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构成弹力球体的折法

合集下载

《设计三大构成》第四章

《设计三大构成》第四章
布匹 加工
竹、木、藤材是天然的绿色造型材料,它们具有易加工、可涂饰、材质轻、 柔韧性好、拉伸强度大、外表美观、耐冲击等优点,且对热、电和声音有较好的 绝缘性。尤其是它们所独有的自然纹理,充满自然气息,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和 家居生活中。竹、木、藤材的常用加工方法有雕刻、刨削、弯曲、组合等。
竹木藤 加工
非连续性面材的 构成
插接 构成
插接构成是指在单元面材上切出插缝,然 后互相插接,形成立体形态。插接构造易于成 型,易于拆卸和加工,便于运输,能节约材料 和成本,所以在现实生活应用较为广泛。
非连续性面材的 构成
层面 排列
层面排列是用面材按比例有序排列组合成 的形态。在层面排列中,面与面是等距离重叠 排列的,以便组成块的感觉。此外,面材还可 以进行大小、形状、方向等方面的渐变,以突 出表现逐层渐变的排列效果。层面排列造型含 蓄而巧妙,具有节奏感和韵律美感。
四、比例与尺度
比例是指构成元素的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和谐数量关系。人们一致公 认最美的比例是黄金分割,即1∶0.618。其次,等比例如1∶1、2∶2等,调和数列比例 如1、1/2、1/3、1/4、1/5……1/n等都是较美观的比例。
尺度没有准确的数值,是一定范围内的尺寸,重在把握形态之间的度,以人的视觉 感受的合理性和审美性为原则。在设计中可以打破常规尺寸做出大胆的尝试,会产生特殊 的、夺人眼球的视觉效果。

立体构成中的线具有长短、粗细、疏密、方向和形 状的变化。线与线之间还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形式,如 垂直、交叉、回旋、框架、转体、扭结、缠绕和绳套等, 产生丰富的形态。利用这些组合形式,可以创造出具有 节奏感和韵律感的立体构成作品。
线
立体构成中的面具有长度、宽度、色彩、肌理、形 状和质感的变化。在立体构成作品中,面的组合形式主 要有弧面弯曲、平面与曲面交错、多种形态的面混合等。

立体构成1

立体构成1
8)捆缚。这也是一种可使形体连接一起的“加法
构造”。这种方法不但可将形体与形体扎紧牢固, 它在视觉中还产生系扎点和线结构的造型语言。
3 .变形与扭曲
这是将规则的实体造型或原材料进行异化变形处理,
使单调冷漠的形体变成复杂生动的形态,使平面形态变为曲面
形态、凹凸面的形态,使立体造型更为丰富。


1)块状变形法
► 《古堡晚宴》
► 点与线的交叉结 构,点成为空间 视觉感知元素。 作者通过陈旧的 银勺,点的组合、 跳动形成火焰状 的烛光,表现出 一种怀旧的情怀。
►二、线材的构成:
立体构成中线的语言是非常丰富的。就 线的形态而言有粗细、长短、曲直、弧折之 分;线的材质感觉上有软硬、刚柔,光滑、 粗糙的不同;从构成的方法看有垂直构成、 交叉构成、框架构成、转体构成、扇形构成、 曲线构成、弧线构成、乱线构成、回旋构成、 扭结构成、缠绕构成、波状构成、抛向构成、 绳套构成等。
延伸性
虚拟性
半立体性
形态的构成元素
►1.点的元素 ►点是立体构成中最基本的元素,它具有求心
性和醒目性,在视觉艺术信息的传达中总是 先取得心理的表象。点的体积有大有小,形 状多样,排列成线,放射成面,堆积成体。 点的空间表现:空为虚,实为体,两点含线, 三点含面,四点含体。
《双重阶梯》
► 以黑白两色 空胶卷盒串 联成高低起 伏的阶梯, 暗示着步履 艰难。
►2.组合与重建
将简单形体或是破坏、拆散后的材料重新连接组合, 创造一个新的整体造型。这种手段也称“加法创 造”,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1)拼贴。也称“刚接”。是将各种线、面、体块材料相互
集合一起,纸、竹、木等用乳胶粘贴,塑料用热烫、火烤熔 化粘合,金属材料采用各种焊接。

(完整版)立体构成——体块

(完整版)立体构成——体块

(一)重复形、相似形的积聚 指采用相同或相似的单位形
体组合成新的空间形态。主要通 过位置的变化和连接方式的不同 来构成不同的空间形态(就像砌 墙一样)。组织方式主要有线型、 放射型、中心型、中轴型等。若 在整体中加入局部的变化可以得 到很丰富的造型变化。
如以简单几何形体作为构成单 位,通过面接触方式和位置的变 化会形成具有强烈动感的造型。
方法有三种 方法一:
将正六面体各边的中点相连接, 切去八个角,得到正三角形8个和 正四边形6个的十四面体。
方法二:
方法三:
将正八面体的中点相连 接,切掉6个角,得到正 四边形6个和正三角形8 个的十四面体。
将正八面体的三等分相 连接,切掉6个角,得到 正四边形6个和正六边形 8个的十四面体。
其他多面体构造
不同的多面体组构立 体造型
二、块体组构
块体的构成形式
切割构成 块体的切割是指对整块形体进行多种形式的分
割,产生新的形态。切割的手法是切和挖.也就是“减” 形体。切割 的材料常用黏土、橡皮泥、海绵、泡沫等。
在切割过程中要注意:(1)数量不要过多 (2)形体比例 要均匀 (3)考虑好形体的方向、大小、转折面的变化 (4) 切后表面的交线要舒展流畅、富有变化
切割拉伸
通过直线切缝、内折的面的处理方 法,再通过粘接三角形基本面向外 折叠的部分形成边的附加变化
②外接增形
相同的多面体组构立体
造型 ②外接增形 是以多面体为基形,借
以外借的方法将其它形态的立体附在
基形上,组构为一新形态的造型方式。
所创造出的形态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感、
具有扩展、凝聚、舒展的感受。
要元素,它们是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
形态要素的造型形式之 体的构成

立体构成 第3章

立体构成 第3章
案例分析:
如图3-1~图3-4 所示,面材构成有很大的灵活性 和功能性,在二维空间的基础上,给面材增加一个 深度,便可形成立体的空间造型。
5
一、面材的加工与结合
面材构成的材料较多,有各种纸板、胶合板、硬塑板、 玻璃板、金属板等软硬面材。
面材构成大部分表现为空心结构,这种结构是通过面 的折叠构成的。可以将面材加以刻画、切割和折屈, 形成一种面材包围的立体造型。
屈折弯曲是将一块平面的材料进 行折叠,把其中的部分折成立面。 屈折后保留一定的角度,使之产 生一个深度的空间。屈折加工的 形式包括单折、重复折、反复折 或多方折等。
3.切割折叠
切割折叠通过切割去掉面料中多 余的部分,再折叠,从而转化为 立体。 案例分析:
如图3-11和图3-12所示,纸面材 通过屈折、弯曲或切割等方式的 加工处理,形成了丰富的立体造 型。
30
复习思考题
1.面材构成的方法有哪些?具有哪 些形式?应注意哪些问题?
2.块材构成的方法有哪些?具有哪 些形式?
3.如何利用面材、块材表达出设计 师的设计创意?
4.仿生构成有哪些优点?试举例说 明。
31
课堂实训
1.利用面材、块材,加工制作一件家居构 成,并考虑面材、块材的实用性。
尺寸:200mm×200mm×300mm。
20
二、块立体构成
2.单体演绎与增减
单体演绎是用球、圆柱、圆锥、立方体、 方棱体和方锥体作基本形态,通过外力的 拉扯或压挤作用,使这几种基本形态变形, 并产生某种旺盛的生命力。
单体添加是在几何体表面附加形体,或在 几何体边线上加插接形体,或在几何体棱 角上作添加形体。
表面减削是在几何体表面雕刻洞孔,或在 几何体边线上作切除或挖雕。

立体构成(杂)

立体构成(杂)

二、线的元素
线是构成空间立体的基础,线的不同组合方式, 可以构成千变万化的空间形态,如最常见的面和体。
(一)直线:直线具有男性特征。能表现冷漠、严肃、紧张、 明确而锐利的感觉。 1水平线 水平线能让人联想到地平线,水平线的组织能产 生横向扩张感。因此水平线能表达平稳、安定、广阔、无限 的感觉。 2垂直线 由于是与地平线相交的直线形体、形成了与地球 引力和反方向的力量,显示出一种强烈的上升和下落的力度 和强度,能表达严肃、高耸、直接、明确、生长和希望的感 觉。 3斜线形体 斜线的动势造成了不安定、动荡的倾斜感,向 外倾斜可引导视线向深远的空间发展。向内倾斜,可引导视 线向线的交汇点集中。
曲面立体翻转构成:
平面的扭曲变化会形成曲面,曲面在占有空间的感觉上比块
量稍次。但能表现出轻松愉快的效果。曲面立体构成的主要形式
主要有切割反转、带状构造、隆起构造三种形式:
(一)切割翻转:将面材切割扭曲翻转而成的造型。 (二)带状构造:带状的面材一经卷曲、翻转,就可以形成连续 曲面的立体。 (三)隆起构造:将板材的中间隆起的造型,如壳体。
线材的排列:线材按照一定的路线排列组合,会产生一个有 空隙的面。同时,由线材与线材之间的大小、宽窄、厚薄、 远近等所产生的空间虚实对比关系,可以造成空间的流动感 和节奏感。
线材的排列路线可以是直的、曲的、也可以是逐渐改变 方向其具体的路线为重复、渐变、发射、旋转等。
硬线材的构成
.垒积构造:把硬线材料一层层堆积起来,互相没有固定的联 接点,可以任意改变的立体构成,叫垒积构成。
.线层结构:将硬线材沿着一定的方向,按层次有序排列而成 的具有不同节奏和韵律的空间立体形态。线层的构成形式有单 一线材的排列和单元线材的排列。 .框架结构:以同样粗细单位的线材、通过粘结、焊接和柳接 等方式结合成框架的基本形,再以此框架为基础进行空间组合, 即为框架结构。框架可以是立方体、三角柱体、还可以是曲线 体等。

(完整版)立体构成面材立体构成(第四课——唐老师)

(完整版)立体构成面材立体构成(第四课——唐老师)

柱材的形成方法
▪ 3、缠绕 ▪ 将线材通过旋转、
缠绕等方式而形成 的柱体形式。
柱材的形成方法
▪ 4、搭建 ▪ 将面材、柱材、块材、线
材、等材料搭建方式进行 组合而形成的柱体形式。
柱体的组合形式
▪ 1、垂直 ▪ 2、水平 ▪ 3、放射 ▪ 4、变化应用
柱材的变化方法
▪ 1、棱边
▪ 棱边是柱材变化的重要部位,它的变化可以改变柱材的原 有形态,改变视觉流程。棱边的变化可以是独立的,也可 以是柱材表面变化的延续,甚至会影响到柱材的顶端。
2)自由形体的插接——是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由面型 做插接。
几何单元插接
几何单元插接
自由形插接
▪ 在构成设计中,既要考虑造型又要考虑 插接组合的位置,以创造出丰富的立体形态 。
5、面的组合②
5、面的组合③
5、面的组合④
5、面的组合⑤
6、插结构造——断面、表面、自由①
6、插结构造——断面、表面、自由④
棱柱的变化可以提现在以下几处: ▪ 1)柱形变化
2)柱头变化 3)棱线变化 4)柱面变化
▪ 在这里我们还可以分析一下柱材和线材的共同 点和异同点
柱材和线材
▪ 柱材是半立体面材过 度到立体的第一个形 态,
▪ 线材则是柱材的大幅 度延伸。
▪ 线材和柱材是相对而 言的。柱材既可以视 为一个独立体,也可 以把它理解为是线材 的局部。
阿基米德多面体:在柏拉图式多面体的基础上进行 加工,将多面体各顶点切角形成正多边形,使面增 多,被切的顶角越多就越接近球体。
柏拉图式构成
柏拉图式线构成
阿基米德式构成
阿基米德式构成
阿基米德式构成
阿基米德多面体
各种方法

立体构成的组合表达式及制作方法

立体构成的组合表达式及制作方法

三、多切多折 在100x100mm的卡纸上,根据构图作自由切割,再通过折 屈、压屈、弯屈等不同处理,构成半立体造型。此练习可 根据平构的渐变、发射、对比、特异等手法组织画面,同 时切折后应体现出进深感。
综合运用上面的方法进行创意图案的半立体构成
第二节 柱式表达
在设计中,柱式的形态是一种相对独立的造型样式。 柱体分为圆柱、方柱、三角柱、多角柱、多棱柱等多种 形态。柱式的基本手法是用平面的材料进行绕圆周的折 叠或弯曲构成并将边缘粘接,再将顶部和底部封闭,即 构成了柱式的立体造型。
四面体的造型特征及展开图 正十二面体的造型特征及展开图
正二十面体的造型特征及展开图
其他面体的造型特征及展开图
第四节 线的构成
在立体构成表达中的“线” 是以长度为特征 的材料。线材是一种灵性十足的材料,具有鲜明的 方向感和流动感。线材本身不具有占据空间表现形 体的功能,但可以通过线群的密集表现出面的效果, 再利用面加以包围,形成立体形态(实体、虚体)。
29四面体的造型特征及展开图正十二面体的造型特征及展开图30正二十面体的造型特征及展开图31其他面体的造型特征及展开图37第四节线的构成在立体构成表达中的线是以长度为特征的材料
第三章 立体构成的表达式及 制作方法
第一节 板式(半立体构成)表达
板式(半立体构成)是从平面走向立体,即二维走 向三维的最基本练习。是在平面材料上通过折、曲、 切、粘合等方法进行立体构成造型的加工方法。
或回旋切割,形成曲面与平面的对比。
积聚构成首先要有用以积聚的立体单位,还要有供积聚的场所, 积聚的实质是量的“增”。它主要包括单位形体相同的重复组合 和单位形体不同的变化组合。
将相同单元体以角边或面有机结合, 形成变化统一的造型, 注重推敲其整体轮廓、重心、空隙、层次和运动形式等。

立体构成的常用加工手法

立体构成的常用加工手法

4)挖孔。对材料的整体性进行破坏。硬质材料采用电钻打洞, 挖孔。对材料的整体性进行破坏。硬质材料采用电钻打洞,
软材可以采用挖、 软材可以采用挖、掏、捅等方式,露出通、透、漏空状。 捅等方式,露出通、 漏空状。
5)刮锉。是表面性的破坏形式,造成光滑粗糙不同的肌理。 刮锉。是表面性的破坏形式,造成光滑粗糙不同的肌理。 6)刨削。对材料初加工后,再去掉多余部分,以达造型目的。 刨削。对材料初加工后,再去掉多余部分,以达造型目的。 拆卸。指对现成品、废弃物利用时, 7) 拆卸。指对现成品、废弃物利用时,可将原有的造型结构
3)伸缩变形法
将造型整体结构拉伸或膨胀, 将造型整体结构拉伸或膨胀, 使形体变形, 使形体变形,去夸张表现形 体的个性
2011-2-21 8
4)转折变形法
运用大小、方向、 运用大小、方向、位置的 渐变秩序, 渐变秩序,产生节奏及韵律的 变化, 变化,造成一种空间运动的效 果。
5)省略变形法
这种造型方法是为了突出 形体的主要部分和视觉中心, 形体的主要部分和视觉中心, 所以省略次要部分, 所以省略次要部分,使之在空 间中去寻求失去的结构。 间中去寻求失去的结构。
打破拆卸成零件,也可拆去部分保留部分。 打破拆卸成零件,也可拆去部分保留部分。
2011-2-21 3
2.组合与重建 将简单形体或是破坏、拆散后的材料重新连接 将简单形体或是破坏、 组合,创造一个新的整体造型。 组合,创造一个新的整体造型。这种手段也称 加法创造” 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加法创造”,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2011-2-21
6
3 .变形与扭曲
这是将规则的实体造型或原材料进行异化变形 处理,使单调冷漠的形体变成复杂生动的形态, 处理,使单调冷漠的形体变成复杂生动的形态, 使平面形态变为曲面形态、凹凸面的形态, 使平面形态变为曲面形态、凹凸面的形态,使 立体造型更为丰富。 立体造型更为丰富。 一般创作的方法有以下一些: 一般创作的方法有以下一些:

第五章 立体构成的构造形式

第五章  立体构成的构造形式

二、单个元素插接或粘贴
以管状或角锥状为单位,集聚在圆心为球体。
三、球体表面的加工
多面体的面数越多,就越接近球体,再经过表面处理可使球体更加漂亮。
四、圆形表面的穿插或粘贴
由单位纸片相互穿插或粘贴形成球体,制作简单,外形独特。
第四节 集聚结构
两个以上的基本形体组合称为集聚构成。集聚结构的组合关系有:叠合、接触、 嵌入、相交及切割等。
集聚构成又可分为单式集聚、渐变集聚、特异集聚和多变集聚。集聚构成可以 将面材、块材、多面体等进行群化,通过重复、渐变、密集等组合方式形成韵律。
第五节 面群结构
面群结构是面材造型的集聚组合。面材造型的集聚形式决定了面群结构的空间 形态,是板式或柱式的另一种特殊表现形式。面材通过一定构成组合之后会形成块 材结构造型,块材经过一定顺序的排列和组合会成为有空间感的构成形式。
第六节 仿生性结构
仿生构成是对自然界中存在的结构的一种模仿,经过夸张、变形、简化等手
段进行重新组合和创作,从而构成新的人工组合形态。
仿生构成可分为直接仿生和间接仿生构成两种。直接仿生构成是对自然界中形象 的直接模仿,包括仿生形态、仿生表面肌理和质感、仿生结构、仿生色彩等;间接仿 生构成是对自然界万物动作、精神、思维等进行深度联想、创作,它包括仿生功能构 成、仿生形式美构成、仿生意象构成等。
面群结构
第三节
球聚结构
第六节
仿生性结构
第一节 板式结构
板式构成又称面构成,是由面到体的转化过程,是用平板素材经过折叠、剪裁加 工而成的立体、半立体构成。常见的材料有白色或有色卡纸、泡沫纸、塑料、金属板、
编织物等。 在制作板式结构作品时应分为三个步骤。首先,设计板材的基础造型;然后,根 据基础造型进行组合构成;最后,可制作装饰框以提升面材立体构成的效果。

立体纸球课件

立体纸球课件
准备材料
选择合适的纸张、剪刀、胶水 、颜料等制作所需的工具和材
料。
制作纸球
将纸张撕成大小均匀的纸片,将 每片纸片卷成小球,并用胶水固 定,将多个小球粘合在一起,形 成一个球形。
上色装饰
给纸球上色,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 择颜色和图案,将纸球装饰成漂亮 的艺术品。
制作技巧
纸张选择
选择厚实、硬度适中的纸张, 太薄的纸张容易破裂,太厚的
02
制作材料与工具
材料
彩色卡纸
根据需要选择不同颜色和大小的卡 纸,用于制作立体纸球。
剪刀
用于将卡纸剪成所需形状。
胶水
用于将纸张粘贴在一起,建议使用 速干胶水。
记号笔或彩铅
用于在卡纸上标注或绘制图案。
工具
01
02
03
圆规
绘制圆形时使用,有助于 制作更标准的圆形。
台钳或书本
用于固定卡纸,方便制作 。
书2
<《幼儿园手工制作宝典》>(2)
书3
<《幼儿园立体纸球制作技巧》 >(3)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特点分析
创新性
立体纸球制作中,不仅需要巧妙地利 用纸张进行剪裁和粘贴,还需要在色 彩、形状和层次方面进行创意设计。 这种创新性不仅体现在作品的外观上 ,还体现在制作过程中。
技巧性
制作立体纸球需要掌握一定的剪裁、 折叠和粘贴技巧。创作者需要在充分 理解纸张特性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手 法来完成作品。
可塑性
评价标准
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制作过程和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评价,分为优秀、良好、 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
建议
在评价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能力水平,不要过于强调作品的质量 和完美度,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创造力和进步幅度;同时也可以引入互评机制,鼓 励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共同提高制作水平和技巧。

手工折纸气球图解教程

手工折纸气球图解教程

手工折纸气球图解教程手工折纸气球图解教程小时候会经常折纸气球玩,现在长大了,忘记怎么折叠这个纸气球了。

下面跟着小编提供的手工折纸气球图解教程,重温儿时的快乐吧,有孩子的可以和孩子一块玩折纸哦,这个立体纸气球是非常简单的哦,行动起来了!用一张方形的纸,你就可以折出一个立体的球/气球或立方体,你可以像吹小气球那样朝里面吹气,甚至还可以装水做水弹!方法/步骤1将一张正方形纸沿两个对角线折叠。

折痕应该会在纸上形成一个“X”(你还可以在纸的`正中间写字)2将纸向下对折。

3按照图中的方式将两个角折进去。

向下压平。

4将三角形的45度角向上折。

两面的每个角都折好后形成一个正方钻石形。

5将钻石的左右两角向中间折。

另一面也如此。

6按照图中所示,将顶上的边角全部折进上一步折出来的缝隙里。

每个边角都重复该步骤。

7将它翻转过来之后,看到没有边角的底部。

找到这一面中间的洞的位置。

8朝洞中吹气。

这时球应该会膨胀起来——记住要让之前叠进去的边角保持在里面,而其它角可能需要松开一点才能让球鼓起来。

小提示每一步都要按照说明来,否则如果哪一步搞砸了会很难补救。

如果你在纸上写了消息,拿它对着光从孔朝里看。

如果你想让气球防水,在里面铺一层铝箔(不要用保鲜膜,它会因为水的重量撕裂)。

你可以像打水球战那样朝对方扔水气球。

如果你失败了,做不出好的气球,不要在旧的上面改进。

直接拿一张新的纸重新开始折。

如果你想用这个球装水,你也可以用蜡纸。

如果不行,重新开始折。

想要做水弹,就朝孔里装水。

如果你无法将边角塞进缝隙里,可以用透明胶粘住。

你也可以将保鲜膜贴在没有颜色的内面,就可以让气球防水。

如果你乐意,你可以打水仗,朝对方身上扔水弹。

注意事项可能需要剪纸。

扔水弹时要小心不要打在人脸上。

如果扔太重可能脸会受伤。

立体构成球体制作方法

立体构成球体制作方法

立体构成球体制作方法
制作一个球体的常见方法有以下几种:
1.纸片拼接法:使用多个大小不同的纸片,将它们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球体的外形。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作较小的球体模型。

2.纸板剪裁法:使用纸板剪裁出一个正五边形或者正六边形的模板,并复制多个相同的模板。

然后将这些模板剪开并折叠,最终用胶水黏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球体。

3.针线编织法:用针和线将编织材料(如毛线或塑料线)穿过几个圆形或半圆形的元素,将它们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球体的外形。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作较大的球体结构。

4.球体模具法:制作一个球体的模具,可以使用诸如玻璃纤维或陶瓷等材料。

在模具内涂抹一层胶体,然后将模具合拢,并进行固化。

当胶体干燥后,打开模具,就能得到一个完整的球体。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制作立体球体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材料选择:根据需要制作的尺寸和用途选择合适的材料,如纸板、纸片、编织材料等。

2.精确测量:制作球体时,尺寸的精确度对最终效果非常重要。

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确保模板和元素的尺寸准确无误。

3.黏合方式:选择合适的黏合方式,如胶水、针线等,确保球体能够牢固地固定在一起。

4.平衡调整:制作球体时,需要注意球体的平衡性,确保球体在任何一个方向上都能保持稳定的形状。

希望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到你。

小孩自己制作弹力球的方法

小孩自己制作弹力球的方法

小孩自己制作弹力球的方法制作弹力球不仅是一项有趣的手工活动,还可以帮助小孩子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下面是制作弹力球的简单方法:材料准备:1. 不粘锅或大碗2. 塑料勺子3. 学校胶水4. 两到三杯纯净水5. 食用色素(可选)6. 固体胶(可选)7. 发光粉(可选)步骤一:准备工作1. 打开窗户或在室外进行制作,以避免胶水或色素的气味。

2. 将不粘锅或大碗放在桌子上,并用湿布擦拭干净,以避免灰尘或杂质进入弹力球内。

3. 戴上手套,以保持双手干净。

步骤二:制作原液1. 将一杯胶水倒入不粘锅或大碗中。

2. 慢慢加入半杯纯净水,同时用塑料勺子搅拌,直到两者彻底混合均匀。

3. 根据需要,逐渐加入剩余的水,继续搅拌,直到得到较为稀薄的液体。

4. 如果想要彩色的弹力球,可以在原液中加入几滴食用色素,并搅拌均匀。

5.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想要制作更弹性的弹力球,可以在原液中加入一小块固体胶,并在搅拌时确保它完全融化。

步骤三:制作弹力球1. 将原液倒入另一个容器中,以便更好地操作。

2. 用手将原液汇聚在一起,然后捧着原液用食指和拇指将其拉长,并在中间剪断。

反复多次进行这个步骤,以帮助原液混合和凝固。

3. 将双手在原液中搓捏数分钟,直到原液完全凝固,并形成类似弹力球的形状。

4. 可以在弹力球的表面撒上少许发光粉,提高其亮度和特效。

步骤四:保存和使用弹力球1. 将制作好的弹力球放置在餐巾纸上晾干数小时,直至其表面变得干燥。

2. 可以将弹力球放入密封袋中保存,以防止氧化和变硬。

3. 当想要玩弹力球时,只需将其取出并开始弹跳。

小孩子制作弹力球可能需要成人的指导和监督,确保操作的安全。

同时,制作弹力球时要避免将原液滴入眼睛或口中,以免引起不适。

制作弹力球的材料和方式都非常简单,但还是要注意遵循所有安全操作和防护措施,确保小孩子可以安全地享受这个有趣的手工活动。

立体构成二

立体构成二

几何多面体
• 几何多面体 • 自然界中各种形态都可以用几何单体来进行认识 和研究.后印象派画家塞尚就认为:“自然界的物象 皆可还原为简化的球形、圆锥形、圆筒形的构成” 所以,几何多面体是立体构成最基本的块立体形 式。几何多面体一般有正四面体(三角锥)、正六 面体(正方体,长方体等)、正八面体等等.
• 形体切割与组合 形体切割是对单体进行挖切、分割,进而产生 新的立体造型. 形体的组合是把多个单体组合成一个形体,这 个形体就是组合体,组成组合体的单体可以是相同 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形体切割与组合都应该在形式美基本法则的指 导下进行有效构成. •
立体构成大作业
• 要求:每人根据前面所学元素,自行制作 综合立体构成作品。长宽应在30cm以上 • (题材不限,材料不限)
斜向折屈直线构成
并列金字塔直线折屈 2曲线折屈 3切割构成 4板式结构的集聚构成
蛇腹折板基
• 蛇腹折板基是横向反复折叠,只引起平面材料的 横向收缩.蛇腹折板基是使平面材料在横向和纵 向都会因折叠而收缩的板基形式,因为蛇腹折板 基成型后,在视觉上像蛇腹部的结果而得名.
• 蛇腹折板基变化:蛇腹折板基变化设计除了在板 状立体的折叠关系上作变化外,还可以在纵向折 叠方法上变直线折叠为曲线折叠.蛇腹折板基切 割与瓦棱折板基切割大致相同.以上是板式构成 中的有板基构成方法.
四 面立体构成
• 面的层排 • 面材本身对空间占有较少,体量感弱.然而,通过面材的 堆积重叠,可以得到具有一定体量感的体块.利用面材重叠 间距的可变性,按一定的比例有次序地排列面材,构成一个 新的形态.这就是面的层排构成方法. • 在面的层排构成中,可以通过改变面材的基本形态,如直面 曲面折面以及面的不同形状,使面的层排构成更加丰富.也 可以运用不同的渐变重复发射的形式排列面材,产生丰富 的层排构成形式.

用报纸做球体的简单方法

用报纸做球体的简单方法

用报纸做球体的简单方法
嘿,朋友们!今天我要教你们一个超级有趣又简单的小妙招,用报纸就能做出一个球体哦!这可真是个神奇的事儿。

先准备好一堆旧报纸,这就是我们的宝贝材料啦。

把报纸一张张铺平,就像给它们在桌上摆个舒服的姿势。

然后呢,开始折叠啦!把报纸从一个角开始慢慢卷起来,就像卷一个超级大的纸筒。

哎呀,这感觉是不是有点像在给报纸做按摩呀?卷啊卷,直到卷成一个紧实的纸筒。

接下来,再拿几张报纸,重复刚才的步骤,多做几个这样的纸筒。

等有了几个纸筒后,就把它们像搭积木一样堆在一起。

嘿,这时候你看看,是不是有点球体的雏形啦?
可别着急,这还没完呢。

再找一些小纸条,把纸筒之间的缝隙填满,让它们紧紧地贴在一起,就像好朋友手牵手一样。

这一步可很关键哦,不然我们的球体可就不圆溜啦。

等都贴好后,嘿,一个用报纸做的球体就差不多出来啦!不过,要是想让它更结实,更漂亮,我们可以再给它包上一层报纸呀,就像给它穿上一件新衣服。

想想看,我们用普普通通的报纸就能做出这么个好玩的东西,这多有意思呀!这就好像我们用最平常的食材做出了一道美味佳肴一样。

而且呀,这个球体还可以用来玩各种游戏呢,比如当球踢,或者和小伙伴们扔来扔去。

哎呀呀,是不是觉得很神奇?报纸平时就是看看新闻、擦擦窗户什么的,没想到还能有这么大的用处吧!这就是生活中的小惊喜呀!大家都快来试试吧,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特别的报纸球体,那感觉肯定很棒!相信你们做出来的球体一定会超级有趣,超级好玩!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设计构成第四章 立体构成

设计构成第四章  立体构成

6.线织面构成 线织面构成是指由直线构成的曲面,如圆锥体面、圆柱体面、螺旋体面等。以基 本线织面为基础,加上连接位置差异、运动方向变化等可得到变化无穷的线织面,如 下图所示。
三、面材的立体构成
(一)连续性面材构成
连续性面材构成是使用一个单独的面做起伏、卷曲、折叠、翻转等变化。不管面 形是几何形还是自由形,也不管造型是富有规律还是随意,连续性面材构成都能够体 现出面本身的连续意义,如下图所示。
(2)破坏 破坏有可能是破旧立新,也可能是对美好事物的损坏。破坏的力量来自于外力, 如撞击、火烧、冲击、腐蚀等。破坏所产生的新形态往往能产生令人震惊的视觉美感, 如下图所示。
(3)切割移位 形体的切割移位是指将基本形打散后再进行移位重新组合,以探索部分与整体间 的关系;或者将形体进行切割,来探索实体与空间的关系。切割移位后形成的新形态 具有更强的视觉吸引力,如下图所示。
特异韵律是在规律的变化中寻求突破,以造成视觉上的跳跃感,产生奇特的效果, 有强调的作用,如下图所示。
四、稳定与轻巧
立体形态中的稳定体现在物理稳定和心理稳定两个方面。物理稳定是指立体重心 落在合适的位置上,符合了稳定的条件,物体才不会倾倒,如下图(左)所示。心理 稳定是指立体外观的量感重心满足了人们视觉上的稳定感觉,它是人们心理需求的一 种反映,是一种主观的视觉重心的确定,如下图(中)所示。一般来说,当物体重心 位于物体总高的三分之一以上时,会给人以轻巧感,显得优雅、从容,如下图(右) 所示。
第三节 立体构成的造型形式与方法
一、半立体构成 二、线材立体构成 三、面材立体构成
四、体块立体构成 五、综合立体构成
一、半立体构成
(一)半立体构成的抽象表现
1.切折 切折是指将一个平面通过切、折两种手段形成半立体造型的构成手法。其制作简 单却富于变化。以纸材为例,常见的切折形式有不切多折、一切多折与多切多折,如 图下图所示。

做弹力球方法(1)

做弹力球方法(1)

做弹力球实验指导
方法一:(硼砂水溶液1%+聚乙烯醇水溶液10%)
1.材料:硼砂、水、烧杯、搅拌棒、聚乙烯醇粉末PV A2488、电子称
2.步骤:
A、配硼砂1%的水溶液(1克的硼砂+99克的水)
B、配聚乙烯醇水溶液10%(10克聚乙烯醇粉末+90克水)
C、将PV A水溶液倒10克到烧杯中,
D、将硼砂水溶液少量滴入PV A水溶液中
E、用力搅拌
F、取出物质,使劲搓揉。

G、晾干便成小球。

方法二:硼砂水溶液1%+聚乙烯醇粉末
1.材料:硼砂、水、烧杯、搅拌棒、聚乙烯醇粉末PV A2488、烧杯、电子秤
2.步骤
A、配硼砂1%水溶液(1克硼砂放到99克水)
B、称10克PV A粉放到烧杯中
C、将硼砂水溶液滴入到PV A粉中
D、搅拌,完全湿透,取出,用手使劲捏,搓成球形,变成弹力球了。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的基础特性

抽象性是立体构成的又一显著特征。抽象对 于立体形态的表现有着积极的意义。它通过 理性构成展示形态的风采。尽管抽象形态与 具象形态有区别,但是体现在抽象形态中的 形式美原理.特别是来自设计者内心的充满 激情的艺术感受.必然给人们的感官带来艺 术的感受。而抽象并不是完全排斥具象,具 象形态中许多新奇的造型可以成为立体造型 的借鉴和抽象的启示。
块型立体构成

单体研究 A.基本几何形体: B.形体的加工 变形:a.扭曲; b.膨胀; C.内凹; d.倾斜; e.盘绕; 2)变形应该注意两点: a.整体动势; b.线形与棱角; 3) 减法创造 a.分裂; b.破坏; 4)加法创造 a. 堆砌组合、 b. 接触组合、 c. 贯穿组合、 d. 嵌入组合、 e. 填充与包裹组合 c.退层; d.切割; e.分割移动;
立体构成的造型要素


线的特征: 线存在于点的移动轨迹,面的边界以及面与面的交界或面的 断、切、截取处,具有丰富的形状和形态,并能形成强烈的 运动感。 线从形态上可分为直线(平线,重直线,斜线和折线等)和 曲线(弧线,螺旋线,抛物线,双曲线及自由线)两大块。 A、直线 垂直线 ;斜线;平线;折线; B、曲线 几何曲线能表达饱满,有弹性、严谨,理智,明确的现代感 觉,同时也有机械的冷漠感,自由曲线是一种自然的、优美 的、跳跃的线型,能表达丰阔、圆阔、柔和、富有人情味的 感觉,同时也有强烈的活动感和流动感,例如大自然中闪电 形成的自由曲线。
立体构成
(4课时)
学习目的


在立体构成中,立体形态的生成本质是透过外力作 用和内力的运动变化所构筑的,形态构成就是以形 态要素或材料为素材,按照视觉效果力学或精神力 学原理进行组合,进行立体创造的设计构想。是立 体构成要素点、线、面、体的移动、旋转、摆动、 扩大及扭曲、弯曲、切割、展开、折叠、穿透、膨 胀、混合等运动形式之空间构成。 立体构成设计主要从抽象的点、线、面、体形态入 手,培养空间概念和空间感觉,以及在立体构成形 态方面的创造性。在制作立体构成作业所用的材料 方面,可以尽量使用简便易寻的材料,如硬纸、塑 料吸管等等,掌握规律,达到增强空间意识和空间 感觉,提高立体构成创作意识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体构成弹力球体的折法(魔术球)
材料:长方形纸(长宽比为2:1)一张(建议纸质硬些,折起来比较容易)
折法:
1、纸的正面朝上,将纸折成32列×16行小格(也可分成40列×20行小格,小格越多,弹力越好);并且横线(15条)纵向(31条)的折痕均为山折线,这样便于下一步操作。

图1
图2
2、图中的斜线,即小格的对角线,除第1和16行为山折线外,其余为谷折线;这步看起来有点复杂,实际上只是会花费一些时间而已,折的时候要有耐心哦。

按照图2中的山折线和谷折线,即可折成图5的柱状图,另外,也可以参照下面的具体折法来完成。

具体折法:
①先要折出图2中的所有折痕:
A、将32列分成16组,即两列两列地折;
B、先不管第一行的小格,从第二行开始折:将每个小格的对角线折出来,这些折痕全是谷折线;
C、第3和4行,可以一起处理:将这两行64个小格分成16块,即每4个小格为一个单元(依然是正方形方格,这里就叫“大正方形”吧),折出“大正方形”方格的两条对角线;这些折痕全是谷折线;
D、第5和6行可以一起处理:首先折出第1列两个小方格的对角线,依然是谷折线;后面可以4个小方格为一个单元来折其对角线,折痕为谷折线;
E、第7至14行:将C至D的折法重复两次;
F、第15行:同B的折法;
G、最后处理第1和16行:将每个小格的对角线折出来,这些折痕全为山折线折。

②整理图2中的山折线和谷折线:
先不管第1行的小格,从第2行和第3的小格开始折,依山、谷折线折,这时第4行及以下小格纵向奇数的山折要改为谷折,到折第4行时,再由谷折改为山折;即每折一次结构向下到底的山线、谷线都要变化。

第一次折的山线,到第二次折就变为谷线,第一次折的谷线,到第二次折,就变为山线。

循环反复到最后完成。

除第1和16行外,其余部分折好如下图所示:
图3:正面
图4:背面
③处理第1行和16行,依图2中所示的山折线折。

3、折好后,卷成筒状,用胶带将首尾连在一起;或交叉两列,可粘,也可不粘,完成后即为图5中的柱状。

球体的变化:
将下图5中下方的柱状两端,向中间轻轻挤压,即成图6球状;
将下图6中的球体,上下向中间挤压,直至捏扁,成图7;图7还可以再还原成图5。

图5
柱状(下方的图)
图6
球体
图7
捏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