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区域地理导学案地图(无答案)

高中区域地理导学案地图(无答案)
高中区域地理导学案地图(无答案)

区域地理——地图(1)

NO.2

预习案

【课标要求】能够根据比例尺的比例式||,正确进行实际距离、图上距离的换算||。

能够在等高线图上||,根据等高线的形状||,疏密||,正确判读地形的名称和坡陡程度||。【学习目标】明确地图三要素||,能在不同类型的地图上进行方向判断||。

【使用说明】

1.依据预习案通读《区域地理》教材P4-P9||,勾画课本||,熟记基础知识||。

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3.重点掌握:地图的三要素、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一、地图三要素

地图||,就是依据一定的数学法则||,使用制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在一定的载体上||,表达地球(或其他天体)上各种事物的空间分布、联系及时间中的发展变化状态绘制的图形||。随着科技的进步||,地图的概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将地图看成是“反映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形象、富豪模型”||,地图是“空间信息的载体”、“空间信息的传递通道”等||。

1.阅读课本||,总结判断方向的三种方法(一般地图、指向标地图、经纬网地图)||。

2.不同大小比例尺题地图的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结合地图册P3)?

3.地图的三要素有哪些?

4.什么是比例尺||,它有什么特点?

5.了解基本的地图图例和注记||。

二、等高(深)线的判读

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垂直投影到一个水平面上||,并按比例缩绘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等高线也可以看作是不同海拔高度的水平面与实际地面的交线||,所以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在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字为该等高线的海拔||。

1.区别绝对高度、相对高度||。

2.理解等高线的概念及其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3.什么是等深线?

4.读右图中各条实线是海拔高度相等的点的连线||,

思考:图中A处表示什么?

B处表示什么?

C处表示什么?

D处表示什么?

E、F相比||,E表示什么部位||,F表示什么部位||,

第1页/共4页

G处表示什么?

5.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结合地图册P4-6)||。

【我的疑问】

【拓展阅读】

本初子午线||,即0度经线||,亦称格林威治子午线或格林尼治子午线||,是位于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一条经线(亦称子午线)||。它是人为假定的||,它不像纬度||,有自然起

讫(赤道和两端)||。这样就使零度经线的选择||,是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后

确定的||。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经度学术会议上||,正式确定以通

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作为全球的零度经线||,公认为世界计

算经度的起点线||。通过地球两极而与赤道直交的圆弧即为子午线||,又称经

线||。本初子午线的东西两边分别定为东经和西经||,于180度相遇||。本初子

午线不是东西半球的划分||。

定点原因:世界著名的格林尼治天文台建于1675年||。当时||,英国的航海事

业发展很快||。为了解决在海上测定经度的需要||,英国当局决定在伦敦东南

郊距市中心约20多千米||,泰晤士河畔的皇家格林尼治花园中建立天文台||。

1835年以后||,格林尼治天文台在杰出的天文学家埃里的领导下||,得到扩充

并更新了设备||。他首创利用“子午环”测定格林尼治平太阳时||。该台成为当时世界上测时手段较先进的天文台||。随着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许多国家先后建立天文台来测定地方时||。国际上为了协调时间的计量和确定地理经度||,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国际经度会议||。会议决定以通过当时格林尼治天文台埃里中星仪所在的经线||,作为全球时间和经度计量的标准参考经线||,称为0°经线或本初子午线||。此后||,不仅各国出版的地图以这条线作为地理经度的起点||,而且也都以格林尼治天文台作为“世界时区”的起点||,用格林尼治的计时仪器来校准时间||。

区域地理——地图(1)NO.2 探究案

【学习目标】

通过对等高线地形图中方向、距离等的判读||,能够在地图中进行比例尺的换算和各种地形的判断||。【使用说明】

1.明确目标||,迅速梳理探究题目要点||,提高自主探究效率||。

2.积极参与合作探究||,碰撞智慧||,各取所需||,整理提升||。

材料: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夏令营在图示区域进行了野外天文、地质、植被、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

根据材料并结合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河流的流向?

(2)计算登山路线的直线距离?思考为什么实际登山线路没有按照直线距离进行?

(3)同学们把夜晚宿营地点选在图中A处||,从图中提供的信息简述理由||。

训练案

【使用说明】

1.先用五分钟复习回扣所学内容||,再限时用5分钟独立闭卷完成||。

2.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身体读图要准确、全面||,规范思路||,准确表达||。

1.一支特种兵小分队||,在方圆25 平方千米的范围内执行任务||,小分队指挥员所使用的地图||,比例尺应当为()

A.1∶1||,000||,000 B.1∶500||,000 C.1∶500 D.1∶10||,000

2.某地图上||,甲乙两地相距11.1 厘米||,且都位于北半球的同一条经线上||,当夏至日太阳位于上中天时||,测得甲地太阳高度为60°||,乙地为50°||,那么该地图的比例尺是( )

A.1:24000000

B.1:3000000

C.1:500000

D.1:10000000

3.将1:10000 的某幅地图||,表达的范围不变||,图幅放大为原图的四倍||,则新图的比例尺是()A.比例尺不变 B.1:2019 C.1:5000 D.1:40000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4~

6题||。

4.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总体

流向大致是()

A.西北向东南流B.东南向西北流

C.东北向西南流D.西南向东北流

5.该地区拟建一条铁路||,有人设计了一选线

方案(如图)||。方案沿线甲、乙、丙、丁四处中

明显不合理的有()

A.1处B.2处C.3处D.4

第3页/共4页

6.若要安排露营活动地点||,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断||,最不适宜的地点是() A.W B.X C.Y D.Z

2019年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使人民的生命财产蒙受了巨大损失||,山区安全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新课题||。据此完成7题||。

7.舟曲泥石流的发生会导致河谷堵塞形成堰塞湖||,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最容易形成堰塞湖的是()

区域地理第一章地球与地图导学案资料

课题: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主备人:李嗣林审核人:梁世斌上课时间:第1-2周 第一节地球 一、【学习目标】 1.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2.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 3.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第1课时地球和地球仪 一、预习导学 (一)地球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形状:两极_________,赤道略鼓的_________。赤道周长:约_________千米。 (二)经纬线和经纬网

当地和地心连线(或是当地地平面的垂 线)与赤道平面构成的线面角 当地经线所在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构成的二面角 赤道(即0°纬线) 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 _______向北、向南各划分为90°,_______向东、向西各划分为180°,分别称为东经、西经 在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在地球上确定任何一个点的位置。以下是不同形态的经纬网 在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在地球上确定任何一个点的位置。以下是不同形态的经纬网 10° 20° 30° 40° 50° 10° 20° 30° 40°

4.东西半球的划分:由西经经线向东至东经经线为东半球;由西经经线向西至东经经线为西半球(如下图)。 (三)、经纬网及意义: 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利用它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 二、案例探究1:定位 以常见经纬网图来理解经纬网的组成 1.确定具体经纬度位置 (1)经纬网图上经纬度位置的确定。 在经纬网图上确定经纬度,首先要判断出经纬线,然后根据度数确定出经纬度。如上图中A点为(23°26′N,70°E),B点为(23°26′N,135°W),C点为(66°34′S,45°W)。 (2)根据北极星仰角确定纬度在北半球,北极星仰角即为当地地理纬度。 2.确定半球位置 可根据经纬度确定半球位置,如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水陆半球等。 3.确定区域位置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使用案例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使用案例 一、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的案例教学要求 近些年来,案例教学的提法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高中地理课程和地理教学的研究文章中。在地理教学大纲中规定使用案例教学,可以从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修订本算起。该大纲规定,在高三年级开设地理区域研究的选修课,其中包括“中国国土的整治和开发”的内容。大纲要求结合东北、黄淮海平原、南方红壤丘陵低产区、黄土高原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柴达木盆地、长江三峡、西南地区八个典型地区的具体事例来学习我国的国土整治和开发问题。 当时的大纲和大纲学习指导中都没有出现“案例”的字样,但是《学习指导》中把“采用了原理与事实之间的新的联系方式”作为该大纲的特征之一,而这种“新的联系方式”就是“鼓励采用典型个案或例子说明基本原理”。2001年,教育部对《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进行再一次修订时,正值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一些新的教育理念被吸收到修订的大纲中。“中国国土的整治和开发”仍作为选修课,但改为“中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的案例研究”,这是第一次在教学大纲中使用“案例”一词。该大纲与1996年版大纲的另一个不同,是把案例所在的区域名称从“教学内容要点”中删去,只在“知识要求”中规定了必学的案例,并在该区域名称后面加上了“等”字。 比较两个教学大纲可以看出,后者对教学要求的表述更接近

案例教学的本质。首先,教学的主要目标不是定位在对某个具体区域整治和开发情况的了解,而是定位在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典型问题的了解上;其次,除了“知识要求”中规定的案例外,鼓励教师使用其他案例进行教学,使教学更加开放。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在区域发展部分的教学要求中,继续提出案例教学的要求: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选择符合“标准”主题的区域,采用案例分析方式编写教科书和开展教学,并规定本部分至少选择3个中国案例,1个外国案例。 课程标准对案例教学的体现与现行教学大纲有两点明显的不同:一是由于区域发展内容的教学由选修变成必修,实际上使案例教学成为高中地理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二是课程标准不再规定必学的区域案例。虽然在大多数实验教材中,很可能仍选择现行教学大纲中规定的那些案例,但课程标准的开放对促进高中地理课程的进一步开放和适应各地区具体地理情况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更加明确地体现了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学习原理而非仅学习具体区域”的实质。 二、作为学生研究对象的案例 在教学中,案例的使用经常会被泛化,只要是用于教学的实例,如教案、教学体会、教学实录等,都可能被称为“案例”。为了区别教师经常使用的各种例子,本文将“案例”界定为用于学生探索学习用的专门实例,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它具备如下特

高中地理地图学案

第一篇基础知识第2节地图 【目标解读】 1. .了解比例尺的表现形式,会比较大小及利用比例尺进行相关计算。 2. 了解常见的图例、注记,学会判断各种地图上方向的方法。 3.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原理。 4.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5.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能够正确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和绘制地形剖面图。 6.以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经纬网图为背景,考查地形特征描述、方向判断、区域特征的综合分析。 【自主学习】 一、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 (1)公式: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际距离。 (2)大小:若用分数表示,分母越大,比例尺越①。 (3)表示形式:②、文字式和线段式。 2.方向 (1)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③。 (3)有经纬网的地图:纬线定④,经线定⑤。 3.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用来表示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二、地形图 地表呈现各种各样的形态,每一种地表形态都有一定的外部特征,在等高线图上会以不

同的形态表示出来。看等高线的疏密,可知道坡度的大小;看等高线的形状,可确定地貌类型。 三、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应用 地形剖面图是由等高线地形图转绘而成,绘制时要抓住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最高点、最低点等关键控制点 等高线图是高考最常考查的一种图形,在对其分析解读时,必须审视图例和注记,判断地势的高低起伏,把握穿过等高线的条数、数值及疏密状况。结合其常见考查角度,在对其判读时重点突破:判断地形类型、确定坡度陡缓和地势、地形对气候与对河流的影响分析。探究点一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运用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思考探究下列问题。 (1)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好还是乙处 好?为什么? (2)若该区域计划建一水库,坝址应选在A、B、C 中的________处,为什么? (3)①处陡崖顶部海拔约为________米,陡崖相对高度为________米。 【反思归纳】 1.判断坡度陡缓:①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坡度越;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 ②不同图中,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等高距越,坡度越;③不同图中,等高距相同,比例尺不同,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 2.开辟梯田的条件:开辟梯田应考虑、等条件。 3.水库坝址选择的条件:修水库的地形条件是河流的上游山区并具有“”的地形区。“肚子大”利于储水,“出口小”利于建坝。 4.陡崖高度计算方法:(n-1)×d≤陡崖高度<(n+1)×d(其中n为相交等高线条数,d 为等高距)。 探究点二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应用 读材料,思考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迎接2011年新年旅游旺季的到来,我国南方某市进行旅游调查后计划在本市某处进行旅游开发建设。

2020年(新课标)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中国的气候

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3.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4.气候的主要特征。 5.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热点提示:我国各地气候对农业业生产及农作物分布的影响是高考的热点。 预习学案 一、气温 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1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一线。 2、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气温的最低值出现于;原因是;气温的最高值出现于,原因是 二、降水 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2.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 3.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降水多的原因是, 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原因是。 三、气候的基本特征 1. 和是我国气候的两大基本特征。 2.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是。 3.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不稳定,如果夏季风势力强则容易导致;夏季风势力弱则容易导致,华北地区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后果,因此旱涝灾害是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 4.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灾害对工农业生产危害极大,但是也可以有效的缓解这一地区的伏旱,这种灾害一般发生在季节。 探究案 知识点一、中国的气温 1.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 2.读中国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思考: ⑴我国1月等温线大致呈走向,主要影响因素是;0℃等温线大致穿过 一线。图中C处等温线向北弯曲,说明弯曲处气温比两侧,主要受因素影响。 ⑵我国7月等温线大致呈走向,主要受和因素影响。 ⑶我国夏季(7月)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各在哪里?分析原因。 (4)冬季四川盆地较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3.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1)积温 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主要因素。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地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能活跃生长。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2

案例《2,3常见的天气系统》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高中地理新教材知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详实,是使学生们“获得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目的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学中应该避免照本宣科,让地理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来获得知识和认识自然发展规律的一个平台。 高中地理中有很多知识是密切生活的,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的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内容。这一节中很多的知识学生在生活或者在电视上都能够经常接触到。天气的阴晴、冷暖学生司空见惯了,也切身感受到,但未必能掌握其变化的规律。这些问题的提出学生非常感兴趣,学习的激情比较高,而且教材对这一内容的介绍也表较详细。怎么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住天气变化规律呢?在思考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我先后想到了三个教学方法: 第一、联系生活。在上课之前给学生放一段学生经常接触的天气预报视频,学生看到其常看的节目时,感觉很亲切,学习的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而且视频中也富含的这一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有先入为主的思想,首先对所学知识有个大概的了解,凭借学生们的已有知识,将视频中的内容储存在大脑中,再经过加工、分析、比较,形成新事物的形象,来获取新知识。这样做对接下去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利用多媒体动画来演示锋面结构和成因示意图。多媒体的信息含量比较大,可以在课堂当中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图片和动画。本节课的一些知识比较宏观、抽象,且学生们在初中时地理知识比较薄弱,单单通过文字表述,学生很难理解锋面的结构和变化过程。通过读图(锋面结构图)可使学生们加深

对文字系统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他们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 第三、联系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天气在地球的各个地方都有其特殊性,而且心可改也提出了让学生多学习家乡的地理,所以在将这个内容时,我大胆的加入了本地的天气变化来解释常见的天气系统。在上这节内容时,刚好有一股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市,结合此次的冷空气南下,形象地解释了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状况以及给我市带来的影响,通过这一例子学生很容易的理解了冷锋的知识。 第四、图表结合讲解法。鉴于教材中的图像统和文字系统都是我们要掌握的内容。而且常见的天气系统中又存在着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三种不同的天气系统,这三种天气系统既有相似的地方也不同的地方,对于这点学生非常容易混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通过列出表格对比三种天气系统的俯视图、侧视图、结构、气团运动状况、降水分布、降水特征以及过境的天气变化特征。这样做学生就可以直观的感受到三种锋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轻松的缕清知识点。 不过这节课的设计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 第一、是在时间的把握上,前面锋面的结构和成因上用的时间过多,使得后面列表比较三种锋面系统的异同上所用的时间相对较少。提到最近冷空气对我市的影响这一知识点,所用的时间也不够。很多学生没有很好的了解此内容。 第二、在讲到锋面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对所经过地区天气变化的影响时,过早的把答案公布给学生,使学生没有来得及思考问题,学生的动脑能力没有很好的调动起来,活动不充分。 第三、上课过程中,由于多媒体的出错,有几个动画没有展示出来。且多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全册学案(word版可直接打印)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全册学案(预习必备可直接打印)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学习目标】 ①识记天体系统及其层次,理解宇宙的物质性、运动性。 ②了解太阳大气层的分层,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运用图表资料,理解太阳活动(主要 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③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学习过程】 自学质疑: 一.宇宙 1.宇宙是和的统一体,是、发展的、变化的物质世界。 2.宇宙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请阅读课本P3和图1-1-6天体示意图,列 出天体系统层次图 二.太阳 1.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按距日由近及远的顺序是,小行星带在之间。 2.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到外分别为,每层对应的太阳活动分别是,两者的活动周期为年。 3.请列举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三.地球 地球是普通的,又是特殊的。它是目前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合作探究: 1. 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层,将会产生什么后果? 2. 假设宇宙中某颗行星上有生物,它应该具备什么样有条件? 当堂检测: 1.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在黑子数目最多的地方和时期,耀斑等其他形式的太阳活动就很少出现 B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C .太阳黑子多少的变化周期大约为11年,耀斑多少的变化周期大约只有若干分钟 D .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黑子和耀斑都出现在光球层里 2.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是 ( ) A .有线电话突然中断 B .气温异常升高 C .指南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D .山体发生滑坡 3.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 ) A .日地距离适中 B .因为有月球绕转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 自身条件 安全的 太阳光照 适中,地表温度适宜,有 水存在。 适中,有大气层。 适中,地表温度的 变化幅度不大。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三篇】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三篇】 气温年较差的纬度规律是_____________ 3、降水 (1)大气中的水汽来源:______和蒸腾 (2)饱和空气与气温的关系:成正比 (3)降水形成的条件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等降水量线:人们根据世界各地气象记录,把降水量相同地点在地图上连起来,这叫等降水量线 4、影响气候的因素 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位置、海陆分步、地形、气压带和风带、洋流等 5.气候的地区差异 6、陆地自然带 由气候、土壤、动植物等地理事物组成了自然环境的总体,称为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部特征称为自然景观。而植被是自然景观最明显的标志。 自然带名称分布气候特征植被类型典型动物 热带雨林带全年高温多雨热带雨林猩猩、河马、大象 热带季风气候亚洲南部和东南部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草原带雨林两侧全年分雨季、干季热带草原长颈鹿、斑马狮子、鬣狗 热带沙漠带回归线附近大陆西部,中部终年炎热干燥 温带沙漠带温带内陆气温较差很大,降水稀少温带沙漠野驴、双峰驼 温带草原带温带草原黄羊 温带阔叶林带温带草原东西两侧温度适中,降水较丰富 亚寒带针叶林带北半球温带阔叶林带以北冬长夏短,降水较少亚寒带针叶林熊、狐、松鼠 苔原带针叶林带以北气温很低,降水少 冰原带北冰洋沿岸,南极大陆酷寒冰雪裸地北极熊、企鹅 (三)世界的自然资源 资源类型世界分布 土地资源 世界土地资源破坏严重的原因: 生物资源森林资源1、现存的森林主要有热带雨林和__________林 2、森林资源的环境效益: 草场资源1、主要类型:热带草原、温带草原、高山草甸、河漫滩草甸等。 2、分布:热带草原主要分布在非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大陆;温带草原主要在亚欧大陆和南北美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案例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案例 特殊地理现象的成因分析(高三复习) (知识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从而构成了自然环境的有机整体,但在这个有机整体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导致在一些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地理现象中出现了众多特殊的地域分异,而这些地域分异由于成因各异,是教材知识的延伸和拓展,能够考查学生的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已越来越成为近年来高考的重要内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专题的复习,掌握自然界中特殊地理现象的形成原 因。 2、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增强学生探究特殊地理现象成因的习 惯与能力。 3、通过例题的讲解使学生明确这一类试题的审题与解题规 律。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分析,探究“特殊”的成因,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分析、发现特殊的地理现象,并加以解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独立思考,不断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产生的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成因分析(如:澳大利亚的热带草原气 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巴西高原东南沿海、澳大利亚东北部、中美洲东北部等地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等等。) 2、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原因。 3、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条件。 4、改造自然条件影响农业布局。 5、工业布局的特殊性。 6、交通线路布局的特殊性。教学难点:特殊地理现象的成因 分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师生互动、分组合作探究学习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设计:(引入)利用热带草原气候的“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导入澳大利亚热带草原气候的分布并要求学生分析原 因。 1、澳大利亚热带草原气候的分布 (课件显示)澳大利亚热带草原气候的分布图。 问:该处热带草原气候呈半环状,那么 A(北部)、B(东部)、C(南部)三地的气候成因一样吗?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讲 地球与地图学案

第1讲 地球与地图 域图相结合进行考查。 经纬网及其应用(5年2考)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观察上图可知: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故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地球仪 (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其自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道上最大 (4)经度和纬度

经度 ° 定位置 1.确定具体经纬度位置 (1)经纬网图上经纬度位置的确定。在经纬网图上确定经纬度,首先要判断出经纬线,然后根据度数确定出经纬度。 (2)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如北极点上北极星的仰角为90°,赤道上北极星的仰角为0°,该度数即为当地的纬度数。 2.确定半球位置 可根据经纬度确定半球位置,如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水陆半球等。 3.确定纬度带和温度带位置 4.确定区域位置 根据经纬度确定所在的地形区、气候区、自然带、大洲、大洋等区域。 定方向 理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方格状经纬网图

(1)确定南北方向 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的在北,南半球的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2)确定东西方向 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在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分别在东西经,如图所示: 若下图中A、B两点的经度差<180°,则A在B的西北方向;若下图中A、B两点的经度差>180°,则A在B的东北方向。 2.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地经纬网图为例) (1)图中A、B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根据自转方向判断B在A的正东方。 (2)图中B、C两点位于同一经线上,根据极点位置判断C位于B的正南方。 (3)图中C、A两点既不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同一纬线上,根据以上方法分别判断东西方向、南北方向,可确定C在A的东南方。 3.不在同一经纬网图上的两点方向的判断 若已知两点不在同一经纬网图上,或只知两点的经纬度,则需要把两点转绘到同一经纬网图上再判断方向。如图1中甲在乙的什么方向可以通过转绘的图2来判断,甲在乙的东南方向。 定距离(最短距离)、定范围 1.定距离 (1)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相隔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约是111 km,如图中AB。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高三地理复习课件-中国工业导学案——新版

中国地理概况——中国的工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借助地图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规律,能够在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和工业城市,简单分析其分布的原因。【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工业的作用和发展,初步掌握阅读分析材料的方法。 2.通过阅读中国主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基地的分布图,进一步熟悉读图析图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我国工业发展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主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基地的分布。 【学习内容】 一.工业的概况 1.工业分类 (1)根据产品的性质:重工业和轻工业 ①:主要生产生产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如:采矿、冶金、机械、电力等。 ②:主要生产生活资料(或消费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如:纺织、造纸、家电等。 2.主要工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社会经济因素: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般来说,_______、__ _____和_____ __是影响工业区位的三大主要区位因素。 3.按不同工业区位选择时的主导因素不同 工业类型工业特点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则 原料指向型 工业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市场指向型 工业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 动力指向型 工业 钢铁、冶金、化学等重工业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等工业 技术指向型 工业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 密仪表等工业 二.我国基础工业的分布 (1)煤炭工业:产量居世界首位,与煤炭资源分布一致,A 、B 自治区、C 省是最 主要基地。 (2)油气工业:集中在东北石油基地、油气产区、D 天然气基地、E 石油基地、近海油田。 (3)电力工业 火电是主体,分布于北方的重要基地和大城市; 水电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上游 2、钢铁工业

2021届复习高三地理 区域地理导学案设计 专题17中国的地形

NO.17 中国地形预习案 【学习目标】 1.仔细阅读教材文本两遍,说出中国的主要地形及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我国地形对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和城市、交通等社会经济要素的影响。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依据预习案读地图册P218~220中国的地形图、三大阶梯、地形剖面图、四大盆地、三大平原、 三大丘陵、三大半岛等,归纳核心知识;进行知识树的构建。重点掌握:地形特征及地形对我国自 然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到“我的疑问”处。 构建梳理自我完善 【情景导学】 《三国演义》主题曲的歌词这样写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 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 笑谈中。”这首歌词清晰表达出了我国的地势特征。 一、地势 地势特征:分析下图(沿32°N所作剖面图),结合资料,总结我国地势特征 请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范围和数字代表的地形区,并总结我国地势特征。 二、地形 1.地形特征:总结我国地形特征 2.地形地势的影响:思考并总结我国地形地势对气候、河流等的影响。 3.在中国地形空白图上,填写下列主要地形单元名称;画出30°N、40°N、80°E、90°E、110°E、120°E。 Ⅰ在图上填写主要山脉名称和河流名称 Ⅱ在图上相应位置填写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名称 Ⅲ对比各地形单元,掌握其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特征。 【我的疑问】 【地理视窗】 中国地理之最: 1.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最大的湖泊(咸)——青海湖 3.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4.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5.最热的地方——吐鲁番盆地; 6.最低点——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艾丁湖; 7.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8.海拔最高的大河——雅鲁藏布江; 9.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10.最大的狭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11.中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12.中国最高的盆地——柴达木盆地 13.中国最大的丘陵区是——江南丘陵区;14.中国最长最宽的山脉是——昆仑山脉 15.中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黄河;16.中国河流流域最广的是——长江流域; NO.17 中国地形探究案 探究学习智慧碰撞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结构图

中国地理知识纲要 (结合地图册及教材配套使用) 一中国地理概况 1-位置范围和行政区划 位置:半球、温度带、纬度带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范围:四至(东南西北),陆地面积、海洋面积。 相邻地理单位:陆上邻国(14),海上邻国(6),邻海(4个),岛屿。 行政区划:行政区划制度(省县乡),34个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省会、轮廓。省区之最。2-人口分布和民族特征 人口: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人口分布特征(人口分布不均衡,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人口问题(详见必修二)。 民族:民族构成、民族分布特点。主要少数民族分布地区、风俗习惯。 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二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中国地形地势总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主演地形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概况和特征。 主要山脉:走向,位置,意义。 地形特征对我国的影响:对气候、对河流、、、 主要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分布地区及成因。 地形地势答题模板:地形:以**为主;地势:**高**低;地貌特点。 2-气候 中国气候总特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气温特点:夏季——特点及其原因(太阳辐射量、夏季风) 冬季——特点及其原因(太阳辐射量、冬季风) 中国降水特点:时间分布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南北方差异、中国降水量图解读。 中国温度带:主要温度带——分布地区、农业生产特色。 中国干湿区:划分依据、分布地区。 中国雨带:移动规律、移动原因。 主要气象灾害:分类、多发季节、成因、分布特点。 气候特征答题模板:气温特点、降水特点、气温降水的季节差异大小。 3-河流湖泊 基本概念:内外流河、区,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内外流区分界线。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教学案例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教学案例 《旅游地理》§1旅游景观的欣赏 绥林一中张慧文 【课标要求和解读】 1.课标内容: 举例说明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活动建议----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交流欣赏旅游景观的体验。 2.课标解读: 要正确欣赏旅游资源,首先要以了解旅游资源的不同类型和景观特点为前提,并且对中外著名旅游景点有必要的了解; 不同旅游景观形成原因不同,所以欣赏方法不同; 了解欣赏旅游景观的主要方法----了解景观特点、选择合适的观察位置、把握有利的观察时机、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和历史内涵、激发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知识目标:明确旅游景观的描述和欣赏是多角度的,掌握不同景观的一般欣赏方法----了解景观特点、精选点位、把握时机、洞悉文化定位。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不同的地文景观、气象景观、水域景观的正确的欣赏方法。 3.德育目标: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质;激发学生探索神奇大自然的兴趣;巩固学生热爱自然和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在这一章中起导入作用,为学习旅游资源评价形成感性基础。 对旅游资源的了解,学生兴趣高,但亲身旅游经历少,所以对旅游景观欣赏方法的介绍,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联系生活实际,先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感性认识,然后分别从地文景观、气象景观、水域景观、人文景观等不同方面,以典型而著名的旅游景观为例,分别介绍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精选观赏电位、把握观赏时机、了解人文景观的内涵和特点......这既是本节内容的重点,也是本节的学习难点。

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知识积累、生活经历得以充分体现,善于运用引言的探索和课后的案例,真正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拟采用“激趣-探究-讲授-反馈-延伸”的教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教学中要避免景观图像的简单堆砌,必须精选图案,注意知识的扩充和延伸。旅游景观千差万别,旅游主体的人文素养和审美素质也各有差异,必要让学生明白欣赏旅游景观的多样性,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精神情操。 【教学对象分析】 我们学生对旅游资源的了解,还只是停留在初步的感性认识,缺乏系统的了解。但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旅游活动活跃,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旅游体验,为学习旅游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为课堂的互动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可以通过学生的谈体验、感受发挥他们的主动作用,老师只是需要帮助学生进行系统分析,形成不同类别旅游资源的一般欣赏方法,并帮助他们适当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教学实施过程】

高中地理必修二教学案

1.1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 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 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通过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图片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的自然增长。 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材料一: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 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教师讲解: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因此,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 板书: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和图1.3,让学生分析) 教师首先让学生说出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然后总结归纳: 1、读图名。 2、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坐标均表示时间, 纵坐标均为相应时期人口数)。 3、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的变化反映对应时段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 4、思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两图均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世界 人口数量增长的不同特点)。 问: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 (让学生结合课本P2读图思考题,分析回答同时让学生阅读课本图1.3,在图1.2中找出图1.3所在的时段,指导学生自学P3第一段,让学生分析近100年全球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最后师

高二地理 世界地理 地图复习导学案

高二地理世界地理地图复习导学案 地图复习导学案学习指导即时感悟840830820 【学习目标】 1、比例尺的概念和三种表示形式。比例尺的大小与所示地区范围的大小、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2、不同类型地图上的方向的识别方法。 3、常用的图例和注记。 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 【学习重难点】 1、识别比例尺大小,并运用比例尺进行相关的计算,会判读方向。 2、以等高线图切入考查方向的辨别、距离的计算、地形名称及特征。 【预习内容】 一、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 1、概念:表示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 3、表现形式:① 式: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② 式:1/或1︰③ 式: 4、比例尺的大小①比例尺大小的判断●比例尺大小用比值大小(即分数值大小)来衡量,分母越小,比例尺愈;分母越大、

比例尺越。●图上1cm代表实际距离越大,则比例尺越。例:比例尺A是1:20000;比例尺B是1: 则 A>B②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地区范围、内容详略、图幅四者关系。●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地区范围越、内容越;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内容。●表示同一实际地区范围的地图,比例尺越大、图幅越、内容;比例尺越小、图幅越、内容。 5、比例尺缩放的计算①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②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③将原比例尺缩小到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 ④将原比例尺缩小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 比例尺放大(缩小)n倍后,图幅面积放大到(缩小到)的倍数,是比例尺放大(缩小)到倍数的平方。如:比例尺扩大1倍,图幅面积变为原来倍。 6、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图多选用较的比例尺。●地图上的方向 1、一般地图(指无经纬网也无指向标的地图):上下,左右。 2、有指向标的地图:一般情况箭头指向方。 3、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方向,纬线指示方向。●图例和注记

高三地理艺术班导学案

第七天 3. 3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1、●运输、土地、集聚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运输:为了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土地: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且不可移动的。对于占地较多的工业企业来说,土地供给状况和地价的区域差异,显得十分重要,是仅次于运输因素的工业区位因素。 集聚:指由于靠近其他经济活动而使生产成本降低的外部经济因素。相关产业的集聚,一方面能够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2、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印象就可,考试中可能渗透到) 自然资源:诸如矿产、土地、水、生物等资源。资源型工业直接受制于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 自然条件:主要是指工业布局区域的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状况,以及有无大的自然灾害。如大型工厂不宜布局在地形起伏大、自然灾害频繁的地区。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交通运输条件、劳动力供给,以及投资环境与经济政策等。 生产技术因素:包括生产设备与工艺、从业人员素质与科技开发水平等。如高科技产业应当布局在大城市附近或科技水平比较高的地区。 市场因素: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对于工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工业生产直接面向市场,工业企业靠近消费地,有利于及时和准确地把握市场动态。 环境生态因素:工业生产不仅输出工业产品,同时还会排放污染物和废弃物。在工业布局的过程中,要努力减少工业生产对环境生态的破坏,严格控制工业区对居住区和其他城市功能区及生态环境的干扰。●(工业企业微观布局原则: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有水体污染的工厂,污水排放口应该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污染越严重,越应远离居民区;居民区和工业区之间最好用绿化带或水面隔离。) 信息和知识因素: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工业化的重要力量,信息(市场信息、科技开发信息、人才信息等)对企业作用十分重大。 ●主要的工业布局类型:原料地指向型(制糖、水产品、水果加工等)、动力指向型(有色金属冶炼)、市场指向型(食品、印刷、家具、瓶装饮料、石化等)、劳动力指向型(纺织、服装、家电装配等)、技术指向型(电子、飞机制造等)。 3.3、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 ①“投人一产出”工业生产链的含义 工业生产各工业部门之间往往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形成“投人一产出”工业生产链。 ②工业区位条件变化对工业转移、工业集聚的影响 ●世界制造业重心不断产生转移:英德→德美→美日→东亚与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与地区(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为重点)。 ●随着发达国家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传统工业区面临日益沉重的环境压力,部分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明显改善,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我国沿海地区,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地区。高质量的产品、迅速创新的产品和高度专业化的服务,仍由少数发达国家维持着垄断地位。 表1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读表l,完成6~8题。 6.该公司①、②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 A.开拓国际市场 B.建立品牌形象 C.吸引国外资金 D.降低生产成本 7.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 A.降低劳动成本 B.增强集聚效应 C.便于产品销售 D.便于原料运输 8.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 A.市场 B.资金 C.原料 D.技术 答案:6.A 7.C 8.D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影响工业区位条件的因素。 第6题: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可知,该公司在第①阶段主要是“接收订单,代工生产”,也就是接国外的订单,加工后再将产品卖点国外;第②阶段“销售走出去”,也就是将自己的产品卖到国外去,所以该公司①、②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开拓国际市场。 第7题:由表中所给的信息可知尼日利亚是该公司的销售对象之一,制鞋业又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所以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的目的是便于产品的销售。 第8题:意大利的制鞋业技术水平高,“在意大利的时尚之都米兰设研发中心”,只能是利用意大利的技术。

中学地理经典教学案例

一图在手,天下我有 背景介绍 首先,当今应试教育的制度导致了学生的地理学习态度不端正,初中只要最后通过统一考试即可,根本就不作为考试科目,更有一部分地区并不进行地理考试,只在初一的时候学习一年,而到初三时学科多、知识多,许多学生已经忘记了所学过的地理知识,然而到了高中,学校又会开设地理教学,这使得学生的知识积累出现了断代,学生的基础知识就会非常不牢靠。而且大部分学生对地理课非常不重视,再加课时的不足,就造成了学生的地理知识贫乏,进而形成对地理教育的新一轮冲击。 其次,学生对地理学科缺少正确的认识,他们单纯地认为地理学习就是记住一些城市或者国家等一些地理事象的名称,错误地认为在实际生活中意义不大,并且他们不了解现代地理学科中的许多问题其实都是与每个人和整个社会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的。 最后,学生对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以及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或多或少的问题缺少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以教师注入式的教授方式为主,确实令学生乏味。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学生缺乏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失去了对地理学习的兴趣,然后影响了地理课堂活动教学的顺利进行。 为了让学生对地理感兴趣并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在对他们讲解《地图》这一节时,我决定要让他们从这里开始喜欢上地理课堂。 案例描述 上课以后我说:?同学们,假期外出旅游的时候,除了带好必要的生活用品外,还有一件东西是必须要带,或者到了旅游景区必须要买的,因为它可以帮助你顺利而快乐的旅游。猜猜是什么??说完以后学生们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指南针,有的说雨伞,竟然有一个人说零食。。。。。。这是我看到罗泽胤想说又不敢说,就把他叫起来鼓励他说,?没事,大胆说吧,错了也没关系。? ?我,我觉得是地图。? ?同学们听到他说什么了吗,没错,就是地图,地图可以是我们足不出户就了解中国,了解世界,甚至了解整个宇宙。? 听了我的话,学生们都很惊奇,觉得我是在说大话,于是我趁热打铁,展示了几幅地图,顺序依次是宇宙图——银河系图——太阳系图——世界地图——中国地图——保定市望都县航拍图,通过这几幅地图让大家不仅了解了自己现在所处的位臵,更是拓宽了自己的思维,认识到自己生活的地球是多么的渺小,还有更加广阔的世界等着他们去发现。趁热打铁,我让他们在最后一幅保定市望都县航拍图上去找自己熟悉的地方,例如自己的家、学校、医院等。看着这幅图,大家都热烈的讨论寻找,这一个发现了学校,那一个发现了自己的家……在大家找的不亦乐乎的时候我说, ?同学们,地图神奇不神奇??

地图学案

锦州四高中自主探究学案(高二年级地理) 高二地理 - 1 - 编号2 内容: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主编:杜仁雪 时间:2012.9.4 一、学习任务 1.了解地图比例尺的概念,运用比例尺计算两地实际距离,归纳比例尺的大小与实际范围、内容详略的关系 2.学会判读不同类型地图上的方向,掌握地图方向判断的方法 3.学会运用图例和注记分析地理事物的方法 二、自主合作探究 1.地图的三要素是: 、 、 。 2.比例尺 (1)比例尺 = ,表示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缩小程度。 (2)比例尺的表达方式有三种,即 、 、 。 (3)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① 图幅面积相同时: 比例尺越小,反映的实地范围越 ,反映的地理事物越 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地范围越 ,反映的地理事物越 ②实际面积相同时: 图幅面积越大,比例尺越 ,反映的地理事物越 图幅面积越小,比例尺越 ,反映的地理事物越 3.地图方向的判断: ①一般情况下:面向地图,即上___ 下__ _,左_ __右___ 。 ②指向标地图:一般指向标指示的方向为 ③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 方向,纬线指示 方向 判读公路走向 4.图例与注记 ① 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② 对地理事物进行说明的文字或数字,方向一般为 、 。 三、巩固练习 1.太原学生小明暑假期间去杭州去看望外婆。下火车后他顺利地找到了外婆家。第二天,他浏 览了杭州名胜西湖。整个过程中,地图为小明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他共使用了四幅地图:①中国地形图;②南方地区铁路分布图;③杭州市交通图;④杭州西湖导游图。根据以上内容,完成 (1)对小明这次出行没有明显帮助的地图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如果图幅大小一致,上述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在比例尺为1:140000000的世界地图上,量得北京至莫斯科的图上距离为4.4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是_______公里。把比例尺放大1倍后,新图的比例尺为_______________。在放大后的新图上,北京至莫斯科的图上距离是_________厘米。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 倍。 3. 下列四地所代表的实地面积最大的是( ) A B C D 如图,完成4—5题。 4.A 点在B 点的什么方向( ) A .正东 B .西北 C .正西 D .东南 5.若一架飞机从 A 飞往 B ,最近的飞行的方向为( ) A .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B .一直向西 C .一直向东 D .一直向东南 6.下列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 110o 115o 40o 30o 45o 40o 80o 90o 10o 20o 35o 45o 10o 0o 10o 0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