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应力效应

热应力效应
热应力效应

激光加热热分析

本文使用ANSYS的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建立热分析模型,模拟分析区域为圆形和方形的温度分布和应力/应变分布。采用直接耦合法同时计算温度场和应力场。单元类型选择SOLID226,设定自由度为结构和温度自由度。分析条件如下表一所示。

表一分析条件

一、圆柱形玻璃模型

采用ANSYS内部的建模工具建立几何模型,由于光斑内部热流较为集中,将几何模型分为内部加热区和外部扩散区两个部分,三维图形如图1。

图1 三维几何模型

采用高斯热源模拟激光对工件的加热情况,在光斑内热流密度随半径变化较大,需要细化加热区内的网格,提高求解精度。为控制网格数量以及网格质量,整体采用映射方式划分网格,高度方向上让网格大小线性变化,靠近热源处网格较小。划分后的有限元网格模型如图2所示。其中节点个数为44671个,单元个数为42240个。

图2 有限元网格模型

采用函数边界条件加载指数变化的热流密度边界条件,图3为ANSYS的函数定义窗口。定义好函数之后,图形显示其变化曲线,检查热流密度变化情况,图4为热流密度随中心距离变化曲线。

图3 函数定义窗口

图4 热流密度随中心距离变化曲线

在定义完函数之后,在圆柱形上表面施加热流密度载荷,打开热流密度载荷显示符号。图5为圆柱体上表面热流密度等值线云图。

图5 热流密度等值线分布云图

选取圆柱表面节点,施加固定温度载荷20℃,如图6所示

图6 施加温度载荷

完成上述设置之后,进入求解器,进行如下求解选项设置:

●设定分析类型为稳态;

●设定载荷步控制选项,打开自动时间步;

●选择PCG求解器;

●求解输出设置,保存每个载荷步最后子步的结果;

保存数据库,开始求解。

待求解完成之后,进入通用后处理器,利用ANSYS强大的后处理功能提取计算结果数据。

图9a和b分别为模型整体温度分布图剖面视图和局部视图。

图9 温度分布云图

在圆台上表面直径上定义路径,路径位置如图10 a,图10b为相应的曲线图。

图10 路径提取数据

至此热分析及相应后处理工作已完成,下面将单元类型转换为结构分析单元SOLID185,定义结构物性参数。

根据几何模型的对称性,选取对称面上节点并施加对称位移约束,如图7。选取底部中心点施加轴向固定位移约束。

图7 对称位移约束

完成上述设置之后,进入求解器,设定参考温度为20℃,选择所有实体,开始求解。待求解完成后,进行后处理提取结果数据。

图8为几何体位移分布云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加热中心位移最大,整体具有轴对称性。

图8 位移分布云图

图9为等效应力分布云图,上表面中心部位等效应力较大,符合实际预期。

图9 等效应力分布云图

二、 立方体玻璃模型

分析过程可以参考圆柱体分析过程,几何模型如图10,网格模型如图11。节点个数为88209个,单元个数为81920个。

在上表面施加热流密度载荷,如图11所示。可以看出载荷呈现轴对称性。

图11 热流密度载荷

图12为计算后的温度分布云图。

图13为路径位置示意图,图14对应温度变化曲线。

图15 a和b分别为剖面和整体位移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分析对象为立方体时,模拟结果受几何体边界影响较大。

图15 位移分布图

图16 a和b分别为剖面和整体等效应力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分析对象为立方体时,模拟结果受几何体边界影响较大。

图16 等效应力分布图

圆管扭转应力试验--2112

实验五 圆管扭转应力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用应变电测法测定材料的切变弹性模量G 。 2、验证切应力公式 二、实验设备与仪器 1、材料力学多功能实验台 2、静态电阻应变仪。 3、直尺和游标卡尺 三、实验原理和方法 在剪切比例极限内,切应力与切应变成正比,这就是材料的剪切胡克定律,其表达式为: γτG = (5-1) 式中,比例常数G 即为材料的切变模量。由上式得 γ τ=G (5-2) 式中的τ和γ均可由实验测定,其方法如下: 1、τ的测定:试件贴应变片处是空心圆管,横截面上的内力如图A(a )所示。试件贴片处的切应力为 : t W T = τ (5-3) 式中,W t 为圆管的抗扭截面系数。 2、γ的测定:在圆管表面与轴线成±45°方向处各贴一枚规格相同的应变片(见图A(a )),组成图A(b )所示的半桥接到电阻应变仪上,从应变仪上读出应变值γε(由电测原理可知应变值γε应当是45°方向线应变的2倍)即: ?=452εεr (5-4)

另一方面,圆轴表面上任一点为纯剪切应力状态(见图A(c ))。根据广义胡克定律有: []2 21)(145γττμτμτε==+=--=G E E o 因此: r εγ= (5-5) 把(式5-3)、(式5-4)和(式5-5)代入(式5-2),可得: γ εt W T G = 图A 实验采用等量逐级加载法:设各级扭矩增量为i T ?,应变仪读数增量为ri ε?,从每一级加载中,可求得切变模量为:ri t i W T G ε??= 同样采用端直法,材料的切变模量是以上i G 的算术平均值,即:∑==n i i G n G 1 1 四、实验步骤 1、测量并记录有关尺寸。 2、组桥接线。 3、用手稍微转动加力螺杆,检查装置和应变仪是否正常工作。 4、加载分四级进行,每级加载500N (500 N →1000 N →1500 N →2000 N ),分别记录每级载荷下的应变值。 五、实验结果处理 从三组实验数据中,选择较好的一组,按实验记录数据求出切变模量i G ,即:ri t i W T G ε??= 采用端直法,材料的切变模量为G ,即:∑==n i i G n G 1 1

应力与应变概念及实验应变片原理

( ,那么 。

或者

化,应变片的电阻变化就用该电路来测量。 惠斯通电桥由四个同等阻值的 或 , 有应变(形变)产生时,记应变片电阻的变化量 : ,即: 所以如果测

变片,在电子行业的应变测量中不经常使 如下图所示。 R4则上面的式子可写成下面的形式

)处于相同的温度条件下,由温度引 动态模拟法是最理想的温度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在热膨胀系数为βs的被侧物表面贴上敏感栅热膨胀系数为βg的应变片。则温度每变化1℃,其所表现出来的应变εT如下式所示: 其中,α:电阻元件的温度系数;K5:应变片的应变片常数 上式中,K5为由敏感栅材料决定的应变片常数,βs、βg分别为由各自材料决定的被测物与敏感栅的热膨胀系数,这三项均为定值,则通过调整α就可以使由温度引起的应变变为零。此时, 在箔材的制作过程中可以通过热处理对α的值进行控制。而且它是与特定的被测物的热膨胀系数βs相对应的,如果用在不适用的被测物时,不仅不会补偿温度引起的应变还会引起较大的测量误差。 导线的温度补偿 使用自我温度补偿片可以解决应变片所受的温度影响问题。但是从应变片到测量仪之间的导线也会受到温度的影响,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如图a所示单应变片双线的联接方式将导线的电阻全部串联入了应变片中。导线较短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如果导线较长就会产生影响。 为了减小导线的影响,可以使用3 线联接法。如图b所示,在应变片导线的一根上再联上一根导线,用3根导线使桥路变长。 这种联接方式与双线式不同的地方是导线的电阻分别由电桥的相邻两边所分担。图b 中,导线电阻r1串联入了应变片电阻Rg,r2串联入了R2,r3成为电桥的输出端。这样,

高分子材料应力-应变曲线的测定

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高分子材料应力-应变曲线的测定 年级: 10级材料化学 日期: 2012-10-25 姓名: 学号: 同组人: 一、 预习部分 聚合物材料在拉力作用下的应力-应变测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最基础的力学试验。聚合物的应力-应变曲线提供力学行为的许多重要线索及表征参数(杨氏模量、屈服应力、屈服伸长率、破坏应力、极限伸长率、断裂能等)以评价材料抵抗载荷,抵抗变形和吸收能量的性质优劣;从宽广的试验温度和试验速度范围内测得的应力-应变曲线有助于判断聚合物材料的强弱、软硬、韧脆和粗略估算聚合物所处的状况与拉伸取向、结晶过程,并为设计和应用部门选用最佳材料提供科学依据。 1、应力—应变曲线 拉伸实验是最常用的一种力学实验,由实验测定的应力应变曲线,可以得出评价材料性能的屈服强度,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表征参数,不同的高聚物、不同的测定条件,测得的应力—应变曲线是不同的。 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即:P bd σ= 00100%t I I I ε-= ? E ε σ = 式中 σ——应力,MPa ; ε——应变,%; E ——弹性模量,MPa ; A 为屈服点,A 点所对应力叫屈服应力或屈服强度。 的为断裂点,D 点所对应力角断裂应力或断裂强度 聚合物在温度小于Tg(非晶态) 下拉伸时,典型的应力-应变曲线(冷拉曲线)如下图

曲线分以下几个部分: OA:应力与应变基本成正比(虎克弹性)。--弹性形变 屈服点B:应力极大值的转折点,即屈服应力(sy);屈服应力是结构材料使用的最大应力。--屈服成颈 BC:出现屈服点之后,应力下降阶段--应变软化 CD:细颈的发展,应力不变,应变保持一定的伸长--发展大形变 DE:试样均匀拉伸,应力增大,直到材料断裂。断裂时的应力称断裂强度( sb ),相应的应变称为断裂伸长率(eb) --应变硬化 通常把屈服后产生的形变称为屈服形变,该形变在断裂前移去外力,无法复原。但如果将试样温度升到其Tg附近,形变又可完全复原,因此它在本质上仍属高弹形变,并非粘流形变,是由高分子的链段运动所引起的。 根据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可将应力-应变曲线大致分为六类:(a)材料硬而脆:在较大应力作用下,材料仅发生较小的应变,在屈服点之前发生断裂,有高模量和抗张强度,但受力呈脆性断裂,冲击强度较差。 (b)材料硬而强:在较大应力作用下,材料发生较小的应变,在屈服点附近断裂,具高模量和抗张强度。 (c)材料强而韧:具高模量和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较大,材料受力时,属韧性断裂。 (d)材料软而韧:模量低,屈服强度低,断裂伸长率大,断裂强度较高,可用于要求形变较大的材料。 (e)材料软而弱:模量低,屈服强度低,中等断裂伸长率。如未硫化的天然橡胶。 (f)材料弱而脆:一般为低聚物,不能直接用做材料。 注意:材料的强与弱从σb比较;硬与软从E(σ/e)比较;脆与韧则主要从断裂伸长率比较。

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的测定

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的实验测定和绘制 2、加深对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的物理意义的认识 二、实验内容 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反映了试样随塑性变形程度增加而流动应力不断上升,因而它又称为硬化曲线。主要与材料的化学成份、组织结构、变形温度、变形速度等因素有关。现在我们把一些影响因素固定下来,既定室温条件下拉伸退火的中碳钢材料标准试样,由拉力传感器行程仪及有关仪器记录下拉力-行程曲线。实测瞬间时载荷下试验的瞬间直径。特别注意缩颈开始的载荷及形成,缩颈后断面瞬时直径的测量,然后计算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 σ真=f(ε)=B·εn 三、试样器材及设备 1、60吨万能材料试验机 2、拉力传感器 3、位移传感器 4、Y6D-2动态应变仪 5、X-Y函数记录仪 6、游标卡尺、千分卡尺 7、中碳钢试样 四、推荐的原始数据记录表格 五、实验报告内容 除了通常的要求(目的,过程……)外,还要求以下内容: 1、硬化曲线的绘制 (1)从实测的P瞬、d瞬作出第一类硬化曲线(σ-ε) (2)由工程应力应变曲线换算出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 (3)求出材料常数B值和n值,根据B值作出真实应力-真实应变近似理论硬化

曲线。 2、把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与近似理论曲线比较,求出最大误差值。 3、实验体会 六、实验预习思考题 1、 什么是硬化曲线?硬化曲线有何用途? 2、 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和工程应力应变曲线的相互换算。 3、 怎样测定硬化曲线?测量中的主要误差是什么?怎样尽量减少误差? 附: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的计算机数据处理 一、 目的 初步掌握实验数据的线性回归方法,进一步熟悉计算机的操作和应用。 二、 内容 一般材料的真实应力-真实应变都是呈指数型,即σ=B εn 。如把方程的二边取对数: ln σ=lnB+nln ε, 令 y =ln σ;a =lnB ;x =ln ε 则上式可写成y =a+bx 成为一线性方程。在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试验过程中,一般可得到许多σ和ε的数据,经换算后,既有许多的y 和x 值,在众多的数值中如何合理的确定a 和b 值使大多数实验数据都在线上,这可用最小二乘法来处理。 已知有测量点σ1,σ2……σk ,ε1,ε2……εk ,既有y 1y 2y 3……y k ,x 1x 2x 3……x k ,把这些数据代入回归后的线性方程y =a+bx 中去,必将产生误差△v 。 △v 1=a+bx 1-y 1 △v 2=a+bx 2-y 2 · · · △v k =a+bx k -y k 即 △V i =a+bx i -y i 我们回归得直线应满足 ∑△V ︱i 2 ,最小 △ V ︱i 2 =a 2+b 2 x ︱i 2+y ︱i 2 +2abx i -2ay i -2bx i y i ∑△V ︱i 2 = ka 2+b 2∑x i x i +∑y i y i +2ab ∑x i -2a ∑y i -2b ∑x i y i

应力-应变曲线

应力-应变曲线 MA 02139,剑桥 麻省理工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David Roylance 2001年8月23日 引言 应力-应变曲线是描述材料力学性能的极其重要的图形。所有学习材料力学的学生将经 常接触这些曲线。这些曲线也有某些细微的差别,特别对试验时会产生显著的几何变形的塑 性材料。在本模块中,将对表明应力-应变曲线特征的几个点作简略讨论,使读者对材料力 学性能的某些方面有初步的总体了解。本模块中不准备纵述“现代工程材料的应力-应变曲 线”这一广阔的领域,相关内容可参阅参考文献中列出的博依(Boyer )编的图集。这里提 到的几个专题——特别是屈服和断裂——将在随后的模块中更详尽地叙述。 “工程”应力-应变曲线 在确定材料力学响应的各种试验中,最重要的恐怕就是拉伸试验1 了。进行拉伸试验时, 杆状或线状试样的一端被加载装置夹紧,另一端的位移δ是可以控制的,参见图1。传感器 与试样相串联,能显示与位移对应的载荷)(δP 的电子读数。若采用现代的伺服控制试验机, 则允许选择载荷而不是位移为控制变量,此时位移)(P δ是作为载荷的函数而被监控的。 图1 拉伸试验 在本模块中,应力和应变的工程测量值分别记作e σ和e ε, 它们由测得的载荷和位移值,及试样的原始横截面面积和原始长度按下式确定 0A 0L 1 应力-应变试验及材料力学中几乎所有的试验方法都由制定标准的组织,特别是美国试验和材料学会 (ASTM)作详尽的规定。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由ASTM 试验E8规定;塑料的拉伸试验由ASTM D638规定; 复合材料的拉伸试验由ASTM D3039规定。

车架应力应变实验报告

车架应力应变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熟悉应变片的粘贴方法 (2) 学会策略电路的连接 (3) 了解数据采集仪的操作 二、 工作原理: 用以金属材料为敏感元件的应变片,测量试件应变的原理是基于金属丝的应变效应,即金属丝的电阻随其变形而改变的一种物理特性。将应变片固定在被测构件上,当构件变形时,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值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电阻应变测量装置(简称应变仪)可将电阻应变片中的电阻值的变化测定出来,换算成应变或输出与应变呈正比的模拟电信号(电压或电流),用记录仪记录下来,也可用计算机按预定的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所需要的应力或应变值。 应变片的结构:它由敏感元件、引出线、基底、覆盖层组成,用粘贴剂粘贴在一起,如图所示。 A l R ρ =

ρ=导线电阻率 L=导线长度 A=导线横截面积 电桥:将电阻、电感、电容等参量的变化转换为电压或电流输出的一种测量电路。 当输出电压i U =0时,表示电桥处于平衡,可得R 1R 3=R 2 R 4,直流电桥平衡,若在四个电阻处均接应变片,并使R 1R 3=R 2 R 4 若无应变,则输出电压i U =0 若产生应变, 43214 231i ) )((U R R R R R R R R U ?++-= ερ ρ )21(u d R dR ++=A dA l dl d R dR -+=ρρ??? ????-?+?-??+=?])(4433221 1221210i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U U

三、实验流程图 本小组进行实验位置为第9测点,位置如图所示: 四、实验仪器 1.应变片 2.502胶水 3.万用表 4.电烙铁、焊锡、松香 5.绝缘胶带纸、脱脂棉、丙酮、0#砂纸、导线 6.接线盒 7.Synergy16通道采集仪 五、实验操作步骤 1.应变片的准备 贴片前,将待用的应变片进行外观检查,检查是否有锈斑等缺陷,基底和覆盖层有无损坏,引线是否完好。然后用万用表进行阻值测量。 目的在于检查敏感栅是否有断路、短路,阻值相差不得超过。同一次测 量的变计,灵敏系数必须相同。经测得阻值为120±0.5Ω。 2.车架表面处理准备 对于钢铁等金属构件,首先是清除表面油漆、氧化层和污垢;然后磨平或锉

真实应力—应变曲线拉伸实验

实验一 真实应力—应变曲线拉伸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理解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的意义,并修正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2、计算硬化常数B 和硬化指数n ,列出指数函数关系式n S Be =。 3、验证缩颈开始条件。 二、基本原理 1、绘制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对低碳钢试样进行拉伸实验得到的拉伸图,纵坐标表示试样载荷,横坐标表示试样标距的伸长。经过转化,可得到拉伸时的条件应力—应变曲线。在条件应力—应变曲线中得到的应力是用载荷除以试样拉伸前的横截面积,而在拉伸变形过程中,试样的截面尺寸不断变化,因此条件应力—应变曲线不能真实的反映瞬时应力和应变关系。需要绘制真实应力 —应变曲线。 在拉伸实验中,条件应力用σ表示,条件应变(工程应变)用ε表示,分别用式(1)和(2)计算。 A F = σ (1) 式中,σ为条件应力;F 为施加在试样上的载荷;0A 为试样拉伸前的横截面积。 000 l l l l l ε-?= = (2) 式中,ε为工程应变;l 为试样拉伸后的长度;0l 为试样拉伸前的长度。 真实应力用S 表示,真实应变用∈表示,分别用式(3)和(4)计算。 )1()1(0 εσε+=+== A F A F S (3) 式中,S 为真实应力;F 为施加在试样上的载荷;0A 为试样拉伸前的横截面积;σ为条件应力; ε为工程应变。 )1(ε+=n l e (4) 式中,e 为真实应变;ε为工程应变。 由式(1)和(2)可知,只要测出施加在试样上的载荷以及拉伸前的横截面积,可以计算出条件应力和工程应变;根据式(3)和(4),就可以计算出真实应力和真实应变。测出几组不同的数据,就可以绘制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2、修正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在拉伸实验中,当产生缩颈后,颈部应力状态由单向变为三向拉应力状态,产生形状硬化,使应力发生变化。为此,必须修正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修正公式如下:

材料的应力和应变的关系

材料的应力和应变的关系 臂牵引可能转移的很小的几英寸不削弱其效用。 真实应变,就像真实应力,在此基础上计算的实际长度测试样本在测试和主要用于研究的基本性能的材料。之间的差异名义应力和应变计算,从最初的规模的标本,和真应力一应变是微不足道的压力通常遇到的工程结构,但有时差别较大的应力和应变成为重要的。 延性材料。经过大量的塑料拉伸或剪切变形破裂之前。当柔软材料的最后力量达成,横截面面积的试样开始减少或颈部,和由此产生的负荷,可以进行标本减退。因此,应根据原始的区域减少超越极限强度的材料,虽然压力继续增加,直至破裂。 渗透和吸收渗透是指容易与水可以缓慢穿过混凝土。这不应该混淆混凝土的吸水性,两者没有必然联系。吸收可能被定义为有能力的混凝土吸水到其空隙。低渗透是一个重要的要求,水力结构和在某些情况下,透水性混凝土可以被认为是更重要的比强度虽然,其他条件相等,低渗透性混凝土也将坚固耐用。混凝土这很容易吸收水容易恶化。与混凝土相比,钢是一种高强度材料。有用的普通钢筋抗拉强度以及压缩,也就是屈服强度,大约是15倍的普通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和超过100倍的拉伸强度。另一方面,钢铁成本高是一个比较具体的材料。因此,2种材料的最佳组合使用,如果具体是无法抵御压应力和拉伸应力。 弹性模量作为一般规则,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块可以被假定为与他们的实力,增加强度的增加。然而,对于集料混凝土砌块有很大影响

的类型骨料,在案件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由透气度、弹性模量通常是不引用时,这个信息是必需的,制造商应要求提供。 数百年来,地图提供分层图形形式的信息和已被用来作为法律文件和工具、辅助决策等应用城市规划。最近,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扩大了所发挥的作用类型的地图,包括整个系统的硬件,软件,和程序设计的捕捉,管理,操纵,和生产信息在空间范围。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确广泛;它们包括基础测绘,地籍管理,基础设施,管理设施,以及许多其他的。许多的负载可以被认为是由一个固定和非固定部分。它往往是必要的单独的负载为固定部分和其他部分的随机方式作用在结构上。非固定荷载分析意味着需要考虑不同加载条件,其中每一个被定义时的程度和位置的所有非固定荷载是有。 结构安全要求结构的强度是足够的负荷,可能会对它采取行动。如果强度可以准确预测如果负载同样确切地知道,然后就能保证安全提供强度只要稍微超过荷载的要求。但有许多来源的不确定性的估计负荷以及分析,设计,施工。这些不确定性需要安全边际。 在开始计算负载和他们的“行动”或应力和挠度设计者必须选择要使用的材料,并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的方式,转让纵向和横向负载点应用到地面将发生。稳健的概念实际上这种结构决定了成功或失败的设计,关于它不仅安全,而且其经济。在任何实际的设计情况的可行性,各种制度和在何种程度上减少或增加的费用,其他元素的结构首先必须建立。智能选择最佳的概念,他只能在标准的一个具体问题已经彻底的调查和确定。

梁应力应变测量

梁应力应变测量

梁应力应变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阻应变片的结构及种类; 2、掌握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巧; 3、掌握利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力应变的原理; 4、掌握动态测试分析系统的使用及半桥、全桥的接法; 二、实验内容 进行悬臂梁的应变测量 三、实验原理 1、电阻应变片的测量技术 将应变片固定在被测构件上,当构件变形时,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值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电阻应变测量装置(简称应变仪)可将电阻应变片中的电阻值的变化测定出来,换算成应变或输出与应变呈正比的模拟电信号(电压或电流),用记录仪记录下来,也可用计算机按预定的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所需要的应力或应变值。 2、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可测量应变、力、位移、加速度、扭矩等参数。具有体积小、动态响应快、测量精度高、使用简便等优点。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可分为金属电阻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两类。 常用的金属电阻应变片有丝式和箔式两种。它由敏感元件、引出线、基底、覆盖层组成,用粘贴剂粘贴在一起,如图所示。

图1 电阻应变片结构 图2 电桥 3、应变片的测量电路 在使用应变片测量应变时,必须有适当的方法检测 其阻值的微小变化。为此,一般是把应变片接入某种电路,让它的电阻变化对电路进行某种控制,使电路输出一个能模拟这个电阻变化的电信号,之后,只要对这个电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滤波、放大、调制解调等)就行了。 常规电阻应变测量使用的应变仪,它的输入回路叫 做应变电桥 ① 应变电桥:以应变片作为其构成部分的电桥。 ② 应变电桥的作用:能把应变片阻值的微小变化 转换成输出电压的变化。 U ) )((U 432142310?++-=R R R R R R R R )--KU(41][4U U 4321443322110εεεε+=?-?+?-?=R R R R R R R R 常用电桥连接方法有三种: (1)单臂半桥接法: R1作为应变片

悬臂梁的应力测试应变片课程设计

题目:应变片课程设计 悬臂梁的应力测试 2015 年 1 月

一、力学篇应变实验课程设计细则 ------------------- 3 二、实验器材 ------------------------------------- 4 三、实验预想步骤 --------------------------------- 4 四、实验操作步 ----------------------------------- 5 五、实验数据及分析 ------------------------------- 8 六、电阻应变片的选择 ----------------------------- 8 七、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工艺 ------------------------ 18 八、实验心得 ------------------------------------ 20

前言 应变式传感器可以用来检测:位移压力力矩应变温度湿度光强辐射热加速度液体流量等物理参数。目前是国内外应用量最为广泛的一种传感器,它在世界上占各类传感器80%以上。 本次课程设计根据实验室条件和应变式传感器的特点,从应变片粘贴工艺要求设计机械结构测点布置应变片电源电路应变片补偿电路检测误差分析构建圆筒偏载试验等为题,使学生从简单受力结构分析入手,运用计算机模拟软件确定测点布置,结合动手具体粘贴应变片,对应变片实测数据校准整定;从而完成一个完整的测试工作。 一、任务设计与要求 1 应用力学知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运用软件ansys分析简支梁受力集中区,确定测点布置位置,采用钢板尺作为测试对象,验证理论分析和仿真分析及实验分析的结果一致性; 2 应用力学知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运用软件ansys分析悬臂梁受力集中区,确定测点布置位置,采用钢板尺作为测试对象,验证理论分析和仿真分析及实验分析的结果一致性; 3 应用力学知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运用软件ansys分析传动轴受力集中区,确定测点布置位置,采用钢板尺作为测试对象,验证理论分析和仿真分析及实验分析的结果一致性;

应力应变实验方案

运输车应力应变实验方案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用电阻应变片贴片技巧与理论分析方法; 2. 掌握应力应变仪数据采集分析和使用方法; 3. 验证测量应变值、理论计算值和仿真分析值的一致性; 4. 做好实验与软件分析的差异性。 二、 实验原理 应变片电测法是用电阻应变计测量结构的表面应变,再根据表面应变——应力关系确定结构件表面应力状态的一种试验应力分析方法。测量时,将电阻应变片粘贴在零件被测点的表面。当零件在载荷作用下产生应变时,电阻应变计发生相应的电阻变化,用应变仪测出这个变化,即可以计算被测点的应力和应变。 三、 仪器与耗材 电阻式应变片(120—3AA ),接线端子,装有DCS-100A 软件的PC 机,PCD —300B 数据分析仪,硅橡胶,502胶水,聚四氟乙烯薄膜,镊子,小螺丝刀,剪刀,酒精,砂纸,电胶带,透明胶带,若干导线,称砣,弹性钢板, 220V 稳压电源,悬臂梁,万用表,电烙铁。 四、 实验内容 测试运输车车架的应力应变。 五、 实验步骤 1. 粘贴应变片 1) 去污:为了使电阻应变片能准确的反映构件被测点的变形,必须使电阻应变片和构件表面能很好地结合。用砂纸去除构件表面的油污、漆、锈斑等,并用纸巾搽干净构件表面以增加粘贴力,用浸有丙酮的脱脂棉球擦洗; 2) 测量:用万用表测量应变片的完好性; 3) 贴片:先用镊子把应变片和接线端子线性的固定在透明胶带的一边,缓慢的将带有应变片和接线端子的透明胶带贴在构件表面,然后用镊子小心翼翼的把带有应变片和接线端子这边的透明胶带挑起,将准备好的502胶水用聚四氟乙烯拨片均匀的涂在构件与透明胶带之间,然后用拇指把准备好的聚四氟乙烯薄膜片迅速垂直压在带有应变片和接线端子这边的透明胶带上,并保持一分钟时间。去掉聚四氟乙烯薄膜片,用镊子小心翼翼的粘在应变片和接线端子上的透明胶带去掉,仔细检查贴在构件表面的应变片和接线端子是否粘贴好; 4) 焊接导线:将应变片上引出的两根导线通过接线端子与外部的导线焊接在一起。然后用电胶带把裸露在外面的导线固定好,最后再用万用表检测贴好的应变片是否完好。 2. 实验的标定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模拟运输车车架的承载情况,试验采用悬臂梁的形式实现标定工作,主要在一悬臂梁上粘贴应变片,通过在自由端施加已知质量的重块以施加已知载荷和弯矩,根据材料力学的理论公式26bh PL W M == σ则可得到在不同工况的应力理论值。 在悬臂梁上贴好应变片的前提下,通过采用PCD-300B 数据分析仪和DCS-100A 数据采集软件,将得到具有一定数值的模拟信号,将悬臂梁上悬挂重物质量、理论应力值和试验采集的应力平均值建

实验三 应力-应变曲线

实验三应力——应变曲线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高聚物在室温下应力——应变曲线的特点。并掌握测试方法。 2.了解加荷速度对实验的影响。 3.了解电子拉力实验机的使用。 二、实验意义及原理: 高聚物能得到广泛应用是因为它们具有机械强度。应力————应变实验是用得最广泛得力学性能模量,它给塑料材料作为结构件使用提供工程设计得主要数据。但是由于塑料受测量环境和条件的影响性能变化很大,因此必须考虑在广泛的温度和速度范围内进行实验。 抗张强度通常以塑料试样受拉伸应力直至发生断裂时说承受的最大应力(cm)来测量。影响抗张强度的因素除材料的结构和试样的形状外,测定时所用的温度、湿度和拉力速度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为了比较各种材料的强度,一般拉伸实验是在规定的实验温度、湿度和拉伸速度下,对标准试样两端沿其纵轴方向实加均匀的速度拉伸,并使破坏,测出每一瞬间时说加拉伸载荷的大小与对应的试样标线的伸长,即可得到每一瞬间拉伸负荷与伸长值(形变值),并绘制除负荷————形变曲线。如6-1所示: 试样上所受负荷量的大小是由电子拉力机的传感器测得的。试样性变量是由夹在试样标线上的引申仪来测得的。负荷和形变量均以电信号输送到记录仪内自动绘制出负荷——应变曲线。 有了负荷——形变曲线后,将坐标变换,即所得到应力——应变曲线。如6-2所示:

应力: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应力,用σ表示: 2P KG/cm )S σ=( P ——拉伸实验期间某瞬间时施加的负荷 S ——试件标线间初始截面积 应变:拉伸应力作用下相应的伸长率。用Σ表示,以标距为基础,标距试样间的距离(拉伸前引伸仪两夹点之间距离)。 000 L *100*100L L L L -?= ∑ %=% L0——拉伸前试样的标距长度 L ——实验期间某瞬间标距的长度 ΔL ——实验期间任意时间内标距的增量即形变量。除用引申仪测量外还可以用拉伸速度V1记录纸速度V2和记录纸位移Δl 测量,并求得Σ。 0112L L L V *t V *1/V ??=-== 若塑料材料为脆性:则在a 点或Y 点就会断裂,所以应是具有硬而脆塑料的应力——应变曲线。此图是具有硬而韧的塑料的应力——应变曲线,由图可见,在开始拉伸时,应力与应变成直线关系即满足胡克定律,如果去掉外力试样能恢复原状,称为弹性形变。一般认为这段形变是由于大分子链键角的改变和原子间距的改变的结果。对应a 点的应力为该直线上的最大应力(σa ),称为为弹性模量用Ε表示: Ε=Δσ/Δε=tga Δσ——曲线线性部分某应力的增量 Δε——与Δσ对应的形变增量 对于软而脆的塑料曲线右移直线斜率小,弹性模量小。 Y 点称为屈服点,对应点的应力为屈服极限,定义为在应力——应变曲线上第一次出现增量而应力不增加时的应力。当伸长到Y 点时,应力第一次出现最大值即σ称为屈服极限或

材料的力学性能 应力应变关系

材料的力学性能应力应变关系 分别从静力学、几何学观点出发,建立了应力、应变的概念以及满足平衡和变形协调等条件时的方程。仅用这些方程还不足以解决受力构件内各点的受力和变形程度,因为在推导这些方程时,没有考虑到应力与应变间内在的联系。实际上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有应力就有应变;有应变,就有应力(这里指等温情况)。应力与应变间的关系,完全由材料决定,反映了材料所固有的力学性质。不同的材料会反映出不同的应力应变关系。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应力应变关系要通过实验得到。 4.1 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基本实验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的变形和破坏方面的特性,称为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的力学性能通常都是通过实验来认识的,最基本的实验是材料的轴向拉伸和压缩实验。常温、静载下的轴向拉伸试验是材料力学中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试 验。通过拉伸试验,可以较全面地测定 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如弹性、塑性、 强度、断裂等。这些性能指标对材料力 学的分析计算、工程设计、选择材料和 新材料开发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对 建立复杂应力状态下材料的失效准则 提供最基本的依据。由于有些材料在拉 伸和压缩时所表现的力学性能并不相 同,因而必须通过另一基本实验,轴向 压缩实验来了解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 能。 试验时首先要把待测试的材料加工 成试件,试件的形状、加工精度和试验 条件等都有具体的国家标准或部颁标 准规定。例如,国家标准GB6397-86《金属拉伸试验试样》中规定拉伸试件截面可采用圆形和矩形(见图4-1),并分别具有长短两种规格。圆截面长试件其工作段长度(也称标距),短试件l 0 = 5d 0(图4-1a);矩形截面长试件 l0 = 11.3,短试件l 0 = 5.65,A 0为横截面面积(图4-1b)。金属材料的压缩实验,一般采用短圆柱形试件,其高度为直径的1.5~3倍(图4-1c)。除此之外,还规定了试验条件、试验内容及方法等。 4.2 轴向拉伸和压缩实验 4.2.1 低碳钢的拉伸实验

真实应力—应变曲线拉伸实验

实验一 真实应力—应变曲线拉伸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理解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的意义,并修正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2、计算硬化常数B 和硬化指数n ,列出指数函数关系式n S Be =。 3、验证缩颈开始条件。 二、基本原理 1、绘制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对低碳钢试样进行拉伸实验得到的拉伸图,纵坐标表示试样载荷,横坐标表示试样标距的伸长。经过转化,可得到拉伸时的条件应力—应变曲线。在条件应力—应变曲线中得到的应力是用载荷除以试样拉伸前的横截面积,而在拉伸变形过程中,试样的截面尺寸不断变化,因此条件应力—应变曲线不能真实的反映瞬时应力和应变关系。需要绘制真实应力 —应变曲线。 在拉伸实验中,条件应力用σ表示,条件应变(工程应变)用ε表示,分别用式(1)和(2)计算。 A F = σ (1) 式中,σ为条件应力;F 为施加在试样上的载荷;0A 为试样拉伸前的横截面积。 00 l l l l l ε-?= = (2) 式中,ε为工程应变;l 为试样拉伸后的长度;0l 为试样拉伸前的长度。 真实应力用S 表示,真实应变用∈表示,分别用式(3)和(4)计算。 )1()1(0 εσε+=+= = A F A F S (3) 式中,S 为真实应力;F 为施加在试样上的载荷;0A 为试样拉伸前的横截面积;σ为条件应力; ε为工程应变。 )1(ε+=n l e (4) 式中,e 为真实应变;ε为工程应变。 由式(1)和(2)可知,只要测出施加在试样上的载荷以及拉伸前的横截面积,可以计算出条件应力和工程应变;根据式(3)和(4),就可以计算出真实应力和真实应变。测出几组不同的数据,就可以绘制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2、修正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在拉伸实验中,当产生缩颈后,颈部应力状态由单向变为三向拉应力状态,产生形状硬化,使应力发生变化。为此,必须修正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修正公式如下:

真实应力—应变曲线拉伸实验

真实应力—应变曲线拉 伸实验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实验一 真实应力—应变曲线拉伸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理解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的意义,并修正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2、计算硬化常数B 和硬化指数n ,列出指数函数关系式n S Be =。 3、验证缩颈开始条件。 二、基本原理 1、绘制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对低碳钢试样进行拉伸实验得到的拉伸图,纵坐标表示试样载荷,横坐标表示试样标距的伸长。经过转化,可得到拉伸时的条件应力—应变曲线。在条件应力—应变曲线中得到的应力是用载荷除以试样拉伸前的横截面积,而在拉伸变形过程中,试样的截面尺寸不断变化,因此条件应力—应变曲线不能真实的反映瞬时应力和应变关系。需要绘制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在拉伸实验中,条件应力用σ表示,条件应变(工程应变)用ε表示,分别用式(1)和(2)计算。 A F = σ (1) 式中,σ为条件应力;F 为施加在试样上的载荷;0A 为试样拉伸前的横截面积。 000 l l l l l ε-?= = (2) 式中,ε为工程应变;l 为试样拉伸后的长度;0l 为试样拉伸前的长度。 真实应力用S 表示,真实应变用∈表示,分别用式(3)和(4)计算。 )1()1(0εσε+=+==A F A F S (3) 式中,S 为真实应力;F 为施加在试样上的载荷;0A 为试样拉伸前的横截面积;σ为条件应力; ε为工程应变。 )1(ε+=n l e (4) 式中,e 为真实应变;ε为工程应变。 由式(1)和(2)可知,只要测出施加在试样上的载荷以及拉伸前的横截面积,可以计算出条件应力和工程应变;根据式(3)和(4),就可以计算出真实应力和真实应变。测出几组不同的数据,就可以绘制真实应力应变曲线。

应力与应变概念及实验应变片原理

区分应力与应变的概念 应力 所谓“应力”,是在施加的外力的影响下物体内部产生的力。如图1所示: 在圆柱体的项部向其垂直施加外力P的时候,物体为了保持原形在内 部产生抵抗外力的力——内力。该内力被物体(这里是单位圆柱体)的截 面积所除后得到的值即是“应力”,或者简单地可概括为单位截面积上的内 图1 力,单位为Pa(帕斯卡)或N/m2。例如,圆柱体截面积为A(m2),所受外 力为P(N牛顿),由外力=内力可得,应力: (Pa或者N/m2) 这里的截面积A与外力的方向垂直,所以得到的应力叫做垂直应力。 应变 当单位圆柱体被拉伸的时候会产生伸长变形ΔL,那么圆柱体的 长度则变为L+ΔL。这里,由伸长量ΔL和原长L的比值所表示的 伸长率(或压缩率)就叫做“应变”,记为ε。 与外力同方向的伸长(或压缩)方向上的应变称为“轴向应变”。应变表示的是伸长率(或压缩率),属于无量纲数,没有单位。由于量值很小(1×10-6百万分之一),通常单位用“微应变”表示,或简单地用μE 表示。 而单位圆柱体在被拉伸的状态下,变长的同时也会变细。直径为d0的棒产生Δd的变形时,直径方向的应变如下式所示: 这种与外力成直角方向上的应变称为“横向应变”。轴向应变与横向应变的比称为泊松比,记为υ。每种材料都有其固定的泊松比,且大部分材料的泊松比都在0.3左右。 应力与应变的关系 各种材料的应变与应力的关系已经通过实验进行了测 定。图2所示为一种普通钢材(软铁)的应力与应变关系图。 根据胡克定律,在一定的比例极限范围内应力与应变成线性 比例关系。对应的最大应力称为比例极限。 图2 ?或者 应力与应变的比例常数E 被称为弹性系数或扬氏模量, 不同的材料有其固定的扬氏模量。 综上所述,虽然无法对应力进行直接的测量,但是通过测量由外力影响产生的应变可以计算出应力

梁应力应变测量

梁应力应变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阻应变片的结构及种类; 2、掌握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巧; 3、掌握利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力应变的原理; 4、掌握动态测试分析系统的使用及半桥、全桥的接法; 二、实验内容 进行悬臂梁的应变测量 三、实验原理 1、电阻应变片的测量技术 将应变片固定在被测构件上,当构件变形时,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值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电阻应变测量装置(简称应变仪)可将电阻应变片中的电阻值的变化测定出来,换算成应变或输出与应变呈正比的模拟电信号(电压或电流),用记录仪记录下来,也可用计算机按预定的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所需要的应力或应变值。 2、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可测量应变、力、位移、加速度、扭矩等参数。具有体积小、动态响应快、测量精度高、使用简便等优点。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可分为金属电阻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两类。 常用的金属电阻应变片有丝式和箔式两种。它由敏感元件、引出线、基底、覆盖层组成,用粘贴剂粘贴在一起,如图所示。 图1 电阻应变片结构图2 电桥 3、应变片的测量电路 在使用应变片测量应变时,必须有适当的方法检测其阻值的微小变化。为此,一般是把应变片接入某种电路,让它的电阻变化对电路进行某种控制,使电路输出一个能模拟这个电阻变化的电信号,之后,只要对这个电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滤波、放大、调制解调等)就行了。 常规电阻应变测量使用的应变仪,它的输入回路叫做应变电桥 ①应变电桥:以应变片作为其构成部分的电桥。

② 应变电桥的作用:能把应变片阻值的微小变化转换成输出电压的变化。 U ) )((U 43214 2310?++-= R R R R R R R R 常用电桥连接方法有三种: (1)单臂半桥接法: R1作为应变片 (2)半桥接法:R1、R2作为应变片 (3)全桥接法: R1、R2、R3、R4均为应变片 电桥的和差特性:电桥的输出电压与电阻(或应变)变化的符号有关。即相邻臂电阻或应变变化,同号相减,异号相加;而相对臂则相反,同号相加,异号相减。 利用桥路的和差特性可以提高电桥灵敏度、补偿温度影响,从复杂应力状态中测取某一应力、消除非测量应力。 本实验采用单臂半桥接法,得到金属梁的拉应变与供桥电压和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为: KU 4U 0 M = ε 得到作用在梁上的弯矩为:EW M M ε= 三、实验主要仪器及耗材 DH5923动态电阻应变仪(DH5923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电阻应变片、应变适调器、矩形梁、电烙铁、万用变、小螺丝刀、连接导线、502胶、丙酮、棉花、镊子、焊锡、酒精等。 五、实验步骤 1、粘贴应变片 (1) 去污:用砂轮(本实验采用砂纸代替)除去构件表面的油污、漆、锈斑等,并用细纱布交叉打磨出细纹以增加粘贴力,用浸有酒精和丙酮的纱布片或脱脂棉球擦洗。 (2) 贴片:在应变片的表面和处理过的粘贴表面上,各涂一层均匀的粘贴胶(502胶),用镊子将应变片放上去,并调好位置,然后盖上塑料薄膜,用手指揉合滚压,排出下面的气泡。 (3) 在合适位置粘贴接线板,将导线与应变片引线连接。 2、检查:用万用表测量应变片在粘贴过程中是否损坏及线路连接是否正确。 3、接桥:将导线接在应变桥盒上。注意不要把端子扯断。 4、开机:打开测试系统开关,打开采集软件,调整零点;

纯弯曲梁的正应力实验

实验七 纯弯曲梁的正应力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测定梁纯弯曲时的正应力分布规律,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弯曲正应力公式。 2.掌握电测法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设备 1.纯弯曲梁实验装置。 2.静态电阻应变仪。 三、实验原理 已知梁受纯弯曲时的正应力公式为 z I y M ?= σ 式中M 为纯弯曲梁横截面上的弯矩,z I 为横截面对中性轴Z 的惯性矩,y 为横截面中性轴到欲测点的距离。 本实验采用铝制的箱形梁,在梁承受纯弯曲段的侧面,沿轴向贴上五个电阻 变应片,如图7-1所示,1R 和5R 分别贴在梁的顶部和低部,2R 、4R 贴在 4 H y ±=的位置,3R 在中性层处。当梁受弯曲时,即可测出各点处的轴向应变实i ε(i=1、2、3、4、5)。由于梁的各层纤维之间无挤压,根据单向应力状态的胡克定律,求出各点的实验应力为: 实i σ= ?E 实i ε(=i 1、2、3、4、5) 式中,E 是梁材料的弹性模量。 这里采用的增量法加载,每增加等量的载荷△P ,测得各点相应的应变增量为△实i ε,求出△实i ε的平均值实i ε?,依次求出各点的应力增量△实i σ为: △实i σ = ?E 实i ε? (7-1)

把△实i σ与理论公式算出的应力增量: i σ?理 = z i I y M ?? (7-2) 加以比较从而验证理论公式的正确性。从图 7-l 的试验装置可知, a P M ??=?2 1 (7-3) 图7-1 纯弯曲梁装置 四、实验步骤 1.拟定加载方案。在0~20kg 的范围内分4级进行加载,每级的载荷增量kg P 5=?。 2. 接通应变仪电源,把测点1的应变片和温度补偿片按半桥接线法接通应变仪,具体做法是:将测点1的应变片接在应变仪的A 、B 接线柱上,将温度补偿片接在B 、C 接线柱上。调整应变仪零点(或记录应变仪的初读数)。 3.每增加一级载荷(kg P 5=?),记录引伸仪读数一次,直至加到20kg 。注意观察各级应变增量情况。 4.按步骤3再做一次,以获得具有重复性的可靠试验结果 5.按测点1的测试方法对其余各点逐点进行测试。 五、实验结果的处理 1.根据测得的各点应变值,,逐点算出应变增量平均值实i ε?代入公式 (7-1)求出△实i σ。 2.根据公式(7-3)、(7-2)计算各点的理论弯曲正应力值△理i σ。

应力与应变概念及实验应变片原理

应力与应变概念及实验应变片原理

区分应力与应变的概念 应力 所谓“应力”,是在施加的外力的 影响下物体内部产生的力。如图1 所示: 在圆柱体的项部向其垂直施加 外力P的时候,物体为了保持原形 在内部产生抵抗外力的力——内 力。该内力被物体(这里是单位圆 柱体)的截面积所除后得到的值即 是“应力”,或者简单地可概括为单 位截面积上的内力,单位为Pa(帕 斯卡)或N/m2。例如,圆柱体截 面积为A(m2),所受外力为P(N牛 图1 顿),由外力=内力可得,应力: (Pa或者N/m2) 这里的截面积A与外力的方向 垂直,所以得到的应力叫做垂直应 力。 应变 当单位圆柱体被拉伸的时候

会产生伸长变形ΔL,那么圆柱 体的长度则变为L+ΔL。这里, 由伸长量ΔL和原长L的比值 所表示的伸长率(或压缩率) 就叫做“应变”,记为ε。 与外力同方向的伸长(或压缩)方向上的应变称为“轴向应变”。应变表示的是伸长率(或压缩率),属于无量纲数,没有单位。由于量值很小(1×10-6百万分之一),通常单位用“微应变”表示,或简单地用μE表示。 而单位圆柱体在被拉伸的状态下,变长的同时也会变细。直径为d0的棒产生Δd的变形时,直径方向的应变如下式所示: 这种与外力成直角方向上的应变称为“横向应变”。轴向应变与横向应变的比称为泊松比,记为υ。每种材料都有其固定的泊松比,且大部分材料的泊松比都在0.3左右。

应力与应变的关系 各种材料的应变与应力 的关系已经通过实验进行 了测定。图2所示为一种普 通钢材(软铁)的应力与应 变关系图。根据胡克定律, 在一定的比例极限范围内 应力与应变成线性比例关 系。对应的最大应力称为比 例极限。 图2 或者 应力与应变的比例常数 E 被称为弹性系数或扬氏 模量,不同的材料有其固定 的扬氏模量。 综上所述,虽然无法对应力进行直接的测量,但是通过测量由外力影响产生的应变可以计算出应力的大小。 应变片的构造及原理 应变片的构造 应变片有很多种类。一般的应变片是在称为基底的塑料薄膜(15-16μm)上贴上由薄金属箔材制成的敏感栅(3-6μm),然后再覆盖上一层薄膜做成迭层构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