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认证的发展--网络信息安全

身份认证的发展--网络信息安全
身份认证的发展--网络信息安全

滨江学院

网络信息安全课程论文题目身份认证的发展

院系计算机系

年级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学期

任课教师

二O一四年十二月一日

身份认证的发展

摘要

随着全球化经济模式的出现以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网络普及范围也随着发展。身份认证是保障网络安全的关键,目前主要的身份认证技术包括:基于口令的认证技术、基于智能卡的技术、基于密码的技术及基于生物特征的技术。同时身份认证技术是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之一,其任务是识别、验证网络信息系统中用户身份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对认证技术作了简要介绍,并对新兴技术:基于量子的认证技术、基于身份的认证技术、思维认证、行为认证、自动认证作了详细的阐述。

1 引言

信息安全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数据安全、网络安全、交易安全。数据安全依赖的基本技术是密码技术,网络安全依赖的基本技术是防护技术,交易安全是网络交易时代的最基本的安全,要求是可信性,为交易提供可信计算环境、可信网络连接、交易可信性证明,交易安全的基本技术是认证技术,它以可信性为主实施自愿型安全策略。身份认证技术是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之一。在网络世界中,要保证交易通信的可信和可靠,必须得正确识别通信双方的身份,于是身份认证技术的发展程度直接决定了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程度。

身份认证技术是能够对信息的收发方进行真实身份鉴别的技术,是保护信息安全的第一道大门,他的任务是识别、验证网络信息系统中用户身份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和抗抵赖性。

2 身份认证技术

2.1身份认证的概括

身份认证技术是证实被证对象是否属实或是否有效的一个过程,其基本思想是通过验证被认证对象的属性来达到被认证对象是否真实有效的目的。主要通过

三种方式来判别:一是根据你所知道的信息来证明你的身份;二是根据你所拥有的东西来证明你的身份;三是直接根据你独一无二的身体特征来证明你的身份。当然也可以综合利用这三种方式来判别。身份认证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软件认证到硬件认证,从单因子认证到双(多)因子认证,从静态认证到动态认证的过程。

常见的身份认证方法有:基于口令的鉴别方法;基于智能卡、令牌的鉴别方法;基于PKI数字证书的鉴别方法。基于生物特征的鉴别方法(指纹,掌纹,虹膜,视网膜,面容,语音,签名等);基于组合因子的鉴别方法等。其中,口令认证是最常用的方式,包括静态口令和动态口令两种;智能卡、令牌是一种内置集成电路的芯片,用来保存和用户身份相关的数据;数字证书是利用可信第三方来证明用户身份;生物特征认证则以人体唯一的、可靠的、稳定的生物特征为依据,采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和网络技术进行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组合因子认证是综合利用多种认证技术的优点进行组合认证。

2.2身份认证的含义

身份认证技术简单意义上来讲就是对通讯双方进行真实身份鉴别,也是对网络信息资源安全进行保护的第一个防火墙,目的就是验证辨识网络信息使用用户的身份是否具有真实性和合法性,然后给予授权才能访问系统资源,不能通过识别用户就会阻止其访问。由此可知,身份认证在安全管理中是个重点,同时也是最基础的安全服务。

2.3基于网络的身份认证

身份认证系统在安全系统中非常重要,虽然它是最基础的安全服务,但是另外的安全服务都需要它才能完成,只要身份认证系统受到攻击入侵,就会导致系统里的安全措施都无法产生作用,而黑客入侵的首要目标一般都是先攻破身份认证系统。但是因为网络连接具有复杂性、流动性等特点,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会导致身份认证也变得复杂,分析网络运行时的各类因素,可得出在网络环境中的身份认证具有以下特点:

1.虽然在网络中使用身份认证技术后,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但是因为身份

认证技术需要使用加密算法来实施复杂计算,就会导致出现实时性变差,降低了网络通信率。

2.身份认真系统在处于单机状态下无法很好的实现。

3.入侵者往往会通过对用户的通信通道上窃听出身份认证信息,从而非法获得合法用户的身份信息,并使用这些截取的身份信息入网。

4.因为使用者一般具有不稳定性和流动性,所以进行身份认证就必须要考虑到相对应的方式,就是确认用户身份进行认证时具有唯一性、完整性,防止出现用户身份冒充、伪造等情况,在此基础上也需要考虑到认证系统是否会对系统流畅运行带来影响。

2.4非生物认证技术

非生物认证一般是采用口令的认证方式,而现在传统的身份认证技术就是使用口令认证。口令认证方法具有简单性、操作性等特点。认证者首先需要拥有用户使用账号,还需要保证使用账号在用户数据库里是唯一的。而主要一般是两种口令的认证方式:一种是使用动态口令,用户在使用网络安全系统的时候,所需要输入的口令都是变化的,不会固定,每次都有变化,就算这次输入的口令被他人获得,但是下次却不可以再次使用。另一种是静态口令,使用用户经过系统设定和保存后,在指定的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一个口令能够长期使用,这种口令相比于动态口令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却没有动态口令安全。

3 发展趋势

3.1基于量子密码的认证技术

量子密码技术是密码学与量子力学相结合的产物,采用量子态作为信息载体,经由量子通道在合法用户之间传递密钥。

量子密码的安全性是由量子力学原理所保证。“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是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指在同一时刻以相同精度测定量子的位置与动量是不可能的,只能精确测定两者之一。“单量子不可复制定理”是“海森堡(Heisenberg)测不

准原理”的推论,它指在不知道量子状态的情况下复制单个量子是不可能的,因为要复制单个量子就只能先作测量,而测量必然改变量子的状态。量子密码技术可达到经典密码学所无法达到的两个最终目的:一是合法的通信双方可察觉潜在的窃听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二是使窃听者无法破解量子密码,无论企图破解者有多么强大的计算能力。将量子密码技术的不可窃听性和不可复制性用于认证技术则可以用来认证通信双方的身份,原则上提供了不可破译、不可窃听和大容量的保密通讯体系。真正做到了通信的绝对安全。主要有三类量子身份认证的实现方案:基于量子密钥的经典身份认证系统,基于经典密钥的量子身份认证系统,纯量子身份认证系统。

3.2IBE技术

IBE 是一种将用户公开的字符串信息(例如邮件地址,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等) 用作公钥的公钥加密方式。1984年Adi Shamir首先提出了实现该方式的可能性。2001 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Dan Boneh 和加利弗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Matt Franklin 共同提出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基于标识的IBE 算法。

在基于证书的PKI管理系统中,证书撤销、保存、发布和验证需要占用较多资源,且管理复杂.这就限制了 PKI 在实时和低带宽的环境中的应用,而在基于身份的公钥密码系统中,公钥直接从用户的身份信息中获取,不需要可信第三方,能非常容易的实现认证的直接性,只需保留少量的公用参数而不需要保留大量用户数据,不需要数据库的支持,不需要单独的目录服务器来存储公钥,也不需要公钥的管理和认证问题,大大减少了系统的复杂度。

3.3思维认证技术

思维认证是一种全新的身份认证方式,他是以脑—机接口技术为基础,有望替代传统的身份认证方式。

脑—机接口技术(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 通过实时记录人脑的脑电波,在一定程度上解读人的思维信号。其原理是:当受试主体的大脑产生某种动作意识之后或者受到外界刺激后,其神经系统的活动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这种变化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检测出来,并作为意识发生的特征信号。最吸

引人的地方在于,试验表明即使对于同一个外部刺激或者主体在思考同一个事件的时候,不同人的大脑所产生的认知脑电信号是不同的。也就是说这些思维的信号携带有主体的独一无二的特性,因此人们可以通过探测被试者的脑部的响应变化来进行身份认证。

社会工程因素被认为是整个安全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思维认证方法使得对社会工程的攻击变得无效,即使非法者通过偷窥,骗取信任的方式获得了系统的口令,他却不能够模拟合法用户的特征思维信号,这种独一无二的特性能够有效地抵御各种攻击和入侵,因此无法通过验证系统。

3.4行为认证技术

行为认证技术有别于传统的认证技术,他是以用户的行为为依据的全新的认证技术。

行为认证技术的基本思想是:对于一个固定的用户,其行为总是遵循一定的习惯,表现为在行动操作中存在规律性,行为认证技术正是基于对用户的行为习惯来判断用户的身份是否假冒。行为认证技术要求跟踪记录每个用户的历史行为习惯,并按照一定的算法从中抽取出规律,建立用户行为模型,当用户的行为习惯突然改变时,与行为模型库中不匹配,从而这种异常就会被检查出来。不同人的行为习惯及表现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因此行为认证技术能够有效抵御各种假冒攻击和入侵,保证身份识别的准确。

3.5自动认证技术

自动认证技术是认证技术的演进方向,可以融合多种认证技术(标识认证技术、基于量子密码的认证技术、思维认证技术、行为认证技术等),可以接受多种认证手段(口令,KEY,证书,生物特征信息等),提供接入多元化、核心架构统一化、应用服务综合化的智能认证技术。

自动认证技术其原理是:综合利用各个认证因子作为整个认证系统的输入,利用专家知识系统对其进行判断,对其没有通过认证的和假冒成功的综合因子的特征信息通过免疫技术学习进化使得专家知识库不断更新,同时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来识别专家知识库中不曾进化的潜在威胁。单一因子的认证技术,很容易存

在被假冒的风险,利用综合因子正好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同时可以做到多种认证手段的无缝接入,因此自动认证技术有着其他认证技术所不可比拟的优势。

4 结束语

身份认证技术是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之一,身份认证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朝高安全性,高速度,易用性,智能化以及认证终端小型化等方向发展。由于WLAN Mesh网络的多跳自组织特性,传统基础设施式安全方案无法有效保证Mesh网络的数据传输安全。IEEE 802.11s草案中提出的MSA安全架构能够在适应多跳和对等网络的条件下提供可证明的不低于IEEE 802.11i方案的安全能力。然而该方案由802.11i改进而来,随之产生的复杂度严重限制了该方案的执行效率和实现可行性。因此如何继续在不牺牲必要安全性的条件下简化该方案是一个重要的未来工作方向。

身份认证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会产生一些新的技术认证方法,每个认证的技术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掌握好这些身份认证的优缺点进行相结合的利用可以达到更好的保证自己的信息不会泄露,研究身份认证过程是一个很艰辛的过程,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技术的发展,相信未来的身份认证技术更加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周楝淞,卿昱,谭平嶂.《一种改进的基于标识的认证系统的实现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9(02):61-63.

[2]张权.《量子信道编码与量子密码理论研究》.长沙:国防科技大学,2001:33-36.

[3]易韬.《思维认证:身份识别新趋势》.中国计算机报,2007(07):72-73.

[4]孔维广.《基于BCL的行为认证方案》.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04):35-37.

[5]牟琦.《基于用户行为模型的身份验证算法研究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6(06):69-71.

[6]杨宇,谭平嶂,李镭.《基于标识的跨域认证系统研究》.通信技术2009,42(08):193-195.

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社会的经济主体以及公民个人越来越多地将信息在网络上进行保存,网络信息安全已结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现在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网络环境问题越来复杂,存在着各种不安全的因素。而传统的网络在防火墙技术建设上存在较多的漏洞,不能够保证网络不受到恶意攻击,也不能安全抵御黑客对于局域网的肆意破坏。因此需要分析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来提高的网络安全建设。 1 网络信息安全建设的要求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以及学习当中,给人们带来较大的方面。但是在享受到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基础上,不能忽视各种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尤其是近些年,各种网络不安全因素的大量出现,网络黑客通过剽窃网民个人信息、修改网络数据、传播病毒、植入木马等方法大肆破坏网络信息环境,给网络安全带来较大的问题,因此加强网络信息建设刻不容缓,而且网络信息建设必须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 信息控制的灵活性以及安全性 由于网络是一个相对比较开放的局域网,所有网民都能够参与进来。因此在进行网络控制的时候,要能够实现设置的灵活性,能够对于接入整个网络中的用户进行权限审核以及信息的区分,这样使得整个校园网络中信息访问以及存储的安全性得到保证。

(2) 抗干扰能力强 由于网络信息处于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在数据交换中可能受到恶意破坏、攻击。尤其是在数据传递、转发过程中出现干扰情况,那么就会造成整个传递过程信息的不稳定性,进而破坏信息的完整性。因此需要提高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保证整个校园网络的安全运行。 (3) 与其他外接设备连接性好 由于网络信息传递是需要很多设备共同作用的,因此网络处于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这就要求在进行外接设备与网络的对接的时候,要保证整个衔接过程安全可靠,并且在衔接过程中加强监控,阻止其他设备的接入,提高整个网络运行的安全性。 2 目前网络信息建设存在的问题 网络安全问题是网络信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在的情况却是网络信息安全建设存在较大的问题。而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不安全因素影响着网络信息安全。 (1) 防火墙不能够抵御内部攻击 防火墙技术是现代运用最广泛的网络安全技术,在抵御各种网络攻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防火墙只能够防止计算机网络的外部因素对于计算机网络产生的攻击,却不能够抵御内部因素对于计算机网络的肆意攻击,给网络信息安全建设带来巨大的影响。近些年,计算机普及率的逐年提高,接入网络的内部用户设备也越来越多,这就导致了对于网络内部的攻击远多于内部攻击,因此仅仅依

浅谈企业网络信息安全技术_单松

INTELLIGENCE 科技天地 浅谈企业网络信息安全技术 江苏省常州市委党校行政管理教研室单松 由于信息系统本身的脆弱性和复杂性,大量的信息安全问题也伴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拓展而不断涌现。病毒传播、黑客入侵、网络犯罪等安全事件的发生频率逐年升高,危害性也越来越大。如何构建企业级的信息安全体系,保护企业的利益和信息资产不受侵害,为企业发展和业务经营提供有力支撑,为用户提供可信的服务,已成为各企业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信息安全技术 (一)防病毒 随着计算机媒体的不断出现,电子邮件、盗版光盘、压缩文件、上载下载软件等已经取代软盘,成为传播计算机病毒的主要途径,而且也使计算机病毒的寄宿和传播变得更加容易。世界上计算机病毒现已达5万多种,并且还在以每月300多种的速度增加,成为威胁企业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企业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病毒的防范: (1)隔离法,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就是信息共享和传递,这一优点也给病毒提供了快速传播的条件,使病毒很容易传播到网络上的各种资源,若取消信息共享而采取隔离措施,可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但此方法是以牺牲网络的最大优点来换取,因此只能在发现病毒隐患时使用。 (2)分割法,将用户分割成不能互相访问的子集,由于信息只能在一定的区域中流动,因此建立一个防卫机制,病毒不会在子系统之间相互传染。 (3)选用高效的防病毒软件,利用防病毒软件进行计算机病毒的监测和清除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方法。 (4)及时升级防病毒软件,防病毒软件不同于其它应用软件,它不具备主动性,需要实时追踪新的病毒,因此要不断更新病毒样本库和扫引擎,这样才能查,杀新的病毒。 (二)防火墙 防火墙技术是抵抗黑客入侵和防止未授权访问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也是目前网络系统实现网络安全策略应用最为广泛的工具之一。防火墙是设置在被保护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一道屏障,以防止发生不可预测的、潜在破坏性的侵入,可有效地保证网络安全。它是指设置在不同网络(如可信任的企业内部网和不可信的公共网)或网络安全域之间的一系列部件的组合。它可通过监测、限制、更改跨越防火墙的数据流,尽可能地对外部屏蔽网络内部的信息、结构和运行状况,以此来实现网络的安全保护。在逻辑上,防火墙是一个分离器,一个限制器,也是一个分析器,它有效地监控了内部网和Internet之间的活动,保证内部网络的安全。 (三)网络入侵检测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网络攻击方式也不断翻新。对于网络安全来说,单纯的防火墙技术暴露出明显的不足和弱点,许多攻击(如DOS攻击,会伪装成合法的数据流)可以绕过通常的防火墙,且防火墙因不具备实时入侵检测能力而对病毒束手无策。在这种情况下,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在网络的整个安全系统解决方案中就显示出极大作用。它可以弥补防火墙的不足,为网络安全提供实时的入侵检测及采取相应的防护手段。一个合格的入侵检测系统能大大的简化管理员的工作,保证网络安全的运行。 (四)数据加密技术 与防火墙技术相比,数据信息加密技术比较灵活,更加适用于开放网络。数据加密主要用于对动态信息的保护。对动态数据的攻击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我们注意到,对于主动攻击,虽无法避免,但却可以有效的检测;而对于被动攻击,虽无法检测,但却可以避免,而实现这一切的基础就是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实质上是对以符号为基础的数据进行移位和置换的变换算法,这种变换是受称为密钥的符号串控制的,加密和解密算法通常是在密钥控制下进行的。完成加密和解密的算法称为密码体制。密码体制有对称密钥密码技术和非对称密钥密码技术。 (五)身份认证技术 身份识别是用户向系统出示自己身份证明的身份证明过程,身份认证是系统查核用户身份证明的过程。这两项工作统称为身份验证。是判明和确认通信双方真实身份的两个重要环节。 (六)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是提供信息安全保障的主要手段和安全机制,被广泛地应用于防火墙、文件访问、VPN及物理安全等多个方面。 访问控制是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的核心内容,它是实现数据保密性和完整性机制的主要手段。访问控制是为了限制访问主体(或称为发起者,是一个主动的实体;如用户、进程、服务等),对访问客体(需要保护的资源)的访问权限,从而使计算机系统在合法范围内使用;访问控制机制决定用户及代表一定用户利益的程序能做什么,及做到什么程度。 二、网络安全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 企业网络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涉及技术、管理、使用等许多方面,既包括网络本身的安全问题,也有物理的和逻辑的技术措施。只有通过明晰的安全策略、先进的技术措施以及高素质的网络管理人才构建一个由安全策略、防护、加密、备份、检测、响应所组成的中小企业网络安全体系,才能完整、实时地保证企业网络环境中信息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一)网络边界的信息安全 在内、外部网络实施隔离的是以防火墙为主的入侵防御体系。它可以通过分析进出网络的数据来保护内部网络。是保障数据和网络资源安全的强有力的手段。它可以实现以下三个功能: 1连接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 2通过外部网络来连接不同的内部网络; 3保护内部网络数据的完整性和私有性。 在实际的策略制订时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提高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即数据过滤、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通过防火墙的安全规则进行数据过滤,通过对发往外部网络的数据进行加密来 162

(完整版)浅谈我国信息安全现状和保护

浅谈我国信息安全现状和保护 论文摘要:世界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但由于信息资源不同于其他资源的特殊性质,如何保证信息的安全性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论文关键词:信息安全;保护信息安全包括以下内容:真实性,保证信息的来源真实可靠;机密性,信息即使被截获也无法理解其内容;完整性,信息的内容不会被篡改或破坏;可用性,能够按照用户需要提供可用信息;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不可抵赖性,用户对其行为不能进行否认;可审查性,对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提供调查的依据和手段。与传统的安全问题相比,基于网络的信息安全有一些新的特点:信息安全威胁主要来源于自然灾害、意外事故;计算机犯罪;人为错误,比如使用不当,安全意识差等;“黑客”行为;内部泄密;外部泄密;信息丢失;电子谍报,比如信息流量分析、信息窃取等;信息战;网络协议自身缺陷,等等。 1我国信息安全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管理和支持力度的加强、信息安全技术产业化工作的继续进行、对国际信息安全事务的积极参与以及关于信息安全的法律建设环境日益完善等因素,我国在信息安全管理上的进展是迅速的。但是,由于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相关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诸多因素,我国的信息化仍然存在不安全问题。 ①网络安全的防护能力较弱。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各个企业纷纷设立自己的网站,特别是“政府上网工程”全面启动后,各级政府已陆续设立了自己的网站,但是由于许多网站没有防火墙设备、安全审计系统、入侵监测系统等防护设备,整个系统存在着相当大的信息安全隐患。美国互联网安全公司赛门铁克公司2007年发表的报告称,在网络黑客攻击的国家中,中国是最大的受害国。 ②对引进的国外设备和软件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改造。由于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的限制,很多单位和部门直接引进国外的信息设备,并不对其进行必要的监测和改造,从而给他人入侵系统或监听信息等非法操作提供了可乘之机。 ③我国基础信息产业薄弱,核心技术严重依赖国外,缺乏自主创新产品,尤其是信息安全产品。我国信息网络所使用的网管设备和软件基本上来自国外,这使我国的网络安全性能大大减弱,被认为是易窥视和易打击的“玻璃网”。由于缺乏自主技术,我国的网络处于被窃听、干扰、监视和欺诈等多种信息安全威胁中,网络安全处于极脆弱的状态。 除此之外,我国目前信息技术领域的不安全局面,也与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输出进行控制有关。 2我国信息安全保护的策略 针对我国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要实现信息安全不但要靠先进的技术,还要有严格的法律法规和信息安全教育。 ①加强全民信息安全教育,提高警惕性。从小做起,从己做起,有效利用各种信息安全防护设备,保证个人的信息安全,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从而促进整个系统的信息安全。 ②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产业,加大信息产业投入。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加大核心技术的研发,尤其是信息安全产品,减小对国外产品的依赖程度。 ③创造良好的信息化安全支撑环境。完善我国信息安全的法规体系,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信息安全法、数字签名法、电子信息犯罪法、电子信息出版法、电子信息知识产权保护法、电子信息个人隐私法、电子信息进出境法等,加大对网络犯罪和信息犯罪的打击力度,对其进行严厉的惩处。 3结语

2017年中国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2017年中国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以及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监管体制 信息安全行业主要受信息产业及安全主管部门的监管,具体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信息安全行业,受到信息安全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管理。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行业主要发展政策

行业主要发展政策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二)信息安全行业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1、信息安全的定义

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系统中的数据及依托其开展的业务进行保护,使得它们不会由于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未经授权的访问、泄露、破坏、修改、审阅、检查、记录或销毁,保证信息系统连续可靠地正常运行。信息安全具有真实性、机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可用性、可核查性和可控性七个主要属性: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信息安全行业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1)信息安全技术 为了实现信息安全的七个核心属性,需要从信息系统的物理安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内容安全、信息内容对抗等五个方面进行安全建设与安全防范。因而,目前信息安全的主流技术包括信息系统自身的安全技术(物理安全和运行安全技术)、信息自身的安全技术(数据安全与内容安全技术)、信息利用的安全技术(信息对抗技术),具体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信息安全产品 信息安全产品按照功能分类主要包括:防火墙产品、入侵检测与入侵防御产品、统一威胁管理产品、身份管理类产品、加密类产品、电子签名类产品、安全审计类产品以及终端安全管理产品等。主要产品的情况如下:

网络安全问题研究性课题报告

班级: 指导老师:组长: 组员:

课题研究涉及的主导科目:信息技术 课题研究涉及的非主导科目:语文数学 提出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逐渐走入我们平常百 姓家,网络也在也不是个陌生的字眼。大到企业办公,小到私人娱乐。网络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世人昭示它的风采。但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与来,在今天已经成为网络世界里最为人关注的问题之一危害网络安全的因素很多,它们主要依附于各种恶意软件,其中病毒和木马最为一般网民所熟悉。针对这些危害因素,网络安全技术得以快速发展,这也大大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研究目的:了解网络安全问题触发的原因、方式、后果及影响 研究意义: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研究目标:1、使广大青少年朋友对网络安全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通过宣传网络安全知识,使青少年朋友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研究假设:同学们对网络安全不给予重视,网络安全问题迫在眉睫 研究内容: 1、触发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原因 2、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及政策建议 3、什么是网络安全 4、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含义 5、常见的几种网络入侵方法 一、触发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原因 日益严重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不仅使上网企业、机构及用户蒙受了巨大经济损失,而且使国家的安全与主权面临严重威胁。要避免网络信息安全问题,首先必须搞清楚触发这一问题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黑客的攻击。由于缺乏针对网络犯罪卓有成效的反击和跟踪手段,因此黑客的攻击不仅“杀伤力”强,而且隐蔽性好。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万个黑客网站,其攻击方法达几千种之多。 2.管理的欠缺。网站或系统的严格管理是企业、机构及用户免受攻击的重要措施。事实上,很多企业、机构及用户的网站或系统都疏于这方面的管理。据IT界企业团体ITAA 的调查显示,美国90%的IT企业对黑客攻击准备不足。目前,美国75%-85%的网站都抵挡不住黑客的攻击,约有75%的企业网上信息失窃,其中25%的企业损失在25万美元以上。 3.网络的缺陷。因特网的共享性和开放性使网上信息安全存在先天不足,因为因特网最初的设计考虑是该网不会因局部故障而影响信息的传输,但它仅是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在安全可靠、服务质量、带宽和方便性等方面存在着不适应性。 4.软件的漏洞或“后门”。1999年底保加利亚软件测试专家发现微软网络浏览器IE存在安全漏洞,它可以使不怀好意的网站管理人员入侵访问者的计算机文件,随后微软公司承认了这一事实。 5.人为的触发。基于信息战和对他国监控的考虑,个别国家或组织有意识触发网络信息安全问题。 二、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及政策建议 随着世界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迅速。目前已经形成公用网、专用网和企业网三大类别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因特网已经覆盖200多个城市,并有3000多个政府数据库和1万多个企业数据库与该网连接。相应地,网络信息安全亦存在着相当大的隐患。1999年国家权威部门对国内网站安全系统测试结果表明,不少单位计算机系统都存在着安全漏洞,随时可能被黑客入侵。为更有效地保护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注重对黑客入侵的有效防范。针对我国已有3000多个政府数据库和1万多个企业数据库已与因特网连接,以及上网用户和连网计算机数目飞速增长的现实,应确实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保护工作。对党政信息网和重要部门信息网应考虑加强技术安全保卫,诸如网络入侵预警、处理与防范工作等;对企业可考虑采取一定措施鼓励其采取给操作系统和服务器加装补丁程序,经常对网络进行扫描及其它相应措施,完善网络信息安全保护体系。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 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 王凯 电子信息产品监督检验研究院吉林长春 130000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它在改善人们生活环境,提高人们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信息安全隐患。因此,在当前日益成熟的网络环境下,探讨信息安全问题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本文分析了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风险,并从五个方面,就如何加强信息安全,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网络环境信息技术信息安全 信息时代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上的,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在这个时代,信息已经成为一种资源而被社会各个领域所开发利用,而且,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与普及,跨国计算机网络系统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就为信息犯罪提供了便利。近几年,社会上的信息安全问题频繁出现,正是说明了这一点。所以,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需要我们对影响网络信息安全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寻找加强信息安全的措施。 一、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风险 由于互联网有着开放性、互动性、即时性等特征,因此信息的安全性受人为因素的影响非常大,下面笔者就网络环境中的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 (一)系统存在漏洞 任何一件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的,计算机软件、硬件也不例外,在设计完成之后,都会存在这样或者是那样的漏洞与缺陷。比如有时候,程序员在编制程序的过程中,不经意间就会留下漏洞。而且这些漏洞存在之后,就很难被发现,这些漏洞一旦被不法分子所掌握,他

们就会以这个薄弱环节为切入口,攻击计算机系统,致使计算机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二)局域网遭受攻击 局域网遭受攻击主要是来自于网络的蓄意攻击,比如一些网络黑客对网络信息的有效性、完整性等方面进行恶意攻击;伪装成合法用户窃取、删改网络信息;破坏机密信息;在网络中间点对信息进行窃取、拦截等等,这些都将对网络用户构成严重威胁。 (三)电脑病毒 最近几年,电脑病毒出现的频率,危害程度都有所增加,比如蠕虫、冲击波、愚人节病毒以及熊猫烧香等等。自网络诞生以来,电脑病毒就一直是威胁网络信息安全的头号敌人,由于电脑病毒能够借助网络迅速扩散,只需依靠邮件接收、资料下载等方式就可以轻而易举的破坏网络系统,因此,其危害极大。 (四)软硬件水平比较落后 目前,很多企事业单位使用的计算机软件都是盗版软件,很少能够购买正版软件。与正版软件相比,盗版软件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想要加强信息安全,就必须提高计算机的软硬件水平。特别是一些使用时间较长,硬件设备过于陈旧的计算机,必须要对硬件设备进行及时更换,以保证计算机能够正常运转。在更新软件时,必须选择正版软件,安装正版的杀毒软件,并且及时下载补丁,这样才能够确保信息的安全。 (五)用户的操作方式存在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功能在不断增加,操作也日趋复杂,这就对用户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旦出现用户操作不当的情况,出现了配置不正确的情况,必然会留下安全隐患。比如用户对防火墙设置不当,防火墙就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同时,用户的安全意识不高,也会出现一些信息安全问题,比如用户把自己的账号借给别人使用,让别人登录自己的账号等等,这些都会为网络安全埋下隐患。 二、加强信息安全的建议 (一)健全网络安全协议 网络安全协议是处理数据信息在传送过程中相应问题的重要依

网络信息安全现状与对策.docx

网络信息安全现状与对策 一、引言 2014年我国成立了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明确了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决策机构。2017年《网络安全法》的全面实施标志着我国已经将网络空间安全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虽然我国的大数据网络安全技术工作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面临着多元化、全局化诸多挑战。网络信息安全犹如一场没有国界、没有硝烟的无形战争,与国家安全管理息息相关,构建安全可控的网络世界是每一个网络信息安全工程从业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从分析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入手,着重研究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的对策。 二、网络信息安全现状 (一)安全管理漏洞互联网科技在应用之初是以信息交换的便利性和迅速性作为发展目标,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安全性能的需求,而将安全管理、系统升级、信息加密等项目归于终端维护,导致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漏洞一直是阻碍网络科技发展的瓶颈问题。比如一些犯罪分子就盯上了某些网站的安全管理漏洞,通过盗取用户数据在不安全的网络系统中获取利益。

(二)网站受到攻击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加大了个人隐私泄露、泄密的风险,我国少数网站受到网络信息安全的攻击,导致系统瘫痪,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网络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国家互联网应急管理中心在《2018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报告》中指出,2018年该中心捕获勒索软件已经达到14万个,总体呈上升趋势。2018年1月印度发生了数据安全被网络攻击的重要事件,近11亿人的个人信息被泄露出去,给国家信息安全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同年11月份,网络黑客攻击了万豪国际旗下喜达屋酒店的客户管理系统,导致该酒店的客房预定系统出现了故障,近5亿客户的个人数据被泄露,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2018年全球仅公开的数据泄露事件就超过6500起,2019年第一季度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发布《信息通信行业网络安全监管情况通报》显示,一季度共处置网络安全威胁967万余个,各类勒索软件层出不穷,且还有继续增加的势头,信息通信行业网络安全总体态势依旧严峻。 (三)防护系统应用随着企业管理信息化程度的逐渐提高和销售业务量的逐步扩大,企业信息网络业务的开展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网络瘫痪、信息系统故障成了网络企业运营的头等大敌,将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和严重后果。确保网络信息安全,解决网络运营系统故障,成为网络信息管理企业的重要课题。从目前多数网络信

未来信息安全技术发展四大趋势

未来信息安全技术发展四大趋势 可信化: 这个趋势是指从传统计算机安全理念过渡到以可信计算理念为核心的计算机安全。近年来计算机安全问题愈演愈烈,传统安全理念很非常难有所突破,人们试图利用可信计算的理念来解决计算机安全问题,其主要思想是在硬件平台上引入安全芯片,从而将一点(不多的意思)或几个计算平台变为“可信”的计算平台。目前还有很非常多问题需要研究跟探索,就像如基于TCP的访问控制、基于TCP的安全操作系统、基于TCP的安全中间件、基于TCP的安全应用等。 网络化: 由网络应用、普及引发的技术与应用模式的变革,正在进一步推动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的创新开展,并诱发新技术与应用模式的发现。就像如安全中间件,安全管理与安全监控都是网络化开展的带来的必然的开展方向;网络病毒与垃圾信息防范都是网络化带来的一些安全性问题;网络可生存性;网络信任都是要继续研究的领域…… 标准化: 发达国家地区高度重视标准化的趋势,现在逐步渗透到发展中国家都应重视标准化问题。逐步体现专利标准化、标准专利化的观点。安全技术也要走向国际,也要走向应用。我国政府、产业界、学术界等必将更加高度重视信息安全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工作的进一步深化与细化,就像如密码算法类标准(加密算法、签名算法、密码算法接口)、安全认证与授权类标准(PKI、PMI、生物认证)、安全评估类标准(安全评估准则、方法、规范)、系统与网络类安全标准(安全体系结构、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路由器、可信计算平台)、安全管理类标准(防信息泄漏、质量保证、机房设计)等。 集成化: 即从单一功能信息安全技术与产品,向多种功能融于某一个产品,或者是几个功能相结合的集成化产品,不再以单一的形式发现,否则产品太多了,也

电子商务网络信息安全问题

电子商务网络信息安全问题 【内容提要】构筑安全电子商务信息环境是网络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瓶颈”性课题。本文侧重讨论了其中的信息安全技术、数字认证、信息安全协议、信息安全对策等核心问题。 【摘要题】信息法学 【关键词】电子商务/网络/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技术/数字认证/信息安全协议/信息安全对策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电脑网络的建立和普及将彻底改变人类生存及生活的模式,控制与掌握网络的人就是未来命运的主宰。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的确,网络的国际化、社会化、开放化、个人化诱发出无限的商机,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使网络成为国际竞争的新战场。然而,由于网络技术本身的缺陷,使得网络社会的脆性大大增加,一旦计算机网络受到攻击不能正常运作时,整个社会就会陷入危机。所以,构筑安全的电子商务信息环境,就成为了网络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不可逾越的“瓶颈”性问题,愈来愈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电子商务中的信息安全技术 电子商务的信息安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完善,这些技术包括:密码技术、鉴别技术、访问控制技术、信息流控制技术、数据保护技术、软件保护技术、病毒检测及清除技术、内容分类识别和过滤技术、网络隐患扫描技术、系统安全监测报警与审计技术等。 1.防火墙技术。防火墙(Firewall)是近年来发展的最重要的安

全技术,它的主要功能是加强网络之间的访问控制,防止外部网络用户以非法手段通过外部网络进入内部网络(被保护网络)。它对两个或多个网络之间传输的数据包和链接方式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对其进行检查,来决定网络之间的通信是否被允许,并监视网络运行状态。简单防火墙技术可以在路由器上实现,而专用防火墙提供更加可靠的网络安全控制方法。 防火墙的安全策略有两条。一是“凡是未被准许的就是禁止的”。防火墙先是封闭所有信息流,然后审查要求通过的信息,符合条件的就让通过;二是“凡是未被禁止的就是允许的”,防火墙先是转发所有的信息,然后再逐项剔除有害的内容,被禁止的内容越多,防火墙的作用就越大。网络是动态发展的,安全策略的制定不应建立在静态的基础之上。在制定防火墙安全规则时,应符合“可适应性的安全管理”模型的原则,即:安全=风险分析+执行策略+系统实施+漏洞监测+实时响应。防火墙技术主要有以下三类: ●包过滤技术(PackctFiltering)。它一般用在网络层,主要根据防火墙系统所收到的每个数据包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TCP/UDP 源端口号、TCP/UDP目的端口号及数据包中的各种标志位来进行判定,根据系统设定的安全策略来决定是否让数据包通过,其核心就是安全策略,即过滤算法的设计。 ●代理(Proxy)服务技术。它用来提供应用层服务的控制,起到外部网络向内部网络申请服务时的中间转接作用。内部网络只接受代理提出的服务请求,拒绝外部网络其它节点的直接请求。运行代理服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与防范毕业论文

网络信息安全与防范 摘要 网络发展的早期,人们更多地强调网络的方便性和可用性,而忽略了网络的安全性。当网络仅仅用来传送一般性信息的时候,当网络的覆盖面积仅仅限于一幢大楼、一个校园的时候,安全问题并没有突出地表现出来。但是,当在网络上运行关键性的如银行业务等,当企业的主要业务运行在网络上,当政府部门的活动正日益网络化的时候,计算机网络安全就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克服了地理上的限制,把分布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全球的分支机构联系起来。它们使用公共的传输信道传递敏感的业务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使用某个机构的私有网络。组织和部门的私有网络也因业务需要不可避免地与外部公众网直接或间接地联系起来,以上因素使得网络运行环境更加复杂、分布地域更加广泛、用途更加多样化,从而造成网络的可控制性急剧降低,安全性变差。 随着组织和部门对网络依赖性的增强,一个相对较小的网络也突出地表现出一定的安全问题,尤其是当组织的部门的网络就要面对来自外部网络的各种安全威胁,即使是网络自身利益没有明确的安全要求,也可能由于被攻击者利用而带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网络黑客的攻击、网络病毒的泛滥和各种网络业务的安全要求已经构成了对网络安全的迫切需求。 本文对现有网络安全的威胁以及表现形式做了分析与比较,特别对为加强安全应采取的应对措施做了较深入讨论,并描述了本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走向。

关键词网络安全;信息网络;网络技术;安全性

. 目录 摘要............................................................................................................. I 第1章绪论 (1) 1.1课题背景 (1) 1.1.1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及表现形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1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 (1) 1.1.1.2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的表现形式 (2) 第2章网络信息安全防范策略 (2) 2.1防火墙技术 (2) 2.2数据加密技术 (2) 2.2.1私匙加密 (4) 2.2.2公匙加密 (4) 2.3访问控制 (2) 2.4防御病毒技术 (2) 2.4安全技术走向 (2) 结论 (5) 参考文献 (5)

网络信息安全现状及建设展望

分类号:TP330 学校代号:10699 学号:2009302649 西北工业大学 题目:网络信息安全现状及建设展望 作者:刘振东 学院:计算机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逐步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领域 不可或缺的重要依靠,其中不免产生网络不法行为的与时俱进,由此 网络中的安全问题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近来应对网络安全技术不断更 新,其中VPN技术就是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计算机安全”定义为摘要:“为数 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 软件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上述计

算机安全的定义包含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两方面的内容,其逻辑安全的内容可理解为我们常说的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而网络安全性的含义是信息安全的引申,即网络安全是对网络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了适应现代网络信息化的要求,需要将网络互联技术与传统工业相结合,建立基Internet的商务领域网络,这样可以减少大量的人力物力,缩短研究周期,使资源达到最有效的共享,但是信息传输中的网络安全问题却是网络面临的最大问题,能否保证信息的安全成为组建网络的关键。 因特网中存在种种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下列几方面: 1)因特网是一个开放的、无控制机构的网络,黑客经常会侵入网络中的计算机系统,或窃取机密数据和盗用特权,或破坏重要数据,或使系统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直至瘫痪。 2)因特网的数据传输是基于TCP/IP通信协议进行的,这些协议缺乏使传输过程中的信息不被窃取的安全措施。 3)在计算机上存储、传输和处理的电子信息,还没有像传统的邮件通信那样进行信封保护和签字盖章。信息的来源和去向是否真实,内容是否被改动,以及是否泄露等,在应用层支持的服务协议中是凭着君子协定来维系的。 4)计算机病毒通过因特网的传播给上网用户带来极大的危害,病毒可以使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瘫痪、数据和文件丢失。内部网络不同部门或用户之间如果没有采用相应的一些访问控制,也可能造成

网络安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网络安全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信息安全111班 030 崔 摘要: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活动带来了极大便利,开辟了前人梦寐以求的机会和市场,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安全问题。随着近年来网络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人们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视达到了从未有过的程度。反观当下网络安全现状,可以说是不容乐观。不过也正是供求的相互作用促进一系列产业的发展,网络技术同样不例外。人们已经认识到,当下及以后若要实现网络安全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是复杂多样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网络安全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做相关研究分析,以更好地应对当下及以后所需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 关键词:网络安全;现状;发展趋势;安全问题 1.网络安全的定义及特征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网络安全包含网络设备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网络软件安全。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网络安全应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 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完整性: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 可用性: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当需要时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例如网络环境下拒绝服务、破坏网络和有关系统的正常运行等都属于对可用性的攻击。

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可审查性:出现的安全问题时提供依据与手段。 2.网络安全的体系结构 网络安全的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在网络安全组织、网络安全策略、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运行体系的综合作用下才能取得成效。首先必须有具体的人和组织来承担安全工作,并且赋予组织相应的责权;其次必须有相应的安全策略来指导和规范安全工作的开展,明确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按什么流程和方法来做;再次若有了安全组织、安全目标和安全策略后,需要选择合适的安全技术方案来满足安全目标;最后在确定了安全组织、安全策略、安全技术后,必须通过规范的运作过程来实施安全工作,将安全组织、安全策略和安全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推动、相互联系地整体,通过实际的工程运作和动态的运营维护,最终实现安全工作的目标。 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应包括安全策略体系、安全组织体系、安全技术体系、安全运作体系.安全策略体系应包括网络安全的目标、方针、策略、规范、标准及流程等,并通过在组织内对安全策略的发布和落实来保证对网络安全的承诺与支持。安全组织体系包括安全组织结构建立、安全角色和职责划分、人员安全管理、安全培训和教育、第三方安全管理等。安全技术体系主要包括鉴别和认证、访问控制、内容安全、冗余和恢复、审计和响应。安全运作体系包括安全管理和技术实施的操作规程,实施手段和考核办法。安全运作体系提供安全管理和安全操作人员具体的实施指导,是整个安全体系的操作基础。 3.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 (1)计算机病毒——所谓计算机病毒实际是一段可以复制的特殊程序,主要对计算机进行破坏,病毒所造成的破坏非常巨大,可以使系统瘫痪。 (2)黑客——黑客主要以发现和攻击网络操作系统的漏洞和缺陷为目的,利用网络安全的脆弱性进行非法活动,如,修改网页、非法进入主机破坏程序,窃取网上信息。采用特洛伊木马盗取网络计算机系统的密码;窃取商业或军事机密,达到了个人目的。

网络与信息安全现状调研报告

网络与信息安全现状调研报告 电脑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把人们带进了一个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网络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进入校园、家庭,来到中小学生身边,日渐成为中小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休闲娱乐的重要工具。但是,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增强了学生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增长了知识的同时,也难免受一些负面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校园网建设与应用的不断普及成熟,网络安全问题却日益突显。新技术普及,网民数量激增,网民低龄化,使得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复杂化,据资料显示我国校园网络环境安全令人堪忧。 一、校园网络安全的现状 1.校园网络安全性问题不仅来自外部网络,更主要的威胁还是来自内部,学生通常是最活跃的网络用户,对网络新技术充满好奇,有些学生会尝试使用网上学到的、甚至自己研究的各种攻击技术,而不计后果,网络安全事件日益增多,网络安全保障的难度越来越大。 2.计算机与网络安全意识淡薄。网络是新生事物,许多人一接触就忙着用于学习、工作和娱乐等,对网络信息的安全性无暇顾及,安全意识淡薄。 3.网络安全投入有限,由于种种原因,软硬件投入有限,由此直接导致网络安全性降低。 4.盗版软件泛滥成灾由于缺乏版权意识,盗版软件、影视资源在校园网中普遍使用,这些软件的传播一方面占用了大量的网络带宽,

另一方面也给网络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比如,Microsoft公司对盗版的XP操作系统的更新作了限制,盗版安装的计算机系统出现大量的安全漏洞而无法升级补丁漏洞,没有正版操作系统和杀毒软件。一般来说网络中存在的漏洞数量决定了所受到的威胁程度和遭受的攻击类型。 二、我校教育信息化的总体目标是:进一步完善校园信息网络系统,全面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构建高水平高效益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具体保障措施是: 1、经费保障 1)、信息技术的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占学校基础投资的比例高于15%。2)、学校从办公经费中挤出的资金保障信息化建设费用的20%。 通过以上经费的保障措施,加快设备的投入和更新,满足我校信息化建设的正常开展, 2、其他保障 1)、认识到位。要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改革的推进器和制高点,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这一工程投入大、难度大、涉及面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组织健全。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统筹,分层要求,积极推进。进一步加强信息中心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规划、组织、指导和协调作用。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师和网络管理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增强责任

浅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

浅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 夏杰机制091 109011010 [论文关键词]Web Services 网络完全技术 [论文摘要]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人们提出了基于XML的Web服务。它的主要目标是在现有的各种异构平台的基础上构建一个通用的与平台无关、语言无关的技术层,各种平台上的应用依靠这个技术层来实现彼此的连接和集成,Web Services的核心技术主要是XML技术、SOAP技术、WSDL及UDDI等。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1 XML技术 近年来,XML已成为数据表示和数据交换的一种新标准。其基本思想是数据的语义通过数据元素的标记来表达,数据元素之间关系通过简单的嵌套和引用来表示。若所有web服务器和应用程序将它们的数据以XML编码并发布到Internet,则信息可以很快地以一种简单、可用的格式获得,信息提供者之间也易于互操作。XML一推出就被广泛地采用,并且得到越来越多的数据库及软件开发商的支持。总体讲来,XML具有自描述性、独立于平台和应用、半结构化、机器可处理的、可扩展性和广泛的支持等特点。因此,XML可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不同数据源的集成、数据的多样显示等各个方面。XML描述了一个用来定义标记集的方法用于规定一个标记集,填入文本内容后,这些标记和纯文本一起构成了一个XML 文档。 一个良好的XML文档必须满足以下几条规则:(1)有一致良好定义的结构(2)属性需用引号引起来:(3)空白区域不能忽略:(4)每个开始标签必须要有一个与之对应的结束标签:(5)有且只有一个根元素包含其他所有的结点:(6)元素不能交叉重叠但可以包含:(7)注释和处理指令不能出现在标签中:(8)大小写敏感:(9)关键词“D0CTYPE”、“ELEMENT”、“ATTRIBUTE”和“ENTITY”要大写。为了说明特定的语法规则,XMLDTD(DocumentTypeDefination)采用了一系列正则式。语法分析器(或称解析器)将这些正则式与XML文件内部的数据模式相匹配,以判别文件是否是有效。一个DTD描述了标记语言的语法和词汇表,定义了文件的整体结构以及文件的语法。在Internet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实现数据的交互,即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双向数据交流。当前所面对的是一个物理上分散的、异源、异构的数据环境,能方便地从这些数据中取得所需要的信息极为重要。XML 满足这一要求,它可以将各种类型的数据转换成XML文档,然后对XML文档进行处理,之后,再将XML数据转换为某种方式存储的数据。XML的数据源多种多样,但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为本身是纯文本的XML文档、TXT文件、DAT文件等第

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及防护

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及防护 院系: 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姓名:

目录 目录 0 摘要 (1) 1. 网络信息安全的简介 (2) 1.1网络信息安全的概述 (2) 1.2网络信息安全的 5 大特征 . (2) 1.2.1完整性 (2) 1.2.2保密性 (2) 1.2.3可用性 (3) 1.2.4不可否认性 (3) 1.2.5可控性 (3) 2.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 (3) 2.1网络威胁呈现出多元化 (4) 2.2目前网络安全漏洞居高不下 (4) 2.3传播病毒形式的多样性 (4) 2.4僵尸网络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5) 2.5现在流氓软件是越来越多,扰乱着网络秩序 (5) 2.6全社会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淡薄 (5) 3.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 (5) 3.1防火墙技术 (6) 3.2数据加密技术 (6) 3.3入侵检测技术 (6) 3.4病毒防护 (7) 3.4.1合理设臵杀毒软件,如果安装的杀毒软件具备扫描电子邮件的功能,尽量将这些功能全部 打开; ........................................................................... 7 3.4.2定期检查敏感文件; (7) 3.4.3采取必要的病毒检测和监控措施;. (7) 3.4.4对新购的硬盘、软盘、软件等资源,使用前应先用病毒测试软件检查已知病毒,硬盘可以 使用低级格式化; ................................................................. 7 3.4.5慎重对待邮件附件,如果收到邮件中有可执行文件或者带有“宏”的文杀一遍,确认没有 病毒后再打开; ................................................................... 7 3.4.6及时升级邮件程序和操作系统,以修补所有已知的安全漏洞。 (7) 3.5身份认证技术 (7) 4.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10)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对策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对策 摘要:众所周知,作为全球使用范围最大的信息网,Internet自身协议的开放性极大地方便了各种联网的计算机,拓宽了共享资源。但是,由于在早期网络协议设计上对安全问题的忽视,以及在管理和使用上的无政府状态,逐渐使Internet自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与它有关的安全事故屡有发生。对网络信息安全的威胁主要表现在:非授权访问,冒充合法用户,破坏数据完整性,干扰系统正常运行,利用网络传播病毒,线路窃听等方面。 本文主要介绍了有关网络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网络信息安全的脆弱性体现、网络信息安全的关键技术、常见攻击方法及对策、安全网络的建设。并提出和具体阐述自己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终究会得到解决。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 防火墙 数据加密 内部网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信息网络涉及到国家的政府、军事、文教等诸多领域,存储、传输和处理的许多信息是政府宏观调控决策、商业经济信息、银行资金转账、股票证券、能源资源数据、科研数据等重要的信息。其中有很多是敏感信息,甚至是国家机密,所以难免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人为攻击(例如信息泄漏、信息窃取、数据篡改、数据删添、计算机病毒等)。通常利用计算机犯罪很难留下犯罪证据,这也大大刺激了计算机高技术犯罪案件的发生。计算机犯罪率的迅速增加,使各国的计算机系统特别是网络系统面临着很大的威胁,并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 网络信息安全是一个关系国家安全和主权、社会稳定、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的重要问题。其重要性,正随着全球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重要。网络信息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它主要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本文从网络信息安全的脆弱性、网络安全的主要技术、常见网络攻击方法及对策、网络安全建设等方面剖析了当前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常见网络攻击从技术层面提出了解决方案,希望通过网络安全建设逐步消除网络信息安全的隐患。 一、网络信息安全的脆弱性 因特网已遍及世界180多个国家,为亿万用户提供了多样化的网络与信息服务。在因特网上,除了原来的电子邮件、新闻论坛等文本信息的交流与传播之外,网络电话、网络传真、静态及视频等通信技术都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在信息化社会中,网络信息系统将在政治、军事、金融、商业、交通、电信、文教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社会对网络信息系统的依赖也日益增强。各种各样完备的网络信息系统,使得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