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宝宝的自理能力训练方案

3岁宝宝的自理能力训练方案
3岁宝宝的自理能力训练方案

很多新手妈妈在迎接孩子的到来时可以说是既兴奋又忐忑,厚学小编也不列外,基于很多新手麻麻孩子迷茫中摸索,厚学小编给各位新手麻麻整理了这篇

0-3岁宝宝的自理能力训练方案,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6个月

1、家长要培养宝宝学习用勺子喝水,家长要使用勺子喂宝宝吃米糊、蛋黄。宝宝能张大口舔食,如果宝宝还不适应可以先喂一口,过一会再喂。家长不要过于着急,要给宝宝适应的时间。

2、家长还要培养宝宝良好的睡眠习惯,宝宝吃饱以后,家长可以轻轻地把宝宝放入摇篮或床上,然后给他放音乐,也可以轻轻地给他哼唱摇篮曲,如果宝宝哭闹,家长不要抱起来,可以轻拍宝宝,或经轻摇摇篮,培养宝宝独立睡觉。

7个月

家长要训练宝宝使用杯子喝水,妈妈可以先给宝宝使用学饮杯,然后逐渐过渡到使用普通的杯子。

训练宝宝将自己将饼干放入口中。

8个月

教宝宝学习拿勺子:在喂饭的时候,家长用一只勺子,让宝宝也拿一只勺子,允许他用勺子插入碗中。此时、宝宝分不清勺子的凹面和凸面,往往盛不上食物,但是让他拿勺子会使他对自己吃饭产生积极性,有利于学习自己吃饭,同时也促进了他手-眼-脑的协调发展。

随着宝宝牙齿的萌出,家长给宝宝准备的辅食要有变化,要从糊状逐渐向半固体、固体转变。平时可以给宝宝增加些饼干、馒头片等食物,在添加的时候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防止宝宝卡到。

给宝宝吃辅食的时候,妈妈可以把饼干、磨牙棒、馒头片等食物交给宝宝自己吃,如果宝宝不会,妈妈可以扶着宝宝的小手慢慢引导宝宝把食物放在嘴里。

9个月

1、家长要训练宝宝养成大小便坐便盆的习惯。此时宝宝还不能完全主动地表示要排大小便,家长可以定点、定时协助他坐便盆。

2、家长给宝宝穿衣服时要告诉他“伸手”、“举手”、“抬腿”等动作,让他用动作来配合家长进行穿衣、穿裤。如果他还不能听懂,家长就用手去示范,教他协助家长的动作。家长要经常表扬他的合作,以后他就会主动把胳膊伸入袖中,伸腿等待家长给他穿裤子了。

10个月

1.这个月家长要注意培养宝宝定时睡眠,按时吃饭,大小便坐盆的好习惯。

2.家长在宝宝使用小勺和用水杯喝水的基础上,教宝宝自己用手捧水杯喝水,逐渐做到不洒水,动作熟练。

3.让宝宝学会进一步学会配合大人穿脱衣服。

4.在宝宝注视大人的基础上,可以设计出一套包括拍手,摇头,身体扭动,挥手,踏脚的动作并搭配上儿歌。家长一边唱一边做示范,让宝宝逐渐理解和模仿,熟练后可以根据情况变化内容,扩大模仿的范围和能力。

5.家长把帽子戴到宝宝的头上,让他把帽子掀起来脱掉,训练宝宝自理能力。

6.能主动拿掉玩具外面的盖子等,寻找瓶内隐藏的玩具。

11个月

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

从小给小儿一个固定的座位,让他养成安静坐着吃饭的好习惯。用一个玩具勺子在玩具碗内学习盛起小球、枣、药丸、蜡壳等。有了这种练习,孩子渐渐懂得用勺子的凹面将枣或小球盛人,放到另一个小碗内。母亲表扬孩子“真能干”,为以后孩子自己吃饭打好基础。

12个月

1.让宝宝自己用杯子练习喝水,学说“水”和“杯”等字。

2.家长要继续让宝宝自己用碗和勺吃饭,如果他不愿意,家长要常鼓励他,夸奖他,增加他的信心。

3.训练宝宝逐步用动作表达自己的愿望,配合家长的行动,建立起良好的习惯,如教宝宝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拒绝。

4.给宝宝一顶鸭舌帽,让宝宝拿着帽檐能正确把帽子带在头上冰自己把帽子拉正。

5.给宝宝无脚跟的袜子,让宝宝自己把袜子套在脚上,并往上拉。

6.家长仍要培养宝宝自己坐便盆的能力。并且教他用“便便”、“尿尿”、“哗哗”等简单的排便用语。还要教宝宝自己脱裤子的能力。

13-14个月

1、控制大小便。训练孩子能主动控制大小便,大小便时能用语言表达,并自己主动去坐便盆。

2、脱掉鞋帽。鼓励宝宝自己脱鞋帽,并放到固定地方。

3、当宝宝玩完玩具时,家长要鼓励他收起,放到该放的地方,给他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15-16个月

1、培养宝宝良好的生活习惯。继续训练宝宝大小便坐盆。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想要排便时的动作和表情,以及掌握宝宝排尿的间隔时间,适时提醒宝宝坐便盆,使他习惯用便盆。

2、让宝宝学习照料布娃娃以培养关心别人。可以让宝宝模仿母亲照料自己那样,看看娃娃是否饿了,冷了,有什么需要。用关怀的动作表示感情,照料娃娃以培养同情心。如看到其他幼儿哭泣会过去安抚,也能受他人痛苦的感染,做出痛苦的表情,想办法安慰和减少他人的痛苦。所以不要反对男宝宝玩娃娃,每个宝宝都会喜欢拟人的娃娃和拟人的动物。

19-20个月

1、教宝宝控制大小便。能够知道大小便前应该做的事情,减少失控的次数,逐渐学会自理。

2、教宝宝认路回家。家长每次带宝宝上街都要让宝宝学认街上的商店、大的广告牌和建筑物等标志,回家时让宝宝在前面带路。起初宝宝只能认识自己家门口,渐渐就能根据附近一些标志而找到自己的家。

3在家时,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宝宝自己开关室内的不带锁的门。

21-22个月

1、让宝宝自己吃饭。继续让宝宝用勺子自己吃饭,能将碗中食物完全吃掉,不必家长喂。自宝宝上桌子同家长一起吃饭起,就让他自己吃。从减少喂逐渐到完全自己吃,家长不断称赞他吃得干净不洒饭。

2、家长要教宝宝自己脱去上衣和裤子。家长先将扣子松开,让宝宝自己脱下上衣。在学习脱去裤子时,先替他将裤子拉到膝部,由宝宝脱下。以后家长提醒宝宝,让他自己先将裤子拉到膝盖处,再进一步脱下。每天睡前和洗澡之前都让宝宝自己脱衣服,并养成习惯。

23-24个月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抓住每一件小事培养宝宝的生活能力,如让宝宝自己一手扶碗,一手用勺吃饭。自己脱衣裤,脱袜子,每次外出要让孩子自己把帽子戴上。可以让宝宝先试着做,必要时家长再帮忙,主要是给宝宝锻炼的机会。每日练1~2次,直到学会为止。

25-27个月

继续加强宝宝的自理能力。如脱衣裤、鞋袜、穿裤、整理玩具等能力。

教宝宝学会穿鞋袜。家长要教宝宝会穿无跟袜,将袜子套到脚上,但不会拉正后跟。宝宝会将鞋穿到脚上,但分不清左右,需要家长提醒。要鼓励宝宝自己穿鞋袜,家长可以提醒他学习分辨左右,千万不要包办代替。

28-30个月

1、教会宝宝正确的洗手、洗脸。家长先要教宝宝拧开水龙头将手冲湿,擦肥皂时要双手搓手掌、手背和手指,然后将手各处冲净,再洗脸,然后关上龙头,使用自己的毛巾将双手和脸擦干。

2、教宝宝学习自己擦屁股。培养宝宝大便时自动解开裤子蹲在便盆上大便,便后学习自己擦屁股。开始练习时,家长在旁监督,但不要包办代替,若擦不干净,再给一张纸,再擦一遍,直到干净,并表扬宝宝“真能干”。

34-36个月

1、家长要培养宝宝的管理能力。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培养训练宝宝的管理能力。如帮妈妈把洗晒干净的衣服叠好,并把爸爸、妈妈、宝宝的衣服区分开,并且学会放到固定的地方。

2、培养宝宝讲究卫生的良好的生活习惯。教会他自己用肥皂洗手,练习洗手绢、袜子、玩具、娃娃衣物等小物品,从而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

3、继续坚持让宝宝自己穿脱单衣。

4、培养宝宝自理能力。培养宝宝各种自理能力。如会在清洁台上洗手、洗脸,刷牙。大便后学习自己擦屁股,必要时家长再帮忙。

培养幼儿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活动方案

培养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及自理能力活动方案 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包括:饮食习惯、睡眠习惯、自理能力等。自理能力,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喜欢的接受方式,我们集体商讨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以便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及自理能力。 一、洗手 目标: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知道饭前便后要主动洗手。 实施: 1、教师以故事、生活中的实例等形式让幼儿认识到为什么要洗手以及洗手的重要性, 2、引导幼儿学习六步洗手法,指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3学习洗手小儿歌,乐于洗手。 4、在一日生活中,教师提醒并监督幼儿用六步洗手法认真洗手,做到不玩水、不弄湿衣袖等。 5、知道饭前便后及户外活动后要洗手,培养幼儿主动洗手的意识。 二、漱口 目标: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主动漱口。 实施: 1、学念漱口小儿歌,从中了解漱口的方法。 2、向幼儿讲解漱口的相关知识,了解基本的口腔保健知识。 3、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教师从旁指导,提醒幼儿仰起头、咕噜咕噜吐出水,不把生水咽到肚子里。 三、叠外衣、穿脱鞋 目标:能独立穿脱鞋子,会叠自己的外衣 实施: 1、教幼儿区分鞋子的正和反,能学着自己穿脱鞋子。对平时经常将鞋子穿反的幼儿,教师要重点指导、帮助他们。

2、在午睡的时候能主动将鞋子整齐的摆放在床边。起床后可组织幼儿进行穿鞋子,比比谁的鞋子穿的又快有对。 3、在幼儿入园的时候指导幼儿主动脱下外衣,并练习叠外衣,叠好后放到指定的位置。在幼儿离园时,鼓励幼儿尝试自己穿外衣,或者同伴之间相互帮忙。 4、 5、经常进行叠外衣或穿外衣的游戏比赛活动,让幼儿在体验乐趣的同时,尽快的掌握穿脱及叠外衣的技能。 四、进餐 目标:会帮助教师分餐具,能饭后收拾餐具及桌面。 实施: 1、请幼儿轮流分组学习分餐具,愿意为大家服务。 2、学习进餐小儿歌,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如:进餐时不说笑、不打闹、不东张西望、不挑食等等。 3、饭后能主动收拾桌面,将餐具放到指定的位置。 五、入厕 目标:能独立入厕,会整理衣服,养成及时入厕的习惯。 实施: 1、学习正确的入厕方法,知道男女分开。 2、学习擦屁股的正确方法,入厕后会将裤子整理好。 3、学会独立入厕,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幼儿生活卫生习惯及自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教师在一日生活中坚持不懈,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幼儿的次方面能力。

2—3岁早教活动方案

2—3 岁早教活动方案 一、教师指导语(自主意识期25-36 个月) 2—3 岁的宝贝各方面的变化最大,他会让你大吃一惊,宝宝的体能增强了,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加深了,情感理解和语言能力也有了突飞猛进。已经能跑能跳,能说会道,什么事都想研究,一会儿爬上椅子,按住水龙头,搞个“水漫金山” ,一会儿又将玉兰油在他的小脸上涂个大花脸,然后特有成就的呵呵笑!他已再不是婴儿,而好象在准备迎接世界的新挑战。 方案一 活动名称:踢球(躯体运动) 适合年龄: 25—36 个月 游戏目的: 1、在家长的帮助下练习踢球的动作,增强腿部的力量。 、培养对球类活动产生兴趣。 2 游戏准备:一个颜色漂亮的球、一块较宽的场地。 1、妈妈或爸爸把球拿出来说:“宝宝我们一起来踢球吧!” 玩法指导: “请爸爸拉着宝宝的一只手,我给你踢过来以后爸爸带 着宝宝再把球踢回来给我,好吗?” 、爸爸带着宝宝与妈妈练习踢球,游戏可反复练习。 2 扩展建议:1、在宝宝踢不到球或不愿意踢时,家长可以帮助宝宝抬 腿向球踢去。当宝宝踢到后给予及时表扬。

2、为了增加宝宝踢球的兴趣,可以邀请一些年龄的小朋 友一起游戏。 注意事项:1、家长在拉宝宝的手臂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拉伤宝宝。 2 、在宝宝踢球时,要引导宝宝身体要保持平衡。 方案二活动名称:漂亮的糖果瓶(锻炼手指小肌肉、感受颜色) 适合年龄:25—36 个月 游戏目的:指导家长让孩子在撕撕、团团、盖盖、塞塞的游戏中,锻炼手指小肌肉群,促进对颜色的认识,发展手、眼、脑的协调能力。

游戏准备:大小不一的透明玻璃瓶,各种色彩的纸(软纸、绉纸)。指导语:家长对孩子能走、跑、跳这些大动作的发展往往比较重视,而对孩子小肌肉动作的训练容易忽视,小肌肉动作的发展对大脑皮层神经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对孩子画画、写字以及动作操作能力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玩法指导:1、家长和孩子一起先把各色彩纸撕开,团成糖果状,如果孩子的纸团得不紧,同时示范如何能团紧,同时告诉孩子,不团紧就 不像糖果,也塞不进瓶里。 2 、家长启发孩子,先分出“糖果”的大小。 3、家长示范、启发孩子拧开瓶盖。 4、家长指导孩子将“糖果”大小与瓶口大小相比较,大的塞进大 瓶。小的可以放进大瓶,也可以放进小瓶。 5、“糖果”塞好了,和孩子一起将瓶盖拧紧,漂亮的糖果瓶就做 成了,家长要拍手鼓励,称赞孩子能干,让孩子体会成功的喜悦。 6、在游戏过程中,家长要始终作为孩子的伙伴,与孩子 一同玩,要求不断地与孩子对话,问问“糖果”的色彩、瓶子的 大小,并指导鼓励。 扩展建议:锻炼小肌肉动作的内容很多,如剥鸡蛋、拣刀豆、剥桔子等,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时给孩子创设条件,发展小肌肉的控制能力和手 指的灵活性,培养孩子手眼一致和训练孩子的注意力。 注意事项:对30个月以前的孩子不一定强求大小对应,只要能塞进 瓶里就可以了,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随时调整活动内容。

幼儿园晨间活动策划

幼儿园晨间活动策划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幼儿园晨间活动策划 一.晨间活动背景: 每天的晨间锻炼是幼儿入园后的第一个集中性活动,它能使幼儿的神经系统由半睡眠状态很快转入到清醒状态,提高机体的运作能力,使幼儿愉快而精神饱满地迎接一天的生活学习和游戏。因此晨间活动的开展是否顺利对一天的活动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新纲要》中的健康领域首先提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晨间锻炼是幼儿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也是幼儿每日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日之计在于晨”,在此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既可以提高幼儿肌体对外界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又可以激发和恢复幼儿肌体主要器官的机能,利于发展幼儿身体素质和基本的活动能力,使幼儿精力充沛、精神愉快地开始一天的生活,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晨间活动具有内容丰富、灵活性大等特点,这些特点又有利于发挥每个幼儿的主体性、积极性。由此,我们要从优化晨间锻炼的材料、活动形式与教师的指导策略三方面入手,最大限度地优化幼儿园晨间锻炼,培养幼儿遵守作息时间、按时起床的良好习惯,以及不怕寒冷、敢于克服困难等意志品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晨间活动的目的: 为了加强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需求,以坚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确保幼儿每天晨间锻炼30分钟为工作主线,营造丰富多采的户外活动,展现户外活动的氛围,让每位幼儿有个健康的体质,健康成长。 三.晨间活动的时间: 30分钟左右 四.晨间活动形式: 按年龄段(小班,中班,大班)分区域进行。 五.晨间活动内容: 第一季度(9~11月)

幼儿自理能力比赛活动方案新

我园幼儿自理能力比赛活动方案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十分强调幼儿的自主能力。我园从开园以来,一贯重视幼儿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的培养,并把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当成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部分,为了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增强幼儿的自我管理意识,举办此次全园性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比赛。 活动目的: 1、通过比赛提高幼儿自我服务及动手能力,引导幼儿懂得自己事情自己做。 2、在比赛中满足幼儿的表现欲,进而落实幼儿生活的教育功能。 3、帮助教师了解班级自我服务能力整体水平,促进教师对每个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发展的关注。 活动对象和地点: 参赛对象:各小班全体幼儿; 比赛地点:幼儿园小班教室 评委:家长委员会代表 活动形式: 教师组织本班幼儿进行比赛,对家长进行宣传并配合本次活动,在家让幼儿多多练习。 活动时间:待定 具体比赛项目及规则: 项目一:穿珠子比赛 活动准备:珠子每筐15颗;线、小筐子各30个,垃圾桶1个 比赛形式及规则 1、形式: (1)全班幼儿同时进行,听到裁判“预备——开始”的指令后开始穿珠子。限时,三分钟。 (2)幼儿将小框子里面的珠子,一粒一粒的穿入线内,全部穿完后举手示意。 2、规则及要求: (1)指令发出后方可开始。 (2)一粒一粒的穿。 (3)线的一端打上死结,一手拿线的另一端,另一只手穿珠子。 3、评奖比例及标准: (1)比赛以速度取胜,评委记录全班幼儿比赛所花时间,取前30%获奖。 (2)获奖比例:全班总人数30%;一等奖5%;二等奖10%;三等奖15%。 项目二:穿脱衣服、鞋子比赛

活动准备: (1)椅子30张 (2)提醒家长当天给幼儿穿统一的拉链的衣服及粘贴式鞋子。 (3)评分记录表 比赛形式及规则: 1、形式: (1)幼儿听到裁判指令发出后方可开始穿脱衣服和鞋子。 (2)幼儿听到裁判“预备——开始”的口令后,先脱掉衣服和鞋子,然后再快速的穿上,全部穿戴整齐后举手示意。 (3)以穿脱衣服(含鞋子)的速度及衣服、鞋子没有穿反取胜。 2、规则及要求: (1)每班5个参赛选手,听到裁判指令后方可进行比赛。 (2)参赛幼儿必须先脱掉衣服(鞋子)再穿上,过程完整。 (3)衣服、鞋子穿戴完毕后正反必须对,衣服穿反、拉链未拉、鞋子穿反则酌情扣分。 3、评分细则: (1)脱(衣服、鞋子):脱衣服顺序、方法正确得5分,衣服(裤子)脱反、方法不正确扣1分。 (2)穿(衣服、鞋子):在规定的时间内穿完衣服,方法正确得5分,衣服、裤子、鞋子穿反扣2分,衣领没有翻出、拉链没拉上、鞋子魔术贴没有贴好扣1分;不会穿不得分。 (3)穿戴整齐度相同的情况下,所用时间较短的幼儿胜出。 4、奖项设置: 评奖方式:根据幼儿比赛成绩评选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具体人员安排: 1、主持:待定 2、协助组织:待定 3、评委:待定 4、撰写奖状:教师

幼儿园开学第一天的活动方案

幼儿园开学第一天的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1、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办学理念和教育宗旨及本学期园务活动安排等。 2、通过亲子游戏,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熟悉幼儿园。 二、活动时间: 三、活动地点: 幼儿园操场。 四、活动对象: 全园师生。 五、活动准备: (1)场地的布置。 ①大门口横幅为:xx幼儿园。 ②现场环境要有喜庆的气氛,根据园所适宜安排椅子及小推桌3张。 (2)音响设备。 包含两个小蜜蜂或一个话筒与一个小蜜蜂,整个典礼的音乐及中大小朋友表演唱歌伴奏带。 (3)幼儿园全体员工必须穿园服,佩戴工作牌子。 (4)米奇米尼卡通人物要到位。 (5)后勤组要准备大蛋糕3个,切蛋糕工具、幼儿人手一份一次性餐具。

(6)各班级现场准备垃圾桶和纸巾。 (7)小熊一个,鼓一个。 (8)《马兰花》游戏为获胜的家长准备一份精美礼品最多5份。 (9)区域班级牌子各一个。 六、活动流程: (一)开学典礼入场。 1、各班教室带领家长在定座位置区域就坐。 2、放音乐幼儿有秩序地入场。 (二)叮当猫、米尼出场与全体家长和幼儿共舞。 (三)园长发言。 (四)师生同乐。 1、大哥哥、大姐姐(中、大班幼儿)才艺表演。 2、亲子活动。 (1)击鼓传熊:鼓声停了熊到哪个人的手里就请这一家人上来表演一个节目,这个活动表演三至五次吧。 (2)家长游戏《马兰花》: 请20个家长来到场地中间。主持人介绍游戏玩法。教师马兰花的儿歌当主持人说3朵开时3个3个家长抱在一起,2朵开时就2个2个家长抱在一起。没有人抱的家长就淘汰出局,最后剩下的家长就赢了,并为他发放小礼品。 儿歌为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们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开三朵(开几朵自己随便说)玩三遍。

0-3岁婴幼儿教育活动方案设计

0-3岁婴幼儿教育活动方案设计 若想要对0-3岁婴幼儿进行正确的教育,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实施,一是理念,而是教育的主体内容,三是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我们实施教育活动的关键一步。今天橙子给大家带来0-3岁婴幼儿教育活动方案,希望大家喜欢并且能够有所收获。 0-3岁婴幼儿教育活动方案(理念篇) 1.关爱儿童满足需求重视婴幼儿的情感关怀,强调以亲为先,以情为主、关爱儿童、赋予亲情,满足婴幼儿成长的需求。创设良好环境,在宽松的氛围中,让婴幼儿开心、开口、开窍。尊重婴幼儿的意愿,使他们积极主动、健康愉快地发展。 2.以养为主教养融合强调婴幼儿的身心健康是发展的基础。在开展保教工作时,应把儿童的健康、安全及养育工作放在首位。坚持保育与教育紧密结合的原则,保中有教,教中重保,自然渗透,教养合一。促进婴幼儿生理与心理的和谐发展。 3.关注发育顺应发展强调全面关心、关注、关怀婴幼儿的成长过程。在教养实践中,要把握成熟阶段和发展过程;关注多元智能和发展差异;关注经验获得的机会和发展潜能。学会尊重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顺应儿童的天性,让他们能在丰富、适宜的环境中自然发展,和谐发展,充实发展。 4.因人而异开启潜能重视婴幼儿在发育与健康、感知与运动、认知与语言、情感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差异,提倡更多地实施个别化的教育,使保教工作以自然差异为基础。同时,要充分认识到人生

许多良好的品质和智慧的获得均在生命的早期,必须密切关注,把握机会。要提供适宜刺激,诱发多种经验,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的学习情景,开启潜能,推进发展。 0-3岁婴幼儿教育活动方案(主体篇) (一)新生儿 1.提供自然睡眠的条件。保持房间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光线柔和,洁净温馨。 2.按需哺乳。面带微笑注视新生儿,经常对新生儿进行肌肤抚触,与其交谈。 3.为新生儿勤洗澡、勤换衣裤和尿布,保持其皮肤清洁和干燥。细心看护,经常对新生儿的皮肤、大小便、脐部、眼睛等进行观察。 4.提供适量的视听刺激,让新生儿常听舒缓柔和的音乐声、玩具声和讲话声,常看会动的玩具和人脸等,适宜距离为15—30厘米。 (二)1-3个月 1、顺应婴幼儿的生理节律,逐步形成有规律的哺乳、睡眠。及时添加生长所需的营养补充剂。 2、在适宜时间内进行适宜的户外活动和户外睡眠,让婴幼儿接触阳光和新鲜的空气。 3、提供便于抓握、带声响、色彩鲜艳、无毒卫生的玩具,帮助婴幼儿练习俯卧抬头、目光追视、抓握、侧翻等动作。 4、经常面对面地和婴幼儿逗引交流,引发其对亲近的人和熟悉的声音产生反应。促使其情绪愉快,培育母婴依恋亲情。

幼儿园晨间活动方案

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幼儿园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小班晨间活动设计方案 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动作发展还不是很好,所以需要适当适量的练习。为 了使幼儿手眼协调及跑、跳、投掷等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为幼儿预备了一些自制的体育活动器械,划分活动区域,让幼儿在各区域的情景中安全,快乐的运动,并且在运动中增强各项技能。 活动目标 《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的兴趣。而晨间活动是一项最大程度调动幼儿自主性、参与性、创造性的活动。因此,在活动设置时,在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的前提下,从活动内容的设置到器具的投放,都本着以幼儿为主的原则,鼓励他们自行设计、自主布置、自己管理、归放有序。活动准备 1、自制体育小器械若干(飞盘,滚筒,纸球,哑铃,陀螺,沙包等) 2、划分区域:走跑区(推小车,踢足球等),跨跳区(跨栏,跳房子等),钻 爬区(过山洞,滚筒等),平衡区(抬砖头,螃蟹赛跑等),投掷区(沙包,飞盘等)等。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 1)检查幼儿衣服、鞋等情况,为活动做预备 2)热身活动:看见小鸟点点头——头部运动看见小熊招招手——上肢运动看见小猴问个好——弯腰运动看见山羊蹲下来——下蹲运动看见小兔跳一跳——跳跃运动 2、分散运动 1)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活动并且选择自己中意的器械,提醒幼儿可以按自己的想法进行器材的使用,不限制玩法。 2)教师在各个区域进行指导,对一些活动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安排一些难度较小的活动。 3)鼓励幼儿想出器械的新玩法,能向其他幼儿介绍并演示自己怎么利用小器械来活动的。教师适时引导幼儿学习新器械,新技能。 3、交换区域 活动进行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适当安排部分幼儿互换区域继续活动。 4、评价 表彰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并能积极实践新玩法的幼儿。然后大家一起收拾整理活动器械。 5、早操 1)找到自己的早操队伍,按要求站到圈上准备做操。 2)合着音乐做动作,动作整齐,有力,到位。 徐淑玲 2016.2

2—3岁早教活动方案[1]

2—3岁早教活动方案 一、教师指导语(自主意识期25-36个月) 2—3岁的宝贝各方面的变化最大,他会让你大吃一惊,宝宝的体能增强了,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加深了,情感理解和语言能力也有了突飞猛进。已经能跑能跳,能说会道,什么事都想研究,一会儿爬上椅子,按住水龙头,搞个“水漫金山”,一会儿又将玉兰油在他的小脸上涂个大花脸,然后特有成就的呵呵笑!他已再不是婴儿,而好象在准备迎接世界的新挑战。 方案一 活动名称:踢球(躯体运动) 适合年龄:25—36个月 游戏目的:1、在家长的帮助下练习踢球的动作,增强腿部的力量。 2、培养对球类活动产生兴趣。 游戏准备:一个颜色漂亮的球、一块较宽的场地。 玩法指导:1、妈妈或爸爸把球拿出来说:“宝宝我们一起来踢球吧!” “请爸爸拉着宝宝的一只手,我给你踢过来以后爸爸带 着宝宝再把球踢回来给我,好吗?”

2、爸爸带着宝宝与妈妈练习踢球,游戏可反复练习。 扩展建议:1、在宝宝踢不到球或不愿意踢时,家长可以帮助宝宝抬腿向球踢去。当宝宝踢到后给予及时表扬。 2、为了增加宝宝踢球的兴趣,可以邀请一些年龄的小朋友一起游戏。 注意事项:1、家长在拉宝宝的手臂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拉伤宝宝。 2、在宝宝踢球时,要引导宝宝身体要保持平衡。

方案二 活动名称:漂亮的糖果瓶(锻炼手指小肌肉、感受颜色) 适合年龄:25—36个月 游戏目的:指导家长让孩子在撕撕、团团、盖盖、塞塞的游戏中,锻炼手指小肌肉群,促进对颜色的认识, 发展手、眼、脑的协调能力。 游戏准备:大小不一的透明玻璃瓶,各种色彩的纸(软纸、绉纸)。 指导语: 家长对孩子能走、跑、跳这些大动作的发展往往比较重视,而 对孩子小肌肉动作的训练容易忽视,小肌肉动作的发展对大脑皮层神 经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对孩子画画、写字以及动作操作能力的发展, 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年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活动方案

顺溪小学二年级学生 生活自理大比拼活动方案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为了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会做的事情经常做,培养小学生的自我规范和生活自理能力,使他们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全面地发展,特开展二年级学生生活自理大比拼活动。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有趣的比赛活动,让小学生感受到自己长大了,引导小学生懂得自 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2、通过比赛满足小学生的表现欲和成就感,训练小学生健全的体魄,增进 团队精神。 3、通过比赛提高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让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生活自 理意识。 二、活动对象: 二年级全体学生。 三、活动时间:

1、班级比赛:2015年5月11日——13日 2、年级比赛:2015年5月14日 四、活动形式: 1、教师组织班级孩子在本班进行预赛,选出男女生各5名优胜者。 2、各班推选人员参加年级决赛。 五、活动内容、地点及规定时间 (注、衣服均为扣子;毛衣为套头毛衣;鞋要系鞋带;用品为学生自己准备。)六、活动规则: 参赛同学必须遵守规定顺序和方法。 (1)、穿戴顺序为:袜子——裤子——鞋子——上衣——检查(是否整齐,领子翻平,内衣放进裤腰内;二条腿是否分别伸进左右裤腿内;袜子是否上下穿反,鞋子是否左右穿反,鞋带是否系好。) (2)、洗手帕和红领巾:既要看洗的过程,也要看结果,顺序是:先湿物品,再用洗衣粉,搓揉、洗刷,后清洗拧干,动作熟练、有条理、沉着不慌张。(3)、整理书包课桌:桌面干净,书本、文具、饭盒分类合理,摆放有序、整

幼儿园晨间活动方案

小班晨间活动设计方案 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动作发展还不是很好,所以需要适当适量的练习。为了使幼儿手眼协调及跑、跳、投掷等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为幼儿预备了一些自制的体育活动器械,划分活动区域,让幼儿在各区域的情景中安全,快乐的运动,并且在运动中增强各项技能。 活动目标 《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的兴趣。而晨间活动是一项最大程度调动幼儿自主性、参与性、创造性的活动。因此,在活动设置时,在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的前提下,从活动内容的设置到器具的投放,都本着以幼儿为主的原则,鼓励他们自行设计、自主布置、自己管理、归放有序。 活动准备 1、自制体育小器械若干(飞盘,滚筒,纸球,哑铃,陀螺,沙包等) 2、划分区域:走跑区(推小车,踢足球等),跨跳区(跨栏,跳房 子等),钻爬区(过山洞,滚筒等),平衡区(抬砖头,螃蟹赛跑等),投掷区(沙包,飞盘等)等。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 1)检查幼儿衣服、鞋等情况,为活动做预备

2)热身活动:看见小鸟点点头——头部运动看见小熊招招手——上肢运动看见小猴问个好——弯腰运动看见山羊蹲下来——下蹲运动看见小兔跳一跳——跳跃运动2、分散运动 1)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活动并且选择自己中意的器械,提醒幼儿可以按自己的想法进行器材的使用,不限制玩法。 2)教师在各个区域进行指导,对一些活动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安排一些难度较小的活动。 3)鼓励幼儿想出器械的新玩法,能向其他幼儿介绍并演示自己怎么利用小器械来活动的。教师适时引导幼儿学习新器械,新技能。 3、交换区域 活动进行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适当安排部分幼儿互换区域继续活动。 4、评价 表彰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并能积极实践新玩法的幼儿。然后大家一起收拾整理活动器械。 5、早操 1)找到自己的早操队伍,按要求站到圈上准备做操。 2)合着音乐做动作,动作整齐,有力,到位。

0-3岁宝宝教育实施活动方案(3)

0-3岁宝宝教育实施活动方案(3) 2-3宝宝教育实施方案 2~2岁半小儿训练方案 一、认知能力的培养 1、观察能力的培养 (1)观察事物的特性。 ①比较形状。用一些不同形状的积木,也可用硬纸板剪成不同形状的纸卡,教小儿学会认识图形,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懂得选择同样的图形进行匹配。 ②比较远近。培养孩子远近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可用含远近的词引导孩子行为,加强对远近概念的意识,如"和妈妈靠近点"。还可在游戏中,教小儿领会远近的意思。 ③培养孩子观察的更全面,这样孩子可扩大观察的范围,促进思维的发展。带孩子到户外观察,教小儿学会先观察周围总体概况,再集中观察某一特定的事物。 (2)发展幼儿注意力 要注意培养幼儿注意的持久性,集中性。 2、记忆力的培养。 (1)复述话语。随着小儿语言能力的提高,可让孩子复述成人的话语。可从简单的短句开始,然后教长一点的句子如背诵歌词、儿歌、古诗等,以促进小儿记忆能力的提高。

(2)数字记忆。虽然此时小儿对数的概念还不清楚,但机械记忆能力强,通过数字记忆练习,可强化小儿机械记忆能力,如可教小儿记门牌号、电话号码、历史年代等各种数字材料。 3、思维能力的培养 (1)培养幼儿对因果关系的认识。让孩子看看吹风能使小风车旋转,还能使脸盒里的水出现波纹,将肥皂水吹出五颜六色的肥皂泡。这可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探究的热情,促进认知发育。 (2)归类练习。可教小儿根据事物的某些性质练习分类。可按声音分类,将能发出声音和不能发出声音的东西归类,还可按颜色、形状、大小、用途分类等等,以提高小儿归纳、概括的能力。 (3)发展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意造成一些明显的错误,让孩子去发现,并鼓励他说出错误所在及解决办法,以培养小儿分辨问题的能力。 4、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1)表演游戏。可根据故事或童话的情节和内容,让孩子表演,在表演游戏中,小儿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绘画。通过绘画可以提高小儿手眼动作的协调性。引导小儿根据自己对周围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认识,仔细观察自己所画图画的构图,看看由这些粗细不同的线条搭配成的图像轮廓是否像要画的事物。 (3)音乐。幼儿两岁时就具有听成人有表情唱歌的能力,听歌曲可大大丰富幼儿的音乐听觉感受性。教幼儿留心听歌曲旋律的同时,

大班晨间集体体育游戏内容

大班晨间集体游戏计划 一、单脚跳障碍 游戏目标: 1.发展单脚跳的能力,增强下肢的力量。 2.提高跳跃动作的协调性,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 游戏准备: 1.塑料圈和易拉罐若干(8人一组,每组10个圈、10个易拉罐)。 2.平坦、无障碍物的室外场地。 游戏规则: 1.必须用单脚跳,不能用双脚跳或跨跳。 2.幼儿要站在起点线后,当听到口令后单脚行进跳。 游戏玩法: 在场地一端画一条起点线,将幼儿8人一组分成若干组,每组10个塑料圈。当教师发出口令“抬左脚,右脚预备——跳”,幼儿按先后顺序一个接着一个用右脚连续从第一个圈跳到第十个圈,然后从场地两侧跑回起点…… 二、小水滴和太阳 游戏目标: 1.用各种肢体动作来表现水滴变化的过程,发展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 2.有合作意识,体验集体活动的快乐。 游戏准备: 太阳、云朵,在场地中间画一个圆圈。 游戏规则: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小水滴,另一组扮演小鱼。在圆形的场地上,小水滴和小鱼一起拥抱、碰碰头、扭扭腰等,小水滴必须在池塘里。 游戏玩法: 一、小水滴和小鱼。 1.幼儿扮演小鱼,边哼唱“许多小鱼游来了”,边做游动的动作。 2.教师提出活动要求,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小水滴,另一组扮演小鱼。 3.在圆形的场地上,小水滴和小鱼一起拥抱、碰碰头、扭扭腰等。 二、小水滴和太阳。 1.出示“太阳公公”,幼儿全体扮演小水滴。 2.教师边说情景性语言,边引导幼儿做动作:随着“太阳公公”慢慢地升起,小水滴觉得身体上暖洋洋的,在池塘里打着滚。小水滴在池塘里呆不住了,慢慢地站起来,伸伸腿,一个个跳了起来。 三、小水滴和云朵。 1.出示道具“云朵”,幼儿全体扮演小水滴。 2.教师边说情景性语言,边引导幼儿做动作:水滴慢慢地都聚集在一起,围在云朵的周围。小水滴越聚越多,离开了云朵,一个个有跳到了池塘里。 3.幼儿想像小水滴到池塘后的情景,自由运动,放松身体,结束活动。 三、闻风而动 游戏目标:

最新最全的2-3岁幼儿早教方案

最新最全的2-3岁幼儿早教方案 两年的生活经历,宝宝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2岁以后,宝宝的乳牙已出齐,走、跑、跳等基本动作日益灵活,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具备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逐渐摆脱了小婴儿的影子。 言语能力的训练: ①利用各种机会扩大幼儿的词汇量。如带小儿上公园时,给他讲他所看到的花草树木的名称。教小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意思,可经常让小儿看图片,给他讲简短故事,教他说歌谣。并经常在话语中使用常用代词我、你、他(它)、我们、你们、他们、自己、咱们,使孩子逐渐理解各个代词的指代关系。 ②发展语言能力。鼓励小儿自己叙述一些事情,如今天做了什么?,上公园看到了什么等,让他复述故事,讲述图中所描绘的内容。教小儿记住父母的名字、家庭住址、父母的职业、单位,自己的年龄等。 两岁左右,儿童终于把那些句法上不完整、不连贯的句子扩展为包括主语、谓语和宾语的完整句型,并且学会使用一些介词、冠词和助动词,感叹词和语气强调也出现了。他们会说这是宝宝的,那是妈妈的,宝宝吃米饭等。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主要使用简单句,2-3岁儿童使用的句型主要有两种:主谓结构句,由行动主体和行动动作两个部分组成,如娃娃掉了、宝宝睡觉等;谓宾结构句,由动作和动作对象组成,如看电视、找妈妈等。

有关研究表明,这个阶段的儿童掌握句子有如下特点: 1.句子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早期的意动句(语言和动作结合表示意愿)逐渐分化,开始用完整语言表示愿望,如宝宝会说咱们玩玩具并等待大人的回答,而在此之前,宝宝多说走、玩具,并拉着大人的手去拿玩具以补充其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 2.句子结构从松散到逐步严谨。两岁多的儿童开始使用包括完整句法结构的句子仍时常漏掉主要词类,词序也是混乱的,如宝宝帽子(宝宝戴帽子)。3岁以后,儿童才会说狗狗趴在地上睡觉。 3.句子结构由压缩、呆板到扩展、灵活。儿童最初的语句结构不能分出核心部分和附加部分,只能说出形式上千篇一律的、由几个词组成的压缩句,稍后能加上修饰语。如宝宝从说呜呜呜发展到呜呜呜去北京再发展到爸爸坐火车到北京,表明儿童运用语言去组织和表达他们的智慧与思维。 提高语言能力的活动 1)打电话 活动内容:带小孩开车出去时,装着互相打电话,发出电话铃声,当他应答时,问他窗外看到了什么、问他目的地是哪里,如你在商店里干什么?你喜欢去商店吗? 益处:增加词汇量,锻炼对话能力,激发想象性游戏。

201x幼儿园自理能力比赛活动方案

“我能行”幼儿自理能力比赛方案 哈密石油大地第一幼儿园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和床铺,独立进餐和洗盥,自己洗脸、洗脚和小手帕等。为了提升幼儿的自理能力,增强幼儿的自我管理意识。我园在本月将举办“我能行”幼儿自理能力比赛。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有趣的比赛活动,让孩子感受自己长大了,引导幼儿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通过比赛满足幼儿的表现欲望,让幼儿感受到集体活动带来的快乐。 二、具体时间内容安排 大班:2017年3月29日15:30——17:30 中班:2017年3月30日15:30——17:30 小班:2017年3月31日15:30——17:30 三、活动地点:幼儿园操场 四、参加人数:全体幼儿202名 五、比赛项目

1.大班:整理床铺 比赛规则:六人为一组,同一时间开始整理床铺,要求叠好被子、放好枕头,完成后举手示意,看谁又快又好。 2.中班:折叠衣服 比赛规则:六名幼儿为一组,幼儿站在桌子前,比赛口令开始,将衣服脱下,翻好衣服,然后在桌子上折叠衣服,完成后举手示意。 3.小班:穿鞋 比赛规则:六名幼儿分1组进行比赛,听到口令比赛开始,将鞋脱在爬爬垫前,幼儿爬过爬爬垫,拿上指定的物品,快速爬回,然后穿上鞋子,穿好的幼儿举手示意。 六、奖项设置 一年级组为单位,各一等奖1名(奖牌一枚、奖状一张、亲子手工卡2套);二等奖1名(奖牌一枚、奖状一张、亲子手工卡2套);三等奖1名(奖牌一枚、奖状一张、亲子手工卡2套);自理“小能手”(奖状一张、亲子手工卡2套、参与即得)。

幼儿园晨间接待行为规范

幼儿园晨间接待行为规范 一、晨检态度:(亲切、热情、微笑,规范用语) 1.晨检期间(7:40-8:30),同班教师,做到分工明确,一位接待家长并把幼儿引入活动室,另一位负责孩子后勤及室内活动。 2、接待家长的教师要主动站在教室门口,面向幼儿和家长来的方向,热情迎接幼儿。 3、看到幼儿和家长迅速迎上去,态度要亲切、热情、脸带微笑,抱一抱或亲一亲幼儿,用“规范用语”向幼儿和家长表示欢迎。 二、晨检内容:(细心、耐心观察) (一)、在大厅门口的教师: 1、要摸摸幼儿小手、额头,检查指甲,观察身上、脸上有无伤痕、虫咬迹象,如有,向家长问明原因; 2、检查孩子的口袋是否有小刀等危险物品,幼儿带来危险的玩具、零食等物品,请家长带回,并交代家长以后不能让小孩带以上物品入园; 3、打指模卡,发放晨检牌。 (二)、在班级门口的教师: 1.观察幼儿情绪 ①对情绪稳定的幼儿,可引导他们与教师分享融洽气氛; ②对情绪不好的幼儿在向家长问明原因之后给予安慰,对极个别会哭的孩子,可要求家长到教室陪伴一段时间。 2.观察衣着和仪表 看看衣着是否合适,如穿着太多或太少给予调整,特别注意女孩子头发是否整齐。

3.观察疾病并主动向家长询问 询门孩儿的身体健康情况,幼儿随身带的药品,教师要验证名字、服法、时间,如有疑惑应及时询问家长。需饭前服用的药品,要做特别标签置于显眼处。 5.耐心倾听家长的嘱托。 关切热情地向家长征询是否还有什么需要额外注意的事项,或对家长的要求明确回应:“我会注意的,请您放心!”等。了解一下幼儿在家中的表现,同时将幼儿在幼儿园的情况反馈给家长。交流时还要关注幼儿,并控制好时间。 6.放好相关的物品 引导幼儿插好晨检牌,把脱下的外衣、帽子、围巾、手套叠在一起, 三、在晨间接待中坚持的原则 1.教师要特别注重营造温馨的氛围,即使有情绪不好的幼儿提出的一些不合理的请求,教师应先用顺应的语言拉进与幼儿的距离,稳定幼儿的情绪后,抓住机会正确引导,化消极为积极。 2.教师要树立保教结合的意识,了解幼儿当时的情绪,及时进行情感教育和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引导同伴间相互问好,主动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想法,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3.根据不同的时间段,接待的重点也有不同:新生入园时,以稳定情绪为主,引导幼儿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等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后,则要求幼儿自己上幼儿园,重点关注那些要成人抱来的孩子,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

20XX幼儿园自理能力比赛活动方案

20XX幼儿园自理能力比赛活动方案 “我能行”幼儿自理能力比赛方案 哈密石油大地第一幼儿园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和床铺,独立进餐和洗盥,自己洗脸、洗脚和小手帕等。为了提升幼儿的自理能力,增强幼儿的自我管理意识。我园在本月将举办“我能行”幼儿自理能力比赛。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有趣的比赛活动,让孩子感受自己长大了,引导幼儿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通过比赛满足幼儿的表现欲望,让幼儿感受到集体活动带来的快乐。 二、具体时间内容安排 大班:20XX年3月29日15:30——17:30 中班:20XX 年3月30日15:30——17:30 小班:20XX年3月31日15:30——17:30 三、活动地点:幼儿园操场四、参加人数:全体幼儿202名五、比赛项目 1.大班:整理床铺 1 比赛规则:六人为一组,同一时间开始整理床铺,要求叠好被子、放好枕头,完成后举手示意,看谁又快又好。

2.中班:折叠衣服 比赛规则:六名幼儿为一组,幼儿站在桌子前,比赛口令开始,将衣服脱下,翻好衣服,然后在桌子上折叠衣服,完成后举手示意。 3.小班:穿鞋 比赛规则:六名幼儿分1组进行比赛,听到口令比赛开始,将鞋脱在爬爬垫前,幼儿爬过爬爬垫,拿上指定的物品,快速爬回,然后穿上鞋子,穿好的幼儿举手示意。 六、奖项设置 一年级组为单位,各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自理“小能手”。 七、家长配合 家长可以结合本次比赛项目在家中对幼儿有意识的进 2 行自我能力锻炼,恳请各位家长调整好时间,观看您宝贝的表现哟!预祝宝宝比赛取得好成绩!!! 八、比赛流程 1.家长进场 2.选手入场 3.升国旗 4.领导讲话 5.园长讲话 6.开始比赛。附、比赛名单:大班:整理床铺 比赛规则:六人为一组,同一时间开始整理床铺,要求叠好被子、放好枕头,完成后举手示意,看谁又快又好。 第1组钟俊杰张雅茹田梓菡薛子涵赵培希

0—3岁亲子活动方案

幼儿园0-3岁亲子早教进园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0-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接受各种环境刺激的敏感期,这时孩子已经具备了接受教育的基础和条件。为加强家庭、幼儿园的有效互动,为0—3岁孩子的父母提供幼教资源,帮助家长了解早期教育的意义和方法,让科学的早期教育走进千家万户,从而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我园特开展0-3岁亲子进园活动。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各项游戏活动和实践操作活动,开发潜能,提高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 2.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感受幼儿园的温暖,拉近于孩子与幼儿园之间的距离。 3.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理念和技能,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活动时间:2017年6月10日上午:8:30 四、活动地点:幼儿园 五、活动流程 (一)家长和孩子陆续来到,报到签字,领取活动表格。 (二)主持人讲话 主持:(主持兼音箱音乐播放) (三)亲子活动 1.分组自主游戏 2.亲子集中游戏 (四)活动结束。 六、具体活动安排 ★流程一:分组活动

区块一:搭积木 材料准备:活动展板、大小不同的木块积木 活动玩法:宝宝用各种木块积木搭建房子。 区块二:运南瓜 材料准备:活动展板、小车、障碍物、南瓜、框子 游戏玩法:宝宝抱着南瓜坐在小车内,家长推着小车从起点出发,绕过障碍物到达终点,将南瓜放入框中算成功。 区块三:爬呀爬 材料准备:活动展板、拱门、钻洞隧道 游戏玩法:宝宝从起点出发向前爬行,爬过拱门和钻洞隧道到达终点。 区块四:我会飞 材料准备:阻力伞若干把 游戏玩法:小朋友带上阻力伞,家长背上孩子往前跑,跑到目的地就完成。 区块五:魔法棒 材料准备:活动展板、木皮、吸管、各色皱纸、固体胶、空气黏土。 活动玩法:将皱纸揉成团,空气粘土自己塑形,并装饰在魔法棒上,变成五彩魔法棒。 ★流程二:亲子集体游戏 活动:爬爬乐 材料准备:彩色布若干 活动玩法: (1)家长分成三组,分别将自己对的布围成一圈,并一起拉直彩色布。注意:用力拉直,不能松手。 (2)幼儿分成三组,以接力的形式从起点开始爬到终点。 游戏要求: (1)小朋友爬行,家长一定要拉紧布。 (2)家长可以在终点等待宝宝,并将宝宝抱下来。

2018年春季自理能力大赛活动方案(2)

土右旗第二幼儿园(葫芦头分园)第一届幼儿自理 能力大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促进各班老师加强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并促进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发展。 2.通过活动,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会穿脱衣服、鞋袜、系鞋带及叠衣服、被子等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3.邀请部分家长的参与,让家长了解孩子的能力,在家有意识有目的地训练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4.通过班级之间的比赛,增强孩子的比赛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活动形式及时间: 1、活动时间: 小、中、大班级组:2018年5月24日(星期四)上午9:40开始 2、活动形式: ①各班教师组织孩子在本班进行选拔比赛,对家长进行宣传并配合本次活动。 ②在班级评比的基础上,各班推荐3名幼儿参加幼儿园决赛,邀请部分家委会成员参加活动。

三、具体活动安排: 班级:小班 1.叠放好一件上衣 2.穿好园服 3.穿好鞋 准备:小板凳3把,上衣3件,桌子2张(幼儿带园服入场)要求:在规定时间完成,速度最快者获胜,每组3或5人。 班级:中班 1.脱园服 2.叠放好园服 3.穿园服裤子和一件有四个钮扣的衣服 4.穿鞋子 准备:小板凳3把,桌子2张,上衣3件(4个纽扣),幼儿穿园服入场。 要求:在规定时间完成,速度最快者获胜,每组5或4人。 班级:大班 1.脱园服 2.叠放园服 3.穿上园服 4.穿一双有鞋带的鞋子 5.叠 毛巾被 准备:小板凳3把,桌子2张,有鞋带的鞋3双,幼儿小床、被褥3套。 要求:在规定时间完成,速度最快者获胜,每组6人。 四、活动准备 1.各班级提前做好幼儿选拔工作周三下午上报参赛幼儿名单,并利用区角活动时间带幼儿来保教室抽签决定比赛组别。 2.场地安排:幼儿、教师以及家长分组坐在两端,参赛的地点在

大班室内晨间活动方案

大班室内晨间活动方案 ——好玩的桌椅 班主任:黄晓霞晨间锻炼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环节之一,对孩子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日之计在于晨,晨间活动可以发展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也可以让孩子通过自主选择材料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识。晨间活动有户外和室内两种活动,在天气好的情况下我们大部分都在户外进行,那么如果遇到下雨天,或者天气不好的情况,我们就要进行室内晨间锻炼了。本次室内晨间活动我选择的材料是幼儿所熟悉的桌子和椅子,让孩子用多种方法玩桌子和椅子。 活动地点:大班走廊 组织人员: 班主任:黄晓霞老师、副班:陈晓燕老师、阿姨、实习生、全体大班幼儿活动目标:1.幼儿自主探索桌椅的各种玩法,发展平衡、钻爬、攀登能力和动作的协调性。2.幼儿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3.幼儿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有保护自己身体的意识 活动准备: 桌子4 张,椅子人手一张 活动安排: 1.教师和幼儿把桌子椅子搬到走廊上进行活动2.一位教师固定桌子让孩子爬过桌子,这有一定的难度,可以让孩子充满一定趣味性的挑战性让孩子自主选择游戏难度。3.幼儿用桌椅进行多种玩法(钻、爬、跳等) ①爬过“高山”(爬上桌子,跳下桌子) ②过“小桥”(椅子排列) ③钻过“山洞”(钻桌子) ④开火车(幼儿把椅子摆成竖排) ⑤骑小马(幼儿用椅子骑小马) ⑥跨栏(幼儿用椅子当跨栏) 4?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各种玩法进行自主活动

5?教师参与幼儿的活动中与幼儿一同进行游戏 6?教师参与幼儿游戏的同时也确保孩子在活动中的安全 7. 8: 55分室内晨间活动结束(放音乐提醒幼儿收好桌椅放回教师) 8 ?教师组织幼儿做晨间谈话(要表扬勇敢的孩子,表扬动脑经想出多种玩法的孩子、鼓 励能力弱的孩子,或者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好的、不好的现象) 9.晨间谈话结束后组织幼儿做好早操准备工作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比赛活动方案

中兴幼儿园小班幼儿生活技能比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意图:现在的幼儿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包办代替过多,很多幼儿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缺乏自理能力。在小班年龄阶段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通过“靠自己”、“我能行”等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增强自信心。 二、活动时间:2014年4月30日 三、活动地点:幼儿园操场 四、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常规和自我服务的意识,让孩子从小养成自己动手的良好习惯。 3.感受集体活动带来的乐趣。 五、活动项目 活动一:叠毛巾 活动准备:毛巾60块、桌子六张、塑料筐六个。 玩法:每名幼儿十块小毛巾,活动开始,开始叠毛巾,必须叠成小方块,然后叠放整齐,速度快且摆放整齐的为胜。 活动规则: 1.指令发出后方可开始。 2.将毛巾按要求叠放整齐后,举手表示完成。

活动二:整理彩笔 活动准备:彩笔12盒。 玩法:游戏开始,幼儿把彩笔依次摆放在彩笔盒中,速度快者为胜。 活动规则: 1.指令发出后方可开始。 2.把所有的彩笔都插回盒子里。 活动三:剥蛋壳 活动准备:鸡蛋60个、小碗12个。 玩法:幼儿每人一个鸡蛋,听到指令后,开始剥鸡蛋,速度快,皮剥的干净者为胜。 活动规则: 1.指令发出后方可开始。 2.剥好鸡蛋的蛋壳,鸡蛋和蛋壳放在指定的地方,举手表示完成。 活动四:插花篮 活动准备:雪花片若干、塑料筐12个。 玩法:幼儿按照雪花片的颜色,依次拼插三个小花篮,插的速度快且造型标准者为胜。 活动规则: 1.指令放出后方可开始。 2.每人拼插三个花篮,拼插完后,举手才算完成。 二〇一四年四月二十二日

2—3岁早教活动方案1

2—3岁早教活动方案 一、教师指导语(自主意识期25-36个月) 2—3岁的宝贝各方面的变化最大,他会让你大吃一惊,宝宝的体能增强了,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加深了,情感理解和语言能力也有了突飞猛进。已经能跑能跳,能说会道,什么事都想研究,一会儿爬上椅子,按住水龙头,搞个“水漫金山”,一会儿又将玉兰油在他的小脸上涂个大花脸,然后特有成就的呵呵笑!他已再不是婴儿,而好象在准备迎接世界的新挑战。 方案一 活动名称:踢球(躯体运动) 适合年龄:25—36个月 游戏目的:1、在家长的帮助下练习踢球的动作,增强腿部的力量。 2、培养对球类活动产生兴趣。 游戏准备:一个颜色漂亮的球、一块较宽的场地。 玩法指导:1、妈妈或爸爸把球拿出来说:“宝宝我们一起来踢球吧!” “请爸爸拉着宝宝的一只手,我给你踢过来以后爸爸带 着宝宝再把球踢回来给我,好吗?” 2、爸爸带着宝宝与妈妈练习踢球,游戏可反复练习。扩展建议:1、在宝宝踢不到球或不愿意踢时,家长可以帮助宝宝抬腿向球踢去。当宝宝踢到后给予及时表扬。

2、为了增加宝宝踢球的兴趣,可以邀请一些年龄的小朋 友一起游戏。 注意事项:1、家长在拉宝宝的手臂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拉伤宝宝。 2、在宝宝踢球时,要引导宝宝身体要保持平衡。

方案二 活动名称:漂亮的糖果瓶(锻炼手指小肌肉、感受颜色) 适合年龄:25—36个月 游戏目的:指导家长让孩子在撕撕、团团、盖盖、塞塞的游戏中,锻炼手指小肌肉群,促进对颜色的认识,发展手、眼、脑的 协调能力。 游戏准备:大小不一的透明玻璃瓶,各种色彩的纸(软纸、绉纸)。 指导语: 家长对孩子能走、跑、跳这些大动作的发展往往比较重视,而 对孩子小肌肉动作的训练容易忽视,小肌肉动作的发展对大脑皮层神经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对孩子画画、写字以及动作操作能力的发展, 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玩法指导:1、家长和孩子一起先把各色彩纸撕开,团成糖果状,如果孩子的纸团得不紧,同时示范如何能团紧,同时告诉孩 子,不团紧就不像糖果,也塞不进瓶里。 2、家长启发孩子,先分出“糖果”的大小。 3、家长示范、启发孩子拧开瓶盖。 4、家长指导孩子将“糖果”大小与瓶口大小相比较, 大的塞进大瓶。小的可以放进大瓶,也可以放进小瓶。 5、“糖果”塞好了,和孩子一起将瓶盖拧紧,漂亮的 糖果瓶就做成了,家长要拍手鼓励,称赞孩子能干,让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