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包扎操作流程word版本

止血包扎操作流程word版本
止血包扎操作流程word版本

止血包扎操作流程

急救止血技能操作流程

病例 (一个病人两处伤)

1).右前臂中段掌面有一8X10cm大小软组织缺损创面,广泛渗血,中央有喷射性出血。

2).头顶偏右有4.0cm头皮裂伤伤口,伤口中有金属异物刺入颅内,外露

2.0cm。

急救止血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快速准备好:手套2,止血带2,三角巾3,无菌敷料(15公分1,6公分3),弹力绷带2,胶布1,标牌2,笔1,剪子1。

操作者准备好后立正,大声向评委报告:

“报告评委,一号做急救止血包扎(技术)操作准备完毕,请指示!”

评委说:“开始!”

1.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1).操作者用眼光从左到右扫视,上下扫视后。

2).大声说:“现场环境安全”!

3).快速走向伤员,小声说:“我是急救医生,我来帮你,请你不要着急,请你配合我们!”

2.快速戴乳胶手套。

3.认真检查伤员伤情及出血情况。大声说:“右前臂有大片皮肤裂伤,动脉出血。头顶部有皮肤裂伤,有2公分金属异物外露。”

4.快速止血:

1).操作者立即将伤员右前臂抬起(超过心脏高度,大声说:抬高2分钟),用右手拇指压在右前臂肱动脉止血。同时指导伤员用健肢左手拇指在右上臂肱动脉处协助指压止血。

2).接着在右上臂上1/3先加布垫保护皮肤,再上止血带止血,检查止血效果(扪右前臂桡动脉搏动),用标牌记录:上止血带的部位及时间。

5.快速包扎:

1).认真检查右前臂的伤口,大声说:“没有异物和骨折!”

2).操作者用右手拿无菌纱布一面(敷料手接触面不能接触创面,敷料应大于损伤创面),盖在右前臂伤口创面上。

3).再用弹力绷带先在敷料远端环行扎两圈使其牢固,然后螺旋形向上包扎,每圈适度加压压住上圈的三分之二,使绷带卷边缘保持整齐,最后平绕一圈,在伤肢外侧用绷带扣固定,包扎完毕敷料不能有外露,要整齐,美观,大方。(也可用八字法包扎)

4).用三角巾悬吊上肢80-85度,(三角巾打平结,留出手指末端),并检查止血效果。

6.头顶部有异物伤口的包扎:(有异物的伤口:不能拔除异物,先固定异物,再进行包扎)。

1).操作者先认真检查伤口及异物情况。

2).用适当的敷料覆盖异物周围,用三角巾制作固定圈固定异物,再进行三角巾帽式包扎。

3).除去眼镜及头饰,将三角巾底边向内摺起数厘米,置于眉弓上方和头顶,将三角巾两端经耳上方往后收,在枕下交叉,再绕回前额偏中央打结,将结尾摺入带边内,将三角巾顶角轻轻拉紧固定后摺入带内。

4).伤员取半卧位。

7、操作者说:“报告评委,一号做急救止血包扎(技术)操作准备完毕,请指示!”

8、评委说:“归队!”

15、操作者向右转!跑步离开!

操作要求及评分细则

准备:6分

环顾四周评估环境安全并报告(1分),表明身份,安慰伤者(1分)。

物品准备齐全(2分),准备时间在20秒内(1分),戴手套(1分)。

止血:30分

* 检查并报告伤情(3分),左手进行指压止血(3分),抬高伤肢两分钟(口头报告)(3分),右手指导伤员指压止血正确(3分),上止血带部位垫衬垫(3分),上止血带部位正确(3分),止血带压力均匀,适度(3分),检查止血效果并报告(3分),填写标记卡(3分),报告止血时间,部位(3分)。

包扎:27分

* 敷料选择合适(3分),无菌原则取敷料(4分),创面覆盖完整(3分),扎绷带方法正确(4分),加压均匀,适度(4分),绷带卷无脱落(2分),包扎平整美观(2分),敷料无外露(2分),前臂悬吊正确(3分)。

头部有异物伤口的包扎:27分

* 检查并报告伤情(3分),敷料放置正确,适度(3分),自制保护圈(3分),圈高度足够(3分),放圈位置正确(3分),头部三角巾帽式包扎规范(3分),松紧适度(3分),不能包压耳廓(2分),不能压迫异物(2分),平结(2分)。

整体质量

* 操作熟练,动作规范 5分

* 整体操作在规范时间内完成(计时从评判长宣布比赛开始至操作完毕)5分

* 合计100分

急救操作流程最新版本

急救操作流程 增强急救意识, 熟悉急救流程. 一、成人气管插管(经口)操作流程 (一)摆放体位:病人取仰卧位,用抬颏推额法,以寰枕关节为转折点使头部尽量后仰,以便使镜片和气管在一条直线上。 (二)加压给氧:使用简易呼吸器面罩加压给氧,交与助手给病人吸100%纯氧2~3分钟,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插管时暂停通气。(三)准备导管:选择相应规格的气管导管,用注射器检查充气套囊是否漏气,在导管内放入导丝并塑型,在气管导管前端和套囊涂好润滑剂。 (四)准备喉镜:气管导管准备好后,选择合适形状和大小的喉镜镜片,检查光源后关闭,放置备用。 (五)准备牙垫、固定胶布和听诊器。 (六)暴露声门:打开喉镜,操作者用右手拇、食指拨开病人上下齿及口唇,左手紧握喉镜柄,把镜片送入病人口腔的右侧向左推开舌体,以避免舌体阻挡视线,切勿把口唇压在镜片与牙齿之间,以免造成损伤。然后,缓慢地把镜片沿中线向前推进,暴露病人的口、悬雍垂、咽和会厌,镜片可在会厌和舌根之间,挑起会厌,暴露声门。 (七)插入气管导管:操作者用右手从病人右口角将气管导管沿着镜片插入口腔,并对准声门送入气管内,请助手帮助将导丝拔除,继续将导管向前送入一定深度,插管时导管尖端距门齿距离通常在21~23cm。

注意气管导管不可送入过深,以防止进入单侧主支气管造成单侧通气。操作过程中如声门暴露不满意,可请助手从颈部向后轻压喉结,或向某一侧轻推,以取得最佳视野。 (八)确认导管位置:给导管气囊充气后,立即请助手用简易呼吸器通气,在通气时观察双侧胸廓有无对称起伏,并用听诊器听诊双侧肺尖,以双肺呼吸音对称与否判断气管导管的位置正确无误。 (九)固定导管:放置牙垫后将喉镜取出,用胶布以“八字法”将牙垫和气管导管固定于面颊。 二、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流程 (一)评估周围环境安全性。 (二)判断意识:拍肩、呼唤患者,确认意识丧失。 (三)启动BLS,助手准备除颤监护仪和简易呼吸器、面罩。(四)摆放体位:患者取仰卧位,置于地面或按压板上;靠近患者跪地,双膝与肩同宽。 (五)开放气道:观察口腔有无异物,取假牙,清除口腔分泌物,压额抬颏。 (六)人工呼吸:用视、听、感觉判断患者有无呼吸,5~10秒;如无呼吸,立即使用简易呼吸器、面罩通气2次,并可看到胸部起伏。 (七)建立人工循环:检查有无颈动脉搏动,5~10秒;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时观察患者面部反应。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止血和包扎方法介绍

止血与包扎方法介绍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就是外伤救护得四项基本技术。实施现场外伤救护时,要沉着、迅速地开展现场急救工作,其原则就是:先救命后治疗,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运、 止血 {一} 出血得种类:?血液按照损伤血管得不同,可分为: l、动脉出血:其特点就是伤口呈喷射状搏动性向外涌出鲜红色得血液。2、静脉出血:伤口持续向外溢出暗红色得血液、3、毛细血管出血:伤口向外渗出鲜红色得血液。 {二}出血得临床表现: 成人得血液约占其体重得8%,失血总量达到总血量得20%以上时,伤员出现脸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脚发凉,呼吸急促,心慌气短等症状,脉搏快而细,血压下降,继而出现出血性休克。当出血量达到总血量得40%时,就有生命危险。{三}止血得方法: 一般止血法:创口小得出血,局部用生理盐水冲洗,周围用75%得酒精涂擦消毒。涂擦时,先从近伤口内处向外周擦,然后盖上无菌纱布,用绷带包紧即可、如头皮或毛发部位出血,应剃去毛发再清洗、消毒后包扎。? 1、加压包扎止血法: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得毛巾、布块折叠成比伤口稍大得垫盖住伤口,再用绷带或折成条状布带或三角巾紧紧包扎,其松紧度以能达到止血目得为宜。此种止血方法,多用于静脉出血与毛细血管出血。当伤口在肘窝、腋窝、窝、腹股沟时,可在加垫后屈肢固定在躯干上加压包扎止血。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上下肢、肘、膝等部位得动脉出血,但有骨折或可疑骨折或关节脱位时,不宜使用此法。 2、指压止血法:指压止血法就是一种简单有效得临时性止血方法,它就是根据动脉得走向,在出血伤口得近心端,用于指压住动脉处,达到临时止血得目得。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头部、颈部、四肢得动脉出血,依出血部位得不同,可分为: (1) 头顶出血压迫法:方法就是在伤侧耳前,对准下额关节上方,用拇指压迫颞动脉(见图5)。 (2) 头颈邯出血压迫法: 方法就是用拇指将伤侧得颈总动脉向后压迫(见图6),但不能同时压迫两侧得颈总动脉,否则会造成脑少血坏死、?(3)面部出血压迫法:用拇指压迫下颌角处得面动脉(见图7)。

2014临床助理医师经典复习资料实践技能操作试题:开放性伤口的止血包扎

临床助理医师经典实践技能操作试题:开放性伤口的止血包扎 【适应证】 适用于各种出血情况下的急救止血与包扎,尤其是大出血的急救处理,以压迫止血、保护伤口飞固定敷料、减少污染、固定骨折与关节、减少疼痛。 【术前准备】 1.了解、熟悉病人病情。与病人或家属交待病情,做好解释工作,争取清醒病人配合。2.消毒用品、无菌纱布、棉垫、绷带、三角巾、止血带等,亦可用清洁毛巾、手绢、布单、衣物等替代。 【操作步骤】 止血方法: l.加压包扎法为最常用急救止血方法。用敷料盖住伤口,再用绷带加压包扎。 2.堵塞止血法用消毒的纱布、棉垫等敷料堵塞在伤口内,再用绷带、三角巾或四头带加压包扎,松紧度以达到止血为宜。常用于颈部、臀部等较深伤口。 3.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迫出血的血管上端,即近心端,使血管闭合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目的。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急救。 4.屈曲加垫止血法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在肘窝或胭窝内放置棉纱垫、毛巾或衣服等物品,屈曲关节,用三角巾或布带作8字形固定。注意有骨折或关节脱位者不能使用,同时因此方法令伤员痛苦较大,不宜首选。 5.止血带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大血管破裂或经其他急救止血无效者。包括:①橡皮止血带止血法:常用气囊止血带或长lm左右的橡皮管,先在止血带部位垫一层布或单衣,再以左手指、示指、中指持止血带头端,另一手拉紧止血带绕肢体缠2~3圈,并将橡皮管末端压在紧缠的橡皮管下固定;②绞紧止血法:急救时可用布带、绳索、三角巾或者毛巾替代橡皮管,先垫衬垫,再将带子在垫上绕肢体一圈打结,在结下穿一短棒,旋转此短棒使带子绞紧,至不流血为止,最后将短棒固定在肢体上。 包扎方法: 1.绷带包扎法主要用于四肢及手、足部伤口的包扎及敷料、夹板的固定等。包括:环形包扎法——主要用于腕部和颈部;8字形包扎法——用于关节附近的包扎;螺旋形包扎法——主要用于上肢和大腿;人字形包扎法一—多用于前臂和小腿等。 2.三角巾包扎法依据伤口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三角巾包扎方法,常见的有:

创伤急救-固定技术操作规程

创伤急救—固定技术操作规程 【评估】 1、评估环境是否安全,伤员复苏、止血及包扎是否有效、是否存在休克等情况。 2、评估伤员伤情、确认固定方法,正确选择固定用物,避免神经、血管、骨骼及软组织的再损伤,便于伤员的搬运。 3、了解伤员心里状况,做好伤员隐私保护。 【准备】 护士:具有争分夺秒的急救意识,具备组织急救和指导伤员自救、互救能力。物品:1、制式材料:各型号夹板、三角巾宽带和窄带数条、衬垫、绷带、颈托、腰部固定带等。 2、就便材料:布条、毛巾、雨伞、木棍、木板、纸板等。 环境:安全。 体位:根据骨折固定部位选择适宜体位 【方法】 1、锁骨骨折固定技术操作流程: 确认损伤部位给予有效止血、包扎处理→取适宜体位→垫衬垫于两腋前上方→将三角巾折叠成窄带状→两端分别绕两肩呈“8”字形固定(将窄带一端由肩部绕过腋下,另一端由腋下绕过肩部)→拉紧三角巾的两端于背部打结→打结处加垫衬垫→尽量使两肩后张以达到锁骨固定效果→松紧适度→观察记录血液循环→尽量避免不必要搬动。 2、上臂闭合性骨折固定技术操作流程: 确认损伤部位给予有效止血、包扎处理→取适宜体位→在将要放置夹板部位垫衬垫(环绕上臂)→选择适宜长短不一的夹板两块(长夹板长度:超过肩关节与肘关节距离;短夹板长度:不超过肩关节与肘关节距离)或夹板一块→将长夹板置于上臂后外侧→将短夹板置于上臂前内侧(一块夹板时置于外侧)→取绷带或带状物在上臂骨折部位上、下两端进行打结固定→再在适宜位置加一条固定带,使夹板固定牢靠→将肘关节屈曲90°→用三角巾将上肢悬吊固定于胸前→(若无夹板,也可用两块三角巾或绷带,一块将上臂呈90°悬吊于胸前→另一块叠成宽带状→将伤肢上臂与胸部固定在一起→松紧适宜→观察记录血液循环→尽量避免不必要搬动。 3、大腿骨折固定技术操作流程: 确认损伤部位给予有效止血、包扎处理→取适宜体位→用长、短两块夹板分别置于大腿的外侧和内侧(长夹板的长度自腋下至脚跟,短夹板的长度自大腿根部至脚跟)→在骨隆突处、关节处和空隙处加衬垫→固定带分别置于在骨折上下端、腋下或腰部及关节上下处→再由远心端向近心端将固定带分别打结固定(足踝用“8”字形固定,脚与小腿部呈直角功能位)→若无夹板,也可将伤员两下肢并紧→中间加衬垫→将健侧肢体与伤肢分段固定在一起→固定带松紧适宜→观察并记录伤肢血液循环情况→尽量避免不必要搬动。 4、颈、腰椎损伤固定技术操作流程: 确认环境安全可进行施救→呼叫伤员→确认伤情(伤员诉颈、腰部疼痛)→呼叫助手→准备用物(颈托、腰部固定带)→运用五拳法(头锁,胸锁,肩锁,改良肩锁,胸背锁)按步骤分别稳定及固定伤员头颈部→首先术者用“头锁”法,稳定伤员头部→助手检查伤员伤情(检查部位:头顶、额部、眼眶、鼻梁部、下

止血和包扎方法介绍

止血和包扎方法介绍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实施现场外伤救护时,要沉着、迅速地开展现场急救工作,其原则是:先救命后治疗,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运。 止血 {一} 出血的种类: 血液按照损伤血管的不同,可分为: l、动脉出血:其特点是伤口呈喷射状搏动性向外涌出鲜红色的血液。2、静脉出血:伤口持续向外溢出暗红色的血液。3、毛细血管出血:伤口向外渗出鲜红色的血液。 {二}出血的临床表现: 成人的血液约占其体重的8%,失血总量达到总血量的20%以上时,伤员出现脸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脚发凉,呼吸急促,心慌气短等症状,脉搏快而细,血压下降,继而出现出血性休克。当出血量达到总血量的40%时,就有生命危险。 {三}止血的方法: 一般止血法:创口小的出血,局部用生理盐水冲洗,周围用75%的酒精涂擦消毒。涂擦时,先从近伤口内处向外周擦,然后盖上无菌纱布,用绷带包紧即可。如头皮或毛发部位出血,应剃去毛发再清洗、消毒后包扎。 1、加压包扎止血法: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毛巾、布块折叠成比伤口稍大的垫盖住伤口,再用绷带或折成条状布带或三角巾紧紧包扎,其松紧度以能达到止血目的为宜。此种止血方法,多用于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当伤口在肘窝、腋窝、窝、腹股沟时,可在加垫后屈肢固定在躯干上加压包扎止血。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上下肢、肘、膝等部位的动脉出血,但有骨折或可疑骨折或关节脱位时,不宜使用此法。 2、指压止血法:指压止血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止血方法,它是根据动脉的走向,在出血伤口的近心端,用于指压住动脉处,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头部、颈部、四肢的动脉出血,依出血部位的不同,可分为: (1) 头顶出血压迫法:方法是在伤侧耳前,对准下额关节上方,用拇指压迫颞动脉(见图5)。

止血包扎固定操作标准

止血包扎固定操作标准 作流程分值操作前准备20分1、护士准备(1)衣帽整洁(0、5分)、修剪指甲(0、25分)、戴手表(0、25分) 12、患者准备(1)检查患者伤情并报告:意识状态(1分)、生命体征(1分)、伤及部位(1分)、伤口大小(1分)、有无异物(1分)、出血量(1分)、四肢活动度(1分);情绪反应(0、5分)、合作程度(0、5分);8(2)安慰患者(1分)1(3)解释: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表明身份(0、5分)、方法(0、5分)、注意事项(0、5分)及配合要点(0、5分) 23、环境准备:环顾四周,报告安全(脱离危险环境,双臂伸展,双眼上、下、左、右观察) 24、用物准备(1)止血带(1分、)卡片(记录扎止血带时间)(1分)、三角巾(1分)、无菌敷料(1分)、绷带(1分)5(2)手套(0、5分),别针(0、5分)1操作方法与程序70分1、戴手套(1分) 12、根据伤情取合适体位(2分)2右前臂中段掌面有一 810cm大小软组织缺损创面,广泛渗血,中央有喷射性出血3、止血带止血法(1)先用指压止血法止血:左手指压止血(2分),抬高伤肢两分钟(口头报告)(2分),右手指导伤员用健肢协助指压止血(2分)6(2)紧接用止血带止血:止血带部位垫衬垫 (3

分),上止血带部位正确(上肢在上臂上1/3段,下肢在大腿上 2/3段)(3分),止血带压力均匀、适度(2分),检查止血效果并报告(扪远端动脉搏动)(2分),填写标记卡(2分),报告止血部位、时间(2分)1 44、加压包扎止血法(1)覆盖敷料于创面上:敷料选择合适(2分),无菌原则取敷料(敷料手接触面不能接触创面)(2分),创面覆盖完整,敷料应大于创面(2分)6(2)扎绷带:绷带先在敷料远端环行扎两圈使其牢固,然后螺旋形向上包扎,每二圈适度加压压住上一圈的三分之二使绷带卷边缘保持整齐,最后平绕一圈,在伤肢外侧固定(6分),加压均匀、适度(2分),绷带卷无脱落(2分),包扎平整美观(2分),敷料无外露(2分)14(3)前臂三角巾悬吊上肢80-85:将三角巾铺于伤员胸前,顶角对准肘关节稍外侧,屈曲前臂并压住三角巾,底边二头绕过颈部在颈后打结,肘部顶角反折用别针扣住(4分)4头顶偏右有4、0cm头皮裂伤伤口,伤口中有金属异物刺入颅内,外露2、0cm5、有异物存留伤口包扎(1)检查异物情况 (2分),适当的敷料覆盖异物周围,放置正确、适度(2分),用三角巾制作成保护圈固定异物(3分),圆形保护圈要求高度超过异物(2分),并有一定的硬度(2分)11(2)三角巾帽式包扎:除去眼镜及头饰,将三角巾底边向内摺起数厘米,置于眉弓上方和头顶,将三角巾两端经耳上方往后收,在枕下交叉,再绕回前额中央打结,将结尾摺入带边内,将三角巾顶角轻轻拉紧固定后摺入带内(6分),松紧适度(2分),不能

临床输血技术标准操作流程.介绍

输血标本采集规范 1、查看输血申请单,询问病史,查对输血申请单上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等项目与病人是否吻合。 2、请患者准备,对孩子应多哄劝,避免剧烈躁动、哭闹。对于紧张或有晕血史的病人要进行安慰。 3、采血器材准备,选择相应的真空采血管并记录采集时间。 4、选择穿刺血管:扎好压脉带,观察血管走向,选择穿刺点,正在输液的病人绝对不可同侧采血,更不可以利用原有的输液针头采血。 5、消毒:以穿刺点为圆心,用蘸有碘伏的棉签由内到外螺旋型涂抹,消毒范围为直径大约5厘米,注意消毒过的地方不能重复涂抹,在涂抹的过程中棉签必须也要同时旋转。 6、采样及混匀:等待碘伏干了以后,再次扎好压脉带,将针头平面朝上与手臂成15°刺,最好一针见血。拔出采血管后立即进行颠倒8次混匀。在抽学时要询问病人感受(如有无心慌,头晕等情况),当出现异常时如:病人出汗、面色苍白、晕倒时立即拔出针并急救;操作失败,取得病人谅解,再次进行操作。采样尽量在1分钟内完成。 7、止血:采血结束后,解开压脉带,退针后请病人“手指压住棉球,手伸直抬高于心脏,保持两分钟”(如果是有出血倾向患者如紫癜,ITP,血液病等要压迫5~10分钟直到无血渗出)。 8、送检:抽血后立即在试管写上病人的姓名、科别、床号,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逐项核对。

输血查对制度 一、采集血样查对 1、接医嘱后,认真核对姓名、床号、输血申请单。 2、采集血样前,2人再次核对姓名、床号、年龄、性别、病案号、血型,在试管上写上病人的姓名、科别、床号。 3、采集血样时,必须一人一次,如同时输2人或2个以上人的血,应分别执行。 4、将血样及输血申请单同时送至输血科并与对方逐项核对。 二、去输血科取血与发血者共同核对,内容为: 1、交叉配血试验单:受血者姓名、科别、血型、血液成分、有无凝集反应、病案号。 2、检查血袋标签:血袋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储血号。 3、检查血袋有无破裂或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或凝块,是否有细菌污染迹象。核对无误后双方在交叉配血试验单上签字。 三、血液领到病房后2人共同逐项核对 1、受血者姓名,床号,血型,血液成分,有无凝集反应,病案号,血袋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储血号。 2、再次检查,血袋有无破裂渗漏,血液有无凝集或溶血、是否有细菌污染迹象。 3、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皮条,输2袋血之间应用生理盐水冲洗。 注意事项: 1、禁止同时采集2个人的血标本,输2个人或2个以上病人的血液,应分别执行。 2、血液切勿振荡,加温,血液领会后应在30分钟内输用。 3、输血过程应严密执行无菌操作,不可随意加入任何药物,防止血液凝集或溶解。 4、输血病人应做到三查八对。 5、输血病人24小时三班交班。 6、按临床输血管理制度执行。

创伤急救止血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创伤急救止血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某伤员在意外事故中受伤,左前臂中段有一伤口6×8cm,呈喷射性大出血。请你抢救。 1、戴手套。 2、操作者准备好后立正,大声向评委报告: 报告评委,x号做创伤急救技术操作准备完毕,请指示! 评委说:开始!(计时) 3、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1)、操作者用眼光从左到右扫视,上下扫视后。 (2)、大声说:“现场环境安全”! (3)快速走向伤员,用右手四指握住伤员压在左上臂上部中点偏内,用力将肱动脉压向肱骨,小声说:我是救援人员,我来帮你,请你不要着急。请你配合我们! 4、认真检查伤员伤情及出血情况。大声说:“左前臂中段掌面有一伤口6×8cm,有动脉出血。” 5、引导病人快速止血:指导伤员用健肢右手拇指在左上臂肱动脉止血协助指压止血,同时操作者立即将伤员左前臂抬起(超过心脏高度),大声说:抬高2分钟。 6、准备物品(转身开始到物品准备完全,端物品盘放下20秒) 止血带1个、三角巾2张、10公分无菌敷料1张、弹力绷带1个、标牌1个、笔1支、胶布1个、剪刀1把。 7、接着在左上臂1∕3先加布垫保护皮肤,再上止血带,检查止血效果(扪左前臂桡动脉搏动),扣上标牌并报告止血时间。 8、快速包扎: (1)、认真检查在左前臂的伤口,大声说:没有异物和骨折! (2)、操作者用右手拿无菌纱布一面,(敷料手接触面不能接触创面,敷料应大于损伤创面),盖在左前臂伤口创面上。 (3)、再用弹力绷带先在敷料远端环形扎两圈使其牢固,然后螺旋形向上包扎,每一圈适当加压压住上一圈的三分之二,使绷带卷边缘保持整齐,最后平绕一圈,在伤肢外侧用绷带扣固定,包扎完毕敷料不能有外露,要整齐、美观、大方。(4)、用三角巾悬吊伤肢80-85度,三角巾打平节在左侧的锁骨上,留出手指末端,便于检查止血效果。 9、伤员取半卧位。(操作计时结束) 10、操作者大声说:报告评委,x号做创伤急救技术操作完毕,请指示! 11、评委说:归队! 12、操作者向右转!跑步离开!

急救止血技术操作流程

急救止血技术操作流程 1.环顾四周,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并报告。 2.戴乳胶手套,认真检查伤员伤情及出血情况。 3.如为大的动、静脉出血或创面出血凶猛,立即用指压止血法止血,接着用止血带止血,检查止血效果(扪远端动脉搏动),记录上止血带的部位及时间。如为单人操作,使用止血带之前,指导伤员用健肢协助指压止血。 止血带止血法操作要点:指压止血后先将患肢抬高2分钟,指导伤员用健肢指压止血,在扎止血带部位(上肢在上臂上1/3段,下肢在大腿上2/3段)垫衬垫,扎止血带压力均匀、适度,以刚阻止动脉血液流动为度,手法正确,扎止血带的部位和时间要有明显的记录。 4.对上肢软组织损伤创面,用加压包扎止血法包扎创面并用三角巾悬吊上肢80-85度,并检查止血效果。 螺旋形加压包扎止血法操作要点:首先检查伤口,排除异物和骨折情况,然后用敷料按无菌操作原则(敷料手接触面不能接触创面,敷料应大于创面)覆盖在创面上。再用弹力绷带先在敷料远端环形扎两圈使其牢固,然后螺旋形向上包扎,每一圈适度加压压住上一圈的三分之二,使绷带卷边缘保持整齐,然后平绕一圈,在伤肢外侧用绷带扣固定,包扎完毕敷料不能有外露。 5.有异物的伤口:不能拔除异物,先固定异物,再进行包扎。 头部有异物的伤口包扎操作要点:先检查伤口及异物情况,用适当的敷料覆盖异物周围,用三角巾制作固定圈固定异物,再进行三角巾帽式包扎。 三角巾帽式包扎操作要点:伤口覆盖敷料,除去眼镜及头饰,持三角巾底边向内摺起数厘米,置于眉弓上方和头顶,将三角巾两端经耳上方往后收,在枕下交叉,再绕回前额中央打结,将结尾摺入带边内,将三角巾顶角轻轻拉紧固定

后摺入带内。

现场急救止血包扎操作流程

现场急救止血包扎操作流程 操作人员:1人操作。医生1名。 操作项目:院前前臂外伤及头部异物伤病人的包扎止血,包括伤情评估、止血、包扎、异物保护。 操作器械:绷带1卷、三角巾2条、无菌大敷料一块、无菌小辅料2块、动脉止血带1根、棉垫1块、保护圈1个、卡片1张、笔1支、乳胶手 套。 操作时间:6.5分钟。 操作流程: 1、环顾四周评估环境安全并报告。 2、表明身份,安慰患者。报“右前臂中段掌面有一8×10cm大小软组织缺损创 面,中央有喷射状出血。头顶偏右有4cm头皮裂伤伤口,伤口中有金属异物刺入颅内,外露2cm”。 3、物品准备齐全(绷带1卷、三角巾2条、无菌大敷料一块、无菌小辅料2块、动脉止血带1根、棉垫1块、保护圈1个、卡片1张、笔1支),戴手套。(准备时间:20秒内)。 4、左手指压肱动脉止血,口头报告抬高伤肢两分钟,并指导伤员指压肱动脉止 血。 5、上止血带部位垫衬垫,(要求:上止血带部位上臂上1/3,止血带压力均匀适度,)填写伤卡,报告止血部位和时间。 6、以无菌原则取敷料并将创面覆盖完整(要求:敷料选择大小合适)。 7、用绷带以螺旋方式由下往上将敷料完全包裹(要求加压均匀、适度,绷带卷无脱落,包扎美观,敷料无外露,绷带每圈压上圈的2/3,留1/3)。 8、前臂悬吊正确(前臂和上臂成85度角,前臂悬吊时结必须打在颈部侧面)。 7、头部敷料交叉包住异物底部,放置保护圈(纱布放置正确、适度,保护圈位 置正确) 8、头部三角巾帽式包扎(松紧适度,不能包压耳廓,不能压迫异物,平结,平 结不能打在前额中间)。

院前急救止血包扎操作评分表 项目题目操作要求及评分细则分值 姓名 准备环顾四周评估环境安全并报告(1分),表明身份 (0.5分),安慰患者(0.5分)物品准备齐全(2 分)准备时间20秒内(1分)戴手套(1分) 6 止血 右前臂中 段掌面有一 8×10cm大 小软组织缺 损创面,中 央有喷射状 出血检查并报告伤情(3分),左手指压止血(3分), 口头报告抬高伤肢两分钟(3分)指导伤员指压止 血正确(3分),上止血带部位垫衬垫(3分), 上止血带部位正确(3分),止血带压力均匀适度 (3分),填写伤卡(3分),报告止血部位和时 间3分 30 包扎敷料选择合适(3分),无菌原则取敷料(4分) 创面覆盖完整(3分)扎绷带方法正确(4分), 加压均匀、适度(4分)绷带卷无脱落(2分), 包扎美观(2分)敷料无外露(2分),前臂悬 吊正确(3分) 27 由异物存留伤口包扎 头顶偏右 有4cm头皮 裂伤伤口, 伤口中有金 属异物刺入 颅内,外露 2cm 检查并报告伤情(3分)敷料放置正确、适度(3 分),自制保护圈(3分)圈高度足够(3分)放 圈位置正确(3分),头部三角巾帽式包扎正确(3 分),松紧适度(3分),不能包压耳廓(2分), 不能压迫异物(2分)平结(2分) 27 整体质量操作熟练、动作规范 5 整体操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计时从评判宣布开 始至操作完毕) 5 合计100

96分《如何止血包扎》试卷

考试标题《如何止血包扎》试卷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0 道,单选题 9 道,多选题 6 道,总分 100 分,60 分 及格。 所属课程《如何止血包扎》 倒计时44:48 您的得分:96.0!恭喜,您通过了《如何止血包扎》的考试! 一、判断题(10 道) 1. 当鼻孔出血时,可按压指根的两侧止血。 正确 错误 2. 对于切割伤,应首先对伤口进行清洗在包扎。 正确 错误 3. 间接压迫止血法是由里到外,两侧环形之后,交叉包扎固定在外侧。 正确 错误 4. 皮肤损伤,要用红药水或清水冲洗伤口。 正确 错误 5. 切割伤,要等待医生清洗伤口、处理。 正确 错误 6. 当人体的出血量大于2000ml时,将会休克、死亡。 正确 错误 7. 用肥皂水、清水冲洗伤口,涂上红药水进行处理的是指一般擦伤。 正确 错误 8. 人只有在血管破裂时才会流血。

正确 错误 9. 在进行伤口包扎时,若伤口有异物,如小刀、碎片等,应除去后再包扎。 正确 错误 10. 发现伤口有赃物时,应先用洗洁剂清洗伤口,在进行包扎。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9 道) 1. 当人体的出血量大于2000ml时,将会()。 A. 血液可自动代偿 B. 面色苍白 C. 肢体湿冷 D. 休克死亡 2. 由里到外,两侧环形之后,交叉包扎固定在外侧,这种绑带包扎止血法称为()。 A. 绷带回返式包扎 B. 间接压迫止血法 C. 绷带8字包扎 D. 绷带螺旋反折式包扎 3. ()是由里到外,两侧环形之后,交叉包扎固定在外侧。 A. 绷带螺旋反折式包扎 B. 绷带8字包扎 C. 绷带回返式包扎 D. 间接压迫止血法 4. 对于关节处流血,应选用哪种方法止血()。

创伤急救的四大基本步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创伤急救的四大基本步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创伤急救的四大基本步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创伤止血 编者的话: 创伤出血是我们最常遇到的意外伤害,不论是刀割碰伤,还是车祸碰撞,都需要尽快处理。然而,创伤急救的四大基本步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却未被大多数人熟知。本版邀请急救专家温新华介绍最基本的急救技术,一旦遭遇意外,在急救人员到来前,你能为自己、为他人,科学施救;在急救人员到来后,你能协助他们搭建一条绿色的生命通道。 止血出血部位要抬高 “外伤出血”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外伤,小到割伤、划伤,大到创伤后的大面积出血。一般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当失血超过血量的15%时,血压降低,会出现口渴、冒冷汗等症状;当超过40%时,生命就会受到威胁,出现意识不清、休克等症状。因此,在创伤急救中,快速止血最为重要。止血前应先识别出血的类型。动脉出血时,出血速度很快,呈喷射状,并且颜色鲜红;静脉出血时,出血速度较慢,呈暗红色;毛细血管出血时,血液慢慢渗出,呈鲜红色。针对创伤后外出血,常用止血方法是加压包扎法和指压动脉法。此外,创伤后还存在“内出血”的情况,皮肤完整而血管破裂或内脏出血。如怀疑内出血,应减少患者活动,尽快送医院诊治。 加压包扎法是外伤出血时最先考虑的方法,方法简单易行,身体各处伤口均可使用。操作方法分为三步: 1."让伤者坐下或躺下、抬高受伤部位; 2."用消毒纱布或干净透气、无黏性、吸水性好的临时敷料覆盖伤口,急救者用手直接在纱布上施压5—10分钟; 3."止住血后,用绷带卷、三角巾或布条、手帕等紧紧缠绕、包扎伤口。

有条件的话,覆盖伤口前应用洁净的水清洁污染的伤口,出血速度快时,就应先止血;如果血液浸湿覆盖伤口的纱布,最好不要取掉,应往上再加敷料,然后用绷带包扎。 紧急情况下,可直接用手按压住伤口止血。 指压动脉法就是用手指压住伤口近心端的动脉血管,使血管被压在骨头上,从而阻断血流。指压动脉法适用于手部、足部等四肢组织,但此法影响组织的血液供应,所以只能短时间使用,不宜超过10分钟。常用方法包括: 上肢出血时,一手握住伤者前臂抬高,另一手放在上臂中部,用力按压肌肉块下缘,感觉到血管跳动后,拇指和四指捏紧;手指出血时,让伤者将手高举过胸,捏紧手指根部两侧;下肢出血时,立即给伤者脱去或剪开裤子,屈起伤者大腿使肌肉放松,在大腿根部中点稍下方找到血管搏动处,用力下压。此外,足部出血可按压足背动脉,小腿出血可按压膝盖后方血管搏动处。 包扎关节处缠人字形包扎的主要目的在于压迫止血,保护伤口。常用材料是绷带和三角巾,在紧急情况下,可用布块或衣物代替。无论使用什么材料进行包扎,必须注意松紧度。受伤肢体会不断肿胀,因此,每隔10分钟就应检查循环情况。血液循环不好时,局部皮肤会发白或发紫,并伴有局部刺痛或麻痹。 自制绷带时可将布料撕成长条,包扎上肢时,绷带宽度以5厘米为宜,包扎下肢最好为 7."5厘米。包扎伤口的常用方法是螺旋形包扎法和人字形包扎法。螺旋形包扎法最为简单,加压止血后,从放置敷料下方,自下而上、由内向外缠绕,每一圈应遮盖前一圈2/3,直至敷料被完全遮盖。此法适用于前臂、上臂、小腿等地方的伤口止血包扎。 人字形包扎法(见图一)更适用于肘部、膝部、足跟部等关节处伤口的止血包扎。加压止血后,将肘部、膝关节做90度弯曲,绷带放在肘部、膝关节中央,先绕一圈固定敷料,再由内向外做人字形缠绕,每一圈遮盖前一圈的2/3,缠完3个“人”字后,最后缠绕一圈做固定。

急诊科急救技能操作流程教程文件

急救技能操作流程 一、成人机械通气(经口)操作流程 (一)摆放体位:病人取仰卧位,用抬颏推额法,以寰枕关节为转折点使头部尽量后仰,以便使镜片和气管在一条直线上。 (二)加压去氮给氧:使用简易呼吸器面罩加压给氧,交予助手给病人吸100%纯氧2~3分钟,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插管时暂停通气。 (三)准备导管:选择相应规格的气管导管,用注射器检查充气套囊是否漏气,在导管内放入导丝并塑型,在气管导管前端和套囊涂好润滑油。 (四)准备喉镜:气管导管准备好后,选择合适形状和大小的喉镜镜片,检查光源后关闭,放置备用。 (五)准备牙垫、固定胶布和听诊器。 (六)暴露声门:打开喉镜,操作者用右手拇、食指拨开病人上下齿及口唇,左手紧握喉镜柄,把镜片送入病人口腔的右侧向左推开舌体,以避免舌体阻挡视线,切勿把口唇压在镜片与牙齿之间,以免造成损伤。然后,缓慢地把镜片沿中线向前推进,暴露病人的口、悬雍垂、咽和会厌,镜片可在会厌和舌根之间,挑起会厌,暴露声门。 (七)插入气管导管:操作者用右手从病人右口角将气管导管沿着镜片插入口腔,并对准声门送入气管内,请助手帮助将导丝拔除,继续将导管向前送入一定深度,插管时导管尖端距门齿距离常在21~23cm。注意气管导管不可送入过深,以防止进入单侧主支气管造成单侧通气。操作过程中如

声门暴露不满意,可请助手从颈部向后轻压喉结,或向某一侧轻推,以取得最佳视野。 (八)确认导管位置:给导管气囊充气后,立即请助手用简易呼吸器通气,在通气时观察双侧胸廓有无对称起伏,并用听诊器听诊胃区、双肺底、双肺尖,以双肺呼吸音对称与否判断气管导管的位置正确无误。 (九)固定导管:放置牙垫后将喉镜取出,用胶布以“八字法”将牙垫与气管导管固定于面颊。 (十)机械通气准备物品: 氧气瓶、流量表、通气管道、复苏器、模拟肺. (十一)安装流量表、通气管道、复苏器、模拟肺。 (十二)开启氧气瓶,观察流量表氧气量,选择复苏器工作模式,设定为15/400模式。 (十三)检查复苏器运转情况. 观察3组通气。 (十四)去掉模拟肺,连接病人,观察病人呼吸及缺氧改善情况。 二、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操作流程 (一)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二)判断意识:拍肩、呼唤患者,检查颈动脉搏动,确认意识丧失,无颈动脉搏动。 (三)启动急救反应程序,请助手准备除颤监护仪和简易呼吸器、面罩。 (四)摆放体位:患者取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靠近患者跪地,双膝与肩同宽,头侧膝部外缘与患者肩头平齐。

止血包扎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止血包扎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考生编号:总分: 评委签名:

止血包扎操作流程: 伤者病情概述:伤者右前臂中段掌面有一8×10cm大小软组织缺损创面,广泛渗血,中央有喷射性出血,头顶偏右有约4.0cm头皮裂伤伤口,伤口中有金属异物刺入颅内,外露约2.0cm。 伤者救护时体位:坐位 准备用物:三角巾、弹力绷带、无菌辅料、止血带、卡片、笔等 (一)环顾四周,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并报告。(双臂伸展,双眼上、下、左、右观察) (二)认真检查伤员伤情及出血情况(口述)。 (三)如为大的动脉、静脉出血或创面出血凶猛,立即用指压止血法止血,接着用止血带止血,检查止血效果(扪远端动脉搏动),记录上止血带的部位及时间。使用止血带之前,指导伤员用健肢协助指压止血。 止血带止血法操作要点:指压止血后先将患肢抬高2分钟,指导伤员用健肢协助指压止血,在扎止血带部位(上肢在上臂上1/3段,下肢在大腿上2/3段)垫衬垫,扎止血带压力均匀、适度,以刚阻止动脉血液流动为度,手法正确,扎止血带的部位和时间要有明显的记录。 (四)对上肢软组织损伤创面,用加压包扎止血法包扎创面并用三角巾悬吊上肢80-85度,并检查止血效果。 螺旋形加压包扎止血法操作要点:首先检查伤口,排除异物和骨折情况,然后用敷料按无菌操作原则(敷料手接触面不能接触创面,敷料应大于创面)覆盖在创面上。再用绷带先在敷料远端环行扎两圈使其牢固,然后螺旋形向上包扎,每二圈适度加压压住上一圈的三分之二使绷带卷边缘保持整齐,最后平绕一圈,在伤肢外侧固定。包扎完毕敷料不能有外露。 (五)有异物的伤口:不能拔除异物,先固定异物,再进行包扎。 头部有异物的伤口包扎操作要点:先检查伤口及异物情况,用适当的敷料覆盖异物周围,用三角巾制作成保护圈,(圆形保护圈要求高度超过异物,并有一定的硬度),固定异物,再进行三角巾帽式包扎。 三角巾帽式包扎操作要点:伤口覆盖敷料,除去眼镜及头饰,将三角巾底边向内摺起数厘米,置于眉弓上方和头顶,将三角巾两端经耳上方往后收,在枕下交叉,再绕回前额中央打结,将结尾摺入带边内,将三角巾顶角轻轻拉紧固定后摺入带内。

创伤急救操作流程

裁判先宣读任务通知书,宣读完毕递至急救队长手中后开始计时。 1、初步评估伤员同时控制大出血 1)在宣布比赛开始后方可佩戴眼镜、手套。 2)若有2名以上伤员,应同时进行初步评估,无特殊先后顺序。应注意必须在完成所有伤员的初步评估后才可进行详细评估。 3)若伤员有意识可回答问题,则肯定有呼吸、脉搏,若参赛队员概念不清进行了检查呼吸、脉搏及清理口腔异物等处理,则视为未按正确顺序评估。 4)若伤员无反应,则应按标准心肺复苏流程进行操作。 5)若经查伤员意识清楚或意识不清的伤员存在呼吸、脉搏,则应开始查看有无大出血,需口述有无发现大出血。 6)发现大出血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动脉出血:用厚敷料直接压迫伤口处,抬高伤肢,同时按压动脉止血点,并同时用绷带加压包扎伤口。若血未能止住(裁判提示“绷带被血渗透”),此时应上止血带,并应再覆盖敷料包扎。若没有及时控制出血,如进行该伤员或另一名伤员详细评估后才来处理大出血,则视为没有控制动脉出血。

2、详细评估伤员 ⑴按评分细则顺序进行,不能一下带过。 ⑵详细评估:(按顺序,采用手触的方法)检查头部(头皮、头发里伤口)—面部—颈部—胸部—腹部—腰部—骨盆—检查生殖器区明显的外伤—下肢(检查下肢是否瘫痪,询问伤 员让其活动肢体,触摸伤员双足询问有无感觉)—上肢(检查上肢是否瘫痪,询问伤员让其活动肢体并与伤员握手检查其握力,触摸伤员双手询问有无感觉)—翻身检查背部(当检查后背伤时,三人同时一侧要统一口令,遵从一人指挥,一名位于伤员肩膀一侧,一名位于伤员臀部一侧,一名位于伤员膝盖一侧,同时轻轻翻转伤员)。检查伤员背部翻身后应检查伤员头枕部、颈后及脊柱区、肩胛区和臀部。最后检查手腕、颈部(标牌)。 ⑶检查有意识的伤员肢体有无瘫痪必须与伤员交流。 ⑷若考虑有颈椎损伤,详评时需专人扶头固定颈椎,在详评后可给予先戴上颈托。(可于翻身检查背部时戴上颈托后片,放平时再戴上颈托前片固定颈椎) 3、处理大出血 包扎大出血伤口后若裁判提示:“绷带已被血渗透”,此时队员应在相应肢体近心端绑扎止血带,同时应在渗透

(完整word版)外伤包扎止血习题

外伤包扎、止血习题 1、采用指压止血法为动脉出血伤员止血时,拇指压住伤口的什么位置? A A、近心端动脉 B、血管下方动脉 C、远心端动脉 D、血管中部 2、对没有骨折或关节损伤的上肢或小腿出血伤员采用哪类止血法? B A、止血带止血法 B、屈肢加垫止血法 C、加压包扎止血法 D、压迫止血法 3、包扎止血不能用的物品是什么? D A、绷带 B、三角巾 C、止血带 D、麻绳 4、止血带止血是用弹性的橡皮管、橡皮带,上肢结扎于伤员上臂什么位置? A A、上三分之一 B、上二分之一 C、上三分之二 D、上四分之三 5、如果某人动脉出血,下列做法可取的是(B) A.等待血液在伤口处自然凝固 B.在伤口的近心端用绷带压迫止血 C.将伤者送医院等待医生处理 D.在伤口的远心端用绷带压迫止血 6、某人因车祸大腿受伤(如图所示),鲜红的血液喷射而出.请据图判断受伤的血管及急救时控制血流的位置分别是(C) A.动脉 a处 B.静脉 a处 C.动脉 b处 D.静脉 b处 7、今年的清明节,遂宁不少乡镇由于人为因素发生了山火.在一次灭火过程中,一名消防员下肢受伤,伤及静脉,血液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此时应及时采取的暂时止血措施是(B) A.压迫伤口近心端一侧的血管 B.压迫伤口远心端一侧的血管 C.只用“创可贴”处理伤口即可 D.涂抹“红药水”处理伤口即可

8、小张前臂受伤,血流不止,李明对他实施急救.当用手按压伤口近肘一端时,血流仍不止;改为按压伤口近腕一端时,血流立即停止.由此推知受伤的血管是(B)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三种血管都有可能 9、2010 年4 月14 日在我国青海玉树地震中,某同学上臂受伤出血,血色鲜红,血流速度快.你认为伤到的血管及正确的止血方法是(C) A.动脉、在伤口的远心端压迫止血 B.静脉、在伤口的远心端压迫止血 C.动脉、在伤口的近心端压迫止血 D.静脉、在伤口的近心端压迫止血 10、某人因外伤出血,血色鲜红,从伤口处随心跳一股一股地涌出,紧急抢救的方法是(B) A.手指压血管 B.止血带或绷带从远心端压迫止血 C.止血带或绷带从近心端压迫止血 D.消毒后,用纱布包扎 11、某人因事故导致血管破裂,鲜红的血从血管里喷射出来,则出血部位可能是(A)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毛细淋巴管 12、某人因外伤出血,血色暗红,血流缓慢,紧急的抢救措施是(B) A.赶紧送往医院B.指压法远心端压住 C.用消毒纱布包扎D.止血带近心端捆扎 13、动脉出血的急救方法是(A) A.在受伤动脉的近心端,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止血 B.在受伤动脉的远心端,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止血 C.在伤口处先消毒,再用消毒纱布包扎 D.在伤口处用手紧紧按住 14、结扎止血带时应做明显标记,并定时放松,放松间隔时间为(B ) A.10~30min B.30~60min C.60~90min D.90~120min E.120~150min 15、使用止血带的时间应尽量缩短,连续使用最长不超过(D ) A.1h B.2h C.3h D.4h E.5h 16、绷带包扎顺序原则上应为(C )

2021年止血包扎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欧阳光明*创编2021.03.07 止血包扎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欧阳光明(2021.03.07) 考生编号:总分:

止血包扎操作流程: 伤者病情概述:伤者右前臂中段掌面有一8×10cm大小软组织缺损创面,广泛渗血,中央有喷射性出血,头顶偏右有约 4.0cm头皮裂伤伤口,伤口中有金属异物刺入颅内,外露约2.0cm。 伤者救护时体位:坐位 准备用物:三角巾、弹力绷带、无菌辅料、止血带、卡片、笔等 (一)环顾四周,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并报告。(双臂伸展,双眼上、下、左、右观察) (二)认真检查伤员伤情及出血情况(口述)。 (三)如为大的动脉、静脉出血或创面出血凶猛,立即用指压止血法止血,接着用止血带止血,检查止血效果(扪远端动脉搏动),记录上止血带的部位及时间。使用止血带之前,指导伤员用健肢协助指压止血。 止血带止血法操作要点:指压止血后先将患肢抬高2分钟,指导伤员用健肢协助指压止血,在扎止血带部位(上肢在上臂上1/3段,下肢在大腿上2/3段)垫衬垫,扎止血带压力均匀、适度,以刚阻止动脉血液流动为度,手法正确,扎止血带的部位和时间要有明显的记录。 (四)对上肢软组织损伤创面,用加压包扎止血法包扎创面并用三角巾悬吊上肢80-85度,并检查止血效果。 螺旋形加压包扎止血法操作要点:首先检查伤口,排除异物和骨折情况,然后用敷料按无菌操作原则(敷料手接触面不能接触创面,敷料应大于创面)覆盖在创面上。再用绷带先在敷料远端环行扎两圈使其牢固,然后螺旋形向上包扎,每二圈适度加压压住上一圈的三分之二使绷带卷边缘保持整齐,最后平绕一圈,在伤肢外侧固定。包扎完毕敷料不能有外露。

止血包扎流程

止血、包扎、固定操作方法 (一)、用物准备:止血带、三角巾、绷带、夹板(二)、内容: 1、止血:指压止血法:⑴颈总动脉 ⑵面动脉 ⑶颞浅动脉 ⑷锁骨下动脉 ⑸肱动脉 ⑹尺、桡动脉 ⑺指(趾)动脉 ⑻股动脉 ⑼足部动脉 橡皮止血带止血法 绞棒绞紧止血法 2、包扎:三角巾包扎法:⑴头面部风帽式包扎法 ⑵单眼包扎法 ⑶单肩燕尾式包扎法 ⑷腋窝包扎法 ⑸手(足)包扎法 ⑹膝(肘)部包扎法 绷带包扎法:⑴双眼包扎法 ⑵手部露指尖包扎法 ⑶肘(膝)部包扎法 3固定:锁骨骨折三角巾固定法 肱骨骨折三角巾固定法 3、前臂骨折夹板固定法 三、操作方法:

(一)“止血包扎固定”组合一: 1.肱动脉指压止血法操作方法:用拇指或其他四指,放于上臂内侧中点,肱二头肌内侧沟处的搏动点上,用力将肱动脉向外压在肱骨上。 2.橡皮止血带止血法操作方法:先在出血处的近心端用纱布垫、衣服、毛巾等物垫好,然后再扎橡皮止血带。用左手(或右手)拇、食、中指夹持止血带头端;将尾端绕肢体一周后压住止血带头端和手指;再绕肢体一圈,然后用左手食、中指夹住尾端后,将尾端从止血带下拉过、伸出。 3.手三角巾包扎法操作方法:将三角巾底边向上横置于腕部,手掌向下,放于三角巾的中央,再将顶角折回盖在手背上;然后将两底角交叉压住顶角,用于腕部缠绕一周后打结;打结后,应将顶角再折回打在结内。 4.膝部三角巾包扎法操作方法:据伤情,将三角巾折成适当宽度的条带,将带的中段放于膝部。取带两端分别压住上下两边,包绕肢体一周后打结。 5.肘部绷带包扎法操作方法:用绷带于肘关节处环绕两圈固定,然后作一圈向上,一圈向下的“8”字形包扎,每圈在肘窝部交叉,并压盖前圈1/2。最后在上臂环绕两圈固定。 6.肱骨骨折三角巾固定法操作方法:将三角巾折叠成约10-15cm宽的条带,将肱骨固定在躯干上,曲肘90度,再用三角巾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二)“止血包扎固定”组合二: 1.面动脉指压止血法操作方法:在下颌角前约2cm处,用拇指将面动脉压在下颌骨上,有时需两侧压迫。 2.橡皮止血带止血法操作方法:先在出血处的近心端用纱布垫、衣服、毛巾等物垫好,然后再扎橡皮止血带。用左手(或右手)拇、食、中指夹持止血带头端;将尾端绕肢体一周后压住止血带头端和手指;再绕肢体一圈,然后用左手食、中指夹住尾端后,将尾端从止血带下拉过、伸出。 3.单眼三角巾包扎法操作方法:把三角巾折叠成8cm(约四横指)的带形;将2/3向下斜放于伤侧眼部,从耳下绕至颈后,经健侧耳伤至前额,压住上端绕头一周打结。 4.单肩燕尾式三角巾包扎法操作方法:将三角巾折叠成燕尾式(夹角成80度左右),向后的角度要稍大于前角,后角在前角上面,放于伤侧,角对准颈侧面;燕尾底边两角包绕上臂上1/3,在腋前(后)打结。 5.肘部绷带包扎法操作方法:用绷带于肘关节处环绕两圈固定,然后作一圈向上,一圈向下的“8”字形包扎,每圈在肘窝部交叉,并压盖前圈1/2。最后在上臂环绕两圈固定。 6.肱骨骨折三角巾固定法操作方法:将三角巾折叠成约10-15cm宽的条带,将肱骨固定在躯干上,曲肘90度,再用三角巾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三)“止血包扎固定”组合三: 1.颞浅动脉指压止血法操作方法:用食指或拇指,在耳前对准下颌关节上方处加压。 2..绞棒绞紧止血法操作方法:将三角巾折成带状,在伤口上部绕肢体一圈,两端向前拉紧打一活结;将绞棒一端插入活结环内,拉紧活结头绞紧后与另一头打结固定绞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