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原真菌概述

植物病原真菌概述
植物病原真菌概述

第三章植物病原真菌—概述

真菌(Fungi)是一类真正具有细胞核的异养生物。营养体通常是丝状分支的菌丝体,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或纤维素,无根、茎、叶的分化,通过产生各种类型的孢子进行有性生殖或无性繁殖。

与人类的关系:有机物分解利用;食用、药用;食品工业;医学工业:青霉素;动植物产品霉变和腐败;人的疾病,植物病害。

五界分类系统:原核生物界(Monera)、原生生物界(Protista)、植物界(Plantae)、真菌界(Fungi)和动物界(Animalia)。

第二节真菌的一般性状

(一)、真菌主要特征

1、真核生物

2、营养体多为分支的丝状体,细胞壁主要成分几丁质,没有根、茎、叶分化。

3、繁殖产生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

4、营养方式异养

(二)真菌营养体

真菌典型的营养体是很细小而且分支的丝状体,单根菌丝成为菌丝(hypha),相互交织成的菌丝集合体称为菌丝体(mycelium)。

(三)菌丝的变态

1、吸器(haustorium)短小分支,从寄主细胞内吸收养分的菌丝变态结构,不穿破寄主原生质膜,主要功能是增加寄生真菌吸收营养的面积,提高自寄主细胞吸收养分的效率。

2、附着胞(appressorium)是植物病原真菌孢子萌发形成的芽管或菌丝顶端的膨大部分,常分泌黏液而牢固地附着在寄主表面,同时其下方产生侵入钉穿透寄主角质层和细胞壁。

3、假根(rhizoid)真菌菌体的特定部位长出多根有分支的根状菌丝称作假根,可以伸入基质内吸取养分,并固着菌体。如根霉属(Rhizopus)。

4、附着枝(Hyphopodium)菌丝两侧长出1-2各细胞的耳状结构,吸收营养和固定菌体的功能。

5、菌环和菌网

捕食性真菌常由菌丝分支特化成菌丝或菌网组织来捕捉线虫等小动物,然后再由菌丝侵入线虫体内吸取营养。

(四)菌丝体组织

(1)菌丝组织

真菌的菌丝体一般是分散的。但许多真菌的菌丝有时可以疏松或密集地交织在一起,形成群团结构:

1、疏丝组织(prosenchyma)为疏松结构的组织。一般可以用机械的方法使它们分开。

2、拟薄壁组织(pseudoparenchyma)菌丝已经失去了它们独立性而彼此不易区别,一般要用碱液煮才能使它们分开。

(2)菌丝组织体

疏丝组织和拟薄壁组织构成了真菌各种不同类型的营养结构和繁殖结构。

1、菌核(sclerotium)

较为坚硬的,是一种营养结构,内部是疏丝组织,外层是拟薄壁组织。

假菌核,菌核和寄主组织在一起,储存较多的营养,是一种休眠体。

2、菌索(rhizomorph)是由菌丝组织形成的绳索状结构,外形与高等植物的根相似,又称为根状菌索。

3、子座(stroma)为产生孢子等繁殖器官的垫状或头状组织结构。

第三节真菌的繁殖

真菌产果方式有两种:

1、整体产果式(holocarpic):营养体全部转变为一个或多个繁殖体结构。

2、分体式产果(eucarpic):营养体仅部分转变为繁殖体,其余部分仍继续行使营养体功能的。

一、真菌的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是不经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便能产生新个体,产生的孢子称为无性孢子。

(一)无性繁殖方式

真菌无性繁殖包括:断裂、出芽和产生孢子等。

1、断裂

是指真菌的菌丝断裂成短小片段或菌丝细胞相互脱离产生孢子,如节孢子(arthrospore)和厚垣孢子(chlamydospore)。

2、厚垣孢子(chlamydospore)

是由断裂方式产生的一种休眠孢子。具厚壁和浓缩的原生质,通常呈球形或近球形,单生或多个连接在一起。

3、营养繁殖

真菌的营养体细胞一分为二,分裂成两个菌体的繁殖方式。如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4、芽殖

单细胞营养体、孢子或丝状真菌的以芽生的方式产生无性孢子。

(二)无性孢子

真菌无性繁殖产生的无性孢子主要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

1、游动孢子(zoospore)

是鞭毛菌的无性孢子。

2、孢囊孢子(sporangiospore)

是接合菌的无性孢子,亦形成于孢子囊内。

3、分生孢子(conidium)

是半知菌、子囊菌和担子菌的无性孢子。

4、节孢子:由营养菌丝的细胞以断裂的方式形成的孢子。

5、厚垣孢子:由菌丝中的个别细胞膨大,原生质浓厚,是一种菌丝型的厚壁分生孢子,在植物病原真菌中较常见。

二、真菌的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通过两个性细胞(配子gamete)或者两个性器官(配子囊gametangium)结合而进行的一种生殖方式,产生的孢子称为有性孢子。有性生殖产生了遗传物质重组的后代,有益于增强真菌物种的生活力和适应性。

(一)性亲和性

性亲和性:雌雄配子体可以交配完成有性生殖称为性亲和。

1、同宗配合(homothallism)

单个菌株可以完成有性生殖,这种现象称为同宗配合。

2、异宗配合(heterothallism)

单个菌株不能完成有性生殖,需要两个性亲和菌株共同生长在一起才能完成有性生殖,称为异宗配合。

(二)有性生殖的细胞学过程

1、质配(plasmogamy)——

2、核配(karyogamy)——

3、减数分裂(miosis)

真菌有性生殖过程几细胞核倍性变化可以表示为:质配(n+n)——【双核阶段(n+n)——核配(2n)】——减数分裂(n)。

(三)有性孢子

1、休眠孢子囊(resting sporangium)

由两个游动配子结合而成,为二倍体,萌发时减数分裂释放出单倍体的游动孢子。根肿菌产生的休眠孢子萌发时通常只释放出一个游动孢子,它的休眠孢子囊有时也被称为休眠孢子(resting spore)。

2、卵孢子(oospore)

是卵菌纲的有性孢子。由雄器(antheridium)和藏卵器(oogonium)交配形成的二倍体孢子,藏卵器中有一个或多个卵球,每个卵球受精后形成一个卵孢子。

3、接合孢子(zygospore)

是接合菌的有性孢子。由两个形态相似的配子囊交配,双方接触处细胞壁溶解,原生质和细胞核合成成一个细胞,发育为厚壁、二倍体孢子

4、子囊孢子(ascospore)

是子囊菌的有性孢子。通过配子囊接触交配、授精作用和体细胞结合等方式进行质配。(质配后的母体产生双核菌丝称为产囊丝(ascogenous hypha)由产囊丝形成一个子囊母细胞,核配在子囊母细胞中发生,随即经过一次减数分裂和一次有丝分裂,形成8个单倍体核)。

5、担孢子(basidiospore)

是担子菌的有性孢子。典型的担孢子形成方式与子囊孢子相似,只是双核菌丝上产生的不是子囊母细胞,而是一长形细胞称为担子(basidium),核配后随即减数分裂形成4个单倍体核。

三、准性生殖

概念:异核体菌丝细胞中两个遗传物质不同的细胞核可以结合成杂合二倍体的细胞核。这种杂合二倍体的细胞核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可以发声染色体交换和单倍体化,最后形成遗传物质重组的单倍体的过程。

与有性生殖的区别在于:有性生殖通过减数分裂进行遗传物质的重组和产生单倍体。

准性生殖通过二倍体细胞核的有丝分裂交换进行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并非整倍体分裂不断丢失染色体来实现单倍体化。

(一)准性生殖过程

1、形成异核体

通常真菌菌丝细胞内只有一种遗传型的细胞核,称为同核菌丝体。如果菌丝细胞内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因型细胞核,称为异核体(heterokaryon)。这种现象称为异核现象(heterokaryosis)。

2、形成杂合二倍体

在异核体内,两个遗传性状不同的细胞核偶尔恩能够发生融合,形成杂合二倍体细胞核,并由此形成一个稳定的杂合二倍体的无性繁殖系(clone)。

3、有丝分裂交换(mototic crossing over)

伴随着准性生殖可能会发生有丝分裂交换,即同源染色体对的染色单体间发生遗传物质的对等交换。

4、单倍体化(haploidization)

包括一系列非典型的和不规则的二倍体核的有丝分裂,形成各种类型的分离子。二倍体细胞核在一系列的分离过程中,有时发生非整倍体分裂,产生2n+1和2n-1的细胞核。2n-1的非整倍体体细胞经过一系列的分裂。继续丢失染色体,最终恢复为单倍体。这种单倍体核分别具有最初异核体的两个单倍体细胞核的部分遗传特征,经过一系列的分裂,可以形成遗传性状重组了的菌体。

第四节真菌的生活史

一、真菌生活史的概念

真菌的生活史(life cycle)是指真菌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系列的生长和发育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孢子的过程。

典型的生活史: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繁殖阶段。

一般是有性孢子萌发产生芽管,芽管生长为菌丝体,菌丝体经过一定时期的营养生长后在适宜的条件下产生无性繁殖器官并产生无性孢子。

多型现象(polymorphism),真菌在整个生活史中可以产生2种以上孢子的现象。

单主寄生:真菌只在同一株寄主植物上寄生,就可以完成其生活史的现象。

转主寄生:真菌在两种不同的寄主植物上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的现象。(小麦杆锈病菌)

二、真菌生活史的类型

1、无性型

只有单倍体的无性阶段,缺乏有性阶段,如半知菌。

2、单倍体型

营养体和繁殖体是单倍体,有性生殖过程中,质配后立即进行核配和减数分裂,二倍体阶段很短。多数鞭毛菌、接合菌和一些低等的子囊菌。

3、单倍体—双核型

生活史中出现单核单倍体和双核双倍体菌丝,如高等子囊菌和多数担子菌。

一些子囊菌有性生殖过程中形成的产囊丝是双核体,但它存在的时间较短,一旦子囊形成就开始核配,且不能脱离单核菌丝体而独立存在,双核菌丝体只是起繁殖作用,仍需要单核菌丝体供给营养。

担子菌的双核体阶段占据了生活史的相当长的时期,双核菌丝体可以独立生活,既有繁殖租用,同时又是营养菌丝体。

4、单倍体—二倍体交替型

生活史中出现单倍体和二倍体营养体,有明显的单倍体和二倍体阶段相互交替的现象。如低等鞭毛菌异水霉属。

5、二倍体型

营养体是二倍体。二倍体阶段占据生活史中很长的时间,单倍体阶段仅限于配子体或配子囊时期,如卵菌。

第五节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类

一、真菌的命名

“拉丁名双名制命名法”

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斜体)+种加词(小写,斜体)+命名人(正体)

1、真菌的学名如需改动或重新组合时,原命名人应置于括号中。如玉蜀黍赤霉[Gibberella zeae (Schw.) Petch]。

2、如果命名人是两个,则用“et”或“&”联结,如禾顶囊壳[Gaeumannomyces graminis (Sacc.) Arx et Olivier]。

3、当一名称为无效而被另一定名人作为有效名称发表时,两个定名人之间以“ex”联起来,合格发表的作者写在后面,如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 ex Fr.)

国际命名法中规定了一种真菌只能有一个属名和种名。

如果一种真菌的生活史中包括有性和无性两个阶段,有性阶段的名称是合法的。

半知菌因为只知道其无性阶段,因而都是根据其无性阶段的特征来命名的,如果发现其有性阶段时,应以有性阶段定名,称为有性态(telemorph)。

但有些半知菌在整个生活史中以无性阶段为主,偶尔也产生有性阶段,所以其无性阶段的名称仍被保留,称为无性态(anamorph)。

二、真菌的分类

(一)分类单元

门(—mycota)

亚门(—mycotina)

纲(—mycetes)

目(—ales)

科(—aceae)

1.种和变种

种是真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许多亲缘关系相近的种归在一起组成属。主要以形态特征为基础,考虑生态、生理、生化及遗传、寄主植物等因素。

真菌种以下可以根据一定的形态差别分为亚种(subspecies,缩写subsp.)和变种(variety,缩写var.)。

2. 专化型和生理小种

专化型(forma specialis,缩写为f.sp.):寄生物对寄主的选择、专化。

生理小种(physiological race):同一种真菌对不同种或品种寄主植物的毒性差异类群。

营养体亲和群(vegetative compatibility group,缩写为VCG):根据营养体融合二划分的群体。

(二)本教材采用的分类系统

使用五界分类系统,将所有的真菌归于菌物界。

真菌界分门、亚门检索表(Ainsworth et al,1973)

1、营养体是无细胞壁的变形体或原生质团,营养方式是吞食.................黏菌门(Myxomycota)1、原生质团或假原生质缺乏,营养阶段为典型的丝状体.............................真菌门(Eumycota)

2、有能动细胞(游动孢子),有性生殖产生卵孢子或休眠孢子囊

...............................................................................................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

2、无能动细胞 (3)

3、具有性阶段 (4)

3、缺乏有性阶段......................................................................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

4、有性生殖形成接合孢子................................................接合菌亚门(Zygomycotina)

4、无接合孢子 (5)

5、有性生殖形成子囊孢子.....................................................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

5、有性生殖产生担孢子...........................................................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

八界分类系统(对真菌的分类有所变动)

黏菌、根肿菌归在原生动物界(根肿菌提升为根肿菌门)

卵菌、丝壶菌归在藻物界(卵菌门和丝壶菌门)

其他真菌归在真菌界,共4个门:壶菌门、接合菌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

最新植物病源真菌种类

植物病源真菌种类 一、鞭毛菌亚门真菌 1、卵菌纲: (1)霜霉目:霜霉科:霜霉属、假霜霉属、单轴霉属、指梗霉属、盘梗霉属腐霉科:腐霉属、疫霉属、指疫霉属 白锈科:白锈属霜疫霉科:霜疫霉属 (2)水霉属、水霉属、绵霉属 (3)水节霉目 (4)链壶菌目 2、根肿菌纲:根肿菌目:根肿菌属 3、壶菌纲: (1)壶菌目:节壶菌属(2)肋壶菌目 (3)芽枝菌目 (4)单毛菌目 4、丝壶菌纲 二、接合菌亚门真菌: 1、接合菌纲: (1)毛霉目:毛霉属、根霉属、笄霉属、梨头霉属 (2)虫霉目(3)捕虫霉目

2、毛菌纲 三、子囊菌亚门真菌: 1、半子囊菌纲: (1)外囊菌目:外囊菌属(2)内孢霉目 (3)原囊菌目 2、不整囊菌纲: 散囊菌目:青霉属、曲霉属 3、核菌纲: (1)白粉菌目:白粉菌属、布氏白粉菌属、单丝壳属、叉丝壳属、钩丝壳属、球针壳属、叉丝单囊壳属 (2)球壳目:长喙壳属、小丛壳属、顶囊壳属、日规壳属、黑痣菌属、间座壳属、赤霉属、麦角菌属、黑腐皮壳属、隐球丛赤壳属 (3)小煤炱目:小煤炱属 (4)冠囊菌目 4、腔菌纲: (1)多腔菌目:多腔菌属、痂囊腔菌属 (2)座囊菌目:球座菌属、球腔菌属、亚球壳属 (3)格孢腔目:黑星菌属、格孢腔菌属、核腔菌属、旋孢腔菌属 5、盘菌纲:(1)星裂菌目:斑痣盘菌属、散斑壳属 (2)揉膜菌目:核盘菌属、链核盘菌属

(3)梭绒盘菌目 (4)瘿果盘菌目 (5)块菌目 (6)盘菌目 (7)厚顶盘菌目 6、虫囊菌纲 四、担子菌亚门真菌: 1、冬孢菌纲: (1)锈菌目:柄锈菌属、胶锈菌属、层锈菌属、栅锈菌属、疣双胞锈菌属、单胞锈菌属、多胞锈菌属 (2)黑粉菌目:黑粉菌属、轴黑粉菌属、条黑粉菌属、叶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尾孢黑粉菌属、实球黑粉菌属 2、层菌纲: 有隔担子菌亚纲:(1)银耳目 (2)木耳目:卷担菌属 (3)隔担菌目:隔担耳属 无隔担子菌亚纲: (1)外担菌目:外担菌属

植物真菌病害介绍

植物真菌病害介绍

真菌病害的类别与主要病害索引 上回,咱们介绍了植物病害的一些基本概念,明确了植物病害分为侵染性和非侵染性两类。有无病征是区分这两大类病害的关键点。 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有: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 真菌病害和细菌病害的症状类型以坏死、腐烂、萎蔫为主;但病征不同:细菌性病害病部在潮湿情况下能够观察到菌脓;真菌病害的病征常以各种霉、点、粒、粉等来表现。 病毒性病害的症状类型以变色、畸形居多,非侵染性病害中的缺素症尤其中微量元素缺乏,也常表现出这两类症状。但病毒性病害常常是全株性的;缺素症一般部位较为固定; 在所有侵染性病害中,真菌性病害数量最为繁多,约占所有病害数量的70%以上。所以后面我重点介绍真菌病害。 根据我个人的体会,在实际工作中,如果能够做到:1.熟悉常见的主要病害发生规律;2.对不熟悉的作物的真菌病害基本正确分类和判定这两点后,再结合所掌握的杀菌剂知识,就能够大部分胜任日常农户用药指导了。 所以,了解、掌握真菌的分类是做好病害防治指导的基本功,我们就从这里开始. 一.真菌的分类基础知识: 真菌的主要分类梯级是按照界、门、纲、目、科、属、种的顺序来划分,是一种人为的划分。就好比一个人的身份界定是:

洲、国、省、市、县、乡、村一样。 我们日常所说的真菌性病害均属于菌物界、真菌门。(所有生 物分为:植物界、菌物界、动物界三个界); 真菌门下,又分为: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 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等“五大金刚”,这有点象世界被分 为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南极洲五大洲一样。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看到一种病害被描述为:这是低等真菌病 害。所谓低等真菌,常指鞭毛菌亚门和接合菌亚门的真菌病害。 其他几个亚门的真菌病害常常被成为高等真菌病害。 在了解真菌的分类时,最重要的了解和掌握这个病害大致属于 哪个亚门、目、属。就好像我们了解一个陌生人时,首先想知 道的是:他是哪个国家(亚门或纲)、哪个省(目)、哪个县(属)的一样。 其他分类单元不是不重要,但对于我们这些以推广应用技术, 而不是以搞科研的人来说,了解这个大框架已经足够了。当然 如果你自己有兴趣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识,那就另当别论。二.鞭毛菌亚门主要病害和分类

植物病原真菌对内吸性杀菌剂的抗药性研究进展

作者:祝明亮罗义勇李梅云杨金奎张克勤来源:《烟草农业科学》 摘要:植物病原真菌的抗药性特别是对内吸性杀菌剂的抗药性是植物病害化学防治中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它给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病害防治带来了严重困难,给国家和农民造成了大量经济损失。研究植物病原真菌抗药菌的生物学特征以及它们的抗药机制对于改进化学农药使用策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推进植物病害的化学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植物病原真菌对内吸性杀菌剂抗药性研究在抗性菌和敏感菌的生物学特征、内吸性杀菌剂对植物病原真菌的作用机制、植物病原真菌对内吸性杀菌剂的抗药机制、抗性菌株的分子检测技术以及抗药性利用等方面的成果。 关键词:植物病原真菌;内吸性杀菌剂;抗药性;研究进展 植物病原真菌对杀菌剂的抗药性是指本来对药剂敏感的植物病原真菌,由于基因突变或其它原因出现了药物敏感性下降的现象。尽管早在1954年James等[1]就提出了这一现象,但是这一问题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才引起人们真正重视。1969年,由于内吸性杀菌剂苯来特(Benomyl)在生产上大量地使用,首先在黄瓜白粉病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上产生了抗药性,随后又在其它几十种病原真菌上产生了抗药性,并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到目前为止,用于防治植物病原真菌的杀菌剂种类已经很多,与抗药性问题关系密切的有有机硫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和抗菌素类杀菌剂,特别是内吸性杀菌剂的抗药性问题最为严重。由于杀菌剂抗药性问题的迅速出现和发展,给植物病害的防治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困难,给农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农民的普遍关注。为了有效防止或延缓杀菌剂抗药性的产生,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开展了对杀菌剂的抗药性研究。人们首先对敏感菌和抗药菌的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大量的对比研究,试图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发现抗性病原真菌的抗药机制,最终来指导农药的合理使用和病菌的有效防治。经过大量研究人员的辛苦努力,在植物病原真菌对杀菌剂抗药性问题的研究上,尤其是对内吸性杀菌剂的研究上,目前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1. 抗性菌和敏感菌的生物学特征对比 抗性菌生物学特征即抗性菌的越冬、越夏、生长、繁殖和对环境的适应力等方面的特征。许多情况下,抗性菌由于遗传变异等原因,在生物学特征上表现出与敏感菌有所不同,如在菌丝生长、产孢、与温度或渗透压的关系、致病力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

最新重要植物病原真菌分类检索表

重要植物病原真菌分类检索表鞭毛菌亚门真菌 1. 根肿菌纲(Plasmodiophoromycetes戸根肿菌属(Plasmodiophora)f芸薑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icae:弓I起十字花科根肿病 2. 壶菌纲(Chytridiomycetes)—节壶菌属(Physoderma)—玉蜀黍节壶菌(P. maydis):玉米褐斑病 3. 丝壶菌纲(Hyphochytridiomycetes) 无 4. 卵菌纲(Oomycetes) 4.1 水霉目( Saprolegniales) a1水霉属(Saprolegnia—寄生水霉(S. parasitica:引起鱼类水霉病 a2绵霉属(Achlya)—稻绵霉(A. oryzae):引起水稻烂秧病 4.2霜霉目( Peronosporales) 4.2.1 腐霉科( Pythiaceae) a1腐霉属(Pythium)—瓜果腐霉(P. aphanidermatum ):西葫芦绵腐病a2 疫霉属( Phytophthora )—致病疫霉( P. infestans ):马铃薯晚疫病 4.2. 2 霜疫霉科(Peronophthoraceae —霜疫霉属(Peronophthora —荔枝霜疫霉(P. litchii),为害荔枝花序和果实引起霜霉病。 4.2. 3 霜霉科( Peronosporacea)e a1霜霉属(Peronospora)—寄生霜霉(Peronospora parasitica十字花科植物霜霉病 a2 假霜霉属(Pseudoperonospora) a3 单轴霉属(Plasmopara) a4 盘梗霉属(Bremia) a5指梗霉属(Sclerospora)—禾(谷生)指梗霉(S. graminicola)谷子白发病 4.2. 4 白锈科(Albuginaceae)—白锈属(Albugo)—白锈菌(A. candida)十字花科、旋花科等植物白锈病。 接合菌亚门真菌

重要植物病原真菌分类检索表

重要植物病原真菌分类检索表 鞭毛菌亚门真菌 1.根肿菌纲(Plasmodiophoromycetes)→根肿菌属(Plasmodiophora)→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icae):引起十字花科根肿病 2.壶菌纲(Chytridiomycetes)→节壶菌属(Physoderma)→玉蜀黍节壶菌(P. maydis):玉米褐斑病 3.丝壶菌纲(Hyphochytridiomycetes) 无 4.卵菌纲(Oomycetes) 4.1水霉目(Saprolegniales) a1水霉属(Saprolegnia)→寄生水霉(S. parasitica):引起鱼类水霉病 a2绵霉属(Achlya)→稻绵霉(A. oryzae):引起水稻烂秧病 4.2霜霉目(Peronosporales) 4.2.1腐霉科(Pythiaceae) a1腐霉属(Pythium)→瓜果腐霉(P. aphanidermatum):西葫芦绵腐病a2疫霉属(Phytophthora)→致病疫霉(P. infestans):马铃薯晚疫病4.2.2霜疫霉科(Peronophthoraceae)→霜疫霉属(Peronophthora)→荔枝霜疫霉(P. litchii),为害荔枝花序和果实引起霜霉病。 4.2.3霜霉科(Peronosporaceae) a1霜霉属(Peronospora) →寄生霜霉(Peronospora parasitica)十字花科植物霜霉病 a2假霜霉属(Pseudoperonospora) a3单轴霉属(Plasmopara) a4盘梗霉属(Bremia) a5指梗霉属(Sclerospora) →禾(谷生)指梗霉(S. graminicola)谷子白发病4.2.4白锈科(Albuginaceae)→白锈属(Albugo)→白锈菌(A. candida)十字花科、旋花科等植物白锈病。 接合菌亚门真菌 a1根霉属(Rhizopus)→匍枝根霉(R.stolonifer)特征:有匍匐丝和假根,

常见植物真菌性病害及防治.

常见植物真菌性病害及防治 姓名:范恬学号:20113306 专业:生物教育此类病害的病原是真菌,在植物病害中发生较为普遍。常见的种类有:炭疽病类、叶斑病类、锈病类、白粉病类、叶枯病、煤烟病、霜霉病类; (一)炭疽病类 1.症状 炭疽病是植物上最常见的一类病害。主要为害寄主的叶片和新梢,可以在花、果、茎、叶柄上发生。该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的典型症状是初期呈暗绿色,似水烫伤状,后期呈褐色至黑褪色,然后病部腐烂。慢性型的典型症状是病斑呈灰白色,其上生有呈轮纹状排列的黑小颗粒。 2.发病规律病原在寄主病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病重。通过透光性差、植株长势弱、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等条件有利其发生。不同的品种,其抗(耐)病性有差异。 3.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的优良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健壮的植株,提高抗病能力。不偏施氮肥。注意搞好排灌系统。 (3)结合修剪,及时剪除病叶和病枝,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性。 (4)发病初期施药防治。常用药剂有: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炭疽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 (二)叶斑病类 1.症状 叶斑病是植物病害虫最庞杂的类群,凡是叶部产生斑点的病害均可称为叶斑病。其主要症状是在植物的叶片上产生大小不等、形状多样、颜色多样的斑点或斑块。有些在病斑上还会出现黑色小点。如鱼尾葵叶斑病,杜鹃叶斑病、美人蕉叶斑病、君子兰叶斑病、苏铁白斑病、月季黑斑病等。 2.发病规律该病的病原在病残体或土中越冬。随风雨传播。多数在高温条件下发病重。雨水多、雾多、露水重、连作、过度密植、通风透光不良、植株生长势弱均有利于发病。 3.防治措施 (1)及时清除病叶、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病原。 (2)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力,进行轮作(温室内可换土),改进浇水方法,有条件者可采用滴灌,尽量避免对植株直接喷灌。保持通风透光。 (3)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

作物病原真菌分类

常见杀菌剂类别及其特点—选择性杀菌剂(杀真菌剂) 由真菌引起作物病害种类最多、最普遍。人类对植物病原真菌研究的最早最详尽,所以,至今专用于防治真菌性病害的杀菌剂种类也最多。 如何更容易记忆和使用这些种类繁多的杀菌剂,最好是首先认识常见作物病害的病原真菌类别。再针对不同病害类别去选择适宜相当的药剂。比如,对于霜霉病、疫霉病和晚疫病等低等真菌引起的病害,可以选用烯酰吗啉、霜霉威、瑞毒霉、霜脲氰等,而三唑类杀菌剂对炭疽病、褐斑病、白粉病、锈病等半知菌、子囊菌或担子菌引起的病害有效。咯菌腈、嘧霉胺、异菌脲等对灰霉病特效。 作物病原真菌分为低等真菌和高等真菌两大类,低等真菌是指鞭毛菌亚门和接合菌亚门,而子囊菌、担子菌以及尚未发现其有性世代的半知菌三个亚门。详情见下表。 表1,作物病原真菌分类 类别亚门属别常见病害 低等真菌一、鞭毛菌:无性孢 子为带有鞭毛的能 在水中游动的游动 孢子,有性孢子为厚 垣孢子或卵孢子。 1根肿菌:其营养体为原质团, 整体产孢繁殖。无性孢子为薄壁 孢子囊中产生的游动孢子,有性 孢子为厚壁孢子囊中产生的休 眠包子。 十字花科根肿 病 2粉痂菌:休眠包子聚集成多孔 的海绵状圆球。 马铃薯粉痂病 3霜霉菌:营养体为发达的菌丝 体,产生吸器伸入作物组织细胞 内吸取养分。无性孢子为游动孢 子,有性孢子多为卵孢子。在被 害发病的作物叶片背面出现的 霜霉状物是病菌的菌丝体和游 动孢子囊。 多种蔬菜、果树 的霜霉病 4疫霉菌:菌丝体发达,无性孢 子为游动孢子,自然条件下很难 见到其卵孢子。其病征(病菌在 被害作物体上表现的特征)是白 色绵絮状物。 疫霉根腐病、马 铃薯、番茄等晚 疫病等。

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离培养精选文档

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离培 养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实验十三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离培养 一、实验原理 植物患病组织内的真菌菌丝体,如果给予适宜的环境条件,除个别种类外,一般都能恢复生长和繁殖。植物病原菌的分离就是指通过人工培养,从染病植物组织中将病原真菌与其它杂菌相分开,并从寄主植物中分离出来,再将分离到的病原菌于适宜环境内纯化,这个过程总称植物病菌的分离培养。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离一般都是采用组织分离法,就是切取小块病组织,经表面消毒和灭菌水洗过后,移到人工培养基上培养。 二、实验目的: 植物病原菌的分离培养是植物病理学实验最基本的操作技术之一,它对原害鉴定,病原形态观察、植物病害接种体的培养等方面都是经常使用的研究手段。通过本实验,要求植物病原菌分离培养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三、实验材料及准备: 1.分离材料:梨黑斑病(Alternaria kikuchiana),柿树圆斑病(Pestnlotia sp)及杉木炭疽病(Glomerella cingolata)新发病的病叶;杨树烂皮病(Cytospora chrysosperma)国槐腐烂病(Dothiorella sp.)的带有新病斑的枝条;油松种子。 2.分离用具(每小组为单位)

酒精灯4个,手术剪4把,眼科镊4把,PDA培养基3瓶,培养皿 (Φ9cm)24套,小烧杯(5ml)4个,大烧杯1个,斜面培养基12管,灭菌水4瓶,75%酒精瓶1个(内放脱脂棉球)%升汞瓶1个,5%乳酸瓶(60ml)1个,火柴1盒,湿、干纱布各4张。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一)、分离前的准备工作: 1.工作环境的清洁和消毒 分离培养一般在无菌室、无菌箱或无菌工作台(超净工作台)上进行,无菌室和无菌箱要经过喷雾除尘,并用药物或紫外线照射消毒(常用消毒药物为70%酒精,2%煤酚皂液,5%石炭酸液等喷雾。若用紫外线灯照射则需20-30分钟)。在没有上述设备条件时,在清洁房间里关闭门窗,避免空气流动,经过喷雾除去空气及地面灰尘后进行操作,也可获得较好的结果。工作前擦净桌面,最好铺上湿纱布。将所需用的物品按次序放在工作台上,避免工作时走动,工作人员最好穿上灭菌后的工作服,带上口罩,并用肥皂洗手,用70%酒精或%新洁尔灭擦手。 2.分离用具的消毒 凡是和分离材料接触的器皿(刀、剪、镊、针等)都要随时(至少在使用时)保持无菌,将这些用具浸于70%酒精中,使用时在灯焰上灭菌烧去酒精,如此2-3次(刀、剪、镊等不宜在灯焰上烧时过长,以防退火)。再次使

作物病原真菌分类

实用标准
常见杀菌剂类别及其特点—选择性杀菌剂(杀真菌剂) 由真菌引起作物病害种类最多、最普遍。人类对植物病原真菌研究的最早最详尽,所以,至 今专用于防治真菌性病害的杀菌剂种类也最多。 如何更容易记忆和使用这些种类繁多的杀菌剂,最好是首先认识常见作物病害的病原真菌类 别。再针对不同病害类别去选择适宜相当的药剂。比如,对于霜霉病、疫霉病和晚疫病等低 等真菌引起的病害,可以选用烯酰吗啉、霜霉威、瑞毒霉、霜脲氰等,而三唑类杀菌剂对炭 疽病、褐斑病、白粉病、锈病等半知菌、子囊菌或担子菌引起的病害有效。咯菌腈、嘧霉胺、 异菌脲等对灰霉病特效。 作物病原真菌分为低等真菌和高等真菌两大类,低等真菌是指鞭毛菌亚门和接合菌亚门,而 子囊菌、担子菌以及尚未发现其有性世代的半知菌三个亚门。详情见下表。 表 1,作物病原真菌分类
类别
亚门
属别
常见病害
1 根肿菌:其营养体为原质团, 整体产孢繁殖。无性孢子为薄壁
十字花科根肿 孢子囊中产生的游动孢子,有性
病 孢子为厚壁孢子囊中产生的休 眠包子。
2
粉痂菌:休眠包子聚集成多孔 马铃薯粉痂病
的海绵状圆球。
低等真菌
一、鞭毛菌:无性孢
子为带有鞭毛的能 3 霜霉菌:营养体为发达的菌丝
体,产生吸器伸入作物组织细胞
在水中游动的游动
内吸取养分。无性孢子为游动孢
孢子,有性孢子为厚
多种蔬菜、果树
子,有性孢子多为卵孢子。在被
垣孢子或卵孢子。
的霜霉病
害发病的作物叶片背面出现的
霜霉状物是病菌的菌丝体和游
动孢子囊。
文案大全
4 疫霉菌:菌丝体发达,无性孢 子为游动孢子,自然条件下很难疫霉根腐病、马 见到其卵孢子。其病征(病菌在铃薯、番茄等晚 被害作物体上表现的特征)是白疫病等。 色绵絮状物。

植物病原真菌概述

第三章植物病原真菌—概述 真菌(Fungi)是一类真正具有细胞核的异养生物。营养体通常是丝状分支的菌丝体,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或纤维素,无根、茎、叶的分化,通过产生各种类型的孢子进行有性生殖或无性繁殖。 与人类的关系:有机物分解利用;食用、药用;食品工业;医学工业:青霉素;动植物产品霉变和腐败;人的疾病,植物病害。 五界分类系统:原核生物界(Monera)、原生生物界(Protista)、植物界(Plantae)、真菌界(Fungi)和动物界(Animalia)。 第二节真菌的一般性状 (一)、真菌主要特征 1、真核生物 2、营养体多为分支的丝状体,细胞壁主要成分几丁质,没有根、茎、叶分化。 3、繁殖产生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 4、营养方式异养 (二)真菌营养体 真菌典型的营养体是很细小而且分支的丝状体,单根菌丝成为菌丝(hypha),相互交织成的菌丝集合体称为菌丝体(mycelium)。 (三)菌丝的变态 1、吸器(haustorium)短小分支,从寄主细胞内吸收养分的菌丝变态结构,不穿破寄主原生质膜,主要功能是增加寄生真菌吸收营养的面积,提高自寄主细胞吸收养分的效率。 2、附着胞(appressorium)是植物病原真菌孢子萌发形成的芽管或菌丝顶端的膨大部分,常分泌黏液而牢固地附着在寄主表面,同时其下方产生侵入钉穿透寄主角质层和细胞壁。 3、假根(rhizoid)真菌菌体的特定部位长出多根有分支的根状菌丝称作假根,可以伸入基质内吸取养分,并固着菌体。如根霉属(Rhizopus)。 4、附着枝(Hyphopodium)菌丝两侧长出1-2各细胞的耳状结构,吸收营养和固定菌体的功能。 5、菌环和菌网 捕食性真菌常由菌丝分支特化成菌丝或菌网组织来捕捉线虫等小动物,然后再由菌丝侵入线虫体内吸取营养。

作物病原真菌分类

常见杀菌剂类别及其特点—选择性杀菌剂(杀真菌剂)由真菌引起作物病害种类最多、最普遍。人类对植物病原真菌研究的最早最详尽,所以,至今专用于防治真菌性病害的杀菌剂种类也最多。如何更容易记忆和使用这些种类繁多的杀菌剂,最好是首先认识常见作物病害的病原真菌类别。再针对不同病害类别去选择适宜相当的药剂。比如,对于霜霉病、疫霉病和晚疫病等低等真菌引起的病害,可以选用烯酰吗啉、霜霉威、瑞毒霉、霜脲氰等,而三唑类杀菌剂对炭疽病、褐斑病、白粉病、锈病等半知菌、子囊菌或担子菌引起的病害有效。咯菌腈、嘧霉胺、异菌脲等对灰霉病特效。作物病原真菌分为低等真菌和高等真菌两大类,低等真菌是指鞭毛菌亚门和接合菌亚门,而子囊菌、担子菌以及尚未发现其有性世代的半知菌三个亚门。详情见下表。表1,作物病原真菌分类 类别亚门属别常见病害 低等真菌一、鞭毛菌:无性 孢子为带有鞭毛的 能在水中游动的游 动孢子,有性孢子 为厚垣孢子或卵孢 子。 1根肿菌:其营养体为原质 团,整体产孢繁殖。无性孢子 为薄壁孢子囊中产生的游动孢 子,有性孢子为厚壁孢子囊中 产生的休眠包子。 十字花科根肿 病 2粉痂菌:休眠包子聚集成多 孔的海绵状圆球。 马铃薯粉痂病 3霜霉菌:营养体为发达的菌 丝体,产生吸器伸入作物组织 细胞内吸取养分。无性孢子为 游动孢子,有性孢子多为卵孢 子。在被害发病的作物叶片背 面出现的霜霉状物是病菌的菌 丝体和游动孢子囊。 多种蔬菜、果 树的霜霉病 4疫霉菌:菌丝体发达,无性 孢子为游动孢子,自然条件下 很难见到其卵孢子。其病征 (病菌在被害作物体上表现的 特征)是白色绵絮状物。 疫霉根腐病、 马铃薯、番茄 等晚疫病等。

植物病原真菌分类的研究

贵州大学 作业(论文)题目:植物病原真菌分类的研究课程名称:植物病原真菌学 任课教师姓名:姜于兰 研究生姓名:刘洋 学号:2010021573 年级:2010级 专业:植物病理学 任课教师评分: 任课教师签名:

植物病原真菌分类的研究 1.植物病原真菌简介 1.1 植物病原真菌的定义 真菌是有真正细胞核,没有叶绿素的生物,它们一般都进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能产生孢子,它们的营养体通常是丝状的,且有分枝的结构,具有几丁质或纤维素的细胞壁,并且常常是进行吸收营养的生物。 植物病原真菌是指那些可以寄生于植物并引致病害的真菌。已记载的植物病原真菌有8000种以上。真菌可引起3万余种植物病害,占植物病害总数的80%,属第一大病原物。植物上常见的霜霉病、白粉病、锈病和黑粉病四大病害都是由真菌引起的,历史上大流行的植物病害多数是真菌引致的[1]。因此。植物病理学与真菌学有密切关系。本章主要介绍植物病原真菌的一般概念和分类。 1.2 真菌与其它生物相区别,有以下的特点 (1)营养体很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及维管束组织,但细胞内已有固定的细胞核;(2)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几丁质,有的为纤维素; (3)没有叶绿素及其它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营养方式是异养的; (4)典型的繁殖方式是产生各种类型的有性孢子或无性孢子。 1.3 真菌概述 1.3.1真菌(Fungi)的主要特征 (1)有固定的细胞核,属真核生物。(2)营养体简单,大多为菌丝体。细胞壁主要成分几丁质,有的是纤维素,少数是不具有细胞壁的原质团。(3)营养方式异养型(腐生和寄生),无光合色素。(4)繁殖方式为产生各种类型孢子。 1.3.2真菌的种类 1974年Aniworth估计,全世界真菌有一万属,约10万种。1997年为止真菌界(Kingdom of Eukaryota)有4个门,103个目,484个科,4979属56360种(另外有4556个异名)[2]。 1.3.3有益的真菌 (1).可供食用:蘑菇,木耳,口蘑,银耳,猴头。 (2).医药:灵芝,马勃,冬虫夏草;抗菌素(Flaming—青霉素,土霉素)。 (3).工业发酵:制洒业,食品业,工业酸。 (4).农用真菌: a.生物农药:山东鲁保一号(无毛炭疽菌)防治菟丝子。 b.白僵菌:防治昆虫─玉米螟。 c.防治线虫的天敌真菌。 d.赤霉素:920─真菌的代谢产物。 (5). 真菌可促进物质的转化:动植物体腐烂分解─全球性的物质大循环 1.3.4有害的真菌 (1). 侵染植物引致病害。 (2). 引起人、畜病害─皮肤病。 (3). 食物中毒:甘薯黑斑病菌、麦角菌。 (4). 使食品、贮藏物质受损:木材、皮毛发霉。 2.真菌分类的变化与发展 随着人们对生物界的认识的深入,各类生物的分类研究逐渐趋于专门化,从而形成了生物分类学的许多分支。微生物的分类也分支并专门化,形成了细菌分类、放线菌分类、真菌分类、病毒分类等分支。 2.1真菌分类的历史

植物病原真菌分类

植物病原真菌分类 一、植物病原真菌 植物病原真菌分类主要以有性繁殖和有性孢子的形状为主要依据,主要分类如下: (一)鞭毛菌亚门 有性生殖产生卵孢子,绝大多数生于水中或土壤中,只有高等的鞭毛菌是陆生的 1、根肿菌属和粉痂菌属 2、绵霉属、腐霉属和疫霉属 3、霜霉菌类 (二)结合菌亚门 绝大多数为腐生菌,少数为寄生菌。全部陆生。 主要有根霉属 薯类、水果软腐病,瓜果软腐均有此类病原菌引起 (三)子囊菌亚门 1、闭囊壳菌类 白粉菌属白粉病 2、囊壳菌类 长喙壳属甘薯黑斑病 顶囊壳属小麦赤霉病 黑腐皮壳属苹果树腐烂病 3、囊座菌类 黑星菌属苹果、梨黑星病 格孢腔菌属无性阶段为链格孢属,主要为害番茄、大蒜、苹果等,造成果实腐烂、叶片枯死,如大蒜叶枯病 盘菌属菌核病、桃树褐腐病 (四)担子菌亚门 1、黑粉菌大部分寄生在禾本科植物上 黑粉菌属小麦散黑穗病玉米黑粉病 轴黑粉菌属高粱丝黑穗病

腥黑粉菌属小麦光黑穗病、矮腥黑穗病 2、锈菌 单孢锈属菜豆、谷子锈病 柄锈菌属小麦条锈病 (五)半知菌亚门 全部陆生,引起病害多表现为局部性坏死,常见症状有:种实霉烂、叶片斑点、炭疽和疮痂、枝干溃疡、根部腐烂及植株萎蔫等。 1、丛梗孢菌棉花枯萎病 粉孢属、轮枝孢属、葡萄孢属、尾孢属、长蠕孢属、链格孢属、链孢霉属等 2、黑盘孢菌炭疽病 毛盘孢属高粱、瓜类、葡萄炭疽病 圆盘孢属苹果、辣椒炭疽病 3、球壳孢菌多寄生于叶片上,也可侵染茎秆、枝条和果实,引起叶斑、溃疡、弗兰等症状 叶点霉属苹果灰斑病棉花褐斑病 茎点霉属甜菜蛇眼病石刁柏茎枯病甘蓝黑胫病 壳针孢属芹菜斑枯病小麦叶枯病 壳囊孢属 4、无孢菌类 丝核菌属立枯病 小菌核属主要侵染植物地下部分,引起根腐病。葱小菌核病、花生白绢病

作物病原真菌分类

常见杀菌剂类别及其特点—选择性杀菌剂(杀真菌剂) 由真菌引起作物病害种类最多、最普遍。人类对植物病原真菌研究的最早最详尽,所以,至 今专用于防治真菌性病害的杀菌剂种类也最多。 如何更容易记忆和使用这些种类繁多的杀菌剂, 最好是首先认识常见作物病害的病原真菌类 别。再针对不同病害类别去选择适宜相当的药剂。比如,对于霜霉病、疫霉病和晚疫病等低 等真菌引起的病害,可以选用烯酰吗啉、霜霉威、瑞毒霉、霜脲氰等,而三唑类杀菌剂对炭 疽病、褐斑病、白粉病、锈病等半知菌、子囊菌或担子菌引起的病害有效。咯菌腈、嘧霉胺、 异菌脲等对灰霉病特效。 作物病原真菌分为低等真菌和高等真菌两大类, 低等真菌是指鞭毛菌亚门和接合菌亚门, 而 子囊菌、担子菌以及尚未发现其有性世代的半知菌三个亚门。详情见下表。 表 1,作物病原真菌分类
类别
亚门
属别
常见病害
1 根肿菌:其营养体为原质团, 整体产孢繁殖。 无性孢子为薄壁 孢子囊中产生的游动孢子, 有性 孢子为厚壁孢子囊中产生的休 眠包子。 2 粉痂菌:休眠包子聚集成多孔 的海绵状圆球。 一、 鞭毛菌: 无性孢 子为带有鞭毛的能 低等真菌 在水中游动的游动 孢子, 有性孢子为厚 垣孢子或卵孢子。 3 霜霉菌:营养体为发达的菌丝 体, 产生吸器伸入作物组织细胞 内吸取养分。 无性孢子为游动孢 子,有性孢子多为卵孢子。在被 害发病的作物叶片背面出现的 霜霉状物是病菌的菌丝体和游 动孢子囊。 4 疫霉菌:菌丝体发达,无性孢 子为游动孢子, 自然条件下很难 疫霉根腐病、马 见到其卵孢子。其病征(病菌在 铃薯、番茄等晚 被害作物体上表现的特征) 是白 疫病等。 色绵絮状物。 多种蔬菜、果树 的霜霉病 十字花科根肿 病
马铃薯粉痂病

(整理)常见农业病害分类

常见农业病害分类 农作物病害分类 在农作物浸染性病害中,主要有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和线虫病害等。其中真菌性病害约占病害的80%左右。 1、真菌性病害 1.1根肿菌属和粉痂菌属。多引发细胞膨大分裂,使受害部位呈 根肿或者瘿瘤。 1.2霜霉属和盘梗霉属真菌。多引发霜霉病,腐生和弱寄生菌,使作物的花、果实、块根和块茎等储藏器官的组织坏死。 1.3子囊菌亚门真菌中的白粉病。在寄主的叶片下面呈白色或者 灰色的霉层,布满整个叶片,后期散生黑色小点。 1.4担子菌亚门中的黑粉菌和锈菌。可诱发黑粉病和锈病。1.5半知菌亚门的真菌。引发寄主发生性的组织坏死,其中无孢子目病原真菌,主要浸害根部和茎基部,造成根腐和茎基腐。1.6芽孢纲病原真菌。以浸害作物的疏导组织为主,造成全株系 统发病,如枯萎病和黄萎病等。 1.7肛孢菌纲的黑盘孢属。起表现症状为常见的炭疽病,病斑为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有的还分泌粉红色或者白色的黏液。

1.8球壳菌目的真菌。引起的病状类型很多:斑点型的,主要危害叶片;溃疡型的,主要危害茎、枝条;腐烂型的,被害部位多形成 干腐或者湿腐。 由于真菌性病害的类型和种类繁多,引起的病害症状也千变万化。但是,凡属于真菌性病害,无论发生在什么部位,症状表现如何,在潮湿的条件小都有菌丝和孢子产生。这是判断真菌性病害的主要依 据。 2、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病害的主要表现为:坏死与腐烂,萎蔫与畸形。坏死、腐烂与畸形,都是由于细菌浸染破坏薄细胞和细胞壁组织所导致的后 果。 在网状叶脉的叶片上,病斑呈多角斑,病斑周围有黄色的晕环。 在肥厚的组织或者果实上的病斑,多为圆形。 在柔嫩肉、多汁的组织上,组织死亡易生腐烂。 有的部位被害后发生促进性病变,形成肿瘤,这种现象多发生在 根或茎上。 萎蔫是细胞浸染维管束的结果,可局部或者全部发生。维管束细胞被破坏后,水分、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输送,回造成植株萎蔫死亡。

植物病原真菌简介

真菌在自然界的分布极广,从热带到寒带,从动、植物的活体到动物的尸体或植物的枯枝落叶,从淡水到海水,从空气到土壤以及地面的各种物体上都有真菌存在。一句话,真菌无所不在。真菌的形态大小各异。小的,通常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清楚,大的,其子实体达几十厘米。真菌种类繁多,据估计,全世界有真菌150万种,已被描述的约10万种。 (一)真菌的概念“真菌”(fungus)在我们生活中可以经常听到、看到或接触到。例如做馒头或面包发面的酵母,酿酒的酒曲,生产青霉素的青霉菌;美味可口的蘑菇、木耳、银耳;名贵中药材冬虫夏草、灵芝、茯苓等;食物、皮革制品、用具在温暖潮湿条件下表面长出的霉;以及引起农作物黑粉病、锈病、白粉病和霜霉病的粉状物和霉状物等都是真菌。尽管要给这样一群形态各异、数目庞大的生物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不太容易,但大多数真菌学者都把真菌解释为:具有真正细胞核、典型的营养体为丝状体,不含光合色素,主要以吸收的方式获取养分,通过产生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的生物。从上述的解释中可看出,真菌有如下几个主要特征:①有真正的细胞核,为真核生物;②繁殖时产生各种类型的孢子;③营养体简单,大多为菌丝体,细胞壁主要成分为几丁质,有的为纤维素;④无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营养方式为异养型,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真菌的营养方式有腐生、寄生和共生三种。 植物病原真菌(plant pathogenic fungi)是指那些可以寄生在植物上并引起植物病害的真菌,已记载的有8000种以上。植物病害研究得最早的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即由疫霉菌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研究结果对植物病理学许 (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1.有益方面许多真菌是重要的工业和医药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制作面包、酒类、用淀粉制糖,是绝对少不了真菌帮忙的。日常所用的酱油、食醋、豆腐乳、豆瓣酱等副食品的加工也少不了真菌的作用。在化学工业中,如甘油、有机酸和维生素的生产,很多都是通过真菌的发酵作用完成的。在医药工业中,青霉素、头孢霉素等抗菌素类,都是利用真菌来生产的。近年来,在猴头菌等真菌体中,发现了抗癌物质,其萃取液在医治癌症上发挥了令人鼓舞的疗效。 有些真菌是很有价值的食用菌和药用菌。著名的食用菌,如香菇、木耳、银耳、猴头菌等,都是真菌。食用菌不但味美,而且还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抗癌作用。中国出产的名贵药材,如冬虫夏草、灵芝、茯苓等,都是真菌的子实体。 在地球生态系中,真菌作为分解者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它们与细菌一道,协力将大量的动植物残体分解还原,充当着“地球清洁工”的作用,并促进自然界碳、氮、硫等元素的循环。有的真菌可以和植物根系互惠共生,形成菌根,促进植物的生长。 有些真菌对其他病原菌有颉颃作用或者寄生在其他真菌、线虫、昆虫和杂草上,可用于病、虫、草的生物防治。最著名的是利用白僵菌和绿僵菌防治农林害虫,“鲁保1号”(炭疽菌)防治菟丝子。真菌又是良好的现代生物学遗传研究的试验材料。 2.有害方面许多真菌是野生和栽培植物的病原菌,引起植物病害,造成农作物生产的经济损失或生态被破坏。在植物病害中,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数量最多,约占全部植物病害的70%一80%。几乎每种作物都有几种真菌病害,多的有几十种,有不少是严重为害植物的,甚至是毁灭性的。作物上常见的黑粉病、锈病、白粉病和霜霉病等,都是由真菌引起的。 有些真菌可引起人和动物的疾病。如人的头癣、体癣、甲癣、脚癣,是非常普遍的疾病。隐球酵母引起的脑炎和拟肺结核,都是使人致死的疾病。世界各地流行的牛、羊、狗的山谷热,也是真菌引起的传染病。水霉引起的鱼类水霉病,是水产养殖业的大敌,因而很受实业界的重视。 除了引起病害外,许多真菌还能使食物和其他农产品腐败和变质、木材腐烂以及布匹、皮革和器材霉烂。有许多真菌含有毒性物质,如有毒辣菇人和动物摄食后引起中毒,轻则致

植物病原真菌的形态观察

植物病害分为细菌病害、真菌病害和病毒病害三大类,其中真菌病害占到植物病害的95%左右。病源微生物侵染植物后,导致寄主植物细胞和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严重的影响,并引起病变症状。即植物在外形上、生理上和生长上的不正常变化,这种变化可以导致植物局部的损伤或全株死亡,造成植物产品品质和产量的损失。 真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已报导的将近45000多种,是植物病原生物中最主要的一大类群,它所引起的病害占植物病害的80%以上,尽管真菌形态差异很大,但基本结构相似,大多数真菌有营养体和繁殖体之分,营养体是指吸收养分的器官,繁殖体是指从营养体上产生的各种类型的孢子。 真菌产生孢子的机构,无论是有形性的还是无性的,统称为子实体。真菌的孢子分为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两类。无性孢子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有性孢子有休眠孢子囊、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子孢子。真菌孢子的形态特征是鉴定和分类学上的重要依据,其营养体及其变态和菌组织体则是真菌分类的重要参考依据,有的还是重要的鉴别特征和分类依据。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熟悉真菌的营养体和繁殖体的基本形态,为以后真菌病害的病原物鉴定和真菌分类奠定初步基础。 二、实验原理 霉菌的营养体是分枝的丝状体。其个体比细菌和放线菌大得多,分为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气生菌丝中又可分化出繁殖丝。不同霉菌的繁殖菌丝可以形成不同的孢子。霉菌菌丝较粗大,细胞易收缩变形,且孢子容易飞散,所以制标本时常用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此染色液制成的霉菌标本片的特点是:细胞不变形,具有杀菌防腐作用,且不易干燥,能保持较长时间,溶液本身呈蓝色,有一定染色效果。利用培养在玻璃纸上的霉菌作为观察材料,可以得到清晰、完整、保持自然状态的霉菌形态;也可以直接挑取生长在平板中的霉菌菌体制水浸片观察。

植物病原真菌是如何分类的

植物病原真菌是如何分类的? 按照生物五界分类系统,真菌属于菌物界真菌门。真菌门分为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接合菌亚门(Zygomycotina)、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an)、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ntina)和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五个亚门,它们的主要特征如下: 鞭毛菌亚门:营养体是单细胞或没有隔膜的菌丝体,无性繁殖产生游动孢子,有性生殖产生卵孢子或休眼孢子囊。重要植物病原真菌有腐霉菌、疫霉菌和霜霉菌等。 接合菌亚门:营养体是菌丝体,典型的没有隔膜,无性繁殖产生孢囊孢子.有性生殖形成接合孢子。一般不侵染植物。 子囊菌亚门:营养体是有隔膜的菌丝体,极少数是单细胞.有性生殖形成子囊孢子。重要植物病原真菌有白粉菌、赤霉菌等。 担子菌亚门:营养体是有隔膜的菌丝体,有性生殖形成担孢子。重要植物病原真菌有锈菌和黑粉菌等。 半知菌亚门:营养体是有隔膜的菌丝体或单细胞,没有有性阶段,但有可能进行准性生殖。重要植物病原真菌有玉米大斑病菌、玉米灰斑病菌和蔬菜斑枯病菌等。 鞭毛菌亚门真菌的共同特征是产生具鞭毛的游动孢子,因此这类真菌通常称作鞭毛菌。鞭毛菌大多为水生真菌,少数是两栖的或接近陆生的。其中寄生高等植物并引起严重病害的是霜霉目真菌,如腐霉菌属、疫霉菌属、霜霉菌属、假霜霉菌属、白锈菌属等。 子囊菌与植物病害有关的主要属有哪些?白粉菌,果树炭疽菌,禾本科作物赤霉菌,全蚀病菌,苹果腐烂病菌,锈菌,黑粉菌 外囊菌属(Taphrina)引起桃缩叶病。白粉属(Erysiphe)引起烟草、芝麻、向日葵及瓜类等白粉病。单丝壳属(Sphaerotheca )引起瓜类、豆类等多种植物白粉病。布氏白粉属(Blumeria)引起禾本科植物白粉病。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引起苹果白粉病。球针壳属(Phyllactinia)引起桑、梨、柿、核桃等80多种植物白粉病。钩丝壳属(Uncinula)引起害葡萄和桑树白粉病〕。叉丝壳属(Microsphaera)为害栎树、榛树、栗树等多种树木。长喙壳属(Ceratocystis)引起甘薯黑斑病。小丛壳属(Glomerella )引起苹果、梨、葡萄等多种果树炭疽病。黑腐皮壳属(V alsa)引起苹果树腐烂病。赤霉属(Gibberella)引起大、小麦及玉米等多种禾本科植物赤霉病和水稻恶菌病。顶囊壳属(Gaeumannomyces)引起大、小麦等禾本科植物全蚀病等。 柄锈菌属(Puccinia)引起大麦、小麦、黑麦及燕麦等禾本科植物的杆锈病。胶锈菌属(Gymnosporangium)在梨树上引起梨锈病。多胞锈菌属(Phragmidium)引起玫瑰锈病。单胞锈菌属(Uromyces)引起菜豆锈病。层锈菌属(Phakopsora)引起枣树锈病。栅锈菌属(Melampsora)引起亚麻锈菌病。黑粉菌属(Urocystis)引起小麦秆黑粉病。叶黑粉菌属(Entyloma)引起水稻叶黑粉病。

植物病原真菌概述学习资料

植物病原真菌概述

第三章植物病原真菌—概述 真菌(Fungi)是一类真正具有细胞核的异养生物。营养体通常是丝状分支的菌丝体,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或纤维素,无根、茎、叶的分化,通过产生各种类型的孢子进行有性生殖或无性繁殖。 与人类的关系:有机物分解利用;食用、药用;食品工业;医学工业:青霉素;动植物产品霉变和腐败;人的疾病,植物病害。 五界分类系统:原核生物界(Monera)、原生生物界(Protista)、植物界(Plantae)、真菌界(Fungi)和动物界(Animalia)。 第二节真菌的一般性状 (一)、真菌主要特征 1、真核生物 2、营养体多为分支的丝状体,细胞壁主要成分几丁质,没有根、茎、叶分化。 3、繁殖产生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 4、营养方式异养 (二)真菌营养体 真菌典型的营养体是很细小而且分支的丝状体,单根菌丝成为菌丝(hypha),相互交织成的菌丝集合体称为菌丝体(mycelium)。 (三)菌丝的变态 1、吸器(haustorium)短小分支,从寄主细胞内吸收养分的菌丝变态结构,不穿破寄主原生质膜,主要功能是增加寄生真菌吸收营养的面积,提高自寄主细胞吸收养分的效率。

2、附着胞(appressorium)是植物病原真菌孢子萌发形成的芽管或菌丝顶端的膨大部分,常分泌黏液而牢固地附着在寄主表面,同时其下方产生侵入钉穿透寄主角质层和细胞壁。 3、假根(rhizoid)真菌菌体的特定部位长出多根有分支的根状菌丝称作假根,可以伸入基质内吸取养分,并固着菌体。如根霉属(Rhizopus)。 4、附着枝(Hyphopodium)菌丝两侧长出1-2各细胞的耳状结构,吸收营养和固定菌体的功能。 5、菌环和菌网 捕食性真菌常由菌丝分支特化成菌丝或菌网组织来捕捉线虫等小动物,然后再由菌丝侵入线虫体内吸取营养。 (四)菌丝体组织 (1)菌丝组织 真菌的菌丝体一般是分散的。但许多真菌的菌丝有时可以疏松或密集地交织在一起,形成群团结构: 1、疏丝组织(prosenchyma)为疏松结构的组织。一般可以用机械的方法使它们分开。 2、拟薄壁组织(pseudoparenchyma)菌丝已经失去了它们独立性而彼此不易区别,一般要用碱液煮才能使它们分开。 (2)菌丝组织体 疏丝组织和拟薄壁组织构成了真菌各种不同类型的营养结构和繁殖结构。 1、菌核(sclerotium) 较为坚硬的,是一种营养结构,内部是疏丝组织,外层是拟薄壁组织。

植物真菌病害介绍

真菌病害的类别与主要病害索引 上回,咱们介绍了植物病害的一些基本概念,明确了植物病害分为侵染性和非侵染性两类。有无病征是区分这两大类病害的关键点。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有: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真菌病害和细菌病害的症状类型以坏死、腐烂、萎蔫为主;但病征不同:细菌性病害病部在潮湿情况下能够观察到菌脓;真菌病害的病征常以各种霉、点、粒、粉等来表现。病毒性病害的症状类型以变色、畸形居多,非侵染性病害中的缺素症尤其中微量元素缺乏,也常表现出这两类症状。但病毒性病害常常是全株性的;缺素症一般部位较为固定; 在所有侵染性病害中,真菌性病害数量最为繁多,约占所有病害数量的70%以上。所以后面我重点介绍真菌病害。 根据我个人的体会,在实际工作中,如果能够做到:1.熟悉常见的主要病害发生规律;2.对不熟悉的作物的真菌病害基本正确分类和判定这两点后,再结合所掌握的杀菌剂知识,就能够大部分胜任日常农户用药指导了。 所以,了解、掌握真菌的分类是做好病害防治指导的基本功,我们就从这里开始. 一.真菌的分类基础知识: 真菌的主要分类梯级是按照界、门、纲、目、科、属、种的顺 序来划分,是一种人为的划分。就好比一个人的身份界定是: 洲、国、省、市、县、乡、村一样 我们日常所说的真菌性病害均属于菌物界、真菌门。(所有生物分

为:植物界、菌物界、动物界三个界); 真菌门下,又分为: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等“五大金刚”,这有点象世界被分为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南极洲五大洲一样。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看到一种病害被描述为:这是低等真菌病 害。所谓低等真菌,常指鞭毛菌亚门和接合菌亚门的真菌病害。其他几个亚门的真菌病害常常被成为咼等真菌病害。 在了解真菌的分类时,最重要的了解和掌握这个病害大致属于哪个亚门、目、属。就好像我们了解一个陌生人时,首先想知道的是:他是哪个国家(亚门或纲)、哪个省(目)、哪个县(属)的一样。 其他分类单元不是不重要,但对于我们这些以推广应用技术, 而不是以搞科研的人来说,了解这个大框架已经足够了。当然 如果你自己有兴趣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识,那就另当别论。 鞭毛菌亚门主要病害和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