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专题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

中考化学专题三 金属和金属材料

考点梳理

考点一、金属材料

一、纯金属材料:纯金属90多种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二、合金几千种: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属,也

可能是合金;

2.合金可能是金属与金属组成,也可能是金属与非金属组成;金属材料中使用比较广泛的

是合金;

合金的优点:1熔点高、密度小;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

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钛合金的优点:① 熔点高、密度小;② 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③ 抗腐蚀性能好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纯金属

钛镍合金具有“记忆”能力,可记住某个特定温度下的形状,只要复回这个温度,就会恢复到这个温度下的形状,又被称为“记忆金属”;此外,钛还可制取超导材料,美国生产的超导材料中的90%是用钛铌合金制造的;

3.注意:1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

2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使合金更容易适于不同的用途;

3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为合金;

4金属在熔合了其它金属和非金属后,不仅组成上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组成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

.合金的形成条件:其中任一金属的熔点不能高于另一金属的沸点当两种金属形成合金时;

5.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生铁和钢是人类利用最广泛的合金.

6.合金都属于混合物;

考点2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4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

注:金属的物理性质是只所有金属都有的共同性质,而不是指某一金属的特有性质; 考点3 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考点4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考点6属与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考点8 金属活动性顺序

四、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1、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2、意义:①H代表酸中的氢元素;②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③在金

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

酸、硝酸;④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除K、Ca、Na

3、应用:①用于判断金属是否与酸发生置换反应;②用于判断金属与酸发生化学反

应的剧烈程度;③用于判断金属与盐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注意:

1、金属与盐的反应必须在“盐溶液”中进行,否则不能反应,如:Cu可以与AgNO

3

溶液反应置换出Ag,但不能与AgCl反应;

2、也可根据反应是否发生及反应剧烈程度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3、K、Ca、N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太强,除与酸反应外,还能与水在常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如

2Na+2H

2O=2NaOH+H

2

↑,其余金属则不能

考点9矿石

1.金属资源的存在方式: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大多数金属

化合物性质较活泼,所以它们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只有少数金属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如金、银等以单质形式存在;

2.矿石:工业上把能提炼金属的矿物叫矿石;

名称赤铁矿黄铁

矿菱铁

磁铁

铝土

黄铜

辉铜

主要成分Fe

2

O

3

FeS

2

FeCO

3

Fe

3

O

4

Al

2

O

3

CuFeS

2

Cu

2

S

考点10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1、炼铁的基本原理是:在高温条件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

铁矿石里还原出来;3CO + Fe

2O

3

高温2Fe + 3CO

2

2、炼铁的原料:铁矿石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

3O

4

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

Fe

2O

3

、焦炭、石灰石和空气,主要设备是高炉;

1仪器:铁架台2个、硬质玻璃管、单孔橡皮赛2个、酒精灯、试管、酒精喷灯、双孔橡皮赛、导气管;

2药品:氧化铁粉末、澄清石灰水、一氧化碳气体

3

4步骤: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入药品并固定;③向玻璃管内通入一氧化碳气体;

④给氧化铁加热;

⑤停止加热;⑥停止通入一氧化碳;

5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尾气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高温点燃

6化学方程式:3CO+Fe

2O

3

====2Fe+3CO

2

2CO+O

2

=====2CO

2

CaOH

2

+CO

2

=CaCO

3

↓+H

2

O

7注意事项:与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顺序一样,即先通入CO再加热,实验完毕,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试管冷却;

②、实验主要现象:红色粉末变为黑色时,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尾气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

③实验注意事项:先能后点,先撤后停;

8尾气处理:因CO有毒,不能随意排放在空气中,处理的原则是将CO燃烧掉转化为无毒的CO

2

或收集备用;

考点11工业炼铁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还原剂CO将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

3主要设备:高炉

4冶炼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点燃点燃高温

C+O

2====CO

2

CO

2

+ C=====2CO3CO+Fe

2

O

3

====2Fe+3CO

2 高温高温

CaCO

3=====CaO+CO

2

↑ CaO+SiO

2

=====CaSiO

3

注意:石灰石的主要作用是将矿石中的二氧化硅转变为炉渣; 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

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

2

O

3

·xH

2

O

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

③制成不锈钢

3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

4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注意:

1、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

2、水、CO

2

接触;铜绿的化学式:Cu

2

OH

2

CO

3

;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

2

、水接触;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

2O

3

红棕色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

2、水、CO

2

接触;铜绿的化学式:Cu

2

OH

2

CO

3

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等

③制成不锈钢

考点16 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金属资源的保护:①防止金属腐蚀;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③合理开采矿物;

④寻找金属的代用;

2、金属回收再利用的意义:①防止污染环境;②节约能源;③节约资源;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知识点总结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 (1)概念: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如铜、铁、铝等)及其合金。 (2)分类 ①黑色金属:铁、锰、铬以及它们的合金。 ②有色金属:除铁、锰、铬以外,其他的金属。 2.金属材料的共性(物理性质) 常温下都是固体(汞除外)、有金属光泽、能导电、能导热、有延性和展性。 3.金属的特性 ①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但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 ②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但汞是液体; ③不同金属其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物理性质差别较大。 ④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 4.金属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3)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4)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

(5)硬度最大的金属——铬;(6)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7)熔点最低的金属——汞;(8)密度最大的金属——锇; (9)密度最小的金属——锂。 5.合金 (1)概念:由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 (2)举例:生铁和钢均为合金,它们的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生铁和钢的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 (3)合金的特性:合金具有比组分金属硬度大、熔点低、耐腐蚀等的优良特性。使得其具有更广泛的用途。因此,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为合金。 6.常见的合金及其用途 (1)几种常见的钢 (2)一些常见的合金

(3)钛和钛合金: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钛的密度为4.5 g/cm3)、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等。尤其是钛和钛合金的抗腐蚀性能非常好,即使把它们放在海水中数年,取出后仍光亮如初,其抗腐蚀性能远优于不锈钢。钛和钛合金被广泛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船舶、化工和通信设备等。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Mg+O2=2MgO 4Al+3O2=2Al2O33Fe+2O2点燃Fe3O4Cu+O2高温 2CuO 金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结论:镁、铝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 2.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Mg+2HCl=MgCl2+H2↑Mg+H2SO4=MgSO4+H2↑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Fe+2HCl=FeCl2+H2↑Fe+H2SO4=FeSO4+H2↑铜不与盐酸、稀硫酸反应。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知识总结

课题1 金属材料 一、几种重要的金属 1、从化学成分上划分,材料可以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有机材料及复合材料等四大类。 2、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1)金属材料的发展 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铝的应用→高分子时代 (2)金属材料的应用 ①最早应用的金属是铜,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公元一世纪最主要的金属是铁 ②现在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金属依次为铁、铝和铜 ③钛被称为21世纪重要的金属 金属的物理性质: 1、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汞除外),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是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沸点较高等。 2、金属的特性: ①纯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而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 ②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却是液体; ③各种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差异较大。 3、金属之最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Al)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Ca)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Ag)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Fe) 延展性最好的金属———金(Au) 熔点最高的金属————钨(W) 熔点最低的金属————汞(Hg)

硬度最大的金属————铬(Cr ) 密度最小的金属————锂(Li ) 密度最大的金属————锇(Os ) 最贵的金属———— 锎kāi (Cf ) 4、金属的用途: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不同的用途需要选择不同的金属。 【练习】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答:因为铁的硬度比铅大,且铅有毒。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答:银和铜的导电性相近,但银比铜贵得多,且电线用量大,经济上不划算。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答:因为钨的熔点(3410℃)高,而锡的熔点(232℃)太低。如果用锡制的话,通电时锡易熔断,减少灯泡的使用寿命,还会造成极大浪费。 (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答:因为铁制品会生锈,镀上一层光亮且不易生锈的铬,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铬的硬度大,耐磨。由于金价格昂贵,如果镀金,虽然美观但成本太高。 二、合金 1、合金: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所制得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 纯铁生铁 钢铁合金碳素钢 合金钢含碳量不同 2%~4.3%0.03%~2%钢 2、合金的特点 一般来说,合金比组成他们的纯金属的硬度和强度大,抗腐蚀的性能也更好. 有的合金比组成他们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多种多样的合金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 一、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 合金 (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 :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5、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 优点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 + 酸 → 盐 + H 2↑ 3、金属 + 盐 → 另一金属 +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 + CuSO 4 == Cu + FeSO 4 (“湿法冶金”原理) 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1、金属材料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含答案解 析) 一、选择题 1.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的金属活动性比M强B.N生成氢气质量比M多 C.如果N是铁,M可能是镁D.N产生氢气的速率更快 2.取等质量的X、Y、Z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都生成+2价盐,反应情况如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X>Y>Z B.产生氢气质量:X>Y>Z C.X、Y、Z依次可能是Mg、Zn、Fe D.反应所需时间:X

A.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6 B.其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D.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有单质 6.将一定质量的氧化铜粉末完全溶解在足量的稀硫酸中,再将ag铁粉置于所得溶液中,铁粉全部溶解.反应后过滤,并对滤渣洗涤和干燥,测得滤渣质量也为ag.根据上述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加入铁粉后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B.ag滤渣为反应生成的铜的质量 C.加入铁粉前后溶液质量保持不变 D.滤液中肯定含有硫酸亚铁,质量为19a/7g 7.某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Cl2===2HCl+S↓,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A.化学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8.世界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金属数量巨大,防止金属锈蚀已成为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下列有关金属锈蚀与保护措施不正确的是 A.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C.铝的抗腐蚀能力比铁强,因为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 D.铝的抗腐蚀能力比铁强,因为铝表面会形成致密而坚固的氧化膜 9.向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金属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 B.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 C.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则滤液中只含有硝酸镁和硝酸锌 D.若反应前加入的金属锌的质量和反应后滤渣的质量相等,则滤渣中一定不含锌和镁10.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废旧电池随意丢弃不会污染环境 B.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铁合金 C.银的导电性比铜弱,所以用铜做导线 D.铁矿石在地壳中含量很多,可以随意开采 二、填空题 11.北宋张潜在其《浸铜要略序》一书中对铜的冶炼有如下记载:“山麓有胆泉,土人汲以浸铁,数日辄类朽木,刮取其屑,锻炼成铜”。

初中化学单元知识点小结 第8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一、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纯金属(90多种);合金(几千种)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纯金属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2、金属的物理性质:①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②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③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又称可塑性→金属所具有的展性和延性: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变形,而且在外力停止作用以后仍能保持已经变成的形状和性质。各种金属的可塑性有差别;金属的可塑性一般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金属之最:①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②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③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④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⑤铬:硬度最高的金属;⑥钨:熔点最高的金属;⑦汞:熔点最低的金属;⑧锇:密度最大的金属;⑨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4、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不过,实际应用中还应考虑金属材料的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优点(1)熔点高、密度小(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3)抗腐蚀性能好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①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②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2、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 重难点突破 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金属和金属材料》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金属及合金的物理性质、特性及其应用;了解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掌握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能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 3.掌握炼铁的原理及有关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知识网络】 【要点梳理】 要点一、金属及金属资源的保护(《金属单元复习课》课题1) 1.金属的共性:①金属光泽;②良好导电性、导热性;③良好的延性、展性;④韧性好、能弯曲。 2.金属的特性: (1)颜色:大多为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 (2)状态:常温下大多为固体,汞为液体;

(3)密度差别很大:金为19.3g/cm3,铝为2.7 g/cm3; (4)导电性差异很大:银为100,铅仅为7.9; (5)熔点差别大:钨为3410℃,锡仅为232℃; (6)硬度差别大:铬为9,铅仅为1.5。 3.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生铁(含碳量为2%~ 4.3%)和钢(含碳量为0.03%~2%)都是铁合金。 4.铁锈蚀的条件及防锈蚀方法: (1)铁生锈的条件:铁与水、氧气同时接触。 (2)防止铁生锈的方法: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②在铁制品表面形成保护膜:刷漆、涂油、镀一层其它金属、在铁制品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③改变铁制品的内部结构,制成不锈钢。【要点诠释】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合金的硬度、强度、抗腐蚀性等一般都好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 2.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①防止金属锈蚀;②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③合理有效的开采矿物;④寻找金属的替代品等。 要点二、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单元复习课》课题2)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金属可以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K、Ca、Na除外)。 2.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3.金属能与氧气、酸等发生反应。 【要点诠释】 1.只有较活泼的金属才能把不太活泼的金属从它的化合物溶液里置换出来。 2.铁与酸或金属化合物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铁的化合物中铁均显+2价。 要点三、金属冶炼及有关计算 1.工业上把能用来提炼金属的矿物叫做矿石。人类最先使用铜,而后铁,使用铝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主要与三种金属的化学性质、冶炼难易有关。 2.工业上冶炼铁的原料、主要反应原理、主要设备见下表: C+CO2 + 3CO 3.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都是纯净物发生化学变化时的相互关系,生成物也是纯净物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但实际上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因此当参与反应或生成的是含杂质的物质时,必须先把含有杂质的物质换算成纯物质的量,才能进行计算。而实际炼铁中所用的矿石是不纯的,炼出的生铁也是不纯的,因此进行有关计算时要注意换算。 【要点诠释】 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

初中化学专题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

中考化学专题三 金属和金属材料 [考点梳理] 考点一、金属材料 (一)、纯金属材料:纯金属(90多种)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二)、合金(几千种):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1.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属,也可能是合金。 2. 合金可能是金属与金属组成,也可能是金属与非金属组成。金属材料中使用比较广泛的是合金。 合金的优点:(1)熔点高、密度小;(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纯金属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钛合金的优点:①熔点高、密度小;②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③抗腐蚀性能好 钛镍合金具有“记忆”能力,可记住某个特定温度下的形状,只要复回这个温度,就会恢复到这个温度下的形状,又被称为“记忆金属”。此外,钛还可制取超导材料,美国生产的超导材料中的90%是用钛铌合金制造的。 3.注意:(1)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 (2)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使合金更容易适于不同的用途。 (3)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为合金。 (4)金属在熔合了其它金属和非金属后,不仅组成上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组成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 4.2.合金的形成条件:其中任一金属的熔点不能高于另一金属的沸点(当两种金属形成 合金时)。 5.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生铁和钢是人类利用最广泛的合金. 6.合金都属于混合物。 考点2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4)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 注:金属的物理性质是只所有金属都有的共同性质,而不是指某一金属的特有性质。

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和考点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考点1 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属,也可能是合金。 2.金属制品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铁、铜、铝及其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考点2 金属材料的发展史 根据历史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金属材料的发展过程。商朝,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器;春秋时期开始冶铁;战国时期开始炼钢;铜和铁一直是人类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在100多年前,又开始了铝的使用,因铝具有密度小和抗腐蚀等许多优良性能,铝的产量已超过了铜,位于第二位。 考点3 金属的物理性质 1.共性:大多数金属都具有金属光泽,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导热 性,在室温下除汞为液体,其余金属均为固体。 2.一些金属的特性: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 固体,汞却是液体;各种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差异较大;银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锇的密度最大,锂的密度最小,钨的熔点最高,汞的熔点最低,铬的硬度最大。铁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钙是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考点4 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用途之间的关系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而物质的用途又反映出物质的性质。 2.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紧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考点5 合金 1.合金: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和非金属,形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注意:(1)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 (2)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使合金更容易适于不同的用途。 (3)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为合金。 (4)金属在熔合了其它金属和非金属后,不仅组成上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组成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即:合金的强度、硬度、和抗腐蚀 性能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但是熔点会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要低。 2.合金的形成条件:其中任一金属的熔点不能高于另一金属的沸点(当两种金属形成合金时)。 3.合金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性质比较。 4.几种常见合金 (1)铁合金:主要包括生铁和钢,它们的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生铁含碳量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钢比生铁具有更多的优良性能,易于加工,用途更为广泛。 (2)铝合金:铝中加入镁、铜、锌等金属形成合金。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舰艇和载重汽车等,可增加它们的载重量以及提高运行速度,并具有抗海水腐蚀、避磁性等特点。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总结

第八单元知识总结 一、金属材料 (一)金属材料的分类:、。 (二)纯金属 1、目前,产量居前三位的金属依次是、、。 2、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 (1)有金属光泽,例如大多数如铁、铝都是颜色,但铜是颜色,金是颜色。 (2)常温下都是固体,除外,在体温计中用的是(写金属的名称和化学式)。 (3)大多数为电和热的优良导体,电线中用的是(写金属的化学式);灯泡里用的是(写金属的化学式)。 (4)有延展性,例如铜可以做成铜片,也可以做成铜丝。 (5)密度大,熔点高。 3、金属之最(写金属的名称和化学式)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3)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4、金属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写金属的名称和化学式) (1)暖气片上刷的银粉是 Al(铝);(2)包装香烟,巧克力的金属箔 Al(铝); (3)保温瓶内胆上镀的金属 Ag(银) ;(4)干电池外皮金属 Zn(锌)。 (三)合金 1、概念 就是在金属中某些或形成的具有的物质。 2、铁的合金 (1)铁的合金的分类、。 (2)生铁的含碳量;钢的含碳量。

(3)实验:将合金在组分金属上刻画,出现的现象是。 结论: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其金属的硬度(填大或小)。 (4)(填合金的名称)可以做人造骨。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氧气反应(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之一):在相同的条件下,金属与氧气反应越容易,金属的活泼性越强,反应越剧烈,金属的活泼性越强。 1、镁在空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铝在空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铝制品在空气中不易生锈的原因(文字表述)。 3、铁在氧气中燃烧现象; 化学方程式; 4、铜在氧气中燃烧现象; 化学方程式; 5、用文字表述,真金不怕火炼原因。 (二)金属与盐酸、硫酸反应(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之二):一般情况下,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的金属,其活动性较强,不反应的较弱;反应越剧烈的越强,越缓慢的越弱。

初中化学 第八章 金属和金属材料

知1 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种类: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总称,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大类。如生铁中主要是铁,炭的含量很少。 注:①金属属于金属材料,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属,也可能是合金。 ②某些物质中虽含金属元素,但不是金属材料,如Fe2O3、MgO、MnO2等,因为它们不具有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导热、导电。 ③金属材料中至少含一种金属单质。 (2)金属材料的发展史: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铜,然后是铁,在然后是钢。目前使用最多的金属是铁,铝位居第二。 知2金属的物理性质 (1)金属的共性:有金属光泽、导电、导热、延展、密度大、熔点高、固体(汞除外)等。(2)金属的特性:指不同的金属有各自的特征。如,金是黄色的,铜是红色的。 金属之最: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银Ag;硬度最大的金属是铬Cr;常温时是液态(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Hg;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铝Al;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是钙Ca;熔点最高的金属是钨W;密度最大的金属是锇Os;密度最小的金属是锂Li;延展性最好的金属是金Au;最轻的合金是铝锂合金。 金属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暖气片上刷的“银粉”是铝;包装香烟、巧克力等的金属箔是铝;保温瓶内胆上镀的金属是银;干电池外壳金属是锌;普通干电池负极材料的金属是锌;体温计、血压计中的金属是汞。 知3合金 (1)合金定义: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制得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 注:①合金中至少含有一种金属,可以由金属与金属熔合而成,也可以由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 ②合金具有金属特性,如导热、导电、延展、金属光泽等。 ③合金一定是混合物。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明金属氧化物是纯净物,不是合金。(2)不同物质熔合成合金的条件:任一物质的熔点低于另一物质的沸点。 ①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性质比较: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熔点低。 ②生铁也叫铸铁,碳含量2%-4.3%;钢的碳含量0.03%-2%。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它们的性能不同主要是因为含碳量不同。 ③24K金可看成纯黄金,即纯净物。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知4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①镁和铝常温下就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其中镁还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2Mg+O 2 点燃2MgO 现象:打磨过的镁条在空气中表面逐渐变暗(反应前是金属镁,有金属共性-银白色金属光泽,反应后生成的是氧化镁,是金属氧化物,所以只是白色,相对而言变暗);在空气中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4Al+3O 2点燃2Al 2 O 3 现象:打磨过的铝在空气中表面逐渐变暗,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②常温下在干燥的空气中铁、铜很难跟氧气反应。铁在纯氧中可以燃烧,铜在空气中加热时与氧气反应。 3Fe+2O 2点燃Fe 3 O 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初中化学专题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

中考化学专题三金属和金属材料 考点梳理 考点一、金属材料 一、纯金属材料:纯金属90多种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纯金属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二、合金几千种: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属,也 可能是合金; 2.合金可能是金属与金属组成,也可能是金属与非金属组成;金属材料中使用比较广泛的 是合金; 合金的优点:1熔点高、密度小;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钛合金的优点:①熔点高、密度小;②可塑性好、 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③抗腐蚀性能好 钛镍合金具有“记忆”能力,可记住某个特定温度下的形状,只要复回这个温度,就会恢复到这个温度下的形状,又被称为“记忆金属”;此外,钛还可制取超导材料,美国生产的超导材料中的90%是用钛铌合金制造的; 3.注意:1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 2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使合金更容易适于不同的用途; 3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为合金; 4金属在熔合了其它金属和非金属后,不仅组成上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组成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 .合金的形成条件:其中任一金属的熔点不能高于另一金属的沸点当两种金属形成合金时; 5.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生铁和钢是人类利用最广泛的合金. 6.合金都属于混合物; 考点2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4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 注:金属的物理性质是只所有金属都有的共同性质,而不是指某一金属的特有性质; 考点3 金属之最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 1 金属材料 一.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及它们的合金,合金大多属于混合物。 2.金属的物理性质:在常温下金属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熔点较高、硬度较大、密度较大等物理性质。 3.金属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 (3)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铁>铝>铜) (4)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银>铜>金>铝) (5)熔点最高的金属:钨;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6)硬度最大的金属:铬 (7)密度最大的金属:锇;密度最小的金属:锂 二.合金 1.合金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合金的特性: (1)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抗腐蚀性强。 (2)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三.常见金属材料的用途: (1)铜丝作电线是因为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2)铁制品通常用作炊具是因为它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3)白炽灯灯丝通常用钨丝,是因为钨丝的熔点高; (4)体温计液柱用水银,是因为汞的熔点低; (5)铁合金:生铁和钢,区别:含碳量不同,作建筑材料、不锈钢医疗器械、炊具等。(6)钛和钛合金:钛和钛合金与人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用来造人造骨。 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

1.铝抗腐蚀性强的原因: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2.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前强后弱】 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H 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不可以用浓硫酸和硝酸)中的 氢。【氢前换氢】 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前 换后,盐可溶】 3.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单换 一单】即A + BC = B + AC 课题 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自然界中,除了极少数金属如银、铂、金以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的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磁铁矿、吸铁石主赤铁矿、铁矿石、铁锈、铁红的主要成分均是Fe2O3(红色粉末,属于氧化物) 要成分是Fe3O4(黑色固体,属于氧化物)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是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将氧化铁中的铁还原出来。该反应的产物为铁和二氧化碳,该实验装置末要加个尾气处理装置,是因为CO 有毒,会污染空气。 3.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发生反应的结果。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具有疏松结构,因此要及时除去铁锈,以免铁制品全部锈蚀。防止铁制品生锈的主要措施有:保持铁制品清洁、干燥;在铁制品表面刷油漆;电镀、烤蓝、将铁制品制成合金等。 4.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有: (1)防止金属的腐蚀;(2)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3)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4)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一节 金属材料 ●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 金属的物理性质 ⏹ 在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铜呈紫红 色,金呈黄色); ⏹ 导电性、导热性、熔点较高、有延展性、能够弯曲、硬度较大、密度较大。 ● 金属之最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 ⏹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 ⏹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铁>铝>铜) ⏹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银>铜>金>铝) ⏹ 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 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 硬度最大的金属——铬 ⏹ 密度最大的金属——锇 ⏹ 密度最小的金属——锂 ● 金属的分类 ● 金属的应用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 铜、铝——电线——导电性好、价格低廉 ⏹ 钨——灯丝——熔点高 ⏹ 铬——电镀——硬度大 ⏹ 铁——菜刀、镰刀、锤子等 ⏹ 汞——体温计液柱 ⏹ 银——保温瓶内胆 ⏹ 铝——“银粉”、锡箔纸 ● 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 质。 合金是混合物。金属氧化物不是合金。 ● 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多种,而合金已达几千种。 ●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抗腐蚀性强。 ● 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 常见的合金: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完整版)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总结 金属和金属材料复教案 考点梳理] 考点1: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金属是金属材料的一种,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属,也可能是合金。铁、铜、铝及其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考点2:金属材料的发展史 历史上,金属材料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商朝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器;春秋时期开始冶铁;战国时期开始炼钢。铜和铁一直是人类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在100多年前,铝开始被广泛使用,因为它具有密度小和抗腐蚀等优良性能,铝的产量已超过了铜,位于第二位。

金属分类: 重金属:铜、锌、铅等 轻金属:钠、镁、铝等 黑色金属:铁、锰、铬及其合金。Fe、Mn、Cr(铬) 有色金属: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考点3:金属的物理性质 金属具有一些共性:大多数金属都具有金属光泽,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导热性,在室温下除汞为液体,其余金属均为固体。 此外,不同的金属还有各自的特性: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却是液体;各种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

硬度等差异较大;银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锇的密度最大,锂的密度最小,钨的熔点最高,汞的熔点最低,铬的硬度最大。 检测一:金属材料 1、金属的物理性质 金属的物理性质包括色泽、状态、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韧性和熔点等。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常温下为固态(汞为液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韧性,能够弯曲,熔点较高。 不同的金属还有各自的特性,如铜为固体,金呈黄色,钨的熔点最高,汞的熔点最低。 2、金属的用途 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首饰、电线、电缆、炊具、金属薄片、金属丝、曲别针等。钨被用于电灯泡里的钨丝,铁被用于制造最大的铁锤等。

初中化学专题金属及金属材料知识点

初中化学专题金属及金属材料知 识点(总7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中考化学专题三 金属和金属材料 [考点梳理] 考点一、金属材料 (一)、纯金属材料:纯金属(90多种)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二)、合金(几千种):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1.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 属,也可能是合金。 2. 合金可能是金属与金属组成,也可能是金属与非金属组成。金属材料中使用比较广 泛的是合金。 合金的优点:(1)熔点高、密度小;(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纯金属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钛合金的优点:①熔点高、密度小;②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③抗腐蚀性能好 钛镍合金具有“记忆”能力,可记住某个特定温度下的形状,只要复回这个温度,就会恢复到这个温度下的形状,又被称为“记忆金属”。此外,钛还可制取超导材 料,美国生产的超导材料中的90%是用钛铌合金制造的。 3.注意:(1)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 (2)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使合金更容易适于不同的用途。 (3)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为合金。 (4)金属在熔合了其它金属和非金属后,不仅组成上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组成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 4. 2.合金的形成条件:其中任一金属的熔点不能高于另一金属的沸点(当两种金属形成 合金时)。 5.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生铁和钢是人类利用最广泛的合金. 6.合金都属于混合物。 考点2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完整版)初中化学专题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doc

中考化学专题三金属和金属材料 [ 考点梳理 ] 考点一、金属材料 (一)、纯金属材料:纯金属(90 多种)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纯金属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二)、合金(几千种):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 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属, 也可能是合金。 2.合金可能是金属与金属组成,也可能是金属与非金属组成。金属材料中使用比较广泛 的是合金。 合金的优点:(1)熔点高、密度小;(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 合铁的合金铜合金钛和钛合形状记忆 青铜 : 焊锡 金生铁钢黄铜金金属含碳量含碳量 成 2%~4.3 0.03%~2 铜锌铜锡铅锡 分合金合金合金 钛镍合金% % 备不锈钢:含铬、镍的钢熔点 紫铜为纯铜 注具有抗腐蚀性能低

下面是黄铜和铜片,焊锡和锡,铝合金和铝线的有关性质比较: 性质比较 铜锡铝 黄铜铜焊锡锡铝合金铝 光泽与颜色黄色紫红色深灰色银白色银白色银白色有光泽有光泽金属光泽有光泽有光泽有光泽 硬度比铜大坚韧硬度大质软坚硬质软 熔点比铜低较高比锡低较低比铝低较高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 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 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钛合金的优点:① 熔点高、密度小;② 可塑性好、易于 加工、机械性能好;③ 抗腐蚀性能好 钛镍合金具有“记忆”能力,可记住某个特定温度下的形状,只要复回这个温度,就会恢复到这个温度下的形状,又被称为“记忆金属”。此外,钛还可制取超导材 料,美国生产的超导材料中的90%是用钛铌合金制造的。 3.注意:(1)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 (2)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使合金更容易适于不同的用途。 (3)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为合金。 (4)金属在熔合了其它金属和非金属后,不仅组成上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组成 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 4. 2. 合金的形成条件:其中任一金属的熔点不能高于另一金属的沸点(当两种金属形成 合金时)。 5.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生铁和钢是人类利用最广泛的合金. 6.合金都属于混合物。 考点 2 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4)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 注:金属的物理性质是只所有金属都有的共同性质,而不是指某一金属的特有性质。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六《金属和金属材料》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六《金属和金属材料》 一、金属材料:含金属单质〔90多种〕和合金〔几千种〕 1 、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2、金属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4〕熔点最低的金属〔〕 3、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 混合物. 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 优点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注意:物质的组成影响其性质,性质决定其用途.注意节约、环保.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黄金不能:真金不怕火炼,用于区别真假黄金〕 23 Fe + CuSO 4 == Cu + FeSO 4 <"湿法冶金"原理> 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出现,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溶液质量减轻 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 Mg Al Zn ;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 、Ca 、Na 〕

金属活动顺序的判断:依据能否反应与反应快慢推断〔前换后,强换弱〕 实验设计:验证金属活泼性〔选择药品〕:以三种金属中活泼性位于中间的那一种的单质加另外两种的盐溶液〔或相反〕 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冶炼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CO + Fe2O3高温2Fe +3CO2 注意:装置要求,〔尾气处理,套气球或放一燃着的酒精灯〕;操作步骤:先通气再加热〔防止CO与空气混合受热爆炸〕停止加热后停气〔防止已生成铁又被氧化〕,袋装点燃掉尾气〔防止空气污染〕实验现象:固体由红变黑、质量减轻〔因失氧〕,石灰水变浑浊;尾气能燃烧产生蓝色火焰.〔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 注意:含S矿石易导致空气污染.焦炭作用:燃烧供热,产生高温,与CO2反应生成还原剂.石灰石作用:除脉石.空气:供氧 2、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铜绿的化学式: Cu22CO3〕 〔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破坏生锈条件〕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 ③制成不锈钢 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因而铁锈应与时除去. 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3、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①防止金属腐蚀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③合理开采矿物④寻找金属的代用品意义: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五、知识考查点 1.考查金属材料的判断、分类、特性和用途 该类题型命题点有:〔1〕金属的分类.金属分为纯金属和合金两类.〔2〕金属的物理特性和用途.大多数金属具有光泽、易导电和导热、有延展性、熔点高、密度大、硬度大等. 例1下列应用在高铁列车上的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不锈钢B.玻璃 C.铝合金 D.铜线 练习: 1:利用新技术能将不锈钢加工成柔软的金属丝,用它和棉纤维一起编织成性能优良的劳保防护服,这是利用了不锈钢的〔填序号〕.A.耐腐蚀性B.延展性C.导热性D.导电性 2、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按人类开始使用这三种金属的先后排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 3、人们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填"大"或"小"〕 4、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从1999年开始发行,一元币为钢芯镀镍〔Ni〕,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 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1〕铸造以上硬币用到的材料都是〔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 〔2〕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填序号〕. A. 金属的导电性 B. 金属的耐腐蚀性 C. 金属的硬度 D. 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