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时间管理的三大观念

六时间管理的三大观念
六时间管理的三大观念

时间管理的三大观念

时间管理有三大观念,第一是时间观念,第二是效率观念,第三是效能观念。对这三大观念的理解和把握,是时间管理的关键。

1.时间观念:1小时与3年的关系

建立时间观念很重要,有了时间观念,才能利用琐碎的时间,才能把点点滴滴的时间珍惜起来。在人们的理解中,3年是一个很大的时间单位,而1小时则是一个常被忽略的时间单位,实际上,如果每天能节约出1个小时,则在人生70年的岁月中,就可以节约出3年的时间,时间观念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2.效率观念:速度能使石头漂起来

所谓效率观念,就是要有速度。石头之所以能漂浮在水面上,如《孙子兵法》所言“疾也”,也就是速度很快的原因。

3.效能观念:始终不偏离终极目标和结果,与人生奋斗方向相吻合

效能的观念就是不仅要衡量速度的快慢,还要考虑其他的因素。中国人习惯以效率衡量事物,而不常论效能,人们常常夸奖一个人做事很有效率,却很少夸这个人非常有效能。

效能的概念,用毛主席的话来说,效率是代表“快”,效能代表“多、快、好、省”,即数量多、速度快、结果好、品质高、成本节约,也就是说,仅仅速度快不行,还要方向正确、结果良好、效果明显、成本又低,所以效能的概念始终不偏离终极目标和结果。在时间管理中,时间的效能和人生的奋斗方向和企业的终极目标要相吻合。

效率与效能的关系犹如价格和性价比,效率就好比价格,而效能好比是性价比。效率是指“快”,而效能是指“多、快、好、省”;效率高就是价格便宜,即买这个货物所花的货币数量比较少,效能高是指单位货币内所获得的回报和价值比较大,即当人们去买大宗的物件,例如买电脑、买汽车、买家具的时候,不仅要注重价格因素,更看重性

价比因素,不是越便宜越好,而是关注投入的钱和所获得的回报价值高低之间的比。同样的,在单位时间内,所获得的产值大小就是效率,而在单位时间内所获得的价值和回报的大小就是效能

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

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 【本章学习目标】本章主要阐述了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 本价值 观念,重点介绍了货币时间价值、投资风险价值的含义及其计算的基本内容。 【关键概念】 货币时间价值 终值 现值 年金投资风险价值 风险报酬 证券组合 第一节货币时间价值 货币时间价值是分析资本支出、 评价投资经济效果、 进行财务决策的重要依据, 是企业财务管理的 一个重要概念,在企业筹资、投资、利润分配中都要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任何企业的财务活动,都是 在特定的时空中进行的,因而货币时间价值是一个影响财务活动的基本因素。 如果财务管理人员不了解 时间价值,就无法正确衡量、计算不同时期的财务收入与支出, 也无法准确地评价企业是处于盈利状态 还是亏损状态。 而时间价值原理,正确地揭示了不同时点上等量及不等量资金之间的换算关系, 从而为财务决策提 供了可靠的依据,所以财务人员必须了解时间价值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一、货币时间价值的概述 (一)货币时间价值的含义 货币时间价值又称资金时间价值,简称时间价值,是指在不考虑通货膨胀和风险性因素的情况下, 资金在其周转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价值, 其实质是资金周转使用后带来的利润或实 现的增值,或者说,是指资金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 它具有增值性的特点,是一 定量的资金在不同的时点上具有的不同的价值,即今天的一定量资金比未来的同量资金具有更高的价 值。例如,今天你将 100元钱存入银行,假定利息率为 6%,一年后的今天,你将会得到 106元。其中 的100元是本金,6元的利息就是这100元钱经过一年时间的投资所增加的价值,该利息就是货币时间 价值。换一种理解,现在的100元钱和1年后的100元钱经济价值不相等,或者说它们的经济效用不同。 但并非所有货币都具有时间价值,货币具有时间价值的前提条件是货币只有作为资本投入生产和流通后 包括货币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两种基

企业组织绩效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企业组织绩效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校: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人力0801 姓名:刘春艳 学号:10A60080117

【内容摘要】 绩效管理是在对传统绩效评估进行改进和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绩效管理的思想和方法也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充分利用资源、培育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和开发工具,对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起着显著的支持作用。在具体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严重地阻碍和削弱了绩效管理应起的作用,根据企业绩效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提出了改进方案,探讨了绩效管理的发展趋势。 【关键字】 绩效管理战略目标绩效管理体系绩效考核绩效沟通与反馈 【正文】 绩效管理以其完善的体系、优美的流程和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深得管理者们的喜爱,被管理学家誉为管理者的圣杯。众多国内企业都认为绩效管理确实会对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和管理能力的提升起到很大作用,但由于企业基础和文化氛围的不同,中国企业必须探索出适应中国企业实际的简单适用的“中国式”绩效管理,简单照搬照抄西方模式很有可能带来的是劳民伤财。 一、绩效管理的概念及架构 随着经济与管理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和研究者意识到传统的绩效评估对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绩效的作用非常有限,对完成组织目标的作用也不大。传统的绩效评估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通常与组织中的其他背景因素相脱离,如组织目标和战略、组织文化、管理者的承诺和支持等。而这些背景因素对于成功地实施绩效评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绩效管理正是在对传统绩效评估进行改进和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应该与企业的战略和目标相联系,有助于企业总体战略和目标的实现。绩效管理的核心目的是通过提高员工的绩效水平来提高组织或团队的绩效,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提供必要的依据,实现员工和组织的战略目标。绩效管理包括目标设臵阶段、绩效管理目标的反馈阶段、实施考核阶段和绩效结果运用阶段。 二、我国企业绩效管理现状 绩效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而且是员工

绩效考核的演变历史

摘要:回顾美国政府绩效评估演变的历史轨迹,不难发现,它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纽约市政研究院的绩效评估实践,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美国政府绩效评估大致经历了萌芽时期、绩效预算时期和全面发展时期三个历史阶段,它是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必然产物。其侧重点各不相同,从注重部门效率、行政投入、行政产出,到关注绩效预算、实行成本控制,最后发展到对整体效率、结果、有效性和绩效目标的实现。 根据公共行政理论的历史演变和不同时期政府绩效评估的主要特点,我们认为,可以把美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历史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其一,萌芽时期(1900-1940),效率是这一时期政府绩效评估的核心价值取向,出现了一些专门研究政府绩效的组织和学术团体,并把绩效评估引入政府的评估实践中,例如,纽约市政研究院的建立及其对纽约市政府的评估实践;其二,绩效预算时期(1940-1980),这一时期的绩效评估继续强化“效率”这一核心价值,并通过预算手段控制支出以实现经济意义上的高效率;其三,全面发展时期(1980-2000),这一时期的政府绩效评估在关注效率的同时,也强调公平的重要性;绩效评估不仅仅是一项评估技术,而是与组织的战略规划、预算、管理过程和公民参与等因素相结合,并逐渐形成一种新的管理制度———绩效管理制度。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外政府掀起了一轮“新公共管理”运动,政府绩效评估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 英国、美国成为了公共组织绩效评估方面引导潮流的积极实践者。在英、美的带动与影响下,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政府也积极地应

用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估方法对政府行为实行绩效监控。1990年代开始,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政府改革,分别先后引入类似政府绩效评估的“行政评价”、“制度评估”,以此来回应来自国内外的新的挑战。各国推进绩效评估的一个核心特点就是将绩效评估与政府改革、政府再造紧密结合起来。其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 坚持以公民为中心,以公民满意为政府绩效的终极标准,评估过程有公民广泛参与。美国1993年戈尔报告所提出的改革四大原则里,其中第二项即为“顾客优先的原则”,这一原则由具体四个步骤来体现:倾听顾客的声音,让顾客来选择;使公共组织之间相互竞争;创造市场动力;利用市场机制解决问题。在1994年和1995年国家绩效评审委员会又出版了两份报告:《顾客至上:服务美国民众的标准》;《顾客至上:95年服务美国民众的标准》;英国在绩效示标设计上体现了外向特征和多样化的满意度调查,民间组织对政府部门进行独立评价和审视等。 高层领导人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是电子政府绩效评估受到极大重视和推广的关键。从美国的情况来看,在布什总统的总统管理议程(PMA)的五项行动计划中,推行电子政府是其中一项,其他四项分别为:对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财政和绩效评估相结合、竞争性的资源调配以及改善财务管理。这五项计划目标彼此相关的,绩效是它们的共同的思路,最终旨在建立一个“以公民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和以市场为基础”的政府。在加拿大,1999年10月,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明确表示将在该国推行电子政府,并提出到2004年实现加拿大公民能够随时、随地获取政府所提供的在线信息和服务。

浅析绩效管理发展历史

浅析绩效管理发展史 —之绩效管理工具的特点和运用 摘要: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管理是不可缺少的一环,是组织提高和保持竞争力,实现组织目标及愿景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了解绩效管理的发展历史是每个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从业者的必备素养,同时,不同时期的绩效管理工具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的沿革,而绩效管理工具的合理利用与否是一个组织能否做好绩效管理的重中之重,本文以时间为主线阐述绩效管理发展的同时结合对各时期出现的绩效管理工具进行分析,加深对绩效管理发展和绩效工具特点的理解,从而使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从业者在进行本组织的绩效管理时,能够结合组织发展现状,合理的使用绩效管理工具。 关键词:绩效管理发展历史;绩效管理工具;KPI;平衡计分卡;

序言: 古人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现绩效管理工作中,多从事基础的事务性工作,经常会产生为何要使用该种绩效工具的疑问,而不同的绩效管理工具又诞生在不同的历史发展中,因此希望借本次对绩效管理发展历史的研究,了解不同时期产生不同绩效工具的环境,分析各种绩效管理工具的特点,结合组织发展的生命周期,为选择和运用最适当的绩效管理工具来促进组织达成目标愿景打下基础。 一、绩效管理发展历史综述 一)、西方绩效管理发展历史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是西方世界绩效管理思想的启蒙阶段,初步建立了以劳动结果确定收入的基本机制,从19世纪初开始,随着企业规模和经营地域的不断扩大,至19世纪末,纺织业、铁路业、钢铁业等管理者根据各行业特点先后建立了业绩衡量指标来评价企业内部的生产效率,后期随着绩效管理思想的发展,衡量指标也先后运用到美国军方和公务员队伍的考核上,如今随着企业的全球化发展,绩效管理思想也不断创新。概括来说,西方绩效管理发展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初-20世纪初):成本导向阶段。 该阶段绩效管理单一的以成本或计数型成果作为评价标准,在泰勒科学管理运动中,以单位时间的动作研究为基础,计件工资激励制不断发展; 第二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80年代末)财务导向阶段。 1903年杜邦火药公司开始使用“投资报酬率”来评价公司业绩,后来杜邦公司的财务主管唐纳森.布朗将投资报酬率这一指标发展成一个评价各个部门业绩的手段,布朗建立了杜邦公式即:投资报酬率=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并发明了“杜邦系统图”。1923年通用公司董事长小阿尔弗雷德.斯隆提出的分权管理就利用了布朗的理论,至此杜邦分析系统

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货币的时间价值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利率和()。 A、年金 B、本金 C、利息 D、利润 2、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一定时期后的价值,称为()。 A、复利终值 B、复利现值 C、年金终值 D、年金现值 3、每年年底存款100元,求第五年末的价值总额,应用()来计算。 A、复利终值系数 B、复利现值系数 C、年金终值系数 D、年金现值系数 4、下列项目中的()称为普通年金。 A、先付年金 B、后付年金 C、延期年金 D、永续年金、 5、资金时间价值相当于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条件下的( )。 A、利息率 B、额外收益 C、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 D、利润率 6、在利息不断资本化的条件下,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基础应采用()。 A、单利 B、复利 C、年金 D、普通年金 7、甲方案的标准离差是 1.42,乙方案的标准离差是1.06,如甲乙两方案的期望值相同,则两方案的风险关系为()。 A、甲大于乙 B、甲小于乙 C、甲乙相等 D、无法确定 8、投资者甘愿冒风险进行投资的诱因是()。A.可获得报酬 B、可获得利润 C、可获得等同于时间价值的报酬率 D、可获得风险报酬率 9、永续年金的是()的特殊形式。 A、普通年金 B、先付年金 C、即付年金 D、递延年金 10、与年金终值系数互为倒数的是() A、年金现值系数 B、投资回收系数 C、复利现值系数 D、偿债基金系数 11、某大学决定建立科学奖金,现准备存入一笔资金,预计以后无限期地在每年年末支取利息20000元用来发放奖金。在存款年利率为10%的条件下,现在应存入()元。 A. 250000 B. 200000 C. 215000 D.16000 12、某企业年初存入5万元,在年利率为12%,期限为5年,每半年复利一次的情况下,其实际利率为()A.24% B.12.36% C.6% D.12.25% 13、假设企业按12%的年利率取得贷款200000元,要求在5年内每年年末等额偿还,每年的偿付额应为()元。 A.40000 B.52000 C.55482 D.65400 14、下类因素引起的风险中,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投资予以分散的是()。 A.市场利率上升 B.社会经济衰退 C.新产品开发风险 D.通货膨胀 15、某公司新产品开发成功的概率为90%,投资报酬率为40%;开发失败的概率为10%,投资报酬率—100%,则该产品开发的方案的预期投资报酬率为()。 A.18% B.26% C.28% D.16% 16、下类不属于经营风险的是()。 A.原材料供应地的政治经济情况变动 B.生产组织不合理 C.销售决策失误 D.增加长期借款 17、某项目的风险系数为0.8,标准离差率为16%,风险收益率为()。 A.16% B.10% C.12.8 D.24% 18、投资组合能分散() A所有风险 B系统性风险 C非系统风险 D市场风险

时间管理的四个发展

第一讲时间管理的四个发展(上) 时间管理概述 时间管理的必要性 时间具有“供给毫无弹性”、“无法蓄积”、“无法取代”、“无法失而复得”等特性,所以时间是最不为人们理解和重视的,也正因为如此,时间的浪费比其他资源的浪费就更为普遍,也更为严重。 因此,当人们无所事事,或者忙得晕头转向却不见成效时,应该暂时停下来审视一下自己的时间利用效率,审视一下自己在时间中所处的角色,寻找一条更为合适的途径,实现自己的目标,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经理人的所有管理技能中,时间管理最容易被忽略,对中国的经理人而言,这又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初级经理人从员工的岗位过渡到管理者的岗位,比较容易忽略管理的角色和时间管理的技能,而中、高级管理者的工作时间更忙碌,工作任务更多,时间效率的管理也就显得更加重要。 【案例1】 非洲大草原的狮子和羚羊 非洲大草原上的羚羊和狮子,每天都要展开一场生命的竞赛,也可以看作是一场生命的奥运会,如果竞赛赢了就有东西吃,输了就可能遭受灭顶之灾。因此,每天早晨,羚羊和狮子醒来时,它们的脑子里都闪过同样一个念头,那就是“我今天一定要跑得比以往要快”。如果狮子跑慢了,它就没有羚羊吃,它就可能会活活饿死;如果羚羊跑慢了,它就可能被狮子吃掉。它们之间的这种微妙关系使得非洲大草原保持着很好的生态平衡。 【案例2】 冠军和亚军的区别 在赛场上,速度是决定用时多少的重要参数,例如香港的赛马,冠军和亚军的区别,也就是第一匹马和第二匹马之间的差别,可能相当微小,往往用肉眼看不出来,要借助电脑等先进设备的帮助,两匹马之间的时间差距可能仅为0.05秒。但是,头马和第二匹马的奖金却是不一样的,要差到几十万港币。 对于比赛结果,人们关心和记住的从来都是冠军,很少记住亚军,例如中国奥运,打破冠军零记录的是许海峰,而第二位得金牌的则很少有人记得,这就是第一和第一之外的区别,奥林匹克运动的口号“更高、更快、更强”,其含义所追求的也就是速度。 【案例3】 三枚硬币—财富、健康、时间,哪一个更重要?为什么 假设一个人的生命中有三枚硬币,一枚硬币代表财富,一枚硬币代表健康,还有一枚硬币代表时间,这三枚硬币哪一个最重要呢? 通常人们都趋向于追求财富,如果在这三枚硬币中,把代表财富的硬币拿掉,则表示这个人有足够多的健康,也有足够多的时间,他有可能重新去创业,赢得财富,把代表财富的硬币重新放进自己的生命中。 如果在这三枚硬币中,把代表健康的硬币拿掉,这表示这个人有足够多的财富,也有足够多的时间,则他可以花费无以计数的金钱来治疗自己的疾病,至少可以拖延一定的时间,或借助高科技手段来延长生命,他可能把代表健康的硬币重新放进自己的生命中。 如果把代表时间的硬币拿走,让一个人没有自己的时间了,这时候,即使他有无数的财富,有很强壮的身体,可是生命留给他的只有一刹那,他无法用1亿美元去换10分钟,这就好比无数的0前面没有了1,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他不仅不能将代表时间的硬币重新放进自己的人生,而且财富和健康对他也变得毫无意义了。 点评:对于所有的人,尤其是经理人、企业家,他们有大量的金钱,可是他们感到最缺的还是时间,所以对时间的要求就更高,这就需要良好的时间管理。

绩效管理发展历程

绩效管理发展史 一、绩效管理的发展历程 绩效管理始于绩效考核。在中国,绩效考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尚书·尧典》中“纳于大麓,暴风骤雨弗迷”就是指尧将帝位禅让给舜之前,对其进行绩效考核[1]。可见,绩效考核很早就在实践中受到统治者或管理者的重视。在西方工业领域,罗伯特·欧文斯最先于19世纪初将绩效考核引入苏格兰。美国军方于1813年开始采用绩效考核,美国联邦政府则于1842年开始对政府公务员进行绩效考核。 随着经济的发展、管理水平的进步,绩效考核的各种弊端逐步显露出来,在这背景下,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管理学家Aubrey Daniels(美)奥布里·丹尼尔斯提出“绩效管理”这一概念,随后人们展开了系统而全面的研究[2]。 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早期诞生了三种代表性观点: 观点一: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系统。代表人物是罗杰斯(Rogers,1990)和布雷德拉普(Bredurp,1995)。罗杰斯在其1990年的研究成果中说明了在地方政府中施行绩效管理的共同的权力范围体系,布雷德拉普认为绩效管理是由计划、改进和考察三个过程组成的[3]。他们观点的核心是将绩效理解为组织绩效,强调通过对组织结构、生产工艺、业务流程等方面的调整实施组织的战略目标,个体因素即员工虽然会受到整个系统变革的影响,但却不是绩效管理所要考虑的主要对象。 观点二:绩效管理是管理雇员绩效的系统。这种观点将绩效管理看做是一个周期,如安史沃斯(Ainsworth)和史密斯(Smith)在1993年提出了计划、评估和反馈三步骤循环模型来描述绩效管理;特灵顿(Torrington)和霍尔(Hall)在1995年也提出了计划、管理和绩效考查的三步骤模型[3]。该观点核心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应该在雇员的期望值问题上形成一致的认识,提倡员工对组织活动的直接投入和参与。 观点三:绩效管理是组织绩效管理和雇员绩效管理相结合的体系。这种观点把绩效管理视为一种综合体系,一方面对组织框架的阐述更加清楚,认为绩效管理是通过将各个员工或管理者的工作与整个工作单位的宗旨连接在一起,来支持公司或组织的整体事业目标;另一方面又都无一例外地强调以雇员为中心的参与,认为绩效管理的中心目标是挖掘员工的潜力,提高他们的绩效,并通过将员工的个人目标与企业战略结合一起来提高公司的绩效。斯托里和西森(Story & Sisson,1993)提出的绩效管理周期模型比较看重其中的目标设置过程;麦格非和坎姆派格(McFee & Champagne,1993)提出的绩效管理周期模型则更为强调其中的具体活动和时间安排[4]。

财务管理中的基本价值观

财务管理中的基本价值观 第一节时间价值 一、什么是时间价值 (一)时间价值的定义 1、货币的时间价值(Time Value of Money) 美、英教材和国的部分教材均称“货币的时间价值”。 (1)CFA、ACCA、余绪缨等:货币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形成的增值。 (2)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等:货币经过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 2、资金的时间价值(Time Value of Fund /Capital) 国的部分教材称“资金的时间价值”

(1)道明等:是指资金在周转使用中由于时间因素而形成的差额价值。 (2)王庆成、郭复初等:资金在生产经营中带来的增值额。 3、我们的认识 “货币的时间价值”实质上是“资金(或资本)的时间价值”,为便于教学,以后统称为“时间价值”。它是一笔资金在不同时点上所表现出来的数量差额(如果有风险价值,还应扣除)。 (二)时间价值的来源 1、凯恩斯为代表的“节欲论”、“流动偏好论”、“时间利息论” (1)基本观点 ①“节欲论”:不将货币用于生活消费而进行投资,应对投资者推迟消费的耐心给予一定报酬,这种报酬的量应与推迟的时间正相关,故称时间价值。

②“流动偏好论”:放弃流动偏好所得到的报酬。 ③“时间利息论”:对现有货币的评价高于未来货币的评价所产生的差额。 (2)现实中的反例 例1:花旗银行等银行曾宣称将不再准备为储户的小额存款支付利息,反而收取手续费。 例2:未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不能增值。 2、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的再分配 (1)基本观点

①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时间价值产生的根源并不在于拥有资金时间的变化,而是由于劳动者在资金的周转使用过程中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存在。因为,企业的资金投入经营活动后,劳动者利用资金不仅生产出新的产品,而且还创造了新价值,实现了价值的增值。资金周转使用的时间越长,实现的资金增值就越多,资金的时间价值就越大。所以,资金时间价值的实质是资金周转使用所形成的增值额。 ②资金时间价值不仅包含资金一次周转使用的价值增值额,而且还包含了增值额再投入周转使用所形成的增值额。 (2)评价 ①揭示了时间价值的本质; ②从理论上说明了时间价值的数量。社会平均剩余价值的大小决定了时间价值的数量,故时间价值可以通过资金周转使用过程中的“平均增值程度”或“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等指标加以衡量。

如何正确认知时间管理 课后测试

如何正确认知时间管理课后测试 测试成绩:10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以下属性中,不属于时间的是:√ A可以失而复得 B供给无弹性 C无法取代 D无法蓄积 正确答案: A 2. 以下古诗句中,反映传统时间管理理念的时间重要性的是:√ 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B预则立,不预则废 C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D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正确答案: D 3. 时间管理的三大观念分别是时间观念、效率观念和:√ A效能观念 B分配观念 C节约观念 D预留观念 正确答案: A 4. 第三个时间管理历程的特点是:√ A时间增加和备忘录 B工作计划和时间表

C排列优先顺序 D以重要性为导向 正确答案: C 5. 行事历时间管理法存在于时间管理的哪一个历程:√ A一 B二 C三 D四 正确答案: B 6. 以下属于B类事件的有:√ A危机处理 B不速之客 C紧急会议 D保持身体健康 正确答案: D 7. A、B、C、D四类事件同时摆在眼前时,应该首先处理:√ A A类事件 B B类事件 C C类事件 D D类事件 正确答案: A 8. 以下耗时因素中,属于内因的有:√ A电话干扰 B资料不全

C无力拒绝 D不速之客 正确答案: C 9. 以下时间浪费中,属于有形浪费的有:√ A计划不周 B不懂授权 C拖延 D程序繁琐 正确答案: D 10. 不属于时间管理误区的有:√ A有自己的时间管理系统 B认为时间是自己的私人财富 C今天不够,还有明天来补足 D浪费一两个小时无所谓 正确答案: A 判断题 11. 本课程讲述的“时间管理”仅仅针对的是工作时间,帮助经理人正确安排在企业管理的时间。√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12. 效率观念始终不偏离终极目标和结果,与人生奋斗方向和企业终极目标相吻合。√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13. 与B类事件相比,C类事件更加紧急,因此应该优先处理C类事件。√

第二章 财务管理价值观念答案

第二章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 一、判断题 1.时间价值原理,正确地揭示了不同时点上资金之间的换算关系,是财务 决策的基本依据. 2.货币的时间价值是由时间创造的,因此,所有的货币都有时间价值。 3.只有把货币作为资金投入生产经营才能产生时间价值,即时间价值是在 生产经营中产生的. 4.时间价值的真正来源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5.投资报酬率或资金利润率只包含时间价值。 6.银行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各种债券利率、股票的股利率都可以看做时 间价值率。 7.在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投资报酬率就是时间价值率。 8.复利终值与现值成正比,与计息期数和利率虞反比。 9.复利现值与终值成正比,与贴现率和计患期数成反比。 10.若i>o,n>l,则PVIF i,n,一定小于1。 11.若i>O,n>l,则复利终值系数—定小于1。 12.先付年金与后付年金的区别仅在于付款时间不同。 13.n期先付年金与n期后付年金的付款次数相同,但由于付款时间的不同,n期先付年金终值比n期后付年金终值多计算一期利息。所以,可以先求出n期后付年金终值,然后再乘以(1+i),便可求出n期先付年金的终值。 14. n期先付年金与n+l期后付年金的计息期数相同,但比n+1期后付年 金多付一次款,因此,只要将n+1期后付年金的终值加上一期付款额A,便可求出”期先付年金终值。 15.n期后付年金现值与n期先付年金现值的付款期数相同,但由于n期后 付年金现值比n期先付年金现值多贴现一期,所以,可先求出n期后付年金现值,然后再除以(1+i),便可求出n期先付年金的现值。 16.n期先付年金现值与n-1期后付年金现值的贴现期数相同,但n期先付 年金比n-1期后付年金多一期不用贴现的付款A。因此,先计算n-1期后付年金的现值,然后再加上一期不需要贴现的付款A,便可求出n期先付年金的现值。 17.永续年金值是年金数额与贴现率的倒数之积。 18.若i表示年利率,n表示计息年数,m表示每年的计息次数,则复利现 值系数可表示为PVIF r,t.。其中,r=i/m,t=m×n。 19.如果把通货膨胀因素抽象掉,投资报酬率就是时间价值率和风险报酬率 之和。 20。标准离差是反映随机变量离散程度的一个指标。但它只能用来比较期望 报酬率相同的各项投资的风险程度。 21.标准离差率是标准离差同期望报酬率的比值。它可以用来比较期望报酬率 不同的各项投资的风险程度。 22.在两个方案进行对比时,标准离差越小,说明风险越大;同样,标准离 差率越小,说明风险越大。 23.无风险报酬率就是加上通货膨胀贴水以后的货币时间价值。 24.风险报酬系数是将标准离差率转化为风险报酬的一种系数。

纵观绩效发展史

纵观绩效发展史 绩效管理作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一项关键工作,涉及到公司各个部门和内部运转。当今,绩效管理理论体系在西方国家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但是引用到我国还需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回顾绩效管理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按以下两条线索贯穿全文: 从绩效发展的主线看: 从绩效理论方法的演进看: 一早期的人事评价阶段 早期的绩效管理属于简单粗放的人事评价,没有评价标准,基本上也没有科学管理的理念,大部分情况下取决于管理者的主观评价,管理者根据员工平常工作中掌握的情况对员工进行考核,从而确定获得报酬的多寡。 随着对管理要求的提高,管理者们开始试图对一个人进行全面的评价,于是产生“德能勤绩”的考评方法,该方法曾一度被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在年终考评中采用,目前仍有不少企业还在沿用这种思路。在本质上这类考核没有明确定义、准确衡量评价的关键业绩考核指标,考评的指标比较简单粗放,大多说考核指标可以适用所有岗位,更谈不上设定绩效目标。但是管理者已经突破之前的模糊评价,在“勤”、“绩”方面引进一些量化考评手段,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是量化管理的萌芽阶段,也是科学管理的探索与发展阶段。对于刚刚起步发展的企业,通常基础管理水平不是很高,绩效管理工作没有太多经验,可以通过“德能勤绩”式的绩效管理,加强基础工作管理水平,增强员工责任意识。 二传统的绩效考核阶段 随着经济和管理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意识到早期粗放模糊式的人事评价的弊端,企业开始找寻更加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手段来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自身竞争力。1954年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最先提出了“目标管理”(MBO)的概念,目标管理思想成为绩效考核阶段的典型代表。MBO将企业的使命和任务,转化成目标,根据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属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它的实施为组织内易于度量和分解的目标带来良好的绩效。对员工工作内容的主要内容用数字进行量化,以数据收集和计算的形式进行考核评价,为员工建立业绩标准。目标管理重视成果,将评价重点放在工作成效上,按员工的实际贡献大小来评价员工。这一时段的企业大多开始迈向精细化的管理,对绩效考核的指标要求需更加明确清晰,企业对科学管理需求更加迫切,但是企业还未形成战略管理体系。 1)设定目标的原则:SMART原则 Specific 明确的, Measurable 可衡量的, Attainable 可获得的 Relevant 相关的, Time-based 有截止期限的

如何正确认知时间管理答案

如何正确认知时间管理 课后测试 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 测试成绩:10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以下属性中,不属于时间的是:√ A可以失而复得 B供给无弹性 C无法取代 D无法蓄积 正确答案: A 2. 以下古诗句中,反映传统时间管理理念的时间重要性的是:√ 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B预则立,不预则废 C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D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正确答案: D 3. 时间管理的三大观念分别是时间观念、效率观念和:√ A效能观念 B分配观念 C节约观念 D预留观念 正确答案: A 4. 第三个时间管理历程的特点是:√ A时间增加和备忘录

B工作计划和时间表 C排列优先顺序 D以重要性为导向 正确答案: C 5. 行事历时间管理法存在于时间管理的哪一个历程:√ A一 B二 C三 D四 正确答案: B 6. 以下属于B类事件的有:√ A危机处理 B不速之客 C紧急会议 D保持身体健康 正确答案: D 7. A、B、C、D四类事件同时摆在眼前时,应该首先处理:√ A A类事件 B B类事件 C C类事件 D D类事件 正确答案: A 8. 以下耗时因素中,属于内因的有:√ A电话干扰

B资料不全 C无力拒绝 D不速之客 正确答案: C 9. 以下时间浪费中,属于有形浪费的有:√ A计划不周 B不懂授权 C拖延 D程序繁琐 正确答案: D 10. 不属于时间管理误区的有:√ A有自己的时间管理系统 B认为时间是自己的私人财富 C今天不够,还有明天来补足 D浪费一两个小时无所谓 正确答案: A 判断题 11. 本课程讲述的“时间管理”仅仅针对的是工作时间,帮助经理人正确安排在企业管理的时间。√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12. 效率观念始终不偏离终极目标和结果,与人生奋斗方向和企业终极目标相吻合。√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财务管理中的基本价值观修订版

财务管理中的基本价值 观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财务管理中的基本价值观 第一节时间价值 一、什么是时间价值 (一)时间价值的定义 1、货币的时间价值(Time Value of Money) 美、英教材和国内的部分教材均称“货币的时间价值”。 (1)CFA、ACCA、余绪缨等:货币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形成的增值。 (2)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等:货币经过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 2、资金的时间价值(Time Value of Fund /Capital) 国内的部分教材称“资金的时间价值” (1)李道明等:是指资金在周转使用中由于时间因素而形成的差额价值。 (2)王庆成、郭复初等:资金在生产经营中带来的增值额。 3、我们的认识 “货币的时间价值”实质上是“资金(或资本)的时间价值”,为便于教学,以后统称为“时间价值”。它是一笔资金在不同时点上所表现出来的数量差额(如果有风险价值,还应扣除)。

(二)时间价值的来源 1、凯恩斯为代表的“节欲论”、“流动偏好论”、“时间利息论” (1)基本观点 ①“节欲论”:不将货币用于生活消费而进行投资,应对投资者推迟消费的耐心给予一定报酬,这种报酬的量应与推迟的时间正相关,故称时间价值。 ②“流动偏好论”:放弃流动偏好所得到的报酬。 ③“时间利息论”:对现有货币的评价高于未来货币的评价所产生的差额。 (2)现实中的反例 例1:花旗银行等银行曾宣称将不再准备为储户的小额存款支付利息,反而收取手续费。 例2:未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不能增值。 2、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的再分配 (1)基本观点 ①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时间价值产生的根源并不在于拥有资金时间的变化,而是由于劳动者在资金的周转使用过程中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存在。因为,企业的资金投入经营活动后,劳动者利用资金不仅生产出新的产品,而且还创造了新价值,实现了价值的增值。资金周转使用的时间越长,实现的资金增值就越多,资金的时间价值就越大。所以,资金时间价值的实质是资金周转使用所形成的增值额。

高效时间管理规划三大法则

高效时间管理规划三大法则 时间过的真快,一天又过去了,总觉得什么也没做……是否有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那么你的时间去哪了?这一天过的是否有价值?从管理学的角度,高效时间管理规划的三大法则帮你更了解自己。 遵循规律调节身心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本钱,更不用提投资了。除了每天的一日三餐要遵循『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的原则以外,一定要关注睡眠,不只是时长,更重要的是质量。早睡早起不仅仅是让我们得到高质量睡眠的最简单实用的途径,也是成功人士的优秀习惯。无数的成功人士,他们都有早起的习惯,当你睡懒觉时,他们也许已经完成了一部著作,或是几十亿入账……相对早起,自然要以早睡来结束美好的一天,及时让工作了一天的身体器官得到该有的修整,也为第二天的爆满状态做充足的准备。 随手记录规范生活 没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然而针对需要反思的事情你是否还能记得那么清楚?实践告诉你我:并不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就体现了记录的价值。时间总是转瞬即逝,带一个小本随时记录生活,也许会给你不一样的体验。你会发现什么是无用功、浪费时间,什么是有意义,值得被铭记的,让你的时间在未来能够更加有效的被利用。这是一个统计分析并发现问题的过程,能帮助我们有针对性的修正行为,更加精准的掌控生活,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更加高效。

明确目标规划人生 也许大家听过很多类似的话,没有梦想的人生跟咸鱼有什么区别。同样的,做一件事没有目标,也很难去发展执行。我们需要建立长期的目标,每天专注地活在目标里。倘若一开始暂时找不到自己的长期目标,可以梳理出自己的短期目标,以年、季、月、天甚至是小时、分钟为单位,不断由小到大,由短期到长期,逐步探索完善自己的目标设定。在这个持续的过程中,我们的每一天都不会是漫无目的的,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都会令我们都会感到无比欣喜。只要坚持设定目标,一往直前的去实践,便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高效时间管理规划并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实现的,需要循序渐进的规划执行,并不断改进更新,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技巧,才能真正规范自己的习惯和生活,真正认识并发展更好的自己。

时间管理试题答案

时间管理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时间管理的内容包括:D A工作的管理 B业余时间的管理 C企业里的管理 D以上说法都对 2俗语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强调的是:D A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B 时间管理的预见性 C 时间管理的提前性 D时间管理的计划性 3关于效能的理解正确的是:B A在时间管理中,时间的效能和人生的奋斗方向和企业的终极目标要相吻合 B 效能的观念就是仅仅衡量速度,不考虑其他的因素 C 效能的概念始终不偏离终极目标和结果 D在单位时间内所获得的价值和回报的大小就是效能 4第四代时间管理的代表是:A A 二八定律 B PDCA循环 C 目标管理

D 行事历时间管理法 5属于无形浪费的是:B A程序繁琐 B拖延 C开小差 D间断 6时间管理的关键取决于: A A 个人工作的成效 B 集体工作的成效 C团队合作的成效 D团队分工的合理 7对事件重要与紧急情况的分析,也是对:D A效率和效果关系的阐释 B 功率和效能关系的阐释 C 效果和效能关系的阐释 D 效率和效能关系的阐释 8艾维李的效率法是指:C A“10分钟5件事效率法” B“12分钟6件事效率法” C“10分钟6件事效率法” D“8分钟6件事效率法 9对所有的经理人而言,掌握提供自我工作成效的方法是:A

A 能否成功管理自己时间的最重要因素 B能否成功管理自己工作的最重要因素 C能否成功管理自己权力的最重要因素 D能否成功管理自己生活的最重要因素 10时间管理是从:B A 行动开始的 B 计划开始的 C 目标开始的 D 过程开始的 11开始规划成功的时间管理需要做到: C A 分析哪些是不需要做的事情,把它们做完 B记录一月来的时间安排,包括工作和个人生活的时间安排 C 思考如何尽量聚焦于能带来高回报的重要工作和活动 D记录一年来的时间安排,包括工作和个人生活的时间安排 12属于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时间管理原则的是:B A A类紧急且重要的突发事件要本人做,而且要立即做 B 对重要不紧急的 D类工作,要本人花大量的时间聚焦在此工作上 C 对不重要且不紧急的工作,要把它扔进废纸篓 D 对C类紧急但不重要的工作,要尽量不是自己做,要委托授权给别人做 13清理桌面时的不正确做法是:A

应用文-企业绩效评价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

企业绩效评价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 '绩效评价是企业改善内部管理,提高 效益的重要手段。由于工业化起步阶段、地域分布及所有制结构不同,欧美、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演变 路径也各不相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绩效评价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总的趋势是在传统绩效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拓展,形成充分体现企业战略管理要求、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知识与智力资本作用的绩效评价体系。 企业绩效评价是指运用数理 和运筹学原理,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作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通过经营绩效评价,可以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有利于促进企业改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战略目标。 绩效评价产生的历史十分悠久,自从人类有了生产活动,就产生了绩效评价思想。但真正意义上的绩效评价是随着工业革命后现代公司制企业的建立而发展起来的,而严格意义上的企业绩效评价则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以后。 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企业绩效评价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观察性评价、统计性绩效评价、财务性绩效评价、战略性绩效评价。 1、19世纪以前的观察性评价。19世纪以前,原始的企业 形式如手 坊、贸易货栈等业主制逐步被近代企业组织形式—合伙制所代替,并逐渐成为家族企业。这些企业规模很小,对其进行评价的意义不大,故评价以观察为主。 2、工业革命以后到20世纪初的统计性绩效评价。随着英美等国公司法规制度的建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实现分离。为了加强资本所有权控制和公司内部控制,加强绩效评价的需要大大增加。但这一时期的评价指标与财务统计均无必然 ,只是统计性的,如产量、产值等指标。 3、20世纪初至90年代的财务性绩效评价。到了20世纪之初,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已进入了稳步发展时期,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进一步分离,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进一步被利益相关者所关注,对企业评价的内容进一步深化,新的理论、方法不断涌现。20世纪初美国学者亚历山大·沃尔提出了信用能力指数的概念,1932年英国管理专家罗斯提出了评价企业部门绩效的思想,20世纪50年代,莫迪里亚尼和米勒提出了MM资本结构理论,同期杰克逊·马丁德尔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1971年,麦尔尼期发现最常用的绩效评价指标是投资报酬率。20世纪60年代以前,运用得比较广泛的绩效评价指标是销售利润率,60年代以后,运用得最为广泛的绩效评价指标主要是预算、税前利润和剩余收益等。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评价形成了以财务指标为、非财务指标为补充的绩效评价体系。 4、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战略性绩效评价。20世纪90年代企业的经营 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然有战略眼光和长远奋斗目标。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也从传统意义上的财务评价,向更加注重有机结合与互动影响评价方向发展。1992年,美国的罗伯特·S·卡普兰和大卫·P·诺顿发明了“平衡计分卡”,1991年Stewa提出了经济增加值(EVA)指标用来评价财务绩效,对企业绩效评价产生了重大影响。 1、韩国国有企业绩效评价。韩国国有企业在其工业化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韩国国有企业经营状况普遍不佳,为扭转困难局面,韩国政府采取了强化和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调整政府同企业的管理关系的做法,由直接管理变为间接管理。韩国政府于1983年12月发布了《政府投资机构管理基本法》,其主要内容是:从1984年开始实施国

第三代时间管理

★讲师简介 北京时代光华教育发展有限公司特聘高级讲师,注册企业管理顾问师导师、高级企业管理顾 问、资深专业行销训练师、工商管理博士。历任国际金融集团高级营销经 理、培训经理,麦肯锡管理咨询项目推广经理等,上海社会科学院高级顾 问、上海交大管理学院培训中心培训师、复旦大学网络学院泰复学习中心 培训师、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管理学院授权讲师、中国人民大学MBA 客座教授、江苏省生产力培训学院教授。狄振鹏先生主讲的课程常辅以企业实际案例的研讨和交流, 并结合室内教学和户外体验式训练方式,让学员缺什么补什么、学什么练什么,做到学以致 用、知行合一,受到企业和学员的普遍好评。 第一讲 时间管理的四个发展(上) 时间管理概述 时间管理的必要性 时间具有“供给毫无弹性”、“无法蓄积”、“无法取代”、“无法失而复得”等特性,所以 时间是最不为人们理解和重视的,也正因为如此,时间的浪费比其他资源的浪费就更为普遍, 也更为严重。 因此,当人们无所事事,或者忙得晕头转向却不见成效时,应该暂时停下来审视一下自 己的时间利用效率,审视一下自己在时间中所处的角色,寻找一条更为合适的途径,实现自 己的目标,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经理人的所有管理技能中,时间管理最容易被忽略,对中国的经理人而言,这又是一 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初级经理人从员工的岗位过渡到管理者的岗位,比较容易忽略管理的角 色和时间管理的技能,而中、高级管理者的工作时间更忙碌,工作任务更多,时间效率的管 理也就显得更加重要。 【案例1】 非洲大草原的狮子和羚羊 非洲大草原上的羚羊和狮子,每天都要展开一场生命的竞赛,也可以看作是一场生命的奥运会,如果 竞赛赢了就有东西吃,输了就可能遭受灭顶之灾。因此,每天早晨,羚羊和狮子醒来时,它们的脑子里都 闪过同样一个念头,那就是“我今天一定要跑得比以往要快”。如果狮子跑慢了,它就没有羚羊吃,它就可 能会活活饿死;如果羚羊跑慢了,它就可能被狮子吃掉。它们之间的这种微妙关系使得非洲大草原保持着 很好的生态平衡。 【案例2】 冠军和亚军的区别 在赛场上,速度是决定用时多少的重要参数,例如香港的赛马,冠军和亚军的区别,也就是第一匹马 和第二匹马之间的差别,可能相当微小,往往用肉眼看不出来,要借助电脑等先进设备的帮助,两匹马之 间的时间差距可能仅为0.05秒。但是,头马和第二匹马的奖金却是不一样的,要差到几十万港币。 狄振鹏

绩效管理发展历程资料汇总

绩效管理发展历程资料汇总 组长:邱雅 组员:余小燕、庄燕华、嘉琪、长远、菲 绩效管理的源头:绩效评估 绩效管理始于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的官吏考核早在代已经出现,兴于唐朝,完善于清朝。绩效评估在中国古代叫考课,也叫考绩和核真,在“史记”和“资治通鉴”等著作上,都有很多有关与此的介绍。治民先治吏,是历代王朝实行统治的共同政治经验。从封建制度中综合看来,“治吏”制度无外乎选拔、考绩、品级、奖惩、俸禄、休致、养忧等一整套的官吏管理方式,但每个朝代的重点都放在考绩和奖惩上,考绩和奖惩制度执行的好坏,成为一个朝代兴盛的主要原因。[1] 而在西方工业领域,罗泊特·欧文斯最先于19世纪初将绩效评估引入格兰。美国军方于1814年开始采用绩效评估,美国联邦政府则于1842年开始对政府公务员进行绩效评估。 [2] 自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竞争中,一个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优势,必须不断提高其整体效能和绩效。Levinson(1976)曾指出,“多数正在运用的绩效评价系统都有许多不足之处,这一点已得到广泛的认可。绩效评价的明显缺点在于:对绩效的判断通常是主观的、凭印象的和武断的;不同管理者的评定不能比较;反馈延迟会使员工因好的绩效没有得到及时的认可而产生挫折感,或者为根据自己很久以前的不足做出的判断而恼火”。[3] 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和研究者意识到绩效评估的局限性和不足。绩效管理正是在对传统绩效评估进行改进和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Spangengerg(1992)认为传统的绩效评估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通常与组织中的其他背景因素相脱离,如组织目标和战略、组织文化、管理者的承诺和支持等。而这些背景因素对于成功地实施绩效评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因为传统的绩效评估对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绩效的作用非常有限,对完成组织目标的作用也不大,所以导致了绩效管理的发展。 Pamenter,Fred (2000)指出应该把传统的绩效评估的目的转移到雇员发展上来。文中指出传统的绩效评估中存在严重的不足:由于评估的主观性,评估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许多管理者对员工的评估表面上和私下里是不一致的,表面上的评估分数可能很高,但私下里却想解雇他们;注重评估的过程和形式,不注重评估的价值,对组织和员工的作用不大。更为严重的是,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传统的绩效评估,违背了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尊重的需要。所以文中提倡应该把绩效评估的重心从评估转移到员工的发展上来。关注员工的发展则能满足员工安全需要和尊重的需要,并且让员工更好地进行自我实现。 Fandray,Dayton (2001)指出应该用绩效管理系统代替每年的绩效评估。Nickols在1997 年发表了一篇题为《不要设计你们公司的绩效评估体系,去掉它!》的文章。不久Tom Coen 和Mary Jenkins写了《废止绩效评估:为什么会发生,用什么代替?》,文中给出许多废止绩效评估,而进行绩效管理的公司实例。然而Nickols,Tom Coen和Mary Jenkins提倡的对绩效评估的废止,仅仅只是绩效管理的开端。Nickols 认为,绩效评估到绩效管理有赖于以下四个原则:1、必须设定目标,目标必须为管理者和员工双方所认同;2、测量员工是否成功达到目标的尺度必须被清晰地表述出来;3、目标本身应该是灵活的,应该足够反映经济和工作场所环境的变化;4、员工应该把管理者不仅仅当作评价者,而应该当作是指导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