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和差、和倍与差倍问题详解(附例题)

三年级数学:和差、和倍与差倍问题详解(附例题)
三年级数学:和差、和倍与差倍问题详解(附例题)

和差问题

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其实,解和差问题,还有一段顺口溜:

和加上差,越加越大;除以2,便是大的;

和减去差,越减越小;除以2,便是小的。

和差问题的解题公式:

大数=(和+差)÷2

小数=(和-差)÷2

例1、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

解甲班人数=(98+6)÷2=52(人)

乙班人数=(98-6)÷2=46(人)

答:甲班有52人,乙班有46人。

例2、长方形的长和宽之和为18厘米,长比宽多2厘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解长=(18+2)÷2=10(厘米)

宽=(18-2)÷2=8(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10×8=80(平方厘米)

答:长方形的面积为80平方厘米。

和倍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总和÷(几倍+1)=较小的数

总和-较小的数=较大的数

较小的数×几倍=较大的数

为了帮助我们理解题意,弄清两种量彼此间的关系,常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表示两种量间的这种关系,以便于找到解题的途径。

例1、果园里有杏树和桃树共248棵,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求杏树、桃树各多少棵?

解(1)杏树有多少棵?248÷(3+1)=62(棵)

(2)桃树有多少棵?62×3=186(棵)

答:杏树有62棵,桃树有186棵。

例2、东西两个仓库共存粮480吨,东库存粮数是西库存粮数的1.4倍,求两库各存粮多少吨?

解(1)西库存粮数=480÷(1.4+1)=200(吨)

(2)东库存粮数=480-200=280(吨)

答:东库存粮280吨,西库存粮200吨。

例3、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160本.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

解:160÷(3+1)=40本乙

40×3=120本甲

答:甲班120本,已班40本。

差倍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差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差倍问题。

两个数的差÷(几倍-1)=较小的数

较小的数×几倍=较大的数

差倍问题的解题思路,是要在题目中找到1倍量,再画图确定解题方法.被除数的数量和除数的倍数关系要相对应,相除后得到的结果是一倍量,然后求出另一个数,最后再写出验算和答题。

例1、果园里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而且桃树比杏树多124棵。求杏树、桃树各多少棵?

解(1)杏树有多少棵?124÷(3-1)=62(棵)

(2)桃树有多少棵?62×3=186(棵)

答:果园里杏树是62棵,桃树是186棵。

例2、爸爸比儿子大27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求父子二人今年各是多少岁?

解(1)儿子年龄=27÷(4-1)=9(岁)

(2)爸爸年龄=9×4=36(岁)

答:父子二人今年的年龄分别是36岁和9岁。

例3、光明小学开展冬季体育比赛,参加跳绳比赛的人数是踺子人数的3倍,比踢踺子的多36人。参加跳绳和踢踺子比赛的各有多少人?

解:36÷(3-1)=18人

18×3=54人。

答:参加跳绳的有54人,踢踺子的有18人。

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差倍问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差倍问题 差倍问题 前面讲了应用线段图分析“和倍”应用题,这种方法使分析的问题具体、形象,使我们能比较顺利地解答此类应用题.下面我们再来研究与“和倍”问题有相似之处的“差倍”应用。“差倍问题”就是已知两个数的差和它们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差倍问题的解题思路与和倍问题一样,先要在题目中找到1倍量,再画图确定解题方法.被除数的数量和除数的倍数关系要相对应,相除后得到的结果是一倍量,然后求出另一个数,最后再写出验算和答题。例1 甲班的图书本数比乙班多80本,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 分析上图把乙班的图书本数看作1倍,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那么甲班的图书本数比乙班多2倍.又知“甲班的图书比乙班多80本”,即2倍与80本相对应,可以理解为2倍 是80本,这样可以算出1倍是多少本.最后就可以求出甲、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 解:①乙班的本数:80÷(3-1)=40(本) ②甲班的本数:40×3=120(本) 或40+80=120(本)。 验算:120-40=80(本) 120÷40=3(倍) 答:甲班有图书120本,乙班有图书40本。 例2 菜站运来的白菜是萝卜的3倍,卖出白菜1800千克,萝卜300千克,剩下的两种蔬菜的重量相等,菜站运来的白菜和萝卜各是多少千克 分析这样想:根据“菜站运来的白莱是萝卜的3倍”应把运来的萝卜的重量看作1倍;“卖出白菜1800千克,萝卜300千克后,剩下两种蔬菜的重量正好相等”,说明运来的白菜比萝卜多1800-300=1500(千克).从上图中清楚地看到这个重量相当于萝卜重量的3-1=2(倍),这样就可以先求出运来的萝卜是多少千克,再求运来的白菜是多少千克。 解:①运来萝卜:(1800-300)÷(3-1)=750(千克) ②运来白菜:750×3=2250(千克) 验算: 2250-1800=450(千克)(白菜剩下部分) 750-300=450(千克)(萝卜剩下部分) 答:菜站运来白菜2250千克,萝卜750千克。 例3 有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截去12米,第二根接上14米,这时第二根长度是第一根长的3倍,两根绳子原来各长多少米 分析上图,两根绳子原来的长度一样长,但是从第一根截去12米,第二根绳子又接上14米后,第二根的长度是第一根的3倍.应该把变化后的第一根长度看作1倍,而12+14=26(米),正好相当于第一根绳子剩下的长度的2倍.所以,当从第一根截去12米后剩下的长度可以求出来了,那么第一根、第二根原有长度也就可以求出来了。 解:①第一根截去12米剩下的长度: (12+14)÷(3-1)=13(米) ②两根绳子原来的长度:13+12=25(米) 答:两根绳子原来各长25米。 自己进行验算,看答案是否正确.另外还可以想想,有无其他方法求两根绳子原来各有多长.小结: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要找出两个数量的差与两个数量的倍数的差的对应关系.用除法

小学三年级趣味数学思维能力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趣味数学思维能力测试题 总分100分,实得分: (7×4=28分) 1、2013×9+2013=( ) 2、1+2+3+……+27+28+29+30=( ) 3、125×111×5×8×2=( ) 4、17÷7-10÷7=( ) 6×12=72 分) 1 、 把1~7这七个数填入“人字”图的七使每条线上3个数的和都等于14, 2、数一数,下图中共有( )个平行四边形? 3、 17根火柴排成6个小正方形(见右图),6根,成为3个小正方形。 4、移3个豆,使三角形方向正好相反, 5、有一本书,小华第一天看了2页, 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看2页, 第4天看了( )页。 6、 如右图所示,一个大长方体的表面上都涂上红色,然后切成18个小立方体(切线如图中虚线所示),在这些切成的小立方体中,问: (1)1面涂成红色的有( )个; (2)2面涂成红色的有( )个; (3)3面涂成红色的有( )个。 7、有同样大小的红、白、黑三种球共100个,现在按5个红的、3个白的、1个黑的顺序排列起来。在这100个球中,红球有( )个、白球有( )个、黑球有( )个。 8、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平均数为20,若把其中一个数改为30,则这四个数的平均数为25,这个数原来是( )。 9、从甲地到丁地需要经过乙地和丙地,已知甲、丙两地相距1200米,乙、丁两地相距1700米,甲、丁两地相距2300米,乙、丙两地相距( )米。

10、某车间有50名工人,车间组织活动,参加划船的有34人,参加游泳的有28人,车间有()人两项活动都参加。 11、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6分钟。如果每次锯的时间相同,那么锯成6段要()分钟。 12、在一块正方形场地四周种树,每边都种10棵,并且四个顶点都种有一棵树。这个场地四周共种树()棵。

三年级数学和差问题应用题完整版

三年级数学和差问题应 用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应用题:和差问题 例1、参加体验夏令营的学生共有96人,其中男生比女生多8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画出线段图表示题意: 想一想:怎样使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同样多呢?这时总人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方法一、(1)如果女生增加8人,那么男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2)男生有多少人? (3)女生有多少人? 方法二、(1)如果男生减少8人,那么男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2)女生有多少人? (3)男生有多少人? 由例1可以发现,解答和差问题时,可以假设小数增加到与大数同样多,先求大数,再求小数;也可以假设大数减少到与小数同样多,先求小数,再求大数。由此可得和差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1、学校排球、篮球共62个,排球比篮球多12个,排球、篮球各有多少个? 2、甲、乙两车间共有工人260人,甲车间比乙车间少30人,甲、乙两车间各有工人多少人? 3、某校五、六年级共有324人,六年级的人数比五年级多46人,这个学校五、六年级各有多少人? 4、小宁与小芳今年的年龄和是28岁,小宁比小芳小2岁,小芳今年多少岁? 5、小敏和他爸爸的平均年龄是29岁,爸爸比他大26岁。小敏和他爸爸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6、小兰期末考试时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是96分,数学比语文多4分。小兰语文、数学各得多少分? 例2、甲、乙两个书架共有书480本,如果从甲书架中取出40本放入乙书架,这时两个书架上书的本数正好相等。甲、乙两个书架原来各有多少本? 画出线段图: 想一想: (1)当两个书架的书相等时,书的总数是多少?书的总数还是480本。 (2)现在乙书架有多少本?原来呢? (3)现在甲书架有多少本?原来呢? 试一试: 1、两个桶里共盛水30千克,如果把第一桶里的水倒6千克到第二个桶里,两个桶里的水就一样多。原来每桶各有水多少千克? 2、甲、乙两个仓库共存大米58吨,如果从甲仓调3吨大米到乙仓,两个仓库所存的大米正好相等。甲、乙两个仓库各存大米多少吨? 例3、甲、乙两人共有150元钱,如果甲增加13元,而乙减少27元,那么两人的钱数就相等。甲、乙两人和有多少元? 画出线段图表示题意: 男生: 女生: 8人 96人

小学三年级三年级趣味数学附答案

1、△+○=9 △+△+○+○+○=25 △=()○=() 2、小青把1、2、3、4、……97、98、99、100、101放在一起,顺次排成一个多位数,123456……99100101,这个大数是几位数?3、有一列数,它们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1、4、7、10、13、16、19、22、25、……那么左起第99个数是几? 4、从3000里减去285,加上282,减去285,加上282,……照这样计算下去,减多少次后,结果是0? 5、一块正方形菜地,边长是12米。如果要把它的面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其中一条边增加4米,另一条边增长多少米?(写出过程)1、某人持续打工24天,赚得190元(日工资10元,星期六做半天工,发半工资,星期日休息,无工资)。已知他打工是从1月下旬的某一天开始的,这个月的1号恰好是休息日。问:这人打工结束的那一天是2月几号? 2、如果把1,2,3,4,5,6,7,8这八个数字分别填入下面算式的□中(没有相同的),那么得出最小的差的那个算式是□□□□-□□□□。 3、用4辆车一天运水泥30吨,问8辆车几天运水泥120吨?4、筑路队修一段路,6个人45天完成,如果增加9人,多少天完成?1、小刚的体重为40千克,小林的体重为42千克,小丽的体重为38千克,小军的体重为52千克,那么他们的平衡体重是多少千克?2、冬冬三次数学考试的平衡成绩是89分,4次数学考试的平衡成绩是90分,第4次考试的数学得分是多少分? 3、果品公司运进苹果83筐,运进桃子74筐,运进草莓64筐,运进梨71筐,而最后运进橘子的筐数比运进五种水果的平衡筐数还多32筐,问果品公司运进橘子多少筐? 4、在一次身体的体检中,小红、小强、小林三人的平衡体重为42千克,小红、小强的平衡体重比小林的体重多6千克,小林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如果要想具备福尔摩斯那样奇特的破译密码的本领,不但应具有非凡的推理能力,还要懂得大量的其他知识。然而,只要你存心,也可以破译一些简单的密码。

三年级数学下学期开学检测试卷 人教版(含答案)

乡镇(街道)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线…………………内……..………………不…………………… .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 三年级数学下学期开学检测试卷 人教版(含答案) 题 号 填空题 选择题 判断题 计算题 综合题 应用题 总分 得 分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为100分(含卷面分2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卷面不整洁扣2分。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空(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46÷9=5……1中,被除数是( ),除数是( ),商是( ),余数是( )。 2、看图写分数,并比较大小。 3、小林晚上10:00睡觉,第二天早上7:00起床,他一共睡了( )小时。 4、小明从一楼到三楼用8秒,照这样他从一楼到五楼用( )秒。 5、把一根绳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它的( ),5份是它的( )。 6、你出生于( )年( )月( )日,那一年是( )年,全年有( )天。 7、□45÷5,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可填( );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应填( )。 8、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 ),是( )秒。分针走1大格是( ),时针走1大格是( )。 9、□÷8=138……○,余数最大填( ),这时被除数是( )。 10、换算。 7000千克=( )吨 8千克=( )克 23吨=( )千克 5200千克-200千克=( )吨 二、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1、按农历计算,有的年份( )有13个月。 A.一定 B.可能 C.不可能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2厘米,现在将边长扩大到原来的4倍,现在正方形的周长是( )。 A .32厘米 B .24厘米 C .16厘米 3、平均每个同学体重25千克,( )名同学重1吨。 A 、40 B 、4 C 、400 D 、4000 4、用7、3、9三个数字可组成( )个三位数。 A 、3 B 、4 C 、6 5、下列3个图形中,每个小正方形都一样大,那么( )图形的周长最长。 6、下面的结果刚好是250的是( )。 A.1500-500 B.2500-2250 C.150+150 7、最小三位数和最大三位数的和是( )。 A 、1 B 、1099 C 、899 8、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A.一定 B.可能 C.不可能 三、仔细推敲,正确判断(共10小题,每题1.5分,共15分)。 1、( )34与46的和是70。 2、( )长方形的周长就是它四条边长度的和。 3、( )用同一条铁丝先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再围成一个最大的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相等。 4、( )李老师身高15米。 5、( )因为0×0=0,所以0÷0=0。 6、( )7个42相加的和是69。 7、( )小明家离学校500米,他每天上学、回家,一个来回一共要走1千米。 8、( )计算36×25时,先把36和5相乘,再把36和2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9、( )1吨铁与1吨棉花一样重。 10、( )正方形的周长是它的边长的4倍。

三年级差倍问题应用题及答案.

三年级和差问题应用题 一、填空题 1.小明、小红两人集邮,小明的邮票比小红多15张,小明的张数是小红的4倍,小明集邮()张,小红集邮()张. 2.妈妈的年龄比小刚大24岁,今年妈妈的年龄正好是小刚年龄的3倍,今年妈妈岁,小刚()岁. 3.学农基地种的花生是白薯的16倍,现在已经知道种的花生比白薯多105棵,种花生()棵,白薯()棵. 4.小利的科技书比故事书少16本,故事书是科技书的3倍,小利有科技书( )本,故事书 ( )本. 5.甲、乙两个数,如果甲数加上50,就等于乙数,如果乙数加上350就等于甲数的3倍,问甲数是( ),乙数是(). 6.小明、小丽做题,如果小明再做4道就和小丽做的一样多,如果小丽再做6道就是小明的3倍,小明做()道题,小丽做()道题. 7.仓库存有面粉和大米,已知面粉比大米多4500千克,面粉的斤数比大米的3倍多700千克,大米()千克,面粉()千克. 8.两筐重量相等的苹果,从甲筐取出7千克,乙筐加上19千克,这时乙筐的重量是甲筐重量的3倍,原来两筐各有苹果()千克、()千克. 9.AB两人所存的钱数相等,A要买一件商品,向B借了120元,这时A的钱数正好是B的4倍,A有()元,B有()元. 10.某班原有男生比女生多10人,如果女生转走5人,那么男生人数正好是女生

二、解答题 11.一车间原有男工人数比女工多55人,如果调走男工5人,那么男工人数正好是女工的3倍,原有男工多少人? 12.某校有排球的个数比足球多50个,如果再买40个排球,排球的个数就是足球的3倍,足球、排球各有多少个? 13.小明和小丽数学作业本上的红花,小丽比小明多7朵,如果小明少得2朵,小丽再得3朵,小丽的红花数就是小明的3倍,小明小丽各得多少朵? 14.甲有36本课外书,乙有24本课外书,两人捐出同样多的本数后,甲剩下的数是乙剩下本数的3倍,两人各捐出多少本书?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概念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概念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笔算除法的要领: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 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面商0。 2、注意:每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验算的公式: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或者被除数=商×除数 4、估算的方法:除数不变,把被除数估成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数,或依照乘法口诀来 估算。 5、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小于除数时,商就是两位数,如果被 除数的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时,商就是三位数。 6、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任何数除以1或乘1都得原数。 第三单元:统计 复式统计表可以清晰的反映数据的情况。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用第二个因数个位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从个位乘起,乘得的积表示多少个一,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也是从个位乘起,乘得的积表示多少个十。 第五单元:面积 1、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 测量。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用字母表示是m2、dm2、cm2,相邻 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 3、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一般是10,特殊的 有1千米=1000米。 4、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5、时间单位有时、分、秒,时间单位的进率是60. 1时=60分1分=60秒 6、周长在四周,面积在其中。周长一条线,面积一大片。周长与面积的区别:概念不相同,单位不相同,计算方法不相同。 7、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8、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9、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不相等,因为单位不同不能比较。

三年级数学差倍和倍问题

差倍问题一 1篮球比排球多6个,篮球的个数是排球的3倍,篮球和排球各几个 2爸爸比君君大30岁,爸爸的年龄是君君的6倍,爸爸和君君各多少岁 3樱桃比苹果贵12元,樱桃的价格是苹果的4倍,樱桃和苹果的价格各是多少 4 果园里的桃树比杏树多90棵,桃树的棵树是杏树的4倍,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 5 小红和小明都去银行存钱,小红比小明多存400元,小红存的钱数是小明的5倍,小红和小明各存多少元 6甲存的钱是乙的4倍,甲比乙多存600元,甲乙各存多少元 7一只大象的体重比一头牛重4500千克,又知大象的重量是一头牛的10倍,一只大象和一头牛的重量各是多少 8 电视机的价格是压力锅的10倍,压力锅比电视机便宜3600元,电视机和压力锅各多少钱

差倍问题二 1 灰太狼请到了捕羊高手帮他抓羊,灰太狼抓到4只小羊,捕羊高手抓到10只小羊,被喜羊羊救走相同只数的小羊后,捕羊高手剩下的羊数是灰太狼的4倍,灰太狼和捕羊高手各还剩几只羊 2 小白兔采了20个蘑菇,小灰兔采了30个蘑菇,它们吃掉相同个数的蘑菇后,小灰兔剩下的蘑菇是小白兔的2倍,它们各吃掉多少个蘑菇 3 甲有50元,乙有30元,两人花去同样的钱数去买书本,甲剩下的钱数是乙的2倍,他们各花去了多少元 4 有2块布,第一块长74米,第二块长50米,两块布各减剪去同样长的一块布后,剩下的第一块米数是第二块的3倍,问每块布各剪去多少米 5 数学书有200页,语文书有150页,看完相同的页数后,数学书剩下的页数是语文书的2倍,问数学书看完多少页语文书还有多少页没看 6 喜羊羊有70千克苹果,美羊羊有40千克苹果,它们吃了同样多的苹果后,喜羊羊的苹果是美羊羊的2倍,它们各吃了多少千克苹果 7 学校举行数学比赛,乐乐做了12道题,小玉做了8道题,如果他们少做相同的题数,那么乐乐做的题数是小玉的2倍,他们各少做多少道题

三年级趣味数学社团活动计划

三年级趣味数学社团活动计划 篇一:2013--2014学年趣味数学社团活动计划 2013-2014学年 趣味数学社团活动计划 中原区须水镇第七小学 郝慧敏 趣味数学社团活动计划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拓宽他们的思维,培养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 2、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实践活动、敢于质疑、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5、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二、社团计划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极大兴趣。 通过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动手操作、实地考察、亲自测量??让学生真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使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学习,把他们的学习意识变被动为主动。 2.培养学生的知识面。

在兴趣小组中我将输入更多数学的知识并且更多的是讲述一些数学的相关知识,让更多同学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丰富其他各科的功底,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3.增加实践的机会。 由于兴趣小组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所以给同学以动手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并不是仅仅用在“无聊”的计算上,而更大的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他们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当然也更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4.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 从素质的角度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更应该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 三、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周四下午 2.活动地点:三年级一班教室 3.活动课题:趣味数学 4.活动形式:动手操作、课外搜集、综合实践、讲授等。 四、活动措施 数学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要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并且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富有吸引力。 ,.乐学——数学游戏和趣味数学 小学生具有好胜、好奇的特点。将数学知识寓于游戏中,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学生特别感兴趣,能主动积极参与。如图形的拼摆、数学游戏等。学生在数学活动课中,学习趣味数学,既巩固所学的旧知识,更能学到新知识。同时也能训练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试卷

三年级第二学期数学试卷(40分钟) 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于4月28日—10月22日在古城西安举行,共经过()天。这一年的二月有( )天。 2、 8支球队,每2支球队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共赛()场。 3、要使□38÷6=△……○的商是三位数,□里可以填( );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最大填( )。 4、 5公顷=()平方米 2.04元=( )元( )角( )分 5、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⑴我国的陆地的面积大约是960万()。⑵我的一步长约是40()。 6、盒子里有1个白球,2个红球,3个黄球,任意摸出1个,有()种结果,摸到()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到()球的可能性最小。 二、小法官。(每题2分,共10分) 1、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一定是1平方米。() 2、把一根木头锯成4段,每段是这根木头的 4 1。() 3、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4、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也一定相等。() 5、水塘平均深140厘米,小王身高150厘米,他下水游泳一定没有危险。() 三、计算部分。(共45分) 1.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每题1分,共5分) 5-2.6=27×30=25×8= 1-0.76= 432÷6= 2.用竖式计算。(每题4分,共16分) 47×19 185÷5 64×38 609÷3 3.脱式运算。(每题4分,共16分) 540÷9×6 25×24×8 36×7-29 302×(300-294) 4、计算下图的周长和面积。(18分) 四、应用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乐乐买书用去18.5元,买笔用去13.2元,付给售货员50元,应找回多少元? 2、食堂运来了850千克大米,吃了16天,平均每天吃28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三年级数学和差问题应用题复习

和差问题 知识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问题。解答和差问题可以用线段图帮助我们分析题意。 例1、参加体验夏令营的学生共有96人,其中男生比女生多8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画出线段图表示题意: 想一想:怎样使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同样多呢?这时总人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方法一、(1)如果女生增加8人,那么男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2)男生有多少人? (3)女生有多少人? 方法二、(1)如果男生减少8人,那么男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2)女生有多少人? (3)男生有多少人? 由例1可以发现,解答和差问题时,可以假设小数增加到与大数同样多,先求大数,再求小数;也可以假设大数减少到与小数同样多,先求小数,再求大数。由此可得和差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试一试: 1、学校排球、篮球共62 个,排球比篮球多12个,排球、篮球各有多少个? 男生: 女生: 8人 96人

2、甲、乙两车间共有工人260人,甲车间比乙车间少30人,甲、乙两车间各有工人多少人? 3、某校五、六年级共有324人,六年级的人数比五年级多46人,这个学校五、六年级各有多少人? 4、小宁与小芳今年的年龄和是28岁,小宁比小芳小2岁,小芳今年多少岁? 5、小敏和他爸爸的平均年龄是29岁,爸爸比他大26岁。小敏和他爸爸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6、小兰期末考试时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是96分,数学比语文多4分。小兰语文、数学各得多少分?

例2、甲、乙两个书架共有书480本,如果从甲书架中取出40本放入乙书架,这时两个书架上书的本数正好相等。甲、乙两个书架原来各有多少本? 画出线段图: 想一想:这一道题要先求什么?甲、乙两个书架原来相差多少本?为什么?(1)原来甲书架比乙书架多多少本? (2)乙书架原来有多少本? (3)甲书架原来有多少本? 试一试: 1、两个桶里共盛水30千克,如果把第一桶里的水倒6千克到第二个桶里,两个桶里的水就一样多。原来每桶各有水多少千克? 2、甲、乙两个仓库共存大米58吨,如果从甲仓调3吨大米到乙仓,两个仓库所存的大米正好相等。甲、乙两个仓库各存大米多少吨?

三年级数学差倍问题练习卷

三年级数学差倍问题练 习卷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

三年级思维训练(四) 差倍问题(2) 班级姓名 课堂练习: 1、被除数比除数大68,商是5,被 除数,除数各是多少(画图)2、被除数比商大54,除数是7,被 除数,商各是多少 3、被除数和除数相差95,商是5, 余数是3。被除数、除数各是多 少(画图) 4、除数比被除数少43,商是3,余 数是1。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5、甲的钱数是乙的钱数的4倍,甲买了一个30元的书包,乙买了一支6元的钢笔后,两人余下的钱一样多。甲原来有多少钱 6、云云的钱数是小月钱数的4倍,云云买了一套19元的水彩笔,小月买了一块1元的橡皮后,两人剩下的钱一样多。云云原来有多少钱 7、被除数、除数和为72,商是5, 被 除数、除数各是几 8、两数相除,商4余2,已知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58,求被除数。(画图) 课后练习: 1、除数比被除数小72,商是5,被 除数、除数各是多少(画图)2、被除数比除数大60,商是7,被 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3、被除数和除数相差95,商是5, 余数是3。被除数、除数各是多 少(画图) 4、被除数比除数大98,商是4,余 数是2。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5、丹丹的钱数是小敏钱数的5倍, 丹丹买了一套155元的衣服,小

敏买了一双15元的鞋子后,两人余下的钱一样多。丹丹原来有多 少钱 6、有两块画布,第二块的长度是第 一块的3倍。如果第一块卖出7 米,第二块卖出31米后,则两块画布剩下的长度一样。这两块画 布原来各长多少米 7、被除数与除数的和为32,商是 7,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几(画图)8、两个数相除商是6,余数是2,已 知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和 是38,。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 (画图)

数学趣味小知识

数学趣味小知识 1、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算,花10块钱又买回来了,11块卖给另外一个人.问他赚了多少? 答案:2元 2、假设有一个池塘,里面有无穷多的水.现有2个空水壶,容积分别为5升和6升.问题是如何只用这2个水壶从池塘里取得3升的水. 答案:先用5升壶装满后倒进6升壶里,在再将5升壶装满向6升壶里到,使6升壶装满为止,此时5升壶里还剩4升水,将6升壶里的水全部倒掉,将5升壶里剩下的4升水倒进6升壶里,此时6升壶里只有4升水,再将5升壶装满,向6升壶里到,使6升壶里装满为止,此时5升壶里就只剩下3升水了 3、一个农夫带着三只兔到集市上去卖,每只兔大概三四千克,但农夫的秤只能称五千克以上,问他该如何称量. 答案:先称3只,再拿下一只,称量后算差. 4、有只猴子在树林采了100根香蕉堆成一堆,猴子家离香蕉堆50米,猴子打算把香蕉背回家,每次最多能背50根,可是猴子嘴馋,每走一米要吃一根香蕉,问猴子最多能背回家几根香蕉? 答案:25根,先背50根到25米处,这时,吃了25根,还有25根,放下.回头再背剩下的50根,走到25米处时,又吃了25根,还有25根.再拿起地上的25根,一共50根,继续往家走,一共25米,要吃25根,还剩25根到家. 5. 兄弟共有45元钱,如果老大增加2元钱,老二减少2元钱,老三增加到原来的2倍,老四减少到原来的1/2,这时候四人的钱同样多,原来各有多少钱? 答案:老大8 老二12 老三5 老四20 6.一根绳子两个头,三根半绳子有几个头?答案:8个(半根绳子也是两个头) 7.一栋住宅楼,爷爷从一楼走到三楼要6分钟,现在要到6楼,要走多少分钟? 答案:15分钟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 知识点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1.相对的方向: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 2.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实际方向: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3.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4.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5.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6.绘制简单示意图: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 (描述是要注意是选取哪个物体作参照物的,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也不一样。)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 口算除法 1. 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用表内除法计算:先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例如:350÷5中,先计算35÷5等于7,被除数350末尾有一个0,在计算的结果7后面添上一个0,所以说最后结果是70。) (2)用乘法来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 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二) 笔算除法 1. 牢固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步骤与格式,尤其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算式的写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除数是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 会判断商是几位数。 比较除数与被除数最高位的大小,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 那么商一定比被除数少一位;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或相等,那么商和被除数的位数相等。 3.除法的验算方法: (1) 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 (2) 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关于0的一些规定: (1) 0不能作除数。 (2) 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既然能相除这个数就不是0) (3)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0乘任何数都得0。 5.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进492),然后再口算480÷8得60。 第三单元《统计》 1.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及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完成的统计图上一定要标数据。 2.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应用题)。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进行解答。 3.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4.理解平均数的含义,给出一组数据会求它们的平均数。(若干数相加的和,除以这些数的个数,所得的结果叫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求平均数分为两步,首先求出若干数的和,再用所求的和除以这些数的个数。)如:3个女生身高:135厘米、140厘米、132厘米,求平均身高。熟记平均数的格式,总数量除以总份数:( + + …… + )÷ 并脱式计算p42。会检查平均数的对错,平均数一定介于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 5.会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6.给出平均数和几个数据,求另一个数据。如:小明三科成绩的平均分是85分,其中外语83分,数学80分,求语文多少分。 第四单元《年月日》 (一) 年、月、日部分 1.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4个季度(1、2、3月为第1季度;4、5、 6月为第2季度,;7、8、9月为第3季度;10、11、12月为第4季度)。 2.记大小月的方法:1、3、5、7、8、10、腊,31天永不差;4、6、9、冬,30整,只有2月二八九。7个大月,4个小月,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3.平年全年有365天,平年2月是28天,平年的上半年有181天,下半年有184天。平年全年有52个星期零1天。 4.闰年全年有366天,闰年2月是29天,闰年的上半年有182天,下半年有184天。闰年全年有52个星期零2天。 5.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1900、2100等不是闰年,而1600、2000、2400等是闰年。 6.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12月和第二年的1月; 一年中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 7.一个人今年20岁,但只过了5个生日,他是2月29日出生的。 8.计算周年的方法是用现在的年份减去原来的年份得的数就是周年。如:到2008年10月1日,是中国成立(59 )周年。用2008-1949=59周年 (二) 24时计时法部分 1.年月日、时分秒都是时间单位。 2.在一日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 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东 南 北 东北 东南 西北 西 西南

三年级数学和差问题应用题复习

三年级数学和差问题应用 题复习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和差问题 知识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问题。解答和差问题可以用线段图帮助我们分析题意。 例1、参加体验夏令营的学生共有96人,其中男生比女生多8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画出线段图表示题意: 想一想:怎样使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同样多呢这时总人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方法一、(1)如果女生增加8人,那么男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2)男生有多少人? (3)女生有多少人? 方法二、(1)如果男生减少8人,那么男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2)女生有多少人? (3)男生有多少人? 由例1可以发现,解答和差问题时,可以假设小数增加到与大数同样多,先求大数,再求小数;也可以假设大数减少到与小数同样多,先求小数,再求大数。由此可得和差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试一试: 男生: 女生: 8人 96人

1、学校排球、篮球共62个,排球比篮球多12个,排球、篮球各有多少个? 2、甲、乙两车间共有工人260人,甲车间比乙车间少30人,甲、乙两车间各有工人多少人? 3、某校五、六年级共有324人,六年级的人数比五年级多46人,这个学校 五、六年级各有多少人? 4、小宁与小芳今年的年龄和是28岁,小宁比小芳小2岁,小芳今年多少岁? 5、小敏和他爸爸的平均年龄是29岁,爸爸比他大26岁。小敏和他爸爸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6、小兰期末考试时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是96分,数学比语文多4分。小兰语文、数学各得多少分? 例2、甲、乙两个书架共有书480本,如果从甲书架中取出40本放入乙书架,这时两个书架上书的本数正好相等。甲、乙两个书架原来各有多少本?画出线段图: 想一想:这一道题要先求什么甲、乙两个书架原来相差多少本为什么 (1)原来甲书架比乙书架多多少本? (2)乙书架原来有多少本? (3)甲书架原来有多少本? 试一试: 1、两个桶里共盛水30千克,如果把第一桶里的水倒6千克到第二个桶里,两个桶里的水就一样多。原来每桶各有水多少千克?

三年级数学奥数讲座差倍问题二

三年级差倍问题(二) 专题简析: 有些差倍问题比较复杂,不能直接利用公式进行解答,这时需要我们小朋友仔细审题,尤其注意一些隐含条件,同时借助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从而找到解题方法。 较复杂的差倍应用题,数量关系比较隐蔽。先依题意画出线段图,数量关系就会比较清晰地展现出来,然后借助线段图找出两个数的差以及所对应的倍数,再利用公式进行解答。 例题1 有两袋玉米,大袋比小袋多56千克,如果将小袋的玉米吃掉4千克,这时大袋的玉米重量是小袋的4倍。两袋玉米原来各重量多少千克?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大袋玉米 小袋玉米 从图上可以看出,小袋玉为吃掉4千克后,大袋里的玉米就比小袋现有玉米重4+56=60千克;又根据“这时大袋的玉米重量是小袋的4倍”,可知把小袋现有的玉米重量看作1倍数,大袋比小袋多的60千克正好相当于现有小袋的4-1=3倍,所以小袋现有玉米60÷3=20千克,原有重量20+4=24千克,大袋原有20×4=80千克。 练 习 一 1.有两箱玩具,第一盒比第二盒多60只。如果从第二盒中取出3只,这时第一盒的只数是第二盒的8倍。求两箱玩具原来各有多少只? 2.一个书架上放着一些书,第二层比第一层多12本。如果从第一层中拿走6本,这时第二层的本数是第一层的4倍。求第一、第二层原来各有多少本书? 3.甲、乙两桶油各有油若干千克,甲桶的油比乙桶少20千克,如果从甲桶倒出5千克放入5千克,这时乙桶内油的重量是甲桶的4倍。甲、乙两桶原来各有油多少千克?

例题2 有甲、乙两桶色拉油,如果向甲桶中倒入8千克,则两桶色拉油就一样重;如果向乙桶中倒入12千克,乙桶的色拉油就是甲桶的5倍。甲、乙两桶原来各有色拉油多少千克?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乙桶倒入8千克1倍数 从线段图上可以看出:如果向甲桶倒入8千克,两桶油重量相等,说明乙桶油比甲桶油多8千克;如果向乙桶倒入12千克,乙桶油就比甲桶油多8+12=20千克,与20千克相对应的倍数差是5-1=4倍。所以,甲桶原有:(8+12)÷(5-1)=5千克,乙桶原有5+8=13千克。 练 习 二 1.有甲、乙两桶水,如果向甲桶中倒入10千克水,两桶水就一样多;如果向乙桶中倒入4千克水,乙桶的水就是甲桶的3倍。原来甲、乙两桶各有多少千克水? 2.三(1)班同学参加英语比赛,如果男生少去1人,男、女参赛人数相等;如果女生少去1人,男生参赛人数是女生的2倍。三(1)班参加英语比赛的男、女生各几人? 3.小敏和小文每人都有一些玻璃球,如果小敏给小文3粒,两人的玻璃球数就一样多;如果小文给小敏1粒,小敏的玻璃球数就是小文的5倍。小敏、小文原有玻璃球各几粒? 例题3 甲的钱数是乙的3倍,甲买一套180元的《百科大全》 ,乙买一套30元的故事书后,两人余下的钱一样多。甲原来有多少钱?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甲 乙 把乙原有的钱看作1份,甲原有的钱不是3份;甲买书用去180元,乙买书用去30元,甲比乙多用去180-30=150元。从图上可以看出,这多出的150元正好相当于乙原有钱数的3-1=2倍,

三年级数学下学期试题

三年级数学下学期试题 对于试题的练习是多多益善,这样才能够掌握各种试题类型的解题思路,在考试中应用自如。下面请参考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整理的,希望同学们对试题的练习能够使成绩突飞猛进的发展 三年级数学下学期试题 时间:80分钟姓名分数 一、口算(10分) 6003= 4206= 36006= 06= 9029 1.5+ 2.6= 0.9+2.6= 2.3-1.3= 1-0.6= 4708 二、填空(30分) 1、早上当你背对太阳的时候,你的前面是( )面,你的后面是( )面,你的左边是( )面,你的右边是( )面。 2、指南针的白针指向( )面,红针指向( )面。 3、□△=55,△最小是( ),这时□是( )。 4、□335要使商是两位数,□可能会是( )。 5、小红三次考试的平均成绩是92分,已知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平均成绩是91,她的第三次成绩是( )分。 6、1986年是( )年,他的二月有( )天,全年有( )天,上半年和下半年相差( )天。 8、照样字写一写 24:00 ( ) 21:00 凌晨5:12

晚上12时下午3时5分( ) ( ) 8、小丽晚上9时30分睡觉,第二天早上6:40起床,他睡了( )小时。 9、填上合适的单位 教室的地面的面积是50( ) 单人床的面积是2( ) 邮票的面积是6( ) 黑板的长是4( ) 10、比较小数的大小 3.6米○2.9米1.01米○0.99米 0.09元○0.1元2元○1.99元 11、400000公顷=( )平方米30平方千米=( )公顷 4平方米=( )平方厘米50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三、聪明的小法官(10分) 1、被除数的末尾有0,商的末尾一定也有0。( ) 2、任何数和0相乘,都得0。( ) 3、每一年的下半年都有184天。( ) 4、时针走一圈就是一天。( ) 5、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 四、对号入座(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广播报时:现在是北京时间19点整,指的是( ) A、7时 B、上午7时 C、下午7时 2、每隔( )年有一个闰年。 A、4 B、3 C、10

三年级简单差倍问题

差倍问题 姓名:班级: 差倍问题的数量关系: 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 例1:周末爸爸带小宇去河边钓鱼,爸爸比小宇多钓16条,爸爸钓的是小宇的3倍,问爸爸和小宇各钓几条 ( 练习1:今年小红的年龄比爸爸小32岁,爸爸的年龄是小红的5倍,今年爸爸多少岁 练习2:五三班图书角的故事书比科技书多18本,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4倍,科技书多少本 ~

例2:淘气和笑笑两个钱数同样多,淘气给笑笑15元,则笑笑的钱数是淘气的6倍,两人原来各多少元 练习3:甲乙两桶水现同样重,如果从乙桶中倒24千克水到甲桶中,则甲桶的水:是乙桶的5倍,甲桶原有多少千克水 《 练习4:淘气和笑笑有同样多的铅笔,如果淘气给笑笑9支铅笔,笑笑的铅笔数就是淘气铅笔数的4倍,原来淘气有多少支铅笔

例3:两桶油,大桶有120kg,小桶有90kg,两桶卖出同样多后,大桶剩的刚好是小桶剩下油的4倍,两桶各剩多少千克各卖出多少千克油 { 练习5:两根绳子,第一根长64米,第二根长52米,剪去同样长后,第一根是第二根的4倍,则每根绳剪去多少米 * 练习6:一个书架的上层有图书50本,下层有图书10本。现在上、下层都借出了同样多的本数,剩下的图书,上层是下层的6倍。那么上、下两层各借出了多少本

例4:甲乙两仓库存的化肥相等地,甲仓运出60吨后,乙仓存入20吨后,这时乙仓化肥正好是甲仓的3倍。原来两仓各存多少吨化肥 ~ 练习7:甲乙两个村养的羊的只数相等,甲村卖出18只,乙村买进30只,乙村的羊数是甲村的7倍,两村原来各有多少 练习8:小涛和小乔比跳绳,如果小涛再跳40下他跳的数就与小乔跳的一样多,如果小乔再跳60下同,那她跳的就是小涛的3倍,两人各自跳了多少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