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民平主编 测试技术_第二版 第一章1-3 信号及其描述-瞬变非周期信号分析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作业题第五章

第五章电感式传感器 思考题: 1、说明变气隙型电感传感器、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和涡流传感器的主要组成、工作原理和基本特性。 答: a)变气隙型电感传感器主要由线圈、铁心、衔铁三部分组成的。线圈是套在铁心上的,在铁心与衔铁之间有一个空气隙,空气隙厚度为δ。传感器的运动部分与衔铁相连。当外部作用力作用在传感器的运动部分时,衔铁将产生位移,使空气隙δ发生变化,磁路磁阻R m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线圈电感的变化。线圈电感L的变化与空气隙δ的变化相对应,这样只要测出线圈的电感就能判定空气隙的大小,也就是衔铁的位移。 b)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主要由铁心、衔铁和线圈组成。线圈又分为初级线圈(也称激励线圈)和次级线圈(也称输出线圈)。上下两个铁心及初级、次级线圈是对称的。衔铁位于两个铁心中间。上下两个初级线圈串联后接交流激磁电压1,两个次级线圈按电势反相串联。它的优点是灵敏度高,一般用于测量几微米至几百微米的机械位移。缺点是示值范围小,非线性严重。 c)涡流传感器的结构很简单,有一个扁平线圈固定在框架上构成。线圈用高强度漆包线或银线绕制而成,用粘合剂站在框架端部,也可以在框架上开一条槽,将导线绕在槽内形成一个线圈。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涡流效应,当一块金属导体放置在一变化的磁场中,导体内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电流像水中漩涡那样在导体内转圈,所以称之为电涡流或涡流。这种现象就称为涡流效应。涡流传感器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实现非接触式测量,可以测量振动、位移、厚度、转速、温度和硬度等参数,还可以进行无损探伤,并且具有结构简单、频率响应宽、灵敏度高、测量线性范围大、体积小等优点。 2、为什么螺管型电感传感器比变气隙型电感传感器有更大的测位移范围? 答:变气隙型灵敏度高,因为原始气隙δ0一般取得很小(0.1~0.5mm),当气隙变化为△δ=1μm时,电感的相对变化量△L/L0可达0.01~0.002,因而它对处理电路的放大倍数要求低。它的主要缺点是非线性严重,为了减小非线性,量程就必须限制在较小范围内,通常为气隙δ0的1/5以下,同时,这种传感器制造装

信号与系统实验教学大纲

《信号与系统》实验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开课对象: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二年级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分析 一、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一、仪器设备使用(验证性,4学时) 目的:熟悉掌握实验箱功能模块的操作及示波器。 内容:熟悉函数信号发生器、数字式交流毫伏表、频率计、扫频源及实验箱各功能模块的使用。 实验二、信号的分解与合成及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验证性,4学时)目的:理解信号的分解与合成,学会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的观察方法。 内容:观察信号分解的过程及信号中包含的各次谐波;观察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过程。 实验三、信号的采样与恢复及无失真系统(验证性,4学时) 目的:了解电信号的采样方法和过程及恢复方法;了解无失真传输的条件。 内容:观察抽样过程的各种信号,观察信号混叠情况;观察信号在无失真系统中的波形。 实验四、系统极点对系统频响的影响(综合性,4学时) 目的:了解极点分布对系统频响的影响,学会改变系统极点而改变系统频响的方法。 内容:用正弦信号测试两个系统的幅频特性,比较传输函数,看特殊点的变化;观察当系统的极点在不同位置时系统的输出波形。 实验五、模拟滤波器的设计(设计性,4学时) 目的:熟悉并掌握不同阶数巴特沃斯滤波器的设计过程。 内容:根据要求设计出相应的模拟滤波器,并用正弦信号测试其幅频特性。 注:实验四、实验五可任选一个,实验一不写实验报告。 二、实验目的 本课程是《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实验环节。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达到: 1、掌握《信号与系统》课程的重要原理,掌握系统测量方法,熟练正确使用 常用仪器、处理实验数据和产生实验报告。 2、加强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对实际应用系统的理解,培养工程实践能力。 3、能够独立设计简单系统。 4、获得研究信号分析和系统分析的概念和方法,同时具备进一步学习、研究 有关网络理论、通信理论、控制理论、信号处理和信号检测理论等课程

检测技术第5章部分练习答案

第五章电容传感器思考题与习题答案1.单项选择题 1)在两片间隙为1mm的两块平行极板的间隙中插入___C___,可测得最大的电容量。 A. 塑料薄膜 B. 干的纸 C. 湿的纸 D .玻璃薄片 2)电子卡尺的分辨力可达0.01mm,行程可达200mm,它的内部所采用的电容传感器型式是___B___。 A. 变极距式 B. 变面积式 C. 变介电常数式 3)在电容传感器中,若采用调频法测量转换电路,则电路中___B___。 A. 电容和电感均为变量 B. 电容是变量,电感保持不变 C. 电容保持常数,电感为变量 D. 电容和电感均保持不变 4)利用湿敏电容可以测量__B____。 A. 空气的绝对湿度 B. 空气的相对湿度 C. 空气的温度 D. 纸张的含水量 5)电容式接近开关对__D___的灵敏度最高。 A. 玻璃 B. 塑料 C. 纸 D. 鸡饲料 6)下图中,当储液罐中装满液体后,电容差压变送器中的膜片___A______。 A.向左弯曲 B. 向右弯曲 C.保持不动 差压式液位计示意图 1-储液罐2-液面3-上部空间4-高压侧管道5-电容差压变送器6-低压侧管道 7)自来水公司到用户家中抄自来水表数据,得到的是___B___。 A. 瞬时流量,单位为t/h B. 累积流量,单位为t或m3 C. 瞬时流量,单位为k/g D. 累积流量,单位为kg 8)在下图中,管道中的流体自左向右流动时,_____A____。 A. p1〉p2 B. p1〈p2 C.p1=p2 9)管道中流体的流速越快,压力就越_____B____。 A. 大 B.小 C.不变

节流式流量计示意图 a)流体流经节流孔板时,流速和压力的变化情况b)测量液体时导压管的标准安装方法 c)测量气体时导压管的标准安装方法 1-上游管道2-流体3-节流孔板4-前取压孔位置5-后取压孔位置 9)欲测量加工罐中面粉的物位,应选用______C______;欲测量10m深的水库水位应选用______A______;欲测量2m深的水池中的水位,既需要用肉眼观察,又需要输出电信号,应选用______B______。 A.固态硅压阻投入式液位传感器 B.浮子式磁致伸缩液位传感器 C.电容接近开关 D. 电感接近开关 2.下图是利用分段电容传感器测量液位的原理示意图。玻璃连通器3的外圆壁上等间隔地套着N个不锈钢圆环,显示器采用101线LED光柱(第一线常亮,作为电源指示)。 光柱显示编码式液位计原理示意图 1—储液罐2—液面3—玻璃连通器4—钢质直角接头5—不锈钢圆环6—101段LED光柱 1)该方法采用了电容传感器中变极距、变面积、变介电常数三种原理中的哪一种? 答:______C______。 2)被测液体应该是导电液体还是绝缘体?答:______A______。 A.导电液体 B.绝缘体 3)分别写出该液位计的分辨率(%)答:____C____,及分辨力(几分之一米),并说明如何提高此类液位计的分辨力。答:____E____m。 A. 1/101 B. 1/100 C. 1/11 D .1/N E.0.7 F.8 4)设当液体上升到第个N不锈钢圆环的高度时,101线LED光柱全亮。若N=11,则当液体上升到第8个不锈钢圆环的高度时,共有____D____线LED亮。 A. 101 B. 100 C. 72 D .73

信号与系统实验二

实验二 常用信号分类与观察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常用信号的波形特点及产生方法。 2、学会使用示波器对常用波形参数的测量。 二、实验内容 1、信号的种类相当的多,这里列出了几种典型的信号,便于观察。 2、这些信号可以应用到后面的“基本运算单元”和“无失真传输系统分析”中。 三、实验仪器 1、信号与系统实验箱一台(主板)。 2、20MHz 双踪示波器一台。 四、实验原理 对于一个系统特性的研究,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研究它的输入输出关系,即在一特定的输入信号下,系统对应的输出响应信号。因而对信号的研究是对系统研究的出发点,是对系统特性观察的基本手段与方法。在本实验中,将对常用信号和特性进行分析、研究。 信号可以表示为一个或多个变量的函数,在这里仅对一维信号进行研究,自变量为时间。常用信号有:指数信号、正弦信号、指数衰减正弦信号、抽样信号、钟形信号、脉冲信号等。 1、正弦信号:其表达式为)sin()(θω+=t K t f ,其信号的参数:振幅K 、角频率ω、与初始相位θ。其波形如下图所示: 图 1-5-1 正弦信号 2、指数信号:指数信号可表示为at Ke t f =)(。对于不同的a 取值,其波形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如下图所示:

图 1-5-2 指数信号 3、指数衰减正弦信号:其表达式为 ?? ???><=-)0()sin()0(0)(t t Ke t t f at ω 其波形如下图: 图 1-5-3 指数衰减正弦信号 4、抽样信号:其表达式为: sin ()t Sa t t = 。)(t Sa 是一个偶函数,t = ±π,±2π,…,±n π时,函数值为零。该函数在很多应用场合具有独特的运用。其信号如下图所示:

通用技术第五章-第七章测试卷及答案

第五章《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小明要设计一个中小学生随身携带的水壶,他对水壶进行了设计分析,你认为对产品进行设计分析应考虑的因素是---------------------------------------------------() A、“物”、“人”、“环境” B、美观、实用、经济 C、结构、功能、安全性 D、高效、健康、舒适 2.下面不属于标准件的是---------------------------------------------------() A、紧固件、连接件、密封件 B、导线、灯罩、底座 C、滚动轴承、滚针轴承D、螺孔、型材 3.在设计方案出台后,我们在设计交流时应注意诸多事项在此过程中我们不应提倡() A、及时吸纳有益信息完整设计方案B、强调团队合作精神 C、追求结果一致性D、主动创设一些设计交流机会 4.制定设计方案的过程是①方案筛选②方案构思③设计分析④方案呈现⑤收集信息() A、⑤④③②①B、①③②④⑤C、①⑤③④②D、⑤③②④① 5.人类从爆竹点燃爆炸升空到设计制造飞上太空的火箭,利用方案构思方法中----()

A、草图法B、模仿法C、联想法D、奇特性构思法 6.从蝙蝠探路方法到飞机夜间飞行雷达的导航,利用方案构思方法中-----------() A、草图法B、模仿法C、联想法D、奇特性构思法 7. 如图所示掌上削皮器,可像戒指那样套在手指上工作,厚厚的橡皮垫保护手指和手掌不被刀刃割伤,削皮过程中也会觉得舒适安全。请问掌上削皮器设计分析时要考虑的“三要素”是----------------------------------------------------------------------() A、结构、功能、安全性 B、美观、实用、经济 C、成人的手、削皮器、使用环境 D、高效、健康、舒适 8.某厂打算设计一个经营用大容量(10升)的全自动豆浆机。在设计分析中要考虑的因素有: 杯体容量10升, 声光提示、报警功能, 制作过程自动化, 采用数码彩屏显示。在以上因素中应该优先考虑的两项是-------------------------------------------------------------() A、

检测技术第5章部分练习答案

第五章电容传感器思考题与习题答案1单项选择题 1)在两片间隙为1mm的两块平行极板的间隙中插入___C—,可测得最大的电容量。 A.塑料薄膜 B.干的纸 C.湿的纸 D .玻璃薄片 2)电子卡尺的分辨力可达0.01mm,行程可达200mm,它的内部所采用的电容传感器型式是B 。 A.变极距式 B.变面积式 C.变介电常数式 3)在电容传感器中,若采用调频法测量转换电路,则电路中—B—。 A.电容和电感均为变量 B.电容是变量,电感保持不变 C.电容保持常数,电感为变量 D.电容和电感均保持不变 4)禾U用湿敏电容可以测量__B ____ 。 A.空气的绝对湿度 B.空气的相对湿度 C.空气的温度 D.纸张的含水量 5)电容式接近开关对__D—的灵敏度最高。 A.玻璃 B.塑料 C.纸 D.鸡饲料 6)下图中,当储液罐中装满液体后,电容差压变送器中的膜片___A _______ A.向左弯曲 B.向右弯曲 C.保持不动 差压式液位计示意图1—储液罐2—液面3—上部空间4—高压侧管道5—电容差压变送器6—低压侧管道7)自来水公司到用户家中抄自来水表数据,得到的是___B___。 A.瞬时流量,单位为t/h B.累积流量,单位为t或m3 C.瞬时流量,单位为k/g D.累积流量,单位为kg 8)在下图中,管道中的流体自左向右流动时, _______ A ___ 。 A. p i > p 2 B. p i〈p 2 C. p i=p2 9)管道中流体的流速越快,压力就越 ______ B___ 。 A.大 B.小 C.不变

节流式流量计示意图 a)流体流经节流孔板时,流速和压力的变化情况b)测量液体时导压管的标准安装方法 c)测量气体时导压管的标准安装方法 1—上游管道2—流体 3 —节流孔板 4 —前取压孔位置 5 —后取压孔位置 9)欲测量加工罐中面粉的物位,应选用______ C ______ ;欲测量10m深的水库水位应选用______ A ______ ;欲测量2m深的水池中的水位,既需要用肉眼观察,又需要输出电信号, 应选用旦。 A ?固态硅压阻投入式液位传感器 B.浮子式磁致伸缩液位传感器 C.电容接近开关 D.电感接近开关 2?下图是利用分段电容传感器测量液位的原理示意图。玻璃连通器3的外圆壁上等间隔地套着N个不锈钢圆环,显示器采用101线LED光柱(第一线常亮,作为电源指示)。 光柱显示编码式液位计原理示意图 1—储液罐2—液面3—玻璃连通器4—钢质直角接头5—不锈钢圆环 1)该方法采用了电容传感器中变极距、变面积、变介电常数三种原理中的哪一种? 答: ______ C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测液体应该是导电液体还是绝缘体?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_______ 。 A.导电液体B.绝缘体 3)分别写出该液位计的分辨率(%)答:____ C ____ ,及分辨力(几分之一米),并说明如何提高此类液位计的分辨力。答:____ E __ m。 A. 1/101 B. 1/100 C. 1/11 D .1/N E.0.7 F.8 4)设当液体上升到第个N不锈钢圆环的高度时,101线LED光柱全亮。若N=11,则当 6—101段LED光柱

《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书

《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书 张静亚周学礼 常熟理工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2009年2月

实验一常用信号的产生及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常用信号的波形和特点。 2. 了解相应信号的参数。 3. 熟悉一阶系统的无源和有源模拟电路; 4.研究一阶系统时间常数T的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研究一阶系统的零点对系统的响应及频率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 1.TKSX-1E型信号与系统实验平台 2. 计算机1台 3. TKUSB-1型多功能USB数据采集卡 三、实验内容 1.学习使用实验系统的函数信号发生器模块,并产生如下信号: (1) 正弦信号f1(t),频率为100Hz,幅度为1;正弦信号f2(t),频率为10kHz,幅度 为2; (2) 方波信号f3(t),周期为1ms,幅度为1; (3) 锯齿波信号f4(t),周期为0.1ms,幅度为2.5; 2.学会使用虚拟示波器,通过虚拟示波器观察以上四个波形,读取信号的幅度和频率,并用坐标纸上记录信号的波形。 3.采用实验系统的数字频率计对以上周期信号进行频率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虚拟示波器的读取值进行比较。 4.构建无零点一阶系统(无源、有源),测量系统单位阶跃响应, 并用坐标纸上记录信号的波形。 5.构建有零点一阶系统(无源、有源),测量系统单位阶跃响应, 并用坐标纸上记录信号的波形。

四、实验原理 1.描述信号的方法有多种,可以是数学表达式(时间的函数),也可以是函数图形(即为信号的波形)。对于各种信号可以分为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等。 2.无零点的一阶系统 无零点一阶系统的有源和无源模拟电路图如图1-1的(a)和(b)所示。它们的传递函数均为+1G(S)= 0.2S 1 (a) (b) 图1-1 无零点一阶系统有源、无源电路图 3.有零点的一阶系统(|Z|<|P|) 图1-2的(a)和(b)分别为有零点一阶系统的有源和无源模拟电路图,他们的传递函数为:2++0.(S 1)G(S)= 0.2S 1 (a) (b) 图1-2 有零点(|Z|<|P|)一阶系统有源、无源电路图 4.有零点的一阶系统(|Z|>|P|) 图1-3的(a)和(b)分别为有零点一阶系统的有源和无源模拟电路图,他们的传递函数为:++0.1S 1G (S )= S 1

信号与系统实验总结及心得体会

信号与系统实验总结及心得体会 2011211204 刘梦颉2011210960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该课程核心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都非常重要,而且系统性、理论性很强,是将学生从电路分析领域引入信号处理与传输领域的关键性课程,为此开设必要的实验对我们加强理解深入掌握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以及对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有极大的好处,而且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了理论和大量实验知识储备,对以后的学术科研和创新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将从实验总结、心得体会、意见与建议等三方面作以总结。 一.实验总结 本学期我们一共做了四次实验,分别为:信号的分类与观察、非正弦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信号的抽样与恢复(PAM)和模拟滤波器实验。 1.信号的分类与观察 主要目的是:观察常用信号的波形特点以及产生方法,学会用示波器对常用波形参数进行测量。主要内容是:利用实验箱中的S8模块分别产生正弦信号、指数信号和指数衰减正弦信号,并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测量信号的各项参数,根据测量值计算信号的表达式,并且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2.非正弦信号的频谱分析 主要目的是:掌握频谱仪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掌握非正弦周期信好的测试方法,理解非正弦周期信号频谱的离散性、谐波性欲收敛性。主要内

容是:通过频谱仪观察占空比为50%的方波脉冲的频谱,和占空比为20%的矩形波的频谱,并用坐标纸画图。 3.信号的抽样与恢复 主要目的是:验证抽样定理,观察了解PAM信号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是:通过矩形脉冲对正弦信号进行抽样,再把它恢复还原过来,最后用还原后的图形与原图形进行对比,分析实验并总结。 4.模拟滤波器实验 主要目的是:了解RC无源和有源滤波器的种类、基本结构及其特性,比较无源和有源滤波器的滤波特性,比较不同阶数的滤波器的滤波效果。主要内容:利用点频法通过测试无源低通、高通、带通和有源带阻,以及有源带通滤波器的幅频特性,通过描点画图形象地把它们的特点表现出来。 通过对信号与实验课程的学习,我掌握了一些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DDS 信号源、实验箱、示波器、频谱仪等四种实验仪器。初步了解了对信号的测试与分析方法对以前在书本上看到的常见信号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使得书本上的知识不再那么抽象。 DDS信号源,也就是函数发生器,可以产生固定波形,如正弦波、方波或三角波,频率和幅度可以调节。实验箱是很多个信号实验装置的集合,可谓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其中包括函数发生器、模拟滤波器、函数信号的产生与测量、信号的抽样与恢复等模块。示波器能把抽象的电信号转换成具体的图像,便于人们研究各种电现象的变化过程。利用示波器能观察各种不同的信号幅度随时间变化的波形曲线,还可以用它测试各种不同的电量,如电压、电流、频率、相位差、

光电检测与应用第五章答案

直接检测系统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说直接检测又称为包络检测 )(t d A A i 2221 s αα+=所谓光电直接检测是将待测光信号直接入射到光检测器光敏面上,光检测器响应于光辐射强度(幅度)而输出相应的电流或电压信号。 式中:第一项为直流项。若光检测器输出端有隔直流电容,则输出光电流只包含第二项,就是包络检测的意思。 对直接检测系统来说,如果提高输入信噪比 答:对于光电检测系统来说,其噪声主要有三类:(1)光子噪声包括:A.信号辐射产生的噪声;B.背景辐射产生的噪声。(2)探测器噪声包括:热噪声;散粒噪声;产生—复合噪声;1/f 噪声;温度噪声。(3)信号放大及处理电路噪声在实际的光电探测器中,由于光电转换机理不同,各种噪声的作用大小亦各不相同。若综合上述各种噪声源,其功率谱分布可用下图表示。由图可见:在频率很低时,1/f 噪声起主导作用;当频率达到中间范围频率时,产生——复合噪声比较显着;当频率较高,甚至于截至频率时,只有白噪声占主导地位,其它噪声影响很小。很明显,探测器应当工作在1/f 噪声小、产生-复合噪声为主要噪声的频段上。因此,对于直接探测系统,提高输入信噪比的措施有:(1)利用信号调制及选频技术可抑制噪声的引入白噪声的大小与电路的频带宽度成正比,因此放大器应采用带宽尽可能窄的选频放大器或锁相放大器。(2)将器件制冷,减小热发射,降低产生-复合噪声。采用半导体制冷、杜瓦瓶液态气体制冷或专用制冷机制冷。(3)采用最佳条件下的偏置电路,使信噪比(S/N )最大。 什么是直接检测系统的量子极限说明其物理意义。 答:当入射信号光波所引起的散粒噪声为主要噪声, 其他噪声可忽略时,此时信噪比为:()f h 2P p s SNR ?=νη 该式为直接检测理论上的极限信噪比。也称为直接检测系统的量子极限。量子极限检测为检测的理想状态 试根据信噪比分析具有内增益光电检测器的直接检测系统为什么存在一个最佳倍增系数。 答:当光检测器存在内增益(如:光电倍增管)时当2M 很大时,热噪声可忽略。若光电倍增管加致冷、屏蔽等措施以减小暗电流和背景噪声,则可达到散粒噪声极限。在直接检测中,光电倍增管、雪崩管的检测能力高于光电导器件,采用有内增益的检测器是直接检测系统可能趋近检测极限的唯一途径。

信号与系统实验(新)

信号与系统实验 实验1 阶跃响应与冲激响应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和测量RLC串联电路的阶跃响应与冲激响应的波形和有关参数,并 研究其电路元件参数变化对响应状态的影响; 2、掌握有关信号时域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说明 实验如图1-1所示RLC串联电路的阶跃响应与冲激响应的电路连接图,图1

用周期方波通过微分电路后得到的尖顶脉冲代替冲激信号。 三、实验内容 1、阶跃响应波形观察与参数测量 设激励信号为方波,其幅度为1.5V 峰峰值,频率为500Hz 。 实验电路连接图如图1-1(a )所示。 ① 连接如图1-1所示 ② 调整激励源信号为方波,调节频率旋钮,使f=500Hz ,调节幅度旋钮, 使信号幅度为1.5V 。(注意:实验中,在调整信号源的输出信号的参数时,需连接上负载后调节) ③ 示波器CH1接于TP909,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路分别工作于欠阻尼、 临界和过阻尼三种状态,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1-1中。 ④ TP908为输入信号波形的测量点,可把示波器的CH ·接于TP908上,便 于波形比较。 表1-1 注:描绘波形要使三状态的X 轴坐标(扫描时间)一致。 2、冲激响应的波形观察 冲激信号是由阶跃信号经过微分电路而得到。 实验电路如图1—1(b )所示。 参数测量 波形观察 欠阻尼状态 临界状态 过阻尼状态 状态 参数测量 R< Tr= Ts= δ= R= Tr= R>

①将信号输入接于P905。(频率与幅度不变); ②将示波器的CH1接于TP906,观察经微分后响应波形(等效为冲激激 励信号); ③连接如图1-1(b)所示 ④将示波器的CH2接于TP909,调整滑动变阻器,使电路分别工作于欠 阻尼、临界和过阻尼三种状态 ④观察TP909端三种状态波形,并填于表1-2中。 表1-2 表中的激励波形为在测量点TP906观察到的波形(冲激激励信号)。 四、实验报告要求 1、描绘同样时间轴阶跃响应与冲激响应的输入、输出电压波形时, 要标明信号幅度A、周期T、方波脉宽T1以及微分电路的τ值。 2、分析实验结果,说明电路参数变化对状态的影响。 五、实验设备 双踪示波器 1 台 信号系统实验箱 1台 上升时间t r :y(t)从0.1到第一次达到0.9所需时间。 峰值时间t p :y(t)从0上升y max 所需的时间。 调节时间t s :y(t)的振荡包络线进入到稳态值的% 5 误差范围所需的时间。 激励波形 响应波形 欠阻尼状态临界状态过阻尼状态

《信号与系统》实验教案

实验一、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分解与合成 一、实验目的 1、用同时分析法观测50Hz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频谱,并与其傅里叶级数各项的频率与系数作比较。 2、观测基波和其谐波的合成。 二、实验设备 1、信号与系统实验箱(参考型号:TKSS —B 型) 2、双踪示波器 三、实验原理 1、一个非正弦周期函数可以用一系列频率成整数倍的正弦函数来表示,其中与非正弦函数具有相同频率的成分称为基波或一次谐波,其它成分则根据其频率为基波频率的 2、 3、 4、┅、n 等倍数分别称二次、三次、四次、┅、n 次谐波,其幅度将随谐波次数的增加而减小,直至无穷小。 2、不同频率的谐波可以合成一个非正弦周期波,反过来,一个非正弦周期波也可以分解为无限个不同频率的谐波成分。 3、一个非正弦周期函数可用傅里叶级数来表示,级数各项系数之间的关系可用一个频谱来表示,不同的非正弦周期函数具有不同的频谱图。例如,方波的频谱图如图1-2所示。 图1-1 方波 图1-2 方波频谱图 方波信号的傅里叶表达式: )9sin 9 1 7sin 715sin 513sin 31(sin 4)( +++++= t t t t t U t u m ωωωωωπ 周期信号频谱的特点:离散性、谐波性、收敛性; 奇函数只含正弦项,偶函数只含直流量和余弦项; 奇谐函数只含奇次谐波分量,偶谐函数只含偶次谐波分量、直流量; 四、实验重难点 1、本实验以方波和三角波为重点进行实验数据的观测。 2、进行本实验前应熟悉信号与系统实验箱(参考型号:TKSS -B 型)、双踪示波器等有关仪器设

备的操作。 五、实验步骤 实验装置的结构如图1-3所示。 图1-3 信号分解合成实验装置结构框图 1、打开电源总开关,检查50Hz方波信号输出;观察方波的周期和幅值。 2、将50Hz方波信号接到信号分解实验模块BPF输入端15脚(注意输入、输出地接在一起); 将1、2短接,观察直流分量的幅值; 将3,4短接,观察基波分量的频率和幅值,并记录之。 将5,6短接,观察二次谐波分量的频率和幅值,并记录之。 将7,8短接,观察三次谐波分量的频率和幅值,并记录之。 将9,10短接,观察四次谐波分量的频率和幅值,并记录之。 将11,12短接,观察五次谐波分量的频率和幅值,并记录之。 将13,14短接,观察六次谐波分量的频率和幅值,并记录之。 3、将方波分解所得的基波和三次谐波分量接至加法器的相应输入端,观测加法器的输出波形,并记录之。 4、在3的基础上,再将五次谐波分量加到加法器的输入端,观测相加后的波形,记录之。 5、分别将50Hz单相正弦半波、全波;矩形波和三角波的输出信号接至50Hz电信号分解与合成模块输入端,观测基波及各次谐波的频率和幅度,记录之。 6、将50Hz单相正弦半波、全波、矩形波、三角波的基波和谐波分量分别接至加法器的相应的输入端,观测求和器的输出波形,并记录之。

通用技术第五章-第七章测试卷及答案

第五章 《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小明要设计一个中小学生随身携带的水壶,他对水壶进行了设计分析,你认为对产品进行设计分析应考虑的因素是---------------------------------------------------( ) A 、“物”、“人”、“环境” B 、美观、实用、经济 C 、结构、功能、安全性 D 、高效、健康、舒适 2.下面不属于标准件的是---------------------------------------------------( ) A 、紧固件、连接件、密封件 B 、导线、灯罩、底座 C 、滚动轴承、滚针轴承 D、螺孔、型材 3.在设计方案出台后,我们在设计交流时应注意诸多事项在此过程中我们不应提倡( ) A、及时吸纳有益信息完整设计方案 B、强调团队合作精神 C、追求结果一致性 D、主动创设一些设计交流机会 4.制定设计方案的过程是①方案筛选②方案构思③设计分析④方案呈现⑤收集信息( ) A、⑤④③②① B、①③②④⑤ C、①⑤③④② D、⑤③②④① 5.人类从爆竹点燃爆炸升空到设计制造飞上太空的火箭,利用方案构思方法中----( ) A、草图法 B、模仿法 C、联想法 D、奇特性构思法 6.从蝙蝠探路方法到飞机夜间飞行雷达的导航,利用方案构思方法中-----------( ) A、草图法 B、模仿法 C、联想法 D、奇特性构思法 7. 如图所示掌上削皮器,可像戒指那样套在手指上工作,厚厚的橡皮垫保护手指和手掌不被刀刃割伤,削皮过程中也会觉得舒适安全。请问掌上削皮器设计分析时要考虑的“三要素”是----------------------------------------------------------------------( ) A 、结构、功能、安全性 B 、美观、实用、经济 C 、成人的手、削皮器、使用环境 D 、高效、健康、舒适 8.某厂打算设计一个经营用大容量(10升)的全自动豆浆机。在设计 分析中要考虑的因素有:○ 1杯体容量10升,○2声光提示、报警功能,○ 3制作过程自动化,○4采用数码彩屏显示。在以上因素中应该优先考虑的两项是-------------------------------------------------------------( ) A 、○ 1○2 B 、○1○3 C 、○2○4 D 、○1○4 9.小明要设计一个放在桌面上的CD 架,以下各项从“人”的角度进行分析的是---( ) A 、CD 架与桌子颜色相同,组合更协调 B 、 根据存放光盘的数量、大小进行下料 C 、无尖棱突角,使用更安全 D 、 采用框架结构、卡通造型 10.同学们看了陈晓丽同学的儿童自行车设计方案,指出方案中链轮、链条裸露在外的设计违反了相关的技术规范。陈晓丽出现这样的设计失误,是因为----------------------( ) A 、没有进行问卷调查 B 、没有进行模型制作 C 、没有进行技术试验 D 、没有明确童车的设计要求 11. 自行车采用了螺栓、螺母等许多标准件,厂家在设计该类产品时,使用标准件的目的( ) A 、提高产品的美观性 B 、实现通用互换,降低生产成本 C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D 、减少零件数量 12.下列产品不属于标准件的是------------------------------------------( ) A 、轴承 B 、钻头 C 、橡胶密封圈 D 、不锈钢门拉手 13.设计师们借鉴魔方各部分能够任意旋转的特点,设计出了一种“魔方”插座,它可以通过旋转改变各个插座的方向,而不会因为某电器的插头过大造成相邻的插座不能使用。这一设计运用了方案构思方法的-------------------------------------------------( ) A 、草图法 B 、模仿法 C 、联想法 D 、特异性构思法 14. 没有采用方案构思法中的模仿法的是------------------------------------( ) A 、由丝茅草锋利的小锯齿发明锯子 B 、研究袋鼠的运动形式发明了无轮汽车(跳跃机) C 、用红外敏感材料造出夜视镜 D 、鹰眼成像原理仿制出自动调焦摄像头 15.我们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为了降低制作成本和制作难度,常希望使用一些“标准件”。你对“标准件”的理解是-------------------------------------------------( ) A 、国家给予统一标准代号的零部件 B 、经国家检验合格或免检的零部件 C 、全国统一价格的零部件 D 、已经获得专利并得到保护的零部件 16.在学生台灯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台灯的各个部件进行设计分析,你认为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灯泡的主要功能在于照明,一般要选择没有频闪或频闪度较低的灯泡 B 、灯罩主要起美观作用,设计时主要考虑其造型 C 、支撑架主要起支撑作用,并决定台灯的高度,从而影响学生的坐姿 D 、台灯开关多种功能,选择那种开关要考虑学生的需要 17.制作一个适用于高中生使用的台灯时,需要先对“物、人、环境”三方面进行设计分析,其中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是“灯的散热性能好”,这个因素属于设计分析中哪个方面( ) A 、人 B 、物 C 、环境 D 、能源利用 18.如图,是一张技术设计活动中常用的“雷达图”,它多出现在哪个环节----------( ) A 、收集信息,发现问题 B 、计算材料,确定成本 C 、对设计成果的评价 D 、方案构思,权衡利弊

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书

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书 赵欣、王鹏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2006.6.26

前言 “信号与系统”是无线电技术、自动控制、生物医学电子工程、信号图象处理、空间技术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国内各院校相应专业的主干课程。 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既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这要求高等院校培养的大学生,既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严格的工程技术训练,不断提高实验研究能力、分析计算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21世纪要求培养“创造型、开发型、应用型”人才,即要求培养智力高、能力强、素质好的人才。 由于该课程核心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都非常重要,而且系统性、理论性很强,为此在学习本课程时,开设必要的实验,对学生加深理解、深入掌握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使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形象化、具体化,对增强学习的兴趣有极大的好处,做好本课程的实验,是学好本课程的重要教学辅助环节。 在做完每个实验后,请务必写出详细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方法、实验过程与结果、心得和体会等。

目录 实验一无源和有源滤波器 (1) 实验二方波信号的分解 (6) 实验三用同时分析法观测方波信号的频谱 (8) 实验四二阶网络状态轨迹的显示 (10) 实验五二阶网络函数的模拟 (14) 实验六抽样定理 (18) 附录 (22)

实验一无源和有源滤波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RC无源和有源滤波器的种类、基本结构及其特性。 2、对比研究无源和有源滤波器的滤波特性。 3、学会列写无源和有源滤波器网络函数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 1、滤波器是对输入信号的频率具有选择性的一个二端口网络,它允许某些频率(通常是某个频带范围)的信号通过,而其它频率的信号受到衰减或抑制,这些网络可以是由RLC元件或RC元件构成的无源滤波器,也可以是由RC元件和有源器件构成的有源滤波器。 2、根据幅频特性所表示的通过或阻止信号频率范围的不同,滤波器可分为低通滤波器(LPF)、高通滤波器(HPF)、带通滤波器(BPF)和带阻滤波器(BEF)四种。我们把能够通过的信号频率范围定义为通带,把阻止通过或衰减的信号频率范围定义为阻带。而通带与阻带的分界点的频率f,称为截止频率或称转折频率。图1-1中的A up为通带的电压放大倍数,f0为中心频率,f CL和f CH分别为低端和高端截止频率。 A A up f C f f C f f CL f CH f f CL f CH f 图1-1 各种滤波器的理想幅频特性 四种滤波器的实验线路如图1-2所示:

光电检测与应用第五章答案

直接检测系统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说直接检测又称为包络检测? )(t d A A i 2221 s αα+=所谓光电直接检测是将待测光信号直接入射到光检测器光敏面上,光检测器响应于光辐射强度(幅度)而输出相应的电流或电压信号。 式中:第一项为直流项。若光检测器输出端有隔直流电容,则输出光电流只包含第二项,就是包络检测的意思。 对直接检测系统来说,如果提高输入信噪比? 答:对于光电检测系统来说,其噪声主要有三类:(1)光子噪声包括:A.信号辐射产生的噪声;B.背景辐射产生的噪声。(2)探测器噪声包括:热噪声;散粒噪声;产生—复合噪声;1/f 噪声;温度噪声。(3)信号放大及处理电路噪声在实际的光电探测器中,由于光电转换机理不同,各种噪声的作用大小亦各不相同。若综合上述各种噪声源,其功率谱分布可用下图表示。由图可见:在频率很低时,1/f 噪声起主导作用;当频率达到中间范围频率时,产生——复合噪声比较显著;当频率较高,甚至于截至频率时,只有白噪声占主导地位,其它噪声影响很小。很明显,探测器应当工作在1/f 噪声小、产生-复合噪声为主要噪声的频段上。因此,对于直接探测系统,提高输入信噪比的措施有:(1)利用信号调制及选频技术可抑制噪声的引入白噪声的大小与电路的频带宽度成正比,因此放大器应采用带宽尽可能窄的选频放大器或锁相放大器。(2)将器件制冷,减小热发射,降低产生-复合噪声。采用半导体制冷、杜瓦瓶液态气体制冷或专用制冷机制冷。(3)采用最佳条件下的偏置电路,使信噪比(S/N )最大。 什么是直接检测系统的量子极限?说明其物理意义。 答:当入射信号光波所引起的散粒噪声为主要噪声, 其他噪声可忽略时,此时信噪比为:()f h 2P p s SNR ?=νη 该式为直接检测理论上的极限信噪比。也称为直接检测系统的量子极限。量子极限检测为检测的理想状态 试根据信噪比分析具有内增益光电检测器的直接检测系统为什么存在一个最佳倍增系数。 答:当光检测器存在内增益(如:光电倍增管)时当2M 很大时,热噪声可忽略。若光电倍增管加致冷、屏蔽等措施以减小暗电流和背景噪声,则可达到散粒噪声极限。在直接检测中,光电倍增管、雪崩管的检测能力高于光电导器件,采用有内增益的检测器是直接检测系统可能趋近检测极限的唯一途径。

信号与系统实验一

实验一 基本运算单元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由运算放大器为核心元件组成的基本运算单元; 2.掌握基本运算单元的测试方法。 二、 实验设备与仪器 1.THKSS-A/B/C/D/E 型信号与系统实验箱; 2.实验模块SS12; 3.双踪示波器。 三、 实验内容 1.设计加法器、比例运算器、积分器、微分器四种基本运算单元电路; 2.测试基本运算单元特性。 四、 实验原理 1.运算放大器 运算放大器实际就是高增益直流放大器,当它与反馈网络连接后,就可实现对输入信号的求和、积分、微分、比例放大等多种数学运算,运算放大器因此而得名。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符号如图1-1所示: 图1-1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符号 由图可见,它具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当信号从“-”端输入时,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反相,因此称“-”端为反相输入端;而从“+”端输入时,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同相,因此称“+”端为同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有以下的特点: (1)高增益 运算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用下式表示: )1(0 + --= u u u A 式中,u o 为运放的输出电压;u +为“+”输入端对地电压;u -为“-”输入端对地电压。不加反馈(开环)时,直流电压放大倍数高达104~106。 (2)高输入阻抗 运算放大器的输入阻抗一般在106Ω~1011Ω范围内。 (3)低输出阻抗 运算放大器的输出阻抗一般为几十到一、二百欧姆。当它工作于深度负反馈状态时,其闭环输出阻抗更小。 为使电路的分析简化,人们常把上述的特性理想化,即认为运算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入阻抗均为无穷大,输出阻抗为零。据此得出下面两个结论: 1)由于输入阻抗为无穷大,因而运放的输入电流等于零。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选择题答案)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梁森 选择题答案 1.单项选择题 1)某压力仪表厂生产的压力表满度相对误差均控制在0.4%~0.6%,该压力表的精度等级应定为__C__级,另一家仪器厂需要购买压力表,希望压力表的满度相对误差小于0.9%,应购买__B__级的压力表。A. 0 .2 B. 0 .5 C. 1 .0 D. 1.5 2)某采购员分别在三家商店购买100kg大米、10kg苹果、1kg巧克力,发现均缺少约0.5kg,但该采购员对卖巧克力的商店意见最大,在这个例子中,产生此心理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B__。 A.绝对误差 B.示值相对误差 C.满度相对误差 D.精度等级 3)在选购线性仪表时,必须在同一系列的仪表中选择适当的量程。这时必须考虑到应尽量使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欲测量的__C__左右为宜。A.3倍 B.10倍 C.1.5倍 D.0.75倍 4)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频率上限仅为5kHz)测量频率高达500kHz、10V左右的高频电压,发现示值还不到2V,该误差属于__D__。用该表直流电压档测量5号干电池电压,发现每次示值均为1.8V,该误差属于 A 。 A.系统误差 B.粗大误差 C.随机误差 D.动态误差 5)重要场合使用的元器件或仪表,购入后需进行高、低温循环老化试验,其目的是为了__D__。 A.提高精度 B.加速其衰老 C.测试其各项性能指标 D.提高可靠性

2.各举出两个非电量电测的例子来说明 1)静态测量; 2)动态测量; 3)直接测量; 4)间接测量; 5)接触式测量; 6)非接触式测量; 7)在线测量; 8)离线测量。 3.有一温度计,它的测量范围为0~200℃,精度为0.5级,试求:1)该表可能出现的最大绝对误差为__A__。 A. 1℃ B. 0.5℃ C. 10℃ D. 200℃ 2)当示值为2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__B__,10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__C__。 A. 1℃ B. 5% C. 1% D. 10% 4.欲测240V左右的电压,要求测量示值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0.6%,问:若选用量程为250V电压表,其精度应选__B__级。若选用量程为300V,其精度应选__C__级,若选用量程为500V的电压表,其精度应选__C__级。 A. 0.25 B. 0.5 C. 0.2 D.1.0 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1. 单项选择题 1)电子秤中所使用的应变片应选择__B__应变片;为提高集成度,测量气体压力应选择___D___;一次性、几百个应力试验测点应选择___A___应变片。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电气学科大类 2012 级 《信号与控制综合实验》课程 实验报告 (基本实验一:信号与系统基本实验) 姓名丁玮学号U201216149 专业班号水电1204 同组者1 余冬晴学号U201216150 专业班号水电1204 同组者2 学号专业班号 指导教师 日期 实验成绩 评阅人

实验评分表 基本实验实验编号名称/内容实验分值评分实验一常用信号的观察 实验二零输入响应、零状态相应及完全 响应 实验五无源滤波器与有源滤波器 实验六LPF、HPF、BPF、BEF间的变 换 实验七信号的采样与恢复 实验八调制与解调 设计性实验 实验名称/内容实验分值评分创新性实验 实验名称/内容实验分值评分教师评价意见总分

目录 1.实验一常用信号的观察 (1) 2.实验二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及完全响应 (4) 3.实验五无源滤波器与有源滤波器 (7) 4.实验六 LPF、HPF、BPF、BEF间的转换 (14) 5.实验七信号的采样与恢复 (19) 6.实验八调制与解调 (29) 7.实验心得与自我评价 (33) 8.参考文献 (34)

实验一常用信号的观察 一.任务与目标 1.了解常见信号的波形和特点; 2.了解常见信号有关参数的测量,学会观察常见信号组合函数的波形; 3.学会使用函数发生器和示波器,了解所用仪器原理与所观察信号的关系; 4.掌握基本的误差观察与分析方法。 二.总体方案设计 1.实验原理 描述信号的方法有许多种,可以用数学表达式(时间的函数),也可以使用函数图形(信号的波形)。 信号可以分为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两种。普通示波器可以观察周期信号,具有暂态拍摄功能的示波器可以观察到非周期信号的波形。目前,常用的数字示波器可以方便地观察周期信号及非周期信号的波形。 2.总体设计 ⑴观察常用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等信号及一些组合函数的波形,如y=sin(nx)+cos(mx)。 ⑵用示波器测量信号,读取信号的幅值与频率。 三.方案实现与具体设计 1.用函数发生器产生正弦波,并且设定波形的峰值及频率,用示波器观察并记录波形,测量和读取信号的幅值与频率; 2.用函数发生器产生方波,并且设定波形的峰值及频率,用示波器观察并记录波形,测量和读取信号的幅值与频率; 3.用函数发生器产生三角波,并且设定波形的峰值及频率,用示波器观察并记录波形,测量和读取信号的幅值与频率; 4.用函数发生器产生锯齿波,并且设定波形的峰值及频率,用示波器观察并记录波形,测量和读取信号的幅值与频率; 5.用函数发生器产生两个不同频率的正弦波,分别设定波形的峰值及频率,用示波器叠加波形,并观察组合函数的波形。 四.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 1.正弦波波形图如下: 幅值:2.56V 频率:999.986Hz 图1-1 正弦波波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