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 控制工程试题

太原理工大学 控制工程试题
太原理工大学 控制工程试题

考试方式: 闭卷 : …………………………………………密…………………………封……………………………………线…………………………………
太原理工大学
专业: 题 得 号 分 机械 06 一 二 三 四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
五 六 七
试卷 B
分钟 共 九 10 页 八 总 分
考试日期:6 月 2 日 时间: 120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开环系统与闭环系统最本质的区别是( )
(密封线外不要写姓名、学号、班级、密封线内不准答题,违者按零分计)
A.开环系统的输出对系统无控制作用,闭环系统的输出对系统有控制作用。 B.开环系统的输入对系统无控制作用,闭环系统的输入对系统有控制作用。 C.开环系统不一定有反馈回路,闭环系统有反馈回路。 D. 开环系统不一定有反馈回路,闭环系统也不一定有反馈回路。 2.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的根本区别在于( )
学号
A.线性系统微分方程的系数为常数,而非线性系统微分方程的系数为时变函数, B.线性系统只有一个外加输入,而非线性系统由多个外加输入。 C. 线性系统满足叠加原理,而非线性系统不满足。 D.线性系统在实际系统中普遍存在,而非线性系统在实际系统中存在很少。 3.若 F(s)= A. 1
姓名
4s + 1 s2 + s
,则 Lim f(t)=(
t →∞
)。
B. 4
C. ∞
D. 0
专业班级
4.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G ( S ) =
( S + 7)( S ? 2)
(4 S + 1)( S ? 3)
,其零,极点是(
).
A.零点 S = -0.25,S = 3 ; 极点 S = -7 ,S = 2 . B.零点 S = 7,S = - 2 ; 极点 S = 0.25,S = 3 . C.零点 S = -7,S = 2 ; 极点 S = -1 ,S = 3 . D.零点 S = -7,S = 2; 极点 S = -0.25,S = 3.
& 5.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 0 (t)+t x 0 (t)+4x0(t)=3xi(t),它是( x
A. 线性时变系统 C. 线性定常系统 B. 非线性系统 D. 非性线时变系统
)。
第 1 页 共 10 页

6.已知 F(s)=
1 -1 ,则 L [F(s)]为( s(s + 1)
)
6. 7. 某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G(s)= A. 延时环节
1 ,它是( 2s + 1
) D. 积分环节 )。
B. 比例环节
C. 惯性环节
8. 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A. 3.75,1.25
15 ,则系统的增益 K 和时间常数 T 依次为( 4s + 5
C. 0.8,3 D. 1.25,3.75 )。
B. 3,0.8
9.若系统的传递函数在右半 S 平面上没有零点和极点,则该系统称作( A. 非最小相位系统 C. 不稳定系统 B. 最小相位系统 D. 振荡系统 )。
10.对数幅频特性的渐近线如图所示,它对应的传递函数 G(s)为( A. s B.
1 1+ s 1 s
)。
C.
D. 1+s 11.若保持二阶系统的ζ不变,提高ωn,则可以( A. 减少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 C. 提高上升时间和调整时间
B. 提高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 D. 减少超调量
第 2 页 共 10 页

12.系统方框图如图所示,则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密…………………………封……………………………………线…………………………………
)
A.
G(S)H(S) 1 + G(S)H(S)
B.
G(S) ? H(S) 1 - G(S)
学号
C. 1+G(S)·H(S) 13. .图示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A. m && (t)+(k1+k2)y(t)=f(t) y B. m && (t)+(k1-k2)y(t)=f(t) y C. m && (t)+( y )。
D.
G(S) 1 + G(S)H(S)
(密封线外不要写姓名、学号、班级、密封线内不准答题,违者按零分计)
k1 + k 2 )y(t)=f(t) k1 ? k 2
姓名
D. m && (t)+( y
k1 + k2 )y(t)=f(t) k ? k2
14.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A.10 B.0.5
8 ,则系统增益为( (s + 0.5)(s+ 4)
C.4 D.5
)
系 专业班级
15 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 G(s)=
15 ,其阻尼比ζ是( 2s + 2s + 72
2
)。
A.
1 12
B.
1 2
C. 2
D.
1 6 2
.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 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为 2.自动控制系统按控制系统有无反馈来分可分为 按控制作用的特点分可分为 。 3.稳态误差的大小与系统所用的 都有密切关系。 4.对于 与 系统,当 时,系统的传递函数定义为 之比。
第 3 页 共 10 页
。 和 ,
学院



5. 6.时域分析是根据系统的 解出系统的 系统的性能。 7.系统的时间响应指的是 以 ,然后根据
称为积分环节。 变换为数学工具, 直接 及其 来分析
。 。
三.设某控制系统的结构如图所示,输入信号 r(t)=1(t),KP 为放大器增益,试计算 KP=200 时,输 出信号 c(t)的性能指标:峰值时间 tp,调整时间 ts,超调量 σ%.如果将放大器增益增大到 KP=1500 或减小到 KP=40 时,那么对响应的动态性能有何影响? (14 分)
第 4 页 共 10 页

学院 (密封线外不要写姓名、学号、班级、密封线内不准答题,违者按零分计)
系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
。 四.求图示系统传递函数 U0(S)/UI(S)
ui C1 R1
第 5 页 共 10 页
R2 u0 (6 分)
C2

五.单位反馈系统中,开环传递函数如下:
G (s ) =
K S (0.1S + 1)(0.25S + 1)
(6 分)
试确定闭环系统稳定的 K 值范围
第 6 页 共 10 页

学院 (密封线外不要写姓名、学号、班级、密封线内不准答题,违者按零分计)
系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 定性,并求稳态误差。
六.已知系统的结构如图所示,当输入信号 r(t)= t。1(t),干扰信号 n(t)=1(t)时,判断系统稳
第 7 页 共 10 页
(8 分)

七.求图示系统传递函数 (8 分)
H4
R(S) + _ + _ + C(S)
G1
G2
G3
G4
H1
+ _
H2
H3
+
第 8 页 共 10 页

学院 (密封线外不要写姓名、学号、班级、密封线内不准答题,违者按零分计)
系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
第 9 页 共 10 页

八.设系统开环频率特性如图所示,试判别系统的稳定性。其中 P 为开环右极点数,γ 为开环传递 函数中的积分环节数目。 分) (8
Im
Im
γ =0
?1
P =1
P=0 γ =2
?1
0
Re
0
Re
a) Im
P=0 γ =3
?1
P =1 γ =1
b) Im
0
Re
?1
0
Re
c)
Im
d)
P =1 γ =0
Im
P=0 γ =2
?1
0
Re
?1
0
Re
e)
Im
f)
Im
γ =0
?1
P=2
P=0 γ =0
0
?1
0
Re
Re
g)
h)
第 10 页 共 10 页

控制工程基础期末考试题

一、填空题 1.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的首要条件是__稳定性_。 2.脉冲响应函数是t e t g 532)(--=,系统的传递函数为___2s ?3S+5____ 。 3.响应曲线达到过调量的____最大值____所需的时间,称为峰值时间t p 。 4.对于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其主要动态性能指标是___T _____,T 越大,快速性越___差____。 5.惯性环节的奈氏图是一个什么形状______半圆弧 。 二、选择题 1.热处理加热炉的炉温控制系统属于:A A.恒值控制系统 B.程序控制系统 C.随动控制系统 D.以上都不是 2.适合应用传递函数描述的系统是( C )。 A 、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常系统; B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时变系统; C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 D 、非线性系统。 3.脉冲响应函数是t e t g 532)(--=,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A A.)5(32+-s s B.) 5(32-+s s C.)5(32+- s D. )5(32++s s 4.实轴上两个开环极点之间如果存在根轨迹,那么必然存在( C ) A .闭环零点 B .开环零点 C .分离点 D .虚根 5. 在高阶系统中,动态响应起主导作用的闭环极点为主导极点,与其它非主导极点相比,主导极点与虚轴的距离比起非主导极点距离虚轴的距离(实部长度) 要( A ) A 、小 B 、大 C 、相等 D 、不确定 6.一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主要是( C ) A. 调节时间 B. 超调量 C. 上升时间 D. 峰值时间 7 . 控制系统的型别按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的( B )个数对系统进行分类。

历年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2年10月自学考试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控制工程主要研究并解决的问题之一是( ) A.系统已定,输入不确定,求系统的输出 B.系统已定,输入已知,求系统的输出(响应) C.系统已定,规定系统的输入 D.系统不定,输入已知,求出系统的输出(响应) 2.f(t)如图所示 则L [f(t)]为( ) A.s 1e -2t B. s 2e -2s C. s 1e -2s D. s 1 e -ts 3.已知F(s)=1) s(s 1 ,则L -1 [F(s)]为( )

4.已知F(s)=L [f(t)],若F(s)= 1 2s s 1 2++,则f(t)|t ∞→=?( ) A.21 B.1 C.3 1 D.0 5.下列系统中为线性系统的微分模型为:( ) A.dt ) t (dx )t (x )dt )t (dx ( 12dt )t (x d 16 i 020202=++ B.)t (x )t (x 24dt ) t (dx 12 dt )t (x d 16i 002 02=++ C.)t (x )t (x 24dt ) t (dx 12 )dt )t (x d ( 16i 0022 02=++ D.)t (x )t (x )t ln(24dt ) t (dx 12 e dt )t (x d 16 i 00t 2 02=?+?+ 6.对于定常控制系统来说,( ) A.表达系统的微分方程各项系数不随时间改变 B.微分方程的各阶微分项的幂为1 C.不能用微分方程表示 D.系统总是稳定的 7.系统方框图如图所示,则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 A. G(S)H(S) 1 G(S)H(S)+ B. G(S) -1 H(S)G(S)?

控制工程基础2006年期末试题

清华大学本科生考试试题专用纸 考试课程 控制工程基础 (卷) 年 月 日 . 设有一个系统如图所示,, , (),当系统受到输入信号t t x i sin 5)(= 的作用时,试求系统的稳态输出)(t x o 。(分 ) i x o x K K D 图 . 设一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11.0(100 )(+= s s s G 现有三种串联校正装置,均为最小相位的,它们的对数幅频特性渐近线如图所示。 若要使系统的稳态误差不变,而减小超调量,加快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应选取哪种校正装置?系统的相角裕量约增加多少?(分) ) L (w ) (d B ) () ) L (w ) (d B ) ) L (w ) (d B ) () ()

图 . 对任意二阶环节进行校正,如图,如果使用控制器, , 均为实数,是否可以实现闭环极点的任意配置?试证明之。(分) 图 . 一个未知传递函数的被控系统,先未经校正,构成单位反馈闭环。经过测试,得知闭环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如图所示。 问:() 系统的开环低频增益是多少?(分) () 如果用主导极点的概念用低阶系统近似该系统,试写出其近似闭环传递函数;(分) ()如果采用形式的串联校正()I c 1 K G s s =+,在什么范围内时,对原开环系统 相位裕量的改变约在 5.7~0-??之间?(分) 17/8 图 .已知计算机控制系统如图所示,采用数字比例控制()D z K =,其中>。设采样周期 (i X s ) z 图 ()试求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 o c i X z G z X z =; (分) ()试判断系统稳定的值范围; (分) ()当系统干扰()1()n t t =时,试求系统由干扰引起的稳态误差。 (分)

《控制工程基础》期末复习题及答案_81251553585744438

《控制工程基础》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 1、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 ) A 、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 B 、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 C 、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 D 、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 2、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没有效果 ( )。 A 、增加开环极点; B 、在积分环节外加单位负反馈; C 、增加开环零点; D 、引入串联超前校正装置。 3、系统特征方程为 0632)(23=+++=s s s s D ,则系统 ( ) A 、稳定; B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单调指数上升; C 、临界稳定; D 、右半平面闭环极点数2=Z 。 4、系统在2)(t t r =作用下的稳态误差∞=ss e ,说明 ( ) A 、 型别2

8、若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角裕度0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不稳定; B 、只有当幅值裕度1g k >时才稳定; C 、稳定; D 、不能判用相角裕度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9、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1011001 s s ++,则该校正装置属于( )。 A 、超前校正 B 、滞后校正 C 、滞后-超前校正 D 、不能判断 10、下列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中,能在1c ω=处提供最大相位超前角的是: A 、 1011s s ++ B 、1010.11s s ++ C 、210.51s s ++ D 、0.11101 s s ++ 11、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 ) A 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B 传递函数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和扰动对传递函数也有影响; C 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s 的真分式; D 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12、下列哪种措施对改善系统的精度没有效果 ( )。 A 、增加积分环节 B 、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K C 、增加微分环节 D 、引入扰动补偿 13、高阶系统的主导闭环极点越靠近虚轴,则系统的 ( ) 。 A 、准确度越高 B 、准确度越低 C 、响应速度越快 D 、响应速度越慢 14、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50(21)(5) s s ++,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 )。 A 、 50 B 、25 C 、10 D 、5 15、若某系统的根轨迹有两个起点位于原点,则说明该系统( ) 。 A 、含两个理想微分环节 B 、含两个积分环节 C 、位置误差系数为0 D 、速度误差系数为0 16、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相角裕度γ对应时域性能指标( ) 。 A 、超调%σ B 、稳态误差ss e C 、调整时间s t D 、峰值时间p t 17、已知某些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是( ) A 、 (2)(1)K s s s -+ B 、(1)(5K s s s +-+) C 、2(1)K s s s +- D 、(1)(2) K s s s -- 18、若系统增加合适的开环零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期末试卷 答案2

一. 填空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 1.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一般可以归纳为稳定性、 快速性 和 准确性 。 2. 按系统有无反馈,通常可将控制系统分为 开环系统 和 闭环系统 。 3. 在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中描述系统的数学模型有 微分方程 、 传递函数 等。 4. 误差响应 反映出稳态响应偏离系统希望值的程度,它用来衡量系统 控制精度的程度。 5. 一阶系统 1 1 Ts 的单位阶跃响应的表达是 。 6. 有系统的性能指标按照其类型分为时域性能指标和 频域性能指标 。 7. 频率响应是线性定常系统对 谐波 输入的稳态响应。 8. 稳态误差不仅取决于系统自身的结构参数,而且与 的类型有关。 9. 脉冲信号可以用来反映系统的 。 10. 阶跃信号的拉氏变换是 。 二. 图1为利用加热器控制炉温的反馈系统(10分) 电压放大 功率放大 可逆电机 + -自偶调压器~220V U f +给定毫 伏信号 + -电炉热电偶加热器 U e U g 炉温控制系统 减速器 - 图1 炉温控制结构图 试求系统的输出量、输入量、被控对象和系统各部分的组成,且画出原理方框图,说明其工作原理。 三、如图2为电路。求输入电压i u 与输出电压0u 之间的微分方程, 并求该电路的传递函数(10分) 图2 R u 0 u i L C u 0 u i C u 0 u i R (a) (b) (c)

四、求拉氏变换与反变换(10分) 1.求[0.5]t te -(5分) 2.求1 3 [] (1)(2) s s s - ++ (5分) 五、化简图3所示的框图,并求出闭环传递函数(10分)

机械工程控制期末试题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的根本区别在于 ( C ) A .线性系统有外加输入,非线性系统无外加输入。 B .线性系统无外加输入,非线性系统有外加输入。 C .线性系统满足迭加原理,非线性系统不满足迭加原理。 D .线性系统不满足迭加原理,非线性系统满足迭加原理。 2.令线性定常系统传递函数的分母多项式为零,则可得到系统的 ( B ) A .代数方程 B .特征方程 C .差分方程 D .状态方程 3. 时域分析法研究自动控制系统时最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 ( D ) A .脉冲函数 B .斜坡函数 C .抛物线函数 D .阶跃函数 4.设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 ) 2s )(1s (s 10 ++,该系统为 ( B ) A .0型系统 B .I 型系统 C .II 型系统 D .III 型系统 5.二阶振荡环节的相频特性)(ωθ,当∞→ω时,其相位移)(∞θ为 ( B ) A .-270° B .-180° C .-90° D .0° 6. 根据输入量变化的规律分类,控制系统可分为 ( A ) A.恒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 B.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 C.最优控制系统和模糊控制系统 D.连续控制系统和离散控制系统 7.采用负反馈连接时,如前向通道的传递函数为G(s),反馈通道的传递函数为H(s),则其等效传递函数为 ( C ) A .)s (G 1) s (G + B .) s (H )s (G 11+ C .) s (H )s (G 1)s (G + D .)s (H )s (G 1) s (G - 8. 一阶系统G(s)=1 +Ts K 的时间常数T 越大,则系统的输出响应达到稳态值的时间( A ) A .越长 B .越短 C .不变 D .不定 9.拉氏变换将时间函数变换成 ( D ) A .正弦函数 B .单位阶跃函数 C .单位脉冲函数 D .复变函数 10.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是在零初始条件下 ( D ) A .系统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比 B .系统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比 C .系统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D .系统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11.若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1 Ts K +,则其频率特性的实部R(ω)是 ( A ) A .22T 1K ω+ B .-2 2T 1K ω+ C .T 1K ω+ D .-T 1K ω+ 12. 微分环节的频率特性相位移θ(ω)= ( A ) A. 90° B. -90° C. 0° D. -180° 13. 积分环节的频率特性相位移θ(ω)= ( B ) A. 90° B. -90° C. 0° D. -180° 14.传递函数反映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它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 C ) A.输入信号 B.初始条件 C.系统的结构参数 D.输入信号和初始条件

控制工程基础试卷及答案

控制工程基础考试卷及答案 西北工业大学考试题(A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院:专业: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共24分,每空1.5分) 1.实现恒温控制有两种方法: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P2 2.若一个元件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曲线为直线,则称元件为线性元件。 P6 3.系统的数学模型都是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它的一个重要性质是具有齐 次性和叠加性。P13 4.在控制工程中,一般需要确定信号流图中输出和输入间的关系,即系统 的闭环传递函数。P27 5.动态响应是指系统在某一信号的作用下,其输出量从初始状态到稳定状 态的响应过程。P35 6.乃奎斯特图又称为极坐标图或幅相频率特性图。P55 7.最小相位系统是指系统的传递函数在复平面无右极点和右零点的系统。 P70 8.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统的闭环极点均位于s的左半平面。 P101 9.系统误差的定义为被控量期望值与实际值之差。P105 10.开环频率特性的低频段表征了闭环系统的稳定特性,中频段表征了闭环系统的动态特性,高频段表征了闭环系统的复杂性。P117 二.判断题(共20分,每空2分) 1.实现自动控制的装置可以不同,但反馈控制的原理却是相同的。P3(√) 2.结构图等效变换的原则是变换后与变换前的输入量和输出量都保持不 变。P22(√) 3.稳态响应是指时间t趋向于无穷小时,系统的输出状态。P35 (×) 4.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渐近线斜率越大、位置越高,对应的开环系统积分 个数越多,放大系数越大。P74 (√)

5.对于稳定的系统,()()ω ωj H j G曲线离(-1,j0)点越近,闭环系统稳定程度越高。P97 (×) 6.对于一个稳定系统,稳态响应中的暂态分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小并 趋近于零。P106 (√) 7.自动控制系统在给定输入信号的作用下,系统的稳态误差与系统的结构、 参数和给定信号的形成有关。P107 (√) 8.为满足稳态精度要求,要保持系统有一定的开环增益,超前网络的衰减 损失就必须用减小放大器的增益来补偿。P119 (×) 9.在描述同一控制系统时,状态空间模型和I/O模型可以相互转换。 P145(√) 10.经典控制理论中用传递函数描述系统的输入-输出特性,被控量就是输 入量。P146 (×) 三.简述题。(共16分,每题8分)1.简述建立系统微分方程的步骤是什么?P10 答:1)全面了解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和支配系统运动的物理规律,确定系统和各元件的输入量和输出量。 2)从系统的输入端开始,根据各元件或环节所遵循的物理规律,依此列写它们的微分方程。 3)将 各元件或 环节的微 分方程联 立起来消 去中间变 量,求取 一个仅含 有系统的 输入量和输出量的微分方程。 4)将该方程整理成标准形式。即把与输入量有关的各项放在方程的右边,把与输出量有关的各项放在方程的左边,各导数项按降幂排列,并将方程式中的系数化为具有一定物理意义的表示形式。

《控制工程基础》试卷3及详细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对于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和,其中最基本的要求是。 2、若某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前向传递函数为() G s,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3、能表达控制系统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或表示方法,叫系统的数学模型,在古典控制理论中系统数学模型有、等。 4、判断一个闭环线性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可采用、、等方法。 5、自动控制系统有两种基本控 制方式,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 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 向联系时,称 为;当控制 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不但有 顺向作用而且还有反向联系 时,称为。 6、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2 (1)(1) K s T s T s ++ ,则其开环幅频特性为,相频 特性 为 。 7、最小相位系统是指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关于奈氏判据及其辅助函数F(s)= 1 + G(s)H(s),错误的说法是( ) A、 F(s)的零点就是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B、 F(s)的极点就是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C、 F(s)的零点数与极点数相同 D、 F(s)的零点就是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2、已知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为 2 21 () 6100 s G s s s + = ++ ,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 )。 A、261000 s s ++= B、2 (6100)(21)0 s s s ++++= C、2610010 s s +++= D、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 3、一阶系统的闭环极点越靠近S

平面原点,则 ( ) 。 A、准确度越高 B、准 确度越低 C、响应速度越快 D、响 应速度越慢 4、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00 (0.11)(5) s s ++ ,则该系统的开环增 益为 ( )。 A、 100 B、1000 C、20 D、不能确定 5、若两个系统的根轨迹相同,则有 相同的: A、闭环零点和极点 B、开环零 点 C、闭环极点 D、阶跃响 应 6、下列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中,能在1 c ω=处提供最大相位超前 角的是 ( )。 A、101 1 s s + + B、 101 0.11 s s + + C、 21 0.51 s s + + D、 0.11 101 s s + + 7、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系统的稳定 性没有效果 ( )。 A、增加开环极点; B、在积分环节外加单位负反馈; C、增加开环零点; D、引入串联超前校正装置。 8、关于线性系统稳定性的判定,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 A、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统闭环特征方程的各项系 数都为正数; B、无论是开环极点或是闭环极 点处于右半S平面,系统不稳定; C、如果系统闭环系统特征方程 某项系数为负数,系统不稳定; D、当系统的相角裕度大于零, 幅值裕度大于1时,系统不稳定。 9、关于系统频域校正,下列观点错 误的是( ) A、一个设计良好的系统,相角裕度 应为45度左右; B、开环频率特性,在中频段对数幅 频特性斜率应为20/ dB dec -; C、低频段,系统的开环增益主要由 系统动态性能要求决定; D、利用超前网络进行串联校正,是 利用超前网络的相角超前特性。 10、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 函数为 22 10(21) () (6100) s G s s s s + = ++ ,当输 入信号是2 ()22 r t t t =++时, 系统的稳态误差是( ) A、 0 B、∞ C、 10 D、 20 三、(10分)建立图示系统的数学 模型,并以传递函数形式表示。

控制工程试题答案 (2)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一、选择题(20分) 1、已知某环节频率特性Nyquist图如图所示, 则该环节为( ) A.比例环节 B.微分环节 C.积分环节 D.惯性环节 2、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为系统的全部特征根都具有( ) A.正虚部 B.负虚部 C.正实部 D.负实部 3、系统方块图如图所示,其开环传递函数G k (S)是() A 5S/(3S+1) B (3S+1)/5S C 1/[5S(3S+1)] D 5/[S(3S+1)] 4、所谓校正(又称补偿)是指() A、加入PID校正器 B、在系统中增加新的环节 或改变某些参数 C、使系统稳定 D、使用劳斯判据 5、在鼻环控制系统中,通过增大开环增益K可使() A 系统的精度提高,并且稳定性也提高 B 系统的精度下降,但稳定性提高 C 系统的精度下降,稳定性也下降 D 系统的精度提高,但稳定性下降 6、若二阶系统阻尼比为0<ζ<1,则系统处于() A 欠阻尼 B 过阻尼 C 无阻尼 D 临界阻尼 7、若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 210 22 s s ++ ,则该系统 ( ) A 临界稳定 B 不稳定 C 稳定 D 稳定性不能确定 8、PI校正属于下面哪种校正方法:()

A相位超前校正 B相位滞后校正 C相位滞后超前校正 D无法确定 9、控制工程主要研究并解决的问题之一是 ( ) A 系统已定,输入不确定,求系统的输出 B 系统已定,输入已知,求系统的输出 C 系统已定,规定系统的输出 D 系统不定,输入已知,球系统的输出 10、比例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是一条()。 A.水平线 B.垂直线 C.斜率为-20db/dec的直线 D.斜率为-10db/dec的直线 二、填空题(20分) 1、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一般可以归纳为、和。 的单位阶跃响应的表达是。 2、一阶系统1 Ts 1 3、阶跃信号的拉氏变换是。 4、是线性系统。线性系统的一个最重要的特 性是它满足。 5、系统传递函数的、和决定着系统的瞬态性能和稳态性能。 6、传递函数可定义为:在外界输入作用前,输入、输出的初始条件 为时,线性定常系统的与之比。 7、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强弱要从、两个角度考虑。 8、PID中P代表 D代表。 9、有系统的性能指标按照其类型分为和。 10、按振动性质可将响应分为和。 三、简答题(20分) 1什么是系统、什么是线性系统? 2、什么是相似系统(环节)?什么是相似量? 3、列举4个瞬态性能指标?

控制工程基础期末试题

控制工程基础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如果系统中加入一个微分负反馈,将使系统的超调量σp(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定 2.运算放大器具有_____的优点。( ) A.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 B.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高 C.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高 D.输入、输出阻抗都低 3.在伯德图中反映系统抗高频干扰能力的是( ) A.低频段 B.中频段 C.高频段 D.无法反映 4.设开环系统频率特性G(jω)= ,当ω=1rad/s时,其频率特性幅值M(1)=( ) A. B.4 C. D.2 5.设开环传递函数G(s)H(s)= ,α>0,K>0,随着K增大,闭环系统 ( ) A.相对稳定性变差,快速性不变 B.相对稳定性变好,快速性不变 C.相对稳定性不变,快速性变好 D.相对稳定性变差,快速性变差 6.对于一阶、二阶系统来说,系统特征方程的系数都是正数是系统稳定的( )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以上都不是 7.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 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 ) A.〔-4,∞) B.〔-4,0〕 C.(-∞,-4) D. 〔0,∞〕 8.进行串联滞后校正后,校正前的穿越频率ωc与校正后的穿越频率的关系,通常是( ) A.ωc= B.ωc> C.ωc< D.ωc与无关 9.PID控制规律是____控制规律的英文缩写。( ) A.比例与微分 B.比例与积分 C.积分与微分 D.比例、积分与微分 10.比例环节的频率特性相位移θ(ω)=( ) A.90° B.-90° C.0° D.-18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空1分,共15分) 1.根轨迹全部在根平面的__________部分时,系统总是稳定的。 2.设系统的频率特性G(jω)=R(ω)+JI(ω),则相频特性∠G(jω)=__________。 3.随动系统中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超前校正装置的最大超前角处对应的频率ωm=__________。 5.根据系统给定值信号特点,控制系统可分为__________控制系统、__________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

控制工程基础期末考试题

一、填空题 1.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的首要条件就是__稳定性_。 2.脉冲响应函数就是t e t g 532)(--=,系统的传递函数为_______ 。 3.响应曲线达到过调量的____最大值____所需的时间,称为峰值时间t p 。 4.对于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其主要动态性能指标就是___T _____,T 越大,快速性越___差____。 5.惯性环节的奈氏图就是一个什么形状______半圆弧 。 二、选择题 1.热处理加热炉的炉温控制系统属于:A A 、恒值控制系统 B 、程序控制系统 C 、随动控制系统 D 、以上都不就是 2.适合应用传递函数描述的系统就是( C )。 A 、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常系统; B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时变系统; C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 D 、非线性系统。 3.脉冲响应函数就是t e t g 532)(--=,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A A 、)5(32+-s s B 、) 5(32-+s s C 、)5(32+- s D 、 )5(32++s s 4.实轴上两个开环极点之间如果存在根轨迹,那么必然存在( C ) A.闭环零点 B.开环零点 C.分离点 D.虚根 5、 在高阶系统中,动态响应起主导作用的闭环极点为主导极点,与其它非主导极点相比,主导极点与虚轴的距离比起非主导极点距离虚轴的距离(实部长度) 要( A ) A 、小 B 、大 C 、相等 D 、不确定 6.一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主要就是( C ) A 、 调节时间 B 、 超调量 C 、 上升时间 D 、 峰值时间

7 、 控制系统的型别按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的( B )个数对系统进行分类。 A.惯性环节 B. 积分环节 C. 比例环节 D.微分环节 8.对于I 型系统,(A )输入信号稳态误差为零。 A 、单位阶跃 B 、加速度函数 (C) 正弦函数 (D) 单位斜坡 9.在开环零、极点分布已知的情况下,可绘制( C )随系统参数变化(如放大系数)而在s 平面上移动的轨迹(根轨迹)。 A 、开环极点 B 、 开环零点 C 、闭环极点 D 、 闭环零点 10.开环传递函数为)35.0()25.0)(15.0()(+++=s s s s k s G ,其根轨迹的起点为 C A.0,-3 B.-1,-2 C.0,-6 D.-2,-4 11.当∞→ω时比例微分环节的相位就是:A A 、ο90 B 、ο90- C 、ο45 D 、ο45- 三、简答题 1.自动控制的定义就是? 再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使被控对象的某些物理量准确的按照预期规律变化 2.闭环主导极点的定义? 离虚轴近,又不构成偶极子的极点与零点起作用,决定顺态响应性能。 3、 线性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就是? 系统特征方程式的根全部具有负实部 4、 频率特性的定义? 用幅值与相位来描述一个点在极坐标内随从0变到时的轨迹,来分析系统的性能的方法 四、分析计算题 1.(10分)已知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化简结构图求传递函数) ()(s R s C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期末试卷答案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1;试卷编号: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 一、填空( 每小题4分,共20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1、某系统传递函数为2 1 s ,在输入t t r 3sin 2)( 作用下,输出稳态分量的幅值为 。 2、谐波输入下,系统的 响应称为频率响应。 3、已知某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零点都在左半S 平面,其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如图1.5所示,则该系统位于右半S 平面的极点数有 个。 4、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主要有: , , 。 5、Nyquist 图上以原点为圆心的单位圆对应于Bode 图上 的 线。 二、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0分 ) 1、关于反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馈实质上就是信号的并联 B .反馈都是人为加入的 C .正反馈就是输入信号与反馈相加 D .反馈就是输出以不同方式作用于系统 学院 专业班级 年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答题不得超过此线)

2、关于系统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每个系统只有一种数据模型 B .动态模型在一定条件下可简化为静态模型 C .动态模型比静态模型好 D .静态模型比动态模型好 3、某环节的传递函数为s 1,则该环节为( ) A. 惯性环节 B. 积分环节 C .微分环节 D .比例环节 4、系统的传递函数( ) A .与外界无关 B .反映了系统、输出、输入三者之间的关系 C .完全反映了系统的动态特性 D. 与系统的初始状态有关 5、二阶欠阻尼系统的上升时间为( ) A .阶跃响应曲线第一次达到稳定值的98%的时间 B .阶跃响应曲线达到稳定值的时间 C .阶跃响应曲线第一次达到稳定值的时间 D .阶跃响应曲线达到稳定值的98%的时间 6、关于线性系统时间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 .时间响应就是系统输出的稳态值 B .由单位阶跃响应和单位脉冲响应组成 C .由强迫响应和自由响应组成 D .与系统初始状态无关 7、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函数为t e t w 2.03)(-=,则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 A .2.03)(+=S s G B. 32 .0)(+=S s G C .2.06.0)(+= S s G D .3 6 .0)(+=S s G 8、以下系统中,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是( ) A .s s G 01.011)(-= B .s s G 01.011 )(+= C .1 01.01 )(-= s s G D .)1.01(1)(s s s G -= 9、一个线性系统稳定与否取决于( ) A .系统的结构和参数 B .系统的输入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练习题考试题及其答案

1、简答题 1、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1)、简述闭环控制系统的组成。 测量元件,给定元件,比较元件,放大元件,执行元件,校正元件 2)、非最小相位系统有何特点,与最小相位系统的区别是什么? 第二题在复平面【s】右半平面没有极点和零点的传递函数称为最小相位传递函数,反之,在【s】右半平面有极点和零点的传递函数称为非最小相位传递函数。具有最小相位传递函数的系统统称为最小相位系统,反之,具有非最小相位传递函数的系统称为最小相位系统 3)、简述系统串联滞后校正网络的校正原理。 此滞后校正环节是一个低通滤波器,因为当频率高于1/T时,增益全部下降20lgb(db),而相位减小不多。如果把这段频率范围的增益提高到原来的增益直,当然低频段的增益就提高了。 4)、简述系统超前校正网络的校正原理 在对数幅频特性曲线上有20db/dec段存在,故加大了系统的剪切频率Wc、谐振频率Wr与截止频率Wb,其结果是加大了系统的带宽,加快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又由于相位超前,还可能加大相位裕度,结果是增加了系统相位稳定性。 5)、减小或消除系统稳态误差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1:增大系统开环增益或扰动之前系统的前向通道增益 2:在系统的前向通道或主反馈通道设置串联积分环节 3:采用串级控制抑制内回路扰动。 6)、简要说明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规律中P、I和D的作用 (1)比例系数Kp直接决定控制作用的强弱,加大Kp可以减小系统的稳定误差,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但Kp过大会使动态质量变坏,引起被控制量震

荡甚至导致闭环系统不稳定 (2)在比例的调节的基础上加上积分控制可以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因为只要存在偏差,它的积分所产生的控制量总是用来消除稳态误差,直到积分的直为零,控制作用才停止 (3)微分的控制作用是跟偏差的变化速度有关。 2.已知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如下图所示,求: (1)当不存在速度反馈)0 (= a时,试确定单位阶跃输入动态响应过程的r t,s t和% σ。 (1)a=0时,()() 4 2 G s s s = + ,()2 4 24 s s s Φ= ++ ,所以0.5,2 n ζω == r t=, p t=,%e σ= (2)确定0.7 ζ=时的速度反馈常数a值,并确定t t r= ) (时系统的稳态 误差 ss e。 考虑内反馈时,() () () () 2 4 244 4244 1 24 s s as s s a s s s as ++ Φ== +++ + ++ 0.7 ζ=,所以2440.2 a a ζ +=∴= () () 41 2.8 0.7 2.84 ss p G s e s s K =∴=== + 3.如图所示系统, 1 2 2 G s = + , () 2 3 3 G s s = +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期末试卷答案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期末试卷答案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模拟卷一、选择题1. 控制工程主要研究并解决的问题之一是()A、系统已定,输入不确定,求系统的输出B、系统已定,输入已知,求系统的输出(响应)C、系统已定,规定系统的输入D、系统不定,输入已知,求系统的输出(响应)42. 已知机械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 s 则系统的阻尼比、增益和放大系数是()。s s4 2 A. 0.25 1 1 B. 0.541 C. 0.2544 D. 0.5143. 弹簧-质量-阻尼系统的传递函 数为1/(ms2csk)则系统的无阻固有频率ωn 为()A k m B m k C c m D m c4. 对于定常控制系统来说()A、表达系统的微分方程各项系数不随时间改变B、微分方程的各阶微分项的幂为 1 C、不能用微分方程表示D、系统总是稳定的5.微分环节反映了输入的变化趋势,可以应用于。A. 增加系统阻尼 B. 减小系统阻尼C. 减弱噪声的作用D. 减小稳态误差6. 系统方块图如图所示其开环传递函数GkS 是()A5S/3S1 B 3S1/5SC 1/5S3S1 D 5/S3S17.系统的输出误差为et,其稳态误差为:()A lim sE1 s B lim E s s0 s0 C lim E s D lim sE1 s s s8. 比例环节的对数幅频特 性曲线是一条()。A.水平线B.垂直线 C.斜率为-20db/dec 的直线 D.斜率为-10db/dec 的直线9. 所谓校正(又称补偿)是指()A、加入PID 校正器B、在系统中增加新的环节或改变某些参数C、使系统稳定D、使用劳斯判据10. PI 校正属于下面哪种校正方法:)( A 相位超前校正B 相

控制工程基础期末考试卷试题.docx

一、填空题 1.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的首要条件是 __稳定性 _。 2.脉冲响应函数是 g(t) 2 3e 5t ,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___ ____。 3.响应曲线达到过调量的 ____最大值 ____所需的时间,称为峰值时间 t p 。 4.对于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其主要动态性能指标是 __ T __,T 越大,快速性越 ___差____。 _ ___ 5.惯性环节的奈氏图是一个什么形状 ______半圆弧 。 二、选择题 1.热处理加热炉的炉温控制系统属于: A A. 恒值控制系统 B. 程序控制系统 C. 随动控制系统 D. 以上都不是 2.适合应用传递函数描述的系统是( C )。 A 、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常系统; B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时变系统; C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 D 、非线性系统。 3.脉冲响应函数是 g(t) 2 3e 5t ,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A A. 2 3 B. 2 3 5 ) s (s 5) s ( s 3 D. 2 3 C. 2 5) s ( s 5) ( s 4.实轴上两个开环极点之间如果存在根轨迹,那么必然存在 ( C ) A .闭环零点 B .开环零点 C .分离点 D .虚根 5. 在高阶系统中,动态响应起主导作用的闭环极点为主导极点,与其它非主导极点相比,主 导极点与虚轴的距离比起非主导极点距离虚轴的距离(实部长度) 要( A ) A 、小 B 、大 C 、相等 D 、不确定 6.一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主要是( C ) A. 调节时间 B. 超调量 C. 上升时间 D. 峰值时间 7 . 控制系统的型别按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的( B )个数对系统进行分类。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试题及答案(汇编)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被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 答案按顺序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2分,共40分) 1. 闭环控制系统的特点是 A 不必利用输出的反馈信息 B 利用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偏差对系统进行控制 C 不一定有反馈回路 D 任何时刻输入与输出之间偏差总是零,因此不是用偏差来控制的 2.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的根本区别在于 A 线性系统有外加输入,非线性系统无外加输入 B 线性系统无外加输入,非线性系统有外加输入 C 线性系统满足迭加原理,非线性系统不满足迭加原理 D 线性系统不满足迭加原理,非线性系统满足迭加原理 3. 222 )]([b s b s t f L ++=,则)(t f A bt b bt cos sin + B bt bt b cos sin + C bt bt cos sin + D bt b bt b cos sin + 4.已知 ) (1)(a s s s F +=,且0>a ,则 )(∞f A 0 B a 21 C a 1 D 1 5.已知函数)(t f 如右图所示,则 )(s F A s s e s e s --+2211 B s s e s s 213212+-- C )22121(1332s s s s se e e se s ------+ D )221(1s s s e e s e s ----+ 6.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 3)(10()10()(+++=s s s s G ,其零、极点是 A 零点 10-=s ,3-=s ;极点 10-=s B 零点 10=s ,3=s ;极点 10=s

C 零点 10-=s ;极点 10-=s ,3-=s D 没有零点;极点 3=s 7.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为Ts s G =)(,它是 A 一阶惯性环节 B 二阶惯性环节 C 一阶微分环节 D 二阶微分环节 8.系统的传递函数只与系统的○有关。 A 输入信号 B 输出信号 C 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 D 本身的结构与参数 9.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函数t t g 4sin 10)(=,则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函数为 A t 4cos 40 B 16402+s C )14(cos 5.2-t D 16 102+s 10.对于二阶欠阻尼系统来说,它的阻尼比和固有频率 A 前者影响调整时间,后者不影响 B 后者影响调整时间,前者不影响 C 两者都影响调整时间 D 两者都不影响调整时间 11.典型一阶惯性环节1 1+Ts 的时间常数可在单位阶跃输入的响应曲线上求得, 时间常数是 A 响应曲线上升到稳态值的95%所对应的时间 B 响应曲线上升到稳态值所用的时间 C 响应曲线在坐标原点的切线斜率 D 响应曲线在坐标原点的切线斜率的倒数 12.已知)()()(21s G s G s G =,且已分别测试得到: )(1ωj G 的幅频特性 )()(11ωωA j G =,相频)()(11ω?ω=∠j G )(2ωj G 的幅频特性 2)(2=ωj G ,相频ωω1.0)(2-=∠j G 则 A )(1.011)(2)(ωω?ωωj e A j G -?=

自动控制工程基础作业参考答案汇编

《自动控制工程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一 1.1 指出下列系统中哪些属开环控制,哪些属闭环控制: (1) 家用电冰箱 (2) 家用空调 (3) 家用洗衣机 (4) 抽水马桶 (5) 普通车床 (6) 电饭煲 (7) 多速电风扇 (8) 调光台灯 解:(1)、(2)属闭环控制。(3)、(4)、(5)、(6)、(7)、(8)属开环控制。 1.2 组成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环节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起什么作用? 解:组成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环节如下: (1) 给定元件:由它调节给定信号,以调节输出量的大小。 (2) 检测元件:由它检测输出量的大小,并反馈到输入端。 (3) 比较环节:在此处,反馈信号与给定信号进行叠加,信号的极性以“+”或“-”表示。 (4) 放大元件:由于偏差信号一般很小,因此要经过电压放大及功率放大,以驱动执行元件。 (5) 执行元件:驱动被控制对象的环节。(6) 控制对象:亦称被调对象。 (7) 反馈环节:由它将输出量引出,再回送到控制部分。一般的闭环系统中,反馈环节包括检 测、分压、滤波等单元。 1.3 图1-1表示的是一角速度控制系统原理图。离心调速器的轴由内燃发动机通过减速齿轮获得角速度 为w的转动,旋转的飞锤产生的离心力被弹簧力抵消,所要求的速度w由弹簧预紧力调准。 (1)当w突然变化时,试说明控制系统的作用情况。(2)试画出其原理方框图。 图1-1 角速度控制系统原理图 解:(1)发动机无外来扰动时,离心调速器的旋转角速度基本为一定值,此时,离心调速器与减压比例控制器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当发动机受外来扰动,如负载的变化,使w上升,此时离 心调速器的滑套产生向上的位移e,杠杠a、b的作用使液压比例控制器的控制滑阀阀芯上 移,从而打开通道1,使高压油通过该通道流入动力活塞的上部,迫使动力活塞下移,并通

控制工程基础考试试题

清华大学本科生考试试题专用纸 考试课程控制工程基础(A卷) 2006 年 6月 14日1. 设有一个系统如图1所示,k1=1000N/m, k2=2000N/m, D=10N/(m/s),当系统受到输入信号的作用时,试求系统的稳态输出。(15分) 图1 2. 设一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现有三种串联校正装置,均为最小相位的,它们的对数幅频特性渐近线如图2所示。 若要使系统的稳态误差不变,而减小超调量,加快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应选取哪种校正装置?系统的相角裕量约增加多少?(10分)

(a) (b) (c) 图2 3. 对任意二阶环节进行校正,如图3,如果使用PD控制器,K P, K D均为实数,是否可以实现闭环极点的任意配置?试证明之。(15分) 图3 4. 一个未知传递函数的被控系统,先未经校正,构成单位反馈闭环。经过测试,得知闭环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如图4所示。 是多少?(5分) 问:(1) 系统的开环低频增益K (2) 如果用主导极点的概念用低阶系统近似该系统,试写出其近似闭环传递函数;(5分) (3)如果采用PI形式的串联校正,K 在什么范围内时,对原 I 开环系统相位裕量的改变约在之间?(5分)

图4 5.已知计算机控制系统如图所示,采用数字比例控制,其中K>0。设采样周期T=1s 图5 (1)试求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5分) (2)试判断系统稳定的K值范围; (5分) (3)当系统干扰时,试求系统由干扰引起的稳态误差。 (5分) 6.针对本学期直流电动机位置伺服系统教学实验,基本原理图见图6,其中,电枢控制式直流电动机电枢电阻为1.7Ω,电感为3.7mH,反电势系数Ce为0.2 13V/(rad/s),力矩系数Cm为0.213Nm/A,等效到电动机轴上的总转动惯量为3 92×10-6Nms2,设R =470KΩ,α=0.9,速度调节器传递函数为6,电流调节器传递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