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C市事业单位考试试题解析

2012年C市事业单位考试试题解析
2012年C市事业单位考试试题解析

2012年C市事业单位录用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

答案解析

一、判断题

下列命题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涂B,全涂A或全涂B不给分。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

1.B.【解析】本题考查公务员法。根据《公务员法》第33条的规定,对公务员的考核,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故题干错误。

2.A.【解析】本题考查公务员法。公务员的权利,大部分是可以行使也可以放弃的,但是有些权利是公务员在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时必须具有的,不得放弃,否则,不能有效履行其职责。

3.A.【解析】本题考查公务员法。根据《国家公务员非领导职务设置办法》规定,非领导职务的设置职数,上级机关应多于下级机关,综合部门应多于专业部门。

4.B.【解析】本题考查哲学。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还是起阻碍作用不取决于它是否适应自己的经济基础,而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的先进与落后。当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时,它越是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就越能促进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相反地,当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一种落后的生产关系时,它越是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就越阻碍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

5.B.【解析】本题考查公务员法。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指导思想,归纳起来有三个:(1)公务员制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2)公务员制度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公务员制度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我国的公务员制度不奉行“政治中立”原则。

6.B.【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在我国,最广泛的基层政权是乡、镇政权。街道办事处是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设立的派出机构。

7.A.【解析】本题考查公文。公文的稿本指公文的文稿和文本的总称。故题干正确。

8.A.【解析】本题考查哲学。任何事物都存在肯定否定两个方面,否定是事物内部的自我否定,正是事物对自身优点的保留、对缺陷的克服才促进了事物不断向前发展。

9.A.【解析】本题考查公文。通常情况下不越级行文。遇有特殊情况,如发生重大的事故、防汛救灾等突发事件或上级领导在现场办公中特别交待的问题,可越级行文,特事特办,

但要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否则,受文机关对越级公文,可退回原呈报机关,或可作为阅件处理,不予办理或答复。

10.A.【解析】本题考查公文。注意请示与函的区别: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9条的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请示与请批函都是请求批准事项。但请示是向有隶属关系的上级行文,在行文关系上属上行文;请批函是向没有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或职能单位行文,从行文关系上看多数为平行文。

11.A.【解析】本题考查哲学。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现在存在的相对于未来事物来说都是旧事物,必然被新事物所取代。所以凡是存在的都是应该灭亡的。

12.A.【解析】本题考查哲学。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向。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同一性体现在:必然性总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制约,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

13.B.【解析】本题考查哲学。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在这一点上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但是,每一事物与其周围事物的联系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不能把联系的普遍性理解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联系着的。这种看法混淆了联系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忽视了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

14.A.【解析】本题考查经济。没有价值,因为产品没有卖出去,意味着劳动没有得到社会承认。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取得。

15.B.【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市场机制包括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三种最基本的机制。其中,市场机制的核心机制是价格机制,而非竞争机制。

16.B.【解析】本题考查经济。我国现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只有公有制企业员工的工资收入才是按劳分配。私有制企业员工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力要素分配。

17.A.【解析】本题考查管理。政企分开,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行政职能转变的关键,也是当前我国政府机构改革能否成功的必要条件。

18.A.【解析】本题考查道德。职业道德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同职业联系在一起的,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人们自身所具有的能够体现一定的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

19.B.【解析】本题考查法律。人权与公民权二者不能等同。人权,是一政治概念,是

指人作为人应该平等地享有的权利,包括人们追求生活、财产、自由和幸福的权利。公民权,是一个法律概念,是人们对公民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通称。

20.B.【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二、单项选择题

在下列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涂黑所选答案项的信息点,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21.B.【解析】本题考查时政。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22.B.【解析】本题考查公文。函和议案主要用于平行文。通知以下行文为主,但有时也可以用作平行文。请示只能用于上行文。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23.A.【解析】本题考查公文。草稿是非正式文稿,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效用。定稿具备正式公文的效用,是制作公文正本的标准依据。试行本在规定的试验推行期间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暂行本在规定的暂行期间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24.D.【解析】本题考查经济。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发给股东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东借以取得股东权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持有者即为公司股东,对该公司拥有剩余控制权。企业债券通常又称为公司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债券。企业债券风险与企业本身的经营状况直接相关。如果企业发行债券后,经营状况不好,连续出现亏损,可能无力支付投资者本息,投资者就面临着受损失的风险。金融债券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筹资主体为筹措资金而面向个人发行的一种有价证券,是表明债务、债权关系的一种凭证。债券按法定发行手续,承诺按约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它属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主动负债。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一国经济中占有较特殊的地位,政府对它们的运营又有严格的监管,所以金融债券的资信通常高于其他非金融机构债券,违约风险相对较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所以,金融债券的利率通常低于一般的企业债券,但高于风险更小的国债和银行储蓄存款利率。国债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

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25.C.【解析】本题考查经济。本题中的分配涉及到公平问题,其解决途径是一个人切另外一个挑,依靠的是合理的机制和政策。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26.C.【解析】本题考查经济。通货紧缩既然是一种货币现象,治理通货紧缩,也就必须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以满足社会对货币的需求。增加货币供给的方式不外乎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两个方面着手。降低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抑制通货紧缩都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27.B.【解析】本题考查管理。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28.D.【解析】本题考查管理。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一)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29.B.【解析】本题考查管理。检察院是司法机关的专门监督机关。另外,行政机关的监察机关、审计机关也是专门的监督机关。其他三项属于一般监督的范畴。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30.B.【解析】本题考查道德。提高行政效率是公务员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但不是终极目标,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修养的终极目标是使公务员能够更好地行使公共行政权力,为人民服务,所以B项不正确。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31.C.【解析】本题考查科技。核裂变是一个原子核分裂成几个原子核的变化。只有一些质量非常大的原子核像铀、钍等才能发生核裂变。这些原子的原子核在吸收一个中子以后会分裂成两个或更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二个到三个中子和很大的能量,又能使别的原子核接着发生核裂变……,使过程持续进行下去,这种过程称作链式反应。原子核在发生核裂变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称为原子核能,俗称原子能。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知识点链接]核聚变是指由质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或氚,在一定条件下(如超高温和高压),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并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的一种核反应形式。原子核中蕴藏巨大的能量,原子核的变化(从一种原子核变化为另外一种原子核)往往伴随着能量的释放。如果是由重的原子核变化为轻的原子核,叫核裂变,如原子弹爆炸;如果是由轻的原子核变化为重的原子核,叫核聚变,如太阳发光发热的能量来源。

32.C.【解析】本题考查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具体说有两点:其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般、普遍;具体科学是个别、特

殊。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二,具体科学的研究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后者能为前者提供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33.C.【解析】本题考查哲学。形而上学指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从而否认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世易时移,时移世易,古和今不同,今和古相异,则古今之天下自然不同。不承认这一点,而主张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典型的形而上学观点。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34.D.【解析】本题考查哲学。考查知识点是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坐地”是静止,然而“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也就是虽然坐着没动,却一天行了八万里,遥看了一千河,显然这是物质的运动绝对性和静止相对性的统一。其他选项似乎都具有很大迷惑性,但是对诗句本身有了准确的理解,答案也就显而易见地出现了。因此,本题选择D 选项。

35.C.【解析】本题考查哲学。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一物就转化为他物。“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句话启示我们,做事情要注意火候,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36.D.【解析】本题考查政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属于道德的范畴。道德是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种通过社会舆论、教育感化、自身修养、传统习惯等起作用,用以调整社会关系、维护公共秩序、保证社会生活安定有序的精神力量。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而不是脱离历史发展的抽象观念。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大力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大力发展各民族和社会成员之间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在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旧社会残留的封建主义道德的影响依然广泛存在,又面临资本主义腐朽思想道德的侵蚀。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也给道德领域和社会关系带来深刻复杂的变化。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确立全社会普遍奉行的道德规范,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革命道德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道德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提炼和概括出八个方面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为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判断提供了基本准则。社会主义荣辱观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结合起来,树立了鲜明的社会价值导向。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和认真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就能够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37.A.【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其他条件给定商品价格越高则企业的利润越大,企业生产越多也就获利越多,所以供给量会增加。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38.C.【解析】本题考查经济。“胜者全得”的理论说明了科技进步对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抢占高新技术战略制高点的势头有增无减,就是为了在更大程度上谋求“胜者全得”的结果。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39.A.【解析】本题考查经济。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指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这个指数在零和一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反之亦然。基尼系数越小说明收入分配越平均。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40.B.【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为了建立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转协调、灵活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就必须转变政府的职能。而转变职能的根本途径就是政企分开,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督部门,强化社会管理职能部门,减少具体审批事务和对企业的直接管理,做到宏观管好,微观放开。坚决把属于企业的权力放给企业,把应该由企业解决的问题交由企业自己去解决。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主要是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41.B.【解析】本题考查管理。在行政管理的诸环节中,处于中心环节的是行政决策。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42.C.【解析】本题考查管理。定期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43.D.【解析】本题考查时政。“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44.A.【解析】本题考查文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驱之”大意是说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会受到祸害而躲开。这与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热爱祖国,矢志不渝”的涵义一致。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45.D.【解析】本题考查科技。活化石是指在种系发生中的某一线系长期未发生前进进化,也未发生分支进化,更未发生线系中断,而是处于停滞进化状态的结果,并仍然是现存的种类。金丝猴不是活化石。其余三者都是。另外,娃娃鱼也是活化石。因此,本题选择D 选项。

46.A.【解析】本题考查地理。布有大量卷积云或细小高积云的天空,状似鱼鳞或轻风吹过水面引起的波纹,被称作鱼鳞天。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47.C.【解析】本题考查时政。2011年11月29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48.A.【解析】本题考查党史。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国家。题干中给出的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即可排除《新民主主义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主要讲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论十大关系》符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论调。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49.D.【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其核心是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50.B.【解析】本题考查时政。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三、多项选择题

在下列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找出恰当的选项,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请用铅笔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涂黑所选答案项的信息点。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51.ABCD.【解析】本题考查哲学。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用形而上学观点解释宇宙,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它承认世界是物质的,但把物质归结为“原子”,并且误把人类对原子层次的认识当作最终认识,主张客观世界只是按照原子的不同结构排列而成,没有质变,只有量变。它并不能科学地说明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混淆了哲学上的物质是一个一般性的哲学范畴还是一个具体的物质形态,不懂得个别与一般、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因此也不能科学地批判唯心主义。因此,本题选择ABCD。

52.ABD.【解析】本题考查管理。政企分开的主要措施:解除政府主管部门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直属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大量裁减专业经济部门和各种行政性公司,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加强和改善国有企业的监管方式。作为过渡性措施,要保留部分专业部门,主要职能为制定行业规划和引导行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因此,本题选择ABD。

53.ABCD.【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只有具备这些要件才能是市场经济。因此,本题选择ABCD。

54.ACD.【解析】本题考查法律。根据《宪法》第62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下列职权:(七)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十一)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十二)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十三)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第89条:“行使下列职权:(十四)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第108条:“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有权改变或者撤销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因此,ACD三个选项说法正确,而“撤销下一级人民政府不恰当的决定”是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权力,B选项说法错误,本题选择ACD。

55.ABD.【解析】本题考查时政。2011年5月31日,中央国家机关厉行节约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央国家机关要带头厉行节约,特别要从严控制和压缩因公出国出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接待三项经费支出。因此,本题选择ABD。

56.BC.【解析】本题考查公文。受文机关包括主送机关、抄送机关,其中主送机关是对公文负有主办或答复责任的机关,抄送机关是除主送机关以外的其他需要告知公文内容的有关机关,所以A选项表述错误。印发机关是指公文的印制主管部门,一般为发文机关的办公厅(室)或文秘部门,即办公部门,所以B选项表述正确。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发文年度、发文序号组成,所以C选项表述正确。附件是正文的补充材料或参考材料,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所有的公文都有附件,所以D选项表述错误。因此,本题选择BC。

57.ABD.【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人均消费水平(年)=居民个人消费总额/年均人口总数居民个人消费总额的高低主要受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和积累率的高低的影响。所以我国人均消费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总额和增长速度、国民收入中积累和消费的比例、人口总量。因此,本题选择ABD。

58.AB.【解析】本题考查经济。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1个季度或1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劳动者收入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者个人1年内得到的全部收入。劳动者收入占GDP的比重下降,说明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劳动要素参与社会分配的比例呈下降的趋势。因此,本题选择AB。

59.AD.【解析】本题考查法律。我国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应当满足下列两个条件:(1)年满18周岁,18周岁是我国公民成年的界限。对于年满16周岁而不满18周岁,但是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法律将之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精神状况健康正常。因此,《民法通则》对公民民事行为能力进行分类的依据包括公民的年龄状况、精神状态,本题选择AD。

60.ABCD.【解析】本题考查法律。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是指一切犯罪构成都必须具备的要件,因此,也称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关于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刑法理论上存在分歧,但一般采用四要件说,即认为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应为: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

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本题选择ABCD。

61.AB.【解析】本题考查地理。历史上南北走向的人工运河多、东西走向的运河少,一方面由于中国大江大河多是东西走向,南北走向的河流较少,因此,东西向交通较为方便,南北向压力较大;另一方面,南方粮食产量较大,南粮北运的需求较强。因此,本题选择AB。

62.AB.【解析】本题考查哲学。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在船上看着云是不动的,体现了相对静止的存在;不知云与我俱东体现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因此,本题选择AB。

63.BCD.【解析】本题考查时政。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因此,本题选择BCD。

64.ACD.【解析】本题考查时政。2011年广东GDP超过5万亿元,江苏、山东过4万亿。因此,本题选择ACD。

65.BCD.【解析】本题考查哲学。意识的主观性主要表现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别性和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别性。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不同人、不同的主体会有不同的反映。由于认识主体的专业知识背景和经验的不同,因而即使面对着同一认识对象也会得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结果。但是,任何意识就其内容而言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人们对于同一对象的认识产生差异的根源是客观的,而且对这些有差别的认识的检验也是由客观实践来检验的。不能因为意识的主观形式而否认意识根源于客观的事实。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BCD选项。A选项的错误在于夸大了意识的能动性。人的意识可以选择认识对象,但意识选择的对象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而不是意识主观所建构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

66.BD.【解析】本题考查哲学。感觉是感性认识的最初形式,是意识和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是物质的刺激向意识的最初转化。人的感觉有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两种。对形成人对外部世界认识来说,起重要作用的是外部感觉。由于人的各种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不同,接受的刺激不同,感觉可以分为许多类。由于有这些不同的感觉,人分别把握和体验着事物的各方面的特性。不通过感觉,人就不能知道任何事物的任何形式,也就谈不上认识。因此,感觉既是感性认识的起点,也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D选项。

67.CD.【解析】本题考查哲学。认识的第二次飞跃的条件可总结为三个结合:理论与主体需要相结合,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理论与群众行动相结合。A、B选项是第一次认识飞跃的条件,故排除。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

68.ABC.【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构成要素是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设施,A项内容属于政治制度要素;C项内容属于设施要素。D项内容是社会经济结构的构成要素,因此被排除。因此,本题选择ABC。

69.BCD.【解析】本题考查哲学。题干中否认了因果联系的客观性,认为因果关系只存在于头脑思维中,不符合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因果关系是决定论的逻辑依据,否认因果关系的客观性,是非决定论的重要表现;同时,也使科学认识丧失了客观依据,那么人类自觉运用对客观因果关系的认识来改造世界也就不可能了。因此,本题选择BCD。

70.ABC.【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因此,本题选择ABC。

71.ABCD.【解析】本题考查法律。根据《民法通则》第37条规定,法人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缺一不可。(一)依法成立。即法人必须是经国家认可的社会组织。在我国,成立法人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根据法律法规或行政审批而成立。如机关法人一般都是由法律法规或行政审批而成立的。二是经过核准登记而成立。如工商企业、公司等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后,成为企业法人。(二)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法人必须拥有独立的财产,作为其独立参加民事活动的物质基础。独立的财产,是指法人对特定范围内的财产享有所有权或经营管理权,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独立支配,同时排斥外界对法人财产的行政干预。(三)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法人的名称是其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标志符号。名称应当能够表现出法人活动的对象及隶属关系。经过登记的名称,法人享有专用权。法人的组织机构即办理法人一切事务的组织,被称作法人的机关,由自然人组成。法人的场所是指从事生产经营或社会活动的固定地点。法人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法人的住所。(四)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指法人对自己的民事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承担全部法律责任。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法人的组成人员及其他组织不对法人的债务承担责任,同样,法人也不对除自身债务外的其他债务承担民事责任。因此,本题选择ABCD。

72.BCD.【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行政机关在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和较大数额罚款(北京市规定对公民处以超过1000元,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超过3万元)等行政处罚决定前必须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因此,本题选择BCD。

73.ABC.【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行政处罚的原则,是指对行政处罚设定和实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行政处罚法》对行政处罚的原则作了明确规定:(一)处罚法定原则。它是指行政处罚必须严格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包括四个基本要求(1)处罚设定法定;

(2)实施处罚的主体法定;(3)处罚依据法定;(4)处罚程序法定。(二)处罚公正、公开原则。它是指行政处罚的设定与实施要公平正直,没有偏私。(三)一事不再罚原则。它是指针对行政相对人的一个违法行为,不能给予多次的处罚。(四)处罚和教育相结合原则。(五)保障权利原则。即指在行政处罚中要充分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它要求:不应让无辜的人遭受处罚;要使违法的人得到公正的处罚,受到违法处罚的人得到补救。因此,法律赋予相对人在处罚的过程中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听证权、申请复议权、提出诉讼权以及赔偿请求权。因此,本题选择ABC。

74.BC.【解析】本题考查公文。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发文机关标识应当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当加盖印章。公文形成的具体时间,通常以领导者签发的时间为准,联合行文时以最后签发机关的领导人签发日期为准,特殊情况下以会议通过的时间、印发时间、批准时间作为公文形成的时间,附件应在正文之下(空一行)左起空两格位置标明附件的顺序和名称,不得使用笼统的标注方法。因此,本题选择BC。

75.BCD.【解析】本题考查公务员法。《公务员法》第九章第五十六条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的种类为:(一)警告;(二)记过;(三)记大过;(四)降级;(五)撤职;(六)开除。因此,本题选择BCD。

[知识点链接]在国家公务员制度中降职不再是一种行政处分。它首次以法规的形式,把降职确立为一种变更职务关系的任用形式。国家公务员降职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使用国家公务员,充分发挥国家公务员的作用,为行政机关的各个职位选择配备适宜的人才。而以往的降职是为了惩处违法违纪人员,促使工作人员遵纪守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