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腈检测报警装置

丙烯腈检测报警装置
丙烯腈检测报警装置

丙烯腈检测报警装置

环保排放丙烯腈C3H4O2气体浓度分析仪(SK-600-C3H4O2)是一款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智能化传感器检测技术、整体隔爆(d)结构、固定安装方式的有毒气体检测仪。标准配置为带点阵LCD液晶显示、三线制4 ~20mA模拟和RS485数字信号输出,可选配置为可编程开关量输出等模块,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还支持输出信号微调等功能,方便系统组网及维护。可检测C3H4O2、C3H4O2S、C3H4O2、C3H4O2、C3H4O2、S C3H4O2、C3H4O2、C3H4O2、NC3H4O2、C3H4O2、ClC3H4O2、C3H4O2等多种有毒有害气体,详情可咨询东日瀛能。同时我司丙烯腈C3H4O2传感器销往:河北省、山东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甘肃省、青海省、河南省、江苏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浙江省、广东省等全国各地。

(注意:丙烯腈C3H4O2传感器(SK-600-C3H4O2)在不同的应用环境或行业有不同的别名,如丙烯腈C3H4O 2检测仪丙烯腈C3H4O2变送器丙烯腈C3H4O2探测器丙烯腈C3H4O2探头便携式丙烯腈C3H 4O2探头丙烯腈C3H4O2检测装置)

特点

■智能化EC传感器,采用本质安全技术,可支持多气体、多量程检测,并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无需工具可实现传感器互换、离线标定和零点自校准

■智能的温度和零点补偿算法,使仪器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具有很好的选择性,避免了其他气体对被检测气体的干扰

■多种信号输出,既可方便接入PLC/DCS等工控系统,也可以作为单机控制使用

■超大点阵LCD液晶显示,支持中英文界面

■免开盖,红外遥控器操作,单人可维护

■本地报警指示,一体化声光报警器(选配)

■仪器具有超量程、反极性保护,能避免人为操作不当引起的危险

■丰富的电气接口,可供用户选择

■通过ATC3H4O2、UL、CSA等认证,具有国际化高端品质

(同时对于不同行业的针对性应用有:丙烯腈C3H4O2报警装置高精度环保排放丙烯腈C3H4O2气体浓度分析仪丙烯腈C3H4O2检测模块丙烯腈C3H4O2传感器RS485信号输出丙烯腈C3H4O2报警器4-2 0mA信号输出丙烯腈C3H4O2报警器固定式带液晶显示型丙烯腈C3H4O2检测仪带显示带声光报警器固定式丙烯腈C3H4O2检测仪等产品模式)

东日瀛能科技丙烯腈C3H4O2探头厂家丙烯腈C3H4O2探头价格详情可咨询东日瀛能SK-600-C3H4O2

技术参数:

■产品名称:丙烯腈C3H4O2报警器SK-600-C3H4O2

■检测气体:丙烯腈C3H4O2

■检测原理:电化学原理、催化燃烧原理

■检测范围:0-10ppm、0-20ppm、0-50ppm、0-200ppm、0-5000pp等任意可选

■分辨率:0.1ppm、0.1ppm、0.2ppm、1ppm、25ppm等可选

■检测方式:扩散式、泵吸式可选

■显示方式:液晶显示

■输出信号:用户可根据实际要求而定,最远可传输2000米(单芯1mm2屏蔽电缆)

①两线制4-20mA电流信号输出(三线制可选)

②RS-485数字信号输出,配合RS232转接卡可在电脑上存储数据(选配)

③2组继电器输出:无源触电容量220VAC3A,24VDC3A(选配)

④报警信号输出:现场声光报警,报警声音:<90分贝(选配)

■检测精度:≤±2%(F.S)

■重复性:≤±1%

■零点漂移:≤±1%(F.S/年)

■报警方式:声、光报警

■响应时间:小于20S

■恢复时间:小于20S

■防爆类型:本质安全型

■防爆标志:C3H4O2d II C T6Gb

■防护等级:IP65

■直接读数:PPM、%LEL、%VOL任意设定

■传感器寿命:24个月

■使用环境:温度-20℃~+70℃;相对湿度≤95%RH(非凝露)

■工作电源:24VDC(正常工作电压范围:10~30VDC)

■外型尺寸(含探枪长度):170×140×80mm

■重量:1.5Kg

■壳体材料:不锈钢/铝合金

■标准附件:说明书、合格证、发货清单、保修卡、包装箱、220V转24V电源(选配)、RS485转RS232(接电脑用为可选)

设计标准

GB50493-200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GB12358-2006《作业场所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

执行标准

GB3836.1-201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GB3836.2-201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二部分:隔爆型“d”》

Q/SK01-2013《深圳市东日瀛能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执行标准》

【东日瀛能科技始终走在行业前端,是深圳最早从事气体检测仪生产的厂家之一;中国气体检测仪著名品牌;国家防爆合格证取得单位;产品多样(气体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模块,红外气体传感器,气体报警器,便携式气体检测仪等)技术精湛、售后完善】

东日瀛能科技将丙烯腈C3H4O2传感器将安全送往云南省、福建省、台湾省、海南省、山西省、四川省、陕西省、贵州省、安徽省、重庆、北京、上海、天津、广西、内蒙古、西藏、新疆、宁夏等每一处需要的地方

应用场所

石油石化、化工厂、冶炼厂、钢铁厂、煤炭厂、热电厂、医药科研、制药生产车间、烟草公司、环境监测、学校科研、楼宇建设、消防报警、污水处理、工业气体过程控制、锅炉房、垃圾处理厂、隧道施工、输油管道、加气站、地下燃气管道检修、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危险场所安全防护、航空航天、军用设备监测等。

东日瀛能科技SK-600-C3H4O2关键字:

丙烯腈C3H4O2检测仪丙烯腈C3H4O2变送器丙烯腈C3H4O2探测器丙烯腈C3H4O2报警器丙烯腈C3H4O2探头丙烯腈C3H4O2探头厂家丙烯腈C3H4O2探头价格便携式丙烯腈C3H4O2探头丙烯腈C3H4O2检测装置丙烯腈C3H4O2报警装置高精度环保排放丙烯腈C3H4O2气体浓度分析仪丙烯腈C3 H4O2检测模块丙烯腈C3H4O2传感器RS485信号输出丙烯腈C3H4O2报警器4-20mA信号输出丙烯腈C3H4O2报警器固定式带液晶显示型丙烯腈C3H4O2检测仪带显示带声光报警固定式丙烯腈C3H4O2检测仪

东日瀛能科技-丙烯腈C3H4O2气体传感器专家告诉你:

丙烯腈C3H4O2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一、目的

(1)为了及时控制和消除丙烯腈C3H4O2设备泄漏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方案适用于公司内的丙烯腈C3H4O2制冷系统、冷库突发丙烯腈C3H4O2(丙烯腈C3H4O2)泄漏、火灾、爆炸事故的应急处臵和救援

【丙烯腈C3H4O2检测仪丙烯腈C3H4O2变送器丙烯腈C3H4O2探测器丙烯腈C3H4O2报警器丙烯腈C3H4O2探头丙烯腈C3H4O2探头厂家丙烯腈C3H4O2探头价格便携式丙烯腈C3H4O2探头丙烯腈C3H4O2检测装置丙烯腈C3H4O2报警装置】

二、泄露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丙烯腈C3H4O2的危险特征分析

1)丙烯腈C3H4O2的物理化学性质:丙烯腈C3H4O2是一种无色透明而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相对密度0.60(空气=1)。气丙烯腈C3H4O2加压到0.7—0.8MPa时就变成丙烯腈C3H4O2,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相反液态丙烯腈C3H4O2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丙烯腈C3H4O2可作致冷剂,接触丙烯腈C3H4O2可引起严重冻伤,因其价廉的特点在制冰和冷藏行业得到广泛使用。

2)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8类腐蚀品。火灾爆炸危险性类别为乙类。丙烯腈C3H4O2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比例时,遇明火能引起爆炸,其爆炸极限为15.5~25%。

3)丙烯腈C3H4O2具有较高的体积膨胀系数,满量充装丙烯腈C3H4O2的容器,在0—60℃范围内,丙烯腈C 3H4O2温度每升高1℃,其压力升高约1.32—1.80MPa,因而丙烯腈C3H4O2容器超装极易发生爆炸。

2.丙烯腈C3H4O2泄漏危害分析

(1)低浓度丙烯腈C3H4O2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丙烯腈C3H4O2可引起组织溶解性坏死、皮肤及上呼吸道粘膜化学性炎症及烧伤、肺充血、肺水肿及出血等。

(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东日瀛能科技:高精度环保排放丙烯腈C3H4O2气体浓度分析仪丙烯腈C3H4O2检测模块丙烯腈C3H 4O2传感器RS485信号输出丙烯腈C3H4O2报警器4-20mA信号输出丙烯腈C3H4O2报警器固定式带液晶显示型丙烯腈C3H4O2检测仪带显示带声光报警固定式丙烯腈C3H4O2检测仪】

(4)轻度中毒:眼、口有辛辣感,流涕、咳嗽,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头昏、头痛,眼结膜充血、水肿,口唇和口腔、眼部充血,胸闷和胸骨区疼痛等。

(5)重度中毒:吸入高浓度丙烯腈C3H4O2时,可引起喉头水肿、喉痉挛,发生窒息。外露皮肤可出现II 度化学灼伤,眼睑、口唇、鼻腔、咽部及喉头水肿,粘膜糜烂、可能出现溃疡。

(6)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对动植物造成冻伤。排放要溶解水后,送往专业部门处理。

3.容易发生事故的设备部位

(1)丙烯腈C3H4O2储罐的气相进出口、液相进出口、排污口、放散扣、液面计借口、压力表借口等接管、阀门、法兰连接密封等部位失效或泄漏。

(2)丙烯腈C3H4O2管道法兰、阀门、法兰连接密封部位失效或泄漏;

(3)丙烯腈C3H4O2罐车装卸用软管泄漏或爆裂;

(4)丙烯腈C3H4O2瓶泄漏或爆炸。

注意:

泄露现场应急监测方法可采用:东日瀛能科技便携式丙烯腈C3H4O2气体检测仪

XXX公司废气治理方案

XXX公司 废气治理工程 设 计 方 案 XXX环保科技有限公司XXXX年X月

目录 一、概述 (2) 二、设计依据、原则和执行标准 (2) 三、废气排放特征 (3) 四、真空泵废气治理方案 (8) 五、收集废气治理方案 (12) 六、投资估算 (14) 七、建议 (16) 联系人: 电话传真手机 E-mail

一、概述 XXX化工有限公司位于XXX,系国家农药生产定点企业,主要产品有马拉硫磷原药、烟嘧磺隆原药、杀虫剂、除草剂等。吡虫啉车间生产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有机废气,主要污染物有甲苯、氯化氢、丙烯醛、环戊二烯、双环戊二烯、乙醇、丁酮等。这些废气若未经净化处理直接排放,会给周围大气环境带来污染,并给工厂员工及周围居民身心健康带来隐患。为保护环境、治理生产中的废气污染,该公司委托我司编制废气治理方案。 我公司是专业从事废气污染防治的高科技环保企业,在全国各地已有多家有机废气治理工程设计、施工业绩。根据该公司提供的相关资料,结合我公司同类型废气治理工程的成功经验,编制治理设计方案,供参考实施。 由于车间排放的废气种类多,排放方式和浓度也差异较大,建议分类收集,分别治理,在保证治理效果的前提下,减少投资和运行成本。 二、设计依据、原则和执行标准 1、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物防治法》; (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19-87 (6)《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 (7)《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8)《工业与民用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9)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及治理要求。

一氧化碳浓度检测报警器

一氧化碳浓度检测报警器 一氧化碳浓度检测报警器特点: ★是款内置微型气体泵的安全便携装置 ★整机体积小,重量轻,防水,防爆,防震设计. ★高精度,高分辨率,响应迅速快. ★采用大容量可充电锂电池,可长时间连续工作. ★数字LCD背光显示,声光、振动报警功能. ★上、下限报警值可任意设定,自带零点和目标点校准功能,内置 温度补偿,维护方便. ★宽量程,最大数值可显示到50000ppm、100.00%Vol、100%LEL. ★数据恢复功能,免去误操作引起的后顾之忧. ★显示值放大倍数可以设置,重启恢复正常. ★外壳采用特殊材质及工艺,不易磨损,易清洁,长时间使用光亮如新. 一氧化碳浓度检测报警器产品特性: ★是款内置微型气体泵的高精度的手式安全便携装备; ★进口电化学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使用寿命长达3年; ★采用先进微处理器技术,响应速度快,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 ★检测现场具有现场声光报警功能,气体浓度超标即时报警,是危险现场作业的安全保障; ★现场带背光大屏幕LCD显示,直观显示气体浓度/类型/单位/工作状态等; ★全量程范围温度数字自动跟踪补偿,保证测量准确性; ★半导体纳米工艺超低功耗32位微处量器; ★全软件自动校准,传感器多达6级目标点校准功能,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线性,并且具有数据恢复功能;★全中文/英文操作菜单,简单实用,带温度补偿功能; ★防高浓度气体冲击的自动保护功能; 一氧化碳浓度检测报警器技术参数: 检测气体:空气中的硫化氢气体

检测范围:0-100ppm、500ppm、1000ppm、5000ppm、0-100%LEL 分辨率:0.1ppm、0.1%LEL 显示方式:液晶显示 温湿度:选配件,温度检测范围:-40~120℃,湿度检测范围:0-100%RH 检测方式:扩散式、流通式、泵吸式可选安装方式:壁挂式、管道式检测精度:≤±3%线性误差:≤±1% 响应时间:≤20秒(T90)零点漂移:≤±1%(F.S/年)恢复时间:≤20秒重复性:≤±1% 信号输出:①4-20mA信号:标准的16位精度4-20mA输出芯片,传输距离1Km ②RS485信号:采用标准MODBUS RTU协议,传输距离2Km ③电压信号:0-5V、0-10V输出,可自行设置 ④脉冲信号:又称频率信号,频率范围可调(选配) ⑤开关量信号:标配2组继电器,可选第三组继电器,继电器无源触点,容量220VAC3A/24VDC3A 传输方式:①电缆传输:3芯、4芯电缆线,远距离传输(1-2公里) ②GPRS传输:可内置GPRS模块,实时远程传输数据,不受距离限制(选配) 接收设备:用户电脑、控制报警器、PLC、DCS、等 报警方式:现场声光报警、外置报警器、远程控制器报警、电脑数据采集软件报警等 报警设置:标准配置两级报警,可选三级报警;可设置报警方式:常规高低报警、区间控制报警 电器接口:3/4″NPT内螺纹、1/2″NPT内螺纹,同时支持2种电器连接方式 防爆标志:ExdII CT6(隔爆型)壳体材料:压铸铝+喷砂氧化/氟碳漆,防爆防腐蚀 防护等级:IP66工作温度:-30~60℃ 工作电源:24VDC(12~30VDC)工作湿度:≤95%RH,无冷凝 尺寸重量:183×143×107mm(L×W×H)1.5Kg(仪 器净重) 工作压力:0~100Kpa 标准配件:说明书、合格证质保期:一年 一氧化碳浓度检测报警器简单介绍: 一氧化碳浓度检测报警器报警器高精度、高分辨率,响应快速,超大容量锂电充电电池,采样距离远,LCD 背光显示,声光报警功能,上、下限报警值可任意设定,可进行零点和任意目标点校准,操作简单,具 有误操作数据恢复功能.

涡流检测的技术

目录 涡流检测技术及进展 (2) 涡流检测自然裂纹与信号处理 (5) 压力容器列管涡流检测技术的研究 (9) 金属锈蚀的涡流检测 (11)

涡流检测技术及进展 1 引言 涡流检测是建立在电磁感应原理基础上的无损检测方法。如图1,已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在检测线圈上接通交流电,产生垂直于工件的交变磁场。检测线圈靠近被检工件时,该工件表面感应出涡流同时产生与原磁场方向相反的磁场,部分抵消原磁场,导致检测线圈电阻和电感变化。若金属工件存在缺陷,将改变涡流场的强度及分布,使线圈阻抗发生变化,检测该变化可判断有无缺陷。 随着微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各种信号处理技术的采用,涡流检测换能器、涡流检测信号处理技术及涡流检测仪器等方面出现长足发展。 2 涡流检测的信号处理技术 提高检测信号的信噪比和抗干扰能力,实现信号的识别、分析和诊断,以得出最佳的信号特征和检测结果。 2.1 信号特征量提取 常用的特征量提取方法有傅里叶描述法、主分量分析法和小波变换法。 傅里叶描述法是提取特征值的常用方法。其优点是,不受探头速度影响,且可由该描述法重构阻抗图,采样点数目越多,重构曲线更逼近原曲线。但该方法只对曲线形状敏感,对涡流检测仪的零点和增益不敏感,且不随曲线旋转、平移、尺寸变换及起始点选择变化而变化。 用测试信号自相关矩阵的本征值和本征矢量来描绘信号特征的方法称为主分量分析法,该方法对于相似缺陷的分辨力较强。

小波变换是一种先进的信号时频分析方法。将小波变换中多分辨分析应用到涡流检测信号分析中,对不同小波系数处理后,再重构。这种经小波变换处理后的信号,其信噪比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2.2 信号分析 (1) 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矢量是信号的特征参量,对信号特征参量的正确选择与提取是采用神经网络智能判别成功的关键。组合神经网络模型,采用分级判别法使网络输入变量维数由N2 降到N,网络结构大为简化,训练速度很快,具有较高的缺陷识别率和实用价值。 神经网络可实现缺陷分类,具有识别准确度高的优点,对不完全、不够清晰的数据同样有效。 (2) 信息融合技术 信息融合是对来自不同信息源检测、关联、相关、估计和综合等多级处理,得到被测对象的统一最佳估计。 涡流C 扫描图像的融合,将图像分解为多子带图像,并在转换区内采用融合算法实现图像融合。Ka Bartels等采用信噪比最优方法合并涡流信号,并用空间频率补偿方法使合并前高频信号变得模糊而低频信号变得清晰。Z Liu等利用最大值准则选择不同信号的离散小波变换系数,选取待融合系数的最大绝对值作为合并转换系数。因此融合信号可基于这些系数,利用逆小波变换来重构。小波变换可按不同比例有效提取显著特征。在融合信号过程中,所有信号的有用特征都被保存下来,因此内部和表面缺陷信息得到增强。 2.3 涡流逆问题求解 换能器检测到的信号隐含缺陷位置、形状、大小及媒质性质等信息,由已知信号反推媒质参数(电导率)或形状(缺陷),属于电磁场理论中的逆问题。 为求解涡流逆问题,先要建立缺陷识别的数学模型,有形状规则的人工缺陷、边界复杂的自然缺陷、单缺陷和多缺陷等模型;在媒质类型方面,有复合材料和被测件表面磁导率变化等模型。 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缺陷模型各种数值解法也获得进展。出现有限元法、矩量法和边界元法等。 3 涡流检测设备 美国的EM3300 和MIZ-20 为采用阻抗平面显示技术典型产品,而TM-128 型涡流仪是我国首台配有微机带有阻抗平面显示的涡流探伤仪。MFE-1三频涡流仪是我国研制的首台多频涡流检测设备。随后,国内研制成功多种类型的多频涡流检测仪,如EEC-35、EEC-36、EEC-38、EEC-39 和ET-355、ET-555、ET-556 等。 目前,我国在有限元数值仿真、远场涡流探头性能指标分析及检测系统的研制等方面取得研究成果,推出商品化远场涡流检测仪器,其中ET-556H和 EEC-39RFT 已用于化工炼油设备的钢质热交换管和电厂高压加热器钢管的在 役探伤。 今后涡流检测技术研发包括:完善换能器设计理论,研制性能更好的涡流检测换能器;研究缺陷大小形状位置深度的涡流定位技术和三维成像技术;研究并

丙烯腈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丙烯腈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摘要:介绍了丙烯腈废水的来源及其危害,并叙述了目前国内外丙烯腈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通过对比各种处理技术的优缺点,从废水资源化的角度,对丙烯腈废水的处理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展望。认为可将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3 类方法相结合,优缺点互补,组成物化法、生化法或物化生联用法。 关键词:丙烯腈废水;处理技术;资源化 近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各类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其中含氰废水是一种毒性较大的工业废水,主要来自电镀、煤气、焦化、冶金、金属加工、化纤、塑料、农药等部门。由工业污染源进入环境的氰化物属剧毒类物质,包括以氢氰酸、氰化钠为代表的无机氰化物和以丙烯腈、丁二腈为代表的有机氰化物(或称腈化物)。 其中,丙烯腈是3 大合成材料(纤维、橡胶和塑料)的重要化工原料,在有机合成工业和人民经济生活中用途广泛。全世界丙烯腈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到2011 年底,全球丙烯腈总生产能力约为6.4 Mt/a,其中一半不到的产能出自美国[1-2]。丙烯腈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含有剧毒物质丙烯腈、乙腈、氢氰酸、聚合物、硫铵等,对环境危害极大[3]。同时,丙烯腈属于我国确定的58 种优先控制和美国EPA 规定的114 种优先控制的有毒化学品之一,因此大力研发丙烯腈废水的处理技术意义重大。

本文叙述了目前国内外丙烯腈废水的处理技术,及其存在的优缺点,并且从废水资源化的角度提出了对未来丙烯腈废水处理技术的一些建议和展望。 1·丙烯腈合成工艺 丙烯腈合成工艺主要有环氧乙烷法、乙炔法、丙烯氨氧化法和丙烷氨氧化法[4]。其中环氧乙烷法是先由环氧乙烷和氢氰酸反应制得氰乙醇,再在碳酸镁的催化作用下脱水制得丙烯腈,此法生产的丙烯腈纯度相对较高,但其原料昂贵,且氢氰酸的毒性较大,现已被淘汰。乙炔法是将乙炔和氢氰酸在氯化亚铜和氯化铵的催化作用下直接合成丙烯腈,工艺较为简单,其缺点是副产物种类较多,并且不易分离,也已经被淘汰。目前国内外采用的丙烯腈合成工艺主要包括流化床丙烯氨氧化法和丙烷氨氧化法[5]。其合成工艺流程主要可分为5 个部分,合成、分离、后处理、乙腈和硫氨。 有研究发现,甘油在WO3/TiO2的催化下脱水生成丙烯醛,然后以Sb-(Fe,V)-O 为催化剂进行氨氧化,同样可以得到丙烯腈,但是这项技术在生产规模的商业化中还不够成熟,还没有正式投入应用[6]。 1.1 丙烯氨氧化法 此法又称为Sohio 法,是以丙烯、氨气和空气中的氧为原料,在温度为440 ℃、压力为63.74 kPa 的条件下,丙烯、氨、空气以1.0:1.15:10.5 的摩尔比,从底部进入流化床反应器。反应式为:CH2=CHCH3+NH3+3/2O2→CH2=CHCN+H2O。

8路温度巡回检测、报警系统

8路巡回检测、报警系统 一、摘要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家用电器和办公设备的智能化、系统化已成为发展趋势,而这些高性能几乎都要通过电子电路实现。同时,温度作为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环境参数,对其的测量和研究也变得极为重要。本实验基于数字、模拟电子电路相关知识,实现了8路温度巡回检测、报警系统。此系统包括555时钟电路、计数与译码显示电路、拨码开关和数据选择电路、蜂鸣报警电路、电压比较电路、Pt100测温电路等模块。各模块焊接前均用Multisim软件对电路进行了仿真。8路通道中,有6路采用拨码开关实现对通道的工作状态模拟,1路采用滑动变阻器与窗口比较器实现通道的工作状态模拟,还有1路为热电阻Pt100的测温电路,且后两路通道均设置两个阈值,可检测系统工作状态是否处于正常范围之内。该系统能够对多个通道的工作状态(如温度)是否正常进行巡回检测。当某一通道出现故障(如超温)时,由巡回检测系统发出报警并显示故障的通道号,故障排除后,系统可继续进行巡回检测。

二、设计任务 2.1 设计选题 选题八:8路巡回检测、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2 设计任务要求 (1)基本要求:用十进制计数器、数据选择器、显示译码器和适当门电路设计一个8路循环检测报警器,循环检测周期不超过8秒。当某一路出现故障(如超温)时停止检测,并且发出报警和显示故障的通道号; (2)扩展要求1:电源电压模拟:要求采用滑动变阻器设计与实现2路电源电压输出的模拟。电压比较器可设定上、下限电压报警值; (3)扩展要求2:实现1路热电阻Pt100的测温电路。 三、方案设计与论证 接通电源后,555芯片在3口输出10Hz的时钟信号,在此信号的控制下,74ls160开始在0~7内循环计数,通过QA,QB,QC,QD输出BCD码到74ls47和74ls151的A,B,C端口。八路通道的电压输出值送入74LS151八路数据选择器的D0~D7端,74LS151的Y和~W互为反码形式输出,Y接74LS160的控制端ENT,~W接蜂鸣器。正常情况下,~W输出为低电平,无法驱动三极管,蜂鸣器不响。当有某一路或多路出现故障时,Y端输出为低电平,计数器74LS160停止计数,QA,QB,QC输出数据保持为出现故障时接受的二进制码,通过译码器在共阳数码管上显示的是一个不变的值,即故障通道号,~W端输出一个高电平,三极管导通,蜂鸣器响。系统方框图见图1: 图1 系统方框图 此系统全部使用硬件搭建,未使用单片机,无需编程,芯片采用了74系列,在

聚丙烯腈纤维的改性

五、聚丙烯腈纤维的改性 5.1改性的原因 聚丙烯腈纤维被称为合成羊毛,是代替羊毛的一种理想合成纤维,它具有较好的蓬松性、弹性、保暖性,但是其回弹性、卷曲性与羊毛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聚丙烯腈纤维吸湿性差的弊端也使其在使用过程中缺少天然纤维的舒适性。此外,聚丙烯腈纤维易于产生静电的积聚,纤维的体积电阻率高达 6.5×1013Ω/cm,影响了纺丝加工性能及其应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合成纤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聚丙烯腈纤维已不能适应人们的需求,因此需要对聚丙烯腈纤维进行改性。 5.2聚丙烯腈纤维的亲水性改性 5.2.1高聚物分子的亲水化 在聚合时引入亲水性单体与AN共聚,增加纤维的亲水性。这种亲水性单体是含有-OH、COOH或其它亲水基团的乙烯基化合物,在国外有大量的专利报道。如日本旭化成曾分别采用乙烯基吡啶和二羰基吡咯化合物等为主的亲水性共聚单体,制得了吸水性PAN纤维。 5.2.2用亲水物共混: 可用来共混的亲水性化合物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低分子化合物,另一种是高分子化合物。对溶液纺丝来说,用低分子化合物共混的纺丝溶液宜采用干法纺丝,如西德拜耳公司在PAN纺丝原液中加入5%~10%的甘油或四甘醇,进行干纺,生产高吸水性改性PAN纤维。现在所采用的亲水性化合物逐渐趋向于用高分子化合物,这些高分子化合物有:亲水性轻度交联树脂、聚乙二醇衍生物和聚丙烯酰胺等。 5.2.3与亲水物接枝共聚 与亲水性物质接枝共聚,同样可以达到增加纤维中亲水性基团的目的,其工艺要比大分子结构亲水化的方法简单易行。聚丙烯腈可与甲基丙烯酸、聚乙烯醇等接枝共聚,达到改善吸湿性的目的。丙烯腈与天然大豆蛋白通过接枝共聚制得亲水改性聚丙烯腈纤维是又一成功的范例。随着接枝效率的提高,吸湿率相应增加,这是由于大豆蛋白存在于聚丙烯腈纤维的表面的原因。 5.2.4对纤维表面进行碱减量处理 用碱减量法对聚丙烯腈纤维进行表面处理,使纤维表面粗糙化,产生沟槽、凹窝,以增强其吸水效果。同时,纤维结构中氰基与酯基在一定浓度碱溶液作用

一氧化碳报警器设计

一氧化碳报警器的设计 【摘要】一氧化碳(CO)是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中常见的一种无色无味有毒气体,不易被人们发现,当人处于CO气体之中是十分危险的,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而经常产生于煤炭等碳素的燃料的燃烧不充分,危害最大的就是一氧化碳中毒。因此,从安全、环保及经济上考虑,研制一种检测可燃性气体自动报警和自动打开排器装置的一种控制器是非常必要的。由于本设计需要用到CO传感器,所以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电路的设计还要考虑到传感器电路部分需要具有良好的温度、湿度稳定性。 本设计是对空间的CO浓度进行报警、控制其他器件进行工作。采用了“探测器+单片机控制电路”设计思路,该方案具有检测误差小,反应速度快等优点。选用一种十分稳定的CO传感器MQ7,对一定空间的一氧化碳浓度进行检测,采用功能和性价比较高的STC89C52单片机作为中央处理单元,对浓度信号进行采集、数据处理、显示、报警及打开排气装置等工作。也就是说报警器对CO进行实时控制,当一氧化碳的浓度超过允许值时,控制电路进行报警。 【关键词】一氧化碳;报警器;单片机;电化学(气敏)传感器

目录 前言 (3) 1.绪论 (4) 1.1 课题研究背景 (4)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5) 1.3 一氧化碳报警器的概述 (5) 1.4 设计的主要任务 (5) 2.方案设计 (6) 2.1设计要求 (7) 2.2 初始化方案 (7) 2.2.1 总体方案的选择 (8) 2.2.2 MQ-7气体传感器 (8) 2.3系统的组成 (11) 3.报警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CO报警器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报警器的总体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 主控电路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STC89C52系列单片机系统结构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一氧化碳报警器电路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氧化碳检测报警装置

一氧化碳检测报警装置 环保排放一氧化碳CO气体浓度分析仪(SK-600-CO)是一款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智能化传感器检测技术、整体隔爆(d)结构、固定安装方式的有毒气体检测仪。标准配置为带点阵LCD液晶显示、三线制4~20mA模拟和RS485数字信号输出,可选配置为可编程开关量输出等模块,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还支持输出信号微调等功能,方便系统组网及维护。可检测CO、COS、CO、CO、CO、SCO、CO、CO、NCO、CO、ClC O、CO等多种有毒有害气体,详情可咨询东日瀛能。同时我司一氧化碳CO传感器销往:河北省、山东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甘肃省、青海省、河南省、江苏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浙江省、广东省等全国各地。 (注意:一氧化碳CO传感器(SK-600-CO)在不同的应用环境或行业有不同的别名,如一氧化碳CO检测 仪一氧化碳CO变送器一氧化碳CO探测器一氧化碳CO探头便携式一氧化碳CO探头一氧化碳CO检测装置) 特点 ■智能化EC传感器,采用本质安全技术,可支持多气体、多量程检测,并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无需工具可实现传感器互换、离线标定和零点自校准 ■智能的温度和零点补偿算法,使仪器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具有很好的选择性,避免了其他气体对被检测气体的干扰 ■多种信号输出,既可方便接入PLC/DCS等工控系统,也可以作为单机控制使用 ■超大点阵LCD液晶显示,支持中英文界面

■免开盖,红外遥控器操作,单人可维护 ■本地报警指示,一体化声光报警器(选配) ■仪器具有超量程、反极性保护,能避免人为操作不当引起的危险 ■丰富的电气接口,可供用户选择 ■通过ATCO、UL、CSA等认证,具有国际化高端品质 (同时对于不同行业的针对性应用有:一氧化碳CO报警装置高精度环保排放一氧化碳CO气体浓度分析仪一氧化碳CO检测模块一氧化碳CO传感器RS485信号输出一氧化碳CO报警器4-20mA信号输出一氧化碳CO报警器固定式带液晶显示型一氧化碳CO检测仪带显示带声光报警器固定式一氧化碳CO检测仪等产品模式) 东日瀛能科技一氧化碳CO探头厂家一氧化碳CO探头价格详情可咨询东日瀛能SK-600-CO 技术参数: ■产品名称:一氧化碳CO报警器SK-600-CO ■检测气体:一氧化碳CO ■检测原理:电化学原理、催化燃烧原理 ■检测范围:0-10ppm、0-20ppm、0-50ppm、0-200ppm、0-5000pp等任意可选 ■分辨率:0.1ppm、0.1ppm、0.2ppm、1ppm、25ppm等可选 ■检测方式:扩散式、泵吸式可选 ■显示方式:液晶显示 ■输出信号:用户可根据实际要求而定,最远可传输2000米(单芯1mm2屏蔽电缆) ①两线制4-20mA电流信号输出(三线制可选) ②RS-485数字信号输出,配合RS232转接卡可在电脑上存储数据(选配) ③2组继电器输出:无源触电容量220VAC3A,24VDC3A(选配) ④报警信号输出:现场声光报警,报警声音:<90分贝(选配) ■检测精度:≤±2%(F.S) ■重复性:≤±1% ■零点漂移:≤±1%(F.S/年) ■报警方式:声、光报警

多口径钢管涡流探伤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张吉亮

多口径钢管涡流探伤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张吉亮,张双伟,王桂敏 (山东省煤田地质钻探工具厂,山东泰安272400) 摘 要 该文针对实际生产过程中,钢管口径种类多的情况,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涡流探伤系统。该系统实现了自动化控制,操作安全可靠,生产效率高。适合Φ73 Φ340mm 口径钢管探伤工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关键词 多口径钢管 涡流探伤 点探头 自动控制 中图分类号TG115.28 文献标识码 B Research and Design of ET for many Diameter Tubes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actual production process ,the steel pipe diameter many kinds of situations ,study design a kind of new ET system.This system realizes the automatic control ,safe and reliable operation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Suitable for a Φ73 Φ340mm pipe diameter ,has the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Key words many Diameter Tubes ET probe automatic control 1钢管无损探伤概述 无损探伤是在不损害被检对象的前提下,探测其 内部或外表缺陷的现代化检验技术,近年来已被广泛 应用于钢管生产检验中。用于无缝钢管生产中的无损 探伤方法主要有超声波探伤、磁力探伤、涡流探伤以及渗透探伤等。各种探伤方法都有其一定的使用范围。几种主要探伤方法的特点及比较见表1。 表1钢管无损探伤方法的比较 项目 超声波法涡流法磁力法 磁粉 漏磁 渗透法 基本原理缺陷对超声波的反射和吸收缺陷处漏电流的变化引起感应磁场的变化表面缺陷产生的漏磁对磁粉的吸引表面缺陷产生的漏磁的直接检测显示液对表面裂纹渗透 探伤部位表面,内部表面,内部表面(限于磁性材料)表面(限于磁性材料)表面灵敏度很高 高 较高 较高 高 检测纪录及显示方式 自动在线,立即显示 自动在线,立即显示 着色磁粉显示或荧光磁粉在暗室显示 自动在线,立即显示 着色液显示或荧光液在暗室显示 超声波探伤是一种最基本的无损探伤方法。它的 优点是能发现其他探伤方法不能发现的内部缺陷,能准确地确定缺陷的位置 ,而且操作简单、迅速。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不能判断缺陷的性质,对钢管表面粗糙度要求达2.5 5μm 。 磁粉探伤方法可用于探测铁磁性材料表面上或近表面的裂纹以及其他缺陷。磁粉探伤对表面缺陷的灵敏度最大;对表面以下的缺陷,探伤的灵敏度随着缺陷埋藏深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采用磁粉探伤方法检验铁磁性材料的表面缺陷,比采用超声波探伤有更高的灵敏度,而且操作简单,结果可靠。因此磁粉探伤是一种良好的表面探伤方法。 涡流探伤就是使导电的试件(导体)内产生涡电流(简称涡流),通过测量涡流的变化量来进行探伤的 *收稿日期:2011-09-07 作者简介:张吉亮(1982-),男,汉族,山东省平阴县人,工程师,硕士在读,煤炭矿山机电方向。 探伤方法。涡流探伤的优点是:探伤结果可以直接用 电信号输出,便于进行自动化检测;由于采用非接触式的方法,探伤速度很快;适用于表面缺陷的探伤。缺点是:对表面下较深部位的缺陷不能检测;容易产生杂乱信号;难以直接从检测所得的显示信号来判别缺陷的种类。 渗透探伤是以液体对固体的润湿能力和毛细现象(包括渗透和上升现象)为基础的探伤方法。和别的探伤方法相比,渗透探伤的优点是设备和探伤材料简单,显示缺陷直观,并同时可以显示各个方向的各类缺陷。其缺点是只能检查开口暴露于表面的缺陷,另外操作工序较繁杂。2 钢管涡流探伤现状分析 根据工业无损探伤的特点,为了实现探伤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目前我国钢管加工企业中,Ф180mm 以下规格无缝钢管涡流检测大多采用传统的穿过式线圈探伤方法。对于超过Ф180mm 的无缝钢管如果采用传统 2 712012年第1期

丙烯腈尾气回收处理方法浅析

丙烯腈尾气处理方法探讨 赵枫,刘滨 (大庆石化公司化工二厂黑龙江大庆 163714) 目前国内生产丙烯腈产生的废弃物经过焚烧,废气直接排入大气,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丙烯腈毒性作用类似氢氰酸,主要是由于吸入丙烯腈蒸气或皮肤接触而引起的中毒。通常人们对丙烯腈的反应较为灵敏,嗅觉阈值在46.4 mg/m3左右[1],长期接触会造成头痛乏力、易做恶梦,情绪易激动,工作效率下降、皮肤容易过敏或易患皮炎等[1]。 某石化公司的丙烯腈装置,生产过程中的主副产品都具有高毒性,在生产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的含丙烯腈尾气,或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废液中仍然含有较高浓度的丙烯腈。因此减少丙烯腈装置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一直是装置需要面对的课题。 1 尾气的常规处理方法 在处理含丙烯腈尾气时,采取了各种可行办法。如尾气吸收法、多孔隙介质吸附法、焚烧法等。常规的处理办法从原理上看,简单可靠。但由于吸收法与吸附法均需要对吸收剂或吸附剂进行再生,以降低成本和减少处理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需要较为复杂的工艺流程,同时会增加一定的备投资额,在操作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而燃烧法则由于尾气的燃烧一般不充分,而在燃烧过程中再次产生有害的燃烧产物。同时,在高温的反应中,还会产生NO x污染[2]。 2 微生物法处理尾气法 由于常规处理方法中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随着微生物技术的发展,目前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微生物处理尾气方法。这种尾气的处理方法有很多较为明显的优势[3]。 (1)处理能力高。特别是含丙烯腈浓度较低时,采用微生物处理方法效果显著。能很容易实现达到相关规定排放标准。如果实际工业产生的含丙烯腈尾气浓度很低,则同常规方法相比,这种生物处理方法还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即处理能力高。 (2)运行成本低。生物处理法的成本较为低廉,其成本主要是维持生物膜处于适宜的稳定的环境,同时pH值和湿度、温度较为恒定。同时添加适量供应微生物生长需要磷源即可,它处理过程稳定,能源消耗较少,都是一次性投资。 (3)没有二次污染。在常规的处理方法中,对吸收剂或吸附剂往往要进行再生,在再生的过程中,会有相当量的有害物质进行排放。在燃烧法处理过程中,焚烧产生的烟气同样需要进行二次处理,若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微生物处理方法中,一般使用循环水,污染物通常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就能得到分解,不会从一种方式的污染变化成其它方式的污染。 3 微生物法的具体应用 (1)生物洗气塔法 生物洗气塔一般由尾气吸收室和再生池组成。生物涤气液从尾气吸收室的顶部注入,往往注入时会通过喷头形成雾状,以使尾气中的污染物和氧转入液相,并得到充分的混合。充分吸收了尾气的涤气液,在重力或泵的作用下,流入再生池。在再生池中,通过鼓风机或者自然通风等方式,注入新鲜的空气,在再生池中涤气液充氧后再生。含有丙烯腈的污染物通过微生物的氧化作用,被再生池中的活性污泥悬浮液从液相中除去。其基本流程见下图。 删去图中的“图说:生物吸收法示意图”

温度巡回检测仪检定

MV_RR_CNG_0179 温度巡回检测仪检定规程 1.温度巡回检测仪检定规程说明 编号JJG718-1991 名称(中文)温度巡回检测仪检定规程 (英文)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Mobile Detecting Meter of Temperature 归口单位山东省标准计量局 起草单位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所 主要起草人孙淑兰(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所) 潘圣铭(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所) 批准日期 1991年3月4日 实施日期 1991年11月1日 替代规程号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和修理后的以半导体作为温度传感器(以下简称传感器);测量范围为-50℃~+150℃,具有模拟/数字 转换器、数字电路、LED和LCD数码显示器或CRT显示器的温度巡回 检测仪(以下简称巡检仪) 的整机检定。 主要技术要求 1 外观 2 极性与符号的检查 3 示值基本误差 4 分辨力 5 巡检周期 6 稳定性 7 绝缘电阻 8 绝缘强度 9 新制造、修理后的巡检仪,应符合第1~8条的技术要求,使用中的巡检仪,应符合第1~6条的技术要求。 是否分级 否 检定周期(年) 1 附录数目 2 出版单位中国计量出版社 检定用标准物质 相关技术文件 备注 2. 温度巡回检测仪检定规程摘要 一概述 巡检仪由传感器和显示、记录仪表构成,其测温原理是:多个传感器的输出电参数(电阻、电流或PN结电压等) 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输出并变换成统一规格的电信号,由多路自动开关(半导体或继电器开关) 逐路选通,然后进行模拟/数字转换。转换后的数字信号,再经数字电路或微处理机及外围电路处理后,输出驱动显示器和记录机构,周期性地采集被

聚丙烯腈纤维

聚丙烯腈纤维之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应用与发展 一、前言 聚丙烯腈纤维,学名Polyacrylonitril,商品名为Acrylic,大陆称为腈纶。聚丙烯腈纤维为今日已工业化之合成纤维中,最多采多姿的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的定义为“属一种人造纤维形成这种纤维的物质是任何长练的聚合体所组成的,此聚合体至少含有85%以上之聚丙烯腈成分”。而经改质过的聚丙烯腈纤维称为改质聚丙烯腈纤维(modacrylic fiber),其中聚丙烯腈成分占85%以下但至少须含有35%以上(Textile Fiber Product Identification Act 1960)。 聚丙烯腈纤维之分类 聚丙烯腈纤维为高熔点之聚合物,例如奥隆(Orlon)之熔点为238℃~249℃,聚丙烯腈纤维之熔点约在240℃左右,故加热至融点时容易变质,不能融熔纺丝,一班均采用融液纺丝法。早期因为无适当的溶剂,对于溶剂的选择上,为最大的问题点。直到1948年,美国杜邦公司(Du pont)发现DMF(dimethyl formamide二甲基甲酰胺)为聚丙烯腈纤维之最佳的溶剂,而在1950年大量生产,命名为奥隆(Orlon)。 因为聚丙烯腈单独聚合时染色较不易,故除了奥隆及极少数商品之外,现在市场上出售的聚丙烯腈纤维皆为其共聚合物(copolymer)。例如维尼龙N为丙烯腈与醋酸乙烯酯,压克力隆为丙烯腈与苯乙烯之共聚合物。 而共聚合之意义在于强化物理性质与改善染色性(导入染色座席使盐基性染料可染或酸性染料可染),但各个制造厂商对于所使用之共聚合原料均极端的保守秘密,不做任何明确的说明。 纯粹聚丙烯腈纤维具有甚高的强度,而改质的聚丙烯腈纤维则强度较低,与黏液嫘萦差不多。各种聚丙烯腈纤维的纵侧面都很类似,唯有截面的形状有异。

涡流检测电路的设计【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 涡流检测电路的设计 一、 二、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作为新兴检测技术的一种,电涡流检测是以电磁感应原理为基础,其基本理论是通过对处于探头线圈形成的电磁场中的被测体(必须为金属导体)及其周围空间区域列出麦克斯韦方程及边界条件,然后进行求解,以确定探头线圈的阻抗特性(或感应电压)的变化与被测体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电涡流检测是近年来发展快速的一项无损检测技术,它同磁粉检测、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渗透检测一起和称为五大无损检测技术。同其他无损检测技术相比,电涡流检测技术具有非接触、无污染、操作方便等特点,因此受到无损检测工作者的青睐。 1.涡流检测技术的国内外现状 早在19世纪初期,法国科学家傅科就在实验中发现了涡流现象。休斯,在1879年,首先利用涡流检测对不同金属和合金进行了判断。但是由于各种试验参数对涡流检测的影响,该技术发展缓慢。真正在理论和实践上完善涡流检测技术的是德国的福斯特博士,他提出的以阻抗分析法来抑制涡流检测仪中的干扰因素,为涡流检测机理的分析和设备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我国,涡流检测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可追朔到60年代,但是涡流检测技术在国内得到推广应用的第一个高潮却是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同时许多有价值的研究论文,如“涡流检测的有限元模型和表面涡流探头的有限元分析”和“不锈钢管表面缺损涡流检测信号的仿真计算”等也被发表出来。目前,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推动了我国涡流检测理论的发展。电涡流检测的主要技术如下:(1)脉冲涡流检测技术 70年代中后期,脉冲涡流检测技术(Pulsed Eddy Current)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地研究。脉冲涡流检测技术最早是20世纪50年代由密苏里大学的DonaldWaidelich研究,脉冲涡流地激励电流为一个脉冲,通常为具有一定占空比地方波,施加在探头尚的激励方波会感应出脉冲涡流在被测体中的传播。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此脉冲涡流又会感应出一股快速衰减的磁场,随着感生磁场的衰减,检测线圈上就会感应出随时间变化的电压。由于脉冲包含很宽的频谱,感应的电压信号中就包含重要的深度信息。 (2)多频涡流检测技术

DS18B20温度传感器巡回检测温度报警器设计

DS18B20温度传感器巡回检测温度报警器 设计 摘要: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家用电器和办公设备的智能化、系统化已成为发展趋势,而这些高性能几乎都要通过单片机实现。同时,温度作为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环境参数,对其的测量和研究也变得极为重要。故温度检测报警系统在现代生活、生产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论文介绍了采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作为温度采集器、AT89S51单片机为主控制器,外加显示模块以及报警电路实现该智能温度测量报警器的设计方法、工作原理、电路组成等。 关键词:DS18B20,单片机,温度控制,报警 1绪论 温度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参数,许多情况下都需要进行温度测量及报警,温度测量报警系统在现代日常生活、科研、工农业生产中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所以对温度的测量报警方法及设备的研究也变得极其重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应对各种复杂测量环境的需要,我们对温度测量报警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利用单片机来实现这些控制无疑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它带给我们的方便是不可否定的。其中温度检测报警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要为现代人工作、科研、生活、提供更好的更方便的设施,就需要从单片机技术入手,向数字化,智能化控制方向发展。 本设计所介绍的温度报警器,可以设置上下限报警温度,当温度不在设置范围内时,可以报警。与传统的温度测量系统相比,本设计中的数字温度测量报警系统具有很多前者没有的优点,如测温范围广而且准确,采用LCD数字显示,读数方便等。 1.1温度报警器的研究意义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家用电器和办公设备的智能化、系统化已成为趋势,

而这些高性能几乎都要通过单片机实现。同时,温度作为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环境参数,对其的测量和研究也变得极为重要。故温度检测报警系统在现代生活、生产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工业生产带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时也促进了各种新的传感器的发展。在工业生产中温度的准确测量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从最初的酒精、水银温度计到现在的数字化、集成化的温度计可见传感器的发展是飞快的。它的快速发展必将带来新一轮的工业化革命和社会发展的飞跃。 本设计所介绍的温度报警器可以设置上下限报警温度,当温度不在设定范围内时可以报警,主要用于对测温比较准确的场所,或科研实验室使用。它具有结构简单,不需外接元件,可由用户设置温度报警界限等特点,可广泛用于食品库、冷库、粮库等需要控制温度的地方。目前,该类产品已在温控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所以设计意义较为深远。 1.2 温度报警器的现状及发展 温度是一种在生产、科研、生活中需要测量和控制的重要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量之一。其测量控制一般采用各式各样形态的温度传感器。根据它们在讯号输出方式上的不同可以分为模拟温度传感器和数字温度传感器。单片机技术的出现则是为现代工业测控领域带来了一次新的技术革命,目前,单片机以其体积小、重量轻、抗干扰能力强、对环境要求不高、可靠性高、性价比高、开发较为容易等特点,在工业控制、数据采集、智能化仪器仪表、办公自动化等诸多领域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并已走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现在,随处都可以看到单片机的踪影。目前温度报警器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了,它能帮助我们实现想要的温度控制,解决身边的很多问题。 1.2.1 智能温度传感器 智能温度传感器(亦称数字温度传感器)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问世的。它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测试技术(ATE)的结晶。目前,国际上已开发出多种智能温度传感器系列产品。智能温度传感器内部都包含温度传感器、A/D转换器、信号处理器、存储器(或寄存器)和接口电路。有的产品还带多路选择器、中央控制器(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智能温度传感器的特点是能输出温度数据及相关的温度控制量,适配各种微控制器

JJG 915 2008 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

JJG 915-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JJG 915--2008 ————————————————————————————— 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 Carbon Monoxide Detectors 2008-12-22发布2009-06-22实施

————————————————————————————— JJG 915-2008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 JJG 915-2008 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JJG 915-1996代替Carbon Monoxide Detectors —————————————————————————————本规程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8年12月22日批准,并自2009年6月22日起实行。

归口单位:全国环境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 位: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起草单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参加起草单位: JJG 915-2008 本规程委托全国环境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蔡建华(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王晓艳(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陈岚(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朱新仁(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JJG 915-2008 目录 1范围……………………………………………………………( 1 )2概述……………………………………………………………( 1 )3计量性能要求………………………………………………( 1 )3.1测量范围……………………………………………………( 1 )3.2示值误差……………………………………………………( 1 )3.3重复性………………………………………………………(1 )

研究含丙烯腈废气的处理工艺

研究含丙烯腈废气的处理工艺 发表时间:2019-09-20T09:52:22.16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1期作者:包诚磊吴艳萍吕雄标[导读] 介绍丙烯腈废气的最佳处理工艺,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起到参考性价值。 浙江菲尔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丙烯腈是我国明令禁止私人使用的剧毒危险品,所以必须注重丙烯腈的存储和使用,尤其是应用处理。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含丙烯腈废气的处理工艺,并且通过实例分析,介绍丙烯腈废气的最佳处理工艺,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起到参考性价值。关键词:丙烯腈;有机废气;处理工艺有机废气属于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性非常大,在接触之后会出现血象变化、气喘心慌以及头晕头痛等症状。在治理有机废气时对毒害废气排放量进行控制,并且使用无毒害、无污染原料和生产工艺,确保其满足环境保护要求。一般来说,治理有机废气污染物时主要应用消除法和回收法。其中,消除法主要是通过微生物、催化剂和光热反应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包括紫外光催化氧化法、等离子体法、生物氧化法以及催化燃烧法等。回收法需要考虑到废气物化性质、排放量、排放物经济价值以及排放标准等因素,包括冷凝法、变压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和膜分离技术等。 1、含丙烯腈废气特点 含丙烯腈废气会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虽然无法通过有效措施检测大气中丙烯腈含量,然而针对局部丙烯腈含量比较高的区域内可以实施检测。丙烯腈属于液体形态,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和疏水性,因此含丙烯腈废气排放会危害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浓度比较低的含丙烯腈废气中,污染物含量也比较低,因此回收价值不高。若需要对含丙烯腈废气实施净化处理,则处理难度比较大,且需要花费较多成本。 2、含丙烯腈废气的处理工艺 2.1生物分解处理法 此种处理方法是在微生物处理废气基础之上所研发的新型处理工艺,这可以有效处理含丙烯腈气废气。在处理过程中,活性微生物会吸附在多孔介质和潮湿介质中,大气中浓度比较低的有废气会提供活性微生物生命养分和能源,之后将活性微生物转化为无机物或者细胞组成物质。与传统含丙烯腈废气处理方法相比较,生物分解处理方法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比较高,并且具备良好的处理效果,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然而为了确保该项处理技术的应用效果,必须全面解决菌种培养问题。例如在使用生物分解处理技术处理含丙烯腈废气时,当有机废气浓度在每立方米1500mg时,生物分解处理工艺的处理效率可高达100%。 2.2放电等离子处理工艺此种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高压放电方式平获得非热平衡等离子体,采用高压放电方式,能够产生高能电子或者电子活性粒子,从而破坏化学键。通过此种处理工艺可以使废气当中的分子发生置换反应,从而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放电等离子体处理方法借助相应处理技术,可以将毒害废气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这种处理方法可以有效结合催化设备和催化剂,以此提升含丙烯腈废气处理效果。放电等离子体处理技术便于操作,且流程简便,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因此可以将放电等离子体处理方法推广应用到含丙烯腈废气处理中。 2.3膜分离处理技术 该项处理技术已经成为含丙烯腈废气处理的热点研究技术。开销处理技术操作流程简便,并且具有较高的回收率,降低能源消耗,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国外多数国家已经就膜分离处理技术应用到含丙烯腈废气处理中。当前,我国部分工业企业也尝试将膜分离技术遇应用到含丙烯腈废气处理中。 3、含丙烯腈废气的处理工艺实例分析 3.1废气来源分析 此次工程的含丙烯腈废气来源于丙烯腈存储罐排放气,存储罐应用立式固定顶罐。当环境温度变化或者罐体进料时,会导致物料发生热胀冷缩效应,从而排放出废气。在储罐进料时所产生的废气为大呼吸废气,温度变化所产生的废气为小呼吸废气。不管是大呼吸废气还是小呼吸废气,都含有浓度比较高的丙烯腈气体。由于丙烯腈毒害性非常强,为了防止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必须对排放气体进行净化处理,确保其满足排放标准之后才排放到大气中。执行标准如下:废气组成成分包含1.2%丙烯腈,98.8%氮气。丙烯腈浓度最大不超过每立方米24g。处理量为每小时650Nm3。处理后废气标准按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将丙烯腈含量控制在每立方米20mg以下。 3.2排放标准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当中所设定的标准等级,在实施净化处理之后按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丙烯腈浓度最大不超过每立方米24g,最大流量控制在每小时650Nm3,排放速率控制在每小时0.0132kg。若最高排放浓度相同时,按照稀释后总流量计算最大流量,最大排放速率控制在每小时0.66kg。烟囱最低高度控制在15m,此时排放速率应当控制在每小时0.77kg。此次处理工程的验收标准为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每立方米22mg、烟囱高度15m。 3.3选择最佳处理工艺 我国主要采用吸附、催化、燃烧联合工艺处理丙烯腈废气,然而由于此种处理方法的工艺复杂,且地面占用面积比较大,对于操作条件的要求比较高,因此无法推广应用。在现代工艺技术快速发展过程中,开始应用活性炭作为吸附介质,以此加强吸附剂的吸附稳定性。效果以及效率等,只需要一次吸附处理就能够确保废气达到排放标准。降低处理工艺的成本投入,增加丙烯腈回收量,减少能源消耗。表1为活性炭纤维性能参数。 表1 活性炭纤维性能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