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阵与行列式

矩阵与行列式
矩阵与行列式

第9章 行列式与矩阵

学习目标

了解n 阶行列式定义,理解行列式性质. 掌握二阶、三阶、四阶行列式的计算.

理解矩阵的概念、逆矩阵的概念及其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了解矩阵秩的概念.

掌握几种特殊矩阵,掌握矩阵的线性运算、乘法运算、转置及其运算规律、矩阵的初等行变换和用初等行变换求矩阵的秩和逆矩阵的方法.

在科学研究和实际生产中,碰到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直接或近似地表示成一些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因此,线性关系的研究就显得是非常重要了. 行列式与矩阵是研究线性关系的重要工具.本章将介绍行列式与矩阵的一些基本概念、性质和运算.

§9.1 行列式的概念与计算

9.1.1二阶、三阶行列式

用消元法解二元线性方程组 ??

?=+=+2

2221211

212111b x a x a b x a x a (9.1)

当021122211≠-a a a a 时,得 211222*********a a a a a b a b x --=

,21

1222111

212112a a a a b a b a x --=

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引进二阶行列式的概念.

1.二阶行列式的定义

定义9.1 用2

2个数组成的记号

22

21

1211a a a a ,表示数值21122211a a a a -,称为二阶行

列式,22211211,,,a a a a 称为行列式的元素,横排称行,竖排称列.

利用二阶行列式的概念,当二元线性方程组(9.1)的系数组成的行列式0≠D 时,它的解可以用行列式表示为

1

12111

22221212121112111221222122

,

b a a b b a a b D D x x a a a a D D a a a a ====

其中1D 和2D 是以21,b b 分别替换系数行列式D 中第一列、第二列的元素所得到的两个

二阶行列式.

例9.1.1 用行列式解线性方程组 ??

?=+=-1

533

22121x x x x .

解 因为135

3

12=-=D , 165

1

131=-=

D ,71

3322-==

D .

所以 1212167,1313

D D x x D D =

===-. 类似地,用2

3个数组成的记号 33

32

31

232221

13

1211

a a a a a a a a a ,表示数值 ++312312332211a a a a a a

322311332112312213322113a a a a a a a a a a a a ---称为三阶行列式,即

33

32

31

23222113

1211a a a a a a a a a =322113312312332211a a a a a a a a a ++ 322311332112312213a a a a a a a a a ---.

它是由3行3列共9个元素构成,是6项代数和.这9个元素排成3行3列,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对角线称为主对角线,从右上角到左下角的对角线称为次对角线.上式也可以用对角线法则记忆,如图9.1所示.实线上三个元素的乘积取正号,虚线上三个元素的乘积取负号.

例9.1.2 计算三阶行列式312

20315

4

--.

解 原式=-??--??-??+-?-?+??421)1(02252)1()3(1403 604580203035)3(=+--++=??-.

33323123

222113

1211a

a a a

a a a

a a 取+号 取-号 图9.1

例9.1.3 解不等式 01

1401

1>x x .

解 因为11

1401

12-=x x x ,原不等式化为012>-x . 故不等式的解集为{11}x x x ><-或.

9.1.2阶行列式

1.n 阶行列式的定义

定义9.2 由2

n 个数组成的一个算式

n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D

21

22221

11211=

称为n 阶行列式,其中ij a 称为D 的第i 行第j 列的元素),,2,1,(n j i =.

当1=n 时,规定1111a a D ==.n 阶行列式简记为ij a .

定义9.3 在n 阶行列式ij a D =中去掉元素ij a 所在的第i 行和第j 列后,余下的

1-n 阶行列式称为元素ij a 的余子式,记为ij M .

将ij j

i M +-)

1(叫做元素ij a 的代数余子式,记为ij A ,即有ij j i ij M A +-=)1(.

设1-n 阶行列式已定义,则n 阶行列式

∑==+++=n

j j j n n A a A a A a A a D 1

111112121111 . (9.2)

例如,当3=n 时,

33

32

31

232221

13

1211

a a a a a a a a a 131312121111A a A a A a ++=. 例9.1.4 写出四阶行列式

251714

9

6

3

8129131

2

411

---

的元素32a 的余子式和代数余子式.

解 11

41

36

14

712

32-=M ,11

4

13614

712)1(322332--=-=+M A .

形如下列形式的行列式分别称为n 阶对角行列式和n 阶下三角行列式,由(9.2)式可知,

它们的值都是主对角线上元素的乘积.

nn nn a a a a a a 22112211

000

00

0=,

nn nn

n n a a a a a a a a a

221121

2221110

=.

2. 行列式的性质

根据n 阶行列式的定义直接计算行列式,当行列式的阶数n 较大时,一般是很麻烦的,为了简化n 阶行列式的计算,我们有必要讨论n 阶行列式的性质.

如果把n 阶行列式n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D 21

2222111211

=

中的行与列按顺序互换,得到一个新的行

列式

nn

n n

n n T a a a a a a a a a D 212

2212

12111

=

T D 称为行列式D 的转置行列式.显然,D 也是T D 的转置行列式.

性质9.1.1 行列式D 与它的转置行列式T D 的值相等.即T

D D =.

例如,二阶行列式 2112221122

2112

11a a a a a a a a D -==,

2112221122

12

2111a a a a a a a a D T

-==

.

显然,T

D D =.对于n 阶行列式,可以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这里略去.

性质9.1.1说明,行列式中“行”与“列”的地位是相同的,所以凡是对行成立的性质,对列也同样成立.

由性质9.1.1和n 阶下三角行列式的结论,可以得到n 阶上三角行列式的值等于它的主对角线上元素的乘积,即

nn nn

n

n

a a a a a a a a a

221122211211

=.

性质9.1.2 n 阶行列式ij a D =等于它的任意一行(或列)的各元素与其对应代数余子式的乘积之和,即

11221

(1,2,3

,)n

i i i i in in ik ik k D a A a A a A a A i n ==++

+==∑,

或 11221

(1,2,3

,)n

j j j j nj nj kj kj k D a A a A a A a A j n ==++

+==∑. (9.3)

例9.1.5 设三阶行列式1

522353

13-=D ,按第二行展开,并求其值.

解 因为 14)151(153

1)

1(211

221=--=-

=-=+M A , 3123

3)1(222222-==-=+M A ,

135

213)1(233

223-=-=-=+M A ,

所以 232322222121A a A a A a D ++=

105)13(2)3(3145-=-?+-?+?-=.

性质9.1.3 互换行列式的其中两行(或列)位置,行列式值改变符号. 例如,二阶行列式

211222112221

1211a a a a a a a a D -==

交换两行后得到的行列式

D a a a a a a a a -=-=1122122112

11

2221.

推论 如果行列式其中有两行(或列)完全相同,那么行列式的值为零. 事实上.交换相同的两行,由性质2得,D D -=,于是0=D .

性质9.1.4 行列式某一行(或列)的公因子可以提到行列式记号的外面,即

nn

n n in i i n

nn n n in i i n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212111************λλλλ=. 推论1 如果行列式中有一行(或列)的元素全为零,那么此行列式的值为零.

推论2 如果行列式其中有两行(或列)元素对应成比例,那么行列式等于零. 推论3 行列式中任意一行(或列)的元素与另一行(或列)对应元素的代数余子式的乘积之和等于零.

例如,对于行列式33

32

31

232221

131211

a a a a a a a a a D =, 有0231322122111=++A a A a A a ,

,0133312321131=++A a A a A a

性质9.1.5 如果行列式的某一行(或列)元素可以写成两数之和,那么可以把行列式表示成两个行列式的和,即

nn n n in i i n nn n n in in i i i i n a a a b b b a a a a a a c b c b c b a a a 21

21

1121121221111211=+++nn

n n in i i n

a a a c c c a a a 21

2111211

+.

例如,二阶行列式

22

21

121122

21

121122

21

21121111a b a b a a a a a b a a b a +

=

++.

性质9.1.6 把行列式某一行(或列)的元素同乘以数k ,加到另一行(或列)对应的元素上去,行列式的值不变,即

.2

1212

211112112

1

212111211nn

n n jn j j n

j in j i j i n

nn n n jn j j in i i n a a a a a a ka a ka a k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

证 设原行列式为D ,变形后得到的行列式为1D ,由性质9.1.5和性质9.1.4的推论3得,

nn n n jn j j in i i n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D

21

2121

11211

1=D D a a a a a a ka ka ka a a a nn

n n jn j j jn j j n

=+=+021*******

11

. 为了便于书写,在行列式计算过程中约定采用下列标记法:

(1) 用r 代表行,c 代表列.

(2) 第i 行和第j 行互换,记为j i r r ?,

第i 列和第j 列互换,记为j i c c ?.

(3) 把第j 行(或第j 列)的元素同乘以数k ,加到第i 行(或第i 列)对应的元素

上去,记为i j r kr +(或i j c kc +).

(4) 行列式的第i 行(或第i 列)中所有元素都乘以k ,记为i kr (或i kc ). 行列式的基本计算方法之一是根据行列式的特点,利用行列式的性质,把它逐步化为上(或下)三角行列式,由前面的结论可知,这时行列式的值就是主对角线上元素的乘积.这种行列式的计算方法称为“化三角形法”.

例9.1.6 计算

20115134

15

33

3

11

2

D ---=

---.

解 132

111021

51

343154

15

333513

3

1121

1

32D c c ------=

?-

------

41213

133r r r r r r ++-+-1

2

1

01111

05500151----

--2324

10

2

1

01111500605

00162

r r r r ---+----+ 3410211

01111510

00121100

8

1

2

r r ---- 341012

01111

10001120018

c c ---?-

34101

201111

10

10(4)400011200

4

r r ----+-=-?-=-.

计算行列式的另一种基本方法是选择零元素最多的行(或列)展开;也可以先利用性质

把某一行(或列)的元素化为仅有一个非零元素,再按这一行(或列)展开.这种方法称为降阶法.

例9.1.7 计算

2

241

5

2

105146112------=

D

解 2

241

50

2

105146112------=

D 7

2

6100

1205744132524121-----+-+c c c c

313

1

4(1)(1)7

520

627

+-=-?----7

26

00

8

41352

1-----+-r r

7

24

1)1()8(1

2----?--=+120=

例9.1.8 证明

.0)3()2()1()

3()2()1()3()2()1()3()2()1(2

222

2

2

2

22

2222222=++++++++++++d d d d c c c c b b b b a a a a

证 设此行列式为D ,将D 化简, 把第一列乘以(-1)分别加到以后各列,有

2223224221446922144692144693214469a a a a c c b b b b D c c c c c c d d d d +++-++++=+++-++++06

21262126212621222

22=++++d d c c b b a a . 例9.1.9 计算n 阶行列式

a

b b b a b b b a D

=

解 从行列式D 的元素排列特点看,每一列n 个元素的和都相等,把第2,3,…,n 行同时加到第1行,提出公因子b n a )1(-+,然后各行减去第一行的b 倍,有

a

b b

b a b b

n a b n a b n a D

)1()1()1(-+-+-+=

b

a b a b n a a

b b b a b b n a ---+=-+=

00111

]

)1([1

11]

)1([

1)]()1([---+=n b a b n a .

例9.1.10 解方程

01132

11232113221132111321=-+-+-+-+-------x

a a a a a a a x a a a a a a a x a a a a a a a x

a a a a a a a a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01≠a

解 把方程左边的行列式,第一行乘以(-1)加到其余各行上,得

)())((0

00000000000012111221132

1x a x a x a a x

a x a x a x a a a a a a n n n n n ---=--------

.

原方程化为0)())((1211=----x a x a x a a n . 故方程有1-n 个解112211,,--===n n a x a x a x .

注 计算行列式有下列方法:

(1) 二阶、三阶行列式利用定义计算;

(2) 利用展开式(9.3)式计算,选择0元素较多的行(或列)进行展开; (3) 利用行列式的性质,化为三角行列式进行计算; (4)先利用行列式的性质把某行(或列)化为只有一个元素不为零,再利用展开式(9.3)式;交替使用性质、定理来计算.

习题9.1

1.计算下列行列式:

(1)

3

725 (2)

ab

b a a 2

(3)

1

100 (4)6

1

2

15

3

231

--- (5)

3

4010

020********

--- (6)

3

111131111311113

(7)

.3

35

1

110243152113

------ (8)b

a a c c

b c

b

a

+++111

(9)

.a

a

a

a

a d a a a a a c a a a a a b

a +++ (10)

x

y

y x y x y x 0

000000

2.写出三阶行列式4

83

0111

7

52

---=D 中元素3222,a a 的代数余子式,并求其值. 3.已知四阶行列式D 中,第三列元素依次为-1,2,0,1,它们的余子式依次为5,3,-7,4,求D .

4.设行列式5121

4132

014221

---=

D ,分别按D 的第二行和第四列展开,并计算其值.

5.解下列方程:

(1)

09

13

1

5

1

3132216422

22

=-----x x (2)

00

11

10110111

0=x x x x

6.计算n 阶行列式x

a a a a x a a a a x a

a

a a x D

=.

7.计算1n +阶行列式n

n n n n b a a a a b a a a a b a a a a D +++= 21

2

21

21

1211111.

9.2 矩阵及其初等变换

矩阵是一个重要的数学工具,是进行网络设计、电路分析等强有力的数学工具,也是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数学基础.它不仅在经济模型中有着很实际的应用,而且目前国际认可的最优化的科技应用软件----MATLAB 就是以矩阵作为基本的数据结构,从矩阵的数据分析、处理发展起来的被广泛应用的软件包. 本节主要介绍矩阵的概念、运算及应用广泛的初等变换.

9.2.1矩阵的概念

在许多问题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变量要用另外一些变量线性表示. 设变量m y y y ,,21能用变量n x x x ,,21线性表示,即

n

mn m m m n

n n n x a x a x a y x a x a x a y x a x a x a y ??

????

?+++=+++=+++= 22112222121212121111 (9.4) 其中ij a 为常数(1,2,

,,1,2,

,i m j n ==)

,这种从变量n x x x ,,21到变量m y y y ,,21的变换叫做线性变换.

这种变换取决于变量n x x x ,,21的系数,这些系数按它们在变换中原 来的顺序构成一个矩形数表

??

?

?

?

?

?

??mn m m n n a a a a a a a a a 2

1

2222111211

.

又如,在物资调运中,某物资有两个产地上海、南京,三个销售地广州、深圳、厦门,

调运方案见下表.

?

??

?

??233226202517. 下面给出矩阵的定义

定义9.4 由n m ?个数ij a (n j m i ,2,1,2,1==)排成一个m 行n 列的矩形数表

??????? ??mn m m n n a a a a a a a a a

2

1

2222111211

或?

?

???

??

???

??mn m m n n a a a a a a a a a 2

1

222

21

11211

称为m 行n 列矩阵,简称为n m ?矩阵,其中ij a 叫做矩阵的第i 行第j 列的元素.i 称为元素ij a 的行标,j 称为元素ij a 的列标.通常用大写字母 ,,,C B A 或 )(ij a 表示矩阵,例如上述矩阵可以记作A 或n m ?A ,有时也记做n m ij a ?=)(A .

几种特殊的矩阵:

①方阵:矩阵A 的行数与列数相等,即n m =时,矩阵A 称为n 阶方阵,记作n A ,左上角到右下角的连线称为主对角线,主对角线上的元素nn a a a ,,,2211 称为主对角线元素.

②行矩阵:只有一行的矩阵()n a a a 11211

=A 称为行矩阵.

③列矩阵:只有一列的矩阵????

??

? ??=12111m a a a A 称为列矩阵.

④零矩阵:所以元素全为零的矩阵称为零矩阵.记作n m ?O 或O .

⑤对角矩阵:除主对角线外,其他元素全为零的方阵称为对角矩阵.为了方便,采用如

下记号 ??????

?

?

?=nn a a a

22

11A . ⑥单位矩阵:主对角线上的元素全为1的对角矩阵称为单位矩阵,记作n E 或E . ⑦三角矩阵:主对角线以下(上)的元素全为零的方阵称为上(下)三角矩阵.

???????

?

?=nn n n a a a a a a 222

11211A 为上三角矩阵. ??

??

?

?

?

??=nn n n a a a a a a

21

2221

11

A 为下三角矩阵.

⑧对称矩阵: 满足条件ji ij a a =),,2,1,(n j i =的方阵n n ij a ?)(称为对称矩阵. ⑨数量矩阵: 主对角线上元素都是非零常数a ,其余元素全都是零的n 阶矩阵,称为n

阶数量矩阵.

⑩负矩阵: 在矩阵()ij m n a ?=A 中的各个元素的前面都添加上符号(即取相反数)得到的矩阵,称为A 的负矩阵,记为-A ,即()ij m n a ?-=-A .

注 矩阵与行列式是有本质区别的.行列式是一个算式,而矩阵是一个数表,它的行数和列数可以不同.对于n 阶方阵A ,有时也要计算它的行列式(记为det A 或A ),但方阵A 和方阵行列式A 是不同的概念.

9.2.2矩阵的运算

1.矩阵的相等 如果两个矩阵B A ,行数和列数分别相同,且它们对应位置上的元素也相等,即ij ij b a =,m i ,,2,1( = ;),,2,1n j =,则称矩阵ΒA ,相等,记作B A =.

2.矩阵的加(减)法 设n m ij n m ij b a ??==)(,)(B A 是两个n m ?矩阵,规定:

??

??

?

?

?

??+++++++++=+=+?mn mn m m m m n n n n n

m ij ij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2

211

2222

2221

211112121111)(B A 称矩阵B A +为A 与B 的和.

如果n m ij n m ij b a ??==)(,)(B A ,由矩阵加法运算和负矩阵的概念,我们规定: n m ij ij n m ij n m ij b a b a ???-=-+=-+=-)()()()(B A B A ,

称矩阵B A -为A 与B 的差.

3.矩阵的数乘 设k 是任意一个实数,A 是一个n m ?矩阵,k 与A 的乘积为

??

??

?

?

?

??==?mn m m n n n

m ij ka ka ka ka ka ka ka ka ka ka k 2

1

22221

11211)(A .

矩阵的加(减)法与矩阵的数乘叫做矩阵的线性运算.

设O C B A ,,,都是n m ?矩阵,不难验证,矩阵的线性运算满足下列运算规律: 交换律 A B B A +=+;

结合律 C B A C B A ++=++)()(; 分配律 B A B A k k k +=+)(;

A A A l k l k +=+)( ),(R l k ∈;

数乘矩阵的结合律 A A )()(kl l k =.

例9.2.1 设251320?? ?=- ? ???A ,342025-?? ?

=- ? ???B ,求B A 32-.

解 B A 32-=2251320?? ?- ? ???3432025-?? ?

-- ? ???

41091213226604640615215--?????? ? ? ?=---= ? ? ? ? ? ?--??????

. 例9.2.2 设矩阵X ,满足???? ??102421=+X 2?

??

?

??-5212133,求X . 解 由题可得 =X 23123125-??

????

???

??-102421, 即有 =X 28521614-??

???

所以 54

1213

72

??- ?=

? ? ???

X . 例9.2.3 已知网络双端口参数矩阵B A ,满足??

?=-=+D

B A C

B A 2222,其中

71021510-??= ?--??C ,52651514--??= ?---??

D .求参数矩阵B A ,.

解 由???=-=+D

B A

C B A 2222可得D)(C 41B D),(C 41A -=+=.

所以???

? ??----=?????????? ??-----+???? ??---=+=651223

141556251051210741D)(C 41A .

????

?

?

??=?????????? ??------???? ??---=-=12523132

1

141556251051210741D)(C 41B . 4.矩阵的乘法

例9.2.4 设有两家连锁超市出售三种奶粉,某日销售量(单位:包)见下表9-2-1,每种奶粉的单价和利润见下表9-2-2.求各超市出售奶粉的总收入和总利润. 表9-2-1

解 各个超市奶粉的总收入=奶粉Ⅰ数量×单价+奶粉Ⅱ数量×单价+奶粉Ⅲ数量×单价. 设?

???

? ??=?

??? ??=420212315,6571085B A ,C 为各超市出售奶粉的总收入和总利润,则 ???

?

??=???? ???+?+??+?+??+?+??+?+?=552857137146253720612515741028352010128155C .

矩阵C 中第一行第一列的元素等于矩阵A 第一行元素与矩阵B 的第一列对应元素乘积之和.同样,矩阵C 中第i 行第j 列的元素等于矩阵A 第i 行元素与矩阵B 的第j 列对应元素乘积之和.

定义9.5 设A 是一个s m ?矩阵,B 是一个n s ?矩阵,则由元素

sj is j i j i ij b a b a b a c +++= 2211 m i ,,2,1( =;),,2,1n j =

构成的n m ?矩阵()

n

m ij

c ?=C ,称为矩阵A 与矩阵B 的乘积,记作AB C =.

例9.2.5 设矩阵????? ??--=530412A ,???

?

??--=107

89

B ,求AB . 解 AB =????

?

??--530412???

?

??--107

89

???

??

???+-?-?+??+-?--?+?-?-+-?-?-+?=105)8(3)7(593100)8(4)

7(09410)1()8(2)7()1(92 ????

?

?

?---=2683236

2625 例9.2.6 设矩阵???? ??=1236A ,???

? ??--=3162B ,????

??---=1151C ,求AB 和AC .

解 =AB ????

??1236???? ??--3162???

? ??--=93279 =BA ???? ??--3162

???? ?

?1236???? ??=0000 =AC ???? ??1236???? ??---1151???

? ??--=93279

注 ① 矩阵乘法一般不满足交换律,因此,矩阵相乘时必须注意顺序,AB 叫做(用)

A .左乘

B ,BA 叫做(用)A 右乘B ,一般AB ≠BA .

② 两个非零矩阵的乘积可能是零矩阵.

③ 矩阵乘法不满足消去律.即当乘积矩阵AC AB =且O A ≠时,不能消去矩阵A ,得到C B =.

④ 同阶方阵A 与B 的乘积的行列式,等于矩阵A 的行列式与矩阵B 的行列式的乘积.即

B A AB ?=.(方阵A 的行列式记作A )

⑤ 若A 是一个n 阶方阵,则

A

m m

个A AA A

=称为A 的m 次幂. 不难验证,矩阵乘法满足下列运算规律:

结合律 A(BC)(AB)C =;

分配律 AC AB C)A(B +=+,

BC AC B)C (A +=+;

数乘矩阵的结合律 (AB)B)A(A)B (k k k ==.

5.矩阵的转置

定义9.6 将n m ?型矩阵n m ij a ?=)(A 的行与列互换得到的m n ?型矩阵,称为矩阵

A 的转置矩阵,记为T A .即如果

??

??

?

?

?

??=mn m m n n a a a a a a a a a 2

1

22221

11211

A , 则 ??

?

?

?

?

?

??=mn n n

m m a a a a a a a a a 212221212111T

A

容易验证,转置矩阵具有下列性质: (1)A )(A T

T =;

(2)k k =T

T

(A)A ;

(3)T

T

T

B A B)(A +=+; (4)T T T

A B (AB)

=.

例9.2.7 若

113201-??

= ???

A

, ???

?

?

??-=201231C

求AC 、CA 以及T

A 、T

C .

解 利用矩阵乘法,有

131132120102-??

-?? ?= ? ??? ???

AC ???? ?

??+?+??+?+-??+?-+??+?-+-?=2110320120)1(2231)1(31032)1()1(1 .8283???

?

??--= ????

? ???+??+-??+??+??+-??+??+?-?+-?-?+?-=???? ??-????? ??-=123002)1(022********)1(22

112133)1(03)1()1(231)1(102311201231CA

????

? ??-=204724015.

由转置矩阵的定义,有

?

???

?

??-=130121T A , ???? ??-=213021T

C .

9.2.3矩阵的初等变换

在解线性方程组时,经常对方程实施下列三种变换:

(1)交换方程组中某两个方程的位置; (2)用一个非零常数k 乘以某一个方程;

(3)将某一个方程的k 倍(0≠k )加到另一个方程上去. 显然,这三类变换并不会改变方程组的解,我们称这三种方程的运算为方程组的初等变换.把这三类初等变换转移到矩阵上,就是矩阵的初等变换.

定义9.7 对矩阵进行下列三种变换,称为矩阵的初等行变换: (1)对换矩阵两行的位置;

(2)用一个非零的数k 遍乘矩阵的某一行元素; (3)将矩阵某一行的k 倍数加到另一行上.

并称(1)为对换变换,称(2)为倍乘变换,称(3)为倍加变换.

在定义中,若把对矩阵施行的三种“行”变换,改为“列”变换,我们就能得到对矩阵的三种列变换,并将其称为矩阵的初等列变换.矩阵的初等行变换和初等列变换统称为初等变换.

为了方便,引入记号:

行初等变换表示为:①j i r r ? ②(0)i kr k ≠ ③j i r kr +. 列初等变换表示为:①j i c c ? ②(0)i kc k ≠ ③j i c kc +.

定义9.8 如果矩阵A 经过若干次初等变换后变为B ,则称A 与B 是等价的,记作

B A ?. 显然,等价是同型矩阵间的一种关系,具有反身性、对称性、传递性.

定理9.1 任意矩阵n m ij a ?=)(A 都可通过初等变换化为等价标准形,即

???

?

??=?O O K E D A r .

例9.2.8 将矩阵???

?

? ??-=101211015321A 化为等价标准形.

解 11232123512351011024621010369r r r r +-+????

? ?

=-????

→ ? ? ? ?---????

A

23212

31212312

3

510110123012301230000r r r r r r +-+--???? ? ???

→????→ ? ? ? ?---????

.

定义9.9 对单位矩阵E 进行一次初等变换得到的矩阵,称为初等矩阵.

初等矩阵有三种:

(1)对矩阵E 交换两行(或列)所得的初等矩阵;

j i ij ?

?????

???

?

?

??=101101)( E

(2)对矩阵E 的第i 行(或列)乘以常数k ,得到的初等矩阵;

i k

k i ???

??

??

?

??=11))(( E (3)对矩阵E 的第j 行(或列)乘以常数l 加到第i 行(或列)上,得到的初等矩阵;

j i l l ij ?

?????

????? ?

?=11011))(( E

容易验证:对于矩阵E ,左乘或右乘初等矩阵相当于对矩阵E 作一次初等变换.

定理9.2 对n m ?矩阵A 的行(或列)作一次初等变换所得到的矩阵B ,等于用一个相应的m 阶(或n 阶)初等矩阵左(或右)乘A .

例9.2.9 以矩阵???

?

? ??-=110211103A 为例验证定理9.2

解 (1)交换矩阵A 的第二、三行,得到的矩阵???

?? ??-=2111101031A .

初等矩阵???

?

?

??=010100001)23(E 左乘矩阵A ,得到的矩阵为

=2A ????? ??010100001301112011?? ?-= ? ????

???

?

??-211110103.

显然,有21A E (23)A A ==.

(2)将矩阵A 的第2行乘以常数3加到第一行上,得到的矩阵为

???

?

?

??--=110211736B ;

初等矩阵???

?

?

??=100010031E(12(3))左乘矩阵A ,得到的矩阵为

=C ????? ??100010031????? ??-?110211103????

? ??--=110211736.

显然有C E(12(3))A B ==.

(3)由读者验证,将矩阵A 的第2行乘以常数3 等于初等矩阵左乘))3(2(E 矩阵A .

习题 9.2

1.一空调商店销售三种功率的空调:1P 、1.5P 、2P.商店有两个分店,六月份第一分店售出以上型号的空调数量分别为48台、56台和20台;六月份第二分店售出了以上型号的空调数量分别为32台、38台和14台.

(1)用一个矩阵A 表示这一信息;

(2)若在五月份,第一分店售出了以上型号的空调数量分别为42台、46台和15台;第二分店出售了以上型号的空调数量分别为34台、40台和12台.用与A 相同类型的矩阵M 表示这一信息.

(3)求M A +,并说明其实际意义. 2.计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