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简易经纬网地球仪(初中地理兴趣小组)

制作简易经纬网地球仪(初中地理兴趣小组)
制作简易经纬网地球仪(初中地理兴趣小组)

制作简易经纬网地球仪

制作材料:

(每位学生一只乒乓球、一根铁丝,另外还有圆规,圆珠笔(红色)及铅笔等)教学过程:

教师:

同学们,刚刚我们已从课本上初步了解了地轴、赤道、两极、经线,纬线的概念,也从地球仪上观察了经线和纬线的特点,那末,同学们是否真正掌握了这些概念和特点了呢?你们能否利用这些概念自己制作小地球仪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尝试一下小地球仪的制作。

教师:

现在同学们每人手里有一只乒乓球、一根铁丝,还有圆规、红笔和铅笔。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如何在乒乓球上画出赤道?

学生:

(指乒乓球接缝处):

中间这一条就是赤道。

教师:

为什么?

学生:

因为赤道是中间最大的圆圈。

教师:

对,利用赤道的概念,赤道是到南、北极距离相等的最大的圆圈。因此可以利用乒乓球两半球的接缝作为赤道。现在,我们用红笔来把赤道描出来。

(教师把学生已画好赤道的乒乓球拿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教师:

画好了赤道,老师要求第二步画经线,我请同学一起想办法如何画经线?用什么工具?

学生:

圆规。

教师:

有同学提议用圆规,怎么画?

(学生尝试后发现不能画经线)

教师:

想一想经线的概念?

学生:

连接xx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

学生:

我想到了,可以用铁丝画经线。

……

教师(指屏幕):

我们把画好的经线圈标为0°经线和180°经线,那么90°E和90°W经线圈又该如何画呢?

学生:

将铁丝圈再转一转,与赤道垂直。

教师:

就请你来给大家演示。

(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边画边演示)

教师:

这条经线圈与刚刚我们画好的0°和180°经线圈是什么关系?

学生:

垂直。

……

教师:

我们已完成了二个步骤,第三步我们来找两极。哪位同学能找到两极在哪里?学生(指乒乓球):

两个经线圈的交点就是南北极。

教师:

是不是与赤道的交点?学生:

不是的,是两个经线圈的交点。

教师:

为什么这就是两极呢?

学生:

因为两极是所有经线的交点。

教师:

对,同学们能够运用概念,很好,下一步我们来画纬线。纬线的定义是什么?学生:

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教师:

怎么画呢?

学生:

用圆规。

教师:

好的,有同学想到了用圆规,哪里为圆心呢?学生:

南极和北极。

(教师把完成的“地球仪”都放到投影仪上展示)教师:

请两个同学来评价一下,哪几个做得比较好?(学生挑选出几个)

教师:

你们说说为什么比较好?

学生:

好看。

学生:

经度、纬度标出来了。

学生:

经线与赤道垂直。

学生:

纬线与赤道平行。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强调制作环节中的要领,通过制作地球仪起到巩固本节知识的作用。最后,评出制作最好的优胜组,进行表扬。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了解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2、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结构。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能够运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与大小的认识过程,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穷尽的,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奠定基础。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地理的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经纬网定位的学习是地理学的基础,也是地球和空间科学的基础,历来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点。本节课的学习,通过“让学生感知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受到有关科学史的教育”外,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对地球仪反复观察运用及经纬网的学习,树立地球上空间概念的“骨架”,可以说本节课不仅是初中地理学习和高中地理学习的基础,而且是终身学习地理的基础。 学生是刚刚步入初中的初一学生,虽然他们在小学科学课上学习过地球,但是仅限于认识地球的形状,而对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知之甚少。由于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空间能力不足,所以对经线、纬线及经纬度的位置的确认难以理解,这部分内容成了本章的难点。 教学重点 1、根据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2、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找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中的四个关键点。 2、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次一级难点也是学生的易错点是东经与西经及其代号(E、W),南纬与北纬及其代号(S、N)的判读和区分。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案1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1 第一章地球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2.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3.通过对地球形态认识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对事情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教学重点 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难点 地球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方法 谈话法和讲授法。 教学媒体 教学挂图、地球仪和学生用小型地球仪,自制投影片: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线和经度与东西半球的划分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人类居住和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地球的形状是个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些知识.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读一读”,思考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几个阶段?举出生活中的实例,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愈来愈正确。特别是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的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圆形球体。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图,计算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少多少千米?如果我们将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么大小,这个差值还有多少? 学生活动:经过计算得出,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少21米,如果缩小到地球仪那么大小时这个差别几乎就看不出来了。因为差别很小,通常人们仍将地球看成圆球体。 【板书】 1 地球是一个十分接近圆球体的不规则球体 运用课本的“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图,让学生观察地球的赤道半径、极半径,并计算地球的平均半径,运用地球的赤道半径,计算赤道的周长,它约为4万千米。 【板书】 2 赤道半径、极半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我们知道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再来观察地球仪,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而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板书】二、地球仪----地球的模型 【提问讨论】(1)地球仪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2)地球仪的球面上有那些地理事物?

初中地理经纬网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经纬网练习题及答案 班级 一.选择题 1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适应看地图的情况是 A、所有地图B 、不带经纬网、指向标的地图C、带经纬网的地图 D 、带指向标的地图 2 .如果你面向南面而站立,那么你右手所指的方向 是 A、东B 、西C 、南D 、北 3 .当你到一个城市旅游时,你选择那种地图较为合 适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C 、城市地形图D 、城市旅游交通图 4 .下列有关地图论叙不正确的是A、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 B、地图是对地理环境原封不动的缩小 C、地图三要素是指方向、比例尺、图例与注记 D、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5.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绘制中国地图比福建省地图比例尺大,内容较为详细 B、绘制福建省地图是,同中国地图相比范围小了,比例尺 大了

C、绘制厦门市地图时,图的内容较福建省地图更为简略 D、绘制集美中学地图,比例尺最小,内容最详细 6.比例尺为1:30000000 的“中国政区和交通图”上,量得福州与北京的图 上距离为5 厘米,则两地实际距离为: A、150 千米B 、600 千米C、1500 千米D、6000 千米7.如果两地的实际距离是50 千米,那么在比例尺为1:2000000 的地图上, 两地间的直线距离应是: A、10 厘米 B、4厘米 C、2.5 厘米 D、0.4 厘米 8.四种比例尺,最大的是: A、1:500000B 、图上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C、1:5000000D 、050 千米 9.站在南极点上的人, 他的前后左右是什么方向 A、北B 、南C、西D、东 10.读右上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A点位于B点的西北B.A 点位于C点的东北 C.C点位于A点的西南D.B 点位于A点的正东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案《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第一章地球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2.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3.通过对地球形态认识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对事情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教学重点 地球的形状、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难点 地球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方法 谈话法和讲授法。 教学媒体 教学挂图、地球仪和学生用小型地球仪,自制投影片: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线和经度与东西半球的划分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人类居住和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地球的形状是个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些知识.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读一读,思考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几个阶段?举出生活中的实例,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愈来愈正确。特别是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的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圆形球体。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图,计算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少多少千米?如果我们将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么大小,这个差值还有多少? 学生活动:经过计算得出,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少21米,如果缩小到地球仪那么大小时这个差别几乎就看不出来了。因为差别很小,通常人们仍将地球看成圆球体。 【板书】 1 地球是一个十分接近圆球体的不规则球体 运用课本的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图,让学生观察地球的赤道半径、极半径,并计算地球的平均半径,运用地球的赤道半径,计算赤道的周长,它约为4万千米。 【板书】 2 赤道半径、极半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我们知道了

手工制作简易小地球仪

手工制作简易小地球仪 一、教学目标与意义: 1、学生手工制作简易小地球仪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地理教学内容的具体化、形象化,使地理教学生动活泼,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创造条件。 2、有利于生动活泼的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制作地球仪的活动,使学生手脑并用,理论联系实际,不仅仅是加深了对地理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了地理基本技能的形成,而且还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 二、活动过程:1、提出问题:如何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小地球仪?2、学生讨论后得出所需工具:乒乓球、可随意变形的钢丝、圆规、铅笔。 3、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制作地球仪的方法。 4、制作步骤: (1)、拿一个乒乓球,在上面画上必要的经线和纬线,例如赤道、30、60 度南北纬、极点、本初子午线等等。如果有同学画画很好,也可以在上面画上中国的地图,大洲和大洋,不过在乒乓球上画地图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哦。 (2)、画好之后,我们要在两级的极点处用圆规扎个洞,在真实的地球上是没有这个洞的,不过我们要把制作好的地球仪固定在支架上,这两个洞还是要用到的。这样地球仪的球算是做好了。 (3)、现在我们就来做地球仪的支架。我们把可随意变形的铁丝扭成一个地球仪支架的形状,然后把刚刚做好的球穿进去,调整好支架的外观。这样,一个简单的地球仪算是做好了。 三、作业展示: 各个小组分别展示各组的作品,并且由小组成员概括说明本组完成此次活动对应的计划以及思路,介绍小组制作的过程并总结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教师要针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做出讲解, 捕捉学生作品中的细节要求学生诠释,以帮助展示作品的学生理清思路,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教案

【课题】七上第一章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在有经纬网的地球仪上确定任意地点的经纬度。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地轴、两极和赤道,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2.通过在地球仪上描绘经线,找出经线的特点,并学会确定某点的经度。(重点)3.通过观察0°经线、180°经线、西经20°经线、东经160°经线穿过的陆地和海洋,知道以西经20°经线和东经160°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原因,学会根据经度判断某地所在的东西半球。(难点) 【教学模式】一案三环节学案导学。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地球仪、多媒体课件。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学。 (多媒体展示合作探究一) 地球仪和地球的形状一样吗? (布置活动任务) 让学生转动地球仪,指出地轴、赤道、北极、南极。

2、在地球仪上找到0°经线、180

1.以下四个地球仪组装正确的是( ) 2.下列有关经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经线中本初子午线最长 B.因穿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最短,所以把它作为经度的起点 C.从某点沿经线一直向北走能回到原点 D.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 3.关于经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度越大经线越长 B.最大经度是90° C. 0°经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D.180°经线以东经度为东经 4.下列经线只有一条的是( ) A. 120°经度 B.30°E 经线 C. 180°经线 D.90°经线 5.下列经线位于东半球的是( ) A. 30°E 经线 B. 165°E 经线 C. 30°W 经线 D. 60°W 经线 7.读右图填空: (1)读出A 、B 、C 、D 四点的经度 A. B. C. D. (2)A 、B 、C 、D 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 位于西半球的是 。

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2.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通过学生课堂制作简易小地球仪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探索真理道路的艰难与坎坷,培养学生对真理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相关地理现象和数据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难点:学会观察和使用地球仪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地球仪; 学生学生用地球仪、乒乓球、铁丝、胶布、橡皮泥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出示航天英雄杨利伟遨游太空画面,配解说词: 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自主研制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同志在太空遨游了21小时23分,行程长达50多万千米,环绕地球飞行了14圈后,于16日6时23分在预定的内蒙古主着陆场安全着陆。这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提问杨利伟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的? 学生1 蓝色的。 学生2 美丽的。 学生3 圆形的。 学生4 球形的。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和总结,我们很清楚的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但是在今天看来这样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师生互动,学习新课 课堂活动1 忆历程──认识地球 教师多媒体展示课本图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或直接看教材图) 学生讨论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学生汇报小组推荐代表回答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过程的各个阶段,并说出理由(其他小组同学可质疑或作补充): 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球体 直觉臆想证实 教师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你所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或者想到的,你能说出一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引入新知识,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讨论生活中与地球形状相关的地理现象。 学生1 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只总是船身先消失。(有条件的学校学生可做实验演示,无条件的学校可利用课本图解释) 学生2 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教师多媒体展示月食照片(或看课本图),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怎样来证明? 学生站得高,看得远(或者引用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能作图来说明更好)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仪和经纬网教案

第2节地球仪和经纬网 教学目标 1.观察地球仪,说出纬线和纬度的划分,明确纬线的特点、纬度的排列规律。(重点)2.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难点) 3.通过学生活动让学生明确纬度的排列规律;通过做游戏让学生学会判读经纬网。 4.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模式学案导学。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合作探究、问题导学法。 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地球仪、双面胶、红黄蓝色纸条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教师手持地球仪)上 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 模型是什么?还学习了 地球仪上的点和线,点 有哪些?线有哪些?我 们已经学习了经线,何 谓经线?它有哪些特 点?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纬线。(教师在学生回 答后,要及时的在地球 仪上指出相关内容。) 学生逐一回答问题。并认真观看教 师在地球仪上演示,加深印象。 地球仪 南北极点 经线和纬线 经线是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半圆 形的弧线。 特点是形状是圆;长度不等;指示 南北方向。 以地球仪为 载体复习提 问,意在培 养学生的图 文转换能力 和空间想象 能力。进而 自然过渡到 纬线的学 习。 学 案导学 教师要求学生以地 理助学上“学习过程” 栏目为依据,先自学本 课知识,并对学生提出 学习要求。 (1)在书上标注知识 ;(2)完成助学上“学习 程”; (3)标记疑难问题。 一、纬线特点 提问:1、经线的特点是 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自学教材,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做到: (1)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在课 本上标出; (2)完成助学上“学习过程” 栏目; (3)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做 标记,以待解决。 学生回答:形状、长度、指示 方向、位置关系四个方面。 活动1:观察地球仪,学生分 经线和经度 这部分知识 已经学完, 在此基础上 学习纬线和 纬度对学生 来说,是 “跳一跳, 够得着”的 知识,所以 并不困难。 学生利 用学习经线

(word完整版)初中地理经纬网专题复习

小专题——经纬网 一、如何判读经纬度? 向东递增的是东经(E)向西递增的是西经(W) 向北递增的是北纬(N)向南递增的是南纬(S) 二、如何判断半球? (1)如何判断南北半球?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2)如何判断东西半球?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经线圈 东半球的范围:20°W以东—160°E以西 西半球的范围:20°W以西—160°E以西 三、如何确定地球表面某点的半球位置? (1)判断南北半球看纬度,如果是南纬就在南半球,如果是北纬就在北半球。(2)判断东西半球看经度。(注意:东西半球的判读不能简单看符号) 方法:口诀“小小为东,大大为西”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如果给出已知点的地理坐标,不看纬度看经度, 比160°小在东半球 经度是东经与160°比, 比160°大在西半球 比20°小在东半球 经度是西经与20°比, 比20°大在西半球 例1:地球上有一点A(175°E ,35°S),则A点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东半 球 例2、填出下表

经纬度数判断东西半球判断南北半球 30°E、20°N 120°W、30°S 10°W、87°N 160°E、45°S 四、如何判读高中低纬? 0°——30°为低纬,30°——60°为中纬,60°——90°为高纬 五、如何确定一个点的经纬度? 方法:先找纬度看横线,再找经度看竖线。判断东西经与南北纬代号 判断依据:向东递增的是东经(E)向西递增的是西经(W) 向北递增的是北纬(N)向南递增的是南纬(S) 一、普通经纬网的判读 例一:见右图。 1.写出A、B、C、D的地理坐标: A:、B:、 C:、D:、 2. A、B、C、D四点中,位于低纬度的是,位于中纬度的是,位于高纬度的是。 3.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位于南半球的是,位于东半球的

手工制作简易小地球仪

手工制作简易小地球仪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手工制作简易小地球仪 一、教学目标与意义: 1、学生手工制作简易小地球仪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地理教学内容的具体化、形象化,使地理教学生动活泼,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创造条件。 2、有利于生动活泼的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制作地球仪的活动,使学生手脑并用,理论联系实际,不仅仅是加深了对地理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了地理基本技能的形成,而且还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 二、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如何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小地球仪 2、学生讨论后得出所需工具:乒乓球、可随意变形的钢丝、圆规、铅笔。 3、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制作地球仪的方法。 4、制作步骤: (1)、拿一个乒乓球,在上面画上必要的经线和纬线,例如赤道、30、60度南北纬、极点、本初子午线等等。如果有同学画画很好,也可以在上面画上中国的地图,大洲和大洋,不过在乒乓球上画地图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哦。(2)、画好之后,我们要在两级的极点处用圆规扎个洞,在真实的地球上是没有这个洞的,不过我们要把制作好的地球仪固定在支架上,这两个洞还是要用到的。这样地球仪的球算是做好了。

(3)、现在我们就来做地球仪的支架。我们把可随意变形的铁丝扭成一个地球仪支架的形状,然后把刚刚做好的球穿进去,调整好支架的外观。这样,一个简单的地球仪算是做好了。 三、作业展示: 各个小组分别展示各组的作品,并且由小组成员概括说明本组完成此次活动对应的计划以及思路,介绍小组制作的过程并总结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教师要针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做出讲解,捕捉学生作品中的细节要求学生诠释,以帮助展示作品的学生理清思路,同时启发全体学生进行思考。 四、活动总结: 对学生们的作品进行比较,表扬优点,并指出不足,重在评价制作过程中设计的独特性,造型的趣味性与新颖性。表扬学生在设计、制作过程中的闪光点。最后评出制作最好的优胜组进行表扬。

初中地理中考专题 经纬网图(专题)含答案

经纬网图 2018.10 一、选择题 读经纬网图(图1),完成1~2题。 图1 1.①地的经纬度是() A.60°S,110°E B.60°N,110°E C.60°S,110°W D.60°N,110°W 2.关于图中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地在②地的东北方向B.①②两地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C.③地位于西半球D.图中两阴影区表示的实地面积相等 读经纬网图(图2),完成3~4题。 图2 3.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A.70°S,150°E B.70°S,150°W C.70°N,150°E D.70°N,150°W 4.②地位于①地的()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 读图3,完成5~7题。 图3 5.图中所示区域的半球位置是() A.东半球、北半球B.西半球、北半球C.东半球、南半球D.西半球、南半球6.甲地的经纬度为() A.60°N,170°E B.50°N,170°E C.60°S,170°W D.60°N,170°W 7.对图中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B.丙地位于北温带 C.丙地位于甲地的东北方D.从丁地一直向北,可以回到原地 竖版世界地图以崭新的视野展示世界。读图4,完成8~9题。

图4 8.甲、乙、丙、丁位于北半球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9.乙点所在的经纬度位置是() A.30°S,105°E B.30°S,105°W C.30°S,75°E D.30°S,75°W 10.图5为北半球经纬网示意图,甲、乙、丙、丁四地经纬度位置正确的是() 图5 A.甲地40°S,20°W B.乙地0°,80°W C.丙地90°S,180°D.丁地40°N,90°E 11.北极航道是由两条航道构成:加拿大沿岸的“西北航道”和西伯利亚沿岸的“东北航道”(又称“北方航道”)。读图6,一艘货轮从M点出发,沿西北航道经P点到N点,它的航行方向是() 图6 A.先向北,再向东航行B.先向南,再向东航行 C.先向北,再向西,再向西南航行D.先向南,再向东,再向东北航行 12.一游客在旅行日记中写到:我到达过世界上一个神奇的地方,在那里,我右手位于东半球,左手位于西半球,面向北半球,背靠南半球。这个神奇的地方就是图7中的() 图7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13.下图(图8)四个岛屿中,位于西半球温带地区的是()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二)纬线和经纬网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说出什么是经纬网。 2、学会利用简单的经纬网定位 3、了解经纬网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4、区别纬线和经线,掌握纬线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学会阅读简单经纬网图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经纬网的用途,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北纬30线贯穿四大文明古国,是一条神秘而又奇特的纬线。在这条纬线附近有神秘的百慕大三角,著名的 埃及金字塔,传说中沉没的大西洲,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不管是巧合还是冥冥注定,北纬30线都是 一条能引起人们极度关注的地带, 在这一纬度线上,奇观绝景比比皆是,自然谜团频频发生,如中国的钱塘江大潮、江西的庐山、四川的峨眉山、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约旦的“死海”、古埃 及的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北非撒哈拉大沙漠的“火神火种”壁画、加勒比海的百慕大群岛和远古玛雅文明 遗址”可以说,在北纬30度附近或在这一纬度线上奇事怪事,数不胜数。那么什么是纬线呢?它和经线有 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需要共同探究的内容。 板书:纬线和经纬网 二、比较学习,探究新知板书:一、纬线和纬度。 观察 这两 幅图, 这一 条条 的圆圈是什么呢?它们和赤道有什么关系呢?Hsa 生 师 生 师完成下表。经线纬线 纬线 那么能不能告诉我它的定义是什么吗?在地球仪上,我 们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称为纬线。 很好,同学们,能不能根据咱们上节课对经线和经度的学习总结出关于纬线的知识点。

形状 数量无数无数 指示方向 长度是否等长 0 °线名称本初子午线 经线纬线 形状半圆形圆形 数量无数无数 指示方向南北东西 长度是否等长是否 0 °线名称本初子午线赤道 师:(老师讲授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南北纬:赤道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S) 纬度的写法:先数字后N/S , 0°只有一条,不能标南北纬。)同学们观察一下纬度的变化。看一下有什么规律没有?师:咱们课本上介绍了一个新概念,叫高中低纬。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们的范围。 中高低纬划分: 低纬:南北纬30°之间;中纬:30° —60°之间;高纬:60° —90°之间向北增大的是北纬,向南增大的是南纬

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课时地球和地球仪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及大小;认识地球仪,并能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了解经线、纬线的特点;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 2.通过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培养勇于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认识及用数据表示地球的大小;经纬线的意义及特点。教学难点:经纬线的含义;经纬度的概念;运用经纬同确定地理位置。 教学准备: 地球仪、东西半球分布图、南北半球分布图等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同学曾经或现在都会提到这些问题:地球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人们怎么认识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探索地球。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 学生回答:圆形、椭圆形…… 补充说明: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在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难解之谜。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活动:将课本上四幅图用挂图按照顺序展示出来,学生讨论完后,请代表上台边指示图片边讲述。 图1:“天圆地方” 图2:“盖天说”

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图4:地球卫星照片 请学生讲述第一幅图:“天圆地方” 补充小结:在古代,人们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总结:同学们都非常聪明,不像古代人一样完全凭借直观的认识世界.简单地认识天空是圆的,大地是平的。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逐渐发现大地并不是那样平坦。比如: ①海边远方驶过来的航船,先看见船桅,后见船身;②月食时,地球的影子边缘总是弧形的。 请学生讲述第二幅图:“盖天说” 引导提问:对于这样的说法,同学们能否提出质疑? (学生活动) 总结:从海边看帆船到发生月食看到地球影子,人们对地球形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提出了地球可能是球体的假想。为了证实这样的假想,人类需要到地球的另一端去看看,为此,很多探险家进行了多次全球性的航行。你能说出历史上都有哪些著名的环球航行? (学生回答) 讲述并引导:最著名的就是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进行的环球探险航行。下面请同学讲述麦哲伦航海的故事。 总结: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巨大意义就是充分的证明了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那么现在我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上来为我们讲述。(学生回答) 地球是个球体。 提问:刚才,我们同学把我们人类认识地球探索地球的过程给演示了一遍,从“天圆地方”到“盖天说”,再从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地球卫星照片,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由简单认识到猜想到实践,由错误的现象到真理的漫长岁月,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中,同学们都有哪些感想?我们从

初中地理_制作简易地球仪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制作简易地球仪》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制作简易地球仪》这节课,将地理学科知识建构在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基础之上,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更加形象化,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不仅效果更佳,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收获更加丰富,增强了学生实践的能力,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也更加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的能力。 本文以“制作简易地球仪”实践活动为例,探析通过创设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切身的体验来理解、运用知识,增强学生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学了两个周的地理,地理知识不是很丰富,学生动手能力也不强,要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除了具备知识储备和动手能力外,还需要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需要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开动脑筋去思考,如何能够做好,如何把我们学到的理论的地理知识落实到自己制作的地球仪上。 【教学目标】 1.学会制作简易地球仪。 2.通过制作简易地球仪,进一步理解地球仪蕴含的相关地理知识。

3.通过制作简易地球仪,增强想象力、创造力、动手操作能力、审美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我们居住的地球太大,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教师展示地球仪,并出示活动目标。学生观看地球仪,并思考地球仪的构造。【设计意图】出示活动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将所学的地理知识落实的动手实践中,体现综合实践与地理学科整合。通过观察地球仪,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发学生探究欲望。第二环节:问题探究,设计步骤。 1.同桌讨论:制作简易地球仪的材料及工具。 (课堂预设:材料主要包括作为主体部分的球,作为支撑部分的铁丝,用作底座的材料等,并提示学生还可以用其他材料代替;工具主要有钳子、用于打孔的锥子及用于画线的笔,并提示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注意安全。) 2.小组合作,探究制作简易地球仪的步骤。 (课堂预设:学生设计的步骤无非包括打孔—画线—做支架—组装,只是学生的设计顺序可能不同,提示学生不同的设计方案都能完成,只是完成效果不同,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制作,也可以参考其他小组的设计进行制作。) 【设计意图】本环节符合动手实践的思路,首先是观察地球仪的构造,

七年级地理上册1.2地球仪和经纬网(第1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地球仪和经纬网(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学会运用地球仪的基本技能。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经度的划分。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地轴、两极和赤道,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2.学生能够在地球仪上描绘经线,明确经线的特点,掌握经度的划分和排列规律,能够确定某点的经度。 3.通过观察0°经线、180°经线、20°W、160°E经线穿过的陆地和海洋,知道东 西半球分界线,学会根据经度判断某地所在的东西半球。 【教学模式】“三学一练”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探究法、演示观察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地球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 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导 思考:在茫茫的大海上,救 援船是怎样及时找到遇险海 轮的? 设 置 情 境 问

学 提出问题: 1、什么是地球仪? 2、地球仪由哪些部分组成? 3、地球仪有什么作用?极、北极、赤道的位置,并解 释地轴、两极和赤道是怎样确 定的。 (地轴---假想敌地球旋转轴。 北极---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 的交点。 赤道---地球表面与南、北极 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 大圆圈。 南极---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 的交点。) 问题探究,得出结论: 地球仪的作用: 借助地球仪,我们可以了解地 球的面貌,查看地球表面的多 种地理事物,还可以用地球仪 演示地球的运动。 学 培 养 学 生 思 考 分 析 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师生互探究二:经线 问题:看看地球仪上纵横交织的网格 线,说说他们是什么呢? 观察与探讨: 学生观察地球仪探讨问题, 并到讲台在地球仪上解说: 培 养 学

初中地理:经纬度知识详解+练习题

初中地理:经纬度知识详解+练习题 一、纬线和纬度 读图方法:观察图完成: (1)找出纬线的特征:所有纬线自成一个圆圈,被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不等,最长的是赤道,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缩成一个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所有的纬线都平行,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2)看清纬度的标注方法和纬度的分布排列的规律:纬度从赤道算起,把赤道定为0度,由赤道到北极和南极各分作90度,赤道以北是北纬,代号是N;以南是南纬,代号是S,北纬90度是北极,南纬90度是南极。南纬和北纬的分界线是赤道。 (3)特殊的纬线: 0度纬线:即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30度纬线: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度纬线:中、高纬度的分界线。

90度纬线:即南北极点,北纬90度是北极点,南纬90度是南极点。 23.5度纬线: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有无太阳直射现象的分界线。北纬23.5度是北回归线,南纬 23.5度是南回归线。66.5度纬线:极圈,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分界线。北纬66.5度是北极圈,南纬66.5度是南极圈。 (4)看清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球是自西向东转的,箭头的方向是东,相反的方向是西。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二、经线和经度 读图方法,观察图完成: (1)找出经线的特征:所有经线都是半圆形,经线长度都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的经线都在南北两极点处相交,两条正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它们的度数和是180度,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2)看清经度的标注方法和经度分布排列的规律: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条经线定为0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度,以东的180

《地球仪》参考教案

《地球仪》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认识到建立事物的模型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2.了解地球仪的一些主要标识,知道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纬线;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赤道、两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和本初子午线;知道利用经纬网能够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位置。 能力目标: 1.学会观察地球仪,认识经线纬线及其特点,能快速找到特殊经线和纬线。 2.根据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能读某一地点经纬度和根据经纬度寻找某地。 3.学会制作简易地球仪,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使用地球仪的过程中,体会模型带来的方便。 2.通过对地球仪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对地球仪经纬网的认识。 教学准备: 1.教师演示用大地球仪一个,学生每小组观察用小地球仪一个。 2.关于地球仪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的图片和观赏介绍地球仪种类的图片。 3.制作地球仪的材料:乒乓球、彩笔、细铁丝、钻孔用的铁锥等。 4.演示用的篮球一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讲述:狂风暴雨的夜晚,波涛汹涌的海面被阵阵闪电撕碎。在狂风巨浪中喘息的豪华巨轮被翻天巨浪吞噬。倾斜不定的船舱内一片狼籍。船长拼命地呼救:“帝国号遇险,我是帝国号,请求支援,我们的位置是……”。国际救援总部内-片忙碌的身影,墙上喇叭里传来船长嘶哑的声音:“东经102°,南纬38°,请求支援,请求支援”。救援工作人员迅速围在一个大型地球仪前,通过一番熟练地描点画线后果断地说:“它们位于南半球A国附近的海域,立即命令A国救援部队马上行动!”(上述故事情节也可以由教师口述,学生倾听。)教师提问:救援部队怎样迅速地判断出“帝国号”的位置?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地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地球仪。 二、介绍模型,了解功用。 1.了解地球仪的概念和作用。 我们生活的地球实在是太大了,尽管我们的脑海里有地球的模样,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是很难一下看到它的全貌的,为了认识和研究地球,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照比例缩小若干倍后,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借助地球仪这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了解地球的一些知识。 2.了解地球仪的种类及简单结构。 教师提问:大家见过的地球仪是什么样的?它有哪些种类?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自由发言。教师播放搜集的地球仪种类的图片,并适当介绍地球仪的种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学习地球仪的组成。(对于地球仪种类的介绍,也可以由教师直接口述。) 三、观察模型,探求新知。 1.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分组观察地球仪,大家有哪些发现?将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看哪个组的发现最多。在观察的同时,还可以看看文中的小资料。 学生观察、交流,并做好记录。教师巡查,及时地提示观察内容,给学生以帮助。 2.小组汇报交流,学生自由发言。 (有的学生看到了陆地和海洋,还有许多国家;有的学生看到上面有洲界线和国界线;有的学生看到了南北回归线、南极圈、北极圈;有的学生还提出问题,不明白为什么地球仪的轴是倾斜的;有的学生看到地球上密布着经线和纬线;有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教案商务星球版教案

第二节 地球仪和经纬网(二) 纬线和经纬网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说出什么是经纬网。 2、学会利用简单的经纬网定位 3、了解经纬网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4、区别纬线和经线,掌握纬线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学会阅读简单经纬网图的一般方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经纬网的用途,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北纬30线贯穿四大文明古国,是一条神秘而又奇特的纬线。在这条纬线附近有神秘的百慕大三角,著名的埃及金字塔,传说中沉没的大西洲,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不管是巧合还是冥冥注定,北纬30线都是一条能引起人们极度关注的地带…… 在这一纬度线上,奇观绝景比比皆是,自然谜团频频发生,如中国的钱塘江大潮、江西的庐山、四川的峨眉山、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约旦的“死海”、古埃及的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北非撒哈拉大沙漠的“火神火种”壁画、加勒比海的百慕大群岛和远古玛雅文明遗址……可以说,在北纬30度附近或在这一纬度线上,奇事怪事,数不胜数。那么什么是纬线呢?它和经线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需要共同探究的内容。 板书:纬线和经纬网 二、 比较学习,探究新知 板书:一、纬线和纬度。 观察这两幅图,这一条条的圆圈是什么呢?它们和赤道有什么关系呢? 生:纬线 师:那么能不能告诉我它的定义是什么吗? 生:在地球仪上,我们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称为纬线。 师:很好,同学们,能不能根据咱们上节课对经线和经度的学习总结出关于纬线的知识点。纬线 N

生:自主学习课本内容,然后完成表格 师:(老师讲授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 南北纬:赤道以北为北纬(N ),以南为南纬(S ) 纬度的写法:先数字后N/S ,0°只有一条,不能标南北纬。) 同学们观察一下纬度的变化。看一下有什么规律没有? 师:咱们课本上介绍了一个新概念,叫高中低纬。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们的范围。 0° 30 ° 30° 60° 60° 90° 90°

初一地理经纬网练习题

经纬网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正确叙述是: A 、所有经线的长度皆相等; B 、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 C 、所有的经线圈和纬线圈都能平分地球; D 、450纬度的长度是00纬线的一半。 2.有关纬线和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任何地方,纬度差1°的经线长都相等 B .经度差1°的纬线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 C .0°纬线的长度是0°经线的两倍多 D .任何纬线圈都长于任何经线圈 3.地球上的某点,其南侧是中纬度,北侧是低纬度,西侧为东半球,东侧为西半球,该点是: A 、300N ,1600E B 、300N ,200W C 、300S ,200W D 、300S ,1600E 4.在下面A 、B 、C 、D 四幅图中,哪一幅图中P 点的位置符合: ①东半球 ②北半球 ③低纬度 ④在我国境内 四个条件。 A B C D 5 二、综合题 120130140110 100 90 30 20 10 100 110 120 10 10 10 10 20 20 20 20 30 30 30 30 · P P P P · · · 1. 标出其余经线的度数 2. A 的地理坐标( , ) B 的地理坐标( , ) A 在B 的 方向

4、读“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经纬网的范围是___(南、北)半球,___(东、西)半球。 (2)图中B 点的地理坐标是__ _ ,B 点的地心对称点坐标是 。 (3)B 点位于A 点的方向______。 5、读下面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 判断图中各点的方向关系:A 在B 的_______方3向, D 在C 的_______方向;B 在D 的_______方向; C 在B 的_______方向. A 的地理坐标( , ) B 的地理坐标( , ) A 在 (东、西)半球 B 在 (东、西)半球 A 的地理坐标( , ) B 的地理坐标( , ) A 在 带(五带) B 在 带(五带) 3. 4.

最新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教案精编版

2020年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教案 精编版

【课题】七上第一章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在有经纬网的地球仪上确定任意地点的经纬度。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地轴、两极和赤道,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2.通过在地球仪上描绘经线,找出经线的特点,并学会确定某点的经度。(重点) 3.通过观察0°经线、180°经线、西经20°经线、东经160°经线穿过的陆地和海洋,知道以西经20°经线和东经160°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原因,学会根据经度判断某地所在的东西半球。(难点) 【教学模式】一案三环节学案导学。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地球仪、多媒体课件。

自主探究 合作探究 衔接过渡 自主探究 道以西经20°经线和东经160°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原因,学会根据经度判断某地所在的东西半球。 (多媒体展示自主探究一) 1、概念: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照 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 ,制作了地球的 。 2、在下图中填出地球仪各部位的名称。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学。 (多媒体展示合作探究一) 地球仪和地球的形状一样吗? (布置活动任务) 让学生转动地球仪,指出地轴、赤道、北极、南极。 教师先用多媒体归纳总结地球仪的有关知识点,然后问:刚才大家观察地球仪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地球仪上有许多线条?谁知道它们是什么线吗? (多媒体展示探究问题二) 阅读课本7页内容填空: 1.经线是地球仪上,连接 两极半圆形的弧线,又称子午线。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独立阅读课本完成探究问题一,对不理解和不会的作出标记。 并用“小试牛刀1”来达到巩固的目的。 按小组交流地球和地球仪形状的差异,提出自己的观点。 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互相在地球仪上指出地轴、赤道、北极、南极。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在老师设计的情境中进入经线、经度的学习。 独立阅读课本完成老师任务,对不理解和不会的作出标记。 (1、通过“子午线”的超级链接,观测子午线的动画,完成表格。) 1、通过观察 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地轴、两极和赤道。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通过思考正确理解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从图片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起到小结和过渡的作用。 通过自学让学生从书上了解有关经线和经度的简单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