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25)

中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25)

自建院以来,我院在县委和各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多年的发展,医院环境不断优化,功能不断完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现壮大成为拥有南院、北院及针灸医院,目前医院建筑面积32800平方米,业务用房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固定资产1.5亿元,是一所集中医、中西医相结合的综合性医院。根据《关于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及《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文件精神,为更好的发扬利用中医药,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明确医院发展目标,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我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为深化医改服务,进一步发挥特色优势。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坚持为构建特色医药卫生体系服务,进一步提供事业发展的强大支撑。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机制和规划体系。推进公立中医医院改革,深化中医药科技体制改革。弘扬国医大师精神,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全面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快中医药养生保健及医疗康复等服务发展。抢抓省、县有关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大机遇,紧紧围绕建设“中医特色突出、综合服务功能强、专科优势明显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的发展目标,始终遵循“增强综合优势,突出中医特色”的发展思路,坚持西医综合医疗与中医药特色优势并重,大力培植中西医重点专科和特色优势学科,向服务要市场,向人才要动力,向管理要效益,

全面推进规范化管理,全方位创新发展,在扩总量、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过程中,加快推进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建设,实现“二次创业”与跨越发展的任务目标。

二、发展目标

未来医院发展的总体目标,就是围绕建成区域内医院有特色,学术有建树,人才有储备,发展有后劲,功能较齐全的现代化中医院的目标。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能力建设(急危重疑难病人诊治能力、专科专药能力、科学管理能力)。完善中医药服务功能,提高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和防病水平,加快医院发展进程。

三、重点工作

(一)加强基础设施及硬件建设,努力改善办院条件利用好省、市、县有关对中医药的扶持政策,发挥中医优势,加大基础建设,增加业务用房,改善就诊环境,扩大医院规模。现我院北院位于城区中心,占地面积小发展受限,业务用房紧张,设施陈旧,严重制约医院的发展。为改善北院的住院条件,摆脱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争取县委县政府和县卫计委的支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将北院进行整体搬迁。预计新址规划用地80亩,采用一址二院设计,一侧占地60亩建立一所现代化的综合性中医医院,预计投入1.3亿元;一侧占地20亩建立一所集中医康复和健康养老为一体的疗养院,预计投入5000万元。并力争2017年内完成我院北院整体搬迁项目的选址工作,在2022年完成新址搬迁工作。

(二)重点/特色专科的建设及发展现我院拥有糖尿病科、颈肩腰腿痛科二个省重点中医专科(专病),中风病科、针灸科二个省基层特色专科

(专病)。继续以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发展作为促进医院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在抓好目前院内现有的中医专科不断巩固、完善提高的同时,要集中力量倾其全力,积极创造条件,选准项目,进行重点培植,做好重点专科的申报工作,以实现本院在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上获得突破。坚持中医特色,发挥中医专长,加强专科专病建设,着力加强中医结石病、肛肠病等重点专病专科建设,争取利用五年时间,使之成为县中医院的拳头科室。在加强专科建设的同时,带动其他专科发展,全面促进内、外、妇、急诊等各科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各科室开展特色治疗项目,特别是在确定专病种的治疗优势上下功夫,争取五年内,使我院的肛肠科、中西结合结石科具有一定的规模,形成科有优势,人有专长的良好局面,以扩大品牌效应,提高规模效益。

(三)学习现代管理理念,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学习现代管理理念,以提高整体管理水平着手,加强以规范化为目标的内涵管理建设,建立健全科学化的管理体系,实施医疗技术、服务质量、质量监控体系规范化管理。完善院科两级目标责任制管理体系,搞活用人机制,通过目标责任书,加强对科室的管理,以达到激励科室、促进医院发展的目标;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以医疗质量为核心,以病案质量管理为中心,强化质量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完善三级质控组织和质量评价体系,实施全员全程全面质量管理;完善成本核算体系,强化经营理念、市场意识,坚持质中取胜、量中增收的原则。推行全成本核算,进行成本量化管理,切实降低医疗成本。加强医保费用管理,积极推行单病种费用控制办法,做到合理检查、

合理用药、合理收费,降低病人负担。在规划期内各项工作达到标准化县级中医院要求。

(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实施人才素质工程为提高全院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和服务技术水平,采取多渠道、多途径的方式创造再学习的条件,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特别是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高学历层次,优化专业,合理调整、充实知识构成。大力开展院内技术学习、业务培训和岗位技术练兵,全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积极派员参加市以上的各种专业医学会、医疗单位组织的技术培训、交流、学习研讨等以提高理论技术水平和促进技术创新的继续教育,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选准学科、分期分批地选调临床业务技术骨干到省以上医疗机构进修深造。每年送培不少于8人,努力为我院培养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队伍,为提高中医药的服务能力和促进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五)严格坚持办院方向、积极发挥中医特色,确保中医药的主导地位。

(1)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合理配备卫生技术人员,提高中医药人员在医务人员总数的比例,到2025年,中医类别医师及中药技术人员在同类人员的比例要逐步达到90%的要求。所有临床人员都要接受中医知识的培训,可以自学,可以成教学习,但必须接受医院内部培训,护理要在护理服务中自觉使用中医护理知识,体现中医特色。

(2)科室建设。临床科室设置要充分体现中医特色,进一步加强中医特色门诊建设,注重服务质量的提高和中医特色的体现形式及优势的发挥。

要通过强化管理、规范服务、优化治疗方案,提高诊疗水平、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3)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农村中医药工作中的龙头作用,真正成为农村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中心。积极指导农村卫生院工作和培训乡村医生,提高中医药的覆盖率。加强以急诊就能力建设为重点的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使其在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设立“治未病”中心,充分发挥中医在养生康复和预防保健等方面的传统优势,加大“冬病夏治”和“冬令进补”等中医药优势项目的宣传力度。

(4)加强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和重大疾病预防。适应公共卫生体制改革和发展要求,加强中医急诊急救能力建设积极加强急诊急救基础设施条件建设盒急诊急救技术培训;提高中医院对感染性疾病的救治能力。鼓励中西医人员相互学习,坚持中西医结合,中医人员应掌握中西医感染医学、急诊医学的基础理论和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于技能。进一步提高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胃肠肝病、肿瘤等重大慢性病的中医药防治。

(六)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医院文化是医院的灵魂和向导,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创建名院的重要内容,她体现着办院方向,管理方式,服务理念,人文精神等,体现医院的形象。我们要在规划期内,加大医院文化建设的投入,体现中医特色,在建筑,标志,宣传等方面有别于西医医院,彻底改变“看不见中医的人,听不见中医的声,闻不见中医的味”的局面。新院的规划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

四、政策与措施

(一)深入加强职工的思想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弘扬“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树立即体现中医药传统优秀品德又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服务理念,文明行医,诚信服务,广泛开展义诊,送医药、献爱心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以创造文明单位、文明行业为目标,以打造学习型医院、开展文化建设为载体,努力构建和谐单位、和谐行业。强化医院管理,整顿服务秩序,规范执业行为,坚决抵制和认真治理医药购销领域的不正当交易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行风建设,行业纪律的政策规定,积极探索建立从源头上纠正和预防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以实现行业风气的根本好转,社会和群众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二)积极实施医疗惠民工程,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认真落实国家医疗惠民工程的有关规定和对贫困群体的减免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医疗收费价格标准,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的原则,实行成本核算与病床使用门诊数量、医疗质量、医德医风等综合考核、评议的办法,使科室收入、医生收入与开单多少及处方量不发生直接关系;全面落实价格公示制度,对住院病人实行“一日清单”,对大型医疗设备检查阳性率实施监控考核,认真落实单病种费用控制和检验结果互认;积极开展医疗下乡活动和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努力打造“诚信品牌”。

(三)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规划运行和实施、考核。本着查漏补缺、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原则,对其中难度较大的规划任务,要组织力

量和努力加大工作力度,狠抓落实,对量化指标在注重完成数量任务的同时,更要注重质量和综合社会效益的提高,对定性指标要努力做到以社会和群众满意度为评价标准,使我院的医疗服务环境明显优化,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社会和群众的综合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明显发挥,医院的发展步伐得到加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