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数据结构基础》第二讲习题参考答案

《空间数据结构基础》第二讲习题参考答案
《空间数据结构基础》第二讲习题参考答案

《空间数据结构基础》第二讲习题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在正确说法的题后括号中打“√”,错误说法的题后括号中打“×”)

1、顺序存储方式插入和删除时效率太低,因此它不如链式存储方式好。( × )

2、链表中的头结点仅起到标识的作用。( × )

3、所谓静态链表就是一直不发生变化的链表。( × )

4、线性表的特点是每个元素都有一个前驱和一个后继。( × )

5、在顺序表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在物理位置上不一定相邻。(×)

二、单项选择题

1、下面关于线性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哪一个?(B )

A.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必须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单元。

B.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便于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C.线性表采用链接存储,不必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单元。

D.线性表采用链接存储,便于插入和删除操作。

2、链表不具有的特点是(B )

A.插入、删除不需要移动元素B.可随机访问任一元素

C.不必事先估计存储空间D.所需空间与线性长度成正比

3、在单链表指针为p的结点之后插入指针为s的结点,正确的操作是( B )A.p->link =s; s-> link =p-> link; B.s-> link =p-> link; p-> link =s; C.p-> link =s; p-> link =s-> link; D.p-> link =s-> link; p-> link =s;

4、若某线性表最常用的操作是取任一指定序号的元素和在最后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则利用( C )存储方式最节省时间。

A.单链表B.循环链表C.顺序表D.带头结点的双循环链表5、对于顺序存储的线性表,访问结点和增加、删除结点的时间复杂度为( C )。A.O(n),O(n) B. O(n),O(1) C. O(1),O(n) D. O(1),O(1)

6、在一个以 head 为头的非空单循环链中,p 指针指向链尾的条件是( A)

A. p->next == head

B. p->next==NULL

C. P == head

D. p==NULL

三、填空题

1、当线性表的元素总数基本稳定,且很少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但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存取线性表中的元素时,应采用顺序存储结构。

2、在单链表中设置头结点的作用是可以使链表的操作统一、编程简洁。

3、一个头指针为head的带头结点的单链表为空表的条件是: head->link ==NULL 。

四、综合题

1、线性表可用顺序表或链表存储。问:

(1)两种存储表示各有哪些主要优缺点?

(2)如果要求对n个表长动态变化的表进行处理,表的总数可能也发生改变,

在此情况下,应选用哪种存储表示?为什么?

参考解答:

(1)顺序存储时,逻辑上相邻的数据元素,其物理存放地址也相邻。顺序存储的优点是存储密度大,存储空间利用率高,可实现随机存取;缺点是插入或删除元素时不方便,效率较低。

链式存储时,相邻数据元素可随意存放,但所占存储空间分两部分,一部分存放结点值,另一部分存放表示结点间关系的指针。链式存储的优点是插入或删除元素时很方便,使用灵活;缺点是存储密度小,存储空间利用率低,只能顺序存取。

(2)宜选用链式存储结构,有利于高效进行动态内存开辟和插入、删除操作。

2、试述头结点,首元结点,头指针这三个概念的区别。

参考解答:

在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中,头指针指链表的指针,若链表有头结点则是链表的头结点的指针,头指针具有标识作用,故常用头指针冠以链表的名字。头结点是为了对链表操作的统一、方便而设立的,放在第一元素结点之前,其数据域一般无意义(也可存放链表的长度、用做监视哨等),有头结点后,对在第一元素结点前插入结点和删除第一结点,其操作与对其它结点的操作统一了。而且无论链表是否为空,头指针均不为空。首元结点也就是第一元素结点,它是头结点后边的第一个结点。

3、设有一个带头结点的单链表。试设计一个算法,通过遍历一趟链表,将其逆置。

参考解答:

//对链表进行逆置的成员函数

template

void List::reverseList(){

LinkNode* p,*q;

p=first->link; //p指向第一个结点

first->link=NULL; //原链表置空,表尾结点空指针的提前处理

while(p!=NULL)

{

q=p;

p=p->link;

q->link=first->link; //将当前结点插在头结点后面

first->link=q;

}

}

//对链表进行逆置的外部函数

template

void reverseList(List& L){

LinkNode* head,*p,*q;

head=L.GetHead();

p=head->link; //p指向第一个结点

head->link=NULL; //原链表置空,表尾结点空指针的提前处理while(p!=NULL)

{

q=p;

p=p->link;

q->link=head->link; //将当前结点插在头结点后面

head->link=q;

}

}

两体系试题库带答案

一、填空题 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 2、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1、2、 3、4级其中(1)级最危险。 3、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4、(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5、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6、“(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这两个工作原是“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的两个子环节。 7、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1、2、3、4级其中(1)级最危险。 8、2017年1月18日公布,5月1日正式实施的《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

险分级管控)制度,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风险等级)。 9、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10、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11.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作业部位等总称。 12.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 13.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分别是(人)、(机)、(物)和(环境)。 14、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1、2、3、4级其中(一)级最危险。 15、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16、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

第二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2 何时选用顺序表,何时选用链表作为线性表的存储结构合适? 各自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问题的要求和性质来选择顺序表或链表作为线性表的存储结构,通常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1. 基于空间的考虑。当要求存储的线性表长度变化不大,易于事先确定其大小时,为了节约存储空间,宜采用顺序表;反之,当线性表长度变化大,难以估计其存储规模时,采用动态链表作为存储结构为好。 2. 基于时间的考虑。若线性表的操作主要是进行查找,很少做插入和删除操作时,采用顺序表做存储结构为宜;反之,若需要对线性表进行频繁地插入或删除等的操作时,宜采用链表做存储结构。并且,若链表的插入和删除主要发生在表的首尾两端,则采用尾指针表示的单循环链表为宜。 顺序表的主要优点: 没使用指针,不用花费附加开销; 线性表元素的读写访问非常简洁便利 链表的主要优点:无需事先了解线性表的长度; 能够适应经常插入删除内部元素的情况; 允许线性表的长度有很大变化 3 在顺序表中插入和删除一个结点平均需要移动多少个结点? 具体的移动次数取决于哪两个因素? 在等概率情况下,顺序表中插入一个结点需平均移动n/2 个结点。删除一个结点需平均移动(n-1)/2个结点。具体的移动次数取决于顺序表的长度n以及需插入或删除的位置i °i 越接近n 则所需移动的结点数越少。 4 链表所表示的元素是否有序? 如有序,则有序性体现于何处? 链表所表示的元素是否一定要在物理上是相邻的? 顺序表的有序性又如何理解? 有序。有序性体现在通过指针数据元素有序的相连。物理上不一定要相邻。顺序表的有序不仅体现在逻辑结构上有序,而且在物理结构(储存结构)也有序。 5 设顺序表L是递增有序表,试写一算法,将x插入到L中并使L仍是递增有序表。因已知顺 序表L是递增有序表,所以只要从顺序表终端结点(设为i位置元素)开始向前 寻找到第一个小于或等于x的元素位置i后插入该位置即可。 在寻找过程中,由于大于x 的元素都应放在x 之后,所以可边寻找,边后移元素,当找到

2014年公需课《第二讲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作业考核题和答案(2)

2014年公需课《第二讲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作业考核题和 答案(2) 单选题第 1 题 对年度验证结果进行通报和公示。单位内部通报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天。(2分) 4 B. 5 C. 6 D. 7 答题情况:正确选项: B 你答对了! 解析:暂无解析! 单选题第 2 题 从2013年起,专业技术人员未通过继续教育年度验证的,当年年度考核不得评为()等次。(2分) A. 优秀 B. 良好 C. 合格 D. 不合格 答题情况:正确选项: A 你答对了! 解析:暂无解析! 单选题第 3 题 6月30日后申请继续教育周期验证的,验证周期年度计算到()年。(2分) A. 2013 B. 2012 C. 2011 D. 2010 答题情况:正确选项: A 你答对了! 解析:暂无解析! 单选题第 4 题 其他符合规定的继续教育方式包括(),论文、专利、专著。(2分) A. 接受远程教育 B. 在职学历教育 C. 参加学术会议 D. 参加培训班 答题情况:正确选项: B 你答对了! 解析:暂无解析!

单选题第 5 题 专业技术人员是指按照国家规定取得专业技术资格或者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 ()人员以及专业技术类公务员。(2分) A. 在职 B. 离职 C. 业余 D. 退休 答题情况:正确选项: A 你答对了! 解析:暂无解析! 单选题第 6 题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的管理办法》规定: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其中,专业课不少于()天或()学时。(2分) A. 2 40 B. 3 45 C. 7 42 D. 8 12 答题情况:正确选项: C 你答对了! 解析:暂无解析! 单选题第7 题 具体负责继续教育工作的国家综合管理部门是()。(2分) A. 教育部 B. 科技部 C. 人事部 D. 财政部 答题情况:正确选项: C 你答对了! 解析:暂无解析! 单选题第8 题 在职参加学历学位教育,若与从事专业、晋升职称密切相关的,且在验证周期内,提供证明材料,当年最多计算()个专业科目学时。(2分) A. 72 B. 65 C. 70 D. 60 答题情况:正确选项: A 你答对了!

2019年宪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共90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宪法修正案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D )年 A 、 2年 B 、 3年 C 、 4年 D 、 5年 2、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D ) A 、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 B 、自治州的人民法院 C 、自治县的人民政府 D 、自治旗的人民代表大会 3、根据宪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都缺席的时候,由全国人大补选。在补选之前,应由谁临时代替主席的职位(C ) A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B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C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D 、国务院总理 4、根据宪法修正案的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哪些条件(B ) A 、赔偿 B 、补偿 C 、兑换 D 、支付金钱 5、我国采取的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种国家结构形式(D ) A 、“一国两制” B 、统一的多民族 C 、复合制 D 、单一制 6、下列选项的制度中最能反映我国的政治生活全貌的是(D ) A 、民主集中制度 B 、人民民主专政制 C 、政治协商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 7、我国现行宪法的第四次修正案是什么时间公布施行的(C ) A 、 2004年 2月 28日 B 、 2004年 3月 4日 C 、 2004年 3月 14日 D 、 2004年 3月 15日 8、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修改宪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 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法定多数通过。这个法定多数是指下列哪一项(B ) A 、 3/4以上 B 、 2/3以上 C 、 3/5以上 D 、 1/2以上 9、根据宪法第 91条的规定:审计机关在下列那一主体的领导下,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B ) A 、国务院 B 、国务院总理 C 、国家主席 D 、国务院审计署 10、根据宪法第 107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一级人民政府有权审批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C ) A 、市一级人民政府 B 、县、市级人民政府 C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 、国务院 11、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全国人大有权对下列选项中的哪一机构提出质询案(A ) A 、国务院 B 、最高人民法院C 、最高人民检察院 D 、中央军委

第二章习题及解答

第二章 集成门电路 一、填空 1、由TTL 门组成的电路如图7.1-2所示,已知它们的输入短路电流为I is =1.6mA ,高电平输入漏电流I iH =40μA 。试问:当A=B=1时,G 1的 电流(拉,灌)为 ;A=0时,G 1的 电流(拉,灌)为 。 3 G A B 图1 2、TTL 门电路输入端悬空时,应视为 ;(高电平,低电平,不定)此时如用万用表测量其电压,读数约为 (3.5V ,0V ,1.4V )。 3、集电极开路门(OC 门)在使用时须在 之间接一电阻(输出与地,输出与输入,输出与电源)。 4、CMOS 门电路的特点:静态功耗 (很大,极低);而动态功耗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而 (增加,减小,不变);输入电阻 (很大,很小);噪声容限 (高,低,等)于TTL 门。 二、 图 2各电路中凡是能实现非功能的要打对号,否则打×。图2-1为TTL 门电路,图 2-2为CMOS 门电路。 A 图2-1 A A V 图2-2 三、 要实现图3中各TTL 门电路输出端所示的逻辑关系各门电路的接法是否正确?如不 正确,请予更正。

C B A C B A F ??= A B AB =A B CD AB F +=X X B X A F += 图3 四、图4中G 1为TTL 三态门,G 2为TTL 与非门,万用表的内阻20k Ω/V ,量程5V 。当 C=1或C=0以及S 通或断等不同情况下,U 01和U 02的电位各是多少? 图4 五、由CMOS 传输门和反相器构成的电路如图5(a )所示,试画出在图5(b )波形作用下的输出u o 的波形(u i1=10V u i2=5V ) t t 图5(a ) (b) C S 通S 断11U O1=U O2=U O1=U O2= 00 U O1=U O2= U O1=U O2= U O2

《经济学基础》各讲习题及参考答案(简)

《西方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第一讲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资源的绝对有限性; B、资源的充足性; C、资源的稀少性; D、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2、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主体是()。 A、居民户; B、厂商; C、劳动者; D、政府; 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均衡价格理论; B、消费者行为理论; C、生产者行为理论; D、分配理论; 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D、宏观经济政策; 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6、解决“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 B、应用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7、以个别居民与厂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9、()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基础。 A、亚当·斯密; B、马歇尔; C、凯恩斯; D、萨缪尔森; 10、()为首的经济济学家把个量分析为主的微观经济学和以总量分析为主的宏观经济学拼和在一起形成了主流经济学派。 A、亚当·斯密; B、马歇尔; C、凯恩斯; D、萨缪尔森; 二、判断题 1、自由取用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2、经济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宪法试题及答案

1、(单选题)在实行直接选举的地方,代表候选人需要获得()方为当选。 A.参加投票的选民的过半数的选票 B.全体选民的2/3选票 C.参加投票的选民的2/3选票 D.全体选民过半数的选票 正确答案:A用户选择:C 2、(单选题)我国宪法规定享有解释宪法职权的机关是()。 A.国家主席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D.全国人大 正确答案:B用户选择:D 3、(单选题)补选人大代表的程序和方式,由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 A.人大 B.全体代表 C.民政府 D.人大常委会 正确答案:D用户选择:D

4、(单选题)全国政协和地方政协之间的关系是()关系。 A.协商 B.指导 C.领导 D.监督 正确答案:B用户选择:D 5、(单选题)根据《全国人大组织法》规定,在必要的时候,下列哪一机构有权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秘密举行?() A.十个以上代表团联名 B.全国人大主席团和各代表团团长会议 C.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人大主席团 D.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 正确答案:B用户选择:C 6、(单选题)国家的结构形式主要是调整()。 A.国家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B.国家的阶级关系 C.国家的民族关系 D.国家局部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A用户选择:A 7、(单选题)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

A.少数服从多数 B.集体行使职权 C.平等原则 D.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正确答案:D用户选择:A 8、(单选题)我国中央军委的领导体制是()。 A.合议制 B.主席负责制 C.集体负责制 D.双重从属制 正确答案:B用户选择:C 9、(单选题)国家制度的核心是()。 A.国家结构形式 B.政体 C.国体 D.政党制度 正确答案:C用户选择:A 10、(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有关审计机关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

双体系培训试题有答案

双体系培训试题有 答案

青岛一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教育培训考试题 单位:姓名:岗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40分,不填或填错不得分) 1. 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作业部位等总称。 2. 风险分级是指经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 3. 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分别是(人)、(机)、(物)和(环境)。 4.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5.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6. 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7. 隐患排查是指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它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 8双体系是指(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 9、风险分为几级管控(四级) 10、隐患分为(生产现场类隐患)(基础管理类) 二、判断题(每题2分, 共20分,在括号中用√或×标出) 1.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是一种定量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 2. 安全检查表(SCL )的编制依据包括国内外行业、企业事故统计案例,经验教训。(√) 3. 风险矩阵分析法(LS )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 )均是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中的D 值越小,说明被评价系统的危险性越大。(×) 5. 风险控制措施是指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企业针对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6. 风险辨识是识别企业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的过程。(×)

第二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Java语言与WWW技术》课程 第二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2-2编写一个Java Application的例子,能在屏幕上输出“Welcome to Java World!”。 解答:参考源程序:MyJavaExcercise 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MyJavaExcercise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Welcome to Java World!"); } end of main method } end of class 2-3编写一个Java Applet程序的例子,使之能够在浏览器中显示“Welcome to Java Applet World!”的字符串信息。 解答:源程序:MyJavaExcerciseApplet.java import java.awt.Graphics; import java.applet.Applet; public class MyJavaExcerciseApplet extends Applet { public void paint(Graphics g) {

g.drawString("Welcome to Java Applet World!", 10 , 20); }//end of paint method }//end of class 2-4如何编写一个HTML文件,将2-3题中生成的Applet字节码嵌入其中,并用WWW浏览器观看这个HTML文件规定的页面。 解答:源程序:MyAppletInclude.html < /APPLET > 2-5参考教材中的例2-5,编写一个Applet,其中包括一个标签对象myLabel,利用这个标签对象输出信息“Java是面向对象的语言”。 import java.applet.*; import java.awt.*; import java.awt.event.*; public class AppletLabelOutput extends Applet { Label myLabel;

初级会计实务第二讲真题讲解习题+答案.doc

2018初级会计实务—冲刺班初级会计实务 2017真题一主讲老师:李二霞 不定项选择题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每月月初发放上月工资,2016年12月1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方余额为33万元。该企业2016年12月发生职工薪酬业务如下: (1)5日,结算上月应付职工薪酬33万元。其中代扣代交的职工个人所得税1.5万元。代扣为职工垫付的房租0.5万元。实际发放职工薪酬31万元。 (2)31日,企业以其生产的M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车间生产人员。该批产品不含税的市场售价为50万元。实际生产成本为40万元。 (3)31日,对本月职工工资分配的结果如下:车间生产人员14万元。车间管理人员5万元。企业行政管理人员2万元。专设销售机构人员9万元。 (4)31日,企业计提本月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共计17.7万元。计提本月住房公积金8.85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材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1.根据期初资料和资料(1),下列各项中,企业结算职工薪酬的相关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A.代扣个人所得税时:借:其他应付款1.5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1.5 B.代扣为职工垫付的房租时:借:应付职工薪酬0.5 贷:应收账款0.5 C.代扣个人所得税时:借:应付职工薪酬1.5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1.5 D.代扣为职工垫付的房租时:借:应付职工薪酬0.5 贷:其他应收款0.5 【答案】CD 【知识点】应付职工薪酬 【答案解析】企业代扣代交个人所得税时,应当:借:应付职工薪酬1.5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1.5 为职工垫付房租时:借:其他应收款0.5贷:银行存款0.5 所以代扣为职工垫付的房租时:借:应付职工薪酬0.5贷:其他应收款0.5 2.根据资料(2),下列各项中,企业发放非货币性福利会计处理结果正确的是()。 A.发放非货币性福利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50万元 B.发放非货币性福利时确认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50万元 C.确认非货币性福利时,借记“生产成本”科目58.5万元 D.发放非货币性福利时结转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58.5万元 【答案】BC 【知识点】非货币性福利 【答案解析】根据资料(2),相关的会计处理如下:借:生产成本58.5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58.5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58.5贷:主营业务收入5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 借:主营业务成本40贷:库存商品40 3.根据资料(3),下列各项中,企业分配工资的相关会计处理结果正确的是()。 A.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借记“销售费用”科目9万元 B.车间生产人员工资,借记“生产成本”科目14万元 C.车间管理人员和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借记“管理费用”科目7万元 D.全部人员工资,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30万元 【答案】ABD【知识点】短期薪酬的核算 【答案解析】根据资料(3),相关的会计处理如下:借:生产成本14 制造费用5 管理费用2 销售费用9 贷:应付职工薪酬30 4.根据资料(1)至(4),下列各项中,关于职工薪酬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为职工代垫的房租不属于职工薪酬 B.计提的住房公积金属于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C.计提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属于短期薪酬 D.计提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属于短期薪酬 【答案】AC【知识点】职工薪酬【答案解析】选项B,计提的住房公积金属于短期薪酬;选项D,计提的养老保险属于离职后福利。 5.根据期初资料和资料(1)至(4),下列各项中,甲企业2016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职工薪酬”项目的期末余额是()万元。 A.56.55 B.106.55 C.96.55 D.115.05 【答案】A【答案解析】“应付职工薪酬”项目的期末余额=33(期初)-33(资料(1))+58.8-58.5(资料(2))+(14+5+2+9)(资料(3))+(17.7+8.85)(资料(4))=56.55(万元)。 不定项选择题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7%,商品销售价格均不含增值税。确认收入的同时,结转其销售成本。2016 年 11 月,该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下: (1)1 日,向乙企业销售一批商品,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格为 80 万元,增值税税额为 13.6 万元。实际成本为 35 万元。商品已发出,收到客户开具的商业承兑汇票结清全部款项。 (2)5 日,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向丙企业销售一批商品。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1 000 万元。增值税额为170 万元。实际成本为800 万元,为客户代垫运输费 5 万元(不考虑增值税),全部款项已办妥托收手续。 (3)10 日,向丁企业赊销一批商品,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 40 万元,增值税税额为 6.8 万元,实际成本为 22 万元。销售合同规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 2/10,1/20,N/30。计算现金折扣不考虑增值税。18 日,收到结算销售款项并存入银行。 (4)25 日,收到丁企业退回本月 10 日购买的全部商品,同时向丁企业开具了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退回相关款项。 1.根据资料(1),下列各项中,甲企业向乙企业销售商品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是()。

宪法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西南财经大学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2013级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宪法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必须在答题卡上用钢笔或签字笔作答,并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及填涂准考证号等信息。 2.本次考试与一般的考试不同,它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提出并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测试。 3.本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总时限为120分钟。 5.考试结束铃声一响,请你立即放下笔,将试题、答题卡和草稿纸交给监考员验收后方可离开考场。 一、单选题(下面题目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内括号内,每题1分,共35分) 1.我国现行宪法是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 D)年通过的。 A.1954 B.1975 C.1978 D.1982 2.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有一百三十八条,其四个修正案共有(B )条。 A.三十 B.三十一 C.二十 D.二十一 3.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 D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A.生态平衡 B.生存环境 C.自然环境 D.生态环境 4.我国宪法规定,(C )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A.人民民主专政 B.生产资料公有制 C.社会主义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任何公民,非经( A )批准或者决定或者()决定,并由()执行,不受逮捕。 A.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公安机关 B.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 C.人民法院,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 D.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 6.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C )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练习题 五.计算题 1. 密度为1200kg.m的盐水,以25m3.h-1的流量流过内径为75mm的无缝钢管。两液面间的垂直距离为25m,钢管总长为120m,管件、阀门等的局部阻力为钢管阻力的25%。试求泵的轴功率。假设:(1)摩擦系数λ=0.03;(2)泵的效率η=0.6 1.答案***** Z1+u2/2g+P1/ρg+He=Z2+u2/2g+P2/ρg+∑H f Z=0,Z=25m,u≈0,u≈0,P =P ∴H=Z+∑H=25+∑H ∑H=(λ×l/d×u/2g)×1.25 u=V/A=25/(3600×0.785×(0.07 5)) =1.573m.s ∑H=(0.03×120/0.075×1.573/(2×9.81)×1.25 =7.567m盐水柱 H=25+7.567=32.567m N=Q Hρ/102=25×32.567×120 0/

(3600×102) =2.66kw N轴=N/η=2.66/0.6=4.43kw 2.(16分) 如图的输水系统。已知管内径为d=50mm, 在阀门全开时输送系统的Σ(l+le ) =50m,摩擦系数可取λ=0.03,泵的性能曲线,在流量为6 m3.h-1至15 m3.h-1范围内可用下式描述: H=18.92-0.82Q2.,此处H为泵的扬程m,Q为 泵的流量m3.h-1,问: (1)如要求流量为10 m3.h-1,单位质量的水所需外加功为多少? 单位重量的水所需外加功为多少?此泵能否完成任务? (2)如要求输送量减至8 m3.h-1 (通过关小阀门来达到),泵的轴功率减少百分之多少?(设泵的效率变化忽略不计) 答案***** ⑴u=10/(3600×0.785×0.05)=1.415[m.s-1] Σhf =λ[Σ(l+le )/d](u2/2)

第二讲:地图练习题(答案)

地图 反馈练习 1、读图,回答(1)~(2)题。 (1)甲、乙两图( ) A .比例尺甲大于乙 B .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 C .比例尺均为数字式 D .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 (2)关于甲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向正北后向正东 B .火车站与学校相距约375千米,与农业实验区相距约580千米 C .火车站位于科技园区的西南方向 D .若比例尺放大1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 解析:第(1)题,根据两图提供的比例尺可知,甲图中的单位比例尺长度代表实地距离150米,乙图中的单位比例尺长度代表实地距离180米,故甲图的比例尺大于乙图。第(2)题,根据甲图的指向标可知,火车站位于科技园区的西南方向;由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应先向东北再向东南;火车站到学校的图上距离为至少3倍单位比例尺长度以上,即两地相距不小于450米,但远远不会达到几百千米;如果将该图比例尺放大1倍,要想画出图中所有范围的话,图幅面积应增大3倍。 答案:(1)A (2)C 2、判断坡度 例、下面四幅图中的比例尺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 是 。 (D ) 3、在我国某山区,地貌学家新近命名了一种地貌 类型——岱崮地貌,其等高 线地形图如右图所示。据此 回答问题。 (1)对岱崮地貌的地貌形态最 为准确的描述是: A.顶平.身陡.麓缓 B.丘谷相间,连绵起伏 C.顶部平坦,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下坡度由陡到缓 D.四周高,中间低 (2)判断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30米 B.50米 C.70米 D.90米 提示:C B 最小可能相对高度:550<H 小 ≤ 560;最大可能相对高度: 600 ≤ H 大<610;所以陡崖的相对高度:40≤H <60 4.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 处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 A .200米 B .208米 C .253米 D .297米 (2)关于图中乙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拔高度可能为235米 B .地势相对周围较高 C .地形为山顶 D .地形为洼地 (3)图中甲处与C 处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 (4)图中D 处陡崖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ΔH________。 (5)若某时B 处的气温是21℃,则D 处的气温最大值是________℃。 方法: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某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地气温和两地之间0.6℃∕100m )可计算两地间气温的垂直差异:T 差= 0.6℃∕100m ×H 差(课本P11页5) 解析:本题以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考查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及温差的计算,正确读取图中等高线数值及变化是解题的关键。第(1)题,根据等高线的形态及数值变化可确定A 处为山顶,其海拔高度高于200米但低于250米。第(2)题,乙处为两条等高线间的闭合等高线区域,结合 “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可知其中心海拔应低于200米,地形为洼地。第(3)题,甲处海拔为250米,C 处的海拔在50米~100米之间,从而计算出甲、C 处的相对高度为150米~200米。第(4)题,经过陡崖的等高线有3条,等高距为50 米, 200 220 A 280 200 D 260 200 C 240 200 B

第二讲 数图形(一)习题及答案1

第二讲数图形(一) 一、填空题 1. 数一数图1中共有线段。 图1 图2 2. 数一数图2中共有条线段。 3. 数一数图3中共有个小于180 。 图3 图4 4. 数一数图4中共有个三角形。 5. 数一数图5中共有个三角形。 图5 图6 6.数一数图6中共有个三角形。 7. 数一数图7中共有个三角形。 图7 图8 8. 数一数图8中共有个三角形。

9. 数一数图9中共有 个三角形。 图9 图10 10. 数一数图10中共有 个三角形。 二、解答题 1. 数一数 图11中共有多少个等边三角形。 图11 图12 2. 数一数图12中共有多少个小于180 的角。 3. 数一数图13中共有多少个包含“*”号的三角形。 图13 4. 数一数图14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图14 *

第二讲 数图形(一)答案 一、填空题 1. (3+2+1)+(4+3+2+1)+(5+4+3+2+1)=31(条)。 2. (3+2+1)×2(4+3+2+1)=22(条)。 3. 4+3+2+1=10(个)。 4. (4+3+2+1)×2=20(个)。 5. (4+3+2+1)×2+4=24(个)。 6. (4+3+2+1)×3+4×2=38(个)。 7. (3+2+1)×6-6-3=27(个),将重复数的减去。 8. (3+2+1)+(2+1)+2=11(个)。 9. (3+2+1)×2+4=16(个)。 10. (3+2+1)+(5+4+3+2+1)+3=24(个)。 二、解答题 1. 设每一个最小三角形的边长为1,按边的长度来分类计算三角形的个数。 边长是1的三角形有: 尖朝上的)(54321+++++ 尖朝下的 )(4321+++=25(个); 边长是2的三角形有: 尖朝上的)(4321++++ 尖朝下的 )(321++=13(个); 边长是3的三角形有:1+2+3=6(个); 边长是4的三角形有:1+2=3(个); 边长是5的三角形有:1个; 共有三角形:25+13+6+3+1=48(个)。 2. 将图中角的顶点标上字母,按角的顶点和位置进行分类。

两体系考试题及答案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考试卷姓名日期成绩 一、填空题(10×3分) 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和(或)()和(或)()的组合。 2、风险辨识是识别()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 4、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根据()划分等级。风险分级的目的是为()。 5、风险暂定为“红、橙、黄、蓝”四级,()级别最高,企业原5级划分标准可参照进行调整。 6、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⑴可行性;⑵();⑶()。 7、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和()。 8、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治理和()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可一般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9、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治理目标、()、()、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企业对事故隐患信息应建档管理。 10、根据《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第303号)第三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整顿,可处以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单项选择题(10×3分) 1、( )是风险管控的基础。( ) (A)风险分析 (B)风险评价 (C)排查风险点 (D)风险分级 2、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以下几种。() (A)人的因素、物的因素 (B)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 (C)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管理因素(D)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 3、( )承担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 ) (A)企业(B)中介机构 (C)安监部门 (D)主要负责人 4、1级风险(红色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 ) (A)无需立即整改,可以继续作业。(B)必须立即整改,可以继续作业。 (C)制定整改计划后,可以继续作业。 (D)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 5、各企业的风险评价准则具体内容应。( ) (A)统一 (B)同行业应统一 (C)由各部门自己确定,无需统一(D)与企业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有关 6、山东省省风险分级暂定为“( )”四级 A、红、橙、黄、蓝 B、红、橙、黄、绿 C、红、黄、蓝、绿D、红、黄、蓝、绿 7、()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 ) (A)事故控制 (B)风险管理 (C)隐患排查 (D)安全培训 8、工作危害分析法能够全面地分析出( )所有可能的风险,并针对可能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

大学语文第一至二讲作业题参考答案-标准答案

大学语文第一讲、第二讲作业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诗经》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是( C ) A.风、雅、颂 B.赋、比、兴 C.以四言为主,重章叠句,韵律和谐自然 D.层次错落,富有节奏 2.按音乐形式,《诗经》可分为( A ) A.风、雅、颂 B. 赋、比、兴 C.以四言为主, D.重章叠句,韵律和谐。 3.《诗经》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B) A.风、雅、颂 B.赋、比、兴 C.以四言为主 D.重章叠句,韵律和谐。 4.下列诗作中不表现“在水一方”意境的诗是( D) A.《诗经·汉广》 B.《诗经·蒹葭》 C.《九歌·湘夫人》 D.《九章·橘颂》 5.《诗经》原称《诗》或《诗三百》,( B )始称为“《诗经》”。 A.周代 B.汉代 C.唐代 D.秦代 6.关于《蒹葭》这首诗的主旨,历来说法不一,请选择比较合理可信的一项。( D ) A.讽刺秦襄不用周礼,不能纳贤求士。 B.描写追求"在水一方"的“伊人”,“伊人”指朋友。 C.描写思念“在水一方”的“伊人”,“伊人”泛指一般的人。 D.描写了一个热恋者对意中人的急切追求和可望不可即的惆怅的心情。7.下列关于“楚辞”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以屈原的作品为主 B.是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C.大多是叙事作品 D.渊源于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 8.下列作品属于屈原创作的有( ABC ) A.《九歌》 B.《离骚》 C.《九章》 D.《风赋》 9.下列作品,属于楚辞体的是( B ) A.《蒹葭》 B.《国殇》 C.《饮酒》(其五) D.《行路难》(其一) 10. “楚辞”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是(AC ) A.以六、七言为主 B.重章叠句 C.多用“兮”字以助语势 D.以五言为主 11.《国殇》一诗之“国殇”的含义是( A ) A.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士 B.感伤楚国将士斗志的衰败 C.鼓舞为楚国捐躯的斗士 D.感伤楚国国势的衰败 12.下列先秦著作属于儒家的有(ABE) A.《荀子》 B.《论语》 C.《庄子》 D.《墨子》 E.《孟子》

第二章课后习题与答案要点

第2章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初步 1. 设有如下语句,请用相应的谓词公式分别把他们表示出来:s (1)有的人喜欢梅花,有的人喜欢菊花,有的人既喜欢梅花又喜欢菊花。 解:定义谓词d P(x):x是人 L(x,y):x喜欢y 其中,y的个体域是{梅花,菊花}。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x )(P(x)→L(x, 梅花)∨L(x, 菊花)∨L(x, 梅花)∧L(x, 菊花)) (2) 有人每天下午都去打篮球。 解:定义谓词 P(x):x是人 B(x):x打篮球 A(y):y是下午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a (?x )(?y) (A(y)→B(x)∧P(x)) (3)新型计算机速度又快,存储容量又大。 解:定义谓词 NC(x):x是新型计算机 F(x):x速度快 B(x):x容量大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x) (NC(x)→F(x)∧B(x)) (4) 不是每个计算机系的学生都喜欢在计算机上编程序。 解:定义谓词 S(x):x是计算机系学生 L(x, pragramming):x喜欢编程序 U(x,computer):x使用计算机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x) (S(x)→L(x, pragramming)∧U(x,computer)) (5)凡是喜欢编程序的人都喜欢计算机。 解:定义谓词 P(x):x是人 L(x, y):x喜欢y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x) (P(x)∧L(x,pragramming)→L(x, computer))

2 请对下列命题分别写出它们的语义网络: (1) 每个学生都有一台计算机。 解: (2) 高老师从3月到7月给计算机系学生讲《计算机网络》课。 解: (3) 学习班的学员有男、有女、有研究生、有本科生。 解:参例2.14 (4) 创新公司在科海大街56号,刘洋是该公司的经理,他32岁、硕士学位。 解:参例2.10 (5) 红队与蓝队进行足球比赛,最后以3:2的比分结束。 解:

(完整版)第二讲数图形(一)习题及答案1

第二讲数图形(一) 、填空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一数 图1中共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 线段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一数图 2中共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条线段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一数图7 中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三角 形。 3. 4. 5. 6.数一数图6中共有 ____________ 个三角形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一数图8中共有个三角形。

图14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一数图9中共有 个 三角形。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一数图10中共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三角形。 二、解答题 1. 数一数 图11中共有多少个等边三角形。 3. 数一数图13中共有多少个包含“*”号的三角形。 4. 数一数图14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2. 数一数图12中共有多少个小于

第二讲数图形(一)答案 一、填空题 1. (3+2+1)+ (4+3+2+1)+ (5+4+3+2+1)=31 (条)。 2. (3+2+1 )X 2 (4+3+2+1)=22 (条)。 3. 4+3+2+仁10(个)。 4. (4+3+2+1)X 2=20 (个)。 5. (4+3+2+1)X 2+4=24 (个)。 6. (4+3+2+1)X 3+4 X 2=38 (个)。 7. (3+2+1 )X 6-6 —3=27 (个),将重复数的减去。 8. (3+2+1)+ (2+1)+2=11 (个)。 9. (3+2+1 )X 2+4=16 (个)。 10. (3+2+1)+ (5+4+3+2+1)+3=24 (个)。 二、解答题 1.设每一个最小三角形的边长为1,按边的长度来分类计算三角形的个数。 边长是1的三角形有:(1 2 3 4: 5)+ (1 2 3 4 =25 (个); 尖朝上的尖朝下的 边长是2的三角形有:(1 3 4)+(1: 2 :3)=13 (个); 尖朝上的尖朝下的 边长是3的三角形有:1+2+3=6 (个); 边长是4的三角形有:1+2=3 (个); 边长是5的三角形有:1个; 共有三角形:25+13+6+3+1=48 (个)。 2. 将图中角的顶点标上字母,按角的顶点和位置进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