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诊疗指南

晕厥诊疗指南
晕厥诊疗指南

晕厥诊疗指南

建议的级别

I级证据和/或一致同意给予的诊断操作/处理有益,有用和有效

II级抵触的证据和/或关于处理的有用/有效存在分歧的观点

IIa级证据/观点偏重于有用/有效

IIb级证据/观点偏重于无用/无效

III级证据或一致同意处理无用/无效,且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害

证据水平

A类证据数据来自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或变换分析

B类证据数据来自单中心随机临床试验或大的非随机研究

C类证据专家的一致观点和/或小的研究,回顾性研究,注册中心资料

第一部分初始评估

基于初始评估的策略

晕厥病人的最初评估包括:详细的病史包括直立位血压的体格检查和标准心电图。

把真正的晕厥和与真实的或表面上的短暂意识丧失相联系的非晕厥状态区别开来通常是诊断的第一步,它影响随后的诊断策略。(图1)

表1提供了主要的已知的短暂意识丧失(TLOC)原因的临床分类,根据病理生理学晕厥又可细分为以下方面:

?神经调节性(神经反射性)晕厥是指一个反射反应当它触发时,产生血管舒张和心动过缓;然而,这两个因素对系统低血压和大脑低灌流的贡献可有相当大地差异,这个触发事件在任何一个病人随着时间的不同而有相当大地变化。典型的血管神经性晕厥被情绪或直立位应激介导,并且它能够通过病史获取而得到诊断。颈动脉窦晕厥是通过病史,看起来它的发生是与意外的颈动脉窦机械刺激紧密相关而得到确定的,并且它也能够通过颈动脉窦按摩再现。情境性晕厥是指那些与某些特殊情形相关联的神经调节性晕厥形式,例如,排尿,咳嗽,排便,等等。然而,经常的是,神经调节性晕厥以一个非典型形式发生,这些形式通过次要临床标准,排除晕厥的其它原因(无器质性心脏病)和倾

斜试验或颈动脉窦按摩阳性而诊断。非典型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例子包括没有明确触发事件或先兆症状的情形。

?直立位低血压是指站立位导致动脉低血压的晕厥,这种体位变化最常见的是从坐位或卧位变为站立位。当自主神经系统不能胜任和未能对变化到站立位发生反应时,这种情形就会发生,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容量的丧失,这种情况下自主神经系统本身并没有损害,但是由于循环血量的减少它不能维持血压。值的注意的是,血管迷走性晕厥也可能在站立时发生(例如士兵在阅兵时昏倒),但是这些事件被分组在神经调节性(神经反射性)晕厥。

?心律失常经常能导致与循环需求无关的心输出量的减少。

?当循环需求超过心脏被削弱的增加输出量的能力时器质性心脏病就可能导致晕厥。

?“窃血综合症”在当一条血管同时供应大脑和一侧手臂时,可发生晕厥。

非晕厥情况

以两种不同形式存在的几种功能紊乱类似于晕厥。在一些情况下,意识真的丧失,但其机理不是大脑血流的低灌注,例如癫痫、严重的代谢紊乱(包括低氧血症和低血糖)和醉酒。另外一些功能紊乱,意识只是似乎丧失了,指精神性的假性晕厥、觉醒猝倒和击倒。表2列举了一些误诊为晕厥病因的常见情况。鉴别这种情况很重要,因为临床医生常面对突然丧失意识的病人,但这种意识的丧失的病因可能并不是脑血流灌注的降低,如癫痫发作和/或转换反应。

初步的评估可能得出肯定的或可疑的诊断或否定的诊断(这里也称做不明的晕厥)(图2)。

肯定的诊断

基于临床症状、体征和ECG发现的初步评估可得出肯定的诊断。在这种情况下,不必要作进一步的对疾病的评估,如果有某种特殊的治疗,可以拟实施。下面是建议的具体情况:

图1短暂意识丧失的分类

表1晕厥的原因

表2非晕厥发作的原因(通常误诊为晕厥)

建议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调查

图2ESC特别报告中关于评估意识丧失的初步评价流式图

流式图使用的介绍鉴别真的晕厥与其它非晕厥状况,区别真的还是似乎的短暂意识丧失,是诊断的首先一步,这也会影响后续的诊断策略。参照表1的晕厥分类和表2的非晕厥发作的分类。初步诊断的晕厥的病因的结果和不需要进一步评价,这些情况都在“初步评估”的建议部分中列出。可能为心脏性或神经调节性的原因导致的晕厥的特征在表3和表4中列出。在心脏性原因的检查中,心电图、长程心电图监测、负荷试验、电生理检查和植入圈式记录仪是很有用的。在神经调节性病因检查中,倾斜试验、颈动脉窦按摩和植入圈式记录仪是很有诊断价值。当心脏性晕厥的诊断不能确定,神经调节性功能的检查需要进行。一旦所概括的评估手段已经完成,但没有得出晕厥的病因,重新评估病情的检查是需要的。

建议基于初步评价的诊断标准

2001指南2004修订的指南

诊断

I类:

初步评估的晕厥病因有下列情况:

●血管迷走性晕厥如果出现与典型的前驱症状有关联的突发事件,诸如在恐惧、剧痛、悲伤、器械操作或久站时,即可诊断

I类:

初步评估的晕厥病因有下列情况:

●典型的血管迷走性晕厥如

表3特殊病因晕厥的临床特征

怀疑性诊断

更普通的情况下,当存在表3和表4所列特征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时,初始评估导致一个怀疑性诊断,一个怀疑性诊断需要针对性的试验来证实。如果通过特异试验诊断能够确立,就可以开始治疗。另一方面,如果诊断不能确立,那么病人被认为有不明原因的晕厥,并进行以下评估。

不明原因的晕厥

初始评估可能不能确立诊断(这里称为不明原因的晕厥)。根据事件的严重性和发作频率应该改变评估策略。在不明原因的晕厥病人中,可能的诊断是神经调节性晕厥,其试验包括倾斜试验和颈动脉按摩。在这一类病人中,有单一或更少事件的病人的大多数可能是神经调节性晕厥,并且确诊试验通常是不必要的。如果晕厥诊断不能确立,称为短暂性意识丧失是合适的,并且应确保重新评估。

晕厥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晕厥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晕厥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病因很多,机制复杂,涉及多个学科。因此,规范晕厥的诊断与治疗十分重要。“晕厥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发布。参照加拿大心血管学会有关晕厥的最新指导性文件并结合近年来的进展,国内本领域的专家撰写了《晕厥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发表于《中华内科杂志》。该共识旨在制定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晕厥诊断与治疗的指导性文件,帮助临床医生确立晕厥诊断,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共识摘要如下: 一、晕厥分类 1.神经介导的反射性晕厥: 反射性晕厥根据涉及的传出路径而分为交感性或迷走性。当直立位血管收缩反应降低导致的低血压为主要机制时,即为血管抑制型,当心动过缓或心脏收缩能力减弱是主要机制时为心脏抑制型,这两种机制均存在时则为混合型。 2.体位性低血压及直立不耐受综合征: 与反射性晕厥相比,自主神经功能衰竭时交感神经反射通路传出活性慢性受损,因此血管收缩减弱。起立时,血压下降,出现晕厥或近似晕厥。体位性低血压为起立时收缩压异常减低。

在病理生理上,反射性晕厥和ANF没有重叠之处,但二者的临床表现常有相同之处,有时会造成鉴别诊断困难。 直立不耐受是指直立位时血液循环异常导致的症状和体征。晕厥是其中一种症状,其他症状包括:头晕,先兆晕厥;虚弱、疲劳、心慌、出汗;视觉异常(模糊、光感、视野缩小);听力异常(听力受损、耳鸣);颈部疼痛(枕部/颈部周围和肩部区域)、后背痛或心前区疼痛。 各种临床直立位不耐受综合征的临床特征见表1。其中也包括直立位为主要诱发因素的反射性晕厥。 3.心源性晕厥: 心源性晕厥包括心律失常性晕厥和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性晕厥。 (1)心律失常性晕厥:心律失常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导致心输出量和脑血流明显下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为窦房结自主功能异常或窦房传导异常。这种情况下,晕厥是由于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导致长间歇所致。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突然终止时经常出现长间歇(快-慢综合征)。 获得性房室传导阻滞的严重类型(莫氏Ⅱ型、高度以及完全房室传导阻滞)与晕厥相关。这种情况下,心脏节律依赖低位起搏点起搏或逸搏。因为这些起搏点开始起搏的时间较晚,容易发生晕厥。

晕厥的诊治指南

欧洲心脏病学会晕厥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评价方法 初始评价 晕厥评价起点是仔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包括卧位和立位血压测量。在大部分无心脏疾患的年轻病人,无需进一步检查可做出神经介导性晕厥的诊断。除此之外,应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这一基础评价定义为"初始评价"。 初始评价时,应弄清以下3个关键问题: 意识丧失是不是晕厥? 有无心脏病? 病史中是否有提示诊断的重要线索? 首要的诊断问题是鉴别真正的晕厥和其它有短暂意识丧失的"非晕厥"疾病,这还会影响随后的诊断方法的选择(见第一部分"分类"和表1)。心脏疾患的存在除有重要的预后意义外,如无心脏病则可排除心源性晕厥(少有例外)。近来的一项研究指出,心脏疾患是心源性晕厥的独立预测因素,敏感性95%,特异性46%;相比之下,无心脏疾患在97%患者可排除心源性晕厥。最后,准确采集病史本身可能作出晕厥病因诊断,也可能提示采用何种评价方法(见第二部分,初始评价)。需要指出的是晕厥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伴随症状,如主动脉夹层、肺栓塞、急性心肌梗死、流出道梗阻等。在这些情况,应优先对基础疾病进行治疗,这些问题不在本报告阐述之列。 初始评价可能作出肯定或怀疑诊断,或不能诊断(在此指不能解释的晕厥)。 肯定诊断或怀疑诊断

根据症状、体征和心电图,初始评价可能作出诊断,建议的诊断标准列在"初始评价"部分。在此情况下,不必进一步检查即可开始治疗。更多见的情况是,初始评价作出疑似诊断,再进一步检查证实。如经特殊检查证实诊断,则可启动治疗。另一方面,如诊断未被证实,病人被认为是不能解释的晕厥,按以下方法评价。 不能解释的晕厥 这些病人最重要的问题是存在结构性心脏病或心电图异常,有这些异常的病人心律失常和一年死亡率均较高。对这组病人,建议进行心脏超声、负荷试验、心律失常检查(如动态心电图、循环记录器、电生理检查),如这些检查未能发现晕厥的心律失常病因,建议对复发或严重晕厥进行神经介导晕厥方面的检查。 在无结构性心脏病和心电图正常的病人,对反复发作或严重晕厥的病人进行神经介导性晕厥评价,检查包括倾斜试验和颈动脉窦按摩。这类病人中,大多数偶发晕厥的病例是神经介导性晕厥。通常不建议对这些病人进行治疗,只需严密随访观察。无结构性心脏病和心电图正常的病人还应考虑缓慢型心律失常和心理疾患。对反复发作的不能解释的晕厥,症状提示心律失常性者,需要植入循环记录器。诊断性检查的最后可考虑ATP试验。有多种躯体症状的反复性晕厥,初始评价时考虑有应激、焦虑和其它精神心理疾患者,要进行心理评价。 再评价 完成评价后如不能确定晕厥病因,需对整个检查过程进行再评价,因为微妙的异常发现或病史信息可能会改变整个鉴别诊断。再评价包括详细的病史、再次检查病人以及复习整个检查过程。如有可能提示心脏或神经疾患线索,建议进一步进行心脏和神经学评价,同时请求相关专业会诊。 建议 指征 I类 如果晕厥是因为循环血容量减少或晕厥样疾病怀疑是代谢性原因,进行基础实验室检查。 怀疑有心脏疾患的病人,先行超声心动图和长期心电监测,如不能确立诊断,进一步行电生理检查作为初始评价。 晕厥伴心悸的病人,建议超声心动图和心电监测作为初始评价。 意识丧失前后有缺血性胸痛的病人建议负荷试验、超声心动图和心电监测作为初始评价。 无心脏或神经疾患,晕厥反复发作的年轻病人首选倾斜试验,老年病人首选颈动脉窦按摩。 颈部转动时发生的晕厥,首选颈动脉窦按摩。 体力活动时或活动后出现的晕厥,首选超声心动图和负荷试验。 有自主神经系统衰竭表现或神经系统疾患的病人,应作出特异诊断。 初始评价 以下部分就如何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心电图,对晕厥作出明确或可能的诊断。 病史和体格检查 病史本身有时对晕厥病因有诊断意义或可提示下一步的检查方法选择。临床表现特征最重要,特别是晕厥的易患因素和后果。一些前瞻性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验证了病史的诊断价值。

昏迷诊疗指南

昏迷临床抢救指南 【概述】 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完全丧失,对内外界刺激不能做出有意识的反应,随意运动消失,生理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病理反射,是急诊科常见的急症之一。死亡率高,应及时作出判断和处理。 【临床表现】 1.病因分类方法很多,其中以颅内、外疾病昏迷病因分类最常用。 (1)颅内疾病:①脑血管病: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小脑梗死,脑干梗死等。②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肿瘤,脑囊肿等。③颅内感染:脑脓肿,脑膜炎,脑炎,结核性脑膜炎,脑寄生虫病等。④颅脑外伤: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⑤癫痫:全身性强直-痉挛性发作。 (2)颅外疾病(全身性疾病):①代谢性脑病:如肝性脑病,肺性脑病,肾性脑病,糖尿病相关性昏迷,低血糖昏迷,胰性脑病,甲亢危象,垂体性昏迷,黏液水肿性昏迷,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等。②中毒性脑病:如感染中毒性的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肺炎、流行性出血热、伤寒;药物中毒,农药中毒,有害气体中毒,金属中毒,动物及植物毒素中毒等。2.病情分级 (1)浅昏迷:患者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声、光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尚可出现痛苦表情或肢体退缩等防御反应,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吞咽等脑干反射可存在,肢体可呈伸直性去脑强直,出现病理反射,呼吸、脉搏、血压等尚无显著改变。 (2)中度昏迷:对重度疼痛刺激可有反应,防御反射、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眼球无转动,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出现轻度变化。 (3)深昏迷:患者意识全部丧失,强刺激也不能唤醒。肢体常呈弛缓状态,无自主运动,深、浅反射均消失,偶有深反射亢进与病理反射出现,常有尿失禁、脉速、血压下降,呼吸频率与节律异常。 3.Glasgow昏迷评分 正常15分.8分以下为昏迷.4~7分的患者预后很差,3分以下患者生存罕见 4.起病过程与病因的关系急骤发病多半是意外原因所致,如中毒、外伤、低血糖等,也可见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并发症,如急性脑血管病、阿斯综合征等。渐进加重的昏迷,多见于中毒性或代谢性脑病,患者在意识障碍之前多伴有原发病的症状,如慢性肝、肺、肾病、糖尿病等。 5.伴随症状 (1)体温:高热多见于重症感染,如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等;脑部病损侵及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可出现高热,多见于脑出血;夏季患者高热至41℃或以上,在高温环境下出现者须考虑中暑。体温过低可见于各种代谢性或中毒性昏迷。 (2)脉搏:脉搏显著减慢或消失提示阿-斯综合征。脉搏增快见于感染、颠茄类和吩噻嗪类等药物中毒等。。 (3)呼吸:明显减慢见于吗啡类、巴比妥类等药物中毒所致的呼吸中枢抑制;脑出血时呼吸深而粗,出现鼾声;呼气带氨臭味见于尿毒症;呼气带烂苹果香味见于糖尿病酸中毒;酒精中毒时呼气带浓酒气味;有机磷中毒时呼气带大蒜气味。 (4)血压:严重高血压常见于高血压脑病、脑出血等。麻醉剂与安眠药中毒、内出血、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疾病时血压常有降低。 (5)皮肤:面色苍白见于休克、尿毒症昏迷;面色潮红见于酒精、颠茄类中毒、中暑等;口唇呈樱桃红色须注意一氧化碳中毒。

晕厥的鉴别诊断

晕厥的鉴别诊断 晕厥是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突然、短暂的自限性意识丧失。可完全自行恢复,是由 整个大脑短暂的低灌注引起的。10~30岁和70岁以上是晕厥的两个发病高峰期。 一、晕厥的原因及分类 (一)神经介导性晕厥 最为常见,主要与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关,从而表现为 心率减慢、血压下降、整个大脑短暂的低灌注。 1.分类 (1)血管迷走性晕厥,由情绪(如恐惧、疼痛等)和直立体位引起。 (2)情境性晕厥,如咳嗽、打喷嚏,胃肠道刺激,排尿,运动后或餐后均可引起。 (3)颈动脉窦性晕厥,如穿紧领衣物,突然转头等。 2.临床表现 晕厥病史长,无心脏病史,可有颈动脉窦受压的诱因,多发生在长时间站立或拥挤、餐后或运动后,晕厥常伴恶心、呕吐。 (二)体位性低血压性晕厥 与交感神经反射通路传出受损有关,多发生在起立动作后,晕厥时血压降低。

1.原发性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如多系统萎缩、没有自主神经异常的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等。 2.继发性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如糖尿病、尿毒症和脊髓损伤等。 3.药物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如酒精、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和抗抑郁药物等。 4.血容量不足,如出血、腹泻、呕吐等。 (三)心源性晕厥 1.心律失常性晕厥,包括心动过缓(窦房结功能异常、房室交界区功能异常及植入设备功能障碍)、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伴预激综合征、特发性或继发于器质性心脏病的室速)、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如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 2.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性晕厥,病因包括心脏疾病(心脏瓣膜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脏肿物等)和其他方面(如肺栓塞、肺动脉高压、紫绀性先心病等)。 二、晕厥患者的评价 首先找出病因,进行针对治疗;其次识别患者潜在的疾病风险。 (一)初步评估 1.仔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包括立卧位血压)、ECG。

晕厥的鉴别诊断

晕厥( 昏厥 ) 一.几个概念眩晕是多个系统发生病变时所引起的主观感觉障碍. 晕厥是突然发生的、短暂的意识障碍,是由于大脑一时性广泛供血不足所致. 昏迷是严重的意识障碍. 二. 眩晕 1. 旋转性眩晕或真性眩晕:病人感到周围景物向一定反向转动或自身的天旋地转; 2. 眩晕:病人只有头昏、头重脚轻感而无旋转感统称眩晕。 眩晕常伴以客观的平衡障碍,如姿势不稳或躯体向一侧倾跌. 眩晕与晕厥的主要区别是眩晕通常无意识障碍,但极为剧烈的眩晕发作偶有瞬感间意识丧失. 三. 昏迷 昏迷是严重的意识障碍.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 多由于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 ( 意识、感觉和运动 )受损所引起. 意识障碍可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1.嗜睡:患者陷入持续的睡眠状态,可被唤醒,并能正确回答和作出各种反应,但刺激去除后很快又再入睡. 2.意识模糊: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发生障碍 3. 昏睡: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被唤醒,虽在强烈刺激下可被唤醒,但很快又再入睡.醒 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4.昏迷:是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持续中断或完全丧失 5.昏迷在程度上分为轻度昏迷、中度昏迷和深度昏迷三个阶段: ①.轻度昏迷:也称浅昏迷,病人无自主运动,对声、光等刺激无反应,强烈的疼痛刺激可有痛苦表情、呻吟和下肢的防御反应.浅反射( 吞咽、角膜等 )存在. ②.中度昏迷: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于剧烈刺激或可出现防御反应,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 ③.深度昏迷: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深浅反射均消失. 昏迷与晕厥的鉴别要点是昏迷意识丧失时间较长,不易迅速逆转. 四. 晕厥 晕厥的病因大致分为四类: ①血管舒缩障碍:主要是血管抑制性晕厥以及直立性低血压所致的晕厥 ②心脏病 ③血管疾病 ④血液成分异常 此四类晕厥中以血管抑制性晕厥最为常见,而心律失常所致的晕厥最为严重. ?血管舒缩障碍性晕厥 血管舒缩障碍所致的晕厥有: (一) 血管抑制性晕厥 (二) 直立性低血压 (三) 颈动脉窦综合征

2019头晕眩晕基层诊疗指南要点

2019头晕/眩晕基层诊疗指南要点 近日,头晕/眩晕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发布,本文对其中的诊断、评估及治疗等要点进行总结。 定义 一直以来,国内外存在多种头晕或眩晕的定义或分类方式。基于目前最新的理念,本指南对头晕和眩晕的定义采用最新的概念。具体描述如下:头晕(dizziness):(非眩晕性)头晕,是指空间定向能力受损或障碍的感觉,没有运动的虚假或扭曲的感觉,即无或非旋转性的感觉。眩晕(vertigo):(内在的)眩晕,是指在没有自身运动时的自身运动感觉或在正常头部运动时扭曲的自身运动感觉。涵盖了虚假的旋转感觉(旋转性眩晕)及其他虚假感觉,如摇摆、倾倒、浮动、弹跳或滑动(非旋转性眩晕)。在头晕/眩晕疾病的临床诊治中,要优先检出危害大的恶性中枢性眩晕。前庭周围性头晕/眩晕与前庭中枢性头晕/眩晕的鉴别要点。 诊断与评估 1. 病史问诊详细全面的病史采集能够为头晕/眩晕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针对于"晕"的症状问诊应包括以下6个方面内容:起病形式及发作频率、表现形式("晕"的性质)、持续时间、诱发因素、伴随症状;此

外,还需询问既往史、用药史及家族史。一些诊断陷阱须高度警惕:无常规神经科体格检查阳性发现(如偏瘫、言语障碍等)的眩晕不一定就是周围性眩晕,伴有听力损害的眩晕也不一定是周围性眩晕。(1)起病形式及发作频率①急性单次持续性:常见于前庭神经炎、伴眩晕的突发性聋、后循环卒中等。②反复发作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前庭性偏头痛、梅尼埃病、前庭阵发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惊恐发作、痫性发作、发作性共济失调2型等。③慢性持续性:慢性进行性加重常见于颅内占位性疾病(如脑干小脑肿瘤)、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和副肿瘤性亚急性小脑变性等,慢性稳定性常见于精神心理性头晕[如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PPPD)]、双侧前庭病、慢性中毒等。此外,许多全身系统性疾病,如低血压、贫血、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药物源性原因也会表现为慢性持续性头晕,尤其是老年人需注意。(2)表现形式("晕"的性质) 头晕、眩晕的表现形式参考本指南中定义内容。此外,临床上患者还常主诉一些易与头晕、眩晕混淆的症状,在进行头晕或眩晕的概念区分时需要鉴别。①晕厥前(presyncope)状态:指大脑血液供应普遍下降后出现黑矇、快失去意识知觉、即将晕倒的感觉。晕厥前状态常伴发头昏沉、胸闷、心悸、乏力等症状。②头昏:概念相对含糊,常指头重脚轻、身体漂浮、眼花等。与眩晕最主要的区别是此时患者无自身或外界环境的运动错觉。③前庭-视觉症状(vestibulo-visual symptoms):

晕厥的诊断思路

【体会】晕厥的诊断思路- 丁香园论坛-医学/药学/生命科学论坛 晕厥的诊断思路 晕厥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多年来对晕厥的诊断和治疗比较混乱,临床研究资料不多,欧洲心脏病学会发表的晕厥的处理指南根据近年来临床实践寻找更有利的证据,指导晕厥的诊断和治疗,进一步规范了对晕厥的诊断的步骤,使治疗更为科、合理有效。 一、晕厥的定义及流行病学 晕厥是多种原因导致的突发、短暂的意识丧失,能自行恢复。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其机制是短暂的大脑灌注低下。晕厥发生前可有先兆,如轻微头晕,恶心、出汗乏力和视觉异常,但多数表现为突然发作,因此经常引起摔伤,在老年人中尤其常见。 美国弗明翰(Framingham)研究表明晕厥的发病率男性3%,女性3.5%,老年人6%。大约20—30%的人在一生中至少有过一次晕厥或晕厥前兆的体验。有些晕厥往往预示着恶劣的预后,如心律失常的晕厥。晕厥中9—34%为心脏原因引起,严重者可导致猝死。一年内的死亡率为30%。导致晕厥的的病因繁多,机制复杂,医生处理具体病人时往往面临一些难题。近年来,国外在晕厥的病因和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较快,在临床中普遍开展了直立倾斜试验,电生理检查,电话心电图、信号平均心电图等检查,这些方法的应用,使某些往往原因不明的晕厥变得有因可查,晕厥的病因诊断与治疗已大为改观。 二、晕厥的病因及分类 心脏性晕厥 心律失常性 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包括慢快综合征) 2、房室阻滞 3、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 4、室性快速心律失常 5、长QT综合征 6、Brugada综合征 7、与起搏器及ICD有关 8、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 血流动力学性 1、心脏瓣膜病变:如主动脉及主动脉瓣狭窄、脉动脉及肺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人工瓣功能障碍; 2、急性心肌梗死和/或缺血 3、肥厚梗阻性心肌病 4、心房粘液瘤 5、急性主动脉夹层 6、急性心包填塞 7、肺栓塞和肺动脉高压 非心脏性晕厥 神经介导性晕厥 1、血管迷走性 2、颈动脉窦综合征

2015年厥证(晕厥)诊疗方案

厥证(晕厥)诊疗方案 一、概念:厥症是泛指突然性的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不久即能逐渐苏醒的一类病症。现代医学晕厥(syncope)是指一过性广泛大脑突然灌注不足或缺氧而发生短暂意识丧失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常突然发作,因肌力消失而倒地,但意识丧失时间短、迅速苏醒和少有后遗症。根据意识丧失的时间和深度,可分为:(1)晕厥样感觉:短暂的意识模糊状态,可伴眩晕、恶心、面色苍白与站立不稳,或称晕厥前兆(presyncope)。(2)真性晕厥:常由晕厥样感觉发展而来,意识丧失数秒到数分钟。(3)惊厥样晕厥:意识丧失时间稍长,且伴短暂而轻度肢体、躯干、面部肌肉阵挛或抽动,但无全身痉挛性惊厥,可有尿失禁。 二、病因引起晕厥的病因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绝大多数属于血管反射性晕厥。 1、心源性晕厥 (1)心室流出道梗阻性疾病: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肺动脉瓣狭窄、原发性和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等。 (2)心室流入道梗阻性疾病:重度二尖瓣狭窄、心房粘液瘤、心房巨大血栓或感染性心内膜炎巨大赘生物阻塞房室瓣口等。 (3)心律失常:严重的快速性心律失常(阵发性心动过速、快速型房颤或房扑、室颤或室扑)和过缓性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二度Ⅱ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传导阻滞、三分支传导阻滞、心室停搏等)。 (4)心脏泵功能衰竭: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急性暴发型心肌炎、人工心脏瓣膜功能异常等。 (5)急性心脏填塞:心脏外伤、肿瘤、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主动脉夹层破裂、特发性心包炎等。 2、血管反射性晕厥 (1)血管迷走性晕厥:血管抑制型、心脏抑制型、混合型。 (2)直立性性低血压性晕厥:疾病性(脊髓痨等)药物性、特发性等。 (3)迷走反射性晕厥:排尿、排便、咳嗽等动作所致。 (4)颈动脉窦过敏性晕厥:心脏抑制型、血管抑制型、脑型。 3、血源性晕厥 (1)低血糖性晕厥:疾病性(胰岛细胞瘤等)、代谢性(垂体功能不全、胃大部切除术后倾倒综合征等)、药物性(胰岛素等)。 (2)重度贫血性晕厥:造血不良、红细胞过度破坏、急慢性出血等。 (3)血气异常性晕厥:低氧血症、过度换气综合征等。 4、脑源性晕厥 (1)神经源性晕厥:脑血管病(脑动脉硬化、高血压脑病、脑椎基底动脉短暂性缺血性发作等)、癫痫、颅脑损伤后、慢性铅中毒性脑病等。 (2)精神源性晕厥:重度抑郁症、癔症、恐惧症等。 5、药源性晕厥 (1)心血管药物:血管扩张剂、抗高血压药、利尿剂、硝酸盐、抗心律失常药等。 (2)抗精神失常药:吩噻嗪类、抗抑郁药、中枢神经抑制药等。 (3)其他药物:长春新碱、乙醇、胰岛素、可卡因等。 三、临床表现突然发生的短暂(历时数秒至数分)意识丧失状态,多无手足抽搐及大小便失禁。意识恢复后可无特殊不适或仅有短暂而轻微的头晕、乏力等症状。其特点与病因密切相关: 1、诱因:心室流出道梗阻性晕厥多由用力所诱发;低血糖性晕厥常在空腹时发作;血

心脏骤停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心脏骤停基层诊疗指南 一、概述 心脏骤停是猝死的主要原因[1,2]。超过80%的心脏性猝死由导致心脏骤停的恶性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搏引起,因此识别高危对象尤为重要。本指南在描述死亡方式时使用"猝死"这一术语,但涉及其直接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抢救时,使用"心脏骤停"这一术语,二者不应混淆。 减少心脏骤停的方法是做好高危患者的二级预防,已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任何原因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积极并规范服药治疗,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高危患者的二级预防可参考相关指南。需强调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做好预防。已有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应由专业医生进行危险评估,必要时予药物或手术(射频、起搏器等)治疗。 心脏骤停一旦发生,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CPR)至关重要。2015年国际CPR指南指出,4 min内成功被救者,存活率可达32%。因此,若在院外或无除颤设备的地方发现有心脏骤停患者,应立即呼救,然后迅速开始徒手

CPR;若在院内或有除颤设备的地方,应迅速获取除颤仪,检查心律情况,符合除颤指征者立即除颤,若同时有2人在场,可1人先行心肺复苏,等待另1人获取除颤仪,力争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有效的救治措施。 (一)定义与分类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射血,造成循环停止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包括意识丧失、晕厥、大动脉搏动消失等。心脏骤停是猝死的重要原因。心脏骤停根据其机制可分为4种情况:心室颤动、无脉搏室性心动过速、心脏静止和电机械分离。前2种被称为"可复律"心脏骤停。 (二)流行病学 美国2016年经急救系统估计的院外心脏骤停发生率为每年例/10万人,或成人万例/年[2];据美国研究报告,院外心脏猝死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5岁[2]。根据国家"十五"公关项目"中国心脏性猝死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报告,2005—2006年,在我国4个代表性区域入选的近68万人群研究显示,中国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为每年例/10万人,若以13亿人口推算,我国猝死的总人数约为万例/年[3],现阶段实际人数可能更多。心脏骤停具有不可预知性,%~%的猝死发生在院外,如家庭、公共场所。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晕厥的分类及诊断

晕厥的分类及诊断 2014年10月

摘要:晕厥是由于大脑一过性的血流灌注不足导致的短暂意识丧失。不进行对症治疗常常有猝死的风险。晕厥大体分为神经反射性晕厥、直立性低血压、心律失常性晕厥、器质性心脏病等,病理生理过程简单但难以确诊。常用的方法有询问病史、心电图、直立倾斜试验等。 关键词:晕厥,分类,诊断 晕厥是由于短暂的全脑组织缺血导致的T-LOC,特点为发生迅速的、短暂的、自限性的,并且能够完全恢复意识1。一般性的晕厥基本有先兆症状,而恶性晕厥通常无先兆症状,意识丧失突然发生。晕厥的发生较快,且可在几十秒内恢复,症状基本消失。由于晕厥的复杂性,往往难以诊断,而不加注意,很有可能猝死。所以晕厥的分类及诊断非常值得研究。 1 晕厥的病生理基础 晕厥是由于大脑一过性的血流灌注不足导致的,因此引起晕厥的病理生理因素都与血流灌注有关。脑灌注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动脉压,因此,心输出量减少和周围血管阻力降低均导致周围血压下降和脑灌注压降低。静脉容量是决定心输出量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血容量减少和体液过分储留将导致晕厥的发生。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和瓣膜病均可使心输出量减少。过度扩张血管可导致动脉血压降低,这经常是反射性晕厥的原因。 2 晕厥的分类 1 神经反射性晕厥综合征 直立倾斜试验 1.1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一般晕厥) 指各种刺激通过迷走神经介导反射,导致内脏和肌肉小血管扩张及心动过缓,周边血管突然扩张,静脉血液回流心脏减少,使心脏有加快和加强收缩的反射动作,某些人会因过度激发迷走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进而引起心跳忽然减慢、周边血管扩张,结果造成血压降低、脑部缺氧,表现为动脉低血压伴有短暂的意识丧失,能自行恢复,而无神经定位体征的一种综合征。 这种晕厥非常普遍,通常表现为坐位或立位起立时突然发生晕厥,起病前可有短暂的头晕、注意力不集中、面色苍白、听觉下降、恶心、呕吐、大汗、站立不稳等先兆症状,基本用直立倾斜试验可以确诊。 血管迷走性晕厥与美尼尔综合征有相似之处。美尼尔综合征为一突然发作的非炎性迷路病变,具有眩晕、耳聋、耳鸣等症状6。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甚至腹泻、血压多数偏低等一系列症状。 1.2颈动脉窦性晕厥(CSS) 是由颈动脉窦过敏或受压所致。可采用Holter心电图系统进行较长时间的非卧床性监测。晕厥发作时记录到突然发生的窦性心动过缓或窦性停搏,则高度提示为CSS7。 1.3情境性晕厥、急性出血、咳嗽、打喷嚏、胃肠道刺激(吞咽、排便、腹痛)、排尿(排尿后晕厥)、运动后等。 2 直立性低血压 2.1 自主神经调节失常

休克的诊疗指南

休克的诊疗指南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休克的诊疗指南 【基本临床表现】 低血压:成人肱动脉收缩压低于90mmHg,较基础血压降低30mmHg以上,脉压减小。 生命体征改变:仰卧位无低血压,但怀疑存在休克时;改变体位后3-5min测量脉搏、血压,收缩压下降超过10-20mmHg,伴脉搏增加超过15次/分;患者感头昏不适。 组织灌注不足:肢端湿冷;皮肤苍白或发绀;外周脉搏搏动未扪及或细弱;烦躁不安,易激惹;神志淡漠,嗜睡,昏迷;尿量减少或无尿。 交感神经兴奋:精神紧张,焦虑;过度换气;大汗。 【各类休克临床表现】 心源性休克:心前区疼痛;牙痛、肩关节痛、上腹痛;呼吸困难及急促;颈静脉怒张;肺部啰音;心动过速、奔马律、心脏杂音、收缩期喀喇音;恶心、呕吐。 感染性休克:发热或低体温;呼吸浅速;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感染病灶表现。 出血性休克: (1)轻度失血(丢失血容量15%):焦虑、心动过速、脉压增大。 (2)中度失血(丢失血容量15%-30%):心跳呼吸增快,脉压减小,尿量轻度减少。 (3)重度失血(丢失血容量30%以上):意识精神状态改变,少尿或无尿。 出血表现:呕血、便血、咯血、诊断性腹穿见不凝血、后穹窿穿刺见不凝血、产后出血、大血管穿透性损伤。 过敏性休克:有接触过敏原病史;突然发病;皮肤红斑和瘙痒;胸闷、气短;腹部不定位的隐痛或绞痛;恶心、呕吐、腹泻;二便失禁;喉头水肿和支气管水肿,呼吸窘迫,发绀;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烦躁不安。

眩晕诊疗规范

眩晕中医诊疗方案 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眩晕”。头晕眼花,视物不清,旋转不定,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不能站立或不能起卧兼见恶心、呕吐、汗出震颤、甚则昏仆欲跌等是本病的证候特点。西医学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本证颇相似,可作为本常规诊疗对象。 一、诊断依据: (一)中医诊断: 1、中医病名诊断: 主症:头晕眼花,视物不清,旋转不定,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不能站立或不能起卧。 次症:恶心、呕吐、汗出震颤、甚则昏仆欲跌。 其他:突然发病,时作时止,反复发作。 2、中医症候诊断:(参照新世纪第二版《中医内科学》) (1)肝阳上亢证: 主症:头晕目眩、耳鸣,头痛且胀。 兼症:面色潮红,烦躁易怒,口干,少寐多梦,肢麻震颤。 舌、脉象:舌质红,苔黄,脉弦或数。 病机:肝阳风火,上扰清窍。 (2)痰湿中阻证: 主症:头晕目眩,头重如蒙。 兼症:胸闷,恶心欲吐,食少胀闷,倦怠无力。 舌、脉象:舌苔白腻,脉濡滑。 病机: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清阳不升。 (3)瘀血阻窍证: 主症:头晕目眩、时伴头痛,痛有定处,面唇紫暗。 兼症:心悸失眠,耳鸣耳聋,精神不振。 舌、脉象:舌暗有瘀斑,脉涩或细涩。 病机:瘀血阻络,气血不畅,脑失所养。

(4)气血亏虚型: 主症:头晕目眩,劳累即发,神疲乏力。 兼症:气短声低,唇甲少华,纳少便溏。 舌、脉象: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病机:气血亏虚,清阳不展,脑失所养。 (5)肾精不足型: 主症:头晕目眩伴耳鸣,遗精,腰膝酸软, 兼证:或颧红咽干,五心烦热;或面色晄白,形寒肢冷。 舌、脉象:舌嫩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弱尺甚。 病机: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脑失所养。 诊断条件: ①主症两项以上加兼症一项以上。 ②舌、脉象,尤以舌诊为准。 ③病证相配,组合式分类诊断。 ④多有情志不遂、年高体虚、饮食不节、跌扑损伤等病史。 3、中医鉴别诊断: (1)眩晕与中风:中风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唩僻不遂为特征。中风昏仆与眩晕之甚者相似,眩晕之甚者亦可仆倒,但无半身不遂及不省人事、口舌歪斜诸症。也有部分中风病人,以眩晕、头痛为先兆表现。 (2)眩晕与厥证:厥证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特征,发作后可在短时间内苏醒。严重者可一蹶不复而死亡。眩晕严重者也有欲仆或晕眩仆倒的表现。但眩晕病人无昏迷、不省人事的表现。 (二)西医诊断依据: 1、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特点: 1)发病在50岁以上。 2)突然出现眩晕,与头位有关,持续时间短暂。眩晕常伴发恶心、呕吐、站立不稳、共济失调等。

晕厥诊疗指南

晕厥诊疗指南 建议的级别 I级证据和/或一致同意给予的诊断操作/处理有益,有用和有效 II级抵触的证据和/或关于处理的有用/有效存在分歧的观点 IIa级证据/观点偏重于有用/有效 IIb级证据/观点偏重于无用/无效 III级证据或一致同意处理无用/无效,且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害 证据水平 A类证据数据来自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或变换分析 B类证据数据来自单中心随机临床试验或大的非随机研究 C类证据专家的一致观点和/或小的研究,回顾性研究,注册中心资料 第一部分初始评估 基于初始评估的策略 晕厥病人的最初评估包括:详细的病史包括直立位血压的体格检查和标准心电图。 把真正的晕厥和与真实的或表面上的短暂意识丧失相联系的非晕厥状态区别开来通常是诊断的第一步,它影响随后的诊断策略。(图1) 表1提供了主要的已知的短暂意识丧失(TLOC)原因的临床分类,根据病理生理学晕厥又可细分为以下方面: ?神经调节性(神经反射性)晕厥是指一个反射反应当它触发时,产生血管舒张和心动过缓;然而,这两个因素对系统低血压和大脑低灌流的贡献可有相当大地差异,这个触发事件在任何一个病人随着时间的不同而有相当大地变化。典型的血管神经性晕厥被情绪或直立位应激介导,并且它能够通过病史获取而得到诊断。颈动脉窦晕厥是通过病史,看起来它的发生是与意外的颈动脉窦机械刺激紧密相关而得到确定的,并且它也能够通过颈动脉窦按摩再现。情境性晕厥是指那些与某些特殊情形相关联的神经调节性晕厥形式,例如,排尿,咳嗽,排便,等等。然而,经常的是,神经调节性晕厥以一个非典型形式发生,这些形式通过次要临床标准,排除晕厥的其它原因(无器质性心脏病)和倾

2018年欧洲晕厥诊断和管理指南要点

2018年欧洲晕厥诊断和管理指南要点 2018年3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 )发布了最新修订的《晕厥诊断和管理指南》。该指南于2001年首次发表,并于2004年及2009年分别进行修订。此次指南就一过性意识丧失(TLOC )晕厥患者的诊断和管理进行更新,笔者归纳出了如下19条基本原则和处理方式,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诊断:初步评估 1. 当首诊TLOC晕厥患者时,首先需要关注以下4个关键问题: ?患者真的发生了TLOC吗? ?若发生了TLOC,是因为晕厥所导致的吗? ?若为疑似晕厥导致的TLOC,有明确的病因学诊断吗? *这名患者是否存在高风险心血管疾病或心源性猝死可能? 2. 当在急诊室(ED)中接诊TLOC患者时,需关注以下3个关键问题: ?能否确诊患者此次TLOC的病因? ?若病因不明,患者是否会有发生严重不良转归风险? ?这名患者是否需要收治住院治疗? 3. 所有晕厥患者,都应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包括站立位血压测量),进行标准ECG检查。 4?对于那些疑似心律失常性晕厥的高危患者,应给予即刻ECG监测(卧床进行或遥测)。 5.若患者既往有明确的心脏病史,或既往病史提示存在结构性心脏病变,或此次晕厥可能是因为心血管疾病所致,应给予行心超检查。 6?对于年龄>40岁、晕厥病因不明、但临床特征符合反射性晕厥患者,可给予行颈动脉窦按摩(CSM )。 7. 若考虑患者是直立性晕厥或反射性晕厥可能,应给予行直立-倾斜试验。 8. 若考虑患者晕厥是因为出血所致可能,应进行相应的血液学检查(如:红细 胞压迹和红细胞计数);若考虑患者晕厥是因为缺氧所致,应进行氧饱和度检查和血气分析;若考虑患者晕厥是因为肺栓塞所致,则应进行D二聚体检查。 诊断:进一步评估

-休克的诊疗指南

休克的诊疗指南 【基本临床表现】 低血压:成人肱动脉收缩压低于90mmHg,较基础血压降低30mmHg以上,脉压减小。 生命体征改变:仰卧位无低血压,但怀疑存在休克时;改变体位后3-5min测量脉搏、血压,收缩压下降超过10-20mmHg,伴脉搏增加超过15次/分;患者感头昏不适。 组织灌注不足:肢端湿冷;皮肤苍白或发绀;外周脉搏搏动未扪及或细弱;烦躁不安,易激惹;神志淡漠,嗜睡,昏迷;尿量减少或无尿。 交感神经兴奋:精神紧张,焦虑;过度换气;大汗。 【各类休克临床表现】 心源性休克:心前区疼痛;牙痛、肩关节痛、上腹痛;呼吸困难及急促;颈静脉怒张;肺部啰音;心动过速、奔马律、心脏杂音、收缩期喀喇音;恶心、呕吐。 感染性休克:发热或低体温;呼吸浅速;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感染病灶表现。 出血性休克: (1)轻度失血(丢失血容量15%):焦虑、心动过速、脉压增大。 (2)中度失血(丢失血容量15%-30%):心跳呼吸增快,脉压减小,尿量轻度减少。 (3)重度失血(丢失血容量30%以上):意识精神状态改变,少尿或无尿。 出血表现:呕血、便血、咯血、诊断性腹穿见不凝血、后穹窿穿刺见不凝血、产后出血、大血管穿透性损伤。 过敏性休克:有接触过敏原病史;突然发病;皮肤红斑和瘙痒;胸闷、气短;腹部不定位的隐痛或绞痛;恶心、呕吐、腹泻;二便失禁;喉头水肿和支气管水肿,呼吸窘迫,发绀;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烦躁不安。 【休克合并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肝功能衰竭;应激性溃疡;急性心力衰竭。 【问诊要点】 1、起病情况,可能诱因。 2、现病史:平时血压;心脏病状况;近期感染性疾病史;昆虫叮咬史;目前用药情况。 3、既往史: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手术外伤史;吸毒史;既往过敏史。 4、女性月经史。 【病因】 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乳头肌功能障碍;二尖瓣腱索断裂;心脏破裂;心肌炎;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严重心律失常;心包炎,心包压塞;肺栓塞;张力性气胸。 感染性休克:严重全身性感染(细菌、真菌);肺炎;肠穿孔;化脓性胆管炎;胆囊炎;腹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纵膈炎;脑膜炎;化脓性关节炎;血栓性静脉炎;脏器脓肿。 出血性休克:脏器钝性或穿透性损伤(肝脾破裂,血胸,骨盆骨折);宫外孕;上消化道出血;腹主动脉瘤破裂;大咯血。 低血容量性休克(出血以外):大面积烧伤;剧烈呕吐、腹泻;肠梗阻;用退热药后大汗,未及时补液。 过敏性休克:

晕厥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014 年更新版)

晕厥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014 年更新版) 2014-11-19 10:45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作者:刘文玲胡大一郭继鸿马长生陈红浦介麟张海澄蒋文平李毅刚杨新春白融中国心律学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字体大小 - | + 晕厥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 占急诊科患者的0. 9% ~1. 7%,住院患者的1%~3%。导致晕厥的病因很多,机制复杂, 涉及多个学科。因此, 规范晕厥的诊断与治疗十分重要。 自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学分会2006 年发布晕厥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以来, 在晕厥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特别是2009 年欧洲心脏病学学会( ESC) 修订了晕厥诊断与治疗指南, 2011 年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发布了晕厥诊断的标准方案。 目前, 针对中国人群晕厥的相关研究较前有所丰富, 包括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有关血管迷走性晕厥、心源性晕厥的预后分析, 但数据仍然有限, 无论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还是治疗手段方面, 均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以及相关的基础研究。 儿童晕厥的研究略显优势, 在病因、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方法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研究, 使得我们对中国儿童人群的晕厥有了进一步了解。 鉴于上述情况, 本共识主要参照ESC 和加拿大心血管学会有关晕厥的最新指导性文件并结合近年来的进展,由国内本领域的专家集体编写而成, 旨在制定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晕厥诊断与治疗的指导性文件, 帮助临床医生确立晕厥诊断, 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一、分类及病理生理 ( 一) 定义 晕厥是指一过性全脑血液低灌注导致的短暂意识丧失, 特点为发生迅速、一过性、自限性并能够完全恢复。 ( 二) 分类 1.神经介导的反射性晕厥: 反射性晕厥根据涉及的传出路径而分为交感性或迷走性。当直立位血管收缩反应降低导致的低血压为主要机制时, 即为血管抑制型, 当心动过缓或心脏收缩能力减弱是主要机制时为心脏抑制型, 这两种机制均存在时则为混合型。 年轻人的血管迷走性晕厥为典型、单纯性的血管迷走性晕厥。老年人出现的反射性晕厥常伴有心血管或神经系统异常, 表现为直立位或餐后低血压, 这种反射性晕厥是病理的, 主要与药物相关的自主神经系统代偿反射受损和原发性或继发性自主神经功能衰竭相关。

2018欧洲晕厥诊治指南发布(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8 欧洲晕厥诊治指南发布! 3 月19 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颁布了新版晕厥诊断和管理指南。2001 年ESC 发布了第一版晕厥指南并于200 4 年和2009 年进行了修订;201 5 年,专家组认为有足够的新数据来更新指南,再次启动了指南修订。新版指南以患者为导向,重点在于治疗,旨在降低晕厥复发风险和减少威胁生命 的后果。 更新要点总结 与2009 版指南相比,新版指南删除了多项III 类建议,并调整了一些建议的推荐等级,同时提出了许多新的建议和治疗观念,详见图1。图1 2018 版晕厥指南中的更新点注释:OH,体位性低血压;POTS,姿势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PS,心 因性假性晕厥;ARVC: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病;SVT,室上性心动过速;VT,室性心动过速;HCM,肥厚型心?病;CSM,颈动脉窦按摩;PCM,身体反压动作;ICD,植入式心脏复律 除颤器;ILR:植入式心电事件记录仪;SNRT:窦房结恢复时间;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EPS,电生理检查;AA,抗心律 失常;SU,晕厥单元;ED,急诊室 晕厥的概念和分类 晕厥定义为脑灌注不足导致的短暂性意识丧失(TLOC),特 征为起病迅速、持续时间短和可以自行完全恢复。表1 晕厥

的分类 晕厥的评估和诊断 图2 新版指南对晕厥相关概念的更新和修订 晕厥的初始评估要明确下面四个关键问题:(1)事件是TLOC 吗?(2)如果是TLOC,是否为晕厥?(3)如果怀疑晕厥,是否有明确的病因学诊断?(4)有无提示心血管事件或死亡高危的证据? 图3 晕厥的初始评估和风险分层流程图 在急诊室对TLOC 的评估需回答下面三个关键问题:(1)是否存在可以识别的严重潜在病因?(2)如果原因不确定,出现严重后果的风险有多大?(3)患者是否应该住院? 图4 因TLOC 怀疑晕厥的患者在急诊室的管理和风险分层所有患者都应进行完整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包括立位血压)和标准心电图检查。怀疑心律失常性晕厥时,应对高危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如果患者既往有心脏病或有提示结构性心脏病或心源性疾病的数据时,需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年龄>40 岁、晕厥原因不明或者存在反射性原因时,进行颈动脉窦按摩。怀疑反射性或直立性原因时,进行倾斜试验。 如有必要,进行血液检测。例如,怀疑出血时检测血细胞比 容和细胞计数,怀疑缺氧时进行氧饱和度检测和血气分析,怀疑心?缺血时检测?钙蛋白,怀疑肺栓塞时检测D-二聚体。

晕厥的诊断思路

【体会】晕厥得诊断思路—丁香园论坛-医学/药学/生命科学论坛 晕厥得诊断思路 晕厥就是临床常见得症状、多年来对晕厥得诊断与治疗比较混乱,临床研究资料不多,欧洲心脏病学会发表得晕厥得处理指南根据近年来临床实践寻找更有利得证据,指导晕厥得诊断与治疗,进一步规范了对晕厥得诊断得步骤,使治疗更为科、合理有效。 一、晕厥得定义及流行病学 晕厥就是多种原因导致得突发、短暂得意识丧失,能自行恢复、就是一种常见得临床综合征,其机制就是短暂得大脑灌注低下。晕厥发生前可有先兆,如轻微头晕,恶心、出汗乏力与视觉异常,但多数表现为突然发作,因此经常引起摔伤,在老年人中尤其常见、 美国弗明翰(Framingham)研究表明晕厥得发病率男性3%,女性3。5%,老年人6%。大约20—30%得人在一生中至少有过一次晕厥或晕厥前兆得体验、有些晕厥往往预示着恶劣得预后,如心律失常得晕厥。晕厥中9-34%为心脏原因引起,严重者可导致猝死。一年内得死亡率为30%、导致晕厥得得病因繁多,机制复杂,医生处理具体病人时往往面临一些难题。近年来,国外在晕厥得病因与机制方面得研究进展较快,在临床中普遍开展了直立倾斜试验,电生理检查,电话心电图、信号平均心电图等检查,这些方法得应用,使某些往往原因不明得晕厥变得有因可查,晕厥得病因诊断与治疗已大为改观。?二、晕厥得病因及分类?心脏性晕厥?心律失常性?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包括慢快综合征)?2、房室阻滞?3、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 4、室性快速心律失常 5、长QT综合征 6、Brugada综合征? 7、与起搏器及ICD有关?8、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血流动力学性1、心脏瓣膜病变:如主动脉及主动脉瓣狭窄、脉动脉及肺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人工瓣功能障碍;?2、急性心肌梗死与/或缺血 3、肥厚梗阻性心肌病? 4、心房粘液瘤?5、急性主动脉夹层 6、急性心包填塞 7、肺栓塞与肺动脉高压 非心脏性晕厥?神经介导性晕厥 1、血管迷走性 2、颈动脉窦综合征? 3、其它反射性晕厥?①咳嗽性②吞吐性③排尿性④排便性 直立性低血压 1、原发性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2、继发性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脑血管病性 锁骨下窃血综合征?不明原因性晕厥 三、晕厥得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评估(1)初评:就是否真正晕厥,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心电图?(2)可疑诊断:进一步辅助检查?(3)明确病因,确定诊断与治疗 (一)病史?1、诱因: (1)与体位有关得晕厥:卧位突出起立时晕厥:直立性低血压。体位改变后晕厥:心房粘液瘤。 (2)与颈部活动有关得晕厥:多由颈、椎动脉狭窄,或椎动脉窦过敏性晕厥。(3)卧位时发作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