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凝集实验报告

血液凝集实验报告
血液凝集实验报告

血液凝集实验报告

篇一:直接凝集反应实验报告

免疫学·直接凝集反应实验报告

实验一:玻片凝集实验

1.实验原理:

颗粒性抗原(细菌、红细胞等)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在适量电解质(通常是0.85%nacl)存在的条件下出现凝集现象,称为凝集反应。凝集反应的方法有两种:①直接法;②间接法。颗粒性抗原(如完整的细菌或细胞)与相应抗体在体外直接结合而出现的凝集反应,称为直接凝集反应。如玻片凝集反应和试管凝集反应。将可溶性抗原预先吸附于一种与免疫无关的颗粒性载体表面,然后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出现凝集现象,称为间接凝集反应。如RF因子检测

玻片凝集试验是使用已知抗体与未知颗粒性抗原在玻片上直接结合而出现的凝集反应。此类反应较简单迅速,常用于抗原或抗体的定性检测。

本次实验使用玻片凝集试验的原理进行人类aBo血型的鉴定。aBo血型系统是按照血液中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分子来命名的。人类aBo血型抗原有两种:a抗原和B抗原。a型血红细胞表面具有a型抗原,血液中具有抗B抗体;B型血红细胞表面具有B型抗原,血液中具有抗a抗体;aB型血红细胞表面具有a抗原和B抗原,血液中不具有

抗a、B抗体;o型血红细胞表面不具有a、B抗体,但血液中含有抗a、B抗体。若用已知的抗a血清和抗B血清与受试者红细胞上的相应抗原结合,即可引起红细胞凝集,根据凝集反应结果便可判断出受试者的血型。

2.实验方法:

(1)取洁净载玻片一张,用马克笔分为两格并注明a、B分区。(2)倒置标准抗血清试剂瓶,悬空轻挤出抗a血清一滴,滴在a区内;同法在B区内滴加抗B血清一滴。

(3)使用消毒液对左手无名指进行消毒,待消毒液自然干燥后,使用无菌三棱采血针快速刺破手指。

(4)用木棒的两端取血,分别在抗a血清和抗B血清中搅拌均匀。(5)用无菌棉棒压迫手指止血。

(6)静置玻片数分钟后,观察红细胞凝集反应结果。

3.实验结果:

4.结果分析:

实验二:试管凝集实验

1.实验原理:

试管凝集反应是在试管内将待检血清对倍稀释后,加入等量的已知颗粒性抗原与待检血清混合,然后观察试管内有无凝集快出现。如出现凝集块者为阳性反应。混合后仍均匀浑浊,无凝集块出现者为阴性反应。根据血清凝集效价判定待检血清中相应抗体的含量。即在试管内用已知颗粒性抗原检测未知抗体的相对含量的半定量试验。本次实验

是以定量的伤寒杆菌为抗原,根据是否发生凝集反

应来检测血清中是否含有对应的抗体;根据各试管凝集程度的不同,来判断抗体的效价。

2.实验方法:

(1)取试管6支,用马克笔进行标记,依次放入试管架中。

(2)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生理盐水0.9ml,其余各管加生理盐水0.5ml。然后在第一只试管中加入伤寒免疫血清0.1ml,用吸管将它与生理盐水吹打混匀后,取出0.5ml加入第二支试管中;再将第二只试管的液体吹打混匀,取出0.5ml加入到第三支试管中,其余各管依次按照上述步骤将血清对倍稀释。至第五支试管时,将试剂混匀后,取出0.5ml弃之不用。是第六支试管不含伤寒免疫血清,作为实验的阴性对照管。最后在各管中都加入0.5ml伤寒杆菌菌液。

(3)轻摇试管架,混匀试管内液体,56℃水浴1小时后,观察实验结果。

3.实验结果:

(1)对照组:即第六支试管,上清液浑浊,管底可有沉淀的细菌,轻摇后分散呈均匀浑浊。

(2)实验组:按1-5管依次观察。阳性者管底出现不规则凝集物,较松散。阴性者与对照组相同。

(3)凝集程度:

++++:液体澄清透明,细菌全部凝集于管底,轻摇可见大的凝集块。+++:液体稍浑,细菌大多数凝集于管底,摇动后凝块较前者小。++:

液体中等混浊,液体中有明显的凝集物,凝集块较小。+:液体混浊,仔细观察可以看见液体中有很小的凝集颗粒。-:与对照管相同。(4)凝集效价:出现明显可见凝集物(++)时的血清最高稀释度为血清效价。

篇二:细胞凝集胞实验报告

实验1.血细胞凝集

Lab1.Bloodcellagglutination

摘要:细胞凝集指的是细胞与细胞之间通过某种凝集素的作用而相互粘连在一起的现象,最终形成大的细胞团块。而凝集素由于可使细胞凝集而成为一种重要实验和临床试剂。本次实验就是通过进行对兔血细胞的凝集操作,观察细胞凝集现象,并掌握凝集素促进细胞凝集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关键词:细胞凝集、凝集素

前言:凝集素是一类能专一识别糖并与之非共价可逆结合的非酶非抗体蛋白质。凝集素是指从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中提纯的糖蛋白或结合糖的蛋白,因其能凝集红细胞,故名凝集素。凝集素按来源可分为植物凝集素、动物凝集素和微生物凝集素三大类;植物凝集素分为7个家族:豆科凝集素、几丁质结合凝集素、单子叶甘露糖结合凝集素、2型核糖体失活蛋白、木菠萝素家族、葫芦科韧皮部凝集素和苋科凝集素;动物凝集素按分子结构分为c-型凝集素、S-型凝集素、P-型凝集素、i-型凝集素等。在细胞表面,组成细胞膜的糖脂和糖蛋白伸出的寡糖链,形成细胞外被(又称为糖萼)。凝集素能与

细胞外被中的糖分子连接,在细胞间形成“桥”,从而引起细胞凝集。其反应机制如下图:

凝集素在生化、医学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1.凝集素在实验室中经常被用来分离、纯化蛋白质植物凝集素的功能是结合细胞表面上的糖蛋白,动物凝集素的功能包括结合可溶性的细胞外或细胞内糖蛋白。凝集素在实验室中经常用来分离、纯化糖蛋白。这是由于植物凝集素能专一性地、非共价地可逆结合糖蛋白中不同类型的糖链结构,所以首先分别用凝集素亲和层析方法分离富集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细胞裂解液中的糖蛋白,从细胞裂解物中高通量的分离出n-糖苷键型糖蛋白之后,再利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对于被凝集素吸附的糖蛋白进行分离,最后利用质谱技术进行鉴定。

2.凝集素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的粘附选凝素是一类ca2+依赖的、能与特异糖基识别并结合的细胞粘附分子,主要介导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或血小板的识别和粘附。选凝素n-末端凝集素结构域可识别特异的寡糖基,是选凝素参与细胞间选择性粘附的重要活性部位。选凝素c-末端胞内结构域可通过锚定蛋白与细胞内微丝结合,促进细胞粘附。通过这种粘附介导白细胞从血液迁移至组织内。

3.凝集素检测肿瘤细胞的细胞膜上的糖基化改变

肿瘤细胞膜上组分的改变,较重

要的是糖蛋白及糖脂结构的改变,可用凝集素检测出来。大量研究发现,凝集素可作为肿瘤特异性诊断的标志和不同肿瘤的分化标记。凝集素还可以作为探针,监测肿瘤细胞的细胞膜上的糖基化改变,作为

多种癌症检测的参考指标。

4.外源凝集素具有促有丝分裂原作用许多植物凝集素可作为有丝分裂原,如PHa、cona和美洲商陆凝集素,在免疫学中广泛用于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在临床上常用PHa来刺激人外周血的T细胞,观察T 细胞增殖的程度,称为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是一种细胞免疫功能的体外检测方法。

5.纯化的凝集素能够用来鉴定血型通常所说的血型就是红细胞的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特异性来确定的。在人类的血浆(或血清)中含有凝集素(又称抗体)

a、B。同名的抗原和凝集素相遇会发生红细胞凝集现象。所以在人体的血液中,所含的凝集原和凝集素的类型不同,可分为a、B、aB、o 四种血型。纯化的凝集素能用来鉴定血型。

材料和方法:

试剂:

?PBS缓冲液(pH=7.2)

?土豆

?2%兔血红细胞悬液

工具、仪器:

?移液管

?载玻片

?显微镜

?离心机、离心管(本次实验并未用到)

方法:

?土豆切片后,取2g放入10mlPBS溶液中浸泡2小时。土豆凝集素将会溶解于溶液中。(实验前已准备好了)

?梯度稀释制备不同浓度(1X,0.5X和0X)的土豆凝集素悬液

?取用抗凝血剂处理过的1ml的兔静脉血,加3ml的生理盐水,1000r/min离心5min,弃上清。(实验前也已准备好了)

?将细胞沉淀悬浮于4ml生理盐水(注意不是PBS溶液),制成2%细胞悬液。通过系列稀释,将血细胞制成3种不同浓度(0.5%,1%和2%)的悬液。

?按照如下表一所示,用移液管取一滴凝集素或PBS溶液于载玻片凹坑内,加上一滴红细胞悬液,漩摇混合。10min后于显微镜下观察。表一?各组中凝集素和血细胞的浓度

图1.在载玻片上所观察到的各组血细胞凝集现象

图2.显微镜下细胞凝集形态(10x10)

实验结果描述:

总结结论:

1.土豆凝集素可以使血红细胞凝集,而且在红细胞浓度一定的情况下,凝集素浓度与凝集程度和凝集速度呈正相关。

2.由a-3、B-3、c-3可以得,PBS对血红细胞没有凝集作用。

3.由于时间与土豆凝集素没有明显关联,且凝集程度相似,所以当凝集素浓度一定的情况下,无法对土豆凝集素浓度和凝集程度和凝集速

度的相关性进行判断。

补充实验:漩摇对细胞凝集的影响

方法:取B-1和B-2进行实验,记为B-1’和B-2’,不对其进行漩摇,静置10min其他

步骤相同。

结果:

结论:不进行漩摇,血细胞依然可以进行凝集,但由图可以看出进行漩摇的一组凝集程度更好。根据实验书所述,若不进行漩摇,所要进行的操作是“静置20min”,也可以看出漩摇的效果更好,但静置20min 和漩摇10min所达到的效果是否相同,由于没有进行实验,因此还有待考究。

讨论:

1.从实验结果上看,此次实验还是比较成功的,从血细胞凝集的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观

察,都可以得到预期的结果,这应该是规范操作的结果。

2.这次实验也存在一定的瑕疵,首先是观察到的现象和时间的错乱,a-1两次的记录的

时间()相差也比较大,也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实验验证,我也无法得出在土豆凝集素浓度及其他客观因素相同的条件下,血细胞浓度与凝集反应速率的相关关系。血细胞浓度与凝集反应速率这两者的关系,这是本次实验遗留下来的问题。原因有以下3点:一是用秒表计时,来回记录时间上会有误差,但也不会相差太大;二是不同的组员所进行

细胞凝集反应实验报告 山东大学

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题目细胞凝集反应 细胞凝集反应 【实验目的】 1.了解细胞膜的表面结构; 2.掌握凝集素促使细胞凝集的原理; 3.学习研究细胞凝集反应的方法。 【实验原理】 1.凝集素 凝集素是一类含糖(少数例外)并能与糖转移结合的蛋白质,它具有凝集细胞和刺激细胞分裂的作用。目前已发现近千种植物中含有凝集素,在各种真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中及某些病毒体内也含有凝集素,在各种真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中及某些病毒体内也含有凝集素。常用的为植物凝集素,通常一起被提取的植物命名,如伴刀豆凝集素A、麦胚凝集素、花生凝集素和大豆凝集素等,凝集素是他们的总称。 在细胞表面,组成细胞膜的糖脂和糖蛋白伸出寡糖链,形成细胞外被(又称为糖萼)。凝集素能与细胞外被中的糖分子连接,在细胞间形成“桥”,从而引起细胞凝集。凝集素引起的血细胞凝集,其细胞膜结构没有发生变化,与血液凝固中发生的复杂生物化学过程完全不同;另外,凝集素能与不同的糖蛋白特异结合,加入与凝集素互补的糖可以抑制细胞的凝集,但是凝集素不是来源或参与免疫反应的产物,因此,Ponder提出应称“凝集素组织化学”而不能称为“凝集素免疫组织化学”。 人们利用凝集素与不同的糖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原理,识别和研究不同类型膜结构的生物学特征,以及进行血型鉴定。ABO血型鉴定主要用于临床输血,在皮肤、肾等器官移植的时候选择ABO血型相符的供体;不孕症和新生儿溶血症病因的分析及亲子鉴定等。另外,凝集素在临床疾病防治、机体生理活动调控以及生物工程等方面展示出了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如:植物凝集素可抑制受精;芸豆凝集素可直接抑制HIV-1反转录酶的活性,减少HIV感染者的病毒载量;细胞膜表面糖复合物的糖链结构与肿瘤细胞增殖、侵染、转移等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凝集素芯片技术实现了对癌症的快速、高通量检测,有助于筛选出癌症相关的糖链标志物。 2.细胞凝集 细胞凝集是指细胞彼此聚集在一起,成为一簇不规则的细胞团。细胞膜是双层脂镶嵌蛋白质结构,脂和蛋白质又能与糖分子结合为细胞表面的分枝状糖外被。目前认为,细胞间的联系,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免疫反应和肿瘤发生都和细胞表面的分枝状糖分子有关。 凝集素是一类含糖的(少数例外)并能与糖专一结合的蛋白质,如植物血球凝集素,伴刀豆凝集素和土豆凝集素等,它具有凝集细胞核刺激细胞分裂的作用。凝集素使细胞凝集是由于它与细胞表面的糖分子连接,在细胞间形成“桥”的结果,加入与凝集素互补的糖可以抑制细胞的凝集。 3.细胞凝集的反应技术 一、直接凝集反应技术 颗粒性抗原(细菌、螺旋体、红细胞等)与相应的抗体血清混合后,在电解质的参与下,经过一定时间,抗原抗体凝聚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块,这种现象称为凝集反应。 血清中的抗体称为凝集素。抗原称为凝集原。 细菌或其他凝集原都带有相同的电荷(阴电荷),在悬液中相互排斥而呈均匀的分散状态。抗原与抗体相遇后,由于抗原和抗体分子表面存在着相互对应的化学基团,因而发生特异性结合,称为抗原抗体复合物。由于抗体与抗原结合,降低了抗原分子间的经典排斥力,抗原表面的亲水基团减少,由亲水状态变为疏水状态,此时已有凝集的趋向,在电解质(如生理盐水)参与下,由于例子的作用,中和

配血及输血记录单

县中医医院配血及输血记录单 受血者血型:________ 型输血申请单号: RH (D)标本号: 姓名: ________ 性别: __________ 年龄:_________ 科别:_________ 床号:住院号: ________ 临床诊断: ____________________ 输血反应史及禁忌症:___________________ 1、受血者血型鉴定: 2、交叉配血

配血者:______________ 核对者:__________________ 配血时间:_______ 年 月_____ 日________ 时_________ 分 3、不规则抗体筛选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验者: 4、其他检查结果:血液物理外观检查和信息核对情况:无/有异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血者:______________ 取血者:_______________ 取血时间:_________ 年 月______ 日________ 时________ 分 输血核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输血执行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输血开始时间: ______ 年—月—日__________ 时_____ 分开始输血滴速: 滴/分,输血15分钟后滴速:—滴/分。 输血结束时间:____ 年_月_日___________ 时_____ 分 输血不良反应:□有□无注:有输血不良反应应 须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至输血科 注意事项: 1、输血前请检查血液制剂包装是否完好无损,血液制剂外观是否正 常; 2、输注前请将血液制剂轻轻摇匀; 3、除0.9%的生理盐水外,血液制剂不得与任何药剂在同一输血器内 输注; 4、输血开始前15分钟内以1-2ml/min慢速输注,并严密观察是否有

细胞凝集反应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细胞凝集反应 二.实验原理: 细胞膜是双层脂镶嵌蛋白质结构,脂和蛋白质又能与糖分子结合为细胞表面的分支状糖外被。目前认为:细胞间的联系,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免疫反应和肿瘤发生都和细胞表面的分支状糖分子有关。 凝集素(lectin)是一类含糖的(少数例外)并能与糖专一结合的蛋白质,它具有凝集细胞和刺激细胞分裂的作用。凝集素使细胞凝集是由于它与细胞表面的糖分子连接,在细胞间形成“桥”的结果,加入与凝集素互补的糖可以抑制细胞的凝集。 凝集素是指一种从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中提纯的糖蛋白或结合糖的蛋白,因其能凝集红血球(含血型物质),故名凝集素。常用的为植物凝集素(Phytoagglutin, PNA),通常以其被提取的植物命名,如刀豆素 A(Conconvalina,ConA)、麦胚素(Wheat germ agglutinin, WGA)、花生凝集素 (Peanut agglutinin, PNA)和大豆凝集素(Soybean agglutinin, SBA)等,凝集素是它们的总称。凝集素不是来源或参与免疫反应的产物,它们具有的某些“亲合” 特性,能被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方法所应用。 血型鉴别实验,也是凝集反应的一种。 三.实验用品: 土豆块茎 显微镜,粗天平,载玻片,滴管2支,离心管2支 PBS缓冲液:称取NaCl7.2g,Na2HPO41.48g,KH2PO40.43g,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调pH值到7.2. 4.2%的红细胞 四.实验步骤:

1.称取土豆去皮块茎2g,加10mlPBS缓冲液,浸泡2h,浸出的粗提液中含 有可溶性土豆凝集素。 2.以无菌方法抽取兔子静脉血液(加抗凝剂),加生理盐水3ml,在 1000r/min,离心5min,重复3次离心,最后按压积红细胞体积用生理盐水配成1%红细胞液。 3.分别用滴管吸取土豆凝集素和1%红细胞液各一滴,置双凹片左孔内,充 分混匀。 4.同时分别用滴管吸取PBS缓冲液和1%的红细胞悬液各一滴,置双凹片右 孔内,充分混匀,做对照实验。 5.摇晃5—10min后,观察有无发生细胞凝集并置显微镜下观察。 图左为PBS缓冲液对照图右为土豆凝集素

实验1 细胞凝集反应

实验1 细胞凝集反应 (赵海泉主编基础生物学实验指导细胞生物学分册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8.) 一、实验目的与原理 1.目的 学习植物凝集素的提取方法,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 2.原理 细胞膜是双层脂镶嵌蛋白质结构,脂和蛋白质又能与糖分子结合为细胞表面的分枝状糖外被。目前认为细胞间的联系和识别、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免疫反应和肿瘤发生都和细胞表面的分枝状糖分子有关。 凝集素(1ectin)是一类含糖并能与糖专一结合的蛋白质(少数例外),它具有凝集细胞和刺激细胞分裂的作用。凝集素使细胞凝集是由于它与细胞表面的糖分子连接,在细胞间形成“桥”的结果,加入与凝集素互补的糖可以抑制细胞的凝集。 二、实验用品 1.材料 土豆块茎,兔血。 2.试剂 0.9 % NaCl溶液,PBS缓冲液(称取7.2 g NaCl、1.48 g Na2HPO4、0.43 g KH2PO4。加蒸馏水定容至1 000 mI,pH 7.2)。 3.器材 离心机,显微镜,天平,注射器,6号针头,载玻片,容量瓶,滴管,离心管等。 三、实验内容与操作 (一)提取凝集素 称取土豆去皮块茎20 g,加100 ml PBS缓液,浸泡2 h,将浸出的粗提液过滤,即为可溶性土豆凝集素提取液。 (二)制备2%的红细胞悬液 以无菌方法抽取兔静脉血液(加抗凝剂)2 mI。加8 mL 0.9 % NaCl溶液,

以2 000 r/min离心5 min,去掉上清液,再加0.9 % NaCl溶液至10 ml,反复洗涤5次。最后按沉淀压积的红细胞体积用生理盐水配成2%红细胞悬液。(三)凝集反应 用滴管吸取土豆凝集素和2%红细胞液各1滴,置载玻片上,充分混匀,静置20 min后于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血细胞凝集现象。 四、注意事项 1.若沉淀压积的红细胞暂时不用,应将其4℃保存。下次使用前,先洗涤再用生理盐水配成2%红细胞悬液。 2.以PBS液加2%血细胞液作对照实验。 五、作业与思考题 1记录血细胞凝集情况。 2实验课程感想或感受。 教学内容: 1实验室安全教育。 2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小导师制 3实验报告写作要求 4本次实验内容讲解。 知识点: 实验动物知识。 采血操作。 凝集素。 显微镜。 记录方法。

实验五 凝集反应—医学免疫学实验指导

医学免疫学实验指导 实验五凝集反应 由长沙达尔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整理

【文章介绍】 实验是映证理论,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培养科学研究能力的手段。BioRike博瑞克根据《医学免疫学实验指导》一书系统整理了14个实验项目,每个实验说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方法,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希望广大师生能够从中有所收获。 BioRike简介:BioRike(中文简称“博瑞克”)是长沙达尔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产品品牌,由旗下专业的生命科学实验室BioRike博瑞克研发和生产。BioRike是一家致力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高科技实验室,专门从事以Elisa试剂盒、抗体、细胞因子、免疫检测试剂盒、血清等免疫学产品为主的生物试剂的研发与销售。 【实验目的】 1.了解凝集反应的原理、基本类型及其用途。 2.熟悉玻片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间接凝集试验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 【实验用品】 1. 材料试剂:伤寒杆菌、大肠杆菌18~24小时琼脂斜面培养物、伤寒杆菌H血清、伤寒杆菌H菌液、待测孕妇尿液、HCG阳性孕妇尿液、1:10稀释伤寒杆菌诊断血清、ABO血型标准血清、类风湿免疫诊断试验(用变性IgG致敏的乳胶颗粒)、HCG致敏乳胶试剂、兔抗HCG诊断血清、待测血清、生理盐水。 2.器材:洁净载玻片、巴氏吸管、乳胶皮头、接种环、酒精灯、特种铅笔(或记号笔)、小试管、牙签、采血针、75%酒精棉球、无菌干棉球、试管架;1ml、5ml刻度吸管、37℃恒温箱(或37℃/56℃水浴箱)、显微镜。 【内容和方法】 一、玻片凝集试验(slide agglutination) 1.原理 玻片凝集试验(slide agglutination)是将已知的抗体直接与未知的颗粒性抗原物质(如细菌、立克次体、钩端螺旋体等)混合,在有适当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如两者对应便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物,即为阳性;如两者不对应便无凝集物出现,即为阴性。此法属定性试验,主要用于检测抗原,如ABO血型鉴定、细菌鉴定和分型等。 2.方法 (1)取载玻片一张(平置实验台上),用特种铅笔或记号笔划分为3格,并标明1、2、3。 (2)取巴氏吸管一支,套上乳胶皮头后,吸取1:10 稀释的伤寒杆菌诊断血清1~2 滴于第1、2 格内,另取巴氏吸管一支,吸取生理盐水1~2 滴于第3格内。 (3)将接种环在酒精灯火焰上烧灼灭菌,冷却后取少许伤寒杆菌菌培养物与第1、3格内的诊断血清、生理盐水混合并涂抹成均匀悬液。然后用同样方法取少许大肠杆菌培养物与第2格内的的诊断血清混合并涂抹成均匀悬液。静置数分钟后观察结果。 3.结果观察与判定

细胞凝集试验报告

细胞凝集反应实验报告 【摘要】细胞凝集素可以将不同的细胞粘连在一起,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最终形成大的细胞团块,可以观察到细胞的凝集现象。通过不同的变量,控制细胞凝集反应因素,观察细胞凝集程度。 【关键字】血细胞凝集素凝集反应 【背景介绍】 细胞凝集指细胞与细胞之间通过某种凝集素的作用而相互粘连在一起的现象,最终形成大的细胞团块,在不用显微镜时即可用肉眼看到的明显的现象。早在1896年,Widal就利用伤寒患者的血清与伤寒杆菌发生特异性凝集的现象,有效地诊断伤寒病。至1900年,Landsteriner在特异性血凝现象的基础上发现了人类血型,并于1930年获得了诺贝尔奖。凝集实验灵敏度高,方法简便,迄今已成为通用的免疫学实验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 凝集素是一种能够与糖类物质特异性结合的糖蛋白,具有一个以上同糖结合的位点,因此能够参与细胞识别和粘连,从而将不同的细胞联系起来。常见的凝集素有刀豆素A、麦胚素、花生凝集素、大豆凝集素等。凝集素主要的作用就是凝集细胞和刺激细胞分裂,在细胞间形成“桥”的作用,加入与凝集素互补的糖可以抑制细胞的凝集。 细胞的凝集与细胞的细胞膜有关,细胞膜是双层脂镶嵌蛋白质结构,脂和蛋白质又能与糖分子结合为细胞表面的分枝状糖外被,目前普遍认为,细胞间的联系,以及细胞的生长分化,免疫反应等都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细胞凝集的作用很多,机体免疫中反应中,细菌等颗粒性病原体

会与凝集素结合而产生凝集反应,从而被更好的清除。 细胞凝集在实际中应用广泛,在临床上血细胞的凝集作用可用于血型鉴定,同时凝集素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帮助抵御感染。 【实验材料】 1、试剂:土豆凝集素(已制备好)、2%兔血红细胞悬液、PBS缓 冲液、生理盐水。 2、仪器:移液管、离心管、离心机、有凹坑的载玻片、带刻度的 试管若干、显微镜。 【实验方法】 1、检查实验所用的仪器是否完备,完好,准备实验; 2、土豆切片,取2g放入10ml的PBS缓冲液中浸泡2h,获取土豆凝集素(此步骤已有老师准备好); 3、梯度稀释制备不同浓度的土豆悬浮液:取1ml的土豆凝集素悬浮液原液于其中一只试管中,并编号1×;另取0.5ml的土豆悬浮液原液于另一只试管中,加入0.5ml的PBS缓冲液,并编号0.5×;再去一只试管,加入1ml的PBS缓冲液,并编号0×; 4、取1ml已制备好的2%的兔血细胞悬液,通过系列稀释将血细胞悬液制备成不同浓度:在1ml的试管上编号为2%;在标号2%的试管中取0.5ml于另一只试管中,在试管中加入0.5ml生理盐水,混合均匀并编号1%;在1%的试管中取0.5ml的细胞悬液于另一只试管中,并加入0.5ml的生理盐水,混合均匀编号0.5%;(在实验时由于各方面原因,误将已制备好的2%兔细胞悬液当做兔的静脉血,而加入3ml 的生理盐水,进行离心分离,从而重复实验不必要的步骤,需要在以

血凝实验实验报告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来了解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及了解影响血液凝固的一些因素。 (二)实验对象:家兔 (三)实验步骤:(略) (四)实验结果: 1、观察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实验中可见到静置杯内血液发生凝固。搅拌杯内血液不凝固,但在毛刷上见到红色的血凝块,经水冲洗后毛刷上缠绕有白色丝状物。 2、观察影响血凝的一些理化因素:如下表9-1所示。 表9-3 影响血凝的一些理化因素实验条件 1.加少许棉花 2.用石蜡油均匀涂试管内壁 3.放置37℃水浴 4.放置冰水水浴 5.加肝素10个单位 6.加草酸钾2mg (表9-3文字说明:略) 3、观察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过程:如下表9-2所示 表9-2 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过程的观察 试剂 1、富血小板血浆 2、少血小板血浆 3、生理盐水 4、羊肺悬液 5、0.025mol/l cacl2 血液凝固时间 (表9-2文字说明:略) (五)讨论: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为不流动的冻胶状态血液凝固过程大致分为三个 主要阶段:①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②凝血酶原激活成凝血酶,③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在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过程中分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是由凝血因子?启动的,参和血凝的全部凝血因子都在血浆内。凝血因子?可被各种带负电荷的物质等所激活,如血管内膜暴露的胶原纤维、玻璃、陶器等。外源性凝血途径是由存在于血管外组织中的凝血因子ⅲ所启动的,其余参和的凝血因子也在血管内。凝 血因子ⅲ在脑、肺、胎盘组织含量很丰富。 不管是内源性凝血途径或外源性凝血途径,他们最后的是使血纤维蛋白的形成而使血液 发生凝固。在观察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作用的实验中,由于参和凝血的全部凝血因子都在血浆中,因此其凝血过程是属于内源性凝血。由于玻璃和毛刷表面都带有负电荷,后者可激活凝血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过程。凝血到最后阶段时,在凝血酶的作用下,把纤维蛋白原水解成血纤维蛋白;形成的纤维蛋白不断地交叉成网状结构,把血液中的所有血细胞网凝血时间50’’ 8’15’’ 2’15’’ 6’45’’ 不凝不凝试管1 0.2 ml 0.2 ml 0.2 ml 2’15’’ 试管2 0.2 ml 0.2 ml 0.2 ml 3’45’’ 试管3 0.2 ml 0.2 ml 0.2 ml 45’’ 罗于其中,从而使血液发生凝固。静置杯中的血液,由于发生了上述的血液凝固过程, 所形成的纤维蛋白没有被破坏,所以杯中血液凝固。而搅拌过的杯内血液,虽也发生血液凝固过程,但所形成的纤维蛋白却不断缠绕到毛刷上,当杯内血液的纤维蛋白原全部水解掉后,形成的纤维蛋白也全部缠绕在毛刷上,这时血纤维只能网罗毛刷附近的一些血细胞,在毛刷上见

血型测定实验报

血型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学习ABO型血的鉴定原理和方法。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了解抗原抗体反应。 二、实验原理: 血型就是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在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膜上抗原分A和B两种抗原,而血清抗体分抗A和抗B两种抗体。A抗原加抗A抗体或B抗原加抗B 抗体,则产生凝集现象。血型鉴定是将受试者的红细胞加入标准A型血清(含有抗B抗体)与标准B型血清(含有抗A抗体)中,观察有无凝集现象,从而测知受试者红细胞膜上有无A或/和B抗原。在ABO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含A、B 抗原而分为A、B、AB、O四型。(见表4-3-1-1) 三 消毒采血针;载玻片;消毒棉签;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75%乙醇;受检者血液四、实验步骤 (1)取双凹玻片一块,用干净纱布轻拭使之洁净,在玻片两端用腊笔标明A及B,并分别各滴入A及B标准血清一滴。 (2)细胞悬液制备从指尖或耳垂取血一滴,加入含1ml生理盐水的小试管内,混匀,即得约5%红细胞悬液。采血时应注意先用75%酒精消毒指尖或耳垂。 (3)用滴管吸取红细胞悬液,分别各滴一滴于玻片两端的血清上,注意勿使滴管与血清相接触。 (4)竹签两头分别混合,搅匀。 (5)10~30min后观察结果。如有凝集反应可见到呈红色点状或小片状凝集块浮起。先用肉眼看有无凝集现象,肉眼不易分辨时,则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如有凝集反应,可见红细胞聚集成团。 (6)判断血型根据被试者红细胞是否被A,B型标准血清所凝集,判断其血型。 五、实验结果: 我们组本次实验中,载玻片1左边为抗B型定型试剂,呈淡红色,未发生凝聚;右边为抗A 型定型试剂,血液在试剂中凝结,试剂较清亮。该受试者1血型为A。 载玻片2左右边的试剂内的血液皆不出现凝结现象,受试者2为O型血。 六、实验讨论: 1.实验中要分清牙签,不要用一牙签一端同时在抗A血清和抗B血清中搅拌,以免造成抗体试剂不纯。 2.实验中我们组发现15分钟后没有出现血凝现象,可用牙签轻轻搅拌一会儿,有些载玻片上就不现了血块,但有些经搅拌后仍不出现血凝现象,表示确实不含相应的抗原。 精品文档

细胞凝集反应 实验报告

姓名董朔晖系年级生命科学院2011级学号201100230164 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实验题目细胞凝集反应日期2012.2.23 实验一:细胞凝集反应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细胞的表面结构。 2、掌握细胞凝集的原理。 3、掌握细胞凝集实验的操作方法。 4、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材料 1、实验材料 家兔(或2%家兔红细胞悬液)、土豆块茎(或由土豆块茎制作的可溶性土豆凝集素粗提取液)、PBS缓冲溶液(磷酸缓冲溶液)、柠檬酸钠溶液、0.9%的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 2、实验器材 5ml注射器、酒精棉球、双凹片、载玻片、普通光学显微镜、托盘天平、滴管、离心管 三、实验原理 1、在细胞表面,组成细胞膜的糖脂和糖蛋白伸出寡糖链,形成细胞外被(糖萼)。目前认为,细胞间的联系、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肿瘤的发生与免疫反应都与细胞表面的分枝状糖分子有关。 2、凝集素是一类含糖(少数例外)并能与糖专一结合的蛋白质,即糖蛋白,它具有凝集细胞和刺激细胞分裂的作用。凝集素能与细胞外

被中的糖分子连接,在细胞间形成“桥”的作用,从而凝集细胞。凝集素引起的细胞凝集,其细胞膜结构没有发生改变。与血液凝固中发生的复杂生化反应完全不同。 3、竞争性抑制实验:凝集素能与不同的糖蛋白特异性结合,加入与凝集素互补的糖可以抑制细胞凝集。 四、实验步骤 1、2%家兔红细胞悬液制备:以无菌方法抽取家兔耳缘静脉血液1ml (5ml注射器中先吸取3ml柠檬酸钠溶液),用0.9%的氯化钠溶液洗5次,3000r/s离心5min,最后按沉淀的红细胞体积用0.9%的氯化钠溶液配成2%的红细胞悬液。 2、土豆凝集素制备:称取去皮土豆块茎2g,切成薄片,加10mlPBS 缓冲液,浸泡2h,浸出粗提液中含有可溶性土豆凝集素。 3、细胞凝集反应:双凹片土左侧滴土豆凝集素1滴,2%家兔红细胞悬液1滴;右侧滴PBS缓冲液1滴,2%家兔红细胞悬液1滴。在双凹片上混匀,摇动。 4、低倍镜下观察。 五、实验结果 1、实验结论 2、实验照片

红细胞凝集试验

红细胞凝集试验 血球凝集(HA)试验: 有些病毒具有凝集某种(些)动物红细胞的能力,称为病毒的血凝,利用这种特性设计的试验称血球凝集(HA)试验 血球凝集抑制(HI)试验:病毒的凝集红细胞的能力可被相应的特异性抗体所抑制,即血球凝 集抑制(HI)试验 阿氏液(Alsever):即红细胞保养液 指红细胞凝集的现象。由病毒、细胞凝集素和抗体而引起的红细胞凝集。 (1)由病毒而引起的凝集:G.H.Hirst(1941)发现流感病毒能使鸡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其后又发现其它各种病毒也能引起同样的红细胞凝集反应。即红细胞表面存在着对各种病毒的受体,病毒与受体结合,以红细胞为桥梁的结果而引起凝集。利用此反应可以进行病毒的定性和定量。另外,如果存在抗病毒的抗体时,则由病毒引起的凝集作用将被抑制,所以可用于抗病毒抗体的检出。 (2)由抗体引起的凝集:(a)如果存在对红细胞表面决定基的抗体,则红细胞亦将凝集。可用于测定对抗红细胞的抗体的效价或鉴定人的血型。(b)在红细胞表面,如果人为地使之吸附或结合特定的抗原物质,则与该抗原相对应的抗体将引起红细胞凝集(被动凝集反应或间接凝集反应,psssive he-magglntination)。 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 有些病毒具有凝集某种(些)动物红细胞的能力,称为病毒的血凝,利用这种特性设计的试验称血球凝集(HA)试验,以此来推测被检材料中有无病毒存在,是非特异性的,但病毒的凝集红细胞的能力可被相应的特异性抗体所抑制,即血球凝集抑制(HI)试验,具有特异性。通过HA-HI试验,可用已知血清来鉴定未知病毒,也可用已知病毒来检查被检血清中的相应抗体和滴定抗体的含量。 [目的要求] 掌握病毒HA和HI试验的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了解其实用价值。 [材料与试剂] 1. 96孔“U”形或“V”形微量反应板,50 uL定量移液器,滴头,微型振荡器。 2. 生理盐水,0.5%鸡红细胞悬液,新城疫病毒液(尿囊液或冻干疫苗液),新城疫阳性血清,被检鸡血清。 [实验内容及操作方法] (一)血球凝集(HA)试验 1. 在96孔微量反应板上进行,自左至右各孔加50 uL生理盐水。 2. 于左侧第1孔加50 uL病毒液(尿囊液或冻干疫苗液),混合均匀后,吸50 uL至第2孔,依次倍比稀释至第11孔,吸弃50 uL;第12孔为红细胞对照。 3. 自右至左依次向各孔加入0.5%鸡红细胞悬液50 uL,在振荡器上振荡,室温下静置后观察结果(表4-1)。

四川省射洪县人民医院配血报告单

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 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四川省射洪县人民医院 输血科 配血试验报告单 病人ABO血型Rh血型其它血型申请单联号 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 科室床号住院号申请日期 血清学检查发现配血者: 建议:复核者: 报告日期:发血日期:发血者: 特别说明; 1取血和输血执行者必须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以及配血单上标明的血袋编码、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的结果解释,并检查血液质量。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 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2在输血前需观察和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在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情况。 3在快速大量输血或给有强冷凝集素的病人输血,宜将血液加温到接近体温,但勿超过37℃ 4如发生输血反应或可疑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报告负责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 5对发生即刻的输血反应终止输血后的余血或输血完备后的血袋请及时交回输血科保留24小时备查。 6此联需贴于病历上妥善保存,请勿遗失。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细胞凝集反应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 细胞凝集反应 【实验目的】 1、了解细胞的表面结构。 2、掌握细胞凝集的原理。 3、掌握细胞凝集实验的操作方法。 【实验材料与用品】 1. 试剂:PBS缓冲溶液、0.9%的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 2. 器具:酒精棉球、双凹片、载玻片、普通光学显微镜、托盘天平、滴管、离心管 3. 材料:兔子静脉血 【实验原理】 1.凝集素 凝集素(lectin)是一类含糖的(少数例外)并能与糖专一结合的蛋白质,它具有凝集细胞和刺激细胞分裂的作用。目前已发现近千种植物中含有凝集素,在各种真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中及某些病毒体内也含有凝集素。常用的为植物凝集素,通常以其被提取的植物命名,凝集素为它们的总称。 在细胞表面,组成细胞膜的糖脂和糖蛋白伸出寡糖链,形成细胞外被(糖萼)。凝集素使细胞凝集是由于它与细胞表面的糖分子连接,在细胞间形成“桥”的结果,加入与凝集素互补的糖可以抑制细胞的凝集。 2.细胞凝集 细胞凝集是指细胞彼此聚集在一起,成为一簇不规则的细胞团,目前认为,细胞间的联系、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肿瘤的发生与免疫反应都与细胞表面的分枝状糖分子有关。 3.细胞凝集的反应技术 (1)直接凝集反应技术 颗粒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血清混合后,在电解质的参与下,经过一定时间,抗原抗体凝集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块,这种现象称为凝集反应。血清中的抗体称为凝集素。抗原称为凝集原。细菌或其他凝集原都带有相同的电荷(阴电荷),在悬液中相互排斥而呈均匀的分散状

态。抗原和抗体相遇后,由于抗原和抗体分子表面存在相互对应的化学基团,因而发生特异性结合,称为抗原抗体复合物,由于抗体与抗原结合,降低了抗原分子间的排斥力,抗原表面的亲水基团减少,此时已有凝集趋势,在电解质参与下,中和了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大部分电荷,使之失去了经典排斥力,分子间相互吸引,凝集成较大颗粒。出现了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 (2)间接凝集反应技术 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吸附于免疫学反应无关的颗粒表面上,当这些致敏的颗粒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相遇时,就会产生特异性的结合,在电解质的参与下,这些颗粒就会发生凝集现象。这种借助于载体的抗原抗体凝集现象就叫做间接凝集反应技术。 4.载体 具有吸附抗原(抗体)的载体很多,如聚苯乙烯乳胶、白陶土、活性炭、人和多种动物的红血球、某些细菌等。 良好的载体有以下几点基本要求: (1)在生理盐水或缓冲液中无自凝现象; (2)大小均匀; (3)比重与介质相似,短时间内不沉淀; (4)无化学或血清学活性; (5)吸附抗原(或抗体)后,不影响其活性;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人的O型红血球和绵羊红血球。后者使用更广,因其来源方便,另外绵羊红血球的表面有大量的糖蛋白受体,极易吸附某些抗原物质,吸附性能好,且大小均匀一致。

肥达试验和沉淀反应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二者均在正常值内,患伤寒的可能性小; H抗体效价超过正常值,O抗体效价正常,可能是接种了伤寒菌苗或者是接种的回忆反应;O抗体效价超过正常值,H抗体效价正常,可能是伤寒早期或者其他沙门氏菌感染; 一般间隔1~2周复查,若抗体效价比前次结果增高2~4倍,则具有诊断价值。 实验报告

任务二:打孔 1.待琼脂板凝固后在琼脂板中间部分打四个孔,孔径3mm,孔距10mm。在左上角打一个孔作为标记。用胶头滴管吸去空上废液。 提示: (1)打孔时要小心,勿使琼脂层脱离载玻片或琼脂板底层开裂,以免加样时顺裂缝或底部散失。一旦出现裂缝或脱离现象,可向孔内滴加少许温琼脂加以弥补或将琼脂板在火焰高处来回通过几次补底。 (2)在琼脂板左上角打上标记孔,有助于确定正负极方向和样本上样位置,通常情况下,有标记孔侧,放置于正极端。 任务三:加样 1.如下图所示加样,用移液枪每个孔加10微升对应液体: C:人待测血清;D:人阳性血清;E:抗人血清抗体/诊断血清 提示: (1)抗原和抗体在一定的pH条件下,由于带电荷量的多少及分子量大小不同,在电场中以不同的速度作定向移动。在pH8.6的缓冲液中,多数蛋白质抗原物质带负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向阳极移动,而其抗体大多为Y球蛋白,等电点较高,带负电荷较少,且分子量较大,电泳速度慢,受电渗作用影响向负极移动。 (2)加样时勿使样品外溢或在边缘残存小气泡,以免影响扩散结果。 (3)抗原、抗体的量应相接近时容易出现沉淀带,反之不易发生,如抗原过多,可造成假阴性结果,可通过稀释抗原加以解决。 任务四:正确放置琼脂板至电泳槽 1.向电泳槽中加入约2/3体积的pH8.6 0.05mol/L巴比妥溶液,将加好样的琼脂板放入电泳槽,有标记孔的一侧放在正极端。 2.用纱布条搭在琼脂板两侧,以便电泳。 提示: (1)电泳时抗原、抗体电极方向不可放反。 (2)搭桥时应注意与凝胶接触紧密,否则会使电流不均匀,致使沉淀线歪斜、不均匀。 任务五:确定电泳电压 1.设置电泳仪Us=6V,Is=4mA,Ts=60:00 提示: 电压、电流增大时,电泳时间可更短。但电压过高则孔径变形,可将琼脂融化,电流过大抗原抗体蛋自易变性,干扰实验结果;电压过低时沉淀线出现的时间会延长。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凝集反应 【实验目的】 ⒈了解细胞膜的表面结构。 ⒉掌握凝集素促使细胞凝集的原理。 ⒊学习研究细胞凝集反应的方法。 【实验原理】 ⒈细胞膜是双层脂镶嵌蛋白质结构,脂和蛋白质又能和糖分子结合为细胞表面的分枝状糖外被。目前认为:细胞间的联系,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免疫反应和肿瘤发生都和细胞表面的分枝状糖外被有关。 ⒉凝集素(lectin)是一类含糖(少数例外)并能与糖专一结合的蛋白质,它具有凝集细胞和刺激细胞分裂的作用。凝集素使细胞凝集是由于它与细胞外被中的糖分子连接,在细胞间形成“桥”的结果,加入与凝集素互补的糖可以抑制细胞的凝集。 【实验用品】 ⒈材料 土豆块茎、家兔。 ⒉试剂 ⑴PBS缓冲液 称取NaCl 7.2g、Na2HPO4 1.48g、KH2PO4 0.43g,加蒸馏水,定容至1L,调pH至7.2。 ⑵1%肝素溶液 0.1g肝素溶解于10mL0.9%氯化钠溶液中。 ⒊器材 5mL注射器、酒精棉球、双凹片、普通光学显微镜、托盘天平、滴管、离心管。 【实验程序】 ⒈以无菌方法抽取兔耳缘静脉血液(5mL注射器先吸取3mL1%肝素溶液)1mL,用0.9%氯化钠溶液洗5次,每次3000r/min离心5min,最后按沉淀的红细胞体积用0.9%氯化钠溶液配成1%红细胞悬液。 ⒉称取去皮土豆块茎2g,切成薄片,加10mLPBS缓冲溶液,浸泡2h,浸出的粗提取液中含有可溶性土豆凝集素。 ⒊用滴管吸取土豆凝集素和PBS缓冲液各一滴,置于双凹片的左右两孔内,再分别滴入一滴1%红细胞悬液,振荡10min。 4.待红细胞液发生明显凝集反应后,将双凹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实验结果】 ⒈结果 细胞凝集反应实验现象 ⒉图像

血型测定实验报告

. ..血型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学习ABO型血的鉴定原理和方法。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了解抗原抗体反应。 二、实验原理: 血型就是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在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膜上抗原分A和B两种抗原,而血清抗体分抗A和抗B两种抗体。A抗原加抗A抗体或B抗原加抗B 抗体,则产生凝集现象。血型鉴定是将受试者的红细胞加入标准A型血清(含有抗B抗体)与标准B型血清(含有抗A抗体)中,观察有无凝集现象,从而测知受试者红细胞膜上有无A或/和B抗原。在ABO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含A、B 抗原而分为A、B、AB、O四型。(见表4-3-1-1) 三 消毒采血针;载玻片;消毒棉签;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75%乙醇;受检者血液四、实验步骤 (1)取双凹玻片一块,用干净纱布轻拭使之洁净,在玻片两端用腊笔标明A及B,并分别各滴入A及B标准血清一滴。 (2)细胞悬液制备从指尖或耳垂取血一滴,加入含1ml生理盐水的小试管内,混匀,即得约5%红细胞悬液。采血时应注意先用75%酒精消毒指尖或耳垂。 (3)用滴管吸取红细胞悬液,分别各滴一滴于玻片两端的血清上,注意勿使滴管与血清相接触。 (4)竹签两头分别混合,搅匀。 (5)10~30min后观察结果。如有凝集反应可见到呈红色点状或小片状凝集块浮起。先用肉眼看有无凝集现象,肉眼不易分辨时,则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如有凝集反应,可见红细胞聚集成团。 (6)判断血型根据被试者红细胞是否被A,B型标准血清所凝集,判断其血型。 五、实验结果: 我们组本次实验中,载玻片1左边为抗B型定型试剂,呈淡红色,未发生凝聚;右边为抗A 型定型试剂,血液在试剂中凝结,试剂较清亮。该受试者1血型为A。 载玻片2左右边的试剂内的血液皆不出现凝结现象,受试者2为O型血。 六、实验讨论: 1.实验中要分清牙签,不要用一牙签一端同时在抗A血清和抗B血清中搅拌,以免造成抗体试剂不纯。 2.实验中我们组发现15分钟后没有出现血凝现象,可用牙签轻轻搅拌一会儿,有些载玻片上就不现了血块,但有些经搅拌后仍不出现血凝现象,表示确实不含相应的抗原。

凝集反应(ABO血型的鉴定)

实验一凝集反应(ABO血型的鉴定) [实验目的] 1.掌握凝集反应的原理,玻片法和试管法凝集实验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 2.了解凝集反应基本类型及血型鉴定的各种方法包括正、反定型,血型板鉴定法和血型卡鉴定法。 [实验原理] 在一定浓度的电解质溶液中,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块,称为凝集反应。人类ABO血型抗原主要有A和B两种,根据红细胞表面这两种抗原的有无可把血型分为四种。据此,将抗A和抗B抗体分别与待测红细胞混合,抗A或(和)抗B抗体与红细胞表面上的相应抗原结合而引起红细胞凝集,据其凝集情况便可判定出受试者的血型。 [实验器材] 1.器材:光学学显微镜,消毒缸 2.材料:消毒干棉球,一次性采血针,载玻片,玻璃试管,一次性带刻度朔料吸管,医用黄色垃圾袋 3.试剂:75%医用酒精,0.9%NaCl注射液,抗血清试剂抗A、抗B [内容与方法] (一)玻片法凝集实验 1.用酒精棉签消毒被检者手指尖端,以采血针刺破皮肤,稍加挤压,使血液流出。滴1至2滴血液于含有1ml生理盐水的试管内,摇匀,制成约0.5%血球悬液。用干棉球止血。2.取洁净载玻片1块,在中间用蜡笔画一条竖线,将抗A、B分型试剂分别加1滴于载玻片两端。 3. 用毛细吸管吸取血球悬液,在白瓷板的两个圆孔内各加一滴,并充分混匀,放置5-10分钟。 4.肉眼观察红细胞有无凝集发生。如有凝集,可见红细胞凝集成块;无凝集,红细胞呈均匀分散。若肉眼观察不明显,可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存在微小凝集 5.记录凝集情况,判定受检者的血型。 (二)试管法凝集实验 1.用酒精棉签消毒被检者手指尖端,以采血针刺破皮肤,稍加挤压,使血液流出。滴1至2滴血液于含有生理盐水的试管内,摇匀,制成约0.5%血球悬液。用干棉球止血。 2.取洁净试管2支,分别标记上A、B字样,将抗A、B分型试剂分别加1滴于相应标记的试管中 3.用一次性吸管吸取血球悬液,在2支标记试管中各加一滴,并充分混匀,放置5-10分钟。4.观察红细胞有无凝集发生。如有凝集,可见红细胞凝集成块;无凝集,红细胞呈均匀分散。若肉眼观察不明显,可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存在微小凝集 5.记录凝集情况,判定受检者的血型。 (三)演示实验(包括反定型鉴定法、板式和卡式法的结果判读) 1.实验老师准备0.5%标准红细胞:A型、B型、O型,已分离血浆的抗凝血 2.取洁净试管3支,分别标记上A、B、O字样,将受检者血浆加入已标注A、B、O字样的试管中各1滴。 3.用一次性吸管吸取0.5%标准红细胞血球悬液A、B、O 型,分别加于相应标记的试管内,并充分混匀,放置5-10分钟,(离心后观察结果)。 4.观察红细胞有无凝集发生。如有凝集,可见红细胞凝集成块;无凝集,红细胞呈均匀分

临床输血须知.pdf

临床输血须知 第一章临床用血管理 1.临床用血管理有哪些规定? 1998年10月1日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下简称《献血法》)第十三条至第十六条对临床用血管理提出具体的规范性要求。第十三条规定,医疗机构对临床用血必须核查。做好核查是医疗机构保证输血安全的不可缺少、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第十四条规定,无偿献血者或配偶、直系亲属用血时实行费用优惠,减免血液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费用。未保证急救用血,防止发生血液供应不上的问题。第十五条和第十六条分别对医疗机构开源节流责任做出了规定。第十五条规定,提倡择期手术患者自身储血,亲友、单位互助献血。第十六条规定, 医疗机构要制定用血计划,合理用血、科学用血,推行成分输血,开展临床用血 新技术的研究。此外,卫生部1999年元月下发了《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对临床用血管理工作作出了具体规定。 2.医院违反临床用血管理规定如何处罚? 《献血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违反本法规定,将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血液用于患者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给患者健康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赔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 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连究刑事责任。 对违反临床用血管理规定,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医疗机构,由卫生行政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提请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3.对非法出卖、采集、供应血液的单位或个人应给予什么处罚?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333条和第334条对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非法采集、供应血液或者制作、 供应血液制品的和血液制品危害他人健康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献血法》第十八条规定对非法采集血液的,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违法犯罪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4.医院如何作好临床用血开源节流工作? 各级医院有责任与义务向广大群众宣传、贯彻《献血法》,普及血液知识,并动员医务工作者带头无偿献血。 医院对于需要输血的或提出输血要求的患者,要进行输血前健康教育,既讲清输血对医疗的必要性,又要讲清输血的危险性,杜绝不必要输血。对适合自身输血、亲友互助献血的需要输血的患者,要进行自身储血或互助献血的指导。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对异体血的使用。医院要制定临床用血管理制度,严格控制输血指征,合理用血、科学用血,大力推广成分输血。成分输血既能一血多用,节约用血,又能提高疗效,减少输血不良反应。这是开源节流的最好措施。 5.一家医院为何不能同时使用2家或2家以上采供血机构的血液? 采供血机构虽然根据《血站管理办法》(暂行)(卫生部1998年第2号卫生部令)的有关规定,对献血者进行健康体检,对所采集的血液进行检验,但仍不能完全避免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的发生。当一名患者在一家医院同时使用或先后使用

气管插管实验报告

篇一:家兔气管插管实验 兔的固定方法 背位固定用棉绳拉住兔的上门牙齿固定于手术台柱上。也可用兔头架,先将兔颈嵌入半圆形铁圈,再将兔嘴套入可调节铁环内。拧紧固定螺丝,再将长柄固定于手术台的定柱上(四)常用手术的基本操作 1.备皮 (1)剪毛法:常用于急性实验。用一般弯剪刀贴皮肤依次将手术范围内的皮毛剪去。勿用手提起毛剪之,以免剪破皮肤。 (2)拔毛法:适用于大、小白鼠和家兔耳缘静脉,以及后肢皮下静脉的注射、取血等。(3)剃毛法:用于大动物的慢性实验,用电剃刀顺着毛方向剃毛。 (4)脱毛法:用于无菌手术野备皮。小动物脱毛,脱毛剂配方:硫化钠8g,淀粉7g,糖4g,甘油5g,硼酸1g,水75g,调成糊状。用法:先将手术野的毛剪短,后用棉球涂一薄层脱毛剂,2~3分钟后用温水洗净,擦干,涂一薄层油脂。鼠类亦可不用剪毛,直接涂脱毛剂。狗等大动物脱毛,配方:硫化碱10g,生石灰15g,加水至100ml拌匀。用法:术者戴耐酸手套,用纱布涂之,使狗毛浸透,等2~3分钟后洗净擦干,涂一薄层油脂。注意切不可在脱毛前用水弄湿脱毛部位,以免脱毛剂渗入毛根造成炎症。 2.消毒 常用于慢性实验,一般用3%碘酊和75%乙醇常规法消毒。 (五)常用动物的给药方法及采血方法 1.常用动物的给药方法 (1)淋巴囊内注射法常用于蟾蜍。注入药物易于吸收。方法为左手取动物,右手持注射器以150角斜挑刺入尾骨两侧皮下淋巴囊,缓慢推入,量宜小于0.5ml,因动物皮薄,弹性差,拔针后应用棉球按压针孔片刻。 (2)皮下注射法常用于鼠类、兔、猫、狗等。鼠类注射法为左手提起其头部皮肤,右手握注射器,以约15o角刺入皮下,缓缓注入药液,拔针后轻压针孔。小白鼠注入量应小于0.4ml 药液。大白鼠、豚鼠要用大号针头。鼠类亦可从背部皮下注射,但需两个人合作完成。兔、狗、猫常在背部或大腿内侧等皮下脂肪少的部位进行皮下注射,禽类常选翼下注射。(3)肌肉注射法鼠类常选后肢外侧肌肉。兔、猫、狗多选臀部肌肉,鸟类选胸肌和腓肠肌。方法为左手固定动物,右手持注射器,垂直刺入肌肉,缓慢注射,注射完毕用手轻轻按摩注射部位,以利药物吸收。 (4)腹腔注射法除蛙类外,几乎所有动物都可使用此法给药。 (5)静脉注射法 1)鼠类:常选用尾静脉。先将鼠固定于特制的鼠筒内或倒置的玻璃罩下,使鼠尾外露,用75%乙醇擦之使血管扩张。左手拉住尾端,右手持注射器(4~4.5号针头),以约15o角刺入扩张最明显的血管内,轻推药液,阻力不大,血管变色,说明已注入静脉内,如果阻力大,局部变白,应重新刺入注射部位先从远端开始,以便失败后逐步上移注射部位。 2)狗:常选用前肢内侧的皮下头静脉和后肢外侧的小隐静脉。剪毛消毒,在血管近心端先扎一条绷带,使血管充盈,左手握肢体,拇指向远端轻轻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顺血管方向向心性刺入皮下,沿血管外平行走约0.5cm后,再刺入血管,有回血后即表明进入血管,放松近心端绷带,缓慢注入药液。 3)兔:常选用耳缘静脉。先拔毛,左手食指和中指夹住耳缘静脉近心端,使血管充盈;拇指和无名指固定耳朵,并与食、中指绷紧注射部位,右手持注射器,顺血管方向刺入静0.5~1cm,左手固定针头,右手缓慢注射。如阻力大或局部肿胀苍白,说明针头在血管外, 应重新注射。应从血管远心端开始,以便逐次向近心端重复注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