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结构力学名词解释汇总

船舶结构力学名词解释汇总
船舶结构力学名词解释汇总

2012/2013年度船舶结构力学考试名词解释汇总(1)力学模型:根据结构的受力特征、支承特征、计算要求等来简化实际结构而简化的模型。

(2)带板(骨架的“附连翼板”):船体中的骨架在受力后变形时和它相连的一部分始终与骨架一起作用,与骨架相连的那部分板即带板。

(3)板上载重分为两类:①面外载荷②面内载荷。

(4)杆件:船体中的骨架(横梁、肋骨、纵骨、纵桁等)大多数是细长的型钢或组合型材,这种骨架简化的力学模型称之为杆件。(5)杆系:相互连接的骨架系统。

(6)连续梁:在上甲板的骨架中,纵骨的尺寸最小,它穿过强横梁并通过横舱壁在纵向保持连续。在计算纵骨时认为强横梁有足够的刚性支持纵骨,从而可作为纵骨的刚性支座。纵骨在横舱壁外侧作为刚性固定端,这样得到的力学模型,即连续梁。

(7)板架(交叉梁系):在上甲板(或下甲板)的骨架中,甲板纵桁与舱口端横梁尺寸最大,在计算时常可略去其他骨架对它们的影响,于是在研究甲板纵桁与舱口端横梁时就得到了一个井字形的平面杆系。此种杆系因外载荷垂直于杆系平面而发生弯曲,称为“交叉梁系”或“板架”。

(8)刚架:由于在船体横剖面内,横梁、肋骨及船底肋板共同组成一个平面杆系。因此常把它们一起考虑作为船体横向强度的研究对象。这种杆系中各杆的联接点是刚性的,并受到作用于杆系平面内的

载荷作用,故称为“刚架”。

(9)连续梁、刚架和板架就是船体结构中三种典型的杆系。

(10)初参数的物理意义:梁的挠曲线取决于梁端的四个初始弯曲要素v0、θ

、M0及N0(简称“初参数”)。v0、θ0、M0、N0分别代表了

梁左端(x=0)处的挠度、转角、弯矩、剪力。

(11)初参数法的符号法则:

①挠度v:向下为正;

②转角θ:顺时针为正;

③弯矩M:左端面逆时针右端面顺时针为正(使梁中上拱为正);

④剪力N:左端面向下右端面向上为正(使梁发生逆时针旋转为正)。(12)挠曲线方程的边界补充条件:

①自由支持端(支端):v=0,v,,=0;

②刚性固定端:v=0,v,=0;

③弹性支座:左端面v=-AEIv,,,,v,,=0;右端面:v=AEIv,,,,v,,=0;

④弹性固定端:左端面v,=αEIv,,,v=0;右端面:v,=-αEIv,,,v=0。(13)力法的概念:计算时是以“力”为未知数,根据变形连续条件建立方程式,最后解出“力”来,所以叫做“力法”。

(14)力法的基本结构:静定结构。(若结构中未知约束力的个数小于或等于独立平衡方程的个数,应用静力平衡方程即可确定全部未知约束力的问题叫静定问题,反之则为静不定。)

(15)力法的求解范围:适用于一切静不定结构,但实际上大都用于求解连续梁(刚性支座上的连续梁和弹性支座上的连续梁),简单刚

架与简单板架等。

(16)弹性固定端的实际概念:表示相邻的无载杆对它的作用。(17)弹性支座的实际概念:表示相连的无载交叉杆对它的作用。(18)位移法的概念:以杆系节点处的位移为基本未知数,再根据杆件节点断面弯矩平衡条件建立方程式,最后解出位移,叫做“位移法”。(19)位移法的符号法则:

①挠度v:与y轴一致为正;

②剪力N:与y轴一致为正;

③转角θ、弯矩M:顺时针为正。

(20)位移法的基本结构:动定结构(固定基)。

(21)位移法的求解范围:不可动节点复杂刚架、刚性支座上的连续梁、梯形变断面梁、可动节点刚架、简单板架。

(22)固端弯矩的概念:两端刚性固定的单跨梁在外载荷作用下的固定断面的弯矩。

(23)杆端弯矩的概念:两端刚性固定的单跨梁仅因固定端发生转角或位移而引起的在固定端的断面中的弯矩。

(24)能量法的概念:通过能量原理来描述结构的平衡与变形连续条件,从而解决结构问题。

(25)虚位移原理的概念:设结构在外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如果给结构一个可能发生的位移即虚位移,则外力对虚位移的功(虚功)必等于结构因虚变形获得的虚应变能,称为虚位移原理。

(26)虚力原理的概念:设结构在外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如果给

外力一个不破坏静力平衡条件及静力边界条件的虚变化,并且由此虚力产生的变形是协调的,则外力的虚余功必等于结构的虚余能,这就是虚力原理。

(27)位能驻值原理:表示总位能有一驻值(极大值或极小值),δΠ=0该式表示的系统称为“位能驻值原理”。

(28)薄板的概念:是指板的厚度t 与板短边b 的比值在以下范围之内:()()81~511001~801??b t 。

(29)筒形板的条件:

①边长比相当大(≥2.5~3);

②外载荷沿板的长边不变化。

(30)中性平衡的概念:平衡结构受干扰后在新的位置保持平衡。

(31)失稳的概念:一根受轴压的直杆,当压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它将不能保持原来的直线状态,此时若稍微给杆一个侧向干扰,杆就将在其最小刚度平面内弯曲,这种现象叫做杆的“失稳”or “丧失了稳定性”or “屈曲”。

(32)临界力的概念:杆件失稳时相应的压力叫做杆的“临界力”。

船舶原理

1.什么是船舶的浮性? 船舶在各种装载情况下具有漂浮在水面上保持平衡位置的能力 2.什么是静水力曲线?其使用条件是什么?包括哪些曲线?怎样用静水力曲线查某一吃水时的排水量和浮心位置? 船舶设计单位或船厂将这些参数预先计算出并按一定比例关系绘制在同一张图中;漂心坐标曲线、排水体积曲线;当已知船舶正浮或可视为正浮状态下的吃水时,便可在静水力曲线图中查得该吃水下的船舶的排水量、漂心坐标及浮心坐标等 3.什么是漂心?有何作用?平行沉浮的条件是什么? 船舶水线面积的几何中心称为漂心;根据漂心的位置,可以计算船舶在小角度纵倾时的首尾吃水;船舶在原水线面漂心的铅垂线上少量装卸重量时,船舶会平行沉浮;(1)必须为少量装卸重物(2)装卸重物p的重心必须位于原水线面漂心的铅垂线上 4.什么是TPC?其使用条件如何?有何用途? 每厘米吃水吨数是指船在任意吃水时,船舶水线面平行下沉或上浮1cm时所引起的排水量变化的吨数;已知船舶在吃水d时的tpc数值,便可迅速地求出装卸少量重物p之后的平均吃水变化量,或根据吃水的改变量求船舶装卸重物的重量 5.什么是船舶的稳性? 船舶在使其倾斜的外力消除后能自行回到原来平衡位置的性能。 6.船舶的稳性分几类? 横稳性、纵稳性、初稳性、大倾角稳性、静稳性、动稳性、完整稳性、破损稳性 7.船舶的平衡状态有哪几种?船舶处于稳定平衡状态、随遇平衡状态、不稳定平衡状态的条件是什么? 稳定平衡、不稳定平衡、随遇平衡 当外界干扰消失后,船舶能够自行恢复到初始平衡位置,该初始平衡状态称为稳定平衡当外界干扰消失后,船舶没有自行恢复到初始平衡位置的能力,该初始平衡状态称为不稳定平衡 当外界干扰消失后,船舶依然保持在当前倾斜状态,该初始平衡状态称为随遇平衡8.什么是初稳性?其稳心特点是什么?浮心运动轨迹如何? 指船舶倾斜角度较小时的稳性;稳心原点不动;浮心是以稳心为圆心,以稳心半径为半径做圆弧运动 9.什么是稳心半径?与吃水关系如何? 船舶在小角度倾斜过程中,倾斜前、后的浮力作用线的交点,与倾斜前的浮心位置的线段长,称为横稳性半径!随吃水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10.什么是初稳性高度GM?有何意义?影响GM的因素有哪些?从出发港到目的港整个航行过程中有多少个GM? 重心至稳心间的距离;吃水和重心高度;许多个 11.什么是大倾角稳性?其稳心有何特点? 船舶作倾角为10°-15以上倾斜或大于甲板边缘入水角时点的稳性 12.什么是静稳性曲线?有哪些特征参数? 描述复原力臂随横倾角变化的曲线称为静稳性曲线;初稳性高度、甲板浸水角、最大静复原力臂或力矩、静稳性曲线下的面积、稳性消失角 13.什么是动稳性、静稳性? 船舶在外力矩突然作用下的稳性。船舶在外力矩逐渐作用下的稳性。 14.什么是自由液面?其对稳性有何影响?减小其影响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可自由流动的液面称为自由液面;使初稳性高度减少;()减小液舱宽度(2)液舱应

结构力学名词解释整理

1. 框剪结构中剪力墙布置的三个原则: (1)沿结构单元的两个方向设置剪力墙,尽量做到分散、均匀、对称,使结构的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尽量重合,防止在水平荷载的作用下,结构发生扭转。(2)在楼盖水平刚度急剧变化处,以及楼盖较大洞口的两侧,应设置剪力墙。(3)在同一方向各片剪力墙的抗侧刚度不应大小悬殊,以免水平地震作用过分集中到某一片剪力墙上。 2. 解决拱结构拱脚推力的三种方法: (1)推力由拉杆承受 (2)推力由侧面框架结构承受 (3)推力由基础直接承受 3. 变形体与刚体: (1)变形体固体在外力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包括物体尺寸的改变和形状的改变,这些固体称之为变形体。 (2)刚体刚体是一种理想化的力学模型,理论力学认为刚体是这样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其内部任意二点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 4. 索膜结构的四种主要形式: 1).双曲面单元结构 2).类锥形单元结构. 3).索弯顶结构 4).桅杆斜拉结构 5. 先张法与后张法: (1)先张法张拉预应力钢筋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进行的方法叫先张法。 (2)后张法张拉预应力钢筋在浇筑混凝土之后,待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后再进行的方法叫后张法。 6. 端承桩与摩擦桩: (1)端承桩:是指桩顶竖向荷载由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受,但桩端阻力分担荷载较多的桩。 (2)摩擦桩:是指桩顶竖向荷载由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受,但桩侧阻力分担荷载较多的桩。 7. 钢骨混凝土结构的优点: (1)钢筋混凝土与型钢共同受力 (2)与全钢结构相比,可节约钢材1/3左右: (3)型钢外包的钢筋混凝土不仅可以取代防腐,防火材料,而且更耐久,可节省经常性维护费用。 (4)可用于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各种结构体系中。 8.筒体结构类型5种: 实腹筒、框筒、桁架筒、筒中筒、筒束

船舶结构力学名词解释汇总

2012/2013年度船舶结构力学考试名词解释汇总(1)力学模型:根据结构的受力特征、支承特征、计算要求等来简化实际结构而简化的模型。 (2)带板(骨架的“附连翼板”):船体中的骨架在受力后变形时和它相连的一部分始终与骨架一起作用,与骨架相连的那部分板即带板。 (3)板上载重分为两类:①面外载荷②面内载荷。 (4)杆件:船体中的骨架(横梁、肋骨、纵骨、纵桁等)大多数是细长的型钢或组合型材,这种骨架简化的力学模型称之为杆件。(5)杆系:相互连接的骨架系统。 (6)连续梁:在上甲板的骨架中,纵骨的尺寸最小,它穿过强横梁并通过横舱壁在纵向保持连续。在计算纵骨时认为强横梁有足够的刚性支持纵骨,从而可作为纵骨的刚性支座。纵骨在横舱壁外侧作为刚性固定端,这样得到的力学模型,即连续梁。 (7)板架(交叉梁系):在上甲板(或下甲板)的骨架中,甲板纵桁与舱口端横梁尺寸最大,在计算时常可略去其他骨架对它们的影响,于是在研究甲板纵桁与舱口端横梁时就得到了一个井字形的平面杆系。此种杆系因外载荷垂直于杆系平面而发生弯曲,称为“交叉梁系”或“板架”。 (8)刚架:由于在船体横剖面内,横梁、肋骨及船底肋板共同组成一个平面杆系。因此常把它们一起考虑作为船体横向强度的研究对象。这种杆系中各杆的联接点是刚性的,并受到作用于杆系平面内的

载荷作用,故称为“刚架”。 (9)连续梁、刚架和板架就是船体结构中三种典型的杆系。 (10)初参数的物理意义:梁的挠曲线取决于梁端的四个初始弯曲要素v0、θ 、M0及N0(简称“初参数”)。v0、θ0、M0、N0分别代表了 梁左端(x=0)处的挠度、转角、弯矩、剪力。 (11)初参数法的符号法则: ①挠度v:向下为正; ②转角θ:顺时针为正; ③弯矩M:左端面逆时针右端面顺时针为正(使梁中上拱为正); ④剪力N:左端面向下右端面向上为正(使梁发生逆时针旋转为正)。(12)挠曲线方程的边界补充条件: ①自由支持端(支端):v=0,v,,=0; ②刚性固定端:v=0,v,=0; ③弹性支座:左端面v=-AEIv,,,,v,,=0;右端面:v=AEIv,,,,v,,=0; ④弹性固定端:左端面v,=αEIv,,,v=0;右端面:v,=-αEIv,,,v=0。(13)力法的概念:计算时是以“力”为未知数,根据变形连续条件建立方程式,最后解出“力”来,所以叫做“力法”。 (14)力法的基本结构:静定结构。(若结构中未知约束力的个数小于或等于独立平衡方程的个数,应用静力平衡方程即可确定全部未知约束力的问题叫静定问题,反之则为静不定。) (15)力法的求解范围:适用于一切静不定结构,但实际上大都用于求解连续梁(刚性支座上的连续梁和弹性支座上的连续梁),简单刚

静力学名词解释

浮性——船舶在一定装载情况下浮于一定水平位置的能力而不致沉没。 稳性——在外力作用下船舶发生倾斜而不致倾覆, 当外力的作用消失后仍能回复到原来平衡位置的能力。 抗沉性——当船体破损, 海水进入舱室时, 船舶仍能保持一定的浮性和稳性而不致沉没或倾覆的能力, 即船舶在破损以后的浮性和稳性。 快速性——船舶在主机额定功率下, 以一定速度航行的能力。通常包括船舶阻力和船舶推进两大部分, 前者研究船舶航行时所遭受的阻力, 后者研究克服阻力的推进器及其与船体和主机之间的相互协调一致。 干舷[ F] ———在船侧中横剖面处自设计水线至上甲板边板上表面的垂直距离。因此,干舷F 等于型深D 与吃水d 之差再加上甲板及其

敷料的厚度。 对于民用船舶来说, 在最基本的两种典型装载情况下, 其相应的排水量有: (1 ) 空载排水量: 系指船舶在全部建成后交船时的排水量, 即空船重量。此时, 动力装置系统内有可供动车用的油和水, 但不包括航行所需的燃料、润滑油和炉水储备以及其他的载重量。 (2 ) 满载排水量: 系指在船上装载设计规定的载重量( 即按照设计任务书要求的货物、旅客和船员及其行李、粮食、淡水、燃料、润滑油、锅炉用水的储备以及备品、供应品等均装载满额的重量)的排水量。 在空载排水量和满载排水量之中又可分为出港和到港两种。前者指燃料、润滑油、淡水、粮食及其他给养物品都按照设计所规定的数量带足, 后者则假定这些消耗品还剩余10%。通常所谓设计排水量, 如无特别注明, 就是指满载出港的排水量, 简称满载排水量。 对于军用舰艇来说, 规定了五种典型的装载情况, 其相应的排水量有下述五种: (1 ) 空载排水量: 是指建造全部完工后军舰的排水量。舰上装有机器、武器和其他规定的战斗装备, 但不包括人员和行李、粮食、供应品、弹药、燃料、润滑油、炉水及饮用水等。 (2 ) 标准排水量: 是指人员配备齐全, 必需的供应品备足, 做好出

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纲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纲 《船舶流体力学》考试说明 一、考试目的 掌握船舶流体力学相关知识是研究船舶水动力学问题的基础。本门考试的目的是考察考生掌握船舶流体力学相关知识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为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考试对象:2020年报考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船舶性能方向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要点 (1)流体的基本性质和研究方法 连续介质概念;流体的基本属性;作用在流体上的力的特点和表述方法。 (2)流体静力学 作用在流体上的力;流体静压强及特性;压力体的概念,及静止流体对壁面作用力计算。 (3)流体运动学 研究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流体流动的分类;流线、流管等基本概念。 (4)流体动力学 动量定理;伯努利方程及应用。 (5)船舶静力学 船型系数;浮性;稳性分类;移动物体和液舱内自由液面对船舶稳性的影响;初稳性高计算。 (6)船舶快速性 边界层概念;船舶阻力分类;尺度效应,及船模阻力换算为实船阻力;方尾和球鼻艏对阻力的影响;伴流和推力减额的概念;空泡现象对螺旋桨性能的影响;浅水对船舶性能的影响。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 答题时间:180分钟。 3. 试卷分数:总分为150分。 4. 题型:填空题(20×1分=20分);名词解释(10×3分=30分);简述题(4×10分=40分);计算题(4×15分=60分)。 四、参考书目 1. 熊鳌魁等编著,《流体力学》,科学出版社,2016。 2. 盛振邦、刘应中,《船舶原理》(上、下册)中的船舶静力学、船舶阻力、船舶推进部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1

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考研良心经验

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考研良心经验 我本科是武汉理工大学的,学的也是船舶与海洋工程,成绩属于中等偏上吧,也拿过两次校三等奖学金,六级第二次才考过。 由于种种原因,我到了8月份才终于下定决心考交大船海并开始准备,只有4个多月,时间比较紧迫。但只要你下定决心,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也不要因为复习得不好,开始的晚了就降低学校的要求,放弃了自己的名校梦。每个人情况不一样,自己好好做决定,即使暂时难以决定,也要早点开始复习。决定是在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做的,学习计划也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更改的。所以即使不知道考哪,每天学习多久,怎样安排学习计划,那也要先开始,这样你才能更清楚学习的难度和量。万事开头难,千万不要拖。由于准备的晚怕靠个人来不及,于是在朋友推荐下我报了新祥旭专业课的一对一,个人觉得一对一比班课好,新祥旭刚好之专门做一对一比较专业,所以果断选择了新祥旭,如果有同学需要可以加卫:chentaoge123 上交船海考研学硕和专硕的科目是一样的,英语一、数学一、政治、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基础(801)。英语主要是背单词和刷真题,我复习的时间不多,背单词太花时间,就慢慢放弃了,就只是刷真题,真题中出现的陌生单词,都抄到笔记本上背,作文要背一下,准备一下套路,最好自己准备。英语考时感觉着超级简单,但只考了65分,还是很郁闷的。数学是重中之重,我八月份开时复习,直接上手复习全书,我觉得没有必要看课本,毕竟太基础,而且和考研重点不一样,看了课本或许也觉得很难,但是和考研不沾边。计划的是两个月复习一遍,开始刷题,然后一边复习其他的,可是计划跟不上变化,数学基础稍差,复习的较慢,我又不想为了赶进度而应付,某些地方掌握多少自己心里有数,若是只掌握个大概,也不利于后面的学习。所以自打复习开始,我就没放下过数学,期间也听一些网课,高数听张宇、武忠祥的,线代肯定是李永乐,概率论听王式安,课可以听,但最主要还是自己做题,我只听了一些强化班,感觉自己复习不好的地方听了一下。我真题到了11月中旬才开始做,实在是太晚,我8月开始复习时网上就有人说真题刷两遍了,能不慌吗,但再慌也要淡定,不要因此为了赶进度而自欺欺人,做什么事外界的声音是一回事,自己的节奏要自己把握好,不然

结构力学题库

总计(300题) 一、名词解释(抽4题,每题5分)。 1、线弹性体: 2、结构力学基本假设: 3、影响线: 4、影响量: 5、一元片: 6、二元片: 7、二刚片法则: 8、三刚片法则: 9、零载法: 10、梁: 11、刚架: 12、桁架: 13、拱: 14、静定结构: 15、超静定结构: 16、绘制桁架中“K”,“X”, “T”型组合结构并说明受力特点: 17、二力构件: 18、临界荷载: 19、临界位置: 20、危险截面:

21、包络线: 22、绝对最大弯矩: 23、虚功原理: 24、虚力原理: 25、虚位移原理: 26、图乘法: 27、功互等定律: 28、位移互等定律: 29、反力互等定律: 30、反力位移互等定律: 31、力法方程: 32、对称结构的力法方程(写三次超静定结构) 33、结构正对称力正对称结构的受力、变形特点: 34、结构正对称力反对称结构的受力、变形特点: 35、将一般对称结构受力分解为正对称和反对称受力结构: 36、奇数跨超静定结构的受力特点: 37、偶数跨超静定结构的受力特点: 二、判断题(抽5题,每题2分) (O)1、在任意荷载下,仅用静力平衡方程即可确定全部反力和内力的体系是几何不变体系。 2、图中链杆1和2的交点O可视为虚铰。(X)

1 2 3 4 5 3、在图示体系中,去掉1—5,3—5, 4—5,2—5,四根链杆后, 得简支梁12 ,故该体系为具有四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X ) 1 2 3 4 5 4、几何瞬变体系产生的运动非常微小并很快就转变成几何不变体系 ,因而可以用作工程结构。(X ) 5、有多余约束的体系一定是几何不变体系。(X ) 6、图示体系按三刚片法则分析,三铰共线,故为几何瞬变体系。(O ) 7、计算自由度W 小于等于零是体系几何不变的充要条件。(X ) 8、两刚片或三刚片组成几何不变体系的规则中,不仅指明了必需的约束数目,而且指明了这些约束必须满足的条件。(O ) 9、在图示体系中,去掉其中任意两根支座链杆后,所余下部分都是几何不变的。(X ) 10、静定结构的全部内力及反力,只根据平衡条件求得,且解答是唯一的。(O ) 11、静定结构受外界因素影响均产生内力,内力大小与杆件截面尺寸无关。 ( X ) 12、静定结构的几何特征是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 (O )

船舶原理整理资料,名词解释,简答题,武汉理工大学

第一章 船体形状 三个基准面(1)中线面(xoz 面)横剖线图(2)中站面(yoz 面)总剖线图(3) 基平面 (xoy 面)半宽水线图 型线图:用来描述(绘)船体外表面的几何形状。 船体主尺度 船长 L 、船宽(型宽)B 、吃水d 、吃水差t 、 t = dF – dA 、首吃水dF 、尾吃水dA 、平均吃水dM 、dM = (dF + dA )/ 2 } 、型深 D 、干舷 F 、(F = D – d ) 主尺度比 L / B 、B / d 、D / d 、B / D 、L / D 船体的三个主要剖面:设计水线面、中纵剖面、中横剖面 1.水线面系数Cw :船舶的水线面积Aw 与船长L,型宽B 的乘积之比。 2.中横剖面系数Cm :船舶的中横剖面积Am 与型宽B 、吃水d 二者的乘积之比值。 3.方型系数Cb :船舶的排水体积V,与船长L,型宽B 、吃水d 三者的乘积之比值。 4. 棱形系数(纵向)Cp :船舶排水体积V 与中横剖面积Am 、船长L 两者的乘积之比值。 5. 垂向棱形系数 Cvp :船舶排水体积V 与水线面积Aw 、吃水d 两者的乘积之比值。 船型系数的变化区域为:∈( 0 ,1 ] 第二章 船体计算的近似积分法 梯形法则约束条件(限制条件):(1) 等间距 辛氏一法则通项公式 约束条件(限制条件):(1)等间距 (2)等份数为偶数 (纵坐标数为奇数 )2m+1 辛氏二法则 约束条件(限制条件)(1)等间距 (2)等份数为3 3m+1 梯形法:(1)公式简明、直观、易记 ;(2)分割份数较少时和曲率变化较大时误差偏大。 辛氏法:(1)公式较复杂、计算过程多; (2)分割份数较少时和曲率变化较大时误差相对较小。 第三章 浮性 船舶(浮体)的漂浮状态:(1 )正浮(2)横倾(3)纵倾(4)纵横倾 排水量:指船舶在水中所排开的同体积水的重量。 平行沉浮条件:少量装卸货物P ≤ 10 ℅D 每厘米吃水吨数: TPC = 0.01×ρ×Aw {指使船舶吃水垂向(水平)改变1厘米应在船上施加的力(或重量) }{或指使船舶吃水垂向(水平)改变1厘米时,所引起的排水量的改变量 } (1)船型系数曲线 (2)浮性曲线 (3)稳性曲线 (4)邦金曲线 静水力曲线图:表示船舶正浮状态时的浮性要素、初稳性要素和船型系数等与吃水的关系曲线的总称,它是由船舶设计部门绘制,供驾驶员使用的一种重要的船舶资料。 第四章 稳性 稳性:是指船受外力作用离开平衡位置而倾斜,当外力消失后,船能回复到原平衡位置的能力。 稳心:船舶正浮时浮力作用线与微倾后浮力作用线的交点。 稳性的分类:(1)初稳性;(2)大倾角稳性;(3)横稳性;(4)纵稳性;(5)静稳性;(6)动稳性;(7)完整稳性;(8)非完整稳性(破舱稳性) 判断浮体的平衡状态:(1)根据倾斜力矩与稳性力矩的方向来判断;(2)根据重心与稳心的 相对位置来判断 浮态、稳性、初稳心高度、倾角 B L A C w w ?=d B A C m m ?=d V C ??=B L b L A V C m p ?=d A V C w vp ?=b b p vp m w C C C C C C ==, 002n n i i y y A l y =+??=-????∑[]012142...43n n l A y y y y y -=+++++[]0123213332...338n n n l A y y y y y y y --=++++++P D ?= P f P f x = x y = y = 0 ()P P d= cm TPC q ?= m g b g b g GM = z z = z BM z = z r z -+-+-

《结构力学》名词解释大全

名词解释 1.计算图形 2.刚架 3.平面刚架 4.板架 5.弹性支座 6.梁的弯曲要素 7.梁的复杂弯曲 8.叠加原理 9.静定结构 10.超静定结构 11.几何不变体系 12.超静定次数 13.力法 14.位移法 15.矩阵位移法 16.三弯矩方程 17.杆元 18.平面刚架单元 19.平面板架单元 20.固端弯矩 21.结构刚度矩阵 22.单元刚度矩阵 23.节点未知位移向量 24.杆元定位向量 25.节点外荷载向量 26.节点自由度 27.单元自由度 28.对称阵 29.正定阵 30.方阵 31.稀疏矩阵 32.半带宽 33.强迫位移 34.乘大数法 35.降阶法 36.杆元内力 37.支反力 38.固端力向量 39.梁的应变能 40.几何非线性问题41.材料非线性问题 42.外力功 43.比能 44.泛函 45.余能 46.虚位移原理 47.结构总位能 48.位能驻值原理 49.应变能原理 50.虚力原理 51.余位能驻值原理 52.应力能原理 53.卡氏第二定理 54.最小余能原理 55.最小功原理 56.形(状)函数 57.李兹法 58.位移边界条件 59.应力边界条件 60.平衡方程 61.几何方程 62.物理方程 63.薄板 64.薄板的筒形弯曲 65.薄板的筒形横弯曲 66.薄板的筒形复杂弯曲 67.薄板的筒形大挠度弯曲 68.刚性板 69.柔性板 70.薄板小挠度弯曲的基本假定 71.屈曲 72.稳定平衡 73.中性平衡 74.最小临界荷载 75.中性平衡微分方程 76.稳定性方程式 77.欧拉(应)力 78.临界(应)力 79.压杆柔度 80.板的极限荷载

船舶静力学.

《船舶静力学》简答题 1、简述表示船体长度的三个参数并说明其应用场合? 答:船长[L] Length 船长包括:总长,垂线间长,设计水线长。 总长oa L (Length overall ) ——自船首最前端至船尾最后端平行于设计水线的最大水平距离。 垂线间长pp L (Length Between perpendiculars ) 首垂线(F.P.)与尾垂线(A.P.)之间的水平距离。 首垂线:是通过设计水线与首柱前缘的交点可作的垂线(⊥设计水线面) 尾垂线:一般舵柱的后缘,如无舵柱,取舵杆的中心线。 军舰:通过尾轮郭和设计水线的交点的垂线。 水线长[wl L ](Length on the waterline): ——平行于设计水线面的任一水线面与船体型表面首尾端交点间的距离。 设计水线长:设计水线在首柱前缘和尾柱后缘之间的水平距离。 应用场合:静水力性能计算用:pp L 分析阻力性能用:wl L 船进坞、靠码头或通过船闸时用:Loa 2、简述船型系数的表达式和物理含义。 答:船型系数是表示船体水下部分面积或体积肥瘦程度的无因次系数,它包括水线面系数wp C 、中横剖面系数M C 、方形系数B C 、棱形系数p C (纵向棱形系数)、垂向棱形系数Vp C 。船型系数对船舶性能影响很大。 (1)水线面系数)( wp C ——与基平面平行的任一水线面的面积与由船长L 、型宽B 所

构成的长方形面积之比。(waterplane coefficient ) 表达式:L B A C w wp ?= 物理含义:表示是水线面的肥瘦程度。 (2)中横剖面系数[][βM C ]——中横剖面在水线以下的面积M A 与由型宽B 吃水所构成的长方形面积之比。(Midship section coefficient) 表达式:d B A C M m ?= 物理含义:反映中横剖面的饱满程度。 (3)方形系数[[]δB C ]——船体水线以下的型排水体积?与由船长L 、型宽B 、吃水d 所构成的长方体体积之比。(Block coefficient ) 表达式:d B L C B ???= 物理含义:表示的船体水下体积的肥瘦程度,又称排水量系数(displace coefficient)。 (4)棱形系数[[]?p C ]——纵向棱形系数 (prismatic coefficient) 船体水线以下的型排水体积Δ与相对应的中横剖面面积m A 、船长L 所构成的棱柱体积之比。

船舶结构力学设计

課程名稱:船舶結構力學 第一部分課程性質與目標 一、課程性質與特點 本課程研究的主要對象是船體結構中的杆件、杆系和板的彎曲及穩定性,系統地闡述了結構力學中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力法、位移法及能量原理。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 二、課程目標與基本要求 本課程的目標:學生通過該課程的學習,掌握結構力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應用它們來解決船體結構中典型結構(杆系和板的彎曲及穩定性)的強度計算分析。還能處理一般工程結構中類似的力學問題。 本課程基本要求: 1.掌握建立船體結構計算圖形的基本知識 2.掌握單跨梁的彎曲理論 3.掌握力法的基本原理和應用 4.掌握位移法和矩陣位移法的基本原理和應用 5.掌握能量原理及其應用 6.瞭解有限單元法的基本概念和解題過程 7.掌握矩形薄板的彎曲理論 8.掌握杆及板的穩定性概念,解答和應用 9.瞭解薄壁杆件扭轉的基本概念 10.該課程理論性強,力學概念較難建立,涉及數學知識較多,學習和掌握有一定的困難。相比較而言,單跨梁的彎曲理論和板的彎曲理論是本課程的基本基礎。力法,矩陣位移法,能量法部分偏重於原理和方法在結構分析中的應用。自學過程中應按大綱要求仔細閱讀教材,切實掌握有關內容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學習過程中遵循吃透原理、掌握計算方法、看懂教材例題,完成部分習題。不懂的地方要反復學,前、後聯繫起來學,要克服浮燥心理,欲速則不達,慢工出細活。從而達到學懂、學會、學熟,及應用它們來解決實際結構計算。 三、與本專業其他課程的關係 本課程是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該課程應在修完學科基礎課和相關的專業基礎課後進行學習。 先修課程:高等數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船體結構與海洋工程製圖 後續課程:船體強度與結構設計 第二部分考核內容與考核目標 第1章緒論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本章是對船舶結構力學總述性的概述。通過對本章的學習,明確船舶結構力學的內容與任務,是為了解決船體強度問題,結構力學研究的是船體結構的靜力回應,即內力與變形,以及受壓結構的穩定性問題。學習和掌握結構力學的基本原理與方法,經典的力法、位移法及能量原理。對船體結構及其簡化成相應的力學計算圖形有深刻的理解。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船舶結構力學的內容與任務(重點) 識記:船體強度的內容,船舶結構力學的內容。 理解:船舶結構力學與船體強度的聯繫。 應用:分析船體強度與變形及其他問題 (二)船體結構的計算圖形(重點) 識記:計算圖形,典型的船體結構計算圖形(人工計算:四種。電腦計算:空間杆系結構和板、梁組合結構。)理解:船體結構計算圖形簡化的內涵和簡化過程。 應用:實際船體結構簡化為與計算方法相應的計算圖形。 第2章單跨梁的彎曲理論

结构力学作业1

结构力学课程——作业一 1. 荷载类型有哪些? 答:荷载按作用时间的久暂可分为恒载和活载;按荷载的作用位置是否变化分为固定荷载和移动荷载;根据荷载对结构所产生的动力效应大小分为静力荷载和动力荷载。 2. 简述支座和结点类型,并画出相应的计算简图。 答:支座分为:活动铰支座、固定铰支座、固定支座、滑动支座。计算简图如下: 结点主要分为:铰结点、刚结点、组合结点。计算简图如下: 3. 名词解释:1)自由度;2)计算自由度;3)联系;4)瞬变体系;5)常变体系;6)刚片;7)几何不变体系;8)几何可变体系;9)拱轴线;10)高跨比 自由度:是指体系远动时所具有的独立运动方式数目,也就是体系运动时可以独立变化的几何参数数目,或者说确定体系位置所需的独立坐标数目。 计算自由度:在分析体系是否几何不变时,可以根据体系的自由度W首先判断联系的数目是否足够。为此,把W称为体系的计算自由度。 联系:限制运动的装置称为联系(或约束),体系的自由度可因加入联系而减少,能减少一个自由度的装置称为一个联系。 原为几何可变,经微小位移后即转化为几何不变的体系,称为瞬变体系。 经微小位移后仍能继续发生刚体运动的几何可变体系称为常变体系。 在机动分析中,由于不考虑材料的变形,因此可以把一根杆件或已知是几何不变的部分看作是一个刚体,在平面体系中又将刚体称为刚片。 由两根杆件与地基组成的胶结三角形,受到任意荷载作用时,若不考虑材料的变形,则其几何形状与位置

均能保持不变,这样的体系称为几何不变体系。 胶结四边形,即使不考虑材料的变形,在很小的荷载作用下,也会发生机械运动而不能保持原有的几何形状和位置,这样的体系称为几何可变体系。 拱身各横截面形心的连线称为拱轴线。 拱高与跨度之比f/l称为高跨比。 4. 试述几何不变体系的三个基本组成规则,为什么说它们是同一规则。 答:几何不变体系的三个基本组成规则为:1、三刚片规则:三个刚片用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单铰两两铰联,组成的体系是几何不变的,而且没有多余的联系。2、二元体规则:在一个刚片上增加一个二元体,仍为几何不变体系,而且没有多余联系。3、两刚片规则:两个刚片用一个铰和一根不通过此铰的链杆相联,为几何不变体系,而且没有多余联系;或者两个刚片用三根不全平行也不交于同一点的链杆相联,为几何不变体系,而且没有多余联系。几何不变体系的三个基本组成规则,其实质都只是一个规则,即三刚片规则,所以说它们是同一规则。 5. 说明何为单铰、复铰和虚铰。 答:用一个铰把两个刚片联结起来,这种联结两个刚片的铰称为单铰。 一个铰同时联结两个以上的刚片,这种铰称为复铰。 联结两个刚片的两根链杆的作用相当于在其交点处的一个单铰,不过这个铰的位置是随着链杆的转动而改变的,这种铰称为虚铰。 6. 静定结构的特征是什么? 答:只有无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才是静定的,即静定结构的特征是几何不变且无多余联系。 7. 拱的类型有哪些?拱结构与推力结构的区别是什么? 答:拱的常用形式有三铰拱、两铰拱和无铰拱等几种。凡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会产生水平反力的结构都可称为拱式结构或推力结构,但拱式结构的杆轴线为曲线,但推力结构的杆轴线不一定是曲线,如三铰刚架等。 8. 试对下面所示平面体系进行机动分析,要求画图说明分析过程,指明哪个部分为刚片,及采用何原则进行的几何分析,具体过程如同书中例题。 A B C (a)将AC、AB和大地分别看为一个刚片,DF和DE分别看为大地与AC和AB相连的一个链杆。则刚片AC和刚片AB通过铰A相连,刚片AC与大地通过虚铰H相连,刚片AB与大地通过虚铰G相连,A、H、G不在一条线,因此根据三刚片规则可知此平面体系为几何不变体系。 (b)根据三刚片原则,三角形ABD和BCE均为几个不变体系,可看作是刚片,所以将ADB、BEC和大地视为三个刚片,F处的固定支座可看作是一个铰结点,DF和FE分别为两根链杆,根据三刚片原则,三个刚片分别铰接于A、B、C三点,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所以属于瞬变体系。

上海海事大学823船舶静力学2018年考研初试真题

1 2018年上海海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重要提示: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上不给分)(可使用计算器) 考试科目代码 823 考试科目名称 船舶静力学 一、填空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设计水线长是指设计水线在 和 之间的水平距离。 2.方形系数的大小表示 。 3.横剖面面积曲线与x 轴所围成的面积,其形心的纵向坐标等于 。 4.梯形法近似计算的基本原理是用 。 5.按照外力矩的作用大小,船舶稳性可分为 和 。 6.排水量为?的船上有一重量为p 的重物,重物的纵向移动距离为l ,船的纵稳性高为 GM L ,船的纵倾角正切tg θ为等于 。 7.船舶处于横倾状态时,用参数 和 表示该浮态 8.复原力矩是衡量船舶 的重要指标,复原力矩所作的功是衡量船舶 的重要指标。 9.自由液面对稳性影响的计算公式? =?x i GM 1ω,式中的i x 表示 。 10.万吨级货船的满载出港排水量为17480t ,其中空船重量为5567t , 载货量为10178t , 人员、淡水、燃料、粮食等为1735t ,其载重量是 。 11.某船在1、2、3、4、5、和6米吃水时的每厘米吃水吨数(TPC )值分别是11.55、12.45、13.05、13.55、13.60和14.00(t/cm ),求该船在淡水中3米至6米水线之间的排水量是 。 12.重心移动原理表明:整个重心的移动方向 , 且重心移动的距离 。 13.某轮船排水量为20000t ,受到静外力作用,产生的横倾角 5=θ,外力矩为m t ?6000,则此时船舶的复原力臂GZ 为 m 。 14.某船装货至△=14000吨时,m KM 0.8=,m KG 5.6=。此时需要装甲板货,货物重心高度m KP 0.14=,要求装货后船舶的m GM 3.1≥,则最多能装载甲板货 吨。 15.在船舶抗沉性的计算中,采用 和 来计算船舶破舱后的浮态和稳性。 二、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 1.漂心和浮心 2.浮性和稳性 3.动稳性和静稳性 4.每厘米吃水吨数和每厘米纵倾力矩 5.空载出港和满载到港 三、论述题(共4题,每题12分,共48分)

考试大纲-重庆交通大学知识交流

硕士生入学复试考试《船舶原理与结构》 考试大纲 1考试性质 《船舶原理》和《船舶结构设计》均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的评价标准是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船舶原理和结构设计理论基础。 2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答题时间:180分钟 (3)题型:计算题50%;简答题35%;名词解释15% (4)参考数目: 《船舶原理》,盛振邦、刘应中,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船舶结构设计》,谢永和、吴剑国、李俊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 3考试要点 3.1 《船舶原理》 (1)浮性 浮性的一般概念;浮态种类;浮性曲线的计算与应用;邦戎曲线的计算与应用;储备浮力与载重线标志。 (2)船舶初稳性 稳性的一般概念与分类;初稳性公式的建立与应用;重物移动、

增减对稳性的影响;自由液面对稳性的影响;浮态及初稳性的计算;倾斜试验方法。 (3)船舶大倾角稳性 大倾角稳性、静稳性与动稳性的概念;静、动稳性曲线的计算及其特性;稳性的衡准;极限重心高度曲线;IMO建议的稳性衡准原则;提高稳性的措施。 (4)抗沉性 抗沉性的概念;安全限界线、渗透率、可浸长度、分舱因数的概念;可浸长度计算方法;船舶分舱制;提高抗沉性的方法。 (5)船舶阻力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船舶阻力的分类;阻力相似定律;阻力(摩擦阻力、粘压阻力、兴波阻力)产生的机理和特性。 (6)船舶阻力的确定方法 船模阻力试验方法;阻力换算方法;阻力近似计算的概念及方法;艾尔法、海军系数法等。 (7)船型对阻力的影响 船型变化及船型参数,主尺度及船型系数的影响,横剖面面积曲线形状的影响,满载水线形状的影响,首尾端形状的影响。 (8)浅水阻力特性 浅水对阻力影响的特点;浅窄航道对船舶阻力的影响。 (9)船舶推进器一般概念 推进器的种类、传送效率及推进效率;螺旋桨的几何特性。

计算机辅助船舶制造(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计算机辅助船舶制造课程代码:01234(理论)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计算机辅助船体建造》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各章节不同教学环节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空间概念,培养其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计算机工程应用能力。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质量专门人才服务的。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自学能力,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熟练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船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有较全面的了解,掌握计算机辅助船体建造的数学模型建模的思路和方法,培养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今后进行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基本要求: 1.正确理解下列基本概念: 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船体建造,造船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船体型线光顺性准则,船体型线的三向光顺。 2.正确理解下列基本方法和公式: 三次样条函数,三次参数样条,三次B样条,回弹法光顺船体型线,船体构件展开计算的数学基础,测地线法展开船体外板的数值表示,数控切割的数值计算,型材数控冷弯的数值计算。 3.运用基本概念和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分段装配胎架的型值计算,分段重量重心及起吊参数计算。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该课程应在修完本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后进行学习。 先修课程:船舶原理、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船舶建造工艺学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1章计算机辅助船体建造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概述计算机辅助船体建造的主要体系及技术发展。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计算机辅助制造的基本概念,了解计算机辅助船体建造的特点、造船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基本含义和主要造船集成系统及其发展概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计算机辅助制造的基本概念(重点)(P1~P5) 识记:计算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计算机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计算机应用一体化。 理解:CIM和CIMS概念,计算机辅助制造的概念和组成 (二)造船CAM技术的特点(重点)P6~P8 识记:船舶产品和船舶生产过程的特点,造船CAM技术的特点 理解:船舶产品和船舶生产过程的特点与造船CAM技术之间的联系 应用:造船CAM技术应用范围 (三)计算机集成船舶制造系统概述(次重点)(P8~P11)

《结构力学》名词解释大全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名词解释 1.计算图形 2.刚架 3.平面刚架 4.板架 5.弹性支座 6.梁的弯曲要素 7.梁的复杂弯曲 8.叠加原理 9.静定结构 10.超静定结构 11.几何不变体系 12.超静定次数 13.力法 14.位移法 15.矩阵位移法 16.三弯矩方程 17.杆元 18.平面刚架单元 19.平面板架单元 20.固端弯矩 21.结构刚度矩阵 22.单元刚度矩阵 23.节点未知位移向量 24.杆元定位向量 25.节点外荷载向量 26.节点自由度 27.单元自由度 28.对称阵 29.正定阵 30.方阵 31.稀疏矩阵 32.半带宽 33.强迫位移 34.乘大数法 35.降阶法 36.杆元内力 37.支反力 38.固端力向量 39.梁的应变能 40.几何非线性问题41.材料非线性问题 42.外力功 43.比能 44.泛函 45.余能 46.虚位移原理 47.结构总位能 48.位能驻值原理 49.应变能原理 50.虚力原理 51.余位能驻值原理 52.应力能原理 53.卡氏第二定理 54.最小余能原理 55.最小功原理 56.形(状)函数 57.李兹法 58.位移边界条件 59.应力边界条件 60.平衡方程 61.几何方程 62.物理方程 63.薄板 64.薄板的筒形弯曲 65.薄板的筒形横弯曲 66.薄板的筒形复杂弯曲 67.薄板的筒形大挠度弯曲 68.刚性板 69.柔性板 70.薄板小挠度弯曲的基本假定 71.屈曲 72.稳定平衡 73.中性平衡 74.最小临界荷载 75.中性平衡微分方程 76.稳定性方程式 77.欧拉(应)力 78.临界(应)力 79.压杆柔度 80.板的极限荷载

结构力学作业2

结构力学课程——作业二 1.简述拱与梁的区别?拱常用的形式有哪几种? 在于杆轴线的曲直,拱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会产生水平反力;拱分为三铰拱、两绞拱、无铰拱。 2.简述桁架结构与梁和刚架结构的区别。 梁和钢架是以承受弯矩为主的,横截面上主要产生非均匀分布的弯曲正应力,其边缘处应力最大,而中部的材料并未充分利用,桁架则主要承受轴力。 3.请叙述力法的基本概念,并解释力法典型方程中系数的物理意义。 主系数是单位多余未知力单独作用时所引起的沿其自身方向上 的位移,其值恒为正;副系数是单位多余未知力单独作用时所引起的X i 方向上的位移,其值可能为正、负或为零。 4.名词解释:1)结点法;2)截面法;3)零杆; 结点法:为了求得桁架各杆的内力,可以截取桁架的一部分为隔离体,由隔离体的平衡件来计算所求的内力,若所取隔离体只包括一个节点,称为结点法; 截面法:为了求得桁架各杆的内力,可以截取桁架的一部分为隔离体,由隔离体的平衡件来计算所求的内力,若所取隔离体不止包含一个结点,称为截面法; 零杆:桁架中内力为零的杆件称为零杆。 5.请标出图1所示桁架中的零杆。 6.求图2所示简支梁最大挠度,请写明计算的步骤。

答:对称结构作用对称荷载,最大挠度应出现在梁的中心点,在中心点加单位荷载,并画出虚拟状态的弯矩图,遵循教材P104所述图乘法应注意的三点问题,将实际状态的弯矩图分成2个部分,左右两个三角形,三角形形心位于2/3处,如图所示,两图图乘得: EI FL L L FL EI 482324242113 max = ??????= ? 7.请计算图示桁架中指定杆件1和2的内力,请写出解题步骤。 8.图4所示简支梁刚架支座B 下沉b ,试求C 点的水平位移,请写明计算的步骤。 图3 题7 图2 题6

船舶静力学名词解释

船舶静力学名词解释 1. 总长——自船首最前端至船尾最后端平行于设计水线的最大水平距离。(进坞、码头、船闸时用) 2. 垂线间长——艏垂线与艉垂线之间的水平距离。(静水力计算时用) 艏垂线——通过设计水线与首柱前缘的焦点所作的垂线。。 艉垂线——一般在舵柱的后缘,如无舵柱,则去在舵杆中心线上。 3. 设计水线长——设计水线在首柱前缘和尾柱后缘之间的水平距离。(分析阻力性能用) (如无特殊说明时,船长指垂线间长,水线长指设计水线长) 4. 型宽——指船体两侧型表面之间垂直于中线面的最大水平距离。 5. 型深——在甲板边板最低处,自龙骨板上表面至上甲板边线的垂直距离。 6. 吃水——龙骨基线至设计水线的垂直距离。(不做特殊说明时,指平均吃水) 7. 干舷——自水线至上甲板边板上表面的垂直距离。 8. 水线面系数WP C ——与基平面相平行的任一水线面的面积W A 与船长L 、型宽B 所构成的矩形面积之比。LB A C W WP =(表征水线面的胖瘦程度) 9. 中横剖面系数M C ——中横剖面在水线以下部分的面积M A 与由船宽 B 、吃水d 所构成的矩形面积之比。Bd A C M M =(表征水线以下部分中横剖面的肥瘦程度) 10. 方形系数 B C ——船体水线以下的型排水体积?与由船长L 、型宽B 、吃水d 所构成的长方体体积之比。LBd C B ?=(表征船体水下体积的肥瘦程度) 11. 棱形系数P C ——船体水线以下的型排水体积?与由相应的中横剖面面积M A 、船长L 所构成的棱柱体体积之比。L A C M P ?=(表征排水体积沿船长方向的分布情况)

12. 垂向棱形系数VP C ——船体水线以下的型排水体积?与由相应的水线面面积W A 、吃水 d 所构成的棱柱体体积之比。d A C W VP ?=(表征排水体积沿吃水方向的分布情况) 13. 浮性——船舶在一定装载情况下具有漂浮在水面(或浸沉水中)保持平衡位置的能力。 14. 重心——船舶上各部分重量形成的合力的作用点。 15. 浮心——水下部分静水压力的合力的作用点。也是船舶排水体积的形心。 16. 浮态——船舶浮于静水中的平衡状态。 17. 横倾——船舶中横剖面垂直于静止水面,当中纵剖面与铅垂平面成一横倾角φ时的浮 态。 18. 纵倾——船舶中纵剖面垂直于静止水面,当中横剖面与铅垂平面成一纵倾角θ时的浮 态。 19. 载重量——除去空船外,船舶所能装载的重量,即满载出港排水量减去空船重量。 20. 载货量——除去空船与变动重量外,满载出港时船舶的重量,即载重量减去变动重量。 21. 空载出港——指燃料、润滑油、淡水、粮食以及其他给养物品按规定带足,但没装货时 的重量。 22. 空载到港——指燃料、润滑油、淡水、粮食以及其他给养物品剩余10%,但没装货时的 重量。 23. 满载出港——指燃料、润滑油、淡水、粮食以及其他给养物品按规定带足,且载满货物 时的重量。 24. 满载到港——指燃料、润滑油、淡水、粮食以及其他给养物品剩余10%,且载满货物时 的重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