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科试题2010

血液科试题2010
血液科试题2010

血液科试题

单选题

1.临床上最常见的贫血是A

A.缺铁性贫血

B.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C.失血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2.下列哪项不符合贫血时机体的代偿表现:D

A.心率加快

B.呼吸加深加快

C.消化腺分泌减少

D.2,3-二磷酸甘油酸降低

3.下列哪项实验室检查不符合缺铁性贫血?D

A.网织红细胞计数多正常

B.白细胞计数正常

C.血小板计数减低

D.sTfR 浓度减低

4.最能反映体内储存铁的实验室指标是B

A.血清铁

B.血清铁蛋白

C.血红蛋白铁

D.红细胞游离原卟啉

5.下列不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是D

A.缺铁性贫血

B.慢性感染性贫血

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6.女性,34岁,月经过多2年。查:HGB70g/L,MCV78fl,MCHC28%,血清铁

7.2umol/L,总铁结合力75u/L,骨髓铁染色无含铁血黄素颗粒。其贫血的诊断最可能是A

A.缺铁性贫血

B.慢性感染性贫血

C.慢性病贫血

D.转铁蛋白缺乏症

7.外周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低下,三系造血细胞减少,符合D

A.白血病

B.骨髓纤维化症

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D.再生障碍性贫血

8.慢性溶血性贫血的三大特征是C

A.发热贫血出血

B.发热出血黄疸

C.贫血黄疸肝脾肿大

D.贫血黄疸肝功损害

9.血管外溶血红细胞破坏的主要场所是 B

A.肝

B.脾

C.肺

D.肾

10.下列哪种疾病常有贫血和脾肿大,除外:C

A.白血病

B.恶性组织病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慢性溶血性贫血

11. ITP的主要出血部位是A

A.皮肤与粘膜

B.内脏

C.肌肉

D.颅内

12.关于白血病的描述,正确的是C

A.我国慢性白血病比急性白血病多见

B.我国急淋比急非淋多见

C.急性白血病中,儿童以急淋多见

D.男女发病率相当

1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最显著的体征是D

A.贫血

B.淋巴结肿大

C.肝肿大

D.脾肿大

14白血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C

A.脓毒血症

B.腹腔内脏器出血

C.颅内出血

D.DIC

15. Aure小体主要见于C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D.恶性组织细胞病

16. 恶性淋巴瘤最具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是C

A.周期性发热

B.有痛性淋巴结肿大

C.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

D.全身衰竭

E.肝、脾大

17. 与机体止血功能无关的项目为B

A.血管内皮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凝血因子

E.抗凝因子

18.不支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的是:D

A.多数病变轻而局限

B.皮肤黏膜出血常见

C.月经过多常见

D.严重内脏出血常见

19.支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实验室检查是D

IA.凝血时间延长 B.血块收缩良好 C.抗核抗体阳性 D.骨髓巨核细胞增多

20.下列哪项不属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行脾脏切除的指征是D

A.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3-6月无效

B.泼尼松维持量大于30mg/d

C.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症者

D.妊娠期

21. 确诊淋巴瘤的主要检查方法是:B

A血象检查

B淋巴结活检

C骨髓检查

D免疫学检查

E淋巴造影

22. 关于慢性白血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 WBC

高,脾大为突出特征。

B. 90%以上可查到Ph染色体。

C. NAP积分最低。

D. 急变期仍然按慢性期治疗。

23. 关于急性白血病以下说法哪些错误:D

A. 急性白血病常规WBC可高、可低、可正常。

B. 未梢血分类可出现幼稚细胞,也可见不到幼稚细胞。

C.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以出血为突出表现。

D. 急性白血病化疗缓解不用巩固强化治疗。

24. 内外凝血系统第一阶段共同需要一下那种因子:D

A.ⅨB.ⅧC.ⅦD.ⅩE.Ⅺ

25. 再障血象、骨髓象特点:A

A呈全血细胞减少,少数呈两系细胞或血小板减少

B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区扩大

C可见巨核细胞增多,血片中血小板记数减少,可见畸形血小板

D粒细胞停滞于早幼粒阶段,胞浆中颗粒粗大

E骨髓增生活跃,但巨核细胞减少

26. 17 岁,男性,头昏,皮肤紫癜月余,近一周来,头痛,呕吐入院,查体:面色苍白,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颈略有抵抗,肝大肋下1.5cm,脾大肋下2.0cm,HB:50g/L,WBC:22 *109/L,骨髓检查:增生明显活跃,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占40%,巨核细胞未见,脑脊液检查潘氏试验阳性,白细胞20 个/mm3,诊断最大的可能是:D

A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B 病毒性脑膜炎C结核性脑膜炎D 急性淋巴

细胞白血病并发脑病E 流脑

27. 24 岁,男性,不规则发热三个月,右颈部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穿刺涂片见”镜影状”细胞,应首先考虑:E

A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 非霍奇金淋巴瘤

C 淋巴结结核

D 癌肿淋巴结转移

E 霍奇金淋巴瘤

28. 25岁,女性,农民,颜面苍白并感吞咽困难,血红蛋白 55 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血片中见红细胞大小不均,以小细胞为主,中央淡染区扩大,首选治疗药物为:D

A 维生素B12

B 叶酸

C 强的松

D 口服铁剂

E 雄激素

29. Ph1 染色体是下列哪项染色体畸变而来的?D

A t(7;21)(q21:q21)

B t(8:21)(q23;q21)

C t(8;21)(q23;q11) D

t(9;22)(q34;q11) E t(9;21)(q34;q21)

30. 61 岁,女性,头晕、乏力、面色苍白3个月,不发烧,偶有腹部隐痛,大便1次每日,偶大便带血,血红蛋白:75 g/L,MCV:70,MCH:27%,为查病因,应首选下列哪项检查?C

A 粪便隐血

B 血清铁

C 纤维结肠镜

D 骨髓穿刺

E 腹部B超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再生障碍性贫血与白血病的共同表现:CD

A.胸骨疼痛

B.淋巴结肿大

C.感染

D.出血

2.属于造血干细胞异常导致的贫血是AB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C.骨髓硬化症

D.巨幼细

胞贫血

3.下列哪项是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ABC

A.异食癖

B.吞咽困难

C.舌炎

D.杵状指

4.与白血病有关的药物是ABCD

A.氯霉素

B.保泰松

C.乙双吗啉

D.烷化剂

5.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机制是ABCD

A.减少自身抗体生成

B.减轻抗原抗体反应

C.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

D.刺激骨髓造血级血小板向外周血释放

6、霍奇金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ABCDE

A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B周期性发热

C皮肤瘙痒

D肝脾大

E胸腔积液

填空题

1.紫癜性疾病包括血管性紫癜和血小板性紫癜。

2.按红细胞形态分类,可将贫血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小细胞

低色素性贫血。

3.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可归为三大类:摄入不足,吸收障碍,丢失过多。

4.淋巴瘤按组织病理学改变,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5.国内按贫血的程度将贫血分为轻度(),中度(),

重度(),和极度()。

答案:Hb >90g/L,Hb>60 - 90g/L,Hb>30 - 60g/L,Hb<30g/L。

6. 贫血是指外周血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计数及()

低于可比人群正常值的下限,其中以()最主要。

答案: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

名词解释

1.ITP: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以致广泛的皮肤、黏膜或

内脏出血;实验室检查有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出现抗血小板自身抗体。

2.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物理、化学、生物或不明因素作用使骨髓造血干细

胞和骨髓微环境严重受损,造成骨髓造血功能减低或衰竭的疾病。临床以贫血、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所致的反复感染和出血为主要表现。

3.DIC:是多种原因致弥漫性微血管内血栓形成,继之因凝血因子及血小板被

大量消耗及纤维蛋白溶解亢进而发生的出血综合征。

4 类白血病反应:机体对某些疾病或外界刺激发生反应,可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显著增多,同时可出现幼稚细胞,这种现象称为类白血病反应。

5 粒细胞缺乏症: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称为粒细胞缺乏症,可以发生严重感染。

简答题:

1.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a全身表现:乏力,易倦,头昏,头痛,耳鸣,心悸,气促,纳差等,伴苍白,心率增快。b组织缺铁表现:精神行为异常,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口腔炎症,舌乳头萎缩,毛发干枯脱落,匙状甲等;c缺铁原发病表现。

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标准

1.广泛出血累及皮肤黏膜内脏,2多次检验血小板计数减少,3脾不大,4骨髓巨细胞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5泼尼松和脾切除治疗有效,6排除其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3、试述淋巴瘤的临床分期

答:Ⅰ期病变仅限于一个淋巴结区(Ⅰ)或单个结外器官局限受累(ⅠE)。

Ⅱ期病变累及横膈同侧二个或更多的淋巴结区(Ⅱ),或病变局限侵犯淋巴结以外器官及横膈同侧一个以上淋巴结区(ⅡE)。

Ⅲ期横膈上下均有淋巴结病变(Ⅲ)。可伴脾累及(ⅢS),结外器官局限受累(ⅢE),或脾与局限性结外器官受累(ⅢSE)。

Ⅳ期一个或多个结外器官受到广泛性或播散性侵犯,伴或不伴淋巴结肿大。如肝或骨髓受累,即使局限性也属Ⅳ期。

所有各期按全身症状(如发热达38℃以上连续3天,6个月内体重减轻10%以上及盗汗)的有无临床分为B组(有全身症状)和A组。

4.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及感染,其轻重与血细胞减少的程度及发展的速度有关。疲乏、软弱无力、皮肤粘膜苍白等贫血症状,皮肤、粘膜瘀点及瘀斑、齿龈出血、鼻衄、女性患者有月经过多、还有口腔、肛门周围、皮肤和上呼吸等感染症状。一般无淋巴结和脾脏肿大,反复感染及长期多次输血亦可使

脾脏轻度肿大。

5 试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鉴别要点。

类白血病与慢粒相比,主要鉴别点为:

(1)常并发于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等疾病,因此有原发疾病的临床表现;(2)白细胞数很少超过50×109/L,嗜酸、嗜碱粒细胞一般不增多,中性粒细胞胞浆内常有中毒性颗粒和空泡;(3)脾大常不如慢粒显著;(4)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呈强阳性;(5)Ph染色体阴性;(6)原发病控制后,类白血病反应消失。

6、何为完全缓解(CR)。

答:白血病的症状体征消失,血象Hb≥100g(男)或90g(女),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血小板≥100×109/l,未梢血无白血病细胞,骨髓:原粒+早幼粒细胞(原单+幼单或原淋+幼淋)≤5%,红系及巨核细胞系列正常。

病例分析

1. 女,30岁,月经血多3年,皮肤紫癜一周,体检双下肢可见点片状淤血癍,胸骨无压痛,肝、脾、淋巴结不大,血象HB∶110g/L,WBC∶4.6×109/L,血小板30×109/L,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红两系比例及分布正常,巨核细胞116个,其中颗粒型比例0.88,裸核比例0.12,无产板型巨核细胞。

1.该患者的诊断应首先考虑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

2.此病人给予强的松40mg/日,治疗6周,出血症状有改善,复查血小板110×109/L,下一步治疗应为:逐渐减少激素用量,维持半年以上

3.该病例激素加为60mg/日,一个月以后出现多饮、多尿症状,查空腹血糖1

4.5mmol/L,复查血小板25×109/L,下一步治疗应为:停用激素,应用二线治疗方案(脾切除、免疫抑制剂、雄激素、抗CD20单抗(美罗华)、免疫球蛋白等)

2. 女,36岁,发热、面色苍白伴牙龈出血一周入院。入院次日起出现皮肤多处片状瘀斑、血尿。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0×109/L,血小板50×109/L,血浆纤维蛋白原0.8g/L。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细胞浆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85%。

1. 本患者多发出血的原因可能是什么?(DIC);

简述其可能出血原因的实验室诊断标准是什么?

((1)主要诊断指标,同时有三项以上异常:

①血小板<100×109/L或进行性下降(肝病、白血病:<50×109/L),或有两项以上体内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增高(βTG,PF4,TXB2,GMP-140);

②血浆Fbg含量<1.5g/L,或进行性下降,或>4g/L(白血病及其他恶性肿瘤<1.8g/L,肝病<1.0g/L);

③3P试验阳性或血浆FDP>200mg/L(肝病FDP>60mg/L),或D-二聚体水平升高(阳性);

④PT缩短或延长3秒以上或呈动态变化(肝病时延长:5秒以上);

⑤PLg含量及活性降低;

⑥AT-Ⅲ含量及活性降低(不适用于肝病);

⑦血浆因子VⅢ促凝活性<50%(肝病必须具备)。

2. 患者的原发病诊断考虑什么?(AML-M3);下一步的治疗如何进行?(积极纠正DIC,应用全反式维甲酸或砷剂治疗原发病,可以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

3..男,32岁,因患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输血,当输入红细胞悬液约200毫升时,突然畏寒,发热,呕吐一次,尿呈酱油样,血压10.0/6.0kPa(75/45mmHg)。

1.该患者发热最可能的原因是?(溶血性输血反应);

紧急的治疗措施是什么?(紧急停止输血,并积极保护肾功能,包括:糖皮质激素抗过敏;大量补液,碱化尿液,多巴胺维持血压。并吸氧及监测生命体征等)。

2. 对此患者的原发病再障的治疗应如何进行?(可以应用雄性激素、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环孢霉素A(CsA)、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造血细胞生长因子(HGFs)、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医治疗等治疗)。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