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试题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试题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试题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试题

安徽省太和县高庙镇中心学校张海影

一、选择题

1.(20XX年四川成都)汉武帝在位期间,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文化方面的主要措施是()

A.以小篆作为全国统一文字B.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由国家统一铸造“五铢钱” D.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权力

考查目的:考查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文化措施。

答案:B

【解析】A是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B汉武帝巩固统治的文化措施,C是汉武帝巩固统治的经济措施,D是汉武帝巩固统治的政治措施。

2.(20XX年山东青岛)汉武大帝,内强皇权,外服四夷,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国崛起,实现了汉朝的“大一统”。他为解决诸侯国势力过大的问题,曾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他是接受哪位大臣的建议采取这项措施的?()

A.卫青B.董仲舒C.张骞D.主父偃

考查目的:主要考查汉武帝解决封国问题。

答案:D

【解析】为了削弱王国权力,汉武帝接受了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削弱了王国的权力。

3.(20XX年山东泰安)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从哪一位皇帝开始?()

A.秦始皇B.汉武帝C.隋文帝D.唐太宗

考查目的:考查汉武帝加强思想大一统的措施。

答案:B

【解析】本题以材料为载体,考查汉武帝为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

4.(20XX年江苏南京)汉武帝采取的利于抑制大商人牟取暴利的措施是()

A.统一文字B.统一铸造五铢钱

C.开通大运河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考查目的:考查汉武帝铸造五铢钱的措施。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汉武帝为加强经济上的大一统,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的经济措施。

5.(20XX年江苏连云港)右侧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为消除图中反映的威胁兵权的因素,汉武帝()

A.实行“削藩”

B.推行分封制

C.颁布“推恩令”

D.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考查目的:考查推恩令的作用。

答案:C

【解析】本题以地图展示西汉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中央的信息,考查同学们的读图识图和从地图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并考查同学利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下图是《汉代讲学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一下,他们讲学的内容应该是()

A.儒家学说B.法家学说

C.兵家学说D.墨家学说

考查目的:儒家学说的地位。

答案:A

【解析】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在学校中只准讲授儒家的学说。

7.(20XX年山东省名校月考)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讲述了汉武帝刘彻54年的统治历程。他的雄才大略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他最重要的功绩是

A.稳固大一统局面B.结束割据,实行国家统一

C.创立中央集权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考查目的:考查汉武帝的历史功绩。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查学生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各项措施的作用的理解,最能体现“汉武帝”最重要的功绩的是,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了大一统的汉朝,所以A 选项稳固大一统局面最符合题意。

8.(20XX年安徽省名校月考)汉武帝派到地方去监察地方官员,抑制打击地方豪富的官吏是( )

A.御史大夫 B.刺史 C.司隶校尉 D.太尉

考查目的:考查刺史制度的建立。

答案:B

【解析】汉武帝为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特地设置十三个州刺史监察地方官员。故B符合题意。A项负责监察官员,C项负责军事事务,D项是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但西汉以后多为虚位。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縈。

9.西汉初年,诸侯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汉武帝为改变这种局面,实行()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槠。

A.焚书坑儒钳制思想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行推恩令加强集权D.建立太学教授儒学

考查目的:考查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答案:B

【解析】A项内容是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而采取的措施;C项是汉武帝在政治方面的措施,应排除;D项内容是汉武帝尊崇儒术的表现,应排除。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買。

二、材料题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

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

材料二“汉承(继承)秦制,有所损益(减少和增加)。”为了巩固统治,刘邦分封诸侯异姓王、同姓王,随着封国的发展,出现“尾大不掉”之势……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王国事实上变成了和中央直接统辖的郡一样的政权。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的状况?该朝代推行的哪一地方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承秦制”具体是指汉朝继承了秦朝的什么政治制度?

(3)材料二中,随着封国的发展,出现“尾大不掉”之势。这种局势后来在哪位皇帝在位时得以改变?是通过采取什么措施得以解决的?这一措施是采纳谁的什么建议?

参考答案:

(1)秦朝;郡县制。

(2)秦朝的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3)汉武帝,推恩令,主父偃。

11.综合探究题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杰出的封建统治者。请完成下列问题:

(1)A焚书坑儒,B推恩令;C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坛摶乡囂忏蒌鍥铃氈淚。坛摶乡囂忏蒌鍥铃氈淚跻。

(2)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治。

(3)①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统一了中国,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他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繁重的徭役、赋税,残酷的刑法,给百姓带来极大的灾难。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阻碍了历史的进步。从总的来说,秦始皇有功有过,但不失为千古一帝,可以说是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蜡變黲癟報伥铉锚鈰赘。蜡變黲癟報伥铉锚鈰赘籜。

②汉武帝在位期间,政治上实施“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经济上实行盐铁官营,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思想文化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使西汉出现了大一统局面,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是我国封建社会杰出的政治家。但是,汉武帝好大喜功,晚年连年征战,耗费巨额钱财,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痛苦。

综合性学习《正是少年读书时》同步练习(含答案)

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 1、学校文学社团“华韵文学社”决定举办一场“读名著、谈感受”研讨会。你如果是文学社的社长,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A.请你设计一条体现研讨会主题的宣传标语(口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请你为研讨会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不超过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请你提建议:组织什么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用推荐信的方式向文学社(同学们)推荐一部你喜爱的名著,以供大家参考阅读。(要结合人物和情节,说说你从名著中受到的启迪。)(注意书信的格式) E、在讨论“中学生是否需要课外阅读”这一话题时,有的老师认为“需要”,有的家长认为“不需要”。作为一名学生,你是如何看待的?根据你的认识写一段话,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来说服他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各小组要用对联的形式表达对此次活动的感悟,已经写出了上联,请你为其补出下联。 上联:阅经典传承文化瑰宝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为庆祝这一文化节日,某校决定以“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为主题开展一次读书活动。请你完成下列活动。 (1)在读书心得栏里小华写下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留言。请你也摘录一则关于读书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你是这次动员会的主持人,请拟出三项会议议程。(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习题(含答案)

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单项选择题: 1.“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提到的两个重大事件是秦末农民战争和()https://www.360docs.net/doc/9a9396476.html, A.统一中国 B.焚书坑儒 C.楚汉之争 D.修筑长城 2.下列工程在秦始皇时修建的是 ( ) ①阿房宫②都江堰③灵渠④骊山陵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3.巨鹿之战的作战双方是 ( ) A.刘邦与秦军 B.项羽与秦军 C.陈胜、吴广与秦军 D.刘邦与项羽 4.显赫一时的秦朝,亡于() A.匈奴进攻 B.农民起义 C.宫延政变 D.武将夺权 5.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的领导者是() ①陈胜②项羽③吴广④刘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秦始皇设想秦朝的江山传至二世、三世以至千万世,结果只传到秦二世就灭亡了,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的封建王朝。请算算它共存在了多少年? A.10年 B.14年 C.25年 D.30年 7.下列哪一次战役中,秦军主力被歼灭,从此便无力抵抗农民起义军了() A.长平之战

B.桂陵之战 C.巨鹿之战 D.赤壁之战 8.请把对秦末农民战争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挑选出来() A.爆发于大泽乡 B.建立过农民政权 C.推翻了秦朝统治 D.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9.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史称() A.晋楚争霸B.齐魏争霸 C.秦赵之争D.楚汉之争 10.大泽乡起义建立的政权名称是() A.张楚 B.楚 C.陈 D.吴 二、材料解析题: 11.材料解析: 材料一:公元前209年,有900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边境,他们走到蕲县时,遇上大雨,道路被冲毁,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误期就要处死,他们中的两个小队长,杀死了两个押送的军官,领导大家举行起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材料二:见右图 请回答: (1)这次起义的名称是什么?这次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图中的两个中心人物可能是谁?其中哪一位后来自立为王。 (3)这次起义的口号是什么? (4)这次起义最终的结果如何?原因是什么?

教师资格证考题教育学同步训练及答案(.)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3) 来源:考试大【关注考试大,就是关注自己地未来】 2010年12月8日 典型真题分析 1.学校心理辅导地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会调适,二是_____. (2007年) 【评析】寻求发展,此题旨在考查学校心理辅导地目标. 2.如果某学生怕狗,你如何用“系统脱敏法”消除他对狗地惧怕反应? (2008年4月) 【评析】第一步可以先让他看各种狗地照片、谈论狗;第二步再让他远远观看拴起或关起地狗;第三步最后让他接近狗、摸狗、抱起狗.此题旨在考查影响学生行为改变地方法在实际心理辅导中地具体运用. 同步训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地健康概念应指( ). A.没有疾病 B.身体状实 C.不但躯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 D.心理素质高 2.下列选项中,对心理健康理解不正确地是( ). A.心理健康是比较而言地,从健康到不健康只是程度地不同,而无本质地区别 B.心理健康反映地是某一段时间内地特定状态,而不应认为是固定地和永远如此地 C.心理健康标准是一个发展地文化地概念,会随着社会地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D.心理健康等于没有疾病或疾病仅限于躯体疾病 3.学校心理辅导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地主渠道,下列对学校心理辅导理解正确地一项是( ). A.学校心理辅导以少数有心理问题地个别学生为服务对象 B.心理辅导把工作地重点放在预防心理问题地出现和促进学生潜能地发展上 C.学校心理辅导侧重于学生地心理与行为障碍矫治地心理治疗 D.心理辅导等同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4.心理辅导地途径有多种,下列陈述不正确地一项是( ). A.专门开设地心理健康课程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讲授为主地有关课程,另一种是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B.心理辅导与班级、团队地日常活动没什么区别 C.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来实施 D.个别辅导最能体现心理辅导中因材施辅地原则 5.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地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做心理辅导地前提之一,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地( ).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D.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 6.心理健康教育地对象主要组成是( ). A.心理障碍学生 B.正常学生

期末高等数学(上)试题及答案

1 第一学期期末高等数学试卷 一、解答下列各题 (本大题共16小题,总计80分) (本小题5分) 3 求极限 lim 一3x - x 2 2x 3 (本小题5分) 求 X 2 2 dx. (1 x ) (本小题5分) (本小题5分) 设函数y y (x )由方程y 5 in y 2 x 6 所确定,求鱼. dx (本小题5分) 求函数y 2e x e x 的极值 (本小题5分) 2 2 2 2 求极限lim & ° (2x ° (3x ° 辿」 x (10x 1)(11x 1) (本小题5分) cos2x d x. sin xcosx 二、解答下列各题 (本大题共2小题,总计14分) 3 . ---------- 求 x . 1 xdx . 5 sin x , 2—dx. 0 8 sin 2 x (本小题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x 2的单调区间 设 x(t) e kt (3cos 4sin t), 求 dx . 12x 16 9x 2 12x .1 arcs in x 求极限 limarctan x x (本小题5分) 求—^dx. 1 x (本小题5分) 求—x .1 t 2 dt . dx 0 (本小题5分) 求 cot 6 x esc 4 xdx. (本小题5分) 求-1 1 , 求 cos dx. x x 5分) [曲2确定了函数y es int 5分) (本小题 设 x y (本小 y(x),求乎 dx

(本大题6分) 设f (x ) x (x 1)( x 2)( x 3),证明f (x ) 0有且仅有三个实根 一学期期末高数考试(答案) 、解答下列各题 (本大题共16小题,总计77分) 1、(本小题3分) lim 」^ x 2 12x 18 2、(本小题3分) (1 2 1 d(1 x ) 2 (1 x 2)2 1 1 2 1 x 2 3、(本小题3分) 故 limarctan x 4、(本小题3分) dx dx 」 dx dx 1 x x In 1 x c. 5、 (本小题3分) 原式 2x 1 x 4 6、 (本小题4分) .6 4 cot x csc xdx cot 6 x(1 cot 2 x)d(cot x) 1、(本小题7分) 某农场需建一个面积为 512平方米的矩形的晒谷场,一边可用原来的石条围 另三边需砌新石条围沿 2、(本小题7分) 2 求由曲线y -和y 2 三、解答下列各题 ,问晒谷场的长和宽各为多少时,才能使材料最省? 3 —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绕 ox 轴旋转所得的旋转体的 8 沿, 体积. 解:原式 lim x 2 6x 3x 2~ 2 12 18x 12 c. 因为 arctanx —而 limarcsin 2 x .1 x arcs in x

(完整版)中学教育学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同步训练

中学教育学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 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 生产力 B 科学技术 C 政治经济制度 D 文化 2 .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 A 科学技术 B 政治经济制度 C 文化 D 生产力 3 .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A 布鲁钠 B 赞可夫 C 舒尔茨D皮亚杰 4 .“人力资本”理论创建于() A 1948年 B 1952年 C 1958年 D 1960年 5. 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科学技术 C 生产力 D 文化 6 .教育能推进科学的() A 制度化 B 系统化 C 体制化 D 全面化 7.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的是() A.文化B政治经济制度C生产力D.科学技术8.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物质文化B.组织制度文化C精神文化D.课程活动文化 9.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看,信息革命后提出了()的要求。

A.普及初等教育B.普及初级中等教育 C普及高级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大众化 10.制约着教育的规模速度和结构的是() 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水平C科学技术D.人力资本 11.决定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的是() 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水平C科学技术D.人力资本 二、填空题(不是考试题型,但可以训练知识要点的掌握) 1.-----------------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2.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力量。 3. ------------------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4. 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 5. -------------------------------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6. 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 -------------------。 7. --------------------------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8. -----------------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9. 学校的精神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10. ------------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1.教育具有____功能、____功能、____功能、____功能。 12.通过____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13.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的____和____。 14.世界各国重大的教育改革以____改革和____改革为核心。 15.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是____。 16.舒尔茨通过____的分析方法,推算出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 __________ 17.人力资本投资包括____、____、____和为适应____ 机会变化而进行的信息搜寻等形式,所有这些方面的投资都或多或少改善和提高知识、技能、健康等。 18.教育对整个文化起着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19.从形态上看,可把文化分为____、____、____在文化诸因素中_________处

【课时练】2019-2020学年最新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统一中国》课时练习卷 (19)

2019年秋部编本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练习题 《秦统一中国》课时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18·河北初一期末)《赢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赢政比较黏人,只要走进中国历史长河,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最主要的是因为秦始皇 A.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造福后世 B.结束长期分裂,完成国家的统一 C.开创分封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管理 D.确立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2.(2019·云南初一期末)隋朝结束了南北分裂,重新统一了中国,但历经二世而亡,与之非常类似朝代是? A.唐朝 B.东汉 C.东晋

D.秦朝 3.(2019·广西中考真题)下图为2002年6月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局部),其中出现了“洞庭郡”的文字记载。此考古发现,印证了秦朝在地方() A.全面推行郡县制 B.统一了度量衡 C.流通圆形方孔钱 D.实行车轨统一 4.(2019·广西中考真题)奠定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格局的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于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明朝 5.(2019·广西中考真题)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下令修建从咸阳

附近的军事重地直通北方九原的军事通道,全长700多公里。据估计,骑兵部队三天三夜就可以从咸阳赶到九原。此举 A.加强了中央对北疆的控制 B.确立了对文武百官的监察制 C.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D.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 6.(2019·贵州中考真题)下图的秦朝行政系统简表中①、②分别是 A.大学土、州长 B.大学士、郡守 C.相、州长 D.丞相、郡守 7.(2019·广东初三会考)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会议选举杨晓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在中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教育目的不具有(B) A导向功能B激励功能C调控功能D评价功能 2、教育评价的核心是(B) A价值判断B价值引领C客观描述D增值探索 3、下列教学方法中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是(A) A讲授法B演示法C实验法D研究法 4、教学活动的本质是(D) A课堂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认识活动 5、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B)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赞可夫 6、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B) A教学活动B沟通C教劳结合D协调 7、我国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C) A个别教学B复式教学C班级授课D分组教学 8、“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 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C) 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9、“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C)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 10、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C) A经济收入B良好的公共关系C学校绩效D政治影响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广义教育包括____、____、____。(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2、教育目的规定了把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______,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质量规格标准) 3、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___、___、___(家庭,学校,同辈群体) 4、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环境、学校文化、个人经历、自我更新) 5、教学是__________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6、____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 7、教师的素养包括_________(思想品德修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8、教育评价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根本上说是两大功能____和____。(教育功能、管理功能) 9、____是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专业情操) 10、____是制订课程标准的思维起点,也是制订课程标准的核心依据。(课程性质)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

关于大学高等数学上考试题库附答案

关于大学高等数学上考试 题库附答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高数》试卷1(上) 一.选择题(将答案代号填入括号内,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组函数中,是相同的函数的是( ). (A )()()2ln 2ln f x x g x x == 和 (B )()||f x x = 和 ( )g x =(C )()f x x = 和 ( )2 g x = (D )()|| x f x x = 和 ()g x =1 2.函数( )()2 0ln 10x f x x a x ≠? =+?? =? 在0x =处连续,则a =( ). (A )0 (B )1 4 (C )1 (D )2 3.曲线ln y x x =的平行于直线10x y -+=的切线方程为( ). (A )1y x =- (B )(1)y x =-+ (C )()()ln 11y x x =-- (D )y x = 4.设函数()||f x x =,则函数在点0x =处( ). (A )连续且可导 (B )连续且可微 (C )连续不可导 (D )不连续不可微 5.点0x =是函数4y x =的( ). (A )驻点但非极值点 (B )拐点 (C )驻点且是拐点 (D )驻点且是极值点 6.曲线1 || y x = 的渐近线情况是( ). (A )只有水平渐近线 (B )只有垂直渐近线 (C )既有水平渐近线又有垂直渐近线 (D )既无水平渐近线又无垂直渐近线 7.211 f dx x x ??' ????的结果是( ). (A )1f C x ?? -+ ??? (B )1f C x ?? --+ ??? (C )1f C x ?? + ??? (D )1f C x ?? -+ ??? 8.x x dx e e -+? 的结果是( ). (A )arctan x e C + (B )arctan x e C -+ (C )x x e e C --+ (D )ln()x x e e C -++ 9.下列定积分为零的是( ). (A )4 24arctan 1x dx x π π-+? (B )44 arcsin x x dx ππ-? (C )112x x e e dx --+? (D )()121sin x x x dx -+?

第五章教育心理学同步训练模拟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教育心理学同步训练模拟试题及答案 典型真题评析: 1.学习原有知识对新学习的影响属于( )。 (2007年) A.逆向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正迁移 【评析】答案为C。正迁移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负迁移也称干扰。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顺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逆向迁移: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迁移。 2.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指的是学习中的( )。 (2008年4月) A.定势现象B.迁移现象C.记忆现象D.创造性 【评析】答案为B。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就是典型的迁移形式。 同步训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被称为( )。 A.正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 2.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B.经验泛化说C.相同要素说D.关系转换说 3.按照学习迁移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化水平进行的划分,可以分为( )。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B.正迁移与横向迁移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 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4.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 )。 A.顺向负迁移B.逆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顺向正迁移 5.会讲英语的人学习德语,学得比其他人快,这是属于( )。 A.正迁移B.负迁移C.纵向迁移D.逆向迁移 6.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 7.一个学生的学习迁移往往受他的学习意图或学习心向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 )。 A.经验泛化作用B.学习定势作用 C.分析概括作用D.相同要素作用 8.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正迁移现象( )。 A.举一反三B.聪明过人C.思维敏捷D.物以类聚 9.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是( )。 A.形式训练迁移说B.同化学习迁移说C.经验类化迁移说D.认知结构迁移说10.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 A.积极作用B.消极作用C.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D.没有作用 11.心理学上“水下击靶”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B.相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

第1课《统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同步测试(含答案)

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一、选择题 1.秦王嬴政率“虎狼之师”横扫六合,完成统一大业。秦能完成统一的历史原因有( ) ①秦国经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②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③人民渴望统一④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西汉人严安说:“秦灭六国之后,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战乱局面 B.春秋战国的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应予以否定 C.秦的统一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D.秦的统一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以下是秦朝从中央到地方官僚机构的一幅简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秦朝代表中央负责监察郡县官吏的是( ) A.御史大夫B.郡守 C.县令D.监御史 4.古代把皇帝称为“陛下”。“陛”本意指宫殿的台阶,后来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臣民要同皇帝说话,常常要通过站在“陛下”的侍卫转达。“陛下”称谓的由来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突出特征是( ) A.封建等级制度森严B.专制皇权不可逾越 C.中央机关权力分化D.皇帝推崇君权神授 5.郡县制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下列关于郡县制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郡县制是秦朝统一全国后最早开始实施的 ②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 ③郡的最高长官称监御史 ④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④

6.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7、班固在《汉书》中写到:“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这表明班固认识到秦统一的意义是 A.使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 B.使人民脱离了弱小的诸侯国 C.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D.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8、秦朝之所以能够实现“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主要原因是 A.实现了国家大统一 B.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C.生产力显著提高 D.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二、非选择题 9.阅读《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 材料一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 威德。 材料二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材料三…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今,惑乱黔首。臣请史 官非秦记皆烧之……若有欲学法令者,以吏为师。 材料四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请回答: (1)材料中辩证的焦点是什么?材料一对此持何种态度?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33361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C.letourneau)和美国教育学家沛西·能(T.P.Nunn)是下列哪个教育起源说的代表人物:(B )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 2.从学校教育的产生看,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组织和活动形式首先出现在( B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3.从主导价值来看,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是:( C ) A.校本课程 B.地方课程 C.国家课程D.综合课程 4.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 B ) A.同学关系 B.师生关系 C.学校与家庭D.同事关系 5.在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中,( A )是个体发展的生物前提 1

和物质基础。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人主观能动性 6.被誉为西方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籍是:( B )A.《理想国》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 7. 认为学生是教育和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兴趣、个性等方面出发安排教育教学活动,这种观点属于:( B )A.教师中心论 B.学生中心论 C.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论 D.双主体论 8.( C )世纪以后,班级授课制逐渐成为各国学校普遍使用的教学组织形式。 A.15 B.16 C.17 D.18 9.班主任带领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属于:( A )A.情感陶冶法 B.实际锻炼法 C.说理教育法 D.奖惩激励法 10.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表现形式是:( A ) A .课堂教学 B.班 C.课 D.时11.1806年,德国赫尔巴特(J.F.Herbart)出版的( B )一书被誉为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2

高数上试题及答案

《高数》试卷1(上) 一.选择题(将答案代号填入括号内,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组函数中,是相同的函数的是( ). (A )()()2ln 2ln f x x g x x == 和 (B )()||f x x = 和 ()2g x x = (C )()f x x = 和 ()()2 g x x = (D )()|| x f x x = 和 ()g x =1 2.函数()()sin 42 0ln 10x x f x x a x ?+-≠? =+?? =? 在0x =处连续,则a =( ). (A )0 (B )1 4 (C )1 (D )2 3.曲线ln y x x =的平行于直线10x y -+=的切线方程为( ). (A )1y x =- (B )(1)y x =-+ (C )()()ln 11y x x =-- (D )y x = 4.设函数()||f x x =,则函数在点0x =处( ). (A )连续且可导 (B )连续且可微 (C )连续不可导 (D )不连续不可微 5.点0x =是函数4 y x =的( ). (A )驻点但非极值点 (B )拐点 (C )驻点且是拐点 (D )驻点且是极值点 6.曲线1 || y x = 的渐近线情况是( ). (A )只有水平渐近线 (B )只有垂直渐近线 (C )既有水平渐近线又有垂直渐近线 (D )既无水平渐近线又无垂直渐近线 7. 211 f dx x x ??' ???? 的结果是( ). (A )1f C x ?? -+ ??? (B )1f C x ?? --+ ??? (C )1f C x ?? + ??? (D )1f C x ?? -+ ??? 8. x x dx e e -+?的结果是( ). (A )arctan x e C + (B )arctan x e C -+ (C )x x e e C --+ ( D )ln()x x e e C -++ 9.下列定积分为零的是(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同步练习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骆驼祥子》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北京(籍贯)人,有“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2.(安徽中考)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骆驼祥子》,读一读,指出A、B两处的人物是谁。 A心里有数儿。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B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 A.刘四爷(刘四,刘老头) B.虎妞 3.《骆驼祥子》中,祥子进城后以拉车为生,他第二次买的车被大兵抢走了。 4.《骆驼祥子》中,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杨先生,他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不好;虎妞死后,祥子到曹先生那儿拉包月。 5.《骆驼祥子》中,有一次祥子送曹先生去看电影,在茶馆里碰见饿晕了倒在地上的老马,他是一个有自己车的车夫,他的悲惨遭遇给祥子的希望蒙上了一层阴影。 6.《骆驼祥子》中,曹家的小男孩叫小文。曹先生给了学生阮明(姓名)不及格的分数,因此被这个学生告发了。 7.《骆驼祥子》中,祥子在历经被抢劫、被敲诈、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另嫁他人等一次次打击之后,彻底丧失了生活的梦想。 8.祥子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3年才凑足100块钱买了第一辆车;他在失去第一辆车后,偷来三匹骆驼卖了35个大洋。 9.立了好久,他决定进去见她;告诉她他又找到了包月;把这两天的车份儿交上;要 出他的储蓄;从此一刀两断——这自然不便明说。她总会明白的。

上面这段文字出自《骆驼祥子》(书名)。“她”是虎妞(人名)。 10.《骆驼祥子》中,主人公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经历了三次买车的经历,先后买了两辆车,可他的梦想最终还是落空了。 二、选择题 11.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仁和车厂的原因是(B) A.刘四爷想招祥子为女婿 B.祥子很勤劳,常帮刘四爷干活 C.虎妞爱上了祥子 D.祥子死皮赖脸硬要住 12.下列有关《骆驼祥子》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C) A.《骆驼祥子》反映了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B.《骆驼祥子》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C.《骆驼祥子》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优秀的短篇小说。 D.《骆驼祥子》的语言是从地道的北京市民口语中提炼出来的文学语言。 【解析】C项,应该是现当代文学史上优秀的长篇小说。 13.下列有关《骆驼祥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A.《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精神,由此得了绰号“骆驼祥子”。 B.祥子经历了买车的三起三落,与之相伴的是他的命运三部曲“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C.刘四爷是个土混混出身的车厂老板,极端的自私自利;虎妞性格泼辣,敢爱敢恨。 D.祥子身上除了具有劳动者的勤劳外,还有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 【解析】A项,祥子之所以被称为“骆驼祥子”,是因为他用从军营顺手牵来的骆驼换了35块大洋,买了车。后来在一次睡梦中无意透露了这个消息,“骆驼祥子”的外号就流传开了。 14.(兰州中考)下列有关“虎妞”的情节,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D) ①虎妞掏钱买车②虎妞假装怀孕③虎妞“下嫁”祥子④虎妞和父亲彻底吵翻

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附答案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秦统一中国同步训练(附答案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 01 组合列举知识点1 秦灭六国 1.秦国经过 ____________,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秦王 ________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2.公元前230年,秦国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先后攻灭________、赵、________、楚、燕、________。 3.公元前________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________。 4.秦的统一结束了____________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________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知识点2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5.为加强对________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6.在秦朝,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 ________,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________”。 7.在秦朝,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领,分别掌管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________掌控。8.秦朝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________制。这种制度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知识点3 巩固统一的措施 9.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 ________,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这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10.秦国以圆形方孔__________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这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11.秦始皇规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________制度,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度量衡的统一,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12.秦始皇下令统一________和________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13.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____________”。 14.秦朝疆域东至________,西到________,北至________一带,南达________,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历史上中国实现真正的统一是从秦朝开始的,秦朝开创了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 02 辨析改错 15.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秦孝公灭六国,结束了

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3)

典型真题分析 1.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会调适,二是 _____。 (2007年) 【评析】寻求发展,此题旨在考查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 2.如果某学生怕狗,你如何用“系统脱敏法”消除他对狗的惧怕反应? (2008年4月) 【评析】第一步可以先让他看各种狗的照片、谈论狗;第二步再让他远远观看拴起或关起的狗;第三步最后让他接近狗、摸狗、抱起狗。此题旨在考查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在实际心理辅导中的具体运用。 同步训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的健康概念应指( )。 A.没有疾病 B.身体状实 C.不但躯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 D.心理素质高 2.下列选项中,对心理健康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心理健康是比较而言的,从健康到不健康只是程度的不同,而无本质的区别 B.心理健康反映的是某一段时间内的特定状态,而不应认为是固定的和永远如此的 C.心理健康标准是一个发展的文化的概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D.心理健康等于没有疾病或疾病仅限于躯体疾病 3.学校心理辅导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下列对学校心理辅导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校心理辅导以少数有心理问题的个别学生为服务对象 B.心理辅导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和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上 C.学校心理辅导侧重于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障碍矫治的心理治疗 D.心理辅导等同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4.心理辅导的途径有多种,下列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专门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另一种是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B.心理辅导与班级、团队的日常活动没什么区别 C.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来实施 D.个别辅导最能体现心理辅导中因材施辅的原则 5.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做心理辅导的前提之一,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的( )。

高等数学试题及答案新编

《 高等数学》 一.选择题 1.当0→x 时,)1ln(x y +=与下列那个函数不是等价的() A)、x y =B)、x y sin =C)、x y cos 1-=D)、1-=x e y 2.函数f(x)在点x 0极限存在是函数在该点连续的() A )、必要条件 B )、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无关条件 3.下列各组函数中,)(x f 和)(x g 不是同一函数的原函数的有(). A)、()()() 222 1 ,21)(x x x x e e x g e e x f ---=-= B) 、 (( )) ()ln ,ln f x x g x x ==- C)、()()x x g x x f --=-=1arcsin 23,12arcsin )( D)、()2 tan ,sec csc )(x x g x x x f =+= 4.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 )、2ln 2x x x dx C =+? B )、sin cos tdt t C =-+? C )、 2arctan 1dx dx x x =+?D )、2 11 ()dx C x x -=-+? 5.下列等式不正确的是(). A )、 ()()x f dx x f dx d b a =???????B )、()()()[]()x b x b f dt x f dx d x b a '=???? ??? C )、()()x f dx x f dx d x a =???????D )、()()x F dt t F dx d x a '=???? ??'? 6.0 ln(1)lim x x t dt x →+=?() A )、0 B )、1 C )、2 D )、4 7.设bx x f sin )(=,则=''?dx x f x )(()

七下数学同步训练答案人教版

关于变量之间关系试题选 1、小明某天上午9时骑自行车离开家,15时回家,他有意描绘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图象表示了哪两个变量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 10时和13时,他分别离家多远? (3)他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什么时间?离家多远? (4) 11时到12时他行驶了多少千米? (5)他由离家最远的地方返回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如图,下图是汽车行驶速度(千米/时)和时间(分) 的关系图,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汽车行驶时间为40分钟; (2)AB 表示汽车匀速行驶; (3)在第30分钟时,汽车的速度是90千米/时; (4)第40分钟时,汽车停下来了 3、某人账户存款a 元,每月支出b 元,收入c 元(b < c)是下列图中的 4、如图,L 甲、L 乙分别表示甲、乙两名运动员在自行车 比赛 中所走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则它们的平均速度的关系是 A .甲比乙快 B .乙比甲快 C .甲、乙同速 D .不一定 5、“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缓缓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时先到达了终点……。用S 1、S 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 为时间,则下列图象中与故事情节相吻合的是( ) 6、. (12分)某房地产开发公司计划建A 、B 两种户型的住房80套,该公司所筹资金不少于2090,两种户型的建房的成本和售价如下表: A 型 B 型 成本(万元/套) 25 28 售价(万元/套) 30 34 (1)该公司对两种户型的住房有哪几种建房方案? (2)该公司选用哪种建房方案获得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3)根据市场调查,每套B 型住房的售价不会改变,而每套A 型住房的售价将会提高m 万元(m >0),且所建的两种住房可完全售出,该公司又将选用哪种建房方案获得利润最大? 7、.下表是我国的几个省(自治区)的年降水量以及纬度位置。

2019-2020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9课秦统一中国练习(含答案)

2019-2020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9课秦统一中国练习(含答案) 秦统一中国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下图是秦朝行政系统简表,形象地说明了秦朝政治体制的本质。这一政治体制是( ) A. 皇帝制 B. 郡县制 C. 中央集权制 D. 分封制 2.为了加强各地联系,秦朝开凿了沟通湘江和漓江的人工水道。这条人工水道是 A. 灵渠 B. 邗沟 C. 江南河 D. 永济渠 3.秦朝咸阳的一位粮食商人,要购进一批小米。结账时,这位咸阳商人应该用下列哪种货 币支付货款 A. 刀币 B. 贝币 C. 五铢钱 D. 圆形方孔铜钱 4.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请判断公元前221年属于() A. 公元前2世纪前期 B. 公元前2世纪后期 C. 公元前3世纪前期 D. 公元前3世纪后期 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 夏朝 B. 西周 C. 秦国 D. 秦朝 6.秦朝时期,下列关于李家四兄弟的情况说法有误的是() A. 老大使用圆形方孔钱经商 B. 老二被征去修长城 C. 老三被征去与匈奴作战 D. 老四整日在家读四书五经 7.秦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其主要目的是() A. 沿袭历史传统 B. 开创一代帝号 C. 加强思想控制 D. 宣扬个人功业 8.公元前210年,一位前往南海郡做生意的商人携带的货币是( ) A. B. C. D.

9.如图所示是中国古代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下列关于这位历史人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秦始皇 A. 统一了六国 B. 任用商鞅实行变法 C. 自称“始皇帝” D. 统一度量衡 10.秦统一后,为了有效控制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推行()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世袭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0分) 1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于约______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 建国家建立于______年。 12.秦朝统一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实行; 13.曾经歼灭六国,自称“始皇帝”的是。______。 14.若有时光穿梭机助你回到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时代,你发现,当时的成都一带被称为 ______郡,这个地方的居民生活不错,是因为附近有______水利工程相可使此地水旱无忧。你来到当时的首都______,在这里当时负责全国最高军事行政的______(官名)接见了你,并带你参观了当时在北方最宏大的国防工程______。 1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______。 16.秦长城西起______,东到______,用来抵御匈奴,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