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白皮书

技术白皮书
技术白皮书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产品白皮书

西安凯立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14年1月

目录

一、公司简介 (3)

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方案概述 (3)

三、解决方案 (4)

四、系统架构 (5)

五、产品功能介绍 (5)

六、特点和优势 (11)

一、公司简介

1、公司概况

西安凯立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以高科技和优质服务为经营理念,致力于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专业化服务的高科技公司,公司位于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成立于2011年,公司依托西安高校雄厚的人才、技术、管理等优势,产学研互动,技工贸结合,多元化经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展望未来,公司将紧抓机遇,开拓创新,整合高校资源,构建产学研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服务与构建智能电网的产品,联合西北电网公司、陕西省电力公司等,共同测试、改进、推广以科技成果为基础所研发的新产品,满足电网领域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走上“合作多元化、产品科技化、市场规模化”的发展道路,形成鲜明的高新技术特色。

公司秉承“以科技为先导、以创新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诚信待客户”的企业精神,紧跟国家建设智能电网的脉搏,专注与用户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管理平台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平台的研发与服务。

公司本着“用户第一,服务第一,技术一流”的经营理念,结合行业客户的不同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多专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电力系统智能化、高效率、安全可靠运行做出我们的贡献。

2、公司优势

1)优秀的软件

2)技术力量

公司目前拥有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科研、营销、管理专业人才,现有员工70余人,其中:博士2人,研究生以上学历6人,本科以上学历19人,施工队伍人员由大专以上具备电力低压施工资质证书的专业工程师组成。

3)专业化

公司于2012年7月申请完成了《电力信息化施工管理系统》、《电力信息化施工采集终端软件》计算机著作权登记证书。目前,电力信息化施工管理系统、电力信息化施工采集终端软件、负荷监控运行维护管理系统、负荷监控运行维护现场手持终端采集系统等多个产品均取得软件产品登记证书和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公司拥有电力行业承装施工资质,拥有多款专业的电力项目施工辅助管理系统,4)丰富的经验

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方案概述

1、产品简介

用户信息采集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方案是一套完整的针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所出现

的各类问题提供的解决方案,通过专业的人员、科学的工具、严谨的管理体系实现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各组成部分全方位的维护及对出现的问题针对性的处置方案,以确保整个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始终处于一个高度稳定运行的状态,最大限度减少各环节出现的故障对营销业务管理的影响。

方案的组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行维护平台、专用的仪器设备、科学有效的维护管理体系。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行维护平台:是采集系统运行维护的支撑于规范化管理的平台,实现对采集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分析、对档案信息的智能化核对更新、对维护人员的合理调配、对系统维护过程的全面记录等。全面、专业及准确地对采集系统的运行进行智能分析,规范化运维管理。

专用的仪器设备:包括终端运行维护调试仪、平板等设备。通过这些设备可实现对故障现场的GPS 导航、故障设备的一键式智能检测及维护,现场实现与采集系统的联合调试及可采集检测,降低对终端及表计等设备维护的技术要求,提升工作效率。

运行维护管理体系:针对采集系统的运行维护,我们有一套成熟、完整的管理体系,其中包括:运维安全管理、运维质量管理、文明施工管理、运维组织管理、运维现场管理等。通过运行维护确保采集系统的正常、稳定及有效运行,预防并及时处理所发生的故障,提高电力公司对客户的整体服务水平。

2、产品市场分析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2011年对用电信息系统建设的整体规划,要求各网省公司在未来三到五年实现全网1.735亿用户的用电信息“全覆盖、全采集、全预付费”的建设目标。随着国网统招智能电表工作的开始,各网省公司都在紧锣密鼓地展开各自的集抄项目实施工作,从目前整体情况来看,各地因经济发展程度、市场成熟度、资金投入、项目实施模式等因素展现出非常大的差异。总体来讲,共性的问题是:项目进度无法有效控制、系统采集成功率波动性太大、系统交付后维护工作艰难。根据目前各网省公司实际实施的情况,我们对产生上面所列问题的原因做了长期的、深入的调研和分析整理,找出了制约项目进度和影响系统采集成功率的关键因素,以及困扰系统交付后维护工作的难点,并针对所找到的具体原因逐一制定应对的解决办法,最终系统化地形成本方案书,以期能协助各网省公司、地市供电局及时、顺利地完成集抄项目的实施,达到上级对各级供电部门的考核要求,并为各网省公司在集抄系统投运后的日常维护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实现国家电网公司对用电信息系统建设的规划要求。

三、解决方案

通过对集抄项目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我们的解决思路是:统一项目实施管理办法;统一项目信息标

准;标准化各环节必须的操作流程;建立新的科学可行的施工管理体系;设计辅助工具有效降低施工管理难度;有效整合局方项目管理流程和施工方管理流程。基于这种思路,我们提出了集抄系统信息化施工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的目标是:切实保障集抄项目实施工期,有效保证系统采集成功率,建立能支撑大规模集抄系统运行维护的辅助系统。

四、系统架构

五、产品功能介绍

本方案由PICMS(信息化施工及维护管理系统)、现场工具(掌机、平板电脑)、集抄施工管理体系组成。

1、PICMS介绍

系统主要功能如下:

●项目施工计划管理

制定计划并可根据实际的执行情况进行计划执行情况汇总及统计,协助电力公司及技术安装公司对整个系统建设情况进行规划和调整。

●台区勘察管理

根据现场施工的具体情况,分阶段对台区施工过程所需的信息进行整理、输出以及确认。其中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输出打印、走线图绘制及编辑、施工图纸打印、换表册生成及输出、客户相关资料的录入及管理等,从根本上解决用户信息错、漏及台区统计错误等问题。

●施工进度管理

根据台区勘察的结果进行装换表施工及相关的工作处理,其中的主要功能包括台区走线图、施工图及台区勘察报告的查看,客户发卡确认,换表数量的及时统计、换表册的输出等功能,方便换表人员的现场施工、信息的及时更新与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的监控。

●统计报表

系统实现施工进度、施工状态、用户换表状态、施工队工作情况等信息进行统计,也可对其它类型的统计分析报表进行定制,系统可将统计分析报表进行在线邮件发送、导出为EXCEL、WORD格式文件或直接打印。方便管理人员及时直观了解施工建设情况。

●施工物料管理

对施工库房和现场物料的入库、出库进行登记,可对现场物料进行统计和缺货预警,确保现场施工进度不会因物料而延误。

●集抄调试与维护

系统配合现场安装维护人员,对现场采集终端接入的所有采集对象进行功能调试和试采集,核对采回信息与现场信息,确保完全一致,达到全覆盖全采集全预付费总体目标。

●故障抢修管理

对施工后表计的维护服务进行管理,可方便快捷的对故障发生地点进行地图定位,便于维护人员快速找到故障发生地点进行故障抢修处理。并对各类故障的类型进行统计和分析。

2、现场工具

A、采集终端

手持式数据采集终端是我公司开发的一款配套PICMS系统实现施工现场勘察、现场施工、现场调试、现场维护等功能的专用工具。集抄系统施工过程中,通过该款专用手持数据采集终端,可对现场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可对施工现场所有的关键数据进行采集,可实现自动扫描、自动记录户表装换表信息,保证现场工作高效进行,同时避免人为因素带来差错。该款手持终端设备具备现场信息核对、户表关联、新旧表底度录入、现场拍照、采集器关联、红外抄表、GPS资产定位、用户及电表信息现场查询、施工量统计等功能。

外观结构

●结构特点

?高工业等级标准设计,适应于恶劣的环境中使用;

?侧面密封胶条,大大提升防水、防尘的保护作用;

?支持USB、RS232线缆通讯,支持电力红外通讯;

?超长待机时间可达500小时,充电一次后可连续工作150小时;

?屏幕背光可根据需要调节,满足昏暗环境的工作要求。

●技术参数

B、平板

KLX-Tab1型表计施工现场手持平板是我公司开发的一款配套PICMS系统实现台区勘察、现场施工、现场物料管理、故障维护等功能的专用工具。在台区勘察时,通过平板实现台区走线图的绘制,台区用户信息的错、漏处理,台区用户归属错误的纠正;在装换表施工过程中,通过平板查看台区走径图、表位安装示意图以及台区勘察报告等信息,可实现现场客户发卡管理,可及时了解施工的进展情况,查看装换表的统计信息,可对现场施工物料进行管理;在故障处理时,可通过平板进行故障点得定位及导航,以便及时进行故障处理等功能。

●外观结构

●特点

?超薄、超轻,携带方便;

?最新的Android4.0操作系统,兼容性、稳定性出色;

?支持USB、WiFi;

?超长待机时间可达300小时;

?屏幕背光可根据需要调节,满足昏暗环境的工作要求。

●技术参数

3、施工管理体系

按照整个用电信息建设的业务流程,结合SG186系统操作规程,按照现场作业将各类人员进行职责分工,通过原始抄表册信息导入→信息核准→台区勘查→台区平面图绘制→施工计划制定→换表施工→信息上报→集抄调试→统计分析→台区运维及故障抢修管理等几个操作流程,采用与信息管理对接的方式建立起一套规范化、标准化、流水化的工作流程,可大大提升施工效率,提高台区抄收率,并为后期运维打下坚实基础。

Ⅰ、信息化施工管理流程

A、搭建PICMS信息化施工管理系统;使用PICMS信息化施工管理系统指导现场终端采集设备的安装与调试,通过统一化、规范化、标准化作业流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用化工作,借助于系统的数据分析可大大降低数据核对分析的工作量。

B、获取原始抄表册信息;将获取到得信息进行核对,为台区勘察提供第一手资料。

C、台区勘察;通过台区勘察可从根本上解决用户信息错、漏及台区统计错误等问题,台区勘察后可形成台区拓扑图、表位安装图等勘察成果,降低对装换表人员的技术及素质的要求。

D、制订施工计划,并按计划进行换表施工;由于具有装换表所需的图纸及资料,借助平板电脑、掌机等工具及技术,避免了人为手工录入时可能出现的差错,也使得装换表施工完全适合大规模施工,借助PICMS 信息化施工管理系统,可使施工的过程管理变得有条不紊。

E、施工结束后,由系统生成需上报的信息,可将信息更新到集抄系统及营销系统中。

F、集抄调试,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处理不能抄收的表计终端,确保所更换的表计都能够正常抄收。

G、台区运维及故障抢修;借助PIMS系统对故障进行定位及导航,查看同类故障的处理方法,及时处理所出现的故障。

Ⅱ、信息化施工进度管理

1)确定施工项目整体情况汇总,制定相应施工方案

A、线路台区分布情况,绘制相应线路走径图,GPS定位台区位置图;

B、各台区内用户情况,由现行营销系统导出用户信息档案到PDA,勘查人员分各台区在抄表电工配合下核对用户情况,包含户表核准、单相用户数量、三相用户数量、台区总表、互感器等信息;确保信息准确、规避错、漏、误;纠正原始营销档案信息中的错误;

C、按照现场勘查情况,由PDA导入管理系统,绘制各台区用户及各类表计分布情况图,换表操作施工图;

D、依据各台区统计各类表计数量,统计各台区换表施工量;

E、制定相应施工计划,包括领表(卡)、用户供电合同准备、用户须知、张贴换表通知及换表时间确定。2)按照施工计划及施工图纸实施换表施工,做好项目进度管理

A、台区换表工作进度计划(要求按照计划的停电时间内,完成所有换表工作,确保施工安全与质量)

B、工程实施统计

①物料统计与管理,新表领用、旧表保管;

②进度统计,换表情况统计,形成每日施工统计表,及时掌握实施进展;

③现场检查,表计更换情况、铅封使用情况、信息核对情况、旧表退回情况;

④现场调试,确保抄表成功率,对于故障表计及时更换,为下一步营销流程推进打下基础,规避出现返工与反复推流程的情况发生;

⑤供电合同签订情况统计、发卡情况统计

C、完工资料汇总与上报

台区施工完毕后,及时汇总完工资料并第一时间上报,推进营销流程展开,确保用户在最短时间内能够开卡购电。

3)协助集抄进行调试;

A、将用户和表计信息导入集抄系统;

B、根据现场走线图设置合理的路由;

C、调试并完成台区信息的全采集;

3)资料管理

A、材料管理

①施工材料:新表入库出库、旧表退库整理

②施工辅材:表计周转箱、旧表包装袋、旧表分类标识

③施工工具:信息核准工具(条码、换表单、掌机、相机、平板电脑)、换表工具

④劳保用品:服装、安全帽

4)用户信息资料:用户类型、用户分布图、用户档案

5)竣工验收资料:用户资料、表计资料

6)施工后运维及服务

A、表计新增

B、表计轮换

C、表计销户

D、线路调整

六、特点和优势

广电网络EPON产品--技术白皮书

广电网络EPON产品应用 技术白皮书

目录 1、前言 (3) 2、EPON技术简介 (4) 3、ACE公司EPON产品简介 (15) 3.1 ACE公司EPON产品 (15) 3.2 ACE公司EPON产品功能表 (23) 4、 EPON方式双向改选的业务能力分析 (25) 5、 ACE公司EPON产品与EOC技术的无缝对接 (26) 6、附件1:HFC双向改造成本核算与方案选择 (35)

1、前言 广电网络行业主要负责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开发、经营和管理及有线电视节目的收转和传送。 近年来广电行业的迅猛发展,建设投入的增加,其业务也逐渐扩大,逐渐形成了现有的以光纤为主的有线电视光纤、电缆混合网络。有线电视用户可通过有线广播电视光缆网收看到多套稳定、清晰的电视节目和收听多套广播电台高保真立体广播。 随着用户对新业务需求的增加,使得广电网络迫切的需求在开展广播电视基本业务的同时,利用有线广播电视网的宽带网络优势,开发广播电视网络的增值业务,例如宽带IP、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等。由于EPON系统在光纤网络传输方面的天然优势,使得它在广电网络应用中存在非常大的潜力。

2. 无源光纤网络(PON)技术简介 2.1 PON的演化与分类 业界多年来一直认为,PON是接入网未来的方向,它在解决宽频接入问题上普遍被看好,无论在设备或维运网管方面,它的成本相对便宜,提供的频宽足以应付未来的各种宽频业务需求。 PON自从在20世纪80年代被采用至今为止已经历经几个发展阶段,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开发了多种协议和技术以便使PON解决方案能更好的满足接入网市场要求。 最初PON标准是基于ATM的,即APON。APON是由FSAN/ITU定义了相应G..983建议,以ATM协议为载体,下行以155.52Mb/s或622.08Mb/s的速率发送连续的ATM信元,同时将物理层OAM信元插入数据流中。上行以突发的ATM的信元方式发送数据流,并在每个53字节长的ATM信元头增加3字节的物理层开销,用以支持突发发射和接收。 目前则有两个颇为引人注目的新的PON标准

H3CEPON技术白皮书

H3C EPON技术白皮书 H3C EPON技术白皮书 关键词: FTTH FTTB FTTx EPON 技术白皮书 摘要:本文献是关于EPON技术的介绍说明型文档,目的在于说明EPON 是一个什么技术、解决了什么问题。对EPON中的技术细节进行简单描述, 可以帮助你了解EPON这种接入技术的特点。 缩略语:

目录 1 EPON技术介绍 1.1 PON技术发展 1.2 EPON的基本原理 1.3 EPON的技术优点 1.4 EPON的传输原理 2 EPON协议和关键技术介绍 2.1 EPON协议栈介绍 2.1.1 EPON的层次模型 2.1.2 MPCP子层 2.1.3 EPON的物理层(RS子层、PCS子层、PMA子层、PDM子层)2.2 EPON关键技术 2.2.1 EPON数据链路层的关键技术 2.2.2 EPON的QoS问题

1 EPON技术介绍 1.1 PON技术发展 光纤接入从技术上可分为两大类:有源光网络(AON,Active Optical Network)和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1983年,BT实验室首先发明了PON技术;PON是一种纯介质网络,由于消除了局端与客户端之间的有源设备,它能避免外部设备的电磁干扰和雷电影响,减少线路和外部设备的故障率,提高系统可靠性,同时可节省维护成本,是电信维护部门长期期待的技术。PON的业务透明性较好,原则上可适用于任何制式和速率的信号。目前基于PON 的实用技术主要有APON/BPON、GPON、EPON/GEPON等几种,其主要差异在于采用了不同的二层技术。 图1 PON的两个主要标准体系 APON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被ITU和全业务接入网论坛(FSAN)标准化的PON 技术,FSAN在2001年底又将APON更名为BPON,APON的最高速率为622Mbps,二层采用的是ATM封装和传送技术,因此存在带宽不足、技术复杂、价格高、承载IP业务效率低等问题,未能取得市场上的成功。 为更好适应IP业务,第一英里以太网联盟(EFMA)在2001年初提出了在二层用以太网取代ATM的EPON技术,IEEE 802.3ah工作小组对其进行了标准化,EPON 可以支持1.25Gbps对称速率,随着光器件的进一步成熟,将来速率还能升级到10Gbps。由于其将以太网技术与PON技术完美结合,因此成为了非常适合IP业务的宽带接入技术。对于Gbps速率的EPON系统也常被称为GEPON。100M的EPON 与1G的EPON的不同在速率上的差异,在其中所包含的原理和技术,是一致的,目前业界主要推广的是GEPON,百兆位的EPON也有不多的一些应用。在后面文档中提到的EPON,如果没有特别说明,都是指千兆位的GEPON。 EPON是几种最佳的技术和网络结构的结合。EPON采用点到多点结构,无源光纤传输方式,在以太网上提供多种业务。目前,IP/Ethernet应用占到整个局域网通信的

2018年上海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白皮书

2018上海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白皮书 2018年9月6日

前言 区块链技术在全球各行业的深入应用,推动了传统的生产关系与商业模式的重塑。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先后在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通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区块链作为战略性前沿技术,区块链等领域创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要求。上海市发布的《中共上海市委关于面向全球面向未来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加快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区块链技术与应用是全球产业变革的关键抓手,同时也是新一轮技术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之一。它为我国加速经济发展、为上海市快速推进全球金融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契机。 区块链技术从诞生至今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如今在金融、企业服务、社交、文娱传媒、物流、医疗健康、汽车交通、旅游、人工智能、电商、房产家居、消费生活、教育、农业等诸多领域得到了深度应用。特别是近一年来,区块链技术蓬勃发展,其应用项目数量达到历史最高峰。同时也成为全球各个发达国家、城市,领军企业和顶尖学术机构研究讨论的热点,备受关注和积极投入。在我国,各个城市也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生态的构建和发展。上海市由于起步较早,并拥有良好的政策、人才、技术和资金基础,在区块链公司数量、融资规模等都位居全国第二。在世界城市范围内,上海市在区块链项目数量、论文

数量等也位居前列。但是从长远来看,上海市的区块链技术与应用依然存在核心技术、产业生态建设、配套政策、人才培养力度的不足。为此,加强薄弱环节的研究,构筑符合上海市发展战略的区块链技术路线、创新应用方向、产业服务布局,提出科学的发展建议,推进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在上海市的健康发展,是在这场重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中的努力方向,并促进上海市的区块链技术与应用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拥有更大的影响力。 为进一步理清上海区块链发展现状、研究制定发展建议,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指导下,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等企事业单位,经过现场调研、专家研讨、报告编制等阶段,重点研究梳理了上海区块链产业发展现状、梳理总结典型应用场景与案例、分析了上海区块链技术与应用发展思路并撰写了《2018上海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白皮书》。白皮书内容详实、分析透彻,对各地产业主管部门推动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开展相关工作都有良好的参考价值。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上海市各高校、行业机构、领军企业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与帮助。感谢社会各界对本书编写和调研工作的参与和支持。

瑞斯康达保护倒换技术白皮书

1.1保护倒换技术原理 1.1.1故障检测机制 保护倒换机制能够在发生故障时迅速切换到备份路径上,首先 能够及时发现故障,亦即故障检测机制。 目前常用的故障检测机制有以下几种: a)物理层检测方法,直接检测物理端口的状态、接收光功率等; b)链路层OAM检测方法,如802.3ah,可以通过link event 等来检测; c)业务层OAM,如Y.1731等,可以通过检测业务存活状态来检测,关于业务层OAM,请参阅瑞斯康达《CFM技 术白皮书》 1.1.2源宿协商机制 对于1+1单向保护倒换来说,源宿不存在协商问题,源端永久将流量发送到主备链路上。 对于其他保护倒换类型来说,存在源宿协商的问题,源端需要切换流量至备用链路,并将这个切换通知宿端,宿端需要 选择在哪条链路上接收,并把这个信息也通知到源端。目前一 般采用APS(Auto Protection Switch 自动保护倒换)协议,APS 协议可以承载在多种PDU上。APS协议定义了正常状态消息,故障状态消息,故障恢复消息,定时器超时消息、管理员指令 等多种消息类型,这些消息有优先级高低的区分。APS通过自

身算法来计算应该采取的动作。下文提到的多种具体保护倒换技术都采用了APS协议。 源宿协商机制一般有一步法,两步法,三步法等三种工作模式,这里的一步两步三步指的是协议报文的交互次数 a)一步法,宿端通知源端故障,然后源宿同时切换, 该模式仅适用于1+1或1:1 b)两步法,宿端通知源端故障,源端再通知宿端其所 选择路径,然后源宿完成切换 c)三步法,宿端通知源端故障,源端通知宿端其所选 择路径,宿端再通知源端其所选择路径,适用于所 有场景,但也最复杂 1.1.3返回机制 当流量倒换到备用路径之后,主用链路如果从故障中恢复了,那么保护倒换机制面临两种选择,是将流量再切换至原主用链路,还是保持不变,这称之为返回机制。切换回原主用链路的,称之为返回模式,保持不变的,称之为非返回模式。返回模式的优点是一般主用链路往往有更好的网络质量,或者备用链路有其他的流量。而非返回模式的优点在于实现简单。 1.1.4定时机制 保护倒换机制需要各种定时器来维护源宿两端及链路的状态,主要的定时器有:

公有链技术白皮书

公有链技术白皮书

前言 区块链技术源自2008 年诞生的比特币系统,它通过点对点网络和分布式的 时间戳服务器,集体维护和审计数据,解决困扰电子现金系统的“双花”难题。在 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逐渐从电子现金领域向其他领域扩展,经历 了新的分化与发展,出现了公有链(Public blockchain)和联盟链(Consortium Blockchain)两个发展方向。 公有链是指任何人都可以参与、无访问限制(Permissionless)的区块链。每 个互联网用户都可以在公有链上发布、验证、接收交易,都有机会参与记账。公有 链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产品,其“共有、共建、共治、共享”的核心特征,使其 具有在全球范围提供一般信任服务的潜力。公有链虽由技术驱动,但可能对经济、金融、社会的组织形态及治理产生深刻影响,受到全球各界高度关注。 目前,公有链的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总体上呈现技术热、应用冷的态势。全球公有链的应用高度集中在加密数字资产领域,而且呈现明显的头部效应,由 于合规的链上身份系统缺乏、合约隐私性保护不足、与现有法律制度不协调等问题,与实体经济的对接还在探索中,“杀手级”应用尚未出现。但与此同时,公有链为区块链的技术创新发展提供了全球化的试验场,各种技术路线百花齐放,提升区块链 可扩展性、互操作性、隐私性及安全性的技术方案不断涌现。 本白皮书旨在厘清公有链的起源、概念、特性及其创新价值,分析当前全球公有链的技术、应用、治理等方面的现状及趋势,探讨公有链发展面临的挑战。

目录 版权声明 (1) 免责声明 (1) 前言 (1) 一、公有链起源与概念 (1) 二、公有链的价值和特征 (3) (一) 公有链的核心价值——提供基于机器的公共信任服务 (3) (二) 公有链的四大特征——共建、共有、共治、共享 (6) (三) 公有链的价值载体——Token (7) 三、公有链的产业发展 (8) (一) 全球公有链发展头部效应集中 (8) (二) 全球公有链学术研究活跃 (10) (三) 公有链产业应用仍在探索中,“杀手级”应用尚未出现 (11) (四) 公有链与实体经济结合面临诸多挑战 (12) 四、公有链的技术发展 (13) (一) 多样态共识模式不断出现 (15) (二) 并行分片方案稳步发展 (17) (三) 二层网络成为重点探索方向 (17) (四) 隐私性保护日趋全面 (19) (五) 可信计算方案崭露头角 (23) (六) 跨链互通需求日益凸显 (25) (七) 智能合约安全问题尤为严重 (26) 五、公有链的治理 (28) (一) 公有链治理是参与者对决策达成一致的过程 (28) (二) 公有链治理的架构与特征 (29) (三) 公有链治理的模式 (31) 六、公有链的监管 (34) (一) 公有链监管总体论述 (35)

以太网OAM-H3C

以太网 OAM
1 以太网 OAM
为了推动城域网应用的拓展,IEEE 和 ITU-T 等标准化组织正在大力推动相关技术的标 准化工作。简单的说,城域网所应用的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 MPLS,一种是以太网。目 前这两种技术都存在缺乏 OAM 机制的问题。 MPLS OAM 由 IETF 主导完成, 本文不做描述。 除了 OAM 机制外,以太网还缺乏应用于核心网的能力,因此,IEEE 也正在完善这部分标 准,主要包括 QinQ 和 MacinMac。 OAM(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即操作、管理和维护机制在传统电信 网中已应用很久了,主要是通过故障检测、告警、定位和隔离等手段提高网络的运维水平。 OAM 技术在 SDH 和 ATM 中已取得成功的应用,实践证明它能有效地降低运行维护成本, 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投资。随着电信管制政策的开放、电信竞争的引入与加剧,OAM 技术 受到工业界(尤其是运营商)的空前重视。 长期以来,以太网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大多由使用者(例如公司的网管人员)承担。过 去,由于局域网很少作为服务出售,因此,尽管以太网在运行维护方面远远达不到电信级的 水平(与 SDH、ATM 等技术相比) ,尽管耗费人力且效率低下,却也能够接受。但是,若 以太网进入需要付费的电信运营领域,这样的维护方式和水平不能满足运营商的服务模式。 目前,各标准化组织正在完成和已经完成的以太网 OAM 相关标准有: ü IEEE 802.3-2005 第 57 章(原 IEEE 802.3ah 第 57 章) ü 城域以太网论坛制定的 E-LMI(Ethernet Local Management Interface) ü Connectivity Fault Management (CFM)即 IEEE 802.1ag ü ITU-T 和城域以太网论坛制定的 Y.1731,可兼容 802.1ag 本文将介绍 802.3 第 57 章和 CFM。 1.1 关于“以太网 OAM”名称
以太网 OAM 相关的标准有若干, 每个标准的内容也不同, 当交流中碰到“以太网 OAM” 这个名称的时候,指的是哪个呢? 802.3 的名称是“以太网 MAC 层和物理层规范”,它的第 57 章标题为“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OAM)”,因此,IEEE 802.3-2005 第 57 章是可以称作“以太 网 OAM”的。 ITU-T 和城域以太网论坛制定的 Y.1731 的标题为“OAM functions and mechanisms for Ethernet based networks”,将它简单地称作“以太网 OAM”也无不可。 IEEE 802.1ag 的标题为“Connectivity Fault Management”,在该标准中, 没有提到 “Ethernet”的字样,也没有提到“OAM”。作者选用了 CFM 做为协议名称,避开“OAM”字眼, 也是为了不与其他协议混淆。这同 IEEE 的一贯逻辑是一致的,作为 802.1Q 协议(Virtual Bridged Local Area Networks)的修订,802.1ag 并非必须基于以太网,在理论上它也可以用 在令牌环网等其他介质上。而 IEEE 标准中所指的以太网,是非常严谨的,仅局限于 802.3 协议中。但是,802.1ag 同 Y.1731 是兼容的,它实际上是 Y.1731 的一个子集,两个协议具

MPLS_TP_OAM_20101216

芯片/硬件支持MPLS-TP OAM方案 MPLS-TP OAM标准发展现状 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TP)作为一种面向连接的分组传送技术,具有高效的多业务适配能力和灵活的标签转发机制,并且和IP/MPLS兼容,能满足分组业务的简单高效传送需求。在IETF和ITU-T 成立MPLS-TP标准联合工作组后,MPLS-TP的相关标准逐渐完善,成为全球各大运营商构建分组传送网络(PTN)的事实标准。 MPLS-TP 的相关RFC 和草案可以按照总体需求和框架、数据平面、管理平面、OAM、保护、控制平面、应用和互通等进行分类。总体来说,MPLS-TP 的数据平面和管理平面相对成熟稳定,OAM、保护和控制平面等方面的草案还处于研究开发之中,尤其是在OAM 和保护方面的分歧最大,这严重影响了MPLS-TP 的国际标准化和产业化进程。 OAM是MPLS-TP最核心的问题,IETF已启动保护架构的讨论,最大的争议就是OAM 具体技术规范,目前主要的方案包括GACH+Y.1731 PDU和BFD(Bi-direction Fault Detection) 扩展两种。 BFD扩展方式主要由Cisco,Juniper等数据通信领域的设备厂商提出,并得到了美国AT&T,Verizon等运营商支持,是IP/MPLS网络中BFD + LSP Ping的扩展。其问题是无法后向兼容IP/MPLS BFD协议,同时其标准化过程至少还需要2年,严重影响了运营商分组网络的部署。 GACH + Y.1731是由华为,阿尔卡特朗讯等传输领域的设备厂商提出,并得到了包括中国移动通信,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意大利电信在内的运营商支持,是T-MPLS OAM(G.8114) 的自然升级。采用了在以太网已经成熟应用的Y.1731 OAM 标准,用MPLS-TP协议来封装Y.1731 PDUs。该方案已经由华为和阿尔卡特朗讯公司提出,成为IETF的草案(draft-bhh-mpls-tp-oam-y1731)。

H3C VCF控制器服务链技术白皮书-V1.0

H3C VCF控制器服务链技术白皮书 Copyright ? 201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 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本文档中的信息可能变动,恕不另行通知。

目录 1 概述 (1) 1.1 传统网络中的业务功能 (1) 1.2 SDN服务链 (1) 2 SDN服务链技术 (1) 2.1 报文中服务链特征的封装格式 (1) 2.1.1 扩展VXLAN头中保留字段的方式 (2) 2.1.2 NSH方式 (2) 2.2 H3C SDN服务链 (3) 2.2.1 概念介绍 (3) 2.2.2 转发流程 (4) 2.2.3 服务链流分类节点的类型 (5) 2.2.4 服务链服务节点的类型 (5) 3 H3C SDN服务链部署模式 (6) 3.1 虚拟路由器VSR做网关的服务链应用 (6) 3.1.1 灵活服务链模型 (6) 3.1.2 OpenStack服务链模型 (6) 3.2 物理网络设备做VXLAN网关的服务链应用 (7) 3.2.1 灵活服务链模型 (7) 3.2.2 OpenStack模型 (8) 3.3 第三方安全设备服务链代理应用 (9) 4 H3C SDN服务链编排 (10) 4.1 OpenStack自动编排 (10) 4.2 SDN控制器自动编排 (11) 5 H3C SDN服务链的特点 (12) 6 附录 (13) 6.1 GBP (13)

1 概述 1.1 传统网络中的业务功能 数据报文在网络中传递时,往往需要经过各种各样的业务节点,才能保证网络能够按照设计要求,提供给用户安全、快速、稳定的网络服务。这些业务节点(Service Node)包括熟知的防火墙(FireWalls)、入侵检测(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负载均衡(Load Balancing)等。通常,网络流量需要按照业务逻辑所要求的既定顺序穿过这些业务点,才能实现所需要的安全业务。 但是,传统安全业务的部署,通常都是基于物理拓扑,通过手工配置多种策略,将安全设备串行到业务流量路径当中。这种部署和运维的模式存在诸多问题: ?网络设备之间的耦合性大,拓扑依赖严重。新业务上线、扩容或业务发生变更时,需要手工调整整个转发路径下设备的策略,无法满足业务快速迭代、变更的需求; ?数据包在业务路径中转发时,往往要经过多次分类,即多次解包、封包的过程,效率低下; ?在逐渐普及的Overlay虚拟化组网中,网络设备需要越过新增的Overlay报文头对内层报文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匮乏,性能损耗也更加严重; ?安全设备无法池化,扩展性差,一旦出现性能不足,通常只能更换更高端的设备; ?安全设备的能力无法在多业务间共享。 在新的网络架构下,如何利用新的技术将安全业务更好的融合进来,从而提供便捷、安全的网络架构,是各方面临的难题。 1.2 SDN服务链 随着Overlay网络的发展,虚拟网络和物理网络得以分离,虚拟网络承载于物理网络之上,更加抽象;而SDN技术和NFV(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网络功能虚拟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也让数据中心的网络控制变得更加灵活,更具有扩展性。 在SDN Overlay数据中心中,同样需要网络服务节点提供必要的安全业务处理能力。SDN以其控制转发分离的特性,通过对基础网络的虚拟化和逻辑抽象,通过网络的集中控制部件——SDN控制器的控制,可以引导转发流量自动穿过服务节点,从而实现拓扑无关的、灵活、便捷、高效、安全地调配转发流量到服务节点上进行安全业务的处理,从而形成SDN定义的Overlay虚拟网络中的服务链(Service Function Chaining)。 在SDN Overlay网络中,服务链可以理解为一种基于应用的业务形式。 2 SDN服务链技术 2.1 报文中服务链特征的封装格式 基于SDN Overlay的服务链,需要有对应的字段来标识数据报文中服务链的特征,每条Chain都有自己的标识,数据包需要携带这些特征,例如:数据包应该走哪一条服务链,服务链有几跳等等。 目前,对于数据报文中这些特征的标识,有如下两种方式。

MPLS OAM故障检测

MPLS网络实现OAM和故障检测 随着大量传统的基于电路交换技术的应用逐渐由基于分组技术的IP/MPLS网络或以太网承载,分组交换网和电路交换网之间的边界正在消失。然而,在这一网络演进过程中,许多传统电路交换网能够支持的运行、管理和维护(OAM,Operation,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功能,在基于分组的网络 中却难以实现。 MPLS最初是为了提高路由器的转发速度而提出的一个协议。近年来,由于MPLS很好地在流量工程(TE,Traffic Engineering)和VPN服务中得到了应用,该协议已经日益成为扩大数据网络规模、提高网络可运营能力的重要标准。本文将重点讨论MPLS网络中 OAM的相关问题,以及故障检测这一最基本 的MPLS OAM功能的实现方法。 MPLS网络中OAM功能的基本内容 MPLS层网络的OAM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OAM功能的分离:OAM分组应经由数据路径传送。 (2)失效LSP的检测:包括相同代价多径缺陷的检测,以及独立于用户流量,并在用户投诉前完成的 缺陷检测。 (3)缺陷检测和恢复:这里的缺陷包括LSP连通性丢失、具有并发LSP重路由功能的LSP服务降级、 交换LSP缺陷、某一LSP流量复制到另一个LSP的缺陷检测,以及成环缺陷等。 (4)失效LSP的缺陷定位。 (5)LSP的描述和分层:由于LSP可能会嵌套使用,因而需要对嵌套LSP进行相应的管理。 (6)LSP缺陷通告:在多层网络应用中,告警抑制功能需要在LSP端点与其他类型的缺陷通告技术(如 ATM和SDH/SONET中的缺陷通告技术)进行必要的互操作。 (7)SLA的度量和测量:特别是业务的可用性、流量传送的时延和抖动,以及流量丢失等的度量和测 量。 (8)恢复:对于某些业务来说,通常要求网络具有从失效中自动恢复的能力。 (9)对拒绝服务(DOS,Denial of Service)攻击的检测。 此外,为了使MPLS网络具有较强的可扩展能力,OAM功能应当简单且易于配置、能够前向兼容网络中 已有的LSR,并能够在劣化的网络和链路条件下实现。最终,MPLS OAM功能将在不同的管理域(如用户和 运营商的管理域)中运行。 MPLS故障检测概述 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的分离 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的分离直接与OAM分组的格式及分组处理方式相关。为了区分MPLS OAM分组和数 据分组,ITU-T Y.1711规范使用了一个具有两层标签的标签栈。栈顶标签的数值与用户分组的标签(即数 据传送所使用的标签)相同,以确保在大多数情况下OAM分组的传送路径与用户数据分组的传送路径相同。 第二标签采用了一个特殊的数值14,以将OAM分组与用户数据分组区分开来。然而,第二标签的引入可能 会使相应的处理机制无法与现有的负载均衡算法完全兼容,因而使采用ECMP(Equal Cost Multipath)协 议的网络无法正常工作。 混合模式是另一种分离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的方法。在混合模式中,可以通过使用一个特定的标记来 识别OAM分组,或使用分组中某一特定的字段,以使相应分组的识别更容易。虚电路连接确认(VCCV)就 是采用混合模式的一个例子。 失效LSP的检测 除了采用网络失效/定位机制外,还需要使用特定的分组流来对LSP失效事件进行测试。这是因为在许 多情况下,即使网络(链路或节点)并没有失效,分组流也可能被中断。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路由/ 转发表出现问题、标记绑定被破坏或网络拥塞等。连通性确认、Ping/追踪路由等类型的OAM功能适用于这 种类型的故障检测。由于依赖的分组技术不同,上述协议的实现也不一样。但无论采用何种分组技术,最 重要的是OAM分组应采用与正常数据分组相同的传送路径。

( 产品管理)广电网络EPON产品技术白皮书

(产品管理)广电网络EPON 产品技术白皮书

广电网络EPON产品应用 技术白皮书

目录 1、前言 (3) 2、EPON技术简介 (4) 3、ACE公司EPON产品简介 (15) 3.1ACE公司EPON产品 (15) 3.2ACE公司EPON产品功能表 (23) 4、EPON方式双向改选的业务能力分析 (25) 5、ACE公司EPON产品与EOC技术的无缝对接 (26) 6、附件1:HFC双向改造成本核算与方案选择 (35)

1、前言 广电网络行业主要负责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开发、经营和管理及有线电视节目的收转和传送。 近年来广电行业的迅猛发展,建设投入的增加,其业务也逐渐扩大,逐渐形成了现

有的以光纤为主的有线电视光纤、电缆混合网络。有线电视用户可通过有线广播电视光缆网收看到多套稳定、清晰的电视节目和收听多套广播电台高保真立体广播。 随着用户对新业务需求的增加,使得广电网络迫切的需求在开展广播电视基本业务的同时,利用有线广播电视网的宽带网络优势,开发广播电视网络的增值业务,例如宽带IP、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等。由于EPON系统在光纤网络传输方面的天然优势,使得它在广电网络应用中存在非常大的潜力。 2.无源光纤网络(PON)技术简介 2.1PON的演化与分类 业界多年来一直认为,PON是接入网未来的方向,它在解决宽频接入问题上普遍被看好,无论在设备或维运网管方面,它的成本相对便宜,提供的频宽足以应付未来的各

种宽频业务需求。 PON自从在20世纪80年代被采用至今为止已经历经几个发展阶段,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开发了多种协议和技术以便使PON解决方案能更好的满足接入网市场要求。 最初PON标准是基于ATM的,即APON。APON是由FSAN/ITU定义了相应G..983建议,以ATM协议为载体,下行以155.52Mb/s或622.08Mb/s的速率发送连续的ATM 信元,同时将物理层OAM信元插入数据流中。上行以突发的ATM的信元方式发送数据流,并在每个53字节长的ATM信元头增加3字节的物理层开销,用以支持突发发射和接收。 目前则有两个颇为引人注目的新的PON标准 GPON标准——是由ITU/FSAN负责制定的用来替换APON标准的GigabitPON (GPON)标准。FSAN与ITU已对其进行了标准化,其技术特色是在二层采用ITU-T 定义的GFP(通用成帧规程)对Ethernet、TDM、ATM等多种业务进行封装映射,能提供1.25和2.5Gb/s下行速率和所有标准的上行速率。在高速率和支持多业务方面,GPON有优势,但成本目前要高于EPON,产品的成熟性也逊于EPON。 EPON标准——是由IEEE802.3ah工作组负责制定的EthernetPON(EPON)标准。 IEEE1998年发布完千兆以太网标准后,于2000年12月,IEEE802.3成立了第1英里以太网—EFM特别工作组,致力于研究如何支持三种接入网拓扑以及相应的物理层。此外,该工作组还将定义以太网的运行、管理、维护(OAM),使它具有远端故障

MOAC墨客(公有链)技术白皮书

众链之母 (MOAC) 技术白皮书 June 2017 [目标] MOAC项目旨在提供一种可扩展且有弹性的区块链,通过分层化的结构来支持数字资产交易,数据访问,和流程控制。它创建了一个框架以允许用户用高效的方式执行智能合约。它还提供了开发的体系结构,采用底层基础设施来快速简便地产生子区块链。它是一个区块链平台,可以为子区块链的架设提供必要的部件,同时为新想法的测试,私有链的部署,复杂任务的处理和智能合约的应用提供解决方案。 [当前的问题] 自从2008年中本聪的比特币项目引入了区块链技术以来,这项技术的发展非常迅猛。在 过去近十年的时间里,开发者们以极大的热情来探索区块链技术这个新领域,试图拓展区 块链的应用,提高区块链的效率和促进区块链的商业化。 区块链系统中的原生数字货币在区块链推广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比特币系统的 比特币,以太坊系统的以太币等。这些原生数字货币不仅推动了更多的参与者来进入区块 链生态系统,也为当前存在的支付系统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案。 当然,目前区块链技术还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现有区块链系统都有以下一个或多个问题。 1.难以尝试新的想法 新的想法意味着要建立一个新的区块链系统。这意味着有大量的额外开销和精力要用来设置服务器,培训开发团队,建立社区,吸引新用户等。 2.难以升级 一旦区块链被部署和进入生产模式,很难在功能上进行添加/修改/删除。区块链修改的结果就是会造成区块链系统的软分叉或者硬分叉。而每个分叉都需要大量的精力来处理,也必须承受由此带来的经济后果。 3.区块链系统之间不相容 不同的区块链有不同的模式,如共识协议,货币特征和适用要求。模式的差异阻止了多个链之间的互连或互换。 4.分裂的用户群 对于每个区块链,用户群是不同的。一个区块链系统的矿机和验证节点仅能用于该区块链。没有两个区块链可以共享它们。

MPLS_OAM技术白皮书

MPLS OAM技术白皮书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目录 1前言 (1) 2技术简介 (1) 3关键技术 (4) 4典型应用 (6) 4.1终端网络故障 (6) 4.2分层OAM (6) 5结束语 (7) 附录A 参考资料 (8) 附录B 缩略语 (8) Copyright ?20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i

MPLS OAM技术白皮书 摘要:OAM功能在公众电信网中十分重要,尤其是对需要提供服务质量保障的网络,OAM可以简化网络操作,检验网络性能和降低网络运行成本。MPLS作为可扩展的下一代网 络的关键承载技术,提供具有QoS保障的多业务能力,因此MPLS网络迫切需要具备 OAM能力。本文档介绍了MPLS OAM的技术原理和实现,以及典型应用。 关键词:MPLS, OAM, PS, CV, FFD, FDI, BDI 1 前言 MPLS OAM技术为MPLS网络提供了一套缺陷检测的工具及缺陷纠正机制,通过MPLS OAM及保护倒换构件可以完成CR-LSP转发平面的检测功能,并在缺陷发生后的50ms内完成保护倒换,从而将缺陷所产生的影响减小到最低。本篇文档介绍了MPLS OAM产生背景及工作原理,读者应具有基本的MPLS知识,并对MPLS OAM草案有所了解。 承载MPLS的各种服务层,比如SDH都具有完善的OAM机制,问题在于MPLS可以在多种不同的服务层上传送(甚至LSP可以跨越由不同服务层组成的网络),而且它的用户层也是多种多样,如IP、FR、ATM、Ethernet等等,为了在MPLS的用户平面能确定LSP的连通性,并且可以衡量网络的利用率以及度量网络的性能,以便能根据与用户签订的SLA协议提供业务,MPLS层需要提供一种完全不依赖于任何用户层或物理层的OAM机制。 MPLS OAM实际上为MPLS用户层单独提供了一套检测机制,独立于其他网络层并为用户提供LSP的状态信息,为网络管理以及维护人员提供丰富的LSP诊断接口,为网络性能测量以及用户计费提供依据;MPLS OAM在提供检测工具的同时,还具备完善的保护倒换机制,能够在MPLS 层发生缺陷后50ms内完成用户数据的倒换动作,使用户数据的损失减小的最低。 2 技术简介 MPLS OAM技术简介:

以太网OAM技术白皮书

以太网OAM技术白皮书 关键词:以太网OAM,EFM OAM,CFD,CFM,802.3ah,802.1ag 摘要:以太网OAM技术用于对以太网进行运行、维护和管理,本文主要介绍EFM OAM和CFD这两种以太网OAM技术的基本概念、运行机制和典型组网应用。 缩略语: 缩略语英文全名中文解释 Check 连续性检测 CC Continuity Edge 用户网边缘 CE Customer CCM Continuity Check Message 连续性检测消息 CFD Connectivity Fault Detection 连通错误检测 CFM Connectivity Fault Management 连通错误管理 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中央处理器 EFM OAM Ethernet in the First Mile OAM 最后一公里以太网OAM FNG Fault Notification Generator 错误通知生成器 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互连网服务提供商 LB Loopback 环回 Message 环回消息 LBM Loopback Reply 环回应答 LBR Loopback LT Linktrace 链路跟踪 Message 链路跟踪消息 LTM Linktrace Reply 链路跟踪应答 LTR Linktrace Association 维护集 MA Maintenance Domain 维护域 MD Maintenance MEP Maintenance association End Point 维护端点 MIP Maintenance association Intermediate Point 维护中间点 Point 维护点 MP Maintenance OAM 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操作、管理和维护 OAMPDU OAM Protocol Data Units OAM协议数据单元 PE Provider Edge 运营商边缘 Value 类型,长度,值 TLV Type, Length,

京东区块链技术实践白皮书2020

京东区块链技术实践白皮书2020 日前,在区块链“1024讲话”一周年之际,京东数科发布《京东区块链技 术实践白皮书2020》(以下简称“白皮书”),集中体现了京东数科区块链依托自身具备的丰富应用场景资源禀赋和技术先发优势。 白皮书涵盖了京东数科区块链在品质溯源、数字存证、数字金融、政务协同、信用网络、保险科技等6大领域30余分类场景中的丰富应用案例;区块链技术架构体系上的领先布局;区块链技术与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多种技术结合的广泛探索;以及与各行业携手搭建多个开放联盟链网络的产业生态。 白皮书中的区块链技术与应用实践,通过为企业级客户提供易用、普惠、开放的区块链平台和产品服务,进而惠及广大用户的日常生活场景,是京东数科以数字科技B2B2C模式打造可信世界的具体呈现,也充分体现了“科技(Technology)+产业(Industry)+生态(Ecosystem)”的产业数字化“联结(TIE)”模式。 在产业应用案例方面,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京东数科智臻链云签电子合同平台,能便捷与其产业链上下游数十万家企业签订合同,化解传统方式的冗长流程,且实现全流程存证固化,保真保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数科在此次白皮书中还同步发布了其区块链品牌“智臻链”的新形象。智臻链新Logo形象与京东数科的科技蓝一脉相承,Logo中的三链紧密依存,象征着区块链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智能技术将在产业数字化转型中深度融合,推动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也代表着区块链产业生态的建立和规模化应用,将依靠各机构、企业等主体组织共同合作才能达成,最终共同服务于人们美好生活的愿景。 区块链的下一个十年必将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融为一体。京东数科区块链也将继续以客户为中心,充分发挥京东生态体系内外的丰富应用场景以及技术先发优势,研发易用、普惠、开放的区块链平台和产品,构建服务于产业数字化的连接器,促进跨多主体间高效协作的企业级可信协作网络建设。 报告如下

CFM技术白皮书

CFM技术白皮书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武汉烽火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2008年7月 OAM测试方案 模块名称:CFM 编写人:张瀚之 文件编号: 版本号: 1.0 时间:2009-1-16

CFM技术白皮书 摘要:CFM是一个建立服务以太网OAM功能的标准,用以提供电信级以太网的运营、维护、管理能力。本文档主要介绍了CFM的基本实现方法、特点以及一些CFM的基本应用。关键词:CFM、OAM、电信级以太网。

1.前言 电信级以太网(CE,Carrier Ethernet)。按照MEF定义,它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标准化的业务(以太网透明专线、虚拟专线、虚拟局域网);可扩展性(各种以太网业务、10万条以上的业务规模、从1M到10GE);可靠性(用户无感知的故障恢复、低于50ms的保护倒换);QoS(端到端有保障的业务性能);电信级网络管理(快速业务建立、OAM、用户网络管理)。从运营商角度看,CE技术是指以太网技术由企业网应用到电信网的技术;从网络层次角度看,是以太网由局域网应用到城域网、广域网的技术。传统的电信网络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层次性、安全性、容错性、可区分服务、可操作维护性、可管理性和可控制性,比如ATM网络、SDH网络。近年来Internet网络技术的发展,更是给电信网络引入了流量工程机制,并从MPLS和ASON引入了控制平面的概念 [16]。 IEEE 802.1和IEEE 802.3是与以太网密切相关的工作组,其中802.1是进行桥功能研究的,而802.3则是进行物理层和MAC层研究的工作组。传统以太网一般用于局域网,目前想用以太网技术改造传统城域网,主要是因为传统城域网面临:全网的带宽瓶颈、高初始成本、高运行成本、二层扩展性受限制于VLAN的数量(4096)、不必要的三层环节、企业用户从简单连接要求转向个性化的业务应用质量不适合V oIP、IPTV等新业务的需求等因素的制约 [16]。 而在寻找解决方案的时候,对比现有的几种可行技术(VPLS业务平台、SDH 多业务平台、城域以太网多业务平台)的时候发现以太网有其他方案所不具有的优点。目前城域网中IP技术成为主导技术,同时用户对带宽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应的,以太网的帧格式和IP数据帧的格式一致,可以实现无缝传输;而且已经出现成熟的千兆以太网和万兆以太网,可以很好的满足以上两点。同时以太网是廉价、灵活的,可以方便的实现LAN、MAN和WAN的无缝对接。 2.技术介绍 2.1.技术需求 电信级以太网的技术发展研究主要有两大方向:一是以IETF为代表的,希望

灵活以太网技术白皮书

灵活以太网技术白皮书(2018版)

灵活以太网(FlexE)技术是基于高速Ethernet 接口,通过Ethernet MAC 层 与PHY 层解耦而实现的低成本、高可靠、可动态配置的电信级接口技术。 该技术利用了业界最广泛、最强大的Ethernet 生态系统,并且契合了视 频、云计算以及5G 等业务的发展需求,自2015年提出以来,受到业界广 泛关注。 1 概述灵活以太网技术白皮书 01

灵活以太网技术白皮书02 2 灵活以太网(FlexE)技术的产生 灵活以太网技术是在E t h e r n e t技术基础 上,为满足高速传送、带宽配置灵活等需求而 发展的技术。 以太网概念由施乐公司于1972年首次提 出,并基于载波侦听和冲突检测(CSMA/CD)技 术逐步完善。自1980年代开始,Ethernet技术 的发展完全遵循IEEE 802.3/1所制定的标准体系 架构,并在产业技术与业务需求的共同驱动下 快速发展,成为目前IT业界应用最为广泛、生 态系统最为完善的L2互联技术。 Ethernet技术在接口层面遵循IEEE 802.3定 义的MAC/PHY层标准,在2010年之前,基本按 照“X10”倍速率发展,从10M-100M-1G-10G -40/100G发展。但是最近几年,随着业务需求 与Serdes等技术的发展,Ethernet新增了25G- 50G-200G-400G-800G的演进路径。而原有 10M…100G路径也开始向100G-400G-800G方 向发展。以太网接口的发展路径如图1所示(参 考文献[1])。 随着E t h e r n e t接口技术的广泛应用,自 2000年代开始,运营商城域网与广域网的 Carrier Ethernet(电信以太网)技术得以发展与完 善。Carrier Ethernet主要针对运营商网络的高可 靠、可运行、可维护等需求,在MEF/IEEE/BBF等 组织进行标准制定,从而使Ethernet技术具备了 OAM、保护倒换、高性能时钟与QoS/QoE保障 等电信级功能,广泛应用于城域网、广域网、 移动承载网以及专线接入等场景。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视频以及移动通信 等业务的兴起,人们对IP网络的诉求从以带宽 为主逐渐转移到业务体验、服务质量和组网效 率上。为满足上述需求,作为底层连接技术的 Ethernet在保持既有低成本、高可靠、可运维 等优势之外,还需要具备以下能力: 图1 以太网联盟发布以太网接口发展路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