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现代商贸物流运营中心示范区发展规划方案

苏州工业园区现代商贸物流运营中心示范区发展规划方案
苏州工业园区现代商贸物流运营中心示范区发展规划方案

苏州工业园区

现代商贸物流运营中心示范区

发展规划方案

目录

一、示范区成立背景 (4)

1、园区工业化转型的迫切需要 (4)

2、园区国际化提升的客观反映 (4)

3、园区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 (5)

4、现有功能区域的政策叠加和超越 (5)

二、示范区战略定位与目标 (5)

(一)示范区战略定位 (5)

1、高效便捷的虚拟口岸 (6)

2、内陆型的物流枢纽 (6)

3、繁荣的商贸市场 (6)

4、物流商贸人才集聚的高地 (7)

(二)发展目标 (7)

1、近期目标 (7)

2、中长期目标 (8)

三、示范区目标业务 (8)

(一)重点发展业务 (8)

(二)业务详述 (9)

1、保税仓储保税加工 (9)

2、对外贸易 (10)

3、国内外采购、分销和配送 (11)

4、口岸作业 (11)

四、示范区目标业务实施策略 (12)

(一)口岸战略关系缔结 (12)

1、虚拟口岸的定位 (13)

2、口岸合作内容 (14)

3、合作模式 (14)

(二)产业链优化拉伸 (15)

1、苏州工业园区产业基础 (15)

2、园区产业链分析 (17)

3、以产业链为基础可拓展业务 (17)

4、产业链优化措施 (19)

(三)贸易业务的推动 (20)

1、产品引进的标准 (20)

2、产品引进的目标对象: (20)

(四)高效服务平台搭建 (20)

1、高效的服务体系 (21)

2、通关便利化 (21)

3、商品展示平台的建立 (21)

5、配套商业设施建设 (22)

6、协同信息平台构建 (22)

(五)中介服务齐全 (23)

五、策略实施的保障体系 (23)

(一)政策支持体系 (23)

1、通关政策 (23)

2、税收政策 (24)

3、外汇管制政策 (25)

4、成本扶持政策 (25)

5、财政政策 (26)

6、土地、规划支持 (26)

7、法律法规体系 (27)

8、人才政策 (27)

(二)管理创新机制 (27)

(三)地方支持系统 (28)

1、口岸配套设施建设 (28)

2、园区配套设施建设 (28)

3、生活配套设施 (28)

4、信息网络系统 (28)

5、交通运输服务 (29)

6、金融保险服务 (29)

7、社会中介服务 (29)

(四)支持措施 (29)

1、建立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29)

2、与各银行开展协作 (29)

3、在商贸发展初期提供特定区域优惠对商贸企业进行展示 (29)

4、完善宣传渠道 (29)

5、提供生活条件便利 (29)

一、示范区成立背景

1、园区工业化转型的迫切需要

94年开发至今,苏州工业园区累计引进外资生产型项目2800多个,内资生产型项目11000多个,年进出口额已超过500亿美元,是中国乃至亚太地区重要的制造业中心。

随着园区开发建设的不断深入,土地紧缺、地方可用税收不足等矛盾日益突出,原有的高能耗、“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已经不适应园区新一轮发展的需要,工业化转型迫在眉睫。近期加工贸易政策调整,也促使制造企业考虑将利润更高的研发、销售等环节转移到国内。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完善投资环境,增强功能优势,提升国际化水平和发展质量,成为园区在新时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在苏州工业园区搭建现代商贸物流运营中心示范区这一功能平台,通过对现有产业进行“转型、优化、提升、创新”,发展商业、贸易、展览展示等低能耗、高产出的服务型行业,这将成为园区新十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实现手段之一。

2、园区国际化提升的客观反映

长期以来,园区经济发展依靠的是外资生产型企业的加工制造业务。供应链环节中利润更高的销售环节,一般都在上海、北京等金融中心或国外。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园区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综合商务环境得到优化,越来越多的园区制造业企业提出,希望将销售中心、地区总部搬移到园区。

现代商贸物流运营中心示范区的建设,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商品存储、交易和流动的平台,通过保税和非保税业务的有机结合,全面满足了企业的贸易需求。

3、园区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

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之初,就是按照城镇来进行规划建设,商业设施众多。区内目前共有城镇人口28万,07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6.3亿元,同比增长17%。生活性消费市场的繁荣体现了园区居民旺盛的消费需求。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民群众对消费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商业设施多而不精的矛盾突出。“进口货”、“原装货”这些通常意义上代表着更高品质的产品,存在大量需求。

建设商贸物流运营中心示范区,通过大量引进国内外知名的消费产品,在园区形成专业产品的市场,有助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加快园区城市化进程的步伐。

4、现有功能区域的政策叠加和超越

园区原有的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中心,分别侧重发展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业务,企业的贸易需求得不到完全满足。综合保税区设立后,增加了进出口贸易的新功能,但区内还是只能从事保税商品交易。

建设商贸物流运营中心示范区后,综合保税区及周边区域将统一规划、统一开发,保税和非保税产品能够在这一区域内综合交易,真正成为服务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商贸中心。

二、示范区战略定位与目标

(一)示范区战略定位

以虚拟口岸为依托,建设成为一个物流高度发达、贸易繁荣、商业配套设施完善、人才集聚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商贸物流运营中心。

1、高效便捷的虚拟口岸

(1)在陆空联运、海陆联运、海铁联运等多式联运模式的支持下,把口岸的功能从实体港后移,在虚拟口岸实现海陆空实体港的有机统一,带动示范区的发展;

(2)发挥虚拟口岸的枢纽作用,使之成为上海港、太仓港以及周边海港、空港的货物疏散港和喂给港;

(3)在电子口岸和信息化系统的支持下,实现海关、国检等口岸监管单位以及税务、外管等进出口贸易管理单位的信息共享,达到示范区业务的自由、便利、通达,并实现“一站式”服务。

2、内陆型的物流枢纽

(1)成为专业化物流企业集聚地,聚集一批高水平的跨国物流公司,相关物流设施及配套设施齐全,形成从海运、航空货运、船代、货代、地面代理、报关、仓储、商业加工、配送等全过程和门到门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物流企业服务功能齐全;

(2)能够整合区域内物流资源和设施来进行区域物流组织。

(3)成为现代物流活动的集聚地,实现自身服务功能和外向区域服务功能,实现由自身服务系统向区域竞争性服务系统转变,进而辐射中西部内陆物流不发达地区。

3、繁荣的商贸市场

(1)贸易的繁荣是建立在生产的国际化和资本的国际化的基础上的,因此,吸引更多有实力的生产企业和国际资本是贸易繁荣的基本条件;

(2)以口岸为依托,满足进出口贸易货物结转、交易、维修和分拨等多种需求,实现贸易的繁荣;

(3)总部数量和总部经济具有相当规模;供应链上的关联企业贸易业务大量开

展;三到五年内贸易额每年以翻番的增长率增长

(4)引入合适的消费品专业市场(如酒类、钟表、服装等奢侈品),依托综合保税区的功能政策,形成“外店内仓”的销售模式,辐射江苏和内陆地区;

(5)保税和非保税商品综合交易,服务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4、物流商贸人才集聚的高地

(1)人才集聚

?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人才;

?以良好的平台锻炼培养人才;

?以科学的管理留住人才;

(2)中介培训业务发达

?发展中介服务业,努力消除发展的瓶颈因素,切实降低区内结构性风险;

?加强与中外商贸物流咨询等中介合作,引进实力较强的中介进入区内;

?依托综合保税区,大力开展物流商贸培训业务,集聚培养人才。(二)发展目标

1、近期目标

力争3年内完成综合保税区整体开发,集聚物流企业100家(其中航空及船运公司20家)、贸易公司超300家,实现物流企业营业收入超100亿元、商品销售额超500亿元、监管进出口货值超1000亿美元,努力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商贸物流运营中心。

2、中长期目标

在成功建成现代商贸物流运营中心示范区的基础上,争取率先进行“自由贸易区”的试点。

三、示范区目标业务

(一)重点发展业务

示范区可以充分利用综合保税区的优惠政策,释放新功能,重点培育开展如下业务

(1)保税仓储、保税加工;

(2)对外贸易,包括国际转口贸易;(3)国内外采购、分销和配送;

(4)口岸作业。

(二)业务详述

1、保税仓储保税加工

(1)市场细分

?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

?规模相对集聚的产品;

?周转量大的产品;

?区外关税高的产品。

(2)客户需求

?目标客户群体进出口需求;

?存储方式及周期;

?处于供应链链主的客户的特殊需求。(3)关键成功因素

?吸引能在产业链中起主导作用的客户?政策的实施程度;

?服务质量的高低。

(4)竞争分析

?政策优势;

?物流管理模式的国际化;

?转运方式多元化。

2、对外贸易

(1)市场细分

?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

?规模相对集聚的产品;

?区外关税高的产品;

?其它易于形成贸易的产品。(2)客户需求

?工业园贸易发展需求;

?辐射区域贸易发展需求;

?目标客户自身发展需求;

?贸易便利化。

(3)关键成功因素

?产业集聚程度;

?海关政策;

?转移定价与税收政策;

?加工保税政策。

(4)竞争分析

?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

?政府合作的特殊背景;

?高科技产品的集聚程度。

3、国内外采购、分销和配送(1)市场细分

?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

?规模相对集聚的产品;

?国际化产品。

(2)客户需求

?国际化发展需求;

?成本优势;

?便利化。

(3)关键成功因素

?政策实施程度;

?集疏运系统;

?虚拟港口功能发挥。

(4)竞争分析

?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

?产业优势。

4、口岸作业

(1)市场细分

?通关一体化;

?定仓、包仓;

?优惠专线。

(2)客户需求

?国际化发展需求;

?贸易发展的需要;

?依托地区优势企业的需求。

(3)关键成功因素

?职能整合;

?中介发达程度;

?服务能力和辐射能力。

(4)竞争分析

?地区优势;

?服务功能的整合;

?高效服务平台。

四、示范区目标业务实施策略

紧紧围绕园区综合保税区的开发建设,按照“转型、优化、提升、创新”的要求,做大做强已有的业务,全面释放综合保税区的功能和政策优势,在此基础上,推动专业物流和商贸市场的建设,努力将园区建设成为周边地区保税商贸物流运行的中心示范区。

(一)口岸战略关系缔结

为了使综合保税区的虚拟港功能实体化,虚拟港要结合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步伐,协同推进海陆空全方位联运。即充分发挥和利用洋山深水港及周边港口优势,以及长江深水航道建设,实现河、江、海联运;积极与华东铁路网和周边机场加强协同,用不同的运输方式将带动园区内不同的产业链。完善一站式服务,形成“口岸产业”,如可形成苏州航班、苏

州快速通道、苏州快速航线。

1、虚拟口岸的定位

在2006年9月15日出台的《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中,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集装箱运输布局以上海、宁波、苏州港为干线港,包括南京、南通、镇江等长江下游港口共同组成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运输系统,相应布局连云

长三角港口布局图

港、嘉兴、温州、台州等支线和喂给港。园区综合保税区的货物通过海运方式出口,势必通过内河港口中转从上海港出运。从地理意义上讲,园区综合保税区实质上是上述内河港乃至上海港的腹地。可以将综合保税区定位为上海港、太仓港的虚拟喂给港,成为内陆地区与沿江沿海港口的桥梁。

构筑虚拟港大口岸、大通关、大流通、大辐射的现代物流服务支撑平台,拓展进出口贸易、加工贸易和空港、港口、陆运实体港的集疏运能力,营造跨国加工采购中心和国际货物集散中心,为国际物流网络延伸和辐射到长三角地区及中国市场提供最佳“口岸”,为苏州虚拟港综合物流保税区走向世界开辟一个崭新

的服务“舞台”。

2、口岸合作内容

(1)建立快速通道,实现多式联运无逢对接

实现江陆联程、海陆联程、海铁联程、海河直达通道、江河联程模式,建立太仓港-苏州综合保税区江陆快速通道;上海洋山港—苏州综合保税区海陆联运快速通道和上海洋山港苏州综合保税区海河直达通道。无须在洋山港或太仓港等入库,实现CY-CFS和CFS-CY,为企业节省了场地、货物存放费,并最终实现D—D服务。

(2)与一线口岸进行合作,将港口的部分功能延伸过来。

在示范区完成海运货物的接受、拆装箱、理货、一关三检等一系列操作,然后通过集卡(“卡车航班”)或海河直达通道运至港口,直接装船出运。需要与实体港建立战略同盟关系,辟出专门苏州综保区通道。

(3)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建设与实体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结合;建设与利用和发挥实体港资源、政策及行业优势相结合;配套建设与实体港产业运作内在要求相结合;产业布局与实体港物流体系各功能之间协调发展相结合;生产与实体港货类结构相结合。

3、合作模式

(1)可以相互参股,投资建设物流设施。

(2)共同建设多种快速通道,实现双赢。

(3)与实体港可以相互实现业务外包。

(4)与其他保税港区结成战略联盟,实现合理分工,错位发展。

(5)建立与实体港综合处理统一协调的战略关系,综合平衡好示范区与港方、船方、货主及代理之间的关系。

(6)建立示范区与实体港在市场运作中“存量共享、增量共建”的战略关系,共同构造和营造现代物流新架构。

(7)建立与实体港在建立行业诚信公约、建立失信通报机制等战略关系,共同建立物流企业诚信守法等级评估互认制,加快现代物流行业信用体系的建设步伐。

(二)产业链优化拉伸

1、苏州工业园区产业基础

(1)苏州市产业发展情况

苏州已成长为国际电子制造业名城,与广东省等地区一起被评为全国首批九个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苏州等地半导体、电脑、电视、手机及零部件等正在蓬勃发展,具有相当实力,在吸引外商投资和发展速度等多方面胜过珠江三角洲,为全球厂商看好。其中苏州拥有四个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分别为: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吴江开发区、昆山开发区。其电子工业产值占江苏省电子业总量的50%,占中国大陆总量的10%。世界500强中有108家已落户苏州,其中大部分为电子企业巨头。以苏州为地理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已发展成为中国大陆最重要的电子产业基地,其电子产业链较完整,具有相当的规模和配套能力,已纳入了跨国公司的分工协作体系。

(2)苏州工业园区产业发展情况

产业层次。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家,尤其是在IC、TFT-LCD、汽车及航空零部件等方面形成了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并成为中国最大的液晶面板出货基地和芯片封装测试基地,大型客车和芯片产能均居全国前三位。

产业集群。先后建成了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火炬计划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园、国家动漫产业基地、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试点基地等6个国家级产业基地,拥有省级及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20余家、各类研发机构60余家、博士后工作站6个,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超过2万名,院省市共建的中科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机构也已正式落户园区。

产业集聚度。园区以占全国十万分之三的土地,创造了全国约3%的IT产值和16%的IC产值,汽车零部件和软件外包销售收入分别占到苏州市的55%和90%,高新技术产业利税总额占苏州市比重超过三分之一。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规划院

2、园区产业链分析

(1)产业链主要环节

从园区的主导产业总的来看,供应链的环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生产前的物流主要是采购物流,也称前端物流;生产后的物流主要是销售物流,也称后端物流。在采购环节和销售环节都存在商品交易的过程,同时采购和销售环节的实现,也离不开物流服务的支撑。

(2)产业链上各产业地位

企业从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运输、加工制造、分销直至最终送到顾客,这一过程是环环相扣的链条,这就是供应链。产业链上处于主导地位、核心地位的是制造企业,它对上可以延伸自身业务进行采购,对下可以延伸业务进行销售。对处于核心地位的生产企业的引导,就可以带动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业务的发展。

3、以产业链为基础可拓展业务

(1)以产业为基础的采购

积极拓展国际采购业务。虚拟口岸的功能开发为跨国公司从事国际采购业务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解决方案。我国以前的国际采购业务都是由各供应商直接从最临近的口岸出口至国外,运至当地物流中心后进行上架前的准备工作。对于供应商来说,必须等到货物离境后才能完成货权的转移和取得退税凭证。现在通过虚拟口岸的政策应用和功能开发,重点引进跨国公司采购中心,依托经济腹地的地理优势和国际枢纽港的口岸优势,由各供应商集中运至物流园区即实现货权的转移并取得退税凭证,便于国际物流供应商将跨国采购中的增值服务移师到物流园区,以虚拟口岸为节点开展门到门的国际物流全程服务。

“示范区”内应重点培育原料、辅料、配件等采购业。一是为保税加工企业采购,贸易公司,购进原材料件后,可以免税存储在示范区内,被保税加工企业使用则免税。二是为非保税加工企业采购,可以按实际进口量分批交税,缓解资金周转的压力。

(2)以产业为基础的销售

生产企业自营贸易。一是保税生产企业在保税区成立贸易公司,向面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销售产品。二是非保税生产企业在保税区成立贸易公司主要向国外市场销售自已的产品。

生产企业委托贸易。生产企业委托贸易公司,把产成品全权交给代理公司来销售,以供出口或进口。

(3)以产业为基础的物流服务创新

出口复进口业务创新。出口复进口业务,即“一日游”业务,以往大多通过香港等地来完成,现在通过虚拟口岸中转,不仅节约了时间,又降低了成本。“一日游”主要路线是货物从国内,进入物流园区,然后进人国内。目前,大型IT 企业和现代物流、制造企业,对零库存有很高要求,均可以虚拟口岸作为其配送中心和物流基地,利用虚拟口岸开展分拨业务。因此,要以大型加工贸易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客户,鼓励他们利用虚拟口岸进出口业务。

产品回收、维修功能引进。利用“示范区”新增的维修功能,拓展产业链服务功能,使“示范区”成为某类产品、某个企业产品的国际性维修总部或回收总

部。产品回收、维修再配送,又可以催生新的物流。

4、产业链优化措施

(1)利用园区的产业及产业集聚优势,通过园区内处于供应链链主地位的企业发展的需求,吸引其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企业进入园区或园区相关服务体系内,带动区域内服务业发展。

(2)园区应充分发挥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拓展现有服务功能,为园区企业服务。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以计算机、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物流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在全球任何一个地点进行,而国际物流服务的作用就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内寻求生产资料、信息、资金、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和重组。

(3)产业链服务平台

任务:市场信息获取;虚拟供应链的组织;服务于产品制造与配送;售后服务、产品回收、产品维修;利益分配;虚拟供应链解散;与政府谈判。

目标:全面满足客户需求;降低供应链成本;提高响应速度和效率;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资源消耗;实现双赢。

信息:客户与市场信息;供应商与制造商信息;承运、分销、零售商信息其他伙伴信息;政策信息。

支撑技术:互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合作伙伴选择技术;供应链优化、运作和管理技术;扩大物流业务规模。

(4)依托优势产业建立国际电子采购中心

以园区的IC产业、IT产业、汽车零部件为依托,通过产业链服务平台,吸引跨国物流企业、国际贸易商、采购商入驻,形成产业集散地。

(5)发挥园区产业处于核心地位的优势,带动整个上下游业务的拓展。

(6)示范区内企业流程的创新和再造

高效的服务平台提供整个产业链的相关服务,低成本、高效,示范区内生产

企业的活动,利用服务平台,通过枢纽把产品快速、高效送达客户。

通过高效的第三方专业化的服务,生产企业可以集中资源,发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服务业也可以有稳定的业务,实现规模化、聚集式发展。

(7)园区内企业的标准化作业

示范区内所有企业标准化运作,如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标准等,标准化的园区才具有示范性,才能形成园区的品牌效应,然后向自由贸易区过渡,并进一步建立具有相同政策、相同管理模式的分区,扩大示范区的范围和规模,占领经济腹地。

(三)贸易业务的推动

1、产品引进的标准

经分析调研,引入产业的基本标准应依据如下标准才能形成规模市场:原材料及工业用品:关税税率<20%;消费品:关税税率20%至50%;奢侈品:部份的关税率则高达100% 。

2、产品引进的目标对象:

根据现有的关税税率和园区企业的需求,可以重点引入

(1)生产资料市场:IC集成电路、液晶面板、汽车零部件等;

(2)消费品市场:高档服装、高档钟表、酒类等。

(四)高效服务平台搭建

高效服务平台搭建宗旨:利用政策优势、基础设施优势、综合保税区自身的窗口作用、示范效应形成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链结点。

大庆市现代物流业年度发展规划报告

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2003--2020年) 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使社会生产、物资流通、商品交易及供销服务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随着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经济运行规模的逐步扩大,货运量不断增加,对现代物流业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对改善全社会物流系统运行效率,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提高的综合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大力促进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 所谓物流,是指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在起源地到消费地之

间,有效率和有效益的正向和反向移动与储存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主要包括运输、储存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目前,我市现代物流处于快速增长的起步阶段,物流基础设施具备一定规模,综合运输网络初步建成,交通运输仓储等传统物流业仍居主要地位,代表现代物流组织形式的第三方物流正在兴起。 (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应对国外宏观环境的新变化,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完善,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主要产品覆盖全国各地。2002年全市实现国生产总值1030.7亿元,全社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42.5亿元(不含中石油销售分公司销售收入),交通运输货运量2605万吨,货物周转量33亿吨公里。全市巨大的物流量决定了对现代物流有着强大需求,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为现代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虽然地处东北陆,“不沿海、不靠边”,但距离省会较近,距离俄罗斯不远,肇源松花江大桥建成后又可与省直接相连,且铁路、公路运输发达,完全可以成为东承接、西辐射省西部、南连接吉辽、北呼应俄罗斯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近几年,全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城区之间道路畅通,境铁路总长度305公

商贸物流业发展调研报告.docx

***地区商贸物流业发展调研报告 商贸物流业是多产业融合的复合型服务业,在促进生产、引导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电子商务已成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与流通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日益扩大,业态水平明显提高,电子商务方兴未艾,商贸物流业已由国民经济的从属产业转变为先导产业。 一、发展现状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地区商务局组建以来,地区商贸物流发展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消费总量稳步快速增长。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商品流通已全面步入市场化轨道,大型综合超市、专业店、购物中心不断涌现,连锁经营向多业态、规范化发展,商贸流通业不断发展壮大。2012年,全地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62亿元,同比增长18.59%。2013年,全地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04亿元,同比增长14.5%。2014年全地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可达112.3亿元,同比增长14.5%。 (二)市场体系不断完善。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地区市场流通体系日趋完善,商贸流通业不断发展壮大。华能商贸城、金土地农哈哈农资汽配交易市场、南疆农产品综合市场、农机物流园、翰沃建材城、大欣汽车城等专业市场以及金桥连锁超市、好家乡超市、库车亿家超市等一批龙头市场在***已具有一定影响力,并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地区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6

个,农贸市场43个,营业规模较大购物中心和超市15家,餐饮业4550家,社会服务行业8381家。 (三)物流业异军突起。地区商务局自2012年组建以来,不断加大专业市场及物流业建设力度,促进新兴市场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浙江物产物流园、益康仓储物流园、库车宝达物流等一批影响力的物流企业正在逐步壮大,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在地区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全地区2011年登记注册的物流企业110户,从业人员338人,营业额16851.019万元;2012年登记注册的物流企业172户,从业人员515人,营业额22396.469万元;截止到2013年底,登记注册的物流企业249户,从业人员778人,营业额36212.869万元。 (四)农村商贸市场日渐繁荣。先后大力实施了国家试行并推广的“家电下乡”、“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活动,2012年全地区销售“家电下乡”产品6.28万台,实现销售额1.53亿元,其中财政补贴资金1437.82万元。2012年新建改造农家店178家,农村物流配送中心2家,全地区“农家店”乡镇、村覆盖率分别达到90%和85%。2013年新建改造农家店216家,配送中心1个,乡镇商贸中心2个。2014年新建、改造乡镇商贸中心4个,配送中心1个,总投资5300万元;升级改造城乡农贸市场5个,总投资约1亿元,可带动就业人数约5800余人,增加利税247万元。2014年对全地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1511个农家店、7个配送中心和1个乡镇商贸中心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估和整改。乡村消费增速连续两年高于城镇消费,城乡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五)外贸企业规模不断壮大。近年来,地区商务局全面落实

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附件 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征求意见稿) 现代物流业是以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为核心,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大力推进成都现代物流业发展,有利于增强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支撑保障作用,对改善城市投资环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经济运行效率、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务院《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四川省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和《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6—2020年。本规划是指导成都市现代物流业未来五年发展的重要依据和行动纲领。 一、发展现状与形势 (一)发展现状。 1.物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十二五”期间,我市物流产业发展提速增效,产业规模和质量显著提高,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率进一步下降,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2015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比2010年增长 2.13倍,年均增长16.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

比2010年增长2.19倍,年均增长17%,;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 比重为16.6%,低于全国1.4个百分点。 2.物流枢纽功能不断增强。目前,成都已通航城市198个,开通航线257条,其中国际(地区)航线88条(国际定期直飞航线41条),2015年客货吞吐量分别达到4224万人次和55.7万吨,继续巩固国内航空第四城地位。“蓉欧+”战略深入实施,全面启动国际铁路港规划建设;“蓉欧快铁”双向稳定加密开行,班列干线逐步向欧洲腹地延伸,库特诺海外办事处挂牌成立;中亚班列和成都至国内枢纽城市互联互通班列稳定开行;成都集装箱中心站吞吐量继续保持全国首位。累计开通300余条公路货运班线,形成覆盖全国各大中城市的快速公路货运班车网络。 3.口岸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初步形成设施先进、布局合理的空、铁、公立体口岸开放体系,双流机场口岸吞吐量在西部地区排名第一,率先在中西部地区实现7×24小时通关,青白江铁路口岸获批国家临时开放口岸,为国际货运量大幅度增长奠定基础,龙泉公路口岸完成搬迁,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海关特殊监管区快速发展,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包括高新、双流园区)进出口总额在全国排名前列,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已投入运行,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得国家立项批复并正在加快建设,为沿海产业转移和国际贸易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口岸功能不断完善,双流空港已具备进口药品、植物种苗、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指定口岸资格,正在加快建设进口水果指定口岸,国际铁路港

陕西省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

陕西省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 物流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我省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大格局、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着力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2015-2020年)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物流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为2015-2020年。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2009年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支持物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制定出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方案,设立省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定加快物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物流业发展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对促进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物流规模持续扩大。据统计,2014年全省物流业实现增加值1131亿元,比2009年增长1. 75倍,年均增长11.8%。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4%,占服务业的比重达17. 6%。全社会物流总额达到3. 58亿亿元,比2009年增长2.48倍,年均增长19. 9%。互联互通能力提升。依托高速公路“一日交通圈”、“两纵五横四枢纽”铁路骨架网和“一主四辅”航空运输格局,围绕产业聚集、消费取向和货物流量,先后开通了面向韩国的货运航线和面向中亚的“长安号”货运班列,西安铁路枢纽形成了2亿吨/年货运能力,全省货运总量从2009年的8.6亿吨提高到2014年的15.7亿吨,年均增长12. 8%。建成各类物流园区32个和一批物流配送中心,营业库房面积达到350万平方米左右。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始应用,装卸搬运、分拣包装、加工配送等物流专用装备和智能标签、跟踪追溯等技术迅速推广,物流信患平台建设快速推进。物流功能不断完善。西安被确定为全国物流节点城市、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国家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宝鸡、榆林、咸阳被确定为全国物流园区二级布局城市。西安咸阳机场航空一类口岸、西安国际港务区铁路一类口岸及5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先后获批。西安国际港务区构建了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西安公路港、西安综合保税区三大平台,开展了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获得国际国内港口代码,内陆港模式探索已走在全国前列。 物流企业快速成长,物流业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加快,传统运输业、仓储业加速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和国际物流等领域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物流企业达到20家,国家A级物流企业57家,其中5A级4家。新加坡普洛斯、嘉里大通等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布局陕西,招商局物流、中铁物资等央企在陕组建了第三方物流公司。初步形成了所有制多元化、服务网络化和管理现代化的企业发展格局。 总体来看,我省物流业仍处于生长期的初期阶段,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一是物流理念意识还不够强。对物流业的服务业属性和产业地

现代商贸物流的五大发展方向

现代商贸物流的五大发展方向 商贸物流是指的在商业贸易活动中进行的物流过程,统称为商贸物流要加快推进现代商贸物流产业的发展,必须立足现有优势和基础,着力从做大、做强、做优、做全、做活上下功夫。 一、要在做“大商”上下功夫。 “做大”不是做成大而全、小而全的发展格局,而是要针对当前经开区商贸物流业发展散、小、乱的现状,提升优势和档次,推进产业集约、集群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做大商”: 一是要培育龙头企业,形成产业支撑。立足经开区现有优势企业和专业市场,强化政府引导,建立健全商贸物流产业发展机制,引导企业既兴建现代专业市场,又积极投身商贸物流业发展,促进企业由开发建设向开发建设与发展产业并重转变,使企业成为建设市场、开拓市场、经营市场、繁荣市场的主体,通过企业+市场+产业的发展模式,改变经开区当前市场经营主体缺失、商贸物流业发展分散的落后面貌。二是要引进战略投资者,打造企业集团。坚持项目带动,按照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和现代城市发展规划的要求,建立健全项目带动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开发好高质量的项目、核心项目、前瞻性项目和大项目,通过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的战略投资者到经开区发展商贸物流业。要支持和鼓励骨干流通企业通过自由连锁、挂大靠优等形式扩大投资,加快改造升级步伐,加强与第三方物流合作,并通过政策引导、市场整合,促进传统大型物流企业实现强强联合,培育一批现代物流企业集团。三是发展现代物流园区,推进集群发展。根据商贸物流业发展需要,按照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要求和“建设一个园区、繁荣一个市场、发展一个产业”的思路,规划设立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建立园区发展机制和政策,通过市场运作加强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充分园区集聚和带动作用,吸纳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和商贸经营者入驻,推进商贸物流集群发展,着力改变现阶段卷闸门式的发展模式。 二、要在做“强商”上下功夫。 怀化既有地位五省接边地区的区位优势,也有周边地区快速发展的不断挤压和冲击。要把经开区打造成为商贸物流的样板区,不仅需要从规模上做大,而且需要从实力上做强。 一是要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整合和改造提升现有商贸物流专业批发市场、仓储设施,加快发展专业市场体系,以入列中国物流实验基地为契机,全力实施“1+9”发展工程,招商建设10大专业物流市场,全力抓好中国西南现代物流中心、服装布艺大市场、五金水暖机电大市场、天凯副食干货调味品大市场二期工程等重点商贸项目,招商引进战略投资者到经开区

物流行业发展规划

2017年物流行业发展规划 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和企业竞争力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局遵循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规律,在对我县现代物流行业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原阳县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落实县委、县政府加快原阳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以服务原阳经济发展为中心,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走“政府引导、企业运作、逐步发展”的路子。通过积极培育物流市场,整合各类物流资源,构建技术支撑平台,形成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物流服务体系,促进我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二、规划原则 1、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机制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按市场需求确定发展重点,推进资源的优化重组。 2、企业为主体。企业是物流业务经营主体、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建设和经营要落实到企业,行业管理部门侧重

于引导、推动和扶持。 3、协调发展。物流发展规划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一致,与城镇总体规划的功能、布局相协调,与产业布局规划相配套,服务于商贸带动和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 4、信息化带动。物流的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重要区别之一。建设好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系统,实现与社会公共物流信息网络平台相连接,做到内部互联、外部互通,信息共享,风险共担,以信息化带动物流业的现代化。 5、物流连锁化。物流发展要立足本地,面向全省,走向全国。积极顺应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潮流,运用好省内物流资源,加快与省内、外物流大公司的合作,提高竞争力。 三、总体目标 充分发挥我县区位、交通、资源和商贸等方面的优势,全面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尽快构建现代化的物流基础设施、公共信息平台,培育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形成多层次、社会化和专业化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到202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物流成本占全县GDP的比重比“十二五”末降低4个百分点,物流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幅度高于全县生产总值增长幅度3个百分点,基本形成以第三方物流为主的市场主体。“十三五”期间,基本建成一个综合物流园区和一个专业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形成城乡现

商贸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商贸物流市场调查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15-2020年) 报告编号:15231A8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955391412.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中国商贸物流市场调查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15-2020年) 报告编号:15231A8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75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4006-128-668、-66181099、66182099 传真:-66183099 Email:kf@Cir. 网上阅读:.cir./R_JiaoTongYunShu/A8/ShangMaoWuLiuHangYeXianZhuangYuFaZha nQuShi.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容介绍 产业发展及重要性 商贸流通行业是指商品流通和为商品流通提供服务的产业,主要包括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仓储业,并涉及交通运输业等。商贸物流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物流配送的主体。商贸物流业快速发展对促进商贸繁荣、服务民生、改善消费环境、推进流通方式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小型商贸企业采用的是自营物流模式,即由中小型商贸企业自身来承担商贸经济活动的物流运作。2013年市场调查显示,商贸企业物流执行主体31%为第三方,14%的企业由供货方承担,55%的企业由公司自理。商贸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经济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特别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商贸企业更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程度的窗口,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国力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晴雨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打破了重生产、轻流通的局面,使整个国民经济走上了在宏观调控下以价值规律为导向的良性循环轨道上。 市场容量 2014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80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1.9%。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4274亿元,增长9.4%。2014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39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0%,实际增长10.9%。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33179亿元,增长9.3%。2014年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27898亿元,同比增长4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物流产业规划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物流产业规划(摘要) 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管理委员会 物流是指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目的,为提高原材料、在制品、制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到消费的流动和储存的效率而进行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物流功能性活动包括需求预测、订单处理、客户服务、分销配送、物料采购、存货控制、交通运输、仓库管理、工业包装、物资搬运、工厂和仓库或配送中心的选址、零配件和技术服务支持、退货处理、废弃物和废弃产品的回收处理等。把这些环节的功能要素集合成系统,进行一体化管理,是现代物流的根本所在。 物流产业是指以物流活动为共同点的行业群体。现代物流产业的构成包括四个主要行业:一是物流基础行业。这个行业由各种不同的运输线路以及运输线路的交汇与节点所构成的系统,是作为基础的一个“平台”。二是第三方物流业。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三是物流信息系统行业。这个行业提供物流系统软硬件,提供系统管理,是计算机系统技术和通信技术在物流领域的独特的组合。四是货主物流。货主物流是自营物流,有可能部分从事第三方物流的活动。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依托航空港与深水港建设,加快临空、临海产业带和现代物流产业基地建设”。上海市政府决定将外高桥地区建设成为现代国际物流基地。外高桥保税区地处长江与东南海岸线的交汇点,紧靠外高桥港区,临近浦东空港,拥有政策优势、功能优势和先发效应优势,在建设外高桥地区物流产业基地中作用重大,地位突出。 一.外高桥保税区物流产业现状及进一步发展的优势 物流仓储是外高桥保税区的三大功能之一。几年来,外高桥保税区与外高桥港区和浦东国际机场同步发展,在外高桥地区形成了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集散点,集装箱进出口快速集并、中转、分检、分送基地,从而在保税区内初步形成了海运与空运结合、保税物流与非保税物流结合、区内物流与区外物流结合自营物流与外协物流结合的物流产业。从物流量上看,作为上海的国际贸易基地,2001年外高桥保税区进出口额将达到100亿美元,外高桥港区的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300万TEU。从物流企业数量上看,截至到今年9月,区内物流仓储型企业己达到518家,其中大部分企业都建立了物流信息平台和业务管理系统,并实现了网上通关。

“十三五”中国物流行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十三五”中国物流行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对我国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高速增长的新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重心将从追求速度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物流业作为新兴的服务产业,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将成为“十三五”时期物流业发展的总基调。 二是新型工业化和产业转型的新要求 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我国逐步从工业化中后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突出特点是从传统资源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从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延伸。物流业作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是服务型制造的重要转型方向,中高端的产业链需要中高端的物流服务相配套。 三是新型城镇化和消费升级的新要求 我国城镇化仍将处于快速发展区间,将释放巨大的投资和消费潜力。消费升级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增加,也对物流服务的精细化、响应度和一体化水平有更高的要求。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物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表示,“十三五”时期,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的解决方案需求旺盛,城乡物流一体化、末端服务体验将成为竞争焦点。 四是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转移的新要求 国家“三大战略”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新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发展空间格局正在形成,将对物流设施、运输方式和交通网络的连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区域物流大通道建设、战略性物流枢纽节点的布局调整,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多式联运、甩挂运输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必备条件。 五是创新驱动和科技革命的新要求 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国务院出台“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传统物流业态深度融合,已经和正在带来物流领域的深刻变革。“十三五”时期,创新将摆在物流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重点是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六是开放型经济和全球化的新要求

大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8—2021年)

大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8—2021年) 目录 一、发展基础 (5) 二、机遇与挑战 (9) (一)面临的机遇 (9) (二)面临的挑战 (12) 三、总体要求 (13) (一)规划范围与期限 (13) (二)指导思想 (13) (三)基本原则 (14) (四)发展定位 (15) (五)发展目标 (16) 四、节点布局 (18) (一)国际物流枢纽港 (18) (二)枢纽物流园 (20) (三)专业物流中心 (23)

五、主要任务与重点工程 (27) (一)突破发展航空物流,助力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 (27) (二)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提升流动经济发展效率 (30) (三)加快物流通道建设,扩展门户经济发展空间 (32) (四)着力发展智慧物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34) (五)加快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发展新引擎 (36) (六)不断深化产业融合,提升物流服务专业化水平 (37) (七)统筹城乡物流发展,提升民生保障能力 (40) (八)持续强化绿色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 (42) 六、保障措施 (43) (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43)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 (44) (三)优化政策环境 (45) (四)加强行业统计与监测 (46) (五)强化科技人才支撑 (46) 附表:重点建设项目表 (47)

附图:大西安物流骨干节点布局图 (52) 大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8—2021年) 为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和市委“聚焦三六九、振兴大西安”的战略部署,抢抓“一带一路”、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等重大机遇,充分发挥现代物流业在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助力“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以下简称“三个经济”)发展,打造万亿级现代服务业,根据《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国务院《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陕西省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0年)》《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大西安立体综合交通发展战略规划(2016—2030年)》《大西安(西安市—西咸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17—2021)》等,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近年来,西安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物流产业规模持续增长,物流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龙头企业规模快速壮大,物流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全市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物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支柱产业地位初步形成。近年来,西安现代物流业规模保持较快增长,综合实力不断提升。2017年,全市物流业实现增加值728亿元,较上年增长14.7%,物流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达9.7%;全市公路货运量达2.45亿吨,铁路货运量达1.35亿吨,

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

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 2016年05月

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 商贸物流是指与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商贸服务业及进出口贸易相关的物流服务活动。商贸物流属产业物流,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高效、安全、通畅的商贸物流服务体系,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和效益;有利于促进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提升流通产业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与繁荣;有利于减轻资源和环境压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好地为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商贸物流发展,根据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8号)和《商务部关于加快流通领域现代物流发展的指导意见》(商改发〔2008〕53号)的有关要求,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商贸物流发展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城乡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城乡商贸物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随着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工作的推进,城市商贸物流专业化、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为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农超对接”、“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工程”和农资流通体系试点等工作,有效促进了农村日用工业品、农资和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批发市场通过功能再造和制度创新,延伸了加工、配送功能,缩短了供应链流程、提高了流通效

率。餐饮企业通过建立现代化主食配送中心,实现网点的统一配送、及时补货,保证了食品的新鲜度,为方便居民消费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商贸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配套能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我国商贸物流基础设施投资稳步增长,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仓储业固定资产投资近十年来年增幅保持在40%左右。立体仓库面积已接近仓库总面积的20%,形成了通用仓储与专业仓储、常温仓储与低温仓储、普通仓储与立体仓储共同发展的格局。截至2009年末,全国连锁零售企业拥有各类商品配送中心3426个,通过配送中心向连锁企业配送商品金额达到1.2万亿元。一批商品集散地、产地和销地批发市场经过建设改造,货物集散、配送能力不断增强,冷链物流设施成为新的投资热点。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在商贸物流活动中得到广泛运用。现代化的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对促进传统物流模式转变、提高城市和城际配送效率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商贸物流服务主体迅速成长,先进物流服务方式推广速度加快。 随着商贸物流社会需求的不断扩大,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现代商贸物流企业群体迅速发展。商贸企业、物流企业积极推广应用越库配送、共同配送、供应商管理库存等服务模式,满足现代零售企业小批量、多频次、快周转的物流服务需求,限额以上连锁超市商品统一配送率达到63.4%。汽车、家电、医药、烟草等专业物流形成一定规模。信息科技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商贸企业和物流、配送企业的服务能力和供应链管理水平。各地建设的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有效地改善了物流信息的共享服务,促进了物流资源的供需衔接。 (四)商贸物流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各种支持和配套政策日臻完善。 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通过制定规划、出台政策、设立专项资金,从多方面支持商贸物流发展。中央财政通过设立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专项资金,

北京十三五物流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 (修改稿) 北京物资学院 2010年12月

目录 序言 (1) 第一部分规划背景 (2) 一、北京市“十一五”期间物流业发展的回顾与总结 (2) (一)物流空间格局初步形成,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2) (二)物流产业规模增长快速,物流效率不断提升 (3) (三)城市物流体系逐渐完善,城市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5) (四)对外经济数量质量同步发展,国际物流服务能力逐步提升 (5) (五)物流企业主体不断壮大,市场集中度大幅提升 (5) 物流领域的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国际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6) (六)物流业发展政策环境良好,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6) 二、“十二五”时期北京物流发展面临的形势 (7) 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物流需求显著提升 (7) (一)国际化进程加快,迫切需要面向国际贸易、服务世界城市建设的国际物流系统 (7) (二)新兴和优势产业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面向先进制造业的供应链物流支撑系统 (8) (三)消费型城市特征显现,迫切需要面向高效运行的末端物流保障系统. 9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0) 一、指导思想 (11) 二、基本原则 (11) (一)统筹规划促进协调发展 (11) (二)科技引领实现创新发展 (11) (三)功能提升增强保障能力 (11) (四)结构调整带动高端发展 (11) 三、发展目标 (12) (一)总体目标 (12) (二)预期指标 (12) 第三部分空间布局 (13) 一、布局依据 (13) 二、“立体化、多组团”的布局 (15) 第四部分发展任务 (17) 一、优化空间布局,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17) 二、大力发展面向国际贸易、服务世界城市建设的国际物流系统 (18) 三、大力发展面向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供应链物流及物流总部基地 (19) 四、大力发展面向商贸流通企业和消费者的城市配送物流 (19) 五、强化区域物流合作,拓展首都物流圈服务功能 (19) 第五部分重点工程 (20) 一、共同配送试点工程 (20) 二、电子商务物流工程 (20) 三、农产品物流配送工程 (20) 四、食品冷链物流工程 (20)

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功能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推动我市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更好地服务X三省交界区域和支撑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根据《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X政〔X〕11号)和《X 市城市总体规划(X—X年)》等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物流业发展的主要成绩 1.物流业规模水平不断提升。我市传统运输业、仓储业加快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物流等领域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逐步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十二五”期间,我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由X年的40.1亿元扩大到X年的66.8亿元,年均增速10.7%;全市公路完成货运量7.4亿吨、货运周转量2890.5亿吨公里。 2.物流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我市是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8297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到148.2公里。目前,我市立体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由X高铁、X铁路和X铁路组成的“二纵一横”铁路枢纽;形成了由X、X、X高

速公路与正在建设和推进的X、西北绕城高速公路构成的“二纵二横一环”高速公路网,由X、X、X等组成的“三纵二横一联”国道干线和由X、X、X等组成的“五纵四横四联”省道干线路网;X通用航空机场、X机场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通用航空优势独特。 我市是国家二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是X经济区5个区域物流枢纽之一,已被纳入X协同发展战略联动城市,成为“一带一路”、环渤海经济圈、X五大国家战略辐射带动的重要节点。X交通物流园、X 物流园、X物流园、X国际物流港、国药X物流中心、X果蔬城等一批重大物流项目加快实施,呈现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态势。X年以来,全市在建占地300亩以上的物流园区8个、100亩以上的11个,其X 国际物流港被评为X年X省示范物流园区。 3.物流技术装备条件有所改善。货运车辆逐步向多元化、规模化、绿色节能方向发展。全市货车总量达到8.2万辆,重型牵引车14943辆,半挂车15962辆,大中型集装箱货车118辆,厢式货车4689辆,液化天然气货车1317辆。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标签、跟踪追溯、路径优化等技术得到有效推广,大多数物流企业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八挂来网”“X农资物流电子商务平台”和“运的易”移动互联等物流智能化服务模式不断涌现。 4.产业物流发展较快。“十二五”期间,我市已初步形成了能够与工业、商贸、农业等产业相融合的物流服务体系。在工业物流方面,随着我市钢铁、煤化工、冶金建材、新能源、纺织、装备制造、医药等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生产性物流需求得到充分释放,X物流

市现代商贸与物流一体化发展规划

前言 现代商贸物流产业由商贸服务业、物流业、区域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共同构成,涉及为都市和区域服务的原材料和产成品的采购、交易、销售、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分拔、配送等商贸、物流差不多功能,相关的组织、治理和延伸服务业态,以及为商贸物流进展提供支撑环境与条件的金融服务体系和信 息服务系统。加快现代商贸物流业一体化进展,对处于区域都市竞争、经济扩张和进展方式转变的湘潭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处于非沿海的内陆都市培育新的具有产业进展实质支撑的经 济增长点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和探究作用。为落实湖南省环长株潭都市群进展战略,抓住“两型社会”建设、“两个领先”的推进以及中部崛起的重大机遇,推动湘潭市现代商贸物流业的集约化、区域化、网络化、信息化快速进展,培育新的都市经济增长点,实现湘潭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商贸物流“千亿产业”目标,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限: 2011~2020年(近期:2011~2015年,远期:2016~2020年)。 规划范围:湘潭市域全境,包括湘潭县、湘乡市、韶山市、雨湖区、岳塘区。总面积:5015平方公里。以规划城区范

围为重点。 规划依据:《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商贸物流专项规划》、《湖南省“十二五”商务规划》、《湖南省“十二五”物流业进展规划》、《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物流进展的意见》、《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进展的意见》、《环长株潭都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年)》、《湘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十二五”规划》、《湘潭市都市总体规划(2009—20 20)》、《湘潭市“十二五”重点项目规划》、《湘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湘潭市都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湘潭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进展现代物流业的意见》。 湘潭市现代商贸与物流一体化进展规划(2011-2020年)进展现状及存在的要紧问题 随着湘潭市经济社会的快速进展,以及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近年来,商贸服务业与物流业获得较快进展,产业规模和进展水平不断提升,为以后进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一)商贸服务业进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020年(工作计划)阜新市实施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工作方案

阜新市实施《商贸物流发展专项 规划》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促进阜新市商贸物流发展,提高商贸物流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强商贸服务业竞争力,适应我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需要,根据国家商务部、发改委和供销总社《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商商贸发〔2011〕67号)和省服务业委、发改委和供销社《关于转发<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商辽服联发〔2011〕1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我市商贸物流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商贸物流在国家和省相关政策扶持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城乡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我市城乡商贸物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随着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创建工作的推进,我市商贸物流专业化、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为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农超对接”、“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和农资流通体系试点等工作的开展,有效促进了农村日用工业品、农资和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批发市场通过功能再

造和制度创新,延伸了加工、配送功能,缩短了供应链流程、提高了流通效率。餐饮企业通过建立现代化主食配送中心,实现网点的统一配送、及时补货,保证了食品的新鲜度,为方便居民消费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商贸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配套能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我市商贸物流基础设施投资稳步增长,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物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从2005年来年平均增幅为39%,其中2010年的增长率更是达到了87%,为180414万元。截至2010年末,全市连锁零售企业拥有各类商品配送中心6个。一些商品批发市场经过建设改造,货物集散、配送能力不断增强,冷链物流设施成为新的投资热点。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在商贸物流活动中的运用逐渐开始普及。现代化的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对促进传统物流模式转变、提高城市配送效率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商贸物流服务主体迅速成长,先进物流服务方式得到一定推广。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扩大,现代商贸物流企业发展迅速,物流企业积极推广应用越库配送、共同配送、供应商管理库存等服务模式,满足现代零售企业小批量、多频次、快周转的物流服务需求。乡镇限额以上连锁超市商品统一配送率超过50%,城市限额以上连锁超市商品统一配送率更是达到60%以上。家电、农副产品等专业物流形成一定规模,冷

康乐县现代物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康乐县现代物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6-2020) 康乐县商务局 2015年4月30日

目录 一、康乐县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现状………………………………………………(一)发展成效……………………………………………………………………………………………………….. 1、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 2、物流园区和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建设取得新进展……………………………………… 3、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助推并拓展了物流市场需求……………………………………………. 4、各级政府对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二)存在的问题……………………………………………………………………………………………………… 1、对现代物流的认识有待提高……………………………………………………………………….. 2、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3、现代物流发展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4、物流企业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5、从事物流技术与管理的高端人才缺乏………………………………………………………… 二、康乐县“十三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环境条件……………………………(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二)交通区位优势的不断凸显与提升………………………………………………………………….. (三)新型产业、新型城市化及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旺盛物流需求……………………. (四)群众良好的经商传统为康乐县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 (五)与周边省份的紧密合作为康乐县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信息基础……..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 1、市场配置资源,政府营造环境………………………………………………………………………. 2、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3、整合物流资源,提升现有物流设施的功能……………………………………………………. 4、创新物流服务方式,促进物流业协调发展……………………………………………………. (三)发展定位………………………………………………………………………………………………………….

叙永县商贸物流产业发展规划解析

叙永县商贸物流 产业规划 叙永县经济和商务局 2013 年4 月29 日

第一章物流园区规划 一、总则 (一)发展目标 1、总体发展目标:到2020年,把叙永建成立足川南、辐射滇黔、与泸州市紧密协作的二级商贸流通平台、物流信息交流中心,打通扩展滇黔的货运快速通道,以物流服务产业,以产业带动经济。 2、空间结构目标:建设“一核、三主、三副”的综合物流网络,形成以叙永县城为核心,以建立江门、龙凤、震东为三个主节点,天池、分水、赤水为三个副节点的空间布局,发挥区位及产业优势,构建高效的物资集散网络体系。 (二)发展思路 1、战略定位 川、滇、黔结合部区域商贸流通中心,泸州市南部区域的商贸物流桥头堡,重要的煤硫矿工业和商贸服务基地。 2、发展战略 (1)专业化战略 实行标准化建设,发展现代物流,提高叙永物流体系的专业化水平。 火车站物流园区为煤矿产品、矿山机电设备、竹产品、五金建材、汽修配件等物资提供专业的仓储、运输、配送、流通加工、以及信息和技术服务;江门物流节点为竹浆和周

边矿产品提供公铁对接无缝运输;龙凤物流节点为工业园区原材料及制成品提供配套物流服务;震东物流节点为矿产品提供中转、整合物流服务;天池、分水、赤水则是生活资料的物流次节点,分别辐射叙永南部城镇、云南边界、贵州边界。 (2)规模化战略 整合分散的物流资源,实现物流资源高效整合和优化配置,发挥规模效益,实现规范管理、合理竞争,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引导和帮助传统运输、储运及批发贸易企业实现从传统物流向现代化物流转变。 (3)集成化战略 依托物流园区和主次节点,发展增值空间大的其他职能。在其基本功能上,完善配套设施的建设,将运输、中转、仓储、中介代理、信息交易、停车、食宿、配货、加油、金融、保险、通信邮政、娱乐等功能集成,积极整合物流和电子商务,发展物流金融,建立起一个功能完善的综合物流体系。 (4)网络化战略 建立与隆黄铁路、川黔高速公路等其他物流枢纽的衔接,提升流通服务和对外辐射能力;加强与其他企业、泸州古蔺等车站、泸州港等码头、以及纳溪物流中心等其他物流园区的合作;搭建物流信息化平台,融入到全国物流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