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六年级数学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六年级数学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也适用于整数和分数相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页的内容和练习二的5~11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适用于整数和分数相乘,把分数乘法统一成一个法则.

2.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什么?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2.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二、新课

1.教学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也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

教师: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与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有什么联系?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对说得比较好的学生要给予表扬.最后,教师说明:整数能够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所以分数乘分数的法则也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

出示书上的两个例子.

×4 6×

把学生分成两组,每组计算一道题.计算之前教师让学生思考:4和6分别能够看成分母是什么的分数?

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计算过程:

×4=×===2

6×=×===5

最后,实行简要概括,使学生明确以下两点:

(1)因为整数都能够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所以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也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所以,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只要记住一条,即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2)具体计算时,碰到整数和分数相乘,能够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直接和分数的分子相乘,不必把整数化成分母是1的分数.

概括之后,教师把上面计算过程中的把整数化成分母是1的分数的过程用虚线框起来,并说明,以后在计算时能够不写.

然后,教师提醒学生:在计算时,也能够不把相乘的两数改写成分子、分母分别相乘的形式,直接把整数或分数的分子与另一个数的分母实行约分.例如6×能够这样计算:

==5

2.做教科书第21页下面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实行个别辅导.同时,了解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的熟练水准.特别要注意在整数与分数相乘时,是否还有学生先把整数化成分数,然后再计算,以及对能直接约分的是不是都先直接约分了.在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能够有意识地让那些计算不太熟练的学生说一说,以加深他们对计算法则的理

解.但是不必要求学生把计算法则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只要理解了意思,能准确地表达和使用就能够了.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七的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比较的.

三道题的答案分别是:16×<16,×4>,×<.

如果学生说明理由有困难,教师能够实行启发:(指着第一、三小题.)

“这两道题的意义是什么?”(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都比1小,所以16×<16,×<.”

简单概括为:“一个数与一个小于1的数相乘,乘得的积小于它本身.”

2.做练习七的第8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判断,然后指名说一说为什么错了,应该怎样计算.

使学生明确:第(1)题中的整数4能够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4相当于分子,只有当分子、分母有公约数时才能约分.把分子与分子实行约分,是错误的.第(2)题要使学生明确约分后,分子、分母都要分别相乘,不能相加.

3.做练习七的第9题.

教师说明要求:直接说得数,不说计算过程.

4.做练习七的第10题的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教师能够提问:

“这两个算式的写法为什么不同?”(第一问是求21的是多少,第二问是求的21倍是多少,它们的意义不同,所以列出的算式也是不一样的.)

“比较一下这两道题的积与第一个因数的大小,你能说一说道理吗?”(第一道题的积比第一个因数小,是因为它的第二个因数比1小;第二道题的积比第一个因数大,是因为它的第二个因数比1大.)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让他们思考练习七的第12*题.

四、小结(略)

五、作业

练习七的第5、7题,第10题的第(2)、(3)小题,第11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