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的控制策略

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的控制策略
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的控制策略

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的控制策略

确定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AGC)控制策略,是指在特定的电力系统中,如何选择本书第三章、第二节所论述的AGC控制方式。自动发电控制(AGC)控制策略的优劣,对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工作的开展、AGC控制的效率和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一.确定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策略的原则

确定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AGC)控制策略的原则是:

必须符合电力系统本身的客观规律。

必须在电力系统允许的AGC控制模式中选择控制策略,否则,或不能有效地实现发电功率与负荷的平衡,达到控制电力系统频率的目的;或者会破坏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必须与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体制相匹配。

AGC控制策略必须符合现行的电力系统调度管理体制,或者现行的电力系统调度管理体制与选定的AGC控制策略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应是可以调整的,否则该控制策略是无法顺利推行的。

必须具备实施该控制策略的基本的技术条件。

发电厂、相应的控制中心、通信系统的技术条件能满足实施该控制策略的AGC控制、和控制性能评价的要求。

选择符合以上三个原则、经济上最优(即成本、或费用最低)的控制策略。

经济上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实施该控制策略的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或费用;而实施该控制策略所需的AGC调节容量和调节速率的总和是决定上述经济因素的主要条件。二.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策略的基本模式

(一).集中的频率控制模式

在一个独立的互联(交流互联)电力系统中,由一个控制中心直接控制系统内全部发电机组、或主要的发电机组,实现发电输出功率与负荷的平衡,其AGC控制方式应是集中的定频率(FFC)控制。目前,只是在一些较小的独立电力系统中(如我国独立的省电力系统)采用这种控制策略。

(二).分层的频率控制模式

在一个独立的互联(交流互联)电力系统中,有一个控制中心负责整个电力系统频率控制的协调;但系统内的发电机组由数个分控制中心控制,各分控制中心所控制的地区之间联络线的潮流是允许自由流动的(无联络线交换计划)。在这种情况下,AGC控制方式应是分层的定频率(FFC)控制,即由控制中心根据电力系统频率的变化,采用分层的AGC控制方法,向各分控制中心发出调节发电输出功率的指令,而由分控制中心执行对发电机组的控制。分层AGC控制的具体方法有:1.通过法:

控制中心在本身的EMS中计算出对所有参与AGC调节的发电机组的控制指令,并将其中对分控制中心控制下的机组的指令,发送给各分控

制中心。然后由分控制中心将指令发送给发电机组。

2.等值机法:

控制中心将每个分控制中心控制下的参与AGC调节的发电机组容量作为一台等值发电机组看待,将AGC中计算出的对等值机组的控制指令发送给分控制中心。然后由分控制中心经自身的AGC计算,进行再分配,并将控制指令发送给由其控制的发电机组。

(三).分区控制模式

在互联(交流互联)电力系统中,如分为若干个控制区运行,控制区之间的联络线潮流须按计划控制,在这样的电力系统中,应分控制区进行AGC控制,控制区之间的协调方式可以是:

1.FFC-FTC方式:由一个控制区执行定频率控制,其余控制区执行定联络线功率控制。

2.FFC-TBC方式:由一个控制区执行定频率控制,其余控制区执行联络线偏差控制。

3.TBC-FTC方式:由部分控制区执行联络线偏差控制,其余控制区执行定联络线功率控制。

4.TBC-TBC方式:所有的控制区均执行联络线偏差控制。

在规模较大的控制区中也可以采用分层的控制方式,如分层的FTC控制、分层的TBC控制等。三.实现各种自动发电控制策略的技术条件(一).集中的频率控制模式所需的技术条件

1.控制中心必须具备执行定频率控制的AGC功能。

2.该控制中心可直接控制的发电机组的可调容量和速率能满足调节整个电力系统频率的需要。

3.该控制中心与直接控制的发电厂之间必须具有良好的通信通道。

4.该控制中心必须能接收到所有被控机组的实时功率和状态信息。

5.被控制的发电厂必须具有接收该控制中心的AGC指令,并对发电机组进行控制的设备。

(二).分层的频率控制模式所需的技术条件

1.控制中心必须具备执行定频率控制的AGC功能。

2.各分控制中心必须具有按不同的分层控制方法接收控制中心的AGC 指令,并对发电厂进行控制的功能。

采用通过法进行控制的分控制中心的功能比较简单,仅需转发控制中心的AGC指令;而采用等值机法的进行控制的分控制中心的功能则比较复杂,需要完整的AGC功能。

采用通过法进行分层控制时,控制中心必须掌握所有被控机组的实时功率和状态信息;采用等值机法进行分层控制时,控制中心至少应掌握由各分控制中心控制的机组实时功率总和,而各分控制中心必须能接收到所有被控机组的实时功率和状态信息。

3.控制中心和分控制中心可控制的发电机组的可调容量和速率之总和能满足调节整个电力系统频率的需要。

4.控制中心与各分控制中心之间、各分控制中心与其直接控制的发电厂之间必须具有良好的通信通道。

5.被控制的发电厂必须具有接收控制中心或分控制中心的AGC指令,并对发电机组进行控制的设备。

6.分层控制的时间延迟,应不会影响电力系统频率控制的性能。(三).分区控制模式所需的技术条件

1.各控制区的控制中心必须具备执行相应控制方式(FFC、TBC、FTC)的AGC功能。

2.各控制区的控制中心除需要掌握被控机组的实时功率和状态信息外,还需要掌握执行相应控制方式(FFC、TBC、FTC)所需的频率、联络线功率等信息。

3.各控制区可控制的发电机组的可调容量和速率能满足控制本控制区联络线偏差的需要。

4.规模较大的控制区可以采用分层控制的方法,控制区控制中心和各分控制中心应具备(二).2.的技术条件。

5.控制中心与各分控制中心之间、各分控制中心与其直接控制的发电厂之间必须具有良好的通信通道。

6.被控制的发电厂必须具有接收控制中心或分控制中心的AGC指令,并对发电机组进行控制的设备。例:华东电力系统的自动发电控制策略

(一).华东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体制

华东电力系统自1988年起,按照“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的改革方针,由原来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改为网、

省(市)公司均为经济实体,分别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电力联合企业。在电力系统调度管理上,按《华东联合电网调度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实行统一调度、分级管理。在省(市)调严格按计划控制省(市)际联络线交换功率和电量的基础上,网调领导全系统频率调整工作。

根据文件的规定,华东网调的主要职责是:

1.编制省(市)联络线交换功率、电量的日调度计划,下达日调度曲线。

2.通过调整省(市)联络线计划曲线实现全网经济调度。

3.统一指挥全网性的事故处理。

4.指挥全网频率调整工作。

各省(市)调的主要职责是:

1.根据网调下达的联络线计划曲线,平衡、编制及下达本省(市)的发、用电负荷曲线,严格监视执行。

2.发现联络线送、受功率偏离计划时,应随时调整发电出力或用电负荷。

3.根据网调的要求调整系统频率和电压。

4.负责省(市)调管辖系统的事故处理。

5.在保证联络线调度曲线的前提下实施经济调度。

(二).进行自动发电控制的技术条件

1994年,华东电力系统在研究现行自动发电控制策略时所具备的技术条件是:

1.全系统52台200Mw及以上的火力发电机组有35台配备了机炉协调

控制装置(CCS),27台30Mw及以上的水力发电机组有24台配备了功率调节装置。

2.网、省(市)调度机构均已配备了EMS系统,具有AGC/EDC功能。

3.随着网、省(市)调EMS系统的建设,电网中主要发电厂大多配备了具有遥调功能的RTU,能接受来自网调或省(市)调的控制指令。

4.随着通信网架的发展,网调或省(市)调到主要发电厂已具备以数字微波为主的信息传输通道。

(三).华东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策略的方案比较与选择

1.集中的频率控制:

八十年代初,华东网调EMS系统建设时,华东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的策略是按网调对系统内主要电厂直接控制调整频率来设计的,原计划到设计水平年(1995年),有17个电厂的41台水、火电机组可以投入华东网调的AGC运行,容量为10125Mw,占全系统总装机容量的35.8%。到八十年代末,华东网调EMS系统建成时,由网调进行频率集中控制的信息系统方面的条件已基本具备。但是,随着华东电网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调度管理体制由原来集中的频率控制转变为网调控制频率、省(市)调严格按计划控制省(市)际联络线交换功率和电量的频率控制方法,如网调直接控制省(市)调度的电厂进行调频,必然影响省(市)调对省(市)际联络线交换功率和电量的控制。因此,集中频率控制的自动发电控制策略无法继续推行。

2.分层的频率控制:

华东电力系统进行分层频率控制的技术条件较好,到1994年,除安徽省调的EMS系统正在建设外,其他省(市)的EMS已建成投入运行;华东电力系统已建成网、省(市)调度机构之间的数据通信网;采用分层的频率控制可以对更多的发电机组实施控制。但是,由于分层频率控制的策略同样要求省(市)之间联络线的潮流是允许自由流动的,因此,该控制策略同样与华东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体制存在冲突。3.分区控制:

由于调度管理体制的原因,分区控制是华东电力系统可行的自动发电控制策略。根据以前的讨论,分区控制存在多种方式,需要从中选择最合适的一种方式。

1)FFC-FTC方式:即由华东网调控制直属电厂调节系统频率,省(市)调控制各自的电厂调节联络线净交换功率。华东电力系统自1988年以来,在没有自动发电控制的情况下,人工调度实施的就是这种控制方式,因而,华东电力系统的自动发电控制策略采用采用FFC-FTC方式对现行控制方式改变最小。但是,FFC-FTC控制方式的运用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在计算ACE时没有10B这一项的补偿,当某省(市)内发生扰动时,其他省(市)的ACE都会有较大的变化,促使其AGC动作,而且是朝不利于恢复电力系统频率的方向动作。

自动发电控制的原则规定,在一个互联电力系统中,至少应有一个控制区的控制方式能对调节系统频率起作用。由于华东直属电厂的容量较小,在某些情况下(如水电机组满发、停机)会失去调频能力,在

这种情况下,华东电力系统中将没有有一个控制区的控制方式能对调节系统频率起作用。在FTC控制方式下,当所有的省(市)发用电偏差的方向相同(同时超用、或同时少用)时,有时会在频率偏离正常值的情况下,省(市)之间联络线净交换功率偏差接近于零。从1988年至1994年,华东电力系统中发生这种情况的机率并不低。发生这种情况,在人工调度的条件下,可以通过调度指令来进行控制;而在自动控制的条件下,则难以自动恢复系统频率了。

因而,华东电力系统如采用FFC-FTC控制方式,将不利于控制系统频率。

2)TBC-TBC方式:以华东直属和省(市)为五个控制区,各控制区均进行联络线频率偏差控制。从理论上分析,采用这种控制方式华东直属和省(市)之间互相影响最小,控制最平稳。但是,由于华东直属部分与各省(市)之间不是单纯的电能买卖关系,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有关文件规定,新安江、富春江水电厂主要应承担全网的调频、调峰和事故备用,华东直属部分如实施TBC控制,就不能发挥这两个水电厂应有的作用。因而,TBC-TBC方式对华东电力系统也不适合。

3)TBC-FTC方式:华东直属和省(市)部分实施TBC控制、实施FTC控制。但无论怎样安排,华东直属的控制方式不是TBC,就是FTC,由于上述的原因。TBC-FTC方式对华东电力系统也不适合。

4)FFC-TBC方式:由华东网调控制直属电厂调节系统频率,省(市)调控制各自的电厂调节联络线频率偏差。该控制方式与华东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体制比较接近;而且,当华东直属部分由于某种原因失去调

频能力时,也能在省(市)的TBC控制下恢复系统频率。因此,FFC-TBC 方式是在现行调度管理体制下最适合华东电力系统的自动发电控制策略。

但是,华东电力系统实施FFC-TBC控制策略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存在的问题是:

1)按照常规,实施FFC-TBC控制策略时,承担FFC任务的应是互联系统中容量最大的控制区,它有能力通过对大量发电机组的控制来平衡整个互联系统的频率波动;而华东直属部分的发电容量很小,在1994年仅占华东电力系统统调发电容量的10%,此比率还在逐年下降。尽管新安江、富春江水电厂是系统中调频的优良资源,但主要由这两个电厂承担整个华东电力系统的调频任务,则显得势单力薄,不堪重负,机组的机械磨损严重。

2)华东直属部分在地理上不是一个独立的区域,电厂分布在各个省、市之内。华东直属电厂在调频时,发电出力的大幅变化,会使有关省市内输电线路的潮流及功率损耗产生变化,并影响到省、市的ACE值,对省、市进行AGC控制带来影响。

3)分区控制不是一种经济的控制方法,分析表明(请见第十三章第二节),在华东电力系统采用集中的、或分层的频率控制,控制所需的发电容量比分区控制至少减少一半。

因此,在一个互联电力系统中,AGC控制的策略不应是一成不变的,而应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变化适时调整,以达到

既保证频率质量,又在经济上付出最小的效果。

《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报告

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专业

智能电网技术综述 摘要:阐述了智能电网的内涵和特点,总结了智能电网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发展智能电网对中国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发展智能电网的条件,指出了建设智能电网在网络拓扑、通信系统、计量体系、需求侧管理、智能调度、电力电子设备、分布式电源接入等领域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关键词:智能电网;智能调度;节能减排;分布式发电 Survey on Smart Grid Technology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connotation of smart grid is expounded, the present research status of smart grid home and abroad as well a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developing smart grid in China are summarized. As a reference for relative researche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ditions to develop smart grid in China, and points out the key technological problems to be solv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grid in the fields of power network topology, communication system, metering infrastructure, demand side management, intelligent dispatching, power electronic equipments, distributed generation integration etc. Key words: smart grid;intelligent dispatching;energy-saving and pollutant emission reducing;distributed generation 0引言 近来国际上,特别是在北美和欧洲关于“智能电网”的研究和讨论很热。智能电网是使用健全的双路通信、高级的传感器和分布式计算机的电力传输与分配网络,其目的是改善电力传送和使用的效率、可靠性和安全。常用的英文术语有:Smart Grid,IntelliGrid,Self-Healing Grid,Modern Grid等。这些词具有相似的 内涵,目前使用较多的是Smart Grid。本文使用的“智能电网”与此词相对应[i ii iv]。1智能电网研究的目标和主要特征 1.1智能电网研究的目标 智能电网研究的目标是: 1)实现(以抵御事故扰动为目的)安全稳定运行,降低大规模停电的风险; 2)使分布式电源(DER,含分布式发电、分布式储能和电力用户的需求响应)得到有效的利用; 3)提高电网资产的利用率; 4)提高用户用电的效率、可靠性和电能质量。需要强调的是,驱使人们研究智能电网的,不是电的成本,而是由于缺乏合格电力所造成损失的成本。而通信和信息技术的长足发展已为实现这些目标准备好了良好的技术条件。 1.2智能电网的主要特征 同目前电网的功能相比较,将来智能电网的主要特征是: 1)激励节约用电——向用户提供充分的实时(或分时)电价信息,有许多方案和电价可供用户选择; 2)提供发电及储能——以大量“即插即用”的分布式电源补充集中式发电; 3)使市场化成为可能——末端用户可以积极参与成熟、健壮、很好集成的

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作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研究生结课论文 姓名杨双双 学号201420542396 专业控制工程 性质国家统招(√)单考() 工程硕士()同等学力()科目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 成绩

加强电网三道防线建设的建议 开题报告 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电网的发展,电网的动态特性日益复杂,电网运行稳定控制的复杂度也相对提升。然而近年来,美国,澳大利亚,瑞典等国家均发生了大面积停电,给这些国家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并严重影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生活,这些引起了国内外对电网安全运行的高度关注。为了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一次系统建立了合理的电网结构、配备完整的电力设施、安排合理的安全运行方式,二次系统应配备性能完备的继电保护系统和适当的安全稳定控制措施,这组成一个完备的防御系统,为三道防线。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规定我国电力系统承受最大扰动能力的安全稳定标准分为三级: 第一级标准:保持稳定运行和电网的正常供电[单一故障(出现概率较高的故障)]; 第二级标准:保持稳定运行,但允许损失部分负荷[单一严重故障(出现概率较低的故障)]; 第三级标准:当系统不能保持稳定运行是,必须防止系统崩溃并尽量减少负荷损失[多重严重故障(出现概率很低的故障)]。 三道防线是电力系统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置三道防线来确保电力系统在遇到各事故时的安全稳定运行,其定义如下: 第一道防线:由性能良好的继电保护装置构成,确保快速、正确地切除电力系统的故障元件。 第二道防线:由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装置及切机、切负荷等稳定控制措施构成,对预先考虑到的存在稳定问题的运行方式与故障进行检测、判断和实施控制,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第三道防线:由失步解列、频率及电压紧急控制装置构成,当店里系统发生失步震荡、频率异常、电压异常等事故时采取解列、切负荷、切机等控制等措施,防止系统崩溃,避免出现大面积停电。第三道防线一般不站队特定的运行方式与

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

考纲 稳态分析计算题从稳态分析出 1.潮流计算 2.稳态运行(本科教材,有功、无功调节) 3.故障分析(简单故障,对称分量法) 4.状态估计(基本概念) 暂态分析 1.同步电机模型(基本概念) 2.稳定性分析 1)主要是暂态稳定(时域法、直接法——基本概念) 2)低频振荡 重点内容 潮流计算 1.等值参数 变压器模型参数 本科教材上册,P23,2-3 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和参数 变压器中心点接地方式,对应等值电路,有哪些参数,物理意义 本科教材上册,P126,图6-10、图6-11 变压器Y/△-11接法,原变、副边U、I相位关系 见本科教材上册P156,图7-15 输电线路等值电路,序阻抗怎么定义的,影响因素。各序阻抗大小关系,倍数关系。 见本科教材上册P130,6-4节

2.计算方法 1)基本要求 对于一个潮流算法,其基本要求可归纳成以下四个方面 1)计算速度 2)计算机内存占用量 3)算法的收敛可靠性 4)程序设计的方便性以及算法扩充移植等的灵活通用性 2)各种方法及特点 高斯-塞德尔法:优点是原理简单,程序设计十分容易,占用内存非常节省,且每次迭代所需计算量很小。缺点是收敛速度很慢,迭代次数与计算网络节点数密切相关;并且对于病态条件的系统,往往会收敛困难。 牛顿-拉夫逊法: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算法,是其他一些派生算法的基础,具有快速的收敛性和良好的收敛可靠性。 快速解耦法(P-Q解耦):在计算速度、内存占用量及程序设计简单等方面的优异特性,已经使它成为当前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算法。特别对在线计算,作为一种精确的算法,其计算速度更非其他算法所能比拟。 保留非线性算法:采用了更精确的模型,具有良好收敛可靠性、较快的计算速度。 最小潮流法:在处理病态潮流方面具有优越性。 另外, 随机潮流,直流潮流等,见研究生教材上册,P70 3)牛顿-拉夫逊法计算过程,存在问题 ——计算步骤,见本科教材下册,P43~44 ——性能和特点 突出优点是收敛速度快,若选择到一个较好的初值,算法将具有平方收敛特性,一般迭代4~5次便可以收敛到一个非常精确的解,且迭代次数与所计算网络的规模基本无关。牛顿法也具有良好的收敛可靠性,对于病态系统均能可靠地收敛。 缺点是牛顿法所需的内存量及每次迭代所需时间均较高斯-塞德尔为多,并与程序设计技巧密切相关。牛顿法的可靠收敛取决于有一个良好的启动初值,如果初值选择不当,算法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复习资料(完整版!)

绪论 1、葛洲坝水电厂,输送容量达120万科kW;大亚湾核电厂单机容量达90万kW;上海外高桥火电厂装机容量320万kW,最大单机容量90万kW。我国交流输电最高电压等级达500kV。 2、电能在生产、传输和分配过程中遵循着功率平衡的原则。 3、发电厂转换生产电能,按一次能源的不同又分为火电厂,水电厂,核电厂 3、自动控制装置对送来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按控制要求发出控制信息即控制指令,以实现其预定的控制目标。 3、电力系统自动监视和控制,其主要任务是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 4、发电厂、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备运行的控制与操作的自动装置,是直接为电力系统安全、经济和保证电能质量服务的基础自动化设备。 5、同步发电机是转换产生电能的机械,它有两个可控输入量——动力元素和励磁电流。 6、电气设备的操作分正常操作和反事故操作。 7、发电厂、变电所等电力系统运行操作的安全装置,是为了保障电力系统运行人员的人身安全的监护装置。 8、电压和频率是电能质量的两个主要指标。 9、同步发电机并网运行操作是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操作的重要内容。 10、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有两种类型:自动调节装置和自动操作装置 11、计算机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装置中已广泛应用,有微机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以及分布式控制系统等。 12、频率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有功功率潮流是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和系统运行方式中的重要问题。 13、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载及其他安全自动控制装置:按频率自动减载装置是电力系统在事故情况下较为典型防止系统事故的安全自动装置。 第一章 14、自动装置的首要任务是将连续的模拟信号采集并转换成离散的数字信号后进入计算机,即数据采集和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15、自动装置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三种,微型计算机系统、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集散控制系统和现场总线系统。 16、(简答)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要部件 1)传感器 2)模拟多路开关 3)采样/保持器 4)A/D转换器 5)存储器 6)通信单元 7)CPU 16、传感器的作用是把压力、温度、转速等非电量或电压、电流、功率等电量转换为对应的电压或电流的弱电信号。 17、采样/保持器一般由模拟开关、保持电容器和缓冲放大器组成 18、A/D转化器是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影响数据采集速度和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19、一般把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中央处理单元(CPU)。/ 20、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一般由稳压电源、机箱和不同功能的总线模板,以及键盘等外设接口组成。 21、定时器是STD总线的独立外设,具有可编程逻辑电路、选通电路和输出信号,可完成定时、计数以及实现“看门狗”功能等。 22、键盘显示板主要有键盘输入、显示输出、打印机接口等部分。 23、路由器的功能主要起到路由、中级、数据交换等功能。 24、采样过程:对连续的模拟信号x(t),按一定的时 间间隔 S T,抽取相应的瞬时值。 25、采样周期Ts决定了采样信号的质量和数量。 26、香农采样定理指出采样频率必须大于原模拟信号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探析 温进荣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探析温进荣 发表时间:2019-07-19T13:42:27.8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作者:温进荣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面向现代化的方向进行建设,我国的经济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国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升。 广东卓维网络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528200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面向现代化的方向进行建设,我国的经济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国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升。但也正是在这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用电需求量也在逐步上升。所以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用电安全是电力系统运行中重要的环节。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被研制并广泛应用,它的出现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使用这种技术可以对电网运行信息进行采集、监视和对运行状态进行控制。本文研究了这种技术应用的重要性以及它的突出特点,探讨了应该怎样对这种技术进行改造。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 电力自动化控制技术是整个电力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专业技术,它是电力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电力自动化技术可以帮助调控人员对电力系统进行远程操控,可以监视电网的运行状态以及对它的安全性进行在线分析预控。因此,加强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研究力度可以有效的提高电网运行水平并减轻调控人员的工作强度,相关的专业人员熟知此项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的运行维护水平。 1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必要性以及它的功能特点 1.1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必要性 当今时代人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电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这也迫切要求电力系统网络迅速发展壮大并安全、优质、经济、可靠运行,但是整个复杂的电力系统只有靠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才能实现对电网的有效监视、判断、分析、遥控(遥调)或自动控制,必须要使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符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才能够确保电网正常运行供电,所以这就需要电力调度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对其进行研究和深化应用。 1.2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功能特点 1.2.1能够对电力网络进行安全分析 自动化控制技术网络分析包括状态估计、调度员潮流、静态安全分析、灵敏度分析等功能,网络分析功能是电网调度自动化控制系统重要功能模块,为调度员提供快速简便的计算分析手段,是调度运行值班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快速、准确计算的同时,有效地协助调度员及时掌握电网危险点,以便及时采取预控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 1.2.2变电站集中监控功能应用 变电站集中监控功能是监控员实时掌控所辖变电站设备运行工况的主要手段。实现设备运行信息的分类、分站、分电压等级的汇总与现实,并通过颜色、声音、文字等多种手段进行提示预警及远方遥控功能。能够快速、准确地向监控员提供当前变电站真实运行情况及故障异常情况下设备遥测、遥信信息,能够有效提升监控工作效率,缓解监控员工作压力,使监控功能成为调度的“眼睛和耳朵”,进一步提升变电站集中监控安全运行水平。 1.2.3自动电压控制功能应用 自动电压控制(A VC)应用是在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前提下,保证电压和功率因数合格,并尽可能降低系统因不必要的无功潮流引起的有功损耗。A VC从网络分析应用(PAS)获取控制模型、从电网稳态监控应用(SCADA)获取实时采集数据并进行在线分析和计算,对电网内各变电站的有载调压装置和无功补偿设备进行集中监视、统一管理和在线控制,实现全网无功电压优化控制闭环运行。 1.2.4能够有效的降低运行成本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在保证电力系统能够安全运行的基础上,还能够保证整个系统在运行时的经济实用,保证电力有效性,防止浪费,从而节省了成本。 2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 随着电力系统科技迅猛的发展,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目前我国的电力系统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为适应“大运行”体系建设需求,电力公司非常注重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研发及使用,并依托此技术实现省、地、县一体化运行,下面就让我们对以下几种不同阶段的自动化技术的使用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2.1电力调度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此种电力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具体应用就是在电力系统运行时对其进行数据采集,然后再通过各分布点的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并且根据这些数据分配所要负责的工作,在该技术下,电力系统会非常流畅的运行,在运行过程中很少出现事故,而且它的通用性比较广泛适应能力比较强,会使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稳定,更安全,因此在电力系统应用中十分受欢迎。 2.2能量管理系统的应用 该种系统的应用好处就是它具有很强的实时性以及开放性,这种系统的运行主要用系统中的卫星参与进行实时检测,从而保证运行的时效性。除此之外,人还可以与系统进行互动,以便实现对系统的控制,另外,此系统的其他几个功能也能够帮助电力系统更好的工作更好的运行,目前此种能量管理系统多应用于广州北京等几个城市。 这种管理系统是南京一家企业研制出来的,这种应用的具体操作以及它的特点结合了以上两种系统的优点,它既能够对数据进行收集并且整理,又可以对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调控整个运行过程。这些是其他系统不能够做到的,除了这些特点,它的技术以及性能也比较突出,所以在使用时受到了广大电力企业的喜爱。 2.3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应用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配置实时监控与分析、调度计划、调度管理及省地一体化、地县一体化系统应用功能,横向上,通过统一的基础平台实现三类应用的一体化运行;纵向上,通过基础平台实现省、地、县调系统一体化运行和电网模型、参数、画面的源端维护、全网共享。这是目前为适应“大运行”体系建设并全国推广使用的新型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综合上面的内容,以上几种技术是我国电力调度自动化控制系统采用的比较广泛的,使用效果比较好的。除了这些国内的技术,一些国外的技术也具有极好的使用效果。所以在现在信息

独立光伏系统的应用及控制策略探讨修订版

独立光伏系统的应用及 控制策略探讨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独立光伏系统的应用及控制策略探讨 来源: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关注,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其中以太阳能在军地的应用最为广泛。太阳能发电在解决边远山区和边防海岛连队供电难题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总部提出构建“生态营区”的要求以后,太阳能同样在部队“生态营区”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以光伏发电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为主,包括太阳能景观灯、太阳能路灯、太阳能发电系统、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等,都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光伏系统在部队应用的广泛调研,分析整理资料和建议,得到三点启示:一是光伏系统在部队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以解决偏远营区的供电为主,其他多种形式的应用发展迅速;二是独立光伏系统中的能量控制策略过于简单,没有根据系统的容量大小进行具体的设计,造成能量的利用效率较低,储能蓄电池容易失效,运行成本较高;三是实行储能系统的分组充放电,能够有效地提高供电可靠性。 本文将对独立光伏系统在军营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同时对系统的能量控制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分组充放电控制策略,为解决光伏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二、光伏系统在军营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现在战争对于后勤电力的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必须拓展多种供电渠道,研究多种供电保障方式,以满足各种复杂条件下的供电要求;同时由于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官兵对于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环保、绿色的军营更能营造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形态,同时激发官兵爱岗敬业的意识,而太阳能作为一种绿色能源,正好满足了以上要求。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绿色能源,在部队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光伏系统的应用调研,光伏发电在部队主要的应用和意义有以下五个方面: 1.解决了边防和海岛连队的供电保障难题。我军很多驻扎在边防和海岛的连队,以及很多驻地远离大电网的部队营区,基本上都存在着供电保障难的问题。目前,其用电主要是通过自备的发电机(组)来解决。很显然,这一方案存在发电成本较高、噪音大、污染环境、燃料运输成本高等的不足。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善这些部队平时和战时的供电条件,已经越来越重要,其中以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和小型风力发电系统应用最为广泛。建设一个小型的独立光伏电站不但可以解决供电问题,同时可以减少运输燃油的费用,降低对于燃油的依赖。 2.户外独立工作站点的供电。对于各种微波中继站、户外检测点和航海灯塔等户外独立工作设备,常常远离电网,电网的延伸供电困难重重,光伏系统能够很好的解决这类室外工作站点的电源供电问题。 3.在部队“生态营区”建设中应用广泛。部队营区的改造和建设都以生态营区、环保营区、绿色营区为目标,一般都会根据营区所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进行新能源项目的论证,主要包括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景观灯、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等,其中以太阳能景观灯的应用最广泛。 4.为探索后勤供电保障的新方法提供了思路。拓展各种供电渠道,研究多种供电方式,光伏发电系统为现阶段探索后勤供电保障的新方法提供了思路。例如综合应用薄膜太阳能电池和新型储能装置(超级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电网体系的结构日趋复杂,电力设备单机容量逐步提高,与之相关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问题也不断涌现。积极研究和运用先进的安全稳定控制技术不但可以使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大大提高,而且可以直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相关概念入手分析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的相关技术,然后就这些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说明,旨在为电力部门提高安全稳定控制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应用 电力作为当今社会最主要的能源,与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息息相关。供电系统如果不稳定,往往导致大面积、长时间的停电事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因此,学习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理论并研究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对于实现当前电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我国现有电力系统的输电能力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概述 1.电力系统稳定的相关概念 电力系统的主要任务就是向用户提供不间断的、电压和频率稳定的电能。它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电力系统可靠性是指符合要求长期运行的概率,它表示长期连续不断地为用户提供充足电力服务的能力。安全性指电力系统承受可能发生的各种扰动而不对用户中断供电的风险程度。稳定性是指经历扰动后电力系统保持完整运行的持续性。 2.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模式的分类 按照信息采集和传递以及决策方式的不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就地控制模式。在这种控制模式中,控制装置安装在各个厂站,彼此之间不进行信息交换,只能根据各厂站就地信息进行切换和判断,解决本厂站出现的问题。二是集中控制模式。这种控制模式拥有独立的通信和数据采集系统,在调度中心设置有总控,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实时检测,根据系统的运行状态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表,发出控制命令并实施对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控制。三是区域控制模式。区域控制型稳定控制系统是针对一个区域的电网安全稳定问题而安装在多个厂站的安全稳定控制装置,能够实现站间运行信息的相互交换和控制命令的传送,并在较大范围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控制。 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的关键技术

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

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 “安全、可靠、经济、优质”的电能供应是现代社会对电力事业的要求,自动化的电力系统成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而且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也不断地从低级到高级,从局部到整体。本文试对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及新技术的应用作简要阐述。 标签:电力系统自动化探讨 1 电力系统自动化总的发展趋势 1.1 当今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技术正趋向于: ①在控制策略上日益向最优化、适应化、智能化、协调化、区域化发展。②在设计分析上日益要求面对多机系统模型来处理问题。③在理论工具上越来越多地借助于现代控制理论。④在控制手段上日益增多了微机、电力电子器件和远程通信的应用。⑤在研究人员的构成上益需要多“兵种”的联合作战。 1.2 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则趋向于: ①由开环监测向闭环控制发展,例如从系统功率总加到AGC(自动发电控制)。②由高电压等级向低电压扩展,例如从EMS(能量管理系统)到DMS(配电管理系统)。③由单个元件向部分区域及全系统发展,例如SCADA(监测控制与数据采集)的发展和区域稳定控制的发展。④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一体化发展,例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⑤装置性能向数字化、快速化、灵活化发展,例如继电保护技术的演变。⑥追求的目标向最优化、协调化、智能化发展,例如励磁控制、潮流控制。⑦由以提高运行的安全、经济、效率为完成向管理、服务的自动化扩展,例如MIS(管理信息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近20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的发展,现代电力系统已成为一个计算机(Computer)、控制(Control)、通信(Communication)和电力装备及电力电子(Power System Equiqments and Power Electronics)的统一体,简称为“CCCP”。其内涵不断深入,外延不断扩展。电力系统自动化处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直接可观可测的范围越来越广,能够闭环控制的对象越来越丰富。 2 具有变革性重要影响的三项新技术 2.1 电力系统的智能控制电力系统的控制研究与应用在过去的40多年中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基于传递函数的单输入、单输出控制阶段;线性最优控制、非线性控制及多机系统协调控制阶段;智能控制阶段。电力系统控制面临的主要技术困难有:

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

考纲 稳态分析计算题从稳态分析出1. 潮流计算 2.稳态运行(本科教材,有功、无功调节) 3.故障分析(简单故障,对称分量法) 4.状态估计(基本概念) 暂态分析 1.同步电机模型(基本概念) 2. 稳定性分析 1)主要是暂态稳定(时域法、直接法——基本概念) 2)低频振荡 重点内容 潮流计算 1. 等值参数 变压器模型参数 本科教材上册,P23,2-3 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和参数变压器中心点接地方式,对应等值电路,有哪些参数,物理意义 本科教材上册,P126,图6 —10、图6 —11 变压器Y/ △ -11接法,原变、副边U I相位关系见本科教材上册P156,图7—15 输电线路等值电路,序阻抗怎么定义的,影响因素。各序阻抗大小关系,倍数关系。 见本科教材上册P130,6 —4节 2.计算方法 1)基本要求 对于一个潮流算法,其基本要求可归纳成以下四个方面 1)计算速度

2)计算机内存占用量 3)算法的收敛可靠性 4)程序设计的方便性以及算法扩充移植等的灵活通用性 2)各种方法及特点 高斯-塞德尔法:优点是原理简单,程序设计十分容易,占用内存非常节省,且每次迭 代所需计算量很小。缺点是收敛速度很慢,迭代次数与计算网络节点数密切相关;并且 对于病态条件的系统,往往会收敛困难。 牛顿-拉夫逊法: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算法,是其他一些派生算法的基础,具有快速的收敛性和良好的收敛可靠性。 快速解耦法(P- Q解耦):在计算速度、内存占用量及程序设计简单等方面的优异特性, 已经使它成为当前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算法。特别对在线计算,作为一种精确的算法, 其计算速度更非其他算法所能比拟。 保留非线性算法:采用了更精确的模型,具有良好收敛可靠性、较快的计算速度。 最小潮流法:在处理病态潮流方面具有优越性。 另外, 随机潮流,直流潮流等,见研究生教材上册,P70 3)牛顿-拉夫逊法计算过程,存在问题 ――计算步骤,见本科教材下册,P43?44 ――性能和特点 突出优点是收敛速度快,若选择到一个较好的初值,算法将具有平方收敛特性,一般迭代4?5次便可以收敛到一个非常精确的解,且迭代次数与所计算网络的规模基本无关。牛顿法也具有良好的收敛可靠性,对于病态系统均能可靠地收敛。 缺点是牛顿法所需的内存量及每次迭代所需时间均较高斯-塞德尔为多,并与程序设计 技巧密切相关。牛顿法的可靠收敛取决于有一个良好的启动初值, 有可能不收敛 如果初值选择不当,算法 或收敛到一个无法运行的解点上。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可以先用高斯-塞德尔发迭代1?2次,以此迭代结果作为牛顿法的初值;也可以先用直流法潮流求解一次以求得一个较好的角度初值,然后转入牛顿法迭代。 4)潮流计算与状态估计的关系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控制策略概要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控制策略 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使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受到人们的关注。太阳能储量的无限性、开发利用的洁净性以及逐渐显露出来的经济性等优势,使它的开发利用成为人类理想能源的替代能源。太阳能将会成为21世纪后期的主导能源。高性能的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DSP)的出现,使得一些先进的控制策略应用于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成为可能。本文的主要内容:1.首先分析了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结构和控制策略,本文使用改进的固定开关频率SPWM电流控制策略,较好地实现了并网逆变器的单位功率因数正弦电流输出控制。本文还使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对并网逆变器进行了建模分析,然后使用MATLAB中的Simulink工具进行了系统仿真。通过仿真给具体的硬件设计提供了有效的帮助。2.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控制问题是光伏系统中经常遇见的问题。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常用的几种MPPT控制方案,提出了新型MPPT控制算法。然后重点论述了本文设计的两级变换结构光伏并网逆变器MPPT 控制的实现过程。通过理论分析和具体实验,提出了对于两级变换结构的光伏并网逆变器使用DC-AC逆变器部分实现MPPT控制的控制方式。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两级变换结构光伏并网逆变器MPPT控制方法的正确性。3.首先设计了系统的硬件电路,包括参数的选择,器件的选型等,然后又对基于DSP芯片的单相光伏并网系统进行了软件设计。在介绍了系统的硬件资源分配后,给出了系统软件的总体设计,给出了系统的流程图。4.最后给出了系统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对实际控制过程中控制参数的选取提供的帮助。 同主题文章 [1]. 陈厚岩,许洪华. 3kW光伏并网逆变器' [J]. 可再生能源. 2005.(03) [2]. 焦在强,许洪华. 单级式并网光伏逆变器' [J]. 可再生能源. 2004.(05) [3]. 王飞,余世杰,苏建徽,沈玉梁. 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 [J]. 电力电子技术. 2004.(05) [4]. 杨伟昕,肖岚. 一种宽范围输入的光伏并网逆变器' [J].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6) [5]. 李进国,金新民. 小功率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的设计' [J].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2003.(02) [6]. 雷珽,艾芊. 光伏并网策略及应用研究' [J]. 低压电器. 2010.(02)

励磁控制与电力系统稳定

技术讲座讲稿 励磁系统与PSS 2004年10月

1. 前言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GB/T 7409.1~7409.3-1997“同步电机励磁系统”的规定的定义,同步电机励磁系统是“提供电机磁场电流的装臵,包括所有调节与控制元件,还有磁场放电或灭磁装臵以及保护装臵”。励磁控制系统是包括控制对象的反馈控制系统。励磁控制系统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都有重要的影响。我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都对励磁控制系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里,就励磁系统分类、对励磁控制系统的要求、励磁控制系统与电力系统稳定的关系、电力系统稳定器等几个问题和大家一起进行讨论。 2. 励磁系统分类 同步电机励磁系统的分类方法有多种。主要的方法有两种,即按同步电机励磁电源的提供方式分类和同步电机励磁电压响应速度分类两种分类方法。 按同步电机励磁电源的提供方式不同,同步电机励磁系统可以分为直流励磁机励磁系统,交流励磁机励磁系统和静止励磁机励磁系统。 按同步电机励磁电压响应速度的不同,同步电机励磁系统可以分为常规励磁系统、快速励磁系统和高起始励磁系统。 2.1 直流励磁机励磁系统 由直流发电机(直流励磁机)提供励磁电源的励磁系统叫直流励磁机励磁系统。它主要由直流励磁机和励磁调节器组成。早期的中小容量的同步电机的励磁调节器从发电机的PT(电压互感器)和CT(电流互感器)取得电源;较大容量的同步电机的励磁调节器的电源有时经励磁变压器取自发电机端时,此时,励磁变压器也是主要组成部分(图2-1)。 同步电机的励磁电源是直流励磁机的输出,励磁调节器根据发电机运行工况调节直流励磁机的输出,从而调节发电机的励磁,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要求。 直流励磁机主要采用由原动机拖动与主发电机同轴的拖动方式,少数(主要是备用励磁机)为由异步电动机非同轴的拖动方式。直流励磁机的励磁方式,主要有它励、自并励和自励加它励三种方式。它励方式的直流励磁机的励磁全部由励磁调节器提供;自并励方式的直流励磁机的励磁全部由直流励磁机本身提供,励磁调节的任务是通过调节与励磁绕组相串联的电阻的大小来实现的;自励加它励方式的直流励磁机的励磁,一部分由励磁

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

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 廖欢悦电自101 2 电力系统的功能是将能量从一种自然存在的形式转换为电的形式,并将它输送到各个用户。电能的优点是输送和控制相对容易,效率和可靠性高。为了可靠供电,一个大规模电力系统必须保持完整并能承受各种干扰。因此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应使系统能承受更多可能的故障而不损失负荷(连接到故障元件的负荷除外),能在最不利的可能故障情况些不知产生不可靠的广泛的连锁反应式的停电。 由此,电力系统控制所要实现的目的: 1.运行成本的控制:系统应该以最为经济的方式供电; 2.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控制:系统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负荷变化及发电资源变化情况调整功率 分配情况; 3.供电质量的控制:必须满足包括频率、电压以及供电可靠性在内的一系列基本要求;一.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设计与基本准则 首先,一个正确设计和运行的电力系统: 1.系统必须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负荷有功和无功功率需求。与其他形式的能量不同,电能不能方便地以足够数量储存。因而,必须保持适当的有功和无功的旋转备用。 2.系统应以最低成本供电并具有最小的生态影响 3.考虑到如下因素,系统供电质量必须满足一定的最低标准: a)频率的不变性 b)电压的不变性 c)可靠性水平 对于一个大的互联电力系统,以最低成本保证其稳定性运行的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一问题能得到的经济效益是巨大的。从控制理论的观点来看,电力系统具有非常高阶的多变量过程,运行于不断变化的环境。由于系统的高维数和复杂性,对系统作简化假定并采用恰当详细详细的系统描述来分析特定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二、电力系统安全性及三道防线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 电力系统可靠性:是在所有可能的运行方式、故障下,供给所有用电点符合质量标准和所需数量的电力的能力。是保证供电的综合特性(安全性和充裕性)。可靠性是通过设备投入、合理结构及全面质量管理保证的。 电力系统安全性:是指电力系统在运行中承受故障扰动的能力。通过两个特征表征(1)电力系统能承受住故障扰动引起的暂态过程并过渡到一个可接受的运行工况,不发生稳定破坏、系统崩溃或连锁反应;(2)在新的运行工况下,各种运行条件得到满足,设备不过负荷、母线电压、系统频率在允许范围内。 电力系统充裕性:是指电力系统在静态条件下,并且系统元件负载不超出定额、电压与频率在允许范围内,考虑元件计划和非计划停运情况下,供给用户要求的总的电力和电量的能力。 电力系统稳定性:是电力系统受到事故扰动(例如功率或阻抗变化)后保持稳定运行的能力。包括功角稳定性、电压稳定性、频率稳定性。 正常运行状态下,通过调度手段让电力系统保持必要的安全稳定裕度以抵御可能遭遇的干扰。要实现预防性控制,首先应掌握当前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数据和必要的信息,并及时分析电网在发生各种可能故障时的稳定状况,如存在问题,则应提示调度人员立即调整运行方式,例如重新分配电厂有功、无功出力,限制某些用电负荷,改变联络线的送电潮流等,以改善系统的稳定状况。 目前电网运行方式主要靠调度运行方式人员预先安排,一般只能兼顾几种极端运行方式,且往往以牺牲经济性来确保安全性。调度员按照预先的安排和运行经验监视和调整电网的运行状态,但他并不清楚当前实际电网的安全裕度,也就无法通过预防性控制来增强电网抗扰动的能力。因此,实现电力系统在线安全稳定分析和决策,得出当前电网的稳定状况、存在问题、以及相应的处理措

自动发电控制使用手册

第一章简介 水电厂自动发电控制(AGC)是指按预定条件和要求,以迅速、经济的方式自动控制水电厂有功功率来满足需要的技术。它是在水轮发电机组自动控制的基础上,实现全电厂自动化一种方式。根据水库上游来水量或电力系统的要求,考虑电厂及机组的运行限制条件,在保证电厂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以经济运行为原则,确定电厂机组运行台数、运行机组的组合和机组间的负荷分配。在完成这些功能时,要避免由于电力系统负荷短时波动而导致机组的频繁起、停。 水电厂自动电压控制(A VC)是指按预定条件和要求自动控制水电厂母线电压或全电厂无功功率的技术。在保证机组安全运行的条件下,为系统提供可充分利用的无功功率,减少电厂的功率损耗。 采用AGC/A VC可以满足电力系统对安全发电的要求和机组安全运行的要求,同时根据实际需要满足运行人员的一些特殊要求,并且对全厂有功、系统频率、母线电压的变化及一些非常情况作出迅速反应,直接执行或提示,使机组运行在优化工况,并对机组启停做出合理安排。

第二章AGC、A VC原理 2.1 AGC原理 2.1.1 AGC的依据 自动发电控制的依据一般有:①上游来水量,它适用于无调节水库的径流电厂,使电厂最大限度地利用上游来水量,以不弃水或少弃水为原则,尽量保持电厂在较高水头运行。②给定的发电负荷曲线或实时给定的电厂总有功功率。这是在电力系统统一调度下,电厂参加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的调节,完成上级调度下达的计划性或随机性的发电任务。③维护电力系统频率在一定水平下运行。根据电力系统的频率瞬时偏差或频率念头的积分值,确定电厂的总出力,直接参加电力的调频任务。④综合因素。诸如按给定功率和电力系统频率偏差,按电力系统对功率的要求和下游用水量的需要等。 2.1.2 AGC设置的全厂有功功率 P AGC=P ACT+K f△f-P AGC AGC分配的有功P AGC可以根据系统频率偏差来设定(调频方式) 也可以按照有功设定曲线值/有功给定值来设定(功率控制方式) P AGC=P SET+P AGC 其中, P ACT:全厂实发总有功 P SET:全厂有功设定值 K f:系统调频系数(可分为第一调频厂系数,第二调频厂系数和紧急调频系数)△f:频率偏差 P AGC:不参加AGC机组的实发有功之和 2.1.3 AGC负荷分配原则 ①与容量成比例原则 这是较为简单的一种负荷分配原则,在水轮机组的某些特性曲线不全或不够精确的前提下,采用该原则比较合理。 P i=P AGC (i=1,2…,n) n ∑Pimax i=1 n:n台参加AGC的机组

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远动控制技术研究

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远动控制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8-06-15T10:02:08.89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5期作者:韩振峰俞隆[导读] 摘要:远动控制技术是自动化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关键点。自动化系统运行中,远动控制技术负责准确判断以及定位故障点,为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提供依据。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远动控制技术是自动化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关键点。自动化系统运行中,远动控制技术负责准确判断以及定位故障点,为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提供依据。因而,为了保证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平稳安全,必须关注远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本文将对远动控制技术的概念及实现原理进行简单了解,并重点对其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远动控制技术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远动控制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为全面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社会中各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用电,电力系统已经成为了社会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力系统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主要依赖于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以及远动控制技术等综合应用。电力系统自动化功能的实现是提高电网供电安全性的基础,为此,必然需要关注各个技术中的自动检测和调节、自动安全保护和传输以及控制等功能。其中,远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值得探究。通过对远动控制技术的深入分析,能够有助于我们将其更好的应用于电力系统各个运行环节。 1远动控制技术 1.1远动控制 远动控制作为自动控制领域的重要环节,是以通讯技术为基础,对远程的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能够实现实时测量、远程信号、远程控制和远程调节等多项功能。在电力系统中,远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是为了使调度实现对辖区内发电厂及变电站的集中控制管理。远动控制系统主要是由远动装置和应用程序组成,能够实现下列三项功能: (1)采集所有的相关设备数据及报文,并向这些设备传达控制指令。 (2)预处理传输的报文。 (3)通信功能。具体包括通道运行状况的自检、通道的自动切换、选择不同的通信规约等。 1.2远动控制的实现原理 远动控制技术主要是为了实现“四遥”,即遥测、遥信、遥控及遥调。远程控制技术作为连接变电站、发电厂与调度之间的桥梁,是相关信息传输的重要通道,控制系统主要包括集中监视和集中控制两个模块,其中集中监视即遥测和遥信功能,这一模块的实现的功能是数据采集站、厂将所需的运行参数和状态按照一定的规约上传到调度中心,为控制系统提供决策依据,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最大限度的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集中控制模块是实现遥控和遥调功能,具体是指调度中心将相关操作命令(改变运行状态、修改设备运行参数)发到管辖站。远动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保障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及质量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地降低人力、物力成本。 2远控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过程中,远程控制的实现需要多方面技术作为基础,概括起来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技术、信道编码技术和通讯传输技术。下面我们对这三方面技术的应用进行简单探讨。 2.1数据采集技术的应用 数据采集是将外部信号采入计算机,并加以处理,最后输出。下图1为数据采集的流程图: 数据采集技术是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是负责研究信息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及控制等。在电力系统监控系统中,监控分站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采集它所连接传感器送来的模拟量和开关量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后再收集到计算机扑以显示、处理、传输和记录,这一过程即为数据采集。数据采集的成套设备被称为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对运行现场的相关模拟量(如压、电流、温度、压力、流量、位移等)进行采集、量化为数字量,以便于终端计算机的存储、处理、显示或打印。这一系统是计算机与运行现场联系的重要桥梁,是获取远动控制相关数据的重要途径。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数据采集技术的关键是变送器及A /D转换技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鉴于设计及调试需求,其处理的信号主要是低于5V的电平信号,但是在电力系统中,相关的运行设备其工作电压都比较高,为了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可靠性,就需要利用变送器对照这些设备的相关运行参数进行转换,即将各种不同等级的电压、电流转换为合理的TTl电平信号。由于变送器采集的信号为模拟信号,为此还需要利用A /D转换技术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于进一步对对遥信信息进行编码,对遥测信息进行采集。 2.2信道编码技术的应用 信道编码作为电力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对数码流进行一定的处理,使的整个系统具有一定的纠错能力和抗干扰能力,最大限度的避免码流传送中误码的发生。 通信信道是信息传输的重要载体,远控系统能够利用通信信道将运行现场采集到的信息上传至调度中心,由后台系统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为了保证信道的抗干扰能力,首先要做好信号的编码和译码,这一技术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对数据信息进行编写、翻译和传输,目的是为了保证系统采集到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对于电力自动化系统,在信道编译码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利用线性分组码,能够增强抗干扰性。同时,还应该结合循环检错法、检错重发法、前后纠错法、反馈重发法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检验,进而保证传输的顺利,避免出现差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