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框架结构毕业设计

三层框架结构毕业设计
三层框架结构毕业设计

第一章前言

在为期三个月的时间里,我在老师与同学们的帮助下,完成了此次毕业设计的所有任务,受益匪浅。

毕业设计是在校大学生所要完成的最后任务,也是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为了完成此次毕业设计,我参考了很多的建筑资料,查阅了数量相当的规范,明白了结构设计的基本过程,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很好关注的知识,特别是在绘图方面,通过此次实战,大大提高了我的绘图能力。如果说以前学得知识是纸上谈兵的话,那么毕业设计可以说是一次真正的实战演练,毕业设计综合了大学四年所学的知识,使其融为一体。其中主要运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建筑结构结构抗震设计》、《结构力学》等课本知识,主要查阅了《混凝土规范》、《荷载规范》、《抗震规范》、《地基规范》等一系列规范。

此次毕业设计是在充分利用电算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手算,目的旨在是让我们明白,即使是在电算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不能忘记手算的重要性,电算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绝非雪中送炭,不会手算,那么电算将是毫无意义的。通过此次结构设计,使我感觉到,手算思路明确,概念清晰,运用一定的简化方法所得出的结果完全是可信与可行的。在此次毕业设计中我主要使用了Word、CAD、PKPM等软件,我的工具使用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看法,有何不妥与疏忽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第二章工程概况和结构设计方案

2.1 工程概况

2.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 3 层框架结构房屋,总建筑面积为2682 平方米。层高,基本风压值,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场地土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均见表1。荷载取值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取用。

表1 设计资料

厂房活载:4.5 KN/m2(标准值)

2.1.2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资料

1、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情况

2、地下水情况

无侵蚀性,最高水位距地表 -1.8 m。

3、气候条件

kN/m。

本地区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基本风压值见表1,基本雪压值为 0.4 2

4、抗震设防要求

详见表1。

5、其它

建筑施工场地较为平整,施工用水,电,路畅通。工程所用的预制构件及建筑材料本地区均能供应,施工单位吊装机械和运输机械均较完备。

2.2 结构设计方案

2.2.1 方案论证

框架结构由梁柱构成,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这时,现浇楼面也作为梁共同工作的,装配整体式楼面的作用则不考虑,框架结构的墙体是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框架结构的特点是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但抗震性能差。因此,根据框架结构的受力、空间布置等特点,我选用框架结构作为此次厂房设计的结构选择。

此次结构设计要求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整体建筑结构设计的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参考已学过的课本及有关资料,遵照国家设计规范要求和规定,选择合理的结构方案和设计方法,按进度独立完成结构计算,并绘制结构施工图。具体内容包括:结构方案和初选截面尺寸;楼板结构设计;荷载计算;用PKPM 结构设计软件计算框架结构内力;用近似方法计算(手算)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风荷载或地震作用)作用下的或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并与PKPM 结构设计软件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框架结构构件截面设计和构造要求;基础设计;楼梯结构设计;结构施工图的绘制。

2.2.2 确定结构体系

本工程采用框架承重,现浇整体式钢筋砼楼板,墙厚200mm 。

2.2.3 梁、柱截面的确定

2.2.

3.1 框架梁 (1)、截面高度h

框架梁的高度可按照高跨比来确定,即梁高h=)8

1

~121(L 。 h 1=)81~121(L 1=)81

~121(×3700=308~463mm h 2=)81~121(L 2=)81

~121(×6900=575~863mm h 3=)81~121(

L 3=)8

1

~121(×8900=742~1113mm 取h 23=800mm ,h 1=600mm=h 2,

(2)、截面宽度

b 1=)21~31(h 1=)21

~31(×600=200~300mm

b 2=)21~31(h 2=)2

1

~31(×800=267~400mm

考虑地震区b ≥250mm ,故取b 1=300mm ,b 2=400mm ,

经计算各梁截面尺寸如下表:

2.2.

3.2 框架柱

按轴心受压公式bh f N

C ≤[轴压比]计算

边柱1:N=1.2×5.0×4.0×14×5=1680

b ≥C

f 9.0N

=边柱2:N=1.2×2.5×8.5×14×5=1785

b ≥C

f 9.0N

中柱:N=1.3×5.0×8.5×14×5=3868

b ≥C

f 9.0N

=故 统一取柱截面550mm ×550mm 。

2.3 横向框架的跨度和柱高

2.3.1 框架的跨度

框架的跨度应取柱形心间的距离。

2.3.2 框架各层柱的高度

框架底层高度为5.6m ,2-5层均为4.8m 。

第三章结构计算

3.1 荷载计算

3.1.1 作用在房屋上的恒载标准值

①、屋面荷载

防水层三毡四油热铺绿豆砂一层 0.4 KN/㎡找平层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0.02×20=0.4 KN/㎡保温层 90厚水泥防水珍珠岩块保温层 0.09×4=0.36 KN/㎡找平层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0.02×20=0.4 KN/㎡结构层110厚现浇钢筋砼屋面板 0.11×25=2.75 KN/㎡粉刷层 10厚1:3水泥砂浆粉平顶 0.01×20=0.2 KN/㎡

Σ= 4.51KN/㎡②、楼面荷载

面层 15厚1:2水泥白石子 0.015×16=0.24 KN/㎡找平层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0.02×20=0.4 KN/㎡结构层 100厚现浇钢筋砼楼板 0.1×25=2.5 KN/㎡粉刷层 10厚1:3水泥砂浆粉平顶 0.01×20=0.2 KN/㎡

Σ= 3.34KN/㎡

③、框架梁、柱重量

a、550mm高纵向框架梁

25×0.25×(0.55-0.10)=2.81KN/m

b、750mm高横向框架梁

25×0.30×(0.75-0.10)=4.88 KN/m

c、框架柱

25×0.55×0.55=7.56 KN/m

3.2 框架内力计算

3.2.1 采用结构设计软件PKPM 进行计算

在进行手算之前,我首先进行了一次电算,以便对于手算的过程与结果有一定的预估性,确保手算的时候不出现很大的偏差,节省一定的时间。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结构设计软件PKPM 的电算过程: 1.建模。轴线输入——网格生成——构件定义——楼层定义——荷载定义——楼层组装。 其中,框架柱按照轴心受压公式bh f N

C ≤[轴压比]进行估算,初步取柱截面550mm ×550mm 。

框架梁取梁跨度的)8

1

~121(

,初步取两种梁截面,分别为250mm ×550mm ,300mm ×750mm 。 楼板的厚度统一取100mm 。

以上基本尺寸确定以后,再填写总信息中的各项内容。

2.计算。使用SAT-8进行结构计算,以获取PKPM 对于初步结构建模之后的一系列数据,看是否满足有关

规范的要求,譬如轴压比、最小配筋率等。

以上两大步骤便是框架内力计算的电算步骤,为下一步的手算奠定了基础。

3.2.2 简化计算

3.2.2.1 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横向框架地震作用的计算

地震作用的计算即地震荷载的计算。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本设计的结构底部总剪力(即总地震荷载)可以按公式F EK =α1·G eq 来计算,其中α1=αmax ·0.9)1

T g

T (。

1、质点质量G i 的计算

决定多层框架的地震荷载时,结构的计算简图可以认为是一多质点体系(此体系为5个自由度),产生地震荷载的建筑物重量集中于各层的楼盖处,各质点质量还应包括上下各半层范围内的恒载,50%的雪荷载或50%的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 ①、集中于一层顶盖处的质点质量G 1

楼面活载(50%) 0.5×4.5×55.4×25.5=3178.6KN 楼面恒载 3.34×55.4×25.5=4718.4KN 550高纵向框架梁 2.81×(55.4×10+14.0+5.0-5.0×2)=1582.0 KN 750高横向框架梁 4.88×25.5×12=1493.3 KN 柱 7.56×(2.8+2.4)×48=1887.0 KN

墙11.8×0.2×4.8×(55.4+25.5)×2+11.8×0.2×2.4×(25.5+6.0×

3+7.5+2.0+20.0+10.0+8.0+5.0+7.0×2+4.6)+11.8×0.2× 2.4×(25.5+14.0× 2 +37.5+1.9+40.0+8.0×7) = 3551.9KN

合计:G1= 16411.2 KN

②、集中于二层顶盖处的质点质量G2

楼面活载(50%) 0.5×4.5×55.4×25.5=3178.6KN

楼面恒载 3.34×55.4×25.5=4718.4KN

550高纵向框架梁 2.81×(55.4×10+14.0+5.0-5.0×2)=1582.0KN

750高横向框架梁 4.88×25.5×12=1493.3KN

柱 7.56×4.8×48=1741.8KN

墙 11.8×0.2×4.8×[(55.4+25.5) ×2+25.5+8.0×7+14.0×2+37.5+1.9]=3519.6KN

合计:G2=16233.7KN

③、集中于三层顶盖平面处的质点质量G3

合计:G3=16233.7KN

④、集中于四层顶盖平面处的质点质量G4

合计:G4=16233.7KN

⑤、集中于屋盖平面处的质点质量G5

雪载(50%) 0.5×0.4×55.4×25.5=282.5KN

屋面恒载 4.51×55.4×25.5=6371.3KN

女儿墙 11.8×(55.4+25.5) ×2×1.0=1909.2KN

550高纵向框架梁 2.81×55.4×10=1556.7KN

750高横向框架梁 4.88×25.5×12=1493.3KN

柱 7.56×2.4×48=870.9KN

墙 11.8×0.2×2.4×[(55.4+25.5) ×2+25.5+8.0×7+14.0×2+37.5+1.9]=1759.8KN

合计:G5=14243.7KN

整个建筑物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如下图所示

2、梁和柱刚度的计算

本工程柱、梁、板的砼均采用C30,E C=3.0×107KN/m2。

(1)、梁和柱的线刚度计算

①、梁的线刚度计算

在计算框架梁的惯性矩时,考虑梁为矩形截面。框架梁截面的折算惯性矩计算时,对于现浇整体式结构,中框架的折算系数为2,边框架的折算系数为1.5。

E B I (KN·m)

注:表中线刚度:i B =

L

②、柱的线刚度计算

柱(550 550mm)

注:表中i C =h

E c I (KN ·m) (2)、柱的侧移刚度D 值的计算 ①、框架中柱侧移刚度D 值的计算

注:底层K =

C

B

i ∑,α=

K 2K 0.5++;非底层K =C B 2i ∑,α=K

2K +

②、 框架边柱侧移刚度D 值的计算

注:底层K =

C

B

i ∑,α=

K 2+;非底层K =C B 2i ∑,α=K

2+

(3)、各层柱侧移刚度之和(层间刚度)的计算

3、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 1的计算

结构基本自振周期:

T 1=1.7×ΨT ×T u =1.7×0.6>T g =1.4×0.45=0.63(s)

注:上式中,对于民用建筑取ΨT =0.6~0.8,本设计取ΨT =0.6;对于场地类别为Ⅲ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故查表取特征周期值T g =0.45(s)

4、横向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

本设计的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多遇地震条件下影响系数α

max

=0.08,则相应于基本自振周期的α

1

值为:

α1=α

max

·(

1

g T T )0.9

=0.08×(

0.450.730

)0.9

=0.052 所以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值为:

F EK =α1·

G eq =0.052×0.85×79356.0=3507.5KN

因为T 1>1.4 T g ,由于高振型影响,根据对大量结构的地震反应直接动力分析证明,计算时结构顶部的地震剪力偏小,故须进行调整。方法是将结构的总地震作用的一部分作为集中力,作用于结构顶部,再

将余下的地震作用按倒三角形分配给各质点。

对于多层钢筋砼房屋,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δn 可以按照特征周期T g 及结构的基本周期T 1来确定,当T g =0.45s <0.35s~0.55s 时,

δn =0.08T 1+0.01=0.08×0.730+0.01=0.068 故附加的集中水平地震作用为:

ΔF n =δn ×F EK =0.068×3507.5=238.5KN 则各质点分配的地震作用为:

F i =

∑=n

1j j

j i

i H G H G ×F EK (1-δn )

3.2.2.2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变形验算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要求,本结构须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要对结构的变形加以限制,使其层间弹性位移以及结构顶点位移不超过一定的限值。

对于砌体填充墙的框架结构,其层间弹性位移限值为U ?≤450

1

,其顶点弹性位移变形限值T U ≤

550

1

本结构变形计算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知,结构层间相对位移i

h i U ?均小于

450

1

,故其层间弹性位移满足要求。结构的顶点位移为

H

T

U =0.0257224.8=1964

≤5501

,故也满足要求。

3.2.2.3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横向框架内力计算

由底部剪力法计算出来的每层的地震剪力,按照每榀框架的刚度比值分配到每榀框架上,而每榀框架的地震剪力按柱的刚度比值分配到每一根柱上,最后以反弯点法求结构的内力。现以KJ-2为例,其内力的计算如下: 1、地震剪力的分配

在每层结构中,KJ-2的地震剪力分配系数为: 非底层

D 10929272032im 0.0833D 435168i

?+?==∑

底层

D 11418296972

im 0.0833D 506760i

?+?==∑

故地震剪力分配为:

注:在剪力分配时,A柱与D柱相同,B柱与C柱相同,故表中未列出C柱和D柱的剪力。

2、柱的反弯点高度计算

注:其中n 为框架的总层数,m 为柱所在层数

1. y 0由n 、m 及K 查表得到。

2. y 1由I 及K 查表得到,I =

432

1i i i i ++;当i 1+i 2>i 3+i 4时,I 取倒数,即α1=2

143i i i i ++并且y 1值取负号“-”。 3. y 2由α2及K 查表得到,α2=h 上/h 本。 4. y 3由α3及K 查表得到,α3= h 下/h 本。 5.y =(y 0+y 1+y 2+y 3)h 。

3、柱端弯矩计算 设地震荷载从左向右作用

柱下端弯矩 M 下=y ×V 柱上端弯矩 M 上=(h-y )×V

柱端弯矩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A 柱和D 柱相同,B 柱和C 柱相同)

4、梁端弯矩计算——根据节点平衡来计算

第五层:M AB =M DC =53.00KNm M BA =M CD =

79125

7912570333

+×72.92=38.60KNm

M BC=M CB=

70333

7912570333

+

×72.92=34.32KNm

第四层:M AB=M DC=24.37+89.11=113.48KNm

M BA=M CD=

79125

7912570333

+

×(44.49+128.66)=91.67KNm

M BC=M CB=

70333

7912570333

+

×(44.49+128.66)=81.48KNm

第三层:M AB=M DC=59.40+111.38=170.78KNm

M BA=M CD=

79125

7912570333

+

×(96.65+160.09)=135.92KNm

M BC=M CB=

70333

7912570333

+

×(96.65+160.09)=120.82KNm

第二层:M AB=M DC=91.13+119.69=210.82KNm

M BA=M CD=

79125

7912570333

+

×(147.16+181.61)=174.06KNm

M BC=M CB=

70333

7912570333

+

×(147.16+181.61)=154.71KNm

第一层:M AB=M DC=119.69+162.91=282.60KNm

M BA=M CD=

79125

7912570333

+

×(181.61+185.50)=194.35KNm

M BC=M CB=

70333

7912570333

+

×(181.61+185.50)=172.76KNm

5、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图

M图 (KNm)

V图 (KN)

N图 (KN)

3.3 标准层板、次梁的结构计算

3.3.1 板的结构计算

任取一标准层计算,以此说明板计算的基本思想,采用C30混凝土,板中钢筋采用HPB235。

一、计算简图的确定

3 2

4

567891011

1、板的类别的确定

A 、

B 区格: 5.05.0, 3.0,

1.672,3.0

x x y y l l m l m l ====< 故按双向板计算。 C 、D 、G 、H 区格: 5.05.0, 2.6,

1.922,

2.6

x x y y l l m l m l ====< 故按双向板计算。 E 、F 区格: 5.05.0, 2.8,

1.792,

2.8

x x y y l l m l m l ====< 故按双向板计算。 2、板厚δ的确定 板厚统一取100mm 。

3.3.1.1 荷载计算

楼面板自重: g=3.34×1.2=4.01 KN/m 2

楼面板上活载: q=4.50×1.4=6.30 KN/m 2 楼面: g+

2q =4.01+6.32

=7.16 KN/m 2,2q =3.15 KN/m 2,g+q=10.31 KN/m 2

3.3.1.2 内力计算

由于板很薄,板面很宽,而板的弯矩很小,故不必进行抗剪计算,取ν=0.2。 (1)、区格A

5.0, 3.0,

x y l m l m == 3.0

0.605.0

y x

l l =

=, 由表格可以查出,四边固定和四边简支的弯矩系数如下表所示:

故:x m =0.0367?7.16?3.02

+0.0820?3.15?3.02

+0.2?(0.0076?7.16?3.02

+

0.0242?3.15?3.02

)=4.69+0.2?1.18=4.93 KN m ?

y m =1.18+0.2?4.69=2.12 KN m ?

'

x

m = -0.0793?7.16?3.02= -5.11 KN m ? 'y m = -0.0571?7.16?3.02= -3.68 KN m ?

(2)、区格B

5.0, 3.0,

x y l m l m == 3.0

0.605.0

y x

l l =

=, 由表格可以查出,三边固定一边简支和四边简支的弯矩系数如下表所示:

故:x m =0.0384?7.16?3.02

+0.0820?3.15?3.02

+0.2?(0.0059?7.16?3.02

+

0.0242?3.15?3.02

)=4.80+0.2?1.07=5.01 KN m ?

y m =1.07+0.2?4.80=2.03 KN m ?

'

x

m = -0.0814?7.16?3.02= -5.25 KN m ? 'y m = -0.0571?7.16?3.02= -3.68 KN m ?

(3)、区格C

5.0, 2.6,

x y l m l m == 2.6

0.525.0

y x

l l =

=, 由表格可以查出,四边固定四边简支的弯矩系数如下表所示:

故:x m =0.0391?7.16?2.62

+0.0936?3.15?2.62

+0.2?(0.0045?7.16?2.62

+

0.0188?3.15?2.62

)=3.89+0.2?0.62=4.01 KN m ?

y m =0.62+0.2?3.89=1.40 KN m ?

'

x

m = -0.0823?7.16?2.62= -3.98 KN m ? 'y m = -0.0571?7.16?2.62= -2.76 KN m ?

(4)、区格D

5.0, 2.6,

x y l m l m == 2.6

0.525.0

y x

l l =

=, 由表格可以查出,三边固定一边简支和四边简支的弯矩系数如下表所示:

6层框架住宅楼结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6层框架住宅楼结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1. 工程概况 黑龙江省某市兴建六层商店住宅,建筑面积4770平方米左右,拟建房屋所在地震动参数08.0max =α,40.0T g =,基本雪压-20m 6KN .0S ?=,基本风压-20m 40KN .0?=?,地面粗糙度为B 类。 地质资料见表1。 表1 地质资料 2.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根据该房屋的使用功能及建筑设计的要求,进行了建筑平面、立面及剖面设计,其标准层建筑平面、结构平面和剖面示意图分别见图纸。主体结构共6层,层高1层为3.6m ,2~6层为2.8m 。 填充墙采用陶粒空心砌块砌筑:外墙400mm ;内墙200mm 。窗户均采用铝合金窗,门采用钢门和木门。 楼盖及屋面均采用现浇钢筋砼结构,楼板厚度取120mm ,梁截面高度按跨度的 1/812/1~估算,尺寸见表2,砼强度采用)mm 43N .1f ,mm 3KN .14f (C -2t -2c 30?=?=。 屋面采用彩钢板屋面。 表2 梁截面尺寸(mm ) 柱截面尺寸可根据式c N f ][N A c μ≥ 估算。因为抗震烈度为7度,总高度30m <,查表 可知该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为二级,其轴压比限值8.0][N =μ;各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近似取12-2m KN ?,由图2.2可知边柱及中柱的负载面积分别为2m 35.4?和2m 8.45.4?。由

公式可得第一层柱截面面积为 边柱 32c 1.3 4.5312106 A 98182mm 0.814.3?????≥ =? 中柱 23c m m 51049114.3 8.06 10128.45.425.1A =??????≥ 如取柱截面为正方形,则边柱和中柱截面高度分别为371mm 和389mm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并综合考虑其它因素,本设计框架柱截面尺寸取值均为600mm 600mm ?,构造柱取 400mm 400mm ?。 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埋深标高-2.40m ,承台高度取1100mm 。框架结构计算简图如图1所示。取顶层柱的形心线作为框架柱的轴线;梁轴线取至板底,62~层柱高度即为层高,取2.8m ;底层柱高度从基础顶面取至一层板底,取4.9m 。 5.8 m 5.0m 5.0m 图1.框架结构计算简图 3. 重力荷载计算 3.1 屋面及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屋面(上人): 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2m 40KN .002.020?=? 150厚水泥蛭石保温层 -2m 75KN .015.05.0?=? 100厚钢筋混凝土板 -2m 5KN .210.025?=?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范本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 1 2020年4月19日

毕业设计基本要求 1目的 (1)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设计技能,处理建筑设计中有关方针、政策、功能、经济、安全、美观等方面的问题。解决总体、单体、空间等关系,以创造富有时代气息的优美建筑形象与环境。依据建筑设计完成结构体系的布置、结构在各种荷载工况下的计算、构造和施工图。 (2)掌握一般建筑工程的设计思路,进而举一反三熟悉有关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预算等建设过程。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3)学以致用,学习科学技术和技能的目的是应用。一个工程师在设计、建设实际工程中应具备的知识,都是我们在毕业设计中应予以加强的。因此深切领悟总体概念设计、掌握具体理论设计和实际工程技术处理措施的结合作为重点来训练。 (4)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全面对待建筑与结构的关系, 2 2020年4月19日

培养勤奋、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及分析解决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5)掌握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养成既能独立思考,又能相互配合密切合作的工作态度。 (6)使学生对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土建设计的内容和构成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并熟悉有关设计标准、规范、手册和工具书,增强毕业后到生产第一线工作的适应能力。 2成果形式及要求 (1)计算书和说明书: 字数应不少于1万字,书写要工整,字迹要清楚,可采用计算机打印。计算书内容要阐明设计依据或标准,方案构思、特点、必要的经济指标,结构选型、构造处理、材料特点及计算上的主要问题,还应包括结构计算全过程,计算要正确、完整、思路清晰、简图明了。计算书格式:应严格按照毕业设计手册中的要求。 (2)图纸: 3 2020年4月19日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文献综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文献综述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1.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建筑要求的提升,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建筑造型和建筑功能要求日趋多样化,无论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日益增多,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其界面高度小自重轻,刚度大,承载能力强、延性好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国工程中,特别是桥梁结构、高层建筑及大跨度结构等领域,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框架结构具有建筑平面布置灵活、自重轻等优点,可以形成较大的使用空间,易于满足多功能的使用要求,因此,框架结构在结构设计中应用甚广。为了增强结构的抗震能力,框架结构在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 2.现行主要研究 2.1预应力装配框架结构 后浇整体节点与现浇节点具有相同的抗震能力;钢纤维混凝土对减少节点区箍筋用量有益,但对节点强度、延性和耗能的提高作用不明显。与现浇混凝土节点相比,预应力装配节点在大变形后强度和刚度的衰减及残余变形都小;节点恢复能力强;预制混凝土无粘结预应力拼接节点耗能较小,损伤、强度损失和残余变形也较小。装配节点力学性能受具体构造影响很大,过去进行的研究也较少,一般说,焊接节点整体性好,强度、耗能、延性等方面均可达到现浇节点水平;螺栓连接节点刚度弱,变形能力大,整体性较差。因此,这一类节点连接如应用于抗震区,需做专门抗震设计。 2.2地震破坏 钢筋混凝土在地震破坏过程中瞬态震动周期逐步延长,地震动的低频成分是加剧结构破坏的主要因素,峰值和持时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瞬态振型的变化与结构的破坏部位直接相关。结构破坏过程中,瞬态振型参与系数变化不大。结构瞬态振动周期延长加剧时,结构的整体耗能能力增大,结构濒临倒塌时,基本失去耗能能力。结构破坏过程中,位移时程与破坏构件百分比的变化与地震的峰值的出现密切相关。破坏构件百分比是表征结构破坏与倒塌的指标。地震动的几个特征对结构破坏影响均很大。 2.3异性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

178 某六层高校宿舍楼框架结构设计全套图纸及计算书全套资料4900平米左右

丽水广播电视大学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丽水中学宿舍楼设计 学院(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摘要 该工程为框架结构,主体为六层,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第二分组,场地类别为III类场地。主导风向为西南,基本风压0.45kN/m,基本雪压0.3 kN/m2。楼﹑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本设计贯彻“实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按照建筑设计规范,认真考虑影响设计的各项因素。根据结构与建筑的总体与细部的关系。 本设计主要进行了结构方案中横向框架第8轴抗震设计。在确定框架布局之后,先进行了层间荷载代表值的计算,接着利用顶点位移法求出自震周期,进而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大小,进而求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弯矩、剪力、轴力)。接着计算竖向荷载(恒载及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是找出最不利的一组或几组内力组合。选取最安全的结果计算配筋并绘图。此外还进行了结构方案中的室内楼梯的设计。完成了平台板,梯段板,平台梁等构件的内力和配筋计算及施工图绘制。对楼板进行了配筋计算,本设计采用桩基础,对基础承台进行了受力和配筋计算。 手工计算完毕后,用结构分析软件PKPM进行了整体框架计算。 设计成果包括计算书和施工图纸两部分. 关键词: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荷载计算内力计算计算配筋

Abstract The project for the frame structure, main body of six layers the region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 is 6 degrees, the second group, site category III class site. Dominant wind direction for the southwest the basic wind pressure of 0.45 KN/m, basic snow pressure of 0.3 KN/m2. Floor, roof adopts the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 "practical, safe, economic, beautiful" design principle. According to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specification, carefully consider the various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of structure and building overall with details. This design mainly has carried on the structure scheme of transverse frame shaft 8 seismic in design. In determining the frame layout, has carried on the first floor between load on behalf of value calculation, and then use vertex displacement method from the earthquake cycle, and then press the bottom shear method under horizontal seismic load size, and then calculate the structural internal force under the horizontal load (bending moment, shear force and axial force). Then calculate vertical load (dead load and live load) under the action of internal force of structure. Is to find out the most unfavorable one or several groups of internal force combination. Choose the safest results reinforcement and drawing. In addition, the structure of indoor stair designs. Completed the flat pallet bench board, platform beam component such as the internal force and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and construction drawings. On the floor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this design USES the pile foundation, foundation pile caps for the force and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After the manual calculation, using the structure analysis software PKPM calculation has carried on the overall framework. Design results including the calculation and construction drawings Keywords: frame structure seismic design load calculation of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of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三层框架结构工程设计综合实例讲解

建筑工程 设计说明 一、建筑层数:三层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建设总高度:12.45m 安全等级:二级 室内外高差:450mm 屋面防水等级:二级 耐火等级:二级设计抗震烈度:8度 二、1.尺寸单位:图中尺寸单位除注明者外,柱高以米计,其他均以毫米计。 2.室内±0.0001高出室外0.45m,±0.000相应的绝对标高放线时由甲方与施工单位现场确定。 3.墙体材料:250厚混凝土砌块。 4.地面排水:a.各有水房间找1%坡,坡向地漏。 b.入口处平台向室外找坡1%,找坡后完成面高处低于室内完成面20mm。 5.门窗:a.外门窗坐樘中。 b.内门坐樘开启方向为平开。 c.所有开启扇处均加以设纱扇、纱窗。 6.油漆维护:所有外露铁件均刷银粉漆,做法图集。 7.构造柱做法详见图16。 8.防潮层做法:在墙体0.060处铺设20厚1∶2水泥砂浆加5%防水粉。 三、建筑构造用料做法: 1.地面:地16#陶瓷地砖地面用于卫生间外地面见详细做法 地26#陶瓷地砖卫生间地面用于卫生间见详细做法 2.楼面:楼16#陶瓷地砖楼面用于除卫生间外楼面 楼26#陶瓷地砖卫生间楼面用于卫生间 楼36#PVC塑胶卷材楼面(做详见说明)用于净化区部分楼面 3.踢脚:踢脚16#.面砖踢脚用于除卫生间外楼地面部分 4.墙裙:裙16#釉面砖墙裙用于卫生间部分 5.室内墙面:内墙16#水泥砂浆墙面用于除踢脚墙裙以外部分 6.天棚:顶16#.彩钢板吊顶吊顶采用50厚彩钢复合析,内填不燃材料 顶26#.水泥砂浆顶棚要求耐火等级不低于1.0小时,用于净化区,吊顶高2.2m。 7.外墙面:外墙16#涂料外墙面见立面图 涂料16#乳胶漆 8.屋面:屋16#.高聚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面 9.台阶:台16#.地砖面层台阶

某六层框架结构学生宿舍楼设计毕业论文

某六层框架结构学生宿舍楼 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第一章绪论 (3) 第二章建筑设计说明 (6) 第三章结构设计计算 (7) 第一节梁、柱截面及柱高的确定 (7) 第二节重力荷载计算 (9) 一、屋面荷载(不上人) (9) 二、楼面荷载 (10) 三、卫生间荷载 (10) 四、墙体重力荷载 (11) 五、梁柱重力荷载 (11) 六、女儿墙重力荷载 (11) 七、门重力荷载 (12) 八、窗重力荷载 (12) 九、墙体自重 (12) 第四章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力和侧移计算 (18) 第一节框架侧移刚度的计算 (18) 一、梁的线刚度 (18) 二、柱的线刚度 (18) 三、柱的侧移刚度 (18) 第二节框架自振周期的计算 (19) 第三节各质点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及弹性位移验算 (19) 第三节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力的计算 (20) 第五章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力计算 (25) 第一节横向框架计算单元的确定 (25) 第二节竖向荷载计算 (25)

一、恒载计算 (25) 二、活载计算 (27) 三、力计算。 (28) 第六章横向框架力组合 (33) 第七章截面计算 (42) 第一节框架梁设计 (42) 第二节框架柱设计 (45) 一、剪跨比和轴压比验算 (45) 二、A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46) 三、B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48) 第三节框架梁柱节点核芯区截面抗震验算 (51) 第四节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变形验算 (53) 一、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楼层剪力 (53) 二、楼层受剪承载力计算 (53) 第五节基础设计 (56) 一、已知条件 (56) 二、尺寸的确定 (56) 三、桩身配筋 (57) 四、桩基承载力 (58) 五、桩身承载力 (60) 第六节板的计算 (61) 一、AB跨间板的计算 (61) 二、屋面板的计算 (61) 三、楼面板的计算 (63) 结论 (64) 致谢 (66) 参考文献 (68) 附录:外文文献翻译 (69)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结构部分模板

第2章结构设计 2.1 结构选型 2.1.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类别 根据规定,确定本建筑为乙类建筑。具体参数见设计说明书部分 2.1.2 结构材料 混凝土:梁,柱,楼板采用C30。 钢筋:HRB400 ,HRB335 箍筋:HRB335 2.1.3 结构体系 本结构主体为6层。此工程采用框架结构承重,柱网的布置为柱距8m,层高4m,采用横向,纵向框架共同承重方案。 2.1.4 基础方案 本设计结构形式是框架结构,柱承重,因此本商场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初步假定基础高度0.8m,埋深1.1m。所以一楼的计算高度为4.0+0.45+0.3=4.75m。 2.1.5 结构布置 图2.1 平面结构布置图 (1)柱网 本结构柱网间距如下: 横向:8000mm×8000mm 纵向:8000mm×8000mm (2)变形缝 本结构平面布置较简单,结构高度与主体高度相差不大,所以不必采用抗震缝和变形缝。 (3) 长宽比 本结构L/B=48000/40000=1.2<6,不需要设伸缩缝。 2.2结构构件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

2.2.1 主梁和次梁 (1)框架梁初选: h=(1/10-1/18)L=(1/10-1/18)*8m=0.444-0.800m,取0.600m b=(1/3-1/2)×0.6=0.200-0.300m,取0.300m 。 (2)初选次梁 h=(1/12-1/18)L=(1/12-1/18)*8m=0.444m-0.800m,取0.500m, b=(1/3-1/2)*0.500=0.167-0.250m,取0.250m. 根据以上计算,截面尺寸定为主梁:300mm ×600mm ;次梁为250mm ×500mm 。 (1)底层柱轴力估算 假定结构的单位荷载为10KN, N=γ0 qSn α1α2β γ0 :竖向荷载分项系数,可取1.3 Q :每个楼层上单位面积竖向荷载标准值,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取q=10KN/㎡ S:柱一层的受荷面积 n:柱曾受荷载楼层数 α1:α1=1.05-1.15 α2:均取1.0。 β:柱由框架梁与剪力墙链接时,柱轴力折减系数,可取0.8 故 N=1.3×10×8×8×6×1.15×1.0×0.8=4592.6KN (2)柱截面初选 安全等级为二级的框架结构,柱的轴压比限值为0.75。 A= mm ufc N 3667073 .1475.010006.4592=??= 2 取柱截面为650mm ×650mm ,A=422500>366707mm 2,即可满足要求。

土木工程框架结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土木工程框架结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所在学院:土木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设计(论文)题目:常州市某培训中心实训大楼指导教师: -1-11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或设计方案比较、选型析等) 毕业设计是一个总结性的教学环节,是学生全面系统地融汇所学理论知识和专 业技能并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经过本教学环节,要加深学生对所学基本理 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设计创新精神,使学生得到 有关单位工程建设从方案制定到施工组织的全过程系统性的训练。经过毕业设计这一 重要的教学环节,培养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 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毕业设计要求我们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系统的完成一项工 程设计,解决与之有关的所有问题,熟悉相关设计规范、手册、标准图以及工程实践 中常见的方法,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强的显著特点。因此毕业设计对于培养学生初步 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在完成本次毕业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感性和理性知识去把握整个建筑的处理, 这其中就包括建筑外观和结构两个方面。还需要我们更好的了解国内外建筑设计的发 展的历史、现状及趋势,更多的关注这方面的学术动态,以及我们在以后的土木工程 专业发展的方向。同时积极、独立的完成本次毕业设计也是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做出的 必要的准备。 一、研究现状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土木工程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所建造的工程设施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面貌,因而土木工程也就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之一。土木工程在中国能够分为:建筑工程、桥梁工程、公路和城市道路工程、铁路工程、隧道工程、水利工程、港口工程、给水和排水工程、环境工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

{原创}六层教学楼框架结构毕业设计

1工程概况 本次毕业设计是一幢大学教学楼,教学楼位于安阳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建筑规模:为了进一步扩大教学规模,本大学教学楼设计总建筑面积为4500m2,教学楼设计层数为6层。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建筑物房间组成: (1)教学楼:普通教室,教室,办公室,配电室,传达室等。 (2)厕所盥洗室应满足内部使用要求。 (3)门厅、走廊,楼梯等根据需要设计。 (4)屋面为不上人屋面。 本方案立面设计主要强调建筑的简洁,便利的特点,该教学楼符合现代快节奏的气息。建筑功能分区明确,房间布置合理,给人一种清晰明快的感觉。为了使整栋建筑的立面效果更有层次,特让入口位于大楼正中,雨蓬与入口简洁大气。 2 建筑设计 2.1概述 本教学楼在进行设计前,了解房子应具有的功能。在进行设计时,结合需求考虑房屋结构的类型,合理设计教学楼内部构造,使得空间得以充分利用,并使建筑物和周边的环境协调。 本设计为教学楼,教学楼的空间布置要求需考虑众多的因素,包括科学、人文、技术等。室内设计宗旨为工作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校环境,这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一般来说,矩形比较好用。 2.2水文条件 1.建筑地点及拟建基地尺寸 建设地点:安阳市 场地面积:长×宽=200m×120m,建筑平面设计可不考虑场地周边影响。 2.建筑面积和层数

总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左右。 层数为6层,层高为3.6米。 3.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4.基本风压和基本雪压 基本风压:0.40KN/m2。 基本雪压:0.45KN/m2。 5.工程地质条件 地形概况:拟建场地为平整场地,地形简单。 地下水位:钻探至自然地面下15m处未见地下水。 地基持力层为粉质粘土。 基础埋深:2米左右。 建筑地点冰冻深度:室外天然地面以下500mm。 二类场地土,持力层地基承载力为特征值为f0k=180kpa,基础埋深暂定为1~3米之间。无软弱下卧层,不考虑地下水影响。 6.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7.耐火等级为二级。 8.建筑物耐久性作用等级为二级。 2.2.3建筑材料 混凝土均采用C3O混凝土,扎筋采用HRB3OO、主筋采用HRB4OO。 3 结构设计 在建筑业飞速发展的当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广泛的被使用在民用、商用建筑中。此类结构具有很明显的优点:建筑平面布置灵活,使用空间大,并且十分便于立面处理,可以使用在各类造型的房间中。故本设计采用了改结构。 框架结构是一种骨架结构,它由梁、柱构件通过节点连接形成。他的受力特点是//柱承受竖向、水平荷载,而墙体则是作为维护作用。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方案样本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方案

毕业设计 题目莱钢大学办公楼设计 学院土木建筑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土木1107 学生陈浩 学号 指导教师林明强 二〇一五年六月一日

摘要 本次设计为多层办公楼设计,设计结合现代的生活观念,建立“整合设计”的感念,突出“以人为核心”的设计理论,本结构采用框架结构,平面灵活,使用性强,从结构上做到为人们创造方便舒适的办公空间。 本次设计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该设计主要采用的是框架结构,结构型式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基础根据场地情况选择浅基础。 结构设计方面,首先是根据建筑技术、使用条件、场地条件和抗震设计等要求,合理进行结构选型、结构布置和基础形式等,绘制结构布置图;然后进行结构计算,采用框架结构近似计算法,求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用弯矩叠代法;求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时,有D值法等。求水平地震作用的时候采用底部剪力法。然后进行结合所学过的知识、通过查阅参考资料初步设计,再交指导老师审查,审查通过后,利用AutoCAD 或天正完成绘图,利用Excel、word等完成设计说明书及其他内容的编写。 关键词:框架结构;办公楼;荷载计算

ABSTRACT The design for the multilayer office building design, combined with modern concept of life, to establish a "integrated design" concept, highlight the design theory of "human -centered", this structure adopts frame structure, planar flexible, strong usability, from the structure to create convenient and comfortable office space for people. The design includes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structural design. This design mainly adopts frame structure, structural type using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floor using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rete slab. According to site condition choose shallow foundation. Structure design, first of all is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using conditions and site conditions and seismic design requirements, such as reasonable structure type selection, structure arrangement and foundation forms, etc., draw the structure arrangement; Then structure calculation, using the approximate calculation method of frame structure, internal force under the vertical load with bending moment iterative method; Find the internal force of horizontal loads, D value method, etc. O the bottom shear method is used to horizontal seismic action. Then combined with the learned knowledge, through the check resources for preliminary design, to guide teacher review again, after review by the use of AutoCAD or was complete drawing, use of Excel, word, etc to complete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 and other content to write. Key words:frame structure; Office building; The load calculation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说明书

目录 0 绪论 (3) 1 工程概况 (3) 1.1设计资料 (3) 1.1.1 总图规划与工程位置 (3) 1.1.2 建筑物的组成及功能介绍 (4) 1.1.3 门窗使用 (4) 1.1.4 结构设计要求 (4) 1.2柱网布置 (4) 2 框架侧移刚度的计算 (4) 3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 (7) 4.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和侧移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10) 4.1.1 横向自振周期计算 (11) 4.1.2 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 (11) 4.1.3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12) 4.1.4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12) 5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16) 5.1计算单元的选择确定 (16) 5.2荷载计算 (17) 5.2.1 恒载计算 (17) 5.3、内力计算 (19) 5.4梁端剪力和柱轴力的计算 (25) 5.4.1 恒载作用下梁端剪力计算 (25) 5.4.2 对于第四层 (25) 5.5横向框架内力组合 (27) 5.5.1 结构抗震等级 (27) 5.5.2 框架内力组合 (27) 5.6框架A柱的内力组合及柱端弯矩、剪力设计值的调整 (28) 5.6.1 A柱端弯矩设计值调整 (28) 6框架梁、柱截面设计 (30) 6.1梁截面设计 (30) 6.1.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30) 6.1.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32) 6.2柱截面设计 (33) 6.2.1 已知条件 (33) 6.2.2 构造要求 (33)

6.2.3 剪跨比和轴压比验算 (33) 6.2.4 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3) 7 屋盖、楼盖设计 (38) 7.1楼盖设计 (38) 7.1.1设计资料(此板为13~14轴之间的板) (38) 7.1.2 屋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38) 7.1.3 板的设计 (38) 7.1.4 单向板计算 (38) 7.1.5 双向板(B7~B9)设计 (40) 8 楼梯设计 (41) 8.1第一层楼梯设计 (41) 8.1.1 设计参数 (41) 8.1.2 楼梯板计算 (41) 8.1.3 平台板计算 (42) 8.1.4 平台梁计算 (43) 9基础设计 (44) 9.1.1 对承载力修正 (44) 9.1.2 基础底面尺寸计算(采用柱下条形基础) (44) 9.1.3 计算基底净反力设计值 (45) 9.1.4 基础高度 (45) 9.1.5配筋计算 (46) 10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分析及设计总结 (47) 10.1技术经济措施 (47) 10.2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 (48)

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毕业设计

第一章设计基本资料 §1.1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承德某办公楼为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建筑面积约为1800㎡。办公楼建筑层高分别为:3.9m、3.6m、3.6m,结构层高分别为:4.9m、3.6m、3.6m。室内外高差为0.45m,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 §1.2设计资料 一、气象资料 =0.4KN/㎡ 1、基本风压:W 2、基本雪压:0.30KN/㎡ 二、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属于Ⅱ类场地土,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180KN/㎡,不冻胀,标准冻深1m,常三、地质条件:场地土为中砂,承载力特征值f ak 年地下水位低于-2.5m。 四、材料: 1、混凝土:梁、柱、板均使用C30混凝土。 2、钢筋: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热轧钢筋HRB335,其余采用热轧钢筋HPB235。

第二章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2.1 结构布置及梁,柱截面尺寸的初选 §2.1.1平面形状验算 根据设计规范,结构高宽比H/B (B 是建筑物平面轮廓线较小的边长)控制在3以下。办公楼高11.70m ,宽14.92m, H/B=0.78<3,符合要求。同样建筑物长宽比L/B=41.02/14.92=2.75<5(L/B 宜小于4,不应大于5)也满足要求。 §2.1.2梁柱截面尺寸初选 主体结构共3层,底层高为3.9m ,其余各层高为:3.6m ;内外墙的做法:外墙做法:外墙砌240厚陶粒空心砌块,内墙砌200厚陶粒空心砌块;门窗详见门窗表;楼层屋盖均为现浇钢筋砼结构。 一、梁截面尺寸的估算: 1、框架主梁截面尺寸: (1)AB 、CD 跨:L=6000㎜ 0)81 ~121(l h ==500mm ~750mm,取600㎜ h b )21 ~31(==200mm ~300mm ,取250㎜(框架梁的宽度不宜小于200mm ) =≤≤5.32b h 2.4,故框架横向AB 、CD 跨框架梁截面尺寸为b ×h=250 ㎜×600㎜ (2)BC 跨:L=2400 0)81 ~121(l h ==200mm ~300mm,取450㎜ h b )2 1 ~31(==100mm ~150mm ,取200㎜(框架梁宽度不宜小于200mm) =b h 2.25>2,故框架横向BC 跨框架梁截面尺寸为b ×h=200㎜×450㎜, (3)①②、②③、③④、⑤⑥、⑥⑦、⑦⑧跨:L=6000㎜ 0)81 ~121(l h ==500mm ~750mm,取600㎜ h b )2 1 ~31(==200mm ~300mm ,取250㎜ =b h 2.4,故①②、②③、③④、⑤⑥、⑥⑦、⑦⑧跨框架梁的截面尺寸为b ×h=250㎜×600㎜ (4)④⑤跨:L=4500mm 0)8 1 ~121(l h ==375mm ~563mm,取450㎜

(完整版)框架结构毕业设计

第一章设计任书 1.1.1 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六层办公楼,主体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占地面积为1310㎡,建筑面积5240㎡,建筑物共6层,底层层高5.1m,标准层层高3.6m,顶层层高4.5m,总高度25.5m,室内外高差0.450m,基础顶面距离室外地面1.05m,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该办公楼主要以层为单元出租,每层为一个独立的单元,拥有接待室、会议室、档案室、普通办公室、专用办公室等。楼内设有两个电梯三个楼梯,主、次楼梯开间均为3m,进深均为6.6m,楼梯的布置均符合消防、抗震的要求。 1.1.2 设计条件 一、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防,抗震设计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 二、基本风压: 0.55KNm2,B类粗糙度; 三、雪荷载标准值:0.2KNm2; 四、结构体系: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五、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土质分布具体情况见表,II 类场地土。地下稳定水位距地表-9m,表中给定土层深度由自然地坪算起。建筑地点冰冻深度-0.5m。 表1-1 建筑地层一览表 序号岩土 深度 土层 深度 (m) 厚度 范围 (m) 地基土 承载力 (kPa) 压缩 模量 (mPa) 1 杂填土0.0—1. 2 1.2 --- ---

2 粉土 1.2—2.0 0.8 200 5.0 3 中粗砂 2.0—4.8 2.8 300 9.5 4 砾砂4.8—15. 10.2 350 21.0 1.2 建筑设计任务及要求 一、基本要求: 满足建筑功能要求,根据已有的设计规范,遵循建筑设计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造型美观的原则,对建筑方案分析其合理性,绘制建筑施工图。 二、规定绘制的建筑施工图为: 1、底层、标准层及顶层平面图:比例 1:150(图1-1) 2、主要立面图:比例 1:150(图1-2,图1-3) 3、屋面排水布置图:比例 1:150 4、剖面图:比例 1:150 5、墙身大样及节点详图:比例 1:100及1:10

六层框架结构图书馆毕业设计

【内容摘要】:本设计主要进行了结构方案中横向框架③轴框架的抗震设计。在确定框架布局之后,先进行了层间荷载代表值的计算,接着利用顶点位移法求出自震周期,进而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大小,进而求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内力(弯矩、剪力、轴力)。接着计算竖向荷载(恒载、活荷载以及雪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结合EXCEL软件进行验算,并找出最不利的一组或几组内力组合。选取最安全的结果计算配筋并绘图。此外还进行了结构方案中的室内楼梯的设计(完成了平台板、梯段板、平台梁等构件的内力和配筋计算及施工图绘制)、楼盖的设计(完成了板的配筋和梁的配筋)、基础的设计等。【关键词】:框架结构结构计算抗震设计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e design is to do the anti-seismic design in the longitudinal frames of axis③.When the directions of the frames is determined, firstly the weight of each floor is calculated. Then the vibrate cycle is calculated by utilizing the peak-displacement method, then making the amount of the horizontal seismic force can be got by way of the bottom-shear force method. Then seismic force can be assigned according to the shearing stiffness of the frames of the different axis. Then the internal force (bending moment, shearing force, axial force & snow force) in the structure under the horizontal loads can be easily calculated. Afte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internal force under the dead and live loads,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 can be made by using the Excel software, whose purpose is to find one or several sets of the most adverse internal force of the wall limbs and the coterminous girders, which will be the basis of protracting the reinforcing drawings of the components. The design of the stairs is also be approached by calculating the internal force and reinforcing such components as landing slab, step board and landing girder whose shop drawings are completed. The design of floors lab, foundation and “#”-floorslab is also be completed in the end. 【Keywords】: frames structures, structural design, anti-seismic design.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三层框架结构教学楼设计

页一、选题依据及意义毕业前的最后一次大型课程设计,此次设计的意义重大,也许也是最后一次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工民建专业决定了我们将来要从事的工作:就是运用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来指导将来的民用及工业建筑物的设计,施工,管理等各个环节。毕业设计的实质目的就是让我们深入了解了工程建设设计与施工的过程,对一般框架类型的房屋有更深刻的认识,以自己的课题出发,学会应用知识于现代建筑的具体实践之中,从设计之中来提升自己的能力,获取间接经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而建筑是社会和科技发展所需要的“衣、食、住、行”的之首。它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名本科毕业生,应该能从事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因此,我们有必要也必须进行一次综合性的毕业设计。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中学教学楼的建筑设计,结构和施工组织设计方面的实际问题,为今后独立从事土建设计和施工打下基础。因此,本次毕业设计的选题为“南昌市阳光中学教学楼” ,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总述)混凝土结构使用历史较长。它在性能及材料来源等方面有许多自身优点,发展速度很快,应用也最广泛,已从工业与民用建筑,交通设施转到了近海工程和海底工程等。我国应用混

凝土的时间比较短,但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我国发展势头非常好,所以深入了解混凝土的性能非常有必要。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的改进起了很大作用。预应力技术的发明使混凝土结构的跨度大大曾加,滑模施工方法的发明使高耸结构和贮仓、水池等持种结构的施工进度大大加快。泵送混凝土技术的出现使高层建筑、大跨桥梁可以方便地整体浇注。蒸汽养护使预制构件成品出厂时间大为缩短. 在模板方面,除了目前使用的木模板、钢模板、硬塑料模板外,今后向多功能发展,在钢筋的绑扎成型方面,正在大力发展各种钢筋成型机械及绑扎机具,以减少大量的手工操作。框架结构是由梁和柱连接而成的。是如今常用的一种建筑结构,整体性比较好,一般用于小高层建筑。在10 层以下,否则要加设剪力墙结构。纯框架在现代运用较广。框架结构选型结构分类:混凝土结构按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现浇式、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现浇式框架即梁、柱、楼盖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做法是每层的柱与其上部的梁板同时支模、绑扎钢筋,然后一次浇注混凝土。整体性强、抗震性能好,其缺点是工作量大、工期长、需要大量的模板。装配式框架是指梁、柱、楼板均为预制,通过焊接拼装连接成整体的框架结页构。施工速度快、效率高。但由于在焊接接头处须预埋连接件,节点构造较难处理,故此型式在框架中较少采用。不宜在地震地区应用。装配整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