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文化常识专项训练及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文化常识专项训练及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文化常识专项训练及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文化常识专项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

1.下列关于传统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处露秋寒霜降”一句分别对应的节气为“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关睢》和《蒹葭》是其中歌咏纯真爱情的名篇。

C. 我国古代有许多词语具有特定的代称:桑梓指故乡,须眉指男子,玉兔指月亮,布衣指平民,汗青指史册。

D.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是欧洲文学史上声誉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课文《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悲剧。

【答案】 D

【解析】【分析】D.有误。《威尼斯商人》是他的著名的戏剧作品,这是一部喜剧、多幕剧。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考生要对选项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其表达,判断正误。

2.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称颂,如柳宗元的《醉翁亭记》、欧阳修的《小石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

B. “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农事,“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C. 冰心和穆旦都是现代诗人,代表作分别为《繁星》和《我爱这土地》。

D. 古人把山的北向、水的南岸叫作“阴”,山的南面,水的北岸叫作“阳"。如“阴阳割昏晓”的“阴”指泰山的北面。“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的“河阳”指黄河北岸。

【答案】 D

【解析】【分析】A项,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B项,“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

C项,《我爱这土地》作者是艾青。

故答案为: D。

【点评】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3.下列是对我国相关传统文化、文学常识的理解,其中说法有误的是()

A. (纪年)我国古代用干支或皇帝的年号纪年。元丰六年(《记承天寺夜游》)、文帝之后六年(《周亚夫军细柳》)、晋太元中(《桃花源记》)所用纪年方法相同。

B. (称谓)古人讲究礼节,对对方或对方亲属用敬称,如“令郎”“家君”“贤弟”,对自己一方则用谦辞,如“尊君”“舍妹”“小儿”等。

C. (年龄)古代对于不同的年龄有相应的不同的称呼,如:豆蔻——女子十三四岁,弱冠——男子二十岁左右,花甲——六十岁。

D. (文体)词在隋唐兴起,宋代进入全盛时期,又称“曲子词”,也叫“长短句”“诗余”等。【答案】 B

【解析】【分析】“家君”:家父。是谦辞。“尊君”:对对方父亲的尊称,是敬称。故选B。故答案为: B。

【点评】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4.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我国古代常用皇帝的年号来纪年,如“庆历四年春”“崇祯五年”;也有用干支来纪年,如“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B. 古人常用伯、仲、叔来表示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如孙权在兄弟中排老二,故字仲谋。

C. 《论语》中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四十岁为“不惑之年”,五十岁为“花甲之年”,六十岁为“知天命之年”,七十岁为“古稀之年”。

D. 酒杯,在古代有很多称谓。如“觥筹交错”中的“觥”,“衔觞赋诗”中的“觞”,“金樽清酒斗十千”中的“樽”都是“酒杯”的意思。

【答案】 C

【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C.五十岁为知天命之年”,六十岁为“花甲之年”。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积累。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学生平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B. 纲,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如茶纲、盐纲、花石纲。生辰纲,指成批运送的生日礼物。《智取生辰纲》中的生辰纲指的是梁中书给他的岳父蔡京送的价值十万贯的金珠宝贝。

C. 吴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

D. 莫泊桑,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答案】 D

【解析】【分析】D. 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不是“浪漫主义作家”。故选

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考生要对选项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其表达,判断正误。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清代科举的正式考试分三种:乡试、会试、殿试。乡试考中后称举人,会试考中后称进士,殿试考中后就是钦定的进士,可以直接做官了。

B.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其中“和”是连词,“如”是动词。

C. 律诗每首八句,其中二,四,六,八句要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韵脚可平可仄;颔联、颈联必须是对偶句。

D.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的杂文颇为相似,如《爱莲说》《马说》等。

【答案】 C

【解析】【分析】C项“ 韵脚可平可仄”有误,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律诗通常押平声韵。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语文知识文化常识的掌握和辨析。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相关的语文知识或文学文化常识,仔细推敲斟酌句子的意思和关键词含义,比照辨析正误。

7.“朔气传金柝”的“金柝”是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三足一柄。下列图示属于“金柝”的一项是()

A. B.

C. D.

【答案】 A

【解析】【分析】A是“金柝”,是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三足一柄。

B是豆:形似高足盘,或有盖。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时,多陶制,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后世也作礼器。

C鼎是最重要青铜器物种之一,是古代中国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三代及秦汉延续两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又可分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

D樽zūn,指古代的盛酒器具。形状有点像今天的痰盂,下方多有圈足,上有镂空,中间可点火对器中的酒加热。故选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分析图片和对古代文化知识的掌握。答题时应注意,图片诗四种古代食用盛具,仔细分析图片,判断名称和用途,做出正确的选择。

8.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等。

B.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着重叙述了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

C. “是日更定矣”中的“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

D. 我国古代的年龄大都有特殊的称谓,例如男子二十岁称“弱冠”,三十岁称“而立”,四十岁称“知命”。

【答案】 D

【解析】【分析】D错误,四十岁称“不惑”。

故答案为:D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9.对下列文学常识、语法知识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更定”指每晚八时左右。

B. 中国“酒”文化中,“射”是宴饮时的一种游戏;“觥”是酒杯;“筹”是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白”是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C. “我坚信:虽然道路坎坷泥泞,但是曙光就在前方。”这个句子是单句。

D. “我要感谢成功,更要感谢每一次的失败。”这个句子是并列关系的复句。

【答案】 D

【解析】【分析】“我要感谢成功,更要感谢每一次的失败。”这个句子是递进关系的复句。选项“并列关系的复句”错。故选D。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丰富的民族,例如节气歌、传统节日、经典文学、中华礼仪等都是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的知识。

10.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名作。

B. “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C.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杜甫高度评价李白的诗句,李白和杜甫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两座高峰,被后人称作“李杜”。

D. 《刘姥姥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六回,作者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

【答案】 A

【解析】【分析】A项有误,刘禹锡的《秋词》,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并没有表达思乡之情。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掌握和辨析。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相关的语文知识或文学文化常识,找到关键语句,仔细推敲斟酌句子的意思和关键词含义,然后提取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比照辨析正误。

11.学校文学社开展“文学与文化”专题活动邀请市文化馆张老师做专题讲座。

(1)下面是邀请函草稿的正文部分。画线词语表达都不得体的一项是()张老师您好。我校文学社拟邀请您于6月20日9点在学校报告厅为我们做“文学与文化”的专题报告。您学富五车,①久闻大名,如果能来我校对我们②不吝赐教,将是我们的莫大③荣幸。本应④光临寒舍向您表达我们的愿望,无奈学习时间太紧,不能成行,敬希⑤见谅。届时我们一定洗耳恭听,⑥不耻下问。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2)在互动环节,张老师出了一个趣味题:在不考虑平仄的情况下,以“白浪河”为上联,最适合用作下联的一项是()

A.仰天山

B.蓝宝石

C.杨家埠

D.青云山

(3)张老师还提问了很多文学文化常识,同学们作了回答。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现代汉语的很多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如“三十而立”出自《孟子》“一鼓作气”出自《左

传》。

B.“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的“节”是符节,符节是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C.“世先生同在桑梓”中的“桑梓”意为家乡。古时住宅旁常栽种桑树、梓树,后用桑梓代指家乡。

D.“表”作为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臣下向帝王陈情言事,言辞往往恭敬、恳切。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答案】(1)B

(2)D

(3)A

【解析】【分析】(1)①久闻大名:早就听到对方的盛名。多用作初见面时的客套话。这里还只是邀请赵老师,还没有与张老师见面,故“久闻大名”使用不得体;② 不吝赐教: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这里使用得体。③荣幸:指荣耀而幸运。一般是表现自己谦虚的意思。这里使用恰当。④ 光临寒舍:别人到自己家来了,主人欢迎时的谦称,这里使用不恰当;⑤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这里使用不恰当。故①④⑥的表达都不得体。

(2)“白”是表示颜色的词语,可以与“青”“蓝”相对,故排除AC。“白浪”是一个名词,“青云”也是一个名词,而“蓝宝”却不是一个词语。故排除B。故选D。

(3)A“三十而立”出自《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而不是出自《孟子》。

故答案为:⑴B;⑵D;⑶A

【点评】⑴本题考查辨析语言表达是否得体的能力。要想使语言表达得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看准对象,把握分寸;②适应场合,恰当用语;③注意遣词,谦敬恰当;④把握语体,用语准确;⑤认清文体,注意差别。答题时,要把题目中各个选项与上述几个方面逐一对比,从而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⑵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拟写对联的基本原则有:①对偶原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②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③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④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末字押平声韵,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较宽。

⑶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

12.下列文化常识、文学常识、名著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孔乙己》是近代文学巨匠鲁迅所著的短篇小说,小说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

B. 《登飞来峰》《记承天寺夜游》《月夜忆舍弟》的作者都位于唐宋八大家之列。

C. 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三皇五帝”“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D.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答案】 B

【解析】【分析】B文学常识表述有误。《月夜忆舍弟》的作者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他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ACD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

13.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请给下面《二十四节气歌》横线选择正确的节气名。()

二十四节气歌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果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________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________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________岁底庆团圆。A. 大暑清明大寒冬至 B. 清明大暑冬至大寒

C. 清明大暑大寒冬至

D. 清明盛夏冬至大寒

【答案】 B

【解析】【分析】节气是指二十四个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根据“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和“冬雪雪冬小大寒”可以确定选项应该为B。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此题要建立在能背诵二十四节气歌的基础上,并且明确的知道每个节气的名称。

1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等。

B. 李白是盛唐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

C. 戏剧是综合的舞台艺术。按戏剧冲突的性质及效果,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D. 二十四节气中,小满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小满的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答案】 D

【解析】【分析】D项,表述错误。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第一个节气是“立夏”。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基本的文化常识等有关的内容。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15.班上开展主题为“推进诚信建设,强化规则意识”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需要做以下准备。

(1)【观点论述】何先生在当当网的一次促销活动中,以每台三千多元的价格抢购了7台苹果笔记本电脑,商家却以标错价格为由拒绝发货。商家表示愿赠送小礼品作为赔偿。对于商家的赔偿提议,何先生表示拒绝。

如何看待此次买卖纠纷?说说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字数在80字以内。(2)【故事链接】下图与战国时期一个以信变法的传奇故事有关。请将该故事简要复述出来。(60字以内)

(3)【撰写对联】我国历史上流传着许多关于“信”的典故,请结合以上内容,补出下联。上联:曾子杀猪言而有信

下联:________

【答案】(1)我认为卖家的行为是失信的表现,赞成买家的做法。因为买家已经付款,卖家拒不发货就是违背了对客户的承诺。买卖双方都信守承诺,强化规则意识。

(2)商鞅为获得民众信任,说能将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的人有赏。百姓不相信,有个人搬了,商鞅给了他赏金。百姓自此相信新法令,秦国日益强大。

(3)商鞅立木一诺千金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针对材料发表见解。学生能否抓住文字中的关键点,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所以,这类题的重点是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把握关键点的能力,难点是组织准确有序的语言再表达。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商家却以标错价格为由拒绝发货,表示愿赠送小礼品作为赔偿,是失信的表现。买家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买家已经付款,卖家拒不发货就是违背了对客户的承诺。买卖双方都信守承诺,强化规则意识。(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告示:有谁能把这根木条搬到集市北门,就给他十两黄金。百姓们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来搬动。商鞅又出示布告说:“有能搬动的给他五十斤金(古时的“金”实际为黄铜)。”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命令给他五十两黄金(黄铜)。百姓自此相信新法令,秦国日益强大。(3)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要考查对偶的修辞方法及应用。首先,明确对偶是指字数

相等、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两个句子,相同位置的词语的词性和词语结构必须相同,下句在意思上要与上句有一定的联系。上联:曾子杀猪言而有信,曾子为了教育孩子养成诚信的性格,兑现承诺杀猪教子,信守承诺。下联:商鞅立木一诺千金。

故答案为:(1)我认为卖家的行为是失信的表现,赞成买家的做法。因为买家已经付款,卖家拒不发货就是违背了对客户的承诺。买卖双方都信守承诺,强化规则意识。(2)商鞅为获得民众信任,说能将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的人有赏。百姓不相信,有个人搬了,商鞅给了他赏金。百姓自此相信新法令,秦国日益强大。

(3)商鞅立木一诺千金

【点评】(1)本题考查针对材料发表见解。答题时应注意,考查学生的情感体验或理性思考,需结合材料提取主要内容信息,结合实际情况,说出自己的办法和建议,内容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要点须全面,陈述有条理。

(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答题时应注意,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考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

(3)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答题时应注意,语言对仗的含义是什么呢?通常我们提到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这里的字数相等,不同于英语的“单词数”相等,其实质上是“音节”相等。

16.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作为世界唯一的表意文字,汉字传承着中华文化。形成汉字的每一个构件,都表达着自己的意思,存在着书写的审美。俗话说,“见字如见人”,正是如此。当我们见到苍劲有力的字迹,会感受到书写者刚毅的性格;见到舒展悠扬的笔画,能感受到作者的不拘一格。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的程荣教授认为,汉字手写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被电子输入所取代。

材料二:近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节目倍受人们的关注。三档电视节目的主创都认为,这是由于节目切中了观众心中对于文化、文字知识的渴求。

材料三:《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说,一个社会的文化诉求是我们能写好字的关键,现在一些人随意拿汉字、汉语调侃、戏谑,解构汉语的语法规则,歪曲一些字的形音义等。长此下去,作为母语的汉字本体就会发生蜕化和异化,它反过来又会侵蚀我们的精神和文化。因此我们的社会要有文化诉求,要有文化素养,让这种文化修养、文化诉求走到全民层面上是写好汉字的关键。

(1)阅读上面三则材料,分别提取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2)某学校组织促进同学们手写汉字的有关汉字书写系列活动。小岚认为现代化的汉字输入方式更便捷,手写已经不再重要,这样的活动没有必要参加。请你以朋友的身份劝说小岚积极参加此次活动。

(3)汉字中有一类字叫做“会意字”,清代学者王筠说:“会意者,合二字、三字之意以成一字之意。”请从给定的会意字当中选择一个,仿照示例对其字义进行解析。

会意字:从、吠、休、炙、苗。

示例:晶,由三个“日”字构成,“日”为发光体,三个“日”更具光亮,因此,“晶”是光亮的意思。

【答案】(1)材料一:汉字即能表意又具书写美,是不会被电子输入取代的;

材料二:汉字及语言类节目受欢迎的原因是人们对文化和文字知识的渴望;

材料三:写好汉字的关键是社会要有文化诉求和文化修养。

(2)小岚,汉字不仅蕴含丰富的表意文化,更具有独特的书写审美,这些都是传承千年的宝贵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学生,伫立在时代的洪流中心,我们更应肩负起传承汉字文化的责任,因此希望你能加入到我们的活动中来。

(3)从,两个“人”构成“从”,二人相随,所以“从”是跟从的意思。

吠,由“口”和“犬”构成,狗之声从口出,因此“吠”指狗叫。

休,由“人”和“木”构成,一人在树旁,因此有休息之意。

炙,上面是“肉”,下面是“火”,肉在火上烤,所以“炙”指烤肉。

苗,上面是“草”,下面是“田”,田中长出植物,所以“苗”指初生的植物。

【解析】【分析】(1)从“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的程荣教授认为,汉字手写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被电子输入所取代”“三档电视节目的主创都认为,这是由于节目切中了观众心中对于文化、文字知识的渴求”“因此我们的社会要有文化诉求,要有文化素养,让这种文化修养、文化诉求走到全民层面上是写好汉字的关键”可以提炼出问题的答案。(2)这是一道典型的劝告类口语交际题,解答此题要注意以下两方面要求:第一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第二要符合语体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使用口语还是使用书面语。由题意可知,观点一定是手写仍然重要,这样的活动有必要参加。(3)此题是根据字的构造对字进行趣解。先明确字的构成,然后根据字的意义写一句连贯的话即可。

故答案为:⑴材料一:汉字即能表意又具书写美,是不会被电子输入取代的;材料二:汉字及语言类节目受欢迎的原因是人们对文化和文字知识的渴望;材料三:写好汉字的关键是社会要有文化诉求和文化修养。

⑵小岚,汉字不仅蕴含丰富的表意文化,更具有独特的书写审美,这些都是传承千年的宝贵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学生,伫立在时代的洪流中心,我们更应肩负起传承汉字文化的责任,因此希望你能加入到我们的活动中来。

⑶从,两个“人”构成“从”,二人相随,所以“从”是跟从的意思。吠,由“口”和“犬”构成,狗之声从口出,因此“吠”指狗叫。

休,由“人”和“木”构成,一人在树旁,因此有休息之意。

炙,上面是“肉”,下面是“火”,肉在火上烤,所以“炙”指烤肉。

苗,上面是“草”,下面是“田”,田中长出植物,所以“苗”指初生的植物。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及概括能力。抓住关键词,提取并组织每个语句中重要的语言标志,再加以综合表达,提炼出所有信息。

⑵此题考查口语交际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认真审明题意,搞清具体语境。具体表达要有称呼,要有礼有节,要符合人物身份,要合情合理,同时要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明

确。

⑶本题考查理解会意字字义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了解会意字的特点,然后再分析这个会意字有哪几个字组成,每个字是什么意思,最后再把这几个字的意思综合起来进行思考,就能明确这个会意字的字义。

17.“登高社”社员们对“登高”这一活动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究,请结合你的积累,一起来完成吧!

每当登临高处,举目四望,便觉天地悠悠,亘古未变;外物永(héng),历久犹存。而人的生命与之相比,何其短(zàn),何其渺小。登高而望远,远处是家乡、是归处,思故乡、安社稷、济苍生……“登高”化为文人的一个“情结”,千百年来被反复(yín)咏。

(1)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héng zàn yín

永________短________________咏

(2)“登高说愁”是古诗中的常见主题,下面是社员们搜集到的部分名句,请帮助填写完整。

【游子怀乡】

一上高城万里愁,袭杨柳似汀洲。(许浑《咸阳城东楼》)

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壮士悲歌】

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社员们发现“登高说愁”这一说法也并不绝对:王安石登上飞来峰,以“________,________”一展朝气与信心;杜甫登泰山而小天下,以“________,________”喊出豪情与壮志;而范仲淹则在《岳阳楼记》中以“________,________”尽显豁达与淡然。

(4)社员们在探究重阳节登高习俗过程中,对“重阳节”这一名称产生了疑问,请从下面“阳”的释义中选择正确的义项来解释。

【答案】(1)恒;暂;吟

(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4)选择④,因为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两个九刚好相重,所以叫重阳节。

【解析】【分析】⑴两个或几个字相近,会涉及到音、形、义的一项或几项,不仔细分辨它们的不同之处,就会张冠李戴,,把甲字误写成乙字。注意“恒、暂、吟”的偏旁部首,

和形近字区别开。

⑵一切默写都要依据现行课本,不得多字、少字、错字、别字,标点正确。注意“暮、乡关、烟波、悠、怆、涕”等字的字形,要正确书写。

⑶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准确书写“畏、浮、遮、望、自缘、会当、凌绝顶、览、己”等字。

⑷古代阴阳家、方士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初入一元为一百零六岁,有旱灾九年,称为阳九。其余尚有阴九、阴七、阳七、阴五、阳五、阴三、阳三等。阳为旱灾,阴为水灾。太乙数以四百五十六年为一阳九,二百八十八年为一百六。阳九为奇数,为阳数之穷;百六,偶数,为阴数之穷。因为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两个九刚好相重,所以叫重阳节。

故答案为:⑴① 恒;② 暂;③ 吟。

⑵① 日暮乡关何处是;② 烟波江上使人愁;③ 念天地之悠悠;④ 独怆然而涕下。

⑶① 不畏浮云遮望眼;② 自缘身在最高层;③ 会当凌绝顶;④ 一览众山小;⑤ 不以物喜;⑥ 不以己悲。

⑷选择④,因为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两个九刚好相重,所以叫重阳节。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形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音、形、义是汉字的三要素,每个汉字一般都有它特定的读音、形体和意义。根据这三方面表现正确书写。

⑵本题考查古诗文的背诵和默写。答题时应注意,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理解性默写则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⑶本题考查诗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答题时应注意,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常见的方法有理解积累,归类积累,联想积累,回环积累,抄读积累。默写的总体要求是书写准确,理解到位。

⑷本题考查理解词义和节日习俗。答题时应注意,结合词义,联系重阳节的相关习俗,准确理解作答。

1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山是稳定的,它始终chù立不变,巍峨庄严,是最可靠的支持。水有德,它恩zé万物,惠及生灵,海纳百川。智者如水般通透,明察秋毫;仁者若山般静默,慷kǎi豁达。

②诗中有山——王安石登上飞来峰,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杨万里在山中领悟哲思:“______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

③诗中藏着水——“轻舟短掉西湖好,绿水逶迤”是江南水的婉约柔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孟浩然眼中洞庭湖水的浩渺壮阔;“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__”则是范仲淹远眺洞庭湖抒发的博大胸怀。

④山水一相逢,更衍生出无尽的诗情画意。李白送友人时邂逅了色彩明丽的山水“________________,白水绕东城”,谭嗣同借潼关山水抒怀“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根据拼音写出第①段中相应的汉字。

chùzékǎi

________立恩________慷________

(2)根据提示,默写出②③④段中的名句。

②诗中有山——王安石登上飞来峰,感慨“________,________”和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杨万里在山中领悟哲思:“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

③诗中藏着水——“轻舟短掉西湖好,绿水逶迤”是江南水的婉约柔和;“________,________”是孟浩然眼中洞庭湖水的浩渺壮阔;“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则是范仲淹远眺洞庭湖抒发的博大胸怀。

④山水一相逢,更衍生出无尽的诗情画意。李白送友人时邂逅了色彩明丽的山水“________,白水绕东城”,谭嗣同借潼关山水抒怀“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山水的传统文化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古代山南水北为阳,所以山阴是在会稽山的北面,而富阳应该在富春江的北面。

B.端午节常有于江河赛龙舟的习俗,而重阳节则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C.“蓬山”常指神仙居住的蓬莱山,“山门”是指佛寺的外门,“河干”是河岸的意思。

D.“山行六七里”和“山间之朝暮也”中的“山”意思是一样的,都指琅琊山。

【答案】(1)矗;泽;慨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政入万山围子里;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后天下之乐而乐;青山横北郭;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3)D

【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字形的积累答题,注意“泽”不要写成“择”或“驿”等,“概”不要写成“概”。

(2)根据平时对诗词名句的背诵及理解默写,注意“遮、撼、潼”的写法。

(3)“山行六七里”中的“山”名词作状语,在山中的意思,“山间之朝暮也”中的“山”是名词,大山。

故答案为:⑴矗;泽;慨

⑵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政入万山围子里;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后天下之乐而乐;青山横北郭;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⑶ D

【点评】⑴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这样的题目既是对汉字积累的考查,也是对词语积累的考查,答题时一定要结合语境选用正确的汉字。

⑵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平时学习中对于课本要求背诵的诗文内容要熟记于心,做到背诵无误,书写无误,理解无误。连续性默写,根据前后句的提示来填写;理解性默写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

⑶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历法、节气、职官、地理、科举、宗法、礼俗、古代音律、名人事迹、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解

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

19.小辉的爷爷过六十岁生日,家人聚餐,为老人祝寿。

(1)下列对联适合小辉送给爷爷的是()

A.耳顺年体健身康花甲岁神清气朗

B.花甲岁神清气朗耳顺年体健身康

C.庆古稀福如东海贺生辰寿比南山

D.贺生辰寿比南山庆古稀福如东海

(2)酒后,小辉的叔叔想要驾车回家。假如你是小辉,你会对叔叔说________。

【答案】(1)B

(2)叔叔,请您不要酒后驾车,这是对自己和他人的负责

【解析】【分析】(1)“古稀之年”是七十岁,而小辉的爷爷过六十岁生日,很显然不合适,故排除CD。对联要求上仄下平,“朗”是仄声,“康”是平声。故排除A。故选B。(2)针对叔叔喝醉的事实和酒后驾车的危害劝说,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语言得体,简洁、连贯。

故答案为:⑴ B;

⑵叔叔,请您不要酒后驾车,这是对自己和他人的负责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历法、节气、职官、地理、科举、宗法、礼俗、古代音律、名人事迹、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等。

⑵此题考查口语交际的能力。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理有据,以理服人。以诚恳的态度、商量的口吻劝说,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你说呢、你觉得呢、好吗、行吗等),文明得体,表达清楚明白。

20.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古人常用“阴”、“阳”表示方位,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古人还常以“丝竹”代表音乐。

B. 我国古代表示自我谦称的词有:“愚、鄙、敝、卑、仆”等。帝王自我谦称的词有:“孤、寡、不谷”等。

C. 古代的别称都很固定,如桑梓指家乡,社稷指国家,伉俪指朋友,布衣指百姓等。

D. 骈文,文体名,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

【答案】 C

【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C.伉俪指夫妻,不是朋友。其它别称都对。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 导读: 1.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是( )。 2.按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文学作品。 (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 )。 (2)《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 3.“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 ),“美玉无暇”指的是( )。 4.“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老去,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 )之手。 5.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 )一事。 6.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 ),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 )。 7.请用下列两部古典名着人物的姓名或官名补全下面的回目。 (1)( )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水浒传》) (2)( )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三国演义》)

8.《三国演义》中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了智慧的代表。在我国四大古典名着中,还有一位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家的形象,这个人是( ),这部作品是《》。 9.“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说的是《水浒传》中的一位传奇英雄( )。 10.《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 )。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称: 11.“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作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 1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请说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名称。例:舌战群儒。________、_________。 13.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 东和——( ) 收二川——( )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一、重要作家作品 先秦时期 1,《诗经》,又称《诗》或《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500年的诗歌约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是各地的歌谣。形式以四言为主,手法多用“赋”“比”“兴”。《诗经》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它与《书》《礼》《易》《春秋》合为儒家“五经”。里面的名篇《关雎》《蒹葭》是我国最早的爱情作品,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2,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为孔门弟子编写,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南宋朱熹把这部书和《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相传,《诗经》为孔子删定。 3,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史官。相传《国语》《左传》为其所撰。《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以记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周,鲁等国贵族的言论为主。《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按照鲁国国君的世系纪年,记载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50多年的许多史料。也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4,《曹刿论战》:《左传》里的精彩章节,记述了齐鲁长勺之战,叙述了曹刿战前献策和战中协助鲁庄公。文章以简明的问答形式,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见解和军事才能。 5,《孟子》:孟子和弟子著,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今山东邹县)。是孔子以后的儒家代表,有“亚圣”之称,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代表人,后世“孔孟”常并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等都是里面的名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述了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表明作者实行“仁政”的政治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述逆境对人才成长、国家兴衰的重要性。两篇短文运用对比、举例的论证方法,充分证明了观点。《鱼我所欲也》也出自《孟子》,论述了“舍生取义”的重要主张。学习这篇文章,可以了解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强烈、生动活泼”的特点。 6,《公输》选自《墨子?公输》,《墨子》是一篇以对话为主的叙述性文章,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表现他“兼爱”“非攻”的主张。 两汉时期 1,刘向:汉朝人。《战国策》是汉朝刘向所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赵国依次分国编写,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

高考语文必备文化常识大全文化常识素材

高考必备语文文化常识大全: 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 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 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 1 - 靠着信念坚持着,不管有没有未来,都想为青春拼一把,当时我非常喜欢俞敏洪的演讲,特别是那一段“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怜悯你,因为你是一棵草,人们根本就没有看见你。”正是因为憋着这样一种改变命运的一口气,最终我考进了大学,去了那个一直梦想的城市。高考是残酷的,是百万人超越梦想一齐

古代文化常识试题修订稿

古代文化常识试题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古代文化常识试题精选 (一)学校与科举 1.古人常用“庠序”指代学校,如《孟子国人之于国也》的“谨庠序之教”的“庠序”就是这个意思。() 2.韩愈的《师说》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其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术这六种基本技能。() 3.大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有时也是教育行政机构。() 4.博士和教授都是指古代的学者或博学多才之人,与官职没有任何关系。() 5.书院是古代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由私人所设立的与官府没有任何关系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容山书院等。() 6.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朝廷专门选那些孝顺父母的人,封之以“孝廉”的荣誉称号并加以重用。() 7.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征”一般是皇帝亲自征聘人才,“辟”则大多数是由中央高官或地方政府向朝廷推荐人才。() 8.古代科举考试,由低级到高级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院试、乡试、会试、殿试。()9.古代科举考试,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10.一般认为,科举考试始于汉武帝时期,终于清朝光绪年间。() (二)山川与地理

11.古人把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是长江之南。() 12.古代的“河”专指黄河,“江”专指“长江”,所以《鸿门宴》里“将军战河南”的“河南”是指“黄河以南的地区”,不是今天所说的“河南省”。() 13.“五岳”是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黄山。() 14.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雍州、扬州、梁州、广州。()15.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理常识推断,古代的“江左”是指长江以西的地区。()16.古人把“坐北朝南”的位置认为是尊位,反之为卑位,因此“北面”有称臣的意思。()17.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西羌)、南蛮(南闽)、北狄,有鄙视之意。() 18.古代的“山东”一般是崤山以东地区,和今天的山东省不是一个概念;古代的“中国”有“中原之国”的意思,和今天的“中国”不是同一个概念。() 19.“路”是宋代时期区域的名称,与今天的省区大致相似,如福建路、广东路。() 20.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封地称为“国”,士大夫的封地称为“家”。() (三)天文与历法 21.古人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如甲子、乙丑等,一个循环下来共有六十种排列组合。()22.十二天干排第一的是甲,十地支排第一的是子。() 23.古人用十二地支纪时,其中子时是指23点至1点,辰时是指7点至9点,午时是指11点至13点。() 24.古人拿十二种动物配十二地支,寅为虎,午为马,戌为狗。() 25.十二生肖排第一的是鼠,排最后的是狗。()

2018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真题汇编——文学文化常识(附答案解析)

2018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真题分类汇编 文学、文化常识(含答案解析) 1.(2018.枣庄)下列关于文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县( ) A.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休.其形休的演变大怀上经历了六个阶段:甲骨文、今文、蒙书、隶书、楷书、草书。其造字法直浩袭许慎“六书”的说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B《六月二千出日塑湖怪醉书》岳阳楼记》爱莲说刘送东阳可4序》四篇文言诗文标题中的“书”“记“说”“宁”都属于古代文体。 C.隆中对》一文选自宋代司马光卡编的资治通鉴》一书。《资治通鉴》是-部绵年体更书,它气战国策》所《左传9都是史学著作,对后此影响很大。 D.古时儿童术成平时,不或帽子,头发下垂:称为“亚弊”男于到二I岁时举行“加冠”(束发带帽》,表示山为经成年、后人常用”冠”和“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 2.(2018.宜宾)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谪.小沣干朝官史降职或远调;迁客。润迁的人:指降职沉调的人 B.总角,古代川童把头发扎成像一对牛角殷的小警,称总角。后用“总角”代指儿童。 C.乡过,科兰制度中每二年举行的一次全省考试由秀才去应试,考中者你为“进士”。 D.社.土地神:根:各神。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千年,后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3. (2018.连云港)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社”是土地神。“根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程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多.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盲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思、鄙、敞、子”等,你对方或对方米属有“令、.、贤、仁”等,对尊长者的称谓有“足下先生、大人”等。 C.“六书”指古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构成方武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卢、转注、假告,诗经冲的“六义”指风、雅领、赋、比、兴。 D.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宗”右关的称谓,如“三皇五第”“罗塞二发”“二教九流”尤事不帝三常殿”等,其中,岁为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4. (2018.长沙)下列占人”泳称”敏称”的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三有问题白朋友计教,说“点不才,有一事请教。” B.朋友的父亲七十大关,张对朋友说,犹令堂大人办比南1!” C朋友间候张三生病的母亲,张三拱于谢日:“家母身体已无恙。” D.朋友询问张三妹妹的处姻状况,张三说:“舍妹尚待字闺中。 5.(2018.滨州)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常汇“数九寒天"来指冬天天气最冷的时候。“数九”;是从立冬开始,立春能束。 B.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母做到用语得体,比如:初次见面用”久仰”。好久不见“久违”,中途先走叫“失陪”。 C.汉语中常日“烽烟”代指战争。“于足”代着兄弟“桃李”代指学生,“鸿雁”代指书信。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知识点汇总

2018高考语文文化常识知识点汇总 最近几年,网络盛传新高考将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在《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中,也确实印证了这个说法,语文增加了古代文化常识内容的考查。为了减轻大家备战高考的压力,万朋教育给2018届高考生汇总了语文必修一、二、三教材中的文化常识内容。 必修一 《左传》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晋侯、秦伯 分别指晋文公和秦穆公。周朝时期,受分封诸侯的爵位共有五等,分别为公、侯、伯、子、男,由此可见当时晋国的级别比秦国要高。 子 在文中是对男子的尊称,相当于现在的“您”。在古汉语中,用作第二人称的敬称代词

主要有“子”“君”“公”“阁下”“卿”“殿下”“足下”等。 寡人 通常用作古代君主的自称,意为“寡德之人”,表示自谦,在春秋战国时期使用较为普遍。 执事 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大夫 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战国策》 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卿 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祖 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徵 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中庶子 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郎中 宫廷的侍卫。民间又称医生。 箕踞 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东向 在中国古代,君臣议事于朝廷之上,是以向南的座位为尊的。但在宾主之间,一般以向东的座位为尊,其次是向南的座位,再其次是向北的座位,最末位是向西的座位,因此古人常常以请人东向坐来表示对人的尊敬。 望其气 中国古代方士的一种占候书,望云气以测吉凶征兆。据说,凡是有皇帝命的人,即使在登基之前,周围[JP3]也会有五彩绚丽的天子气出现。文中的“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就是这个意思。 籍 项羽的名,自称名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在古代,名和字是有着严格的区别的。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一般在出生几个月后由父亲命名。字是20岁举行加冠仪式以后才起的,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 亚父 对年长者的尊敬称呼,表示仅次于父亲。 参乘 坐在车右侍卫的人,又叫陪乘。古代乘车之法,尊者居左,驭者居中,陪乘者居右,负责行车安全。 《史记》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分本纪、世家、列传、书、

高考备考:古代文化常识模考真题7

2018届语文高考备考:古代文化常识选编(七)初稿 编制:李珍和审核:高二语文组①包科领导: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017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 A.旧时从黄昏到拂晓一夜间分为五更,乙夜指二更时候,约为夜晚10时。 B.荫指封建时代由于父祖有功而给予子孙入学或任官的权利。 C.五岳指我国五大名山,即东岳泰山、南岳恒山、西岳华山、北岳嵩山和中岳衡山。 D.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在泰山祭天称作“封”,在梁父山祭地称作“禅”。2.下列读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A.“推官”,唐朝始置,节度使、观察使、团练使等下皆设一员,位次于判官、掌书记,掌推勾狱讼之事。宋时亦有节度、观察等推官。 B.“移”表示官职调动,文言文中类似的还有“调”“徙”“出”“行”“判”“权”等。 C.“敷文阁”是南宋绍兴年间建的一座阁楼,用以收藏宋徽宗的各种作品,设置学士、直学士、待制等官。 D.“铭”在本文指墓志铭,是刻在墓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文章。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017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3月联考] A.元元,古时用以称庶民百姓,杜甫诗句“穷年忧黎元”中的“黎元”与此意思相同。 B.乘传,古文中指朝廷派出官员乘车发布文书、命令等,也有传檄、移书等说法。 C.博士,古代一种官职,任职者往往在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有教授生徒的职责。 D.耆艾,古以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泛指老年人,相关词语还有耄耋、期颐等。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017届东北三省三校(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 A.秩满:谓官吏任期届满。如唐代钱起“秩满归白云,期君访谷口”中“秩满”即为此意。 B.《礼记》:据传成书于西汉,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是儒、释、道思想的资料汇编。 C.国子监: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D.秋赋:也称秋贡、秋荐,唐宋时州府向朝廷荐举会试人员的选拔考试。因于秋季举行,故有此称。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7届甘肃省兰州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A.受禅是指接受帝王的让位,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政权更迭、统治权转移的一种方式。 B.郡是古代区域的名称,秦统一六国后,是最高的地方行政区域,但春秋前,县大于郡。 C.柱国是官名,始设为最高武官,后为勋官称号,是授予有功者的虚职,没有实际职务。 D.古代帝王可以赐予臣子作为世禄的封地,邑三千户是指居住人口超过三千户的封地。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017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A.制诰,是帝王所下文告及命令的统称;知制诰,掌管起草诰命之意,后为官职名。 B.卿,在古代可以用来代表“你”,但只用于君称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 C.经筵,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专门设立的御前讲席,宋代开始称为“经筵”。 D.致仕,指官员退休或辞职归家。致仕约起源于周代,西汉以后逐渐形成制度。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017届广东省中山一中等七校联合体2017届高三第二次(11月)联考语文试题] A.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语言禁忌现象。韦贯之,名纯,因避唐宪宗李纯讳,别人只能用字称呼他,只有自己才可以用名来称呼自己。 B.谏官,中国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唐朝的左、右拾遗与左右补阙都属于谏官。 C.工商是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简称,在封建社会里为杂色之流,可追求物质享受,不可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更不可超授官秩。 D.对已死的官员,古代皇帝可依据其生前功绩赠官、赠谥。“尚书右仆射”是皇帝对韦贯之死后赐赠的官职,“贞”是对韦贯之死后赐赠的谥号。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 A.“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因在秋季举行,故称“秋闱”。 B.“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元代许衡也担任过此职。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最全汇总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最全汇总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014---2019高考语文文化常识真题及答案

威宁县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语文第十六次周测卷 命题人:余愿审题人:虎恩雄班级:姓名: (2019年全国卷一)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非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2019年全国卷二)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 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 B. 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 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D. 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2019年全国卷三)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瀣乐,暴敛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B、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C、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2018年全国卷一)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2018年全国卷二)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题汇编.

高考复习备考文化常识(一)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 B.野史,是私家编撰的史书,“野史氏”在文中是作者自谓。 C.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武侯是丁丑年的进士。 D.“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B.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 D.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的是() A.“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必是升职。B.“母艰”,就是“母忧”,指母亲的丧事。 C.“河北”在古代指的是黄河以北,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行政区划是不同的。D.“自号”,旧时给自己取的号,大都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因均属通晓翰墨之人,无不别出匠心,各有所爱所好。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日中,表时间,中午12点,又名日正、中午,是一天的太阳正中时。 B.表是古代测日影的器具,漏是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C.节是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如苏武“持节送匈奴使”。 D.左骏指古代驾车三马中左边的马。后用四马,亦指四马中左边的马。 日中是十二时之一,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11时正至下午1 时正)。 5.下列对文中加点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丁卯、己巳、戊申,为古时天干地支纪时的术语,可以用来纪日、纪月和纪年,古人常将之与五行结合预测人的运命。 B.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指司马、司徒、司空。 C.薨是古人对帝后之死的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一般人死则称之为“卒”。 D.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召幸特指皇帝对嫔妃的召见。近幸则多指帝王对臣下而言。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明帝太和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B.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C.缘坐,是以家族本位、罪人以族的观念为基点,正犯本人和相关亲属连带受罚的原则。 D.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休致等名称,来指官员辞职归家。 7.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B.“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C.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D.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8.下面的说法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泰水”喻岳母,以“伉俪”喻夫妇。 ②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三十。 ③《礼记》曰:“幼名,冠字。”名是婴儿出生几个月由父亲取的,字是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的,女子则在十五岁行笄礼而字。 ④古代以山之南为阳,水之南为阴,反之,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如华阳在华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⑤《杜工部集》(杜甫)以官爵命名,《范文正公集》(范仲淹)以谥号命名,《贾长沙集》(贾谊)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 ⑥古代“辰时”相当于现在的早上6点前后,“午时”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2点前后。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D.①②⑤⑥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向是(3分) A.陛,是宫殿。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殿下,也是对皇上的尊称。 B.项羽灭秦后将秦国本土关中地区分封给秦军三位降将,封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辖陕北。合称“三秦”。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 C.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山东,有时也泛指战国时秦国以外的六国领土。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总汇(全)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总汇(王义田编湖北阳新木港中学) (一)春秋时代 1·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书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主要作品为《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诸子哲理散文,语录体,列为"四书"之一。 2·左丘明,鲁国史官。主要作品为《左传》,《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曹刿论战》、《曹崤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自此书。我国第1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二)战国时代 3·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书由其弟子编辑。主要作品为《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开头几字为篇名,如《梁惠王》、《公孙丑》、《告子》等。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诸子哲理散文,"四书"之一。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4·列子,名御寇,道家前辈。主要作品为《列子》又名《冲虚真经》,《愚公移山》出于此书。诸子哲理散文。 5·庄子。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主要作品为《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6·荀子·名况,字卿。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主要作品为《荀子》其中《劝学篇》《天论》等最有代表性。另作《赋篇》对汉赋的兴起有所影响。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体系。韩非、李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继承者。属诸子哲理散文。 7·吕不韦,秦相,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主要作品为《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共160篇,《察今》、《察传》等出于此书。收入诸子哲理散文,杂家的代表著作。 8·屈原,名平。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为《离骚》、《九歌》(包括《山鬼》《国殇》等11篇)、《天问》、《九章》(包括《涉江》《哀郢》《橘颂》等9篇)。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作为主。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因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三)两汉 9·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0表、30世家、70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毛遂自荐》《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等出于此书。历史散文。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被誉为"实录、信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学"双璧"之一,前"三史"之首。 10·班固,字孟坚,"班马"之一。主要作品为《汉书》《苏武传》出于此。开创断代的纪传体史书体例,前"三史"之一。 11·乐府,主要作品为《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前四者见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后者见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其中《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 12·曹操,小名阿瞒,字孟德,追尊为武帝,"三曹"之首。主要作品为《魏武帝集》。代表作有《苦寒行》、《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等。属乐府歌辞。开创"建安风骨"新风。鲁迅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13、曹植,字子建,封陈王,谥思,后称陈思王,"三曹"之一。主要作品为《曹子建集》,代表作有《野田黄雀行》《七步诗》《洛神赋》。 14诸葛亮,字孔明,别号卧龙,封武乡侯。有《诸葛亮集》,《出师表》出于此。 15·陈寿,字承祚。主要作品为《三国志》,《隆中对》出于此。 16·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17·范晔,著《后汉书》,《乐羊子妻》、《张衡传》等出于此。纪传体断代史,前"四史"之一。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最完整版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 中考文学常识复习 一、文体知识 文学体裁包括古代文体常识和现代文体常识两点。 古代文体:古代文体大致上可以分为韵文、骈文、散文,包括史传文。 韵文,即讲究押韵的文体,包括诗、词、赋、铭。散文,包括史传文、议论文、杂记文、应用文等。骈文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下面择其重点予以说明。 1、古体诗、近体诗 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现在一般把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而把其他的统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 2、辞、赋、骈文 辞即楚辞,属诗歌。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屈原的《离骚》为其代表。 赋,源于战国后期,句子大体整齐押韵,间杂散文句式,着力铺陈事物,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代表人物为司马相如。 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词藻华丽,因大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四六文”,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高中学过的《朱元思书》、《阿房宫赋》便是此种文体。

3、词、曲 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是诗歌的发展,故称之为“诗余”。它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字至90字)、小令(58字以下)。 曲,盛行于元代,故称“元曲”,也是配乐的诗。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杂剧是演出曲。散曲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类,其中小令由一支曲子组成,套曲也叫套数,由多支曲组成。杂剧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其结构是四折(相当于四幕)加一个楔子(序幕),其构成有科(人物动作、舞台效果的说明)宾白(人物对话、独白等)、唱词,角色有旦(女角)、末(男角)、净(花脸)、外(老年男子)、丑(丑角)等。曲有曲牌,规定其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的固定格式。宫调表示曲调声音的高低。 4、史传文 属历史散文,包括编年体(如《左传》、《资治通鉴》)、国别体(如《国语》、《战国策》)、纪传体(如《史记》、《汉书》、“二十四史”)、断代体(如《汉书》、《后汉书》)、通史体(如《史记》、《资治通鉴》)。 5、论说文 古代的论说文是从诸子论学语录发展形成的,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若干种:“论”议论事理;“说”申说事理。 6、杂记文 包括名胜游记、山水游记。书画杂物记、人事杂记四类。杂记文范围很广,在部分题目有“记”字。记载历史掌故,遗闻轶事、科学资料、文字考证等文章均包括在内。 7、应用文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积累总结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积累总结 高考语文现代文学常识(1919-1949) 1.现代小说 鲁迅,原名周树人,,豫才.著有小说《呐喊》(内有《狂人日记》、《药》、《阿q正传》、《故乡》等名篇)《彷徨》(内有《祝福》、《伤逝》等名篇和《故事新编》)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其代表作《子夜》他的“农村三部曲”是《春蚕》、《秋收》、《残冬》。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月牙儿》、解放后写了剧本《龙须沟》、《茶馆》。此外,还有叶圣陶的《倪焕之》钱钟书的《围城》沈从文的《边城》郁达夫的《沉沦》,都是名家名篇。 2.现代诗歌散文戏剧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其代表作为诗集《女神》。后双写了剧本《屈原》、《虎符》、《高渐离》等。还写《北京人》《日出》《王昭君》等名篇曹禺的《雷雨》是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此外还有夏衍的《包身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冰心的《寄小读者》《小桔灯》,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鲁迅的《朝花夕拾》《野草》都是名家名作。 关于名人的高考语文文学常识 1、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名,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思想核心为“仁”。现存,记录了孔子的言行,为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集。 2.老子:春秋时思想家、学派创始人。一说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主张清静无为。是道家典籍,有81章。 3.墨子:春秋时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鲁国人。主张“兼爱”。是墨家的典籍,为墨子及其弟子所写。 4.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最有影响的大师,封建时代被尊为“亚圣”,又与孔子并称“”。主张实行“仁政”、“王道”,与弟子著书7篇261章,即《孟子》。《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的杰出著作。 5.庄子:战国时期思想家。名,继承老子之“道德自然”观。《庄子》是道家著作,也称《南华经》。 6.荀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名。他是韩非和李斯之师,《荀子》为儒家著作,现存32篇。 7.韩非:战国末年的哲学家和政抬家。著有《孤愤》、《五蠢》、《说难》等,《韩非子》是家代表作,后人集韩非之作及评韩之文而成,55篇。韩非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8.《列子》:相传为战国郑人所作。原存本子几经遗失,现存本子由东晋张湛辑注,《愚公移山》出于此本。 9.《吕氏春秋》:一名《吕览》,先秦杂家代表作,战国末年秦相

古代文化常识竞赛题及答案

古代文化常识克赛题及答案

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竞赛试题 命题人:长兴岛高级中学魏曼丽 2016.01.20 1、下面不是以职业来称呼其名的是() A、庖丁 B、师襄C孙膑D弈秋 2、“期颐”是古代表年龄称谓的词,它指多少岁?() A、五十岁 B、七十岁C 八九十岁D百岁 3、不同的朋友关系,称谓就有不同,其中“竹马之交”指() A、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 B、患难时结交的朋友 C、从小一起长大的异性朋友D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4、下面不是指百姓的称谓有() A、布衣 B、朱门 C、氓D黔首 5、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哥哥姐姐称为“家兄、家姐”, 那么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该怎么称呼()

A、家弟、家妹 B、舍弟、舍妹 C、息弟、息妹D 高弟、高妹 6.《论语?为政》孔子说“而立”之年指的是多少岁() A、20 B 、30 C 、40 D 、50 7.()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框密副使合称“宰执”。 A大将军B军机大臣C上大夫D参知政事 8.()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 A丞相B学士C尚书D上卿 9.以下哪一个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 A告老B乞骸骨C左除D致仕 10.哪一个表示官职提升() A起B擢C补D夺 11.哪一个不表示“兼任”() A兼B摄C署D辟 12?《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拜”

什么意思?() A授予官职B升职C降职D平职调动 13.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 A、“大元” B、“解元” C、“进士” D、“榜眼” 14.科举考试中把考生的姓名糊没称“弥封”,它初始于:() A隋炀帝B武则天C唐太宗D唐玄宗 15.科举中,会出现一人兼解元、会元、状元的“连中三兀”,哪场考试不是科举考试() A乡试B会试C殿试D朝试 16.孔乙己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科举制度始创于 何时?:() A隋朝B宋朝C唐

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

一、文学常识 (一)古代作家作品 1、《诗经》就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简称《诗》,就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全书分为风、雅、颂三大类。《诗经》形式以四言为主,运用赋、比、兴手法,隔句用韵。(《关雎》《蒹葭》) 2、《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就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也就是一首叙事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3、《论语》就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就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陬邑人,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4、《孟子》就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名轲,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与孔子并称“孔孟”,就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世称“亚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 5、《左传》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就是战国时人所编,就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曹刿论战》) 6、《战国策》就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汇编而成,共三十三篇,分为十二策。(《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 7、《史记》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她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共一百三十篇。鲁迅称《史记》就是“史学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陈涉世家》) 8、《聊斋志异》就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就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就是她的书屋名,“志”就是记叙,“异”就是奇怪的事情。(《山市》) 9、《出师表》就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心。 10、《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就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 11、《岳阳楼记》就是一篇为重修岳阳楼所写的记。由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所作。选自《范文正公集》。其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最为出名与被后人引用最多的句子。 12、《世说新语》就是中国南朝宋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就是由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就是中国最早的小说。(《陈太丘与友期》《咏雪》) 13、《儒林外史》就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与精神面貌。作者吴敬梓,字敏轩,清代小说家。(《范进中举》) 14、《资治通鉴》就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就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孙权劝学》) 15、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与书法家。她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观沧海》《龟虽寿》) 16、王维,字摩诘,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唐代山水田园诗人,苏轼称赞其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使至塞上》) 17、孟浩然,唐代诗人,世称“孟襄阳”。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