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手机LCD与OLED屏幕显示技术

浅谈手机LCD与OLED屏幕显示技术
浅谈手机LCD与OLED屏幕显示技术

浅谈手机LCD与OLED屏幕显示技术

现如今我们在选购智能手机时第一眼注意到是手机外观,其次就是屏幕,一块出色的显示屏幕往往可以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其色彩的鲜艳度,对图像的还原程度等,对我们的眼睛来讲是有震撼的冲击的,随着移动智能设备技术迭代频率越来越快,手机所具备的功能越来越多,中国手机市场每天都是“腥风血雨”,竞争强烈,各家手机厂商都在使出浑身解数讨用户欢心,手机的“黑科技”也是层出不穷,在手机屏幕方面也从之前传统的LCD屏转为了新型材料oled屏幕,这也是现如今国产手机如华为、OPPO、vivo、小米等品牌旗舰手机所采用的屏幕,今天我们就从以下几方面来浅谈下手机lcd与oled屏显技术:

一、工作原理

(一)、LCD屏显技术

LCD又叫液晶显示技术,简单来说LCD屏的光源来自于背光层,通过背光层发射白色光线之后穿过带有红、绿、蓝颜色的薄膜来显示出不同的颜色,控制背光层和薄膜之间的阀门来调整颜色的比例,从而调整亮度显示不同的颜色。其结构示意图如下图1-1所示。

(二)、Oled屏显技术

Oled全称是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其大致原理是屏幕

由大量的具有红绿蓝三种颜色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和发光材料构成,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在电流的驱动下发光,并通过控制三种颜色的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发光程度来组成不同的色彩图像。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

图1-1 LCD屏结构示意图

图1-2 OLED屏结构示意图

二、两者优缺点

(一)屏幕观感

OLED因其自发光特性,显示黑色会更极致,较于LCD 屏不需要背光源,且发光效率高,因此拥有超高的对比度,更高的饱和度,简单的说就是比LCD拥有更加丰富的色彩,对图像可以进行非常好的还原,但同时因其色彩表现过于艳丽,部分用户会感到不适。

(二)能耗方面

OLED屏由于采用直流低电压驱动,且每个晶体管都是独立工作,该亮的亮,该暗的暗,且当OLED屏中的晶体管不通电流时屏幕显示为黑色,而LCD因其工作原理关系无论显示什么颜色都是需要背光灯常亮,因此在同样的亮度水平下OLED较于LCD会更加省电。

(三)物理特性

LCD屏幕硬度高,由于有背光层和液晶层的存在,其屏幕厚度较大(即硬屏),厚度约在1mm左右;OLED屏抗震荡、耐低温(可以在-40℃正常工作),又比较轻薄,可以进行大幅度弯曲(即柔性屏),可用在小型穿戴设备上和曲面屏手机上,又因其厚度约在0.5mm~1.8mm之间,应用在手机上可以进一步减小手机的厚度,这样可以腾出更多的空间给其它元器件。

(四)屏闪问题

因OLED屏幕采用的是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调光,作用是把模拟信号调制成脉波的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调整在一定时间周期内屏幕亮和灭的闪烁时间来调整亮度,如屏幕最大亮度的时候只需将屏幕一直开着就可以,如果要降低屏幕亮度,只需降低屏幕亮的周期时间,延长灭的周期,因周期非常短,因此肉眼感受不到屏幕闪烁,如果眼睛敏锐的人,在屏幕亮度降到很低时,长时间观看会造成眼睛干涩,引起不适。反观LCD 是通过控制电压来直接调节背光板亮度的,因而没有这个问题。

(五)、烧屏问题

因其是“自发光”的工作原理,在长时间显示同一色彩,极易造成某个晶体管性能衰减,但其他工作正常,通俗的讲就是会产生偏色,屏幕会出现明显的印记,而LCD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此在理论上使用寿命上没有LCD来的长。

三、个人建议

我个人认为无论是LCD屏也好,还是OLED屏也来,各有各的优缺点,目前使用来说LCD的显示效果已经足够用户使用,但就现在的手机市场来说,现如今大多数的旗舰手机均已采用OLED屏显技术,因其优点特性适用当今的全面

屏、曲面屏手机,同时也作为厂商所宣传的一个噱头。目前手机更新换代频率周期不断缩减,所以我觉得没必要去追求什么屏幕好,什么材质差,只要是适用于自己,自己用着舒适的手机就是好手机。

手机显示模组简介

显示模组简介
LCM&CTP规划工程师 高庆
2013-2-16
1

? 目录
1
显示模组中的名词
2 3 4
LCM定义
LCM结构组成
LCM显示原理简介
5
LCM生产制程简介
2

显示模组中的名词
3

显示模组中的名词(1)
? ? ? ? ? ? ? ? ? ? ? ? ? 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液晶显示器 IC(LSI):Integrate Circuit集成电路(Large-scale integration超大 规模集成电路) FPC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Assembly 柔性线路板组件 BL: Back Light背光源 POL: Polarizer偏光片 TP: Touch Panel触摸屏 CTP: Capacitance Touch Panel电容式触摸屏 ITO: 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 ST: Stainless Steel铁框 PM-OLED: 无源矩阵发光二极体 AM-OLED: 有源矩阵发光二极体 CF: Color Filter彩膜 ARRAY: 液晶显示面板阵列图案制作(Array制程:薄膜/黄光/蚀 刻/剥膜)
4

手机显示模组中的名词(2)
? ? ? ? ? ? ? ? ? ? COG: Chip-on-Glass使用ACF将芯片直接邦定在玻璃上,实现LCD 与IC的电气连接; FOG: FPC-on-Glass使用ACF将FPC直接邦定在玻璃上,实现LCD与 FPCA的电气连接; ACF: anisotropy conducting film各向异性导电膜; 硅胶: silicon 密封隔绝空气的胶,一般为黑色或白色; TUFFY胶: 密封隔绝空气的胶,一般为蓝色; 清洁剂: 显示模组在生产制程中使用的擦拭溶剂,一般为有机液体( 无水乙醇、乙醚等); 无尘布: 显示模组在生产制程中使用的不产尘的清洁布,一般分为10 级、百级等; 无尘室: 显示模组在生产制程中的生产环境,一般分为百级(偏贴、 CTP与显示模组贴合及BL贴合)、千级(COG&FOG)、万级(组装) 偏贴: 偏光片贴片工艺名词。 以上名词会在后面的章节中逐步详细讲解
5

详细说明各类手机屏幕

细致介绍各类手机屏幕 九大手机屏幕材质及技术中,除了传统的TFT、OLED等屏幕之外,还有NOVA、AMOLED、Suoer AMOLED、Super AMOLED Plus、IPS、SLCD、ASV等这几年十分流行的屏幕材质及技术,下面就给大伙儿来一一做一个全面的解析 TFT屏幕 由于性能均衡、产量高、造价低廉等特点,TFT屏幕被广泛的应用在手机产品上,是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屏幕,TFT(Thin Film

Transistor)即薄膜场效应晶体管,属于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中的一种。它能够“主动地”对屏幕上的各个独立的像素进行操纵,如此能够大大提高反应时刻。一般TFT的反应时刻比较快,约80毫秒,而且可视角度大,一般可达到130度左右。 TFT 所谓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是指液晶显示器上的每一液晶象素点差不多上由集成在其后的薄膜晶体管来驱动。从而能够做到高速度、高亮度、高对比度显示屏幕信息。TFT属于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在技术上采纳了“主动式矩阵”的方式来驱动,方法是利用薄膜技术所作成的电晶体电极,利用扫描的方法“主动拉”操纵任意一个显示点的开与关,光源照耀时先通过下偏光板向上透出,借助液晶分子传导光线,通过遮光和透光来达到显示的目的。

摩托罗拉XT702 手机 屏幕优点:制造工艺成熟、还原能力和对比度较好 屏幕不足:比较耗电、触控手感和灵敏度相对较差 代表机型:摩托罗拉XT702(摩托罗拉旗下大部分手机差不多上采纳TFT屏幕) OLED屏幕 事实上目前市场上OLED屏幕手机目前差不多不是专门多了,尽管在TFT屏幕主打的时代,这类屏幕依旧比较先进的,Super AMOLED也是基于OLED屏幕衍变而来,然而由于AMOLED和Super

手机屏幕显示技术分析及比较

近些年,智能手机的发展日新月异。屏幕作为手机的“脸部”,在这个“看脸”的年代“脸部”尤为重要。各大厂商的竞争热点也转变成了手机屏幕的竞争。手机厂商对于屏幕的日益重视,从LCD 到OLED,从非全面屏到“刘海屏”“挖孔屏”“水滴屏”等异形全面屏乃至真全面屏,手机屏幕的颜色、材质、尺寸、分辨率等技术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主流手机屏幕的分类 智能手机屏幕按材质可分为LCD 和OLED 两大类。LCD 英文全称“Liquid Crystal Display”,即“液态晶体显示屏幕”,常指的是TFT -LCD,即一种采用冷阴极萤光灯(CCFL)或发光二极管(LED)作背光光源的显示屏,具有工作电压高、电流低、使用寿命长、光衰小的特点。OLED 英文全称“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中文为“有机发光二极管”。与LCD 不同的是,OLED 屏幕具有自发光特性。由于其无需外部光源,使OLED 屏幕可以做得更薄,加上其广视角、高对比、高反应速率、低耗电以及色彩艳丽等众多优点,现已成为市场主流屏幕材质。

手机屏幕显示技术分析和比较 手机屏幕作为手机的“脸部”,其参数好坏会直接反馈给用户,所以在购买手机的时候,屏幕是仅次于处理器和内存之后的第三大参考因素。手机屏幕主要的技术参数为材质、尺寸、分辨率、色彩、对比度、亮度等。目前,主流的手机厂商采用的屏幕显示技术主要有两种,即IPS 屏幕和AMOLED 屏幕。 IPS 屏幕 IPS 是“In -Plane Switching”的缩写,即平面转换,它是由日本一家大型跨国企业———日立公司于2001年研发的液晶面板技术,如今已经成为液晶技术的主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先进、效果显示最好的液晶显示技术之一。IPS 屏幕是基于LCD 的一种技术,其本质还是LCD 显示屏,但这种技术存在诸多优势,一经上市就获得大部分商家的青睐。

常用手机材料分析

手机壳体材料选择 手机模具造价昂贵,产品所用的材料价格也不菲;手机中壳体的作用:是整个手机的支承骨架;对电子元器件定位及固定;承载其他所有非壳体零部件并限位。壳体通常由工程塑料注塑成型。 1、壳体常用材料(matrial) ABS:高流动性,便宜,适用于对强度要求不太高的部件(不直接受到冲击,不承受可靠性测试中结构耐久性测试的部件),如手机内部的支撑架(Keypad frame,LCD frame)等。还有就是普遍用在要电镀的部件上(如按钮,侧键,导航键,电镀装饰件等)。目前常用奇美PA-727,PA757等。 PC+ABS:流动性好,强度不错,价格适中。适用于绝大多数的手机外壳,只要结构设计比较优化,强度是有保障的。较常用GE CYCOLOY C1200HF。 PC:高强度,贵,流动性不好。适用于对强度要求较高的外壳(如翻盖手机中与转轴配合的两个壳体,不带标准滑轨模块的滑盖机中有滑轨和滑道的两个壳体等,目前指定必须用PC材料)。较常用GE LEXAN EXL1414和Samsung HF1023IM。 2、在材料的应用上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避免一味减少强度风险,什么部件都用PC料而导致成型困难和成本增加; 在对强度没有完全把握的情况下,模具评审Tooling Review时应该明确告诉模具供应商,可能会先用PC+ABS生产T1的产品,但不排除当强度不够时后续会改用PC料的可能性。这样模具供应商会在模具的设计上考虑好收缩率及特殊部位的拔模角。 通常外壳都是由上、下壳组成,理论上上下壳的外形可以重合,但实际上由于模具的制造精度、注塑参数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上、下外形尺寸大小不一致,即面刮(面壳大于底壳)或底刮(底壳大于面壳)。可接受的面刮<0.15mm,可接受底刮<0.1mm。在无法保证零段差时,尽量使产品的面壳大于底壳。一般来说,面壳因有较多的按键孔,成型缩水较大,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大,一般选0.5%。底壳成型缩水较小,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小,一般选0.4%,即面壳缩水率一般比底壳大0.1%。即便是两件壳体选用相同的材料,也要提醒模具厂在做模时,后壳取较小的收缩率。 3、数码相机模具制造上,很多也以ABS+PC料为主要依据来开发模具产品。 手机硅胶模具 手机硅胶模具制作的一般流程如下; 备料→橡胶压制→喷漆→冲压→镭雕→成品包装。 1. 备料:其实就是把要制造的原始橡胶块和一些配料(主要是色粉和其他一些配剂,)充分合匀,

9种屏幕优缺点比较 究竟哪种手机屏幕材质好

9种屏幕优缺点比较究竟哪种手机屏幕材质好 目前在手机产品上,除了硬件上的差别之外,屏幕也已经成为了消费者购买手机的标准之一,不过毕竟屏幕材质实在够多,而消费者对它们的优缺点也不能一一了解,本文通过对目前九大手机屏幕材质的解析,让消费者有一个明明白白的消费观。 这九大手机屏幕材质及技术中,除了传统的TFT、OLED等屏幕之外,还有NOVA、AMOLED、Super AMOLED、Super AMOLED Plus、IPS、SLCD、ASV等这几年十分流行的屏幕材质及技术,下面我们就给大家来一一做一个全面的解析。 一、TFT屏幕 由于性能均衡、产量高、造价低廉等特点,TFT屏幕被广泛的应用在手机产品上,是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屏幕,TFT(Thin Film Transistor)即薄膜场效应晶体管,属于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中的一种。它可以“主动地”对屏幕上的各个独立的像素进行控制,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反应时间。一般TFT的反应时间比较快,约80毫秒,而且可视角度大,一般可达到130度左右。 所谓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是指液晶显示器上的每一液晶象素点都是由集成在其后的薄膜晶体管来驱动。从而可以做到高速度、高亮度、高对比度显示屏幕信息。TFT属于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在技术上采用了“主动式矩阵”的方式来驱动,方法是利用薄膜技术所作成的电晶体电极,利用扫描的方法“主动拉”控制任意一个显示点的开与关,光源照射时先通过下偏光板向上透出,借助液晶分子传导光线,通过遮光和透光

来达到显示的目的。 屏幕优点:制造工艺成熟、还原能力和对比度较好 屏幕不足:比较耗电、触控手感和灵敏度相对较差 代表机型:摩托罗拉XT702(摩托罗拉旗下大部分手机都是采用TFT屏幕) 二、OLED屏幕 其实目前市场上OLED屏幕手机目前已经不是很多了,虽然在TFT屏幕主打的时代,这类屏幕还是比较先进的,Super AMOLED也是基于OLED屏幕衍变而来,但是由于AMOLED 和Super AMOLED的普及,OLED屏幕正在逐渐的淡出手机市场。 OL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即有机发光显示器,因为具备轻薄、省电等特性,,被称誉为“梦幻显示器”。OLED显示技术与传统的LCD显示方式不同,无需背光灯,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而且OLED显示屏幕可以做得更轻更薄,可视角度更大,并且能够显著的节省耗电量。

手机组装常见工艺问题的分析

手机组装常见工艺问题的分析 手机组装中,常见工艺问题的分析。首先给大家一个宏观的信息。第一,手机板由于生产批量比较大,元件工艺兼容性比较好,就整个业界看,直通率比较高,平均超过99%以上。 焊接问题总的来说不多,主要集中在PCB、屏蔽框、连接器、EMI特殊器件。下面援引16个案例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个问题,PCB板分层。 分层主要原因有这么几个:第一,pcb制造工艺和材料。手机板用的是二次制压技术,这里面用的填充剂偏低,PCB容易造成分层。另外密集孔的地方如果没有排气孔,这个分层也是比较常见。 另外最常见原因,目前大家比较常见的就是吸潮。无铅工艺对温度比较敏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以前做喷漆板的时候,材料存储器一般一年、几个月。现在手机板存储也就是三个月。以前都是用聚乙烯材料,现在手机板大部分采用铝格包装,主要解决吸潮问题。 第二,微盲孔引起的BGA大洞。这和我们设计有关系。比如手机板都是HDI技术,国内板厂,微盲空不填充,表面清洗的时候很容易清洗不干净,引起有机物分解,造成很大空洞。另外和我们制作的孔形有很大关系,里面的残留物比较难清洗。会出现大洞。 另外回盲孔对位对不准的话,穿错了,必然导致这样一个结果。一般有这么几个方面原因,第一,设计。第二,PCB制作工艺。国外很多板,向这种微盲孔基本上是半填铜、全填铜。基本上这个问题已经消失了,我们国内微盲孔基本都有空洞,但是大部分在可接受范围。 另外PCB板后期清洗也是很重要方面,我建议大家做手机板检验方面最好能增加这方面指标。 第三,次表面树脂开裂。这个主要原因是和PCB制作材料有很大关系,现在许多厂家采用高T板材,有一个很大特点,比较脆。另外有使用无卤板材,比较脆。 焊接的时候,如果温差很大的话,开裂就是有可能的。这样在一般厂家应该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在硬制板加工的时候,出了问题都是一批一批。 第四,电池插座移位。这个原因有很多,比如链条振动、风压不合适的话,会出现这些问题。更多原因还是在物料方面,在我们手机封面最主要是一个焊盘和引线宽度如果相差很多,我们没有作过多考虑,焊完的时候,焊膏用的比较多,可能把元件飘起来,振动对它的影响比较大。 第五,SIM卡插座变形。这个一个是跟板材有关系,有的材料吸潮,吸潮后很容易变形。变形本来就是一种缺陷。对手机来说,越来越薄,里面的空间很少,假如稍有变形,装都装不进去。这是很大的缺陷。 另外有一些元件会掉片,移位,手机板向这种sim卡也会造成这种情况,主要原因也可能是跟我们选用材料有关系。因为有的SIM卡掉,无非是有力把它拉下去,不同物料,有的物料它里面是挖空的,如果很实在的话,就不会掉。大家也会碰到这方面问题。另外也跟我们

新型手机显示屏OLED的全面解析

新型手机显示屏OLED的全面解析 由于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由于同时 具备自发光,不需背光源、对比度高、 厚度薄、视角广、反应速度快、可用于 挠曲性面板、使用温度范围广、构造及 制程较简单等优异之特性,被认为是下一代的平面显示器新兴应用技术,因此目前全球有多家厂商投入研发,根据了解和估计,我国目前手机市场上采用OLED产品的手机共38款[单色OLED10款,区域色15款,256色8款,全色3款](见表1),据本人得知目前国内手机设计公司正在着手研发的OLED手机,已有7款.再加上SKD/CKD的产品和国际品牌的产品。 预计到年底我国手机市场上会有50款OLED产品手机,风骚于我国手机市场(见表2)。同时在综合表3数据显示,OLED未来可望与STN-LCD及TFT-LCD技术抗衡,至此向大家介绍OLED的相关知识。 一、OLED发展历史 其依材料区分大致可分为小分子系及高分子系两种,小分子系是以染料及颜料为材料,称为OLED,在1987年由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Eastman Kodak Co.)的C.W.Tang[邓青云博士,出生于香港,毕业于台湾大学化学系]所发表,高分子系式以共轭性高分子为材料,则称为PLED(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或 LEP(Light-emitting Polymer Device),是由英国剑桥大学(Cambrige Univ.)所1990年提出。1992年剑桥成立显示技术公司CDT(Cambrige Display Technology),使PLED商业化. 二、OLED的发光原理 OLED的发光原理与LED相似,是利用外加偏压使电洞和电子分别由正、负极出发,并在有机发光层相遇而产生发光作用,其中阳极为ITO导电膜,阴极则含有Mg、Al、Li等金属,其基本结构如(图四)所示。而OLED发光的颜色取决于有机发光层的材料,故厂商可由改变发光层的材料而得到所需之颜色。也可以

手机屏幕尺寸和分辨率一览表

手机屏幕尺寸和分辨率一览表 屏幕尺寸 分辨率代号像素密度备注(英寸) 2.8640x480VGA286PPI 3.2480x320HVGA167PPI 3.3854x480WVGA297PPI 3.5480x320HVGA165PPI 3.5800x480WVGA267PPI 3.5854x480WVGA280PPI 3.5960x640DVGA326PPI苹果iphone4 3.7800x480WVGA252PPI 3.7960x540qHD298PPI 4.0800x480WVGA233PPI 4.0854x480WVGA245PPI 4.0960x540qHD275PPI 4.01136x640HD330PPI苹果iphone5 4.2960x540qHD262PPI 4.3 800x480WVGA217PPI 4.3 960x640qHD268PPI 4.3 960x540qHD256PPI 4.3 1280x720HD342PPI 4.5 960*540qHD245PPI 4.5 1280x720HD326PPI

4.5 1920x1080FHD490PPI 4.7 1920x1080FHD490PPI 4.81280x720HD306PPI 5.0480x800WVGA186PPI 1024x768XGA256PPI 5.0 1280*720294PPI 5.0 5.01920x1080FHD207PPI 5.31280x800 WXGA285PPI 5.3960x540qHD207PPI 6.0854×480163PPI 6.01280 X 720 245PPI 6.02560×1600498ppi 7.0800x480128PPI 7.01024*600169PPI 7.01280*800216PPI 9.71024x768XGA132ppi 9.72048x1536264PPI 101200X600170ppi 102560x1600299ppi VGA系列: VGA、QVGA、WVGA、HVGA名词解释及区别: 深圳鸿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工业类、手持设备和医疗、军工、通讯、车载等工控产品液晶显示屏(LCD)、液晶显示模组(LCM)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续VGA后,逐渐诞生出QVGA、WVGA、HVGA分辨率产品,这分辨率都手机参数里随处可见,下面是VGA、QVGA、WVGA、HVGA

手机整机常用工艺

手机结构工艺 第一部分:机壳类:塑胶壳、塑胶装饰件、塑胶电池盖 一、材料: 1、常用GE的PC?ABS-1200HF和电镀级ABS塑胶料。PC?ABS这种材料的特性是韧性、密封性好,高机械强度,耐化学腐蚀,有质感,流动性高,易于注塑成型;电镀级 ABS强度比PC?ABS低,主要用于电镀装饰件。目前已经有一种GE的PC?ABS (型号 1 30 0 H F )既可以喷涂,又可以电镀。 2、其他可使用的材料还有:PC、玻纤加强的PC?ABS LG和三星的PC?ABSo 二、表面处理工艺:喷涂?uv、电镀、丝印、蚀纹、贴皮革 1 、喷涂工艺: (1)、材料包括油漆、UV (加硬表面,起保护作用)、稀释剂。工厂(或油漆厂)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调漆,形成各种配色方案。喷涂方式有手喷和机喷(自动喷涂线)两种,手喷主要是用于给客户打样,确认配色方案,要注意的是,手喷的颜色效果会与机喷存在色差。机喷则是在量产时使用。自动喷涂线一般在80-400米长之间(两喷 两涂、三喷三涂),产能在5000-200000件/圈。 (2)、颜色控制: A、油漆稀释比例、喷漆厚度、UV的光亚度(即通常说的几分消)对颜色效果的影响比较大; B、素材的影响---原则上浅色油漆用浅色素材,深色油漆用深色素材; C、某些特殊颜色必须先喷两次不同的底漆,再过UV,才能体现出好的颜色效果,女口红色,一般先喷银漆,再喷红漆。 D、浅色油漆喷涂的问题---浅色油漆的遮光率很低,直接喷在机壳上的话,素材的本色会透出来从而影响颜色效果(尤其是黑色素材),同时容易让主板上的灯光透映出内部结构的阴影;所以浅色油漆一般都要喷两次底漆。 (3)喷涂的不良问题:流平---喷涂面积越大,流平越差;沉点---灰尘(不同颜色油漆对缺陷的放大作用不同,如高光黑特别明显);积油---与结构有关。

液晶屏原理

液晶屏原理 1.液晶显示器(LCD)目前科技信息产品都朝着轻、薄、短、小的目标发展,在计算机周边中拥有悠久历史的显示器产品当然也不例外。在便于携带与搬运为前题之下,传统的显示方式如CRT映像管显示器及LED显示板等等,皆受制于体积过大或耗电量甚巨等因素,无法达成使用者的实际需求。而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正好切合目前信息产品的潮流,无论是直角显示、低耗电量、体积小、还是零辐射等优点,都能让使用者享受最佳的视觉环境。 2.液晶的诞生要追溯液晶显示器的来源,必须先从「液晶」的诞生开始讲起。在公元1888年,一位奥地利的植物学家,菲德烈.莱尼泽(Friedrich Reinitzer)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物质。他从植物中提炼出一种称为螺旋性甲苯酸盐的化合物,在为这种化合物做加热实验时,意外的发现此种化合物具有两个不同温度的熔点。而它的状态介于我们一般所熟知的液态与固态物质之间,有点类似肥皂水的胶状溶液,但它在某一温度范围内却具有液体和结晶双方性质的物质,也由于其独特的状态,后来便把它命名为「Liquid Crystal」,就是液态结晶物质的意思。不过,虽然液晶早在1888年就被发现,但是真正实用在生活周遭的用品时,却是在80年后的事情了。公元1968年,在美国RCA公司(收音机与电视的发明公司)的沙诺夫研发中心,工程师们发现液晶分子会受到电压的影响,改变其分子的排列状态,并且可以让射入的光线产生偏转的现象。利用此一原理,RCA公司发明

了世界第一台使用液晶显示的屏幕。尔后,液晶显示技术被广泛的用在一般的电子产品中,举凡计算器、电子表、手机屏幕、医院所使用的仪器(因为有辐射计量的考虑)或是数字相机上面的屏幕等等。令人玩味的是,液晶的发现比真空管或是阴极射线管还早,但世人了解此一现象的并不多,直到1962年才有第一本,由RCA研究小组的化学家乔.卡司特雷诺(Joe Castellano)先生所出版的书籍来描述。而与映像管相同的,这两项技术虽然都是由美国的RCA公司所发明的,却分别被日本的新力(Sony)与夏普(Sharp)两家公司发扬光大。 3.什么是液晶液晶显示器是以液晶材料为基本组件,由于液晶是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不但具有固态晶体光学特性,又具有液态流动特性,所以已经可以说是一个中间相。而要了解液晶的所产生的光电效应,我们必须来解释液晶的物理特性,包括它的黏性(visco-sity)与弹性(elasticity)和其极化性(polarizalility)。液晶的黏性和弹性从流体力学的观点来看,可说是一个具有排列性质的液体,依照作用力量不同的方向,应该有不同的效果。就好像是将一把短木棍扔进流动的河水中,短木棍随着河水流着,起初显得凌乱,过了一会儿,所有短木棍的长轴都自然的变成与河水流动的方向一致,这表示着次黏性最低的流动方式,也是流动自由能最低的一个物理模型。此外,液晶除了有黏性的反应外,还具有弹性的反应,它们都是对于外加的力量,呈现了方向性的效果。也因此光线射入液晶物质中,必然会按照

详细解析加工工艺材料 及 中英文对照

铸件及产品表面处理工艺: 压铸件:Die castings Zinc Die castings 电铸件:Electrical castings 不锈钢铸件:stainless steel castings 铸件表面处理Surface finish for the castings: 做黑:blacking 镀锌:Zinc plating 镀铬:chrome plating 镀镍:nickel plating

磨砂面处理:grit satin finish Satin finish titanium 抛光处理:tumble bright 手工拉丝(圆形拉丝,放射线拉丝, 对角线拉丝):brushed metal surface/drawbench(circular metal brushed texture, radius metal brushed texture, diagonal metal brushed texture) Cell phone with brushed metal surface 哑光面处理:hand dull polished finish 镜面抛光处理:mirror polished finish 金属孔:metallic holes

氧化铬钝化处理:passivation treatment 电抛光处理:electrolytic polished 喷砂处理(玻璃砂,钢玉沙,石英砂):sandblasting(glass bead blasting, corundum-sand blasting, quartz-sand blasting) Satin finished surface TPU或橡胶凹刻:TPU,rubber text intaglio Cell phone TPU text intaglio CD纹样:CD pattern Cell phone navigation key used CD pattern

手机按键的制作工艺大全

手机按键的制作工艺 1、生产工艺 通用硅胶一般用于镭雕,塑料+硅胶,IMD+硅胶,组装弹性导电薄膜和金属导电薄膜,键面喷涂,可根据美工要求选择多种颜色,根据特殊组装需要,经济实惠 镭射雕刻/透光效果:字体透光、提高产品价值 薄膜:轻薄/短小、结构精细、装配简易、永不磨损、允许三维设计及变化多样的颜色和图案、该按键可以和聚脂薄膜(或金属)开关、冷光片组装以减少装配时间和成本 塑料+硅胶:塑料与硅胶结合可达到柔和的手感及耐磨效果目前多用这种工艺, 薄膜+硅胶:特殊表面喷涂或电镀工艺具优质金属感的注塑键帽和硅胶组装产品。 利用P+R的方法基础上,利用不同的处理也有不同的效果,再设计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比如通过溅镀,镜面油印刷或者拉丝等等处理方法 溅镀之后的效果,由于镀层薄,要附UV,增强耐磨强度 喷涂是一种制作过程,喷漆属于喷涂。溅镀镀层很薄能够透光,电镀分为水镀和真空镀(水镀有污染但镀层不容易磨损,真空镀被大量采用但镀层容易磨损)。雷雕就是激光雕刻。电镀也是喷涂的一种 rubber 键制作流程!备料→橡胶压制→喷漆→冲压→镭雕→成品包装 1. 备料:其实就是把要制造的原始橡胶块和一些配料(主要是色粉和其他一些配剂,)充分合匀,然后挤压成板状,再切成所需要的条状的橡胶,以供后道压制所用. 2. 橡胶压制:这一道可是主要工序,一不小心就会出意外,如果橡胶件的很薄或很窄,就有可能在取下的时撕破(原因可能是橡胶件的壁太薄太窄,当时模温高,大约100℃,所橡胶件太软,强度不够)范类见2024的buzzer的外密封件的一条边就是实例;同时也会有毛边(其后道工序冲压不能冲到的)象成型的这种毛边是去不掉的, 3. 喷漆:这也是一道难题,因为那可是外观的要害,一不小心就是废品,一般要喷两道漆,是不同颜色的,以供后面的镭雕用.好来喷完,再来后一道工序. 4. 冲压:就是把不要的飞边冲剪掉,留下需要的key,就ok了 不过在这一道工序往往会出现冲压的毛边呀,这也是不允许的事呀,一般的大的圆弧边和直边是不会有毛边的,那么是什么地方会产生毛边呢?就是太小圆弧边会产生,多小呢?听说是不要小于0.3mm(没有证实)这一点我想可能对我们的机构工程师在设计rubber part时,要冲压的边的弧度有用呀,好了,在来下一道工序吧! 5. 镭雕:就是激光雕刻,就是把搞好的key放平,一般都有制具定位好,然后激光把key上面的一层漆雕掉,调出key上面的字样来,如数字键,就是透明的;如果是两层的漆只雕掉一层,留一层,如ok应答键,和开关键就是的,一个的一层漆是红色的,还有个是兰色的. 6. 成品包装:这也没有什么,就是包好,装好出货! 有电镀的比如V70的RING,NOKIA8810,PHILIP988(台湾、香港版),镀的亮铬(后者亚铬),其底层是铜。 有的手机也有亮的部分比如摩托罗拉的C289LCD周边,NOKIA8850的按键,那些不是镀的,是用IMD技术(在注塑模腔里预置一层印好的东西)

手机屏幕材质详细解析 (图解)

手机屏幕材质详细解析 屏幕材质分类 对于手机屏幕来说,屏幕材质在很大程度决定了这款手机的显示效果。如果按屏幕的材质分类,目前智能机主流的屏幕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 的简称),即液晶显示器。 另一种是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的简称)即有机发光二极管。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 TFT以及SLCD都属于LCD的范畴。而三星引以为傲AMOLED系列屏幕则隶属于OLED的范畴。 其它的诸如IPS、ASV、NOVA等并非屏幕材质,把它们称为屏幕显示技术更为准确。稍后我们会对他们进行详细的介绍。 在LCD阵营中,PMLCD(Passive Matrix LCD的简称)即无源矩阵液晶显示器,包括 MSTN(Mono STN)、CSTN(Color STN)等技术,由于PMLCD在实际中并不常用,在这里就不做过多 介绍了。我们主要介绍AMLCD(Active Matrix LCD的简称)即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而TFT正是AMLCD中的一种。稍后我们会对TFT屏幕进行详细的解读。 在OLED阵营按材料分类可以划分为小分子OLED(SMOLED)与高分子OLED(PLED);若以驱 动方式来划分,则可分成无源矩阵OLED(PMOLED)及有源矩阵OLED(AMOLED)。其中, PMOLED作为过渡产品我们也不做过多解释,而AMOLED,也就是三星研发的魔丽屏,目前在手机中应用颇为广泛,稍后我们也会做详细的介绍。 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越看越糊涂,如果您没有理解,也没关系,只需要记住三点就可以: 1、主流手机屏幕材质分为LCD和OLED两大类。 2、市面上常见的TFT和SLCD都属于LCD。而三星AMOLED屏幕以及其衍生品都属于OLED。 3、IPS、ASV以及NOVA等都是基于TFT屏幕的面板技术。 TFT其实仍然给力 在各大手机论坛里经常能看到这样的评价:“为什么这款配置强大的新款手机,采用的确实最落后的TFT屏幕?如果采用IPS屏幕就更好了。”这种说法不能说完全错误,但是也是片面的。 原始的TFT屏幕确实存在着可视角度小、耗电量大、亮度不足以及色彩还原差的问题。但是这 些不足都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加以改进。很多厂商都已经开发了能够改善TFT不足的技术。比如IPS 有效的改善了TFT屏幕的可视角度。NOVA提高了屏幕亮度以及对比度,耗电量也有所改善。目前

手机外观处理工艺--经典

一、金属装饰件的类型及工艺 随着消费者审美标准的提高,以及手机工艺的快速发展,为了丰富手机外观颜色搭配和提升质感的表达效果,越来越多的各种类型的手机装饰件被应用于手机上。大致分为电铸件、铝装饰件、不锈钢装饰件、粉末冶金件、水晶标牌、钻石及人造宝石等几类。 电铸件: (一)特点 金属感强,档次高,耐磨性好。能进行超精密加工、容易加工出形状复杂的零件;零件和模具一体。 (二)工艺 刻模具(材料铜,钢,镍),也称为原始模具。模具与零件反型。采用立体雕刻机或者精密 CNC加工。将原始模具放置到电解槽中镀镍,厚度由电解时间和电流大小决定,得到的模具和零件一样。将电镀出的零件剥离,作为模具再镀10~12 小时,得到的模型与零件反型,此为一级模一级模再电镀一次,称为二级模,进行微处理后,得到的模具和零件一样。二级模处理成为三级模,与零件反型。三级模处理成为四级模,与零件一样,样件是 2~5 件。在四级模的基础上复制成凸模,再复制成凹模,循环复制,把所有的凹模连板焊接成为模具。电铸出的产品用切割机切割成产品。一张模具的使用寿命不超过 10 次就需要报废。(在前面几级模具中,每一套都要进行微处理,处理成光面和麻面两种效果;光面用砂纸或抛光机抛光,麻面则可采用喷砂、腐蚀、电火花等工艺。)(三)表面处理及效果 镭射效果:镭射雕刻的图案一般是凹进去,其七彩效果是靠表面的细碎面进行光的反射达到的。雕刻深度不超过 3mm,拔模在 10 度以上。夏新手机上的龙和蝴蝶是镭射雕刻,图案一般凹进去,镭射的面很细微,容易磨损,一般做凹进去的效果,凸出来容易磨损掉。镭射加工,类似防伪标记,但防伪标记达不到这种装饰件效果。颜色效果:银色,为本色;黄色,镀金;黑珍珠色,镀黑珍珠镍。电铸件只能镀出三种颜色:银色、金色、黑色。其它色只能通过后期喷涂达到 (四)设计要点 浮雕或隆起部分边缘处应留有拔模斜度,最小为10°,随产品高度增加,拔模斜度也相应增大。字体的拔模斜度应在15°以上。铭牌的理想高度在3mm 以下,浮雕或凸起部分在0. 4~0.7mm 间。字体的高度或深度不超过0.3mm。若采用镭射效果则高度或深度不超过0.2mm,最佳高度或深度为0.1mm。板材的平均厚度为0.2±0.05,若产品超过此高度则应做成中空结构,并允许产品高度有0.05mm 的误差;由于板材厚度是均匀结构,产品表面的凸起或凹陷部分背面也有相应变化。产品的外型轮廓使用冲床加工,为防止冲偏伤到产品或产品冲切变形,其外缘切边宽度平均为0.07mm,尽量保证冲切部分在同一平面或尽量小的弧度上,避免用力集中而造成产品变形。冲切是只能在垂直产品的方向作业。铭牌表面效果,可采用磨砂面、拉丝面、光面、镭射面相结合的方式。光面多用于图案或者产品的边缘,产品表面应该避免大面积的光面,否则易造成划伤;磨砂面和拉丝面多用于铭牌底面,粗细可进行调整;在实际的生产中,磨砂面的产品要比拉丝面的产品不良率低,但是开发周期长一些。镭射面多用于字体和图案,

从LCD 到OLED 手机屏幕技术详解

从LCD到OLED:手机屏幕技术详细解读 投稿2013-11-09 目前,对于手机屏幕的科普文不少,但是很多是以讹传讹。 一些错误的文章和错误的说法流传很广,以至于正确的信息反而不能得到普及。譬如什么TFT屏幕低档,索尼旗舰机用TFT显示效果不好等笑话,至今很多人还相信。看完这篇文章,相信你对手机屏幕能有一个基本认识,当你在挑手机时,就知道权衡之下选什么最好了。 一、液晶显示的原理 液晶显示屏幕的构成包括 一个背光光源,以前是日光灯管一类的东西,现在大多是led光源了,也就是发光二极管。 一个导光板,因为灯管是一条或者几条,而用户要求看到的是一个平面,所以需要这个个板子把光线均匀分布成一个面。你可以想象成一个发光的墙吧。 然后是液晶层,液晶分子有个特点,通电情况下,它会动,它一动就把后面那面光墙的光线给挡住了,这样就有明有暗,一

个个明暗点阵凑起来,就能显示图像或者文字了。类似运动会拼字,譬如奥运会开幕式那个“和”字。 液晶你给他加的电压不同,翻转的幅度不同,遮挡的光线多 少也不同,这样就有了明暗,所谓灰度,有两种电压,只有黑白,有四种就有黑、黑灰、白灰、白。 所谓多少位灰度,就是施加多少种电压,现在一般是8位屏幕,就是施加2的8次幂种电压,让液晶分子偏转有256种状态。显示256种黑白灰。位数越多,在黑白之间能显示的灰色种类越多。过渡越自然。 后面的同学说了,黑白屏有什么好看,要彩色的啊,恩,这 就是下一层滤色片的作用 滤色片就是你们在用放大镜看屏幕,看到的哪些小色块,红、蓝、绿(电视用的液晶屏幕有的发展到四种颜色了) 黑白灰色经过红色滤色片,就变成了红,黑,各种深浅不等 的纯红色,8位色的屏幕这样就得到了256种深浅不同的红色。 绿色,蓝色一样。 把红,绿,蓝三个小色块放在一起,亮度都一样的话,你看 到的不是三色,而是三色混合出来的白色。也就是纯白色。

手机屏幕的分类

手机屏幕 一.材质 1.TFT材质屏幕 2.TFT屏幕是目前手机屏幕上最常用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材质,TFT全程TFT--ThinFilm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是有源矩阵类型液晶显示器AM-LCD中的一种,TFT在液晶的背部设置特殊光管,可以主动对屏幕上的各个独立的像素进行控制,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反应时间。由于TFT是主动式矩阵LCD可让液晶的排列方式具有记忆性,不会在电流消失后马上恢复原状。TFT还改善了STN闪烁(水波纹)-模糊的现象有效地提高了播放动态画面的能力。

3. TFT屏幕构造 4.TFT液晶为每个像素都设有一个半导体开关,每个像素都可以通过点脉冲直接控制,因而每个节点都相对独立,并可以连续控制,不仅提高了显示屏的反应速度,同时可以精确控制显示色阶,所以TFT液晶的色彩更真。TFT液晶显示屏的特点是亮度好、层次感强、还原度高,但也存在着比较耗电的不足。 5. 摩托罗拉 MB860(Atrix 4G)

6.说到TFT屏幕那就不能不提摩托罗拉,摩托罗拉可谓是TFT材质屏幕的一个代表,在它几乎所有的机器中都采用的是TFT屏幕,作为摩托罗拉双核旗舰机型的摩托罗拉MB860(Atrix 4G)也不例外。 7.SLCD材质屏幕 8.SLCD是英文Splice Liquid Crystal Display的缩写,即拼接专用液晶屏。SLCD 是LCD的一个高档衍生品种。SLCD是一个完整的拼接显示单元,既能单独作为显示器使用,又可以拼接成超大屏幕使用。根据不同需求,实现单屏分割显示、单屏单独显示、任意组合显示、全屏拼接、竖屏显示,图像边框可选补偿或遮盖,全高清信号实时处理。 9.h SLCD屏幕拼接 10.SLCD能够满足不同使用场合、不同信号输入的需求,超过50000小时的使用寿命,没有任何灼伤、损伤,维护成本低;任意几个单元可组合显示一幅完整的画面,任意一个画面可以叠加在其他画面之上,通过软件,可将任意一个信号,以一个屏为单位,在拼接幕墙上移动;另外在屏幕的可视角度方面也非常不错。

无线传屏技术原理及应用

无线传屏技术原理及应用

无线传屏概念 传屏:一般家庭中都有多个屏幕,电视机屏幕、电脑屏幕、手机屏幕和pad屏幕等。把一个屏幕上的内容显示到另一个屏幕上就称之为传屏。例如:把电脑屏幕显示到电视机的屏幕上,把手机屏幕显示到电视机屏幕上等等 有线传屏:一般来讲通过一根线把电脑或者手机跟电视机相连,就可以在电视上显示电脑或手机的屏幕内容,这成为有线传屏。 无线传屏:无线传屏是相对于有限传屏来讲的,就是利用WIFI把手机或者电脑的屏幕在电视机上显示出来。

图1. 无线传屏示意图 无线传屏的意义 坐在电脑前看视频,非常的不舒服;端着pad 来看视频,屏幕太小看起来不过瘾,毫无疑问大屏幕能带给我们更多的视觉上的享受,因此大屏幕观影是很多用户的梦想。 无线传屏在家庭局域网内,实现电脑和电视或者手机和电视的无线连接,将笔记本电脑上当前的操作内容即时同步地显示到平板电视上,其中显示的内容包括视频、音频等各类多媒体信息。 电脑的优势在于处理能力强,操作方便,并且很容易从网络上获取大量的视频、文字、图片和游戏等娱乐资源,但电脑的声音效果和屏幕观影效果要远低于平板电视,无线传屏技术恰好可以将两者的优势充分结合起来。 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可以将电视机的屏幕回传到手机或平板电脑的触摸屏上,用手指控

制电视机。也可以在家里的任一个角落使用平板电脑或手机观看电视节目。 在会议现场,使用带WIFI的投影机,与会成员还可以将自已的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的屏幕随时传送到投影机上,而不用切换线缆,节省会议时间,提高信息的实时性和真实性。 无线传屏还有一个更大的意义是取代线缆,实现远距离的电子设备的无缝连接。 总而言之,在智能电视和智能手机大量普及的今天,一方面使无线传屏技术实现起来更容易,另一方面又对无线传屏技术提出强烈需求。 无线传屏的方式 对于无WIFI功能的设备互连,用户只需要通过一对无线传屏收发器,就可以把笔记本、手机或平板电脑和电视机连接到同一个WIFI中,这时候电脑、手机或平板电脑就能够搜索到这个设备接着就可以轻易的把电脑上的多媒体资源传到电视机上显示出

手机屏幕与显示技术分析

影响屏幕显示效果的因素 2009年11月27日:HTC发布了旗下首款4.3英寸windows mobiel 6.5系统机型HD2,这款当时4.3英寸巨屏手机依靠其独特的外观与强劲的性能,毫无疑问的成为了当年智能手机的旗舰,而自此后大屏幕手机逐渐进入人们的眼球,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亦开始推出大尺寸屏幕的手机,到现在手机屏幕大小也已经成为了消费者在购机时的主要考虑因素。 随着大屏幕手机的增多,人们发现屏幕尺寸相同的两款机型,显示效果却又可能截然不同。屏幕越大自然可视面积就越大,用户的触控操作体验也更好,但是为什么屏幕越大显示效果却不一定越清晰呢,其实影响手机屏幕清晰度的主要因素并非只有屏幕大小,还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下面笔者就来为大家详细解释一下,屏幕的显示清晰度都与什么有关,为大家购买大屏幕手机提供一些参考的依据。 影响手机屏幕显示清晰度的四大参数 一款手机的屏幕,我们最直观看到的首先是其尺寸的大小,其实除了大小之外屏幕还包括另外3个方面的参数,分别是分辨率、色彩和材质,这3方面的参数和屏幕的尺寸共同作用,才决定了整块屏幕显示清晰度的一个效果,下面笔者首先一一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4大参数的具体含义。 1.屏幕尺寸 我们通常所说的屏幕多少寸指的是屏幕对角线的尺寸,这个数值越大,自然屏幕也越大,同时因为只是对角线的长度,所以这也会造成不同的手机同样尺寸的屏幕在形状上看上去会不同。 2.屏幕分辨率 屏幕分辨率是屏幕上显示多少信息的设置,因为我们看到的屏幕内容其实是由一个一个的像素点组成的,所以我们平常看到的分辨率参数,比如480×800,说的就是屏幕横向和纵向的像素点数量,这两个数值越高,说明像素点越多,自然显示的效果就更清晰。 3.屏幕色彩 屏幕色彩,顾名思义,这是一个考量屏幕颜色显示能力的参数,这主要是一个色阶的概念。关于屏幕色彩的一个成像原理不是我们在这里需要解释的内容,我们主要来介绍一下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手机屏幕色彩的数值,其中一般分为三类:65536色、26万色和1600万色。 4.屏幕材质 屏幕材质指的就是屏幕制造时所使用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对屏幕的显示效果也会造成影响,目前主流的手机屏幕材质主要是TFT、OLED、AMOLED、Superr AMOLED、LCD等等。 大参数如何影响屏幕显示清晰度 屏幕尺寸仅仅只是个容器 屏幕尺寸如何影响清晰度这个最容易理解,自然是屏幕越大,显示的内容就越多,对于图像细节的表现也就更清楚,但也因为这个参数过于直观,因此造成了有些朋友会直接认为屏幕的大小直接决定清晰度。如果打一个比方来说的话,屏幕的大小就是一个容器,其只是决定了屏幕显示的内容的外围在哪,对屏幕清

手机常用工艺(金属)

手机常用工艺简介 一、金属装饰件的类型及工艺 随着消费者审美标准的提高,以及手机工艺的快速发展,为了丰富手机外观颜色搭配和提升质感 的表达效果,越来越多的各种类型的手机装饰件被应用于手机上。大致分为电铸件、铝装饰件、不锈 钢装饰件、粉末冶金件、水晶标牌、钻石及人造宝石等几类。 电铸件: (一)特点 金属感强,档次高,耐磨性好。能进行超精密加工、容易加工出形状复杂的零件;零件和模具一体。 (二)工艺 刻模具(材料铜,钢,镍),也称为原始模具。模具与零件反型。采用立体雕刻机或者精密CNC 加工。将原始模具放置到电解槽中镀镍,厚度由电解时间和电流大小决定,得到的模具和零件一样。 将电镀出的零件剥离,作为模具再镀10~12 小时,得到的模型与零件反型,此为一级模一级模再电镀 一次,称为二级模,进行微处理后,得到的模具和零件一样。二级模处理成为三级模,与零件反型。 三级模处理成为四级模,与零件一样,样件是2~5 件。在四级模的基础上复制成凸模,再复制成凹模, 循环复制,把所有的凹模连板焊接成为模具。电铸出的产品用切割机切割成产品。一张模具的使用寿 命不超过10 次就需要报废。(在前面几级模具中,每一套都要进行微处理,处理成光面和麻面两种效 果;光面用砂纸或抛光机抛光,麻面则可采用喷砂、腐蚀、电火花等工艺。) (三)表面处理及效果 镭射效果:镭射雕刻的图案一般是凹进去,其七彩效果是靠表面的细碎面进行光的反射达到的。 雕刻深度不超过3mm,拔模在10 度以上。夏新手机上的龙和蝴蝶是镭射雕刻,图案一般凹进去,镭 射的面很细微,容易磨损,一般做凹进去的效果,凸出来容易磨损掉。镭射加工,类似防伪标记, 但防伪标记达不到这种装饰件效果。 颜色效果:银色,为本色;黄色,镀金;黑珍珠色,镀黑珍珠镍。电铸件只能镀出三种颜色:银 色、金色、黑色。其它色只能通过后期喷涂达到 (四)设计要点 浮雕或隆起部分边缘处应留有拔模斜度,最小为10°,随产品高度增加,拔模斜度也相应增大。 字体的拔模斜度应在15°以上。铭牌的理想高度在3mm 以下,浮雕或凸起部分在0. 4~0.7mm 间。字 体的高度或深度不超过0.3mm。若采用镭射效果则高度或深度不超过0.2mm,最佳高度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