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安全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六年级上册生命安全教育教案三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生命安全教育教案三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生命安全教育教案三篇冲动的代价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培养1、引导学生学会扬长避短.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共同成长。

2、引导学生认识到同学之间平等的重要性。

(二)行为技能训练让学生学会尊重异性。

(三)知识经验积累1、懂得男女是平等的。

2、男孩能干的事情女孩也能干。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男孩女孩都一样;男孩能做的事情女孩也可以做,女孩能做的事情男孩也可以做。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男孩女孩各有优势,只有优势互补,团结互助,才能使自己更出色。

四、教学方法ppT多媒体展示小组讨论讲故事五、教学准备1、男生围绕观点“女孩能做的事情男孩也可以做”,搜集相关案例资料;女生围绕观点“男孩能做的事情女孩也可以做”搜集相关案例资料。

2、准备《张衡发明地动仪》《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木兰从军》《穆桂英挂帅》等视频片段。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班有多少个男生,多少个女生吗?2、师:请男生说一说,你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有什么优势?再请女生说一说,你们又有什么优势?3、导入课题:是啊,男孩勇敢,女孩可爱;男孩洒脱,女孩细腻,男孩女孩各有各的优势,男孩女孩一样好。

(板书课题)(二)感悟平安故事1、生阅读平安故事。

引导学生思考:女生瑶瑶和男生王飞争论什么?争论的结果是怎样的?张老师对他们说了什么?你觉得张老师的话对吗?2、学生交流这几个问题。

(引导学生围绕“男孩女孩一样棒”来说)(三)学习平安指南1、看插图,引导学生懂得男生女生各有各的优势,要团结合作,才能共同进步。

①看插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②讨论:你知道了什么?2、播放《张衡发明地动仪》《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视频片段,引导学生懂得古代男女也是各有各的优势。

①播放视频《张衡发明地动仪》《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②小组交流:你了解了什么?3、播放《木兰从军》《穆桂英挂帅》视频,引导学生明白男孩能做的事情,女孩也可以做。

①播放《木兰从军》《穆桂英挂帅》视频。

小学六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三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三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三篇导读:本文小学六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三篇,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 安全带保安全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培养1、在马路上行走时要有规范意识。

2、从小养成良好的乘车习惯。

(二)行为技能训练1、了解追车和扒车是一种妨碍交通安全的违法行为。

2、初步养成规范乘车的良好习惯及自觉产生规劝违规乘车的意识和举动。

(三)知识经验积累1、行走在马路上遇到过往车辆不能追赶。

2、知道追车扒车可能会带来危险的后果。

二、教学重点了解追车扒车的危险,并对出现不良行为能及时进行阻拦和制止。

三、教学难点现实生活中,学生面对他人的不良行为会不会受到他人的唆使和影响,能不能及时劝告和阻止。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发现法活动体验法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维动画片。

六、教学过程(一)播放CPI,导入新课1、播放CPI,学生仔细观察。

2、教师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小强在放学途中扒拖拉机,将自己摔成了重伤,所幸无大碍,由此可看出扒车有多危险呀!(揭示并板书课题:追车扒车真危险)(二)读议平安故事“当当当……”放学了,小强兴高采烈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他可是个调皮的淘气包,边走边东张西望,这时,一辆拖拉机“突突突”地超过了他,小强见拖拉机开过,顿时灵机一动,心想:“走路多没意思,倒不如扒车回家,多快呀!”想着靠在拖拉机上吹风的情景,他咯咯地笑了。

说干就干,小强奋力地跑起来,一会儿他已跟上拖拉机尾部了。

他咧着嘴轻轻笑了笑,伸出左手抓住了车尾。

正当小强准备扒上车时,车子碰巧被一块石头震了一下,一个颠簸,小强失去了重心,重重地摔在地上,把头皮和左手都摔伤了。

路旁的人见了,急忙跑过去,将他送进了医院。

头上和手上包着绷带,小强一脸沮丧,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都怪我太淘气了,想要扒上拖拉机回家,却把自己弄伤了。

”拖拉机的尾灯一闪一闪的,似乎在说:“这能怪谁呢?要怪就怪你不遵守交通规则,扒车罢了。

”师:读了刚才的故事,你觉得追车扒车有哪些危害呢?生:学生自由说。

六年级安全主题班会教案范文(二篇)

六年级安全主题班会教案范文(二篇)

六年级安全主题班会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安全防范知识。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提高安全意识。

3.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教学重点:1. 学生了解安全的重要性。

2. 学生了解常见安全事故的防范方法。

3. 学生能够积极掌握自我保护技能。

三、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安全知识进行自我保护。

2. 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安全习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小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示一些常见的安全事故,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激发学生对安全问题的关注。

2.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对于安全的认识和体会,并列举出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隐患。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3. 安全知识普及(15分钟)通过幻灯片、视频等形式,给学生普及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如交通安全、防火知识、游泳安全等。

教师可以结合实际事例进行讲解,加深学生的印象。

4. 安全小游戏(15分钟)通过设计一些小游戏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安全知识。

例如,交通标志识别游戏、火场逃生游戏等。

5. 自我保护技能培训(15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和学生互动的方式,教授一些自我保护技能,如正确的逃生方法、遇到陌生人时的应对策略等。

6. 安全课堂小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本小册子,记载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安全习惯。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在呈现方式上结合了小视频、图片、幻灯片等多种形式,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更加专注和积极参与。

通过小组讨论、小游戏等互动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通过示范和学生互动的方式,教授一些自我保护技能,提高了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整节课的教学流程合理,每个环节的时间控制得当,既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又能保证教学的效果。

六年级安全教育第一课方案

六年级安全教育第一课方案

六年级安全教育第一课方案一、课程目标1. 能够理解并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和安全技能。

2. 能够学会安全意识,并能够在危险情况下保护自己和他人。

3. 能够学会正确的紧急求救方法,遇到危险能够及时寻求帮助。

二、教材选取本节课主要采用绘本、多媒体和小游戏等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安全知识和技能。

选取的教材包括《小学生安全教育》绘本、视频短片《遇到火情怎么逃生》等。

三、教学内容1. 关于火灾怎么办1.1 讲解火灾的危害性和预防措施;1.2 根据《小学生安全教育》绘本,讲解在火灾中如何正确逃生;1.3 演示模拟火灾逃生,让学生了解逃生的正确姿势和方法。

2. 如何处理骚扰情况2.1 利用小视频短片讲解如何面对陌生人的骚扰;2.2 模拟场景演练,教导学生遇到陌生人骚扰应该怎么做。

3. 如何正确使用交通工具3.1 通过交通安全教育视频,讲解孩子在交通工具上的安全规则;3.2 利用小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交通工具上的安全操作。

4. 如何避免意外伤害4.1 展示视频短片,讲解意外伤害的预防措施;4.2 利用绘本教材,讲解意外伤害的案例,让学生明白遇到意外应该怎么办。

四、教学方法1. 多媒体讲解。

通过播放视频和绘本教材等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安全知识和技能。

2. 情景模拟。

教师和学生进行一些常见危险场景的模拟演练,让学生在模拟中掌握正确的应对方式。

3. 交互式小游戏。

设计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相关的安全常识,增加趣味性。

五、教学流程1. 课堂导入1.1 观看一段视频,让学生对火灾的危害性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1.2 跟学生一起讨论在火灾中应该如何逃生。

2. 教学内容一:火灾怎么办2.1 通过绘本《小学生安全教育》的讲解,让学生了解火灾逃生的正确方法。

2.2 演练火灾逃生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逃生的正确姿势和方法。

3. 教学内容二:如何处理骚扰情况3.1 关于陌生人骚扰的小视频短片,让学生了解对待陌生人的正确方式。

六年级上册生命安全教育全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生命安全教育全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生命安全教育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生命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生命的起源:介绍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生命是如何形成的。

2. 生命的重要性:讲述生命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强调生命的宝贵性。

教学活动:1. 观看生命起源的纪录片,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奇妙和珍贵。

2.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作业:1. 写一篇关于生命的作文,表达对生命的认识和珍惜之情。

第二章:自我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技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面对危险时冷静应对、自我保护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交通安全: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预防交通事故。

2. 火灾逃生:教授火灾逃生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火灾应对能力。

教学活动:1. 进行交通安全知识竞赛,让学生巩固交通安全知识。

2. 组织火灾逃生演练,让学生熟悉火灾逃生的步骤和技巧。

作业:1. 绘制一幅关于交通安全的手抄报,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第三章:心理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到心理健康对生活学习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心理素质。

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讲解心理健康对个人成长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积极心态的培养:教授学生保持积极心态的方法,提高心理素质。

教学活动:1. 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

2. 开展积极心态分享会,让学生分享保持积极心态的经验和方法。

作业:1. 写一篇关于心理健康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及如何保持积极心态的作文。

第四章:网络素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网络的两面性,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能力,提高网络素养。

教学内容:1. 网络的两面性:讲解网络的利与弊,让学生认识到网络的两面性。

2. 网络安全:教育学生防范网络病毒、个人信息泄露等网络安全问题。

六年级上册生命与安全教案

六年级上册生命与安全教案

六年级上册生命与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生命与安全的概念,认识生命的重要性。

2. 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提高安全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重要性a. 生命的基本特征。

b. 生命的形式和表现。

c. 理解生命的可贵,尊重生命。

2. 安全常识a. 道路交通安全:i. 红绿灯的意义及正确过马路的方法。

ii. 注意观察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

b. 火灾安全:i. 火灾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ii. 火灾逃生的基本步骤。

c. 餐饮卫生与食品安全:i. 餐具和饮水的卫生重要性。

ii. 食品存储与烹饪的注意事项。

d. 网络安全:i. 安全上网的原则与方法。

ii. 避免上当受骗和泄露个人信息。

三、教学过程:1. 生命的重要性a. 通过故事、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基本特征,如生长、呼吸、运动等。

b. 分组讨论生命的形式和表现,并呈现给全班。

c. 利用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可贵,并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看法。

2. 安全常识a. 道路交通安全i. 利用图片、视频等示例,介绍红绿灯的含义和正确的过马路方法。

ii. 进行模拟过马路的活动,引导学生遵守交通规则。

b. 火灾安全i. 向学生展示火灾的危害,并介绍常见的火灾发生原因。

ii. 指导学生学习火灾逃生的基本步骤,并进行演练。

c. 餐饮卫生与食品安全i. 引导学生了解餐具和饮水的卫生重要性,讨论如何保持餐具的清洁。

ii. 讲解食品存储和烹饪的注意事项,例如不吃变质食物,避免食物中毒。

d. 网络安全i. 通过讲解实例,向学生介绍安全上网的原则与方法,如不随便点击陌生链接、不随便泄露个人信息等。

ii. 引导学生识别骗子和防止个人信息泄漏的方法。

四、教学评价:1. 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讨论中的参与度。

2. 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对生命的看法和对安全常识的理解,并给予积极的反馈。

3. 应用能力:通过模拟过马路、火灾逃生等活动,评估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

六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

六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

六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1、使学生了解食品污染的知识。

2、使学生了解食品中毒的知识。

3、学生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对食品污染和中毒的预防教学过程:同学们!今天利用安全教育的时间,让我们一起学习《食品和健康教育》。

一、食品污染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即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物品。

食品污染是怎么回事?食品(食物)从其作物生长到收获、采摘,从生产加工、运输、贮存、销售直到食用前的每个环节中,由于各种条件,多方因素的作用及影响,使原来无毒无害的食品,混进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降低了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卫生质量,人吃了这样的食品就能对人体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这一过程叫食品污染。

(一)食品污染分类:1、生物性污染: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和昆虫都可造成生物性污染,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及其霉素、霉菌及其霉菌素。

这些如果出现在食品中可引起食物中毒,还可引起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和虫卵对食品污染往往是通过食品而使人得蛔虫、绦虫、旋毛虫病等。

2、化学性污染:包括有害金属、非金属、有机物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等对食品的污染,如:汞、砷、铅、镉、亚硝酸盐、有机磷、有机氯等。

3、放射性污染:主要来自放射性物质的开采、冶炼以及国防、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排放。

(二)食品污染对人体的危害食品污染的来源主要是原料的污染,产、储、运、销、加工烹调过程中的污染,以及从业人员不认真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带来的污染等。

食品被污染后,有的导致食品内大量细菌及繁殖或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吃了这样的食品就会患肠道传染病和发生食物中毒;有的食品被细菌污染后,经过一定时间,引起食品的腐败变质,人吃了这类食品,不仅营养大量减少,还可能会造成食物中毒,还能使人患痢疾、腹泻、霍乱、副霍乱、伤寒、副伤寒等。

二、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人吃了有毒食物所引起的一类急性疾病的总称。

有毒食物形成的原因有下列几个方面:1、食物被病原微生物(细菌、霉菌等)污染并大量繁殖,以致食物中存在大量活菌和大量毒素。

小学六年级安全教育教案

小学六年级安全教育教案

小学六年级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假药、假食品、假冒伪劣产品的危害,并能够通过观察产品包装、颜色、气味等特征,正确地辨别真伪;2.意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常见的交通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的方法;3.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及其应对措施,掌握正确地自救和互救方法;4.掌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二、教学内容假药、假食品、假冒伪劣产品1.讲解常见的假药、假食品、假冒伪劣产品的危害;2.教授辨别假药、假食品、假冒伪劣产品的方法:观察包装、颜色、气味等特征;3.制定识别真伪游戏,通过游戏性质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辨别真假的能力。

交通安全1.讲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2.教授常见的交通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的方法,包括过街道、过马路等;3.制定交通安全问题解决小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真实的交通安全问题。

自然灾害1.讲解常见的自然灾害的种类及其应对措施;2.教授正确的自救和互救方法,包括地震、火灾等;3.设计避险迷宫活动,进行应对自然灾害的训练。

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1.讲解突发事件的种类及其应急处置方法,包括疏散、报警等;2.进行突发事件小组模拟演练,提高学生应急处置能力。

三、教学方法1.集体讲授、小组合作、个别辅导、情景模拟、游戏性质学习;2.营造课堂互动氛围,鼓励学生表达,增强学生安全意识;3.班主任和家长的配合,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四、教学时间安排总共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五、教学评估1.总结交流课堂教育效果,对学生进行个体化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2.结合家长会等渠道,及时把学生的安全知识向学生家长传达;3.通过考核、评价等方式,检验安全教育的效果并及时反馈,以促进学生安全意识的进一步提高。

六年级上册安全教育备课设计第二课

六年级上册安全教育备课设计第二课
安全教育学习活动过程设计第2课
班级


1.培养宿舍安全的意识;
2.学习安全的在宿舍里面生活,人人注意宿舍安全。






一、睡在上铺勿大意
1.为了避免在上下床过程中发生意外,同学们需要怎样做呢?
经常检查床铺有无异常 上下床要小心
铺床时背靠墙不在上铺嬉戏打闹
宿舍里的床铺大部分是上下铺,而上铺距离地面较高,因此同学们要格外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2.宿舍火灾逃生技巧
沉着冷静,不慌张,首先用湿毛巾掩住口鼻,弯腰低身向安全出口的方向逃生,逃生时不能使用电梯,不贪恋财物,不携带重物;逃离火场后,及时拨打报警电话,不可冒险返回。
3.宿舍火灾逃生技巧
若宿舍外发生火灾且火势较大难以出门时,可紧闭房门,用浸湿的床单被褥堵住门缝,想办法求救,如可拨打求救电话,到阳台挥舞鲜艳的衣物,敲打水管、脸盆等。如有可能要不断地向房门泼水降温,延长救援时间。
二、住宿安全我关心
活动安排:
1.以宿舍为单位完成任务。
2.每组领一张海报纸,为本宿舍设计宿舍口号,制定《宿舍公约》。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制定宿舍火灾逃生疏散图。
3.由宿舍长带领舍员安排宿舍火灾疏散演练事宜。
4.各宿舍将自己的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六年级上册生命安全教案

六年级上册生命安全教案

六年级上册生命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安全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自己生命的必要性。

2. 培养学生掌握生命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提高学生面对突发事件和危险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4. 引导学生关爱他人生命,学会互助与逃生。

二、教学内容1. 生命安全的基本知识2. 防范校园暴力3. 自然灾害逃生与自救4.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5. 交通安全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真实案例了解生命安全的重要性。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会逃生与自救。

4.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关爱他人生命的意识。

四、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生命安全的基本知识2. 第3-4课时:防范校园暴力3. 第5-6课时:自然灾害逃生与自救5. 第9-10课时:交通安全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生命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学生在面对突发事件和危险时能够表现出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

3. 学生关爱他人生命,学会互助与逃生。

4. 学生能够自觉遵守网络安全规定,保护个人隐私。

5. 学生能够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自身安全。

六、教学内容6. 火灾逃生与自救7. 游泳安全与急救8. 食品安全与健康9. 地震逃生与自救10. 个人卫生与疾病预防七、教学方法1. 采用火灾逃生模拟演练,让学生掌握火灾逃生的正确方法。

2. 通过游泳安全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游泳安全的重要性。

3. 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与健康的关系。

4. 采用地震逃生模拟演练,让学生掌握地震逃生的正确方法。

八、教学安排1. 第11-12课时:火灾逃生与自救2. 第13-14课时:游泳安全与急救4. 第17-18课时:地震逃生与自救5. 第19-20课时:个人卫生与疾病预防九、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火灾逃生的正确方法。

2. 学生能够了解游泳安全的重要性,并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

六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健康使用手机| 全国通用

六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健康使用手机| 全国通用

六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健康使用手机|全国通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手机使用的利与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习惯,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3. 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关注现实生活,促进身心健康。

教学内容:1. 手机使用的利与弊2. 正确使用手机的方法与技巧3. 网络安全意识与个人信息保护4. 合理安排时间,关注现实生活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手机使用的利与弊,掌握正确使用手机的方法与技巧,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难点:培养学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促进身心健康。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手机使用调查问卷、案例分析材料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手机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PPT展示手机使用调查问卷结果,引发学生对手机使用的思考。

2. 学生分享自己使用手机的经历和感受,讨论手机使用的利与弊。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手机使用的正确方法与技巧,如合理安排时间、保护视力、防止沉迷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记录重点内容。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呈现网络安全事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个人信息保护的建议。

四、互动环节1.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正确使用手机的场景。

2. 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网络安全意识和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措施。

板书设计:一、手机使用的利与弊二、正确使用手机的方法与技巧三、网络安全意识与个人信息保护四、合理安排时间,关注现实生活作业设计:1. 完成手机使用调查问卷,分析自己的手机使用情况。

2. 列举三种保护个人信息的方法,并解释其有效性。

3. 制定一份合理使用手机的时间表,分享给家人或朋友。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互动环节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手机使用的利与弊,掌握正确使用手机的方法与技巧,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六年级上册数学安全教育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数学安全教育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数学安全教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保障生命安全。

2. 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生活中的数学与安全: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过马路看红绿灯、计算速度和距离等,让学生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强调安全意识。

2. 交通规则与安全:讲解交通标志、交通规则,强调安全过马路、安全骑车等交通安全知识。

3. 紧急情况处理:讲解遇到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提高学生的紧急处理能力。

三、教学方法
1. 实例教学: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互动教学: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学生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3.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提问导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数学与安全问题。

2. 讲授新课:结合实例讲解教学内容,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 巩固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加深理解。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课堂小测验、观察学生的表现等方式进行评价。

2. 提供反馈:根据评价结果,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六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

六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

六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学会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

3. 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二、教学内容1. 生活安全常识:防火、防盗、防骗、防溺水、交通安全等。

2. 生命教育: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珍爱生命等。

3. 自我保护技巧:紧急情况下的求助、自我防护、避免危险等。

4. 良好生活习惯:作息规律、饮食健康、锻炼身体、心理健康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真实案例了解生活安全的重要性。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利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共同应对生活中的安全隐患。

4. 采用情境模拟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生活安全知识和技巧。

四、教学安排第1课时:生活安全常识1. 导入:讲解生活安全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火灾、盗窃等安全隐患。

3. 小组讨论:如何预防火灾、防盗等安全问题。

第2课时:生命教育1. 导入:讲解生命的起源和意义。

2. 课件展示:展示生命的珍贵和价值。

3. 小组讨论:如何珍爱生命,尊重他人生命。

第3课时:自我保护技巧1. 导入:讲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分析遇到危险时如何求助和自我防护。

3. 小组讨论: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寻求帮助。

第4课时:良好生活习惯1. 导入:讲解良好生活习惯的意义。

第5课时: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查找家中安全隐患,并提出整改措施。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学生实践能力: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3.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回家后的安全隐患查找和整改措施。

4. 学生综合素质:关注学生在课堂外的生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六、教学内容1. 网络安全教育: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预防网络陷阱。

小学拓展六年级上册生命安全教育教案全册

小学拓展六年级上册生命安全教育教案全册

小学拓展六年级上册生命安全教育教案全册生命安全教育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更加重要。

在小学拓展六年级上册生命安全教育教案中,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和课堂讨论来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生命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本教案旨在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第一课:火灾逃生目标:学生了解火灾的危害和常见蔓延方式,并学会正确逃生的方法。

活动1:观看火灾预防宣传片教师播放火灾预防宣传片,让学生了解火灾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活动2:火灾逃生演练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火灾逃生演练,模拟真实火灾情况,指导学生根据逃生路线图,正确使用灭火器和灭火器材,并灵活运用滚动、蹲下、爬行等方法逃生。

活动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思考如何预防火灾和保护自己的安全。

每个小组派代表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向全班进行汇报。

第二课:自然灾害防范目标: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及防范措施,增强对自然灾害的警惕性。

活动1:自然灾害知识探究教师向学生介绍常见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并分别讲解其危害和防范措施。

活动2:自然灾害综合教学设计学生自由选择一种自然灾害进行研究,并设计一个海报或小册子,向其他同学介绍该自然灾害的危害和防范方法。

活动3:自然灾害演练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然灾害的演练,模拟地震、洪水等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第三课:交通安全目标:学生了解交通安全的意义,学会正确地过马路和乘坐交通工具。

活动1:交通安全知识普及教师向学生普及交通安全知识,包括过马路时的注意事项、乘坐交通工具的规则等。

活动2:过马路的游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过马路的游戏,模拟真实过马路情景,让学生学会辨别交通信号灯、斑马线和人行横道等,正确过马路。

活动3:交通事故案例分析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交通事故的案例,让学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并讨论应该如何避免类似的事故。

第四课:健康饮食目标:学生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学会选择健康的食物。

六年级上册安全教育读本教案

六年级上册安全教育读本教案

六年级上册安全教育读本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3. 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六册安全教育读本第1课《遵守交通规则》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

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2. 让学生能够正确应对交通突发事件。

五、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模拟交通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交通规则。

2.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交通规则的认识和体会。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交通事故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4. 游戏互动:设计交通规则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交通事故案例,引起学生对交通规则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交通规则:教师详细讲解基本的交通规则,如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时要注意等。

3. 情景模拟:设置交通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行人、司机等,模拟遵守交通规则的过程。

4.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模拟过程中的体会和对交通规则的认识。

5. 案例分析:分析交通事故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6. 游戏互动:设计交通规则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 强调在日常生活中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做到文明出行。

八、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回家后向家人宣传交通规则,提高全家人的安全意识。

2. 观察身边的交通现象,发现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九、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十、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

2.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做到文明出行。

六年级安全教案

六年级安全教案

六年级安全教案
教案一:
目标:了解常见的安全事故及其预防措施,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一、引入:
1.通过一个小游戏“猜一猜”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游戏规则是教师以一种动作或者手势来示意一个生活中常见的安全事故,学生看到后猜测是什么安全事故,然后教师给予答案并进行解释。

二、学习安全事故及其预防措施:
1.教师出示一些图片或者手绘一些简单的安全事故,如摔倒、触电、火灾等,让学生观察并回答可能引发这些安全事故的原因。

2.教师给出正确的预防措施,例如:在走路时要注意地面的凹凸,不要乱穿插电线,保持使用电器时的安全距离等。

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预防措施进行总结。

三、安全常识的认知:
1.通过播放小视频或者展示图片的方式,介绍一些常见的安全常识,如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玩具不能随意放在地上等。

2.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表达对这些安全常识的理解和重要性。

四、案例分析:
1.教师给出几个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判断是安全
行为还是危险行为,以及应该如何正确处理。

例如:遇到陌生人突然接近时,应该如何应对?
五、巩固与延伸:
1.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各组表演一个生活场景,其中包含某种安全事故,其他组员要识别出安全事故并给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观察并整理出家庭中常见的安全事故,并写出预防措施。

六、反思与总结:
1.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学生发表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之处,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六年级上册公共安全教育乘车骑车守家规教案

六年级上册公共安全教育乘车骑车守家规教案

六年级上册公共安全教育乘车骑车守家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乘车和骑车的安全常识;2.掌握乘车和骑车时的基本安全技能;3.掌握守家规安全知识;4.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了解乘车和骑车的安全常识;2.掌握乘车和骑车时的基本安全技能;3.守家规安全知识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和教具:图片、视频、故事书等;2.学生准备:学习资料。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乘车安全教育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乘坐公共汽车、地铁和私家车的安全常识,以及上下车、乘坐座位、系安全带等注意事项。

2.知识讲解:介绍乘车时的几个安全常识,包括:a.上下车时要等待车辆完全停稳;b.乘坐座位要系好安全带;c.在车上要遵守交通规则,不乱跑乱动;d.遇到紧急情况要保持冷静,听从车上工作人员指挥。

3.案例分析:教师以实际案例为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乘车安全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4.操作练习:组织学生进行模拟乘车操作练习,包括上下车、系安全带等动作。

护自己的安全。

第二课时:骑车安全教育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骑自行车的安全常识,包括骑行时的交通规则、佩戴安全头盔等注意事项。

2.知识讲解:介绍骑行自行车时的安全常识,包括:a.遵守交通规则,靠右骑行;b.佩戴安全头盔,穿着明亮的衣服;c.注意车辆和行人,避免撞车;d.骑行时不要玩手机或听音乐。

3.案例分析:教师以实际案例为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骑车安全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4.操作练习:组织学生进行骑车操作练习,包括佩戴安全头盔、遵守交通规则等动作。

护自己的安全。

第三课时:守家规安全教育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守家规的安全常识,包括如何避免家庭火灾、抢劫等安全问题。

2.知识讲解:介绍守家规的安全常识,包括:a.家中不得私自使用火柴、打火机、煤气等易燃物品;b.家中不得开启陌生人的门铃或接电话;c.家庭成员应相互关爱和帮助,共同维护家庭的安全。

小学六年级一班安全教案

小学六年级一班安全教案

【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个人安全的重要性,并学会遇到紧急情况时的自救方法;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安全活动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个人安全的重要性;2.学会遇到紧急情况时的自救方法。

三、教学难点:学会正确的紧张情况下的自救方法。

四、教学过程:【引入】1.点燃学生学习安全教育的兴趣。

2.向学生介绍学习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探究】1.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们觉得个人安全对你们来说有多重要?”2.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进行互动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引导他们认识到个人安全对他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拓展】1.给学生提供一些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例如:地震、火灾、溺水等,让学生讨论,提出可能的自救方法。

2.教师逐个给学生提供正确的自救方法,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和修改。

【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习到的内容。

2.教师给学生一些小结的提示。

【巩固】1.让学生形成学习小组,小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安全守则。

2.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安全守则,由全班进行评议。

【延伸】1.让学生写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遇到过的紧急情况,并总结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2.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并相互评议。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对紧急情况的自救方法的探究和总结,评价学生对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的实际操作和理解情况。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和讨论的方式,使学生逐渐认识到个人安全的重要性,并学会了遇到紧急情况时的自救方法。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在引导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的方法上做进一步调整和改进。

六年级上册生命安全教育全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生命安全教育全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生命安全教育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生命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生命的起源:介绍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生命来之不易。

2. 生命的重要性:讲解生命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

教学活动:1. 观看生命起源的纪录片,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神奇和来之不易。

2. 讨论生命的价值,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作业:1. 写一篇关于生命的感悟作文。

2. 绘制一幅生命的重要性的画作。

第二章:自我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面对危险时冷静、果断的处理能力。

教学内容:1. 自我保护方法:介绍一些常用的自我保护方法,如紧急呼救、逃生技巧等。

2. 面对危险的处理:讲解面对不同危险时应如何应对,如遇到陌生人、火灾、地震等。

教学活动:1. 进行紧急呼救的演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呼救方式。

2. 模拟火灾、地震等危险情境,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逃生方法。

作业:1. 制定一份个人安全计划,包括遇到危险时如何求助、逃生路线等。

2. 绘制一幅自我保护的画作,展示自己学会的自我保护方法。

第三章:网络安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能力,避免上当受骗。

教学内容:1. 网络安全意识:讲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网络风险。

2. 正确使用网络:介绍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和技巧,如如何保护个人信息、避免诈骗等。

教学活动:1. 观看网络安全教育的视频,了解网络风险。

2. 讨论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分享自己学会的网络安全的技巧。

作业:2. 绘制一幅网络安全的画作,展示自己对网络安全的理解和认识。

第四章:交通安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1. 交通规则:讲解常见的交通规则,如遵守红绿灯、不在车流中奔跑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安全教案【篇一:六年级上册安全教案】第一课消防安全教育(一)一、教学活动目的:1、了解消防安全常识,火灾扑救常识,重视安全,珍惜生命。

2、学会正确使用液化气,煤气,电器,掌握灭火方法,自救与逃生的方法,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3、加强日常生活安全意识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 出示谜语红彤彤,一大蓬,见风它就逞凶狂,无嘴能吃天下物,单怕雨水不怕风。

(打一自然现象)师生开展猜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谜底:火)师导言:火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可是如果利用不好,它会将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毁于一旦。

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了解“火与火灾”。

2. 教师讲述“火灾案例”以引起学生注意。

5日凌晨3时30分许,福利院护理员在巡房时发现儿童部一楼2103房门有烟冒出,随即开门,见室内一床上棉被在阴燃,室内有4张床,每张床各睡2名儿童,门窗紧闭,充满烟雾,随即呼唤值班员、保安员将儿童抱出抢救,并自行用水把阴燃的被褥扑灭。

市、区两级民政、公安、消防部门接报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抢救工作。

由于受烟熏时间过长,8名儿童经抢救无效死亡。

教师出示一组数据:1993 年以来,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年均10亿元之多,年均死亡2000多人;2006年1至7月份,全国共发生火灾144217起,死亡963人,受伤883人,直接财产损失46359.4万元。

(二)提问(1)一旦发生火灾,你知道怎样报警吗?模拟打电话。

(7)火灾扑救有哪些方法?(8)人身着火时如何自救?(9)楼房着火如何逃生?(三)宿舍消防安全注意事项(1)不准携带易燃易爆有毒及其他危险品进入宿舍;(2)不准乱搭接、拆改电线电路;(3)不准在宿舍使用电炉、电饭煲、电褥子、热得快等大功率电器;(4)不准在宿舍楼道、寝室内焚烧废纸垃圾等;(5)不准在宿舍内点蚊香、蜡烛、生火;(6)不准开长明灯;(7)不准在宿舍里抽烟。

(四)总结1、请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教师总结: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样都收获了很多防火常识,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提高防火意识,珍爱生命,永葆健康、平安。

第二课食品和健康安全题目:《食品和健康安全》重点:对食品污染和中毒的预防目的:1、使学生了解食品污染的知识。

2、使学生了解食品中毒的知识。

3、学生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

授课内容:同学们!今天利用安全教育的时间,让我们一起学习《食品和健康教育》。

一、食品污染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即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物品。

食品污染是怎么回事?食品(食物)从其作物生长到收获、采摘,从生产加工、运输、贮存、销售直到食用前的每个环节中,由于各种条件,多方因素的作用及影响,使原来无毒无害的食品,混进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降低了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卫生质量,人吃了这样的食品就能对人体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这一过程叫食品污染。

(一)食品污染分类:1、生物性污染: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和昆虫都可造成生物性污染,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及其霉素、霉菌及其霉菌素。

这些如果出现在食品中可引起食物中毒,还可引起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和虫卵对食品污染往往是通过食品而使人得蛔虫、绦虫、旋毛虫病等。

2、化学性污染:包括有害金属、非金属、有机物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等对食品的污染,如:汞、砷、铅、镉、亚硝酸盐、有机磷、有机氯等。

3、放射性污染:主要来自放射性物质的开采、冶炼以及国防、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排放。

(二)食品污染对人体的危害食品污染的来源主要是原料的污染,产、储、运、销、加工烹调过程中的污染,以及从业人员不认真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带来的污染等。

食品被污染后,有的导致食品内大量细菌及繁殖或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吃了这样的食品就会患肠道传染病和发生食物中毒;有的食品被细菌污染后,经过一定时间,引起食品的腐败变质,人吃了这类食品,不仅营养大量减少,还可能会造成食物中毒,还能使人患痢疾、腹泻、霍乱、副霍乱、伤寒、副伤寒等。

二、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人吃了有毒食物所引起的一类急性疾病的总称。

有毒食物形成的原因有下列几个方面:1、食物被病原微生物(细菌、霉菌等)污染并大量繁殖,以致食物中存在大量活菌和大量毒素。

2、食物被化学毒物污染达到中毒剂量。

3、摄入含有天然毒成份的某些动、植物。

4、摄入通过动物和植物2次转移的毒素。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发生于温度较高的夏秋季,因为这个时期的气温适合病原菌增殖和产毒,致使病原菌污染食品而发生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动物性食物引起中毒表现为发热、头痛、头晕、食欲不振,继而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一日可达7-8次,发烧38-40℃。

严重者血压下降抽风、昏迷、重症病人可因心衰、肾衰导致死亡。

预防:加工肉类制品时必须生熟食品分开,保存时要低温贮藏或用盐腌煮肉时肉块不应超过2公斤,厚度不超过8公分,煮沸3小时以上,蛋类要煮沸10分钟以上。

前一餐剩下的食物一定要回锅加热后再食用。

(二)真菌性食物中毒霉变甘蔗中毒甘蔗收割后越冬贮存中,由于环境不卫生,受到真菌污染,真菌就会在甘蔗中繁殖并产生毒素,吃了有毒素的甘蔗就会发生食物中毒。

甘蔗中毒多发生在春季。

甘蔗中毒的临床表现:很快出现恶心、呕吐、腹泻。

有的大便呈黑色,有的头痛、眩晕、复视,严重者可出现抽搐、双眼球同时向上凝视,瞳孔散大,牙关紧闭,轻者很快恢复,重者死亡率颇高。

预防措施:①甘蔗成熟后再收割②收割后贮存时间不能过长③发现霉变的甘蔗坚决不能吃,要及时销毁。

(三)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①豆角中毒一般豆角不中毒,但食用没熟透的豆角能引起中毒,原因可能与豆角中含有红细胞凝集素没被加热破坏有关。

豆角中毒潜伏期短,最快食后10分钟发病,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头晕,有的出现胸闷,出冷汗,四肢麻木等。

预防措施:菜豆宜炖食,加工时间要长,可使毒破坏,切不能急炒,更不宜凉拌。

②发芽土豆中毒③毒蘑菇中毒(四)化学性食物中毒 1、亚酸盐中毒①蔬菜不新鲜,腐烂变质时可能产生亚硝酸盐中毒。

②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也能产生亚硝酸盐。

③制作熟食加过量的发色剂,亚硝酸盐过量引起中毒。

④古井水也可引起亚硝酸盐中毒。

中毒表现:很快出现口唇青紫,结膜、颜石、指甲也出现青紫,并有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重者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呼吸麻痹而死亡。

预防:①不吃腐烂蔬菜②不喝古井水③腌菜时最好观腌,含盐浓度达到15%以上的要在腌制半日-1日后再吃④加工肉类制品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应按规定剂量使用,不可随意乱加。

⑤严格管理建筑部门(工地)使用的防冻剂(亚硝酸钾等),防止污染饮用水和食物而造成食物中毒。

2、有机磷农药中毒常用的有机磷农药有敌百虫、滴滴畏,1605、1059等,对人和畜禽都有很强的毒性。

中毒表现:发病快,乏力,瞳孔缩小,有的出现流涎、多汗、恶心、呕吐、肌肉震颤,呼吸困难,严重者,可昏迷,肺水肿,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

预防:宣传农药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加强农药管理,严禁农药与食物混合装运、存放,严禁用装过农药的容器和包装物盛装和包食品。

第三课食品安全工作中的注意事项一、学生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注意事项1、在外就餐时:一定要到集体食堂或有卫生许可证的消毒设施完备的饭店就餐,切不可购买街头摊贩的无定型包装食品。

2、购买小食品及饮料时:一定要看包装是否清洁、完整。

是否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凡是“三无”和超期食品饮料切不可食用。

3、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衣服,勤洗澡。

不随便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这是一类经常发生的疾病,会对人体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损害。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阶段,因此,预防食物中毒,保证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首先了解一下食物中毒的种类。

食物中毒主要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植物性和动物性食物中毒。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中毒主要以细菌性食物中毒多见。

另外,菜豆中毒、豆浆中毒和因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中毒也时有发生。

二、那么怎样预防食物中毒呢?针对我们的特点,应该主要做到以下几点: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要洗手。

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会把致病菌从人体带到食物上去。

比如说,手上沾有致病菌,再去拿食物,污染了的食物就会进入消化道,就会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

2、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

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其感官性状,是否有腐败变质。

尤其是对小食品,不要只看其花花绿绿的外表诱人,要查看其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否有厂名、厂址等标识。

不能买过期食品和没有厂名厂址的产品。

否则,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无法追究。

3、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

尤其是生吃蔬菜瓜果要清洗干净;需加热的食物要加热彻底。

如菜豆和豆浆含有皂甙等毒素,不彻底加热会引起中毒。

4、尽量不吃剩饭菜。

如需食用,应彻底加热。

剩饭菜,剩的甜点心、牛奶等都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不彻底加热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

5、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其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中毒。

6、警惕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中毒。

装有消毒剂、杀虫剂或鼠药的容器用后一定要妥善处理,防止用来喝水或误用而引起中毒。

7、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物。

8、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

9、提倡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细菌的侵袭。

只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认真学习食品卫生知识,掌握一些预防方法,提高自我卫生意识,就能最大限度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度,预防食物中毒,保证我们同学们的身体健康第四课学生安全教育一、每课必讲: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工作节奏也愈来愈快,汽车成了人们的主要工具,它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与快捷,在大家赞叹社会进步、享受社会进步的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灾难,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失在飞驰的车轮下,一个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转眼破碎不堪。

因此,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安全行驶,才能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健康成长二、导入:衣食住行,缺一不可。

我们现在大部分的同学都是步行上下学,步行安全关系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那么你都知道哪些步行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呢?三、讲授:1、请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观点。

走路靠右行;要走人行道;两人以上自觉排队行走;穿越马路时,要走斑马线,如果没有斑马线,应该在没有车辆通行的情况下,穿越马路;在十字路口时,要按照信号的提示穿越,不抢行;不攀爬交通互栏;不在马路上追逐、嬉戏、不尾随机动车辆等等。

2、同学们知道的还不少嘛。

总而言之在路上行走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行人发按照交通信号通行。

(2)、行走要走在人行道上,没有人行道的要靠边走;(3)、大中城市的公路,必须走人行道,在人行道行走时,不要多人手挽手并行,以免影响别人通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