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C语言常用算法.

(整理)C语言常用算法.
(整理)C语言常用算法.

八、常用算法

(一)考核知识要点

1.交换、累加、累乘、求最大(小)值

2.穷举

3.排序(冒泡、插入、选择)

4.查找(顺序、折半)

5.级数计算(递推法)

6.一元方程求解(牛顿迭代法、二分法)

7.矩阵(转置)

8.定积分计算(矩形法、梯形法)

9.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判断素数

10.数制转换

(二)重点、难点精解

教材中给出的算法就不再赘述了。

1.基本操作:交换、累加、累乘

1)交换

交换算法的要领是“借助第三者”(如同交换两个杯子里的饮料,必须借助第三个空杯子)。例如,交换两个整型变量里的数值:int a=7,b=9,t;

t=a; a=b; b=t;

(不借助第三者,也能交换两个整型变量里的数值,但不通用,只是一个题目而已。

例如:int a=7,b=9; a=a+b; b=a-b; a=a-b;)

2)累加

累加算法的要领是形如“s=s+A”的累加式,此式必须出现在循环中才能被反复执行,从而实现累加功能。“A”通常是有规律变化的表达式,s在进入循环前必须获得合适的初值,通常为0。

3)累乘

累乘算法的要领是形如“s=s*A”的累乘式,此式必须出现在循环中才能被反复执行,从而实现累乘功能。“A”通常是有规律变化的表达式,s在进入循环前必须获得合适的初值,通常为1。

2.非数值计算常用经典算法

1)穷举法

也称为“枚举法”,即将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一一测试,判断是否满足条件,一般采用循环来实现。

例如,用穷举法输出“将1元人民币兑换成1分、2分、5分硬币”的所有方法。

main()

{int y,e,w;

for(y=0;y<=100;y++)

for(e=0;e<=50;e++)

for(w=0;w<=20;w++)

if(1*y+2*e+5*w==100)

printf("%d,%d,%d\n",y,e,w);

}

2)有序序列的插入算法

就是将某数据插入到一个有序序列后,该序列仍然有序。以下给出用数组描述该算法的例子:

将x插入一升序数列后,数列仍为升序排列。

#define n 10

main()

{

int a[n]={-1,3,6,9,13,22,27,32,49},x,j,k; /*注意留一个空间给待插数*/

scanf("%d",&x);

if(x>a[n-2]) a[n-1]=x ; /*比最后一个数还大就往最后一个元素中存放*/

else

{

/*查找待插位置*/

j=0;

while( j<=n-2 && x>a[j])

j++;

/*从最后一个数开始直到待插位置上的数依次后移一位*/

for(k=n-2; k>=j; k- -)

a[k+1]=a[k];

a[j]=x; /*插入待插数*/

}

for(j=0;j<=n-1;j++)

printf("%d ",a[j]);

}

3)折半查找(二分法查找)

顺序查找的效率较低,当数据很多时,用二分法查找可以提高效率。使用二分法查找的前提是数据必须有序。

二分法查找的思路是:要查找的关键值同数组的中间一个元素比较,若相同则查找成功,结束;否则判别关键值落在数组的哪半部分,就在这半部分中按上述方法继续比较,直到找到或数组中没有这样的元素值。

例如,任意读入一个整数x,在升序数组a中查找是否有与x等值的元素。

#define n 10

main()

{int a[n]={2,4,7,9,12,25,36,50,77,90};

int x,high,low,mid;/*x为关键值*/

scanf("%d",&x);

high=n-1;

low=0;

mid=(high+low)/2;

while(a[mid]!=x&&low

{if(x

else low=mid+1;

mid=(high+low)/2;

}

if(x= =a[mid]) printf("Found %d,%d\n",x,mid);

else printf("Not found\n");

}

3.数值计算常用经典算法

1)级数计算

级数计算的关键是“描述出通项”,而通项的描述法有两种:一为直接法、二为间接法又称递推法。

直接法的要领是:利用项次直接写出通项式;递推法的要领是:利用前一个通项写出后一个通项。

可以用直接法描述通项的级数计算例子有:

(1)1+2+3+4+5+……

(2)1+1/2+1/3+1/4+1/5+……

等等。

可以用间接法描述通项的级数计算例子有:

(1)1+1/2+2/3+3/5+5/8+8/13+……

(2)1+1/2!+1/3!+1/4! +1/5!+……

等等。

下面举一个通项的一部分用直接法描述,另一部分用递推法描述的级数计算的例子: 计算级数??? ??∑∞

=+2202!1x n n n 的值,当通项的绝对值小于eps 时计算停止。

#include

float g(float x,float eps);

main()

{float x,eps;

scanf("%f%f",&x,&eps);

printf("\n%f,%f\n",x,g(x,eps));

}

float g(float x,float eps)

{int n=1;float s,t;

s=1;

t=1;

do

{t=t*x/(2*n);

s=s+(n*n+1)*t; /*加波浪线的部分为直接法描述部分,t 为递推法描述部分*/ n++;

}while(fabs(t)>eps);

return s;

}

2)牛顿迭代法

牛顿迭代法又称牛顿切线法:先任意设定一个与真实的根接近的值x0作为第一次近似根,由x0求出f(x0),过(x0,f(x0))点做f(x)的切线,交x轴于x1,把它作为第二次近似根,再由x1求出f(x1),过(x1,f(x1))点做f(x)的切线,交x轴于x2,……如此继续下去,直到足够接近真正的根x*为止。

而f '(x0)=f(x0)/( x1- x0)

所以x1= x0- f(x0)/ f ' (x0)

例如,用牛顿迭代法求下列方程在1.5附近的根:2x3-4x2+3x-6=0。

#include "math.h"

main()

{float x,x0,f,f1;

x=1.5;

do

{x0=x;

f=2*x0*x0*x0-4*x0*x0+3*x0-6;

f1=6*x0*x0-8*x0+3;

x=x0-f/f1;

}while(fabs(x-x0)>=1e-5);

printf ("%f\n",x);

}

3)二分法

先指定一个区间[x1, x2],如果函数f(x)在此区间是单调变化的,则可以根据f(x1)和f(x2)是否同号来确定方程f(x)=0在区间[x1, x2]内是否有一个实根;如果f(x1)和f(x2)同号,则f(x) 在区间[x1, x2]内无实根,要重新改变x1和x2的值。当确定f(x) 在区间[x1, x2]内有一个实根后,可采取二分法将[x1, x2]一分为二,再判断在哪一个小区间中有实根。如此不断进行下去,直到小区间足够小为止。

具体算法如下:

(1)输入x1和x2的值。

(2)求f(x1)和f(x2)。

(3)如果f(x1)和f(x2)同号说明在[x1, x2] 内无实根,返回步骤(1),重新输入x1

和x2的值;若f(x1)和f(x2)不同号,则在区间[x1, x2]内必有一个实根,执行步骤(4)。

(4)求x1和x2的中点:x0=(x1+ x2)/2。

(5)求f(x0)。

(6)判断f(x0)与f(x1)是否同号。

①如果同号,则应在[x0, x2]中寻找根,此时x1已不起作用,用x0代替x1,用

f(x0)代替f(x1)。

②如果不同号,则应在[x1, x0]中寻找根,此时x2已不起作用,用x0代替x2,

用f(x0)代替f(x2)。

(7)判断f(x0)的绝对值是否小于某一指定的值(例如10-5)。若不小于10-5,则返

回步骤(4)重复执行步骤(4)、(5)、(6);否则执行步骤(8)。

(8)输出x0的值,它就是所求出的近似根。

例如,用二分法求方程2x3-4x2+3x-6=0在(-10,10)之间的根。

#include "math.h"

main()

{float x1,x2,x0,fx1,fx2,fx0;

do

{printf("Enter x1&x2");

scanf("%f%f",&x1,&x2);

fx1=2*x1*x1*x1-4*x1*x1+3*x1-6;

fx2=2*x2*x2*x2-4*x2*x2+3*x2-6;

}while(fx1*fx2>0);

do

{x0=(x1+x2)/2;

fx0=2*x0*x0*x0-4*x0*x0+3*x0-6;

if((fx0*fx1)<0)

{x2=x0;

fx2=fx0;

}

else

{x1=x0;

fx1=fx0;

}

}while(fabs(fx0)>1e-5);

printf("%f\n",x0);

}

4)梯形法求定积分

定积分?b

a dx x f )(的几何意义是求曲线y=f(x)、x=a 、x=

b 以及x 轴所围成的面积。

可以近似地把面积视为若干小的梯形面积之和。例如,把区间[a, b]分成n 个长度相等的 小区间,每个小区间的长度为h=(b-a)/n ,第i 个小梯形的面积为

[f(a+(i-1)·h)+f(a+i ·h)]·h/2,将n 个小梯形面积加起来就得到定积分的近似值: ∑?=??++?-+≈n i b

a h h i a f h i a f dx x f 12/)]())1(([)(

根据以上分析,给出“梯形法”求定积分的N-S 结构图: 输入区间端点:a ,b

输入等分数n

h=(b-a)/2, s=0

i 从1到n

si=(f(a+(i-1)*h)+f(a+i*h))*h/2

s=s+si

输出s

例如:求定积分?102sin dx x 的值。

上述程序的几何意义比较明显,容易理解。但是其中存在重复计算,每次循环都要计算小梯形的上、下底。其实,前一个小梯形的下底就是后一个小梯形的上底,完全不必重复计 算。为此做出如下改进:

?∑-=?+++?≈b

a n i h i a f

b f a f h dx x f 11)](2/)(2/)([)(

矩形法求定积分则更简单,就是将等分出来的图形当作矩形,而不是梯形。

4.其他常见算法

1)求最大值或最小值

在若干个数中求最大值,一般先假设一个较小的数为存放最大值变量的初值,若无法估计较小的值,则取第一个数为存放最大值变量的初值;然后将存放最大值变量的值与其余每一个数比较,若某数大于存放最大值变量的值,将该数赋值给存放最大值的变量;再依次逐一比较。

求最小值的方法同样,仅先假设一个较大的数或第一个数为最小值。

例如,任意读入10个整数,输出其中的最大值、最小值以及分别是第几个被读入的。 main ()

{ int a[10], k, x1, x2;

int max, min;

for(k=0;k<10;k++)

scanf(“%d ”, &a[k]);

max=min=a[0];

x1=x2=0;

for(k=1;k<10;k++)

if(a[k]>max) {max=a[k];x1=k;}

else if(a[k]

printf(“MAX:%d, XB:%d\n ”, max, x1+1);

printf(“MIN:%d, XB:%d\n ”, min, x2+1);

}

2)迭代法

其基本思想是把一个复杂的计算过程转化为简单过程的多次重复。每次重复都从旧值的基础上递推出新值,并由新值代替旧值。

例如,猴子吃桃问题。猴子第一天摘下若干个桃子,当即吃了一半,还不过瘾,又多吃了一个。第二天早上又将剩下的桃子吃掉一半,又多吃了一个。以后每天早上都吃了前一天剩下的一半零一个。到第10天早上想再吃时,就只剩一个桃子了。编程求第一天共摘多少桃子。

main()

{int day,peach;

peach=1;

for(day=9;day>=1;day--)

peach=(peach+1)*2;

printf("The first day:%d\n",peach);

}

又如,用迭代法求x=a的根。

求平方根的迭代公式是:x n+1=0.5×(x n+a/ x n )

[算法]

(1)设定一个初值x0。

(2)用上述公式求出下一个值x1。

(3)再将x1代入上述公式,求出下一个值x2。

(4)如此继续下去,直到前后两次求出的x值(x n+1和x n)满足以下关系:

| x n+1- x n|<10-5

#include "math.h"

main()

{float a,x0,x1;

scanf("%f",&a);

x0=a/2;

x1=(x0+a/x0)/2;

do

{x0=x1;

x1=(x0+a/x0)/2;

}while(fabs(x0-x1)>=1e-5);

printf("%f\n",x1);

}

3)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

求任意两个正整数(m和n)的最大公约数,可采用辗转相除法:

(1)先算出m除以n的余数r;

r=m%n;

(2)判断r是否为0,若为0,则n即为所求;否则,将m的值修改为n,n的值修改为r;

(3)再算出新m除以新n的余数r,重复(2)……

main()

{int m,n,r;

scanf("%d%d",&m,&n);

if(m<=0||n<=0){printf("Input error\n");exit(0);}

r=m%n;

while(r!=0)

{m=n;

n=r;

r=m%n;

}

printf("%d\n",n);

}

4)数制转换

一个十进制正整数m转换成r进制数的思路是,将m不断除以r取余数,直到商为0时止,以反序输出余数序列即得到结果。

注意,转换得到的不是数值,而是数字字符串或数字串。

例如,任意读入一个十进制正整数,将其转换成二至十六任意进制的字符串。

void tran(int m,int r,char str[],int *n)

{char sb[]="0123456789ABCDEF";

int i=0,g;

do

{g=m%r;

str[i]=sb[g];

m=m/r;

i++;

}while(m!=0);

*n=i;

}

main()

{int x,r0;/*r0为进制*/

int i,n; /*n中存放生成序列的元素个数*/

char a[50];

scanf("%d%d",&x,&r0);

if(x>0&&r0>=2&&r0<=16)

{

tran(x,r0,a,&n);

for(i=n-1;i>=0;i--)

printf("%c",a[i]);

printf("\n");

}

else exit(0);

}

数据结构与算法C语言版期末复习题

《数据结构与算法》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在数据结构中,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为 C 。 A.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B.紧凑结构和非紧凑结构 C.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D.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 2.数据结构在计算机内存中的表示是指 A 。 A.数据的存储结构B.数据结构C.数据的逻辑结构D.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 3.在数据结构中,与所使用的计算机无关的是数据的 A 结构。 A.逻辑B.存储C.逻辑和存储D.物理 4.在存储数据时,通常不仅要存储各数据元素的值,而且还要存储 C 。 A.数据的处理方法B.数据元素的类型 C.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D.数据的存储方法 5.在决定选取何种存储结构时,一般不考虑 A 。 A.各结点的值如何B.结点个数的多少 C.对数据有哪些运算D.所用的编程语言实现这种结构是否方便。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数据项是数据的基本单位 B.数据元素是数据的最小单位 C.数据结构是带结构的数据项的集合 D.一些表面上很不相同的数据可以有相同的逻辑结构 7.算法分析的目的是 C ,算法分析的两个主要方面是 A 。 (1)A.找出数据结构的合理性B.研究算法中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C.分析算法的效率以求改进C.分析算法的易读性和文档性 (2)A.空间复杂度和时间复杂度B.正确性和简明性 C.可读性和文档性D.数据复杂性和程序复杂性 8.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O(n2) 。 s =0; for( I =0; i

非常全的C语言常用算法

一、基本算法 1.交换(两量交换借助第三者) 例1、任意读入两个整数,将二者的值交换后输出。 main() {int a,b,t; scanf("%d%d",&a,&b); printf("%d,%d\n",a,b); t=a; a=b; b=t; printf("%d,%d\n",a,b);} 【解析】程序中加粗部分为算法的核心,如同交换两个杯子里的饮料,必须借助第三个空杯子。 假设输入的值分别为3、7,则第一行输出为3,7;第二行输出为7,3。 其中t为中间变量,起到“空杯子”的作用。 注意:三句赋值语句赋值号左右的各量之间的关系! 【应用】 例2、任意读入三个整数,然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输出。 main() {int a,b,c,t; scanf("%d%d%d",&a,&b,&c); /*以下两个if语句使得a中存放的数最小*/ if(a>b){ t=a; a=b; b=t; } if(a>c){ t=a; a=c; c=t; } /*以下if语句使得b中存放的数次小*/ if(b>c) { t=b; b=c; c=t; } printf("%d,%d,%d\n",a,b,c);} 2.累加 累加算法的要领是形如“s=s+A”的累加式,此式必须出现在循环中才能被反复执行,从而实现累加功能。“A”通常是有规律变化的表达式,s在进入循环前必须获得合适的初值,通常为0。例1、求1+2+3+……+100的和。 main() {int i,s; s=0; i=1; while(i<=100) {s=s+i; /*累加式*/ i=i+1; /*特殊的累加式*/ } printf("1+2+3+...+100=%d\n",s);} 【解析】程序中加粗部分为累加式的典型形式,赋值号左右都出现的变量称为累加器,其中“i = i + 1”为特殊的累加式,每次累加的值为1,这样的累加器又称为计数器。

C语言经典算法100例(1---30)

2008-02-18 18:48 【程序1】 题目:有1、2、3、4个数字,能组成多少个互不相同且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都是多少? 1.程序分析:可填在百位、十位、个位的数字都是1、2、3、4。组成所有的排列后再去 掉不满足条件的排列。 2.程序源代码: main() { int i,j,k; printf("\n"); for(i=1;i<5;i++) /*以下为三重循环*/ for(j=1;j<5;j++) for (k=1;k<5;k++) { if (i!=k&&i!=j&&j!=k) /*确保i、j、k三位互不相同*/ printf("%d,%d,%d\n",i,j,k); } } ============================================================== 【程序2】 题目:企业发放的奖金根据利润提成。利润(I)低于或等于10万元时,奖金可提10%;利润高 于10万元,低于20万元时,低于10万元的部分按10%提成,高于10万元的部分,可可提 成7.5%;20万到40万之间时,高于20万元的部分,可提成5%;40万到60万之间时高于 40万元的部分,可提成3%;60万到100万之间时,高于60万元的部分,可提成1.5%,高于 100万元时,超过100万元的部分按1%提成,从键盘输入当月利润I,求应发放奖金总数? 1.程序分析:请利用数轴来分界,定位。注意定义时需把奖金定义成长整型。 2.程序源代码: main() { long int i; int bonus1,bonus2,bonus4,bonus6,bonus10,bonus; scanf("%ld",&i); bonus1=100000*0.1;bonus2=bonus1+100000*0.75; bonus4=bonus2+200000*0.5; bonus6=bonus4+200000*0.3; bonus10=bonus6+400000*0.15; if(i<=100000)

C语言常用算法集合

1.定积分近似计算: /*梯形法*/ double integral(double a,double b,long n) { long i;double s,h,x; h=(b-a)/n; s=h*(f(a)+f(b))/2; x=a; for(i=1;i

} 3.素数的判断: /*方法一*/ for (t=1,i=2;i0;n/=10) k=10*k+n%10; return k; } /*求回文数*/ int f(long n) { long k,m=n; for(k=0;n>0;n/=10) k=10*k+n%10; if(m==k) return 1; return 0; } /*求整数位数*/ int f(long n) { int count; for(count=0;n>0;n/=10) count++; return count; }

最新C语言常用算法集合汇总

C语言常用算法集合

1.定积分近似计算: /*梯形法*/ double integral(double a,double b,long n) { long i;double s,h,x; h=(b-a)/n; s=h*(f(a)+f(b))/2; x=a; for(i=1;i

if(n==1||n==2) *s=1; else{ fib(n-1,&f1); fib(n-2,&f2); *s=f1+f2; } } 3.素数的判断: /*方法一*/ for (t=1,i=2;i0;n/=10) k=10*k+n%10; return k; } /*求回文数*/

c语言经典算法100例

60.题目:古典问题:有一对兔子,从出生后第3个月 起每个月都生一对兔子,小兔 子长到第三个月后每个月又生一对兔子,假如兔子都不死,问每个月的兔子总 数 为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程序分析:兔子的规律为数列1,1,2,3,5,8,13,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程序源代码: main() { long f1,f2; int i; f1=f2=1; for(i=1;i<=20;i++) { printf("%12ld %12ld",f1,f2); if(i%2==0) printf("\n");/*控制输出,每行四个*/

f1=f1+f2;/*前两个月加起来赋值给第三个月*/ f2=f1+f2;/*前两个月加起来赋值给第三个月*/ } } 上题还可用一维数组处理,you try! 61.题目:判断101-200之间有多少个素数,并输出所有素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 程序分析:判断素数的方法:用一个数分别去除2到sqrt(这个数),如果能被 整 除,则表明此数不是素数,反之是素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程序源代码: #include "math.h" main() { int m,i,k,h=0,leap=1;

C语言常用排序算法

/* ===================================================================== ======== 相关知识介绍(所有定义只为帮助读者理解相关概念,并非严格定义): 1、稳定排序和非稳定排序 简单地说就是所有相等的数经过某种排序方法后,仍能保持它们在排序之前的相对次序,我们就 说这种排序方法是稳定的。反之,就是非稳定的。 比如:一组数排序前是a1,a2,a3,a4,a5,其中a2=a4,经过某种排序后为 a1,a2,a4,a3,a5, 则我们说这种排序是稳定的,因为a2排序前在a4的前面,排序后它还是在a4的前面。假如变成a1,a4, a2,a3,a5就不是稳定的了。 2、内排序和外排序 在排序过程中,所有需要排序的数都在内存,并在内存中调整它们的存储顺序,称为内排序; 在排序过程中,只有部分数被调入内存,并借助内存调整数在外存中的存放顺序排序方法称为外排序。 3、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所谓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一个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一般是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 =========== */ /* ================================================ 功能:选择排序 输入:数组名称(也就是数组首地址)、数组中元素个数 ================================================ */ /* ==================================================== 算法思想简单描述:

最新C语言常用算法归纳

C语言常用算法归纳 应当掌握的一般算法 一、基本算法: 交换、累加、累乘 二、非数值计算常用经典算法: 穷举、排序(冒泡,选择)、查找(顺序即线性) 三、数值计算常用经典算法: 级数计算(直接、简接即递推)、一元非线性方程求根(牛顿迭代法、二分法)、定积分计算(矩形法、梯形法) 四、其他: 迭代、进制转换、矩阵转置、字符处理(统计、数字串、字母大小写转换、加密等)、整数各数位上数字的获取、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求最值、判断素数(各种变形)、数组元素的插入(删除)、二维数组的其他典型问题(方阵的特点、杨辉三角形) 详细讲解 一、基本算法 1.交换(两量交换借助第三者) 例1、任意读入两个整数,将二者的值交换后输出。 main() { int a,b,t; scanf("%d%d",&a,&b); printf("%d,%d\n",a,b); t=a; a=b; b=t; printf("%d,%d\n",a,b); }

【解析】程序中加粗部分为算法的核心,如同交换两个杯子里的饮料,必须借助第三个空杯子。 假设输入的值分别为3、7,则第一行输出为3,7;第二行输出为7,3。 其中t为中间变量,起到“空杯子”的作用。 注意:三句赋值语句赋值号左右的各量之间的关系! 【应用】 例2、任意读入三个整数,然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输出。 main() { int a,b,c,t; scanf("%d%d%d",&a,&b,&c); /*以下两个if语句使得a中存放的数最小*/ if(a>b){ t=a; a=b; b=t; } if(a>c){ t=a; a=c; c=t; } /*以下if语句使得b中存放的数次小*/ if(b>c) { t=b; b=c; c=t; } printf("%d,%d,%d\n",a,b,c); } 2.累加 累加算法的要领是形如“s=s+A”的累加式,此式必须出现在循环中才能被反复执行,从而实现累加功能。“A”通常是有规律变化的表达式,s在进入循环前必须获得合适的初值,通常为0。 例1、求1+2+3+……+100的和。 main() { int i,s; s=0; i=1; while(i<=100) { s=s+i; /*累加式*/ i=i+1; /*特殊的累加式*/ } printf("1+2+3+...+100=%d\n",s); } 【解析】程序中加粗部分为累加式的典型形式,赋值号左右都出现的变量称为累加器,其中“i = i + 1”为特殊的累加式,每次累加的值为1,这样的累加器又称为计数器。 3.累乘

C语言常用算法程序汇总

C程序设计的常用算法 算法(Algorithm):计算机解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和步骤。算法的描述:是对要解决一个问题或要完成一项任务所采取的方法和步骤的描述,包括需要什么数据(输入什么数据、输出什么结果)、采用什么结构、使用什么语句以及如何安排这些语句等。通常使用自然语言、结构化流程图、伪代码等来描述算法。 一、简单数值类算法 此类问题都要使用循环,要注意根据问题确定循环变量的初值、终值或结束条件,更要注意用来表示计数、和、阶乘的变量的初值。 1、求阶乘:n!=1*2*384…..*n; n!= n*(n-1)!= 下列程序用于求n的阶乘.在累乘之前,一定要将用于存放乘积的变量的值初始化为1. long func(int n) { int i; long t=1; for(i=2;i<=n;i++) t*=i; return t; }

printf("\n"); } main() { int n; scanf("%d", &n); printf("n!=%ld\n", fac(n)); } 2、整数拆分问题:把一个整数各个位上的数字存到数组中 #define N 4 /* N代表整数位数*/ viod split(int n, int a[ ]) /* 1478: a[ 3]=8, a[2 ]=7, a[1 ]=4…*/ {int i; for(i=N-1;i!=0; i--) { a[i]=n%10; n=n/10; } } main() {int i,m=1478,b[N-1]; split(m, b); for(i=0;i<4; i++) printf(“%5d”, b[i]);

(整理)C语言常用算法.

八、常用算法 (一)考核知识要点 1.交换、累加、累乘、求最大(小)值 2.穷举 3.排序(冒泡、插入、选择) 4.查找(顺序、折半) 5.级数计算(递推法) 6.一元方程求解(牛顿迭代法、二分法) 7.矩阵(转置) 8.定积分计算(矩形法、梯形法) 9.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判断素数 10.数制转换 (二)重点、难点精解 教材中给出的算法就不再赘述了。 1.基本操作:交换、累加、累乘 1)交换 交换算法的要领是“借助第三者”(如同交换两个杯子里的饮料,必须借助第三个空杯子)。例如,交换两个整型变量里的数值:int a=7,b=9,t; t=a; a=b; b=t; (不借助第三者,也能交换两个整型变量里的数值,但不通用,只是一个题目而已。 例如:int a=7,b=9; a=a+b; b=a-b; a=a-b;) 2)累加 累加算法的要领是形如“s=s+A”的累加式,此式必须出现在循环中才能被反复执行,从而实现累加功能。“A”通常是有规律变化的表达式,s在进入循环前必须获得合适的初值,通常为0。 3)累乘 累乘算法的要领是形如“s=s*A”的累乘式,此式必须出现在循环中才能被反复执行,从而实现累乘功能。“A”通常是有规律变化的表达式,s在进入循环前必须获得合适的初值,通常为1。 2.非数值计算常用经典算法 1)穷举法 也称为“枚举法”,即将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一一测试,判断是否满足条件,一般采用循环来实现。 例如,用穷举法输出“将1元人民币兑换成1分、2分、5分硬币”的所有方法。 main() {int y,e,w; for(y=0;y<=100;y++) for(e=0;e<=50;e++) for(w=0;w<=20;w++)

数据结构(C语言版)实验报告-(内部排序算法比较)

《数据结构与算法》实验报告 一、需求分析 问题描述:在教科书中,各种内部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结果只给出了算法执行时间的阶,或大概执行时间。试通过随机数据比较各算法的关键字比较次数和关键字移动次数,以取得直观感受。 基本要求: (l)对以下6种常用的内部排序算法进行比较:起泡排序、直接插入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希尔排序、堆排序。 (2)待排序表的表长不小于100000;其中的数据要用伪随机数程序产生;至少要用5组不同的输入数据作比较;比较的指标为有关键字参加的比较次数和关键字的移动次数(关键字交换计为3次移动)。(3)最后要对结果作简单分析,包括对各组数据得出结果波动大小的解释。数据测试:二.概要设计 1.程序所需的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 typedef int BOOL; //说明BOOL是int的别名 typedef struct StudentData { int num; //存放关键字} Data; typedef struct LinkList { int Length; //数组长度 Data Record[MAXSIZE]; //用数组存放所有的随机数 } LinkList int RandArray[MAXSIZE]; //定义长度为MAXSIZE的随机数组void RandomNum() //随机生成函数

void InitLinkList(LinkList* L) //初始化链表 BOOL LT(int i, int j,int* CmpNum) //比较i和j 的大小 void Display(LinkList* L) //显示输出函数 void ShellSort(LinkList* L, int dlta[], int t,int* CmpNum, int* ChgNum) //希尔排序 void QuickSort (LinkList* L, int* CmpNum, int* ChgNum) //快速排序 void HeapSort (LinkList* L, int* CmpNum, int* ChgNum) //堆排序 void BubbleSort(LinkList* L, int* CmpNum, int* ChgNum) //冒泡排序 void SelSort(LinkList* L, int* CmpNum, int* ChgNum) //选择排序 void Compare(LinkList* L,int* CmpNum, int* ChgNum) //比较所有排序 2 .各程序模块之间的层次(调用)关系:

C语言常用算法2

打印金字塔和三角形 使用 * 建立三角形 * * * * * * * * * * * * * * * 源代码: #include int main() { int i,j,rows; printf("Enter the number of rows: "); scanf("%d",&rows); for(i=1;i<=rows;++i) { for(j=1;j<=i;++j) { printf("* "); } printf("\n"); } return 0; } 如下图所示使用数字打印半金字塔 1 1 2 1 2 3 1 2 3 4 1 2 3 4 5 源代码: #include int main() { int i,j,rows; printf("Enter the number of rows: "); scanf("%d",&rows); for(i=1;i<=rows;++i) { for(j=1;j<=i;++j) { printf("%d ",j); } printf("\n"); } return 0; } 用 * 打印半金字塔 * * * * * * * * * * * * * * * 源代码: #include int main() { int i,j,rows; printf("Enter the number of rows: "); scanf("%d",&rows); for(i=rows;i>=1;--i) { for(j=1;j<=i;++j) { printf("* "); } printf("\n"); } return 0; } 用 * 打印金字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源代码: #include int main() { int i,space,rows,k=0; printf("Enter the number of rows: "); scanf("%d",&rows); for(i=1;i<=rows;++i) { for(space=1;space<=rows-i;++space) { printf(" "); } while(k!=2*i-1) { printf("* "); ++k; } k=0; printf("\n"); } return 0; } 用 * 打印倒金字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源代码: #include int main() { int rows,i,j,space; printf("Enter number of rows: "); scanf("%d",&rows); for(i=rows;i>=1;--i) { for(space=0;space int prime(int n); int main() { int n, i, flag=0; printf("Enter a positive integer: "); scanf("%d",&n); for(i=2; i<=n/2; ++i) { if (prime(i)!=0) { if ( prime(n-i)!=0) { printf("%d = %d + %d\n", n, i, n-i); flag=1; } } } if (flag==0) printf("%d can't be expressed as sum of two prime numbers.",n); return 0; } int prime(int n) /* Function to check prime number */ { int i, flag=1; for(i=2; i<=n/2; ++i) if(n%i==0) flag=0; return flag; } 用递归的方式颠倒字符串 源代码: /* Example to reverse a sentence entered by user without using strings. */ #include void Reverse(); int main() { printf("Enter a sentence: "); Reverse(); return 0; } void Reverse() { char c; scanf("%c",&c); if( c != '\n') { Reverse(); printf("%c",c); } } 实现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include #include int binary_decimal(int n); int decimal_binary(int n); int main() { int n; char c; printf("Instructions:\n"); printf("1. Enter alphabet 'd' to convert binary to decimal.\n"); printf("2. Enter alphabet 'b' to convert decimal to binary.\n"); scanf("%c",&c); if (c =='d' || c == 'D') { printf("Enter a binary number: "); scanf("%d", &n); printf("%d in binary = %d in decimal", n, binary_decimal(n)); } if (c =='b' || c == 'B') { printf("Enter a decimal number: "); scanf("%d", &n); printf("%d in decimal = %d in binary", n, decimal_binary(n)); } return 0; } int decimal_binary(int n) /* Function to convert decimal to binary.*/ { int rem, i=1, binary=0; while (n!=0) { rem=n%2; n/=2; binary+=rem*i; i*=10; } return binary; } int binary_decimal(int n) /* Function to convert binary to decimal.*/ { int decimal=0, i=0, rem; while (n!=0) { rem = n%10; n/=10; decimal += rem*pow(2,i); ++i; } return decimal;

C语言常考算法归纳

C语言常考算法归纳 应当掌握的一般算法 一、基本算法: 交换、累加、累乘 二、非数值计算常用经典算法: 穷举、排序(冒泡,选择,插入,归并)、查找(顺序即线性,折半) 三、数值计算常用经典算法: 级数计算(直接、简接即递推)、一元非线性方程求根(牛顿迭代法、二分法)、定积分计算(矩形法、梯形法)、矩阵转置、矩阵相乘 四、其他: 迭代、进制转换、字符处理(统计、数字串、字母大小写转换、加密等)、整数各数位上数字的获取、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求最值、判断素数(各种变形)、数组元素的插入(删除)、二维数组的其他典型问题(方阵的特点、杨辉三角形) 详细讲解 一、基本算法 1.交换(两量交换借助第三者) 例1、任意读入两个整数,将二者的值交换后输出。 main() {int a,b,t; scanf("%d%d",&a,&b); printf("%d,%d\n",a,b); t=a; a=b; b=t; printf("%d,%d\n",a,b);} 【解析】程序中加粗部分为算法的核心,如同交换两个杯子里的饮料,必须借助第三个空杯子。 假设输入的值分别为3、7,则第一行输出为3,7;第二行输出为7,3。 其中t为中间变量,起到“空杯子”的作用。 注意:三句赋值语句赋值号左右的各量之间的关系! 【应用】 例2、任意读入三个整数,然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输出。 main() {int a,b,c,t; scanf("%d%d%d",&a,&b,&c); /*以下两个if语句使得a中存放的数最小*/ if(a>b){ t=a; a=b; b=t; } if(a>c){ t=a; a=c; c=t; } /*以下if语句使得b中存放的数次小*/ if(b>c) { t=b; b=c; c=t; }

数据结构C语言版常用算法思想汇总

dijkstra 迪杰斯特拉单源最短路径,必须给出源点V0 邻接矩阵cost存储有向网;使用一个集合S存储那些已经找到最短路径的顶点,初始只包含源点v0;设置两个数组dis[n]、pre[n],数组dist记录从源点到其余各顶点当前的最短路径,初始时dis[i]=cost[v0][i];数组pre存储最短路径上终点v之前的那个顶点,初始时pre[i]=v0;具体过程是从v-s中找一个w,使dis[w]最小,将w加入到s中,然后以w 作为新考虑的中间点,对s集合以外的每个顶点I,比较dis[w]+cost[w][j]与dis[i]的大小,若前者小于后者,表明加入了新的中间点w之后,从v0通过w到i的路径比原来的短,应该用它替换dis[i]的原值,使dis[i]始终保持目前为止最短的路径,若dis[w]+cost[w][j]所对应的权值,将其记为D(-1),其数组元素不一定是vi到vj的最短路径,要想求得最短路径,还需进行n次试探。 在矩阵D(-1)的基础上,对于要从顶点vi到vj的最短路径,首先考虑让路径经过顶点vo,比较的路径长度,取其短者为当前求得的最短路径。对每一对顶点都做这样的试探,可求得矩阵D0。然后在D0的基础上,让路径通过v1,得到新的矩阵D1.以此类推,一般的,如果顶点vi到vj的路径经过顶点vk时的路径缩短,则修改Dk[i][j]=D(k-1)[i][k]+D(k-1)[k][j],所以D(k)[i][j]就是当前求得的从顶点vi到vj 的最短路径,且其路径上的顶点,除了源点和终点外,序号都不大于k。这样经过n次试探,最后求得的矩阵D(n-1)就一定是各顶点间的最短路径。 floydputpath弗洛伊德算法floyd函数中用到的函数 矩形path是用来存储最短路径上的顶点信息的。矩阵path初始时都赋值为-1,表示vi到vj 的最短路径是直接可达的,中间不需经过其他顶点。以后,当考虑路径经过某个顶点vk时,如果使路径更短,在修改D(k-1)[i][j]的同时修改path[i][j]为k,即path[i][j]中存放的是从vi 到vj路径上所经过的某个顶点(若path[i][j]!=-1)。经过n次探查后,path[i][j]=k,即从vi到vj 的最短路径经过顶点vk,该路径上还有哪些顶点呢,需要去查看path[i][j],以次类推,直到所查元素为-1为止。 prim 普里姆算法最小生成树算法,比如要在n个城市间建立通信网,则连接n个城市需要n-1条线路,如何在最节省经费的情况下建立这个通信网? 基本思想:假设G=(V,E)是连通网,T=(U,TE)为欲构造的最小生成树 (1)初始时令U={1}(即构造最小生成树时,从顶点1出发),TE=空 (2)从所有u属于U,v属于V-U的边中,选取具有最小权值的边(u,v),将顶点v加入集合U中,将(u,v)加入集合TE中。 (3)重复(2),直到U=V为止。

快速幂算法C语言版(超详细)

快速幂取模算法 在网站上一直没有找到有关于快速幂算法的一个详细的描述和解释,这里,我给出快速幂算法的完整解释,用的是C 语言,不同语言的读者只好换个位啦,毕竟读C 的人较多~ 所谓的快速幂,实际上是快速幂取模的缩写,简单的说,就是快速的求一个幂式的模(余)。在程序设计过程中,经常要去求一些大数对于某个数的余数,为了得到更快、计算范围更大的算法,产生了快速幂取模算法。[有读者反映在讲快速幂部分时有点含糊,所以在这里对本文进行了修改,作了更详细的补充,争取让更多的读者一目了然] 我们先从简单的例子入手:求c a b mod = 几。 算法1.首先直接地来设计这个算法: int ans = 1; for (int i = 1;i<=b;i++) { ans = ans * a; } ans = ans % c; 这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体现在for 循环中,为O (b ).这个算法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如果a 和b 过大,很容易就会溢出。 那么,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改进方案:在讲这个方案之前,要先有这样一个公式: c c a c a b b mod )mod (mod =.这个公式大家在离散数学或者数论当中应该学过,不过这里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还是给出证明: 引理1: c c b c a c de c de c dk te tkc c e kc d tc c ab e kc b e c b d tc a d c a c c b c a c ab mo d )]mod ()mod [(mod mod ))((mod ))((mod mod mod mod )]mod ()mod [(mod )(:2?==+++=++=+=?=+=?=?=证明: 公式 上面公式为下面公式的引理,即积的取余等于取余的积的取余。 c a c c a c c c a c c a c c a c a b b b b b b mo d mod ])mod [() (mod ])mod )mod [((mod ])mod [(mod )mod (mod ===由上面公式的迭代证明:公式: 证明了以上的公式以后,我们可以先让a 关于c 取余,这样可以大大减少a 的大小, 于是不用思考的进行了改进: 算法2: int ans = 1; a = a % c; //加上这一句

C语言常用算法程序汇总

C 程序设计的常用算法 算法( Algorithm ):计算机解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和步骤。算法的描述:是对要解决一个问题或要完成一项任务所采取的方法和步骤的描述,包括需要什么数据(输入什么数据、输出什么结果)、采用什么结构、使用什么语句以及如何安排这些语句等。通常使用自然语言、结构化流程图、伪代码等来描述算法。 一、简单数值类算法 此类问题都要使用循环,要注意根据问题确定循环变量的初值、终值或结束条件,更要注意用来表示计数、和、阶乘的变量的初值。 1、求阶乘:n!=1*2*384 …..*n; n!= n*(n-1)!= 下列程序用于求n 的阶乘.在累乘之前,一定要将用于存放乘积的变量的值初始化为1. long func(int n) { int i; long t=1; for(i=2;i<=n;i++) t*=i; return t; }

printf("\n"); } main() { int n; scanf("%d", &n); printf("n!=%ld\n", fac(n)); } 2、整数拆分问题:把一个整数各个位上的数字存到数组中 #define N 4 /* N 代表整数位数*/ viod split(int n, int a[ ] ) /* 1478: a[ 3]=8, a[2 ]=7, a[1 ]=4 …*/ {int i; for(i=N-1;i!=0; i--) { a[i]=n%10; n=n/10; } } main() {int i,m=1478,b[N-1]; split(m, b) ; for(i=0;i<4; i++) printf( “%5d”, b[i]); } 3、求整数的因子之和12=1*2*3*4 long factor(int n) {int i; long sum=0;

C语言经典算法100例

C 语言经典算法100 例(1) (2007-08-15 15:09:22) C 语言编程经典100 例 【程序1】 题目:有1、2、3、4 个数字,能组成多少个互不相同且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都是多少? 1. 程序分析:可填在百位、十位、个位的数字都是1、2、3、4。组成所有的排列后再去 掉不满足条件的排列。 2. 程序源代码: main() { int i,j,k; printf( “\n “); for(i=1;i 〈5;i++) /* 以下为三重循环*/ for(j=1;j 〈5;j++) for (k=1;k 〈5;k++) { if (i!=k&&i!=j&&j!=k) /* 确保i 、j 、k 三位互不相同*/ printf( “ %d,%d,%d\n“,i,j,k); } } 【程序2】 题目:企业发放的奖金根据利润提成。利润(I)低于或等于10万元时,奖金可提10%利润高于10万元,低于20万元时, 低于10万元的部分按10%提成,高于10 万元的部分,可可提成7.5%;20万到40万之间时,高于20万元的部分,可提成5%;40 万到60 万之间时高于40万元的部分,可提成3%;60万到100万之间时,高于60 万元的部分,可提成1.5%,高于100万元时,超过100万元的部分按19提成,从键盘输入当月利润I,求应发放奖金总数? 1. 程序分析:请利用数轴来分界,定位。注意定义时需把奖金定义成长整型。 2. 程序源代码: main() { long int i; int bonus1,bonus2,bonus4,bonus6,bonus10,bonus; scanf( “%ld“ ,&i); bonus1=100000*0.1;bonus2=bonus1+100000*0.75; bonus4=bonus2+200000*0.5; bonus6=bonus4+200000*0.3; bonus10=bonus6+400000*0.15; if(i 〈=100000) bonus=i*0.1; else if(i 〈=200000) bonus=bonus1+(i-100000)*0.075; else if(i 〈=400000) bonus=bonus2+(i-200000)*0.05; else if(i 〈=600000) bonus=bonus4+(i-400000)*0.03; else if(i 〈=1000000) bonus=bonus6+(i-600000)*0.015; else bonus=bonus10+(i-1000000)*0.01; printf( “ bonus=%d“ ,bonus);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