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试题专项训练

合集下载

小学探究性试题及答案高中

小学探究性试题及答案高中

小学探究性试题及答案高中# 小学探究性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哪一个?A. 大西洋B. 太平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答案:B. 太平洋2. 植物通过什么过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A. 呼吸作用B. 光合作用C. 蒸腾作用D. 吸收作用答案:B. 光合作用二、填空题3.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__小时,公转周期是________年。

答案:24小时;1年4.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________。

答案:皮肤三、简答题5. 请简述什么是生态系统,并举例说明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答案: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其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例如,一个森林生态系统包括树木(生产者)、动物(消费者)、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者)以及阳光、水和空气等非生物因素。

6. 请解释为什么说水是生命之源,并列举水在人体中的作用。

答案:水是生命之源,因为它是所有生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参与细胞的组成和生命活动。

在人体中,水的作用包括维持体温、运输营养物质、排泄废物、润滑关节等。

四、探究题7.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探究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答案:可以设计一个对照实验,将两盆相同的植物放置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一盆浇水,另一盆不浇水。

观察一段时间后,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从而探究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8. 请提出一个科学问题,并设计一个探究方案来解答这个问题。

答案:科学问题: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什么?探究方案:选择几种不同颜色的透明塑料薄膜覆盖在植物上,观察一段时间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数据,比较不同颜色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结束语通过以上试题及答案,我们可以看到小学探究性试题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这些题目,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究能力。

探究型试题含答案-

探究型试题含答案-

探究型试题探究性问题涉及的基础知识非常广泛,题目没有固定的形式,因此没有固定的解题方法。

它既能充分地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熟悉程度,又能较好的考查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等,因此复习中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又要加强变式训练和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1(宜昌课改)如图1,已知△ABC 的高AE =5,BC =403,∠ABC =45°,F 是AE 上的点,G 是点E 关于F 的对称点,过点G 作BC 的平行线与AB 交于H 、与AC 交于I ,连接IF 并延长交BC 于J ,连接HF 并延长交BC 于K .(1)请你探索并判断四边形HIKJ 是怎样的四边形?并对你得到的结论予以证明;(2)当点F 在AE 上运动并使点H 、I 、K 、J 都在△ABC 的三条边上时,求线段AF 长的取值范围.(图2供思考用) 解:(1)∵点G 与点E 关于点F 对称,∴GF=FE ∵HI ∥BC ,∴∠GIF =∠E J F , 又∵∠GF I=∠EF J , ∴△GFI ≌△EFJ , ∴GI=JE同理可得HG=EK , ∴HI=JK,∴四边形HIKJ 是平行四边形(注:说明四边形HIJK 是平行四边形评1分,利用三角形全等说明结论的正确性评2分)(2)当F 是AE 的中点时,A 、G 重合,所以AF=2.5 如图1,∵AE 过平行四边形HIJK 的中心F, ∴HG=EK, GI=JE.∴HG/BE=GI/EC. ∵CE >BE,∴GI > HG , ∴CK >BJ.∴当点F 在AE 上运动时, 点K 、J 随之在BC 上运动, 图1如图2,当点F 的位置使得B 、J 重合时,这时点K 仍为CE 上的某一点(不与C 、EE C B A图2图1C G I J BE K HFB A重合),而且点H 、I 也分别在AB 、AC 上(这里为独立评分点,以上过程只要叙述大体清楚,说理较为明确即可评2分,不说明者不评分,知道要说理但部分不正确者评1分) 设EF =x ,∵∠AHG =∠ABC =45°,AE =5,∴BE=5=GI ,AG =HG =5-2x ,CE =340-5 ∵△AGI∽△AEC,∴AG∶AE=GI∶CE. ∴(5-2x)∶5=5∶(340-5) ∴AF=5-x =4 ∴25<AF ≤4 图2 说明:本题考查知识较多,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相似形的判定及应用。

中考化学总复习《科学探究》专项试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总复习《科学探究》专项试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总复习《科学探究》专项试题一、科学探究题1.小竹同学对只含有X、Y、Z、W四种金属单质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图所示探究。

请根据实验流程回答问题:(1)滤液A中含有_________种溶质。

(2)若测得所得滤液C中含有X(NO3)2,则X、Y、Z、W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

(3)往无色W(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锌和铁的混合固体,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

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某班同学为验证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向盛有碳酸钠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迅速用带导气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右侧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实验结束后,将两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废液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澄清溶液。

同学们对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忽略二氧化碳的影响):【提出问题】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做出猜想】猜想一:CaCl2、NaCl和HCl猜想二:CaCl2、NaCl和Na2CO3猜想三:_____;【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_____是错误的。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反思拓展】最终同学们确认了废液中溶质的成分。

若将废液直接排入铸铁管道引起的危害是_____,你认为该废液的处理方法是_____。

3.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维生素C(C6H9O6)、碳酸氢钠( NaHCO3)、柠檬酸(C6H8O7)】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

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该气体的成分。

【查阅资料】CO是有毒气体,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二氧化碳通常状态下不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于灭火。

【猜想与假设】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

小明说:不可能含有H2,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试题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试题

初三化学总复习实验、推断题专项训练1、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煤所产生的混合气,其主要成分是CO、H2、CO2和水蒸。

气。

请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确认混合气中含有CO和H2(1)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的代码字母)混合气→( ) ( )接 ( ) ( )接 ( ) ( )接 ( ) ( )接 ( ) ( )。

(2)确认混合气中含有H2的实验现象是:;其理由是2、我们知道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那么二氧化硫与水是否也能反应生成一种酸呢?某实验小组对此进行探究,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

请你回答其中的有关问题:(1)做出假设:;(2)设计方案:先验证水能否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再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最后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实验装置和药品如图:(3)查阅资料:你认为该实验小组需要掌握的资料内容中应包括(填序号)①二氧化硫易溶于水②酸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SO2不与浓硫酸反应④二氧化硫有毒,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4)实验:①实验过程中装置C内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这说明。

②装置D中胶头滴管中的蒸馏水在二氧化硫气体生成之前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颜色发生变化,当有二氧化硫气体通过时发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此现象说明,此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装置E 的作用是 。

(5)结论:原假设 (填“成立”或“不成立”)3.小强同学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装置探究CO 的有关性质,根据图回答问题:(1)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弹簧夹①还是②, ,为什么?理由:;实验结束时,是先夹上弹簧夹①还是②, ,为什么?理由:;(2)实验现象:A ,反应方程式是 ;B ,反应方程式是 ;C 。

(3)B 瓶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4)实验中在导管a 、b 处都需点燃,其目的是否相同? ;理由是 ;(5)上述实验可以总结CO 的性质a b 活 鼠 C B CuO A 澄清石灰水②①CO有:、、。

中考数学探究性问题复习练习-中考数学试题、初中数学中考试卷、模拟题-初中数学试卷

中考数学探究性问题复习练习-中考数学试题、初中数学中考试卷、模拟题-初中数学试卷

中考数学探究性问题复习练习-中考数学试题、初中数学中考试卷、模拟题、复习资料-初中数学试卷-试卷下载中考数学探究性问题复习探究性问题是指在给定条件下探究尚不明确的结论,或由给出的结论探求满足该结论所需要的(或尚不确定的)条件的一类问题,它与传统条件结论封闭是截然不同的。

一般情况下,传统题条件完备,结论明确,只需计算结果,或对结论加以论证,其解题通法往往是确定的。

探究性问题是通过对题目的具体分析,选择并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经过观察、试验、分析、比较、类比、归纳、猜测、推断等探究性活动来探索解题思路。

探究性问题一般可分为结论探究题、条件探究题和存在性探究题。

我市近年来一直以考查结论探究题和存在性探究题为主。

1、结论探究题结论探究题,一般是由给定的已知条件探求相应的结论,解题时往往要求充分利用条件进行大胆而合理的猜想,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例1、有若干个数,第1个数记为,第2个数记为,第3个数记为,……,第个数记为,若,从第2个数起,每个数都等于“1与它前面的那个数的差的倒数”。

(1)试计算:=,=,=;(2)根据以上计算结果,请你写出:=,=。

例2、水葫芦是一种水生飘浮植物,有着惊人的繁殖能力。

据报现已造成某些流域河道堵塞,水质污染等严重后果。

据研究表明:适量的水葫芦生长对水质的净化是有利的,关键是科学管理和转化利用。

若在适宜条件下,1株水葫芦每5天就能新繁殖1株(不考虑植株死亡、被打捞等其它因素)。

(1)假设江面上现有一株水葫芦,填写下表:第几天51015…50…5n总株数24(2)假设某流域内水葫芦维持在约33万株以内对净化水质有益。

若现有10株水葫芦,请你尝试利用计算器进行估算探究,照上述生长速度,多少天时水葫芦约有33万株?此后就必须开始定期打捞处理水葫芦。

(要求写出必要的尝试、估算过程!)例3、如图,“取正方形各边的中点,并把相对的两个中点相连,这样把一个大正方形分成了四个小正方形”,我们称之为第1次操作。

生物探究性试题及答案

生物探究性试题及答案

生物探究性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储存遗传信息B. 保护细胞内部结构C. 调节细胞内外物质交换D. 合成蛋白质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器的功能?A. 线粒体产生能量B. 内质网参与蛋白质合成C. 核糖体合成核酸D. 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修饰答案:C3. 光合作用中,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发生在哪个阶段?A. 光反应B. 暗反应C. 光反应和暗反应D. 无光反应和暗反应之分答案:A4. 以下哪种生物不是真核生物?A. 酵母菌B. 蓝藻C. 草履虫D. 蘑菇答案:B5. DNA复制过程中,哪种酶负责解开双螺旋结构?A. 聚合酶B. 解旋酶C. 连接酶D. 限制酶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细胞周期包括____和____两个阶段。

答案:间期、有丝分裂期2. 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____。

答案:叶绿体3.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真核细胞具有____。

答案:细胞核4.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____的改变。

答案: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5. 有性生殖过程中,子代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这一现象称为____。

答案:孟德尔遗传规律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描述细胞分化的过程及其意义。

答案:细胞分化是指在生物体发育过程中,原始细胞逐渐转变为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成熟细胞的过程。

这一过程通常伴随着基因表达的选择性变化。

细胞分化的意义在于它使得多细胞生物体内能够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从而构成复杂的组织和器官,实现生物体的复杂功能。

2. 解释什么是基因重组,并说明它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答案:基因重组是指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来自父母的遗传物质通过交叉互换或非同源染色体间的自由组合,产生新的基因组合。

基因重组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增加了遗传多样性,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更多的变异类型,从而促进了物种的适应性和进化。

小学探究性试题及答案

小学探究性试题及答案

小学探究性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地球是围绕哪个天体旋转的?A. 太阳B. 月亮C. 火星D. 金星答案:A2. 以下哪种动物不是哺乳动物?A. 猫B. 狗C. 鸟D. 羊答案:C3.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答案:C4. 以下哪种植物属于被子植物?A. 松树B. 银杏C. 仙人掌D. 玫瑰答案:D5. 以下哪种物质是导体?A. 塑料B. 橡胶C. 铁D. 玻璃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我们通常所说的“四大发明”指的是______、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

答案:造纸术2.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______和二氧化碳,生成氧气和葡萄糖的过程。

答案:水3. 人体骨骼由______块骨头组成。

答案:2064.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小时。

答案:245. 人类的血液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A型、B型、AB型和______。

答案:O型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答案: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通过吸收太阳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氧气释放到大气中,葡萄糖则作为植物生长的能量来源。

2. 为什么我们不能直视太阳?答案:直视太阳会对眼睛造成严重的伤害,因为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和红外线等辐射能量非常强,长时间直视会导致视网膜灼伤,甚至失明。

3. 请解释什么是生态系统。

答案: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复杂网络。

4. 为什么说水是生命之源?答案:水是生命之源,因为水是所有生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参与细胞结构的构建,调节体温,参与代谢反应,并且是生物体内营养物质和废物运输的介质。

四、实验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植物的向光性。

答案:将一盆植物放在一个光线均匀的房间中,然后遮挡住一侧的光线。

几天后观察植物的生长方向,会发现植物向未被遮挡的光线方向弯曲生长。

探究性试题

探究性试题

探究性试题考考你的计算技巧1、为了求20083222221+++++ 的值,可令S =20083222221++++= ,则2S =200943222222+++++ ,因此2S -S =122009-,所以20083222221+++++ =122009-,仿照以上推理,计算20093255551+++++ 的值.2.计算10032114321132112111+++++++++++++++ 3计算.)6059603602601()434241()3231(21+++++++++++4.先教你一个计算方式:()()3432332333213221⨯⨯=⨯⨯+⨯⨯=⨯+⨯ ()()354334333432433221⨯⨯=⨯⨯+⨯⨯=⨯+⨯+⨯那么,计算122319202021⨯+⨯++⨯+⨯= 。

5、计算:+++222321……+)12()1(612+⋅+=n n n n ,那么222224650++++ = 。

6已知332333233332123,1236,123410+=++=+++= ,那么333324650++++ = 。

7、计算:22222222222(135********)(24620062008)2009⎡⎤+++++-+++++⎣⎦ 的结果是 。

8、已知1232003200420051232003200420050x x x x x x -+-+-++-+-+-= ,求代数式320032004200512222222x x x x x x -----+ 的值。

1、王老伯在集市上先买回5只羊,平均每只a 元,稍后又买回3只羊,平均每只b 元,后来他以每只2a b+的价格把羊全部卖掉了,结果发现赔了钱,赔钱的原因是( ):A a b > :B a b < :C a b = :D 与,a b 的大小无关系2、设a 、b 、c 为实数,x =a 2-2b +3π,y =b 2-2c +3π,z =c 2-2a +3π,则x 、y 、z 中至少有一个值( )A 、大于0B 、等于0C 、不大于0D 、小于03、已知a 、b 、c 为整数,且a +b =2006,c -a =2005.若a <b ,则a +b +c 的最大值为4、某手表每小时比准确时间慢3分钟,若在清晨4:30时与准确时间对准,则当天上午该手表指示时间是10:50时,准确时间应该是( ) :11:10A :11:09B :11:08C :11:07D 5、如图所示,一个啤酒瓶的高度为30cm ,瓶中装有高度12cm 的水,将瓶盖盖好后倒置,这时瓶中水面高度20cm ,则瓶中水的体积和瓶子的容积之比为 。

小学探究性试题及答案解析

小学探究性试题及答案解析

小学探究性试题及答案解析1. 问题解析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探究性试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这些试题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还能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兴趣。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典型的小学探究性试题,并提供详细的答案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数学试题及解析2.1. 问题:如果一包巧克力有12块,有10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只能分到完整的巧克力块,那么这10个小朋友一共需要几包巧克力?答案解析:由题意可知,每个小朋友分到的巧克力块数必须是整数,且每包巧克力都必须完整分配。

所以,10个小朋友一共需要的巧克力块数为10×12=120块。

根据每包有12块巧克力,可以知道这10个小朋友一共需要120/12=10包巧克力。

2.2. 问题:如果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公里,那么这辆汽车在4小时内一共行驶了多远?由题意可知,汽车每小时行驶60公里,所以在4小时内汽车一共行驶了60×4=240公里。

3. 语文试题及解析3.1. 问题:请写出以下成语的意思:如鱼得水。

答案解析:成语“如鱼得水”的意思是比喻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得到舒适和自由。

3.2. 问题:请写出以下词语的反义词:善良、光明、快乐。

答案解析:词语的反义词是指与其意义相反的词语。

善良的反义词是恶毒;光明的反义词是黑暗;快乐的反义词是悲伤。

4. 自然科学试题及解析4.1. 问题:请说明万有引力是如何影响地球上的物体的?万有引力是地球吸引物体的力量,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距离地心的距离有关。

根据万有引力,地球上的物体受到向地心的引力,使它们始终保持接近地表,并且物体之间还存在引力相互作用。

4.2. 问题:请解释水的三态变化。

答案解析:水的三态变化指的是水在不同温度下发生的物态变化。

当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水会凝固成冰,变为固态;当温度在0摄氏度到100摄氏度之间时,水是液态;当温度超过100摄氏度时,水会变为气态,并转化为水蒸气。

小学探究性试题及答案

小学探究性试题及答案

小学探究性试题及答案一、语文试题:请用自己的话解释什么是成语,并列举三个你喜欢的成语并注明意义。

答案:成语是指由几个汉字组成,具有一定固定词序和固定意义的词语。

它们通常由于历史、传说或典故等原因而产生,经过长久的使用积累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形象思维和文化色彩。

我喜欢的三个成语分别是:1. 一帆风顺:形容事情进展顺利,一帆风顺是事物航行时帆风平稳,代表着顺利和成功。

例如:他在工作上一帆风顺,成绩斐然。

2. 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或与常理相悖,不切实际。

例如:他的计划太异想天开了,根本行不通。

3. 独一无二:形容独特而且没有任何一种相同或类似的。

例如:他的才艺独一无二,深受大家的喜爱。

二、数学试题:将下列四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18、5、9、11。

答案:5、9、11、18。

三、科学试题: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请简要解释其作用。

答案:人体最大的器官是皮肤。

皮肤既是人体最外层的保护屏障,同时也是感受外界刺激及调节体温的重要器官。

其作用包括:1. 保护作用:皮肤作为人体的外包装,能够阻挡外界细菌、病毒、化学物质等有害物质的侵入,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

2. 感知作用:皮肤是人体感知外界刺激的主要部位,能够感知到温度、压力、触觉等信息,从而使人体能够适应外界环境。

3. 调节体温:皮肤中的汗腺和毛细血管参与人体的散热和保温作用,帮助调节人体的温度,使身体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四、英语试题:将下列句子改为否定句:She is playing the piano.答案:She is not playing the piano.五、社会试题:你认为班级里最重要的规则是什么?为什么?答案:我认为班级里最重要的规则是尊重和友善。

这是因为尊重和友善不仅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能够使每个孩子在班级中获得快乐和安全感。

班级里的每个学生都应该被平等对待,并且彼此友善相待,这样才能让大家和谐共处,共同学习和成长。

六、综合试题:请简要描述你所了解的感恩节的来历和庆祝方式。

初三化学探究性试题习题

初三化学探究性试题习题

一、物质成分的探究例1:松花皮蛋是我们喜爱的食品。

某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制皮蛋料泥的原料主要是:生石灰、纯碱、草木灰(含K2CO3)等。

同学们对料泥进行了如下探究:【猜想】猜想I:料泥的主要成份是Ca(OH)2、NaOH、KOH、Ca CO3、灰份;猜想Ⅱ:料泥的主要成份是NaOH、KOH、Na2CO3、CaCO3、灰份。

【实验与现象】实验过程与现象如下图:【问题与讨论】(1)步骤②中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玻璃棒在步骤②中的一种作用。

(2)步骤③的现象说明滤渣中含有:(写化学式)。

(3)请写出步骤中发生的任意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猜想是正确的,其理由是例2:小云同学对烧煮食物的某种固体酒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她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请你一起参与她的探究过程吧!【提出问题】:固体酒精是固态的酒精吗?【查阅资料一】:酒精,学名乙醇,化学式为C2H6O,熔点为-114.1℃,沸点为78.5℃,易溶于水,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得出结论】:小云认为固体酒精不是固态的酒精,她作出该判断的理由是:。

【实验探究Ⅰ】:取少量固体酒精置于蒸发皿中,用火柴点燃,固体酒精完全燃烧后,蒸发皿中残余了少量白色固体。

【提出新问题】:白色固体究竟是什么呢?【查阅资料二】:由硬脂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硬脂酸钠作为凝固剂,酒精填充在硬脂酸钠骨架间隙中,即可得到固体酒精。

固体酒精在较高的温度下燃烧时,硬脂酸钠可完全转化为硬脂酸和氢氧化钠,硬脂酸和酒精均可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探究Ⅱ】:请你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用铂丝蘸取该固体在酒精灯上灼烧。

火焰呈黄色固体中含有Na+。

②将该固体置于足量蒸馏水中。

固体全部溶解。

固体可溶于水。

③取少量①所得溶液,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并振荡。

溶液变蓝。

溶液为碱性。

④(此格不必填写)实验结论:小云认为该白色固体为 。

【联想与解释】小云联想到老师用玻璃导管将纯净的氢气导出并点燃时,燃烧火焰为黄色,其原因可能是: 。

开放性试题与探究性试题

开放性试题与探究性试题

开放性试题与探究性试题
1.以环保为主题,你认为如何减少塑料污染的方法?
2.如果你有机会成为一个国家的领导者,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
3.在你看来,什么是真正的成功?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成功?
4.在现代科技发达的社会中,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有多大?你认为这对他们造成了正面还是负面的影响?
5.如果你有机会改变教育系统,你会做出怎样的调整和?为什么?
6.你对动物权益有何看法?你认为人类是否应该优先考虑保护动物的权益?
7.你认为什么因素导致了世界上的贫富差距?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8.如果你有机会改变世界上一件事情,你会选择改变什么?为什么?
9.你认为个人隐私在现代社会中是否越来越受到侵犯?你支持还是反对这种侵犯?
10.对于年轻人来说,如何平衡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你认为这两者是否可以同时实现?
这些题目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索各种话题,帮助他们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考数学复习探究性试题精选之圆的专项训练卷

中考数学复习探究性试题精选之圆的专项训练卷

中考数学复习探究性试题精选之圆的专项训练卷1.已知△ABC 内接于⊙O ,点F 是弧AC 的中点,连接OF 交AC 于点H .(1)如图1,求证:OF ⊥AC ;(2)如图2,AD 是△ABC 的高,延长AD 交⊙O 于点K ,若∠CAD =2∠BAD ,求证:AK =AC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延长FO 交BD 于点E ,连接EK ,点M 在CH 上,连接OM .若∠OMH =3∠DKE ,BE =OH ,AM =24√75, ①请按步骤在图3中先作图:连结AO ,并延长AO 交BC 于点P ,再求证:EO =EP ; ②计算cos ∠OEC ;③求HF 的长.2.等腰三角形AFG 中AF =AG ,且内接于圆O ,D 、E 为边FG 上两点(D 在F 、E 之间),分别延长AD 、AE 交圆O 于B 、C 两点(如图1),记∠BAF =α,∠AFG =β.(1)求∠ACB 的大小(用α,β表示);(2)连接CF ,交AB 于H (如图2).若β=45°,且BC ×EF =AE ×CF .求证:∠AHC =2∠BAC ;(3)在(2)的条件下,取CH 中点M ,连接OM 、GM (如图3),若∠OGM =2α﹣45°, ①求证:GM ∥BC ,GM =12BC ;②请直接写出OM MC 的值.3.(1)如图1,AB∥CD,AB=1,CD=2,AD,BC交于点E,若AD=4,则AE =;̂上运动,求△PBC (2)如图2,矩形ABCD内接于⊙O,AB=2,BC=2√3,点P在AD的面积的最大值;(3)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市政部门计划把一块边长为120米的正方形荒地ABCD (如图3)改造成一个户外休闲区,计划在边AD,BC上分别取点P,Q,修建一条笔直的通道PQ,要求CQ=2AP,过点B作BE⊥PQ于点E,在点E处修建一个应急处理中心,再修建三条笔直的道路BE,CE,DE,并计划在△CDE内种植花卉,△DEP内修建老年活动区,△BCE内修建休息区,在四边形ABEP内修建儿童游乐园.问种植花卉的△CDE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已知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以AB为直径在正方形内作半圆,P是半圆上的动点(不与点A、B重合),连接P A、PB、PC、PD.(1)如图①,当P A的长度等于多少时,∠P AB=60°,并说明理由;(2)如图①当P A的长度等于多少时,△P AD是等腰三角形,并说明理由;(3)如图②,以AB边所在直线为x轴、AD边所在直线为y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点A即为原点O),把△P AD、△P AB、△PBC的面积分别记为S1、S2、S3.设P 点坐标为(a,b),试求2S1S3−S22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a,b的值.5.(1)如图①,AB是⊙O的弦,直线l上有两点M、N,点P在⊙O上,则∠AMB、∠ANB、∠APB的大小关系为<<;(2)如图②,已知点A、B的坐标分别是(0,3)、(0,9),点C为x轴正半轴上一动点,当∠ACB最大时,求出点C的坐标;(3)如图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y=﹣x+108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D、C.点M为直线上一点且MD=60√2,AB为x轴上一条可移动的线段,AB=20,连接CA、BM,点P为直线l上任意一点,连接AP、BP.求当AC+BM最小时,sin∠APB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6.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相应的任务.托勒密定理:托勒密(Ptolemy)(公元90年~公元168年),希腊著名的天文学家,他的要著作《天文学大成》被后人称为“伟大的数学书”,托勒密有时把它叫作《数学文集》,托勒密从书中摘出并加以完善,得到了著名的托勒密(Ptolemy)定理.托勒密定理:圆内接四边形中,两条对角线的乘积等于两组对边乘积之和.已知:如图1,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求证:AB •CD +BC •AD =AC •BD下面是该结论的证明过程:证明:如图2,作∠BAE =∠CAD ,交BD 于点E .∵AD̂=AD ̂ ∴∠ABE =∠ACD∴△ABE ∽△ACD∴AB AC =BE CD∴AB •CD =AC •BE∵AB̂=AB ̂ ∴∠ACB =∠ADE (依据1)∵∠BAE =∠CAD∴∠BAE +∠EAC =∠CAD +∠EAC即∠BAC =∠EAD∴△ABC ∽△AED (依据2)∴AD •BC =AC •ED∴AB •CD +AD •BC =AC •(BE +ED )∴AB •CD +AD •BC =AC •BD任务:(1)上述证明过程中的“依据1”、“依据2”分别是指什么?(2)当圆内接四边形ABCD 是矩形时,托勒密定理就是我们非常熟知的一个定理: .(请写出)̂的(3)如图3,四边形ABCD内接于⊙O,AB=3,AD=5,∠BAD=60°,点C为BD中点,求AC的长.7.完成下列各题(1)【问题提出】如图1,AB为⊙O的一条弦,点C在弦AB所对的优弧上,根据圆周角性质,我们知道∠ACB的度数(填“变”或“不变”);若∠AOB=100°,则∠ACB=度.即:若线段AB的长度已知,∠ACB的大小确定,则点C一定在某一个确定的圆上,我们把这样的几何模型称之为“定弦定角”模型;(2)【问题探究】如图2,在凸四边形ABCD中,AB=5√3,AD=10√3,∠A=60°,∠C=150°,试求四边形ABCD面积的最大值;(3)【问题解决】如图3是四边形休闲区域设计示意图ABCD,已知∠BAD=∠BCD=90°,CB=CD,休闲区域内原有一条笔直小路AC的长为80米,现为了市民在该区域内散步方便,准备再修一条长为30米的小路MN,满足点M在边AB上,点N在小路AC上.按设计要求需要给图中阴影区域(即△ACD与四边形MBCN,小路宽度忽略不计)种植花卉,为了节约成本且满足设计需求,阴影部分的面积要尽可能的小.请问,是否存在符合设计要求的方案?若存在,请直接写出阴影部分面积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8.(1)如图1,半径为4的⊙O外有一点P,且PO=7,点A在⊙O上,则P A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和;(2)如图2,在矩形ABCD中,AB=4,AD=6,点P在AD上,点Q在BC上,且AP=CQ,连接CP、QD,求PC+QD最小时AP的长;(3)如图3,在▱ABCD中,AB=10,AD=20,点D到AB的距离为10√3,动点E、F 在AD边上运动,始终保持EF=3,在BC边上有一个直径为BM的半圆O,连接AM与半圆O交于点N,连接CE、FN,求CE+EF+FN的最小值.9.如图,△ABC内接于⊙O,半径AO平分∠BAC,延长AO交BC于点K.(1)如图1,求证:BK=CK;(2)如图2,延长AK交⊙O于点D,当AK=3DK时,求证:△ABC为等边三角形;(3)如图3,在(2)的条件下,点E在弧AB上,点F在弧CD上,连接AF、AE、BE、CE,EC交AF于点P,AF⊥AE,且AF=CE,连接DF,当DF=2时,求BE的长.10.在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OABC的两边OC、OA分别在x轴、y轴上,A点的坐标为(0、4).(1)将正方形O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30°,得到正方形ODEF,边DE交BC于G.求G点的坐标;(2)如图,⊙O1与正方形ABCO四边都相切,直线MQ切⊙O1于点P,分别交y轴、x 轴、线段BC于点M、N、Q.求证:O1N平分∠MO1Q.(3)若H(﹣4、4),T为CA延长线上一动点,过T、H、A三点作⊙O2,AS⊥AC交O2于S.当T运动时(不包括A点),AT﹣AS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其值;若不是,说明理由.11.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6cm,BC=8cm,点P以3cm/s的速度从点A向点B运动,点Q以4cm/s的速度从点C向点B运动.点P、Q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秒(0<t<2),⊙M是△PQB的外接圆.(1)当t=1时,⊙M的半径是cm,⊙M与直线CD的位置关系是;(2)在点P从点A向点B运动过程中,当⊙M与矩形ABCD相切时,求t的值.(3)连接PD,交⊙M于点N,如图2,当∠APD=∠NBQ时,t的值是.12.问题探究(1)寒假期间,乐乐同学参观爸爸的工厂,看到半径分别为2和3的两个圆形零件⊙A、⊙B按如图1所示的方式放置,点A到直线m的距离AC=4,点B到直线m的距离BD =6,CD=5,M是⊙A上一点,N是⊙B上一点,在直线m上找一点P,使得PM+PN 最小.请你在直线m上画出点P的位置,并直接写出PM+PN的最小值.问题解决(2)如图2,乐乐爸爸的工厂欲规划一块花园,如图所示的矩形ABCD,其中AB=30√3米,BC=30米,点E、F为花园的两个入口,BE=10√3米,DF=10米.若在△BCD 区域内设计一个亭子G(亭子大小忽略不计),满足∠BDG=∠GBC,从入口到亭子铺设两条景观路.已知铺设小路EG所用的景观石材每米的造价是400元,铺设小路FG所用的景观石材每米的造价是200元,你能否帮乐乐同学分析一下,是否存在点G,使铺设小路EG和FG的总造价最低?若存在,求出最低总造价,并求出此时亭子G到边AB的距离;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3.(1)【学习心得】小宸同学在学习完“圆”这一章内容后,感觉到一些几何问题,如果添加辅助圆,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可以使问题变得非常容易.例如:如图1,在△ABC 中,∠BAC =90°,AB =AC =AD ,求∠BDC 的度数,若以点A 为圆心,AB 为半径作辅助圆⊙A ,则点C 、D 必在⊙A 上,∠BAC 是⊙A 的圆心角,而∠BDC 是圆周角,从而可容易得到∠BDC = °.(2)【问题解决】如图2,在四边形ABCD 中,∠BAD =∠BCD =90°,∠BAC =26°,求∠BDC 的度数.小宸同学认为用添加辅助圆的方法,可以使问题快速解决,他是这样思考的:△ABD 的外接圆就是以BD 的中点为圆心,12BD 长为半径的圆;△BCD 的外接圆也是以BD 的中点为圆心,12BD 长为半径的圆.这样A 、B 、C 、D 四点在同一个圆上,进而可以利用圆周角的性质求出∠BDC 的度数,请运用小底的思路解决这个问题.(3)【问题拓展】①如图3,△ABC 的三条高AD 、BE 、CF 相交于点H ,求证:∠EFC =∠DFC .②如图4,在△ABC 中,∠BAC =45°,AD 是BC 边上的高,且BD =3,CD =1,直接写出AD 的长.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将中心为T的正方形记作正方形T,对于正方形T和点P (不与O重合)给出如下定义:若正方形T的边上存在点Q,使得直线OP与以TQ为半径的⊙T相切于点P,则称点P为正方形T的“伴随切点”.(1)如图,正方形T的顶点分别为点O,A(2,2),B(4,0),C(2,﹣2).①在点P1(2,1),P2(1,1),P3(1,﹣1)中,正方形T的“伴随切点”是;②若直线y=x+b上存在正方形T的“伴随切点”,求b的取值范围;(2)已知点T(t,t+1),正方形T的边长为2.若存在正方形T的两个“伴随切点”M,N,使得△OMN为等边三角形,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15.A,B是圆上的两个点,点P在⊙C的内部.若∠APB为直角,则称∠APB为AB关于⊙C的内直角,特别地,当圆心C在∠APB边(含顶点)上时,称∠APB为AB关于⊙C 的最佳内直角.如图1,∠AMB是AB关于⊙C的内直角,∠ANB是AB关于⊙C的最佳内直角.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1)如图2,⊙O的半径为5,A(0,﹣5),B(4,3)是⊙O上两点.①已知P1(1,0),P2(﹣2,1),P3(0,3),在∠AP1B,∠AP2B,∠AP3B中,是AB关于⊙O的内直角的是;②若直线y=2x+b上存在一点P,使得∠APB是AB关于⊙O的内直角,求b的取值范围.(2)点E是以T(t,0)为圆心,4为半径的圆上一个动点,⊙T与x轴交于点D(点D 在点T的右边).现有点M(1,0),N(0,n),对于线段MN上每一点H,都存在点T,使∠DHE是DE关于⊙T的最佳内直角,请直接写出n的最大值,以及n取得最大值时t 的取值范围.。

(全国通用)中考生物 实验探究题 专项测试题

(全国通用)中考生物 实验探究题 专项测试题

专题三实验探究题类型一探究性实验一、课内探究性实验1.(2019·聊城)生物兴趣小组根据鼠妇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这一现象,提出了“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这一问题,并制订和实施了如下实验操作。

步骤1:在一纸盒内撒上一层湿土,以盒的横轴中线为界分为A、B两区(如下图)。

步骤2:选10只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鼠妇,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在A、B两区的中央,A区盖上纸板,B区盖上玻璃板。

步骤3:静置2分钟后,每隔1分钟观察统计1次鼠妇在两区的数量,连续统计6次,统计数据如下表。

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操作和实验统计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 / 25(1)该探究实验做出的假设是__光会(或不会)影响鼠妇的分布____。

(2)该实验是否设计了对照实验?__是____,其理由是A、B两区除了__光____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3)该实验的变量是__光____。

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光影响鼠妇的分布____。

(4)有的同学认为该结论不很科学,其理由是探究实验除了变量唯一外,还需要__重复实验,取多次实验的平均值____,避免误差和偶然性。

(5)兴趣小组想利用该套装置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设计了如下表方案。

但指导老师认为该方案有一定的问题,需要改进,你认为应该将__玻璃板____改为__纸板____,实验效果会更科学。

2.(2019·辽阳)春天到了,随着气温的升高又到了播种的季节,农民伯伯在雨后或浇地后,先给地松土,然后进行播种。

某生物学习小组针对这一生活常识设计了“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以大豆种子为材料),实验设计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当选择2、5两个编号的种子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时,他们探究的问题是:2 / 25__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吗____?几天后,2号种子萌发了,5号种子没有萌发。

根据这一现象,他们得出的结论是__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____。

中考数学探究性试题精选之反比例函数综合题(含15大题)

中考数学探究性试题精选之反比例函数综合题(含15大题)

中考数学探究性试题精选之反比例函数综合题(含15大题)1.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锐角∠MON 的顶点与原点O 重合,角的一边OM 与x 轴正半轴重合,角的另一边ON 交函数y =kx (k >0,x >0)的图象(记为曲线l )于点A ,在射线ON 的右侧构造矩形ABCD ,对角线AC 和BD 交于点E ,满足AB ∥x 轴,AC =2AO ,作射线OB .(1)若点D (1,√2−1),点E (2+√2,√2),求k 的值; (2)求证:点D 在直线OB 上;(3)如图2,当∠MON =45°时,射线OB 交曲线l 于点F ,以点O 为圆心,12OB 为半径画弧交x 轴于点H ,求证:FH ⊥x 轴.2.如图1,一次函数y =k 1x +b 与反比例函数y =k2x 在第一象限交于M (1,4)、N (4,m )两点,点P 是x 轴负半轴上一动点,连接PM ,PN . (1)求反比例函数及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2)若△PMN 的面积为9,求点P 的坐标;(3)如图2,在(2)的条件下,若点E 为直线PM 上一点,点F 为y 轴上一点,是否存在这样的点E 和点F ,使得以点E 、F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E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直线y=mx+n交x轴于点A,交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于C(2,4),D(4,a)两点.(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a的值;(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mx+n>kx的解集;(3)点M为y轴上任意一点,点N为平面内任意一点,若以C,D,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第一象限内,点B(4,0)在x轴上,连接OA、AB,OA=AB,cos∠AOB=√55,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经过A点.(1)求k的值;(2)如图,以OA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AOC,过点C作CD⊥x轴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E,求E点坐标.5.小明喜欢用几何画板学习研究数学问题.某周末他用几何画板绘制了两个反比例函数y=k1x和y=k2x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分别记为l1和l2,设点E在l1上,EC⊥x轴于点C,交l2于点A,ED⊥y轴于点D,交l2于点B,延长OB交l1于点F,FG⊥y轴于点G.(1)小明利用几何画板的面积测量命令分别测量了四边形EAOB和四边形DBFG的面积,分别记为S1,S2.请推测S1和S2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小明连接AB,CD后发现好像是平行关系.请判断AB和CD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3)若S1=2,DB:BE=1:2,直接写出这两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6.【定义】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上任意一点与另一个图形上任意一点之间的距离的最小值,称为这两个图形之间的距离,即A,B分别是图形M和图形N上任意一点,当AB的长最小时,称这个最小值为图形M与图形N之间的距离.例如,如图1,AB⊥l1,线段AB的长度称为点A与直线l1之间的距离,当l2∥l1时,线段AB的长度也是l1与l2之间的距离.【应用】(1)如图2,在等腰Rt△BAC中,∠A=90°,AB=AC,点D为AB边上一点,过点D 作DE∥BC交AC于点E.若AB=6,AD=4,则DE与BC之间的距离是;(2)如图3,已知直线l3:y=﹣x+4与双曲线C1:y=kx(x>0)交于A(1,m)与B两点,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是,点O与双曲线C1之间的距离是;【拓展】(3)按规定,住宅小区的外延到高速路的距离不超过80m时,需要在高速路旁修建与高速路相同走向的隔音屏障(如图4).有一条“东南﹣西北”走向的笔直高速路,路旁某住宅小区建筑外延呈双曲线的形状,它们之间的距离小于80m.现以高速路上某一合适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5所示的直角坐标系,此时高速路所在直线l4的函数表达式为y=﹣x,小区外延所在双曲线C2的函数表达式为y=2400x(x>0),那么需要在高速路旁修建隔音屏障的长度是多少?7.一次函数y=12x+2与x轴交于C点,与y轴交于B点,点A(2,a)在直线BC上,过点A做反比例函数y=k x.(1)求出a,k的值;(2)M为线段BC上的点,将点M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点N,点N恰巧在反比例函数y=kx上,求出点M坐标;(3)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D,使得∠BOA=∠OAD,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D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四边形ABOC为矩形,点A坐标为(6,3),反比例函数y=3x的图象分别与AB,AC交于点D,E,点F为线段DA上的动点,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经过点F,交AC于点G,连接FG.(1)求直线DE的函数表达式;(2)将△AFG沿FG所在直线翻折得到△HFG,当点H恰好落在直线DE上时,求k的值;(3)当点F为线段AD中点时,将△AFG绕点F旋转得到△MFN,其中A,G的对应点分别为M,N,当MN∥DE时,求点N的坐标.9.如图1,矩形OABC的顶点A、C分别在x、y轴的正半轴上,点B在反比例函数y=kx(k>0)的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上,OA=4,OC=3,动点P在y轴的右侧,且满足S△PCO=3 8S矩形OABC.(1)若点P在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求点P的坐标;(2)连接PO、PC,求PO+PC的最小值;(3)若点Q是平面内一点,使得以B、C、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请你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所有点Q的坐标.10.如图,直线AB:y=﹣x+n与坐标轴交于A,B两点,点C为点O关于AB的对称点,连接AC,BC,双曲线y=mx(x>0)的图象经过AC的中点D,S△OAD=2.(1)求双曲线的解析式及n 的值;(2)P (x ,y )为双曲线上任意一点,过P 作y 轴的垂线交直线AB 于点E ,连接PC .求证:PE =PC ;(3)在(2)的条件下,若PC 的延长线交双曲线于另一点Q ,分别过P ,Q 两点作直线AB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 ,N ,试判断PQ PM+QN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11.已知一次函数y =−12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6x(x >0)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C 、D 两点. (1)若A 点的横坐标为32,求b 的值;(2)如图,若AB =2AC ,求A 、B 两点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将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P 放在反比例函数图象的AB 段上滑动,直角边始终与坐标轴平行,且与线段AB 分别交于Q 、R 两点,设点P 的横坐标为x 0,QR 的长为L .问:是否存在点P ,使L 的长为√52,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P 的坐标,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2.如图,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mx的图象交于A,C两点,其中点A的坐标为(2,2√3).(1)求反比例函数及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点E是反比例函数第三象限图象上一点,且EC⊥AC,过点C的直线l1与线段AE 相交,点A,点E到直线l1的距离分别为d1,d2,试求d1+d2的最大值;(3)点B(2,0),在x轴上取一点P(t,0)(t>2),过点P作直线OA的垂线l2,以直线l2为对称轴,线段OB经轴对称变换后得到O′B′,当O′B′与双曲线有交点时,求t的取值范围.13.如图,直线y=32x与双曲线y=k x(k≠0)交于A,B两点,点A的坐标为(m,﹣3),点C是双曲线第一象限分支上的一点,连接BC并延长交x轴于点D,且BC=2CD.(1)求k的值并直接写出点B的坐标;(2)点G是y轴上的动点,连接GB,GC,求GB+GC的最小值;(3)P是坐标轴上的点,Q是平面内一点,是否存在点P,Q,使得四边形ABPQ是矩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x+7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x(x>0)的图象相交于A(1,6),B两点,P(0,﹣1)是y轴上的一个定点.(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及点B的坐标;(2)H是线段AB上的一点,当△P AB的面积被线段PH分成面积比为2:3的两部分时,求点H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请在x轴上找点M,平面内找点N,使得四边形PHMN为矩形,求M,N两点的坐标.(直接写出答案)15.如图1,木匠陈师傅现有一块五边形ABFED木板,它是矩形ABCD木板用去△CEF后的余料,AD=4,AB=5,DE=1,F是BC边上一点.陈师傅打算利用该余料截取一块矩形材料,其中一条边在AD上.[初步探究](1)当BF=2时.①若截取的矩形有一边是DE,则截取的矩形面积的最大值是;②若截取的矩形有一边是BF,则截取的矩形面积的最大值是;[问题解决](2)如图2,陈师傅还有另一块余料,∠BAF=∠AFE=90°,AB=EF=1,CD=3,AF=8,CD∥AF,且CD和AF之间的距离为4,若以AF所在直线为x轴,AF中点为原点构建直角坐标系,则曲线DE是反比例函数y=kx图象的一部分,陈师傅想利用该余料截取一块矩形MNGH材料,其中一条边在AF上,所截矩形MNGH材料面积是736.求GN的长.。

中考物理专项训练: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含解析)

中考物理专项训练: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含解析)

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14秋•槐荫区期中)豆浆和油条是我国北方居民的传统早餐.众所周知,热豆浆在夏天冷却得较慢,而冬天冷却得较快.同学们通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和讨论后,提出了下面四个科学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A.液体冷却的快慢跟季节、室温及其质量有什么关系?B.液体冷却的快慢跟它和环境间的温度差有什么关系?C.液体冷却的时间跟它和环境间的温度差有什么关系?D.液体冷却的速度跟它和环境间的温度差有什么关系?2.(2014秋•和平区期中)导体和绝缘体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能变成导体,例如在常温下是很好的绝缘体的玻璃在高温下就变成了导体,为了验证玻璃在加热烧红时也能导电,同学们利用白炽灯,灯丝已断的灯泡玻璃芯,酒精灯、插头、导线若干,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其中合理的是()A. B. C. D.3.(2014秋•莒南县期中)下面是小明所做的验证性实验,不正确的是()A.将大豆放在鼓面上,敲击鼓面,看到大豆被震起,听到打鼓声音,说明物体振动发声B.在桌面一端放块表,耳朵贴到另一端,可听到表走的声音,说明声音可在固体中传播C.将尺子的一端固定,分别轻拨和重拨另一端,听到的声音大小不同,说明音调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D.一束平行光照射到粗糙表面时,虽然反射光线将向四面八方反射,但光线扔遵循光的反射定律4.(2014春•清镇市期中)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的程序有七个步骤,下列关于七个步骤的顺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B.猜想与假设、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C.提出问题、评估、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D.猜想与假设、评估、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交流与合作5.(2014秋•会泽县期末)如图是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甲物质和乙物质的密度都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B.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物质小C.若V甲=V乙,则m甲:m乙=2:1D.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6.(2014秋•北塘区期中)在学习了电流和电压的概念后,老师用同一个小灯泡给大家做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要求大家根据实验中的现象提出一个科学问题,经过讨论,大家提出的以下四个问题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A.灯泡发光时,能量是如何转化的?B.电压越大,灯泡越亮,对吗?C.同一导体中电流的大小跟它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D.电压越大,电流越大,对吗?7.(2014秋•平度市期中)以下几个验证性小实验,其中说法错误的是()A.把正在发声的闹铃放在玻璃罩内,随着罩内空气抽出铃声渐弱,说明真空不能传声B.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团,敲击鼓面发出声音,纸团跳动,说明声音由纸团振动发生C.冬天将玻璃片从室外拿到室内发现它上面有一层雾,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D.把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后,看到温度计的示数逐渐下降,说明酒精蒸发吸热8.(2013•云南)乒乓球的直径被加大后,提高了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玛丽认为直径增加了,乒乓球的弹性减弱了,吉姆认为乒乓球弹性是否减弱必须通过实验来证明,能够证明玛丽的说法是否正确的是()A.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掷向竖直墙壁,比较反弹后落地的距离B.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抛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C.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在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D.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在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9.(2013•济南)通过放大镜观看周围的物体时发现,近处的物体是正立、放大的,而稍远处的物体是倒立放大的,更远处的窗户则是倒立、缩小的.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经过讨论形成了下面四个问题.你认为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A.物体通过凸透镜所形成的像都有哪些种类B.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C.凸透镜在什么情况下能成什么样的像D.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与物、镜间的距离有何关系10.(2012秋•松北区期末)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制作的一个导电性检测器.在导线间分别接入细铜丝、细铁丝、铅笔芯、橡皮等,闭合开关,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和电流表的示数.对上述实验解释正确的是()A.小灯泡可防止电流过大,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B.将细铜丝替换为细铁丝后,电流表示数一定减小C.通过电流表示数变化判断导电性更好,小灯泡可去掉D.将较长的铅笔芯接入电路,观察到灯不亮,说明铅笔芯是绝缘体二.解答题(共10小题)11.先在杯子中装满水(如图甲),再盖上硬纸板(如图乙),然后用手压着硬纸板将它倒置过来,放手后(如图丙),你猜测将会发生什么现象?经过操作后,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对此你产生了什么疑问?将它记录在下面横线上.(1)你的猜想:.(2)亲自动手实验后,你看到的现象:.(3)你的问题:.12.在骑自行车上学的路上,小红看见红灯亮起时,同学小明远远的就停止蹬踏,让车自由滑行,车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小红想:车滑行的距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她猜想:①车滑行距离与车速有关;②车滑行距离与车的质量有关;③…为此,她取来空的圆柱型的玻璃瓶模拟车轮滚动,探究玻璃瓶在水平桌面上前进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1)她在探究猜想①时,准备采用施加大小不同的力去撞击玻璃瓶,使它在水平桌面上沿直线滚动,直到停止,观察它前进的距离.除此以外,你还能想到其他更好的办法吗?画出你的设计简图,并加以简短的文字说明.(2)她在探究猜想②时发现:如果控制玻璃瓶开始滚动时的速度相同,空玻璃瓶前进的距离和在玻璃瓶里装满沙子前进的距离几乎相等,但玻璃瓶里盛水前进的距离要小些.就这个现象,如果要继续探究猜想②,你接下来将如何操作?答:.13.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提出问题:观察图1,结合生活实际,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a.液体的高低;b.液体表面积的大小;c.液体的快慢.(3)进行实验、收集证据(针对猜想b)①取两块相同的玻璃板.②在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酒精,使两滴酒精表面积大小明显不同,如图2所示.③保持酒精的温度和酒精相同.④适当长时间后两玻璃板上剩下的酒精多少明显不同.(4)分析与论证: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填“有关”或“无关”).(5)本实验采用了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是法.14.在“用电压表测电压的实验”中,小聪同学先测得电池组两端电压为3.0V,然后将两只灯泡L1、L2并联在电池组两端,测得L1、L2两端的电压U1、U2均为2.5V,如图所示,由此得到: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此时他发现了问题:并联的两个灯泡两端的电压小于3.0V,0.5V的电压哪儿去了呢?经过分析和检查,他提出猜想:电池内部可能有电阻.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把并联的两个灯泡等效成一个电阻,则电池内部电阻与这个等效电阻相当于是联的(填“串”,或“并”),这个内电阻就应分得一定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若增大外部电路中的电阻,电路的总电流就会,电池内部电阻分得的电压就会,那么,外部电路得到的电压就会.(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想到这,他立刻找来了滑动变阻器,设计了一个电路,进行实验,结果与猜想完全一致.他高兴极了…喜悦过后,他又有了新的思考,提出了新的问题.请你:(1)画出他设计的电路图;(2)你猜他又提出了什么问题:(写出一个问题即可).15.如图所示,A、B、C三个实验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为10g.(1)烧杯内液体的质量应该(相同、不同).(2)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两个装置,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两个装置(选填装置序号A、B、C).(3)在“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的实验中,通过观察温度计的比较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已知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10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J.(4)通过实验得到的燃料热值与实际相比是偏(大/小),你认为出现这样情况的主要原因是:.16.(2007•润州区一模)为了测试一下谁眼明手快,小方、小华、小惠、小刚设计了一个测试实验,如图甲所示.他们让小方竖直拿着尺的一端,其他同学分别在尺的正下端位置张开手指,然后小方松开手将尺自由落下,被测试的同学迅速用手抓住尺,比较三位同学手抓尺部位的高低,就能判断人的反应快慢.通过实验,小华、小惠和小刚分别抓住了尺上的A、B、C三点,如图乙所示.(1)你认为谁的反应更快?(2)小方用秒表测出从自己松开手到小华抓住尺的时间为0.5s,他再根据小华抓尺的部位,判断尺在这段时间内运动了30cm,于是他利用公式v=计算出A点通过小华手指时的速度为0.6m/s.你认为小方的理解正确吗?(填“正确”或“不正确”)你的理由是.(3)请你对该实验做出两点简要评价:a..b..17.(2008•泰兴市二模)探究课题:二氧化碳是否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探究材料:广口瓶两只(其中一瓶装满CO)、温度计两支、中间带孔的橡皮塞两个.2探究过程:步骤一:取一只广口瓶,塞上橡皮塞,在木塞中央的小孔中插入温度计.步骤二:在另一只已收集满二氧化碳的广口瓶口上塞好橡皮塞,在木塞中央小孔中插入温度计.步骤三:将两只广口瓶放入同一冰箱内静置一段时间,使得两瓶气体的初始温度一致.步骤四:将两只广口瓶一同置于太阳光线较足的地方,每隔5分钟观察温度计的系数.(1)请你设计实验记录表格.(2)为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请你提两点可行性建议.①;②.18.小明发现家中厨房里的瓷砖墙面上用如图甲所示的塑料吸盘挂炊具,于是他想:塑料吸盘所能挂的最大物重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经过思考,小明猜想可能与塑料吸盘的面积大小有关.(1)如图所示,塑料吸盘能“吸”在平滑的瓷砖墙面上,是由于的存在,吸盘能够承受一定的拉力而不脱落,是由于吸盘受到墙面的作用.(2)除了小明的猜想之外,请你再提出一个猜想,塑料吸盘所能挂的最大物重可能与有关,你猜想的依据是.(3)请利用弹簧测力计(量程满足测量要求)和其他铺助器材,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简要做法;.如何判断;.19.树德中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学校水龙头打开后的出水速度进行了如下实验测量:(1)首先老师告诉同学们流量是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的流体的体积,若水流在粗细均匀的水平管道内向右匀速流动,设水流速度为v,管内通道的横截面积为S.如图所示,取一段管道AB,水从B端流到A端所用时间为t,则AB间水柱的长度l=,根据流量的定义,可以推导出该管道内的水流流量Q=.(以上两空要求用S、v、t中的字母表示).(2)某同学根据流量的导出公式设计了如下测量水龙头出水速度的实验方案:①测出水龙头出水口的内壁直径d.②打开水龙头使水以适当的速度匀速流出,用容器接水并同时开始计时,测出经过一段时间t后容器内水的体积V,从而可以得到水流流量Q=;③再结合流量的导出公式算出自来水龙头出水速度表达式为v=.(用d、t、π、V表示)20.(2011•汕头)小明由全运会比赛中撑杆跳高运动员要落在厚厚的海绵垫上(如图所示)联想到:轮船靠近趸(dun)船时相互接触处挂有缓冲轮胎,警察对高楼坠落人员施救时,在地面铺上空气垫…(1)请你也举出一个类似的例子.(2)根据以上现象,小明提出一个问题,一个物体撞击其它物体时,撞击力的大小是否与相互作用的时间有关?你也提出一个问题:.(3)针对小明提出来的问题,你的猜想是:.(4)小明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在两个相同的玻璃槽中堆放不同厚度的面粉,从相同的,先后落下同一只鸡蛋.落在面粉厚度大的槽中,留下较深的坑,鸡蛋完好无损;落在面粉厚度较小槽中,鸡蛋破裂.在这里,小明是通过比较看出撞击时间的长短.由此,你得出的结论是.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14秋•槐荫区期中)豆浆和油条是我国北方居民的传统早餐.众所周知,热豆浆在夏天冷却得较慢,而冬天冷却得较快.同学们通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和讨论后,提出了下面四个科学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A.液体冷却的快慢跟季节、室温及其质量有什么关系?B.液体冷却的快慢跟它和环境间的温度差有什么关系?C.液体冷却的时间跟它和环境间的温度差有什么关系?D.液体冷却的速度跟它和环境间的温度差有什么关系?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夏天的特点是气温高,冬天的特点是气温低,热豆浆在不同季节冷却的速度不同与周围的环境温度有关.解答:解:冬夏最明显的差异是温度差别大,热豆浆在夏天冷却得较慢,冬天冷却得较快.直接联想到并且易于操作的问题就是:液体冷却的时间跟它和环境间的温度差有什么关系?故选C.点评:此题以中国市民传统早餐﹣﹣豆浆油条作为切入点,设计题目,充分体现了物理来源生活,服务生活的理念,是一道好题.2.(2014秋•和平区期中)导体和绝缘体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能变成导体,例如在常温下是很好的绝缘体的玻璃在高温下就变成了导体,为了验证玻璃在加热烧红时也能导电,同学们利用白炽灯,灯丝已断的灯泡玻璃芯,酒精灯、插头、导线若干,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其中合理的是()A. B. C..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绝缘体可能成为导体.解答:解:A、D、只对灯泡玻璃芯加热,玻璃芯能否导电不能判断.设计方案都不合理;B、灯泡玻璃芯与小灯泡并联,无论玻璃芯是否导电,小灯泡都能发光.设计方案不合理;C、灯泡玻璃芯与小灯泡串联,对玻璃芯加热,如果灯泡发光,说明玻璃芯能导电;如果灯泡不发光,说明玻璃芯不导电.设计方案合理.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导体和绝缘体关系的认识,需要清楚的是:通过小灯泡是否发光判断烧红的玻璃芯能否导电,采用的是转换法.3.(2014秋•莒南县期中)下面是小明所做的验证性实验,不正确的是()A.将大豆放在鼓面上,敲击鼓面,看到大豆被震起,听到打鼓声音,说明物体振动发声B.在桌面一端放块表,耳朵贴到另一端,可听到表走的声音,说明声音可在固体中传播C.将尺子的一端固定,分别轻拨和重拨另一端,听到的声音大小不同,说明音调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D.一束平行光照射到粗糙表面时,虽然反射光线将向四面八方反射,但光线扔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A、声音产生的条件是“振动”,纸团的现象正说明这点;B、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C、声音的响度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解答:解:A、通过大豆被振起,将鼓面的振动放大,证实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产生;是一种放大的实验方法,A说法正确;B、在桌面的一端放块表,耳朵贴到另一端可听到表的走动声,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B 说法正确;C、将尺子的一端固定,分别轻拨和重拨另一端,听到的声音大小不同,即声音的响度不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C说法错误;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D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与声有关的现象,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及声音的特性和影响因素,同时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要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并知道其说明的问题.4.(2014春•清镇市期中)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的程序有七个步骤,下列关于七个步骤的顺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B.猜想与假设、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C.提出问题、评估、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D.猜想与假设、评估、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交流与合作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此题考查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解答: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故选:A.点评:科学探究是学习、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要牢固掌握,灵活运用.5.(2014秋•会泽县期末)如图是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甲物质和乙物质的密度都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B.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物质小C.若V甲=V乙,则m甲:m乙=2:1D.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首先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体积和质量;其次是明确根据该图象可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然后根据图象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得到结论.解答:解:A、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密度大小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体积和质量大小无关;故A错误;B、在体积相同时,甲物质的质量大于乙物质的质量,由密度公式,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故B错误;C、若甲乙的体积相等,V甲=V乙,由图象可知,甲物质的质量是乙物质质量的2倍,即m甲:2m乙=2:1;故C正确;D、由密度公式ρ=可知,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指物质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概念及应用数学函数图象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学会看图象是初中物理的一项基本要求,看清横纵坐标轴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再看懂随横坐标轴数值的增大纵坐标轴如何变化?从而找到物理规律.6.(2014秋•北塘区期中)在学习了电流和电压的概念后,老师用同一个小灯泡给大家做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要求大家根据实验中的现象提出一个科学问题,经过讨论,大家提出的以下四个问题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A.灯泡发光时,能量是如何转化的?B.电压越大,灯泡越亮,对吗?C.同一导体中电流的大小跟它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D.电压越大,电流越大,对吗?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比较两次实验的不同条件,根据观察到的不同实验现象,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并得出实验结论是实验探究的一般规律.解答:解:A、若此实验仅得出同一灯泡中电流的大小跟它两端的电压是否有关的结论,电流的大小此实验中无法直接测量,仅从亮度比较电流不符合易于探究的要求.故选项A 不符合题意;B、比较甲乙两个实验发现乙实验中电源电压是甲实验中电源电压的2倍,乙实验中灯泡的比甲实验中灯泡的亮度大,说明乙实验中的电流大,所以实验比较直观的说明同一灯泡发光的亮度跟跟它两端的电压的关系.故选项B符合题意;C、同一灯泡的发光亮度是指灯泡的实际功率,仅根据灯泡亮度的不同不易直接得出“同一导体中电流的大小跟它两端的压的关系“这一普遍规律.选项C不符合题意;D、比较甲乙两个实验得出导体中的电流根据电阻的关系需要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不符合控制变量法探究的要求.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探究过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学会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是解题关键.7.(2014秋•平度市期中)以下几个验证性小实验,其中说法错误的是()A.把正在发声的闹铃放在玻璃罩内,随着罩内空气抽出铃声渐弱,说明真空不能传声B.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团,敲击鼓面发出声音,纸团跳动,说明声音由纸团振动发生C.冬天将玻璃片从室外拿到室内发现它上面有一层雾,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D.把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后,看到温度计的示数逐渐下降,说明酒精蒸发吸热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蒸发和沸腾是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4)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汽化吸热.解答:解:A、把正在发声的闹铃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空气,铃声减弱,说明真空不能传声,故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团,敲击鼓面发出声音,纸团跳动,说明声音由鼓面振动发生,故该选项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生物探究性试题及答案

生物探究性试题及答案

生物探究性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细胞的基本结构?A. 细胞膜B. 细胞质C. 细胞核D. 叶绿体答案:D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植物的六大器官之一?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D3. 光合作用是植物进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光合作用的产物?A. 氧气B. 葡萄糖C. 水D. 淀粉答案:C二、填空题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控制物质进出;保护细胞内部结构2. 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_________中。

答案:叶绿体3. 人体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_________中。

答案:DNA三、简答题1. 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并说明其在生物体生长和发育中的作用。

答案: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的一个过程,主要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类型。

有丝分裂是大部分细胞分裂的方式,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细胞分裂使得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具有相同遗传信息的子细胞,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修复损伤具有重要作用。

2. 解释什么是基因突变,并举例说明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答案:基因突变是指DNA序列的改变,这种改变可以是单个碱基的替换、插入或缺失。

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生物体的性状发生改变,例如,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导致遗传病的发生,而另一些突变可能使生物体对环境有更好的适应性。

四、实验设计题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探究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步骤:1. 选择两株生长状况相似的植物。

2. 将一株植物置于充足光照的环境中,另一株置于光照较弱的环境中。

3. 记录两株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高度、叶片数量和颜色等。

4. 持续观察一段时间后,比较两株植物的生长差异。

预期结果:光照充足的植物可能会生长得更快,叶片更加茂盛和绿色,而光照较弱的植物生长可能较慢,叶片颜色可能较淡。

结束语:通过本次生物探究性试题,我们不仅复习了生物学的基础知识,还通过实验设计题锻炼了科学探究的能力。

九年级部分探究性试题训练题

九年级部分探究性试题训练题

2008年九年级部分探究性试题训练题22、、(06年武汉市课改区)(5分)在某次探究活动中,小明对老师给出的“小球在光滑斜面由静止释放时,所处高度越高,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越大,而与小球质量无关”这一结论产生了质疑。

他猜想小球从同一光滑斜面上自由滚到底端时的速度——猜想一:可能与小球在光滑斜面上的高度无关猜想二:可能与小球的质量有关他选择了一些实验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图中A、B、C分别表示小钢球在第0.1s末、第0.2s末、第0.3s末所处的位置,钢球1、2、3的质量关系为m1 < m2 = m3)(1)实验一是为了验证猜想(选填“一”或“二”),通过该实验他得到的结论是:小球从同一光滑斜面上自由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小球的质量_________ __(选填“有关”或“无关”)(2)实验二中,小球2和3在同一光滑斜面的不同高度处同时由静止释放,到达底端时的速度分别为v2、v3,请判断v2 v3(选填“>”、“=”或“<”)。

(3)在完成了以上探究后,小明继续进行“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的实验三,根据实验的结果:他得出了“速度越大,动能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选填“可靠”或“不可靠”)。

原因是。

39、(06年济宁市)张红在做早餐时发现,同样情况下,煮沸一锅牛奶与煮沸同质量的豆浆用的时间不同,这是为什么呢?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针对其中的原因,提出一个猜想,并简述验证这个猜想的办法。

(1)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验证猜想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小明同学坐在写字台前看书,电风扇吹来阵阵凉风,他感到十分惬意,也引起了他的好奇和思考。

他想:空气受到风扇给的力被吹出,电风扇是否也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对此,小明进行了探究。

他选用的器材、实验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器材小车、台式电风扇实验步骤1、将小车放在写字台上,台式电风扇放在小车上,如图。

小学探究性试题及答案大全

小学探究性试题及答案大全

小学探究性试题及答案大全一、语文试题及答案1. 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爱丽丝在花坛里看到了一只毛茸茸的小动物,她觉得它又可爱又好玩。

这只小动物有四只脚和一条长尾巴,它会蹦蹦跳跳地行走。

爱丽丝取了个名字叫“兔子”,并把它带回了家。

1. 爱丽丝为什么觉得兔子可爱又好玩?答案:因为兔子有四只脚和一条长尾巴,会蹦蹦跳跳地行走。

2. 爱丽丝做了什么事情?答案:爱丽丝把兔子带回了家。

2. 阅读填空题阅读下面的短文,填入合适的词语。

小鹿在森林里迷路了,它急得左顾右盼。

这时,一只爱心大的熊走了过来,看到小鹿的困境,它伸出了自己的,顺利把小鹿送回了家。

答案:手臂二、数学试题及答案1. 计算题计算:45 + 23 - 16 × 2 + 13 ÷ 3答案:45 + 23 - 16 × 2 + 13 ÷ 3 = 45 + 23 - 32 + 4.33 = 75.33 2. 几何题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2cm,求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答案:周长 = 边长 × 4 = 12 × 4 = 48cm面积 = 边长 ×边长 = 12 × 12 = 144cm²三、英语试题及答案1. 单词拼写题完成下列句子,用括号中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1. The cat is ________ (sleep) on the sofa.答案:sleeping2. They ________ (ride) their bikes to school every day.答案:ride2. 连词成句题将以下单词连成完整的句子。

1. she / is / reading / a book答案:She is reading a book.2. go / can / I / to / the / park / with / you答案:Can I go to the park with you?四、科学试题及答案1. 实验题小明想要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请你帮他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并写出实验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性试题专项训练(1)主讲人:束长剑1、(10分)科学家对H 2O 2结构的认识经历了较为漫长的过程,最初,科学家提出了两种观点:①O HH 、②H -O -O -H 。

式中O →O 表示配位键,即共用电子对由某原子单方面提供(在化学反应中氧氧键遇到还原剂时易断裂)。

化学家Baeyer 和Villiyer 为研究H 2O 2的结构,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a 、将C 2H 5OH 与浓H 2SO 4反应,生成(C 2H 5)2SO 4和水;b 、将制得的(C 2H 5)2SO 4与H 2O 2反应,只生成A 和H 2SO 4;c 、将生成的A 与H 2反应(已知该反应中H 2作还原剂)。

⑴用电子式表示①、②两种结构: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⑵如果H 2O 2的结构如①所示,实验c 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A 写结构简式,下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如H 2O 2的结构如②所示,实验c 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为了进一步确定H 2O 2的结构,还需要在实验c 后添加一步实验d ,请设计d 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0分) 243)(PO Ca 、4CaHPO 均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某同学向42HPO Na 溶液中滴加2CaCl 溶液至恰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试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证明所生成的白色沉淀是243)(PO Ca 还是4CaHPO .(已知:24HPO 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3.(9分)茶是我国人民喜爱的饮品,其中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成分,据测定茶叶中含有450种以上的有机成分与15种以上的元素。

某化学研究小组欲探究茶叶中钙元素的含量,设计了探究实验方案如下:(已知茶叶中的铝、铁元素对钙离子的测定有影响)步骤1:称取500克干燥的茶叶,置于通风橱中,充分灼烧使茶叶灰化,再用研钵磨细后移入烧杯中,然后将200mL 1 mol·L-1盐酸加入灰中搅拌、过滤、洗涤。

步骤2:向步骤1所得滤液中逐滴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的pH为6~7左右,使铝、铁的氢氧化物完全沉淀,再加热煮沸30 min,加入7.95 g无水碳酸钠,充分搅拌,待沉淀完全后,过滤,洗涤,过滤后得到滤液和沉淀。

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滤液稀释至500 mL,取其中的20.00 mL溶液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0.1000mol·L-1的HCl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盐酸的体积为20.00 mL,计算结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步骤1中,使茶叶灰化需要三角架、泥三角、酒精喷灯、、等仪器。

步骤2中,改用试剂________________来调节pH将更为方便;判断沉淀已经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步骤3中,滴定操作时,眼睛注视。

被滴定的20 mL滤液中CO3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mol,原茶叶中钙离子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若碳酸钠试剂不纯,且所含杂质不与Ca2+反应,则测得的钙离子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_________(填下列序号之一:①偏小②偏大③不偏④偏小或偏大或不偏)4.(11分)某化学研究小组以铜为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探究过程如下:【实验1】:如右下图装置,电源接通后,与电池负极相连的铜丝上有大量气泡产生;与电池正极相连的铜丝由粗变细。

电解开始30s内,阳极附近出现白色浑浊,然后开始出现橙黄色浑浊,此时测定溶液的pH约为10。

随着沉淀量的逐渐增加,橙黄色沉淀慢慢聚集在试管底部,溶液始终未出现蓝色。

【实验2】:将实验1中试管底部的橙黄色沉淀取出,分装在两支小试管阅读资料:常见铜的化合物颜色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铜的常见正化合价为___ _、_______,最终试管底部橙黄色沉淀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2)阴极上发生的反应为:阳极上发生的反应为:(3)写出实验2中①、②的离子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省2005年工业(主要是热电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1.24×106t,全省酸雨污染比较严重。

分析降雨成分发现,雨水中阴离子仍以硫酸根离子为主,约占阴离子总量的61.9%,阳离子以铵根离子为主,约占阳离子总量的84.1%。

阴离子中SO42-和NO3-的质量比为4.13∶1,NO3-的比例呈明显上升的趋势。

回答下列问题:⑴该省大气污染特征是A.煤烟型B.机动车尾气型C.由煤烟型向煤烟型与机动车尾气混合型转化D.由机动车尾气型向煤烟型与机动车尾气混合型转化⑵请你提出该省防治酸雨的两条主要..措施;。

⑶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拟选择“不同地点....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分析”的课题进行探究。

①如果你参加该课题的探究,在小组讨论测定地点时,你建议选择的测定地点分别是。

②通过查阅资料后发现,1994年以前,人们常采用HgCl2、NaCl的混合溶液吸收二氧化硫,1994年国家颁布标准(GB/T15262-94)规定用甲醛溶液吸收二氧化硫。

变更吸收剂的原因除了用甲醛溶液的吸收效果比较好外,另一个原因可能是。

③甲醛溶液吸收二氧化硫以后发生了如下反应,生成稳定的羟基甲磺酸:HCHO +H 2SO 3→该反应类型属于 。

测定时,只需向吸收空气的甲醛吸收液中加入适量NaOH 和指示剂,SO 2与指示剂、甲醛反应生成可溶性紫红色化合物,根据溶液颜色深浅(用吸光度A 表示,可由仪器进行测量),就能确定二氧化硫的含量。

实验测得SO 2含量与溶液的吸光度A 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若欲测定某地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mg·m -3),除需要测定吸光度A 外还需要记录的数据为 。

6、从含银、铜、金和铂的金属废料中提取金、银、铂的一种工艺如下:根据以上工艺回答下列问题:(1)电解时,以金属废料为阳极,纯铜为阴极,CuSO 4溶液为电解液,写出电解方程式:阳极: 阴极: ;(2)AgCl 溶于氨水后所得的溶液含有的一种阳离子,在碱性条件下,也可用葡萄糖将其还原为银,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写出步骤(4)的离子反应方程式:;(4)金和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u + 6HNO 3(浓)= Au(NO 3)3 + 3NO 2↑+ 3H 2O但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很小,所以金和浓硝酸几乎不反应,但金却可以溶于王水,试简要解释之:。

7、有A 、B 、C 、D 、E 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已知:A 和C 、B 和D 分别位于同主族,且B 、D 质子数之和是A 、C 质子数之和的2倍;E 在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

(1)A 2B 和A 2D 的沸点较高者是 (填化学式),其原因是;(2)B 形成的双原子分子里,从轨道重叠的角度来看共价键的类型有 ;(3)E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3)用多孔的石墨电极电解滴有酚酞的C 和E 形成的化合物的饱和溶液。

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 极(填电极名称)附近出现红色;另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可用 检验该极所得产物。

电解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

SO 2(μg) 5.0 15.0 20.08.(10分)某学习小组做以下实验:在溴水中加入足量乙醛溶液,充分反应,溴水褪色;为探究褪色的原因,他们提出了如下猜想:①溴水中的Br2可能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产生HBr;②乙醛分子中含有不饱和键,溴水可能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③乙醛具有还原性,溴水可能将乙醛氧化为乙酸,Br2转化为HBr设计如下方案进行探究:方案(一):检验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确定其发生哪类反应;方案(二):测定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和反应后 Br-的物质的量确定其发生哪类反应;(1)假设测得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为a mol,若测得反应后n(Br-)= 0 mol, 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反应;若测得反应后n(Br-) = a mol,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反应;若测得反应后n(Br-)= 2a mol,说明溴水乙乙醛发生了反应。

(2)向含Br2 0.005mol的溴水中加入足量乙醛使其褪色,然后加过量的AgNO3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固体1.88克。

已知CH3COOAg易溶于水,通过计算,判断溴水与乙醛发生的反应为(填序号):①氧化反应②取代反应③加成反应[反思与评价]:方案(一)是否可行?______ ,是:。

A.NaOH溶液 B.酸性KMnO4溶液 C.Na2SO3溶液 D.BaCl2溶液“NO2能否支持木条的燃烧?”由于实验室中没有现成的NO2气体,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两个方案(忽略N2O4的存在,图中铁架台等夹持仪器均已略去):Ⅰ.实验装置如下图1所示(1)浓硝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2)实验开始后木条上的火星逐渐熄灭,有的同学得出“NO2不能支持木条的燃烧”的结论。

你认为这一结论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Ⅱ.实验装置如上图2所示(1)硝酸铜固体加热分解的产物有氧化铜、二氧化氮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当集气瓶中充满红棕色气体时,木条复燃了,有的同学得出“NO 2能支持木条的燃烧”的结论。

你认为这一结论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

Ⅲ.为了更直接说明“NO 2能否支持木条的燃烧”这一问题,请你重新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简述实验原理和主要操作。

10、新制氯水中含有多种粒子,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其性质,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完成:(1)HClO 不稳定,见光易分解生成HCl 和O 2。

请设计实验证明有O 2生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氯气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

对于使红色布条褪色的物质,同学们的看法不一致,认为氯水中存在的几种粒子都有可能。

请你设计实验,得出正确结论。

(3)平衡常数表明了封闭体系的可逆反应在给定的温度下进行的程度,对于同一个类型的反应,平衡常数越大,表明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H 2CO 3HCO 3- + H + K a 1(H 2CO 3) = c (HCO 3-)·c (H +)/c (H 2CO 3) = 4.45×10-7 HCO 3- CO 32- + H + K a 2(H 2CO 3) = c (CO 32-) ·c (H +)/ c (HCO 3-) = 5.61×10-11 HClOH + + ClO - K a(HClO) = 2.95×10-8 请依据以上碳酸和次氯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写出在下列条件下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将少量的氯气通入到过量的碳酸钠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氯气和碳酸钠按照1︰1的比例恰好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将过量的氯气通入到少量的碳酸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