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全国百师联盟新高考押题冲刺模拟(二十)生物试卷

2020届全国百师联盟新高考押题冲刺模拟(二十)生物试卷
2020届全国百师联盟新高考押题冲刺模拟(二十)生物试卷

2020届全国百师联盟新高考押题冲刺模拟(二十)

生物试卷

★祝你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高考考查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主观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7、本科目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含C、H、O、N元素的有机物均属于生物大分子

B. 动物激素均是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

C. 组成DNA和RNA的元素种类相同、碱基种类不完全相同

D. 淀粉、纤维素和麦芽糖水解得到的单体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及其元素组成等基本知识,属于识记层次的考查。

【详解】A、含C、H、O、N元素的有机物不一定是生物大分子,如氨基酸,A错误;

B、基因表达的产物是蛋白质,有的动物激素不是蛋白质,如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B错误;

C、组成DNA和RNA的元素都是C、H、O、N、P,组成DNA碱基的碱基为A、T、C、G,组成RNA

的碱基是A、U、C、G,C正确;

D、淀粉、纤维素和麦芽糖水解得到的单体都是葡萄糖,D错误;

故选C。

【点睛】激素不都是蛋白质;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不同。

2.下列有关某高等动物浆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可能存在的是

A. 吸收的葡萄糖: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

B. 抗体: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外

C.CO2:细胞质基质产生→细胞膜→组织液

D. 合成的RNA聚合酶: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核内【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中相关物质的代谢观察及场所,属于基本知识识记水平的考查。【详解】A、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A错误;B、抗体是蛋白质,核糖体产生后先后由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最后由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B错误;

C、浆细胞进行有氧呼吸,CO2产生于线粒体基质,细胞质基质产生,C错误;

D、RNA聚合酶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后进入细胞质基质,再进入细胞核内发挥作用,D正确;

【点睛】易错点: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不是全部过程的场所;抗体是分泌蛋白。

3.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烟雾90%以上都是PM2.5,香烟烟雾里面还包含焦油、尼古丁等多种化学物质。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 研究发现吸烟者得肺癌的概率较正常大,推测其原因可能是焦油等化学物质诱发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

B. 吸烟时,PM2.5进入人体的肺泡口腔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C. 空气中的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呼吸道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D. 吸烟时,PM2.5的颗粒物可能会刺激呼吸道,引起的咳嗽属于条件反射,其中枢在大脑皮层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生活现象为背景考查综合癌变、内环境、免疫和反射等知识及结合实际的分析能力。

【详解】A、癌变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吸烟者得肺癌的概率较大,原因是焦油等化学物质诱发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A正确;

B、肺泡与外界直接想通,PM2.5进入人体的肺泡,并没有进入内环境,B正确;

C、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C正确;

D、PM2.5的颗粒物刺激呼吸道引起的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在脊髓,D错误;

故选D。

【点睛】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等)参与即可完成。

4.请你依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下列直方图,其中错误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四分体指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在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中,然后内质网形成的囊泡会移向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所以内质网膜会减少;同时,高尔基体也会形成囊泡,最终与细胞膜融合,因此高尔基体膜基本不变,细胞膜面积增大;种群的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稳定性和衰退型;杂合子不断自交的过程中,杂合子的比例=(1/2)n,纯合子的比例=1-(1/2)n。

【详解】四分体时期,染色体数目没有增加,但DNA已经复制,因此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1∶2∶2,A正确;生长激素是一种分泌蛋白,与其合成、分泌相关的细胞结构及先后次序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因此内质网的膜面积会减少,细胞膜的面积会增大,而高尔基体膜面积基本不变,B 正确;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C错误;杂合子豌豆自交,后代纯合子的比例=1-(1/2)n,因此随着自交次数的增加,纯合子的比例不断增加,最后接近于1,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种群的基本特征、基因的分离定律等知识点,能够根据相关公式计算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杂合子、纯合子的比例。

5.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所得到的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肯定偏小的是

A. 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B. 调查遗传病发病率,选择在有患者的家族中进行

C. 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不统计样方边线上的个体

D.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注意打开电灯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调查类实践活动的方法和误差分析等知识,属于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详解】A、被调查的种群数量=初次捕获数×重捕数/重捕个体中标志个体数,因此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会导致估值偏大,A错误;

B、调查遗传病发病率,应在社会群体中随机取样进行,在有患者的家族中进行调查所得发病率偏大,B错

误;

C、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应统计样方相邻的两边线上的个体,不统计则会偏低,C正确;

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打开电灯是正确的操作,不会造成误差,D错误;故选C。

【点睛】技巧:标志重捕法的误差分析,记住计算公式中重捕个体中标志个体数为分母,凡是造成标志个体被重捕机会降低的都会引起估值偏大,反之偏小;土壤小动物具有怕光、怕热的习性。

6.下列关于遗传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有害,因此这类基因突变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 HIV病毒的遗传物质初步水解后产生4种核苷酸

C. 一个由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繁殖两代后有4个具有32P放射性的子代噬菌体

D. DNA分子通过基因表达,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遗传和进化的基本知识,涉及遗传物质的结构、功能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属于的考查。

【详解】A、突变和基因重组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

B、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初步水解后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B正确;

C、一个由32P标记的T2噬菌体中有一个DNA分子、两条链,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繁殖两代后有2个具有32P放射性的子代噬菌体,C错误;

D、DNA分子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D错误;

故选B。

【点睛】易错点:基因突变有的有害,但有的是有益的,基因突变的频率低,却是普遍发生的,因此基因突变能够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7.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活动中,选用某植物A、B两个品种,在正常光照和弱光照下进行实验,部分实验内容与结果见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的光合色素存在的具体场所是___。用纸层析法将品种B绿叶光合色素分离的原理是__________。(2)据表推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无关变量是______(两个即可)。

(3)据表分析,在弱光照处理时,品种A和品种B的光合作用速率都减慢,但品种B比品种A的光合作用速率减慢程度低,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1).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2). 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3). 光照强度和植物种类(4). 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5). 品种B在弱光照处理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增加

【解析】

【分析】

题目考查光合作用的色素和叶绿体的相关知识,以及结合实验结果考查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详解】(1)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光合色素存在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从色素提取液中分离不同的色素用纸层析法,其原理是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2)据表推知,该实验研究了不同的光照强度对A、B两种植物的影响,因此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和植物种类;除了自变量,影响因变量的变量为无关变量,如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3)据表分析,在弱光照处理时,品种B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增加,而品种A是减少的,因此品种B 比品种A的光合作用速率减慢程度低。

【点睛】易混点: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提取是用无水乙醇从叶片中分离色素,得到色素提取液;分离是把不同的色素分离开。

8.下图是健康成人进食后血糖和某种主要相关激素变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据图,B表示________(填名称)变化曲线。

(2)进食后,血糖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清晨静脉取血测定空腹血糖浓度,空腹时,血糖的来源是___________。

(3)饥饿时,支配胰岛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其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能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却抑制胰岛B细胞的分泌,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

(4)如胰岛素分泌不足,人体会患上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症状之一是多尿,原因是原尿中葡萄糖浓度过高,影响___。

【答案】(1). 胰高血糖素(2). 食物中的糖类被消化和吸收,导致血糖浓度升高(3). 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4). 胰岛A细胞与胰岛B细胞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类型不同(去甲肾上腺素对胰岛A细胞与胰岛B细胞的作用不同)(5).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血糖平衡和调节的相关知识,以及结合图表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

【详解】(1)进食后,血糖和胰岛素浓度升高,胰高血糖素降低,因此B表示胰高血糖素变化曲线。(2)进食后,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和吸收进入血浆,这是血糖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空腹时,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非糖物质的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浆,维持血糖的平衡。

(3)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是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去甲肾上腺素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却抑制胰岛B细胞的分泌,这说明胰岛A细胞与胰岛B细胞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类型不同。

(4)肾小管、集合管通过渗透作用从原尿中重吸收水,原尿中葡萄糖浓度过高,不利于水的重吸收。【点睛】易错点:误以为去甲肾上腺素为激素而导致答题方向错误,神经末梢释放的是神经递质。

9.某自花受粉的二倍体植物(2n=10)有多对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部分性状受相关基因控制的情况如下表。

D、

d与B、b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组成表现型显性

纯合

杂合隐性纯合

A-a 红花白花

B-b 窄叶宽叶

D-d 粗茎中粗茎细茎

(1)如果要测定该自花受粉植物的基因组,应该测定_____条染色体上的______(填“基因”或“DNA”)序列。

(2)若表中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常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遵循_______定律。

(3)已知电离辐射能使D、d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断裂,分别随机结合在B、b所在染色体的末端,形成末端易位。仅一条染色体发生这种易位的植株将无法产生正常配子,现将左图基因型为BbDd的植株在幼苗时期用电离辐射处理,欲判定该植株是否发生易位及易位的类型,通过观察该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进行判断。(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且只考虑这两对基因控制的性状)

①若出现_______种表现型且比例为_____的子代,则该植株没有发生染色体易位;

②若_____,则该植株仅有一条染色体发生末端易位;

③若D、d所在染色体片段均发生了易位,且d基因连在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D基因连在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

【答案】(1). 5(2). DNA(3). 自由组合(4). ① 6(5). 3:6:3:1:2:1(6). ②无子代(7).

③窄叶粗茎:窄叶中粗茎:宽叶细茎=1:2:1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题干信息考查遗传定律的理解、应用自由组合定律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

【详解】(1)自花受粉植物细胞内没有性染色体,测定二倍体植物基因组只需测一个染色体组的基因即可,即5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

(2)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形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3)①若该植株没有发生染色体易位,BbDd自交后代有2×3=6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1:2:1)=3:6:3:1:2:1;

②若该植株仅有一条染色体发生末端易位,植株将无法产生正常配子,因此无法产生子代。

③若D、d所在染色体片段均发生了易位,且d基因连在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D基因连在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则该植株产生BD和bd两种配子,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BBDD: BbDd: bbdd=1:2:1,表现型及比例为:窄叶粗茎:窄叶中粗茎:宽叶细茎=1:2:1。

【点睛】易错点:要充分注意到D对d是不完全显性,有三种表现型。

关键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时,两对相对性状分别分析,得到的数据再相乘;两对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时,按分离定律分析配子。

10.某草原中有黑尾鹿种群,也有其主要捕食者美洲狮和狼。1905年以前,该地黑尾鹿群保持在4 000头左右的水平,为了发展鹿群,美洲狮和狼被大量猎杀,鹿群数量开始上升,到1925年达到最高峰,约有10

万头,由于连续多年的过度利用,草场极度退化,结果使鹿群数量猛降。回答下列问题:

(1)美洲狮和狼的存在,在客观上对鹿群进化起促进作用,理由是____。

(2)美洲狮和狼的存在对该草原群落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原因是____。

(3)美洲狮和狼一般不能将所有的鹿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这就是“精明的捕食者”策略。该策略对人类利用生物资源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那老鼠吃掉的大多是鹿群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有利于鹿群的发展(2). 美洲狮和狼的存在制约并稳定了鹿的数量,同时可以让植物资源也比较稳定,进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生的动物数量及其食物链相对稳定(3). 合理地开发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解析】

【分析】

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此外,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这就是所谓“精明的捕食者”策略。

【详解】(1)据分析可知,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和年幼的个体,因此,美洲狮和狼的存在,在客观上对鹿群进化起促进作用。

(2)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美洲狮和狼的存在制约并稳定了鹿的数量,同时可以让植物资源也比较稳定,进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生的动物数量及其食物链相对稳定。

(3)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美洲狮和狼一般不能将所有的鹿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这就是“精明的捕食者”策略。该策略对人类利用生物资源的启示是合理地开发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之间的关系,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再根据题意作答。

【生物——选修l:生物技术实践】

11.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常常需要从动植物材料中提取人们所需要的有效成分。回答下列问题:

(1)胡萝卜素的提取与鉴定:

①胡萝卜素可以根据________的数量将其划分为α、β、γ三类,其中β-胡萝卜素是最主要的组成成分。由于胡萝卜素具有________________特点,可采用萃取法进行提取。

②将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通过______法进行鉴定,如图是鉴定胡萝卜素的实验结果,图中X表示的是

_______。鉴定萃取样品中有无胡萝卜素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

①将洗涤好的红细胞倒入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和甲苯,使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其中,加入甲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②利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蛋白质的特性)而实现蛋白质的分离。血红蛋白分离过程中,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___,说明色谱柱制作成功。

【答案】(1). ①碳碳双键(2). 易溶于有机溶剂(3). ②纸层析(4). 杂质(5). 同种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率相同(标样中有β-胡萝卜素,最后可以与标样分离的结果进行比较);(6).

①溶解细胞膜,有利于血红蛋白的释放(7). ②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8). 红色区带均匀一致的移动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动植物材料中有机物分子的提取和分离技术的相关内容的识记和理解,理解和记忆基本知识是解答的基础。

【详解】(1)①不同胡萝卜素的分子结构有差异,可以根据碳碳双键的数量将其划分为α、β、γ三类。胡萝卜素是橘黄色结晶,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提取胡萝卜素常用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

②纸层析是以滤纸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滤纸纤维和水有较强的亲和力,能吸收22%左右的水,而且其中6~7%的水是以氢键形式与纤维素的羟基结合,在一般条件下较难脱去,而滤纸纤维与有机溶剂的亲和力甚弱,所以一般的纸层析实际上是以滤纸纤维的结合水为固定相,以有机溶剂为流动相,通过纸层析对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进行鉴定。

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中会有杂质,层析时会留下痕迹,而标准样品没有杂质,层析时不会留下杂质痕迹,图中A 和D 属于标准样品,X 是胡萝卜素粗品中的杂质。

(2)①甲苯能够溶解细胞膜,加速细胞膜的

破裂,有利于血红蛋白的释放。

②不同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不同,小分子蛋白可以在凝胶小球的小孔内穿过 从而增加了分离时所走的路程,最后被分离;大分子蛋白主要是通过凝胶颗粒之间的空隙通过 因此路线相对较短最先被分离。血红蛋白分离过程中,如果观察到红色区带均匀一致的移动,说明色谱柱制作成功。

【点睛】(1)①识别和判断A 和D 属于标准样品是正确解答的关键;(2)①红色区带不均匀移动,色谱柱需重新填装。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技术专题】

12.Leigh 氏综合症是一种攻击神经系统的严重神经障碍症,其致病基因位于线粒体DNA 中。一位母亲约有1/4的线粒体携带有这种致病基因,她的前两个孩子因为患有Leigh 氏综合症而夭亡。她的第三个孩子因为接受另一名女性捐赠的健康基因而成为全球首个拥有“三个父母”的男婴。请根据男婴孕育过程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母亲的前两个孩子患病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健康男婴孕育过程中依次使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

(2)图示过程中代表该母亲卵母细胞的是___(填“A”或“B”)。取卵之前,该母亲需要注射____________激素。

(3)将受精卵移入发育培养液中继续培养至桑椹胚或_____,再进行胚胎移植。进行早期胚胎的体外培养时,培养液中除了含有各种无机盐、维生素、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成分外,还需添加激素和_______。早期胚胎需经过______(水平)检测合格后才能植入母亲的子宫继续发育。

【答案】 (1). 该母亲可能产生含较多缺陷线粒体的

卵细胞,而受精卵的线粒体几乎全部来自于卵细胞,导致前两个孩子患病夭亡 (2). 核移植 (3). 体外受精 (4). B (5). 促性腺(激素) (6). 囊胚

(7). 动物血清 (8). DNA 分子(水平)

【解析】

【分析】

题目以线粒体遗传为背景考查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由于致病基因位于线粒体中,卵细胞中有线粒体而精子不含线粒体,该母亲产生了含较多缺陷线粒体的卵细胞,使受精卵含有较多的致病基因,导致前两个孩子患病夭亡 。该健康男婴孕育过程,把母亲卵母细胞中的细胞核移植到另一位女性的去核卵母细胞中,应用了核移植技术,重组卵母细胞与父亲的精子融合为受精卵应用了体外受精技术。

(2)该母亲提供了正常的细胞核,所以图中B 为她的卵母细胞。注射促性腺激素可以促进排卵。

(3)一般将培养至桑椹胚或囊胚阶段的胚胎移植到母体子宫中。早期胚胎培养时,培养液中除了含有各种无机盐、维生素、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成分外,还需添加激素和动物血清。早期胚胎进行DNA 分子检测有无致病基因后,把合格胚胎植入母亲的子宫继续发育。

【点睛】关键点:精子形成过程中精细胞变形时大部分的细胞质被丢失,受精时只有精子的头部与卵细胞融合,所以受精卵中没有来自于父本的质基因;致病基因的检测运用DNA 分子杂交技术,以基因探针为工

具进行检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