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诗歌

雨巷诗歌
雨巷诗歌

《雨巷》

作者: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

寒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雨巷

雨巷 戴望舒 【一、导入新课】:(幻灯1) 唐磊的歌中反复提到一个叫丁香花的女子,实际上,歌曲最初的创作灵感应该来源于现代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并欣赏望舒先生80年前《雨巷》中的“丁香情结”。 【二、教学过程】 1、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知诗歌的情感基调。 师:读完全诗,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 生:忧愁的,哀伤的,哀婉的。 师小结:是的,诗中没有大江东去似的慷慨豪迈,也没有涓涓细流似的轻快明丽,而是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哀伤。(幻灯2) 师:那我们该用怎样的情感基调去朗读呢? 生:低沉、缓慢、幽怨。 师:对,说得很好,请你读一下,将你的这种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师:哪位同学为他的朗诵做下点评? 生:字音准,节奏也把握得较好,能体现感伤忧愁的感情基调。 师评价:听XX同学的朗读是一种享受,她不但读出了声,而且也读出了感情,XX同学倾听认真,点评到位,请大家为他们喝彩。 2、分析意象,体会意境,深入赏析。 师:这首诗很低沉、伤感,充满着愁绪和无奈。这首诗很美,为什么让人难受的东西也美呢?大家能举出曾让我们难受过但又深深地被它打动过的人、事和作品吗? 每个人都有这种经验,不只是让人愉悦的东西才美,让人感动,感悟的东西有时更具美的力量。大千世界,美是无限丰富的。刚才,我们谈了对这首诗的感觉和体验,我们体验到了这首诗的低沉、哀怨和无奈。我们也认定这首诗是美的,那么,我们的感觉和体验是如何获得的?我们为什么认为它很美呢?诗歌是依靠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下面我们听读录音来感受诗歌为什么会有忧愁的情感色彩?(3-11)全文有哪些意象?有何作用?(幻灯12) 师:听完后大家想“我”带着感伤忧愁的心情独自徘徊在哪里呢? 生:雨巷 师: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生:①寂廖的 ②悠长的 ③巷中下着雨

【《雨巷》同步练习及答案】

【《雨巷》同步练习及答案】 《雨巷》作为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堪称音韵和谐、美轮美奂。下面给大家带来《雨巷》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1.下列各组中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撑(zhǎng)着彷(páng)徨 凄(qī)清巷(xiàng) B.彳亍(chìchù)凄婉(wǎn) 颓圮(pǐ)迷茫(méng) C.河畔(pàn)荡漾(yàng) 青荇(xìng)长篙(gāo) D.斑斓(lán)沉淀(dìng) 似(sì)的泥(nì)古 2.下面四项中,诗歌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B.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C.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D.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3.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诗人,主要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 B.《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歌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C.戴望舒早期的诗歌受西方印象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D.后期诗歌主要表现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明朗、沉挚。

4.对《雨巷》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的愁心。 B.《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 C.诗中借江南小巷的阴沉来象征当时社会的黑暗;“我”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充满了迷惘和绝望。 D.《雨巷》运用了复沓重唱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强化了音乐效果,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 __。 5.对《再别康桥》运用的表现手法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笼罩着一种宁静、安谧的氛围,水草、柔波、彩虹、星辉,恰当地衬托了诗人静默的心境。 B.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康桥那特有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自己那追梦般的思念之情。

《雨巷》阅读答案

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了关于《雨巷》阅读答案以供各位同学参考和学习,希望对于同学们的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也祝同学们的阅读理解的技巧更好,祝大家学习进步! ①有人说,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是啊!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辨识来去,不妨就让这江南雨巷的烟雨旧梦浸润你已疲惫的心灵! ②轻轻地走入小巷。暮春的细雨在两旁的瓦楞上跳跃,忽而又顽皮地跳到青石板的路上,和他们在青石板上的伙伴们嬉闹着、喧哗着。踩在青石板的路上,这一刻,随着细雨,滑入历史的最深处 ③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呼吸着空气里的清新,和岁月积淀下来的味道;江南的盛世在烟雨中落下了帷幕,惟有这雨后的江南小巷,褪尽铅华,延展着世人的想象。 ④空气中浸透着静谧。幽远的小巷中,我的移动和杂着雨儿们的跳动,成全了小巷的生动。小巷的两边是安然矗立着的老屋子。一幢幢灰瓦白墙的老屋子,饱受了风雨的侵袭,彰显着一种沧桑积淀后的黯然。灰白色的墙面在斑驳间隐现时光的痕迹,青黑的瓦片耐不住寂寞,邀了几根闲草做伴。 ⑤几间铺子半敞着门面。铺内,几人横靠着帐台边的木柱,正在打盹;忙碌着的小二,手脚极为麻利地端茶递水之间,仿佛都不会激起哪怕一丝尘屑的飞扬。大多数的屋子已是人去楼空,一把铁锁,锁住了一屋子的寂寞春秋。透过门扉间的夹缝,瞅见一口八角的古井,井沿上残留着几片风吹落的树叶;眨眼间,似乎看见一个梳着两条小辫儿的蓝衣少女蹲在井边,手中拿着极粗的衣槌,露出一口极白的牙齿,对着这边轻轻地微笑;一阵风吹过,扫落了井沿的树叶,也带走了姑娘的影像依然是个空落落的院落,一把生了锈的铁锁! ⑥雨停了。收起纸伞,听着檐下滴答的水声,由心底升腾起一种恍如隔世的落寞。风儿抚过脸颊,把雨的湿气驻留在我的眼窝。眼前的小巷变的迷蒙,心在此刻却显得犹为的澄净。 ⑦一些墨绿的青苔粘在墙角,吮吸着雨露,淡漠了这多情的江南,绵绵的愁绪。抬眼望去,一只燕子飞掠而去。是否是从王谢堂下飞出的那只?可还能在这物是人非之外,辨识出你的故居吗? ⑧巷的尽头,是一座小石桥。扶栏上的雨滴落入水中,荡起一层层的涟漪。在繁华与颓废之间,吹箫女子的面庞有了几多的改变?碧波还聚而来的,不是那提着油纸伞的栗色长发,却是那伤心桥下的惊鸿艳影。 ⑨沉浸在江南的幽幽梦幻里,抬头,眼前已是那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街市。回望小巷,雨后的它显得更为平静与安宁。寥落的水泡,在小巷的那头冉冉升空;街市这头袭来一阵强流,一瞬的光景,五彩的霓虹映亮整个天宇,嘈杂与躁动在这个世界中无限延伸!小巷深处隐隐透出的阑珊灯火,闪动着清亮的光芒,也足以照亮夜归人的路!一座小桥,两方天地,是两势对立下的无奈疏离,也是历史白描地书写下的自然并存!是也罢,不是也罢,小巷犹在,而雨今年下,明年下,一千年以后,还会下。 ⑩走过雨巷,别无其他,清香盈鼻 1.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3分) ①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1分) ②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2分) 2.第⑤段既有现实的描绘,又有对历史上江南小巷曾有过的情景的怀想。请说说作者写井边姑娘的影像似乎出现又消失的用意。(6分) 3.江南雨巷的特点有哪些?它给人什么感觉?(4分) 4.第⑨段与上文构成什么关系?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适合朗诵的经典诗文

适合朗诵的经典诗文 古典诗文1.《滕王阁序》王勃2.《醉翁亭记》欧阳修3.《陋室铭》刘禹锡4.《赤壁赋》苏轼5.《长恨歌》白居易6.《琵琶行》白居易7.《春江花月夜》张若虚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9.《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10.《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11.《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12.《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13.《满江红》岳飞14.《蜀道难》李白15.《将进酒》李白16.《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17.《兵车行》杜甫18.《离骚》屈原19.《孔雀东南飞》20.《陌上桑》21.《子虚赋》司马相如22.《上林赋》司马相如23.《木兰诗》24.《白马篇》曹植25.《归去来兮辞》陶渊明26.《兰亭集序》王羲之27.《燕歌行》高适28.《临江仙·夜归临皋》苏轼29.《秋兴八首》杜甫30.《扬州慢》姜夔现代诗文1.《山雀子噪醒的江南》饶庆年2.《再别康桥》徐志摩3.《春》朱自清4.《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5.《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6.《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泰戈尔7.《这也是一切》舒婷8.《相信未来》食指9.《致大海》普希金10.《我愿意是激流》裴多菲11.《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顾城12.《我们去寻找一盏灯》顾城13.《星星变奏曲》江河14.《乡愁》余光中15.《我爱这土地》艾青16.《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17.《黎明的通知》艾青18.《预言》何其芳19.《雪花的快乐》徐志摩20.《沁园春·雪》毛泽东21.《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食指22.《错误》郑愁予23.《一棵开花的树》席慕容24.《赞美》穆旦25.《纸船》冰心26.《致橡树》舒婷

27.《雨巷》戴望舒28.《回答》北岛29.《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30.《人民万岁》王怀让31.《怀念一棵树》江南梅32.《喊黄河》郝立轩33.《帆》莱蒙托夫34.《莲的心事》席慕容文章

雨巷》习题(含答案)

《雨巷》 1. 阅读开头和结尾两节诗回答为题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1.这两节诗内容大致相同,这是什么修辞手法则对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有何作用 1.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作用:一是反复咏叹,加强感情的效果,体现诗人那种极度地寂寥。二是增加诗地音乐感。21世纪教育 2.作者在最后一节把第一节的“逢着”改为“飘过”有什么作用 2.思路引导: 首节在“悠长寂寥的雨巷”中,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是因为对未来充满希望,渴望着这样一位姑娘与自己相依相伴走完寂寞的旅程;末节在“悠长寂寥的雨巷”中,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地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是“我”在彷徨中思索,迷惘中向往的结果。“我”一方面觉得这样的姑娘不可能出现,另一方面又不愿放弃这种希望,国此是渴求与痛苦的矛盾心情的写照。此时,“我”是继续彷徨,继续渺茫的希望。21·cn·jy·com

参考答案:这一改,一方面表明诗人并没有完全放弃希望,另一方面却让人感到诗人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改变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即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3. 结着愁怨的姑娘。请问这两节在艺术形式上有何特点 《雨巷》的这两小节,运用了象征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2·1·c·n·j·y 富于音乐性是这两节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婉转悦耳的乐感。【:21·世纪·教育·】 4. 关于戴望舒的雨巷,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作者是为了表达他的什么感情 全诗以其优美低沉徐缓的曲调,抒发了诗人极端的忧愁和追求无着的失落之情。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即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表现了诗人飘忽不定的愁闷和徒劳追求的空虚孤寂之情2-1-c-n-j-y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汇总,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汇总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21教育 5. 对于文章中的两个主要意境描写该怎样欣赏和理解 1、《雨巷》中有两个意象非常美。一是雨巷。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阴沉潮湿, 两边是寂寞的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这一形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像空间。 我们可以把它“虚化”为一条“追求之路”,怀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前, 让人不禁发问,“我”期待着什么二是丁香。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 丁香花常见白色、紫色两种,外形单薄细弱,往往用来代表孤高、美丽和忧愁。 诗人将这种美赋予姑娘,“丁香一样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 丁香可以象征诗人心中的理想,这种理想是高洁、美丽的。 但这种理想即如丁香或姑娘一样,稍纵即逝,不可把握,

《中国现代诗歌四首(欢乐、雨巷、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山民)》

《中国现代诗歌四首(欢乐、雨巷、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山民)》 教学目标 1、朗读品味,咀嚼诗歌语言,深入意境,把握意象的象征意义。 2、激活学生感知、想象、体验、认识等潜在能力。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法、问题法、演绎法。 教学准备:录音机及磁带,雨巷图片。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引导、点拨,并示范诵读。 2、学生通过反复吟诵,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对诗歌中生动、鲜明的意象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的情感意蕴。 3、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自主学习、发展思维。 4、扩展阅读,拓宽学生知识面。 一、学习《欢乐》 二、学习《雨巷》 1、分角色朗诵,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男生1):你说你曾一度迷失在无边的诗海,寂寞地被困在冷冷的雨季,只因在雨中相遇的那个撑着油纸伞的女孩,只因伞下那双透明闪亮的双眸,嘴角轻含的淡淡忧郁,呵!结着丁香一样幽怨的女子,竟使你许久不曾开启的心房,如花般静静地绽放。 (男生2):哦,女孩,你难道真是从中翩然而至,在这寂寞的雨季来唤醒我沉睡已久的心灵。要我怎么形容你的清纯与美丽,如果你瞬间消失,我也不会惊奇,因为你的出现已是奇迹。如果你真的就此消失,我会于古朝的画中寻你,于幽幽的池边画你,尽管我色彩的笔天边勾勒你丁香花一样的心事。 (女生1):轻轻的,我穿过雨巷,穿过绵绵的情诗,就这样来到飘浮着丁香花淡香的雨季,你不必惊讶,也不要多问,我只想跳出发黄的诗页,我只想在丁香花盛开的雨季,重温在深巷中徘徊的忧郁。尽管它只会存在于这个雨季。 (集体):是谁,曾经用美妙的文字,叙我成温柔忧郁的佳人;是谁,用甜甜的木萧,奏我出丁香一样的芬芳;是谁,用流音的古筝,弹我成千年的红颜知音。 (师):呵,丁香般的女孩,那是你转身离去时的那一声幽幽的叹息和你明亮的眼眸中那一层淡淡的忧郁,它们已经幻化成永不消失的身影,永远留在了每一位爱诗人的心里!好,让我们一起走进戴望舒的《雨巷》,一起走近那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 2、朗读感受,深入鉴赏,把握基调 ①读完全诗,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

江南雨巷阅读理解及答案

江南雨巷阅读理解及答案 ①有人说,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是啊!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 灵的圣地,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辩识来去,不妨就让这江南雨巷 的烟雨旧梦浸润你已疲惫的心灵! ②轻轻地走入小巷。 暮春的细雨在两旁的瓦棱上跳跃, 忽而又顽皮地跳到青 石板的路上,和他们在青石板上的伙伴们嬉闹着、喧哗着。踩在青石板的路上, 这一刻,随着细雨,滑入历史的最深处…… ③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呼吸着空气里的清新,和岁月 积淀下来的味道;江南的盛世在烟雨中落下了帷幕,惟有这雨后的江南小巷,褪 尽纤华,延展着世人的想象。 ④空气中浸透着静谧。幽远的小巷中,我的移动和杂着雨儿们的跳动,成全 了小巷的生动。小巷的两边是安然矗立着的老屋子。一幢幢灰瓦白墙的老屋子, 饱受了风雨的侵袭, 彰显着一种沧桑积淀后的黯然。 灰白色的墙面在班驳间隐现 时光的痕迹,青黑的瓦片耐不住寂寞,邀了几根闲草做伴。 ⑤几间铺子半敞着门面。铺内,几人横靠着帐台边的木柱,正在打盹;忙碌 着的小二, 手脚极为麻利地端茶递水之间, 仿佛都不会激起哪怕一丝尘屑的飞扬。 大多数的屋子已是人去楼空,一把铁锁,锁住了一屋子的寂寞春秋。透过门扉间 的夹缝,瞅见一口八角的古井,井沿上残留着几片风吹落的树叶;眨眼间,似乎 看见一个梳着两条小辫儿的蓝衣少女蹲在井边, 手中拿着极粗的衣捶, 露出一口 极白的牙齿,对着这边轻轻地微笑;一阵风吹过,扫落了井沿的树叶,也带走了 姑娘的影象……依然是个空落落的院落,一把生了锈的铁锁 ⑥雨停了。收起纸伞,听着檐下滴答的水声,由心底升腾起一种恍如隔世的 落寞。风儿抚过脸颊,把雨的湿气驻留在我的眼窝。眼前的小巷变得迷蒙,心在 此刻却显得尤其的澄净。 ⑦一些墨绿的青苔粘在墙角,吮吸着雨露,淡漠了这多情的江南,绵绵的愁 绪。抬眼望去,一只燕子飞掠而去。是否是从王谢堂下飞出的那只?可还能在这 物是人非之外,辩识出你的故居吗? ⑧巷的尽头,是一座小石桥。扶拦上的雨滴落入水中,荡起一层层的涟漪。 在繁华与颓废之间, 吹奏绿萧女子的面庞有了几多的改变?碧波还聚而来的, 不 是那提着油纸伞的栗色长发,却是那伤心桥下的惊鸿艳影。 ⑨沉浸在江南的幽幽梦幻里, 抬头, 眼前已是那车水马龙、 人声鼎沸的街市。 回望小巷, 雨后的它显得更为平静与安宁。 寥落的水泡, 在小巷的那头冉冉升空; 街市这头袭来一阵强流,一瞬的光景,五彩的霓虹映亮整个天宇,嘈杂与躁动在

雨巷阅读答案

篇一:雨巷阅读答案 1.填空戴望舒,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现代派著名诗人.浙江杭县人.1929年4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这本诗集也是戴望舒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篇就是《》,因此有“”之称.此外还有《》、《》、《》等.1950年在北京病逝. 2.给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彷徨()徘徊()彳()亍()惆怅()颓废()颓唐()颓圮()迷茫()芒()刺在背雨巷()巷()道走尽()尽管() 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一肚子委屈委曲求全鸦鹊无声冰雪溶化水乳交溶 b.垂头丧气擅自处理出生在晚上寻物启示授予奖状 c.金榜提名品味老师的话情况相像萧条歪风斜气 d.模型反省生活必需品旋律炫耀报仇雪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和祖国一起长大的这一代人,经历了风雨考验,在建设四化的伟大事业中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b.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院演出,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c.他为家乡主编的致富信息小报,信息量大,可读性强.每月印出来后,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数百份小报就被老乡们索要一空. d.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还需要学习雷锋呢?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南京的首场古董挂表拍卖会结果差强人意,美国收藏家协会会员项明华收藏的23款古董挂表昨天仅仅拍出了一块——华生1906年产的银壳钻挂表以底价1300元拍出. b.姚明本赛季不仅能内线强打得分,而且也能外线投篮命中,表现近乎完美.他能取得今天的成功,并不是一挥而就的,而是与他过去几个赛季的努力分不开的. c.为提高公路建设质量,省交通厅去年11月专门出台《河南省公路建设从业单位业绩信誉动态管理暂行办法》,旨在用“阳光作业”遏制“暗箱操作”. d.著名学者吴组缃教授生前说过“《红楼梦》的思想艺术成就被人们认识到的只是‘表里山河,藏在水下的更多”. 6.概括第一节的内容. 7.说说第一节的意境特点. 8.分析第一节中“彷徨”一词的作用,说说“悠长/悠长”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再说说“逢”字的表达效果. 9.概括第二层(二至三节)的内容: 10.分析雨巷中的女子形象: 11.分析第二节描写女子形象都采用了哪些手法? 12.说说第三节“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采用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 13.概括第三层(四五节)的内容. 14.说说“走近/走近”反复修辞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15.说说“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说说“飘”字的妙处. 16.说说“她静静地远了/远了”这一反复的修辞的作用是什么. 17.概括第四层(第七节)的内容. 18.说说“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19.最后一节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说说它的作用. 20.概括全诗的内容. 21.分析全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2.说说这首诗歌的艺术特点.【答案】1、《我的记忆》、《雨巷》“雨巷诗人”《寻梦者》、《单恋者》、《烦忧》等. 2、彷徨pánɡ huánɡ徘徊páihuái彳chì亍chù惆怅chóu chànɡ颓废tuí颓唐tuí颓圮tuípǐ迷茫mánɡ芒mánɡ刺在背雨巷xiànɡ巷hànɡ道走尽(jìn )尽管( jǐn) 3.(答案d.a鹊(雀)溶(融)b、示(事) c、提(题) 斜(邪) 4.(答案d.a“祖国”已有千千万万年,这一代人也有千千万万年了吗?这不合事理逻辑了.改祖国为“新中国”.b、“日前”是“前几天”的意思,这与“正在”不合逻辑了.c、“不到一小时”与“一小时里”,既可以说是句式杂糅,也可以说是不合逻辑,重复矛盾.) 5.答案:c.(c、“暗箱操作”指利用职权暗地里办事,多指不公正、不合法的.a、“差强人意”指大体上使人满意,与句意不符.b、“一挥而就”多形容写文章时,文思敏捷,笔法娴熟.此处应为“一蹴而就”.d、“表里山河”形容进可攻,退可守的险要地势.此处应为“冰山一角”,即指事物暴露出来的部分. 6.第一层(第一节):描绘孤独忧郁的诗人在寂寞、阴暗的雨巷,追求那个结着愁怨的姑娘的凄迷朦胧的意境. 7.答:意境特点:朦胧凄清.表达诗人失落忧伤,又满怀希望的矛盾痛苦心情. 8.答:“彷徨”这一叠韵词的作用是:用动作来表现心理,写出女子郁闷愁苦的心理.“悠长/悠长”采用了反复的修辞,它的表达效果是:渲染雨巷的寂寞,悠长的寂寞的雨巷的环境,烘托了诗人失落迷茫的心理.表现手法是烘

《雨巷》公开课教案教学文案

《雨巷》公开课教案

雨巷 教学目标:1分析这首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的构造及特点。 2 通过朗读与鉴赏,感受这首诗的音韵美。 3 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如何在赏析意境和体会情感的基础上探索诗歌的内涵,调动学生从多角度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意象的把握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 细雨如丝的江南,悠长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纸伞和着雨的叹息,撑出了一个青年诗人在特定时代的哀婉的心曲。今天就让我们共撑一把心灵之伞走近戴望舒,与诗人一道去领略雨巷的风景,去追寻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芬芳。二、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州人,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文学翻译家。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8年发表成名作《雨巷》,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领袖。 《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小说月报》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三、现代诗歌朗读要领: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①确定情感基调②确立语速③确定诗句的停顿④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 四、字词积累 巷道( Hang )街巷( xiàng ) 彷徨(páng huáng )彳亍(chì chù)颓圮( tuí pǐ)惆怅(chóu chàng )篱墙( lí ) 五、这首诗歌写了一个怎样的哀怨故事? 时间:暮春 地点:雨巷 人物:丁香姑娘我 环境:细雨迷蒙 道具:油纸伞 故事:我在雨巷希望逢着一个丁香姑娘 六、思考:作者为了能营造成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或者说是景物)?意象有6个:油纸伞、雨巷、丁香、姑娘、篱墙、我 1.油纸伞: 未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像空间。油纸伞本身就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暮春,在寂寥的下着小雨,凭添了一份冷寂,凄清的氛围。 2.雨巷:悠长寂寥狭窄 雨巷象征着当时的社会环境,即黑暗沉闷的社会现实。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力。 3.篱笆墙:颓圯 这个篱笆墙是颓圯的,让人有种哀怨,凄凉的氛围。 4.丁香:首诗整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源于“丁香”二字。丁香形状像结,开在暮春时节,易凋谢。开花为白色或紫色。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从《雨巷》看诗歌写作技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712988477.html, 从《雨巷》看诗歌写作技巧 作者:单非 来源:《语文天地·初中版》2009年第06期 1927年夏,蒋介石和国民党反动派发动4.12事变,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失败,大批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被杀害、被追捕。就在这时候,年仅21岁的诗人戴望舒因为参加进步活动不得不避居松江友人家中,在孤寂清冷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和痛苦。心中充满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写作时,戴望舒正居住在杭州大塔儿巷11号,他家就有那么一条狭长的小巷。当时正值梅雨季节,诗中描绘的梅雨季节中的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既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画面,又是富有象征性的意象。古人说:“诗言志。歌咏言”,诗歌是要抒发感情的,在抒情时,要化抽象为具体,诗人把心,中积郁的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化为具体的意象,诗中的狭窄阴沉的雨巷。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与独行者想象中相逢的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是诗人情感的化身,它们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意境。暗示出诗人复杂矛盾的情怀。 从写作技巧来说,这首诗用的是象征手法,所谓象征,就是化抽象的象征义为具体的象征体,诗中那个独行者,正是诗人自己的形象,那狭窄寂寞的雨巷象征当时黑暗而沉闷的现实,那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诗人美好的理想。她的愁苦惆怅、倏忽即逝,像梦一样飘过,象征着诗人理想的渺茫。 诗要用形象言志抒情,所谓意象,就是饱含着诗人感情的生动的形象。所谓意境,就是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物境的有机结合,即所谓“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境界。在《雨巷》中,我们很难说清诗人描绘的是实景,还是幻觉,它与读者若即若离、亦幻亦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幽深朦胧的美感。 《雨巷》这首诗给我们的另一个启发是,诗歌写作还要化清晰为朦胧。诗中的形象即要具体生动,又要朦胧、恍惚,诗中的形象和读者若即若离,如雾里看花,水中观月,诗人仿佛欲言又止,吞吞吐吐。其实可贵就在于不说破,因为象征体和象征义之间的关系或关联,是半透明的。虽然诗人一切都没有说穿点透。然而读者却懂了,感觉到了,“因为诗中有真挚的感情作骨架”。这一点,我们欣赏下面一节自然会心领神会: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雨巷》习题含答案

《雨巷》 1.阅读开头和结尾两节诗回答为题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1.这两节诗内容大致相同,这是什么修辞手法?则对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有何作用 1.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作用:一是反复咏叹,加强感情的效果,体现诗人那种极度地寂寥。二是增加诗地音乐感。 21世纪教育 2.作者在最后一节把第一节的“逢着”改为“飘过”有什么作用 2.思路引导: 首节在“悠长寂寥的雨巷”中,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是因为对未来充满希望,渴望着这样一位姑娘与自己相依相伴走完寂寞的旅程;末节在“悠长寂寥的雨巷”中,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地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是“我”在彷徨中思索,迷惘中向往的结果。“我”一方面觉得这样的姑娘不可能出现,另一方面又不愿放弃这种希望,国此是渴求与痛苦的矛盾心情的写照。此时,“我”是继续彷徨,继续渺茫的希望。21·cn·jy·com

参考答案:这一改,一方面表明诗人并没有完全放弃希望,另一方面却让人感到诗人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改变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即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3. 结着愁怨的姑娘。请问这两节在艺术形式上有何特点? 《雨巷》的这两小节,运用了象征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2·1·c·n·j·y 富于音乐性是这两节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婉转悦耳的乐感。【:21·世纪·教育·】 4. 关于戴望舒的雨巷,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作者是为了表达他的什么感情? 全诗以其优美低沉徐缓的曲调,抒发了诗人极端的忧愁和追求无着的失落之情。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即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表现了诗人飘忽不定的愁闷和徒劳追求的空虚孤寂之情2-1-c-n-j-y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汇总,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汇总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21教育 5.对于文章中的两个主要意境描写该怎样欣赏和理解 1、《雨巷》中有两个意象非常美。一是雨巷。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阴沉潮湿, 两边是寂寞的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这一形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像空间。 我们可以把它“虚化”为一条“追求之路”,怀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前, 让人不禁发问,“我”期待着什么?二是丁香。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 丁香花常见白色、紫色两种,外形单薄细弱,往往用来代表孤高、美丽和忧愁。 诗人将这种美赋予姑娘,“丁香一样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 丁香可以象征诗人心中的理想,这种理想是高洁、美丽的。 但这种理想即如丁香或姑娘一样,稍纵即逝,不可把握,

雨巷的朗读技巧

《雨巷》的朗诵技巧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解读:【第一部分是诗歌的第1节,给人们描绘了一幅梅雨季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这里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读的时候,“希望逢着”重读,开篇点题,“悠长、悠长”“寂寥””愁怨“用延长音,营造那种凄清而优美的意境。】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解读:【第二部为诗歌的第2、3、4、5、6节,写了理想的美好、到来、离去、破灭的过程。朗读时,语气舒缓,节奏起伏不大,多用气声和虚声,营造那种朦胧而迷茫的意境。2节三个比喻读稍快、稍轻,最后两句稍慢,稍重。3节两个“像我一样”后面一个比前面一个读得轻,“冷漠,凄清,又惆怅”一词一顿,读出迷茫的语气。4节两个“太息”,读时带着叹气的语调,“像梦一般地”,后面一个读的比前一个轻,“凄婉迷茫”气声拉长,营造那种朦胧的意境。5节前3句由远而近,声音变大,变高后3句由近及远,声音变小,变低,从而营造出空间的转换。5节写了理想破灭后的心情,是全诗感情最消沉的一节。读时,应气息下沉,读出十分凄婉的语气。】

《雨巷》课堂实录1完美版

《雨巷》课堂实录 教师:我们前天预习了《雨巷》这首诗,下面我们一起回想一下,前天下午那节预习课我们都做了什么。我们朗读了诗歌,还做了什么? 生(齐答):读“导学案”。 教师:那我要考考大家了,请合上课本。这一个单元的话题是什么? (生多数楞了,一男生喊出:“美的真谛!”) 教师:没想到老师会问这个问题吧?我们用了一节课来预习,同学们把课文预习得很透彻了,但是很好有人去注意单元的话题。我们读一本书,要先着眼于大处,注意纲目。纲举才能目张,上课前老师提醒大家这个读书方法,记住了吗? 生:记住了。 教师:单元话题知道了,我们这节课想做什么事情大概也能明确了吧?探寻美的真谛。好,上课! (班长:起立!)(师生互相问好,上课铃响起) 教师:(背景音乐起)暮春时节,披着江南烟雨,漫步在悠长、悠长的小巷,一切都安静了下来,“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你的耳边只有花针般的丝雨摩挲青石板的声响,甚至,连这点声音都若有若无。这时,你的心底会涌起什么样的思绪?撑一柄古旧的油纸伞,化为素衣瘦身的江南才子,让我们走进戴望舒的《雨巷》去寻一寻那首歌,与诗人的内心相应和。请同学们看学习目标。 (幻灯学习目标展示:1.理解丁香、雨巷两个意象,体味诗人感情;2.诵读诗歌,探讨本诗营造氛围的手法;3.学习用美的眼光看待人生的忧苦哀愁。)(板书:倾听心曲)教师:诗歌多以意象来传达情感,比方说“梅花”一般象征着? 生:高洁 生:冷傲 教师:月亮一般象征着? 生:思乡 教师:而《雨巷》这首诗歌重点写了一个意象——丁香。 (幻灯:望舒的心曲一)(丁香花图片) 教师:丁香,又名紫丁香。花紫色或白色,形状像结。有淡雅细沉的香气。高洁,冷艳,又十分容易凋谢。大家看大屏幕,齐读这两句诗词。 (幻灯:望舒的心曲二)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李璟《摊破浣溪沙》人不见,梦难凭,红纱一点灯。偏怨别,是芳节,庭下丁香千结。——毛文锡《更漏子》(生齐读) 教师:哦,我们知道了,丁香的意象在诗文中大多代表着一种? 生:忧愁。 教师:因为它美丽、高雅却十分容易凋谢。有的美,容易破碎,也正因为如此,在我们眼中它显得更美。像这样的事物大家能联想到哪些?

雨巷诗歌阅读答案

篇一:雨巷导学案附答案 《雨巷》 学习目标 1、了解戴望舒的生平、创作及新诗的相关知识。 2.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情感态度 1、能准确分析诗中所蕴含的迷惘感伤而又期待的情怀。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分析和欣赏,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知识体系梳理】 现代诗歌单元 知识链接【作者介绍】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1926年参加共青团。1928年后成为水沫社和其后的《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派诗歌。1938年赴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1941年底香港沦陷,被日军以抗日罪名下狱,在狱中保持了民族气节,次年春被营救出狱。抗战胜利后回上海教书,1949年春北上至解放区。1950年因病逝世。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新诗 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新诗草创阶段的努力,以废除旧体诗形式上的束缚,主张白话俗语入诗,以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为主要内容。因此,当时也称新诗为“白话诗”“白话韵文”“国语的韵文”(钱玄同《〈尝试集〉序》、胡适《谈新诗》、康白情《新诗底我见》)。1917年2月,《新青年》2卷6号刊出胡适的白话诗词8首,是中国新诗运动中出现的第一批白话新诗。第一本用白话写的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1920)。而最早从思想艺术上显示一种崭新面貌,并为新诗地位的确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郭沫若的《女神》(1921)。新诗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外国诗歌较大的影响。这对新诗艺术方法的形成起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多种艺术潮流,出现了自由体、新格律体、十四行诗、阶梯式诗、散文诗等多种形式。众多诗人的探索和一些杰出诗人的创造,使新诗逐渐走向成熟和多样化。从五四运动以来,新诗一直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主体。【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学习情境建构: 播放视频《诗人毛泽东·谁主沉浮》和《沁园春长沙》朗诵视频 【基础学习交流】 一、预习课文 问题1:借助工具书校对字音字形,给加点字注音 撑()着彷()徨凄()清巷()道彳亍()凄婉()颓圮()迷茫()似()的泥()古 问题2:结合注释,疏通全诗,标注重点词句,画出疑点,以备质疑。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走近《雨巷》,初步解读 1.齐读课文,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①这是一首什么体裁的诗歌 《雨巷》是用象征手法写的一首抒情诗。

雨巷习题(含答案)

雨巷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A.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C.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D.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2.从下列语句中选出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A.而今安在哉B.凌万顷之茫然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揉以为轮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悠长寂寥愁怨冷寞 B.太息粉芳篱墙操劳C.凄清消散家园女郎 D.哀曲迷茫休止凄惋4.下列划线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撑.着(chēnɡ)颓圮 ..(chì chù)街巷.(xiàng) ..(tuí pǐ)彳亍 B.惆怅 ..(chóu chànɡ)跳跃.(yào)蝈.蝈(ɡuō)打烊.(yàng) C.羡.艳(xiàn)熏陶 ..(xūn tāo)枕.头(zhěn)贬谪.(zhé) D.彷徨 ..(pánɡhuánɡ)凄婉.(wǎn)癖.好(pì)信笺.(jiān)5.下列各组中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撑.(zhǎng)着彷.(páng)徨凄.(qī)清巷.(xiàng)道 B.彳亍 ..(chìChù)凄婉.(wǎn)颓圮.(pǐ)迷茫.(méng) C.河畔.(pàn)荡漾.(yàng)青荇.(xìng)长篙.(gāo) D.斑斓.(lán)沉淀.(dìng)似.(sì)的泥.(nì)古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文言文阅读 6.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这不是曹孟德围困周郎的地方吗? 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多情善感的人应笑自己,头发早斑白了。 C.即今之傫然在幕者也。——就是现在整齐并排地安放在墓里的五人。 D.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从古至今都一样,哪里有不受屈辱的呢? 三、句子默写 7.名句默写。 (1),,谁主沉浮? (2)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 (3)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4)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5)大行不顾细谨,。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诗人故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回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2)《荆轲刺秦王》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表现荆轲慷慨赴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徐志摩《再别康桥》一诗中作者思路急转由梦境到现实,用“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匠心独运地把无形的离别化为有形,有声,有实的实物。

《雨巷》

《雨巷》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 1、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2、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会鉴赏象征诗(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我将采用诵读法、合作探究法,问题引导法等方法,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感受诗歌意境、内涵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关注社会、追求理想的感情,促使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①体悟雨巷诗情诗境 ②体会本诗“丁香姑娘”“雨巷”等的象征意义,学习象征的手法,初步学会鉴赏象征诗。 2、教学难点 透过意象的分析,了解诗歌的象征含义,学会鉴赏象征诗。 三、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运用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完成本课。诗歌重在朗读,所以本课四个环节的解读都在朗读中完成。 四、教学用具 传统教具,以及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花两分半钟播放07年央视春晚的舞蹈《小城雨巷》,然后告诉同学们,刚才大家看到的优美的舞蹈其实来源于一位诗人的一首诗,那就是戴望舒的《雨巷》,下面就让我们从诗中去领略雨巷的另一番美。 (二)整体感知(15分钟) 1、初读诗歌,感音韵之美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全文,再请一位同学朗读节奏感较强的前三节。思考:诗人的音乐美是怎样造成的? 明确:①、重叠和反复手法的运用。(构成音乐和情感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 ②、一韵到底,每节押“ang”韵二、三次。(保证了音韵的和谐一致,使诗从头到尾保持了一种鲜明的音乐效果。) ③、使用排比。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气势,让诗歌具有一种音韵的协调之美。“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这句是排比。这几句字数相同,

戴望舒《雨巷》课后习题及答案

《雨巷》课后习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训练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颓圮.( ) 彷徨 ..( )( ) ..( )( ) 寂寥.( ) 彳亍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结.婚结.着结.构张灯结.彩 B. 雨巷.巷.口巷.道大街小巷. C. 哀曲.戏曲.曲.折曲.径通幽 D. 颜色.货色.成色.行色.匆匆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撑着油纸伞,独自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②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着 ③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这雨巷 A. ①彳亍②彷徨③走进 B. ①消散②彷徨③留恋 C. ①彷徨②彳亍③走尽 D. ①彳亍②消散③流连 4. 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 B.《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 C.《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后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获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D.《雨巷》这首诗写于大革命失败后,表现了诗人内心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5. 下列选项中对《雨巷》一诗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雨巷”象征着诗人寻觅、追求的理想。 B.“丁香”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常用来代表美丽、忧愁。 C.“姑娘”象征着诗人心中可遇而不可求的理想。 D. 在诗中,诗人让“丁香”和“姑娘”合二为一。 6. 下列选项中对《雨巷》一诗所用形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全诗7节,每节6行,诗句的停顿很有规律。 B. 每节第3、6行押韵,每节一韵,虽换韵频繁却音韵和谐。 C. 多处运用了重叠和反复的手法。 D. 起节复见,首尾呼应,音节优美。 二、阅读能力训练 (一)阅读《雨巷》的开头和结尾两节,回答后面的问题。 开头诗节: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