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生物下册:7.2.2 食物链和食物网校本作业题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生物下册:7.2.2 食物链和食物网校本作业题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生物下册:7.2.2 食物链和食物网校本作业题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生物下册:7.2.2 食物链和食物网校本作业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

B.最长的食物链是水稻→昆虫→蜘蛛→青蛙→蛇

C.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水稻

D.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是水稻

2 . 假如蓉江河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共有5个营养级,分别以a、b、c、d、e表示,一年内输入这5个营养级的能量数值如下表:它们构成的食物链是()

A.a→b→c→d→e B.c→e→b→a→d

C.e→a→b→c→d D.d→a→e→b→c

3 . 下图曲线表示某种生理过程或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Y表示胸腔容积,则bcd段曲线表示呼气过程

B.若Y表示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变化,则可以用abc段曲线表示进食后一段时间内血糖的浓度变化

C.若Y表示某密闭的温室大棚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则b点是傍晚时段

D.在某封闭草原,有食物链:草→兔→狼。若大量捕杀狼群,则可以用abc段曲线表示在一段时间内兔的数量变

4 . 下列关于生物圈、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泸县玉蝉山的所有植物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B.叙永县的“画稿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个生态系统

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D.“虾米→小鱼→大鱼”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5 . 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成分可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生产者最为重要,消费者和分解者可有可无

C.非生物成分对生物成分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D.非生物成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

6 . 在草→食草昆虫→蜘蛛→蟾蜍→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假设流经这条食物链的总能量为100%,按传递率20%计算,蟾蜍和猫头鹰所得能量最多分别是()。

A.20%和2%B.0.8%和0.32%C.4%和0.8%D.0.8%和 0.032%

7 . 下列各项中,属于食物链的是()

A.蘑菇→兔→蛇→鹰B.草→昆虫→青蛙→蛇→鹰

C.阳光→草→兔→狼D.草→兔→狼→细菌

8 . 下列食物链不正确的是()

A.青虫→山雀→雀鹰B.牧草+野免—→狐狸

C.水草→小虾→黑鱼D.草→蝗虫→山雀→雀鹰

9 .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市出现许多观光休闲的生态农业园区.下列一些生产思路你认为“生态农业园”不宜采用的是()

A.将农家肥料与化学肥料配合使用,以提高产量和效益

B.给大棚中的蔬菜施加适量的CO2,以促进光合作用

C.将种植、养殖和制沼气相结合,既可以改善环境,又可以提高农畜牧业的产量

D.将硝酸铵与熟石灰等碱性物质混合施用,既给农作物提供了营养元素,同时又可降低土壤的酸性

10 . 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青草→蚱蜢→食虫鸟→蛇→鹰B.鹰→蛇→食虫鸟→蚱蜢→青草

C.蛇→鹰→食虫鸟→青草→蚱蜢D.阳光→青草→蚱蜢→食虫鸟→蛇

二、填空题

11 .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_______是青草体内的能量转换器,它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草与人体在结构层次上相差________这一层次。

(2)生态农业最大的优点是物质和能量的多次利用。该生态系统的所有能量实质都来自于___________。下雨过后,农田积水过多,如果不及时排出,会影响植物根的______作用。

(3)在该生态系统中,鹰和蛇的关系是________

12 . 下图是一个农田生态系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是由____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非生物环境除了图中的阳光、空气外还包括____等因素。

(2)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问由于____关系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食物链。该生态系统中有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一条_____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是____和能量沆动。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流动的;从能量流动的特点来分析,该生态系统中_________的数量最少。

(4)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____的光合作用,进入到食物链中。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及腐生巨微生物的____作用又可以使二氧化碳返回非生物环境。

三、综合题

13 . 南海群岛是我国的传统渔场,大多是由珊瑚礁形成,这里有丰富而优质的渔业资源,如图示该海域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请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除了图中所示部分,还缺少了分解者和_______________。

(2)若把石斑鱼、鱿鱼、鲍鱼分成两类,则石斑鱼独成一类,这种分类的依据是体内是否有______。

(3)藻类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维持生物圈的________平衡起重要作用;藻类也为所有动物直接或间接地提供_____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4)珊瑚礁吸引了众多的生物,体现了生物_____的多样性。写出龙虾所在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指出图中鸟与昆虫的关系:_____。

(2)某同学用“阳光→草→鸟→猫头鹰”表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其错误是①阳光是该生态系统的____成分,不能写入食物链中;②食物链的起始端只能是_____,而不能是其它成分。

(3)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镉的污染,则图中_____的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

(4)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_ __。

(5)某地人工种植了大片草地,每年都会遭遇到严重的虫害,而天然草原很少出现虫害,其原因是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填空题

1、

2、

三、综合题

1、

2、

七年级生物食物链测试试题及答案.doc

七年级生物食物链测试试题及答案 ,,,xx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多做一些生物食物链试题的练习有利于生物食物链知识点的巩固。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七年级生物食物链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七年级生物食物链测试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正确的食物链是A、草→羊→狼 B、阳光→草→昆虫→蛙C、兔→狐→细菌 D、草→兔→狼→细菌4.下列各项中,能够完整地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A.狐吃兔子,兔子吃草 B.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C.蝗螂捕蝉,黄雀在后 D.猫头鹰捕食田鼠,狐也捕食田鼠5.在草→蝗虫→青蛙组成的食物链中,若青蛙的体重增加10克,则最少需消耗蝗虫A.25克 B.50克 C.100克 D.125克6.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有机汞情况如下表所列,那么该生态系统中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生物体 A B C D E有机汞浓度ppm 0.05 7 0.51 6 8 0.397.《说苑?正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虽然这是用以比喻社会现象的寓言,但却反映出生态学中的丰富内容。寓言中所述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可用下列哪条食物链来表示A.蝉→螳螂→黄雀 B.露水→蝉→螳螂→黄雀C.树→蝉→螳螂→黄雀 D.黄雀→螳螂→蝉8.在“藻类→草食鱼→肉食鱼→鲨鱼”食物链中,如果水质被有毒物质汞污染,那么体内汞含量最多的生物是A.藻类 B.草食鱼 C.肉食鱼 D.鲨鱼二、非选择题9. 某湖泊中存在着4种不同的生物A、B、C、D。研究者对其体内的

食物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将结果绘制成下表:生物种类体内食物成分A 鱼甲鱼乙B 小球藻—C 鱼乙水蚤D 水蚤小球藻请你回答。1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以食物链的形式表示4种生物的取食关系。用字母表示2此食物链中生产者是,消费者是。3此湖泊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除了含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外,还应包括。4若此湖泊受到了轻度汞一种有毒物质污染,则A、B、C、D四种生物中汞含量最高的是。10.某水域被一种有机磷农药污染,经检测发现该水域中该农药的含量为5ⅹ10-12农药含量是指质量分数,该水域生态系统中A、B、C、D、E五种生物体内也均有不同含量的农药,经检测其数量分别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监测种类A B C D E农药含量×10-6 0.0005 2.0 0.5 25.5 0.041该水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为。2 该农药对生物有毒害作用,上述生物中受危害最严重的是。3如果因为农药的毒害作用,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B全部死亡,则首先受到损害的是。4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的最终来源是。经逐级流动,到第营养级的能量最少。七年级生物食物链测试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A 2.A 3.C 4.A 5.B 6.C 7.C 8.D二、非选择题9. 1B→D→C→A 2小球藻;水蚤、鱼 3分解者 4鱼甲10. 1A→E→C→B→D 2D 3D 4 太阳能五x,,,xx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多做一些生物食物链试题的练习有利于生物食物链知识点的巩固。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七年级生物食物链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七年级生物食物链测试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正确的食物链是A、草→羊→狼 B、阳光→草→昆虫→蛙C、兔→狐→细菌 D、草

初中生物食物链教案

课题 4.1食物链 课程学习目标 1、应到学生通过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自主建构食物链的概念。 2、通过对食物链各环节的综合参照,引导学生归纳食物链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学力的发展。 3、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书写一些简单的食物链,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4、通过合作探究食物中的食物链,引导学生建立人也是自然界中的一员,自然界中的生物是普遍联系的科学自然观,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与自然保护和社会决策的意识。 学习重点 食物链的书写方式和特点。 学习难度 生物间摄食与被食的正确关系。 学习过程设计 一、通过“猎豹捕食羚羊”的一段视频,引导学生初步获得吃与被吃的思维意识,同时为结尾作铺垫。 活动1 投影展示“猎豹捕食羚羊”的视频 活动2 学生交流观察到的视频中的主要内容,(比较容易忽略猎豹捕食羚羊时羚羊的行为)。初步获得自然界中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设计思考 运用媒体中常见的“猎豹捕食羚羊”的视频导入课堂,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通过认真的观看,学生的关注点基本上都在猎豹捕食羚羊,所以基本能了解本课学习的内容与食物有关。而教师可以通过进一步提问:在猎豹准备捕食羚羊时,羚羊又在做什么,通过这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的提问,引导学生考虑到羚羊当时就在吃草。从而形成草被羚羊吃,羚羊又被猎豹吃,这样的吃与被吃的关系的意识。 二、通过一篇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生动的捕食过程的短文,引出课题。 活动1 投影展示开心读:在草丛中的一只蝗虫啃食着嫩嫩的草叶。一只青蛙对它进行突然袭击,把蝗虫吞了下去。正当青蛙仰首高兴时,一条蛇从背后来了个伏击,青蛙措手不及,成了蛇的美餐。蛇吞下青蛙,在草地上愉快的爬着,却被一只蹲守在树枝上的猫头鹰发现了,猫头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俯冲下来,抓住了这条蛇,经过短暂的搏斗,猫头鹰取得了胜利,抓走蛇飞走了,蛇又成了猫头鹰的美味佳肴。 活动2 请班上朗读功底很好的学生通过语言将此故事讲述出来。同时设置两个问题:1、短文中依次出现了哪些生物;2、他们之间是通过怎样的关系联系

五年级科学上册《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设计 教科版

《食物链和食物网》 一、教材分析: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中的第五课内容。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谁吃谁。要求学生按照谁被谁吃的关系说说这些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从而引出科学概念“食物链”,然后通过对食物链的分析,引出概念“生产者”和“消费者”,最后概括出食物链的特征: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第二部分:水田的食物网。在学生对食物链有所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图文,让学生找出水田中存在的多条食物链。然后通过对这些纵横交错的食物链的分析,得出新的概念“食物网”,以此来认识自然界中各种生物彼此复杂的食物关系。再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相关知识,来认识生物中动植物之间复杂、密切、各种各样的食物联系,从而得出:其中一种生物对链上的其它生物的巨大影响,以及保护某一种生物对保护整个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本课教材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动手实践等多种科学学习手段,来学习其中的科学知识,并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去解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真正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寻找生态系统中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学会分析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掌握食物链中规律,并能正确表达食物链。能利用食物链和食物网分析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食物网反映了一个生态群落中的动植物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能耐心地倾听并吸收别人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建立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食物网的概念,并会画简单的食物链。 教学难点: 理解食物网所反映群落和生态系统中动植物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头饰,记号笔。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 课前要求学生接照惯例重温班级口号:五年级的同学,像鲜花一样飘香;五年级的同学,像星星一样闪亮;五年级的同学,像钻石一样璀璨;五年级的同学,是全校最棒的!(设计意图: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状态投入学习) 接下来给学生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谁将被谁吃呢?随着学生的陈述一一板书。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学习第五课食物链和食物网。(板书课题:5食物链与食物网)(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到这一课中) 二、探究过程: 1、讨论:他们谁被谁吃? 1)课件出示“蔷薇、草、树叶、蚜虫、瓢虫、蚯蚓、小鸟”的图片,请学生按照“谁被谁

高中生物食物链教案

高中生物食物链教案 【篇一:优质课教案食物链食物网】 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称为食物链,生物之间由于食物 联系形成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能找出生态系统中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分析食物 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能在模拟游戏活动中体验食物网中的生物 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到食物网中动植物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意识到保护食物网中生物稳定性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研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难点】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的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 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学准备】教学视频、ppt课件、记录表 一、谜语导入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 老师出两个谜语给你们猜猜(幻灯片出示草莓杨梅的谜语) 师:为什么猜是草莓?(草被羊吃光了) 为什么猜是杨梅?(羊被狼吃光了) 师:草被羊吃羊有被狼吃我们可以什么符号将他们连起来?(用 箭头) (箭头方向朝哪里) 草→羊→狼(狼→羊→草这样子对吗?) 二、新授 2、师:那在我们的花丛中有这样的关系吗?看看我们的花丛里有些什么?(幻灯片出示花草蚜虫蚯蚓鸟树叶) 师:能先用谁被谁吃说说他们之间的食物关系吗? 小草被蚜虫吃蚜虫被瓢虫吃瓢虫被小鸟吃…. 3、师:能用前面那种方法将他们写出来吗?(发小纸条让学生写)汇报交流: 小草→蚜虫→瓢虫→小鸟 花→蚜虫→瓢虫→小鸟 树叶的腐殖质→蚯蚓→小鸟

能给它起个名字吗?(食物链) 师:能试着说一说什么叫做食物链吗? 生1 生2 师:让我们来看看科学家是怎么来说的。(幻灯片出示概念) 生物之间这样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板书: 食物链) 5、师:观察这三条食物链,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有没有什么共同点)?(暗示:起点、结束) 在我们的食物链最前面都是什么呀?(植物)后面呢?(动物)(ppt从后面出示小鸟吃什么瓢虫吃什么蚜虫吃什么植物吃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水土壤里的养料阳光二氧化碳,教师主要引导植物 光合作用能自己制造养料,教师主要引导植物光合作用能自己制造 养料。 引出生产者和合消费者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 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什么叫直接或间接学生以一条食 物链做解释) 师:在这些食物链当中,哪些是生产者,哪些是消费者? 在大自然中,你还知道哪些是生产者,哪些是消费者?你能举个例 子吗 6、我们在书写食物链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师:清楚了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之后,我们来个小竞赛,有信 心获胜吗?竞赛之前,先来热热身:写食物链时需要注意什么? 小结:食物链通常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习 惯上总是按照谁被谁吃的顺序,从左到右依次书写,并用箭头连接。(箭头朝向需要食物的一方) 1、ppt出示一张食物网 师:这些生物存在着比较复杂的关系,你们能用箭头把它们之间的 食物关系表示出来吗? 2、小组讨论,完成食物网的连接。 3、最先完成的小组上来汇报 4、其他小组相互补充、纠正 5、ppt出示完成的食物网

七年级生物上册《食物链》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上册《食物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之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 (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以及食物链的特点。 (3)知道人在食物链中的位置。 2.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学生尝试画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交流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确立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科学自然观,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动物。 (2)主动参与探究性学习,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建立食物链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做中学” 1.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动画片段:螳螂捕蝉(学生观看)。 故事情节:夏季烈日当空,蝉慢慢从大树下爬上枝头,一边吸食着树汁,一边欢快地歌唱;一只螳螂正挥动着它的“大镰刀”,悄悄来到蝉的背后。就在这个时候,从远处飞来了一只小黄雀…… (2)谈话: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谁来说一说。 (3)问题:大家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非常了解,但同学们想一想这个例子反映了生物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学生答:吃与被吃)。 2.提出“做中学”的问题——分析农田中的生物 (1)问题展开:在大自然中,各种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而产生的联系是很容易看到的。你还能举例吗?(比如:有树的地方常有鸟,有花草的地方常有昆虫。植物、昆虫、鸟和其它生物联系在一起,相互依赖而共存亡。)

(2)谈话:(多媒体展示图片:青草、蚱蜢、青蛙、蛇、鸡、鹰) 这些生物大家认识吗?怎样利用食物的关系把它们联系起来?你会怎么做?(想想看,如何利用桌面上的卡片、胶带等材料,按照一定的食物关系顺序把卡片串连起来。) (3)“卡片接龙”活动: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认真思考。(教师巡视指导:一个同学排好吃与被吃的顺序,被吃的生物排在前,吃它的生物排在后,最后将卡片串起来。也可以鼓励创新,采用其他方法,如小组成员进行角色扮演,相互牵绳的方法。)(4)模型展示,建立“食物链”概念:组织小组代表进行模型展示汇报。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模型,从这些卡片接龙模型中,大家能看出什么道理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什么形状?);并指导学生将卡片接龙记录书写下来,用“→”表示捕食关系,写到最后一种生物才叫完整。再将学生书写的结果进行展示汇报,如青草→鸡→鹰等;最后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像这6种生物那样,彼此间串联起来的食物关系像什么?从而构建“食物链”的概念。 (5)质疑与归纳:教师要求学生继续观察所连的食物链,看看食物链通常有几个环节?位于不同环节的动物所吃食物有何不同?比较这几条食物链,你还发现了哪些共性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得出食物链一般3-5环节;通过查阅信息库,知道动物的食性分三类;通过讨论归纳出食物链一般所具有的特点。 活动二:“学中用” 1.提出探究应用的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午餐情景。配以字幕:民以食为天,食物何处来?同学们能用学到的食物链知识来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吗? 2.“追本溯源”解决问题——分析食谱中的生物 (1)选食谱:教师要求学生列出某一顿午餐吃过的各种食物。 (2)分类列表:启发学生分类思考其中哪些食物来源于植物?哪些来源于动物? (3)发现“食物链”:指导学生连出包括人在内的食物链,并展示交流。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精心整理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自造自身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因此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切片、涂片、装片。 4、临时装片制作过程:“擦”、“滴”、“取”、“展”、“盖”、“染”、“吸” 5、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 植物细胞的结构动物细胞的结构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都有线粒体。 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将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把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动、植物生活所需。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可以作为水污染的指示植物。 2.苔藓植物有茎、叶,但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没有输导组织);假根固定植物(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植株高大。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古代的蕨类植物成为煤炭。 种子植物 4、菜豆种子结构: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两片子叶) 5玉米种子(果实):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一片子叶)、胚乳 6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例子:银杏、兰等) 7、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的植物。根据子叶、叶脉、有无胚乳可以分为单子叶植物(竹

高中生物 食物链和食物网 备课教案

高中生物食物链和食物网备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从找寻蔷薇花丛的食物关系开始,通过讨论、分析活动,认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联——食物链。 2.通过画、找食物链,认识食物网,意识到食物网反映了群落和生态系统中动植物间复杂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3.经历讨论分析的活动过程,提高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注意在讨论分析活动中及时吸收别人的学习成果。 【教学重点】学会画、找食物链,认识食物网,意识到食物网反映了群落和生态系统中动植物间复杂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教学难点】画、找食物链。 【教学准备】 蔷薇花丛的动植物卡片(背后粘有小磁钉)、学生用的活动手册、跟食物链有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蔷薇花丛的食物链 1.出示在蔷薇花丛中我们发现的动植物卡片(图或文字)。 ·上节课我们在蔷薇花丛中发现了许多动植物,有蚯蚓、蜜蜂、蚜虫、瓢虫、西瓜虫、鸟等,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个出示动植物的卡片。 2.这些小动物它们吃什么?(蔷薇、土壤里的腐殖质、小草等,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逐个出示这些卡片)

3.你能用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吗? 一生上台用箭头直接在卡片之间画出它们的食物关系,其余学生在自己活动手册上用箭头画出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 ·教师板书演示同学的一条食物链,如:(你自己编一个吧) 4.分析这条食物链。 (1)仔细看看上面的箭头图示,你有什么发现?生物之间这样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 (2)认识生产者和消费者。 ·人们根据食物链中不同生物的食物来源,把自己能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把吃别人制造的食物的叫做消费者。 ·你认为上面这条食物链中,谁是生产者,谁是消费者?蔷薇花丛中的动植物哪些是生产者?哪些是消费者? 5.写出蔷薇花丛中的其他的食物链。 二、水田里的食物网 1.竹林村的同学们调查了他们村的水田,出示水田的图片。水田里有许多动植物,我们来看看吧!课件出示水田里的生物,他们在水田里观察到了哪些动植物?认识这些生物。 2.阅读竹林村同学的调查报告,看看他们画出了哪些食物链。点击出示箭头。 3.他们还有哪些食物链没有画出来。你能补画上去吗? ·学生在自己的书本上试着画出食物链。

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生物食物链(1).docx

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生物教案食物链(1) 6.1食物链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食物链 2、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食物链,构建食物链的概念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生物的生存与周围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动物、植物的生存除了需要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这些非生物因素以外,还受周围其他因素的影响吗? 观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图片 提问: 二、谁吃谁 看图6-1谁吃谁 提问:1)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连在一起,像什么?(食物链) 2)在食物链中,连接各种生物的“箭头”表示什么意思? (箭头表示生物之间的被吃关系) 学生游戏活动: 1、这张图描述了怎样一个谚语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说出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吃与被吃关系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成语,那么对于其中包含的生物寓意,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了! 以活动的形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活动中掌握食物链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 讨论: 1)食物链一般由哪几类生物构成? (绿色植物和动物) 2)它们分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 (生产者、消费者) 为什么? (生产者:可以利用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消费者:不能自已制造有机物,要从外界获取) 食物链的特点: (1):食物链通常是由于绿色植物开始的; (2):位于食物链第2个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 (3):位于食物链中其他环节的生物大多是肉食性动物 分析食谱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根据这些食物关系总结: 人与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是一环扣一环,相互依赖生存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生物受到影响,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我们人类自己。因此我们应该要对它们加以保护,其实也是为了我们人类自身更好的生存。(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学生总结

七年级生物《食物链》教案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食物链。 2.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分析和概括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让学生学习画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3.能画出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 4.向学生进行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科学自然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生物之间存在的食物联系。 教学难点:分析食物网。 教学准备: 准备几种动、植物名称的卡片。 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 提问:动物、植物的生活环境包括那些方面? 讲述: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动物、植物的生活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动、植物生活的环境除了阳光、温度、水以外,还包括它周围的其他的动、植物等因素。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各种动、植物之间的关系。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食物链 (1) 讲述:我们知道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食物,而动物和人却不能。那么,动物吃些什么 ? 人吃些什么 ? 它们吃的食物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 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 (2) 出示挂图--鹰、草、蛇、蝗虫、鸟 (3) 提问:图中是些什么动物 ? 它们分别吃些什么食物 ? 你能按谁被谁吃的顺序说出来吗 ?( 教师在黑板上填写事先准备好的图 ) (草→蝗虫→鸟→蛇→鹰) 讨论:从图上看,你认为这五种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像什么 ? 它们之间的关系取个什么名字最形象? (4) 讲解:图中的五种动、植物由于食物关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像自行车的链条一样,人们把动、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联系形象地叫做"食物链"。 板书课题:" 食物链 " (5) 提问:在这条食物链中。哪些能自己制造"食物" ? 哪些吃植物 ? 哪些吃动物 ? (6) 讲解:在这条食物链中,草能自己制造"食物",其他动物是直接或间接利用草( 绿色植物 ) 制造的营养物质。这就是食物链的特点:一般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2 .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食物网 (1) 出示挂图:田野上生活着鹰、蛇、兔子、狐、鼠、草;说一说:图中是些什么动植物? (2) 练习:用刚才学习的食物链的知识,将 6种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用箭头表示出来,注意:每条食物链必须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箭头指向) (3) 学生汇报:( 教师将写有 6 种动、植物名称的卡片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自己填写的答案,写到黑板上 ) 。 (4) 讨论: ①数一数:你一共画了多少条食物链 ? ②看一看:每条食物链是否符合要求 ? ③这些食物链交错在一起的形状像个什么 ? 你能给它取个形象的名字吗 ? (5) 小结: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它们之间就会有很多的

七年级生物食物链

食物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 (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 2、能力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能分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并能画出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查阅资料、方案设计等培养学生运用网络知识和书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1)帮助学生建立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科学自然观。 (2)培养学生对探究食物链的兴趣,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认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建立食物链的概念。 2、培养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生物防治方案的设计。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网络课件,并调试好电脑。 2、学生准备写有庄稼、田鼠、猫头鹰、牛、草、人的卡片以及连接卡片用的带箭头的纸条,双面胶。 五、教学方法 谈话、讨论、交流 六、课时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在第3章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人体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那么食物又来从何而来呢?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将会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我们先来看一个视频。(打开投影和学生一起观看) (学生打开食物链的网页,点击首页的猎豹捕食的链接,观看。) 师:想一想猎豹和羚羊是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猎豹吃羚羊、捕食关系、吃与被吃的关系)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看过猫抓老鼠、蜜蜂采蜜等场景,那猫和老鼠、蜜蜂和花蜜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学生回答:也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师:好。这种生物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就叫做食物链。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食物链的知识。(板书课题) 师:下面我们点击网页上的学习目标,了解一下,这节课我们应该学习和掌握哪些知识? (学生点击,阅读。) 师:在了解学习的目标后,我们来看看食物链这个概念是什么时候由谁提出的? (学生点击,阅读。) (二)新课学习 师:下面点击在线学习。我们知道在语文课中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成语,哪个同学能回答一下,这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通过回忆,阅读网页上的流动字幕回答) 师:那我们想一想,螳螂、蝉、黄雀他们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和同学讨论一下,并填写在本页下方的

七年级生物-食物链课堂习题

《食物链》课堂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一条食物链中,通常包括() A.1~2个环节 B. 2~3个环节 C.3~4个环节 D. 3~5个环节 2、下列食物链中表达正确的是() A.青蛙←田鼠→蛇←鹰 B.兔→青草→鹰→狐 C. 油菜→菜青虫→鸡→鹰 D. 青草→青蛙→蛇→鹰 3、下列各组生物中,通常位于食物链第二个环节的是() A.老鼠和蛇 B.兔和狐狸 C.狐狸和老鹰 D.老鼠和兔 4、人类在食物链中的位置通常处于() A.食物链的起点 B.食物链的终点 C.相当于植食性动物 D.相当于杂食性动物 5、在食物链“藻类→水蚤→鲫鱼→人类”中,含能量最多的环节是() A.藻类 B.水蚤 C.鲫鱼 D.人类

6、用食物链的方式表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正确的是() A. 蝉→螳螂→黄雀 B. 黄雀→螳螂→蝉 C. 树→蝉→螳螂→黄雀 D. 黄雀→螳螂→蝉→树 7、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为乙>丙>甲,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则此食物链最可能为() A.甲→乙→丙 B.丙→乙→甲 C. 甲→丙→乙 D.乙→丙→甲 8、一条食物链最少包括() A.1个环节 B.2个环节 C.3个环节 D.4个环节 9、下列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A.鸡吃蚱蜢,蚱蜢吃青草 B.狼吃鸡,鸡吃虫,虫吃青菜 C.鹰吃蛇,蛇吃鼠,鼠吃稻 D.蛇吃鸡,鸡吃蛙 10、水俣病是由于汞中毒引起的,在“水草→虾→鱼

→鱼鹰”食物链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是()A.水草 B.虾 C.鱼 D.鱼鹰 二、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达尔文曾讲述了一个“猫与三叶草”的故事,红三叶草的花朵如果没有丸花蜂的关顾,便不能传播花粉,因而不能结子繁殖。因果由于丸花蜂家族兴旺,那里的三叶草也就长得格外茂盛。丸花蜂的多少决定田鼠的数量。因为田鼠爱吃丸花蜂的蜂房和幼虫,而田鼠又是猫的阶下囚,猫若多则田鼠必然少。 (1)写出该故事中的食物链。 (2)该食物链中属于生产者、消费者的生物分别是什么?

八年级生物精选食物链题型

1.(4分)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2)食草昆虫和鼠的关系是。青蛙、蜘蛛、蛇等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3)为减少害虫对牧草的危害,牧民会在草场上喷洒农药,一段时间后,体内农药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2.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图中阳光、二氧化碳、水、氧气组成了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细菌、真菌和其他四种动物组成了生态系统中的。 (2)正确书写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1分)该生态系统最终能量来源是,其中能量最多的生物是。占第三营养级的是。 (3)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那么体内积存重金属最多的生物是。 (4)分解者是,其作用是。 (5)图中消费者有。

3、(5分)右图所示,A为池塘生态系统模式图,B为根据生态系统原理模拟制作的微型池塘生态系统------生态瓶(材料:有盖玻璃瓶、螺蛳、 鱼、水草、洗净的细沙、经纱布虑过的池塘水)。请据图 分析回答: (1)若连续长时间没有光照,生态瓶将会出现的现 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生态系统中,还有一类必不可少的、看不 见的生物在起作用,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A、B生态系统中虽然螺蛳、虾和鱼都属于消费者,但在分类学上却分属不同的类群,螺蛳和虾同属于________动物而鱼不是。 (4)生态瓶与池塘生态系统相比较,稳定性差的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分)洞庭湖江豚之死,怵目惊心,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请根据材料回答:(1)江豚身体呈流线型,四肢鳍状,适于在中生活。 (2)江豚的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与人类相似,具有胎生和哺乳的特征,因此江豚属于动物。 (3)江豚以鱼类为食,它们之间构成了关系。 (4)江豚死亡事件发生后,有关人员对死亡的江豚进行解剖,发现多数死亡的江豚胃内食物很少,甚至没有。据此推测,造成江豚大量死亡的原因可能是(写一项即 可)。 (5)保护江豚,刻不容缓。请你向有关部门提出一项保护江豚的合理化建议: 。5.(9分)某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沂山某地域内的动、植物种类进行调查后,绘制了如下食物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还需增加的成分有。 (2)蛇与鹰之间的生态学关系是; 处在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 (3)若蜘蛛获得10千焦的能量,则最少需从蝴蝶中获取 千焦的能量。若该区域受到某种重金属污染,一段时间后 体内积存该物质最多的生物是。 (4)沂山生物种类及数量能够较长时间保持一种动态平 衡,原因是。 (5)同学们对该区域田鼠的毛色遗传做了如下研究:选取四组田鼠让其自由交配,对所生小鼠的毛色进行统计,并绘制如下表格: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食物链

课后训练 1.下列哪一项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 A.一片树林 B.树林中的动物 C.树林中的植物 D.树林中的生物 2.人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3.在食物链甲→乙→丙→丁中,消费者是() A.甲 B.甲、乙、丙 C.丁 D.乙、丙、丁 4.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下列不是必需成分的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水、空气等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在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 6.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通常属于()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成分 7.下图中共有几条食物链() A.4 B.5 C.6 D.7 8.假定在一个由草、兔和狐组成的相对封闭的草原生态系统中,把狐消灭了,兔群的数量变化将会如下列哪一曲线图所示() 9.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内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

(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所示,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 A.丙→甲→乙→丁 B.丁→乙→甲→丙 C.甲→乙→丙→丁 D.乙→甲→丙→丁 10.从“狼吃羊,羊吃草”可以看出,狼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A.阳光 B.羊 C.草 D.水 11.下图是一个池塘生态系统,池塘内有水草、浮萍、水绵、鱼、虾、河蚌等动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池塘生态系统(图解) (1)水草、浮萍、水绵在此生态系统中和鱼、虾、河蚌等动物分别是生态系统中的。在该生态系统中还有一些我们看不到的生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 (2)一段时间后该池塘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处于稳定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3)有人向池塘中投放了一些大黑鱼(肉食性的鱼类),则短时间内池塘中的小鱼的数量会有什么变化?。

七年级生物上册 食物链-教案

第6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1节食物链(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之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 (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以及食物链的特点。 (3)知道人在食物链中的位置。 2.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学生尝试画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交流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确立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科学自然观,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动物。 (2)主动参与探究性学习,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建立食物链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做中学” 1.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动画片段:螳螂捕蝉(学生观看)。 故事情节:夏季烈日当空,蝉慢慢从大树下爬上枝头,一边吸食着树汁,一边欢快地歌唱;一只螳螂正挥动着它的“大镰刀”,悄悄来到蝉的背后。就在这个时候,从远处飞来了一只小黄雀…… (2)谈话: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谁来说一说。 (3)问题:大家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非常了解,但同学们想一想这个例子反映了生物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学生答:吃与被吃)。 2.提出“做中学”的问题——分析农田中的生物 (1)问题展开:在大自然中,各种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而产生的联系是很容易看到的。你还能举例吗?(比如:有树的地方常有鸟,有花草的地方常有昆虫。植物、昆虫、鸟和其它生物联系在一起,相互依赖而共存亡。)

(2)谈话:(多媒体展示图片:青草、蚱蜢、青蛙、蛇、鸡、鹰) 这些生物大家认识吗?怎样利用食物的关系把它们联系起来?你会怎么做?(想想看,如何利用桌面上的卡片、胶带等材料,按照一定的食物关系顺序把卡片串连起来。) (3)“卡片接龙”活动: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认真思考。(教师巡视指导:一个同学排好吃与被吃的顺序,被吃的生物排在前,吃它的生物排在后,最后将卡片串起来。也可以鼓励创新,采用其他方法,如小组成员进行角色扮演,相互牵绳的方法。)(4)模型展示,建立“食物链”概念:组织小组代表进行模型展示汇报。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模型,从这些卡片接龙模型中,大家能看出什么道理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什么形状?);并指导学生将卡片接龙记录书写下来,用“→”表示捕食关系,写到最后一种生物才叫完整。再将学生书写的结果进行展示汇报,如青草→鸡→鹰等;最后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像这6种生物那样,彼此间串联起来的食物关系像什么?从而构建“食物链”的概念。 (5)质疑与归纳:教师要求学生继续观察所连的食物链,看看食物链通常有几个环节?位于不同环节的动物所吃食物有何不同?比较这几条食物链,你还发现了哪些共性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得出食物链一般3-5环节;通过查阅信息库,知道动物的食性分三类;通过讨论归纳出食物链一般所具有的特点。 活动二:“学中用” 1.提出探究应用的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午餐情景。配以字幕:民以食为天,食物何处来?同学们能用学到的食物链知识来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吗? 2.“追本溯源”解决问题——分析食谱中的生物 (1)选食谱:教师要求学生列出某一顿午餐吃过的各种食物。 (2)分类列表:启发学生分类思考其中哪些食物来源于植物?哪些来源于动物? (3)发现“食物链”:指导学生连出包括人在内的食物链,并展示交流。

小学科学《食物链和食物网》说课稿

小学科学《食物链和食物网》说课稿 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接下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 (过渡:首先我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五年级下册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第五课,学生从《种子发芽实验》、《蚯蚓的选择》当中认识到生物的生存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并会根据自身生存的需要对环境条件进行选择的。本课的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过渡: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在心目中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的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的认识。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认识变得顺理成章。虽然学生的科学意识在不断的提升,科学素养也在不断的提升,但是学生对平时的生活观察较少,科普知识不足,导致在寻找食物链的时候有诸多困扰。所以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过渡: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理解与分析,我将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正确使用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食物网等词语描述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画、找食物链,认识食物网,意识到食物网反映了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的之间的复杂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大自然的神奇,认同生态系统的统一性,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过渡: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描述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并会画简单的食物链。 【难点】 寻找食物链,形成食物网,体会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将采用直观教学法、活动探究法、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所以我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观察归纳法。 (过渡:厚积而薄发,在做了一系列准备活动之后,我的教学过程将分为四个环节呈现。)

生物链的例子

生物链的例子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鸟吃,鸟被狐狸吃.这就是一条食物 被小鱼吃,小鱼被大鱼吃

(绝对准确,我刚刚学过)食物链 鹰吃蛇,蛇吃蛙,蛙吃蝗虫,蝗虫吃草,这就是一条含5个环节的食物链. 一般分三类: 寄生链,以活的动植物体为起

点,经各级寄生物, 如黄鼠→跳蚤→细菌→噬菌体.生态系统中的能流分配到各种食物链的比例很不相同,这可用作生态系统功能特点的指标.在高度放牧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多以生食链为主;浅水和森林生态系统中以腐屑链为主,通过寄生链的比例一般较少.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不是固定不变的.如蛙在个体发育不同阶段中食性就有变化,广食性动物的食性也因季节不同而异,若食物链中某一环节发生变化,则可能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食物链一般不超过5、6个营养级,因为能

量每流经一级都要丢失一大部分,所以食物链越长,流量流失就越多.缩短食物链,如吃以生产者为主,就可使有限的土地供养较多人口. 举例说明什么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产者: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供给自身的发育生长,也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居于最重要地位,如绿色植物。 消费者:只能通过消耗其他生物来达到自我存活的生物,如各种

动物。 分解者:主要是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细菌和真菌。它们能够分解动植物尸体中的有机物并且利用其中的能量,将有机物转化成为无机物。 (1)写出所有食物链, 草→鼠→蛇→鹰. .(2)该生态系统中,草属于生产者 鼠、蛇、鹰等属于消费者 还有肉眼看不到的细菌、真菌等属于分解者

食物链的写法: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据此解答. 解答:解:(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

教科版科学五上《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上《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上第一单元第5课时。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以及过程与方法的不断深入,学生们对森林、花园、草地、池塘等环境越来越熟悉,对环境方面的科学研究也会越来越感兴趣。在对环境的进一步观察中,他们会发现一些更加有深度和具有科学意义的问题。有可能在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进一步体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特别是认识到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进而在学生的心目中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的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建立这样一种看待生命世界的观点,需要经历一系列有结构的活动。本课侧重于研究生物体与生物体之间的关系,对动植物间的食物关系进行重点研究。学生将从观察熟悉的“蔷薇花丛”开始,研究“花丛”中动植物间的关系,研究它们之间的食物联系,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内容主要分“谁被谁吃”和“田野里的食物网”两部分,通过讨论、探究,帮助学生建构“食物链”、“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等概念。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讨论、分析,帮助学生建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科学概念。 2、难点:在建构食物链概念时,要明确从植物开始和箭头的指向。 四、教学准备 课件:为全班准备水稻、猫头鹰、老鼠、蝗虫等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污染物在生物链中的生物富集

生态学 污染物在生物链中的生物富集 草业科学 王佩羽 10090305068

污染物在生物链中的生物富集 王佩羽草业科学10090503068 摘要: 在生态环境中,由于食物链的关系,一些物质如金属元素或有机物质,可以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经吸收后逐级传递,不断积聚浓缩;或者某些物质在环境中的起始浓度不很高,通过食物链的逐级传递,使浓度逐步提高,最后形成了生物富集或生物放大作用。对整条食物链进行系统而完整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对污染物在水生陆生食物链中的生物积累、生物放大和预测模型探讨。开展对污染物在食物链中积累、放大及相关预测模型更深入更完整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的重点课题和前沿领域。 关键词:污染物;生物放大;生物积累;食物链 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对环境的破坏日益加重。随着环境质量的下降,许多动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威胁。在生态环境中,由于食物链的关系,一些物质如金属元素或有机物质,可以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经吸收后逐级传递,不断积聚浓缩;或者某些物质在环境中的起始浓度不很高,通过食物链的逐级传递,使浓度逐步提高,最后形成了生物富集或生物放大作用 研究生物放大,特别是研究各种食物链对哪些污染物具有生物放大的潜力,对于确定环境中污染物的安全浓度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污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金属浓度超过自然背景水平且导致生态破坏或环境质量下降的一种现象。重金属主要是指汞、镉、铅、铜、铬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以及具有一定毒性的锌、钴、镍、锡等。 1.1重金属在海洋食物链中的传递 近年来,金属在不同海洋食物链中摄食富集的定量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自然环境中生物体内金属的浓度并不一定和生物在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有相关关系,金属在生物体内的富集还受到生物的同化,排出等过程以及其它生理生化因子的影响[1]。在经典的海洋浮游生物食物链中(浮游植物--桡足类--鱼类)桡足类往往可以很有效地排出体内的金属,同时鱼类的金属同化率又很低,所以该食物链中金属的浓度随食物链水平增加而减少。 目前研究发现只有甲基汞和铯会被食物链所放大。在以腹足动物为顶级捕食者的底栖食物链中,因为生物结合金属的效率很高,高同化率和低排出率导致金属浓度在生物体内得到放大。重金属在生物体内的可利用性可以通过测定同化率、排出率等参数、并结合考虑生物对该金属的消化行为,运用一个简易的动态模型来估算。已有的研究中人们多考虑金属的化学性质对食物链传递的影响。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国外对金属在不同海洋食物链(底栖和浮游)中的传递的研究成果,强调在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评估中,要充分考虑到动物的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同时也必须认识到不同的海洋生物有着复杂且不同的金属代谢机制[2]。1.1.1不同海洋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金属蓄积 关于海洋食物链上不同营养级的生物体内金属的蓄积已经有很多报道,目前可用常规的方法测定金属在不同生物体或器官中的浓度,大量的研究证实,生物体内的金属浓度差异不仅存在于种间,也存在于种内。 大多数金属经过食物链传递被生物富集的规律目前尚难以准确地掌握。但是对某些金属人们已经有了较深入的了解。例如沿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类这一浮游生物食物链的传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