过程中遭遇窃听,收发双方就会知道,④ 放弃使用不安全的密钥。

⑤ ,用基于量子力学基本原理的量子通信采保障通信安全,没有什么假设条件,⑥ 对于安全信息“裸舞”是比较彻底的解决方式。

【答案】B三、(河北省唐山市2017年高三年级三模试题)19. 填人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质特征,①在于创新能力。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创建道路,②需要勇气与自信,③需要在办学理念与制度建设上锐意创新,让每一所高校④规模大小都可以轻装上阵,根据自身优势确定办学方向,办出自己的特色,⑤激发每一个细胞的创新原动力。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知识概览·【作者简介】贾永,新华社高级记者。

其作品以歌颂军人职业的神圣之情纵论全球风云,以天下为己任的豪迈之情深深打动读者,以丰富的思想信息含量以及机智、细致、精巧的手法吸引读者。

他有一个著名口号叫“原始采访”,就是到新闻的源头去追寻新闻,要求记者在第一时间或者第二时间到第一现场追寻新闻。

他是第六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得者,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社长。

曹智、白瑞雪也是新华社记者。

贾永的主要作品有:《周边无战事》《世纪大阅兵》《长征启示录》《开国全纪录》等。

体裁: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时、具体、生动地予以报道的新闻体裁。

通讯具有真实性、时效性;生动性;完整性;评论性的特点。

通讯具有评论性,即它必须对人或事做出评论。

【重点理解】一、文章的题目可以改成“神五飞天”或者其他类似的内容吗?提示文章虽然报道了神五发射的过程,但由于返回要到第二天,也就是21个小时以后。

至编辑定稿到刊发前,神五还没返回,所以作者在选材上,只选取了“飞天”这一辉煌的历史画面,予以报道。

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我国的飞天梦以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

体现了新闻选材的目的性和时效性,也很契合文章题目所涵盖的内容。

二、试探讨“天宫一号”发射及命名的含义?提示天宫一号的发射标志着我国迈入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阶段(即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建立空间实验室);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建立初步空间站的能力。

(1)“天宫”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通俗称呼,富有民族气息。

(2)“天宫”即“天上宫阙”,形象比喻“空间实验室”、“空间站”。

(3)天宫一号是我国“初步建立的载人空间实验平台”,因此也有让航天员在“太空中生活得舒服"这一层含义三、试着分析本文的行为结构。

提示这篇新闻是一种首尾圆合型的结构。

本文的独到之处:1、作者没有将发射活动作为重点来写,文章以“神舟”五号的发射场景为引子2、以中国近五十年的航天之路为主体3、以神五成功发射收尾不以活动为重点,而以历史发展为主,立意角度更高,具有历史眼光。

【推荐精选】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小说阅读+分析综合)第04课 新题(含解析)

【推荐精选】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小说阅读+分析综合)第04课 新题(含解析)

第04课新题一、(山西省太原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周旋九水里德警官这几天精神高度紧张。

副局长在特别会议上说,新局长马上就到任。

新局长曾经是一个神探,破获过许多疑案大案,正因为这样,新局长也是一个行踪不定的人。

这是他这种神探的特点。

副局长声色俱厉,要求大家这几天务必谨慎小心,不能出现任何岔子,“否则当心饭碗!”屡获嘉奖的里德被派到这个混乱的小城最繁华的黄金街当巡警,要知道这是一个重大的责任,而且是一份不小的荣誉。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里德正在黄金街上巡视,突然一个怪异的红头发的男人出现在里德的视线里。

就在二人目光相对时,红头发转身就跑。

里德感到疑惑,急忙追了过去。

这个小个子没跑多远就被里德逮到了。

里德说:“先生,看来您要到警署吃午饭了。

”红头发耸了耸肩,表现出一种无奈。

红头发自称叫吉米,曾经是一名心理学硕士。

里德问道:“吉米先生,你见到我为什么跑?”吉米一脸冤枉:“警官,本国法律哪一条规定公民不准在街上跑步?”“可你是在见到我时才突然跑起来的。

”“就算是我见到你时才开始跑的,可是你看,这有什么问题吗?”里德听着吉米不怀好意的笑声十分气愤,但没有一点办法,只好把他放了。

第二天依旧阳光明媚,里德在黄金街上巡视时,脑中还残留着那个红头发不屑的表情,里德觉得深受侮辱。

突然,里德看到了一个红头发男人,那个小个子见到里德转身就跑。

里德犹豫了一下还是追了过去。

吉米又被带回了警署,询问的结果和昨天一样,里德只能又将吉米释放了。

他觉得吉米简直是个疯子。

里德咬着牙根冲着警署门口的一个穿灰色风衣的老人大声呵斥,他已经多次看到他看热闹时幸灾乐祸的嘲笑,就将在红头发那里受的气,一股脑撒向这个可恶的家伙。

灰风衣耸耸肩膀踱着步离开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德总是能看到那撮令人生厌的红头发,红头发也一如既往地“逃跑”。

每次里德都想,最好让那红头发被一辆飞驰的汽车撞倒。

现在的里德若是见不到红头发反倒觉着不正常了,甚至那个灰风衣不怀好意的嘲笑也变得像每天明媚的阳光一样寻常。

山东省潍坊市年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地球上的水专题-雾

山东省潍坊市年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地球上的水专题-雾
它主要在秋天或冬天的清晨, 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 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 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在日 出后不久或风速加快后便会自 然消散。
平流雾
锋前锋后均有,但以暖锋附近居多。 这类雾有时出现在海陆气温相差很大而风微弱时的海岸附近。 庐山雾时而冉冉升起,使人终日“不识庐山真面日”; 空气中微小颗粒的增加, 雨过天晴,地表水汽蒸发增多,空气中水汽充足,遇山地抬升作用,水汽上升遇冷凝结,形成云雾; 所以蒸发雾范围小,强度弱深秋或初冬早晨见于河面、湖面。 它主要在秋天或冬天的清晨,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 空气中微小颗粒的增加, 山区局部小气候复杂,气温变化较多,水汽易遇冷凝结,易形成云雾。 锋前锋后均有,但以暖锋附近居多。 当较重的冷空气移至山谷里,暖空气同时亦在山顶经过时产生了温度逆增现象,结果生成了谷雾,而且可以持续数天。 空气中微小颗粒的增加, 形成过程: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如果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则因水面蒸发大量水汽与水面附近的冷空气相遇便发生水蒸汽凝结成雾
。所以春蒸发夏雾范季围小节,强在度弱我深秋国或初沿冬早海晨见一于河带面、经湖面常。 出现的海雾大多属于这种平流雾。
山区局部小气候复杂,气温变化较多,水汽易遇冷凝结,易形成云雾。 从地理条件角度简析重庆多雾的主要原因,又为何多集中在秋冬季节。 锋前锋后均有,但以暖锋附近居多。 在日出后不久或风速加快后便会自然消散。 寒流流经地区,中、低纬度,夏季;
分析庐山多云雾的自然原因。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空气湿 度大:北临长江,东瀕鄱阳湖,周围水域 面积广阔,蒸发多,空气中水汽含量大: 植被茂盛,蒸腾量大;山区局部小气候复 杂,气温变化较多,水汽易遇冷凝结,易 形成云雾。
锋面雾

2018年高三英语一轮总复习专题1.5NelsonMandela_amodernhero(句型语法)(含解析)

2018年高三英语一轮总复习专题1.5NelsonMandela_amodernhero(句型语法)(含解析)

专题1.5 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学以致用】三、重点句型剖析1.【教材原句】The last thirty years have seen the greatest number of laws stopping our rights and progress,until today we have reached a stage where we have almost no rights at all.(P34) 近三十年来,通过大量的法律来阻止我们的权利和进步,致使今天我们到了几乎没有任何权利的地步。

(1)【句式分析】see在此处的主语为物,意为“见证;目睹”,是一种拟人的用法,可使语言变得生动。

see,find等动词表示某地或某时“经历、发生、目睹”了某事,可以使用一个无生命的名词作主语的句式。

The city has seen many changes.城市历经了许多变化。

They came to the corner which had seen many accidents.他们来到了那个发生过许多次事故的拐角处。

[即学即练]①The year 1949__________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saw B.watched C.observed D.noticed②The dusk (find) a little girl crying in the street.黄昏时,一个小女孩在街上哭。

【答案】found(2)【句式分析】当先行词是stage,situation,case,point,position等时,定语从句常用where 或in which来引导。

You could get into a situation where you have to decide immediately.你可能会遇到一种情况,使你不得不立刻作出决定。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文阅读+翻译)第04课 新题(含解析)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文阅读+翻译)第04课 新题(含解析)

第04课新题一.(辽宁省葫芦岛市2017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彭韶,字凤仪,莆田人,天顺元年进士,锦衣指挥周或,太后弟也,奏乞武强、武邑民田不及赋额者,籍为闲田。

命韶偕御吏季琮覆勘,韶等周视径归,上疏自劾日曰:“真定田,自祖宗时许民垦种,即为恒产,除租赋以劝力农。

功臣、戚里家与国咸.休,岂当与民争尺寸地。

臣诫不忍夺小民衣食,附益贵戚,请伏奉使无状罪。

”疏入,诏以田归民,而责韶等邀名方命,复下诏狱..,言官争论救,得释。

孝宗即位,召为刑部右侍郎。

嘉兴百户..陈辅缘盗贩为乱,陷府城大掠,遁入太湖,遣韶巡视。

韶至,贼已灭,乃命兼全都佥史,整理盐法。

寻进左侍郎,韶以商人苦抑配,为定折价额,蠲.宿负。

悯灶户煎办、征赔、折阅之困,绘八图以献,条利病六事,悉允行。

弘治二年秋,还朝。

明年,改吏部。

与尚书王恕甄人才,核功实,仕路为清。

彗星见,上言宦官太盛,不可不亟裁损。

因请午朝面议大政,毋只具文。

已,又言滥授官太多,乞严杜幸门,痛为厘正。

帝是其言,然竟不能用。

四年秋,代何乔新为刑部尚书。

故安远侯赃败至数千两,征仅十一。

以其母诉免。

御史彭程以论皇坛器下狱,韶疏救,因极陈光禄冗食滥费状,乃命具岁办数以闻。

荆王见潚(朱见潚)有罪,奏上,淹旬不下。

内官、苗通、杀人,减死遣戍..。

昌国公张峦建坟逾.制,役军至数万。

畿内民冒充陵庙户及勇士旗校,辄免徭役,致见户不支,流亡日众。

韶皆抗疏极论,但下所司而已。

韶莅部三年,昌言正色,秉节无私,与王恕及乔新称三大老,而为贵戚、近习所疾,大学士亦不之善。

韶志不能尽行,连章乞休..,乃命乘传归。

月廪、岁隶如制。

明年,地震,御史宗彝等言韶、乔新、强珍、谢铎、陈献章、章懋、彭程俱宜召用,不报。

又明年,卒,年六十六。

谥惠安,赠太子少保。

(《明史·列传第七十一》)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籍.为闲田籍:没收。

B. 功臣、戚里家与国咸.休咸:都。

【推荐精选】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言文字应用+虚词)第03课 解题锦囊(含解析)

【推荐精选】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言文字应用+虚词)第03课 解题锦囊(含解析)

第03课解题锦囊【解题锦囊】高考对实词的考查主要是对词语意义的把握,而对虚词的考查则主要是对表达作用及语法意义的把握。

虚词考查的题型无外乎三种:选词填空、判断正误、修改。

一、考查考生关联词的搭配能力,看考生是否理解了分句间的逻辑关系。

例题: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连贯起来。

将答案写在文段下面对应的序号后。

语言的形式,①能是美的,②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

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③语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说是语言的音乐美。

在音乐理论中,有所谓“音乐的语言”;在语言形式美的理论中,④应该有所谓“语言的音乐”。

⑤音乐和语言不是一回事,⑥二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点:音乐和语言都是靠声音来表现的。

①②③④⑤⑥【答案】①之所以②因为③所以④也⑤尽管⑥但是二、考查考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从全句的角度看前后句是否顺畅。

例题: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连贯起来。

中韩围棋再度交锋,韩国队实力不可小觑,中国队的水平高超,行家估计中国队胜率较大。

【答案】更加【解析】本句的横线处应填“更加”,还是“越发”?这两个副词都表示程度加深,但“越发”多用于同一对象之间的比较,用于两个或更多的分句前后呼应的场合,往往与时间因素有关;而“更加”则没有这方面的限制,它表示程度上又深了一层或者数量上进一步增加或减少,用于相同或不同对象之间的比较,因此,本句应填“更加”。

三、有时考查学生对副词、介词使用习惯的感悟能力。

例题: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连贯起来。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疾病,拳王阿里就患有病。

”【答案】该正确使用虚词,除了要留心易用错的虚词特别是易用错的近义副词(如如“对、对于、关于”,“往往”与“常常”等)之外,重点是要正确运用六种虚词的其中四种:一、正确使用副词(一)副词的意义和种类(1)意义: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

(2)种类:a.表示程度:很、非常、极、十分、最、顶、太、更、挺、极其、格外、分外……b.表示范围:也、都、全、总、总共、共、统统、又、仅仅、只、光、净、一概……c.表示时间、频率:已经、曾经、早已、刚刚、正、正在、就、就要、将、将要、曾、刚、才、在……d.表示肯定、否定:不、非、没、没有、不用(甭)、必、必须、必定、准、的确、未、别……e.表示情态、方式:忽然、猛然、公然、特意、亲自、大肆、肆意……F. 表示语气:难道、决、岂、反正、也许、大约、大概、果然、居然、竟然、究竟……(二)副词的语法特征(1)副词都能作状语。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5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学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5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学案

专题1.5 辨析并修改病句《考试大纲》要求: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E级(表达应用)。

“辨析”是指能够从题目中选出有语病或没有语病的选项;“修改”则是指在辨析的基础上对病句进行修改。

(1)题型较为固定。

辨析并修改语病考查频率高,题型较为固定,一般分为辨识正误的选择题和判断修改的主观题,第一种题型是主流,新课标卷采用的是第一种题型。

(2)设题重点鲜明。

《考试大纲》规定的六种病句类型是设题重点,但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考查频率较高,其中,尤以“搭配不当”居首。

在主观修改题中,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是设题的重点。

(3)语境新,时代气息浓。

语病题的语言材料很新颖,紧扣时代,涉及面广,关注热点时事新闻,材料背景极具知识面、思想性、时代性、趣味性。

一、语病的类型1、语序不当从语法角度看,语序不当对单句来说主要是词序不当,对复句来说主要是句序不当;从语意角度看,语序不当可能引起不合事理、表意不明、主客颠倒等语病。

【规律总结】考查语序不当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多项定语排列不当;②定语和中心词位置颠倒;③状语位置不当;④分句间次序不当;⑤关联词语词序不当;⑥事理顺序不当。

重点识别:并列词语和递进分句两种语序不当。

【方法技巧】语序不当的辨析技巧1.多项定语次序不当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到我校指导。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女教练到我校指导。

【解析】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b.指人称或数量的短语;c.动词或动词短语;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e.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2.多项状语次序不当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冻雨
冰雹
凝结核 水汽
上升冷却 水汽输 送——风
辐合上升
对流上升
地形抬升
雨、 雪、 冰雹 等
降温
水 平 冷 却 辐射冷却
锋面抬升
热空气遇到冷地面 冷空气缓慢进入下沉 寒流经过 昼夜温差大
本地蒸发 (腾)
河湖、 沼泽、 土壤、 植物
气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雾、 露、 霜等

一、什么是雾
• 在水气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气温接近 露点,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气便会凝结成 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 种天气现象称为雾。 • 雾的出现以春季二至四月间较多。 • 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 1千米时, 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 • 雾形成的条件: 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 量。 • 雾的种类有辐射雾、平流雾、混合雾、蒸发雾、烟雾。
【例1】(2015四川文综,3、4题,8分)雾是悬浮
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下图为 “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据材料回答下面 两题。 1.下列地区中, 年平均雾日最 少的是 A.福建沿海 B.黄海沿岸 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
D
(2015四川文综,3、4题,8分)雾是悬浮在 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下图为“中 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据材料回答下面两题。 2.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 A.秦岭阻挡冷空气 南下 B.气流受地形阻挡 抬升 C.受暖湿的东南季 风影响显著 D.晴朗的夜间地面 辐射冷却强
2.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A.降水较少 C.风力较弱
38°
C B.气温较高 D.光照较强

太 平 洋
S 市
37°30′

122°30′
122°
图3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 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图3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 2-8 据此完成9—11题。
• 海雾: —海雾是海洋上的危险天气之一。海雾是海面低层大气中一种 水蒸汽凝结的天气现象,因它能反射各种波长的光,故常呈 乳白色。 寒暖流交汇处多海雾. 寒流流经地区多海雾主要在中低纬度. 暧流流经地区多海雾主要在中高纬度,季节为冬季. 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冷洋流)被冷却 饱和而形成;冷、暖洋流交汇处往往具备这样的大气环流条 件,很容易形成海雾。
(四)上坡雾
• .上坡雾:这是潮湿空气沿着山坡上升,气 温降低使空气达到过饱和而产生的雾。这 种潮湿空气必须稳定,山坡坡度必须较小, 否则形成对流,雾就难以形成。
(五)锋面雾
• .锋面雾:经常发生在冷、暖空气交界的锋 面附近,一般雾后便是持续性的降雨。锋 前锋后均有,但以暖锋附近居多。锋前雾 是由于锋面上面暖空气云层中的雨滴落入 地面冷空气内,经蒸发,使空气达到过饱 和而凝结形成;而锋后雾,则由暖湿空气 移至原来被暖锋前冷空气占据过的地区, 经冷却达到过饱和而形成的。因为锋面附 近的雾常跟随着锋面一道移动,军事上就 常常利用这种锋面雾来掩护部队,向敌人 进行突然袭击。
3、平流雾特点: ①日变化不明显,只要条件合适,一天中任何时候都能 出现,条件变化后,也会迅速消散。但总体而言,以 下半夜至日出前后出现最多。 ②来去突然,能见度极不稳定。如果风向适宜,可很快 形成,短时间内迅速覆盖整个机场;一旦风向改变, 暖湿平流终止,就会迅速消散。且在白天或夜晚都可 出现或消散。 ③ 范围广,厚度大。水平范围可达数百公里以上,厚度 最厚可达2000m。 ④总体而言,平流雾对飞行的影响比辐射雾大。在平流 雾上空飞行,很难看见地标,平流雾覆盖机场时,飞 机着陆极为困难。
当暖水面蒸发的水汽在空气中冷却达到过饱和时可 形成。 冷空气移动到暖水面或暖洋流移动到气团控制区均 可形成蒸气雾。 当暖雨水下降到锋面以下的冷空气中,空气中的水 汽过饱和时也常生成蒸气雾。
【例4】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示地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当冷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 于图中某些地区时,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饱和会产生浓雾,并对 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① 下垫面与暖湿空气的温差较大: ② 暖湿空气的湿度大; ③ 适宜的风向(由暖向冷)和风速( 2~7m2/s); ④ 大气稳定。
• (1)辐射雾和平流雾中,具有明显季节性 辐射 特征的是__________ 雾。(1分) • (2)海洋上暖湿的空气流到的洋面上,一 平流 般形成__________ 雾。(1分) • (3)气象谚语“十雾九晴”中的“雾”一 辐射 般指__________ 雾。(1分) • (4)重庆的雾大多属于辐射雾还是平流雾? 分析形成原因。(5分)
D
拓展
• 俗语说“十雾九晴”用地理知识解释
• 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温度低 • 空气中的水分受冷凝结成雾
(二)平流雾
1、概念: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
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气象上叫平流雾。这种雾常伴随毛毛雨 的天气。
(二)平流雾
2、形成条件
① 适宜的风向风速,风向应由暖湿空气区吹向冷下垫 面区,风速一般2-7m/s之间。 ② 暖湿空气与冷下垫面温差显著,当暖湿空气流经冷 的下垫面时,温差较大的情况下,其下部空气便逐渐 降温,并形成平流逆温,在逆温层下部,水汽首先凝 结成雾,随着逆温层的发展,雾也向上发展,最后形 成较厚的平流雾。 ③ 暖湿空气相对湿度较大; ④ 层结比较稳定,有平流逆温层存在。
辐射雾; 成因:①位于我国的湿润地区(位于河流交汇处), 水汽充足(空气湿润); ②夜晚地面辐射强(夜晚温度低或夜晚降温快); ③位于四川盆地,空气比较稳定(近地面水汽积存); ④城市附近尘埃多,凝结核多。
(三)蒸发雾
1、概念:蒸发雾:即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如果气 温与水温相差很大,则因水面蒸发大量水汽在水面附 近的冷空气便发生水蒸汽凝结成雾。这时雾层上往往 有逆温层存在,否则对流会使雾消散。所以蒸发雾范 围小,强度弱,一般发生在下半年的水塘周围。
【例2】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
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而时,就易形成雾。图3 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1—2题。
38°
太 平 洋
S市
37°30′
122°30′
图3
122°
1.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D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范围 厚度 日变化
【例3】
• 我国四川盆地是有名的雾区,重庆冬季无云的夜晚或早晨,几乎80%是 雾日,优势终日不散,有“雾都”之称。 • 资料一: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 于1千米的现象。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 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或清晨。 • 资料二:
概念与特征
是由地面辐射冷却,使近地 辐 面大气降温而形成的雾。 射 多出现在冬半年晴朗、微风 雾 的夜间和清晨。
形成条件
① 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充沛; ② 地面辐射使近地面气温降低,利于水 汽凝结; ③ 风力弱,近地面大气稳定,水汽积存 下来; ④ 有充足的凝结核。
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 平 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 流 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 雾 海洋上四季皆可出现
(六)地方性雾
• 地方性雾: —这类雾的特点是受局地条件的影响特别明 显。例如都市雾、常常出现在大城市、工业中 心及工厂附近,由于有大量的活跃性凝结核存 在,对雾的形成特别有利。
(七)海雾
雾的形成要经过水汽的凝结和凝结成的水滴(或冰晶)在低空积聚这样 两个不同物理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还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凝结时必须 有凝结核,如盐粒或尘埃等,否则水汽凝结是非常困难的;另一个是水滴 (或冰晶)必须悬浮在近海面层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
3、辐射雾的特点: ① 季节性和日变化明显,多出现于秋冬季,一般夜间至 凌晨生成,日出前后最浓,日出后1-2小时随气温升高 逐渐消散;雾起的越早,消散的就越晚,反之,则越 早。 ② 地方性特点显著,多出现于大陆上潮湿的谷地、洼地、 盆地等; ③ 范围小、厚度不大,主要发生在地面至200-400米的浅 层中,且分布不均,越接近地面雾越浓。
122°30′ 122° 38°
3.夏季,S市主要受 D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
太 平 洋
S 市
以区域图和文字为信息载体考查气候及气 候因子,从局部区域空间出发,考查从区 域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并进而分析 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及形成原因等分析地理 问题的能力
37°3
【课标】对地理概念理解能力的评价标准与等级划分
等级 对地 理概 念的 理解 水平4 1、能够理解全部基本地理概念 2、完全没有误解与混淆 3、能用不同形式表述同一概念
热点问题:雾与霾也是容易被混淆的两个概念
霾,也称灰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 雾:在水气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如果接近地面的 空气冷却至某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气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 的浑浊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气象学上 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雾的 称为气溶胶颗粒。(新闻中用的语汇多为非专业语汇,往往为了 出现以春季二至四月间较多。 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 达到某种宣传目的,而不严格地遵循科学。给人的感觉是只要有 见度低于1千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 雾形成的条件: 雾,就会有严重大气污染。试想,在完全没有工业文明的时期, 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 有雾吗?)
(1)甲、乙 两段多发浓雾 ,试说明其原 因;两路段中 哪一段受浓雾 影响频次更多 ,时间更长, 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