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铁路27吨轴重货运列车迈入国际重载铁路先进行列
重载铁路知识及我国重载铁路发展情况

重载铁路知识及我国重载铁路发展情况重载铁路(Heavy Haul Railway)是指载重量大于一般铁路的货物运输铁路。
重载铁路为了应对大量的货物运输需求,铁路公司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提高铁路的承载能力、优化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等。
我国重载铁路发展情况良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首先,我国重载铁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大批的煤炭和其他资源的运输,因此开展了重载铁路的建设。
在建设过程中,我国铁路工程师们采取了一系列创新的措施,包括改善铁路线路和设备、提高列车的承载能力以及优化运行管理等。
其次,我国重载铁路的特点是载重量大,可以运输大量的货物。
这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长距离和大容量货物运输方面。
重载铁路能够有效地解决货物运输压力大、运输成本高等问题,为我国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相关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再次,我国重载铁路的建设和运营水平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我国铁路工程师们通过改进线路设计、提高货车的承载能力和优化列车组织等手段,使重载铁路的运行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同时,我国还建设了一系列配套设施,包括维修检修车间、信号与通信设备和停车场等,以确保重载铁路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重载铁路在技术上也取得了重要突破。
例如,我国研发出了磷钢轮对技术,可以使列车通过曲线时减小轮对与轨道之间的摩擦,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和安全性。
此外,我国还开展了长大比高速列车的研发和试验,旨在进一步提高重载铁路的运输能力和效率。
当前,我国重载铁路建设仍在持续推进。
根据国家《铁路发展五年规划》的要求,我国将进一步扩大重载铁路的建设规模,加快重要干线和主要矿区的重载铁路建设。
同时,我国还计划加强对重载铁路的维护和管理工作,确保重载铁路的运营安全和稳定。
总之,我国重载铁路的发展情况良好,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重载铁路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成为我国资源运输和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六轴27t轴重交流传动货运电力机车概述

六轴27t 轴重交流传动货运电力机车(简称六轴27t 轴重机车)是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简称中车大同公司)自主研发的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基于中车大同公司的HXD2系列机车技术平台研发设计而成[1]。
提高车辆轴重可以提高货车载重量,而提高机车轴重可以进一步利用机车功率以提高机车牵引力。
与相同功率的六轴25t 轴重机车相比,启动牵引力提高约8%,机车恒功点速度降低15%。
机车采用大功率异步牵引电机、卧式牵引变压器、IGBT 元件组成的水冷变流器、单轴控制、微机网络控制系统、微机控制的制动系统、抱轴悬挂转向架、独立通风冷却等技术。
机车单轴功率1200kW ,最高运用速度100km/h ,适应中国铁路27t 轴重及以上重载线路使用环境,对中国铁路提高运能和节能环保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机车主要技术特点1)机械间设中间走廊,设备按斜对称原则布置,采用预布线和预布管设计,便于检修、维护。
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分开,有效减少电磁干扰。
司机室结构和设备布置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和美学原理,视野瞭望满足GB/T 5914.1—2015机车司机室第1部分瞭望条件的要求[2]。
2)采用单轴独立控制方式,交流—直流—交流变流技术对牵引电机进行牵引和制动特性控制。
变流柜采用三重四象限、主辅一体共用中间直流回路结构形式。
牵引变压器和牵引变流器共用一套水冷却系统。
采用三相鼠笼式异步牵引电机。
3)采用成熟的TCN 网络系统作为控制网络,以太网作为诊断和故障下载网络,实现机车的通信、控制、诊断、保护、信息监视、数据记录及维护等主要功能。
4)机车车体采用整体承载的全钢焊接结构,顶部集成导流罩一体化设计。
车体钢结构主要选用规格为S355J2G4和Q345GNHL 的低合金高强度钢,配置高抗压缩、拉伸车体,高强度缓冲器。
5)采用踏面制动的转向架,机车轴式为2(Co-Co )。
6)采用JZ-8型制动系统,具备动力制动、空气制动、单独制动、备用制动、紧急制动、弹簧储能停放制动、无动力回送、机车重联、断钩保护等功能。
新中国铁路建设的辉煌成果

新中国铁路建设的辉煌成果综合委肖志佩“天上飞,地上跑,出门还是火车好。
”在当今各类交通工具中,铁路是最大众化、全天候的交通工具之一。
然而在60年前,中国铁路尽管起步较早,但因政府腐败,科技落后,铁路被各国列强霸据。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才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尽管十年浩劫蒙受破坏),从五十年代起,首先在体制上实行全国铁路统一管理,专属中央军事委员会铁道部,后改为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管辖,铁道部通过各铁路局(总局),再管辖铁路分局,最后管辖各站、段。
全国铁路运输实行统一《列车时刻表》、《列车运行图》和《技术管理规程》,实行由铁道部统一指挥、各铁路局、铁路分局分段的运输指挥即运输调度系统。
实行“高、大、半”(即高度集中、大动脉、半军事化)的全国铁路管理体制。
截至今日,已在全国铁路系统建立起《检测监控》、《设备维修》、《规章制度》、《安全防护》、《治安防控》和《应急预案》等六大安全体系,还建立并正在逐步健全《电子购票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
铁路运营总里程也从刚解放时的2万公里(而实际能维持正常通车的仅1.1万公里),日均客运27.7万人,货运16万多吨。
今天,尽管中国铁路达8万公里,仅占世界总里程的6%,却完成了世界铁路运输总量的 24%,位居世界第一。
在国内,尽管铁路总里程和占地面积远不及公路,但却完成了全国货运总量的54%和客运总量的35%。
一、新中国铁路建设中的“第一”1.第一条完全国产化的铁路干线——成渝铁路,全长505公里。
1950年6月15日开工,1952年6月13 日完工,1953年7月1日举行全线通车典礼。
这是我国自行设计、施工和完全采用国产材料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整个工程由邓小平主持,通车前即于1952年7月,毛泽东主席专门为此线建成通车题词:“庆贺成渝铁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天成路”。
2.第一条无缝长钢轨铁路一沪宁铁路,全长302公里。
由上海铁路局研制,在上海铁路局焊轨段将每根25米的钢轨焊接成250米长的长钢轨,到沪宁铁路现场铺设并焊接,最后于2004年9月20日凌晨3:lO 全线接通。
重载运输发展的意义及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重载运输发展的意义及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摘要] 本文介绍了重载运输的定义,阐述了我国大力发展重载运输的必要性、重载运输的运输组织模式以及全路开行重载列车的情况,指出了通过提高轴重、增加编组数量、主要干线实现客货分离等措施促进重载运输在我国的快速发展。
最后指出重载运输在我国刚刚起步,为缓解货物运输的紧张局面,我国将在2020年形成2.8万km的重载运输网络。
[关键词] 重载运输发展设计要求铁路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以其运力大、低成本、有利环保等特点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重载运输技术已成为铁路货运的发展方向之一。
1.重载运输的意义重载运输是指在一定的铁路技术装备条件下,通过采取增大列车轴重与扩大列车编组长度,大幅度提高列车质量,采用大功率的机车(单机、双机或多机)牵引的运输方式。
国际铁路重载运输协会(IHHA)规定,凡满足列车重量至少5000t、车辆轴重25t及以上、在距离至少150km的线路上年运量在2000万t以上3个条件中两项的铁路即为重载铁路。
1.1我国发展重载运输的必要性发展重载运输是解决铁路运输能力紧张,适应国民经济发展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货运量将进一步增长。
据有关部门预测,2010年铁路货运量将达到35亿t,其中煤炭运量达15亿t以上;2020年铁路货运量将达到40亿t,其中煤炭运输量达16.5~17.5亿t。
作为我国能源主体的煤炭运量必将稳步增长,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任务量仍将持续增加。
根据煤炭运输发展需要,围绕十大煤炭基地外运需要,建设大能力、高效率、功能完善的煤炭重载运输通道是非常必要的。
发展重载运输是实现铁路效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
结合我国煤炭等大宗物资流量流向的运输需求,在货运专线和以货为主的大宗物资主通道,尽量多的组织始发直达列车,并通过采用先进的机车车辆设备,提高每列车的装载质量,从而提高货运主通道输送能力,使铁路运输发挥最大效益。
快速发展的铁路货车技术

快速发展的铁路货车技术对于民族工业,中国的老百姓寄予厚望。
因为只有拥有强大的民族工业,中国才能实现生产力的提高和大国崛起的梦想。
如今,令国人引以为豪的一幕又一次在铁路货车技术领域精彩上演:中国人站在了世界前沿,开始领跑世界铁路货车发展方向。
事实上,在中国装备制造业中,铁路货车制造业是立足自主创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行业。
以中国北车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一批主导企业,通过掌握货车核心技术,既满足了国内铁路的货运需求,又实现了向发达国家出口的目标。
27吨轴重通用铁路货车塑造了又一张自主创新的“中国名片”。
这源于中国铁路人的积累、求索和创新。
超越,我们一直在路上人类在超越中进化,技术在超越中进步。
27吨轴重通用铁路货车的推出,并非从天而降,而是在一次次超越成果的叠加累积效应中凝结而成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铁路货车技术非常薄弱。
1950年,我国第一个从事铁路货车设计的机构——齐齐哈尔车辆厂从仿制苏联的货车起步。
1952年,他们研制的P1型棚车在德国莱比锡博览会展出,结束了新中国只会修理不会制造铁路货车的历史。
1957年,新中国第一代车辆设计师自主研发的第一个铁路货车产品——载重60吨P13型棚车诞生,标志着中国铁路货车工业从此踏上了自主创新之路。
几十年来,中国铁路人以“密切跟踪世界铁路发展动态,准确引领铁路货车发展方向”为己任,以“掌握世界一流技术,开发世界一流产品,建成世界一流基地”为目标,坚持产、学、研、用密切合作,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
中国铁路人按照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信息化的原则,加快产品开发,推进技术进步,加快技术积累,实现速度、产品和载重的超越。
速度超越,时速由70公里至80公里提高到120公里。
1998年,装备制造企业、科研院所和重点院校等单位采用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技术攻关与产品研发相结合的方式,自主研发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时速120公里铁路货车提速转向架。
我国铁路货车实现第二次大的升级换代的标志

我国铁路货车实现第二次大的升级换代的标志第一次大的升级换代的标志:
自主创新期1956-1975年载重50t,轴重17.5-18.5t。
新中国第一辆自主设计的载重50t的P13型棚车诞生和载重30t铁路货车在我国全面停产,标志着我国铁路货车实现了第一次大的升级换代。
代表车型有C50,P50,N5,G50,G12等车型。
第二次大的升级换代的标志:
1976-2002年载重60t,轴重20-21t。
载重60吨C62型敞车的投产和载重50吨级货车的全面停产,标志着我国铁路货车实现了的第二次大的升级换代。
代表车型有载重60t的C64,P62,P63,P64,N17,G70等车型。
第三次大的升级换代的标志:
2003-2005年载重70-80t,轴重23-25t。
载重70-80t级新型提速、重载货车研制成功和载重60吨级货车在我国全面停产,标志着我国铁路货车实现了第三次大的升级换代。
代表车型有C70,C80。
国际南北运输走廊发展进程与前景分析

国际南北运输走廊发展进程与前景分析目录一、内容概述 (2)二、国际南北运输走廊概述 (3)三、国际南北运输走廊的发展进程 (4)1. 初创阶段 (5)1.1 背景与起源 (6)1.2 初步规划与实施 (7)2. 发展阶段 (8)2.1 基础设施建设 (9)2.2 运输能力提升 (10)3. 成熟阶段 (12)3.1 运输网络的形成与优化 (13)3.2 运输效率与安全的提升 (14)四、国际南北运输走廊的现状分析 (15)1. 运输量分析 (17)1.1 货物运输量统计 (18)1.2 客流运输情况分析 (19)2. 基础设施现状分析 (20)2.1 铁路、公路、水路建设现状 (21)2.2 航空运输及物流节点建设现状 (23)3. 运行机制与政策支持分析 (24)五、国际南北运输走廊的前景分析 (25)1. 发展机遇分析 (27)1.1 全球贸易与投资的增长趋势 (28)1.2 政策支持与市场潜力分析 (29)2.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建议 (30)2.1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发展预测 (32)2.2 绿色物流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建议 (33)2.3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建议 (34)六、国际南北运输走廊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35)一、内容概述本论文旨在深入探讨国际南北运输走廊的发展进程,全面分析其当前现状及未来前景。
作为连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重要纽带,南北运输走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协同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论文开篇即对国际南北运输走廊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涵盖的范围、构成要素及主要功能。
结合具体案例和数据,详细阐述了该走廊自提出以来所取得的显著进展,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运输效率提升、贸易增长等方面。
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挑战与问题,如资金短缺、技术瓶颈、地缘政治风险等。
针对这些问题,论文进一步分析了其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发展建议。
国际南北运输走廊的发展前景广阔,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区域一体化的深入推进,该走廊有望成为支撑国际贸易和投资的重要力量。
中国高铁创多个世界第一

中国高铁创多个世界第一
沉钩
【期刊名称】《交通与运输》
【年(卷),期】2017(0)2
【摘要】中国铁路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拟运营高铁动车组列车时速420公里交会和重联运行。
中国高铁已创造了数个“世界第一”,从引进技术到领先全球,中国高铁已迈出坚实的“走出去”步伐。
一、核心技术优势世界独有中国铁路加强了高速铁路关键技术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使中国高铁技术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同时,针对不同型号的动车组,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实现动车组在服务功能、运营维护上的统一。
此外,
【总页数】1页(P44)
【作者】沉钩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国高铁高速均世界第一 2020年高铁将覆盖80%大城市
2.中国高铁运输指标稳居世界第一
3.中国高铁运输指标稳居世界第一
4.中国高铁营业里程,稳居世界第一
5.“神五”创多个世界第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铁道/2014年/6月/15日/第A01版
我国铁路27吨轴重货运列车迈入国际重载铁路先进行列
由新型80吨级货车组成的万吨重载列车,车辆单车载重量比60吨级货车提升33%,按全路日装车10万辆计算,年增货运量5.8亿吨,在全路货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少开行近1/5的货运列车
记者王雄赵妮娜
本报北京6月14日电(记者王雄赵妮娜)6月14日8时58分,一列长达1408米的万吨重载列车从大秦线湖东二场发车,满载着“乌金”驶向秦皇岛港口。
这列由27吨轴重新型80吨级通用敞车组成的重载列车,车辆单车载重量比60吨级货车提升33%,比70吨级货车提升14%,标志着我国铁路迈入国际重载铁路先进行列。
当前,我国既有线运行的铁路货车近6成是21吨轴重的60吨级通用货车,4成是23吨轴重的70吨级通用货车和25吨轴重的专用货车。
80吨级通用货车的投入使用,使单车载重量比既有货车提高了10至20吨,每列增运100吨,从而可以大幅度提高运能。
按全路每天通用货车装车10万辆计算,可年增运力5.8亿吨,对我国既有线开行重载列车具有决定性意义。
在全路货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全路可以少开行近1/5的货运列车。
对于降低线路运营密度、大幅增加线路维修“天窗”时间、提高铁路运行安全可靠性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俄罗斯等少数几个铁路较为发达的国家开行了重载列车,27吨轴重为国际重载铁路的标志性指标。
近年来,我国铁路积极开展重载列车研究和试验,2003年8月,首次在大秦线开行了万吨重载列车,走出了一条既有线挖掘运输潜力的新路子,为世界铁路同行所瞩目。
2006年,我国铁路研制了70吨级通用货车,尔后又研制出了80吨级运煤专用货车,然而只能在大秦线使用,无法在既有线推广。
C80E型通用货车是我国铁路27吨轴重货车系列产品中的一个车种。
2008年以来,我国铁路工务、车辆、电务、科技等部门联合铁道科学院、车辆设计制造厂,开展了27吨轴重通用货车与线路、桥隧、驼峰的关系研究和技术攻关,依靠自主创新,一步一步实现了技术升级和标准体系建设,在近百次的线路动力学试验基础上,又在胶济线、京秦线、遂渝线及陇海线等既有线进行了综合性试验,最终形成了27吨轴重80吨系列通用货车产品。
这些货车产品包括C80E型通用敞车、P80型通用棚车、NX80型平-集共用车等9个车种车型。
分别由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等厂家设计制造。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