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动物实验研究所大事记

中国医学科学院动物实验研究所大事记
中国医学科学院动物实验研究所大事记

中国医学科学院动物实验研究所大事记

一九八O年

2月15日卫生部批准成立医学实验动物中心(以下简称“动物中心”)。

5月药物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劳动卫生研究所的动物房设备及人员合并归动物中心管理。

5月4日医科院下发《关于成立〈医学实验动物中心〉筹建领导小组的通知》,任命赵林为筹备组组长,王荣祖为副组长。

8月19日医科院党委批准成立动物中心临时党支部。

11月8日召开动物中心工会成立大会。

一九八一年

3月12日经医科院党委批准,正式成立动物中心党支部,赵林任支部书记,邱志成任支部副书记。

5月19日医科院任命王荣祖、邱志成、徐振国为动物中心副主任。

6月27日卢耀增、徐振国作为中国实验动物学界代表赴日本参加了第七届国际卫生组织“关于已知菌动物研讨会”。

一九八二年

10月25-26日英国工业和环境保护研究所曲克斯勒(P.C.Trexler)教授到动物中心参观访问。

12月翻修了南院动物房643平方米,改建无菌动物房1250平方米。

一九八三年

9月29日医科院党委批准研究所党支部改为党总支,邱志成为总支书记。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即:南院饲养场、科研、行政等党支部。

9月29日医科院党委任命邱志成为党总支书记,任命卢耀增为动物中心主任,任命徐振国为副主任。

一九八四年

10月15日医科院任命方喜业为动物中心副主任。

11月12日动物中心临时党委成立,邱志成任党委书记,李志为党委副书记。

一九八五年

4月4日根据上级党委部署,开始全面整党工作。

8月20日医科院任命景绍亮为动物中心副主任。

9月研究所招收了第一届研究生。

10月24日医科院成立了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方喜业任副主任。

一九八六年

5月5日医科院批准,“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改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并成立“中国协

和医科大学实验动物学部”,任命卢耀增为研究所所长。

5月研究所与国家科委联合邀请国际实验动物学会主席Rowsell 考察访问我国实验动物情况。

7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实验动物顾问沙博迪到所考察讲学。12月引进国内外实验动物种子,建立我国实验动物资源种子库和保种生产体系。

一九八七年

3月国家科委批准成立中国实验动物学会(CALAS),挂靠研究所。

3月13日医科院任命朱凤扬为研究所党委副书记。

4月14日,CALAS召开成立大会。

7月研究所成立实验动物科技开发公司。

9月美国缅因州杰克逊研究所翟振纲教授到所举办实验动物遗传育种学习班,培训专门人才,并帮助研究所建立了实验动物保种育种室。

一九八八年

9月16-20日全国第二届医学实验动物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宣布成立卫生部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研究所,景绍亮任办公室主任。

9月23日在中南海召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成立三十周年暨青年科学奖授奖大会,研究所科研人员史顺娣荣获“青年科学奖”。

12月22日科研项目“无菌兔、豚鼠的培育及研究”通过成果鉴定。人民日报第三版以“无菌豚鼠和无菌兔培育通过部级鉴定,我国医学研究进入使用无菌动物时代”为标题予以报道。

一九八九年

10月18-20日CALAS年会暨首届优秀论文评选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吴小闲、王荫槐获优秀论文一等奖;史顺娣、王光明获优秀论文二等奖。

12月4-22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马科斯(Preston . A . Marx)博士应邀来华协助研究所建立猴艾滋病的监测和动物模型工作。

一九九0年

3月19-29日国家科委生物中心王仁武、徐新来,所长卢耀增等一行就日本国际协力团资助研究所建立“中日实验动物人才培训中心”项目访问日本。

5月15日医科院授予日本实验动物器材协议会理事长佐藤善一“中国医学科学院顾问”称号。

6月6日医科院授予美国杰克逊实验室翟振纲“中国医学科学院名誉教授”称号。

9月8日研究所与北京军区后勤部机关农场正式签订租地合同,用于建立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繁育场。

9月18日医科院党委任命程绍泰为研究所党委副书记。

9月18日医科院任命卢耀增为研究所所长、实验动物学部主任;

魏履升任研究所副所长、实验动物学部副主任。

一九九一年

2月21-27日研究所由北京东城区东单三条九号17号楼迁入北京朝阳区潘家园南里5号新址。

3月27日以日本外务省经济协力局铃木重之为首的日本JICA项目事前调查团一行六人,到研究所考查。

4月2日医科院副院长陈妙兰与日本JICA理事铃木重之签署了中日技术合作项目建立“中国实验动物人才培训中心”协议。卢耀增所长等参加了签字仪式。

一九九二年

6月26日医科院院长顾方舟与日本JICA理事玉光弘明正式签署了JICA项目,在研究所建立“中国实验动物人才培训中心”协议。卢耀增所长等参加了签字仪式。

10月12-16日研究所与CALAS举办了亚太地区国际实验动物科学讨论会议,来自15个国家的近19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一九九三年

3月3日医科院任命蔡有余为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实验动物学部副主任;娄志民为研究所副所长、实验动物学部副主任;史顺娣为研究所副所长、实验动物学部副主任。

3月医科院党委任命娄志民为研究所党委副书记。

4月经医科院党委批准,由蔡有余、娄志民、史顺娣、杨经武、薛萍等五人组成研究所临时党委。

8月研究所科研成果“无菌兔与无菌豚鼠培育及研究”被收入《中国实用科技成果大辞典》。

8月5日医科院任命张克文为研究所党委副书记。

9月13日医科院任命张克文为研究所副所长。

11月30日医科院院长巴德年与日本JICA项目代表前岛一淑,就JICA项目实施中的有关事项签署了协议。

12月21日建立了卫生部实验动物检测中心,并经卫生部专家组评审,通过计量认证,中心具备对实验动物微生物、遗传、寄生虫、病理、环境、营养等方面检测能力,获得56项检测认证。一九九四年

6月,研究所党委进行换届选举。经医科院党委批准,新一届党委由张克文、蔡有余、娄志民、刘德惠、郭文华五位同志组成;张克文任党委书记,李素英任纪委副书记。

6月17日医科院任命蔡有余为研究所所长、实验动物学部主任。6月23日医科院任命张克文为研究所党委书记,任命李素英为研究所纪委副书记。

一九九五年

1月方喜业主编的《医学实验动物学》作为全国重点医学院校教材正式出版。

1月24日研究所召开首届职工代表大会。

3月29日医科院任命刘德惠为研究所副所长,实验动物学部副主任。

12月卢耀增教授主编的中国协和医大教材《实验动物学》正式出版。

一九九六年

10月研究所繁育场更新了设备改造,安装了饲料机。

12月完成编写“中日实验动物人才培训中心”七项课程的教材。一九九七年

11月25日医科院任命刘一农为研究所所长、实验动物学部主任。11月26医科院任命陈小凡为研究所代理党委书记(兼)。

12月23日经国家科委批准,建立国家实验动物环境、病理检测中心。

一九九八年

3月1日经北京市动物管理委员会批准,研究所成为北京市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之一。同时批准研究所为北京市实验动物培训机构之一,承担本市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培训任务。

4月23日刘一农所长应国际实验动物学会理事会(ICLAS)常务理事会的邀请,并受CALAS委托,以国际观察员身份参加了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国际实验动物常务委员会会议。

6月17日医科院任命王家成为研究所党委副书记(代理党委书记职务),兼副所长。

一九九九年

5月完成实验楼动物房改造工程,改造面积1388平方米,并通过卫生部动管会、北京市动管会的验收。

5月25日刘一农所长当选为第十二届ICLAS常务理事。

7月12日医科院任命赵怡红为研究所党委副书记。

12月建立了早老性痴呆转基因小鼠动物模型

二000年

1月17日医科院任命王家成为常务副所长、实验动物学部常务副主任。

1月17日医科院任命段春林为副所长,实验动物学部副主任。3月研究所成立基因敲除中心实验室。

10月8日医科院任命方福德为所长,实验动物学部主任。

二00一年

1月5日研究所党委开展了“三讲”教育活动。

3月“SPF及清洁兔种群的培育”通过北京市科委验收。

5月“药物安全评价试验常用实验动物标准指标建立”通过专家验收。

12月科研项目“早老性痴呆病转基因动物模型生物学背景指标建立”完成并用于动物实验中。

二00二年

2月美国NIH项目:CIPRA项目在研究所开始启动。

10月研究所对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改造。

二00三年

4月16日医科院任命秦川为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履行法人代表职责。

4月18日成立研究所防治非典型肺炎领导小组。

5月3--4日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科技攻关组,到所考察从事非典型肺炎研究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ABSL-3)。科研人员协助专家组,科学地提出《传染病非典型肺炎病毒研究实验室暂行管理办法》和《传染病非典型肺炎病毒的毒种保存、使用和感染动物模型的暂行管理办法》,于5月6日以科技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名义下发。

5月12日全国防治非典性肺炎指挥部科技攻关组办公室认定研究所“ABSL-3实验室已具备从事SARS病毒所需的条件,同意进行SARS病毒的细胞学、小动物和大动物实验研究”。并要求“紧急扩建180平方米的ABSL-3实验室”。

5月获得科技部“十五”863项目:“SARS病毒敏感动物模型的建立”、“SARS病毒动物模型的建立”、“抗病毒药物的体外抗SARS 作用筛选”等。

6月9日国家药监局宣布非典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在猴子身上获得初步证实。

7月1日秦川教授获得北京市统战系统抗击“非典”先进个人称号;SARS模式动物工作小组荣获“首都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7月12日我国第一个SARS冠状病毒感染动物模型在研究所成功建立,这标志着困扰SARS疫苗和药物研究的“瓶颈”被突破。7月30日秦川教授作为英模代表参加了全国抗击非典型肺炎英模事迹报告团,在人民大会堂报告了科学家开展SARS科学研究的事迹,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8月28日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卫生部、军事医学科学院、院校党委领导等到所视察。听取了研究所科研工作(SARS疫苗研制)、ABSL-3实验室改造等情况汇报。

9月26日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科技攻关组认定:研究所改造后的ABSL-3实验室“具备开展大动物、小动物和细胞水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研究的条件”。

10月20日研究所接受西班牙政府捐款人民币924000元,用于SARS课题研究。

11月23日SARS病毒灭活疫苗完成临床前研究,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受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官员及专家的充分肯定,被认为是“令全世界振奋的突破性进展”。

12月1日研究所接受日本三井株式会社捐赠的设备,价值人民币77000元,用于SARS课题研究。

12月17日医科院任命秦川为研究所所长、实验动物学部主任,游徳通为党委书记兼副所长。

二00四年

1月5日国家863重大专题《SARS冠状病毒感染恒河猴等动物的模型建立》研究课题,通过卫生部组织的专家鉴定委员会鉴定,被誉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3月8日所长秦川教授获得北京市及全国“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

3月15日“中国实验动物学报”“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4月14日研究所学委会换届改选,同时成立实验动物福利与伦理委员会,秦川教授任学委会主任和实验动物福利与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

4月21日CALAS第六届学术年会在杭州召开。会上,CALAS 第四届理事会换届改选,所长秦川教授当选副理事长兼秘书长。5月19—27日应日本实验动物学会邀请,国内实验动物界专家、学者及管理人员组成学术代表团,对日本进行访问。CALAS与日本、韩国实验动物学会共同倡议成立了“亚洲实验动物学会联合会”(以下简称“AFLAS”),CALAS秘书长秦川教授代表中国参加了AFLAS理事会,当选为AFLAS副主席。

5月27日朱华获得日本实验动物学会颁发的“日本实验动物国际

奖”。

10月15日研究所党委进行换届改选。经医科院党委批准,新一届党委由游德通、万泽军、刘云波、秦川、涂新明等五名同志组成;游德通任党委书记。

10月18日研究所与法国巴黎第五大学癌症疫苗研究所正式签署了共同合作开展“中国猕猴SIV疫苗的研究与开发”协议书。

10月29日经“卫生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批准,研究所取得了培训工作的资格,即《医学实验动物饲养国家职业资格》。

二00五年

4月1日经卫生部继续教育委员会批准,研究所获得3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分别为:转基因、基因剔除和胚胎技术;医学实验动物质量标准保证教育培训;实验动物环境、设施、设备检测标准化技术。

5月13日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全国实验动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委会)正式成立。秦川教授任第一届标委会主任委员。

5月17-25日CALAS组团参加了日本实验动物年会。张扬清获得日本实验动物学会国际奖。

5月27日研究所创新机制科技体制改革正式启动。

6月30日研究所与法国第5大学卢葳教授联合申请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863”计划)项目“艾滋病免疫治疗性疫苗研发” 获得资助,建立了“中法联合实验室”。

7月18日医科院任命张连峰为副所长、实验动物学部副主任。8月18日研究所党委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10月12-14日CALAS、ICLAS与研究所联合举办了“国际实验动物专题研讨会(CALAS--ICLAS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10月15日ICLAS主席Gilles Demers和副主席Norikazu Tamaoki 来研究所参观访问。

二00六年

4月23日经国家实验室认可委批准,GLP中心获得了食品和药品的急性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刺激性试验、过敏性试验、溶血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治疗糖尿病药效学试验和保健品辅助改善记忆功能试验、保健品缓解体力疲劳功能试验的资格。7月1日经卫生部批准,研究所成为国家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原微生物应急实验室成员单位。

7月24日研究所投资注册成立了北京康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7月28日医科院任命刘云波为副所长、实验动物学部副主任,万泽军为党委副书记。

11月4-6日研究所ABSL-3实验室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组织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现场评审。

11月9-10日研究所实验动物管理获得国际AAALAC认证。

11月10日经朝阳区人大换届选举,秦川教授当选为朝阳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二00七年

1月经医科院批准成立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比较医学中心。

6月6日研究所ABSL-3实验室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生物安全评审。

7月1日研究所新网站(中英文)开通。

10月31日经卫生部批准,建立了卫生部人类疾病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

二00八年

5月24日研究所ABSL-3实验室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第二次监督评审。

6月29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批准研究所位于长辛店的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8月1日北京康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对外合作成立“北京华阜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月27-29日CALAS在北京召开了AFLAS第三次会议暨CALAS 第八届学术年会。来自国内600名科技工作者出席会议。来自国外的国际实验动物联合会主席,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印度实验动物学会主席,以及154名实验动物专家参加会议。

9月28日CALAS召开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和常务理事,刘谦教授当选理事长,秦川教授当选秘书长。

9月30日ICLAS主席Demers教授、印度实验动物学会主席S. G.

Ramachandra等一行30人来访,参观了研究所实验动物设施。

10 月至2009年2月,研究所党委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二00九年

1月《2008-2009实验动物学学科发展报告》出版。

2月成立实验动物资源北方中心和非人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

4月14日研究所与台湾合作召开“两岸CRO暨相关产业研讨会”。会上,研究所、北京康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麦德凯生科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5月成立甲型H1N1流感病毒攻关小组。

5月13日CALAS组团参加了日本实验动物年会,刘嘉琳获得日本实验动物学会颁发的“日本实验动物国际奖”。

9月“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三级实验室”,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

9月加强学科建设,研究所增设比较医学专业,于2008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批准,2009年开始正式招生。

12月研究所建立起一系列完善的研究平台,包括病理平台、遗传工程疾病模型平台、传染性疾病实验研究平台、人类疾病模型影像分析平台、实验动物行为分析平台、实验外科手术平台等。

医学实验动物学教程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第第九九章章 动动 物物实实验验基基本本操操作作技技术术动物实验是医学研究的基本手段,是药物安全性评价的必经途径三娴熟的动物实验操作技术和技巧,是顺利完成动物实验并取得准确二可靠的结果和较好的反应重复性的保证三对实验动物饲养管理人员和兽医技术人员来说,动物不会讲话,不领人情,具有自卫本能,随时准备攻击兽医及其他工作人员,更不会自动地服药和接受必要的检查和治疗,这无疑给平时的饲养管理和兽医治疗工作增添不少麻烦三所以无论是饲养人员还是动物实验人员都必须熟练掌握常规的和一些特殊的实验动物学技术,才能科学合理地养好实验动物,规范熟练地开展动物实验,有效地对患病动物进行检查二诊断和治疗三同时也不会造成动物的应激反应或伤害,也不致给饲养管理和动物实验技术人员自身造成意外的伤害三 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抓取与固定 一二大二小鼠的抓取固定法 1. 小鼠的抓取固定方法先用右手抓取鼠尾并提起(图91),置于鼠盒的笼盖或实验台上向后拉,在它向前爬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的两耳和颈部皮肤,用左手小指钩起鼠尾,中指和无名指抵 住其背部即可,适宜作灌胃,皮下二肌肉二腹腔注射等实验操作(图92)三 图91 大、小鼠尾部抓取 图92 小鼠抓取固定 2.大鼠的抓取固定方法基本上与抓取小鼠相同,轻轻抓住鼠尾根部,将大鼠提起置于鼠盒笼盖上,迅速用左手

拇指和食指捏住鼠耳后下方,固定其头部,不让其转动,余下二指紧捏鼠背皮肤,置于左掌心,右手即可进行腹腔二肌肉二皮下注射与灌胃或其他实验操作三注意不要用袭击方法抓取大鼠,否则易被咬伤三进行解剖手术和心脏采血时,可先麻醉动物,取背卧位,再用细绳活结或大头针将鼠前后肢分别固定在板上三进行尾静脉注射或采血时,可用鼠静脉注射架固定,先选择合适固定架,打开鼠筒盖,将鼠尾提起,鼠身放入固定架,露出尾巴,盖好筒盖,即可进行尾静脉注射或尾静脉采血等操作三 二二豚鼠的抓取固定法 豚鼠的抓取固定法基本上与大鼠相同,只是由于豚鼠较胆小,易受惊,所以抓取时必须稳二准和迅速三可先用一手迅速抓住鼠背肩胛上方,用力下压固定后,以拇指和食指环握颈部,再用另一只手托住臀部即可三 三二家兔的抓取固定法 抓取家兔一般用右手抓住兔颈部的毛皮,并提起,用左手托其臀部或腹部,让其身体重量大部分集中在左手上三注意不能用手抓双耳或腹部,以免损伤动物三 家兔的固定分为盒式二台式两种三如做兔耳血管注射和兔耳采血,可用盒式固定;如做呼吸二血压测定试验和手术,则可用台式固定三台式固定的方法是将家兔固定在兔台上,四肢用粗棉绳活结绑住,拉直四肢,用绳绑在兔台四周的固定栓上,头用固定夹固定,或用一根粗棉绳兜住兔的切齿,绑在兔台铁柱上三 四二犬的抓取固定法 毕格犬能主动配合实验人员,抓取时动作要温柔,一般不会攻击人三抓取杂种狗时,为了防止其咬人,最好首先让饲养员帮助绑住狗嘴,或先轻轻抚摸其颈背部皮毛,然后用布带迅速兜住狗的下颌,绕到上颌打一个结,再绕回下颌打第二个结,然后将布带引至头后,颈项部再打两个结,这样就将狗嘴捆绑住了,注意松紧要适宜三如狗过于凶猛,可先用狗头钳夹住其颈部,将狗按倒在地,再扎其嘴三 犬的固定也可先将狗麻醉后,采用头部固定和四肢固定法三头部固定可用圆形铁圈的狗头固定器,铁圈中央有一弓形铁,与螺丝棒相连,下面有一根平直铁闩,操作时,先将狗舌拉出,把狗嘴插入固定的铁圈内,再用平直铁闩横贯于尖牙后部的上下颌之间,然后向下旋转螺丝棒,使弓形铁逐渐下压在狗的下颌骨上,把铁柄固定在实验台的铁柱上即可三四肢固定法与家兔相同三 五二猪的抓取固定法 猪身溜圆,力大,缺少控制部位,猪齿容易伤害固定者,在抓取猪时要注意保护自己三最有效的方法是实验者双手抓住猪的双后肢的小腿部,提起后腿,猪便无法移动,此时助手再用橡皮带固定或注射麻醉剂三猪亦可采用挤压式不锈钢笼固定法三不提倡采用抓猪尾巴来提举后身的方法,因抓猪尾巴易引起猪尖叫,且易滑脱三 六二猴的抓取固定法 一般采用网罩法和挤压式不锈钢笼固定法,后者与犬的方法相似三网罩法是实验人员一

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 实验部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0.!11230.45%%$6$&*74 859 ############################################################################################# 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实验部 向国内外上等级课题开放公告 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是一个集繁育、科研及成果转化为一体的综合机构。中心":;饲育部可提供包括裸鼠、",!<鼠、=>?=@A 、,8&、昆明小鼠、BCDEFG 和"<大鼠在内的&个品系不同等级的实验动物,特设恒河猴、小香猪、与比格犬培育基地,现已开始提供合格动物。对外开放寄养观察实验部,配有包括无菌动物实验室、水平层流实验室、:)级负压实验室在内的5H 个实验单元,可供$%%多个实验课题同步进行,并可出据本中心的实验报告和":;动物等级证与设施合格证。现已承接包括日本和香港 在内的合作课题几十项。最近正在进行广州、上海与北京等高等院校博士和博士后课题$%多项,本中心将以“三满意”、“五保证”为服务宗旨,竭诚欢迎全国各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使用本中心提供的动物及相关开放实验室。 联系电话:$)&%H$(%$%%李六金主任;*%5H 4))&9&(&姜春陵*生产部4;(%5H )))&9&H5李杰*实验部46 I’1FC.J .FKF3C9L M112N -O2N A36MFPJ *%5H 458)5%98 地 址:*邮编&$%%)54西安市长乐西路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图$,见8&)页)。 5N 5Doxycycline 对PC -3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采用用 EGF3DQ-..小室法,检测不同浓度的<0PRARA.C3-作用后,:,S )细胞降解1FEGCT-.并穿过(!1孔径的无聚碳酸脂:U:多孔 滤膜的作用。结果表明对照组每5%%倍视野穿过的细胞数平 均为((5N %9V 9N 75),而8、$%和5%1T @?的<0PRARA.C3-作用后,每5%%倍视野穿过的细胞数分别平均为(57N $V )N 87)、(&N $&V 5N 5$)和()N 58V %N &9),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W X %N %$),表明随着<0PRARA.C3-浓度的增加,其抑制:,S )细胞侵袭转移的能力越强。 )讨论 前列腺癌是雄激素依赖性型和非依赖型两种癌细胞组成的异质体。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性腺切除或用内分泌治疗等。这些方法只能诱导雄激素依赖型细胞凋亡,但不可避免的使其转变为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而对于该种前列腺癌的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因此,研究其侵袭转移的抑制更显得重要。肿瘤侵袭与转移是多步骤的过程,//: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 用。如//:S $的表达水平与结肠、直肠癌及食管癌的不良预后有关Y 9Z 8[。//:S $可作为判定胃癌预后的指标,并可将其用于作为对腹膜复发可能性大的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依据。/FG\等Y 7[研究了=:]和前列腺癌中//:S 5的表达后, 指出//:S 5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很少或几乎不表达,而在前列腺癌中则表达很强,且随着^.-FD03积分的增加而增强,表明金属蛋白酶在肿瘤的转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骨组织和肺组织是前列腺癌最常见的两个转移部位,"FGA_-‘S "Q-FE1F3Y &[通过体外实验证实,前列腺癌细胞可直接降解骨相关的基质,而在这一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EC..等Y ([ 采用原位杂交和a#>印迹法, 检测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组织后,发现//:S 5及其组织型抑制剂 (b!/:S 5) 定位于低分化和高分化的肿瘤腺体周边恶性上皮细胞内和囊外侵袭的恶性上皮内,且恶性度越高表达越强Z //:S 5@ b!/:的比值越大。以上都表明,//:在肿瘤的侵袭转移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而肿瘤治疗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于不能控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在肿瘤的侵袭转移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其抑制剂的研究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大部分合成的//:抑制剂(如==S H9),都是一种假肽类衍生物,但这类药物口服效果及局部耐受性均差,从而阻碍了它的发展。<0PRARA.C3-可代表一类化学修饰的四环素类金属 蛋白酶抑制剂,在体内外研究中表明均有抑制金属蛋白酶表达的作用,但国内尚未见关于其抑制前列腺癌侵袭转移的报道。我们的研究表明,<0PRARA.C3-在81T @?就能明显抑制:,S )细胞表达//:S 5,抑制:,S )细胞的侵袭转移,改善其恶性表型,而且其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这一发现,为应用<0PR’ARA.C3-治疗高表达//:S 5的前列腺癌提供了实验依据。参考文献: Y $[;CM-a",".-OT-^B +G ,a0E_=+Z -E F.N IMM-AED 0M O0PRARA.C3-03 _21F3WG0DE3E-AF3A-G A-..D C3cCEG0Y +[N ,F3A-G .-EE Z $HH(Z $5&J )&S 9$N Y 5[,F\CG dZ ]F_3e>N Z /F02E‘-3:Z -E F.N ?0AF.C‘FEC03F3O h2F3ECMCAFEC03 0M 1a>#M0G 1FEGCP 1-EF..0WG0E-C3FD-D S 5*//:S 54F3O ECDD2-C3’_CKCE0G 0M 1FEGCP 1-EF..0WG0E-C3FD-D S 5*b!/:S 54C3_21F3K-3CT3F3O 1F.CT3F3E WG0DEFECA ECDD2-Y +[N :G0DEFE-Z 5%%%Z 95J $(S 58N

血液内科细则

血液内科细则 血液内科是以研究血液、骨髓、淋巴系统的疾病,包括红细胞疾病、血液恶性肿瘤及其他造血系统克隆性疾病,以及先天或获得性出凝血疾病和血栓形成等为主要内容的一门临床三级学科。血液内科疾病具有临床表现多样、病情复杂、对实验诊断的要求较高、较多疾病预后不佳、所需治疗经费较高等特点,血液内科受训医师必须获得内科专科医师资格方可接受本阶段培养。血液内科医师培养阶段为期3年。 一、培养目标 通过3年的亚专科培养使受训医师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科技能,达到独立从事诊治血液内科各项疾病临床医疗服务的能力。 1.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积累一定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血液学常用诊疗技术和操作,能独立地和正确地处理常见病和部分血液专业疑难病,并为其他科室提供相关的专科咨询。 2.能对接受内科医师培养的受训者进行业务指导,并能承担本科生的临床教学工作。 3.了解临床科研方法,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病案报道、综述或论文。 4.能熟练地阅读血液学的外文书刊,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培养方法 以临床实践为核心,采取血液内科临床各专业组及相关实验室轮转的方式,分别从临床实践和理论知识两个方面进行培养。 (一)血液内科专科医师培养临床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 科室时间(月) 血液门诊4个月 血液病房(含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19个月 血液实验室6个月 住院总医师6个月 机动1个月 总计36个月

(二)受训医师三年期间参加课堂学习的数量要求 教学内容时间3年参加的总要求 病例讨论会2小时/次>30个病例 杂志俱乐部2小时/次>20篇近期国内外论文 小课0.5小时/次>30个密切结合临床的小课 科研讨论会2小时/次>10个科研课题讨论 科技论文和科技英语写作1小时/次10次 高级血液一年级课2小时/次20次大课 高级血液二年级课2小时/次20次大课 高级血液三年级课2小时/次20次大课 除必须完成上述课堂学习外,所有受训医师应积极参加各级学(协)会的医学教育活动。3年累积获本专业医学教育学分≥30分。 (三)教学、业务能力培养 1.协助上级医师做好教学工作。 2.协助科主任和主治医师做好病房管理及某些行政管理工作。 三、培养内容与要求 (一)轮转目的: 掌握: 各类贫血的临床表现、病因及诊治要点。 溶血性贫血分类及其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 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的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 成分输血的指征及各种输血反应的处理。 正常的止血和凝血机理、出血性疾病的分类及其临床特点。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理、诊断、鉴别和治疗。 DIC诊断和治疗。 急性、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依据、常用药物及治疗方案。 淋巴瘤分类、分期、诊疗依据及治疗。 熟悉: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适应证、禁忌证,常规预处理方案、采髓术、移植相关并发症的诊断、治疗。 免疫低下病人的抗感染治疗。 骨髓穿刺和活检术、腰椎穿刺术、鞘内注射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正确操作。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投稿操作须知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最新投稿须知 期刊简介 刊名:《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英文: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Sinicae;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周期:双月;出版地:北京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000-503X;CN:11-2237/R;邮发代号:2-365;全国统一投稿邮箱:zgyxkxyxb@https://www.360docs.net/doc/9813411960.html,;地址:北京市东单三条九号《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编: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双月刊)。 办刊宗旨 主要报道我国在医学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刊登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生物医学、药学及与医学有关的边缘学科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论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旨在促进医学信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 报道内容

主要栏目 设有院士论坛/述评、专家论坛/述评、论著、综述、技术方法、经验交流、研究简报、论著摘要、病例报告、科技消息、书评等。自2000年第4期开始,《学报》根据医学领域研究前沿或热点课题及当前重大疾病,每期开设一个重点专题,以突出每期报道重点。 收录情况 目前《学报》已被美国生物医学文献联机数据库(Medical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Retrieval System, MEDLARS/PubMed网络版)及其《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 IM)、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及其《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CA)、世界卫生组织《医学増补文摘》光盘数据库(ExtraMED)、俄罗斯《文摘杂志》(РефсратнвньйЖурнал, РЖ/AJ)及波兰《哥百尼索引》(Index Copernicus,IC)等世界著名检索系统收录。同时,还被国内几乎所有重要的检索期刊及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4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期刊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其CNKI系列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生物医学

卫生部人事司、中国医学科学院关于

卫生部人事司、中国医学科学院关于 公开选拔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校长的通知 卫人干便函[2009]173号 有关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医学科学研究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于1917年创办,是我国最早设有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本科教育的重点医学院校。中国医学科学院与北京协和医学院(简称“院校”)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相互依托,优势互补,教研相长。 因工作需要,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暂行规定》有关精神,经研究决定,面向全国公开选拔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选拔职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2名。 二、报名条件和资格 应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任用条件,同时具备以下任职条件和资格: (一)任职条件 1.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能全心全意投入管理工作。有较强的改革意识和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具有立足国内、面向世界,

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努力工作的奉献精神。服务意识、群众意识、团队意识和民主作风强,坚持原则,敢于负责,团结协作、顾全大局,胸怀宽阔。公道正派,依法办事,清正廉洁。 2.具有胜任职务所需要的政策理论水平和较丰富的行政管理工作经验,有较强的战略思维、宏观决策和组织领导能力。在科研、教学、医疗等领域有较高造诣,在研究和解决本领域的基础性、战略性、综合性问题上有创新思路和知识储备。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能独立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二)任职资格 1.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 2. 从事专业工作,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年以上;或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担任正处级行政职务3年以上,并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3. 原则上年龄在50周岁以下。 4.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5. 身体健康。 三、选拔工作程序 1.公布信息。 2.公开报名。实行组织推荐、群众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进行公开报名。报名者本人须填写《报名登记表》。 3.资格审查。 4.根据报名情况,进行笔试或面试,经组织考察、体检等程序,确定拟任人选。具体程序另行通知。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2008年博士生名单

2008级博士研究生 序号 专业 学生 性别 导师 1药物化学 陶佳颐 女 方唯硕 2药物化学 陈肖卓 女 雷平生 3药物化学 郑 丹 男 雷平生 4药物化学 郑朴荣 男 刘 刚 5药物化学 刘 伟 男 刘站柱 6药物化学 熊 亮 男 石建功 7药物化学 田 冶 男 石建功 8药物化学 里艳茹 女 石建功 9药物化学 张 淏 男 尹大力 10药物化学 张 刚 男 尹大力 11药物化学 韩伟娟 女 尹大力 12药物化学 李 菁 女 于德泉 13药物化学 张 婷 女 于德泉 陈若芸 14药物化学 赵 芬 女 于德泉 庾石山 15药物化学 赫 军 男 张培成 16药物化学 李义秀 女 张培成 17药物化学 方振峰 男 庾石山 18药物化学 柏 健 男 庾石山 19药物化学 陈 辉 男 庾石山 20药物化学 杜 丹 女 庾石山 21药物分析学 徐维盛 男 吕 扬 22药物分析学 侯艳艳 女 吕 扬 23药物分析学 王晓雪 女 再帕尔 24药物分析学 沈国庆 男 再帕尔 25药物分析学 黄 江 女 再帕尔 26药物分析学 吴彩胜 男 周同惠 张金兰 27药理学 楚世峰 男 陈乃宏 28药理学 马开利 男 陈乃宏 29药理学 李志鹏 男 陈乃宏 30药理学 赵 明 女 陈乃宏 31药理学 李光艳 女 陈乃宏 32药理学 刘振佳 男 陈晓光

33药理学 陈柏年 男 杜冠华 34药理学 时丽丽 女 杜冠华 35药理学 张恒艾 女 杜冠华 36药理学 杨 涛 男 杜冠华 37药理学 李晓秀 女 杜冠华 38药理学 吕 琪 男 胡卓伟 39药理学 吕晓希 男 胡卓伟 40药理学 王子艳 女 胡卓伟 41药理学 王晓星 女 胡卓伟 42药理学 张庆颢 男 李 燕 43药理学 连泽勤 男 李 燕 44药理学 孔祥臣 男 刘耕陶 45药理学 魏 宁 男 刘耕陶 46药理学 冀呈雪 女 刘耕陶 张建军 47药理学 刘 茵 女 刘耕陶 朱海波 48药理学 高丽辉 女 申竹芳 49药理学 李彩娜 女 申竹芳 50药理学 陈超杰 男 王爱平 51药理学 单永超 男 王爱平 52药理学 李万芳 女 王爱平 53药理学 路 莉 女 王晓良 54药理学 杨晓娟 女 王晓良 55药理学 鲁雯雯 女 王晓良 56药理学 李萍萍 女 王晓良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出院患者问卷调查表(年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出院患者问卷调查表(年月) ___________病区尊敬的病友和家属: 您好!感谢您对我院的信任,为了提升我院的医疗服务品质,使我们的工作不断改进,需要向您及家属了解一些有关我院各中心的医疗服务情况,恳请您参与此次调查,并提出您宝贵的意见。 您的个人情况: 病区____年龄__性别(男女)文化程度(小学中学大学)诊断____患病时间____ 费用支付方式(自费100%报销城镇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其他)家庭经济状况(贫困温饱小康富有)以往就诊情况(首次当地京沪大医院全国多家医院)在我院的住院次数__ 1、入院时为您介绍住院期间应注意的事项和医院相关制度(如探视制度)的情况如何? A、内容详尽,表述清楚,能记住大部分内容 B、内容简略,表述有些抽象,能记住部分内容 C、介绍简单 D、听不懂,记不住 E、不介绍 2、您觉得所在病区的健康宣传栏办的怎么样? A、形式丰富多彩,内容通俗、实用 B、形式略显单调,但内容通俗实用 C、版面设计美观,但内容理论性有些强,实用性稍差 D、版面设计不美观,内容照抄书本,实用性不强 E、不知道还有健康宣传栏 3、向医护人员询问自己治疗和病情时是否能得到满意的回答? A、解答耐心,内容详尽、清楚 B、解答耐心,回答问题的针对性稍差 C、不够耐心,但能清楚地解释所提出的疑问 D、态度冷漠,解答问题含混不清 E、不耐烦,敷衍了事 4、病房的整洁程度,您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满意 D、不太满意 E、不满意 5、卫生间清洁程度,您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满意 D、不太满意 E、不满意 6、遇到不满进行投诉时 A、能准确找到科室负责人,能得到满意答复 B、往返两次投诉才能找到科室负责人,但能得到比较满意的答复 C、多次投诉才能得到较满意答复 D、多次投诉,虽然得到答复,但还有很多不满 E、不仅没得到满意答复,反而闹了一肚子气 F、无投诉 7、出院注意事项讲解 A、内容详尽,表述清楚,能记住大部分内容 B、内容简略,表述有些抽象,能记住部分内容 C、介绍简单 D、听不懂,记不住 E、不介绍 8、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是否主动向患者及家属及时告知病情,并征得同意? A、及时主动告知,内容详尽,表述清楚,能记住大部分内容 B、没有及时主动告知,问了才说,但内容详尽,表述清楚,能记住大部分内容 C、及时主动告知,但介绍简单 D、听不懂,记不住 E、不介绍 9、诊疗期间,医护人员保护患者隐私的情况 A、十分注重保护 B、不太注重保护 C、根本不注重保护 10、出院后,科室是否有随访询问情况,提醒复查和指导治疗? A、有 B、没有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简介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简介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8月。总所设在北京,位于中关村科技园区,占地1000亩;下设云南、海南、广西、新疆分所。是世界上五大药用植物专业研究机构之一,也是国内顶尖的从事中药研究专业机构。 研究所的主要任务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对我国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保护、研究、开发和利用。在国家中药现代化和产业化项目中,承担着中草药种质资源保存、珍稀濒危物种保护、中药材规范化种植(GAP)的制定与实施、中药材标准对照品的研究、中药资源普查、中药新药研制等重大科研任务。 研究所现有职工681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正副研究员151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和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在青年科研骨干中74%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课题负责人中45岁以下科研骨干占83%。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50余人,在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55余人。拥有药用植物亲缘学创始人、“中草药的活字典”肖培根院士,天麻之父徐锦堂教授,西洋参之王刘铁成教授、砂仁阿普(砂仁公公)周庆年教授和肉豆蔻专家陈伟平教授等国内外知名专家以及一大批高水平的中药科研人才和一枝朝气蓬勃的青年科研骨干队伍。 在药用植物研究所发展的20余年里,该所几代研究人员为人类的健康,不断地在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领域进行着不懈的探索,秉承着这样的一个研究方向,使药用植物研究所科研水平

不断提高,科研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药用植物研究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和广泛的影响。 在近年的改革与发展中,新一代药植所人承前启后、开拓创新,各项科学研究工作快速发展。除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与保护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外,药用植物栽培研究、天然药物化学研究、药理毒理研究,生物技术研究等领域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究课题600余项,截止2009年,共发表论文3300余篇,与天津药物研究院联合主办了中国中药专业首份英文期刊《Chinese Herbal Medicines》,主持编写《中药志》、《中国药用植物栽培学》、《中国药用真菌学》等专著100余部(卷),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成果奖80余项,培养硕、博士研究生378余人。并建立了一批国际、国家级中药研发基地: ●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研究合作中心(1986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1996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保护”和“中药资源化学”三级实验室(2001); ●国家中药标准品中心(2001年); ●北京市生药学重点学科(2002年); ●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2006年); ●国家教育部“中药资源工程中心”(2006年); ●国家教育部“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2006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 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experimental animals)是指经过人工饲养、繁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及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应用于科研、教学、生产和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这些个体具有较好的遗传均一性、对外来刺激的敏感性和实验再现性。 一、常用实验动物的种类和特点 (一)狗(dog)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犬科动物。其嗅觉、视和听觉均很灵敏,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消化、循环和神经系统均发达,且与人类很相似。适用于各类实验外科手术学的教学和临床科研工作,是复制休克、DIC、动脉粥样硬化等动物模型首选的动物之一,由于其价格较昂贵,教学实验中不如某些中小动物常用。 (二)家兔(rabbit) 属于哺乳纲、啮齿目、兔科、草食类动物。品种有:青紫蓝兔(livor blue rabbit)、中国白兔(china white rabbit)、新西兰白兔和大耳白兔(maximus ear white rabbit)等。具有性情温顺,对温度适应敏锐和便于静脉注射等特点,是教学实验中最常用的动物之一。可用于血压、呼吸、泌尿等多种实验,还可用于体温实验和热原的研究与鉴定。 (三)大白鼠(rat) 属哺乳纲、啮齿目、鼠科类动物。其性情凶猛、喜欢啃咬、繁殖周期短、抗病能力较强、心血管反应敏锐。用于水肿、休克、炎症、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和应激反应等实验。大鼠不能呕吐,故不能做催吐实验。 (四)小白鼠(mouse) 属哺乳纲、啮齿目、鼠科类动物。具有繁殖周期短、产仔多、生长快、体型小、温顺易捉、易于饲养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药物的毒理实验、药物筛选实验、生物药效学实验,以及癌症研究、营养学、遗传学、免疫性疾病研究等项实验。 (五)豚鼠(cavy) 属哺乳纲、啮齿目、豚鼠科类动物。又名天丝鼠、荷兰猪。其性情温顺,嗅觉和听觉较发达。对某些病毒反应敏锐,易引起变态反应。适用于药理学、营养学、各种传染病的实验研究。细菌、病毒诊断学研究、过敏、变态反应性实验研究和内耳及听神经疾病研究。也常用于离体心脏实验研究。 (六)蛙和蟾蜍(frog and toad ) 均属两栖纲、无尾目类动物。常用于教学实验。其心脏在离体后仍可有节律地跳动。常用于心脏生理、药理和病生实验。蛙舌与肠系膜是观察炎症和微循环变化的良好标本。此外,蛙类还可用于水肿和肾功能不全的实验研究。 二、常用实验动物的品系

2019.04.19. 医疗器械动物实验研究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第一部分:决策原则 (2019年第18号)

医疗器械动物实验研究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第一部分:决策原则 (2019年第18号) 2019-04-19 10:00 医疗器械动物实验研究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第一部分:决策原则(2019年第18号) 附件1 医疗器械动物实验研究 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第一部分:决策原则 一、前言 医疗器械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研究应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其中动物实验是重要手段之一,其属于产品设计开发中的重要研究,可为产品设计定型提供相应的证据支持;若需开展临床试验,可为医疗器械能否用于人体研究提供支持,降低临床试验受试者及使用者的风险以及为临床试验设计提供参考。 但并不是所有医疗器械均需要通过动物实验验证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了对开展动物实验的必要性判定提供指导,特制订本原则。 本原则为医疗器械动物实验研究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系列中的第一部分,为判定是否开展医疗器械动物实验的决策原则,关于动物实验设计等其他方面的内容请参见其他部分指导原则。 本原则是供申请人和技术审评人员使用的技术指导性文件,不涉及注册审批等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有能够满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应提供充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应在遵循相关法规

的前提下使用本原则。 本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订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原则相关内容也将进行适时地调整。 二、适用范围 本原则适用于决策医疗器械是否需在活体动物上进行在体实验,不包括在非活体动物、离体组织或器官上进行的研究。 以下情况可参考本原则: (一)医疗器械申请人在设计开发阶段确定是否需要开展动物实验时; (二)医疗器械监管机构在技术审评环节评价开展动物实验的必要性时。 本原则不替代GB/T 16886系列标准等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相关的技术文件。如通过动物实验方式评价医疗器械的生物相容性,亦应符合GB/T 16886系列标准等生物学评价相关技术文件。 如有针对特定产品的指导原则发布,则遵循相应产品的指导原则。 本原则不适用于按照医疗器械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伦理审查时,可参考本原则中适用部分以评估临床前动物实验的必要性。 三、基本决策原则 在医疗器械设计开发阶段,决策是否开展动物实验时,建议考虑动物福利伦理原则及风险管理原则。 (一)动物福利伦理原则 申请人需遵循动物实验的“替代(Replacement)、减少(Reduction)和优化(Refinement)”原则,即3R原则。 申请人在决策是否开展动物实验前,需要特别考虑动物福利伦理,充分开展实验室研究,不宜采用动物实验替代实验室研究。 —2 —

国家卫生健康委儿童血液病专家委员会名单-2019

附件1 国家卫生健康委儿童血液病专家委员会名 单 (按姓氏笔画排序) 一、首席顾问 阮长耿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赛娟中国工程院院士 陆道培中国工程院院士 二、顾问 吕善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吴敏媛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黄晓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主任委员 王天有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四、副主任委员 方建培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吴润晖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陈静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竺晓凡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血液病医院 郑胡镛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翟晓文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五、秘书长 张蕊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六、委员 于洁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王宏胜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文飞球深圳市儿童医院 刘玉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刘安生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西安市儿童医院 刘炜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刘嵘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杨明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何志旭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沈树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张丽萍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张瑞东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张辉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罗学群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胡绍燕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胡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郝良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高举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华西妇产儿童医院 唐锁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鞠秀丽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2015-动物实验基本操作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一(固定、性别判定、标识) 【实验目的】在做动物试验时,为确保给药、实验顺利进行,防止被动物咬伤、准确辨别动物性别、准确标识动物,要学会用正确方法捉拿实验动物、掌握辨别动物性别的方法以及掌握标识动物的方法。 【实验对象】SD大鼠,KM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80-250g。 【实验器材和药品】 器材:鼠笼、大小鼠固定器、方木板、美式图钉、细绳、防护手套 药品:苦味酸80%~90%酒精饱和溶液、20%乌拉坦 【实验步骤】 一、小鼠的捉拿 1、徒手固定:用右手提起尾巴中部,放在鼠笼盖或其他粗糙面上。向后上方轻拉,此时,小鼠前肢紧紧抓住粗糙表面。左手拇指和食指迅速捏住小鼠颈背部皮肤,再置小鼠于左手心,并以左手掌心和中指夹住小鼠背部皮肤,无名指压住小鼠尾根部,将其固定于手中。右手可行注射或其它操作。 2、固定器固定:尾静脉注射或给药时,将小鼠放进固定器中或者大小和重量适当的容器(如烧杯),只露出尾巴,该类容器能够压住尾部,避免其活动。勿固定过紧造成窒息死亡。进行腹腔手术或心脏采血时,先准备一个15-20cm的方木板,边缘钉入五颗钉子。将小鼠四肢分别用20-30cm的线绳捆绑,线的另一头分别绑在方木板的钉子上,并且在头部上颚切齿牵引一根线绳,也固定在钉子上,达到完全固定。 二、大鼠的捉拿

4-5周内的大鼠,方法同小鼠。周龄较大的,则:1、首先戴好防护手套。2、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大鼠尾巴中部将大鼠提起,放在大鼠饲养盒的面罩上。3、左手顺势按、卡在大鼠躯干背部,稍加压力向头颈部滑行。4、以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大鼠两耳后部的头颈皮肤,其余三指和手掌握住大鼠背部皮肤,完成抓取保定。三、性别判定 小鼠、大鼠性别判定 (1)幼鼠外生殖器与肛门间隔短的是♀,外生殖器与肛门间隔长的是♂。 (2)成年动物可直接肉眼辨认,雄性有膨起的阴囊和阴茎,雌性动物有阴道口。四、动物的标记 小鼠的短期标记法:苦味酸80%~90%酒精饱和溶液(黄色),标出属于自己的编号【注意事项】 1、实验人员要有精神准备:掌握方法,胆大心细,做好防护。 2、动物兴奋的时候不要抓取,待其安静下来。 3、根据受试动物的给药部位或采血方法的不同,事先选择徒手固定还是固定器固定。 4、固定时把握好力度,过分用力会使小鼠颈椎脱臼或窒息死亡,若用力过轻头部能反转过来咬伤实验者的手。 【思考题】 1.在固定实验动物时如何才能快、准、稳?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

1.目的:建立临床试验资料归档的SOP,规范临床试验资料归档工作。 2.范围:适用于本机构的临床试验资料整理工作。 3.规程 3.1 临床试验的归档工作应在结题分中心小结表盖章之前完成。 3.2 项目PI、研究护士和监查员共同确认研究资料保存完整、无误。 3.3 统一要求: 使用黑色齐心(3寸或2寸)的快劳夹; 每个文件夹制作目录,包括受试者文件夹 每个文件夹对应一个的文件夹号:例如项目共有10个文件夹,第一个文件夹的号码即为10-1,依次类推; 每个文件夹目录合并成档案移交表的文件清单; 文件夹目录和移交表使用附件模板; 每个文件夹内不同类别的文件用带数字的塑料隔页纸隔开; 文件夹侧脊统一制作标签。 3.4文件夹归类成研究者文件夹、安全性信息文件夹、药物管理文件夹及受试者文件夹。 3.5.研究者文件夹目录(存放顺序及存放要求)

此目录中没有列出的文件,按照相应的类别顺序存放进来。 3.6安全性信息文件夹,主要存放外院的SAE汇总文件,SUSAR汇总文件和其他安全性信息文件。如此类文件不多,可以合并要研究者文件夹中。 3.7药物管理文件夹即中心药房文件夹,保持药房原样。 3.8受试者文件夹存放顺序及存放要求

3.9 档案移交表:档案移交表由首页和文件清单目录两部分组成,移交表首页包含临床试验开展的简要信息及文件简要存放信息,文件清单目录为具体的文件目录。请见附件。 3.10所有的文件资料按上述要求整理完毕后,由研究护士通知机构办公室,预约质控时间,机构办公室质控人员和资料管理员确认临床试验资料完整,资料整理符合归档要求,同意研究护士将试验资料移交到机构办公室。 3.11机构办公室资料管理员及时与所院档案室取得联系,将资料归到档案室,其中《档案移交表》原件存放在试验资料的第一个文件夹首页,GCP办公室文档管理员做好归档登记。 4.参考依据 现行GCP 5.附表 5.1临床试验资料移交表 5.2 文件夹目录 5.3 文件夹侧边标签模板

THU-LARC清华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Laboratory Animal Research Center of Tsinghua University Requisition Form for Cas9/sgRNA embryo injection Services Date Received (LARC Use Only)______________ 以下请同学们填写: Principle Investigator______________ Contact Person____ _ _______ Contact Phone ______________ Contact E-mail Type of knockout/knockin mice (please check “√”) __ KO ___ CKO ___Knockin Gene to be KO/KI_______________ GeneBank ID gRNA construct _______________ mRNA Concentration_______ _ Cas9 construct________________ mRNA Concentration_____ __ ___ _ Purification method_____ ____ ____ Resuspension buffer used (MUST be RNAase free)_ ____ Please attach a labeled photograph of the gel demonstrating the quality of the mRNA: 假如gel photo表明了有可能有降解,请重新转录、纯化: 说明: 1.中心没有存放和处理RNA 设备,每次注射当天提前通知送注射样品,请当天上午送样之前一定要 经过跑胶验证RNA质量,是否降解,同时发邮件给我们验证胶图。下面胶图对照请参照(左KI 右KO)

常用实验动物的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常用实验动物的实验基本操作技术 第一节常用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特征 1.蛙(或蟾蜍)的生物学特点是什么?主要用于哪些实验? 属于两栖变温动物,皮肤光滑湿润,有腺体无外鳞。蛙的心脏有两个心房,一个心室,心房与心室区分不明显,动静脉血液混合,有冬眠习性。生存环境比哺乳动物简单,在机能学实验中有多种实验选择该动物。如:①离体蛙心实验,常用来研究心脏的生理功能及药物对心脏活动的影响。②蛙的腓肠肌和坐骨神经可用于观察外周神经及其肌肉的功能,以及药物对周围神经、骨骼肌或神经肌肉接头的影响。③缝匠肌可用于记录终板电位。脊休克、脊髓反射、反射弧分析、肠系膜微循环等。在临床检验中,可用雄蛙作妊娠反应实验。 2.小白鼠的生物学特征是什么?主要用于哪些实验? 小白鼠性情温顺,易于捕捉,胆小怕惊,对外来刺激敏感。它胃容量小,不耐饥渴,随时采食。在机能学实验中常选用该动物。故适用于大量的实验动物,如:某些药物的筛选实验、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药效比较、毒性实验、妊娠期20天左右,常用于避孕药实验及抗癌药实验。 3.大白鼠的生物学特征是什么?主要用于哪些实验? 大白鼠性情温顺,行动迟缓,易于捕捉,但受惊吓或粗暴操作时,会紧张不安甚至攻击人。大鼠嗅觉发达,对外界刺激敏感,抵抗力较强。大鼠无胆囊,肾单位表浅,肝再生能力强。大鼠的血压反应比兔稳定,可用它作血压实验,也可用于慢性实验、抗炎、降脂、利胆、子宫实验及心血管系统的实验。药典规定该动物为催产素效价测定及药品指控中升压物质检查指定动物。 4.豚鼠生物学特征是什么?主要用于哪些实验? 豚鼠性情温和,胆小,饲养管理方便,可群养。豚鼠耳蜗管发达,听觉灵敏,存在可见的普赖厄反射(听觉耳动反射),乳突部骨质薄弱。豚鼠对组织胺、人型结核杆菌很敏感。能耐受腹腔手术,使用于肾上腺机能的研究。其自身不能制造维生素C,是研究实验性坏血症的唯一动物。 5.家兔生物学特征是什么?主要用于哪些实验? 家兔属于草食性动物,性情温顺但群居性差,听觉、嗅觉十分灵敏,胆小易惊,具夜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