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一下册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

浙教版初一下册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
浙教版初一下册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图案中,是由一个基本图形通过平移得到的是()

A.B.C.D.

2.已知空气的单位体积质量为1.24×10-3克/厘米3,1.24×10-3用小数表示为()A.0.000124B.0.0124C.-0.00124D.0.00124 3.下列四个多项式中,能因式分解的是()

A.a2+1B.a2-6a+9C.x2+5y D.x2-5y 4.若3x=4,9y=7,则3x-2y的值为()

A.4

7

B.

7

4

C.-3D.

2

7

5.下列统计中,适合用“全面调查”的是()A.某厂生产的电灯使用寿命

B.全国初中生的视力情况

C.某校七年级学生的身高情况

D.“娃哈哈”产品的合格率

6.下列分式中不管x取何值,一定有意义的是()

A.

2

x

x

B.

2

1

1

x

x

-

-

C.

2

3

1

x

x

+

+

D.

1

+1

x

x

-

7.能使分式47

23

x

x

+

-

值为整数的整数x有()个.

A..1B.2C.3D..4 8.22018-22019的值是()

A.1

2

B.-

1

2

C.-22018D.-2

9.如图所示,把一根铁丝折成图示形状后,AB∥DE,则∠BCD等于()

A.∠D+∠B B.∠B-∠D C.180°+∠D-∠B D.180°+∠B-∠D 10.小明在拼图时,发现8个一样大小的长方形,恰好可以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如图(1);小红看见了,说:“我也来试一试.”结果小红七拼八凑,拼成了如图(2)那样的正方形,中间还留下了一个洞,恰好是边长为3mm的小正方形,则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

A.120mm2B.135mm2C.108mm2D.96mm2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当x= 时,分式

21

(3)(1)

x

x x

-

+-

的值是0.

12.当x2+kx+25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的值是.

13.若关于x的方程

3

1

11

ax

x x

=+

--

无解,则a的值是.

14.已知一组数据有40个,把它分成六组,第一组到第四组的频数分别是5,10,6,7,第五组的频率是0.2,故第六组的频数是.

15.3x+2y=20的正整数解有.

16.如图,两个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将其中一个三角形沿着点B到点C的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AB=6,DH=2,平移距离为3,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17.已知m=x y

x

-

把公式变形成己知m,y,求x的等式.

18.一个自然数若能表示为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平方差,则这个自然数为“智慧数”,比如:22-12=3,3就是智慧数,从0开始,不大于2019的智慧数共有个.

三、解答题(共46分)19.化简

(1)(-a2)3+3a2a4

(2)

2

1

1

a

a

a

---

20.计算

(1)

2(2)4

22

x x y

x y

++=?

?

+=

?

(2)21

3

1

x

x

-

= +

21.化简

22

2

12

(1)

441

x x x

x

x x x

-+

÷+?

++-

,并在-2≤x≤2中选择适当的值代入求值.

22.师生对话,师: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才1岁,你到我这样大的时候,我已经40岁了,问老师和学生现在各几岁?

2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诗词,寓意深广.为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市某校团委组织了一次全校2000名学生参加的“中国诗词大会”海选比赛,赛后发现所有参赛学生的成绩均不低于50分.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次海选比赛的成绩分布情况,随机抽取了其中200名学生的海选比赛成绩(成绩x取整数,总分100分)作为样本进行整理,得到下列统计图表

请根据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①图1条形统计图中D组人数有多少?

②在图2的扇形统计图中,记表示B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为a%,则a的值为,表示C组扇形的四心角的度数为度;

?③规定海选成绩在90分以上(包括90分)记为“优等”,请估计该校参加这次海选比赛的2000名学生中成绩“优等”的有多少人?

24.杨辉三角形,又称贾宪三角形,帕斯卡三角形,是二项式系数在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排列,在我国南宋数学家杨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术》(1261年)一书中用如图的三角形解释二项和的乘方规律

(a+b)1=a+b

(a+b)2=a2+2ab+b2

(a+b)3=(a+b)(a2+2ab+b2)=a3+3a2b+3ab2+b3

(a+b)4=(a+b)(a3+3a2b+3ab2+b3)=a4+4a3b+6a2b2+4ab3+b4

“杨辉三角”里面蕴藏了许多的规律

(1)找出其中各项字母之间的规律以及各项系数之间的规律各一条;

(2)直接写出(a+b)6展开后的多项式;

(3)运用:若今天是星期四,经过84天后是星期,经过8100天后是星期.

25.如图为一台灯示意图,其中灯头连接杆DE始终和桌面FG平行,灯脚AB始终和桌面FG垂直,

(1)当∠EDC=∠DCB=120°时,求∠CBA;

(2)连杆BC、CD可以绕着B、C和D进行旋转,灯头E始终在D左侧,设∠EDC,∠

DCB,∠CBA的度数分别为α,β,γ,请画出示意图,并直接写出示意图中α,β,γ之间的数量关系.

参考答案

1.【分析】利用平移的性质和旋转的性质分别分析得出即可.

【解答】解:A、利用旋转可以得到,故此选项错误;

B、利用旋转可以得到,故此选项错误;

C、利用位似结合旋转可得到,故此选项错误;

D、是由一个基本图形通过平移得到的,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平移设计图案,正确把握平移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2.【分析】科学记数法的标准形式为a×10n(1≤|a|<10,n为整数).本题把数据“1.24×10-3中1.24的小数点向左移动3位就可以得到.

【解答】解:把数据“1.24×10-3中1.24的小数点向左移动3位就可以得到为0.001 24.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写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原数.

将科学记数法a×10-n表示的数,“还原”成通常表示的数,就是把a的小数点向左移动n位所得到的数.

把一个数表示成科学记数法的形式及把科学记数法还原是两个互逆的过程,这也可以作为检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数是否正确的方法.

3.【分析】根据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可得答案.

【解答】解:A、C、D都不能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故A、C、D不能因式分解;

B、是完全平方公式的形式,故B能分解因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意义,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是解题关键.4.【分析】由3x=4,9y=7与3x-2y=3x÷32y=3x÷(32)y,代入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3x=4,9y=7,

∴3x-2y=3x÷32y=3x÷(32)y=4÷7=4

7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与幂的乘方的应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将3x-2y变形为3x÷(32)y是解此题的关键.

5.【分析】根据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特点即可作出判断.调查方式的选择需要将普查的局限性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查结果准确,所以在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的情况下应选择普查方式,当考查的对象很多或考查会给被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考查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普查就受到限制,这时就应选择抽样调查.

【解答】解:A、了解某厂生产的电灯使用寿命,调查过程带有破坏性,只能采取抽样调查,而不能将整批灯泡全部用于实验;

B、要了解全国初中生的视力情况,因工作量较大,只能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

C、要了解某校七年级学生的身高情况,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应选择全面调查方式;

D、要了解“娃哈哈”产品的合格率,具有破坏性,应选择抽样调查.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6.【分析】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A)由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可知:x≠0,故A不选;

(B)由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可知:x≠±1,故B不选;

(D)由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可知:x≠-1,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分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7.【分析】首先把分式转化为

13

2

23

x

+

-

,则原式的值是整数,即可转化为讨论

13

23

x-

整数值有几个的问题.

【解答】解:47461313

2 23232323

x x

x x x x

+-

=+=+

----

当2x-3=±1或±13时,47

23

x

x

+

-

是整数,即原式是整数.

解得:x=2或1或8或-5;4个,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值,正确化简分式是解题关键.

8.【分析】直接利用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得出答案.

【解答】解:22018-22019

=22018×(1-2)

=-22018.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分解音质,正确找出公因式是解题关键.

9.【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BCD=∠D+∠E,再由平行线的性质表示出∠E,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AB∥DE,

∴∠E=180°-∠B,

∴∠BCD=∠D+∠E=180°-∠B+∠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平行线的性质.

10.【分析】设每个小长方形的长为xmm,宽为ymm,根据图形给出的信息可知,长方形的5个宽与其3个长相等,两个宽-一个长=3,于是得方程组,解出即可.

【解答】解:设每个长方形的长为xmm,宽为ymm,由题意,

35

23 x y

y x

=

?

?

-=

?

解得:

15

9

x

y

=

?

?

=

?

9×15=135(mm2).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分析】直接利用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以及分式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

【解答】解:∵分式

21

(3)(1)

x

x x

-

+-

的值是0,

∴x2-1=0且(x+3)(x-1)≠0,

解得:x=-1.

故答案为:-1.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以及分式的定义,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

12.【分析】先根据两平方项确定出这两个数,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乘积二倍项即可确定k的值.

【解答】解:∵x2+kx+25=x2+kx+52,

∴kx=±2?x?5,

解得k=±10.

故答案为:±1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式,根据平方项确定出这两个数是解题的关键,也是难点,熟记完全平方公式对解题非常重要.

13.【分析】分式方程无解的条件是:去分母后所得整式方程无解,或解这个整式方程得到的解使原方程的分母等于0.据此解答可得.

【解答】解:去分母,得:ax=3+x-1,

整理,得:(a-1)x=2,

当x=1时,分式方程无解,

则a-1=2,

解得:a=3;

当整式方程无解时,a=1,

故答案为:3或1.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分式方程无解的条件,最简公分母为0,或者得到的整式方程无解.

14.【分析】首先根据频率的计算公式求得第五组的频数,然后利用总数减去其它组的频数

即可求解.

【解答】解:第五组的频数是40×0.2=8,

则第六组的频数是40-5-10-6-7-8=4.

故答案是:4.

【点评】本题是对频率、频数灵活运用的综合考查.

注意:每个小组的频数等于数据总数减去其余小组的频数,即各小组频数之和等于数据总和.15.【分析】用x表示出y,即可确定出正整数解.

【解答】解:方程3x+2y=20,

解得:

203

2

x

y

-=,

当x=2时,y=7;x=4时,y=4;x=6时,y=1,

则方程的正整数解为

246

,

741

x x x

y y y

?=?==

?

?

???

===

?

??

?

,,

故答案为:

246

,

741 x x x

y y y

?=?==

?

?

???

===

?

??

?

,.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6.【分析】先判断出阴影部分面积等于梯形ABEH的面积,再根据平移变化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可得DE=AB,然后求出HE,根据平移的距离求出BE=3,然后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ABC沿着点B到点C的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

∴△ABC≌△DEF,

∴阴影部分面积等于梯形ABEH的面积,

由平移的性质得,DE=AB,BE=3,

∵AB=6,DH=2,

∴HE=DE-DH=6-2=4,

∴阴影部分的面积=1

2

×(6+4)×3=15.

故答案为:15.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对应点连线的长度等于平移距离,平移变化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熟记各性质并判断出阴影部分面积等于梯形ABEH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

17. 【分析】把y 与m 看做已知数表示出x 即可.

【解答】解:方程去分母得:mx=x -y ,

移项合并得:(m -1)x=-y , 解得:1y x m

=

-, 故答案为:1y x m =-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基本性质,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8. 【分析】根据“智慧数”的定义得出智慧数的分布规律,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n+1)2-n 2=2n+1,

∴所有的奇数都是智慧数,

∵2019÷2=1009…1,

∴不大于2019的智慧数共有:1009+1=1010.

故答案为:1010.

【点评】此题考查了新定义,平方差公式,理解“智慧数”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三、解答题(共46分)

19. 【分析】(1)原式利用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合并即可得到结果;

(2)原式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1)原式=-a 6+3a 6=2a 6;

(2)原式=()2221(1)(1)11111

a a a a a a a a a --+--==----.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法,以及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0. 【分析】(1)方程组利用代入消元法求出解即可;

(2)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 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

【解答】解:(1)()22422x x y x y ?++??+=①

=②,

把②代入①得:x+4=4,即x=0,

把x=0代入②得:y=1,

则方程组的解为01

x y ???==;

(2)去分母得:2x -1=3x+3,

解得:x=-4,

经检验x=-4是分式方程的解.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利用了转化的思想,解分式方程注意要检验.

21. 【分析】直接利用分式的混合运算法则化简得出答案.

【解答】解:原式=2(1)(1)1(2)(2)11

x x x x x x x +-+??++- =2

x x +, ∵-2≤x≤2,当x=-2,-1,1时都不合题意,

∴当x=0时,原式=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正确分解因式是解题关键.

22. 【分析】设老师的年龄是 x 岁,学生的年龄是y 岁,根据老师和学生年龄差不变来列方程组解答.

【解答】解:设老师的年龄是x 岁,学生的年龄是y 岁,由题意得:根据题意列方程组得: 140x y y x x y ?--?

-+?==, 解得2714

x y ???==.

答:老师和学生现在的年龄分别为27岁和14岁.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抓住题目的关键,老师和学生年龄差不变.

23. 【分析】(1)从调查人数减去A 、B 、C 、E 组人数,剩下的就是E 组人数,

(2)B 组人数除以调查人数即可,360°乘以C 组人数所占调查人数的百分比即可求出,

(3)用样本估计总体,实际总人数乘以样本中优秀人数所在调查人数的百分比.

【解答】解:(1)条形统计图中的D 组人数:200-10-30-40-70=50人,

答:图1条形统计图中D 组人数有50人.

(2)30÷200=15%,

360°×40

200

=72°,

故答案为:15,72.

(3)2000×70

200

=700人,

答:这次海选比赛的2000名学生中成绩“优等”的大约有700人.

【点评】考查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及两个统计图所反映数据的特点,掌握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方法.

24.【分析】(1)字母的规律a降幂排列,b升幂排列;系数符合斐波那契数列;

(2)展开后得a6+6a5b+15a4b2+20a3b3+15a2b4+6ab5+b6;

(3)分别展开84和8100后看最后一项即可.

【解答】解:(1)字母的规律a降幂排列,b升幂排列;系数符合斐波那契数列;

(2)(a+b)6=a6+6a5b+15a4b2+20a3b3+15a2b4+6ab5+b6;

(3)84=(7+1)4的最后一项是1,∴经过84天后是星期是星期五;

8100=(7+1)100的最后一项是1,∴经过84天后是星期是星期五;

故答案为星期五,星期五.

【点评】本题考查多项式的展开;能够根据定义,通过观察找到规律,再结合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特点求解即可.

25.【分析】(1)过C作CP∥DE,延长CB交FG于H,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CHA=∠PCH=60°,依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即可得到∠CBA的度数;

(2)过C作CP∥DE,延长CB交FG于H,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D+∠DCH+∠FHC=360°,再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即可得到α,β,γ之间的数量关系.

【解答】解:(1)如图,过C作CP∥DE,延长CB交FG于H,

∵DE∥FG,

∴PC∥FG,

∴∠PCD=180°-∠D=60°,∠PCH=120°-∠PCD=60°,

∴∠CHA=∠PCH=60°,

又∵∠CBA是△ABH的外角,AB⊥FG,

∴∠CBA=60°+90°=150°,

(2)如图,过C作CP∥DE,延长CB交FG于H,

∵DE∥FG,

∴PC∥FG,

∴∠D+∠PCD=180°,∠FHC+∠PCH=180°,

∴∠D+∠DCH+∠FHC=360°,

又∵∠CBA是△ABH的外角,AB⊥FG,

∴∠AHB=∠ABC-90°,

∴∠FHC=180°-(∠ABC-90°)=270°-∠ABC,

∴∠D+∠DCH+270°-∠ABC=360°,即∠D+∠DCB-∠ABC=90°.

即α+β-γ=9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浙教版初中数学中考知识点汇总

a 32a n a n a a a )(121n x x x n x +++=Λ)(212211n f f f n f x f x f x x k k k =++++++=ΛΛa x x -=1'1a x x -=2'2a x x n n -='a x x +='])()()[(1222212x x x x x x n s n -++-+-=Λ2s s = b b =b a ab ?=2a a )0()(2≥=a a a 浙教版 初中数学 中考知识点汇总 1.数的分类及概念: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像√3,π,???叫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实数按正负也可分为:正整数、正分数、0、负整数、负分数,正无理数、负无理数。 2.自然数(0和正整数);奇数2n-1、偶数2n 、质数、合数。科学记数法:n a 10?(1≤a <10,n 是整数),有效数字。 3.(1)倒数积为1;(2)相反数和为0,商为-1;(3)绝对值是距离,非负数。 4.数轴:①定义(“三要素”);②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2)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数均为0。 5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表为:x ≥0)(1)常见的非负数有: 6.去绝对值法则: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零的绝对值是零,“0”;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 7.实数的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法则,定律,顺序要熟悉。 8.代数式,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分式。有理式,无理式。根式。 9. 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相加,字母及字母的指数不变)。 10. 算术平方根: (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 平方根: 11. (1)最简二次根式: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②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2)同类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以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3)分母有理化:化去分母中的根号。 12.因式分解方法: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A.提公因式法;B.公式法;C.十字相乘法;D.分组分解法。 13.指数:n 个a 连乘的式子记为 。(其中a 称底数,n 称指数, 称作幂。) 正数的任何次幂为正数;负数的奇次幂为负数,负数的偶次幂为正数。 14. 幂的运算性质:①a m a n =a m+n ; ②a m ÷a n =a m-n ; ③(a m )n =a mn ;④( ab )n =a n b n ; ⑤ 15.分式的基本性质 = = (m ≠0);符号法则: 16.乘法公式:(a+b )(a-b )=a 2-b 2; (a+ b)2= a 2+2ab+b 2; a 2-b 2=(a+b )(a-b ); a +2ab+b 2 = (a+ b)2 17.算术根的性质:① = ;② ; ③ (a 0,b ≥0); ④ (a ≥0,b >0) 18.统计初步:通常用样本的特征去估计总体所具有的特征。(1).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2)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平均数:平均数是刻划数据的集中趋势(集中位置)的特征数。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或最中间位置的两个数据的平 均数) ① ; ② ③若 , ,… , , ; 则 (3)极差:样本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它是刻划样本中数据波动范围的大小。 方差:方差是刻划数据的波动大小的程度。 标准差: (4)调查:普查:具有破坏性、特大工作量的往往不适合普查;抽样调查:抽样时要主要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5)频数、频率、频数分布表及频数分布直方图: 19.概率:用来预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学量 (1)P (必然事件)=1;P (不可能事件)=0;0〈P (不确定事件A )〈1。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全集

2005年春季期七年级数学第九章复习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不等式的负整数解是 2、若_______ ;不等式解集是,则取值范围是 3、一次普法知识竞赛共有30道题,规定答对一道题得4分,答错或不答,一道题得-1分,在这次竞赛中,小明获得优秀(90或90分以上),则小明至少答对了道题。 4、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5、如图数轴上表示的是一不等式组的解集,这个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是 6、若代数式1-x-22 的值不大于1+3x3 的值,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不等式组无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 8、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3、(1-2a)、8,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9、若,则点在第象限。 10、已知点M(1-a,a+2)在第二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11、在方程组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书城开展学生优惠售书活动,凡一次性购书不超过200元的一律九折优惠,超过200元的,其中200元按九折算,超过200元的部分按八折算。某学生第一次去购书付款72元,第二次又去购书享受了八折优惠,他查看了所买书的定价,发现两次共节省了34元钱。则该学生第二次购书实际付款元。 12、阳阳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2400米,他早晨8点离开家,要在8点30分到8点40分之间到学校,如果用x表示他的速度(单位:米/分),则x的取值范围为。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a∣=-a则有 (A) a≥0 (B) a≤0 (C) a≥-1 (D) -1≤a≤0 2、不等式组的最小整数解是() A.-1 B.0 C.2 D.3 3、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4、在ABC中,AB=14,BC=2x,AC=3x,则x的取值范围是() A、x>2.8 B、2.8<x<14 C、x<14 D、7<x<14 5、下列不等式组中,无解的是() (B) (C) (D) 6、如果0

(人教版)初一数学期末测试题

5 4D 3E 21C B A 初一数学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若点P 是第二象限内的点,且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4,到y 轴的距离是3,则 点P 的坐标是( )A 、(-4,3) B 、(4,-3) C 、(-3,4) D 、(3,-4) 2、通过平移,可将图(1)中的福娃“欢欢”移动到图( ) (图1) A B C D 3、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其中能摆成三角形的是( ) A .cm cm cm 5,4,3 B. cm cm cm 15,8,7 C .cm cm cm 20,12,3 D. cm cm cm 11,5,5 4、如右图,下列能判定AB ∥CD 的条件有( )个. (1) ?=∠+∠180BCD B ;(2)21∠=∠;(3) 43∠=∠;(4) 5∠=∠B . A.1 B.2 C.3 D.4 5、两架编队飞行(即平行飞行)的两架飞机A 、B 在坐标系中的坐标分别为A (-1,2)、 B (-2,3) ,当飞机A 飞到指定位置的坐标是(2,-1)时,飞机B 的坐标是( ) A.(l ,5); B.(-4,5); C .(1,0); D.(-5,6) 6、下列图形中,只用一种作平面镶嵌,这种图形不可能是 ( ) (A)三角形 (B)凸四边形 (C)正六边形 (D)正八边形 7、如图,已知棋子“车”的坐标为(-2,3),棋子“马”的坐标为(1,3),则棋子“炮”的坐标为( ) (A) (3,2) (B) (3,1) (C)(2,2) (D)(-2,2) 8、若方程组? ??=-=+a y x y x 224中的x 是y 的2倍,则a 等于( ) A .-9 B .8 C .-7 D .-6 9、点P (2,—4)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 ) A .(2,4) B .(2,-4) C .(-2,4) D .(-2,-4) 10、已知点P (a ,a-1),则点p 不可能在( ) A .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猜谜语(打两个数学名词) 从最后一个数起: 两牛相斗: 12、木工师傅做完门框后,为防止变形,通常在角上钉一 斜条,他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13、内角和与外角和之比是1∶5的多边形是______边形 14、两边分别长4cm 和10cm 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________cm 15、五子棋和象棋、围棋一样,深受广大棋友的喜爱,其 规则是:15×15的正方形棋盘中,由黑方先行,轮流弈子,在任一方向上连成五子者为胜。如右图是两个五子棋爱好者甲和乙的对弈图;(甲执黑子先行,乙执白子后走),观察棋盘思考:若A ⊥

人教版初一下数学期末试卷

人教版初一下数学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图形中,∠1与∠2不是对顶角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0个 2.9的平方根为 A.3 B.﹣3 C.±3 D.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3所在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下列方程中,二元一次方程是 A.xy=1 B.y=3x﹣1 C.x+ =2 D.x2+x﹣3=0 5.不等式5﹣x>2的解集是 A.x<3 B.x>3 C.x<﹣7 D.x>﹣3 6.下列事件中最适合使用普查方式收集数据的是 A.为制作校服,了解某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B.了解全市初三学生的视力情况 C.了解一种节能灯的使用寿命 D.了解我省农民的年人均收入情况 7.如图,把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 ∠1=20°,那么∠2的度数是 A.30° B.25° C.20° D.15° 8.若a、b均为正整数,且,则a+b的最小值是 A.3 B.4 C.5 D.6 9.在方程组中,若未知数x,y满足x+y>0,则m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的表示应是如图所示的 A. B. C. D.

10.若不等式组无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 A.a≥﹣1 B.a≤﹣1 C.a>﹣1 D.a<﹣1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实数| ﹣3|的相反数是. 12.若点Ma+3,a﹣2在y轴上,则点M的坐标是. 13.阅读下列语句:①对顶角相等;②同位角相等;③画∠AOB的平分线OC;④这个角等于30°吗?在这些语句中,属于真命题的是填写序号 14.已知方程组的解是,则a﹣b的值为. 15.3x与9的差是非负数,用不等式表示为. 16.在对100个数据进行整理的频率分布表中,各组的频率之和等于. 17.如图,AB∥CD,BE⊥DE.则∠B与∠D之间的关系. 18.已知a,b是正整数,若 + 是不大于2的整数,则满足条件的有序数对a,b 为. 19.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共有6个,则a的取值范围是. 20.如图是一组密码的一部分.为了保密,许多情况下可采用不同的密码,请你运用所学知识找到破译的“钥匙”.目前,已破译出“今天考试”的真实意思是“努力发挥”.若“今”所处的位置为x,y,你找到的密码钥匙是,破译“正做数学”的真实意思是. 三、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21.计算 1| ﹣ |+2 2 + 22.解不等式组,并把它们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 ﹣2> 2 . 23.解方程组:

初一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一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一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满分: 120 分 时间:120分钟 一、选一选,比比谁细心(本大题共12小题,每 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 1的绝对值的倒数是( ). (A) 31 (B)-3 1 (C)-3 (D) 3 2.方程5-3x=8的解是( ). (A )x=1 (B )x=-1 (C ) x=133 (D )x=-13 3 3.如果收入15元记作+15元,那么支出20元记作( )元. (A)+5 (B)+20 (C)-5 (D)-20 4.有理数2 (1)-,3 (1)-,2 1-, 1-,-(-1),11--中,

1 a 其中等于1的个数是(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5.已知p 与q 互为相反数,且p ≠0,那么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1p q = (B) 0p q += (C) 1q p = (D) p=q 6.武汉长江二桥是世界上第一座弧线形钢塔斜拉桥,该桥全长16800m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为( ). (A)1.68×104m (B)16.8×103 m (C)0.168×104 m (D)1.68×103 m 7.下列变形中, 不正确的是( ). (A) a +b -(-c -d)=a +b +c +d (B) a +(b +c -d)=a +b +c -d (C) a -b -(c -d)=a -b -c -d (D)a -(b -c +d)=a -b +c -d 8.如图,若数轴上的两点A 、B 表示的数分别为a 、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a>0(B) a -b>0(C) ab >0(D) a + b>0 9.按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对1022.0099取近似值, 其中错误的是()(A)1022.01(精确到0.01) (B)1.0×103 (保留2个有效数字) (C)1020(精确到十位) (D)1022.010(精确到千分位) 10.“一个数比它的相反数大-14”,若设这 数是x ,则可列出关于x 的方程为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测试题及答案

123 (第三题) A B C D 1 23 4 (第2题) 1 2 34 567 8 (第4题) a b c 七年级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卷 班级 _______ 姓名 ________ 坐号 _______ 成绩 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 1、如图AB ∥CD 可以得到< ) A 、∠1=∠2 B、∠2=∠3 C 、∠1=∠4 D、∠3=∠4 2、直线A B 、CD 、EF 相交于O ,则∠1+∠2+∠3=< ) A 、90° B 、120° C 、180° D 、140° 3、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是< ) 4、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种条件: ①∠2=∠6 ②∠2=∠8 ③∠1+∠4=180° ④∠3=∠8,其中能判断 是a ∥b 的条件的序号是< ) A 、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5、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 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 B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C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 D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6、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 ) 7、如图,在一个有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 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 面积的比是< ) A 、3:4 B 、5:8 C 、9:16 D 、1:2

A B C D E (第10题) (第14题) A B C D E F G H 第13题 8、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 ① 打气筒活塞的轮复运动,② 电梯的上下运动,③ 钟摆的摆动,④ 转动的门,⑤ 汽车在一条笔直的马路上行走A 、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⑤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C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 条直线的距离。 D 、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0、直线AB ∥CD ,∠B =23°,∠D =42°,则∠ E =< ) A 、23° B、42° C、65° D、19°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若∠AOC =100°,则 ∠AOD =___________。 12、若AB ∥CD ,AB ∥EF ,则CD _______EF ,其理由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在正方体中,与线段AB 平行的线段有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4、奥运会上,跳水运动员入水时,形成的水花是评委

初一数学下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方程32=-x 的解是( ) A 、2 3- =x B 、3 2- =x C 、2 3= x D 、3 2= x 2、一件工作,甲独做需要5天完成,乙独做需要3天完成,两人合做一天可完成这件工作的( ) A 、 8 1 B 、 8 5 C 、 8 3 D 、 15 8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元一次方程一定只有一个解; B 、二元一次方程x + y = 2有无数解; C 、方程2x = 3x 没有解; D 、方程中未知数的值就是方程的解。 4、关于x 的方程x ax 21+=有解的条件是( ) A 、0≠a B 、2≠a C 、2-≠a D 、2 1≠a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线都是线段; B 、任意三角形的外角和都是o 360; C 、 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D 、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 6、某商品涨价30%后欲恢复原价,则必须下降的百分数约为( ) A 、20%; B 、21%; C 、22% ; D 、23%。 7、在△ABC 中,∠A -∠B = 900,则△ABC 为(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无法确定 8、在等式b kx y +=中,当2=x 时,4-=y ;当2-=x 时,8=y ,则这个等式是( ) A 、23+=x y B 、23+-=x y C 、23-=x y D 、23--=x y 9、已知三角形的周长是偶数,三边分别为3、4、x ,则x 的值为( ) A 、2 B 、2或4 C 、5 D 、3或5 10、已知x +4y -3z = 0,且4x -5y + 2z = 0,x :y :z 为( ) A 、1:2:3 B 、1:3:2 C 、2:1:3 D 、3:1:2

浙教版初一数学(上)教学内容整理

第一章: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有理数的定义: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自然数的用法:计数、测量、标号、排序 自然数的分类 按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分按整数、分数分 正整数 正有理数正整数 正分数整数零 负整数 自然数零自然数 负整数正分数 负和理数分数 负分数负分数 数轴 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相反数 概念: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其他都相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零除外)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绝对值 概念:把一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结论: (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 (2)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大。 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3)两个正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大;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 1、有理数的加法 (1)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送去较小的绝对值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定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2、有理数的减法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有理数的乘法 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积为零 乘法定律 (1)乘法交换律a*b=b*a (2)乘法结合律(a*b)*c=a*(b*c) (3)乘法分配律a*(b+c)=a*b+a*c 4、有理数的除法 除以一个数(不等于零),等于乘于这个数的倒数。 5、有理数的乘方 a*a*a----*a=a n 个 符号:正数的任何次方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方是负数,偶次方是正数;0的任何次方都是0。 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作a×10n的形式,其中a的整数位数只有一位的数,即 1 ●乘方运算与加、减、乘、除一样,也是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绝对值。 ●乘方的底数是分数或负数时,应将底数用括号括起来。 ●-1的奇次幂是-1,-1的偶次幂是1 ●(-2)2表示2个-2相乘,结果是4,-22表示22的相反数,结果是-4。 (-3)3和-33的计算结果都是-27,但是意义不同,前者表示3个-3相乘,后者表示3个3乘积的相反数。 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的。 7、准确数和近似数

初一下学期数学试卷及答案

2007-2008中山市教育教学联合体期中联考 七年级下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ABC 中,∠A =50°,∠B =60°,则∠C =( ) A 、50° B 、60° C 、70° D 、90° 2.如图1,若m ∥n ,∠1 = 75°,则∠2 =( ) A 、105° B 、75° C 、95° D 、65° 3.如图2,点A 的坐标是( ) A 、(2,3) B 、(-2,-3) C 、(3,2) D 、(-3,-2) 4.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是( ) 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点到直线的距离 C、若|a |=|b |,则a =b D、小明是七年级(2)班学生 5.如图,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 可将其固定,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 ) A 、三角形的稳定性 B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 、垂线段最短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6.__________边形的内角和等于5400,正十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 . 7. 若点A (m-1,m+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 轴上,则点A 的坐标为 . 8.如图3,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AB OE ⊥,O 为垂足, 如果,36EOD ∠=?,则=∠AOC . 9.如图4,△ABC 中,∠ACB=90°,CD ⊥AB ,垂足为D ,若 AC=8cm ,BC=6cm ,AB=10cm ,那么CD=________. 10.已知点P 在第四象限,距离y 轴1个单位长度,距离x 轴2个单位长度,则点P 的坐标为 . A B C D E O 图3

(人教版)初一数学试题

七年级(上)期末水平测试 一、你能填得又快又准吗?(每题3分,共30分) 1.某栋楼每层高度为4.8m ,地下室高度为3.5米,如果地面高度为0m ,那么三楼地面高度应记为 米。 2.点A 在数轴上距原点5个单位长度,且位于原点的左侧,若将A 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1个单位长度,此时点A 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 3、用“>”、“<”填空:-54 _____ -32 ;若0<

根据统计图,请你说出该家庭用电量 与气温之间的关系(只要求写出一条 信息即可): 。 二、你一定能选对!(每题3分,共30分) 11.下列各数中,是负数的是( )。 (A)-(-3) (B)-|-3| (C) (-3)2 (D) |-3| 12.下列四个运算中,结果最小的是( ) (A) 1+(-2) (B) 1-(-2) (C) l ×(-2) (D) 1÷(-2) 13. 2003年10月15日9时10分,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16日5时59分,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返回地面.其间飞船绕地球共飞行了14圈,飞行的路程约60万千米,则神舟五号飞船绕地球平均每圈约飞行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 ) (A) 4.28×104千米 (B) 4.29×104千米 (C) 4.28×105千米 (D) 4.29×105千米 14、如果2 92313 a x x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a 的值是( ) (A) 0 (B)3 (C)9/2 (D)4 15.如图,钟表8时30分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的度数为( ) (A )30° (B )60° (C )75° (D )90° 16.如图,在一个正方体的两个面上画了两条对角线AB ,AC ,那么这两条对角线的夹角等于( ) (A) 60° ( B) 75° (C) 90° ( D) 135° 17、若|x |=-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x <0 (C ) x ≥0 (D ) x ≤0 18.若|x -1 2|+(2y -1)2=0,则22x y +的值是( ) (A )38 (B )12 (C )-18 (D )-3 8

初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数 学 试 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班级 学号_________ 姓名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2的平方根是( ) A .4 B .2 C .2- D .2± 2.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1cm , 2cm ,4cm B .8cm ,6cm ,4cm C .12cm ,5cm ,6cm D . 2cm , 3cm ,6cm 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点(1,-2)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4.若23132a b a b +->+,则a b ,的大小关系为 ( ) A .a b < B .a b > C .a b = D .不能确定 5.如图,CA ⊥BE 于A ,AD ⊥BF 于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α的余角只有∠B B .α的邻补角是∠DAC C .∠ACF 是α的余角 D .α与∠ACF 互补 6.如图,直线AB 与直线CD 相交于点O ,E 是AOD ∠内一点, 已知OE ⊥AB ,?=∠45BOD ,则COE ∠的度数是( ) A 、?125 B 、?135 第5题 A C B E D O 第6题

5 4D 3E 21 C B A C 、?145 D 、?155 7.如图,下列能判定AB ∥CD 的条件有( )个. (1) ?=∠+∠180BCD B ; (2)21∠=∠; (3) 43∠=∠; (4) 5∠=∠B . A.1 B.2 C.3 D.4 8.“鸡兔同笼”是我国民间流传的诗歌形式的数学题:“鸡兔同笼不知数,三十六头笼中露,看来脚有100只,几多鸡儿几多兔?”解决此问题,设鸡为x 只,兔为y 只,则所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 A .362100x y x y +=??+=? B .3642100x y x y +=??+=? C .3624100x y x y +=??+=? D .36 22100 x y x y +=??+=? 9.下列四个命题,真命题的个数为( ) (1) 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 (2) 若a >0,b 不大于0,则P (-a ,b)在第三象限内 (3) 在x 轴上的点,其纵坐标都为0 (4)当m ≠0时,点P (m 2,-m )在第四象限内 A. 1 B. 2 C .3 D. 4 10. 如果不等式组 ?????1<x ≤2 x >-m 有解,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1 B .m ≤2 C .1<m ≤2 D .m >-2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1.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若a b ∥, 160∠=°,则2∠= °. 第7题 a b

浙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部分)

1、 绝对值可表示为:?????<-=>=)0a (a )0a (0 )0a (a a a 1a a >?= ; 0 a 1a a 0, n<0, m<|n|,那么m ,n ,-m , -n 的大小关系( )

最新七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若m >-1,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 1 A .6m >-6 B .-5m <-5 C .m+1>0 D .1-m <2 2 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16=±4 B.±16=4 C.327-=- 3 3 D.2(4)-=-4 4 3.已知a >b >0,那么下列不等式组中无解.. 的是( ) 5 A .???->b x a x C .???-<>b x a x D .???<->b x a x 6 4.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行驶,7 那么两个拐弯的角度可能为 ( ) 8 (A) 先右转50°,后右转40° (B) 先右转50°,后左转40° 9 (C) 先右转50°,后左转130° (D) 先右转50°,后左转50° 10 5.解为1 2x y =??=? 的方程组是( ) 11 A.135x y x y -=??+=? B.135x y x y -=-??+=-? C.331x y x y -=??-=? D.23 35x y x y -=-??+=? 12 6.如图,在△ABC 中,∠ABC=500,∠ACB=800,BP 平分∠ABC ,CP 平分13 ∠ACB ,则∠BPC 的大小是( )A .1000 B .1100 C .1150 14 D .1200 15

P B A 16 (1) (2) (3) 17 7.四条线段的长分别为3,4,5,7,则它们首尾相连可以组成不同的三18 角形的个数是( ) 19 A .4 B .3 C .2 D .1 20 8.在各个内角都相等的多边形中,一个外角等于一个内角的1 2 ,则这个多21 边形的边数是( ) 22 A .5 B .6 C .7 D .8 23 9.如图,△A 1B 1C 1是由△ABC 沿BC 方向平移了BC 长度的一半得到的,若24 △ABC 的面积为20 cm 2,则四边形A 1DCC 1的面积为( )A .10 cm 2 B .12 cm 2 25 C .15 cm 2 D .17 cm 2 26 10.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小刚的位置如图1,小华对小刚说,如果我的位27 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 28 A.(5,4) B.(4,5) C.(3,4) D.(4,3) 29 二、填空题11.49的平方根是________,算术平方根是______,-8的立方根30 是_____. 31 12.不等式5x-9≤3(x+1)的解集是________. 32

人教版初一数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精品练习题 七年级有理数 一、境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1、31-的倒数是____;3 21的相反数是____. 2、比–3小9的数是____;最小的正整数是____. 3、在数轴上,点A 所表示的数为2,那么到点A 的距离等于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4、两个有理数的和为5,其中一个加数是–7,那么另一个加数是____. 5、某旅游景点11月5日的最低气温为 2-,最高气温为8℃,那么该景点这天的温差是____. C 6、计算:.______)1()1(101100=-+- 7、平方得4 12的数是____;立方得–64的数是____. 8、+2与2-是一对相反数,请赋予它实际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 9、绝对值大于1而小于4的整数有____________,其和为_________。 10、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则 3 (a + b) 3-cd =__________。 11、若0|2|)1(2=++-b a ,则b a +=_________。 12、数轴上表示数5-和表示14-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 13、在数5-、 1、 3-、 5、 2-中任取三个数相乘,其中最大的积是___________,最小的积是____________。 14、若m ,n 互为相反数,则│m-1+n │=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5、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 ) 0-11a b

A .a + b <0 B .a + b >0; C .a -b = 0 D .a -b >0 16、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22)(a a -= B .33)(a a -=; C .|| 22a a -=- D .|| 33a a = 17、如果0a b +>,且0ab <,那么( ) A.0,0a b >> ;B.0,0a b << ;C.a 、b 异号;D. a 、b 异号且负数和绝对值较小 18、下列代数式中,值一定是正数的是( ) A .x 2 B.|-x+1| C.(-x)2+2 D.-x 2+1 19、算式(-34 3)×4可以化为() (A )-3×4-43×4 (B )-3×4+3 (C )-3×4+4 3×4 (D )-3×3-3 20、小明近期几次数学测试成绩如下:第一次85分,第二次比第一次高8分,第三次比第二次低12分,第四次又比第三次高10分.那么小明第四次测验的成绩是…………() A 、90分 B 、75分 C 、91分 D 、81分 21、一家商店一月份把某种商品按进货价提高60%出售,到三月份再声称以8折(80%)大拍卖,那么该商品三月份的价格比进货价………………………………………() A 、高12.8% B 、低12.8% C 、高40% D 、高28% 三、计算(每小题5分,共15分) 22、)1279543(+--÷361; 23、|97|-÷2)4(3 1)5132(-?-- 24、32 2)43(6)12(7311-???????÷-+-- 四、解答题(共46分)

初一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初一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共30分) 1. 的值等于() A . 3 B . -3 C . ±3 D . 2. 若点A(-2,n)在轴上,则点B(n-1,n+1)在() A . 第一象限 B . 第二象限 C .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 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 . 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B . 和等于180度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C . 若两直线相交,则它们互相垂直 D . 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都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4. 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A . B . C . D . 3.14 5. 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合理的是() A . 为了了解某一品牌家具的甲醛含量,选择全面调查 B . 为了了解某公园全年的游客流量,选择抽样调查 C . 为了了解神舟飞船的设备零件的质量情况,选择抽样调查 D . 为了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选择全面调查 6. 如图,直线EO⊥CD,垂足为点O,AB平分∠EOD, 则∠BOD的度数为()

A . 120° B . 130° C . 135° D . 140° 7.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不是同位角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8. 如图所示,点E在AC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 AB∥CD的是() A . ∠3=∠4 B . ∠1=∠2 C . ∠D=∠DCE D . ∠D+∠ACD=180° 9. 若的值为:() A . 2 B . -3 C . -1 D . 3 10. 如果不等式组的解集是,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共30分) 11. 的平方根是,的相反数是; 12. 一次考试考生有2万人,从中抽取500名考生的成绩实行分析,这个问题的样本 是。 13. 当x 时,式子的值是非正数。 14. 由,用x表示y,y= 。 15. 某正数的平方根为和,则这个数为。 16. 把“对顶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

(完整版)2018浙教版最新初中数学目录.doc

浙教初中数学总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 1 章有理数第 2 章有理数的运算第 3 章实数第 4 章代数式1.1 从自然数到分数 2.1 有理数的加法 3.1 平方根 4.1 用字母表示数1.2 数轴 2.2 有理数的减法 3.2 实数 4.2 代数式 1.3 绝对值 2.3 有理数的乘法 3.3 立方根 4.3 代数式的值 1.4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2.4 有理数的除法 3.4 实数的运算 4.4 整式 2.5 有理数的乘方 4.5 合并同类项 2.6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4.6 整式的加减 2.7 近似数 第 5章一元一次方程第 6 章图形的初步知识 5.1 一元一次方程 6.1 几何图形 6.5 角与角的度量 6.9 直线的相交5.2 等式的基本性质 6.2 线段、射线和直线 6.6 角的大小比较 5.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6.3 线段的长短比较 6.7 角的和差 5.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6.4 线段的和差 6.8 余角和补角 七年级下册 第 1 章平行线第 2 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 3 章整式的乘除 1.1 平行线 2.1 二元一次方程 3.1 同底数幂的乘法 1.2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2.2 二元一次方程组 3.2 单项式的乘法 1.3 平行线的判定 2.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3.3 多项式的乘法 1.4 平行线的性质 2.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3.4 乘法公式 1.5 图形的平移 2.5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3.5 整式的化简 3.6 同底数幂的除法 3.7 整式的除法 第 4 章因式分解第 5 章分式第 6 章数据与统计图表 4.1 因式分解 5.1 分式 6.1 数据的首级与整理 4.2 提取公因式法 5.2 分式的基本性质 6.2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4.3 用乘法公式分解因式 5.3 分式的乘除 6.3 扇形统计图 5.4 分式的加减 6.4 频数与频率 5.5 分式方程 6.5 频数直方图

初一下册数学试题

七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姓名:班级:(答题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多项式3x2y+2y-1的次数是()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2.棱长为a的正方形体积为a3,将其棱长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体积为() A、2a3 B、8a3 C、16 a3 D、a3 3.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国人口总数为1295330000人,精确到千万位为() A、1.30×109 B、1.259×109 C、1.29×109 D、1.3×109 4.下列四组数分别是三根木棒的长度,用它们不能拼成三角形的是() A、3cm,4cm,5cm B、12cm,12cm,1cm C、13cm,12cm,20cm D、8cm,7cm,16cm 5.已知△ABC三内角的度数分别为a,2a,3a。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6.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下面四个国家的国旗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越南 B、澳大利亚

C、加拿大 D、柬埔寨 7.下面哪一幅图可大致反映短跑运动员在比赛中从起跑到终点的速度变化情况() A、 B、 C、 D、 8.如图,已知,△ABD≌△CBE,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CBE=∠ABD B、BE=BD C、∠CEB=∠BDE D、AE=ED 9. 将一张矩形纸片对折,再对折,将所得矩形撕去一角,打开的图形一定有()条对称轴。 A、一条 B、二条 C、三条 D、四条

10.房间铺有两种颜色的地板,其中黑色地板面积是白色地板面积的二分之一,地板下藏有一宝物,藏在白色地板下的概率为() A、1 B、 C、 D、 二.我会填。(每小题3分,共15分) 11.22+22+22+22=____________。 12.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cm,8cm,则第三边长的范围为___________。 13.三角形的高是x,它的底边长是3,三角形面积s与高x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14.如图,O是AB和CD的中点,则△OAC≌△OBD的理由是__________。 15.袋子里有2个红球,3个白球,5个黑球,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概率是________。 三.解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6.(2mn+1)(2mn-1)-(2m2n2+2) 17.有这样一道题“计算(2x3-3x2y-2xy2)-(x3-2xy2+y2)+(-x3-3x2y-y2)的值,其中 x=,y=-1。”甲同学把x=错抄成x=-,但他计算的结果也是正确的,你说这是怎么回事呢? 18.如图,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EG平分∠BEF交CD于点G,∠EFG=500,求∠BEG的度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