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糖脂和蛋白质的营养功能

简述糖脂和蛋白质的营养功能

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糖类物质在人体内经缓慢氧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热量,供肌体活动和维持体温;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是人体生长和修补破损组织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万一人体缺乏糖类,蛋白质也是备用能量的来源。

蛋白质、糖类等营养物质对人体具有的共同作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材料,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具体为:

(1)构成细胞的重要材料:在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和细胞器膜(如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等由蛋白质、糖类和脂肪这三种物质共同构成。比如糖类可以和蛋白质、脂肪组成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糖脂。所以它们都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材料;(2)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中都含有大量能量,这些有机物氧化分解后释放的能量转移到ATP中,用于各项生命活动。但在生命活动所利用的能量大约70%左右是由糖类提供的,只有体内的糖类消耗完了,却又无法及时补充糖类,这是人体内的细胞就会开始消耗脂肪,将其转化成能量供生命活动的利用。若连体内的脂肪也消耗完了,蛋白质将会被转化成血糖为人体继续提供能量。当到了需要消耗蛋白质的时候,恐怕人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它们都能提供能量;

(3)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糖类没有这一项功能。能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是蛋白质(比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呼吸酶消化酶等)和脂肪(比如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等;

(4)储备能量:糖类进入人体后马上氧化分解产生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或转化为糖原和其他非糖物质如氨基酸等,不会储备能量。只有蛋白质和脂肪才能储备能量,因为它们储存能量的效率比糖类高,所以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体将其选择为长期储存能量的物质。

初中生物 人体必备的六大营养素的作用

六大营养素 人类需要的营养素: 食物中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物质叫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大营养素”)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前三者在体内代谢后产生能量,故又称产能营养素。 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分别是:糖类、油脂、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其中,糖、蛋白质和脂肪是供给能量的物质。六大营养素主要来自九大类食物:谷类、蛋类、奶类、根茎类、肉类、鱼虾和贝类、豆类、干果类、蔬菜和瓜果类。 六大营养素的特性: 1、糖类 糖是保护肝脏、维持体温恒定的必要物质。组成糖类的三元素是淀粉、蔗糖、葡萄糖。糖类给人体提供70%的热量,一般每天250~750g的主食,就可以满足人体热量的需求。机体各个组织中都有一定的糖储备,所以,一般孩子在参加一般性体育活动时,不需要额外补充糖,只有在孩子参加大运动量活动,或长时间的耐力活动时,要适当增加主食的摄入。因为运动中热量消耗较大,如果长期供能不足,会导致身体消瘦、机体抵抗力减弱。 2、脂肪 脂肪是人体内含热量最高的物质。脂肪主要有四大功能:维持正常体重、保护内脏和关节、滋润皮肤和提供能量。一般人体日需脂肪占食物总热量的15%~30%。一般正常活动的人每天摄入25g左右的油脂就可以满足生理需要,长时间参加活动可以增加到每天30~36g。但要注意,如果活动量不足,额外摄入的热量就会转变为身体的脂肪,使孩子发胖,而不是长出结实的肌肉。 3、蛋白质 蛋白质是少年儿童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瘦肉中蛋白质含量最多。一般的摄入量是每天每公斤体重1.5~2克,但在孩子参加体育锻炼时,蛋白质的需要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一般要求达到每天每公斤体重2~3克。因为肌肉纤维的加粗和肌肉力量的加大,必须依赖肌肉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且最好是动物蛋白。但要注意,肌肉大小和力量的增长主要是练出来的,而不是吃出来的。 4、水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每天需水量为2700~3100mL,体内会产生代谢水,其他食物也含有水,所以每天的饮水量应该为1300~1700ml。环境温度高,劳动强度大时需要多喝水。参加运动的孩子要积极主动得补水。比如,运动前15~20分钟补充400~700mL水,可以分几次喝。在运动中,每15~30分钟补充100~300mL水,最好是运动饮料。运动后,也要补水,但不宜集中“暴饮”,要少量多次地补。参加运动的孩子,只有保持良好的水营养,才能有

3第三章蛋白质、脂肪、糖、水(文字)

幼儿需要的营养素之一————蛋白质 教学目的:掌握蛋白质的功能,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量与摄入量,蛋白质不足对机体的影响,提高蛋白质的营养措施,蛋白质的食物来源。 教学重点:蛋白质的功能教学难点:如何提高蛋白质营养 教学教程:复习营养素的分类 新授:蛋白质 (一)蛋白质:如果把人体当作一座建筑物,那么蛋白质就是这座大厦的建筑材料,所发说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是人体组织更新和修补的生要原料,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为什么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生理功能。 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1)构成组织,修补组织工作:(构造了人的身体) 它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工作的生要成分,是主要原料(如血液、肌肉、神经、毛发、皮肤等都是由蛋白质组成的,) 另外,人的身体有数亿万计的细胞组成,细胞又处于不停息的衰老、死亡、新生的代谢过程中。如青年人表皮28天更新一次,胃粘膜三天更新,红细胞120天更新一次。 头发、指甲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2)、调节生理功能(神经与体液,其中体液由激素来调节,激素由蛋白质构成,其此蛋白质还构成了人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酶,所以人体中许多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质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 (3)、增强抵抗力,保护人体机制的抗体就是各种蛋白质,或由蛋白质衍生而成的物质。 如运输功能:人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是通过血红蛋白来完成的。 (4)、供给能量:当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比例来符合人体需要、或蛋白质过多,就会被当作能量来源氧化分解放出热量。 2、蛋白质的组成和营养价值 有20多种氨基酸组成:必需氨基酸8种,不能自行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非必需氨基酸,能自行合成,幼儿生长发育需9种必须氨基酸,那9种请看书。 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决定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比例是否符合人体的需要。 动物蛋白质所含的和种类、数量、比例都较接近人体蛋白,容易被人体吸收,称为优质蛋白质。如乳类、蛋、肉、鸡、鸭、鱼等。 植物类蛋白质因种类不全,营养价值低,属非优质 3、如何提高蛋白质的互补?(如何提高蛋白质的营养措施) 将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植物蛋白质混合食用,使所含氨基酸种类、含量得以互相补充,从而提高混合食物的营养价值,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组织幼儿膳食时如何做到蛋白质的互补? 注意食物种类多样化的膳食营养结构,避免偏食,在膳食中提倡粮、豆、菜混食,粗、细粮混合等调配方法。 1、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动物性食物:乳类、蛋、肉、鸡、鸭、鱼 植物性食物:豆类、谷类、干果类。 2、幼儿蛋白质的需要量 因幼儿生长构成新组织的需要,所需的蛋白质比成人多,尤其是优质蛋白质,幼儿的每日需要量3——3、5克。占所需蛋白质总量的50%较为理想。 常用食物中,每100克中:肉类含蛋白质10——20克,鱼15——20克,豆类20——30克,谷类8——12克 3、蛋白质不足对机体的影响:生长发育迟缓,体重过轻,抵抗力下降,甚至影响智力。

糖类,蛋白质,脂肪

糖类,蛋白质,脂肪 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是人体必需的三大营养素,它们负责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和功能。每个人都需要这些营养素来维持他们的健康和生长。 糖类: 糖是糖类的一种,它是人体最基本的营养物质之一。糖能够迅速的提供能量,它们是人体重要的能源来源,可被燃烧为 ATP,ATP是人体能量代谢的最终产物。糖的来源有很多,主要来自于蔬菜、水果、面包、米饭、面条等碳水化合物含量比较高的食物。 在人体内,糖类被分为两类:简单糖和复合糖。 简单糖又称单糖,是由单个糖分子组成的。主要有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等。这些糖直接被肠壁吸收,提供能量,并且可以作为肝糖原的储存物,以备不时之需。 复合糖由两个或多个简单糖分子组成,主要有淀粉质、纤维素、甘露醇等。淀粉质是一种复合糖,可以在人体内分解为葡萄糖,提供能量。而纤维素是一种不被人体消化的糖类,但它对于人体的健康来说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清除大肠内的废物和毒素,并且能正常地促进胃肠道的蠕动,保持健康的消化系统。 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构成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由氨基酸组成,具有各种基本生化和生理功能。 蛋白质在人体中的作用非常广泛,包括: - 维持身体组织的生长和修复:细胞组织需要蛋白质来生长和维持身体健康。 - 维持身体健康的代谢:酶是由蛋白质构成,是人体代谢过程中的重要催化剂。 - 支持免疫系统:免疫球蛋白是一种蛋白质,可以帮助身体抵御疾病。 - 维持健康的体液平衡:一些蛋白质会向血液中释放水分,维持体液平衡。 食物中的蛋白质主要来自于动物和植物,如肉类、鱼类、豆类、乳制品和蛋类等。不同种类的蛋白质都有不同的氨基酸组成和生物利用度。为了获得最好的蛋白质质量,人们应该在饮食中摄取多种蛋白质来源。 脂肪: 脂肪被认为是营养素的“坏孩子”,人们往往对它们有负面的看法。但是事实上,脂肪对于人体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它们是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能量、支持脑部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并维持各种细胞和组织的健康。 脂肪主要分为三类: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每个人应该以一定的比例摄入三种脂肪类别,避免食用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因为这会损害人体健康。

营养学

营养学 第一节人体需要的七大类营养素 一、蛋白质 概念: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具有一定构架的高分子化合物,是与生命、生命活动紧密系在一起的物质。 功能: 1.构成组织和细胞的重要成分,其含量约占人体总固体量的45% 2.用于更新和修补组织细胞,并参与物质代谢及生理功能的调控。 3.提供能量。人体每天所需热能大约有10~15%来自蛋白质。 二、脂类 概念:脂类是脂肪及类脂的总称,是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脂肪是脂肪酸及甘油的化合物。 富含脂肪的食物有动物油和植物油。类脂主要有磷脂、糖脂、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等。脂肪的功能:1.氧化提供能量 2.某些荷尔蒙(激素)的合成前体 3.促进脂溶性营养素的吸收 类脂的功能:1.类脂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细胞膜结构的基本原料 2.用于激素的合成 三、碳水化合物 概念: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此类化合物的分子式中氢和氧的比恰好是2:1,看起来像是碳和水的化合,故称碳水化合物。 功能: 1.供能。人体所需能量的70%左右由碳水化合物氧化分解供应 2.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成成分 3.与蛋白、脂类等形成活性成分 四、维生素 概念:维生素(vitamin)又名维他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类有机物质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大类。 功能:多种酶的活性成份,参与物质和能量代谢 五、矿物质

概念:矿物质又叫无机盐或灰分。人体需要的矿物质分两大类--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功能: 1.矿物质是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2.调节体液平衡 3.维持机体酸碱平衡 4.酶系统的活化剂 六、水 概念: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水是一切生命所必需 的物质,是饮食中的基本成份,在生命活动中有重要生理功能。 功能: 1.人体构造的主要成份,水占成人体重的50%~60% 2.营养物质的溶剂和运输的载体 3.调节体温和润滑组织 七、膳食纤维 概念:膳食纤维是指能抗人体小肠消化吸收,而在人体大肠能部分或全部发酵的可食用的物性成分、碳水化合物及其相类似物质的总和,包括多糖、寡糖、木质素以及相关 的植物物质。膳食纤维具有润肠通便、调节控制血糖浓度、降血脂等一种或多种生 理功能。 功能: 1.改善肠道功能 2.调节脂类代谢 3.调节糖类代谢 4.调节酸碱体质 5.帮助控制体重 保持人体健康,七大营养素缺一不可,过剩同样有害! 第二节食物的营养价值(附食物营养成分) 食物的成分及来源:食物是有营养素组成的。食物所含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食物纤维、矿物质、维生素、水。

简述支持人体生命运动的三大营养成分的功能

简述支持人体生命运动的三大营养成分的功能 人体生命运动中的三大营养成分分别为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是生命存在的重要物质基础,分为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 生理功能: ①构成人体内各种细胞的主要原料,是构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如皮肤、肌肉、毛发、骨骼、血液、内脏、大脑等的主要成分,还是补偿新陈代谢消耗及修补组织损失的主要物质。 ②构成人体内各种重要物质(激素、酶、抗体、血红蛋白等)的重要成分,从而具有重要的调节各种生理活动、维持机体健康水平的重要作用。 ③在体内氧化可以产生热量,是供热营养素之一。由蛋白质提供的热量占每日人体所需总热量的10%~15%,每克蛋白质可产生4千卡的热量。 脂类:是人身体重要组成部分,脂类包括脂肪(甘油酯、动物油、植物油)和类脂(磷脂、胆固醇、脂蛋白) 生理功能: ①脂类是富含能量的营养素,每克脂肪在体内氧化可产生9千卡的能量,比蛋白质和糖类产能量高出2倍多。人体每天需要的总能量中有20%~30%是由脂类提供的。 ②脂肪是人体细胞中的重要成分,存在于各种组织器官中. ③皮下脂肪具有滋润皮肤、保护体温的作用,体腔脂肪可保护和支撑内脏。 ④磷脂和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⑤脂肪作为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在人体内的吸收与利用。 ⑥脂肪具有重要的调节生理机能的作用。 ⑦脂肪中的磷脂是人脑和神经组织的重要成分,对于促进记忆和维持大脑功能正常发挥以及神经组织正常传导起重要作用。 碳水化合物:(概念) 生理功能: ①提供能量,是最经济、最迅速的能量来源。人体每日所需能量中,有50--65%应由糖类提供。糖原是肌肉和肝脏碳水化合物的储存形式,肝脏约储存机体内1/3的糖原。一旦机体需要,肝脏中的糖原即将分解为葡萄糖以提供能量。碳水化合物在体内释放能量较快,供能也快,是神经系统和心肌的主要能源,也是肌肉活动时的主要燃料,对维护神经系统和心脏的正常供能,增加耐力,提高工作效率都有重要意义。 ②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充足供给,对蛋白质有节约作用,对脂肪可帮助氧化。当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时,机体为了满足自身对葡萄糖的需要,则通过糖原作用动用蛋白质以产生葡萄糖,供给能量;而当摄入足够量的碳水化合物时则能预防体内或膳食蛋白质消耗,不需要动用蛋白质来供能。因此,碳水化合物有节约蛋白质作用。对脂肪可帮助氧化。 ③构成人体组织:碳水化合物只占人体体重的1%左右,但却有重要的意义。糖是血液的重要成分,即血糖。正常情况下,糖类在人体内的合成与分解保持动态平衡状态。因此,血糖(确切地说是血葡萄糖)浓度也相对恒定在80~120mg/dl(空腹血糖浓度)。血糖保持相对恒定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因为大脑、中枢神经组织必需依靠血糖供给能量。 ④构成人体重要生命物质:在体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结合生成糖蛋白,糖蛋白是生成

蛋白质的作用及功能

(1)氨基酸、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主要营养物质。蛋白质的分解产物是氨基酸;氨基酸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是作为蛋白质、多肽合成的原料,是蛋白质或多肽的基本组成单位。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①维持组织的生长、更新和修复:膳食中必须提供足够质和量的蛋白质,才能维持组织、细胞的生长、更新和修复。 ②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催化功能、调节功能、运输功能、储存功能、保护功能和维持体液胶体渗透压(如清蛋白)等。 ③氧化供能:体内蛋白质、多肽分解成氨基酸后,产生(17.19kJ/g)能量,成人每日约有18%的能量来自蛋白质。 ④转变为糖类和脂肪。 (2)营养必需氨基酸的概念和种类 体内需要而不能自身合成、或合成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由食物供应的氨基酸称为营养必需氨基酸。营养必需氨基酸包括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 蛋白质的功能和对人体的作用 人体的所有组织器官都会有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蛋白质是人体的主要“建筑材料”。婴幼儿靠它形成肌肉、血液、骨骼、神经、毛发等;成年人需要它更新组织,修补损伤、老化的机体。没有蛋白质的供给,人就不可能从3~4千克的新生儿长成50~60千克重的成年人,所以说蛋白质是人体生命得以延续的主要物质基础。它在人体内的功能共有6 个方面: ◎ 结构功能与催化调节功能 蛋白质是构成体内各组织的主要成分,蛋白质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是构成组织和修补组织。人的大脑、神经、肌肉、内脏、血液、皮肤乃至指甲、头发等都是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构成的。人体发育成长后,随着机体内新陈代谢的不断进行,部分蛋白质分解,组织衰老更新以及损伤后的组织修补等都需要不断补充蛋白质。所以,人每天都要补充一定量的蛋白质,以满足身体的正常需要。人体内的化学变化几乎都是在酶的催化下不断进行的。激素对代谢的调节作用也具有重要意义,而酶和激素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蛋白质。 ◎ 防御功能与运动功能 机体抵抗力的强弱,取决于抵抗疾病的抗体的多少,抗体的生成与蛋白质有密切关系。近年来被誉为抑制病毒的法宝和抗癌生力军的干扰素,也是一种复合蛋白质(糖和蛋白质结合而成)。肌肉收缩依赖于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有肌肉收缩才有躯体运动、呼吸、消化及血液循环等生理活动。 ◎ 供给热能与运输和存储功能 人体每日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及脂肪。当蛋白质的量超过人体的需要,或者饮食中的糖类、脂肪供给不足时,蛋白质亦可作为热量的来源。另外,在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被更新的组织蛋白亦可氧化产生热能,供给人体的需要。不论是营养素的吸收、运输和储存以及其他物质的运输和储存,都有特殊蛋白质作为载体。如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脂类的运输、铁的运输和储存都与蛋白质有密切的关系。

简述糖脂和蛋白质的营养功能

简述糖脂和蛋白质的营养功能 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糖类物质在人体内经缓慢氧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热量,供肌体活动和维持体温;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是人体生长和修补破损组织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万一人体缺乏糖类,蛋白质也是备用能量的来源。 蛋白质、糖类等营养物质对人体具有的共同作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材料,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具体为: (1)构成细胞的重要材料:在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和细胞器膜(如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等由蛋白质、糖类和脂肪这三种物质共同构成。比如糖类可以和蛋白质、脂肪组成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糖脂。所以它们都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材料;(2)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中都含有大量能量,这些有机物氧化分解后释放的能量转移到ATP中,用于各项生命活动。但在生命活动所利用的能量大约70%左右是由糖类提供的,只有体内的糖类消耗完了,却又无法及时补充糖类,这是人体内的细胞就会开始消耗脂肪,将其转化成能量供生命活动的利用。若连体内的脂肪也消耗完了,蛋白质将会被转化成血糖为人体继续提供能量。当到了需要消耗蛋白质的时候,恐怕人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它们都能提供能量; (3)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糖类没有这一项功能。能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是蛋白质(比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呼吸酶消化酶等)和脂肪(比如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等; (4)储备能量:糖类进入人体后马上氧化分解产生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或转化为糖原和其他非糖物质如氨基酸等,不会储备能量。只有蛋白质和脂肪才能储备能量,因为它们储存能量的效率比糖类高,所以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体将其选择为长期储存能量的物质。

蛋白质 糖类 脂肪

蛋白质糖类脂肪 蛋白质、糖类、脂肪是三大营养物质。这三类物质都可以在食物中获取,但不是储存在同一个身体器官里面。三大营养物质在自然界中含量均十分丰富,尤其是人体中,同时它们在生命中的基础作用是维持正常生命功能的保证。 一、蛋白质:人体通过摄入的植物和动物食品补充蛋白质。植物蛋白质主要由粮食提供,一般粮食中含有4%,稻米含8%—9%,面粉含10%—11%左右。在植物中含蛋白质最丰富的食物是黄豆,100克黄豆含蛋白质35克,豆制品含蛋白质也都比较丰富。在动物食品中一般瘦肉类食品蛋白质含量在15%—20%左右,鱼虾类及软体动物类食品中蛋白质含量在15%—20%左右,牛奶蛋白质含量是2.3%,鸡蛋是12.8%。蔬菜、水果中蛋白质含量一般不高,大约在3%以下。 二、糖类: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也可分为还原糖和非还原糖。糖又称碳水化合物,包括蔗糖(红糖、白糖、砂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淀粉、糊精和糖原等。在这些糖中,除了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外,其余的糖都要在体内转化为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利用。糖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热能。每克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产生4千卡能量,人体所需要的70%左右的能量由糖提供。此外,糖还是构成组织和保护肝脏功能的重要物质。 三、脂肪:人类的膳食脂肪来源主要是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动物性脂肪富含饱和脂肪酸(40%~60%),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约为30%~50%。植物性脂肪富含不饱和脂肪酸(80%~90%),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仅为10%~20%。深海鱼则是EPA和DHA的良好来源。含磷脂较多的食物为蛋黄、肝脏、大豆、花生、麦胚。富含胆固醇的食物是动物内脏、蛋类。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一:蛋白质的生理作用特点: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体的必需营养素。它有众多的生理作用呢: (1)构成组织与修补组织。 (2)构成酶和某些激素的成分。 (3)增强机体抵抗力,构成抗体。 (4)调节渗透压。正常人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水不停地交换,但却保持着平衡。其所以能平衡,有赖于血浆中电解质总量和胶体蛋白质的浓度。 (5)供给热能。虽然蛋白质在体内的主要功能并非供给热能,但是陈旧的或已经破损的组织细胞中的蛋白质,会不断分解释放能量。另外,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蛋白质中有些不符合人体需要,或者数量过多的,也将被氧化分解而释放能量。所以蛋白质也可以供给部分热能。 由此可见,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蛋白质是无处不存在,而且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是人体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素之一。 二:脂肪的作用生理作用特点: 脂肪主要颁在人体皮下组织、大网膜、肠系膜和肾脏周围等处。体内脂肪的含量常随营养状况、能量消耗等因素而变动。其主要生理作用有: (1)供给热能。脂肪所含的碳和氢比碳水化合物多。因此在氧化时可释入出较多热量。1克脂肪可释入9.3千卡的热能,是营养素中产热量最高的一种。 (2)构成人体组织。脂肪中的磷脂和胆固醇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脑细胞和神经细胞中含量最多。一些固醇则是制造体内固醇类激素的必需物质,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等。 (3)供给必需脂肪酸。人体所需的必需脂肪酸是靠食物脂肪提供的。它主要用于磷脂的合成,是所有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皮肤微血管正常通透性,以及对精子形成,前列腺素的合成方面的作用等,

都是必需脂肪酸的重要功能。 (4)增加食欲,促进一些维生素的吸收。没有脂肪或脂肪少的食物不好吃,脂肪性食物可增加风味,还可促进一些溶解在脂肪中的维生素A、D、E、K的吸收与利用。 (5)调节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脂肪大部分贮存在皮下,用于调节体温,保护对温度敏感的组织,防止热能散失。脂肪分布填充在各内脏器官间隙中,可使其免受震动和机械损伤,并维持皮肤的生长发育。 (6)增加饱腹感。脂肪在胃内消化较缓停留时间较长,可增加饱腹感,使人不易感到饥饿。 三:碳水化合物的生理作用特点 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用 (1)供给能量:每克葡萄糖产热16千焦(4千卡),人体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在体内经消化变成葡萄糖或其它单糖参加机体代谢。每个人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没有规定具体数量,我国营养专家认为碳水化合物产热量占总热量的60—65%为宜。平时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多糖,在米、面等主食中含量较高,摄入碳水化合物的同时,能获得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其它营养物质。而摄人单糖或双糖如蔗糖,除能补充热量外,不能补充其它营养素。 (2)构成细胞和组织:每个细胞都有碳水化合物,其含量为2%—10%,主要以糖脂、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的形式存在,分布在细脑膜、细胞器膜、细胞浆以及细胞间质中。 (3)节省蛋白质:食物中碳水化合物不足,机体不得不动用蛋白质来满足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这将影响机体用蛋白质进行合成新的蛋白质和组织更新。因此,完全不吃主食,只吃肉类是不适宜的,因肉类中含碳水化合物很少,这样机体组织将用蛋白质产热,对机体没有好处。所以减肥病人或糖尿病患者最少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不要低于150克主食。 (4)维持脑细胞的正常功能:葡萄糖是维持大脑正常功能的必需营养素,当血糖浓度下降时,脑组织可因缺乏能源而使脑细胞功能受损,造成功能障碍,并出现头晕、心悸、出冷汗、甚至昏迷。

糖类,脂肪,蛋白质产能的相同点

糖类,脂肪,蛋白质产能的相同点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人体中重要的营养物质,它们在产能方面有一些共同点。本文将分别介绍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产能特点,并总结它们的相同点。 一、糖类的产能特点 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主要以葡萄糖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糖类在人体内被分解为葡萄糖,通过细胞呼吸产生能量。每克糖类产生4千卡的能量,是人体产能的重要来源之一。 二、脂肪的产能特点 脂肪是人体存储能量的主要形式,也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脂肪在人体内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通过有氧代谢产生能量。每克脂肪产生9千卡的能量,是人体产能的主要来源之一。 三、蛋白质的产能特点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营养物质,也可以产生一定的能量。蛋白质在人体内被分解为氨基酸,通过氧化代谢产生能量。每克蛋白质产生4千卡的能量,是人体产能的重要来源之一。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产能的相同点 1. 产能来源相同: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是人体产能的重要来源,通过不同的代谢途径转化为能量供给人体使用。 2. 能量产出相同:无论是糖类、脂肪还是蛋白质,它们在单位重量

下所产生的能量都是明确的,糖类和蛋白质每克产生4千卡能量,而脂肪每克产生9千卡能量。 虽然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产能方面有相同点,但它们在其他方面也有诸多差异。 差异一:存储形式不同 糖类主要以肝糖和肌肉糖的形式存储在人体内,供应短期能量需求。脂肪则以脂肪酸的形式存储在脂肪细胞中,用于长期能量储备。蛋白质在人体内的储存量相对较少,主要用于构建和修复组织。 差异二:能量利用效率不同 脂肪的能量密度最高,每克产生的能量是糖类和蛋白质的两倍多,因此在能量利用效率上更高。糖类的能量利用效率较低,因为它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相对复杂。蛋白质的能量利用效率也较低,因为蛋白质在人体内主要用于构建和修复组织。 差异三:功能不同 糖类主要作为能量供给物质,提供运动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脂肪除了能量供给外,还起到保护内脏和维持体温的作用。蛋白质除了能量供给外,还参与体内酶的形成、维持酸碱平衡和免疫功能等。 总结: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产能方面有相同点,都是人体产能的重要来

简述糖脂和蛋白质的营养功能

糖脂和蛋白质的营养功能 一、糖脂的营养功能 1. 提供能量 糖脂是人体获取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当我们摄入的食物中含有糖脂时,它们会被分解为葡萄糖,并通过代谢途径转化为能量,供给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正常运作。 2. 维持血糖平衡 糖脂对于维持血糖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当血糖水平下降时,糖脂能够快速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到血液中,使血糖恢复到正常范围。这对于大脑的正常功能以及避免低血糖症状的发生非常重要。 3. 提供结构支持 一些糖脂如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给细胞提供结构支持,并起到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作用。此外,糖脂还参与到细胞信号传导和细胞识别等重要生物学功能中。 4. 促进维生素吸收 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的吸收需要糖脂的参与。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和K,需要与脂肪一同摄入才能被有效吸收。糖脂在胃肠道中与脂溶性维生素结合,帮助其通过胃肠道壁吸收到血液中,从而发挥其生理功能。 二、蛋白质的营养功能 1. 构建和修复组织 蛋白质是细胞和组织的基本组成部分,对于身体的生长发育和修复受损组织至关重要。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可以被身体利用来合成和修复组织,包括肌肉、皮肤、血液等。此外,蛋白质还参与到骨骼的形成和维持以及骨骼肌的收缩。

2. 调节酶活性 酶是体内生化反应的催化剂,而蛋白质是酶的主要组成部分。蛋白质通过其特定的氨基酸序列,可以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酶,参与到体内多种代谢反应中,调节酶活性,促进代谢的进行。 3. 维持免疫功能 蛋白质是身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免疫反应的调节和维持。抗体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能够识别和结合外界入侵的病原体,从而帮助身体抵御感染。此外,一些免疫因子也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它们在免疫细胞之间传递信号,调节和增强免疫功能。 4. 供给能量 蛋白质是人体的第二大能量来源,当体内的糖脂和碳水化合物供能不足时,身体会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并通过代谢途径转化为能量。这表明蛋白质不仅仅是身体构建和维护组织的营养物质,还在能量缺乏时发挥重要的供能功能。 总结 糖脂和蛋白质在人体中起着不可忽视的营养功能。糖脂既是能量的重要来源,又能维持血糖平衡、提供结构支持和促进维生素吸收。蛋白质不仅构建和修复组织,还调节酶活性、维持免疫功能和供给能量。了解糖脂和蛋白质的营养功能,有助于我们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保持身体健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