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的日常护理

脑出血患者的日常护理
【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出血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且发病急骤、病情危重。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系统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所以对新入院的患者稳定情绪,绝对卧床休息。 密切观察,防止感染,控制并发症,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恢复期加强功能锻炼,促进机体早日康复。能使病人更好地接受治疗和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疗效果,促进了早日康复。
【关键词】脑出血 合理护理 致病因素
脑出血,俗称脑溢血,属于“脑中风”的一种,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一种常见的严重脑部并发症。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故大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临床上脑出血发病十分迅速,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的损害。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因此,重视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防范及护理是神经科护理人员的首要任务。
此病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出血多发生在基底节、内囊和丘脑,其次为小脑和脑干。
一、致病因素
1、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出血性疾病史、先天性颅内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
2、诱因: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劳累或用力排便等。
3、有烟酒嗜好,肥胖及有本病家族史者。
二、临床表现及特征
1、多在白天体力活动、酒后或情绪激动时突然起病,病情发展快,病人先有进行性加重的头痛、呕吐,迅即出现意识障碍,呼吸深沉有鼾声,脉搏缓慢有力,血压升高,大小便失禁。出血部位不同出现不同的神经系统体征:①内囊出血有典型的“三偏”症状,即出血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对侧同向偏盲。②脑桥出血表现为交叉性瘫痪,头和眼转向非出血侧,呈“凝视瘫肢”状,大量出血常破入第四脑室,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双侧瞳孔呈针尖样,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中枢性高热,中枢性呼吸障碍,常在24~48小时死亡。③丘脑出血早期即可出现昏迷,去大脑强直,脑干功能衰竭等表现。血肿﹥10ml时,即可并发脑水肿和阻塞性脑积水,是病情恶化的重要原因和转折点。丘脑出血常破入脑室,形成脑室积血、积水,引起颅内高压,甚至破坏视丘下部和中脑,死亡率高。④小脑出血表现为眩晕、频繁呕吐、枕部剧烈头痛和平衡障碍,无肢体瘫痪。
2、脑脊液检查

呈血性,压力升高;脑CT示:高密
度出血影,可准确显示出血灶的部位、范围。
(注:腰椎穿刺的部位:腰3~4或4~5椎间隙,正常脑脊液压力70~180mmH2O, ﹥200 mmH2O为颅内压增高,﹤70 mmH2O为低颅压,术后去枕平卧4~6小时。)
护理对策
1、 加强病区空气及环境管理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开窗通风,2次/d,室温控制在20~22 ℃,湿度60%~70%。避免患者受凉,因寒冷可使患者气道血管收缩、黏膜上皮缺血缺氧,抵抗力下降,细菌容易侵入。流感流行时限制或减少人员探视,以防交叉感染。
2、 患者取正确卧位,严防误吸、误咽
平卧、床头角度过低均增加向食管反流及分泌物逆流入呼吸道的机会,患者应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床头抬高10~15 cm,头偏向一侧,取出义齿,口角的位置放低,利于分泌物引流。
3、 严格掌握进食的时间和方法
3.1 在发病24 h内,暂禁食,由于脑血液循环障碍,致使消化道功能减退,进食后会引起胃扩张、食物滞留,压迫腹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加之患者常伴有呕吐,易造成吸入性肺炎。
24 h后仍昏迷者,给予39~41 ℃的流质鼻饲,鼻饲速度﹤25 ml/min,通常每天鼻饲总量以2 000~2 500 ml为宜。鼻饲前应先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鼻饲前后应抬高床头20°~30°,为防止鼻饲物反流,鼻饲前应翻身,吸痰,鼻饲速度不宜过快,每次鼻饲量200 ml,鼻饲后短时间尽量不翻身、吸痰,以免引起呕吐。有报道,脑卒中患者鼻饲极易并发肺炎,且长期置管的患者由于咽部受到鼻饲管的刺激,环状括约肌不同程度的损伤及功能障碍增加了吸入性肺炎的可能,故待神志稍恢复后拔除胃管,予经口喂养。
3.2 神志清醒者鼓励进食,给予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宜,少量多餐,使胃能及时排空。患者进食时,若病情允许取半卧位或坐位,不要说话,以免引起误吸。进食后保持半卧位30~60 min后再恢复原体位。部分患者因面部偏瘫影响咀嚼肌功能,在喂食时尽量放在健侧且靠近舌根,易于吞咽。每次进食量在300~400 ml为宜,速度不宜过快,时间控制在20~30 min,温度在40 ℃左右,以免冷、热刺激而致胃痉挛造成呕吐。
3.3 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3.3.1 鼓励清醒患者充分深呼吸,以伸展肺的不活动部分。定时翻身,一般间隔2 h为佳,夜间每3~4 h 1次。翻身时宜缓慢进行,将患者逐步翻至所需体位,同时给于叩背。护士五指并拢,掌指关节弯曲120°,利用腕关节的力量由外向内,自下而上,有节奏叩击患者背部,每次叩击3~5下,每次持续时间5~15 min。

叩击时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呼吸,防止窒息,边叩边鼓励患者咳嗽排
痰,不能咳嗽排痰者在操作后立即吸痰。对有意识障碍的患者,要定时进行刺激吸痰,吸痰时要注意操作方法及次数,同时避免喉部黏膜损伤。昏迷患者注意观察呼吸道是否通畅,正确掌握吸痰指征。
3.3.2 给予氧气雾化吸入。患者取侧位,床头抬高30°,将氧气雾化吸入器接上中心吸氧通道,湿化瓶加温水,水温保持在50~60 ℃,将雾化液置于雾化器药杯内,调节氧流量为4~5 L/min,利用氧气流作用将药液形成气雾状,使药物变成微小颗粒,随着氧气雾化吸入,均匀分布到气道表面,从而达到湿化气道,保持呼吸道黏膜温化,稀释痰液,利于痰液排出。同时又可增加氧分子的弥散能力及氧分压,提高氧疗效果。做雾化吸入时应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如痰多不能咳出时要及时吸出。雾化液根据医嘱配制:生理盐水30 ml、α-糜蛋白酶5 mg、庆大霉素8万U,每日2次,10~15 min/次。
3.4 减少口腔细菌的感染
加强危重患者的口腔护理,注意观察口腔黏膜的改变,根据口腔pH值选用口腔清洗液,如pH值高选用2%~3%硼酸液,pH值低采用2%碳酸氢钠,pH值中性用1%~3%双氧水或生理盐水。保持口腔清洁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和食物残渣及呕吐物,清洗时特别注意对口腔内瘫痪侧颊黏膜的清洁,以免食物残渣存留于口腔内。
3.5 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避免仪器的医源性污染,污染的氧气湿化瓶、输氧管、雾化器、管道等是造成交叉感染的重要传染因素,所以上述物品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护士在执行吸氧、雾化吸入、吸痰、插胃管等操作时必须严格无菌技术,切实防止微生物的侵入。
3.6 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正确、及时留取痰液标本做痰培养,以指导抗生素的准确应用。本组资料中,81.54%的患者检出病原体为细菌,因此,应合理、按照药物的半衰期应用。
3.7 脑溢血患者度过急性期后,以下问题应当注意:
(l)心理护理:急性期家属及病人的注意力在抢救生命上,而在康复期则往往急于功能恢复,要求很快自理,甚至去工作。要求用新药、新方法治疗者颇多;有部分病人表现悲观、失望,精神抑郁。因此,要多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要身残志不残、身残也要志坚;要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的疾病和功能,力争取得良好的预后。要与医护人员、家庭配合好,共同战胜疾病。“既来之,则安之”。否则,急于求愈,则容易急躁,反而不利。
(2)注意合理用药:由于病人往往同时患有几种病或多种症状,本来医生开给的

药物已有多种,亲友或家属不要自行再加用许多药物。过多、过乱的应用药物,对胃、肝、肾或造血
系统有可能产生副作用,不但不能加快恢复,反而可引出其他问题。
(3)防止脑卒中再发;在恢复期预防再发很有意义。因为脑卒中可以突然再发,发作次数越多,每次的后遗症加起来,预后就更差,死亡率也大大增加。为了防止再发,应注意血压平稳,食入量适宜,心脏、肺部有无合并症等。
(4)做好家庭康复:康复期一般是在家庭度过的,家属应了解如何做好家庭康复。这一时期药物已不是主要疗法。
(5)注意康复期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保证病人基本的生活需要;做好特种护理,视具体病人、病情施护,如对鼻饲管、尿管、褥疮的护理等。
(6)保证营养和入量适当:因脑卒中病人常伴失语,不能正确表达意愿,或有呛咳、咽下困难,不能保证进食,入量常有不足或过多,家属应予足够重视。要定食谱、定入量、定时间供给,必要时经鼻管饲给。
(7)大便通畅:大便秘结,排便时过于用力可诱发出血性脑年中、脑栓塞。为了保持大便通畅,定时排便,适当吃芹菜、胡萝卜、水果等。必要时可用药物,如蕃泻时泡开水、麻仁润肠丸、果导.

四、健康教育
(1)向病人和家属介绍脑出血的基本知识,告知积极治疗原发病对防止再次发生出血的重要性。
(2)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及过度劳累等诱发因素。指导病人自我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3)教会病人家属测血压的方法,每日定时监测血压,发现血压异常波动及时就诊。
(4)饮食宜清淡,摄取低盐、低胆固醇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及饱餐,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矫正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酒。
(5)告知家属,家人的支持对病人疾病恢复的重要性,引导家属以乐观的态度接受亲人躯体和精神方面的改变。
(6)告知功能康复锻炼越早疗效越好,鼓励病人增强自我照顾的意识,通过康复锻炼,尽可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7)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脑出血的先兆症状,如出现头疼、眩晕、肢体麻木、活动不灵、口齿不清,应及时就诊。
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卧床时间长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特点,常易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一般年龄较大,多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导致肺部感染发生的机会比较多,其发生常常影响患者的病情与预后,从而加重病情甚至造成患者死亡。由于脑出血患者呼吸中枢处于抑制状态,支气管敏感部位的神经反应性及敏感性降低,咳嗽能力下降,不能有效地排除

过多的分泌物而流入肺内造成肺部感染。根据我们收集的病例资料分析表明,肺部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吞咽功能、发病时间、出血部
位、出血量及年龄有密切关系。
脑出血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肺功能低下,发病时机体防御功能下降,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针对上述原因,我们在临床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予以清除肺内大量的粘稠分泌物,解除气道阻塞,成为预防、控制肺部感染的关键,使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病率明显降低,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谢谢各位老师在这段工作中对我的帮助和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给我老师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给以终生受益无穷之道。对李老师的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在此,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工作的同事们,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特别感谢我的同学,她对本课题做了不少工作,给予我不少的
帮助。
最后我还要感谢我所在的工作单位开封155医院,谢谢给我提供学习和实践的场所,衷心的感谢每一位老师对我的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