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防治

关于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防治
关于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防治

关于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防治

发表时间:2019-06-25T10:20:00.8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作者:赵敏

[导读] 摘要:我国的高速公路分布较广,是主要的交通通道之一。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442013

摘要:我国的高速公路分布较广,是主要的交通通道之一。在高等级公路的施工中,沥青混凝土的使用是主要的施工方式。而这种路面在受到环境的影响时会出现一些路面病害情况。本文就针对这些情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病害防治

引言:

高等级公路对于国家的交通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组成我国交通运输的重要干道之一。它不但能够提供出行的便利,还能大大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但由于我国的地域比较广袤,每个地方受到的气候影响也都不相同。因此,影响每个地方的路面病害情况也不一样。根据不同的情况,要结合它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防治。

一、出现病害的类型及危害

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每个地方受到不用环境的影响,造成的病害的类型也各不相同。

(一)裂缝

裂缝现象在平常的路面病害中是非常常见的。多条的裂缝形成了龟网。特别是投入使用较长的路面,出现龟网的情况更为常见,并且情况比较严重。有的路段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这个现象。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使用时间较长、路面老化、养护的强度不够、路基问题等。某些地方由于整体的维养频率较低,维护费用比较缺乏,这种情况下,龟网的存在不断延伸,对于整个路面造成了非常大的危害[1]。

(二)坑槽

坑槽在公路的病害中也是属于常见的现象。主要是由于路面和地基的链接不够牢固。当路面出现裂缝的时候,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很容易使得裂缝进一步扩大。每当下雨天,雨水顺着裂缝进入到地基里,会对地基造成一定的损害。这种损害发生的情况下,极易出现坑槽。坑槽的出现在短时间内如果不加以重视,随着环境因素的影响,天气的影响,会极快地形成更大范围的坑槽,甚至出现路面断层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出现,对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极易发生交通意外。

(三)脱皮

脱皮的情况主要也是由于路面和地基的连接不够牢固造成的。在不够牢固的情况下,受到路面汽车压力的挤压,很容易造成路面和地基出现脱离的情况。另外,如果在施工的时候没有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施工,也会造成路面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脱皮的情况。脱皮情况出现初期,受到车辆的影响,很容易扩大范围。因此,需要及早重视并进行治理。而长期没有进行治理,路面还会出现脱皮产生的障碍物,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

(四)沉陷

这种病害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路基的抗压能力不足造成的。这种情况主要集中出现在行车道轮迹线部位。特别是重量较大的车子经常使用的车道,很容易出现这个情况。根据沉陷的程度可以分为轻度、重度两种情况。沉陷出现在高等级公路上,一旦车辆高速通过,会出现上下颠簸的情况,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出现交通事故。

二、出现的原因

由于实际环境的不同,各种病害出现的原因也各不相同。主要原因有:一是气候原因。部分地区受到长时间的阳光曝晒,路面不断受到高温的影响,会造成不同类型的病害。部分地区由于降水较多,路面长期处于浸水的情况,对于路面的寿命有着较大的影响,极易造成各类病害出现。二是施工不规范造成。施工是否规范对于路面的影响非常大。由于部分路面的施工不够规范,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路面极易出现不同类型的病害。三是由于路面使用的原因。部分路面的车辆经常出现超载等情况。这种情况对于路面而言,长期受到超出限制的压力,从而造成路面的损坏。四是人为因素。部分人员出于各种原因,对路面造成各类的损害,而后在车辆、环境的影响下,损害不断扩大,从而形成各类病害的出现[2]。

三、防治的办法

(一)防治的频率

根据不同路段的实际使用年限和寿命,以及相应的经费进行维养。路基能够满足当前的需求情况下,采用日常的养护和防治为主。需要对破损的地方进行修补。如果路基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需要进行路基的维护,从而提升整体的抗压能力,保障能够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二)对裂缝进行防治

对于较小的裂缝,需要安排工作人员进行路面清理,然后采用相应的沥青混凝土进行路面修补,并在后续的一定时间内进行不间断的维养。而对于较大的裂缝,需要根据实际原因进行维养。需要寻找裂缝出现的原因。如果是地基原因,需要对地基进行维护,加强实际的承压能力。对于大量的裂缝,采用沥青混凝土进行修补,在修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压实处理。在后期仍需要定期进行维护[3]。

(三)沉陷的维养

对于沉陷的维养,需要按照不同的情况进行。地基抗压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需要对相应部位进行深挖,做好砂砾层的铺垫,并做好排水沟的布设,然后根据路面的情况,铺设相应的沥青混凝土进行完善。

(四)出现车辙的维护防治

这种情况,现在的高等公路出现的情况相对比较少。如果出现这个情况,统一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维护。地基的原因,仍需要对地基进行修正维护。如果是路面沥青层的厚度原因,可以对原有的沥青层进行清除,然后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修补,确保不会因沥青太厚,在太阳的曝晒下,出现这种情况。

(五)坑槽的防治

这种病害的出现,如果不严重的情况下,只需要进行相应的坑槽填补就可以了。在填补的时候,需要做好衔接缝的处理,防止在下雨

沥青混凝土详细分类

沥青混凝土中文名称: 沥青混凝土英文名称: asphalt concrete定义1: 经过加热的骨料、填料和沥青、按适当的配合比所拌和成的均匀混合物,经压实后为沥青混凝土。定义2: 由沥青、填料和粗细骨料按适当比例配制而成。 拼音:liqing hunningtu英文:bituminous concrete沥青混凝土俗称沥青砼(tong)经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碎石或轧碎砾石、石屑或砂、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分类 沥青混凝土按所用结合料不同,可分为石油沥青的和煤沥青的两大类;有些国家或地区亦有采用或掺用天然沥青拌制的。按所用集料品种不同,可分为碎石的、砾石的、砂质的、矿渣的数类,以碎石采用最为普遍。按混合料最大颗粒尺寸不同,可分为粗粒(35~40毫米以下)、中粒(20~25毫米以下)、细粒(10~15毫米以下)、砂粒(5~7毫米以下)等数类。按混合料的密实程度不同,可分为密级配、半开级配和开级配等数类,开级配混合料也称沥青碎石。其中热拌热铺的密级配碎石混合料经久耐用,强度高,整体性好,是修筑高级沥青路面的代表性材料,应用得最广。各国对沥青混凝土制订有不同的规范,中国制定的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技术规范,以空隙率10%及以下者称为沥青混凝土,又细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的孔隙率为3(或2)~6%,属密级配型;Ⅱ型为6~10%,属半开级配型;空隙率10%以上者称为沥青碎石,属开级配型;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指标有稳定度、流值和孔隙率等。 配料情况 沥青混合料的强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沥青与矿粉形成的胶结料的粘结力;另一是集料颗粒间的内摩阻力和锁结力。矿粉细颗粒(大多小于0.074毫米)的巨大表面积使沥青材料形成薄膜,从而提高了沥青材料的粘结强度和温度稳定性;而锁结力则主要在粗集料颗粒之间产生。选择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时要兼顾两者,以达到加入适量沥青后混合料能形成密实、稳定、粗糙度适宜、经久耐用的路面。配合矿料有多种方法,可以用公式计算,也可以凭经验规定级配范围,中国目前采用经验曲线的级配范围。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适宜用量,应以试验室试验结果和工地实用情况来确定,一般在有关规范内均列有可资参考的沥青用量范围作为试配的指导。当矿料品种、级配范围、沥青稠度和种类、拌和设施、地区气候及交通特征较固定时,也可采用经验公式估算。 制备工艺 热拌的沥青混合料宜在集中地点用机械拌制。一般选用固定式热拌厂,在线路较长时宜选用移动式热拌机。冷拌的沥青混合料可以集中拌和,也可就地路拌。沥青拌和厂的主要设备包括:沥青加热锅、砂石贮存处、矿粉仓、加热滚筒、拌和机及称量设备、蒸汽锅炉、沥青泵及管道、除尘设施等,有些还有热集料的重新分筛和贮存设备(见沥青混合料拌和基地)。拌和机又可分为连续式和分批式两大类。在制备工艺上,过去多采用先将砂石料烘干加热后,再与热沥青和冷的矿粉拌和。近来,又发展一种先

沥青混合料路面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沥青混合料路面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沥青混合料路面在北方使用极为广泛,因为它较水泥凝土路面施工周期短,铺筑速度快,故此,在北京地区因为使用的比较多,发现的质量缺陷也多。 (一)路面平整度差 1.现象:沥青混合料人工摊铺、搂平、碾压后表面尚较平整,当开放交通后路面出现波浪或出现“碟子”坑、“疙瘩”坑。 2.原因分析: (1)底层平整度差,因为各类沥青混合料都有它一定的压实系数,摊铺后,表面搂平了,由于底层高低不平,而虚铺厚度有薄有厚,碾压后,薄处沉降少,则较高,厚处沉降多,则较低,表面平度则差。 (2)摊铺方法不当,在等厚的虚铺层中,由于摊铺时用铁锹高抛,或运输卸料时的冲击力将沥青混合料砸实,或人、车在虚铺混合料上乱踩乱轧,而后又搂,致使虚实不一致。虚处则较低,实处则较高,平整度差。 (3)料底清除不净,沥青混合料直接倾卸在底层上,粘结在底层上的料底清除不净。或把当天的剩料胡乱摊在底层上。充当一部分摊铺料。但它已经压实,冷凝,大大缩小了压实系数。当新料补充搂平压实后,形成局部高突、疙疙瘩瘩,不平整。 为了更深一步认识这一主要影响路面平整度的通病.再以图示和数据来剖析一下,因底层平整度差,虚摊厚度不一致。造成路面平整度差的原因。 以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例,按压实系数K=1.3计算,那么铺筑H=5cm沥青混凝土,它的虚铺厚度(h)就应该是: h=K?H即h=1.3×5=6.5cm 实际施工时,往往发生如(图1-4-4)摊铺情况。如果底层不平,面层压实后也将是不平整的.以表1-4-12的数据来剖析: 图1-4-4表示的是底层呈波浪形的高低不平,其波峰波谷长度大于碾轮接触面,这种不平整属于波浪形的不平整。 以A、B、C、D四个凹凸点为例,各点的虚铺厚度和压实厚度均不相同。 可见底层不平,面层压实后也是不平的。 当底层很平整,面层压实厚度全部是5cm或接近5cm,其平整度将是很好的。如果底层凹凸峰谷长度小于碾轮接触面,即底层呈“疙瘩”坑或“碟”坑形高低不平,即见图1-4-5。 就碾轮接触的K点范围的A、B、C、D、E、F六点来看,A、C、E点是凸点,B、D、F点是凹点,A、C、E点对碾轮有较大抗力,密实度会很好;B、D、F点抗力很小,密实度会较差。当碾轮过后,表面光泽不一样,底层凸点处光平发亮,凹点处麻面发乌,一经车轮走压,凹点处下陷,形成“碟子”坑或“疙瘩”坑路面。 所以底层平整度对上一层的平整度是十分关键的。(这里所指的底层,就是路面的底层是基层,基层的底层是土路床)。 上述分析主要是针对人工摊铺而产生的不平整通病的原因,使用机械摊铺,就是使用电脑控制的自动调平摊铺机,同样,要是底层平整度不平,虽然有摊铺机本身的震捣功能,其虚铺厚度是一致的,当时碾压完也是平整的。但是经车载辗压后,底层的坑洼不平便反射到路表面上来,同样路面是不平整的。再者摊铺机摊铺面层其每幅两侧高程基准线控制不准或摊铺机本身的毛病或操作手控制不利,熨平板出现忽高忽低,也是造成路面波浪或高低不平的原因。 3.危害: (1)路面平整度是道路工程的主要使用功能。如果道路不平坦,会降低行车速度,增加行车颠簸,加大冲击力,损坏车辆机件,降低舒适性,减少安全性,降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路面愈不平坦,车辆冲击力愈大,对道路的损毁愈严重,会大大降低道路工程建设的投资效益。

浅谈沥青砼路面水稳基层伸缩缝的设置

浅谈沥青砼路面水稳基层伸缩缝的设置 廖雄文刘风云 (江西省公路桥梁工程局南昌 330008) 摘要:本文通过对沥青砼路面部分路段出现起拱及开裂现象的原因分析,提出了在路面水稳基层施工过程中设置伸缩缝的处理办法及其必要性。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砼路面;水稳基层;伸缩缝设置 0 前言 长期以来,在水泥路面设计和施工中,设置伸缩缝的做法规范中有明确规定,且在施工中得到了高度重视。然而,在沥青砼路面水稳基层施工中设置胀缝或缩缝很多地方基本上没有考虑,规范也没有明文规定。在温度变化的作用下,路面半刚性基层在没有设置胀缝或缩缝情况下会出现膨胀起拱及收缩开裂现象,造成沥青砼路面早期局部破坏的现象日趋严重,影响了行车的舒适和安全,损坏了高速公路的社会形象。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发展,车辆荷载等级的提高,对柔性路面基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沥青砼路面基层设置胀缝或缩缝刻不容缓。 1 沥青路面起拱病害现象的观察 通过对目前已通车使用的几条高速公路的观察,特别在通过今年夏季连续罕见高温作用下,2003年6月28日通车的昌泰高速公路很多地段沥青砼路面拱起,拱起的高度约10cm;1997年12月通车的昌樟高速沥青路面中也有多处隆起现象。2000年通车的昌傅高速公路、2002年12月28日通车的梨温高速公路没有起拱现象,昌抚路已通车八九年也有很多地方起了拱。就连通车十几年的南高一级公路基本上是100-200m起一道拱,所有的起拱都是沿路基横断面贯通的,对起拱处挖开检查,发现都是因为上基层水稳拱起,导致油面隆起,下基层未发现拱起现象。 2 产生病害机理 我国现行的高等级公路路面基层基本上利用水泥稳定碎(砾)石结构,而且一般都设上、下基层。由于按现在一般的沥青路面基层施工工艺,在基层充分饱水养生情况下会及时用乳化沥青进行下封,使其处于饱水状态,以保证基层强度。水泥稳定碎(砾)石基层属半刚性体,它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产生温度应变主要有:2.1固相外观胀缩性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固相颗粒大部分为结晶体和部分非结晶体,其热学性质由质点间的键性和热运动以及结构组成所决定。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矿物组成比较复杂,但主要可分为原材料矿物和新生胶结构矿物;水泥稳定砾石原材料矿物组成其主要为SIO2和AL2O3,热胀缩性系数为8×10-6/℃,新生胶结构矿物主要成分为C-S-H凝胶体,它由微小晶体组成,热胀缩性系数一般为10~20×10-6/℃;由于组成固相复合材料的矿物具有不同的热胀缩性,但又是胶结为整体材料,所以其热胀缩性是各组成单元间的综合效应。 2.2水对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热胀缩性的影响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内部广泛分布有空隙,包括大空隙、毛细孔和胶凝孔。自由水存在于大空隙中,毛细水存在于毛细孔和胶凝中,表面结合水存在于一切固体表面,层间水存在于晶胞和凝胶物层间,结构水和结晶水存在于矿物晶体结构内部;水对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热胀缩性的影响较大,主要通过三种作用而实现的,即扩张作用、毛细管张力和冰冻作用。水有相当大的热胀缩系数(常温度下达70×10-6/℃),经固相部分的热胀缩系数大4~7倍,温度升高时,水的扩张压力使颗粒间距增大而产生膨胀。 2.3施工时温度对基层的影响 冬季施工的水稳,由于气温较低,材料的颗粒处于冷缩状态,在冬季时它是稳定的。到了夏季温度较高,这些颗粒受热膨胀,结构内产生温度应力,即胀力,胀力超过临界值时,水稳基层横断面拱起造成破坏。反之,若夏季(或温度超过年平均气温)施工的水稳,由于结构内部受热充分膨胀,占有了充分的体积,到了冬季由于气温较低,原来膨胀的颗粒进行收缩,结构内产生收缩力,该力超过结构允许拉应力时,便产生横向收缩裂缝,造成路面的破坏。若在年平均气温时期内施工的水稳,由于温差较小结构内颗粒胀缩不大,温度应力较小,结构

沥青与水泥路面优缺点对比

沥青与水泥路面优缺点对比 沥青砼路面的优点: 1、沥青混凝土是一种弹-塑-粘性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它不需要设置施工缝和伸缩缝。 2、沥青里面平整且有一定粗糙度,即使雨天也有较好的抗滑性;黑色里面无强烈反光,行车比较安全;路面有弹性,能减震降噪,行车较为舒适。 3、沥青路面维修方便,维修完成后,可马上开放交通;混凝土路面维修比较麻烦,不能马上开放交通。 4、经济耐久,并可分期改造和再生利用。 缺点 1、石油价格较高,导致沥青价格较高,沥青路面造价高于水泥路面 2、行驶舒适但是以油耗为代价,60KM时速时沥青路面油耗较水泥路面高约8%。但本项目非高速公路,里程也较短,故对经济性影响不大。 而沥青玛蹄脂路面比一般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性能更为优异,在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性,抵抗车辙性能更为突出 缺点是对施工单位技术水平和素质要求更高,面层造价也高于一般沥青混凝土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 优点: 1、强度高,耐久性好,具有较强的抗压、抗弯拉和抗磨损的力学强度 2、稳定性好,环境温度和湿度对混凝土路面的力学影响很小 3、水泥资源丰富、水泥价格低 缺点 1、水泥路面接缝较多,使施工和养护增加复杂性。接缝还容易引起行车跳动,影响行车舒适性,同时也增加行车噪音。 2、施工及维修后不能立即开放交通,要经过15-20天的湿治养生,才能开放交通。本项目滨江大道段通行多为重型汽车,势必造成路面维修周期较短频率较高,故水泥路面对及时开放交通影响不利。 3、挖掘和修补困难:路面破坏后挖掘和修补工作都很费事,且影响交通,修补后的路面质量不如原来的整体强度高。尤其对于有地下管线的城市道路带来较大困难 4、阳光下反光太强,影响驾驶员视线和行车安全 5、施工前期准备工作较多,如设模板、布置接缝及传力杆设施等 综上所述,结合本项目为市政道路的特点,虽然沥青路面造价较水泥路面高,但是在行车舒适程度,后期的养护维修等方面均优于水泥路面,故推荐本项目采用沥青砼路面。

沥青混凝土(沥青砼)

沥青混凝土 沥青混凝土铺面道路,或又俗称为柏油路、沥青路,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道路路面。虽然有时仍被称为柏油路,但是因为柏油对健康的危害,现在铺设柏油道路已经弃用柏油改用沥青。铺设柏油道路所需材料有级配粒料、碎石级配、沥青胶泥、骨材、石粉等。所需工具有平路机、挖土机、震动碾压机、卡车、刮路机、沥青洒播机、铺装机、压力泼油车等。基本上可以分为“施工前准备”、“碎石级配铺设”、“沥青混凝土厚度控制”、“黏层或透层浇铺”、“沥青混凝土铺设”等五大步骤。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沥青混凝土 别名:沥青砼 配料:矿料,沥青 制备工艺:在集中地点用机械拌制 用途:修筑公路路面 1、基本介绍 沥青混凝土按所用结合料不同,可分为石油沥青的和煤沥青的两大类;有些国家或地区亦有采用或掺用天然沥青拌制的。按所用集料品种不同,可分为碎石的、砾石的、砂质的、矿渣的数类,以碎石采用最为普遍。按混合料最大颗粒尺寸不同,可分为粗粒(35~40毫米以下)、中粒(20~25毫米以下)、细粒(10~15毫米以下)、砂粒 (5~7毫米以下)等数类。按混合料的密实程度不同,可分为密级配、半开级配和开级配等数类,开级配混合料也称沥青碎石。其中热拌热铺的密级配碎石混合料经久耐用,强度高,整体性好,是修筑高级沥青路面的代

表性材料,应用得最广。各国对沥青混凝土制订有不同的规范,中国制定的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技术规范,以空隙率10%及以下者称为沥青混凝土,又细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的孔隙率为3(或2)~6%,属密级配型;Ⅱ型为6~10%,属半开级配型;空隙率10%以上者称为沥青碎石,属开级配型;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指标有稳定度、流值和孔隙率等。 2、基本配料 沥青混合料的强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沥青与矿粉形成的胶结料的粘结力;另一是集料颗粒间的内摩阻力和锁结力。矿粉细颗粒(大多小于0.075毫米)的巨大表面积使沥青材料形成薄膜,从而提高了沥青材料的粘结强度和温度稳定性;而锁结力则主要在粗集料颗粒之间产生。选择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时要兼顾两者,以达到加入适量沥青后混合料能形成密实、稳定、粗糙度适宜、经久耐用的路面。配合矿料有多种方法,可以用公式计算,也可以凭经验规定级配范围,中国目前采用经验曲线的级配范围。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适宜用量,应以试验室试验结果和工地实用情况来确定,一般在有关规范内均列有可资参考的沥青用量范围作为试配的指导。当矿料品种、级配范围、沥青稠度和种类、拌和设施、地区气候及交通特征较固定时,也可采用经验公式估算。 3、结构形式 1 传统的沥青混凝土面层(AC) ps:普通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根据“七五”国家科技攻关研究及修订该规范的专题研究,统一将沥青混合料中集料粒径标准由圆孔筛标准改为方孔筛标准。 其主要原因为:①计量标准向ISO国际标准靠近;②便于参考国外同类结构形式的级配标准;③世行项目增多,便于国际招标、监理及质量检验;④许多国外拌和设备均以方孔筛为标准。沥青混凝土的符号由原LH改为AC。 1.1 按沥青混合料集料的粒径分类 1.1.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9.5mm或AC—13.2mm。 1.1.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mm或AC—19mm。

(完整word版)浅析沥青混凝土面层碾压过程

浅析沥青混凝土路面碾压过程近年来随着沥青混凝土路面普及,对路面的平整度,强调,抗滑性能也提出了非常严格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做到科学管理。精细安排,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性技术,新工艺,性材料来不断提高公路工程质量要求和服务水平。现就路面碾压过程做一下简单分析: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碾压时,选择压路机振幅,重量也十分重要。通常压路机的振幅,重量与沥青混凝土摊铺厚度相适应,当摊铺层厚度小于6cm时,最好使用振幅为0.65mm 以下的中小型振动压路机(4-6t),这样就避免在碾压过程中出现波浪,推移,压坏骨料等现象。当摊铺层厚度大于10cm 时,应使用1.00mm的大中型振动压路机(6-10t)。压路机的选择必须考虑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和施工条件。陡坡,急弯处施工时应考虑压路机的机动灵活性。 沥青混凝土面层一般按碾压程序可划分为初期碾压,复压,中压三道工序。初期碾压时振动压路机应关闭震动装置静压2遍,温度一般控制在110℃--140℃。初压后应及时检查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厚度,平整度,路拱适度,必要时应予以修整。如果在碾压时发生推移现象,说明摊铺温度过高,可待温度稍低后再碾压。复压时应开启震动装置碾压4—6遍至稳定和无明显轮迹,,稳定控制在90℃--100℃.终压宜关闭振动源静压2—4遍,温度不低于80℃。

碾压时压路机的行驶方向应平行于道路中心线,并从道路边缘逐渐压向路中。双轮压路机每次轮与轮重叠30cm,三轮式压路机每次重叠为后轮的1/2。碾压过程中要确保压路机滚轮湿润,以避免粘附沥青混合料,造成面层粗糙,不密实。也可采用间歇式喷水防止水量过大,导致混合料表面温度过低,而影响面层的碾压去强调和粘接性。碾压过程中,压路机不得在新铺面层上转向,调头,左右移动和急刹车现象,而造成面层推移,波浪,拥抱等现象而影响面层平整度。 纵横向接缝一直是沥青路面施工的薄弱环节,在碾压时及时用三米直尺查找暴露出来的不足部分,铲高补低,严格控制碾压程序。碾压时应先压横向接缝,再压纵向接缝,条件许可的地方,可对横向接缝采用横向碾压。开始时使压路机轮宽的10—20cm置于新铺的沥青混合料上碾压,这时压路机重量的大部分处在已压实的摊铺层上,然后逐渐横移直到整个滚轮进入新铺层上。纵向接缝的碾压,开始时只允许轮宽的10—20cm置在新摊铺层上,其余部分在已压实的面层上。而此时碾压沥青混合料从未压实的料中挤出,减少结合料边缘混合料量,为防止新铺面层低于已铺面层,应及时用细粒料填稍低部分,保证间接平顺。 碾压沥青混凝土的温度控制至关重要,他将直接影响面层的压实质量,一般来说沥青混凝土的最佳碾压温度为110℃--140℃之间。所为碾压的最佳温度是指在材料允许温

沥青路面结构强度评价方法

沥青路面结构强度评价方法 作者:李淼龙 作者单位:青海路桥建设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刊名: 科技信息(学术版) 英文刊名:SCIENCE 年,卷(期):2008,(12) 引用次数:0次 相似文献(10条) 1.会议论文成鸿才.霍雨佳石灰土基层对沥青路面强度的影响分析2004 本文通过对石灰土基层的沥青路面竣工初期和使用2年后2次弯沉强度测定,分析了路面强度增长幅度和规律,对公路路面工程竣工验收和使用具有借鉴作用. 2.学位论文隋向辉沥青路面温度场预测及应用2007 沥青路面强度设计所要达到的优先目标是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合料,以使路面结构在最不利的温度条件下仍具有足够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道路结构长期处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中,经受着持续变化着的各种环境因素综合作用影响,因此道路结构不仅要满足行车荷载的要求,还要适应所处的自然环境,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其长期使用性能,否则,道路结构势必产生早期破坏。因此本文选取道路结构温度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环境与道路结构温度之间的关系,准确预测沥青路面温度场的分布状况,为路面长期性能研究提供基础和支持。 本文收集了自2003年以来在陕西、甘肃等地试验路实测的温度场数据资料。通过对数据的详细整理、分析,得出了西北地区在夏季高温季节和冬季低温季节沥青路面温度场的日变化规律、结构内温度随深度变化的规律,绘制了各种用于说明规律的图表;从数值上分析了夏季最高温度时刻和冬季最低温度时刻气温与路表温度的关系、结构内部各深度处的温度与路表温度的关系,得出了适合这些地方的路面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预测公式,并应用于路面高温稳定性研究。本文还详细介绍了温度场现场测试的详细规程。 本文在路面高温预测时提出了以当地30年地温数据为主要参考值的路面高温预测方法:在温度场应用方面,提出了高温一车辙指数用于评价、预测车辙。 3.期刊论文魏建军.关彦斌.张新.孔永健.WEI Jian-jun.GUAN Yan-bin.ZHANG Xin.KONG Yong-jian透水性沥青路面降低路表温度的研究与分析-交通科技与经济2007,9(5) 通过对透水性沥青路面降低路表温度的研究,为透水性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提供指导和借鉴.在对透水性沥青路面降温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透水性路面厚度与蒸发强度的计算式,并通过对透水性沥青混合料试件的蒸发试验,验证在相同孔隙率下透水性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厚度与试件表面温度之间具有相关联系. 4.学位论文陈忠排水性沥青路面粘层材料性能与防反射裂缝的研究2004 随着中国高速公路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伴随出现的沥青路面早期损害现象较为普遍,而水损害是造成路面早期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这种水损害而提出的一种有别于常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新颖路面结构.其结构组合的特点是沥青路面表层采用大空隙率的沥青混凝土(空隙率在15﹪~25﹪左右),层厚一般为4~5cm,中面层则采用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并在基傅面设置粘层,以加强与表层的粘结,同时也为了更好地防止雨水继续下渗.由于此种路面结构能将渗入表层的雨水及时、迅速地排出,故称为排水性沥青路面.然而,中国对排水性沥青路面研究尚处起步阶段,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该文之所以开展对粘层材料性能的研究,是因为在目前可供参考的文献、资料中,对用于排水性沥青路面的粘层材料,及所提出的有关技术指标与标准,只有定性的分析与要求,缺乏定量的依据,也未见到对此进行系统试验的研究报导.鉴于粘层的特殊位置与结构要求,该文对粘层材料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包括对材料本身的性能指标试验,重心放在材料的剪切强度和拉拔强度试验以及透水性试验.经过试验比较,选出理想的粘层材料,并对某些指标给予修正,并对今后实践的展开和推广提供一定的依据.此外,该文就反射裂缝对路面的影响也做了进一步的探讨,找出其中的影响因素,并对材料提出一定的要求,用于指导实践. 5.期刊论文冯德成.沙延飞.高群沥青路面结构强度评价方法-公路2000(8) 路面结构强度评价是进行路面养护决策的重要依据,是路面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有关规范对设计指标的调整,根据迈纳(Miner)假说提出了新的路面强度评价方法,解决了不同体系的过渡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 6.学位论文王新友沥青路面强度变化规律及其养护对策研究2000 公路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新建公路是一次性的工作,公路养护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养路工作的目的,是认真地维护管理好公路,使公路经常保持良好技术状况,为行人和车辆提供安全舒适的交通环境.该文通过利用世界先进路面检测设备Dynatest8000型FwD落锤式弯沉仪,对该市干线公路若干沥青路面实际路段进行了现场测定,根据检测结果,采用柔性路面反分析软件,逐段找出其技术状况及评价结果,总结了沥青路面强度变化规律,然后采用科学合理的养护对策,达到了延长公路使用寿命,降低养护成本的目的. 7.期刊论文陈忠.陈荣生排水性沥青路面粘层材料性能的试验研究-公路交通科技2004,21(10) 主要介绍对排水性沥青路面粘层材料的试验研究,其中包括粘层的功能、材料的选择;对粘层材料基本性能的测试及使用性能的试验研究,粘层层位的力学分析等.得出了相关的结论,可供排水性沥青路面实际工程以及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参考. 8.学位论文赵顺根沥青路面不同层位沥青混合料设计研究2006 Superpave体系由沥青胶结料规范、混合料设计与分析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系统三个部分组成,它从根本上改变了现行试验方法和规范的纯经验性质。我国正着手引进此技术,但由于SHRP试验设备昂贵及我国的具体情况与美国有所不同,因此要结合中国国情加以改进,使之更适合中国的工程实际。 本文结合结合“六盘山地区公路修筑技术研究”课题,首先通过对六盘山地区各地的气候、环境等资料的分析,采用Superpave方法对各地进行了气候分区,并提出了针对不同层位面层的沥青结合料选择办法;采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分析不同路面结构在行车荷载作用及温度影响下,沥青面层内部剪应力随深度的变化规律,从理论上分析了在不同路面结构形式下,沥青面层不同层位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不同要求;引入了简化的IDT强度指标来评价Superpave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并对Superpave设计空隙率提出了修正意见;分析了IDT强度的适用性及局限性,提出了改进措施。 9.会议论文陈忠.陈荣生排水性沥青路面粘层材料性能的试验研究2003 主要介绍对排水性沥青路面粘层材料的试验研究,其中包括粘层的功能、材料的选择;对粘层材料基本性能的测试及使用性能的试验研究,粘层层位的力学分析等.得出了相关的结论,可供排水性沥青路面实际工程以及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参考. 10.学位论文李松辉沥青路面材料参数全反演分析及在路面强度评估中的应用1999 该文根据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对由实测弯沉盆反演路面材料参数的实用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可供工程使用的方法.文中认真分析了沥青路面材料参数反演问题的特点,建立了以实测弯沉盆与理论弯沉盆之均方根误差为目标函数,以限制泊松比范围为约束函数的最优化问题数学模型,并采用内罚函数法求解该不等式约束最优化问题.在求解过程中,应用Powell方向加速法之改进算法求解系列无约束问题.根据上述原理,该文编制了沥青路面材料参全反演程序BCEU.经理论试算表明所编程序正确、可靠.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了沥青路面结构承载能力评价的基本方法.然后,根据FWD实测弯沉盆数据,对山东省数条沥青路面有关路段路面材料数参数进行了反演分析,进而对其承载力做出了评价,评定结果基本与工程实际相吻合.该研究具有良好的开发

几种新型沥青路面结构在我国高等级公路上的应用

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新技术新材料与新设备卷 几种新型沥青路面结构在我国高等级公路上的应用 王旭东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8 内容摘要本文将介绍交通部公路所近几年来在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和养护过程中研究开发的一些新型沥青路面结构。在这些路面结构的研究过程中,科研人员借鉴了国外最新的沥青路面设计思想,在各有关建设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大胆实践,经过几年的实际使用考验,认为是成功的。 这些路面结构包括用于改善济青高速公路抗滑性能的超薄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在河北京沪高速公路上铺设的六种低噪音路面结构;在广东广珠东线高速公路上采用的薄面层水泥混凝土罩面技术;以及改性沥青防水层技术等。 这些新路面结构的使用成功,为我国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和材料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思想,如果能推广使用将大大改善我国目前高等级沥青路面的使用品质,降低工程造价,具有十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超薄沥青混凝土、低噪音路面、加铺、钢桥罩面、改性沥青防水层 0. 前言 随着我国沥青路面结构和材料设计研究的逐渐深入,发现现有的沥青路面设计方法难以满足路面工程建设和养护方面的需求,如:桥面沥青混凝土的铺装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旧路面的沥青混凝土罩面还未有一套成熟的方案;已建和在建的高等级公路沥青面层普遍偏厚;沥青路面,特别是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设计还主要局限于结构承载能力的设计,对于其使用功能的设计还远远不够。这都限制了我国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的发展。 面对这些问题交通部公路科研所的科研人员突破一些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各有关建设和管理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借鉴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采用新的设计思想和方法,研究了一些适合我国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新型路面结构,并经过几年的应用考验,证明是成功的。具体包括: 1)、超薄沥青混凝土抗滑表层 2)、低噪音沥青路面 3)、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的沥青混凝土罩面技术 4)、改性沥青防水层技术 5)、钢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技术 本文将结合试验路或实体工程的情况,对以上这些技术进行简要的介绍,供国内有关专家借鉴、参考。 1. 关于超薄沥青混凝土抗滑表层 超薄沥青混凝土首先产生于七十年代后期的法国,用于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恢复。后来也用于新建路面的修筑。这种路面具有构造深度大,抗滑性能好,行车噪音低,同时由于厚度较薄,造价低,适宜于路面养护维修。故自产生以后,欧美许多国家纷纷采用,如:英国、美国等。 一般来说,国际上通常称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厚度为2~2.5cm为超薄沥青混凝土,厚度为3cm为薄层沥青混凝土。超薄沥青混凝土厚度比较薄,因此混合料的粒径比较小,但同时又要要求有较好 266

沥青砼路面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在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如下: 1、路面平整度差 1.1现象:机械摊铺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开放交通后会出现波浪、鼓包、洼兜等平整度较差的现象。 1.2原因分析: 1.2.1底层平整度差,因为各类沥青混合料压实系数有差别,而虚铺厚度有薄有厚,碾压后,表面平整度则差。 1.2.2料底清除不净,沥青混合料直接倾卸在底层上,粘结在底层上的料底清除不净,或把头天的冷料、压实料胡乱摊在底层上,充当摊铺料,导致的局部高突、不平整。 1.2.3摊铺方法不当,摊铺机械调平装置不稳定或摊铺控制高程不准确或无控高依据或摊铺速度过快,沥青料温度不一致或松密度不同即铺筑在路面上而造成平整度差 1.2.4碾压操作失当,一是油温过高,二是碾压速度过快,造成的油料推挤,碾压无序造成平整度降低 1.2.5油料供应不上,机械故障,或人为因素中途停机,或在未冷却的油面上停碾,造成局部不平整。 1.3治理方法: 1.3.1首先应该首先解决底层的平整度问题,摊铺施工过程中,每一层的平整度对上一层的平整度都很重要,要按照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路面各层严格控制、检验。特别是保证各层压实度和纵横断面的基础上,把平整度提高标准进行控制,最后才能保证表面层的高质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未摊铺面上有明显的洼兜、鼓包等现象,应提前处理(做垫层或铣刨)。 1.3.2摊铺方法的问题

1.3. 2.1人工摊铺时或当天施工开始和结束时,沥青混合料不应直接卸在路面上,保证底层在施工结束后没有粘结的沥青混合细料;剩余的冷料不得进行摊铺,应当加热另作它用或堆积废弃。 1.3. 2.2机械摊铺①摊铺机械应加强维修保养,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停机故障或调平系统失灵,必须应经试验段予以检验;②摊铺所需要的路面高程及参照下反数据应事先设定。设立道牙的道路应在道牙上弹出各层墨线,路面边缘高程一般不应以缘石、平石顶为依据,应走平衡梁或钢丝绳;③油料的供应必须连续,摊铺开始前,一般不得少于5辆供料车待铺,过程中不得少于3辆;沥青拌合站应配备专门人员做好料站和现场之间的沟通,如果料站出现问题应第一时间通知现场施工员。④摊铺机械行进速度要按规范规定速度 (2~6m/min)行进,且必须匀速行进; 1.3. 2.3沥青混合料的碾压,碾压油温、碾压速度、碾压程序一定严格按规范规定的要求控制①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油温应严格管理,设置专人、专用测温设备控制各施工阶段的油温,根据沥青品种、标号、黏度、气温条件及层铺厚度规定选择。②碾压程序及碾压速度:压实应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其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不应该突然改变,导致混合料推移。碾压区的长度应大体稳定,两端折返位置应随摊铺机前进而推进,横向不得在同一断面上。 2、路拱不正,路面出现波浪形 2.1现象:路拱不饱满,局部偏离中心线,路面纵向出现波浪,特别是靠近路缘石的部位出现路边波浪较多,从而导致路缘石外露不一致。 2.2原因:主要是路面结构各层的纵横断高程控制不力,或在两相邻控制点距离较大,在两桩之间的高程出现较大偏差,形成桩点处高于或低于两桩点之间的路面高程,就形成波浪。在整幅路面实际施工过程中,两台摊铺机同时摊铺路面施工时(大同市府南街项目、大同市第二医药园区经十二路),摊铺机中间的热接缝应留在整幅路面的中心线上,不得偏离,施工时一定做到画线施工,严格按照标线、高程进行摊铺作业。 2.3治理方法:

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 论文

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沥青砼路面病害分析及防治 学生姓名:×××函授站点:南阳 学号:12252167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学习层次:高起本学习形式:函授 指导老师:×××审核签字: 二0一六年八月

摘要 沥青作为一种路用结合料,在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乡村道路到城市道路,从三级路到高速公路,从路面底基层到路面面层,均普遍采用。但由于沥青材质本身的差异,以及受设计和施工水平的影响,沥青路面常常出现开裂、泛油、松散、坑槽等常见病害,这些病害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行车速度、行车安全,加大了汽车磨损,缩短了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影响了道路投资效益。本文分析了沥青路面出现病害的原因,并提出了根治措施。 关键词:沥青路面;工程病害;防治

Abstract As a kind of road asphalt binder,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highway construction, from rural to urban road roads, from level 3 road to expressway, from the pavement subbase to surface, are widely used. But due to differences in asphalt material itself,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level, often appear cracking of asphalt pavement, flushing, loose, pit slot common diseases, such as the emergence of these disease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driving speed, driving safety, increased car wear, shorten the service life of asphalt pavement, affects the road investment benefi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auses of defect arise from asphalt pavement, and cure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Asphalt pavement; common disease; prevention

沥青与水泥路面特点比较

1)沥青路面由于车轮与路面两级减振,因此行车舒适性好、噪音小 2)柔性路面对路基、地基变形或不均匀沉降的适应性强; 3)沥青路面修复速度快,碾压后即可通车。 柔性路面的缺点: 1)压实的混合料空隙率大,耐水性差,宜产生水损坏,一个雨季就可能造成路面大量破损; 2)沥青材料的温度稳定性差,脆点到软化点之间的温度区间偏小,包不住天然高低温度,冬季易脆裂,夏季易软化; 3)沥青是有机高分子材料,耐老化性差,使用数年后,将产生老化龟裂破坏; 4)平整度的保持性差,不仅沉降会带来平整度劣化,而且材料软化会形成车辙。 2、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缺点 水泥混凝土路面俗称“白道”,又称刚性路面,其优点是: 1)水稳定性较高,在暴雨及短期浸水条件下,路面可照常通行; 2)温度稳定性高,无车辙现象; 3)水泥混凝土是无机胶凝材料,主要水化产物水化硅酸钙既是其强度的主要来源,既耐老化,又无污染。但在更长时期,会与所有岩石一样,产生风化现象,水泥石风化与沥青老化相比,时间长10倍以上,不构成工程问题。 4)平整度的保持期长。 5)在相同技术和工艺水平下,水泥路面大修前的使用年限长。高速公路水泥路面的设计基准期30年,沥青路面的设计基准期15年。我国目前的基本状况是超载和重交通路段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可使用5年,水泥路面可使用10年。 水泥路面的缺点: 1)在相同平整度条件下,由于刚性路面不减振,因此行车舒适性不及沥青路面;噪音

较大,我国对低噪音水泥路面尚未开展研究和应用; 2)在路基、地基变形或不均匀沉降条件下,易形成脱空,附加应力很大,极易产生断裂破坏,对路基稳定性要求高,对不均匀沉降的适应性差。 3)水泥路面强度高、硬度大,即使断板后也难于清除,修复难度大,新浇筑面板的养护期较长。 3、就水泥路面的问题开展的针对性研究 1)我国最新修订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与施工规范规定特重、重交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甚至某些二级公路,基本路面结构为每条缩缝插传力杆的水泥路面,极大地提高了平整度的保持期与行车舒适性。 2)我国最新修订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与施工规范要求对非稳定路基进行连续沉降观测,根据观测结果和经验,在一般不均匀沉降路段使用补强钢筋或钢纤维混凝土路面;对于极不稳定的路段使用小块预裂“活”路面。从路面结构设计上最大限度地防止断板破坏。 3)提出积极的预防性养护措施:一是及时填补渗漏水的接缝;二是及时压浆稳板。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的早期断板。 4)针对水泥路面修复难,我国正在进行两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一是快速清除机械设备;二是快通混凝土,达到10~12小时即可完成修复,不阻碍交通之目的。 结论二:水泥路面与沥青路面都存在固有的优缺点,谁也不可能“独占”高速公路路面,必须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地正确选择和使用“黑白”两种路面,实现共同进步和发展。 两种路面的资源状况 1、沥青路面的主要材料资源状况 建造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最主要材料是重交通沥青,我国目前基本依赖进口。首先我国是原油进口国,原油与沥青总量缺口很大,我国每年重交通沥青缺口超过100万吨,由于建筑、水利、铁路等各行业的大量需求,公路行业可得到的国产沥青有限。近10年来,我国每年进口重交通沥青的费用都在30亿元以上。作为我国交通基本建设大宗原材料的重交通沥青主要依赖国际市场,而国际市场上沥青价格的波动很大,变幅与原油有1倍的差别。今年由于伊拉克战争的影响,拟建造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就面临着沥青价格大幅上扬的巨大压力。

论述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的优缺点

论述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的优缺点?并用你所学的知识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我国高速公路是使用沥青路面越来越多,而水泥路面越来越少,出现了一边倒的趋势。柏油路也叫沥青路。其基层构造与水泥路(也叫钢筋混凝土路)一致,沥青路的不同在于面层加一层细石混合沥青。 两种路面的优缺点: 一、费用 高速公路两种路面的养护费用比较虽然沥青路面比水泥路面有养护更方便、通车更快的特点,但其养护费用与建造费用是成正比的,目前国内许多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出现了建得起、养不起的尴尬局面。沥青路面局部修复或加铺时,需要的机械多而全,必须动用沥青搅拌楼、摊铺机和压路机,其局部修复养护费用比新建费用大致高4倍~5倍,而水泥路面局部换板可使用三辊轴机组或小型机具施工,动用的机械设备少而轻巧,其局部修复的养护费用是建造费用的2倍~3倍。 虽然沥青路面养护有通车快,比水泥路面便于做薄层加铺,不用考虑接缝防裂等特点,但在我国目前沥青、集料、机械、养护施工等严峻形势下,其养护费用大致为水泥路面的3倍左右。 二、使用寿命 相同设计、施工水平下两种路面的使用年限比较在相同设计、施工水平下,水泥路面到大修的使用年限比沥青路面长一倍,与路面设计

使用的基准期相当:水泥路面30年,沥青路面15年。 观测表明,同样是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小型机具与滑模摊铺相比,达到相同破损率时,滑模摊铺水泥混凝土路面比小型机具施工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寿命长6年~7年。湖南长沙至益阳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与益阳至常德插传力杆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对比表明,每条缩缝插入传力杆,达到相同破损率时,有传力杆水泥混凝土路面比未插传力杆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寿命长3年。因此,建议将长沙至益阳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全部后补插传力杆,以延长该路段的使用寿命。 相同设计水平是指高速公路沥青、水泥路面的路面结构设计应适应相应的交通量与超载要求,相同的施工技术水平指两种路面的施工都应该采取大型摊铺机进行。水泥路面使用大型搅拌楼和滑模摊铺机,沥青路面使用沥青拌合楼、沥青摊铺机及其配套的压路机等。在这样“相等”的条件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比沥青路面长一倍。 三、路面结构 沥青路面是在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上,铺筑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合料作面层的路面结构。这种路面与砂石路面相比,其强度和稳定性都大大提高。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沥青路面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振动小,噪音低,开放交通快,养护简便,适宜于路面分期修建。 沥青路面的缺点是温度敏感性较高。夏季强度下降,若控制不好会使路面发软泛油或推移剪切破坏。低温时沥青材料变脆可能引起路面开裂。

AC沥青砼配合比设计

AC-13型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K691+000沥青混凝土拌合厂) 工程名称:G214线清水河至结古段二级公路路面工程 监理单位:内蒙古交通建设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青海省公路工程建设总公司 施工桩号:K675+000—K705+000 报告日期:2005—7—6

AC-13型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一.前言 本工程位于G214线清(水河)至结(古)段,地处规范规定的寒区。施工段落K675+000-K705+000段,共计30公里。面层设计厚度5㎝,规格采用AC-13型。 二.原材料 .沥青 沥青由业主统购,为新疆克拉玛依生产的重交A-130A石油沥青。沥青进场后即进行了抽检,经检验沥青三大指标符合规范要求,详细数据如表1。 表1 沥青质量试验结果 根据中国气象站1961-2000年气温统计资料显示,56034号区站(清水河地区)7天平均高气温为18℃,极端最低气温为-43℃。根据计算,该地区路面预计高温度T20㎜=℃,路面表面预计低温度T SURF=℃.该沥青经试验计算分析,属溶凝胶型沥青,当量软化点T800=℃,当量脆点=℃,当量脆点距路面表面预计低温度尚有℃的差值,只能在配合比设计中尽可能地提高沥青用量,尽最大限度地避免路面低温裂缝。 .粗集料 采用大型反击式联合破碎机破碎,破碎机生产三种矿料,S10碎石,S12碎石和S15石屑。10-15㎜碎石㎜筛上筛余量偏多,不符合S10规格,但不影响使用。5-10㎜碎石符合S12规格,0-5㎜石屑符合S15规格。各种材料筛分结果如表2。 表2 各种粗集料的筛分结果 按规范对碎石质量的检验结果如表3,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可以使用。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 第五章路面设计 5.1路面设计原则及依据 本次设计的道路是村道,村道路面应根据交通量及其组成情况、使用功能、当地材料及自然条件,结合路基进行综合设计,做到经济、适用。同时,村道路面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足够的强度,其表面应满足平整、抗滑和排水的要求。村道的行车道(包括错车道)均应铺设路面。 5.2 路面设计及土路肩加固形式 该道路的路基宽度为6.5m,行车道宽6m,土路肩宽度为0.5m。由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徽县交通局规划路面结构分为三层,面层采用沥青碎石,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砂砾,基层采用天然砂砾。由于道路级别低,没有设置路缘带和紧急停车带,当路基宽度为4.5m或在道路的不通视地段时,每隔200m 左右应设置错车道,错车道有效长度不小于20m,在错车道两端应设不小于10m过渡段。土路肩的基层与路面相同,在表层宜铺置一些粗粒式沥青碎石或砂砾石。若行车道宽度不够,需要加固部分路肩,提供侧向宽度,以利于行车安全,见下图5.1所示:

图5.1道路横断面的构成 5.2 路面结构类型的计算 1.基本资料 (1)设计任务书要求 甘肃徽县村村通道路设计等级为四级公路,设计年限10年,拟采用沥青碎石路面,需进行结构设计。 (2)气象资料 该公路处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温暖而湿润,冷季短,暖季长。年平均气温12.1℃。无霜期215天,年平均降水量782mm。 (1)地质资料 一般路基处于中湿状态,沿线路段有大量的砂砾、岩石块,水源充足, 可以说筑料丰富。 (2)交通分析 由设计资料可知该路技术等级为四级公路,路基宽6.5m,路面宽6m,土路肩宽0.5 m,根据设计要求及规范砂砾石路面的设计年限为10年,徽县麻沿乡的的汽车交通量2007年为300辆/日,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7%,到设计年2017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550辆/日。我国路面设计以双轮单轴载100kN为不标准轴载,以BZZ—100的各项参数见下表5.1。 表5.1标准轴载BZZ—100各项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