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风荷载计算书
剪力墙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

剪力墙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具体名称高层住宅楼,位于具体地点。
地上X层,地下X 层,建筑高度为X米,总建筑面积为X平方米。
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X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X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X组,建筑场地类别为X类,场地特征周期为X秒。
二、设计依据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 年版)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 年版)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5、相关的建筑、结构设计图集三、荷载取值1、恒载屋面恒载:具体数值kN/m²楼面恒载:具体数值kN/m²墙体自重:具体数值kN/m²2、活载屋面活载:具体数值kN/m²楼面活载:具体数值kN/m²楼梯活载:具体数值kN/m²3、风荷载基本风压:具体数值kN/m²地面粗糙度类别:具体类别4、地震作用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具体数值竖向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具体数值四、结构布置1、剪力墙布置根据建筑功能和受力要求,在建筑物的纵、横两个方向均匀布置剪力墙。
剪力墙的厚度根据楼层高度和受力情况进行变化,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墙厚度为Xmm,上部楼层的剪力墙厚度为Xmm。
2、梁布置在楼盖中布置主次梁,以承受楼面荷载并将其传递给剪力墙。
梁的截面尺寸根据跨度和受力情况进行计算确定。
3、板布置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板厚根据跨度和受力情况进行取值,一般为Xmm 至Xmm。
五、结构计算模型1、计算软件采用具体软件名称进行结构分析计算。
2、计算参数设置考虑楼板的弹性变形,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考虑扭转耦联效应。
3、计算模型的建立根据结构布置,输入剪力墙、梁、板等构件的几何尺寸和材料属性。
定义边界条件和荷载工况。
六、地震作用分析1、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构的自振周期和振型。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最终模板(计算书)

前 言本毕业设计说明书是本科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的说明书,本说明书全部内容共分十四章,这十四章里包含了荷载汇集、水平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竖向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以及框架中各个结构构件的设计等,这些内容容纳了本科生毕业设计要求的全部内容,其中的计算方法都来自于本科四年所学知识,可以说是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一个很好的复习总结 同时也是培养能力的过程。
本毕业设计说明书根据任务书要求以及最新相关规范编写,内容全面、明确,既给出了各类问题解决方法的指导思想,又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并且明确地给出了各类公式及符号的意义和必要的说明。
本说明书概念清晰、语言流畅,每章都有大量的计算表格,并且对重点说明部分配置图解。
应该说本说明书很好地完成了本次毕业设计的任务要求、达到了本次毕业设计的预定目标。
第一章方案论述建筑方案论述设计依据依据土木工程专业 届毕业设计任务书。
遵照国家规定的现行相关设计规范。
设计内容、建筑面积、标高( )本次设计的题目为“彩虹中学教学楼”。
该工程位于沈阳市,为永久性建筑,建筑设计使用年限 年,防火等级二级。
( )本建筑结构为五层,层高均为 。
建筑面积: ,占地面积: 。
( )室内外高差 ,室外地面标高为 。
房间构成和布置( )房间构成本工程为一所中学教学楼,根据教学楼的功能要求,此次设计该教学楼共包括 个普通教室, 个 人合班教室, 个教师办公室,计算机室,语音室,物理实验室、电话总机室各 个, 个会议室,资料室,教师休息室,学生会办公室等配套房间若干个,以及配套的卫生间若干个。
( )房间布局充分考虑教学楼各种房间在功能和面积等方面的不同,尽量做到功能分区清晰,各功能分区之间联系紧密,以及结构布置合理等,在设计中主要注意了以下几点:①教室(包括普通教室和合班教室)布置在教学楼的阳面。
②语音教室以及录音室等需要安静环境的教室布置在教学楼相对较为偏僻的地方。
③充分考虑实验室办公室,实验准备室和实验室的紧密联系,各类实验室都设置了配套的教师办公室,实验准备室以及实验储藏室。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结构计算—荷载计算-强戒所

一、 2.00kN/m27.50kN/m23.50kN/m28.00kN/m22.00kN/m23.50kN/m25.00kN/m2二、0.50kN/m22.00kN/m2三、0.40kN/m2四、123书 库阅览室仓库、设备用房、警械库、档案室、 健身房上人屋面(大屋面)基本风压值W0楼面恒载标准值(不含结构层自重及吊顶)强戒所--荷载计算书设计荷载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2(2006年版)、《全国民用建筑结构统一技术标准》,现浇板自重不包含在本统计中,本统计为外加荷载。
屋面活载标准值楼面活载标准值风荷载标准值陪戒室,病室卫生间公共卫生间非上人屋面谈话室、询问室、阅览室、内勤室 、电教室、电教准备室、隔离室、功能检查室、办公室、值班室、治疗室、陪戒室、备勤室通道 、楼梯10200.2合计:∑= 1.22kN/m2五、1、厚度(mm)容重(kN/m 3)重量(kN/m 2)20200.4035100.3520200.40400.50.0216014 2.2425200.50合计:∑=3.91kN/m22、厚度(mm)容重(kN/m 3)重量(kN/m 2)10200.2010200.204025 1.0020200.4035100.3520200.40400.50.0219014 2.6625200.50合计:∑= 5.73kN/m2六、参数:b=280h=150cos a=0.881梯板厚度d=1801.92kN/m26.98kN/m20.40kN/m20.30kN/m2合计:∑=9.60kN/m2实取恒载:10.00kN/m2七、保温层40mm水泥砂浆找平层20mm 水泥砂浆找平层25mm楼梯荷载标准值(kN/m2)保温层40mm沥青膨胀珍珠岩坡度2%,最薄处30mm 水泥砂浆保护层20mm1:2.5水泥砂浆粘合层10厚沥青膨胀珍珠岩坡度2%,最薄处30mm 梯板自重:g2= h/2×25+d×25/cos a=楼梯1细实混凝土40mm 做 法屋面恒载标准值(kN/m2)(不含结构层自重及吊顶)做 法高分子卷材一道,同材性胶粘剂35mm 水泥砂浆找平层20mm 高分子卷材一道,同材性胶粘剂35mm 水泥砂浆结合层10mm 不上人平屋面(保温)栏杆荷载:g4=gk= 0.5 kN/m2面层自重:(厚50mm):g1=((b+h)/b)×0.05×25=地砖面层水泥浆擦缝10mm 水泥砂浆保护层20mm上人平屋面(保温)水泥砂浆找平层25mm 顶棚(按抹灰+乳胶漆考虑)板底抹灰(厚20mm):g3=0.02×20/cos a=八、(一)1、合计:∑= 3.00kN/m2(二)1、合计:∑= 4.64kN/m22(三)1、2、(四)1、200厚多多孔砖内墙(采用多孔砖,干容重按16.5kN/m3考虑;)空心砖墙(不做保温,采用空心砖,干容重按11kN/m3考虑;)实心砖墙(不做保温,采用实心砖,干容重按18N/m3考虑;)多孔砖外墙(保温,采用多孔砖,干容重按16.5kN/m3考虑;)隔墙、栏杆(板)、女儿墙荷载标准值(kN/m2)。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

1 工程概况1.1 建设项目名称:龙岩第一技校学生宿舍1.2 建设地点:龙岩市某地1.3 建筑类型:八层宿舍楼,框架填充墙结构,基础为柱下独立基础,混凝土C30。
1.4 设计资料:1.4.1 地质水文资料:由地质勘察报告知,该场地由上而下可分为三层:杂填土:主要为煤渣、石灰渣、混凝土块等,本层分布稳定,厚0-0.5米;粘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ak=210Kpa, 土层厚0.5-1.5米亚粘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ak=300Kpa, 土层厚1.5-5.6米1.4.2 气象资料:全年主导风向:偏南风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西北风基本风压为:0.35kN/m2(c类场地)1.4.3 抗震设防要求:七度三级设防1.4.4 建设规模以及标准:1 建筑规模:占地面积约为1200平方米,为8层框架结构。
2建筑防火等级:二级3建筑防水等级:三级4 建筑装修等级:中级2 结构布置方案及结构选型2.1 结构承重方案选择根据建筑功能要求以及建筑施工的布置图,本工程确定采用横向框架承重方案,框架梁、柱布置参见结构平面图,如图2.1所示。
2.2 主要构件选型及尺寸初步估算2.2.1 主要构件选型(1)梁﹑板﹑柱结构形式: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图2.1 结构平面布置图(2)墙体采用:粉煤灰轻质砌块(3)墙体厚度:外墙:250mm,内墙:200mm(4)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2.2.2 梁﹑柱截面尺寸估算(1)横向框架梁:中跨梁(BC跨):因为梁的跨度为7500mm,则.取L=7500mm h=(1/8~1/12)L=937.5mm~625mm 取h=750mm.47.97507250>==hln==hb)31~21(375mm~250mm 取b=400mm 满足b>200mm且b 750/2=375mm故主要框架梁初选截面尺寸为:b×h=400mm×750mm同理,边跨梁(AB、CD跨)可取:b×h=300mm×500mm(2)其他梁:连系梁:取L=7800mm h=(1/12~1/18)L=650mm~433mm 取h=600mm==hb)31~21(300mm~200mm 取b=300mm故连系梁初选截面尺寸为:b×h=300mm×600mm由于跨度一样,为了方便起见,纵向次梁截面尺寸也初选为:b×h=300mm×600mm横向次梁:跨度L=6300mm h=(1/12~1/18)L=525mm~350mm 取h=450mm==h b )31~21(225mm~150mm 取b=250mm 故横向次梁初选截面尺寸为:b ×h=250mm ×450mm (3)框架柱:)201~151()201~151(==H h ×3000=374.7mm~281mm b=(1~2/3)h 取b=h① 按轴力估算: A 、D 列柱: No=8×2×3.9×3.15 m 2×14KN/m 2=2752KN B 、C 列柱: No=8×2×3.9×6.8 m 2×14KN/m 2=6027KN ② 按轴压比验算:此建筑抗震等级为三级,μ=0.9 选C30型混凝土 c f =14.3 N /㎡ N=1.2No B 、C 列柱:mm mm mm f N A c 7497495619583.149.010*******.12⨯==⨯⨯⨯=≥μ (2.1)A ﹑D 列柱:mm mm mm f N A c 5065062565973.149.0100027522.12⨯==⨯⨯⨯=≥μ (2.2)故初选柱截面尺寸为: B 、C 列柱: b ×h=750mm ×750mm A ﹑D 列柱: b ×h=600mm ×600mm2.3 确定结构计算简图2.3.1 三个假设:①平面结构假定:认为每一方向的水平力只由该方向的抗侧力结构承担,垂直于该方向的抗侧力结构不受力;②楼板在自身平面内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之间不产生相对位移; ③不考虑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扭转作用。
风荷载计算(GB50009-2012)

1.04 1.03 1.01 1.00 0.98 0.97 0.95 0.94 0.92 0.90 0.89 0.87 0.85 0.83 0.81 0.79 0.77 0.75 0.73 0.71 0.69 0.66 0.65 0.65 0.65 0.65 0.65 0.65 0.65 0.65 0.65
风荷载计算书(封闭结构)
xx工程
F&A Wind
βz
合计ωk
(-)
(kN/m^2)
StoS Wind
βz
合计ωk
(-)
(kN/m^2)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0.609 0.600 0.592 0.583 0.575 0.566 0.557 0.547 0.538 0.528 0.518 0.508 0.498 0.487 0.476 0.465 0.453 0.441 0.428 0.415 0.402 0.388 0.380 0.380 0.380 0.380 0.380 0.380 0.380 0.380 0.380
第 4 页,共 6 页
LOGO
项目名称
风荷载计算书(封闭结构)
xx工程
表3--
序号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毕业设计计算书(7度某中学学生宿舍楼)

7度某中学学生宿舍楼1摘要:本课题为某中学学生宿舍楼的设计,总建筑面积2150㎡左右,建筑层数四层,每层3.3米,每间宿舍面积不超过18 m2,每层设一活动室,面积不小于35 m2,建筑设计交通流畅,各类房间满足使用要求,体形、立面美观。
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基础为柱下独立基础。
该宿舍楼建筑耐久等级及防火等级均为Ⅱ级,抗震设防烈度七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二类场地土,地基持力层为粉质粘土,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80 kf kpa,无软弱下卧层,不考虑地下水影响,建筑地点冰冻深度在室外天然地面以下200mm。
基本风压:0.45kN/㎡,基本雪压:0.40kN/㎡。
设计时根据宿舍楼设计规范和其它相关标准,以及设计要求和提供的地质资料,按照先建筑后结构,先整体布局后局部结点设计步骤设计。
首先,根据设计出的建筑方案及所选用的建筑材料及做法,确定结构计算简图,进行荷载和内力计算,绘制了相应的内力图;其次,进行结构内力组合,确定结构控制截面的弯矩、剪力和轴力设计值。
最后,根据已经计算出的结构控制截面的内力值,对梁、板、柱、基础等进行配筋计算,并绘制了相应的结构施工图。
同时,本文采用PKPM软件进行电算验算,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并达到同手算结果对比分析的目的。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荷载抗震7 degrees in a high school student dormitory 1Abstract: The topic for a high school student dormitory design, with a total construction area of 2400 square meters around the building four floors, each floor 3.3 meters, each dormitory area not exceeding 18 m2, located on each floor of a room, an area of not less than 35 m2, building design flow of traffic, types of rooms to meet the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body, beautiful facade.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the basis for the foundation under column. The office building and fire endurance rating levels are Ⅱ, seismic intensity is 7 degrees (the basic seismic design acceleration 0.10g), the design group for the first earthquake, construction site classification as Class II site soil, ground-bearing stratum for the silty clay, support layer bearing capacity characteristic value, no weak underlying layer, without considering groundwater impact, construction sites in the outdoor natural ice depth below ground 200mm. Basic wind pressure: 0.45kN / ㎡, basic snow load: 0.40kN / ㎡Dormitory building designed according to design specifications and other relevant standards and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to provide geological data,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irst building after the structure and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first design steps after the local node design. First, according to the program design and the construction materials and practices to determine the structure calculation diagram, to load and internal force, draw the corresponding internal force diagrams; Secondly, structural internal forces combined to determine the structure of the control section of the Moment , shear and axial force design value. Finally, the structure has been calculated control sections of the Nei Lizhi, on the beam, plate, column,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etc., and draw the structure corresponding drawings. Meanwhile, this paper PKPM Computer software checking 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results and achieve the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hand calculation purposes Keyword: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Frame Load Seismic引言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阶段,是毕业前的综合学习阶段,是深化、拓宽、综合教和学的重要过程,是对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
风荷载计算GB500092012

第 1 页,共 6 页
62.000
45.000
StoS Wind
(kN/m^2)
0.375 0.317 0.234
StoS Wind
LOGO
3、
在高 度
a).
b).
体型系数μ s风,压与高整度体变一化 系μ数z按μz:
GB50009-2012
项目名称
μ
c).
对于高度大于 3对0m结且构高产宽生比顺
15
26.333
16
25.000
17
23.667
18
22.333
19
21.000
20
19.667
21
18.333
22
17.000
23
15.667
24
14.333
25
13.000
26
11.667
27
10.333
28
9.000
29
7.667
30
6.333
31
5.000
32
0.000
项目名称
风荷载计算书(封闭结构)
Bz
kH
a1 x z
1( z ) z
其中: z 10
H 60eH /60 60
H
x 10
B 50eB /50 50 B
1( z )
tan
4
z H
0.7
k=
a1=
d).
高度z处风荷 载综标合准上值述计计算
结果,在高度
风振系数βz= 迎风面体型系 背风面数体μ型s系w= 侧风面数体μ型s系l=
50.3 99.9 148.9 197.1 244.6 291.4 337.4 382.7 427.1 470.8 513.7 555.7 596.9 637.1 676.5 714.9 752.4 788.8 824.3 858.6 891.8 923.9 955.3 986.7 1018.2 1049.6 1081.1 1112.5 1143.9 1175.4 1293.3 1293.3
毕业设计手写计算书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书题目: XXXXXXX教学楼设计系别: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工民建方向姓名:XX班级 XXXX学号:XXX指导教师:XXX二零一四年四月XXXXXXX教学楼设计design of Teaching building总计毕业设计(论文) 52 页表格 18 个插图 13 幅第1章工程概况 (1)1.1 设计资料 (1)第2章荷载计算 (2)第3章楼板计算 (2)第4章框架设计 (5)4.1截面初选 (5)4.2框架结构分析 (11)第5章内力计算 (15)第6章内力组合 (21)6.1框架梁内力组合 (21)6.2框架柱内力组合 (23)第7章框架构件设计 (23)7.1框架梁截面计算 (23)7.2框架柱截面计算 (25)第8章节点设计 (29)8.1柱脚节点设计 (29)8.2框架梁柱边节点设计 (35)第9章混凝土基础设计 (38)第10章楼梯设计 (41)参考文献 (48)致谢第一章工程概况1.设计资料(1)工程概况XXXXXX(钢结构)教学楼设计(a University Teaching building of 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 )(2)建设地点:XXXXXXX(3)建筑介绍:本工程为XXXXX大学教学楼,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建筑物从室内地面至女儿墙高度为15.6m,层高均为3.9m。
室内外高差450mm,室内设计标高±0.000,主体结构为钢框架结构,层数为5层,属二类建筑,二级耐火等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使用年限50年,室外有停车场及绿化布置。
(4)建筑做法说明外墙做法:采用240mm加气混凝土砌块,双面粉刷。
抹灰厚20mm,外墙涂料。
内墙做法:采用200mm加气混凝土砌块,双面粉刷。
抹灰厚20mm,内墙涂料。
楼面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10mm厚水磨石地面,底板为混凝土楼板。
屋面做法:25mm厚水泥砂浆找平,65厚挤塑聚苯保温,4+3油毡防水层(包括沥青防水卷材),底板为混凝土楼板。
pkpm做毕业设计

pkpm做毕业设计【篇一:土木工程毕业设计pkpm教程】土木工程毕业设计pkpm教程目录目录 (1)第一章:砖混底框的设计 (6)(一)“按经验考虑墙梁上部作用的荷载折减” (6)(二)“按规范墙梁方法确定托梁上部荷载” (6)(三)“底框结构剪力墙侧移刚度是否应该考虑边框柱的作用” (6)(四)混凝土墙与砖墙弹性模量比的输入 (6)(五)砖混底框结构风荷载的计算 (7)(六)砖混底框不计算地震力时该如何设计? (7)(七)砖混底框结构刚度比的计算与调整方法探讨 (7)第二章:剪切、剪弯、地震力与地震层间位移比三种刚度比的计算与选择 (9)(一)地震力与地震层间位移比的理解与应用 (9)(二)剪切刚度的理解与应用 (10)(三)剪弯刚度的理解与应用 (10)(四)《上海规程》对刚度比的规定 (10)(五)工程算例 (11)(六)关于三种刚度比性质的探讨 (13)第三章: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计算 (14)(一)短肢剪力墙结构中底部倾覆力矩的计算 (14)(二)带框支结构短肢剪力墙的计算 (14)第四章:多塔结构的计算 (19)(一)带变形缝结构的计算 (19)(二)大底盘多塔结构的计算 (20)第五章:总刚计算模型不过的主要原因 (21)(一)多塔定义不对 (21)(二)悬空构件 (22)(三)铰接构件定义不对 (22)第六章:错层结构的计算 (22)(一)错层结构的模型输入 (22)(二)错层结构的计算 (23)第七章:pkpm软件关于砼柱计算长度系数的计算 (23)(一)规范要求 (23)(二)工程算例 (24)(三)satwe软件的计算结果 (24)(四)注意事项 (25)(五)如何判断“水平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占总弯矩设计值的75%以上”这个条件? (26)第八章:梁上架柱结构的荷载导算 (26)(一)工程概况 (26)(二)内力分析 (27)第九章:如何选择剪力墙连梁的两种刚度模型 (28)(一)剪力墙连梁变形的相对位移 (28)(二)结论 (28)第十章:板带截面法计算板柱剪力墙结构体系 (29)(一)板柱剪力墙结构体系的计算方法 (29)(二)有限元法计算的问题 (29)(三)板带截面法的特点 (29)第十一章:弹性楼板的计算和选择 (29)(一)什么是弹性楼板 (30)(二)弹性楼板的选择与判断 (30)(三)四种计算模式的意义和适用范围 (30)(四)工程实例 (32)第十二章:斜屋面结构的计算 (34)(一)斜屋面的建模 (34)(二)软件对屋面斜板的处理 (34)(三)斜屋面结构的计算 (34)(四)工程实例 (35)第十三章:次梁按主梁输和按次梁输的区别 (38)(一)导荷方式相同 (38)(二)空间作用不同 (38)(三)内力计算不同 (38)(四)工程实例 (38)第十四章:不规则结构方案调整的几种主要方法 (40)(一)工程算例1 (40)(二)工程算例2 (43)第十五章:用satwe软件计算井字梁结构,为什么其计算结果与查井字梁结构计算表相差很大? (44)(一)计算假定不同 (44)(二)计算假定不同的结果 (44)(三)工程算例 (44)(四)砖混结构,井字梁楼盖,如何计算? (45)第十六章:jccad软件应用中的主要问题 (45)(一)地质资料的输入 (45)(二)荷载的输入 (46)(三)筏板基础的输入 (47)(四)弹性地基梁基础 (47)第十七章:基础的计算 (48)(一)联合基础的计算 (48)(二)砖混结构构造柱基础的计算 (49)(三)浅基础的最小配筋率如何计算? (49)(四)基础重心校核 (49)(五)弹性地基梁 5种计算模式该如何选择? (50)(六)桩筏筏板有限元计算筏板基础时,倒楼盖和弹性地基梁板模型计算结果差异很大,为什么? (51)(七)为什么同一个梁式筏板基础,采用梁元法计算和采用板元法计算二者之间会相差较大? (52)(八)基础沉降计算时,为什么会出现沉降计算值为0? (52)(九)基床反力系数k值的计算 (52)(十)单桩刚度的计算 (53)第十八章:钢结构 (53)(一)mu<1.2mp何意?如何解决? (53)(二)节点域不满足要求何意?如何解决? (55)(三)门式刚架结构,柱子的截面很大,应力比也很小,为什么柱长细比总不能满足要求? (57)第十九章:其它问题 (60)(一)结构周期比的计算 (60)(二)为什么satwe软件在调整0.2q0系数时要默认最大值为2.0?如果想突破最大默认值该怎么办? (61)(三)为什么有时候弹性板下的位移值小于刚性板下的位移值? (61)(四)模拟施工1、模拟施工2和一次性加载三者之间有何联系与区别? (61)(五)如果地震加速度值不是规范规定中的值该怎么办? (62)(六)砼柱的单、双偏压计算该如何选择? (62)(七)梁柱重叠部分简化为刚域该如何选择? (62)(八)结构振型数的选取 (62)(九)顶塔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该如何填? (63)(十)底部加强区起算层号该如何填? (63)(十一)结构基本周期是什么意思?该如何填? (64)(十二)一根砼柱托两根不在同一条轴线上的梁该如何实现? (64)(十三)砼剪力墙暗柱为什么会超筋? (64)(十四)剪力墙边缘构件,钢筋配筋面积太大怎么办? (64)(十五)如何解决人防地下室工程梁延性比超限问题? (66)(十六)斜支撑输入中的常见问题 (67)(十七)satwe软件中“强制执行刚性板假定”是何意?该如何选择? (67)(十八)何时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67)(十九)satwe和tat软件中“底层柱墙最大组合内力”里的值是设计值还是标准值?可否作为基础设计依据? (68)第一章砖混底框的设计(一)“按经验考虑墙梁上部作用的荷载折减”⑴由于墙梁的反拱作用,使得一部分荷载直接传给了竖向构件,从而使墙梁的荷载降低。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结构计算书

智能建筑建筑工程设计院办公楼设计摘要:设计题目为智建建筑工程设计院办公楼设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现浇梁板。
设计要求耐久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按7度考虑,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在计算中由于采用手算,仅考虑框架单向受力进行计算.首先选取出一榀框架,对荷载进行统计,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计算采用二次弯矩分配法进行计算,活荷载采用不利荷载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计算采用D值法. 对结果进行内力组合计算,并进行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原则进行抗震调整,完成框架配筋,再进行基础设计。
关键词:框架结构、承载力、弯矩分配法、D值法、内力组合、抗震调整、基础设计第一部分:建筑设计一、毕业设计的内容工程名称:智建建筑工程设计院办公楼设计二、毕业设计的要求与数据(一)设计要求:总建筑面积4500±10%平方米,层数5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高3.3米(其中底层3.6米),室内外高差0.45-0.9米。
(二)设计内容:1、一层~二层为行政办公用房并设接待室一间;三层为业务管理用房,四层以上为设计科研用房,每层设会议室一间,男女厕所各一个。
2、设计标准:一般标准的公用建筑(三)设计条件1、降雨量:年平均降雨量675mm,最大降雨量1150mm,日最大降雨量98.5mm,每小时最大降雨量55.8mm,按每200平方米汇水面积,考虑Φ100mm,落水管一根。
2、温度:最热月平均温度为25. 3℃,最冷月平均气温-3℃。
3、主导风向: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
4、基本风压:0.4KN/m2。
5、基本雪压:0.3kN/m2。
6、耐火等级:二级。
7、地震基本烈度:7度。
8、土质情况:杂填土0.5m,粉土3.5 m。
地基承载力200Kpa。
9、冻土深度:0.5m。
10、水文资料:地下12米未见地下水。
11、建筑场地:Ⅱ级。
三、总体构思说明(一)总体设计本设计为设计院办公楼属于公共建筑,因此,主体结构形状设计成较为普遍的“一”字型。
土木工程住宅楼毕业设计计算书

土木工程住宅楼毕业设计计算书一、工程概况本毕业设计为某住宅小区的一栋住宅楼设计。
该住宅楼地上层数为具体层数层,地下层数为具体层数层,建筑总高度为具体高度米。
结构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类型为具体基础类型。
二、设计依据1、相关规范和标准,如《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等。
2、地质勘察报告,提供了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等重要参数。
3、建筑设计方案,包括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等。
三、荷载计算1、恒载计算屋面恒载:考虑防水层、保温层、找平层等的重量。
楼面恒载:包括楼板自重、地面装饰层等。
墙体恒载:根据墙体材料和厚度计算。
2、活载计算按照规范取值,如客厅、卧室、阳台等的活载标准值。
3、风荷载计算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基本风压、地面粗糙度等参数计算风荷载标准值。
4、地震作用计算依据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等确定地震分组,计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
四、结构内力计算1、框架梁柱的线刚度计算考虑混凝土强度等级、截面尺寸等因素。
2、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采用分层法或弯矩二次分配法。
3、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运用 D 值法计算框架的抗侧移刚度,进而求出在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的内力。
五、梁柱截面设计1、框架梁截面设计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确定纵筋面积。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配置箍筋。
2、框架柱截面设计根据轴压比要求初步确定柱截面尺寸。
进行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六、楼板设计1、楼板类型及尺寸确定选择合适的楼板类型,如单向板或双向板。
2、荷载计算计算楼板上的恒载和活载。
3、内力计算采用弹性理论或塑性理论计算内力。
4、配筋计算根据内力计算结果进行配筋。
七、楼梯设计1、楼梯类型选择确定采用板式楼梯或梁式楼梯。
2、尺寸确定计算楼梯的踏步尺寸、梯段宽度、平台宽度等。
3、荷载计算考虑楼梯自重、人群荷载等。
4、内力计算计算梯段板和平台板的内力。
办公楼毕业设计计算书

目录1 绪论1.1 工程概况此工程建于江西省南昌市(某企业4#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工程采用框架结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设计使用年限50年,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6度,地震分组为第二组,类建筑场地;基本雪压0.3kN/m2;基本风压0.45kN/m2,地面粗糙程度为B类;地基允许承载力为f ak=80kPa。
1.2 设计内容与方法1.2.1 建筑设计1.建筑方案设计根据房屋建筑学、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相关知识进行建筑方案设计,针对工程的使用性质作出具体的设计。
功能分区要细致合理、符合规范,使建筑物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
2.建筑施工图运用CAD、天正进行绘图,绘出建筑的平、立、剖等图。
1.2.2 结构设计1.结构设计内容(1)结构类型的选择,包括结构的布置及柱网尺寸。
(3)荷载计算:竖向荷载,水平荷载,包括框架柱侧移刚度计算。
(4)内力计算包括恒载,活载,风荷载,以及地震荷载。
(5)内力组合包括恒荷载,活荷载,风荷载以及地震荷载。
(6)框架梁、柱正截面设计斜截面设计。
(7)板的配筋计算。
(8)楼梯设计,包括楼梯板,平台板,梯梁等设计。
(9)基础的截面尺寸确定,承载力验算,冲切验算,配筋计算。
2.结构设计方法(1)荷载计算:荷载计算包括竖向荷载与水平荷载计算,竖向荷载包括恒荷载与活荷载;水平荷载包括水平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
(2)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框架结构内力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框架结构的位移及内力可采用D值法计算。
(3)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框架结构内力计算:一般取一榀框架单元,按平面计算简图进行内力分析。
(4)内力计算。
(5)通过内力组合求得梁、柱构件各控制截面的最不利内力设计值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后,即可对其进行截面配筋计算和采取构造措施。
(6)基础设计:根据上部荷载及与建筑物有关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基冻融条件、场地环境条件等来确定基础的类型以及基础埋深。
首先要确定基础底面尺寸,按地基持力层承载力和地基软弱层承载力进行验算。
风荷载计算书

风荷载计算标准
? 根据通信天线的重要性,其基本风压按50年一遇的风
压采用W0=0.45 KN/m2。
? 设计中的天线一般位于城市具有密集的城市建筑,地面
粗糙度类别取C类,对于乡村、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
镇和城市郊区,应取B类。
? 根据城区TD天线的一般安装高度要求,取计算高度为30米(单管塔总高30米,在这里取满值计算)。
根据GB5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内关于风荷载的计算方法得结果如下:
Wk=
z *
s *
z *W0
Wk------------ 风荷载标准值( KN/m2)
z------------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
s-----------风荷载体型系数
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W0----------基本风压( KN/m2)
基本风压根据规范附录D4里面数值,W0=0.45 KN/m2。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根据表7.2.1得出数值
z=1.14
根据表7.3.1得出风荷载体型系数
s=1.14
又根据公式
z=1+
得出
z=1.02
最后算得:Wk=1.02*1.14*1.42*0.45=0.75 KN/m2
风荷载标准值大于北京市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所以在单管塔上安装抱杆安全。
本计算根据《GB5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内关于风荷载的计算得出的结果;。
钢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

土木工程(建筑结构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1.1 设计资料 (1)1.2 设计依据 (1)1.3 初设方案 (2)1.3.1 钢架柱与抗风柱 (2)1.3.2屋面、墙面布置 (2)1.3.3 伸缩缝 (2)第2章荷载 (3)2.1 永久荷载 (3)2.2 可变荷载 (3)2.3 风荷载 (3)第三章抗风柱设计 (3)3.1 山墙布置 (3)3.2 荷载计算 (4)3.3 内力分析 (4)3.3.1、截面选择 (5)3.3.2、截面验算 (5)绕强轴长细比为8550/128.64=66,绕弱轴考虑墙面檩条隅撑的支承作用,计算长度取3000mm,那么绕弱轴长细比为3000/23.1=129.9,满足抗风柱的控制长细比限值[λ]=180的要求。
(5)第4章主刚架设计 (5)4.1、计算简图 (5)4.2、工况荷载 (8)4.3 工况内力 (10)4.3.1钢架PKPM计算信息 (10)4.3.2 PKPM内力计算结果 (12)4.3.3、组合内力: (14)4.4 构件截面验算 (15)30×90m单跨双坡轻型钢结构厂房设计4.4.1 H形变截面钢柱截面验算 (15)①组合内力值: (19)强度计算控制组合号: 8 (19)4.4.2 (22)4.4.3 H形等截面钢梁 (28)第5章节点设计 (32)5.1、梁柱节点设计 (32)5.2 主梁次梁节点设计 (35)5.3 屋脊梁节点 (36)5.4 柱脚节点 (38)第6章檩条设计 (40)6.1设计依据 (40)6.2设计数据 (40)6.2.1 檩条选型 (40)6.2.2 檩条荷载 (40)6.2.3截面及材料特性 (41)6.3檩条截面验算 (41)6.3.1内力计算: (41)6.3.2整体稳定验算 (42)6.3.3 檩条挠度验算 (43)第7章墙梁设计 (43)7.1设计依据 (43)7.2设计数据 (44)7.2.1 墙梁布置 (44)7.2.2 墙梁荷载 (44)7.2.3 墙梁内力计算 (44)7.2.4 截面选择与验算 (45)第8章设计总结 (46)8.1 钢结构设计总说明 (46)8.1.1 总则 (46)II土木工程(建筑结构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8.1.2 设计依据 (46)8.1.3 设计荷载标准值 (46)8.1.4 材料 (46)8.1.5 技术要求 (47)8.2 材料使用说明 (47)8.2.1 构件制作要求 (47)8.2.2 结构安装要求 (47)8.2.3 防腐及防火要求 (48)8.2.4 其他 (48)附录 (48)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全)

一.工程概况1.建设项目名称:**学校*#教学楼本工程建筑功能为公共建筑,为五层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建筑总高度21.90m,室内设计标高±0.000,室内外高差450mm。
使用年限为50年;全楼设楼梯两部。
2.建筑地点:开封某地3.设计资料:1.3.1.地质条件:地下水位于地表下2.0m处,地表为填土,从上到下依次为:①填土,厚1m,Es=10MPa.②粉土,厚2m,Es=5.2MPa。
③粉质粘土,厚5.4m,Es=6.2 MPa。
④细砂,厚度大于6.0m,Es=12.2MPa。
1.3.2 气候条件:温度,最热月平均32℃,最冷月平均-6℃,极端最高温度39℃,极端最低温度-10℃;相对湿度,年平均34%;相对风向西北风,基本风压0.45KN/㎡(地面粗糙度属B类);雨雪条件,年降雨量670mm,最大积雪深度25mm,雪荷载0.3KN/㎡1.3.2抗震设防要求:7度四级设防,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2001)提取参数进行抗震设计。
1.3.4. 墙体做法:内、外墙体材料为多孔混凝土砌块,外墙装修使用乳白色涂料仿石材外墙涂料,内墙装修喷涂乳胶漆,教室内地面房间采用水磨石地面,教室房间墙面主要采用石棉吸音板,门窗采用塑钢窗和装饰木门。
全楼设楼梯两部4.主要构件材料及尺寸估算1.4.1主要构件材料框架梁、板、柱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墙体采用普通多孔砖砌块,混凝土强度:梁、板、柱均采用C30混凝土,钢筋使用HPB235,HRB 400二种钢筋。
1.4.2.主要构件的截面尺寸(1)框架梁:横向框架梁,最大跨度L=9.9m,h=(1/8~1/12)L=825mm~1238mm,取h=800mmb=(1/2~1/3)h=400mm~266mm,取b=300mm纵向框架梁,最大跨度L=6.6m,h=(1/8~1/12)L=550mm~825mm,取h=800mmb=(1/2~1/3)h=400mm~266mm,取b=300mm(2)框架柱:初定边柱尺寸550mm×650mm,中柱550mm×550mm,一至五层框架柱混凝土强度等C30。
毕业设计风荷载计算书

七、水平荷载(风荷载)计算1、设计资料基本风压:..=0.35KN/m2,地面粗糙度类别为C类。
房屋高度H=21.9mO2、荷载计算风荷载近似按阶梯形分布,首先应将其简化为作用在框架节点上的节点荷载。
作用在屋面梁和楼面梁节点处的集中风荷载标准值:■■■- z" s」z,0式中W K――风荷载标准值(KN/n2);:z――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结构高度H=21.9m v30m,故取B Z=1.0;山一一风荷载体型系数,对于矩形截面人=1.3;山一一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地面粗糙度类别为C类);W。
——基本风压(KN/n2);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山可查荷载规范取得。
将风荷载换算成作用与框架每层节点上的集中荷载,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
表中z为框架节点至室外地面的高度,A为一榀框架各层节点的受风面积表4.1P K(kN)=层次■z J s w o ■ k =: z」s」z' 0 A(m)A X,k6 1.0 1.3 0.35 1.00 0.46 5.85 2.69 5 1.0 1.3 0.35 0.84 0.38 14.63 5.56 4 1.0 1.3 0.35 0.84 0.38 16.88 6.41 3 1.0 1.3 0.35 0.74 0.34 16.2 5.51 2 1.0 1.3 0.35 0.74 0.34 16.2 5.511 1.0 1.3 0.35 0.74 0.34 24.3 8.26A =(3.6 3.6/2) 4.5 = 24.3m22A2 = 3.6 4.5= 16.2m2A3 = 3.6 4.5 = 16.2mA4 =(3.9/2 3.6/2) 4.5=16.88m22A5 =(3.9/2 2.6/2) 4.5=14.63mA^ (2.6/2) 4.5 = 5.85m2故风荷载下的计算简图为:图4.13风荷载计算简图3. 风荷载下的横向框架内力计算一反弯点法3.1各柱剪力按刚度分配法计算公式为:ij s pipi3.2各层柱的剪力分配和柱端弯距的计算第六层:V=2.69KN' D =2.04 2.04 4.70 4.70 = 13.48 KN/MG柱剪力:2 04V6 2.69 = 0.41 KN13.48H柱剪力:V6二 2.69 二0.94KN13.48J柱剪力:4.70V6 2.69 二0.94KN13.48式中,V pi 为该平面框架i层总剪力;V ij 为I层第j根柱分配到的剪力;D ij 为i层第j根柱的抗侧刚度;D ij 为i层s根柱的抗侧刚度之和。
(word完整版)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完整计算书

该工程为某大学实验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层数为8层,总建筑面积11305.82m2,宽度为39.95m,长度为60.56m ;底层层高4.2m ,其它层层高3.6m,室内外高差0.6m.该工程的梁、柱、板、楼梯、基础均采用现浇,因考虑抗震的要求,需要设置变形缝,宽度为130mm. 1。
1.1设计资料(1)气象条件该地区年平均气温为20 C 。
冻土深度25cm ,基本风压0.45kN/m2,基本雪压0。
4 kN/m2,以西北风为主导方向,年降水量1000mm 。
(2)地质条件该工程场区地势平坦,土层分布比较规律。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40a f kPa 。
(3)地震烈度 7度。
(4)抗震设防 7度近震。
1.1.2材料梁、柱、基础均采用C30;纵筋采用HRB335,箍筋采用HPB235;单向板和双向板均采用C30,受力筋和分布筋均为HPB235;楼梯采用C20,除平台梁中纵筋采用HRB335外,其余均采用HPB235。
1。
2工程特点本工程为8层,主体高度为29m 左右,为高层建筑。
其特点在于:建造高层建筑可以获得更多的建筑面积,缩小城市的平面规模,缩短城市道路和各种管线的长度,从而节省城市建设于管理的投资;其竖向交通一般由电梯来完成,这样就回增加建筑物的造价;从建筑防火的角度来看,高层建筑的防火要求要高于中低层建筑;以结构受力特性来看,侧向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在高层建筑分析和设计中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从结构分析,还是结构设计来说,其过程都比较复杂.在框架结构体系中,高层建筑的结构平面布置应力求简单,结构的主要抗侧力构件应对称均匀布置,尽量使结构的刚心与质心重合,避免地震时引起结构扭转及局部突变,并尽可能降低建筑物的重心,以利于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合理地设置变形缝,其缝的宽度视建筑物的高度和抗震设防而定.该工程的设计,根据工程地震勘探和所属地区的条件,要求有灵活的空间布置和较大的跨度,故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建筑毕业设计计算书

目录1 前言 (1)2 建筑设计 (1)2.1建筑概况 (1)2.2采光、通风、防火设计 (1)2.3建筑细部设计 (2)2.4方案构思 (2)2.5设计过程 (2)2.6建筑做法 (3)3 结构设计 (3)3.1结构选型布置及计算简图 (3)3.1.1.结构选型 (3)3.1.2.柱网布置 (3)3.1.3.梁板柱的截面尺寸 (4)3.1.4.计算简图 (5)3.2荷载计算 (6)3.2.1.恒荷载计算 (6)3.2.2活荷载计算 (12)3.2.3.风荷载计算 (14)3.3.内力计算 (15)3.3.1恒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 (17)3.3.2.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 (26)3.3.3.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 (31)3.4框架的内力组合 (34)3.5.截面设计 (37)3.5.1框架梁 (38)3.5.2.框架柱 (43)3.5.3.楼梯的计算 (45)3.5.4.板计算 (49)3.5.5.基础设计 (50)谢辞 (56)参考文献 (57)某单元式住宅楼设计摘要:本文为某某单元式住宅楼设计计算书。
该楼建筑面积1950平方米左右,根据建筑设计、抗震方面等的要求,确定合理的结构形式和结构布置方案,确定框架、基础的形式。
根据要求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
本设计中选取一榀主框架以及楼面及屋面板进行截面设计及配筋计算。
首先根据框架布局确定各构件尺寸,进行恒载、活载及风荷载的统计。
然后采用计算机进行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计算。
之后进行内力组合分析,找出最不利的一组内力,进行构件计算。
楼板采用弹性理论设计,并进行柱下独立基础的配筋设计。
除此之外,还进行了楼梯的设计计算。
最后,根据计算结果,按照相应的构造要求,绘制了结构施工图,并写出了相应的设计说明。
本设计运用了大学四年所学过的很多理论,计算中多种设计和计算方法得到体现,使自己掌握了多方面的知识。
关键词:框架结构;结构设计;弹性理论;钢筋混凝土Designning of A Building for LivingABSTRACT:A building for living was designed in this paper.The building area is about 19502m.According to the supermarket design and the earthquake resistance,the reasonable structural scheme and structural foundation plan was determined.One lateral frame and slab was selected and calculated.First,depth and width of sections were determined,and dead load ,live load,wind load were determined.Then the internal forces of the structure under vertical load were calculated.The D-method was used for caculating the wind load.After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s,the most unfavorabl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s was identified.Then the necessary reinforcement in beams and columns was determined.The elastic theory was used for calculating slab.In addition,the single-foundation and combined foundation were designed.The stairway and canopy were also designed.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nd detail, blueprints of the structure had been completed.The advantage in this design was that many theories studied in university in four years was used.The many kinds of computational methods was manifested in the computation,so which caused myself to grasp the various knowledge.Key Words: frame;structural design;elastic theory;lreinforced concrete1 前言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阶段,是工科类学生毕业前的综合学习阶段,是深化、拓宽、综合教和学的重要过程,是对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
预应力连续箱梁桥毕业设计计算书

预应力连续箱梁桥毕业设计计算书一、工程概况本次毕业设计的对象为一座预应力连续箱梁桥。
桥梁的跨径布置为具体跨径布置,桥面宽度为具体宽度。
设计荷载为具体荷载等级,设计车速为具体车速。
该桥所处地理位置重要,是连接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的交通要道。
桥梁的建设将极大地改善当地的交通状况,促进经济发展。
二、结构选型与布置(一)主梁结构形式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这种结构具有良好的抗弯和抗扭性能,能够适应较大的跨度和复杂的荷载条件。
(二)箱梁截面尺寸箱梁顶板厚度为具体厚度,底板厚度从跨中到支点逐渐加厚,腹板厚度也根据受力情况进行相应变化。
(三)预应力钢束布置预应力钢束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按照纵向、横向和竖向的布置方式,以提高箱梁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
三、材料参数(一)混凝土主梁采用具体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其弹性模量为具体数值,抗压强度标准值为具体数值。
(二)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钢绞线的抗拉强度标准值为具体数值,弹性模量为具体数值。
(三)普通钢筋普通钢筋采用具体型号,其屈服强度为具体数值。
四、荷载计算(一)恒载包括箱梁自重、桥面铺装、护栏等附属设施的重量。
(二)活载根据设计荷载等级,计算车辆荷载产生的效应。
(三)温度荷载考虑整体升降温和梯度温度对结构的影响。
(四)风荷载根据桥位处的风速等参数,计算风荷载对桥梁的作用。
五、内力计算(一)结构自重内力计算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模型,计算箱梁在自重作用下的内力。
(二)活载内力计算通过影响线加载法,计算活载在不同工况下产生的内力。
(三)温度内力计算根据温度变化情况,计算温度引起的结构内力。
(四)内力组合按照规范要求,对各种内力进行组合,以确定结构的最不利内力。
六、预应力损失计算(一)锚具变形和钢筋回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根据锚具类型和施工工艺,计算相应的损失值。
(二)摩擦损失考虑管道偏差、弯道影响等因素,计算预应力钢束与管道壁之间的摩擦损失。
(三)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在分批张拉预应力钢束时,混凝土发生弹性压缩,从而引起预应力损失。
计算书

建筑总说明1工程概况1.1 工程名称:郑州市某公司办公楼1.2 建设地点:郑州市市区1.3 使用功能:用于工作人员办公1.4 结构形式:五层框架体系,建筑平面图如图1-1所示。
1.5 建筑面积:约4200㎡1.6 建筑高度:每层层高3.6m,总建筑高度18.6m1.7 地质情况:地基土以粘性土为主,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地基承载力为190kN/㎡。
1.8 主导风向:全年为西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基本风压:0.45kN/m21.9 风雪条件:基本雪压0.35kN/m21.10 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防烈度,建筑物抗震等级为Ⅲ级,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
1.11 材料选用:上部主体结构混凝土采用C30混凝土,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热轧钢筋HRB335,其余采用热轧钢筋HPB235。
基础主体结构采用C30混凝土,垫层采用C15混凝土,受力钢筋采用热轧钢筋HRB335,其余采用热轧钢筋HPB235。
墙体均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外墙厚200,内墙厚200。
窗采用塑钢窗,除大门为玻璃门外,其余门为木门。
2 建筑做法2.1 楼面做法(中南标楼6):12厚1:2水泥砂浆结合层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遍18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遍结构层:12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2.2 屋面做法:(中南标屋15: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屋面)三毡四油铺绿豆砂刷冷底子油一遍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20厚(最薄处)1:8水泥珍珠岩或水泥加气混凝土碎渣找2%坡干铺1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钢筋混凝土屋面板2.3 墙身做法:内墙:水泥砂浆墙面(中南标内墙7)刷801胶,素水泥浆一遍配合比为1:415厚2:1:8水泥石灰砂浆,分两次抹灰刷素水泥砂浆一遍外墙:水刷石外墙面(中南标外墙6)15厚1:3水泥砂浆刷素水泥浆一遍10厚1:1.5水泥石子,水刷表面2.4 散水做法:细石混凝土散水(中南标散2)40mm厚细石混凝土,面上加5mm厚1:1水泥砂浆随打随抹光150mm厚三七灰土素土夯实,向外坡4%2.5 门窗:外窗采用塑钢门窗,门为木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水平荷载(风荷载)计算1、设计资料基本风压:2/35.0m KN =ωο,地面粗糙度类别为C 类。
房屋高度H=21.9m 。
2、荷载计算风荷载近似按阶梯形分布,首先应将其简化为作用在框架节点上的节点荷载。
作用在屋面梁和楼面梁节点处的集中风荷载标准值:0k z s z ωβμμω=式中 K W ——风荷载标准值(KN/m ²);z β——高度z 处的风振系数,结构高度H=21.9m <30m ,故取βZ =1.0;s μ——风荷载体型系数,对于矩形截面s μ=1.3; z μ——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地面粗糙度类别为C 类);0w ——基本风压(KN/m ²);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 μ可查荷载规范取得。
将风荷载换算成作用与框架每层节点上的集中荷载,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
表中z 为框架节点至室外地面的高度,A 为一榀框架各层节点的受风面积表4.1层次 z β s μ0wZ μk z s z ωβμμω=A(m 2) P K (kN)=A ×k ω 6 1.0 1.3 0.35 1.00 0.46 5.85 2.69 5 1.0 1.3 0.35 0.84 0.38 14.63 5.56 4 1.0 1.3 0.35 0.84 0.38 16.88 6.41 3 1.0 1.3 0.35 0.74 0.34 16.2 5.51 2 1.0 1.3 0.35 0.74 0.34 16.2 5.51 11.01.30.35 0.740.3424.38.26213.245.4)2/6.36.3(m A =⨯+= 222.165.46.3mA =⨯= 232.165.46.3mA =⨯=2488.165.4)2/6.32/9.3(m A =⨯+=2563.145.4)2/6.22/9.3(m A =⨯+=2685.55.4)2/6.2(m A =⨯= 故风荷载下的计算简图为:图4.13 风荷载计算简图 3. 风荷载下的横向框架内力计算—反弯点法 3.1各柱剪力按刚度分配法计算公式为:1ijij pi sijj D V V D==∑式中,pi V ——为该平面框架i 层总剪力; ij V ——为i 层第j 根柱分配到的剪力;ij D ——为i 层第j 根柱的抗侧刚度; 1sij j D =∑——为i 层s 根柱的抗侧刚度之和。
3.2各层柱的剪力分配和柱端弯距的计算 第六层: V=2.69KNG柱:43.176.22296.3=⨯⨯=K04.26.21276.243.1243.12=⨯⨯+=D KN/MH柱:59.480.322)5.1396.3(=⨯⨯+=K70.46.21280.359.4259.42=⨯⨯+=D KN/M J柱:59.480.322)5.1396.3(=⨯⨯+=K70.46.21280.359.4259.42=⨯⨯+=D KN/ML 柱:43.176.22296.3=⨯⨯=K 04.26.21276.243.1243.12=⨯⨯+=D KN/M48.1370.470.404.204.2=+++=∑D KN/MG 柱剪力:KN V 41.069.248.1304.26=⨯= H 柱剪力:KN V 94.069.248.1370.46=⨯=J 柱剪力:KN V 94.069.248.1370.46=⨯=L 柱剪力:KN V 41.069.248.1304.26=⨯=第五层: V=3.34+5.56=8.25KNG柱:14.285.12296.3=⨯⨯=K75.09.31285.114.2214.22=⨯⨯+=D KN/MH柱:87.654.222)5.1396.3(=⨯⨯+=K55.19.31254.287.6287.62=⨯⨯+=D KN/MJ柱:87.654.222)5.1396.3(=⨯⨯+=K55.19.31254.287.6287.62=⨯⨯+=D KN/ML 柱:14.285.12296.3=⨯⨯=K 75.09.31285.114.2214.22=⨯⨯+=D KN/M∑=+++=6.455.155.175.075.0D KN/MG 柱剪力:KN V 35.125.86.475.05=⨯= H 柱剪力:KN V 78.225.86.455.15=⨯=J 柱剪力:KN V 78.225.86.455.15=⨯=L 柱剪力:KN V 35.125.86.475.05=⨯=第四层: V=2.69+5.56+6.41=14.66KNG柱:98.10.22296.3=⨯⨯=K92.06.3120.298.1298.12=⨯⨯+=D KN/MH柱:35.675.222)5.1396.3(=⨯⨯+=K94.16.31275.235.6235.62=⨯⨯+=D KN/MJ柱:35.675.222)5.1396.3(=⨯⨯+=K94.16.31275.235.6235.62=⨯⨯+=D KN/ML 柱:98.10.22296.3=⨯⨯=K 92.06.3120.298.1298.12=⨯⨯+=D KN/M72.594.194.192.092.0=+++=∑D KN/MG 柱剪力:KN V 36.266.1472.592.04=⨯=H 柱剪力:KN V 90.466.1472.594.14=⨯=J 柱剪力:KN V 90.466.1472.594.14=⨯=L 柱剪力:KN V 36.266.1472.592.04=⨯=第三层: V=2.69+5.56+6.41+5.51=20.17KN72.53H 柱剪力:KN V 84.617.2072.594.13=⨯=J 柱剪力:KN V 84.617.2072.594.13=⨯=L 柱剪力:KN V 24.317.2072.592.03=⨯=第二层: V=2.69+5.56+6.41+5.51+5.51=25.68KNG 柱剪力:KN V 13.468.2572.592.02=⨯=H 柱剪力:KN V 71.868.2572.594.12=⨯=J 柱剪力:KN V 71.868.2572.594.12=⨯=L 柱剪力:KN V 13.468.2572.592.02=⨯=第一层: V=2.69+5.56+6.41+5.51+5.51+8.26=33.94KNG柱:29.273.196.3==K 04.16.31273.129.22)29.25.0(2=⨯⨯++=D KN/MH柱:34.738.25.1396.3=+=K85.16.31238.234.72)34.75.0(2=⨯⨯++=D KN/MJ柱:34.738.25.1396.3=+=K85.16.31238.234.72)34.75.0(2=⨯⨯++=D KN/ML 柱:29.273.196.3==K 04.16.31273.129.22)29.25.0(2=⨯⨯++=D KN/M 78.585.185.104.104.1=+++=∑D KN/MG 柱剪力:KN V 12.694.3378.504.11=⨯=H 柱剪力:KN V 86.1094.3378.585.11=⨯=J 柱剪力:KN V 86.1094.3378.585.11=⨯=78.513.3水平风荷载作用下楼层层间位移验算表4.2最大层间弹性位移角e θ=1/9163<1/550,满足规范要求。
3.4 风荷载框架内力计算近似取上部各层柱子的反弯点在柱子中点,因为底层柱的底端为固定端,底层反弯点设在123h处。
根据各柱分配到的剪力及反弯点位置yh 计算第i 层第j 个柱端弯矩上端弯矩: M t ij =V ij h (1-y ) 下端弯矩: M b ij = V ij hy 各柱柱端弯距见下表:(单位:KN ·m ) 表4.3当计算出了框架在水平力作用下的柱端弯矩值后,求梁端弯矩时,由柱端弯矩,并根据节点平衡来求。
对于边跨梁端弯矩:Mbi =M tij+M bji,1+对于中跨,由于梁的端弯矩与梁底线刚度成正比,因此,M lbi =(M tij+M bji,1+)rblblbiii+M rbi=(M tij+M bji,1+)rblbrbiii+tijMlbi rbilbiM rbiMbi+1jM,表4.4图4.14 左风荷载弯矩图(单位:KN·m)剪力计算表 4.5图4.15 左风荷载剪力图(单位:KN)柱的轴力以受压为负,受拉为正:表4.6层次柱G H J L6 0.10 0.10-0.78=-0.68 0.78-0.10=0.68 0.105 0.10+0.60=0.70 -0.68+0.60-4.28=-4.360.68+4.28-0.60=4.360.10+0.60=0.704 0.70+1.30=2.00 -4.36+1.30-9.16=-12.224.36+9.16-1.30=12.220.70+1.30=2.003 2.00+1.91=3.91 -12.22+1.91-13.62=-23.9312.22+13.62-1.91=23.932.00+1.91=3.912 3.91+2.51=6.42 -23.93+2.51-18.03=-39.4523.93+18.03-2.51=39.453.91+2.51=6.421 6.42+2.73=9.15 -39.45+2.73-18.50=-55.2239.45+18.50-2.73=55.226.42+2.73=9.15图4.16 左风荷载轴力图(单位:KNm注:右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与左风荷载下的内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