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报刊的文学想象

晚清报刊的文学想象
晚清报刊的文学想象

政治大學文學院頂尖計畫

《重寫現代性——晚清報刊中的文學圖像與文化思想》近現代報刊與文化研究室系列講座

第一講近代傳媒與中國作家的職業化(修改稿)

郭延禮

一、近代報刊的出現與文學傳媒的變化:

中國近代報刊的出現,是由外國傳教士開始的。1815年倫敦傳教士馬禮遜和米憐在麻六甲創辦了第一家中文報刊《察世俗每月統記傳》。在其影響下,開始出現中國人自己的報刊。中國人自己出資自辦的中文報刊,最早是1873年艾小梅在漢口創辦的《昭文新報》,更為完備的當以王韜1874年創刊的《循環日報》為標誌。近代80年出版的報刊不少於2000種,文藝性報刊約277種,占近代報刊總數的八分之一。

在近代,報刊成為文學作品的主要載體。不僅文藝報刊刊登文學作品,一般性的報刊也刊登文學作品。文學傳媒的這一變革,不僅是文學傳播方式、傳播渠道劃時代的變化,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文學創作(特別是小說創作)的繁榮、創造主體的職業化、接受群體的平民化,並在藝術形式諸方面呈現出新的特點。

二、中國職業作家的出現:

職業作家的出現是近代文學創造主體的一大變化。所謂職業作家,當是以固定的職業收入(主要是稿費)作為生活主要來源為前提條件的。

:報人(職業報人)的出現——報人小說家——職業小說家(作家)。

1、近代第一批職業報人:王韜、袁祖志、蔣芷湘、何桂笙、蔡爾康、高太癡、孫玉聲等。

申報館早期聘請的主筆(見附錄一)。

中國第一代職業報人的特點:①籍貫多系江浙和上海;②活動主要集中在商業大都會上海;③多出身於書香門第,家境破落,為生活計,外出謀生;

④具有較深厚的傳統文化素養,且有文采;⑤思想敏銳,有真知灼見,受刺激後覺醒較快,明智地拒絕科舉的誘惑,從傳統文士變成第一代報人。

2、以這批職業報人為基礎、又聯絡、培植了一批文學作者和報人小說家。此可以《申報》辦的三個文藝副刊《瀛寰瑣記》(1872)、《四溟瑣記》(1875)、《寰宇瑣記》(1876)的作者隊伍為例進行分析,其中有些人就是當時和後來的小說家:宣鼎(1832-1879)、俞達(?-1884)、詹熙(字肖魯)、鄒弢(約1850-1931)、黃鈞宰(1809-1876?)、蠡勺居士(蔣其章)、韓邦慶(1856-1894,他開始曾任《申報》撰述)等。

3、19世紀九十年代之後,中國報人小說家開始登上文壇,其代表人物是李伯元、吳趼人、韓邦慶、孫玉聲、高太癡等人。

《新小說》創刊前,文藝小報的作用和貢獻。

、稿酬制度的確立為職業作家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1、《新小說》的出版與稿酬制度的確立。

《新小說》的稿酬標準及其他(見附錄二)。

在《新小說》的影響下,《小說林》、《小說月報》等著名刊物也開始實行小說稿酬制。

1910年清政府頒佈了第一部《著作權律》。

2、中國古代沒有職業作家,他們的生活來源,或靠家庭,或靠“俸祿”,或靠“酬資”,沒有靠稿費為生的作家。

古代的“潤筆”和近代的稿酬是不同的。

3、近代稿酬和版稅制度的實行,為職業作家的出現提供了生活來源,有了靠稿酬生存的平民作家(古代的作家大多是達官貴人或他們的賓客幕僚)。像李伯元、吳趼人、包天笑、周瘦鵑、徐枕亞、李涵秋、林紓、周桂笙、吳檮、伍光建,都可稱為中國第一代職業作家。

4、科舉制度的廢除(1905),也與職業作家的出現與壯大有一定的關係。

四、從表面上看,是稿酬促進了中國職業作家的出現;但從根本上說,中國作家的職業化的大前提乃是近代報刊的誕生,沒有近代報刊,便不可能有稿酬的出現。

附錄一申報館早期延清的主筆

浙江杭州舉人

吳子讓江西南豐曾國藩的幕僚

錢昕伯浙江吳興秀才

何桂笙浙江吳興秀才

蔡爾康上海秀才

姚賦秋江蘇蘇州布衣

沈毓桂江蘇震澤布衣

錢明略未詳未詳

沈飽山浙江山陰歲貢生

沈增理江蘇青浦秀才

蔡寵九山東歴城江南製造局翻譯

黃式權江蘇南匯秀才

高太癡江蘇蘇州秀才

朱逢甲江蘇華亭秀才

韓邦慶江蘇松江秀才

附錄二《新小說》創刊號刊登的《本社徵文啟》

小說為文學之上乘,於社會之風氣關係最巨,本社為提倡斯學,開發國民起見,除社員自著自譯外,茲特廣征海內名流傑作紹介於世,謹布徵文例及潤格如下:第一類:章回體小說在十數回以上者及傳奇曲本在十數出以上者。

自著本甲等每千字酬金四元;

自著本乙等每千字酬金三元;

自著本丙等每千字酬金二元;

自著本丁等每千字酬金一元五角。

譯本甲等每千字酬金二元五角;

譯本乙等每千字酬金一元六角;

本丙等每千字酬金一元二角。

有惠寄此類稿本者,若能全書見寄最妙,不能則請先寄三回或三出以上。若本社不合用,即將原稿限五日內珍復,決不有誤。若合用,則擬其酬金等第奉告;如投稿者或不滿意於其等第,亦請速惠函,俾將原稿珍復。

第二類:其文字種別如下:一雜記,一笑話,一遊戲文章,一雜歌謠,一燈謎酒令楹聯等類。此類投稿恕不能遍奉酬金,惟若錄入本報某號,則將該號之報奉贈一冊,聊答雅意。

附錄三《小說林》創刊號《募集小說》

本社募集各種著譯,家庭、社會、教育、科學、理想、偵探、軍事小說,篇幅不論長短,詞句不論文言白話,格式不論章回筆記傳奇。不當選者可原本寄還,入選者分別等差,潤筆從豐致送:甲等每千字五圓;乙等每千字三圓;丙等每千字二圓。通信處,上海新馬路福海裏小說林編輯所。

附錄四近代非文藝性的報刊也刊登小說

《清議報》

《新民叢刊》

《浙江潮》

《江蘇》

《女子世界》

《東方雜誌》

《揚子江白話報》

《民報》

《競業旬報》

《中國女報》

《著作林》

《振華五日大事記》

《國風報》

《婦女時報》

《中華教育界》

《留美學生季報》

浙江兵事雜誌》

《娛閑錄》

《大中華雜誌》

《太平洋》

《福建政法雜誌》

《教育雜誌》(商務印書館出版)

《中國實業雜誌》

附錄五第一批職業報人(主要是江浙人)

王韜(1828-1896)蘇州人

袁祖志(1827-1900)錢塘人

董明甫

蔣芷湘(名其章)杭州人

何桂笙吳興人

黃式權(1853-1924)江蘇南匯人

錢徵(字昕伯)浙江湖州人

蔡爾康(1858-約1923)江蘇南匯人

戴譜笙

陳藹亭廣東人

高太痴(約1860-1920)蘇州人

孫玉聲(1863-1939)上海人

以上均為《循環日報》、《申報》、《上海新報》、《字林滬報》、《新聞報》等報紙的主編、主筆、助編、編輯等。

附錄六《新小說》創刊前在上海創辦的文藝小報

主編或主筆

指南報(1896)李伯元

遊戲報(1897)李伯元

消閑報(1897)高太痴

趣報(1898)鄒弢

采風報(1898)吳趼人、孫玉聲

寓言報(1901)吳趼人、李竽仙

笑林報(1901)孫玉聲

世界繁華報(1901)李伯元

附錄七中國第一代職業作家

李伯元

吳趼人

黃小配

羅孝高

包天笑

徐枕亞

李涵秋

周瘦鵑

陳景韓

林紓

伍光建

周桂笙

吳檮

附錄八相關考證

蔣其章,字芷湘,一字子讓。

張弧,字岱衫,一字戴衫,浙江人。

張祥齡,字子馥,一字芷馥,四川人。

張鵬程,字翼州,一字義舟。辛亥革命軍人。

附錄九十九世紀末譯入中國的外國小說

《昕夕閑談》英國利頓著蠡勺居士譯1873

《安家樂》威爾通女士畫圖新報館1882

《百年一覺》美國畢拉宓著李提摩太譯1894《歇洛克呵爾唔斯筆記》四篇柯南?道爾著1896-1897

張坤德譯

《長生術》英國解佳(哈葛德)著曾廣銓譯1898《父與子》俄國屠格涅夫著藍文海譯述1896

啟明書局出版

《佳人奇遇》日本柴四朗著梁啟超譯1898

《海國妙喻》梅侶女士譯述1898

絕島飄流記》英國狄福著跛少年(沈祖芬)譯1898

《巴黎茶花女遺事》法國小仲馬著林紓譯1899

《八十日環游記》法國儒勒?凡爾納著薛紹徽譯1900

參考書目:

1、袁進著:《中國文學的近代變革·第一章傳播與市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2、郭浩帆著:《中國近代四大小說雜誌研究》附錄一,當代中國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

3、王燕著:《晚清小說期刊史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出版。

第二講郭延禮

中國文學由古典向現代的轉型及其文學史意義

——兼論轉型期並不等於現代文學的開端(修改稿)

一、中國文學由古代向現代的轉型是一個歷史範疇,它應是一個由新因素孕育、萌生、開始轉型到轉型基本確立的過程。這個轉型過程也就是中國近代文學(1840-1919)的整個歷程。它既不是古代文學的尾巴,也不是現代文學的開端,它是一個獨立的文學時期,即近代文學時期。

中國文學的轉型較之社會的轉型要緩慢一些,轉型的特徵也不太明顯。大約19世紀70年代之後,中國文學開始轉型,到19世紀末,具體時間可定為1898年之後,中國文學由古典向現代的轉型已基本確立,此後逐步深化。其表現有四個方面。

二、轉型基本確立的四大表現:

1、創造主體的變化:由古代的“士”向近代第一代知識份子的轉化,近代知識份子進入創造主體,並成為主力軍。

中國第一代知識份子的組成大體有三部分:

①使外人員及其在國外從事文化活動的精英;

②新式學堂(包括教會學校)培養的學生;

③留學生。

2、西學東漸進入文學層面。

3、文學語言的通俗化和現代化走向。通俗化走向與近代白話文熱潮。語言的現代化走向表現有三:一是雙音詞增多;二是新名詞的介入;三是語法的歐化傾向。

4、新的傳媒是促進中國文學向現代轉型的重要力量。

三、中國文學由古典向現代的全方位轉型:

1.文學觀念:除一般所提到的改變了輕視小說戲曲的傳統觀念、視小

說為文學的最上乘,由雜文學觀轉向純文學觀等等之外,還有兩點

為大家所忽略:

①.文學自我優越感的破滅。

.文學功能認識的轉變,明確提出了文學美的功能。

2.創造主體的變化,前已論述。關於中國第一代知識分子的產生,再

補充兩點:

①.新式教育的出現與發展,為近代知識分子的產生奠定了堅實的基

礎。

②.留學生教育的發展,提高了近代文學創造主體的素質。

3.文學主題的轉型:“鼓吹新學思潮,標榜愛國主義”(馬君武語)

①.愛國主義(反殖反帝)。

②.新學思潮:A.表現新思想;B.批判封建君權和專制主義;C.書寫

新事物;D.塑造新的人物形象。

4.文體結構的轉型:由以詩文為中心,到小說戲劇由文學邊緣向中心

的轉移。

5.傳播方式的變化:更是一次革命性的變革。

①.由手抄到機器印刷;

②.報刊成為文學的主要載體。

6.接受群體的變化:由“士”向市民階層的轉移。

7.翻譯文學的影響。

①.翻譯文學對中國文學的全面衝擊;

.翻譯文學的出現,開闊了人們的生活視野和藝術視野;

③.提供了重要的參照系統。

8.文學語言的通俗化和現代化的走向(前已論述)。

文學全方位轉型的最後完成要到“五四”運動之後的二十年代。

四、轉型的文學史意義。

從1898年到“五四”運動只有短短的二十年,儘管這一轉型是不完善和不徹底的,但它具有重要的文學史意義。它改變了中國文學的走向,揭開了中國文學現代化的序幕,也為“五四”新文學的全面現代化奠定了基礎。

附錄:

中國第一代知識分子(主要指中國近代文學家)

王韜、郭嵩燾、黎庶昌、薛福成、馬建忠、黃遵憲、曾廣銓、陳季同、辜鴻銘、嚴復、康有為、梁啓超、狄葆賢、蔣觀雲、羅普、周宏業、周瘦鵑、黃人、陳家麟、戢翼翬、吳檮、陳嘏、馬君武、蘇曼殊、李石曾、秋瑾、呂碧城

第一代知識女性

秋瑾、呂碧城、張昭漢、張漢英、燕斌、陳擷芬、何震、楊莊、湯紅紱、薛琪瑛、吳弱男、楊令茀

參考書目:

①單正平著:《晚清民族主義與文學轉型》,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②楊聯芬著:《晚清至五四:中國文學現代性的發生》,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11

第三講郭延禮

20世紀第一個二十年中國女性文學的光輝

先講兩個小問題

1、目前大陸學界對女性文學內涵的三種界定。我視域內的女性文學。

2、簡介中國女性文學研究的態勢。

一、幾部《中國近代文學史》中女性書寫的局限與不足。

二、20世紀第一個二十年女性文學四大創作群體的出現:

1、女性小說家群。

①性別的認定:該小說家群知名度不高,加之此前學界缺乏研究,對作家狀況(包括性別)幾乎一無所知。我的認定方式有二:一是凡署名“某某女士”而又能識別其非男性“假借”者;二是署名雖不帶“女士”二字但可判斷其確為女性者,如曾蘭(吳虞妻)、楊令茀。

②目前已知的女性小說家有60餘人,代表作家有黃翠凝、幻影女士、黃靜英女士、潁川女士、毛秀英女士、畏塵女士、呂韻清、楊令茀、徐彬靈、曾蘭、陳翠娜等。

③據目前不完全統計,女性作家寫有長篇小說14部,短篇小說百餘篇。

、女性政論文作家群。

①這個群體是伴隨著中國女權運動和女性報刊的出現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支新的女性文學生力軍。

②這個群體的知名度較女性小說家群體要高,性別識別困難較小。

③此群體主要由兩部分人組成:一是女權運動的領軍人物和骨幹,如秋瑾、林宗素、唐群英、張漢英、江紉蘭、吳木蘭、張竹君;二是各婦女報刊(也包括非婦女報刊)的女主編、主筆、女編輯、記者、如陳擷芬、燕斌、張昭漢、何震、潘樸、吳弱男、楊季威、鄭毓芳等。新式學堂的女學生是其後備軍。

④這個群體的成員多是受過新式教育的中國第一代知識女性,其中不少是留學生。但她們不同於一般剛從新式學堂畢業或剛剛留學歸國的女學生。這個群體的主力都有較豐富的生活閱歷和從事女權運動的工作實踐。這個群體有百人左右,其主力有30余人。

⑤女性政論家多數出身於書香門第,自幼接受過較好的家庭教育,具有相當的古典文學素養,其中不少能寫舊體詩詞,再加上受新式教育和西學的薰陶,她們見多識廣,思想活躍,在知識女性中思想亦屬前衛。這批政論家既能滔滔雄辯,又具生花妙筆。她們的政論堪稱“女界新文體”。

3、女性翻譯家群。

這一群體大約有15人左右,除少數人(如薛紹徽)外,大多是留學生,也有的雖未有留學經歷、但受過新式教育(包括教會學校),如黃翠凝。著名的有陳鴻璧、湯紅紱、陳信芳、楊季威、羅季芳、黃靜英、薛琪瑛、吳弱男、劉韻琴、鳳仙女史等。

②有的人既翻譯、又創作,如黃靜英、湯紅紱。

③在翻譯方式上,除少數人(如薛紹徽)採用林譯式外,大多是獨立進行翻譯。

4、南社女性作家群。

據柳亞子《南社紀略》統計:南社有女社員61人,著名者有徐自華、徐蘊華、呂碧城、張昭漢(默君)、王粲,湖南的陳氏三姊妹(陳家英、家傑、家慶),四川營山的張光蕙、光萱姊妹,廣東梅縣的吳其英,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三、20世紀第一個二十年女性文學的新質:

1、新的創作群體的生成,創造主體的變化:由閨秀型作家到中國第一代知識女性。

2、寫作文體的超越。

3、審美範圍的擴大與藝術風格的變化。

附錄一:

閨秀作家第一代知識女性

沈善寶秋瑾

顧太清呂碧城

吳藻張昭漢

關瑛張漢英

王采蘋燕斌

葉壁華陳擷芬

鄭淑昭何震

曾彥楊莊

曾逸湯紅紱

沈鵲應薛琪瑛

吳弱男

楊令茀附錄二:遊記

《遊歷增學識論》(蘇省女蠶校學生袁俊)

《論遊歷之益》(楊復權)

《靈岩遊記》(殷蕙珍)

《金陵遊記》(趙倩蓀)

《遊廬瑣記》(呂碧城)

《京津遊記》(楊雪瓊)

《邯鄲遊記》(范蕙英)

《如皋旅行記》(汪傑樑)

《癸卯旅行記》(單士厘)

《歸潛記》(單士厘)

《歐美漫錄》(呂碧城)

《歐遊筆記》(沈毓瑛)

楊令茀:《瓦解銀行》

幻影女士:《貧兒教育所》

秀英女士:《髯翁之遺產》

徐斌靈:《德國詩集》(詩化文本)

:《癸卯旅行記》

《歸潛記》

附錄三:20世紀初的女性報刊

《女學報》(1902)

《女子世界》(1903)

《中國新女界雜誌》(1906)

《中國女報》(1907)

《神州女報》(1907)

《天義報》(1907)

《湖北女學生日報》(1908)

《女學生雜誌》(1909)

《婦女時報》(1910)

《留日女學生雜誌》(1911)

附錄四:女性政治文舉例

秋瑾:《中國女報發刊辭》

秋瑾:《敬告中國二萬萬女同胞》

陳擷芬:《女界之可危》

陳婉衍:《女子北伐隊宣言》

莫虎飛:《哀中華》

楊季威:《男女當有平等教育》

吳弱男:《告幼年諸姊妹》

參考書目:

1、夏曉虹著:《晚清女性與近代中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王緋著:《空前之跡,1851-1930:中國婦女思想與文學發展史論》,商務印部館2004年版。

3、薛海燕著:《近代女性文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4、郭延禮著:《中國近代文學發展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文学现代性特质与当下文学创作论析

中国文学现代性特质与当下文学创作论析 论文摘要:西方文学现代性理论作为我国文学研究的一个独特视角,由于传统不同,现代性呈现不同的内涵。长期以来,我国学者一直借用西方理论来阐释中国文学的问题,普遍缺乏较为宽广的世界文学视野和反思能力。本文从“时”、“质”两个方面把握我国文学现代性特质,表明中国的文学现代性总是按自身的特点去演进,体现出自身的独特节奏、问题呈现方式及重心。当今,文学现代性更强调为文学跨越新的精神世界提供一种‘反促力’,这“反促力”就是文学的现代性的时代征候。 现代性理论作为跨越民族、国家界限的一种世界性景观,它提供了一个与政治观念不同的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至80年代后引人我国迅速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理论资源。我国学者以其为研究和建构对象,来阐释、反思我国现代文学理论和创作,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写了过去文学理论研究的狭隘视野,取得了较为丰硕、新颖的成就。 一 西方“现代性”一词使用始于文艺复兴时期,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时间方面的,即指启蒙时代以来新的世界体系生成的时代,是一种持续进步的洽目的性的、不可逆转的发展的时间概念;二是观念方面的,即以建立对社会历史和人自身的反思性认知体系次知识创造和传播以及各种学科和思想流派,推进民族国家的历史实践,形成民族国家的政治观念与法的观念,建立高效率的社会组织机制,创建一整套以自由民主平等正义为核心的价值理念,并推动社会向着既定的理想目

标发展。概言之,现代性包含进步的时间观念、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组织机制与效率、以人的价值为本位的自由、民主平等、正义等观念这样几方面内容。中国“现代性’,一词的出现,则源自周作人发表于1918年1月《新青年》第4卷第1号的翻译文章《陀思妥夫斯奇之小说》。一般意义上,我国学者将西方现代性理解为两个不同纬度上的现代性。一是社会现代性,它表现为社会的现代化以及与工业化进程相关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二是审美现代性,它以主体性和个体性为内核,对工业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市侩哲学及其观念的批判。这两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呈现出相容且相斥的特色,在工业化初期,审美现代性表现为对社会现代性的讴歌,而在工业化后期,审美现代性常表现为对社会现代性的对抗和批判,审美现代性成为调节社会现代性中负面的东西。而对审美现代性的内涵把握,则一般认为其现代性是个历史的动态的过程,随社会的发展不断扩展、变化,不同时期都呈现不同特色。文学现代性的主要特征就是其批判性的反思,它是现代性社会得以不断更新变异发展的精神动力。从这点出发,一些学者指出,“现代性就是一种质的否定性”,“上承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变革精神,与生俱来地表现出对于以往传统的否定性、叛逆性和批判性”,等等。同时,我国学者从微观层面探讨现代性的内在诸多要素,使得现代性的研究呈现多元的景观,诸如现代性原则、内核、层次问题等等,不一而足。 但是,在对现代性的研究过程中,我国也有部分学者忽视中国的现代性与西方的现代性在发生环境、社会制度、文化根基等方面的不同,

刘勇《中国现代文学史》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从晚清到五四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圣才出

刘勇《中国现代文学史》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章从晚清到五四: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1.1复习笔记 一、晚清启蒙运动与文学的变更 (一)维新运动 1.背景 (1)政治背景:清朝政府推行的洋务运动,在甲午战争惨败后宣告破产。 (2)思想文化背景:西方现代文化、思想及其价值观,作为“文明”即现代性的范本,被介绍到中国;输入新学、开启民智,成为维新思想界寻求的中国社会救亡图存的前提。 2.运动主力 以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是晚清维新运动的主力。 3.运动主张 不同于洋务运动推崇的“中体西用”论,维新运动倡导学习西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从政治、经济、法律到思想学说等方面都向西方学习。 (1)政治:鼓吹政治改革,倡议民权,力主实行君主立宪制。 (2)思想:推行改造国民精神的“新民运动”,倡导开民智、新民德、鼓民力。 (3)经济:主张振兴实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4)文化: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4.运动阵地 维新运动开始后,一系列以传播西学、讨论变革、倡导启蒙为宗旨的思想文化阵地纷纷

涌现。 (1)学会: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 (2)报刊 ①梁启超、黄遵宪、汪康年在上海创办的《时务报》。 ②严复等在天津出版的《国闻报》及《国闻汇编》。 (3)书局:梁启超在上海创办的大同书局。 (4)论著 ①严复对中国思想界影响最大的两部译著《天演论》和《群己权界论》。 ②林纾翻译的首部西方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 (二)文学革新 维新运动作为一次重大的思想启蒙,倡导新学、批判旧学,极大改变了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面貌。此后,资产阶级新文化开始建立起来,并逐步成为中国近代文化的主流。在维新派倡导的文学革命下,文学开始进行现代转型。维新派的文学革新,从“诗界革命”、“新文体”到“小说界革命”,形成了一种直面危机、抒写真情、表现现实、促进改革的风尚。 1.“诗界革命” (1)代表人物:黄遵宪、谭嗣同、夏曾佑。 (2)指导思想:打破传统诗歌规范,并尝试以全新的思想,表现对政治革新、国家现代化的追求。 (3)革命成果 ①成果:“新学诗” ②特点:以“新学”(西学)为诗歌阐发的内容,但有时会流于新名词的堆砌。如“纲伦惨以喀私德(Caset),法会盛于巴力门(Par1iament)”(谭嗣同《听金陵说法》)。

现代性文学

现代性文学:中国文学的新传统——兼谈中国现代文学与 文学研究 王一川 我们所即将告别的20世纪文学,将会为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史留下什么? 换言之,这个世纪的文学在浩浩中国文学史长河中将占据怎样的位置和作出怎样 的贡献?这是近十多年来文坛关注的焦点之一。一些学者于1985年提出“20世 纪中国文学”概念,试图把一向从属于政治划分的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学统合起来 研究,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这并不表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趋于终 结,而只是掀开了新的一页。因为从那时以来,人们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 的讨论连绵不绝,形成杂语喧哗局面。我们在这里也只是想从中国文化的现代性 这个特定角度,加入到这场有关20世纪中国文学及其相关问题的世纪末喧哗之 中,提出别一种观察,以就教于方家。 一 中国文化的现代性或现代化,是在现代进行的一项长期而根本的“工程”。 这种“现代性工程”(project of modernity)起于何时?学术界有不同意见。我 们虽然认为它根源于中国文化内部的种种因素的长期复杂作用和演化,但在作具 体划分时,还是不得不把目光沉落到1840年鸦片战争这个影响深远的重大历史 事变上。我们所谓现代性工程,大体以鸦片战争为明显的标志性开端,指从那时 以来至今中国社会告别衰败的古典帝制而从事现代化、以便获得现代性的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中国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宗教、学术、审美与艺术等几乎 方方面面。当这个闭关自守的“老大帝国”在西方炮舰的猛烈轰击下急剧走向衰 败时,按西方先进的现代化指标去从事现代化,“师夷长技以制夷”,似乎就成 了它的唯一选择。确实,面对李鸿章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的古典“中 心”地位和幻觉都遭到了致命一击,只能脱离传统旧轨而迈上充满诱惑而又艰难

儿童文学作品是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常见的选用教材

儿童文学作品是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常见的选用教材,怎样较好地根据教学目标,利用其教材特点,处理使用好其文本内容,很好的达到教学效果,是语文教学一线应该深刻探讨的问题。 首先,儿童文学文本的教学最主要的是教出儿童情趣来,教出童真、童趣来。儿童情趣是儿童文学的生命。儿童情趣能引起儿童的各种不同情感体验。教师教学时应重点从情趣入手,而不是让儿童文学文本承载过多的教化的作用。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应少些功利性,不要把成人的想法甚至误读去影响孩子们的阅读,应让孩子们自由阅读,并把自己臵身于儿童之中, 用儿童的眼光看待事物, 用儿童的心理去思索问题,带领孩子们去领会作品里的童真童趣,感受儿童文学作品语言的美感。根据学生阅读儿童文学的心理特点,儿童文学文本教学应注重整体感知和亲身体验。教师应该以一颗未泯的童心去挖掘文本的语言、人文、美学等价值,营造与文本呼应的审美氛围, 使学生入情入境, 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切忌对文章作琐碎的肢解和过多理性的分析。 教材中儿童文学课文的教学,应该具有怎样的个性呢?教学中主要有三点观法: 1.应保持阅读的新鲜感与完整性,避免课堂教学过分干扰学生的欣赏乐趣。提出这点基于两个原因。首先,换位思考,我们自己在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时,总是希望阅读是一气呵成、酣畅淋漓的;其次,读文章不像看画,可以即时将作品的全局一览无余,熟悉文章的内容进入文章的情感、意蕴层面必须反复读,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

这种时间的深度恰恰是阅读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所以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不要嵌入过多的问题,不要穿插各种训练,在学生充分感受、把握了文学作品的全局之后再展开教学或许更合适。也不要刻意地设计“层层推进、步步为营、环环相扣、起承转合、一唱三叹”的过度推敲的课堂结构,越精致的课堂问题转换、环节切换越频繁,导语牵引越多,学生的智慧与精力消耗就越大,实际自主阅读、感受。 2.充分感知形象进而感知内涵,同时还应尊重儿童的独特理解。儿童文学作品往往内涵非常丰富,还是以《去年的树》为例,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完整、多面向理解文章主旨:环保、守信、友谊、跨越生死的爱恋……在教学时我们应该鼓励孩子“说来听听”,尊重孩子富有童心童趣视角独特的见解,自由讨论后老师可以强调某一种价值判断,但应避免主题先行、主题归一。另外,我们不要课文的教育意义和形象剥离开来。 3.对于一篇文章的学习,可以把文章作为一个可用的材料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可以有价值判断,也可以有感情生命的体验,但儿童文学课文的教学我觉得可以多一些文学欣赏,尤其是高年级,若以小说来说,这些文学欣赏要素可以包含情节的铺叙、人物与情境气氛的营造、比喻与象征手法的运用等。但是很多人一提到文学欣赏,就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教学方法依赖于诵读感悟,不能在“教学”领域把文学欣赏搞得过于玄虚,也不喜欢把诵读的功能放大,我们应该尝试一些可“教”可“学”的教学方式,这些显性化的教学方式并不等同于枯燥的分析,应该多一些创意和思路的拓展。

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与研究范式

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与研究范式 目录 摘要 (1) 引言 (2) 一.“现代性”概念 (3) 二.现当代文学及现代性转型 1.现当代文学概述 (7) 2.现当代文学划分 (7) 3.现代性转型 (12) 三.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多种范式 (16) 1. “轻性”现代性的提出 (16) 2.“中产阶级”的现代性 (18) 3、反现代性的现代性:积极的和否定的 (19) 4、被遮蔽的现代性或审美现代性问题 (19) 5、革命的现代性 (20) 6、多重现代性的省思 (22) 7.“新现代性”的提出及意义 (23) 结论 (24)

参考文献 (24) 【摘要】近年来,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得到迅速发展,随着它的发展变化,对文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目前,人们更加注重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主要是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内涵出发,本文结合文化思潮、作家创作的现代性审美特征,分别论析晚清和“五四”文学的“现代性”形态,并对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理论及现当代文学的几种范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 现代性; 研究 引言 文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 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其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艺术的范畴。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文学是由语言文字组构而成的,开拓无言之境),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晚清文学的启蒙精神》高考论述性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晚清文学的启蒙精神 武润亭 晚清文学的启蒙精神,是晚清文学所特有的一种崭新的时代精神。晚清的文学启蒙,直接服务于当时的思想启蒙运动,并与之同步进行。自明、清以来,我国的社会制度、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都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鸦片战争引起了中国社会的转折,也引起了中国文学的转折。列强用炮火打开了中国的门户,并强行把中国置于竞争开放的世界格局之中;西方哲学思想的传入,又使人们懂得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道理,变法图强成为中华民族谋发展、求生存的惟一的出路。而这一时期,人们又认识到“民”在治理国家方面的重要作用。于是,开启民智成为当时最为紧迫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进步文学便开始脱离封建文化专制主义的羁绊,以不够纯熟和无暇雕琢的艺术方式,担当起思想启蒙的历史使命。 晚清的文学启蒙,也和西学东渐密切相关。鸦片战争后,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袁”的主张。这不仅为科学水平明显落后的中国人反抗西方列强的侵略找到了切实可行的途径,也突破了长期以来盘踞在国人头脑中的封闭、顽固、守旧的观念,开始接纳西方进步的科学技术。洋务派实施了“师夷”、“制夷”的主张,还把单纯学习西方的军事武器扩展为“西学”。梁启超、严复等人又开始探求科学原理,力图用科学方法解释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构成与发展,使得自然科学进入哲学的领域。在这种情况下,文学也开始宣传科学道理。小说《老残游记》,揭示了在理学蒙昧主义的影响下,官吏的愚昧无能在理学蒙昧主义的影响下,官吏的愚昧无能给百姓造成的苦难。小说的第一回,还通过“危船一梦”的描述,表明了作者关于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实行实业救国的主张。《孽海花》也指出:“现在读书,最好能通外国语言文字,晓得他所以富强的缘故,一切声、光、化、电的学问,轮船、枪炮的制造,一件件都要学会他,那才算得个经济。” 戊戌变法前后,改良派和革命派开始利用文学宣传民主。“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戏剧改良”口号的提出,归根结底就是要求文学创作面向大众,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民众输入民主自由观念。康有为、梁启超、蒋智由、秋瑾、邹容等人的诗文,都反映了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建立民主共和政体的要求。与此形成互补的,是反映人性觉醒,提倡婚姻自主的“鸳鸯蝴蝶派”小说。 诚然,晚晴启蒙文学的审美价值较低。文学作品应该能够愉悦性情,给入以美感,这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功能;但文学也应该给人以启迪、教益,发挥对现实的积极影响和改造作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晚清文学启蒙的功绩不容否认。 1.下列关于晚清启蒙文学的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开启民智是晚清时期最紧迫的任务,文学作为最合适的形式担当起这一历史的使命。 B.在开始承担思想启蒙这一历史使命的时候,晚清文学艺术方式是不够成熟和无暇雕琢的。 C.晚清文学对西学东渐有贡献,小说《老残游记》批判了理学蒙昧主义,宣传了科学道理。 D.晚清文学的历史功绩在于给当时的中国人以启迪,发挥了对现实的积极影响和改造作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促使中国人改变了封闭守旧的观念,开始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B.在实施“师夷”“制夷”主张的过程中,洋务派不但重视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而且扩大了学习的范围。 C.为了使自然科学进入哲学领域梁启超、严复等人力图采用科学方法解释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构成与发展。 D.戊戌变法前后,改良派和革命派也利用文学提出了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建立民主共和政体的要求。

小说的现代性

小说的现代性 ——现代社会的人性问题的揭露 现代社会物质和精神看似高度发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似友好和谐,其实这只是表象。真正好的作品,不在乎其辞藻如何华丽,不在乎其内容如何轰轰烈烈,只要表现人们日常生活,揭露人性的基本问题,哪怕是鸡毛蒜事也值得细细品味。 ——题记 阅读该小说,其实故事很简单,却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主要是描写了一个一出生就是一个瞎子,其父母为了让他尽量能够平安生活,因而取名为“平瞎子”的人的悲剧生活。因为社会和家庭和自身的原因,他一出生就注定了命运坎坷,与其弟的待遇简直是天壤之别,他从不知道什么是世界以及世界上的任何东西,父母用绳子把他拴在地上当狗来养,弟弟把他当马来骑,村里的人把他当做笑柄来取消,就连动物都欺负他,鸡与他争碗里的饭吃……这里的一切,将他逼上了绝境,他撑着竹篙逃离现今生活的地方。不管去哪里,只要能远离就好。也许凡事都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当他的脚绊到石头趔趄一下,撞到头破血流晕厥过去时,恰巧碰上了村里的暴发户大荣,碍于老婆的面子,将其带到城里做了盲人按摩师傅,因手艺好,也由原来的“平瞎子”升到“平师傅”了,虽然还是得不到大部分人的尊重,但仍有小部分人欣赏他的按摩手艺,而最重要的是他的价值体现出来了,不但能够自力更生,而且还能在家里有需要,即弟弟结婚时给钱给予帮助。当家人在弟弟结婚时接他回家时,他以为他的坎坷命运就要结束了,但在婚姻上,他仍是被嘲笑、讨论的话题,妹妹怕他丢人现眼将他远离主席桌,最后他希望家人能够重视他的存在,撒娇要弟媳亲手下的面,可是没有人理会,最悲哀的是连在梦里这样小的奢求都得不到。 该小说从内容和形式上都表现出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属于现代性描写。现代性不仅仅是某种时间类型的转变,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现象,它还是一种意识,即意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与旧时代根本不同的时代。波德莱尔将现代性视为一个矛盾体:“现代性,就是那种短暂的、易失的、偶然的东西,是艺术的一半,它的另一半内容是永恒的、不变的。”在现代主义的艺术家们看来,外在的、当下的事物只是主体面对的幻象,在这种幻象下存在的是一种亘古不变的信仰、精神。现代主义艺术家们所要把握的就是这种内在的永恒性。所不同于古典主义者之处在于,古典主义者们内在的精神法则展示的具体事物是与法则一样万古长青的;因此,把握住这种具体的事物也就意味着把握住了这种精神。而现代主义者则宁愿打破外在事物的永恒性,并在时间的流动中扯断了完整同一的时间观念。他们相信今天的时间是另一个时间,但是另一个时间的背后存在的还是一个永恒的精神,而将短暂与永恒凝结到一起的,正是艺术。 在思想内容上:其一,最底层人物题材的选择体现了现代性。中国古代小说的主角大多是勇将策士,侠盗赃官,妖怪神仙,佳人才子,后来则有妓女嫖客, 无赖奴才之流等等。“五四”之后,小说中常常出现商人、知识分子、英雄人物等等,一般是带上了一定的政治色彩,作为政治政策的响应者、传声筒和号召者,为人生,而非为艺术。但是该小说与众不同,人物选得是乡下的几乎接近最可怜

现代文学三十年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精)

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 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1917年文学革命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条件:①文化基础:晚清以来的文学变革的态势与思想资源。(传统文学内部结构调整 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翻译大盛。 报刊大量创办 ②社会基础:科举废除,知识分子的角色转变。 现代稿费制度规范化 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 军阀混战,政治局面混乱,无法进行严密思想控制。 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为中国近代化运动提供物质基础。 ③直接推动: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⑴抨击了中国传统封建思想。(存在偏激部分 ⑵广泛引进和吸取运用西方文化。 ⑶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文化学术氛围。 过程:①开始: 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八事”。初步阐明了推行白话文立场。 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

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评价:1.是在对中西文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的深入认识,对文学发展规律的总结,符合世界文学发展的趋势。2.以形式为重点,强调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双重改革。 ⑵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 ⑶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文学之本。 ②和复古逆流的辩论: ⑴批判黑幕小说和鸳鸯蝴蝶派以及旧戏曲 ⑵文化保守主义(国粹家林纾对新文学的攻击 ⑶与“学衡派”(新文学保守主义的辩论。(文学革命的激进性 ⑷与“甲派”(政治复古逆流的论争 在与守旧派的反复论争中,新文学运动的理论逐渐完善清晰。新文学运动是在激进而浮躁的历史氛围中发生的,难于思考文化转行和选择的复杂性,也难于接受对立面某些可能正确的意见。 新文学运动的成果: ⑴最重要成果:白话文的全面推广 ⑵外国文学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 ⑶文学理论建设取得初步成果 ⑷文学创作取得引人注目的实绩。 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⑴思想意义:否定封建,提倡民主和科学,进行思想启蒙。

儿童文学图画书的格式塔式阅读

儿童文学图画书的“格式塔”式阅读 储小燕(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200234) 2008年1月第26卷第1期合肥师范学院学报[摘要]格式塔心理学主张任何形状或形式绝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经过主体知活动重新加以建构使之完形的结果。格式塔心理学这种标举整体,弘扬接受主体性的意蕴,对儿童文学图画书的阅读有较大的启示。图画书的阅读既可以是一种整体性阅读,又可以是一种闭合性阅读,同时还可以是一种同构性阅读。这样的阅读诠释了图画书带给我们乐趣的真谛。 [关键词]图画书;格式塔;阅读 图画书是儿童文学里一种重要的书籍形式,有点类似于无声电影。“图画书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1]6儿童文学里的图画书是一种讲故事的艺术,它是用图画和文字互动着推进故事的艺术。在图画书里,文字不是图画的脚本,图画也不是文字的画面表现。“格式塔”一词原是德文“Gestalt”的中文音译,本意是指事物的形式和形状。“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是20世纪初发于德国的一个现代心理学派别,后在美国广泛流传与发展。完形心理学主张任何“形”不是各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经过主体知觉活动加以重新建构的“整体”。格式塔心理学这种重视整体,标举接受主体性的思想,对我们阅读儿童文学图画书具有较大的启示。 一、整体性阅读 加拿大教授培利·诺德曼在《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里说:“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故事。”[2]268格式塔心理学坚决反对元素分析,大力倡导整体组织。其中最重要的一块理论基石就是“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韦太默曾引用冯·艾伦费尔斯的观点说:“我演一支由六个乐音组成的熟悉曲子,但使用六个新的乐音,尽管有了这种改变,你还是认识这支曲子。在这里一定有比六个乐音的总和更多的东西,即第七种东西,也就是形一质,原来六个乐音的格式塔质。正是这第七个因素或元素能使我们认识已经变了凋的曲子。”[3]297同样,一个三角形,无论采用何种颜色来画那三条线段,只要是这三条线段的关系不变,它就始终是一个三角形。韦太默由此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乐音或一条线段是曲子或者图形中的一部分,其作用是由作为整体的曲子或图形的特性决定的,而不是相反。格式塔心理学正是用整体论来解释艺术的,他们认为艺术品具有结构特质,因此,艺术品不是各组成部分的简单集合,而是各部分互相依存的统一整体。阿恩海姆说:“假如不能把握事物的整体或统一结构,就永远也不能创造和欣赏艺术品。”[4]5格式塔心理学不赞成把对一棵树的知觉分解为颜色、硬度、亮度、光滑等感觉,但是它并不反对把树分析成树干、树叶这些真确的部分。阿恩海姆说:“所谓‘真正的部分’,就是指那些在一个整体内与整体的其他部分分离的小整体。”[4]95在图画书中,图和文就可以说是这样的真确的部分。图画和文字是图画书这个整体中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所谓整体并非等于所有构成它的各部分要素之和,而是经由知觉组织从原有构成成分中“凸现”出来的全新整体。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种心理现象都是一个格式塔,都是一个“被分离的整体”。这种整体正是通过知觉直接的、同时性的组织活动的产物。按照这一原理,文学的阅读不是消极被动的感知,而是读者通过创造性的知觉活动对作品提供的种种要素进行重组而生成新的意129境整体的过程。在图画书中,图画和文字有一致的方向,可是又有各自的语言和趣味。图的意义是大于所有图的总和,图和文字的相加也是大于图加上文字的数。图画书中的“格式塔”质,也正如诺德曼所说的一定要看到图画中的故事、一定要读出文字和图画结合后所产生的故事。 美国佩特·哈群斯的图画书《母鸡萝丝去散步》[5]就是一个“格式塔”质非常鲜明有趣的故事。这个图画书中的文字故事如下: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她走过院子/绕过池塘/越过

张爱玲文学现代性的两个特征

张爱玲文学现代性的两个特征 促使张爱玲的现代性转向日常的因素有:上海的现代消费主义文化、日伪文艺环境、独特的女性意识、中国文学传统等,另外,战争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宽容的现代意识与世俗化生活原则的制约下,张爱玲完成了对文学现代性的建构。张爱玲的文学现代性是一种怀疑文明的中国式的世俗现代性,具有媚俗倾向;是一种基于宽容的现代意识但最终又有一定传统意味的反现代性;是一种与五四有一定关联但主要体现上海市民精神的文学现代性。 一、张爱玲文学现代性的内涵 作为继五四启蒙现代性之后的另一种文学现代性,张爱玲的现代性与前者有着显而易见的不同。在一个新旧更替的时代,市民的世俗人生必然是新旧兼容的,譬如白流苏为了生活,她可以自己做主,但她的所求无非是依附一个男人过日子。这样,我们就看到世俗现代性的另一面,当作家以个人或许是海派的现代意识宽容这类人物时,她就容忍了他们的传统、守旧,小说因而不免有反现代倾向。《五四遗事》以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始,但是,由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生活也并不是一如恋爱那么有趣,人物传统的传统、新式的也半新不旧,所以,小说的结局是罗文涛与三美团圆,一个反封建的故事最终落入封建圈套。大时代是一回事,日常生活可能是另一回事,一种不同于五四的现代精神驱使着小说,使她的小说有了传统的负重、有着反现代的一面。 李欧梵先生认为“张爱玲在她的小说中是把艺术人生和历史对立的”,显然,他的看法不尽准确。什么是历史呢? 时代大潮是历史,生活中的涓涓细流也是历史,说张爱玲疏离大时代是对的,但是,历史是一切社会事实,从这个角度看,张爱玲的“日常生活”是贴近历史的,更何况她的“日常生活”不乏现代内容。李欧梵那样读解张爱玲的意图是,在他看来,张爱玲跟西方颓废作家一样,她的艺术人生与社会生活对立,因而她就能被纳入颓废作家行列。其实,张爱玲既没有以生活来模仿艺术,也没有颓废到唯美,更没有海派作家的“颓加荡”,所以,很难说张爱玲是颓废作家。不过,她的末世感、虚无感还是决定了她有一些“颓废”,这种颓废是中国式的享受世俗生活的颓废、苟且偷安的颓废。或许,张爱玲本人未必完全认同它,这其中应该既有迫于现实的无奈、也有媚俗的因素在内。 二、张爱玲文学现代性的成因 上海的现代消费主义文化是制约张爱玲写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文学作品成为商品时,作家更应该迎合、讨好读者,因为广大读者是他们的衣食父母。迫使张爱玲写作转向日常生活的因素是当时的文艺环境。或许可以说,上海的沦陷造就了张爱玲,因为现代作家对大文学之外的文学世界是毫不留情地挞伐的,而在日伪时期,主流作家大都逃离上海,张爱玲因而能以自己的方式潜心写作。惟一一次批评来自傅雷,它虽然打扰了她,但张爱玲并没有改变自己。与好评相比,恶评的声音太微弱。日伪在上海推行“和平文艺”,其手段并不是和平的,一是他们逮捕、关押进步文化人,二是取缔了原有的报刊,三是改组报刊,使其有日伪背景或使其不再

读完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

邓子珣:读完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 邓子珣 在现代史上,虽然王韬从来没有站在历史舞台的中心,但他却与许多历史事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19世纪后几十年的改革推动者,在中国与西方两种文明之间,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所扮演的调停者的角色十分重要。 王韬的命运与其他同时代的文人相比本来并没有很大的不同,科考失利,穷困潦倒,抱负难伸,进而转向对传统科举制度的批判;随着西方冲击的深入,他的思想也经历过从技术层面的学习到社会制度的效仿这样的过渡。然而他不仅生在特殊的时代,还拥有特殊的际遇。他生活在上海和香港,一直与西方人一起密切工作,曾经去欧洲和日本旅游,这些独特的经历使他有可能成为了近代第一个“既受过中国经典训练,又在西方度过一段有意义时光的中国学者”。而这些都使他能较为超然地对待自己的文化并发现变化的必要,同时,对西方文化的熟悉也使他能够发现使变化成为现实的手段。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在王韬身上明显的呈现出一种传统与现代经纬不明,纵横交错的复杂状态。在他的思想中既有对中国传统根深蒂固的坚持,又有对于西方事物最大限度上的开放。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王韬早年的流亡经历使他对西方和西方人有较为深刻的了解,这给了他一个“新的图景”,使他能够从与大多数中国人不同的角度出发来观察世界;而另一方面,王韬在许多地方仍深浸在中国往昔的文化学术之中,这“使他能够在接纳某些极其非传统的观点的同时,而又不经历一种文化断错的震撼。”因此,在王韬的世界观中便清晰的呈现出新图景与旧思维习惯之间那种脆弱的,紧张的平衡状态。 不难发现,王韬的思想和世界观在慢慢的转变。在他19世纪50年代末发表的文章中,他对西方文化大体持否定态度,中国只需以“学在四裔”的态度选学诸如轮船、军火武器的有用西学即可。在政治上,中国成为权威的终极源泉。并且,中国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规范(“道”)被看作是人类永久的合理性,中国可以直接同文明划上等号。到1865年,王韬在上海和香港这类西化的城市已居住了16年,并一直与西方传教士密切共事,影响是明显的。他远远站在他的大多数同代人之前,认识到西方挑战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因此应采用史无前例的应战方法。更有意义的是,我们发现王韬在60年代中期开始了一种文化世界观过渡到民族世界观的艰难历程。在他1865年的上李鸿章书中,他强调“握利权”、“树国威”,并清醒的认识到必须与西方国家进行商品竞争。这标志着他对中国的世界位置观念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在70年代以后,王韬开始强调处于国家富强需要的民族竞争。竞争中必然有比较,这样,中国成了众多民族中的一员。早期的民族主义思想已经取代了“天下”世界观。

现代性论述

现代文学的现代性问题 现代性,从某种程度来说,从来就不是一个封闭的历史档案式的概念,而是一个可以被不断言说、发掘、并随着在其题域范畴内众多话语实践而发展的或然性概念。在中国文献中,“现代性”一词最早见于1918年《新青年》第4卷第1期。周作人在译文《陀思妥夫斯奇之小说》中首次把“modernity”译成“现代性”。对于现代性的内涵,我们大致有两种理解:首先,现代性被表述上一种时间意识,或者说是一种直接向前的不可重复的历史时间意识,一种与循环、轮回或者神话的时间认识框架完全相反的历史观。认为时间不再是循环的、而是直线的、失性的,于是历史成为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时间是不可重复的。这标志着人们一种觉醒的意识和新的时间认识。其次,美学概念的现代性,在文化范畴内具有价值叙事职能。西方提出现代性是对于人被工业社会的反思,对于工业社会把人变成机器、忽视人的多样性的反思。人的本性是对理性的反抗,所以“现代化”在某种意义上是自我否定、自我颠覆的“主体性”。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这两种现代性的追求是同时存在的。其中对于时间概念的现代性的追求,表现在现代文学的产生和发展的各个阶段,无论是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及其基础上古典文学、提倡语言上的白话与文学创作上的欧化的现代文学的开端,还是表现个人、表现社会、表现革命生活的各个发展阶段,现代文学每走一步都是种不可重复的现代性特征。 而对于审美意义的现代性,现代文学主要表现为三种现代性转型,并体现在三种现代性文学实践中。一种是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欧化的文学现代性;另一种是毛泽东为代表、赵树理为文学实践的“本土化”现代性;第三种是以王蒙为代表的“新时期文学”现代性。 鲁迅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构建了自己极富现代性的欧化小说创作实践,他创作出《狂人日记》、《药》等小说,明显地体现了五四一代作家对未来文学现代性明晰的价值诉求和规范要求。无论是以白话文的创作小说的开创性,还是横截面以及儿童视角的西方小说叙事的模式的运用,鲁迅的小说现代性是有很明显的“欧化”色彩的。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变化,以鲁迅为代表的“欧化”的现代性,逐渐被“本土化”现代性诉求所取代。在毛泽东一系列文艺论争的推动下,出现了现代文学“本土化”现代性的典型代表赵树理。赵树理首创了评述体现代小说形式,吸收了中国传统说唱文学的表现手法,重视小说情节连贯与整体性,同时运用幽默的口语化语言塑造了许多鲜活的农民形象。赵树理小说讲故事似的形式特色,为以农民为主的中国读者所喜闻乐见,也成功推动现代文学的大众化。到了80年代新文学时期,在对“欧化”与“本土化”的现代化的现代文学“整合”的基础上,出现了既立足本土又放眼世界,既具有现代性又具有民族性的以王蒙为代表的新时期文学。王蒙通过自己对于文学二元对立价值的消解、多元文学价值的确立,以及“东方意识流”小说的实验,力求在新的文化语境和时代契机中,“重塑”中国文学现代性新景观,探索中国文学发展的新思路。他的这种开放性、包容性的现代化方案无疑给不断面对挑战、在调整中发展自己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一种有益的启示。

近三十年来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两个话题

近三十年来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两个话题 从上个世纪80年代算起,近三十年来关于现代中国文学研究,在中国大陆和西方,都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 在中国大陆,十年文革期间,现代中国文学学科曾遭受严重冲击。随着“文革”的结束,尤其是改革开放的逐次展开,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文学研究“大致经历了‘重评’与学科复苏、思潮流派研究的流行、理论方法热、文学史整体观提出以及学科格局的调整等几个阶段。”[1]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大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进入相对繁荣的时期。其间阶段性的进展或热点包括“重写文学史”、“文学经典的颠覆与重构”、“现代性讨论与反思”、“女性主义和其他各种‘后思想’的引进”、“文学史观、编撰与史料”、“现代文学学科观念、方法讨论”、“期刊媒介研究”、“学科边界打破”以及“跨学科和交叉研究的兴起”等等。 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上个世纪80年代主要延续了60年代以来侧重于作家作品研究、文体文类研究的传统,同时开始关注不同时期、不同形态文学的整体状态,如清末民初通俗文学研究、新诗诗学、左翼文学乃至沦陷区文学研究等。进入90年代后,“西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显现巨大变化”。王德威将这种变化概括为三大方面:“‘理论热’成为治学的

一大标记”;“离开传统文本定义,成为多元、跨科际的操作”;“对有关历史论述的重新审视”,尤其是“对‘现代性’的探讨”。[2] 从上面简要的勾勒中可以看到:近三十年来,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现代中国文学的研究呈升温、扩张之势,也出现了一些双方都广泛关注的话题。下面,我主要谈谈在我自己看来仍具有较大学术研究空间的两大话题:清末民初通俗文学研究和现代中国文化文学期刊研究问题。 一.清末民初通俗文学研究 由于各种原因,清末民初文学尤其是通俗文学曾长期面临尴尬局面。首先是其学科和文学史归属问题一直纠缠不清。在古代中国文学研究中,鸦片战争以后的清末文学要么被省略,要么被当作一个尾巴一笔带过。在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中,受新文学传统影响,现代文学的起点被确立在五四前后,而此前的清末民初文学亦往往被当作铺垫甚至是对立面,很少得到正面意义上的关注。作为一种妥协方案,遂产生所谓“近代中国文学”概念乃至“近代中国文学史”学科分支。此外,在文学性质、价值的认定乃至审美评价等方面,除《海上花列传》等“狭邪小说”、《官场现形记》等“四大谴责小说”外,中国国内学者对清末民初文学、尤其是以“鸳鸯蝴蝶派”为代表的通俗小说,基本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国内现代文学界“重

儿童文学作品分析

《小老鼠无字书》 图画书画面的衔接大都靠主人公的动态来表现,如莫妮克·弗利克斯的《小老鼠无字书》先画了一个小老鼠趴在书的一角,眨着蓝蓝的眼睛,托腮凝想;接着,它开始咬纸;翻过一页,小老鼠从咬破的纸窟窿里探出头来,看到打开的本子放在书桌上,旁边还有水彩盒和水彩笔;再下一页,小老鼠翻开了颜料盒;它抱着红色的颜料管使劲地挤,吃惊地看到挤出了红颜料;它拿笔蘸了红色在白纸上画着;它又抱着蓝颜料挤着;下一页就跳跃到它已经画了一道蓝色,正拿着笔画着黄色呢;它又把黄和红一起挤在调色板上;下一页就跳跃到它画好了绿色和橙色,正搅拌着红和黄色;它有点儿累了,用尾巴搅着红和蓝色;他蹲到了涮笔缸里,洗个澡,白纸上是它画好的黄、红、蓝、绿、橙、紫;下一页是小老鼠从它咬的洞中向书桌上调皮地张望,它弄翻了涮笔缸,一溜小脚印留在白纸上;最后,是它尾巴上沾着五彩的颜色,得意地笑着走着。故事在描绘小老鼠的淘气和好奇冒险中,只是在书桌上笔和颜料盒与白色的本子这几个有限的物体间展开,读者聚精会神地跟着小老鼠的动作,被稳定地连续地引导着理解了故事。 正如心理学家陈鹏分析的那样,读这样的故事,不仅可以享受有趣的故事、美丽的图画,还可以学会知识、方法、窍门,进而培养生活情趣和想象力。这只伶俐聪明又淘气的小老鼠,带给幼儿的分明是一个童年的快乐情景。 《放电影》分析 这是个很有趣的小故事,创意来源于非常生活化的手影游戏,但想像力非常别致,相当夸张,出人意料,但又相当合理。大人从头看到尾,可以莞尔一笑,小孩子可以翻了又看,自己据图讲出故事来。虽然画面不算是特别细腻诱人,看得出来画者在基本的勾线之后大量运用了电脑技术来完成,但画面并不呆板,反而很有活力,甚至可以说很有灵气,让人忍不住看了又想再看。 这个图画故事的节奏感也很好。第1幅到第4幅可以算是一个开端,比较舒缓,可以算是“起”吧;到了第5幅、第6幅,给人一个惊喜,我怎么也想不出大象加蝴蝶能变成那样好玩的水管!然后第7幅、第8幅接着给我们两个示意,这四幅算是“承”吧;到了第9幅,与第5幅正好相反,先出现了“答案”,一个大

南帆《文学、现代性与日常生活》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①文学的真实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是文学现代性的后果之一。古代文学不是那么讲究“真实”,苏东坡轻蔑地说过:“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燕山雪花大如席”“黄河之水天上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古代诗人从不以这种夸张为忤;传奇、笔记乃至《三国演义》《红楼梦》之中出现一些神魔鬼怪或者灵异事件,没有人觉得会有什么不妥。然而,借用马克斯·韦伯的说法,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祛魅”。自然科学清除了种种魑魅魍魉,物理学、化学或者生物学的世界清晰可解,科学实验让世界一一再现。在这种风气下,文学祛魅尾随其后。 ②如今看来,许多人可能低估了“真实”问题的复杂程度。事实上,“真实”涉及的许多问题仍然悬而未决。例如,“真实”的个人经验与集体经验,“真实”的科学标准与感官标准,“真实”与种种知识门类的关系,“真实”与种种观测仪器和描述符号的关系等等。最近出现的一个问题是,虚拟空间是否真实?正如《黑客帝国》这部电影所展示的那样,我们的所见所闻会不会仅仅是某些大型计算机制造的虚拟景象?庄生梦蝶抑或蝶梦庄生,我们如何判断那个所谓的“真实的荒漠”不是来自另一台计算机的虚拟景象?另一个尾随而至的难题是,如果我们不信任计算机的虚拟,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信任物理实验室仪器的种种结论? ③从这个意义上,文学考虑的不是“真实”,而是“真实感”。“真实感”的标准不在于是否吻合科学知识,而在于是否可以视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西游记》中的猪八戒之所以让人感到“真实”,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对于这种性格丝毫不陌生,尽管我们无法见到猪的外形和这种性格的结合。相反,相对论所说的时间与空间的弯曲就不那么真实,因为这种理论推导无法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哪怕这是一个正确的科学结论。所以,文学的“真实感”产生的真正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反之,“真实感”的丧失令人不安。 ④日常生活是由各种细节组成的。如何运用各种细节进行叙事,这是对于作家艺术才能的考验。批评家因为某一个特殊的主题——例如“寻根”“苦难”“孤独”——褒奖某一作品的时候,作家或许会嗤之以鼻。质量上乘的作品通常血肉丰满,有时作家会使用“纹理”这个词给予形容。如同一篇论文的论证质量取决于作者思想的缜密程度,许多杰作往往纹理细密。这些作品的质地坚实厚重,人们甚至很难用一句话简单地概括这些杰作的主题。相反,一些貌似尖锐的作品内容单调。 ⑤许多深刻的主题未必诉诸大幅度的动作情节,而是更多体现于各个生活细节。作家通常知道,虚构一个精彩的情节远比虚构精彩的细节容易。叙述比描写容易。离奇的情节可以上天入地,海阔天空;坚实的细节才能让这些情节返回人间。如果情节的离奇程度超过了细节的负担能力,说服力就会急剧下降。 ⑥当然,文学重视日常生活的各种细节,这不是倡导鼠目寸光,仅仅关注我们身边的琐事而不考虑时代的重大事务;也不意味着艺术向蝇营狗苟的世俗屈服。不能将现实主义想象为无条件的接纳庸俗,不能将文学想象为日常生活的流水账。我们宁可说,文学关注日常生活的意义在于批判日常,并且从日常之中发掘出特殊的能量。如何集聚起日常生活之中最富于意义

现代性: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显著特征(一)

现代性: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显著特征(一) 【内容提要】 20世纪中国文学何以能成为文学史上一个独立的阶段?它区别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根本标志何在?本文从甲午战争——戊戌变法(1894—1898)前后切入话题,贯通近、现、当代,综合考察了近一百多年来中国文学的特质和变化,认为“现代性”不仅是这一阶段文学的重要脉络,而且从思想和审美方面构成了它的显著特征。文章对涉及的若干疑难问题也作了辨析。【关键词】现代性/“五四”文学革命/新文学/人的文学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学,到清王朝的末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转折:开始与西方文学、西方文化迎面相遇,经过碰撞、交汇而在自身基础上逐渐形成具有现代性的文学新质,至“五四”文学革命兴起则达到高潮。从此,中国文学史进入一个明显区别于古代文学的崭新阶段。 这些重大变化,是由近代以来种种内外条件所制约、所造就的。 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就已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随着世界市场的开拓,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民族的封闭和局限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应该说,各民族的文学汇入“世界文学”的时间、途径各有不同。在中国,它的开端大体可从甲午战争失败、戊戌变法酝酿算起,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由于这一过程远未完成,它的下限止于何时还很难设定。 本来,西方列强用军舰、枪炮迫使清王朝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始于19世纪40年代。但最初,这一严重危机并未直接触动中国文学的改革。除了救亡宣传,没有人想到文学能和国运有什么关系。直至数十年后,在“器物”层面的改革(洋务运动)、“知识”层面的改革(官派留学)、“制度”层面的改革(变法维新)三次大的尝试,或难以立竿见影,或遭遇血腥镇压而宣告失败,人们才将目光转到通过文学进行国民的启蒙上来。谭嗣同在《仁学》中首揭“个人自主之权”,力主启蒙;他和夏曾佑等还提倡“诗界革命”。新派诗人黄遵宪很早就有“崇白话而废文言”,“欲令天下之农工商贾妇女幼稚皆能通文字之用”(注:黄遵宪:《日本国志》卷33《学术志》(二)。)的主张。裘廷梁等戊戌年间也提出“白话文为维新之本”、“开民智莫如改革文言”(注:裘廷梁:《论白话文为维新之本》,1898年;陈荣衮:《报章宜用浅说》,1899年。)的想法。稍后,梁启超更倡导“新民”说,推行“新文体”,呼吁“文界”、“小说界”的“革命”,尤其主张通过小说来“新民”。青年鲁迅则弃医从文,提出“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主张“尊个性而张精神”1],通过文学来改变国民性。可以说,从戊戌变法前后起,中国知识界中已出现了“人的觉醒”与“文的觉醒”的最初倾向。随着“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到来,中国文学发生全方位的变化:语言从文言转为白话,文学形态、文学内涵以及文学观念都出现了史无前例的新的更迭。“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以及“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口号的提出,尤其显示了这场文学革命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目标的一致性。 清末民初文学变革得以实现,也与现代都市开始崛起、传播媒体发生变化这些社会物质条件的变更密切相关。其中传播媒体的变革,更是具有现代性的文学能够诞生与成长的重要条件。近代传媒的变革,主要体现在报刊与平装书成为主要传播媒体上。报刊与平装书是用机器印刷的,还要运用铅字排版或者纸型技术。这种书籍复制方式就是工业化的产物,没有近代大工业,仅仅依靠手工业作坊无法形成从线装书到报刊、平装书的转换。近代传播媒体又是运用资本主义商业化的方式运作的。像《申报》馆和商务印书馆都是股份制企业,在全国各地广泛建立分支机构,运用西方股份制公司的运作方法来管理和经营,因而使得这些传媒比起传统媒体来,显示出极大的优势:出版物容量大(用较小的字排印),周期大大缩短(可以短到一天之内),效率大大提高(几千、几万、十几万份地大规模发行销售),价格则大大低廉。传媒的这种变革,对文学的影响非常大。它一头影响著作者,促使文学作者由古代的士大夫转变成近代的依靠稿费和版税为生、具有独立地位的知识分子,催生出一批真正具有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