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渔业专题研究报告

嘉陵江渔业专题研究报告
嘉陵江渔业专题研究报告

嘉陵江上游广元段渔业资源现状和

保护对策的研究

一、综述

1、嘉陵江上游广元段概况

1.1 自然概况

嘉陵江是长江上游左岸的一级支流,古称阆水、渝水,因流经陕西凤县东北嘉陵谷而得名。上源为白龙江和西汉水,前者发源于四川省若尔盖县的朗木寺;后者发源于秦岭西南,因在汉江之西,故称西汉水,直至陕西省略阳县两河口以下始称嘉陵江,与白龙江相汇于我市元坝区昭化镇。嘉陵江自略阳流经广元、南充、北碚,自北向南纵贯秦巴山地和四川盆地,于重庆注入长江。

嘉陵江广元河段河道长261.2km,其中,朝天区50.5公里,利州区33.66公里,元坝区98.28公里,剑阁县44.50公里,苍溪县78.73公里(剑阁县与元坝区及苍溪县界线在河心,与元坝区重合35.21km,与苍溪县重合9.29km)。天然落差168m,平均比降0.64‰,其中昭化至苍溪河段,穿过剑门山,形成120km峡谷段。出峡谷后,河谷逐渐变宽,一般为400~1000m,河道蜿蜒曲折,水流较平缓,两岸有较多台地,沿河漫滩与阶地相间,植被较差,农耕发达。

嘉陵江广元河段地处四川盆地西北缘之龙门山系北段前缘部位,地形呈北高南低之势,一般海拔高程450~800米,最高约1000米,最低约357米,一般相对高差100~300m,区内最大高差约600~700米,属中低山、丘陵中等切割区。嘉陵江上游河谷狭窄,平均比降 3.8‰,水流湍急,曲流蜿蜒,形成大量的环形、菌形河曲,常有滑坡、泥石流现象。降水丰沛,植被覆盖率不高,土壤组成除西汉水上游部分有 2350Km2的黄土区外,其他均为紫色土和土石山区,质地松脆,水土流失严重,是长江上游重要的输沙产沙地。

嘉陵江一级支流东河历史上称宋水、宋熙水或东游。源头有二:东源-宽滩河,西源-盐井河,两河至双汇镇汇合后成为东河干流,由北向南入苍溪县境,在阆中县的文成汇入嘉陵江。东河全流域面积5191km2,河道长307km,平均比降5.0‰。干流十分弯曲,河谷开阔,河床宽敞,河宽一般在170~450m。

嘉陵江一级支流西河,又名西水、小潼水,发源于五子山分水岭西南,流经剑阁县部分乡镇,于涂山乡界流入南部、阆中县内,为剑阁县内较大河流。剑阁县境内流长118公里,流域面积123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40%。河道平均比降1.45%,落差302米,中下游河面宽100米至200米。

嘉陵江上游广元段有已建成的江河控制性骨干水电工程宝珠寺水利枢纽和即将建成的亭子口水利枢纽,另分布有紫兰坝、昭化、上石盘、洄水、东河六级等梯级电站。其中宝珠寺水利枢纽形成的白龙湖,正常蓄水位水面9.3万亩,现已成为西部地区有机鱼生产基地,年产商品鱼2万余吨;于2013年关闸蓄水的亭子口水利枢纽,将形成水面16.97万亩,将为我市水产产业快速发展提供重要的战略机遇。同时,紫兰坝、昭化、上石盘、洄水、东河六级等梯级电站渔业的有序开发利用,也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

2、历史渔业资源研究与相关文献

上世纪 60 年代,来自日本岸上镰吉对嘉陵江的鱼类进行了标本的收集和各种鱼类产地的登记。这是对嘉陵江鱼类第一次用近代科学方法进行的分类调查和整理。伍献文教授等在1940-1945 年期间对嘉陵江下游的鱼类黄鳝、鲫鱼、鲤鱼等作了相关的研究。解放后,对嘉陵江流域的鱼类资源调查更加重视(黑田竹弥等,1982),1957-1962,四川大学生物系在渠江、涪江和嘉陵江干流等部分江段,收集大量的鱼类标本,写成了《四川鱼类区系的研究》,其中罗列了嘉陵江鱼类 87 种,渠江 54 种,涪江 64 种。1958 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嘉陵江亭子

口和涪江的武都进行了鱼类资源的调查分析,记述了 68 种鱼类。1958-1959 年,施白南先生编写完成了《嘉陵江鱼类志》。1976 年,以嘉陵江水系的综合利用和鱼类资源的保护和增殖为目的,四川省农业局,省科委组织了当时的西南师范大学和南充师院等的相关专家,组成了嘉陵江水系鱼类资源调查组,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大调查,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整理和归纳,提出嘉陵江流域全水系的鱼类总 153 种,对其中20 多种经济鱼类进行了详细的生物学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有:中国鲤科鱼类志(伍献文,1963;1977)长江鱼类(湖北省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类研究室,1976);嘉陵江水系渔业资源调查报告(嘉陵江鱼类资源调查组,1980,铅印本);中国条鳅志(朱松泉,1989)四川鱼类志(丁瑞华,1994);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鲇形目(褚新洛等,1999);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鲤形目中卷和下卷(陈宜瑜等,1998;乐佩琦等,2000);长江流域鱼类多样性空间格局与资源分析(傅萃长,2003);长江鱼类早期资源(曹文宣等,2008);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Ⅰ卷)和(第Ⅱ卷)(汪松等,2004;2009)等等。

二、嘉陵江上游广元段鱼类多样性格局

1、鱼类物种名录

嘉陵江上游广元段鱼类多样性丰富。据文献统计,嘉陵江流域共有鱼类 153 种,隶属于7 目19 科83 属。其中属于长江特有种的鱼类物种数达54 种,占整个长江流域特有物种的约 1/3,居长江流域各水系第4 位,物种密度达到 9.6 种/10000Km2,居长江流域各水系的第 7 位(傅长萃,2003 )。嘉陵江流域不仅鱼类物种丰富,珍稀鱼类,特有鱼类的种类也相当多,进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汪松,2009)的淡水鱼类中,有12 种在嘉陵江有分布,仅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就有 36 种。

2、鱼类区系分析

根据蒋学龙(2002)的无量山哺乳动物区系存在度概念来计算嘉陵江流域鱼类的区系存在度(Value of Faunal ):某一类群在某地的区系

存在度(VFP )= 某地存在的次级分类单位数目/次级分类单位总数×

100%。对嘉陵江鱼类目、科不同层次进行统计,分析其区系性质,次级

分类单位总数数据来自Fishbase(World Wide Web Electronic

Publication,2009)。

(1)区系组成及存在度分析

①区系组成分析

根据动物区系复合体是同一地理起源,并不断演化发展的原则,流

域内的鱼类大致可以归入以下7 个不同的区系复合体。

Ⅰ中亚山地区系复合体:以裂腹鱼亚科Schizothoracinae 和条鳅亚科Newacheilinae 为代表。分布于干、支流的上游,在冬季

可延伸到中游上段,条鳅亚科的某些种类也可扩散到下游。分布区域河

道狭窄,比降大,水流湍急。水温较低,河床底质多位岩石或砾石。

Ⅱ中国平原区系复合体:在嘉陵江的干支流种类较多,分布广泛,

大多善游泳。以鮈属Rhinogobio 、蛇鮈属Saurogobio 、鳊属

Parabramis 、鲂属Megalobrama 、鲢属 Hypophthalmichthys 、鲴属

Xenocypris等为主要代表,构成了嘉陵江流域的优势种群。自上游往下,

由于地形的变化,水流缓急交错,水温逐渐升高,水中营养物质和饵料

生物复杂多样,本区系的鱼类多集中在中游或者中上游,越趋上游则种

类越少。例如:蛇鮈Saurogobio dabryi

Bleeker,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 Günther 等。

Ⅲ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以鮠属Leiocassis ,黄鳝Monopterus

albus (Zuiew) 等为代表,包括鰕鯱鱼科Gobiidae、斗鱼科Osphronemidae 等,在中游和下游有一定的数量和分布。有的种类也分

布在支流、沟渠等小型水域。本区系的鱼类表现为体型较小,游泳能力

较弱。由于长期适应周期性的局部缺氧环境,致使某些种类产生特殊的

适应性特征,例如:鳞片的退化、出现辅助呼吸器官。主要的地貌特征

是由北部低山区至丘陵区(绵阳—南充),河床逐渐加宽,比降减小,水

流缓慢,水域宽阔。本区系的鱼类,在中游和中下游仍占有一定的渔获物比重。

Ⅳ南方山地区系复合体:以爬鳅科Balitoridae (=平鳍鳅科),鮡科 Sisoridae 为代表,适应山区激流生活。有的种类甚至有特殊的吸盘结构,分布较广泛,以中上游和中游的数量较多。地貌特征以北部低山区和中部丘陵区为主。本区系鱼类产量较低,可食用性不强,经济价值很小。

Ⅴ晚第三纪早期区系复合体:此类型在嘉陵江流域分布较少,但数量较大,产量也较高,因为此类型适应性强,分布广泛。在嘉陵江流域具有较为重要的经济价值。其中,以鲤Cyprinus (Cyprinus) carpio Linnaeus、鲫Carassius auratus (Linnaeus)、鲇Silurus asotus Linnaeus 为代表,包括了鱊亚科Acheilognathinae,胭脂鱼科Catostomidae,沙鳅亚科Botiinae 等。分布地区主要在干、支流的中下游。中下游水域水流较平缓,河面宽阔,河床底质复杂,流量和水深加大,水体饵料丰富,促使了这些种类形成优势种群,而生活流域的地貌特征以北部低山区和中部丘陵区为主。

Ⅵ北方山区区系复合体:此类型在嘉陵江流域种类和数量较少,它们大多体型较小,且分布地区局限,界限明显。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形成优势种群,多在支流中发现。分布区域水温低,透明度大,河床底质为岩石或砾石。本区系鱼类经济价值很小。例如:洛氏鱥Phoxinus oxycephalus 。

Ⅶ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代表种为在嘉陵江下游分布的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 Gray,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 Duméril。本区系鱼类数量少,产量低。分布区域多在平行岭谷区和中游丘陵区。

由以上分析,嘉陵江中的鱼类以中国平原区系复合体占优势,同时所含区系复合体多样,是一条极具综合性和特色性的长江重要支流。

②区系存在度(VFP)分析

在鱼类的区系组成研究中,大都按上述以所含属种的绝对数目进行排序分析,虽然这种方法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区系组成,但是无法反映这些科属在区系建成中的相对重要性。运用区系存在度分析方法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Ⅰ目级水平

嘉陵江上游广元段鱼类隶属于7目,包括: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 ,鳗鲡目Anguilliformes ,鲤形目Cypriniformes ,颌针鱼目Beloniformes ,合鳃鱼目Synbranchiformes,鲇形目Siluriformes,鲈形目Perciformes。按所含科的绝对数量排序,鲈形目为第一位,鲤形目、鲇形目排在第二,然后依次是鲟形目、颌针鱼目、合腮鱼目。而按照区系存在度排序,鲟形目以 100%的VFP 排在第一位。其次是全球淡水鱼类中最大的类群鲤形目,而在全球分布广泛的鲇形目和鲈形目排在了最后两位。

表 2.1 嘉陵江上游广元段鱼类目级区系存在度(VFP)

Ⅱ科级水平

从科级水平上分析,嘉陵江上游广元段鱼类隶属于 19 科,若按传统的以绝对数目进行排序,即最大的科为鲤科Cyprinidae (48 属 84

种),其物种数量占嘉陵江鱼类总种数的55.56%,其次是爬鳅科Balitoridae (7 属 15 种),占嘉陵江鱼类总种数的 9.80%。鳅科Cobitidae 在嘉陵江分布有 6 属 12 种,鲿科Bagridae 分布有4 属12 种,各占总种数的 7.84%。其余的15 科,单科种数都未超过 10,甚至有些以单科单属单种的形式存在,总共占嘉陵江鱼类总种数的28.76%。而从区系存在度的分析结果看,在所含种类的百分比中占最多的鲤科和爬鳅科在区系存在度上都未超过25%,相反,具有地方性分布的小科(所含属种都相对较少),例如:鳗鲡科 Anguillidae 、匙吻鲟科 Polyodontidae 、钝头鮠科 Amblycipitidae 、鳟科Channidae 都仅有 1 属 1 种或2 种,却有相当高的区系存在度。

表 2.2 嘉陵江上游广元段鱼类科级区系存在度(VFP)

3、珍稀保护及特有鱼类

(1)珍稀保护鱼类

嘉陵江上游广元段流域鱼类资源丰富,其中也包含国家珍稀保护鱼类,例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达氏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长江流域濒危动物长薄鳅等共 12 种进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汪

松等,2009)的鱼类分布在嘉陵江流域,占整个流域鱼类种类的7.84%,包括: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 Duméril,1868 (濒危,评估年代:2007);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1834 (濒危,评估年代: 2007);白鲟Psephurus gladius (Martens),1862 (极危,评估

年代:2007);鯮Luciobrama macrocephalus (Lácepède) ,1803 (易危,评估年代:2004);方氏鲴Xenocypris fangi Tchang,1903 (易危,评估年代:2004);云南鲴Xenocyprisyunnanensis Nichols,1925 (濒危,评估年代:2004);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 (Tchang) ,1930(易危,评估年代:2004);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 (Bleeker),1864 (易危,评估年代:2004);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 (Bleeker),1870 (易危,评估年代:2004);青石爬鮡Euchiloglanis davidi (Sauvage),(极危,评估年代:2004);黄石爬鮡Euchiloglanis kishinouyei Kimura,(濒危,评估年代:2004);白缘鱼央Liobagrus marginatus (Bleeker),(濒危,评估年代:2004)。在以上这些珍稀

保护动物中,中华鲟、白鲟已经绝迹,鯮、青石爬鮡、青石爬鮡已经近

多年没有捕捞记录。

(2)特有鱼类

嘉陵江上游广元段流域鱼类丰富,特别是有丰富的长江上游特有鱼类。这些特有的鱼类资源,作为长江上游的重要种质保护、物种的保持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据统计,嘉陵江流域共有长江上游特有鱼类36 种,长江流域特有鱼类 51 种(见附录鱼类名录标记)。

嘉陵江上游广元段流域面积广阔,有丰富的鱼类资源,珍稀种、特有种鱼类在此都有一定分布。它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种质资源保护地区。嘉陵江流域鱼类多样性的下降对于整个长江流域物种资源的保护都具有潜在的影响。目前,嘉陵江流域中已经有 12 种鱼类进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二卷)》(2009),成为濒危物种。因此,在现有的保护措施基础上,打开思路,抓紧落实,运用保护生物学的理论,对重要的江段进行生态修复,建立健全保护区的机制,尽快地采取更加有效的综合管理计划。同时,对于保护鱼类的多样性而言,正确的舆论科普宣传,以及政府和科研机构之间的良性合作、数据共享也至关重要。

三、嘉陵江上游广元段渔业资源状况调查及变迁分析

嘉陵江上游广元段流域鱼类品种繁多,资源较为丰富,为川北地区渔业主产区,渔获物产量较大,是四川省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生产技术的进步发展,渔业捕捞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些传统的捕捞方式遭到淘汰,而一些高强度、密度的方式却普遍地被使用。这些作业方式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渔获物的产量,但是却不利于渔业资源的保育和可持续利用。目前,嘉陵江上游广元段渔业资源呈现出了总渔获量下降,大型经济鱼类缺乏,渔获物年龄组成低龄化等问题。

本次调查,在结合以上珍贵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 30 年来嘉陵江流域资源的变迁情况分析。主要从渔获物产量组成、主要经济鱼类、渔具渔法、渔业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流域自身环境的改变,对以

上方面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以期针对渔业资源变化的原因,对渔业进行恰当的保护,提供具体的措施建议。

1、材料和方法

(1)调查时间和地点

嘉陵江上游广元段的渔业组织呈现分散个体经营,这给本次调查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取样的欠缺和不完整。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2年1月,参考 1976 年渔业大调查时的取样点,结合目前的行政区划和因水利工程、航电枢纽大坝截流而造成的水体隔离,在嘉陵江上游广元段选取了朝天、陵江、昭化、黄龙、虎跳、鸳溪、洄水这 7 个个取样点进行野外调查,结合2009年6月四川农业大学调查资料,对其中的的渔业资源状况数据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和分析。

(2)调查方法

①收集处理数据资料

收集历史上记录的鱼类及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各江段渔获物年总产量等。主要通过查询相关文献资料和从各地渔政处获得数据资料为主。

②野外实地调查

对所设臵的各样点,进行渔获物的实地测量和取样。在野外需要测量的数据有:全长、体长、体重。需要统计的数据有:单船渔获物的种类组成及比例,单船渔获物产量等。

③指标计算

K=100(W/L),K 表示丰满度(Fullness ),又称丰满系数,以百分数表示,式中W 为体重,单位为g,L 为体长,单位为 cm。丰满度是鱼类体长体重关系的一种表达方式,常用作衡量鱼体丰满程度、营养状况和环境条件的指标。

鱼类相对丰满度,是用渔获物中各种鱼类数量所占百分比表示的(崔奕波等,2005)。例如:

鱼类A的相对丰满度=鱼类A的尾数/总鱼获物尾数×100%

2、结果与讨论

(1)渔获物组成总体分析

嘉陵江上游广元段渔业工具多,方法各式各样,流域环境多样,所以渔获物的组成复杂,种类繁多。本次野外调查,沿江统计单船渔获物 52船,统计渔获物的总重量976.7Kg。

经实地考察整理分析,渔获物中出现的76 种鱼类分别隶属于 10 科,具体各科的种类、尾数及相应的百分比见表3.1。

由表3.1 可知,鲤科的鱼类在种类和尾数上均占第一位,其种类占捕捞对象的60.53%,而尾数占总捕捞尾数的71.08%。其次,从种类上看是鳅科和鲿科,种类占捕捞对象的 10.53%,而鳅科和鲿科的鱼类多为中小型鱼类。从尾数上看,居于第二、三位的是鲇科和鲿科。

在捕捞对象中,鲤科不管是在种类还是尾数上都占据了绝对重要的位臵,百分比都达到了60%以上,其种类达到了46 种,分属于 10 个亚科,各亚科种类、尾数及相应的百分比见表 3.2。

由表3.2 可知,在各亚科中,种类最多的属鮈亚科,有11种,占总数的23.91%。鮈亚科鱼类在嘉陵江有分布的有 21 种,也属各亚科中分布种类数最多的亚科。其次为鲌亚科、鲴亚科和鲃亚科,分别为 10 种、5 种、5 种。从整体上来说,渔获物中各亚科的种类多少都与整个流域中该亚科所占的位臵相对应。

(2)渔业资源30年变迁及原因分析

①渔获物产量及组成的变化

经过我们的采访渔民作业天数、平均渔获量等信息和采样比例的估算,嘉陵江广元段干流年平均总渔获量约为200吨左右,远远低于 1980 年调查组的估计量。渔获量和捕捞强度是相关的,目前渔业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捕捞强度加大。但仅从总量上的少许变化不能充分说明鱼类资源的变化情况,还需要从种类组成,渔获物年龄组成等来综合说明问题。

就种类组成而言,如前表3.1、表3.2 所示,结合 1980 年的调查数据,从各科水平上来说,鳗鲡科和胭脂鱼科鱼类资源量急剧减少,目前在渔获物中已没有记录。而作为最主要渔获物科类的鲤科,不管是种类还是为数百分比都有了明显的下降,种类从58 种降到了46种,尾数百分比从 84.46%降到了66.03%,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嘉陵江流域鲤科鱼类由于过度的捕捞等资源量明显减少。同时,也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渔民们将部分捕捞注意力转移到了单斤售价更高的黄颡鱼类、鲇鱼等上面。总的种类数也由87 种降为现在的76 种。从总体的趋势上可以看出,曾作为主要经济鱼类的鲤科鱼类,虽然仍然占目前的主要捕捞鱼类,但资源量较从前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枯竭。

②主要经济鱼类的变化

通过 30 年前后两次调查对比分析,主要经济鱼类的种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30年前曾作为嘉陵江流域主要经济鱼类的铜鱼、中华倒刺鲃、岩原鲤、拟尖头鲌,这四种鱼类目前在嘉陵江的天然渔获物中所占比重很小。

中华倒刺鲃是典型的洄游型鱼类,目前已成为网箱养殖的优良品种,在野外也属于少见种,偶有捕捞记录。2004 年,经专家评估,岩原鲤成为长江流域易危种,目前在嘉陵江的天然分布很有限,本次调查中仅发现在昭化及以下江段偶有捕捞记录,且个体均不大。拟尖头鲌曾是中游上部分的主要经济鱼类,主要分布于广元至苍溪段,目前,此江段仍然有其分布,但资源量明显减少,已经不再是当地的主要经济鱼类。

如表3.3 所示,我们所统计的主要经济鱼类与次要经济鱼类总共占整个渔获物的 92.3%,与 1980 年所统计的 91.9%相近,代表了嘉陵江干流的经济鱼类种类。主要经济鱼类由7 种类增加为 9 种类,所占百分比由76.55%升高到 83.18%,但种类上仅有鲫鱼、鲤鱼、鲇类 3 种相同,1980 年统计的次要经济鱼类鮈类、白鲢、大鳍鱯成为现在的主要

表3-1 渔获物各科种类、尾数组成百分比

表3-2 渔获物鲤科各亚科种类、尾数组成百分比

13

表3-3 两次调查主要经济鱼类和次要经济鱼类比较

经济鱼类。而次要经济鱼类在1980 年的调查统计中有13 种类,占15.35%,本次调查结果为8 种类,占 9.52%。

从以上数据显示,经济鱼类的种类和组成在这 30 年间产生了较大的变化,中华倒刺鲃、长吻鮠、铜鱼等资源枯竭,适应能力较强的鲤鱼、鲫鱼等资源量受影响较小,适应静水生活的鱼类例如白鲢等资源量有一定提高。渔民在利益的驱使下继续开发捕捞其他鱼类作为经济鱼类以填补市场的空缺,例如鳅类、黄颡鱼类。

从统计数据中的渔获物个体大小上看,小型鱼类如:鲫鱼、鮈类、黄颡鱼类等最大个体及一般个体的范围变化不大。而对于较大型鱼类如:鲤鱼、翘嘴鲌、拟尖头鲌等则可以明显看出最大个体和一般个体的范围均有明显降低的趋势。同时,在本次调查在渔获物中,小型鱼类如:鲴类、鳅类所占百分比明显增加,说明整个流域的鱼类呈现小型化的趋势。由于较大的捕捞强度和不合理的鱼类资源开发利用,这种趋势必将更加严重。

③渔具渔法的变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渔业渔具渔法也机械化和自动化。几乎所有渔船均装有柴油发动机等设备,大大增加了渔业作业的距离和时间。从变化趋势上来说,禽、兽(鸬鹚、水獭)等捕鱼已全部淘汰,在本次调查过程以及访问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此类作业方式,除仍然普遍使用的网具,钓具以外,近年盛行的电捕,投药和虾笼伤害面积大,对于捕获得鱼类大小没有限制,对于鱼类资源量来说,是危害很大的作业方式。

经过本次野外调查的数据分析,可以明显得出:整个嘉陵江流域的鱼类资源与 30 年前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首先,主要经济鱼类的种类发生了变化,以往的经济鱼类例如铜鱼、中华倒刺鲃、岩原鲤、长吻鮠等由于过度的捕捞和水利工程建设的阻隔以及水域环境的改

变,已经成为嘉陵江流域的偶见种甚至少见种。就鱼类资源总量来说,由于现在使用和采取的渔具渔法、渔船设施等显著优于 30 年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总量并没有显著的减少。但是如若持续这样的过度开发,必然引起流域鱼类资源的匮竭。

四、嘉陵江上游广元段鱼类多样性和渔业资源存在的问题及保护对策

1、鱼类多样性和渔业资源存在的问题

①渔业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特别是过度的捕捞和有害的渔具渔法的适用,对于本流域的鱼类组成和资源量都是极大的损害。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渔具渔法的改良进步,现在的捕捞强度已经超出了河流鱼类生态系统的承受范围。目前在流域内具有破坏性的渔具渔法仍然存在并对资源产生了严重的破坏作用,并呈现愈演愈烈之势。过度捕捞造成那些个体较大、性成熟较晚年龄组成较复杂的鱼类资源量明显减少,例如:白甲、岩原鲤等,使总的资源量因开发利用的不可持续性而日趋下降。

②盲目放养外来品种和不恰当的增殖放流,造成优良土著种资源量急剧减少。针对目前渔业资源的减少,渔业部门采取了增殖放流和放养养殖品种的措施,例如苍溪江段计划投放斑点叉尾鮰。这一措施在短期内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流域的渔业资源量,但是外来物种和大量养殖品种的进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鱼类种群的格局,长此以往,更会导致,土著优良经济鱼类的生态位被霸占,生存空间缩小等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导致鱼类资源的匮乏。

③建成和在建设的涉水工程,导致鱼类生存环境明显改变。嘉陵江上游广元段的水利枢纽目前已经将整个嘉陵江干流分成了梯级的几个段,所有的拦河闸坝均无过鱼设施,因此阻断了某些洄游鱼类的通道,最主要的改变还是来自于建坝后对于流域某段水文水域状况的改变,成库后的江段,鱼类组成丰富度大大降低,很多流水性生活

鱼类绝迹,影响渔业资源的多样化,但整体的渔获物量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同时,跨江桥梁,特别是在施工修建的过程汇总对于该江段的鱼类也有很大程度的影响。

④日益严重的水体污染,直接影响鱼类的生存和繁衍。目前,对于渔业功能区水体的污染主要来自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丰水期地面径流加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中过量的农用化学物质随径流进入水体中,即农业面源污染,另一方面是沿岸企业的污水漏排、偷排现象的大量存在(黄昀等,2003)。同时,由于航电枢纽的建设,水体流速下降,形成了相对的静水区,自净能力减弱,使污染逐渐向上游及支流发展,对水质影响越来越大(李其林等,2003),严重损害了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⑤除了以上提到的几个主要的问题以外,还存在着包括网箱养鱼的兴盛,外来养殖品种的逃逸,涉水作业,盲目放生等问题。同时,除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以外的其它一些河道工程作业,例如挖沙、淘金,也使河流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破坏。本次调查中,较为严重的是沙河、袁家坝、黄龙、虎跳等江段,淘金作业使原先的河流浅滩成为坑洞,河道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沿岸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这样一些涉水作业对于鱼类多样性的影响还没有被足够地重视,具体的影响程度也没有一个定量的评估,但是,其对于水生生态系统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是必然存在的。

此外,泥沙沉降、森林砍伐、水土流失沿江无规划不恰当的旅游开发项目等都对嘉陵江上游广元段鱼类多样性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2、鱼类多样性和渔业资源保护对策

(1)发挥嘉陵江广元段丰富的水面资源优势,加快骨干水利枢纽工程水产产业发展。目前,我市嘉陵江干支流控制性骨干水利枢纽工程有宝珠寺、亭子口水利枢纽,其中宝珠寺水利枢纽形成的白龙湖已成为我市、我省重要的商品鱼生产基地,年产各类名名优商品鱼近

2万吨;亭子口水利枢纽将于2013年7月闭闸蓄水,苍溪、元坝、剑阁等县区要提早准备、提前规划,加快发展亭子口水产现代产业,将其建成为在西部地区有巨大影响的渔业基地。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有序开发利用紫兰坝、昭化、上石盘、洄水等梯级电站渔业资源。

(2)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维护嘉陵江上游水域生态平衡。目前,我市已经国家农业部批准建立了清江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西河剑阁段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南河白甲鱼瓦氏黄桑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硬头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4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东河上游特有鱼类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渔业主管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将嘉陵江广元段这些国家级、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作为嘉陵江上游自然生态及资源的重点保护区域,并对其他重要的鱼类产卵及栖息地也应加强保护。

(3)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切实加大渔政执法力度。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我们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广度和深度都在扩大,但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必须合理开发,实现可持续地对渔业资源的利用。渔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渔政管理,严格落实江河捕捞限额制度,在禁渔期和禁渔区内,禁止捕捞作业、游钓和水禽放养,禁止扎巢取卵、挖沙采石,禁止销售、收购在禁渔期和禁渔区内捕捞的渔获物,适当限制捕捞规格,坚决打击取缔嘉陵江上游使用的有害渔具渔法,例如电鱼、炸渔、投药等等,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

(4)依法规范河道采砂,全面落实河道采砂对渔业资源的补救措施。河道采砂方式有船采、挖掘等作业方式,其影响各不相同,但均会对河流水文形势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造成水体浑浊,以及产生噪音、油污、生活垃圾等,对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对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存繁衍等生命活动造成直接

和间接影响。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河道采砂对渔业资源的补救工作,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各国渔业法》相关规定,强制要求各采砂业主落实相关补救措施,将河道采砂对渔业资源的不利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

(5)合理选择增殖放流种类,注意保持河流本身的鱼类组成多样性。鱼类人工种群建立及增殖放流是目前有效保护鱼类种质资源,增加鱼类种群数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涉河工程及过度捕捞对鱼类资源的不利影响。目前分布于影响河流中的鲤、鲫、黄颡鱼、中华倒刺鲃、长吻鮠等种类早已广泛养殖,胭脂鱼、岩原鲤、齐口裂腹鱼、重口裂腹鱼、长丝裂腹鱼等种类的人工繁殖已取得初步成功,上述种类可以作为近期人工增殖放流对象。

(6)采取适当的地貌恢复手段和方法,尽量减少涉水工程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改变。而河流中鱼类群落的恢复关键是对受损环境的改造和鱼类的引种和放流(刘树坤,2004),因此,采取相应的办法,因地制宜恢复受损的流域生态系统,保护鱼类生存的多样性地貌。在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中,既要发挥生态环境自我的修复能力,也要有机地结合人工治理与生态自我修复。

(7)开展水生生物监测,评估鱼类资源和水环境动态。效仿在长江流域沿江设立的生态观测站,在嘉陵江流域也建设多个鱼类资源监测与增殖放流观测站,重点对嘉陵江上游渔业资源动态、繁殖以及影响这些物种生存的环境要素进行跟踪监测。监测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水生生态要素监测,其涉及水化学环境要素,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种类、分布密度、生物量与水温及流态等的变化关系,监测时间可以安排在每年的4月和10月各监测一次;此外还包括鱼类种群动态及其群落组成变化监测和鱼类产卵场监测。鱼类种群动态监测应该在3-10月份进行,每月15天。鱼类产卵场监测在4-8月连续监测。监测时段和频次以及要素构成可以根据采砂作业进程作

相应调整。

(8)认真开展科学研究,切实加强院校合作。与省内相关的大学研究机构、科研单位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深入研究嘉陵江上游分布的部分鱼类生态习性和人工繁殖,建立流域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的资源数据库,将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多种因素对江河鱼类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也有助于针对特定鱼类提出相应的保护方案和补救措施。重点选择其他繁育技术目前还没有取得成功种类进行相关研究,如似鲇高原鳅、嘉陵裸裂尻鱼和石爬鮡类等濒危保护鱼类和经济鱼类的人工驯养或人工繁殖。同时,还应多注意流域内的土著特有鱼类的研究与保护。

二〇一二年三月七日

渔业资源报告

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 2016年7月2日~2015年7月5日 2016年8月25日~2015年9月5日 实习地点: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青菱湖及南湖 姓 名: 学 院: 水产学院 班 级: 学 号: 指导老师: 何绪刚 2016年 9月1日

目录 摘要 .................................................................. I 关键词 ................................................................ I 1 前言 ................................................................ I 1.1问题的由来 (1) 1.2文献综述 (1) 1.3研究目的 (2) 2 调查材料与方法 (2) 2.1调查时间 (2) 2.2调查地点 (3) 2.3调查指标及方法 (4) 2.3.1 水环境因子 (4) 2.3.2 水生生物调查 (4) 3 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结果 (7) 3.1 水质与底质调查结果 (7) 3.1.1 水质 (7) 3.1.2 底质 (7) 3.2 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结果与分析 (8) 3.2.1 浮游植物 (9) 3.2.2 浮游动物 (11) 3.2.3 底栖动物 (15) 3.2.4 水生维管束植物 (16) 3.3 渔业资源调查结果与分析 (17) 3.3.1 渔获物分析 (17) 4 渔业资源与环境评价 (18) 4.1水质状况评价 (18) 4.2水质富营养化状况评价 (18) 4.3鱼产力估算 (19) 5 实习心得与建议 (20) 5.1实习心得 (20) 5.2实习建议 (21) 参考文献 (21)

我国远洋渔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远洋渔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研究远洋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策略,分析发展趋势,对于我国远洋渔业健康有秩序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对于我国的在国际远洋当中的竞争变得有优势,从而进军远洋渔业强国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研究主要是为了通过研究我国目前海洋渔业的发展情况和出现的问题,然后在参考世界海洋渔业比较发达国家的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利于我国远洋渔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对我国远洋渔业发展的前景做出展望,从而促进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研究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部分: 前言部分主要介绍了发展远洋渔业的意义以及相关的文献综述,并对文章架构做了简要介绍;第二部分则对我国远洋渔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展开了研究;第三部分针对我国远洋渔业的实际,结合远洋渔业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先进做法提出了具体对策,并对远洋渔业的发展趋势做出分析。最后对全文做出总结。其中第三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在全面对我国的海洋渔业的发展情况和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面,借鉴世界上的经营,然后对我国的渔业发展提出针对性对策,明确目标及具体措施,并就其完善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远洋渔业,发展,对策

1绪论 1.1远洋渔业的发展意义 回顾渔业的发展历史,首先是近海然后是远海洋,这就形成了我国海洋渔业的发展规律,这也是我国海洋渔业的一种发展的方向。二十一世纪发展到现在,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开始加大了海洋经济发展的力度,而且把它当作是重点的发展对象。远处海洋渔业是海洋经济当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很多的发达和发展中国家都开展重视海洋渔业的发展,这些国家加大了力度去扶持海洋经济的发展。 按照海洋的公约和国家的规则,远洋的渔业就是远离自己国家基地的,到公共的海域或者是其它国家的领海去从事捕捞海域生产加工的活动。各个国家不断发展远洋的渔业,通过渔业的发展产业区产于到国际的竞争当中,这样就能够使得渔业在各个阶段都能够和国际的市场接轨,具体来说,加快远洋渔业的发展是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首先,我国是一个水产品消耗的大国,而且人口是十分多的,因为推行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而且加大了捕捞的频率和强度,这就使得近海领域的渔产资源快速降低,而且外海可以作业的渔场也在不断变少(崔锡壮,李永仁;2000),这个变化对国内的水产品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理念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关注食物的质量,也在不断加大对食物营养结构的要求。 还有就是,远洋的渔业是全球竞争合作的事业,需要大家一起去开发,这就涉及到了国际商贸的经济政治关系相对复杂(黄金玲,

低碳生活研究报告范本(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6042-60 低碳生活研究报告范本 (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低碳生活研究报告范本(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需求也越来 越高,但环保意识却没有加强,现在的环境问题还是 很突出,我们的日常生活都面临着十分严重的环保压 力。环保问题层出不穷,全球变暖、北极冰层断裂、 冰川融化使一些岛国淹没等等,一系列重大的环保生 态问题威胁着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是地球的生存, 我们必须重视环境问题! 为使我们居住的城市变得更美好,为使我们的国 家不再遭受灾难,保护环境、提出低碳从我做起。近 日,我对低碳生活展开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上网浏览,了解环保问题有多严重。

2、查阅书籍,找寻问题的解决方法。 3、实地调查,了解我们小区的环保情况。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四、结论 全球变暖是一个大问题,而造成全球变暖的原因就是平时有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少排放二氧化碳,平时节约一度电,少开一次车,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做到低碳生活、环保生活。总体来说,这次调查我受益匪浅,我知道了二氧化碳排放的严重性,了解了“低碳”的方法,而且也知道了我们居住小区的绿化率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从现在开始,我要做到: 1、多骑自行车、多坐公交车,为节能减排出力。 2、重复使用纸张,双面打印,以发电子邮件形式进行信息交流,保护森林。 3、使用节能电器,电器使用后完全关闭电源,节约用电;适度使用空调,控制一定的温度。 我呼吁:让我们倡导低碳生活,做绿色公民吧!祝

论文提纲范文样本

论文提纲范文样本 篇一:毕业论文提纲 题目:汉语言类电视文化节目创新研究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背景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五、研究价值 第一章汉语言类电视文化节目现状分析 第一节汉语言类电视文化节目内涵界定 一、汉语言类电视文化节目的概念 二、汉语言类电视文化节目的特征 三、汉语言类电视文化节目的功能 第二节汉语言类电视文化节目创新现状分析 一、汉语言类电视文化节目创新背景分析 二、汉语言类电视文化节目创新动力分析 第二章汉语言类电视节目内容和形式创新

第一节陌生化理论应用下的汉语言类电视文化节目 一、“陌生化理论”概念解读 二、汉语言类电视文化节目对陌生化理论的应用 第二节节目题材内容的创新 一、创作理念的突破和革新 二、节目定位的鲜明和精准 三、文化符号的引入和传承 第三节节目结构形态的创新 一、赛制悬念重重,设计扣人心弦 二、专家权威上阵,诠释锦上添花 三、选手引爆收视,策略各有路数 四、主持人加互动,展现经典文化 五、视听元素综合,摆脱传统录制 第三章汉语言类电视文化节目传播创新 第一节汉语言类电视文化节目传播渠道 一、电视媒介把握汉语言文化节目推广方向 二、多平台多形态传播优势互补 第二节汉语言类电视文化节目的传播效果 一、汉语言类电视文化节目传播效果调查问卷及分析 二、汉语言类电视文化节目传播效果调查结论 第四章汉语言类电视文化节目品牌创新 第一节品牌的概念综述

一、品牌的含义 二、电视节目品牌化概念 第二节汉语言类电视文化节目的品牌化意义 一、品牌化有利于增加节目知名度、美誉度 二、品牌化有利于形成忠实的受众群体 三、品牌化有利于节目的第二次生长 第三节汉语言类电视文化节目品牌化途径 一、坚持本土化原则,创新文化品牌 二、坚持专业化制作,发展文化品牌 三、坚持多样化探索,坚固文化品牌 第五章汉语言类电视文化节目创新的反思与展望第一节汉语言类电视文化节目创新的反思 一、“传承”与“创新”割裂 二、“生产主体”与“接受主体”割裂 三、“当下创新”与“可持续创新”割裂 第二节汉语言类电视文化节目创新的展望 一、坚守“文化使命”绝不动摇 二、台网沟通机制的合理优化 三、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以及范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范文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报名提纲包括: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 (6)经费概算; (7)预期研究结果; (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 同行评议,着重是从选题的依据、意义和技术可行性上做出判断。即从科学技术本身为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2]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及其顺序:论文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提纲);论文计划进度;其它。 其中的核心内容是“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撰写时可以先写这一部分,以此为基础撰写其他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 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 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 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 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

渔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渔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二)发展特点 1、宜渔水域快速增加,渔业发展潜力显著增强 (1)是全县现有小型以上水库32座(其中:小一型10座、小二型22座),总面积4589.2亩,水库库容量3175万立方米; (2)是正在启动实施白安河、毛竹林等3座小一型水库和詹家湾等4座小二型水库建设,又可以增加水库面积1629亩、新增水库库容量1240万立方米; (3)是构皮滩、大花、格里桥、南江、紫江等5个电站将相继建成,5年内开阳将形成总面积32.12平方公里的淹没区,新增水面48795亩(其中:构皮滩水库—开阳库区40935亩、大花电站—开阳库区2365亩、格里桥电站—开阳库区1757亩、南江电站库区1318亩、紫江电站—开阳库区

2420亩),可新增加库容量19.48亿立方米。5.5万亩大水面为开阳渔业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发展潜力显著增强。 2、池塘、山塘、水库养殖发展步伐加快 近年来,随着渔业养殖比较效益变化,开阳渔业养殖结构逐步调整,从20xx年以前以稻田养殖为主逐步调整为以池塘、山塘、水库养殖为主的结构模式,20XX年,池塘、山塘、水库养殖面积增加到250.47公顷,水产品产量达166吨、占养殖产量的61%,总产量的53%。 3、特种养殖起步,设施渔业从无到有 20xx年,我县申请国开资金实施《开阳花梨田坝大鲵养殖小区养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建大鲵养殖房280平方米、专用养殖池100口、配套饵料鱼养殖池塘1560平方米,饲养大鲵170尾。该小区建设标志着我县特种养殖已起步实施,设施渔业从无到有。此外,通过考察选址,冯三双山、双流三合等地有流水资源,为下一步特种水产养殖开发创造了资源条件。 4、执法力度加强,渔政管理工作有新的突破

低碳环保研究性学习报告

低碳环保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一: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低碳生活与国民素质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低碳生活与国民素质》 课题成员: 研究目的: 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间中所耗用的能量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随着世界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大量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为此,各国纷纷采取相应措施,呼吁国民倡导低碳生活,以降低碳排放量,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我国也不例外,但为何我国的碳排放量依然居高不下?在客观因素的背后,是否还存在着某些主观因素?国民素质的高低对倡导低碳生活有怎样

的影响?我们将对此进行探讨。研究方式: 调查我国与其他国家推行低碳生活的相关政策及实例,与国民的实际响应情况,通过进行比较,找出我国目前所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分析国民素质对于倡导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和影响,并给出建议。研究内容: 最早提出低碳概念的国家——英国 英国是最早擎起“低碳”大旗的国家,早在2003年就选定曼彻斯特、利兹、布里斯托等三大核心城市为作为低碳示范城市。除了在中等城市搞低碳城市示范外,英国有关低碳的实践主要还是集中在低碳社区层面,其中以贝丁顿零能耗社区、Hanham Hall生态社区最为知名。 英国人民在政府的号召下,纷纷积极响应低碳,下面是一实例: 史特劳斯夫妇的三口之家堪称英国“最牛环保家庭”一年只产一小桶垃圾。过去12个月中,他们严格坚持一套环保

生活模式:在家中安装太阳能面板,自己种菜,重复使用塑料袋,将厨房垃圾用于积肥,就连废弃的木制马桶垫圈也用来当柴烧。一年下来,他们全家制造的垃圾总量只有区区一小桶。 种菜积肥装太阳能面板。他们自备环保购物袋和容器上街购买生鲜食材,每回购物时总要仔细研究包装材料是否可回收,并且只买需要的东西。此外,史特劳斯夫妇开始在家中种植甘蓝,而厨房的下脚料则成了最好的肥料。但凡家中能回收、再使用的物品,他们从不放过,就连厕所的木制马桶垫圈坏了,也要送进炉子当柴烧,以便为家中提供暖气。为了补充电力,史特劳斯家的屋顶上还安装了太阳能电池面板。平均每周垃圾几十克。史特劳斯一家坚持把每星期制造的垃圾量用秤称过,然后公布在网上。平均下来,他们每周的垃圾量不到57克——相当于3汤匙白糖的重量。即使是圣诞节,这一家人制造的垃圾也仅有185克,主要是无法再回收的

大学毕业论文提纲模板范例.doc

大学毕业论文提纲模板范例 大学毕业论文提纲模板如下文 毕业论文提纲模板(1) 一、编写毕业论文提纲模板(1)的意义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指导教师一般都要求学生编写提纲。从写作程序上讲,它是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从提纲本身来讲,它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所谓构思谋篇,就是组织设计毕业论文的篇章结构。因为毕业论文的写作不像写一首短诗、一篇散文、一段札记那样 随感而发,信手拈来,用一则材料、几段短语就表达一种思想、一种感情;而是要用大量的资料,较多的层次,严密的推理来展开论述,从各个方面来阐述理由、论证自己的观点。因此,构思谋篇就显得非常重要,于是必须编制写作提纲,以便有条理地安排材料、展开论证。有了一个好的提纲,就能纲举目张,提纲挚领,掌握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使论文的结构完整统一;就能分清层次,明确重点,周密地谋篇布局,使总论点和分论点有机地统一起来;也就能够按照各部分的要求安排、组织、利用资料,决定取舍,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料的作用。 有些学生不大愿意写提纲,喜欢直接写初稿。如果不是在头脑中已把全文的提纲想好,如果心中对于全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步骤还是混乱的,那么编写一个提纲是十分必要的,是大有

好处的,其好处至少有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可以体现作者的总体思路。提纲是由序码和文字组成的一种逻辑图表,是帮助作者考虑文章全篇逻辑构成的写作设计图。其优点在于,使作者易于掌握论文结构的全局,层次清楚,重点明确,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第二,有利于论文前后呼应。有一个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在检验每一个部分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间是否有逻辑联系,每部分所占的篇幅与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相称,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否恰当和谐,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部分是否都为全局所需要,是否都丝丝入扣、相互配合,成为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都能为展开论题服务。经过这样的考虑和编写,论文的结构才能统一而完整,很好地为表达论文的内容服务。 第三,有利于及时调整,避免大返工。在毕业论文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中,作者的思维活动是非常活跃的,一些不起眼的材料,从表面看来不相关的材料,经过熟悉和深思,常常会产生新的联想或新的观点,如果不认真编写提纲,动起笔来就会被这种现象所干扰,不得不停下笔来重新思考,甚至推翻已写的从头来过;这样,不仅增加了工作量,也会极大地影响写作情绪。毕业论文提纲犹如工程的蓝图,只要动笔前把提纲考虑得周到严谨,多花点时间和力气,搞得扎实一些,就能形成一个层次清楚、逻辑严密的论文框架,从而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返工。另外,初写论

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意义: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及应用逐渐成为理论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新的研究课题将层出不穷。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逐步增多,外国有许多刊物及着作,包括学术期刊、年签、手册、大事记、大全、全书、报告、指南、历史回顾、辞典等一批文献资料和网站,还有专题会议、学术年会、学科建设会议等多种学术交流。 国外的汤姆·邓肯的“关系利益人”理论、特伦希?希姆普的“营销-传播等同”理论、凯勒的“品牌化”理论等等,对本论文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借鉴作用。我国李世丁的《整合致胜,打造强势品牌的锐利武器》、周运景,黄桂红的《营销传播法眼,顾客关系管理》、向华的《整合营销传播:科龙的实践》等着作;以及国外特伦斯·A.辛普的《整合营销传播,广告促销与拓展》、舒尔茨的《全球整合营销传播》、乔治·贝尔奇的《广告与促销整合营销传播视角》等着作,则为本论文提供了实证分析的参考资料。 本文对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企业的实际应用机制进行

研究,目的是让人们更好地认识整合营销传播的优势所在,从而能够更好地利用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来指导实践工作,更好地协调企业内外营销机制,推动企业良性发展,形成理论应用和完善机制的良性互动,按照和谐的发展观促进企业营销机制及规模的协调发展。 毕业设计(论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论文首先建立整合营销传播的理论框架,对整合营销传播应用机制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其次对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青岛圣元乳业有限公司的应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验证结论提出本人对于如何在公司更好的利用整合营销传播及完善相关机制,促进企业规模和品牌影响力协调发展的建议。 本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建立整合营销传播的理论框架,将理论与企业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旨在为推动公司规模发展、扩大品牌影响力提供实践性建议,本意上是为青岛圣元乳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提供参考价值,更好地推动青岛圣元乳业发展。 毕业设计(论文)研究方法、步骤及措施: 研究方法:本论文采取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公司的实际应用问题进行探索。

低碳环保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一:低碳生活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低碳生活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10班袁彩指导老师:陈涛 一.摘要 “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是2010年“6·5”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这表明了中国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行绿色新政的理念,实现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坚强决心。也需要人们树立“低投入、低能耗、能循环、可持续”的理念,在日常生活中从我做起,节约用水、用电、用油;企业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淘汰高耗、低效、高污染的产品,极力促成市场消费的低碳导向,传递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消费需求决定生产模式,通过培养低碳消费习惯、拉动低碳消费需求来引导绿色生产,是中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路径的必然选择。 二.调查目的 “低碳生活”是一个时髦词,但真正做到低碳生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通过居民的走访调查,了解到时下很多民众对于低碳的认知水平还是很低。我们发现92%的居民没有低碳概念,当谈及到节能减排的问题时,居民认为随手关灯,及时调节空调温度的行为只是出于用的是自己家的电,不节约用电就会花钱,如果是办公室等公共场所可能就不会考虑到这些,因此我们认为要提高居民的低碳生活意识。让一个人立即完善低碳意识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我们认为通过企业大力生产、倡导,让更多的人消费低碳产品则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情。让居民在低碳消费的过程中更多地了解低碳,从而让低碳理念融入居民的生活之中,使其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小点做起,真正走向低碳生活,建设生态家园。 三、调查方法 1、走访法:走访法是调查者亲自去找被调查对象,与他进行正面交流沟通,了解相关情况及信息以达到预期目的的调查方法。于是我们根据本次调查的实际情况,选取一些有典型代表性的公司及行政部门进行访问。由于居民的日常生活包括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所以我们选取了各个方面的典型代表。 2、抽样调查:抽样调查,又称抽样推断,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的非全面调查方法。它根据调查的目的和任务要求,按照随机原则,从若干单位组成的事物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单位来进行调查、观察,用所得到的调查标志的数据来推断总体。 3、样本选取: (1)、日用家电在日常生活中比较消耗能源和排放较多二氧化碳,而空调作为日 常生活中耗能最大的家用电器,在居民日常生活的月用电总量中占到了52%以上,在高温天气更是高达65%。同时空调制冷剂对环境也有重大影响,特别是氟利昂。无氟变频空调的发展和普及对低碳和节能减排具有积极影响。因而我们选取了空调行业。 (2)、住房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几乎占到了一半,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 和工业等其他领域。因而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建筑低碳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所以我们选取了建筑行业中的家居装修行业。 (3)、在衣着服饰方面,棉、麻等天然织物不像化纤那样由石油等原料人工合成, 因此消耗的能源和产生的污染物要相对较少。大麻纤维制成的布料比棉布更环保。墨尔本大学的研究表明,大麻布料对生态的影响比棉布少51%。用竹纤维和亚麻做的布料也比棉布在生产过程中更节省水和农药。因此我们调选取了环保的竹炭家纺。 (5)、根据联合国国际能源署的统计,道路交通排放的二氧化碳约占全球二氧化 碳排放总量的20%,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2%。在低碳排放方面,我们选择了南昌较为多的绿色交通工具——电动车,电动车的碳排放几乎为零。 (6)、餐饮方面的油烟排放在二氧化碳排放量中也占有较大比例。因此我们还对

大学毕业论文提纲模板范例

大学毕业论文提纲模板范例 提纲,是一个反映了论文的基本观点、佐证材料、论证角度和步骤,下面是搜集整理的毕业模板,供大家阅读参考。 通常,毕业论文提纲模板有以下几部分: 第一章引言 1.1问题的提出(或写作背景、研究背景) 1.2研究的目的 1.3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有关理论综述 2.1有关理论的涵义 2.2有关理论的内容 2.3有关理论的新发展 第三章 ××公司简介 3.1××的历史沿革 3.2××的现状(生产经营、组织机构、职工队伍……) 3.3××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公司状况的调查分析 4.1调查方法 4.2调查样本的选择 4.3基本结论 或者: 第四章 ××公司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4.1××存在的问题

4.2××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或者: 第四章 ××××经验 4.1… 4.2… 4.3… 第五章 ×××××对策建议 5.1…… 5.2…… 5.3…… …… (注意对策建议与问题的呼应)或者: 第五章 ×××经验的有益启示5.1…… 5.2…… 5.3…… 第六章结束语 范文: 摘要 6-9 ABSTRACT 9-12 目录 13-18 第1章绪论 18-40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8-24

1.1.1 研究背景 18-23 1.1.2 研究意义 23-24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4-35 1.2.1 国外文献综述 24-31 1.2.2 国内文献综述 31-35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5-38 1.3.1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35-38 1.3.2 研究方法 38 1.4 主要创新点 38-40 第2章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金融功能的理论基础 40-56 2.1 研究对象界定 40-46 2.1.1 资源 40-41 2.1.2 资源型区域 41-46 2.2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 46-49 2.2.1 经济发展目标的多元化 46-47 2.2.2 经济发展动力的转变 47-48 2.2.3 经济结构优化 48-49 2.3 金融功能理论 49-55 2.3.1 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 49-51 2.3.2 金融功能理论框架 51-54 2.3.3 本研究在金融功能理论体系中的定位 54-55 2.4 小结 55-56 第3章资源型区域金融功能分析 56-86

渔业资源(仅供参考)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复习纲要 1海洋渔业资源的特点1)移动性--大多数种类有洄游习性2)公有性--配额问题 3)自我更新性--自我增殖、自我更新、自我调节,可再生 4)波动性--自然环境变化、人为干扰 5)有限性--环境容纳量、负载力6)生物资源数量的金字塔性--能量传递损耗7)未知性--难以准确计算2集群(定义、好处、缺点)2.1集群定义定义一:因某种原因(繁殖、索饵、越冬等),鱼类个体聚集在一起,通常是同种个体、大小、年龄相近,沿同一路径移动。定义二:集群是由于鱼类生理的要求和生活的需要,生理状况相同又有共同生活需要的个体集合成群,以营共同生活。2.2集群好处A提高繁殖成功率(四大家鱼 B利于寻找食物;C利于抵御捕食者(沙丁鱼)D逃避网具;E利于洄游2.3集群缺点A破坏食物资源(僧多粥少)B更易被捕食者发现3洄游的原因与机制3.1洄游的原因3.1.1历史原因:从短距离-长距离;冰川活动与地质变迁,如大西洋鲱,短距离,随冰川退缩,向北洄游距离增加 3.1.2环境因素 1)水温:寒温带鱼类洄游的主要因素-繁殖、饵料 2)水流:特别对被动洄游-水流携带;成鱼回归 3)水化学因子:盐度(河蟹)、pH、溶解氧、其它气体;大马哈鱼,'家乡味'4)饵料 5)敌害3.1.3内在因素:生理-性腺、渗透调节等3.1.4遗传因素3.2洄游的机制定向机制1)天体:太阳、月亮、星辰、地磁等2)水文水化学:水流、水温、盐度等3)多种感觉器,如侧线2-10cm/s的流速;皮肤粘膜细胞对温度的敏感如鲱0.2℃的温差,盐度调节。4)气味迁徙说:鲑科,20世纪50年代morpholine诱导4洋流(类型、暖流与寒流、世界主要洋流、中国近海主要洋流)4.1定义:海洋中除了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运动外,海水沿一定途径的大规模流动4.2类型4.2.1按成因分类 1)风海流(吹送流 /漂流):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世界大洋表层的海流系统,大多属于风海流。2)密度流:在密度差异作用下引起温度和盐度不同→密度差异→海水水位差异→海水流动3)补偿流:某一海区的海水减少,相邻海区的海水便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称为补偿流。补偿流既可以水平流动,也可以垂直流动,垂直补偿流又可以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如秘鲁寒流属于上升补偿流。4.2.2按冷暖性质分类 1)暖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暖流的水温比它所到区域的水温高2)寒流,亦称凉流,冷流: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本身水温比周围水温低4.2.3按地理位置分类赤道流、大洋流、极地流及沿岸流等4.3世界主要洋流4.3.1太平洋北赤道暖流、台湾暖流、北太平洋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堪察加寒流、千岛寒流、滨海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赤道逆流(反赤道流,系暖流)、棉兰老暖流、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寒流)、合恩角寒流、秘鲁寒流(洪堡德洋流)、埃尔·尼纽暖流4.3.2大西洋北赤道暖流、圭亚那暖流、加勒比海暖流、佛罗里达暖流、安的列斯暖流、墨西哥湾暖流(简称湾流)、北大西洋暖流、伊尔敏格尔暖流、西格陵兰暖流、拉布拉多寒流、加那利寒流、赤道逆流(暖流)、几内亚暖流、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合恩角寒流、马尔维纳斯(福克兰)寒流、西风漂流(寒流)、本格拉寒流、厄加勒斯暖流4.3.3印度洋季风暖流、赤道逆流(暖流)、南赤道逆流、索马里暖流、莫桑比克暖流、马达加斯加暖流、厄加勒斯暖流、西风漂流(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4.3.4北冰洋挪威暖流、北角暖流、斯匹次卑尔根暖流、北冰洋寒流、东格陵兰寒流、东冰岛寒流4.4中国近海主要洋流台湾暖流、日本暖流、千岛寒流5鱼类生物学研究鱼类的生活方式、鱼类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环境对鱼类年龄、生长、呼吸、摄食和营养、繁殖、早期发育、感觉、行为和分布、洄游、种群数量消长以及种内和中间关系等系列生生命机能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同时也是研究鱼类对环境的要求、适应和所起作用。5.1年龄鉴定材料、方法;生长退算5.1.1鉴定材料:鳞片、耳石、鳃盖骨、脊椎骨、鳍条5.1.2鉴定方法:长度法或称彼得生长度分布法年轮法用其他硬组织鉴定年龄5.2生长退算L-R关系式:L=3.7232+44.7650R-----①第

远洋渔业集散地及

远洋渔业集散地及 芝罘(安德)国家冷链物流基地项目介绍 一、建设背景: (一)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 近海海产品资源逐渐枯竭,海洋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对近海生态环境的保护引起国家重视。发展远洋渔业,抢占远洋渔业资源,由浅海向“深海”进军,增加深海渔产品的供给,可以有效减轻近海的捕捞压力,让近海生态环境得以休养生息,逐步恢复海洋生态环境。同时,又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海产品越来越大的消费需求。 (二)产业国际化和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远洋渔业集散地基地建设,是烟台走向国际化重要平台之一,不仅仅是吸引国内外客商来烟采购、展示销售,国外渔船来港卸船、补给,更重要的是拉动和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聚集,带动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国际贸易以及传统服务业发展和升级乃至于一、二、三产业的联动发展。远洋渔业集散地建设将成为全球水产品进入中国的重要平台,也将建成令世界瞩目的全球海产集散地,也是烟台实现国际化的重要产业支撑和未来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力。 (三)烟台得天独厚的优势。 烟台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优势,地处北纬三十七度,四季分

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北纬三十七度,被史学家、地理学家奉为“神奇的纬度”。不仅是葡萄酒重要产区,也是世界上最适合水产品加工地区之一;烟台拥有港口优势,国家渔业港口2个,省级渔业港口3个;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从世界版图来看,烟台占据世界中心位置;拥有良好的水产品加工产业基础,烟台作为世界水产品加工制造中心之一,约占全国10%。项目选址在烟台芝罘南部滨河国际新城,拥有良好的交通便利条件,生活服务、商务配套、社区配套正逐渐完善。没有市中心区的拥堵,却具备了市区的繁荣,一批大型商贸综合体纷纷落户开业。不靠近港口,却拥有着港口的便利。高速路直达港区,机场、城际铁路近在咫尺。 二、项目建设“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建平台,请进来,形成远洋渔业集散地。 芝罘(安德)国家冷链物流基地项目总投资15亿元,项目内容包括冷链仓储区、信息服务区(第三方商务支付平台)、物流配送区、商品展示交易区、国际渔类(水产品)专业会展中心及集世界各国风情文化的特色餐饮、商务街区,集仓储、办公、商品展示、保税、检验检疫、物流等功能为一体的国际远洋渔类及冷冻、低温保存食品集散地。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水产品原材料采购基地和远洋渔业国际贸易区。同时带动烟台渔港产业发展,成为全球远洋渔业港口集散地。

建筑节能与低碳现状调研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2284-57 建筑节能与低碳现状调研 报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建筑节能与低碳现状调研报告(完整 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建筑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载体,推进建筑节能,实现建筑物的低碳化则是建设“低碳城市”最直接、最有效、最具可操作性的重要抓手。据统计,我区建筑能耗已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正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因此,在着力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切实加强建筑节能工作,降低社会总能耗,对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打造低碳、品质、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年初区政协主席会议确定的重点调研课题的安排,区政协从3月下旬开始组织有关委员,会同区发改局、区经发局、区建设局、区教育局、区建设局墙改办、区建设局质监所、区房地产协会等部门的同

志整理文章由组成课题调研小组,以座谈会、走访、实地考察等形式,对我区建筑节能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5月18日,区政协召开十二届第五十二次主席会议,就该调研报告进行协商审议,现将有关意见建议综述如下,供区委、区政府领导决策参考。 一、建筑节能管理和节能产业取得的成绩 1.建筑节能工作有所加强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有力推动和全社会的共同倡导下,建筑节能工作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建筑节能产品的应用逐渐推广,并且有不少企业和市民开始参与建筑节能工作。据统计,目前我区城镇新型墙体材料建筑应用率已达82%,一些企业和居民小区积极推进建筑节能,并已收到了实效。如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意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通过整个厂房的节能建设,全年采暖和制冷电可以节能约33.5%。一些新建商品住宅开始引入环保、节能的理念,“众安·国泰花园”按国家节能标准进行工程试点,能源节约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范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范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范文 论文(设计)题目残疾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 学生姓名冯冰洁学号101330130 专业10级学前音乐所在院系师范教育学院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彭鹏助教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及研究现状: (一)选题背景 教育部颁发的《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强调了特殊儿童身心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指出特殊教育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卫生习惯。已有研究显示,残疾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不高,显著低于国内普通正常学生,状况不容乐观。近年来,我国兴起了新一轮的

残疾儿童心理教育改革,以提高残疾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为目的,在此背景下,实现残疾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针对这个问题应该从残疾儿童心理教育入手,将残疾儿童心理教育与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进行研究,探究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用策略。 (二)选题意义 针对残疾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在研究时要充分考虑儿童身心的具体特点和特殊需要,通过对残障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和问题的掌握,有目的、有计划的制定合理的教育方案,开展对策研究,从而促进残疾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 (1)促进残疾儿童心理的发展。 促进残疾儿童的发展,主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促使学生在适应的基础上获得最有效的发展,使学生的潜能和人格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和完善,它包括智力开发和情感培养两个方面,此目标的达成代表着心理健康教育的较高境界,也代表着将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向。

(2)促进残疾儿童心理的适应性。 促进残疾儿童心理的适应性,主要着眼于学生的现在,培养学生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学校、家庭、一个新的组织等各种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各种程度的要求;建立学生正确的自我观和适当的生活方式,此目标的达成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 (3)有利于残疾儿童心理的矫治。 对残疾儿童心理的矫治,主要着眼于学生的过去,了解不良心理和行为的根源,采取有的放矢的措施,矫正学生的偏差行为,消除心理障碍,此目标虽然针对面不广,但却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面。 (三)研究现状 残疾儿童的健康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在残疾儿童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和问题,其中心理健康越来越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注。目前,针对残疾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研究,在教育实践中对残疾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依然不够,在学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十分薄弱,

中国渔业报:四川 重庆渔业调研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5666-70 中国渔业报:四川重庆渔业调研报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中国渔业报:四川重庆渔业调研报 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中国渔业报:四川重庆渔业调研报告 一、两地渔业基本情况 四川省和重庆市都是我国西部地区的渔业大省(市),20xx年水产品总产量分别居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的第二位、第三位。 四川省境内水域面积广阔,水库、湖泊众多,水域总面积896万亩,宜渔水面达358.5万亩,宜鱼稻田面积近1000万亩。全省鱼类资源丰富,是长江主要的鱼类栖息地,主要经济鱼类有50余种,特有鱼类30余种,有中华鲟、胭脂鱼、大鲵等55种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20xx年,四川全省水产养殖面积达301.35万亩,水产品产量98.25万吨,水产业实现农民年人

均增收29.69元,分别比“九五”末增长32.36%、91.48%、197%。在常规养殖品种稳定发展的同时,名优水产品养殖得到快速发展,产量比重已上升到35%。水产品加工、休闲渔业、水产流通和渔药渔饲料工业等二三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重庆市境内有河流223万亩,池塘49.24万亩,建成后的三峡水库水面达140万亩,其他水库35.25万亩,宜渔稻田400多万亩。辖区内地下冷、热水资源极为丰富,水生野生动植物及鱼类资源丰富。20xx 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104.72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25.06万吨,分别比“九五”末增长23.6%、25%。渔业经济总产值36.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7%。 今年1月~9月,四川省水产品总产量76.17万吨,同比增长9.14%;渔业经济总产值116.25亿元,同比增长12.05%。预计全年水产品总产量将突破百万吨,比上年增长7%左右;渔业经济总产值可望达155亿元,比上年增长12%;实现农民人均增收25元以上。重庆市由于遭受特大旱灾损失较大,1月~9月水

毕业论文提纲范本

论中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不适应性及应对策略 [摘要]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缘起于社会发展与课程功能滞后、素质教育与课程运作流弊、价值转型与课程旨趣单向等方面的矛盾动因。在这种背景下的新课程改革,给中小学教师带来了很大的不适,主要有教师的角色转换、教师的视角转换、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所引起的心里不适,针对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这些心理不适,给出教师的自身努力、学校的策略和社会支持等三种应对策略。 [关键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教师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也有很多的专家、教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对它展开了研究。但由于传统教育它的真的是根深蒂固,要想一下子改变是非常难,研究也没有太深入的进行。因为课程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教师只有去适应它的变化,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让自己更好的发展。那么,跟着这个趋势,我们的研究将会越来越来剥出真相,更能掌握住新课程改革的真是目的,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和水平。本文主要就对教师的这些心理不适应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应对策略,总结其经验教训,以此给一些处在这种状况下的教师做些参考。 [正文] 1 引言 1.1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时代背景 1.1.1社会发展与课程功能滞后 1.1.2素质教育与课程运作流弊 1.1.3价值转型与课程旨趣单向 2 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不适应性 2.1教师对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的角色转变的心里不适

2.2教师对视角的转换的不适应 2.3教师对新的教学方式的心里不适 2.4教师对学生的新学习方式的心里不适应 2.5教师对自我的心里不适 3 应对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心理不适的策略 3.1教师的自身努力层面 3.1.1教师要关注自身在新课改中的教师转换 3.1.2提高教学监控能力 3.1.3正视自己,提高自信,完善自我 3.2学校策略层面 3.2.1学校管理策略 3.2.2学校的培训策略 3.2.3学校的交流策略 3.3社会支持层面 3.1.1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 3.3.2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 3.3.3要理解和尊重教师 4 结束语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简易版

The Short-Term Results Report By Individuals Or Institutions At Regular Or Irregular Times, Including Analysis, Synthesis, Innovation, Etc., Will Eventually Achieve Good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简易版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报告文件应用在个人或机构组织在定时或不定时情况下进行的近期成果汇报,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内容包含分析,综合,新意,重点等,最终实现对未来的良好规划。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课题名称:论英语语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 的重要性 系别:外国语学院 专业:英语 指导教师:孙金仓 作者姓名:朱明月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 题的依据和意义 1.国内外研究动态: 长期以来,教育界关于英语语法的英语教学 中的地位,一直莫衷一是。有些人认为,语法知 识是不能通过表述的规则传授的,而是在接触目

的语中潜意识地习得的。只要平时多做模仿练习,多听英语磁带,多和善英语之士交谈便可以自然地掌握相关语法。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往往只注意书本上现有知识的传播,包括词汇的背诵、对话和课文的讲解,而常常一带而过或忽略课本内缺乏的有关句法结构的系统讲解。对学生真正怎么“学”,“学”多少,“学会”多少却关注较少。即使有的教师会在上课时讲解语法,但大多采用的是那种就事论事的阻断式、割裂式的讲解和翻译模式,往往给学生造成一种东一榔头西一棒的“无序”或“雾里看花”的感觉。由于对英语语法重要性的忽略或语法讲解过程中使用的方法不当,许多学生到了大学之后其语法知识薄弱、句法概念不清、语言运用能力差等缺陷便暴露无遗。他们所写、所译的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