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考试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考试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考试答案

一、为什么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是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主题,是取得辉煌成就和历史性进步的根本所在,是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必须坚定不移的科学发展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新的实践呼唤新的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短短30多年时间里走过了一些西方国家一两百年才走完的历程,如何突破后发国家现代化过程中“中等收入陷阱”等发展困境,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回答了我国发展实践提出的关系全局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科学发展观在我们党探索和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旋律,科学发展观已深入人心。全党全社会对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日益提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不断增强。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重视“总量”到强调“人均”,从追求“GDP到追求“幸福感”,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全党全社会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更新发展理念,调整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致力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全部历程告诉我们,“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是一个关系全局的根本问题。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成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形成、完善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不断探索同步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唯一正确道路,只有沿着这条正确道路前进,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才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和中华民族的振兴;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全部历程告诉我们,“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是一个关系全局的根本问题。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成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形成、完善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不断探索同步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既是实践发展的过程,也是理论探索的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带领全党全国人民长期探索的结果,这种探索开始于毛泽东时代,创立于邓小平时代,发展和推进于十三届四中全会和十六大一来的历

史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孕育阶段到形成、推进阶段,既有连续性又有创新性,是连续性和创新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的结晶,它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时代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的29年,是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命运发生深刻变化的29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经济总量突破20万亿元,全球排名跃升至世界第四;我们结束了长期不能解决温饱的贫困状态,实现了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历史性跨越;我们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力量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经受住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和其他各种危机、灾害的严峻考验;我们以开放的胸怀积极参与国际友好往来和交流,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所有这些,无不印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唯一能够引领当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正确道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一种共同的理想和信念。一个民族要实现自己的伟大复兴,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理想信念。中华民族近百年以来的历史、中国社会主义半个多世纪的实践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发展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体现了社会主义主体的广泛性,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因而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和凝聚力,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中有着广泛的共识,能够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高举这面旗帜,才能不断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只有高举这面旗帜,才能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凝聚全体人民一道努力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唯一正确道路,只有沿着这条正确道路前进,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才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和中华民族的振兴。

二、为什么说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大报告还进一步明确指出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方向和着力重点,这就是: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子;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思路的新认识、方略的新发展、举措的新突破。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从理论上讲,是由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内在联系决定的。工业和农业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有机的联系,彼此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特别是充分发挥工作和城市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从实践上讲,是由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决定的。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导致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农业增收节支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据统计,2011年农村居民收入只相当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2%,农村所人均收入低于2300元的扶贫对象仍有12238万人,农村还有几千万人口饮水不安全、一些村庄还不通公路、一部分农户还没有通电,农村义务教育生均经费、人均医保支出、千人平均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低保标准、合作医疗补助标准、社会养老保险补助水平等明显低于城镇;特别是1亿多时城务工的农民工,由于户籍限制无法在城市安家落户,难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不能真正融入城市,长期游离在城乡之间,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充分保护。既然制约“三农”问题就必须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这是解决好我国“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三、结合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以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做主,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一部分,所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

<1>(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表现形式,所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以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3)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能否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检验党的领导是否正确和执政能力的根本标准,也是检验社会主义民主实现程度的根本标准(4)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为大多数人享有的民主,这与历史上任何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少数人的民主有着本质的区别。

<2>(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制度上,确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确立了与国体相适应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实践“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科学论断,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当家做主。要坚持以人文本,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3)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在党的领导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把人民当家做主这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推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四、为什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在我国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中居于统摄地位。社会思潮是多样化社会思想的突出表现,是一定时期内反映一定阶层、群体的利益和要求,得到广泛传播、有较大影响的思想倾向、思想潮流。作为社会气候的“晴雨表”,社会思潮对社会价值观念、社会心理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应该看到,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社会思潮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将是一种客观存在,企望思想文化“纯而又纯”,既不可能、也不现实。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任何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都需要有主导价值观的强力支撑。否则,社会就会失去前进方向和共同道德基础,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内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趋势更加明显,各种社会思潮潮起潮落。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努力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把握正确方向。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第一,必须科学认识和把握社会思潮的性质和发展运动规律。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认真分析当前我国社会矛盾各方面的变化,揭示社会思潮形成和流传的社会基础,加强对社会思潮的超前预测,研究社会思潮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和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根据其不同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措施,引导其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向着积极的方面发展。第二,要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与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影响结合起来。尊重差异,就是要尊重广大群众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包容多样,就是要树立多样共生的意识,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包容度和影响力。第三,要积极稳妥地处理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一方面要讲原则,对错误的思想观点,决不能听之任之;另一方面要讲政策,注意区分思想认识问题、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对思想认识问题,要多做工作,积极引导;对学术问题,要贯彻“双百”方针,提倡民主讨论、平等交流;对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问题,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方法上坚持以理服人。

五、如何在全面推进社会建设中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结构、社会结构、就业结构等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不仅导致人们思想观念的多样多变,而且带来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一方面,人们更加关注自身利益,更加重视诉求表达;另一方面,不同领域、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处理难度明显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应把统筹兼顾作为重要原则,充分考虑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实际需求,找准多数群众共同利益和部分群众特殊利益的结合点,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方面的利益诉求,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畅通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协调利益关系,首先必须了解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这就要求畅通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应当看到,一些利益关系之所以没有得到较好协调,一个重要方面在于人们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而相应的诉求表达渠道却不够畅通。虽然近年来各地各部门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努力畅通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但从总体上看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加强和完善。应通过民意调查、信息公开、社会公示、公众听证、协商谈判等多种形式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联系群众制度,推动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解决实际问题;发挥人大、政协、人民团体、行业协会以及大众传媒的社会利益表达功能,使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逐步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

综合运用多种协调手段。面对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需要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加以协调。应加大教育力度,引导人们科学理性地看待当前社会的利益分化现象,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以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健全利益约束机制,通过法律法规等“硬手段”和思想道德建设等“软手段”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促使人们逐步形成正确的利益观;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杠杆,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减少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矛盾和冲突;建立利益补偿机制,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国有企业改制、环境污染等问题,及时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把治标和治本结合起来。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既要着力解决当前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又要注重从源头抓起,认真做好分析预警、日常排查、联动调解、及时处置等工作。应建立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健全调节和处理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综合平台,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做到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调解组织,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调解工作;建立矛盾预警机制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及时发现各种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马克思曾把未来社会描绘为“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从一定意义上说,当前很多利益矛盾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充分、不科学有很大关系。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必须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这就要求把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结合起来。一方面,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为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抓紧研究制定更多有利于保障群众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六、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会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你认为这些现象产生的

根本原因是什么?

进入二十世纪,人类进入一个经济迅速,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通过对资源的过度利用,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造成了诸多的环境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有人提出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学硕。该学说是关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种观点。认为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不得不忍受环境污染,只有当环境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才可能有效地去治理。结论是先污染后治理具有客观规律性。论证这进一步解释说,环境污染和破坏,作为人与自然之间冲突的表现,正如人类社会内部的分裂和对抗一样,是同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想联系的。强调先污染后治理的客观规律性,并不是反对采取措施来治理和防止环境污染,而是指出在经济水平不高的条件下,相当一部分环境保护的目标和措施将由于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限制而不能实现,社会将忍受环境污染的后果。批评者认为,强调此案污染后治理具有客观规律性,将是社会放弃环境保护,放纵环境污染。环境保护不应当落后于经济发展,二者应当而且可以同步进行。如果等到严重污染后,在行之力,就需要划给数倍乃至数十倍的经济代价。迄今,以上两种意见尚未统一。

在我国,当合政府多次强调中国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但是在一些地方和一些企业,置国家环境政策、法规于不顾,大肆破坏、污染环境的现象并未得到彻底遏制,尤其近几年来,政府和地方组织在环保方面做了相当大的努力,尤其是环保部门的决心,整治力度越来越大,手段也屡有创新。但事后却没能真正有效地阻止环境污染事故的不断发生。为什么环境污染事故如此频繁的发生呢?很明显,正是人类的经济活动,带来了越来越频繁的环境事故。其实,大家都知道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又都明了现在的我们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了,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接二连三的违背这一众所周知的理论,其原因不难发现,之所以频现污染事故,与企业的侥幸心理、地方政府的行政不作为、污染违法成本低有着很大干系。而最根本的症结,恐怕还是地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悖论。这就是为什么地方政府明明知晓污染的厉害,却放任那些辖内的企业污染环境而不去严格的惩治。以下是引用腾讯新闻的评论,很有道理——“由于企业天生的逐利性,环保投入等成本是能省则省,经常存侥幸心理;而地方政府,明明知道不少企业会给地方环境造成污染,甚至是严重污染,但出于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追求,也或因官员们对GDP 速度的需求,以至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没能求得起码的平衡。地方政府扶植企业、服务企业,发展经济,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生活幸福。如果居民的住宅楼和企业超标排放废气的烟囱比肩,村民的水源与企业超标排放废水的河道比邻,当企业一边发展壮大,一边污染河流、空气,破坏自然环境,危害民众

健康,即使企业上缴利税创造了再高的GDP又有什么样的社会价值呢?这个悖论是一个困局,走不出这个困局,密集的环境污染事故注定会持续发生下去。”

前几年国家提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的就是全社会范围内的绿色主义,虽然这条路子相当困难,但是其指向是正确的,之所以成效不大则在于社会的监管力度不足,相比于发达国家的监管,我们存在着相当大的漏洞。当下的矛盾在于,先污染后治理是“防范不足”的治理,投入的成本必然过高,付出的代价必然过大。而边治理边污染的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环境污染的危害,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环境保护的被动局面。环境污染的治理不能停留在事后的惩罚上,应当在污染的前阶段,预防为主。“在企业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上,地方政府担着更大的责任。‘顽症需用猛药医’,希望地方政府能重视起来,真正从动力机制上入手解决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提高环境资源的使用成本,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惩罚力度,加大对环境指标的考核,使其成为官员政绩的重要体现,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到实处。”

真正做到消除污染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的是全社会范围内所有公民的环保意识的普遍提高。政府是这一过程中的最有利推手,只有政府能够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力行污染治理的措施,有效顺利的保障社会范围内公众意识的唤醒,我们的美好愿望才可以实现,绿色生活才能真正的在这个星球上被推崇。

我们应该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摆在同样的位置。可能在短时间内这两者会存在一定的冲突,但是在长期内,经过人为的调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会趋于一致,为了保护环境而限制一些地方有时为了环境的保护可以适当限制一些高污染产业的发展,而在其他产业加大投入,当然这并不是对每个城市和地区都是用的,要依据各个地区的特色和资源而定。从各个方面能突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上,做到真正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七、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成立90多年、执政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

天依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

八、结合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中国的外交政策,谈谈你对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认

识。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所谓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开放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和平发展道路已经并将继续显示出其世界意义,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第一,中国的快速发展已经而且必将给国际社会带来更多的机遇,从而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繁荣,有利于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第二,中国的和平发展会使世界局势更加稳定,使世界和平更有保障。第三,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共存与交汇,必将有助于世界文明的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和取长补短,必将进一步促进和谐世界的建设。第四,中国的和平发展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这对国际社会将具有巨大的启迪意义。第五,中国通过自身的发展已经并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世界。随着中国的和平发展,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人民将走上富裕和文明之路,这将极大地改变世界的面貌,并对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