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校军官“武动”沙场

将校军官“武动”沙场
将校军官“武动”沙场

将校军官“武动”沙场

假如战争来临,作为一名军人,你的战位在哪里?

走上战场,当火光、炮火在身旁震撼闪过,你知道战士们在想什么吗?

作为用着一代装备、学着二代装备的领导机关干部,如何指导部队使用和管理三代装备?

从传感器到火力平台,你是否清楚信息在这个链接关系中的运行机理,是否了解掌握作战指挥信息流程的全过程?

……

面对200余件新装备,1000余名将校军官在戈壁深处,按体系作战要求实装实训。实装实训只是学习的过程,而思考、探讨并回答这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才是他们这次参训的根本目的。

把思路连接到网络,把操场对接到战场,领取指挥信息化战争的“资格证”

练兵场激发“头脑风暴”

4月21日,对于朱京余来说,是不同寻常的一天,也是紧张激动的一天。他小心翼翼地将一枚蓝色的“教学人员”工作牌别在作训服上。接下来的五天,他将作为兰州军区首长机关新装备学训管活动的教练员,在戈壁深处的某机步

旅,为来自军区机关的将军和校官们授课。

朱京余是某装甲旅二营的一名三级军士长。一个月前,他作为连队骨干和训练尖兵被选拔为教练员,担负某新型步战车的教学任务。学习射击专业的他,此次的具体教学内容是单车体会,即介绍该步战车的基本情况、性能、特点、执行任务等。朱京余说,此次授课的教案要求教练员自己准备完成。由于是给军区首长和机关领导授课,他在备课中特别注重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给训练课目融入信息元素,赋予体系作战背景。在来之前,他还与该步战车其他专业的战友一起讨论研究,先后7次修改教案。像朱京余一样,担负这次教学组训任务的有700多名教员。他们都是从军区上万名教练员中挑选出来的,有基层技术干部,也有连队训练骨干。

朱京余所担任教学的某新型步战车是2012年7月列装部队的。而他有幸成为第一批训练该装备的战士,并担任连队的教员,让他感到自豪的是,目前他已为连队培养了十四五名骨干。尽管做了充分的准备,朱京余对于这次授课多少还是感到有点压力。他说:“这次教学过程,对我来说也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首长们关注的主要是装备是否具有打赢能力。通过他们的提问,我思考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除了射击,我今后打算多学习驾驶、通信等专业,向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努力。”

对朱京余来说,这样的教学经历虽然是第一次,但其实,这项新装备学训管活动早在去年就开展了。据军区政委李长才介绍,去年以来,军区先后3次组织这项活动,从司令、政委到参谋、干事、助理员,分批次沉到训练一线,深入各武器平台和操作岗位,零距离学习军区部队最新列装的武器装备系统,通过理论授课、系统介绍、实装操作、研讨交流的方式,学装备性能、学体系构建、学信息流程、学岗位操作,锤炼指挥信息化战争的新本领。今年的学习活动是去年的继续和延伸。

谈及今年活动的新亮点,军区装备部部长李建印如数家珍:

训练理念突出体系制胜――利用信息系统装备,纵向构建指挥机构,横向连接各类武器装备平台,形成一个接近实战要求的作战装备体系。让机关干部明白作战体系是什么、怎么构建,每个系统、每件装备在体系中的作用和功能,不断强化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的理念。

训练步骤体现信息流转――把教学关注点放在信息的

获取、传输、处理、分发的过程上,让机关干部搞清楚信息从传感器到火力平台的链接关系和运行机理,了解掌握作战指挥信息流程的全过程。

训练方法突出实战应用――按照侦、控、打、评作战流程,对各武器平台进行模块化编组、系统配置。参训人员循

着信息流转的路径,逐系统、逐装备学习训练,亲身上装操作、上机体验,渐次掌握新装备操作方法,提高军事素质和信息素养。

这位曾当过民兵连长、从坦克驾驶员成长起来的少将,曾多次深入新装备部队学习调研。谈起部队当前新装备的训练和管理,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深入的思考。在他看来,从单装到系统,从信息到链路,从单兵到联合,既反映了观念的进步,更体现出战斗力标准的牢固确立。说到这次活动,李建印部长说:“就是要让机关干部通过学习训练,把思路连接到网络、把操场对接到战场、把能力落实到实装、把岗位转换成席位,领取指挥信息化战争的‘资格证’。”

“换枪”步伐加速推进,“换脑”抢占信息化战争的制高点

“领头雁”率先换“新羽”

走进戈壁深处某机步旅训练场,目之所及,指控、炮兵、防空兵、装甲、陆航、工程、防化7大类武器系统200余件新型装备巍然列阵,与茫茫戈壁的荒凉和冷寂形成强烈对比,让人感到血脉贲张。

军区司令员刘粤军告诉记者,组织军区首长机关大规模学习新装备,目的就是全面提高首长机关军事技能、信息化素养和指导部队建设能力,带头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指导,树立按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建设领导机关的导向。

记者在训练场看到,来自军区首长机关的将军和校官全部睡上下铺,过连队生活,当普通一兵,刻苦学习训练,丝毫不见“官”的架子。

在某新型指挥方舱,参训人员通过一体化指挥平台处理情报信息,各种指令通过网络直达单机、单炮和单兵作战终端。记者注意到,从单车单炮操作到成建制联动指挥,从单部电台使用到指挥信息系统运用,每个训练课目都蕴含信息化元素,赋予体系作战背景,打破了过去单个训练课目、单项技术技能、单一战场环境练兵的旧模式。

刚刚走下指挥方舱的军区装备部财务处处长周有雄,深有感触地说:“学到一套理论,转动一个按钮,驾驶一台战车,发射一枚炮弹,不仅仅让我们对整个装备的性能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在思想根子上触动了角色的转变,感受到了信息化对战斗力的倍增作用,对今后做好装备的服务保障工作有了更深的思考。”

像周有雄一样,来自军区首长机关的将校军官甘当小学生,虚心学习信息化装备的基本性能、操作程序和指挥流程。每一台新装备旁,每一个模拟训练室里,都可见勤学好问的身影。细到一幅界面、精到一组数据、小到一个按钮,只要有疑问,他们就虚心地向“兵教员”请教求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